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业致富

2024-08-25

乡村农业致富(共8篇)

乡村农业致富 篇1

农村致富好青年材料

我是胡建国,顾家村村民,被当地群众评为“养猪致富能手”。

过去,我依靠传统的种植水稻和玉米,不少投资业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远程教育播放内容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养猪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猪场,开启了自己的养猪事业和致富梦想。2011年刚开始的时候,我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4头能繁殖母猪,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饲养技术,一场猪瘟使4头母猪死去了2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我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技术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我主动学习农民科技养猪,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到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母猪防疫,防病等实用技术。严格按照所学的养猪技术喂养,定期为雏猪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我总结出了科学养猪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先如今我又扩大了养殖规模,扩建养猪场,养猪数量达到70多头,年收入15万元。

在自己养殖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看到了其他养猪户因为 观念落后,设施条件不好,市场信息不灵,盲目跟风饲养等导致养猪效益不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请教养殖专业解救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以此来提高全村养殖户的水平。在我的带领下,村内养猪户页逐渐多了起来,让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篇二:乡村好青年材料

渠振营事迹材料

古老而神秘的黄河,以其独特丰富的资源,滋润了千百万亩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也成就了无数个英雄豪杰。渠振营,这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随波逐流如潮般地涌向大城市,也没有加入千军万马挤考公务员“独木桥”的浩荡大军,而是选择了偏远的黄河滩区,带着3名大学生和几个有志青年倾心打造起自己的“创业梦”,利用黄河水资源成立了菏泽市东明县第一家渔业集约化养殖--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养殖了50万尾黄河大鲤等优质淡水鱼;利用荒滩和绿草创办了“东明振营山羊养殖场”,饲养了450余只菏泽特有的青山羊和波尔山羊。

初次创业 激发了他的正能量

作,安全运送在校学生往返校园6000人次,得到了学校和同学们的的信任与支持,获得了“优秀团干部”“优秀社团社长”等荣誉称号。初次创业的成功,激发了他的正能量,坚定了义无返顾走创业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探求商机 选择了家乡的黄河滩

黄河沿途东明县是渠振营的故乡,他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但从小到大,给他的印象除了激流勇进、咆哮雄伟黄河水以外,就只剩下被流水天天侵刷的荒滩,还有滩区周围太多并不富裕的父老乡亲。去年“十一”假期他和他的同学去了东营黄河口生态风景区。那里有大闸蟹,湿地开发保护的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为什么几乎同样的地貌,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情景?抱着改变家乡、改变黄河滩区面貌的雄心壮志,今年“五一”假期,他和几个要好的朋友相约踏进了家乡的黄河滩区。短短几天的时间,他走遍了黄河滩区的荒滩、坑塘,访问了无数个农户和渔民。经过几天的了解,他感觉到,这里虽然有上万亩闲置的荒滩和坑塘,由于坑塘太深,并不适合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但他不灰心,通宵达旦地在网上查询,终于捕捉到这样一个信息:黄河滩区非常适合运用网箱进行集约化养殖。于是他连夜又奔赴威海学习考察,在威海养殖场,他有幸认识了老实敦厚的渔民尚秀旺。经过彻夜长谈,他下定决心要回家乡东明黄河滩区创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为了发展滩区养殖项目,他一次又一次地走访河务局和当地乡政府,并多次到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向创业指

导师咨询政策和创业方法,接受了人社部门系统化的创业培训和指导,并帮助办理小额贷款。然而,由于黄河滩区地理位置偏僻,长期受农耕文化影响,农民思想保守、工作懒散、排外性强,开始很难接触。尽管当地一部分因素初期曾经动摇过他创业的决心,但经过各级领导的协调和团队不懈的努力,他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2013年5月,他在东明县长兴乡黄河滩区内利用400余亩荒滩和闲置十几年的水坑,创办了东明县第一家渔业集约化养殖场—“东明县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立了网箱养殖技术推广中心,主营当地黄河鲤鱼、草鱼和名优淡水鱼——赤眼鳟,黄颡,翘嘴红鲌等。现有育苗池3个,年生产各种鱼苗500万尾,其中自供28万尾,其余供给周边养鱼场。另有建成集约化养殖网箱120个,在养鱼30万尾,利用大水体持续投苗20余万尾。年内计划建成网箱150个,年产成品鱼60—100万斤。2013年7月,他又利用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周边30余亩荒滩和当地二级水淹地,创办了“东明振营山羊养殖场”,主养青山羊和小尾寒羊。现已建成一期羊舍2座,存栏量450余只,计划3年内规模达到1200只以上。面向省内市场,现已出售成品羊200余只,营业额20余万元。淘到“第一桶金”后,他高兴万分,立即带人到外地学习考察最新标准化养殖场,并聘请县畜牧局的专家前来指导。他决定在三个月内,对现有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另建二期标准化养殖场一座,争取年内厂区存栏规模达到800只。

几经波折 更坚定了他实现创业梦斗志

渠振营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怀里揣着在大学创业时挣的5万元,抱着干一番大事业的梦想,来到黄河滩区。然而,在起步阶段却经受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初到这里时,水、电、路、网一片空白。开始只得临时寄宿在乡村旅店内,每天往返数次,阴雨天气一不留意就会把车深陷泥滩,长时间出不来。后来,他带领自己的伙伴们在养殖场建起了两间临时住房,酷夏时气温在38度以上,而且用水困难。只得用坑塘水洗脸刷牙,间断使用购买的发电机给手机充电。因为手机是他们当时唯一的信息源。再后来随着养殖空间的扩大和鱼塘供氧的迫切需要,用电成了当务急。在乡政府和供电部门的协调下,他筹措5万余元资金,安上了自己的变压器,解决了生活用水用电问题。然后,又花费1万多元钱,修了一条小路,基本解决了出行问题。

创业之初,他一方面受到资金的困扰;另一方面,当地群众不理解,处处为难。但他没有气馁,多次找村支书杨留更请求帮助。他的真诚和创业决心,得到了村支书的大力支持,六十多岁的老支书,帮他架设变压换电线路,办理相关手续,架设网络专线,完善厂区路面,陪着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他结合自己现状和群众交流,慢慢得到不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现在很多村民都已经成为他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开始他没有经验,忽略了育苗池夜间增氧这个重要环节,造成大规格草鱼苗死亡1万余尾,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他含着眼泪把死鱼处理掉,这无论

是对自己还是整个团队而言都是当头一棒。但他咬牙坚持,把教训当学费,认真地制定了详细的巡塘计划。有时由于白天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造成作息混乱,夜间多次突然惊醒。只得到鱼塘巡视后才能安心睡觉。

