致富产业

2024-07-20

致富产业(精选12篇)

致富产业 篇1

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之时,如何尽快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幸福生活“节节高”?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新干县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瞄准“穷根子”,扶到“点子”上,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自2013年启动扶贫攻坚工作以来,该县贫困人口减少8917人,贫困发生率降低为2.85%,一大批贫困户开始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土地流转+特色基地”,让贫困群众搭上致富“顺风车”

谷雨时节,刚刚忙完早稻抛秧的神政桥乡上湄湘村农民高建根便邀上村民,结伴来到离家不远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的井盛农业基地搭建钢架大棚。“一天能赚一百多元,又可以照顾家,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高建根说。

跟过去一样,高建根一家仍以种田为主。但不同的是,他现在不用再劳神费力“困”在农田上不得脱身了。这几年,他把土地一分为二,一小部分作为“口粮田”留给自己种,另一大部分参与土地流转,租赁给能人搞农业特色基地。不仅收入没减一分钱,还能脱开身前往种植基地打些零工增加些收入。

促进土地流转,打造特色基地,让贫困群众搭上致富的“顺风车”。这是新干以愚公移山之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善谋”之举。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产业支撑,贫困群众很难脱贫致富,扶贫开发也难以持续。近年来,该县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绿色蔬菜、花卉苗木、高产油茶、商洲枳壳、优质果业等特色富民产业,安排落实产业发展资金1400万元,推进了产业、科技、服务三大平台建设,为全县5000余户贫困户提供了财政惠农信贷通、小额贷款担保、补助农业保险、技术培训、信息等扶持措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5.9万亩,涌现了城上鑫耀果业、井盛设施农业、三湖商洲枳壳、金川腊月红等一批果蔬示范基地61个;全县农民合作社达607家,家庭农场达523家,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达2万多户。

“直线培训+主导产业”,让贫困群众驶入致富“快车道”

在新干东源箱包制造基地的一家箱包厂,数十名女工正在高档箱包车间紧张工作。车间主管告诉笔者,这些女工大都来自贫困家庭,因为缺少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后来经过县就业部门提供的“阳光工程”免费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了电车、针织等技术,并顺利在箱包厂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拿三四千元工资。

盐卤药化、机械机电是该县两大强县产业,箱包皮具、灯饰照明是该县的两大富民产业。如何发挥四大主导产业优势助力精准扶贫,该县采取“直线培训+富民产业”的模式,让贫困群众驶入致富的“快车道”。

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该县针对困难群众文化程度不高、无一技之长、就业难的现状,制定“政府免费出资、个人自选项目、企业接受成果”的“直线培训”办法,打通贫困群众就业脱贫“绿色通道”。该县专门组织了面向贫困群众的人才就业培训,根据贫困群众的求职需求“量身定作”培训课程。在技能培训上,重点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用工需求,选择相应的骨干企业为培训点,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对口式”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直接进入企业,实现了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想创业,开实体店又缺资金的现状,该县精准施策,引导他们向门槛低、成本小的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县劳动、商务等职能部门联手开展电子商务免费培训,让他们掌握电商相关技能,帮助他们开网店。如今,新干电商产业园、新干大学生(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到处可以看到贫困群众创业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已有4万余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其中各大主导产业安置农民工1.36万人;从事电商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500多户;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开设经营的网店4000多家。

致富产业 篇2

多年来,西吉县实施百万亩马铃薯提档增值工程、百万头(只)牛羊扩量提质工程、百公里冷凉蔬菜优化升级工程、百万亩小杂粮增效升值工程、百万亩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引领工程,涌现出吴文学、苏相锋、王继强、王小义等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在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能人经济带动了特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吴文学被当地群众誉为“西芹大王”。可以说,西吉芹菜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品质,浸透着他的汗水和心血。多年来,吴文学围绕做大做强西芹产业,创建了吉农蔬菜合作社,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经营,不断扩大蔬菜基地规模,发展基地种植西芹近3万亩、胡萝卜近2万亩,发展社员2700余人,带动农户5000多户,年销售蔬菜12.5万吨,年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创利润4140万元以上,依托有关单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0人(次)。

2013年,王继强创办了火石寨马铃薯种薯培育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合作社党组织,吸纳务工人员150多名。为了实现区域经济抱团发展,2014年,他做通了各企业负责人的工作,组建了由火石寨马铃薯种薯培育专业合作社带头,火石寨山泉水厂、西吉县金豆豆薯业有限公司、旺泉食品饮料厂、勇兴三粉公司企业党组织联合加入的企业党总支,帮助开展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指导,使当地农民收入增加43%。党员王国宝带领生产部全体员工今年已完成1800亩的马铃薯种植任务,同比增长10%。

王小义多年从事蔬菜贩运和代办。2009年9月,注册成立了西吉小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从事制冰及芹菜、胡萝卜等蔬菜种植。除了帮助老百姓提高种植技术,每到蔬菜收获季节,王小义无偿联系外地客商签订外销订单,利用协会制冰厂、蔬菜加工等设施,免费为会员及周边群众提供清洗、分类等次加工服务,提高菜农的经济收入。在王小义的倡导下,合作社把风险和挑战留给自己,把效益和方便让给社员。在新品种引进上,合作社带头试种,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再推广给农户种植,推动了西吉县特色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林特产业 开辟致富新路 篇3

制约因素

环保约束趋紧。随着生猪养殖整规、关停玻璃拉丝企业、拆除灯光诱捕及网箱养殖、禁伐或限伐天然阔叶林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实,相关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客观上也直接影响了山区库区群众的经济收入。特别是乌溪江库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饮用水源保护的需要,各项严控措施无疑会继续加强,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

综合素质偏低。目前山区农村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妇,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还基本延续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业生产模式,转移就业难度相对较大。

基础设施薄弱。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自主投入严重不足,建成的林区道路等级偏低,线形较差,交通运输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善;水利灌溉设施匮乏,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大的改变。

深度开发不足。山区群众普遍信息闭塞,市场经济观念落后,大宗农产品往往直接投向市场,不注重深度加工和包装增值,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整体效益差。

经营主体分散。大部分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覆盖农户不多,利益联结也不紧密,提供技术、信息、资金、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许多农户还是单家独户经营,“跟着感觉走,照着别人干”,盲目性很大,抗风险能力弱。

