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实践

2024-07-20

人文性实践(精选12篇)

人文性实践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不仅体现出了工具性,而且体现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制定以掌握学科知识及基础技能为中心取向教学目标比比皆是。教师较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偏离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与任务,忽略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人”的本质,语文教材渐渐偏纯知识化、公式化、标准答案化,渐渐丧失了丰富的内涵和生命。

语文教师该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呢?

一、营造和谐课堂,彰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学语文学得轻松、愉快、高效、实在。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积极评价学生,给予其适当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教学应该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在与同学无拘无束地交流中表达自我。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多样性上挖掘优点,打造和谐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其次,要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还必须关注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语文课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气质个性无时无刻直接地、直观地熏陶学生。只有人文内涵深厚的教师才能驾驭文本,驾驭语文课堂,才能实践语文课的人文性。

二、注重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可以从语文课堂中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等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造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既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优秀范本,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最佳载体。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船长》、《海伦·凯勒》等课文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赞颂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学生或体会到伟人宽广的胸襟,或体会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体会到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另外,课文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都蕴含丰富的人文教学材料,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发挥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随机点染,相机教化,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润物细无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开阅读感悟。自读自悟,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和文本一对一地对话,读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教师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置身文本,走到作者身边;教师激情引导可以达到“抛砖引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以《夹竹桃》为例,当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了充分感悟后,教师通过“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又亲见了百花的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开始与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人;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也有的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洗涤。

四、抓住重点问题引发讨论,深化学生的精神领悟。

教材中有些内容虽然是人格培育的好材料,但如果仅是一般阅读讲解而不重点注意,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丑恶、明是非,挖掘深刻的道理,自悟高尚人格。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时,我觉得林肯是伟人,和学生距离遥远,他的伟人风度和演讲机智从某些程度上是学生不能理解的,于是我综合林肯的三段演讲,启发学生依据三段演讲展开讨论:“听了林肯总统的演讲,为什么参议员们的嘲笑声最后全都化作了赞叹的掌声?”他们思索片刻各抒己见,答案精彩纷呈———有人说:“林肯说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总统和鞋匠,这是参议员心目中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职业,而在林肯心目中,它们却是平等的。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使参议员们深受触动。”有人说:“林肯的宽容友好,使大家深受感动。”有人说:“林肯针对大家头脑中的等级思想诠释了‘伟大’的含义。伟大不是由出身和地位决定的,而是由工作成绩来决定的。父亲在鞋匠这个行业中手艺一流,无人能比,这就是伟大!”……

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和文本擦出了火花,拉近了和伟人之间的距离,感悟到了林肯襟怀坦荡、宽容大度、坦诚、谦逊的品质和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智慧的。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在注重实践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做到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带着学生一起走进教材,走进文字的精神世界,走进作者的生命领域,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这样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才能使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彰显人文语文课堂的魅力,才能在学生的生命中点亮一盏照亮心田的明灯。

人文性实践 篇2

新课程强调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1、美术的“大美术理念”——“美术内容的大美术”

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美,都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学会从这些丰富多彩、繁杂的对象中抽象出美的内容,学会提取、学会去表达,提高人们的审美诉求。因此,我们重视了世界,我们重视了地域,我们关联你我他,这就是——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2、美术的“大美术理念”——“美术传承的大美术”

教师要用一种博大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学生;用“因材施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教师的“风驰电掣”的方式“博采众长”。因此,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了学生这个客体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这就是——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3、美术的“大美术理念”——“为学生的终身而奠基”

美术教育不尽教给学生审美、美术的技能,还应教给学生“退而结网”,进入大海去捕捞。

美术我们不仅培养了有美术素养的人,培养学生会生活,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人。

这就是——“为学生的终身而奠基”

二、美术课程的尺度

教师明确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把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落到实处,就处理好美术课程的尺度,——我们怎么上美术课?怎么利用新课程?怎么兑现美术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怎么评价学生的美术成长?怎么评价教师的?通过本次的远程研修,让我们美术教师把握进一步把握新课程理念,掌握好美术课程的尺度,让美术教师开展美术教育有章可循,让我更好总结过去的美术教学,结合好本次的学习,促进美术教育的好而快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人文性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25