对于他回乡创业,起初家里人极力反对。父母希望他利用专业优势,参加教师招考。但开弓没有头箭,他一方面东奔西跑筹措资金,一方面与父母耐心地沟通,并拉着父母到养殖场实地参观。看到儿子的成果和决心,父母也开始加入到支持儿子发展的行列,帮他筹措资金30余万元。看着父母送来的钱,这个坚强的小伙子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展望未来 千里黄河绿色经济玉带

一分辛勤,一分收获。经过渠振营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东明县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振营山羊养殖场得以迅速发展。创业带头人渠振营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2013年底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2014年2月在全省创业创新工作会议期间得到常务副省长孙伟亲切接见。2014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菏泽市十佳创业之星”,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2013感动菏泽人物。面对这一系列荣誉,这些年轻人没有迷失,却是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念。2014年,他们计划抓住新的创业机遇,大胆引进“遂县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公司和河滩农户以公司+协会的方式深入对接。他们的口号是:以副业促产业,以合作谋发展。为此他们先后创办“东明县开泰畜禽养殖专篇三:优秀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优秀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年事迹材料

张xx,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xx县xx街xx村人。2006年6月从xx师范大学xx学院计算机专业学习毕业后放去到xx县xx中心工作的机会,回乡当了一名在别人看来毫不起眼的村官,同时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兼营一个计算机销售与维修店和xx县xx街xx销售店,成为农村青年学习创业典型。

立志当村官 服务新农村

张xx的母亲是xx村连续三届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县乡人大代表,在村子里是响当当致富带头人,曾多次受到州县乡党委政府的表彰。从小目睹耳染了母亲的事迹,他从上大学开始,就把学成后回报家乡的心思牢牢植在了心底,实值第三届村委换届之际,他多次跑村委会表决心,毅然报名参选,立志为家乡的发展献一份力。2010年4月,xx街乡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年仅28岁的青年党员张xx同志,通过公开选举这一平台,依法以2051票当选为xx村委会副主任。成一名 “村官”后,面对角色的转变,肩上的担子,怎样才能当好“村官”一直是他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张xx在当选表态发言时说:“做农村工作对于我来说是外行,但我也是农村人,我有信心和决心履好这份职”。

进村委会工作以后,加强与村“两委”班子及群众沟通协调,他深入村寨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意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地引导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围绕畜牧、烤烟、甘蔗、蜜香梨、茶叶、蔬菜、核桃等几项重点产业抓发展,帮助群众搞好产业规划,基本做到每个村小组有1—2个产业。特别是在xx村农事e网通推广运用、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和点播以及农民党员上网培训等工作上,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大学所学的计算机专业优势,认真利用“农事e网通”这一平台为群众办实事,减少群众办事成本,组织农村党员利用远程教育、农民党员上网培训基地进行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学习,增强农村党员自身综合素质,为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013年,在第五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又再次以高票当选为xx村委会副主任。

白手起家 诚信经营

年仅32岁的张xx,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近几年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受到信息技术、自身文化水平、眼界等条件的限制,农村青年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还不能起到真正带头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底子薄,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农村家庭,仅靠传统的农业种植难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他总在思考,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创业行动来带动乡亲们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通过考公务员这根独木桥来实现自己的价值。2012年他报名参加xx县xx中心招聘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进入面试阶段,但他却放弃了面试的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家人的资助下,在兴街开发区开了个电脑及配件销售维修店,销售范围包括xx街,xx街,马关,xx坡和xx口岸等地,每年实现销售纯收入8万元。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追求越来越高,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让他看到商机,他通过与xx县xx水厂负责人的沟通,承诺销售数量和服务质量,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赢得xx县xx山泉水在xx街乡的经营权,由于他服务周到,信守承诺,他每年销售xx山泉水2.4万桶,实现销售纯收入3万元。在家人的支持配合下,他还经营着日用百货、牲畜饲料及用药、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在他自己创收的同时,也不忘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村民们分享,带动了本村部分青年的自主创业积极性。

孝敬父母 传承美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自古以来的美德,张xx作为家中的独子,他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在忙于工作和生意的同时,不忘关心和孝顺家中的父母,抽空回家陪伴他们,聊聊家里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每年抽时间带他们外出游玩,放松身心,做一次全身体检等,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特别是2011年,母亲腿患风湿并后,医生要求手术治疗,连续做了两次手续,共花医疗费用9万元左右,由于手术失败,母亲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妻子又是教师,不能随意请假,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张辉一人身上,他既要忙于村委会的工作,又忙于生意,还要照顾好母亲,只要听见说民间有人能治好母亲类似的病,就开车带着母亲前往看病,到过xx,xx,xx,xx等地看过病,听见什么药有效就买什么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的下半年,母亲终于能站起来走路了。

乡村农业致富 篇2

谭顺江是龙马潭区双加镇枝子园村3组组长,自2009年担任组长以来,他组织村里20余户留守老人,兴办种植养殖合作,发展多种立体养殖,带领组员致富增收。

早年,谭顺江跟随务工潮离开家乡辗转云南、广州等地打工,2007年回乡后开始发展农业和养殖业,凭借着在外闯荡的经验,他瞄准市场需求,短短两年间就迅速成为村子里远近闻名的种植高手。“跟到谭队长种菜,我们怎么卖都是不得亏的。”同组的农户钱正文对谭顺江赞不绝口。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老年人也种不了多少地,很多地就这样荒着,怪可惜的。”谈起承包荒地,谭顺江说。为了解决村子里面耕地闲置的,刚当选为组长的他做了一个让家人吃惊的决定——承包下组内60余亩荒地种菜。

不光自己种,谭顺江还带领村子里其他农户一起种。“每次种之前,我就会往城里面的菜市场跑,看看哪些菜卖的好、卖的贵,看看哪些菜还没得人卖,看了回来,我就和村子里面的人商量着种,这样我们种菜才不容易亏。”谭顺江对笔者说道着他的“种菜经”。“这边是丝瓜、藤藤菜,那边有红苕、茄子……这些菜贵的时候我们就弄到城里买,便宜的时候就把菜拿起来喂鸡、鸭、猪,按照这样子的方法来种,我们一亩地大概能比以前增收350块左右。”

“一开始,我们组里面还有些人不敢这样子种地,我就自己带头种,后面看到我这样种菜卖的好,第二年他就主动跟我一起干,我是党员,我不带头哪个带头嘛。”

在发展合作种植的同时,谭顺江还发展组员种植柚子、桂圆等果树,开展鸡、鸭、猪等养殖,实现立体化无公害绿色农业模式。

枝子园村的土地,土浅,沙地偏多,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谭顺江想起以前在广东农村看到的立体农业,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搞起了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立体农业。