发展优势

衢江区有林地面积195.2万亩,占区域总面积的74.7%,2013年农村居民林业收入10.3亿元,林业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为25%,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统产业持续发力。引进推广“一竹三笋”、毛竹覆盖等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竹笋覆盖“双百万”示范行动,建成竹笋覆盖“双百万”示范基地420亩,“一竹三笋”高效基地10.25万亩。2013年竹林每亩最高收入2.7万元,竹产业一产产值2.96亿,比2006年增长65.4%,竹农人均竹业增收745元,成为山区群众增收最多、最快、最稳的支柱产业。相继实施油茶产业提升项目和特别扶持高效油茶示范园区项目,建成油茶良种推广基地0.99万亩,技术推广基地1.02万亩,亩产茶油量达到4065公斤。2013年油茶籽产量2008吨,茶油产量502吨,实现总产值1.4亿元,比2008年增加64倍。

特色种植发展迅速。成功引进衢州万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毕尔锐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培育开发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看好的特色林产品。先后建成香榧示范基地540亩,香榧苗木基地420亩,水桅子1000多亩,黄金茶15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200余户,为推进农村群众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兴产业扬优成势奠定了良好基础。

林下经济后发崛起。引进竹菌复合经营技术获得成功,全旺镇红岩村“一竹三笋”基地每亩综合收益接近8万元;开展铁皮石斛原生态活树附生栽培技术试验取得突破,高家镇红日家庭农场铁皮石斛幼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预计3年后进入采收期。按目前鲜条销售价格每斤3000元计算,每亩产值可达15余万元。

森林旅游方兴未艾。先后涌现出大路畲族文化旅游村、板固兰花村、仙人谷(茶坪)农家乐、湘思亲水园、杜家田农家乐和东坪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村。2013年,全区共接待森林生态休闲旅游3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2%、30.26%。

采集加工态势良好。全区年均林产品采集加工1.08万吨,产值达4074万元。大洲镇深龙村65%以上的农户利用毛竹枝梢加工扫帚,2013年,扫帚产量达到25.2万把。产品不仅在杭嘉湖地区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更远销东南亚地区。实现年产值300余万元,出口额50余万元,户均增收1.43万元。

对策建议

引导山区库区农民把发展重点调整到绿色产业上来,以笋竹(覆盖)、油茶、香榧、花卉、珍贵树种苗木、林下经济为重点,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目标,实现连片开发、滚动发展,不断提高山区农村家庭一产经营收入和二、三产业增收贡献。

狠抓资源培育增效。实施竹业增效富民行动。重点推广应用竹笋覆盖“春笋冬出”、“冬笋多发”和“一竹三笋”栽培技术,建设“双百万”覆盖基地和“一竹三笋”高效示范基地。推进油茶产业提升工程。坚持造改结合,对老品种油茶林通过深挖抚育、肥水管理、大苗补植、高接换种等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建设油茶良种推广示范基地,扩大培育规模和产出总量。培育花卉苗木产业。以现有花卉苗木长廊为依托,培植一批苗木花卉生产专业村、专业户,重点抓好名优稀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形成速生、常绿、灌木以及花卉多元化发展。壮大特色林产品基地。进一步加强技术、品牌、销售、资金等一系列产业服务,引导山区库区群众适度规模栽培香榧、水桅子、黄金茶、金银花等新兴特色品种,使目前的一家一户为主的种植模式逐步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油、林茶、林菌、林菜等林下种植或林禽、林牧等林下养殖业,实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立体开发、林农牧复合经营。

完善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林区道路建设。按照突出重点、注重效益、规划引导、示范带动的原则,加快林区道路建设力度,加强建成道路的管理养护,有效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配套完善灌溉设施。对林区灌溉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配置自然引水或动力引水等蓄水灌溉设施,促进集约化经营。大力推广林业机械。鼓励山区群众应用新型实用林业机械,扩大设施林业的建设规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群众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发展产品加工增值。培育龙头带动。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到山区库区设立初级加工基地、加工点,将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扩散至家庭,充分吸引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产品初级加工。或在山区库区建立原料林基地,开展订单式生产、保护价收购。提升品牌拉动。帮助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森林食品基地认定和有机产品认证,鼓励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注册商标、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让各类农产品与国内外客商“零距离”接触,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附加值和竞争力。抱团发展驱动。积极推进林业股份制试点,鼓励山区群众以林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市场、统一运作,发挥专业化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

加速推动看树致富。建设林业观光园区。引导山区群众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开发建设林业观光园区,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等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推动山区群众从“卖木头”转向“卖空气、卖生态、卖景观”,把“砍树谋生”变成“看树致富”。开辟科普教育基地。在不破坏生态,对动、植物进行保护的情况下,依托森林湿地、珍稀动植物、名木古树(群)和特殊的地质地貌、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等资源,不断挖掘森林文化、湿地文化,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开发农事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竹林、果园、茶园、花木基地、药材基地以及野生动植物驯养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挖笋、采摘、种植等林事体验,让人们在享受种植和收获乐趣的同时,又得到休闲放松。打造休闲度假小铺。借助山区库区森林覆盖率高,水质清澈纯净,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度假型“林家小铺”,吸引城市居民在周末和节假日前往休闲度假、保健疗养和生态旅游,享受身心的娱乐和休憩。

做强生姜产业致富万千群众 篇4

一、创新理念, 打造生姜产业

1. 从战略的高度看重生姜产业

第一, 生姜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阆中生姜既是一个支柱产业, 更是一项富民产业。生姜产区农户因种姜而富, 农村经济因种姜而活, 种植1亩生姜, 一般亩产2 500kg以上, 高的逾5 000kg, 2008年的收购价格一般在2元/kg以上, 亩产值是种植粮油作物的4~8倍。千佛镇猪垭槽村、方山乡雪洞村大部分农户60%以上都靠种植生姜而增收致富, 猪垭槽村生姜种植面积达2 000多亩, 户均年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第二, 生姜产业是一项特色产业。生姜已成为我市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特在传统优势, 特在生态区域, 特在龙头企业。第三, 生姜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中国自古就有“女人不可百日无糖, 男人不可百日无姜”之说, 民间俗语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言。生姜既是蔬菜, 又是调味品, 还是食品、化工、医疗等行业的加工原料。阆中生姜已形成菜用嫩姜、调味老姜、加工鲜姜三大系列产品。煜群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姜油、姜汁、姜粉、生姜含片、生姜口服液等22个系列产品, 发展生姜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生姜产业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生姜产业, 就是要像抓工业一样抓生姜产业, 像发展工业一样发展生姜产业, 做到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来整合生姜资源, 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组织生姜生产, 用工业化的组织形式来培育市场主体。具体地讲, 就是要实现“种植规模化, 管理标准化, 生产工业化, 营销市场化”。种植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基础就是要有稳定的原材料基地, 发展生姜产业也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的生姜种植基地。 (1) 管理标准化。就是要在生姜种苗繁育、姜田建设、栽种管理、加工贮藏等一系列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 逐步构建“生产有标准, 产品有标志, 质量有检测, 认证有程序, 市场有监督”的标准化格局; (2) 生产工业化。就是突出了生姜加工, 拉长生姜链条, 产品层次多样; (3) 营销市场化。就是紧盯市场, 围绕市场需求来种姜、产姜、卖姜、加工生姜。