我国社会已进入了重大转型时期,对班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尤其是德育教育缺失问题,不能不令每一位班主任教师思考如何在加强班级常规管理的同时,有效开展和渗透德育教育。在近几年的实践中,笔者对于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和渗透德育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决定以“人文关怀”为突破口,贯彻落实德育目标。

“人文”的内涵即尊重人的真实情感,关心人的真实需求,思考人的积极发展。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教育观、学生观、必将对班级管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具有人文底蕴,就会懂得尊重学生,就会努力挖掘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就会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着想。

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班级人文管理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用图书角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书在塑造学生精神和心灵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完美教室奇迹”的创造者俞玉萍教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读什么书,怎样读书,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并悉心引导。为了该计划能够严格执行,对于学生的读书量、读书内容要做严格的规定。另外,要穿插进行各类读书特色活动,如读书节、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学生日记

青春期孩子有独特的心理特点,成长的烦恼时时充斥着他们的心灵。日记,如一缕清风,一泓清泉,驱散他们心灵的阴霾,疏通他们拥堵的情感。写日记,除了提高写作能力外,还可以让学生找到一个感情发泄口,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三、家校联系本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耳濡目染,熏陶着孩子,影响着孩子。取得家长的深入理解和支持,会给班级管理工作增添强大的推动力。

“家校联系本”即是基于这种认识而产生的。全班轮流,每天由两名学生担任值日班长,全面记载当天学生的各类表现,放学前打印整理,展示在大屏上,书面通报。如果记载有误,经学生提醒后马上订正,直至准确无误后,同桌互记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拿回家交给家长,由家长签字,并填写在家的表现,再拿回校由教师浏览签字,如此,足不出户,教师和家长均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孩子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四、帮助各种遇困学生

“天有不测风云”,亲人亡故、健康受损……学生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意外情况,这时,也是人最脆弱、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我们提倡学生锦上添花,更提倡学生雪中送炭,由此,在学生生病时,生活出现困难时,一次看望、一封短信正如寒冬里的炉火、黑暗中的灯塔,弥足珍贵,让人终生难忘!

五、妙用心理暗示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获得了支持,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支持的连续性。

在班级管理中,巧妙使用心理暗示,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批改作业时,给学生一句温暖的鼓励性评语;学生犯错时,不是严责,而是从过程中寻找他正确的做法,充分给予肯定,而后再帮他总结经验教训;人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作为教师,我们赏识学生、赞美学生、欣赏学生,让他们心情愉快,积极学习,用更好的成绩和表现来回报你,何乐而不为呢?

六、与学困生交朋友

学困生,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学生在许多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令同学头疼,令教师揪心。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冷漠藐视、冷嘲热讽,甚至暴力对遇,久而久之,他们丧失了自信和自尊,变得破罐子破摔,以各种不正当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反过来又更受大家的厌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与学困生交朋友,给他们温暖和信任,帮助他们逐步走出那片阴影,是每位班主任帮扶工作的重头戏。要多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哪怕极其微小,也要将其放大,让大家都听到看到,并及时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适度降低一些标准,帮助他们确立够得见的目标,从而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一点一点地向前进。

学困生的进步是曲折而漫长的,绝不会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静静地守在他们的身边,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为其叫好,为其喝彩,陪着他们慢慢前进,一直走到成功的彼岸。

班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充分探索和发掘提高班级管理人文性的途径,既是对班级全局管理的有力补充,又是班级健康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注重班级管理的人文性,才能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崔寨锋.班级管理中的人文性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6):122.