“在家的大都是老年人,养大猪很多都不方便,我们就以养小猪为主,这样即便大猪行情不行,我们小猪卖起也不得亏。”谈及养猪,这个村子里的养猪大户总是头头是道。

谭顺江的养猪场每年出栏生猪近千头,在他的带动下,村子里的其他人也开始进行生猪养殖,针对村里留守老人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谭顺江主要在村内发展仔猪的养殖。他们村的仔猪远销四县三区的各个乡镇。

在发展生猪养殖的同时,谭顺江还把村子里的不适合种植蔬菜的沙地、坡地整理起来种上柚子、桂圆等果树,在果林下放养鸡鸭,发展立体养殖。

“猪粪可用来肥田,鸡鸭放养可给果林除虫增肥,菜地里面的蔬菜可以喂猪,这样子不光省了肥料钱、饲料钱、农药钱,还节约了不少力气和时间。”谈及他的立体农业,谭顺江充满了自豪,“每年都有很多人专门开车来我这里买菜和摘水果,不为啥子,大家都晓得,我这个没打农药。”

“去年一年我收了大概6千斤柚子,现在柚子树老了,产量比以前要少,去年我开始补种桂圆和荔枝,总体上一亩地水果还能赚不少钱,加上一年卖的蔬菜、鸡、鸭和小猪,平均下来每户能多比以前多收入五六千块钱,下一步我打算联合组员进行蛋鸡养殖,多弄点就多赚点,这样,我们小组农户的收入会更多一点。”

“要对社会有贡献,更要对社会尽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谭顺江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致富的同时,他还热心的帮助为周边的村民,家里用来肥地的猪粪、沼气水无偿提供给村民,积极联系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来为村民养殖的生猪进行检疫和防疫,并无偿为钱正文等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村子里谁家中的鸡、鸭、猪生病了,他都是无偿提供治疗和药品。

提起谭顺江的名字,不光村子里的人赞不绝口,镇上的居民都竖起大拇指。

2012年末,他悄悄地为敬老院送去了两头猪和现金1000元,直到养老院把事情上报到镇政府,想通过政府联系上他,对他表示感谢,这件事才被大家知道。

“都是乡里乡亲的,都快过年了,我就想力所能及的帮助下这些老年人,我也不会唱歌跳舞,就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下心意。毕竟,哪个人家里没得老年人嘛!”谈及为养老院送猪的事情,谭顺江说道。“我是党员嘛,为大家出力是应该的,这些都是小事。”

村子里李老汉种的菜卖不动了,他积极联系泸州市区的菜店进行销售,张伯娘家下雨屋漏了,他主动前去帮忙处理,刘大爷家的猪不吃食了,他第一时间去查看情况……

美化乡村致富一方 篇3

据介绍,48岁的园主人刘志新是上世纪90年代的退伍军人,为了改变山区一穷二白的面貌,2005年他带领乡亲们开垦了1000亩荒山,办起了紫竹林生态园,主要种植茶叶、果树及少量的盆景。2012年春节,刘志新到浙江考察后发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追求家庭美观的多了,盆景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看好,加上他从小喜爱种花养草,因此他决定在生态园内搞转型升级。2012年春节后,他投资了500万元,从茶园里劃出了100亩土地,组建了北苑盆景园。

笔者跟随刘志新参观了盆景园,好像走进了一个繁花似锦的百花园,园内有杜鹃花、罗汉松、映山红、野茶花、雀梅、红珊瑚……品种繁多,馨香扑鼻。

刘志新告诉笔者,这个盆景园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他从我国边远山区用数万元的高价购来了500年树龄的古紫薇、百年树龄的高山杜鹃、200年树龄的罗汉松、300年树龄的映山红……

刘志新以30万年薪从浙江聘请来高级园艺师王大师,引用大棚微创嫁接技术培植盆景。2014年秋季,他组织专业采购队,从全国各地和海外购来了百年以上的罗汉松古树桩一万多个,用它来做母本,把自己培植的罗汉松苗作为子本,在大棚内用微创技术进行嫁接,这样其产出价值将会大大提升。近日,一位浙江的客商以25万元买走了一盆嫁接的百年树龄的罗汉松。

大棚微创嫁接使北苑盆景园收效很快,不仅给美丽的曹山慢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给园区增加了不少收入。刘志新开心地告诉我们:“从2015年开始我将瞄准建设江苏省大型盆景园的目标,每年扩展100亩,四年以后将建成400亩的盆景园。”在园区工作的村民们喜滋滋地对我们说:“刘志新办了盆景园,我们周边267位村民就成了园区的员工,是他带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的发言稿 篇4

大家好!

xx村位于xx省东南部xx县xx新区境内,地处太行xx麓,上党盆地南缘,群山环绕,翠绿掩映,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村总面积6。6平方公里,农业人口2309人,职工5600人,下设1个集团公司,5个子公司,总资产2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6000元。

近年来,xx村依托企业优势和工业基础,以“特”为先、以“文”为魂、以“旅”为径,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文化内涵与经济产业相共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衬,三产发展与农业增收相融合,创出了一条“就地入城、就地就业、就地入学、就地就医、就地养老”的就地城镇化新路子。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我们的做法是:

一、统筹协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xx村原是一处坡高路陡、村容破旧的小山村,为改变村里千百年来的落后面貌,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家园,于20xx年开始在旧村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建设之初,我们就做了详细的规划方案,并定下三“不”原则(即:对原有生态植被不破坏、对原有山水景观不改变、对原有古建遗迹不拆迁),实现了农耕文明的传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现代功能的开发。一是护绿与植绿并重,突出山水相依的生态美。实施山坡植绿工程,规划建设了“五个千亩”种植基地;实施身边增绿工程,村里及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余亩;实施庭院披绿工程,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72%,人均绿化面积35,形成了村庄处处披绿色,极目之处满眼春的美好景致。二是规划与功能同步,突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美。近年来,共新建村民别墅式庭院569套,采用传统中式屋顶和西式阳台、窗户、栏杆的设计,既实现了三层小阁楼的储物需求,也满足了村民对采光、休闲的需要。同时,实现了学业医疗保障化、日常做饭燃气化、冬季取暖供热化、用电照明光伏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的“五化”目标和道路硬化、院内绿化、村中亮化、统一供热、统一供气、统一供水、统一供电、通网络宽带、通数字电视、通程控电话的“五化四供三通”目标。三是保护与恢复并举,突出古今对话的和谐美。在新村建设中,坚持保护与恢复并举,将一些相对完整的古建院落保护下来,并对一些重要历史遗迹进行了恢复重建。目前,我村共保护恢复古建院落9处,旧址重建融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槐荫寺一座,新建具有北方民居特色的茅草屋三处,新建极富古典风格的农民艺术馆和工人文化宫两处,将古建院落和新建民居开发为民俗酒店。同时,我们对村内的四条街、九条路分别以仁、义、礼、智、信、贤、德、文、明等传统文化精髓加崇字打头进行命名,新建以二十四孝故事为主题的孝廉公园一处,真正实现了看古品今,古今对话的和谐统一。