3. 用市场的意识发展生姜产业

发展生姜产业, 最终目的是把开发的生姜产品、加工的系列产品卖出去, 让消费者消费、认可和喜爱。菜用嫩姜种植效益显著, 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调味老姜是不可缺少的餐饮原料, 市场稳定;加工鲜姜, 龙头舞起来, 差口较大。因此, 发展生姜产业关键在于研究市场、瞄准市场、开拓市场, 满足市场需求。

二、培育生姜龙头, 发展生姜产业

农业在产业化上求突破, 必须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主体, 通过龙头带动, 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系。通过引进、嫁接, 打造生姜产业化经营强势龙头企业。阆中煜群农产品公司2002年从陕西落户阆中后, 投资4 000多万元建起容量达1万t的农产品冷藏保鲜库, 2008年, 公司又新增投资4 800万元, 年产3万t生姜系列产品生产线已全面竣工投产, 年加工生姜能力达到27万t, 成功晋升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并创办了“四川省生姜研究开发中心”, 成功开发出姜油、姜片、姜粉、生姜含片、生姜口服液、姜茶等22个系列高科技产品, 其中14个产品已取得生产许可证进入市场, 把阆中的生姜及其产品远销到了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姜农提高种姜效益30%以上, 亩纯收入达到4 000多元。加工龙头企业外连市场, 内接农村, 基本解决了农民种植生姜的销路问题, 阆中生姜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良性互动局面基本形成。发展一个产业, 最重要的是读懂“企业、基地、市场、效益”八个字。如果我们没有煜群公司这个龙头, 就无法站在生姜产业的高度, 对企业本身和行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 更没有胆量进行发展, 就形不成真正的生姜产业, 也就很难拉长产业链条。要建立一个较为成熟的生姜产业, 就必须培育顶天立地的行业龙头, 把煜群公司做大做强, 集中资源和优势来发展我们的生姜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 开发名牌产品, 培植大市场, 挖掘大效益。

三、创建生姜基地, 做大生姜产业

抓好基地创建是提高生姜产业发展的起点, 实行基地化生产管理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一靠规划先行。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技术支撑以及发展潜力等因素, 进行整体规划, 连片成线建立种植基地, 巩固老产区, 发展新产区, 突出省道302线、构溪河沿线;二靠组织引导。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蒋建平为组长, 市委副书记王晓钧、副市长刘晓林为副组长的生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农业局作为牵头单位, 市级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 基地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通过层层分解种植任务, 运用政策和行政手段,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姜生产, 花大力气打造“川东北生姜产业第一市”;三靠投入并进。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推进等举措, 对核心示范片建设、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龙头企业奖励安排专门资金, 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农业相关项目;四靠效益吸引。我们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生姜产业的优势所在和专业村的增收典型, 动员组织广大干部, 特别是新发展基地乡镇农户深入种植老区, 给农户算对比帐、算效益帐, 引导农民了解种植生姜的效益, 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思维定势。通过效益拉动, 近两年全市生姜种植面积连年递增, 新增面积1.2万亩, 二龙镇就是受效益吸引的典型, 2008年全镇生姜种植面积达到了1 500亩;五靠订单发展。把发展订单种植生姜, 作为解决新发展基地农民销售的后顾之忧的根本措施。新发展基地, 既无市场观念, 又缺销售经纪人, 通过与煜群公司联系, 签定最低保护收购合同, 组织销售大户与新发展农户签定生产合同, 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生产利益, 全市订单种植面积达2.2万亩;六靠示范带动。阆中市农业局在千佛镇猪垭槽村建立了530亩“贵人可”生姜核心示范片, 20个基地乡镇都按要求建立了1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 通过示范片建设, “贵人可”生姜品种得到展示, 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落实, 起到了教育人、感染人、启发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 助推了生姜种植向“一村一品”发展, 形成了100亩以上的生姜种植示范村95个, 500亩以上的专业村23个, 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850户;七靠目标督查。从选留姜田、姜种准备、面积落实等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 纳入相关单位和基地乡镇年度目标考核。

四、培植生姜品牌, 做强生姜产业

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 篇5

精准识别,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大学生村官要带着责任,带着情意,进村入户“接地气”,访贫问苦,深入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做到户户上门、人人见面。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贫困原因找清楚,真正实现谁贫困就扶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因户施策,找准脱贫致富良方。贫困群众能不能按期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关键看每户贫困户有没有一套精准的脱贫措施。要结合所在村的实际情况,围绕“三个精准”,切实制定扶贫工作规划。一是目标精准,要紧扣全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总目标,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扶贫目标。二是思路精准,要在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提高全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三是措施精准,针对本村的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重点在产业发展路子和措施上作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安排,同时规划的内容和实施举措要具体细化到每家每户。

精细着力,反馈脱贫成效。立足大学生村官工作细致的优势,健全完善扶贫管理机制,将贫困对象的基本资料、帮扶情况、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限等信息全部登记在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实行动态进退。结合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建立大学生村官扶贫问效“调研队”,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为扶贫开发工作建言献策。

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大学生村官应明确精准扶贫目标,为扶贫工作挥洒汗水,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在扶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当此次扶贫攻坚战的排头兵!