[2] 陈娟.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探索和实施策略[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

人文性实践 篇4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有其特定的阶段性要求, 小学, 特定对象, 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 单一的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是构成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基础, 也是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重要元素, 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不仅重视对于单—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 但它更重视的是各个实践活动之间的整体联系, 它们共同服务于一个目标, 于多样中体现统一。另外,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作为一种应用性的实践, 它能够具体体现语文活动课程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方式理论的实际运用, 应该为当代语文教育新理论与师生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那么其结果应该是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必要性

(一)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 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日益加深, 同时, 崇尚国学的风潮在国内再度掀起, 也带动了教育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要求语文课程的设计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语文教育的特点,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 并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来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示语文学科的内涵,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以达到语文教育促进学生价值整体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 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重要途径

语文实践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当前不少学生不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认为学语文没意思, 比如一提作文就头疼, 还有学生认为已学过语文, 早会了, 为此听语文课当然提不起精神。伴随着这种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的相互体验而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排斥的心理状态。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实践兴趣与方法, 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当前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思想上轻视实践教学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和有效落实的最大障碍。进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对于各大教育机构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 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克服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从教育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里, 小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造成太多的教师多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的个人创造性难以发挥, 造成了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极大的缺失, 自主学习能力持续下降, 变成了死记硬背的机器。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明确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活泼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 仍然有很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思想固化, 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 教师, 应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航者和辅助者, 而不是主宰者。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固化教育思想的影响, 不少小学学校存在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 对实践能力培养轻描淡写或重视不够, 对学生也只是重视学习的结果, 轻视学习的过程。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思想意识上, 把理论教学和理论教学管理放在首位, 而轻视实践教学和时间教学的管理。

四、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建立

(一) 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知道, 任何涉及活动都是从理论认识上的一种新的实践过程。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也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是上文所述的语文活动课程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理论。我们开始在中小学语文的人类实践活动安排的考虑, 并认为中国人文实践系统设计教学的需要, 他们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出发点。其次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和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的计划安排和实施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与法律的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一致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教材编写的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它还具有科学的范畴及其理论基础, 掌握设计理论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的系统设计的重要前提。

(二) 学科性原则:

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具有实践性, 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多样性, 在学习功能上具有整合性。特别是活动内容应能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 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新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 是创新教育的时代, 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学科性方向的再度明确。在这个背景下, 继续贯彻过去流行的语文教学原则, 已不能适应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需要, 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语文教学原则进行适时的审思。如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尽管主题各异, 形式有别, 但都把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的活动目标。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语文实践属性, 体现了现代人文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构建方面, 客观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坚持原则, 具体实施, 良好反馈等细节方面的问题, 并持之以恒。总之, 在素质教育体系下,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 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调发展, 是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可行思路。

参考文献

[1]张中原, 徐林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篇[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 2005, 1.

作文教学的人文性论文 篇5

【关键字】: 人文性 激发动机 做中练 “写” 真实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一切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要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那么,在新形式下的作文教学应怎样实现“以人为本”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应从理念上弄清作文教学的“人文性”。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的作文教学应关注人的生存状,以生活为本位,以学生的生活需要和身心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往的作文教学往往注重训练采用什么方式构段等作文技巧,强调传授写的知识。而事实上,“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感情的宣泄,心声的表露。我们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成自己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人某件事的“看法;激发他们对生存状态和环境的关注,从而促进他们练说生活,并在练说练写的过程中”品生活“,进而感悟人生,净化心灵。

其次,激发强烈的作文动机。

作文指导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的思路,点燃他们心灵的火焰。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与众不同的,在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着一股说写的”喷泉“。指导作文就是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地去侧发”泉“ 的喷出,唤醒他们的创作欲望。徐鹄老师在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一节题为<<一张珍贵的照片>>的作文课,是很好的例证。徐老师引导学生由个别介绍自己的照片到向台下的老师介绍,再到向台下老师推荐学生个别介绍,使学生在介绍和评价别人介绍的过程中,逐步唤醒对自己手中照片的”回忆“,明确了说的方法。最后,学生们争先恐后,表达的欲望被激发的淋漓尽致。

第三,设计合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做“而愿”说“,”说“而愿”写“。

在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好的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此刻的真实想法,并启发互相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使他们在表达自己见解的过程中,扎实地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其中需要教师较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启发引导如何去”说“的技巧。当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相互启发和外化的语激活时,教师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时间让他们一吐为快。当说以达到高潮,到了一种不吐不快的境界时嘎然而止,让他们将自己的话”倾诉“到纸上,形成书面语言。