二、产业融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我们瞄准打造北方最具特色乡村旅游度假胜地的目标,坚持服务三农、融合三产,规划建设了三大旅游板块,以美丽乡村建设催生休闲经济。一是农旅相融,提升农业品质。成立了xx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331亩,按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功能,采用公司+农业+农户的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目前,已建设特色化农庄六处,规模化种植基地三处,农艺博览园三处,不仅丰富了种植内容,提升了农业品质,推动了旅游发展,而且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与性、积极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二是旅工结合,催热城乡建设。乡村旅游集聚了大量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借助这个平台,我们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和小景点、酒庄、乡村民居的开发建设,目前,由企业投资建设了秋千园、拓展训练基地、跑马场、民俗酒店已经投入运营,投资2亿元容纳160余家商户的商贸一条街和商品住宅楼已拔地而起。三是旅商互促,带动餐饮物流。我们推出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购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鼓励农民建设农家乐70余户,民俗酒店六处,民俗养生会所九处,容纳600人就餐的生态酒店一处;开通了市区至振兴的公交班车和旅游直通车,建起了物流中心和快递服务站。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0余万元。

三、创新发展,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一是抓好三件大事,让党建强起来。坚持党委抓大事,支部办实事,党员做好事,持续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兴办“振兴农民讲习所”,用xx报告365条主题金言武装好头脑,指导好实践,推动好工作,高标准建设新党员活动室、新党建文化墙、新综治办公室。二是建成四A景区,让旅游火起来。对标创A标准,持续发力,完善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游客接待中心,高薪聘请32名营销精英,组建乡村旅游一流团队。做好“安、顺、诚、特、需、愉”六字文章,真正把振兴小镇建成xx县第一家AAAA景区。三是融合三产发展,让经济好起来。新建一所农合院校,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坚持旅农相融,提升农业品质,让农业成为经济新业态;坚持旅工结合,催热乡村建设,让乡村成为投资新战场;坚持旅商互促,带动餐饮物流,让农民成为旅游新主人。四是招商引资转型,让百姓富起来。流转土地1万亩,招商引资5个亿,联手西火打造振兴田园综合体项目,治理一道河,建成一条街,打造两座山,造福老百姓。五是打造文旅品牌,让小镇美起来。与火石品牌团队强强联合,突出核心品牌,提升乡村业态,成立农产品加工包装中心,定位主题文化,做到有产品、有包装、有特色,做大做强振兴农业品牌,走大健康、大养生、大休闲的旅游之路。

发展多元农业走上致富路 篇5

发展多元农业走上致富路

——记华坪县船房乡优秀共产党员代兴富

李舜尧 李秋艳

代兴富自1987年当上船房乡船房村一组村民小组长以来,带领村民先后发展了烤烟、葡萄、大棚蔬菜、花椒、波扣等农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代兴富成为了船房村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2014年被华坪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

代兴富,家住华坪县船房乡船房村。1979至1982年,在船房村田尾小学教书,民办教师改制后,回家当选上了村民小组长。当上小组长的代兴富面临着电不通,农业无水灌溉等难题。代兴富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架通了村民小组的电路。由于村委会缺乏资金修建农田灌溉水渠,代兴富便挨家挨户的动员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沟渠,解决农田灌溉难题。

村民王焕平说,代兴富这个小组长一干就是20多年,他对工作任劳任怨,不会因为工作的劳累而脱离本职工作。他组织村民把后山的沟渠修成了三面光水沟,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3年,华坪县委、县政府投资70万元,在船房村一组修建了17000平方米蔬菜大棚,引进了优质茄子品种东方黑龙进行种植。种植初期,村民的劳动积极性高涨,每家每户都全身心的扑在茄子种植上,但是没有先进的种植技术,种出来的茄子因为个头小,外形不美观,在市场上很难卖到好价钱。很多村民觉得种茄子没有收益,便纷纷把大棚里的茄子拔掉。投巨资修建的蔬菜大棚荒废在田里,让代兴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别人能干好的大棚蔬菜自己也能干好,便亲自到米易县学习先进的茄子种植技术。把茄子的育苗、除草、施肥、栽种间隙、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烂熟于心,回家后全无保留的教给了村民。随后,大棚里的茄子获得了大丰收,船房的茄子也因为个头肥硕、外形美观在市场上卖出了好价钱。但是,茄子的高价并没有维持多久,由于大量的茄子集中上市,造成了茄子市场供过于求,茄价迅速降了下来。眼看村民们就要遭受巨大的损失,代兴富便主动到攀枝花、西昌等地找销路,稳定了茄子的价格,避免了村民的损失。

邻居代兴兵说,代兴富工作认真,做事情都为群众着想,对每一位村民都能做到公平、公正,他带领村民发展增收致富的产业,村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代兴富带领船房村一组村民先后发展起了烤烟100亩、葡萄30亩、四季豆12亩、洋葱20亩、波扣20亩、花椒40亩、生姜10亩、大棚蔬菜17000平方米,年收入14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6700元。

代兴富说:“群众的信任是我干好工作的动力,发展多元农业有利于抵抗市场风险,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今后我将继续带领大家走好致富路。”

乡村农业致富 篇6

肇源县大兴乡联结村党支部书记 李景森

联结村地处肇源县北42公里,全村共4个自然屯,715户,2496人,耕地10313亩,林肇公路、安民路贯穿全村。近年来,我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发展高效农业,走出来一条致富的新路子。联结村先后被评为“大庆市小康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等,我本人也被市委评为“大庆市十佳村党支部书记”。

创新思路 当好农民致富的“铺路人”

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联结村作为大庆——肇源——新肇“黄金三角”的中心村,区位优势却得不到发挥?为什么农民还守着传统农业不放手?我们作为农村基层干部能为群众致富做点什么?这个问题,也是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理应解决的问题。我想,要发展村级经济,引领群众致富,首先要为乡亲们找到致富方向,铺好致富之路。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大庆市八井子乡在“西干线”交通要道附近种植大棚提子,并获得了成功。这让我意识到,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已很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才是根本的出路。我也由此下定决心,要引领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 新突破。虽然有了发展村级经济的方向和目标,但我知道,靠我一个人意识的转变是不够的,这条路子能不能走下去,关键还要看村两委会一班人的思想能不能转变,全村群众的思想能不能转变。