罗坑发展茶叶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篇6

罗坑鎮将茶产业发展作为“一乡一品”项目摆上重要议程,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原则,制定《罗坑镇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6)》,明确茶叶产业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调整区域布局和主攻方向,合理布局茶叶苗圃区、种植区、加工区和销售区,在西牛塘、坳顶等地规划高标准茶园2800亩,在上斜、圳头等村实施老茶园改造项目,力争每年新增茶园面积1000亩以上。该镇还有计划有重点的对与茶叶种植有关的乡村公路、水利设施等进行改造,协调解决茶叶种植难题。

该镇以“扶强企业,打响品牌,培育市场,形成产业”为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对原有重点茶叶企业雪花岩茶业有限公司、罗坑生态有机茶厂等企业以及10多家小加工厂的扶持力度。同时大力开展茶加工企业招商活动,着力引进茶叶龙头企业,推动茶产业加快发展。该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良种培育、循序推广的原则,逐步在西牛塘、横江岭等村小组重点建设10多个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同时,在茶叶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力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示范茶园,以此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形成规模化种植。

该镇针对茶农在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茶产品研发、茶园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拓展培训广度和深度,把培训班办进村庄,办到茶园。该镇茶企不断推进技术革新,针对茶厂原有设备老化,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的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引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技术。该镇还邀请省茶科院等相关专家对全镇各茶区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推进茶叶种植标准化生产;聘请省、市、区茶艺专家为经济技术顾问,在产茶季节,全面指导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特别是聘请了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茶叶专家到镇进行技术指导;区农技部门也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

一方面,该镇以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契机,要求镇内茶企切实加强管理,落实好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通过规范收购来源、规范种植环节、规范生产加工,有效保障茶青品质,避免茶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老茶园改造建设,努力培育选育本地罗坑茶叶优良品种,并因地制宜地帮助茶农引进铁观音、金观音、翠玉、单丛、黄金桂、金萱等优质茶品种,茶叶品质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该镇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加强茶叶质量监测。

该镇通过新闻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详细介绍罗坑茶的悠久历史文化、优美的茶园风景以及茶区周边无污染生产企业的优越生态环境,进一步打响罗坑茶的天然绿色环保品牌。该镇开展茶文化宣传活动,发放罗坑茶文化宣传画册,着力打牢罗坑茶文化建设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名优特产品展览会的平台,组织各茶叶加工企业积极参展。

现在罗坑茶已在广州、中山、韶关、曲江等地建设了多家茶叶专卖店,并计划在佛山、花都、深圳等地增设专卖店或经销点。该镇2013年还举办了首届罗坑茶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拓展消费市场,着力打响“罗坑茶”绿色生态品牌。

致富产业 篇7

目前, 六大村域主导优势产业初步确立, 经济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名列全县前矛, 2008年,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680元。

李武村从“方案”确定到具体实施, 始终把扶持引导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采取项目资金部分补贴, 产业大户投入为主的方式, 扶持养殖户改善养殖条件, 扩大养殖规模, 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 以此来辐射带动全村养鸡产业发展。该村采取“协会+农户”、“大户带小户”的发展模式, 全村发展养鸡专业户100多户, 养鸡总量达到20.03万只, 日产鲜蛋5000多公斤, 年实现收入45万元;采取统一规划, 集中连片的模式, 提升生产设施水平, 扶持发展蔬菜、林果钢塑大棚38座, 积极引导发展现代农业。

李武村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组织核心作用, 积极扶持引导, 把全村各个产业发展中涌现的大户组织起来, 先后成立了7个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通过建立组织机构, 制定管理章程, 规范运作程序, 以“支部+协会+农户”为基本模式, 依托协会组织, 用产业大户成功的作法和经验, 采取现身说教的方式, 引导广大村民发展产业, 增加收入, 示范带动全村特色产业发展, 实现农民共同致富。

甘肃敦煌:特色产业助农致富 篇8

近年来, 通过发展葡萄产业奔上富裕路的七里镇秦家湾村, 是敦煌市第一个红地球葡萄专业村, 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7%以上, 实现了“人均两亩万元田, 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目标。

走进村民李锦家的小康房, 首先映入眼帘的60寸大电视格外醒目。李锦说:“我家种着十几亩葡萄, 屋后建了一座恒温库, 收入好着呢。”如今的秦家湾村, 储存葡萄的恒温库和成片的葡萄林昭示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给这里带来的福利。

目前, 敦煌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6万亩, 年产量达20万吨, 产值达到10亿元。全市先后建成“国家红地球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区”等25个特色林果产业示范区, 建成葡萄专业村15个。

在肃州镇武威庙村现代设施温室示范园区, 黑亮的茄子挂满枝秧, 藤蔓上的西红柿鲜艳欲滴。

这处示范园区现已建成日光温室161座550亩, 不仅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等传统蔬菜, 还引进了樱桃、草莓等新品种。今年, 园区投资30万元建成高标准草莓支架式无土栽培示范棚, 现已完成栽植, 预计亩产8000公斤, 实现亩均效益20万元。

与武威庙村相邻的河州堡村, 建成了500亩拱棚示范片区, 搭建拱棚277座, 引进的西瓜、甜瓜新品种已于6月初上市, 春茬西瓜亩均收入达5200元, 甜瓜亩均收入达7000元,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示范效果双赢。

据统计, 敦煌市现已种植瓜菜9.6万亩, 发展日光温室1102亩, 建成日光温室50亩示范片8个, 发展塑料大棚2781亩, 建成了百亩示范片18个, 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也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

敦煌市郭家堡镇设施养殖产业园共引进建设2000个羊单位的标准化养殖场13座, 每座圈舍都配备自动控温、自动饮水、机械化清粪设施, 智能监控、品种改良、青贮氨化等一系列科学养殖新技术在这里得到集中应用。目前, 园区共有养殖户35户, 养羊总量达1.5万只。该园区已发展成为酒泉市养殖设施最好、养殖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良种覆盖率最优的综合性养殖园区之一, 正朝着建设养殖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甘肃省种羊繁育基地的目标迈进。

柞蚕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致富 篇9

一、蚕业生产状况及效益分析

2009年丹东市春、秋柞蚕生产尽管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病虫鸟害,但是,由于市县乡镇蚕业科技人员和蚕民在生产中积极推广和应用蚕业新技术等有效措施,降低了自然和病虫灾害对柞蚕危害的损失程度,确保了全市柞蚕生产在大灾之年取得可喜成绩。一是蚕业生产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计划指标。全市计划放养柞蚕24000把(其中:春蚕3000把,秋蚕21000把),柞蚕茧产量1.3万吨,产值1.5亿元。实际放养柞蚕25590把(200余万亩),柞蚕茧产量1.64万吨(17.49亿粒),蚕茧产值2.81亿元,分别比计划增长6.6%、26.2%、87.3%。二是秋蚕茧质好于上年。由于2008年柞蚕大丰收,秋蚕饲料短缺,蚕病大发生,茧质差。2009年春、秋蚕放养面积少,因灾减产,秋蚕饲料充足,蚕茧质量较好。三是秋蚕茧价格高,蚕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拉动内需政策,蚕丝价格由2008年的每吨15万元上涨到20万元,带动了秋蚕茧价的提高。鲜茧收购起步价为每公斤16元,是2008年的1.2倍,蚕茧收购最高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蚕民户均收入超1万元,比去年提高22%,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丹东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突出贡献。四是蚕场生态植被好于上年。2009年秋柞蚕由于投种量和放养面积少,自然灾害导致春秋蚕减产,柞蚕食叶量轻,柞蚕场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2010年柞蚕生产。