去年秋天,我指导学生写一篇以”秋“为主题的作文。课前,我让学生回去搜集有关秋的各种资料(文字、图片、下载的声像资料皆可),并且亲自到田野里录了一段反映秋收和秋日景象的录象。在此基础上,我将指导课的过程设计如下:

1、欣赏录象,丰富直观认知

2、激情导入:

同学们,秋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人间,她的步伐迈过,稻子便黄了,菊花笑了;大豆开始摇铃,树叶跳起了舞……

3、交流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过渡:美丽秋天就在我们身边,你找到了吗?

(1)、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全班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评议,在评议中明确”说“法(即”写法“)

4、学生写作

过渡:是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香气迷人的季节,关于秋天的话题说也说不完,关注人生,关注生命——浅谈作文教学的人文性。老师有个建议,大家用笔把这美丽富饶的秋天留住,好吗?

学生写作(播放轻音乐),想留住什么就写什么

5、交流汇报作文

(1)、小组内交流、修改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适时点评

6、建议性作业

秋在同学们的笔下显得更加迷人了。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将修改好的作文送到校广播台去,把这美丽的语言送给全校师生。

当教学进行到第三个环节的第二步时,我发现学生举手的越来越多,并且评得越来越有”章法“。这时,我立即引导学生换个方式,用笔将秋”说“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作文贵在真实,应引导学生说写”自己“的话

传统作文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注定评价作文看中的是知识和技巧,而忽视作文本身蕴涵的学生自己的思想。新课标强调教学应关注人生,体现”人文性“。为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即作文同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有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的”心声“。

为使学生有话可说,就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关注人生。同时,还应为他们疏通渠道,引导他们到互联网、到书刊、到社会实践中、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知时代的脉搏、去体会生命的运动。适应新课标而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便是学生触摸社会、感知自然的好途径。自去年下半年起,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诸如周边环境调查、茶文化研究、擦亮一双眼睛、电脑探秘、四季放歌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更加直观地对身边的世界进行观察、体验,对社会进行更深刻的感知。因此,他们常有独特的见解或深刻的感受产生。此时,我便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用最真实的语言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没有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凝练等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们大胆地想象,真实地诉说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文章显得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作文教学与人文性关怀 篇6