为统一村班子人员的思想,我连续召开了3次两委会成员会议,专门讨论发展大棚提子的问题。但当时我也不能将发展大棚提子的成本、利润和前景讲得很具体,少数村干部还是持怀疑态度。特别是个别离任的老干部,不仅不支持,还持反对意见。最难做的还是群众的思想工作,尽管我们在村里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思想工作,但就在我们流转土地时,遇到了阻力,大部分群众还是不愿让出自家的田地。还有很多群众当着我们村干部的面说风凉话。有的说什么“种提子,要倒大霉”,还有的说,到时候恐怕吃不到“甜果”,吃的是“苦果”。

针对群众思想观念难转变,土地流转阻力大的问题,在乡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召开了一次全体村干部、党员、村民组长和全体议事代表会议,在会上,我代表村干部郑重承诺:由我们村干部带头干,亏了,群众的土地租金一分不少。赚了,全村一起干。这个承诺让群众吃了定心丸,土地流转的阻力终于化解。以此为标志,发展大棚生产,走高效农业的路子总算铺了下来。

大胆创业 当好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2010年下半年,我们全体村干部到大同区八井子棚室基地进行了一次参观学习,回来后,村两委会决定,要求每一位村干部,都要带头发展大棚,在我们的带领下,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骤然高升。这一年秋,我们首先建起了8栋高标准欧式看护房。

大棚项目刚上马时,部分村干部考虑到成本问题,建议建竹架大棚,但我坚决反对,因为竹架大棚虽然比较便宜,但抗风雪能力不强,使用寿命短,这样反而会增加风险。最后,我们形成一致意见,建钢架大棚。但钢架大棚成本高,资金问题难解决。我多次到乡找相关领导,争取支持,最后在乡财政的支持下,建起了钢架大棚。

今年初,我和几名村干部开始引进种苗,开始了大棚提子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技术问题。当时,我购买了一些大棚提子生产方面的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但一些实际问题还是不能解决。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焦急万分,专程到八一农垦大学请来专家,找到原因,去除病灶。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自己得掌握技术,遇到问题四处找人不是个办法。乡党委和政府看出了我们的难处,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在东北农业大学召来了农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解决了我们技术盲的难题。

看这绿油油的提子苗,我非常激动,但随即又带来了销售的问题。我们没有稳定的销路,也没有固定的客户,采摘 的提子只能四处叫卖。这样销售方式的销量是很有限的。我们仍坚持四处推销,联络客商。就这样,我们逐步接触到了新玛特超市和庆客隆超市两家大型企业,并已经初步形成意向协议,解决了提子的销售问题。

全力服务,当好农民致富的“贴心人”

在群众发展大棚提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作为这个村的领头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责无旁贷。高效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难点在于土地流转,为更好地处理这个难点,在我的组织下,我村于2010年成立了联结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流转难的问题。

乡村农业致富 篇7

未来农业业发展目标要解决水与土壤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实现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壤、食品、人类大健康产业, 是兆亿产业。

使农民留在农村, 住得起楼、看得起病、上得起学, 安居乐业。

1.1 农业生产首先要土壤健康

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激素的广泛使用, 使农田肥力不断下降。化肥的有害化学物质流失到土壤、水与空气中, 造成环境污染重于工业污染, 最终又影响到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化肥农药减施项目, 任务艰巨, 关键在治理污染, 恢复土壤的生态环境, 实现土壤健康, 作物健康, 食品安全, 人类健康;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的目标。

1.2 发展发健康产业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衰退将导致生产与消费模式的结构性改变, 世界将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转向更加重视健康、安全、环境以及知识和文化。

农业、医疗、绿色能源、教育是最稳定的产业, 其中与人类健康有关的产业是朝阳产业, 最赚钱的产业, 是兆亿的产业。

1.3 把农民留在农村发财致富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 特点是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有限。我们不能照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业高度机械化, 规模化的经验。

黑龙江、新疆等垦区实践证明走高度机械化, 规模化高效率大农业发展道路, 需要大量投资;机械化水平越高, 分离出的人口越多, 少数人是富了, 多数人穷了。大量农民进城, 无法就业, 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

全国垦区面临的问题是领导重点抓高度机械化, 少数人致富, 把高效农业当作庭院经济, 副业分工工会、妇联去管。我们的领导在为少数人服务, 将技能差的分离的工人赶到城市作二等公民, 根源在于我们领导干部思想僵化, 背离了党为人民服务, 解放全人类的宗旨。

出路在哪里?创新理论, 转变国家工作重点, 投资农村生物技术, 造土壤, 治理生态环境, 把农民留在农村, 组织多数农民发展高效农业, 打造土壤、食品、人类健康大健康产业, 实现亩产1万元、5万元、10万元、20万元、乃至100万元, 实行集约化经营,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打造参与国内外经济大流通航母, 赚国内外富人的钱。真正实现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农民在农村安居乐业。

2. 农业发展战略

2.1 关于发展模式问题

农业的发展模式有两种, 一是少数人种多数地保证粮食数量供给, 二是多数人重少数地, 发展高效农业。

2.1.1 少数人种多数地发展现代化产业

少数人种多数地发展现代化产业是提高效率, 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 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引入竞争机制, 采用证书制度和竞争淘汰制度, 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和经营者素质。现代农业产业化需要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组装, 建立作物栽培、耕作、种子、土壤、植保、灌溉、农机、设施农业等技术标准化与规程, 不断引进, 消化先进的机械设备与技术, 提高生产率与降低成本, 获得最高效益。

需要发展自然生态农业, 大力开展生物技术的引进、消化、复制, 造土, 修复多年使用化肥农药破坏的土壤生态环境;用现代生物技术搞秸秆还田、化肥进行生物发酵, 植物营养免疫, 防灾减灾;继续发展机械化, 数字化的现代化农业, 用少数人种多数地, 实现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 稳定粮食综合产能力。

2.2 多数人种少数地, 发展高效农业

2.2.1 多数人如何中少数地?