二、2009年抗灾增效五项措施

1. 加强蚕种市场监管,提高蚕种质量

市、县(市)蚕业主管部门联合在春蚕种茧加温前期和春蚕制种期,开展了两次全市范围内的蚕种质量安全大检查。一是对省外引进柞蚕种进行复验工作。全市共38家制种单位从外省引进的柞蚕种茧3880千粒,经过复验,种茧合格率97.4%,病毒率0.07%,健蛹率97.5%,蚕种质量好于往年,同时对2家蚕种质量存在问题的单位分别给予责令退换种茧和降级处理。二是在春蚕制种阶段,市、县蚕业主管部门对各繁种单位的蚕种质量进行跟踪监管,对生产数量、镜检人员、发蛾室、保种室温湿度,选蛾等进行检查。取缔未按《蚕种管理办法》规定办理的《蚕种生产许可证》《蚕种经营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三是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蚕种基地改造和检验仪器投入上,为全市春蚕生产质量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2. 开展蚕场执法管理工作

全市各级蚕业管理部门,根据《辽宁省柞蚕场管理办法》和《宽甸满族自治县柞蚕场管理条例》,去冬今春共查处蚕场未经审批乱砍滥伐案件24起,立案15起,结案1起,罚款1500元,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8起。震慑了不法分子破坏蚕场的违法行为,教育了广大群众,保护了蚕场资源。

3. 强化柞蚕生态园建设

重点抓了凤城市东汤镇小偏岭村和宽甸县长甸镇苏甸村标准生态柞蚕园建设。通过采取缺墩补植、建设中刈蚕园、柞树施肥及生物和工程等措施,加快标准柞蚕园建设,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辐射到周边地区,以带动全市生态蚕园建设步伐,实现柞蚕园资源标准化、园林化、生态化,达到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4. 抓好蚕业新技术推广和病虫害预测及防治工作

一是通过“科普之冬”、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等方式,向广大蚕民推广和普及柞蚕杂交种、春蚕保护育、混合液消毒、蚕寄蝇防治等新技术,提高蚕民科学养蚕技术水平,促进柞蚕生产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去冬今春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蚕业培训班5 7期,培训人员6228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000份,为指导蚕民科学规范化养蚕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加强柞蚕病虫害预测和防治工作。年初丹东市果蚕站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材料,科学分析了柞蚕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重点做好春蚕寄生蝇综合防治工作。5月末在凤城市召开全市灭蛆保蚕现场会,为做好全市蚕寄蝇的防治和灭蚕蝇新药剂的推广进行培训,普及灭蚕蝇一号、蚕用乐果及渗宝、灭蚕蝇四号新药剂使用技术,适时进行喷药和浸药杀蛆,打胜灭蛆保蚕攻坚战,确保全市春蚕生产丰收。三是针对蚕场内花布灯蛾大发生情况,与市县林业森保站及时向蚕民通报宣传,增加防患意识,提高综合防治柞树病虫害能力,为夺取春蚕好收成奠定基础。

5. 确保蚕种场蚕种质量

全市两处国营蚕种场共繁育柞蚕原种33把,9月上旬市果蚕站与各县蚕业站对这两处蚕种场进行蚕期质量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蚕种生产都能执行省柞蚕良种繁育规程标准,柞蚕投种量,柞树食叶量,蚕病等均达到合格要求。检验柞蚕原种1500千粒,种茧合格率达98%。

三、2010年蚕业年景分析及对策

从丹东地区2010年度农业气象条件预报分析,各种气象条件总体对柞蚕生产有利,柞蚕丰收条件依然存在。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2009年病虫害越冬存活基数增多,各种病源、病毒在蚕场沉淀较多,增大了2010年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和危害率。二是春季回暖不稳定,阶段性低温冻害发生依然存在,且终霜日期,南部为4月中下旬初,北部为5月上旬,正是春蚕出蚕和保苗期,春蚕易受晚霜危害。三是夏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伏旱和局地洪涝大风、台风等自然灾害,对秋蚕生产造成危害。针对上述问题,2010年柞蚕生产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 全面完成蚕场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丹东市政府《关于促进柞蚕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意见》,争取全面完成蚕场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广大蚕农是经营、建设蚕场的主体。为切实保护、调动蚕农管好、用好、建好蚕场的积极性,根据全市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蚕场资源较多的地方,实行一户承包一把;蚕场资源较少的地方,可以大把变小把承包到户,也可以将蚕场平均承包到户,实行联户放养。在落实蚕场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同时,必须把蚕场生态建设责任和防治蚕场退化措施落实到户,由村委会与蚕农依法签订合同,登记造册,由县级人民政府核发蚕场林权证书。

2. 争取财政扶持资金,加快蚕场生态建设步伐

蚕场生态建设是辽东山区一项治本工程,投入大,周期长,必须建立以蚕农为主体,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以加快蚕场建设步伐。通过深化蚕场产权制度改草,进一步调动广大蚕农建设蚕场的积极性。市、县蚕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生态建设专项资金,集中用于生态柞蚕园建设。一是补植加密,提高蚕场植被率。二是推广中刈放拐、蚕场施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蚕场肥力,增强树势。三是开展蚕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蚕场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重点抓好凤城市东汤镇小偏岭村和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苏甸村和标准化生态柞蚕园建设。2009年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0万元,力争2010年再投入建设资金20万元,标准生态柞蚕园建成后,为带动全市蚕场生态建设提供典型和样板。

3. 加强柞蚕病虫害防治,树立防灾、抗灾、减灾意识

根据农业气象与年景分析会预测,各级蚕业部门提前做好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加强柞蚕病虫害的测报预防工作,协调好蚕药生产厂家蚕药生产、服务及推广新药剂工作,备足蚕用物资,打胜灭蛆保蚕攻坚战。通过媒体宣传、技术培训等办法,增强蚕民防灾意识,提高抗灾、减灾自救的能力。