【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文教学责无旁贷。因此,良好的作文教学应做到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读写结合,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其思想,积淀其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性 作文教学 人文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文教学责无旁贷。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更成为每一年度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折射和引领。“人文”一词本是舶来品,由来已久,我们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最朴素的理解,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促进人的发展,珍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因此,学生的作文不仅体现出学生运用语言传情达意的能力(文的方面),更显示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内在的独特精神。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做到: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古人云“文章千古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古人为文审慎谨严的态度。无论是诗经开创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还是白居易等人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或者是鲁迅“为人生”的主张,无一例外,集中体现写作应反映现实生活、直面社会人生的一贯主张。如果作文不贴近生活实际,不反映社会人生,不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那么,作文也就成了简单的文字游戏。没有生活实际内容的文章,要么假话、大话、空话连篇、胡编乱造;要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要么既没有独到的见解,也难以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生活,惟有生活,才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我们时常发现,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是搜索枯肠,总是感到无话可说,“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是不懂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捕捉瞬间的感动,珍藏点滴的回忆。或感悟自然,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或思考社会,洞幽烛微,见一草之绿感春之勃发,抚一叶之坠悟秋之壮美;或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或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愈益清明,愈益深刻。认知水平、思维品质就会得以提高,使作文教学真正实现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如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季节”,大多数考生是描写四季之景,或是以四季诗文入文,抒发对四季的感受。但有的考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通过季节正马不停蹄的消失、四季不再分明、少女不屑伤春、壮者不再悲秋,来反映两个发人深省的现实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日趋功利,精神世界日益苍白,精神家园日渐荒芜等。文章视角独特,以小见大,振聋发聩。其实我们对气候变暖、季节消失都是“于我心有戚戚焉”,都有同感,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小作者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尤其是深入的思考,所以才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又如2008年湖北卷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不少考生能紧扣时代脉搏,奏响时代最强音,写汶川地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画面、瞬间,写举手投足之间彰显的人间大爱,母性的光辉,伟人(温总理)的人格,乃至同此“国殇”的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赴时艰的自信力和凝聚力。既能很好的扣合题目,又让人感动、感奋。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为文者情动而辞发”、“以我手写我心“,作文本就是学生发表见解,流泻感受的一片自由天空。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生命的年轮里充满了苦涩、温馨,充满了热情、感动。学生用年轻的心,用真挚的笔,记录心灵深处的蠕动,记取青春血管里最激荡人心的呐喊,描绘五彩斑斓的青春时代,装点奋然前行的足迹,憧憬美好灿烂的明天。因此,作文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产品。学生由于知识素养、生活阅历、个性气质的不同,当学生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展现出来时,一定是千姿百态的。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宽容不同观念。教师要能坦诚、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困惑、痛苦和无奈,尊重学生在作文中的多样思考和个性展示,尊重学生独到而真切的感受、感悟,不能“师”心自用,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深度来要求学生,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有的学生多情善感,感情丰富细腻,惯用“小桥、流水、人家”之笔,不妨让其选择擅长的记叙文和散文;有的学生思维缜密,严谨雄辩,有如“大江东去”,不妨让其选择议论文;有的学生思想深刻,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妨让其写杂文……文体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要风格鲜明,言之有物,且言之成理,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中学语文老师在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下,已形成了一套固定作文评语模式,诸如“切合题意,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这种千篇一律的评语,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反而扼杀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基于这种情形,我们可以通过写个性化的评语,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表达真诚的人文关怀,来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应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爱心造就爱心,以宽容培养宽容。在作文教学中以不同的风格和要求来对待不同的学生,给性格各异的学生回以不同特色的评语,让他们充分拥有着:思想的个性,情感的个性,体验的个性,语言的个性。

三、读写结合,陶冶情操,升华思想,积淀人文精神

“卓荦全凭弱冠争”“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勤于读书,才会逸于作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吸纳人文精华,对作文教学是极其重要的。读书是一种养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日渐喧嚣、经典正渐行渐远的年代。读书怡情,养气,开阔视野,涤荡心胸;读书使人睿智,使人练达,被那些醇美的文字浸润过,熨帖过,感动过,洗礼过的生命会因此变得厚实、崇高。人文化的作文教学必须坚决摒弃那种简单的灌输、说教、训导和训练,而引导学生通过含英咀华、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来陶冶情操,升华思想,感悟人文精神之美,积淀人文精神。读唐诗宋词,感受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伤时,感受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读古代散文,感受《五人墓碑记》中“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爱国情怀,感受《报任安书》中慷慨激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九死未悔和壮怀激烈;读时文美文,感受美好字眼背后蕴含的令人心胸顿开、心情释然的丰富哲理。那些美好的人文经典之作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

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心中有“大我”,即有大视野,大胸襟,大境界。古今中外,无不囊括笔端,抚四海于一瞬,观古今于须臾,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或对历史文化如数家珍,或对现实体察洞若观火。“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当代中学生继往开来、心忧天下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而不是只看到身边的学习生活。如2003年高考话题“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建议”,一般考生对“自己”“别人”“建议”,理解太“实”,以致取材狭窄而缺乏新意,而满分作文《渠清如许》的作者却是“华夏文化”既不能妄自尊大一味屏弃外来文化,又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这样立意,对话题的理解宽泛且切合题意,而又不同凡响,体现出高人一筹的认识水平和锐意创新的可贵意识。小作者笔下,鲁迅、苏轼、柳永、李煜、朱熹等人纷至沓来;从“礼仪之邦”的远古到所谓“现代化”的规划,文化含量厚重,纵论古今,纵横捭阖,写得很大气。2005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买镜”,一般考生对镜子的理解无非是“以人为镜”“以史为镜”,那么镜子就只能是“诤友”“历史”,而《镜中日本》的作者高屋建瓴,立意高远,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以日本为镜,既体现出“位卑未敢忘忧国”且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思,又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和仇视。这就是“大我”的境界,“大我”的胸襟,文章自然就是大手笔。