我国农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农业发展不是高度机械化后, 农村分离劳动力进城就完事大吉。

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值得借鉴。美国农业一百年总结中指出, 农业劳动力分离后搞高效农业, 农产品加工业消耗了分离人口70%。

瑞士走的是精细农业, 瑞士农民种地养牛, 种蔬菜、水果、规模并不大。农协负责组织农民培训, 使农民学会种植和养殖技术, 农民种植果树、蔬菜、养牛, 并加工, 所有产品交给农协销售, 如养10头奶牛, 可加工酸奶、奶酪、奶油、巧克力、奶糖等, 统一质量, 分散加工、包装统一品牌, 农协统一销售。

日本发展环保生态高效农业, 如种蔬菜、果树采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秸秆、页岩、生土、木材废料等, 有氧发酵化肥等造土壤, 治理土壤与水污染, 不施化肥不施农药新技术。日本岛本酵素世界社将复杂的蔬菜、果树、水稻等栽培技术系统化、简单化、规范化, 使农民可复制, 每个大棚标准为1000︰, 政府补贴500万日元, 折人民币30万元, 可以多年连作, 有的已经种植番茄、网纹瓜35年连作。分散种植, 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质量, 统一包装, 统一品牌, 统一销售。农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 作物的秸秆 (如稻秸、稻壳、麦秆、玉米秸、烟草秸等) , 木屑、生土、页岩、骨粉、鱼粉、山柴、油渣、豆饼、菜籽饼、圈肥、鸡粪、人粪尿、豆腐渣、肉粉、皮肥、矿物质化肥等制作有机肥、土曲子, 有机质肥料, 发展高效农业, 产品价格比传统栽培高7倍以上, 1000︰大棚一年净赚180~200万人民币, 加上政府补贴, 总收入210~230多万。农村生态环境优美, 农民盖起楼房, 家家有汽车, 500米之内有饭店、商场超市、邮电局、学校等。

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适应环境, 认真实施化肥农药减施项目, 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命科学相结合, 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秸秆制造有机肥和用生土制造土曲子, 将化工厂变成生物化工厂搬入田间, 造土壤, 强壮作物根系, 恢复土壤生态环境和地力, 治理水与土壤污染。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动植物蛋白与矿物质化肥等制作有机质发酵肥料, 提高土壤养分, 达到土壤健康, 作物高产优质, 食品安全, 人类健康。

建议政府更新观念, 把发展农村发展高效农业, 农民留在农村, 治理土壤与环境污染, 建设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的新农村;把发展高效农业当作重要工作来抓, 不在当成副业甩给工会、妇联去管。建议政府加大投入, 加强服务, 帮助农村推广集约化经营, 是农民从中获利。

2.2.2. 普及健康知识创造新商机

人为什么会生病?是吃的不平衡了, 人吃的不平衡会引起身体缺某种酶或某种酶不足, 诱发疾病。近30年来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民改变了饮食结构摄入动物蛋白过多, 动物蛋白在体内经过口、胃、小肠酶的作用, 分解产生硫酸、磷酸, 进入大肠, 必须变成碱性物质才能被吸收, 于是用血液中的钙元素来平衡, 血液中钙消耗完再从骨骼中借钙, 如果吃过多的动物蛋白, 消耗过多的钙, 还会直接把细胞壁中的镁离子借出平衡酸碱。大量流失钙人会形成高血脂, 会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等血管疾病。摄入一份的动物蛋白需要4份的蔬菜水果来平衡酸碱。

据美国研究。二战以来畜禽由放牧改为饲养, 畜禽食物结构的改变, 使它们体内Ω-3型和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由1:1改变为1:3, 吃放牧的动物蛋白比饲养的动物蛋白健康。过多摄入饲养的动物蛋白是多年来人类心脑管疾病, 癌症、糖尿病等加重的诱因。

饲料中的食品添加剂多是激素类药剂, 缩短了畜禽的饲养周期, 人类吃后体内富集了激素, 引起女性子宫、乳房, 男性前列腺肿瘤和癌症,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普及健康知识, 改变食物结构, 吃的科学有利于人类健康。同时减少粮食消耗, 我国如果吃的科学, 粮食有5亿顿足够, 其中一半做主食, 一半转变成饲料生产动物蛋白。就目前的粮食生产水平, 粮食数量压力减少, 可以减少1亿吨粮食生产, 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 环境会得到改善。同时可减少1.5亿顿进口粮食。

畜牧业的特异发展, 消耗大量粮食,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带来了20%二氧化碳排放, 是我国环境污染家中的根源。建议提高放牧与不使用饲料化学添加剂动物蛋白的价格, 控制人们吃肉的欲望, 减少肉类生产是最实际的低碳和治理空气霾和水与土壤污染的最有效措施。

2.2.3 发展健康产业商机无限

20世纪农产生是沿着从田间到餐桌顺序进行, 决定农产品生产的是农民, 而不是消费者。

21世纪农产品生产的决定权将从农民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农产品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消费者需求中实现。三高人群 (职位高、学历高、收入高) 追求健康长寿, 快乐人生, 对食品要求更健康、更方便、以及增加食欲的色、香、味等等;在食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的衡量标准中, 反映质量、安全和有益于健康的部分越来越重要, 消费者要求食品质量要有透明度和可追踪性, 功能性及生产方法。功能性食品及配餐食品将倍受欢迎。

现代科学理念, 食物是最好的医生, 吃素是长寿的秘诀, 更多地用食物代替药物, 用膳食获得健康, 用自然疗法代替昂贵医疗, 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功能性农产品商机无限。

发展功能性食品, 即含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酶类, 如抗氧化剂、植物营养剂、多糖类等, 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

农业健康产业是兆亿的产业, 关键在于生产功能性农产品和科学的加工, 健康营销。

向大自然学习, 用生物技术发酵秸秆、生土等制作有机肥、土曲子;发酵矿物质化肥与有机质肥料等新技术, 造土壤, 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彻底淘汰化肥农药, 生产如种植面积种植玉米、豆类、水稻、亚麻、荞麦、南瓜、燕麦、蔬菜、浆果、坚果等经过科学加工, 成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 投入市场增值, 就能够实现亩产万元、5万元、10万元, 乃至100万元不是梦, 农民才能富起来。

3. 高效农业土壤健康是基础

3.农业以土为本, 孕育万物生命

3.1 土壤如何形成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靠太阳能, 水, 空气和大地而生存。地球表面的大地是由岩石构成的。在太阳能与空气、水等同时反复地进行着物理的, 化学的风化作用, 形成了极为细小的颗粒的土。土再经过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的时间, 微生物菌群产生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酶及分解矿物质营养的酶, 赋予土消化分解机能及活的生命, 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100~200万年的时间, 形成1厘米厚的耕层土壤需要300~400万年的时间。

3.2 土壤变坏容易, 变好难

近30年来, 人们追求高产, 多生产粮食, 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 而没有想到对土壤和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 和对人体健康的破坏。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家园, 不可利用, 好比银行有借有还, 并有利息的;使用化肥农药, 拿走粮食, 再把秸秆烧掉 (包括田间及做燃料烧掉) , 或直接深翻还田, 无异于向银行借美元还人民币, 或抢银行。对土壤的破坏堪比二战日本侵略对中国的破坏。