4. 加强蚕种市场的监管

认真贯彻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和整顿蚕种市场经营秩序。打击和查处假冒伪劣蚕种,维护蚕农的利益,确保蚕农用上放心蚕种投入生产。

5. 加大蚕业科技培训工作

2010年蚕业新技术推广重点为规范化科学养蚕技术、柞蚕消毒防病技术、春蚕保护育防御低温冷害技术、春蚕寄生蝇防治综合技术、柞蚕多元杂交种推广技术及生态蚕场建设技术等。通过以上几项技术培训提高蚕民的养蚕水平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6. 加强柞蚕放养管理

致富产业 篇10

1.1 现有规模及分布

2008年前, 全县零星种植核桃大树4万多株, 17个乡镇均有分布, 面积约1.2万亩, 年产量仅12万kg, 全县人均占有量0.48kg。到目前为止, 全县已发展核桃10.3万亩, 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81.1%, 共231万株, 年产量达到88万kg, 实现产值3520万元, 人均核桃收入136.5元。预计在“十二五”期末, 核桃种植发展到20万亩, 年均新增2万亩, 达产期全县人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

1.2 核桃的品种情况

目前, 我县发展的核桃品种有小米核桃、麻子油核、串核桃和云新14号、云新16号、云新8034号、云新8064号及香玲核桃。其中小米核桃、麻子核桃和云新14号是长顺的重点优质品种, 种植面积6.69万亩, 占全县核桃总面积的65%。

1.3 苗圃基地建设情况

2009年8月, 我县结束了在外地购买核桃苗木的历史, 建立核桃苗圃2个, 年育、售苗120万株, 打破了本县核桃苗圃“零建设”的记录。

1.4 核桃品牌及市场情况

依托种植大户建立核桃专业合作社14个, 注册的核桃品牌有小米核桃、麻山油核桃, 其中, 小米核桃在2009年全国第二届核桃大会上获优秀奖。麻山油核桃2011年9月在河北省邢台市举行的首届中国核桃节核桃坚果及其加工产品评选活动中获首届中国核桃节产品评选银奖, 小米核桃和麻山油核桃除了在本县热销外, 辐射到了全省其它县市, 核桃价格从2009年15元/斤到现在的25~30元/斤, 增长了30%。核桃产业已经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

2 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

2.1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 优化区域布局

邀请专家编制长顺县《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现代立体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核桃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2010-2020) 》, 按照全县自然条件布局, 将全县划分为“北粮果、中蔬菜、南林畜”3个综合区域, 采取“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方式, 着力打造喀斯特扶贫开发、立体生态产业带, 结合草地生态畜牧业, 着力打造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产业百里长廊。

2.2 以宣传发动为抓手, 转变群众思想观念

通过县、乡、村、组层层召开动员会, 发放宣传资料, 入户宣传, 从发展核桃产业入手, 调整产业结构。给群众摆事实、算细账, 县级自筹资金解决群众吃粮的后顾之忧, 激发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 从“要我栽”变为“我要栽”, 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 实现了从粮农向果农的转变, 从过去田边地角、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传统现象, 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化连片种植。

2.3 以资源整合为支撑,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按照“资源大整合, 项目大集中, 社会大参与, 群众大发动”的连片开发治理思路, 积极整合发改、扶贫、农业、林业、国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项目, 捆绑资金, 同炒一盘菜, 坚持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统筹兼顾、部门联动、多措并举的方针。

2.4 以培育产业为核心, 加快发展核桃产业

结合各类林业项目的实施, 采取“林草间作、长短结合”的方式, 积极探索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能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又能实现增产增收的新路子。短期针对实施产业种植的农户, 在未产生效益前3年, 县财政参照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每亩每年239元标准作为转产农户的吃粮补助, 并积极扶持农户发展种草养鹅、林下养殖绿壳蛋鸡、高效集雨池养鱼, 当年就能见效;中期扶持农户发展种草养羊产业, 确保三年有成效;长期以草地套种核桃为主, 确保五年见成效。村民王坤指着挂满枝头特别喜人的核桃说道, “我们村从2008年开始种核桃, 刚开始只在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零星种植几株, 没有规模, 也缺乏管理, 挂果质量也不好, 自从国家给予基金、技术补助和发放优质核桃苗后, 我栽种的核桃三年就挂果了, 而且成本也比较低, 每亩投入不到500元, 国家每亩还补助差400元, 现在我栽种了152亩, 总投入只在千把元, 今年挂果后预计亩产在100公斤, 按照25元一斤计算, 产值在5000元。而且我还可以在核桃地里养鸡、养鹅、养羊增加经济收入, 以前靠中庄家和外地打工吃饭, 住的是木房, 如今我们住的是两层楼的平房, 以前出门手推车, 现在出门摩托车, 核桃产业让我们老百姓都能得了实惠, 尝到了甜头, 我对种植核桃非常有信心。”

2.5 以示范带动为载体, 迅速扩大产业种植规模

一是能人引领整合。鼓励机关干部职工预领五年工资下村挂职领办产业, 全县共有38名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领办核桃示范园38个, 初步形成了以机关干部为核心的产业示范中心区20个, 带动了周边360多户农民发展核桃种植;二是项目带动整合。把扶贫产业链分别包装成“项目”, 通过国家扶持、龙头企业、产业合作社、科研机构、能人“五轮驱动”, 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利益互动整合。先后投入332万元, 成立14个以核桃大户为核心的专业合作社, 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形式, 每亩按7:3的比例分成, 不断扩大项目覆盖面, 把生产量小的分散农户连接起来共同进入市场, 发挥了产业合作社的整体优势。

2.6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 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一是抓组织保障。实行“集团承包”, 把打造核桃产业作为解决贫困山区群众后续增收的支柱来源, 变“部门单打”为县级统筹, 由县四家班子成员按区域分别牵头承包, 县直部门领办、乡镇主体实施, 严格实行年度考核排位制度, 有奖有罚, 全县上下形成了合力攻坚、带民奔富的良好局面。二是抓政策保障。通过出台“发展核桃100亩以上享受3年财政贷款贴息”、注资1000万元成立县担保公司为核桃产业发展担保等系列政策引导, 促进金融资本流向果蔬、畜牧、林业等规模农业, 近两年县担保公司就为154户农户办理贷款1457万元。三是抓技术保障。加强与省林科院、省林业厅的联系, 聘请教授、专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大力培养技术人员, 组建技术服务队伍。同时, 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核桃产业示范基地、种养大户等, 新建核桃实训基地20个, 培训农民13000人次, 推广核桃丰产栽培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处理技术, 切实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 确保核桃产业的早产、丰产、稳产。

摘要:长顺县坚持把核桃产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来抓, 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科技支撑、利益驱动等方式, 全力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文章具体阐述了长顺核桃产业促林农致富增收情况,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桃产业,致富,增收

参考文献

[1]吕惠进.浙江临安山核桃立地环境研究[J].森林工程, 2005, 01:1-3+6.[1]吕惠进.浙江临安山核桃立地环境研究[J].森林工程, 2005, 01:1-3+6.