作文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就要真正让“人”融入“文”,“文”又包蕴着“人”,就是要通过“为文”来“立人”。教师以自己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实践中又必须注重对学生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使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成为滋润其一生的一泓清泉。

人文性实践 篇7

一.人文同质:诗画合一的逻辑起点

1. 系于情志:诗画共同的人文追求

诗画合一是中国古代绘画与诗歌完美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融通是诗生画意、画显诗境的感知表征, 情志的相同相渗发育人之一端, 内涵相合, 本质归一。诗画审美情趣的相异, 源于诗与画呈现真理的艺术显现方式的不同。在中国, 诗与画均为客观之境与主观之情的艺术化结晶, 艺术语言各异, 人文理趣却殊途同归。无论吟诗作画、诗题画境、画尽诗意, 修人修德的价值追求始终蕴涵其中, 亘古不失, 释放出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

从中国诗歌史和美术史看, 无论诗歌, 还是画作, 诗境、画境颇含人文营养, 凸显或隐匿着民族情怀、魅力人格、人性光辉、伦理价值、道德情怀等等, 无不具有隐匿的审美和认知内蕴。因为, 诗画者的人文情怀个性化地造化于心, 于创作尽显涵养心性之功, 于欣赏则尽得人文外化熏陶之显, 内隐外化, 泽润心性, 演绎出人文的化育华章。杨维桢所说的“以诗为有声画, 画为无声诗, 盖诗者心声, 画者心画, 二者同体也”, 即是如此。恰恰于此, 古代的修人修德追求与诗画一如盐溶于水, 存乎心性, 化于诗画之境, 诗画之境不失为修人修德之功的外显化育方式。在当下小学的诗画合一实践中, 实践者或从语文教学。或从美术教学工具性的单一角度入手, 诗歌的阅读理解和绘画技能训练各执一端, 语文、美术课标所规定的人文性和人文教育难以实现整合, 导致诗画合一实践活动中人文教育的消泯, 痛失了教育的人文一端。

2.人文同质:诗画合一的一个聚焦点

小学诗画合一的诗教实践不仅在于诗与画物境的同一性, 还在于其中人文的同质化。画是以塑形写意方式呈现人文精神, 诗则是赋诗言志, 诗画融通、本质趋同才能演化出诗情、画意互为转换的路径。中国古代生成的自画自题、为画题诗、诗意画词意画创作等人文精神同质化方式值得借鉴, 其核心是立足于客观感受基础上的主观感受同质化。因为世界以人为中心, 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艺术也以人为中心, 虽然各种艺术的语言不同、审美趣味有别、审美接受有差异, 但是作为主观世界的核心———人文价值取向却因阶级、立场、观点的相同或近似而产生认同或融通, 这种认同和融通即是同质化。所以, 诗与画释放的人文情怀、人文价值是诗画共同关注的焦点。这是中国诗画一律的学理之一, 也是诗画合一的内在机理。但凡涉及到诗画的教育或创作, 不论是依诗作画, 还是诗配画意, 均以意境趋同、精神合一为终极追求。作为诗画合一的人文性诗教路径, 诗画、词画、文画等互为转换, 通达精神愉悦境界的不仅是形象的审美真实与生动, 更在于蕴涵其间的人文精神吸纳和消化。现当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画配诗插图、艺术创作中的摄影小说、儿童读物中的连环画等形式都取利于诗画合一的方法论。回顾民国至今的小学语文教材, 多有诗画、文画合一之处, 课文图文并茂, 趣味别致, 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既容易生成审美愉悦, 又能启迪心智, 在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互动中孕育人文熏陶, 培育人文情怀、人文精神, 积淀人文素养。