应该深刻认识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水与环境污染, 是制造底下的霾, 土壤退化成不具备作物和有益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难以保证作物高产、优质的土了。

农业发展遇到的气候异变, 灾难频发, 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国民身体素质下降, 慢性疾病日趋严重。

3.3. 恢复土壤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3.3.1 我国土壤学理论需要拨乱反正

多年来我国土壤学基础理论落后, 研究方法与理念落后, 教科书陈旧, 难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土壤施肥还停留在以作物为中心盲目施肥阶段, 作物营养缺啥补啥, 乱用微量元素, 有机肥发酵的理论依然是无氧发酵, 随意选一个生物菌, 与秸秆混合埋入田间, 或直接深翻进行无氧发酵, 再制造土壤的霾等等问题。

某省治理一个乡5个村动物、人的粪便, 沼气污染, 投入1500万元, 经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为无氧发酵科研成果, 依然是污染环境, 臭气熏天, 没有任何改善。

我国长期忽视农业基础理论研究, 如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保科学、耕作栽培学等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农业科研分工过细, 导致人才单一, 缺乏现代化综合科技人才;农业科研忽视生产实践, 综合组装技术的研究。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研究人员大多转向化肥产品开发、或销售, 植物保护转向农药使用、产品开发, 或农药销售。

学术界需要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

3.3.2 恢复土壤生态需要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是植物营养免疫学, 营养决定植物体内微生态、土壤生态中的微生物活性和菌群平衡, 微生物活性影响酶的活性和植物生理活性, 增加和充分发挥植物自身免疫功能, 实现防灾减灾。

土壤地力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 这三个条件在长期连续地互相保持均衡的状态时, 才能成为培育健康作物的土壤。我国多年来对生物性的研究只停留在纸上, 不被重视。生物性——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系统, (微生物相) 要保持好气性的有益状态。深刻认识秸秆、动物残体、生土、页岩、矿物质化肥、有机质材料等有氧发酵新理论。秸秆有氧发酵制作有机肥是唯一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别无它法。有氧发酵的优质堆肥是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的唯一有效措施, 并且造土壤 (培肥地力) 优质堆肥是必不可少材料。

3.3.3 恢复土壤生态任重道远

一般作物秸秆进行有氧发酵获得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10%以下, 木屑、树皮、竹子、芦苇等的纤维素较高不超过30%。据日本酵素世界社研究, 用木屑发酵有机肥 (有氧发酵) , 每亩 (667㎡) 大约施用35吨;用普通秸秆发酵有机肥 (有氧发酵) , 每亩 (667㎡) 施用70吨, 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加1%;用有机肥提供土壤有机质含量, 造土壤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造土壤需要大量有机肥, 选则发酵材料的纤维素含量越高, 造土效果越好。好的土壤有机质5︰6%, 可见造土壤是长期而艰巨的生物工程, 不能急功近利。

根据上述分析, 恢复我国土壤生态环境, 从现在开始不施化肥农药, 需要250~300年。

4. 用生物技术发展高效农业

4.1 用生物技术造土, 恢复土壤自然生态

农业生产以土为本, 一切活动均应围绕着促进土地的土壤化作用, 充分发挥土壤的机能, 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成果, 充分发挥土地自然潜力。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已经逐渐成熟, 需要加大投入, 国外成功的需要认真引进、消化、复制、组装和完善。

用生物技术造土, 恢复土壤自然生态——岛本微生物农法最成熟。岛本微生物农法的引进与消化是解决我国当前农业问题最好的途径。

用酵素菌技术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利用农村现有资源, 就地取材, 有氧发酵有机肥、生土、页岩、矿物质化肥、矿物等, 平衡作物营养, 滋养免疫系统功能, 使其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抗灾减灾, 生产出优质高产, 富含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产品。

4.2 推广有机肥发酵的技术需要转变观念

农业生产向自然生态农业或环保生态农业方向发展。有机肥有氧发酵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革命, 既可以解决我国食品安全, 还可以解决农业水与土壤生态污染问题。逐步减少乃至淘汰农药、化肥, 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有机肥有氧发酵理论最先进的技术不在西方, 而在东方。日本岛本家族经过80多年三代人不断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20世纪50年代初期推出《岛本微生物农业应用法》, 也称酵素菌技术, 解决了日本战后农业资源缺乏, 贫穷落后发展农业生产问题, 基础理论是向大自然学习, 利用农村秸秆等自然资源, 用酵素菌有氧发酵动植物残体, 页岩、生土、矿物质化肥等, 造土壤, 给作物生长和有益微生物繁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技术:

(1) 菌种先进筛选方法是从微生物菌群种筛选菌群, 竞争能力强, 在高温、低温条件均能发酵。可发酵植物秸秆 (包括纤维素多的木屑、竹子等) 、骨头、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化肥、页岩、生土、豆饼、菜籽饼、油渣等。菌种不能从菌群种筛选单个菌种, 或从菌群筛选单个菌种后再混在一起洒入田间, 或与秸秆混合, 翻入地下等不会有较好的结果。

(2) 有氧发酵是核心技术

有氧发酵是创新技术, 通过调节水分, 翻动调节温度, 实现有氧发酵, 有机肥质量好, 是中性肥料。是造土壤, 改善土壤生态唯一有效的方法。

(3) 用酵素菌喂养畜禽, 或发酵秸秆做饲料, 解决粪便臭味, 替代抗菌素, 粪便还田, 或与秸秆混配调节碳氮比。

(4) 各种作物用酵素菌技术均有系统操作方案, 包括秸秆制作有机肥、页岩、生土、矿物质化肥、有机质肥料制作, 发酵自制叶面肥等。

(5) 彻底解决重茬病问题所有作物均可连作, 优质高产, 彻底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6) 有酵素菌发酵动物、人的粪便, 治理水污染、土壤残留农药问题。

本项技术已经在世界20多个国家推广。《岛本微生物农业应用法》1994年引进我国, 进展并不顺利, 主要原因是观念落后, 未能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浮躁、急于求成心态加上商业炒作, 多数不成功。应该转变观念, 遵循引进、学习、转变、复制、创新的原则, 通过学习转变观念, 认真复制, 然后再根据国情将引进技术系统化、规范化、模式化, 使之成为简单、易学、易复制的技术。

用生物技术造土壤, 恢复土壤自然生态, 化肥减量施用——我国没有成功的技术, 引进《岛本微生物农业应用法》技术最成熟, 也解决我国当前农业问题最好的途径。

5. 打造集约化管理与流通系统

财富在哪里?在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有多少财富?有80%。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这个时代信息是资本, 谁掌握了信息和流通, 谁就获得财富。