[2]孟利清, 黄新.供应链管理在云南省林业产业开发中的应用初探[J].森林工程, 2005, 04:63-65.[2]孟利清, 黄新.供应链管理在云南省林业产业开发中的应用初探[J].森林工程, 2005, 04:63-65.

[3]王林琳, 翟印礼.基于灰色理论的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J].森林工程, 2008.04.85-89.[3]王林琳, 翟印礼.基于灰色理论的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J].森林工程, 2008.04.85-89.

[4]朱玉杰, 高晓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J].森林工程, 2008.06.[4]朱玉杰, 高晓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J].森林工程, 2008.06.

致富产业 篇11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葛根的药食效用,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实践验证,葛根成为重要的中药原料。在历代中医典籍中,葛都是不可或缺的篇章。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恢宏巨制《本草纲目》中总结道: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

大约在1800年前,西晋时期的道家重要人物葛玄在江西上饶、德兴、三清山等地采药炼丹时,他发现了壮观的葛地,不但面积庞大,而且出产的葛根质地优良,品味上佳,欣喜之余,葛玄长驻于此,潜心研究并向当地居民传授葛加工的实用技艺。

德兴、三清山等地所产葛根自北宋起就被作为贡品,历代相传,现代葛根产品更是出国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地,产品品质和功效名扬海外。

在传统中医关于葛根清热解毒、生津解表、润肠醒酒、呵肝护肾的认知基础上,现代医学进一步发现了葛的医疗价值:葛根含有丰富的葛根素、大豆甙、大豆甙元等对人体有益的重要异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清除体内垃圾、改善循环、降脂减肥、调节血压、降血糖、降胆同醇、美容丰胸等多种保健功能。

葛全身是宝,尤其以葛根最具药食两用功效。自古以来,葛根就是中同人药食两用的珍品,德兴市宋氏葛业有限公司经过十八年的葛业努力,选育出了宋氏一号粉葛、宋氏二号粉葛、宋氏三号粉葛、宋氏四号粉葛及宋氏一号药葛等品种,其中宋氏四号粉葛今年通过了国家新品种相关部门的品种新品种认定,其具有的耐旱性强,产量高,生长周期短,抗病性能优、含粉量高、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等特点,是葛家族现在最优秀的成员。

2014年宋氏葛业葛根种苗基地达15万余亩,全国各地的种苗户达7000多家,占全国葛苗市场的70%左右的份额。公司本着“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发扬艰苦创业、服务于种植户的工作作风,致力于我国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建设的新局面。

德兴市宋氏葛业有限公司不仅在葛苗培育领域成果显著,而且在葛根加工领域也走在行业的前列,其利用白身的葛品种资源,再和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中德工程中心、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开发出了葛饮料、葛年糕、葛糖糕、葛粉丝、葛桃酥、葛酒、葛饺子等新产品,并且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和8项食用新型专利。

德兴市宋氏葛业有限公司承诺对种植本公司的葛苗无偿提供葛种植技术和葛根加工技术服务,白公司创立以来共举办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对于种植出来的葛根自己消耗不了的葛根全部保护价回收,让葛农真正从葛的种植中受益。

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五月接见农业企业家代表时曾说:“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农民增收,群众欢迎,葛产业大有前景!”

致富产业 篇12

1 山葡萄品种选育与示范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建有国家果树种质左家山葡萄圃, 从1962年开始, 进行山葡萄新品种选育工作, 与吉林市长白山葡萄酒厂、通化葡萄酒公司、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 从野生山葡萄中选育出雌能花品种左山一、左山二, 两性花品种双庆;从种内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两性花品种双优、双丰和双红;从种间杂交后代中选育出酿造干红山葡萄酒品种左红一和左优红, 酿造冰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目前为止, 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多年来共收集、保存山葡萄种质400余份, 其中, 野生资源达342份、俄罗斯资源2份。

国家成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 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共设26个综合试验站, 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左家综合试验站于2009年开始正式运行, 下设5个示范基地县, 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 主要进行示范县的栽培技术示范与培训工作, 为山葡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2 山葡萄酒特色

山葡萄酒是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的独特葡萄酒种 (方志, 2003) , 以野生或经人工栽植的东北山葡萄为酿造原料。优质甜型山葡萄酒为深宝石红色, 具有浓厚的色泽, 椴树花香、蜂蜜香、野草莓香和野山杏仁香等诸多香气融合;酒体和谐, 浓郁的甜中透出酸的气息, 构成了山葡萄酒独特的味感骨架。山葡萄酒呈现酒深红色且蕴含轻微的苦涩味, 苦涩味耐人寻味, 使甜红山葡萄酒变得更醇厚、丰满, 突出了山葡萄酒独具特色的典型风味, 苦涩味物质源于酒中的多酚和单宁类化合物。东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 赋予了山葡萄原料高营养、高品质、纯绿色的特点。与欧亚种葡萄酒比较, 山葡萄酒拥有更为丰富的营养物质与生理活性物质。

(1) 矿物质元素丰富, 山葡萄酒中的矿物质有Ca、P、K、Na、Mg、Zn、Co、Cu、Fe、Cr、Se、Sr、Ni、Ti、V、Ge、Li、Sn等元素, 这些矿物质比欧亚种葡萄酒高出0.5~1倍, 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而且能预防疾病。

(2) 富含多种维生素, 山葡萄酒含有多种对人体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 诸如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等。这些维生素有着各自独立的生理功能, 对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作用。

(3) 高功效生物活性物质:山葡萄酒中含有原花青素、黄酮类、白藜芦醇等, 这些物质是人体防治疾病的重要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饮用山葡萄酒可提高机体抗氧化物酶活性, 延缓衰老, 活性物质还具有抗血小板凝集能力, 防血栓发生, 还有抗菌、抗癌变、预防冠心病、高血脂症、抗炎症等作用。