在小学诗教活动中, 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可以通过小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生成目之所瞩、身之所容、心之所寄。应用诗画合一原理, 充分调动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直观性, 借助小学生绘画的基本技能, 便可在诗与画互为诠释的想象空间, 达成人文与形象的聚焦点。因为, 小学生对物境的直观感受和主观表达, 无论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直观感受, 还是基于这些直观感受的主观表达, 人之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人文精神无不含蕴其中, 诗与画的显性形象和诗与画的隐性主观, 都会因为人文精神的聚焦而产生直逼心源的魅力。

不仅如此, 诗画合一的同质化还表现在小学语文学科和小学美术学科均具人文价值的共同取向, 所以诗画合一的人文性诗教活动可以在小学语文、小学美术和诗教活动展开。当然, 小学诗画合一的实践不是针对诗配画、画配诗的艺术创作, 目的是通过读诗、绘画活动, 横跨语文和美术两个学科, 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互换诠释中, 提取人文精神的活性因子, 积淀和丰富人文素养。

二.提取与表现:实践诗画合一的路径

小学诗画合一的诗教实践方法有两种:一是缘诗作画, 以诵读、赏析诗歌带动作画;二是由画得诗, 以欣赏绘画带动诗歌诵读和诗歌习作。提取形象、捕捉人文情感、转换形象是两种方法的关键所在。

1.缘诗景绘画境, 以画解诗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讲授诗歌重在陶冶性情, 扩展想象, 抓住一、二句精要之处。活动中, 通过细读感悟, 捕捉具象, 提取诗歌中的物境, 结合学生体验, 以绘画、图片、照片、贴画制作还原或再现物境, 折射出诗的情志。具体操作方式有: (1) 用画配诗, 即依据“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等诗画论原理, 通过呈现符合诗境的图片、照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2) 借诗作画, 即根据诗境、诗意, 引导小学生创作儿童画、蜡笔画、简笔画、拼贴画, 或开展摄影活动等等。

2. 缘画境悟诗境, 借画诵诗

新课改强调小学各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人文性诗教活动中, 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人文教育专题, 缘画境入诗情。基本方法有三种: (1) 基于教材插图, 缘画入诗。即教师利用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解读诗歌中的人文精神。 (2) 基于简笔画、水墨画、水粉画、摄影作品的选用或创作, 开展欣赏绘画、记诵诗歌活动, 温故知新。 (3)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或创作或搜集, 用图画、照片解读诗歌;或用诗歌解读图画、照片, 将诗画的景、情、意境融会于人文教育。三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就是将人文性诗教融会于教情、学情、教学情境、诗景、诗境、诗情、画境, 于诗歌“悟处皆画”, 于绘画“画处皆诗”, 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认知目的。这样, 学生的人文精神自然在艺术的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提升。

3. 缘画境作题诗, 借画作诗

题画诗即“为画而作”, 在中国传统甚久, 目前在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选用。在诗画合一的人文诗教实践中, 写题画诗不是为了创作诗歌, 目的是将诗歌背诵和诗歌习作训练整合起来。其操作方式有两种: (1) 学生根据已有的绘画、摄影作品, 用学过的诗歌为绘画、摄影作品配上符合其意境或形象的诗歌。 (2) 在绘画、摄影作品欣赏中, 从事古体诗、儿童诗、童谣等习作。活动中, 绘画、照片人文主题的选取、主题解读的浅近是关键, 图片、照片的人文意义应符合儿童的人文认知水平, 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接近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建立起与人文素质提升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小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有效理解和内化。

三.拓展辐射:放大诗画合一的方法论

诗画合一的本质在于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呈现共同的人文精神价值。诗与画虽然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外师自然与社会, 但艺术的本质均聚焦人文精神的心源, 凝聚“造化”与“心源”的合一。由此原理, 扩而大之, 小学人文教育还可以扩展到更多的领域。 (1) 在语文教学中, 开展诗文合一的人文教育活动, 通过“为文配画”、“诗文相配”“诗文互转”等活动, 加深小学生对诗文中人文精神的感悟; (2) 在美术教学中, 开展诗文与画合一的人文教育活动, 通过“为画配文”、“为画配诗”、“为诗作画”、“为文配画”等活动, 推动诗、文、画之间的人文会通; (3) 在音乐教学中, 开展诗乐合一的人文教育活动, 通过“为乐配诗”、“为乐配文”、“为诗乐配”、“创作歌词”等活动, 推动诗乐之间的人文内涵互动。学校还可以辅之“古诗配画大赛”、“短文配画大赛”、“题画诗大赛”等活动, 有专题、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开展较为系列化的人文知识普及和人文性诗教活动, 丰富学生人文实践的载体。