5.1 成立咨询培训系统

成立农产品开发培训系统, 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 打造一支具有爱心、责任、付出的生产和营销的儒商队伍, 确保生产均质, 打造精品名牌, 参与国内、国际大流通, 使更多地个人、家庭在这个系统中成长, 成熟、成功。系统运作的三个好处:

(1) 通过培训可使大多数人的价值观相同或相近。

(2) 形成协调一致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3) 集众人智慧创造出可被复制的成功模式。

5.2 研究可供复制的农产品生产模式

生产功能性农产品的技术已经成熟, 需要组织专家认真总结, 把复杂的生产工艺系统化、模式化, 规范化, 简单化, 使之易教、易学、易复制。

5.3 系统复制农产品生产模式, 确保产品质量

通过系统培训, 要求生产者学习、复制、不走样、照做, 才能生产出优质、同质农产品, 组织千家万户生产的农产品确保外观、品质、口感、食味相同。统一包装, 统一品牌, 在每一个包装盒上标记生产者的编号, 可追溯生产来源、生产质量, 明确责任。

5.4 打造生产、营销优质农产品航母, 挺进国内外市场

通过系统复制的农产品生产模式, 规模化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后, 统一包装、统一品牌上市, 创造名牌产品, 参加大流通才能有大效益和竞争力。

摘要:未来农业发展目标要实现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实现土壤、食品、人类大健康产业, 使农民留在农村发展高效农业, 住得起楼、买得起车、看得起病、上得起学, 安居乐业。农村发展模式有两种, 一是少数人种多数地, 发展高度机械化的大农业, 重点解决粮食数量安全。另一种是多数人种少数地, 发展高效农业, 使大多数人发财致富, 是未来农村重点工作。用生物技术造土壤, 彻底解决土壤、水及环境污染, 逐步解决化肥农药减施, 乃至淘汰化肥, 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

乡村农业致富 篇8

一、打造现代农业宣传服务平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观念转变

中央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可见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现代农业是一种由传统的温饱数量型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质量型转变的农业,是一种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集生产、经营、服务等多功能方向转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的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农村劳动力型向培育新型农民转变的农业,是一种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有显著区别的农业。因此,必须加大宣传服务力度。

(一)充分利用现代广播电视技术,大力宣传现代有机农业优势

发展现代有机农业是万载县农业生产上的创新性工作,而有机农产品的高质量、安全性又倍受消费者的亲睐,尤其是受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所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万载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技术大力宣传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重点向农民宣传其优越性及市场前景,树立农民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使农民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观念转变。

(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全力服务有机农业生产

现代有机农业是最具时代特色、站在世界前沿阵地的大农业,一旦通过有机产品检验认证就获得了世界通行证。为此,必须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一是通过互联网推介有机产品,进行农业招商;二是通过程控电话网络,建立有机农业服务热线,解答生产环节中出现的技术、服务等问题,确保有机农业生产质量,使有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此外,万载县在有机农业发源地茭湖乡创建了2000米长的“有机农业宣传长廊”,宣传现代有机农业生产公约、生产技术操作标准及先进示范典型,让农民对现代农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使农民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搞现代农业。

二、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机制,实现农村劳力型向培养新型农民转变

现代有机农业是一项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来组织这项生产活动,培养数以万计的一代又一代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骨干农民和新型农民,以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一是长期聘请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教援对全县从事有机农业工作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掌握有机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以便指导农民生产。二是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和“培养新型农民”等项目,拨出专款,对全县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尤其是县扶贫办每年都定期组织省、市、县专家,对贫困地区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巡回培训,或组织贫困地方的农民到省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万载县联创电脑学校进行培训,使他们至少掌握电脑、有机农业、驾驶等1-3项技术,让他们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施展才华,实现“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而实现脱贫致富。据统计,全县从2000年起,全县共举办这样的培训班2000多场(次),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三是举办“万载县有机农业发展高层论坛”,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来万载研讨,解决万载县有机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万载县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

三、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现代有机农业是精细农业,必须精耕细作,集中管理,集约化经营,为此,万载县狠抓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以确保有机农产品质量。

(一)高起点高标准建“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

在三兴镇租用1500亩良田,创建“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既是一个集科研、示范、旅游于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又是有机农业科技人员创业园,也是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为全县有机农业的生产、发展起到试验、示范作用。

(二)高质量高效益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万载县自2000年开始搞生态有机农业以来,就一直把建示范基地作为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抓手,通过示范基地来辐射带动周边的群众。作为基地田块必先进行三年以上有机土壤转换期,严禁施用化肥、农药。为保护小区生态环境不受污染,搞有机农业的小区必须做到集中连片,精细管理,集约化经营。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基地连片开发。一是农民集中连片开发。实行“三统三分”,即统一基地规划、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供种供肥供药,分户栽种、分户管理、分户收获;二是采取公司(或种植大户)+基地+农户进行集中连片开发。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种植大户组织建设基地,跟踪管理,统一收购,实行订单农业或由种植大户租赁农民土地进行连片开发。通过这样两种方式使万载县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面积不断扩大,达到100多个,面积达6万多亩,品种也由单一的木姜,发展到有机水稻、有机草莓、有机山茶油、脚板薯等30个品种。据调查,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农户1.2万户,数以千万的农民从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三)严要求严纪律建有机农业监控大队

有机农业的关键是基地建设,而基地建设的关键是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使有机土地上生产的产品无污染、无化学残留,通过有机产品检测和认证,这就必须实行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此,万载县成立了“有机农业监控大队”,各有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实行全天候巡回监控,堵塞化肥、农药供应源头,在实行有机农业的乡镇或村,严禁销售化肥、农药,做到统一供应有机肥、生物农药或自制有机肥,确保了有机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规范化转变。

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完全靠政府扶贫救助向产业化扶贫致富转变

随着有机农业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多,加大有机农业深加工力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就显得愈来愈重要。万载县紧紧围绕有机农业资源和品牌,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力量投身于农产品加工主战场,县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制定系列优惠政策落户县工业园。全县围绕有机农业这个产业,引进和创建了青叶食品有限公司、万华科技有限公司、金源农业开发公司、锦江食品有限公司、千年食品有限公司、百合食品有限公司等20多个食品加工企业,其中有6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体系认证,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县有机农业发展的领头雁,领跑国际国内有机食品市场,出口创汇,解决了农民搞有机农业的后顾之忧,同时,解决劳动就业1万余人,带动农户2万多户,尤其是一些山区乡镇贫困农户,由于资金紧缺,无力投资有机农业,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为农户先垫付种子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款,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栽种有机农作物的积极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由单一靠政府扶贫救助转变为依靠有机农业产业化扶贫致富,逐步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上一篇:教学设计汤骥下一篇:初二优秀作文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