(4) 此外, 山葡萄酒中还富含糖类物质、有机酸、氨基酸、矿物质和植物色素等物质, 极具开发前景。

山葡萄耐寒力极强, 生长在东北长白山特殊的地域环境中, 经霜冻后的山葡萄糖度明显增加, 酸度增幅不大, 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 完全可以酿造出符合标准的冰山葡萄酒。2008年, 酿造冰红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成功选育, 国际级品酒员对北冰红的评价是:深宝石红色, 具浓郁悦人的蜂蜜和杏仁复合香气, 果香和酒香突出, 悠雅回味愈长, 酒体醇厚丰满, 具冰葡萄酒独特风格, 可酿造单品种冰红山葡萄酒。山葡萄酒的独特品质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 山葡萄的经济价值得到认可, 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人民收入显著提高。

3 山葡萄经济价值

山葡萄除了果实可以酿酒外, 其葡萄皮中含有花色素苷类、多酚类、黄酮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防癌、抗衰老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我国长白山山葡萄籽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达12%, 是欧亚种葡萄的4~8倍。此外, 山葡萄还可加工为果汁、浓缩汁, 并可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山葡萄饮品、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 是老少皆宜的高级营养饮品, 可见, 山葡萄浑身是宝, 引发农民种植山葡萄的极大兴趣。

随着山葡萄品种选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山葡萄产量也在突飞猛进的增长。1984~1988年, 山葡萄平均产量16t/100hm2, 其中, 左山一和左山二雌能花品种的选育和大面积栽培使山葡萄产量平均达到12~14t/100hm2;两性花山葡萄品种双丰、双优和双红使山葡萄产量达到15~17t/100hm2;酿造干红葡萄酒品种左优红、酿造冰红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 使山葡萄产量平均增长到20~22t/100hm2。选择优良品种在适宜地区的栽培生产能够使农民大幅度增产增收。

2009年, 我国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生产栽培山葡萄近1.1hm2。其中, 吉林省栽培面积达62.8%, 黑龙江省占7.3%, 辽宁省和内蒙古占29.9%。由于各地葡萄酒厂收购山葡萄果实因栽培品种和地区不同价格而不同, 其中, 公酿一号最低, 为1.2~1.6元/kg, 北冰红最高, 达到8.0~10.0元/kg (12月上旬采收树上冰冻果实) , 山葡萄平均2.8~3.0元/kg, 100hm2土地种植山葡萄产值可达4.2万~4.5万元, 成龄园纯收入可达2.7万~3.0万元, 是种植玉米的3倍。主产区自2006年开始, 农民年纯收益2.0亿元左右。

山葡萄种植使农民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葡萄酒的销售逐年增加, 在上世纪70年代, 山葡萄酒产量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15%左右。虽然在80年代受到欧亚种葡萄酒厂的冲击, 但是东北山葡萄产区的山葡萄酒企业知名品牌年销售额都在亿元以上, 2006年, 东北产区销售产值达18亿元左右, 山葡萄已经成为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山区和半山区的优势产业。

4 带动地方经济, 改善人民生活

山葡萄卓越的抗寒能力使其不用埋土防寒, 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酿造高品质的冰红葡萄酒也调动了农民种植山葡萄的积极性, 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山葡萄种植户通过山葡萄脱贫致富, 改善生活。山葡萄因不同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和管理模式的差异性而产生不同的效益。建园时要选择通透好、保水力强、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厚度达到50cm以上及p H值为7左右的砂壤土、黑土或黄土地, 坡向以南向或西南向为好。当地气候应无霜期大于120天。下面以吉林省为例介绍当地的山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山葡萄酒作为国内葡萄酒一大特色品种, 受到吉林省委和省政府的重视。吉林省是我国最早发展山葡萄酒的省份, 在省“十五”发展规划中被列为重点产业, 并确立了“突出特色, 扶持重点, 科学规划, 加快发展”的思路。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长白山酒业有限公司和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每年向省外销售山葡萄酒达5万t。山葡萄已成为吉林省山区和半山区的优势产业, 逐步形成产、销、研相结合的生产链, 其中, 集安市和柳河县为我国山葡萄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吉林省集安市具有半大陆半海洋性气候, 积温高、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等适合山葡萄种植的优越生态自然条件, 集安被誉为“中国山葡萄之乡”、“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山葡萄)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山葡萄) 标准化生产基地”。集安生产的山葡萄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9年, 山葡萄栽培面积1 400hm2, 山葡萄加工企业14户, 总储汁能力达到3.5万t, 集安市逐步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基本合作模式, 与当地葡萄原酒加工企业签下多笔订单。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 同时向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 在源头上确保山葡萄质量和产量, 保障农民的稳产增收。2008年, 全市葡萄酒企业葡萄加工量17 000t, 山葡萄原酒产量10 200t, 加工产值达5 600万元。规范化、标准化的种植模式使山葡萄平均单价达到2.06元/kg, 农民同比增收27%, 同时, 葡萄加工企业实现产值8 936万元, 收入达到5 259万元。集安市通过走“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 使农民和企业双双收益。

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 大陆性季风气候, 海拔400~1 000m, 昼夜温差大, 年均日照为2 479h, 年降水量736mm, 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柳河县的山葡萄酒品质独特, 全县山葡萄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 000hm2。柳河县被誉为“山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山葡萄酒之乡”, 成为全国优质山葡萄及山葡萄酒的主产地之一。2007年通过采取“政府出资、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方式, 积极鼓励企业和农民发展山葡萄种植基地。全县山葡萄产业实现产值3.2亿元, 实现利税6 500万元。农户种植山葡萄“左优红”新品种每666.7m2比种玉米增加收入2 100元。柳河县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 在新品种推广、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上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组建“长白山山葡萄创新中心”, 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葡萄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通过山葡萄栽培, 果实加工和酿酒等方式, 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 在政府的积极政策指引下, 提高葡萄质量和改进山葡萄酿酒工艺, 发展东北特色产业,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山葡萄是葡萄抗寒、抗病育种的宝贵资源, 其果实酿酒因独具特色风味和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备受大家喜爱。东北地区山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在科研院所技术指导、企业合同制采购条件下, 山葡萄产业发展因地制宜, 极大推动了农民经济的发展, 农民生活日益富裕, 走上致富路。

上一篇:人文性实践下一篇:系统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