当然, 诗画合一是人文性诗教的策略, 实施中需关注四点: (1) 小学生的人文教育重点在于感悟和熏陶, 不在人文知识的死记硬背, 需要知、情、意、行的全面介入; (2) 有别于成年人的人文教育, 须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 诗画合一中的绘画习作, 目的是达成人文教育, 不在绘画创作; (3) 以儿童为中心, 须基于小学生的视角、生活经验和表达方式, 激发兴趣, 调动体验, 有效触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理性灌输; (4) 须确立诗画合一人文诗教实践的辅助性地位, 切莫喧宾夺主, 影响有关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人文同质是诗与画共同追求人文精神的聚焦点和诉求点。基于人文精神的提取与表现, 在小学人文性诗教实践中, 整合语文、美术二科, 借助缘诗景绘画境、缘画境悟诗境、缘画境作题诗等方法, 或以画解诗, 或借画诵诗, 或借画作诗, 有益于通达小学人文教育的实践目的。

人文性实践 篇8

一、教材重点简析

为了防止先入为主, 笔者首先对文本进行了素读, 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去理解。一个观点后来得到了印证, 那就是这篇课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是钱学森的那两段话。通过这两段话, 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解读出文章叙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学习时的报国心理与归国途中想念祖国的心情。至于某些“教参”所提出的描述了钱学森回国后在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等领域作出的贡献, 笔者以为倒不是真正的侧重点, 尽管这些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本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哪里呢?研析教材之后笔者发现, 可以紧扣文章后面四个问题中的第一、第二个来进行分析。第一题显然是对“额、赴、裕、恳、贡”五个生字的书写要求。第二题则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 课文的文字描述了另外一种类似的情境:“在____的大海上, ‘华威号’客轮正_____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 深情地_____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 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显然, 这里要学生填的四个词语正是原文中的“广阔无垠、劈波斩浪、眺望、魂牵梦绕”, 而这就需要学生对这四个词语的含义有一定的理解。

至于本文的人文性, 则显然体现在钱学森的一段话之中:“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还有另一段话就是:“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 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对于这两段话的解读与感悟, 成了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笔者看来,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对这段话解读到什么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既不能基于一般的感觉认识, 让学生去“感动”于这两段话, 又不能无限挖掘, 使很好的人文性渗透机会变成机械的价值观灌输。值得一提的是, 苏教版教材的插图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人文性教育材料, 第一幅钱学森的照片是一个睿智的形象, 第二幅插图是游子归国的情景。解读图片中的表情与眼神, 是一个值得尝试的人文性教育机会。

二、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根据以上解读进行了多次教学尝试, 总结这些尝试, 可以在其中获得新的思考。

教学片段一:对生字词的认识。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

师:在初读了课文之后, 大家觉得有哪些字是生疏的, 需要加强记忆呢?

生:“额”字笔画太多了。

师:有道理, 这个字有几画呢?

生 (众) :十四画, 十五画……

师:到底多少画?

生:十五画。

在笔者让学生确认这个字笔画数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够将这个字再比画几次, 从而无形当中加强了对这个字的训练。除此之外, 笔者还进行了这样的提问:

师: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记忆这个字的方法呢?

生:我们可以把“额”字拆成左右两部分, 于是就成了“客”与“页”的组合体。

师:嗯, 说得很好, 拆开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复杂的字可以由两个简单的字组成。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迅速地学会许多生疏的、复杂的汉字。

……

生:老师, 还有个“裕”字, 我总是记不住它的偏旁是“衤”还是“礻”, 这可怎么办啊? (这个学生一副可怜的表情, 还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附和。)

师:是啊, 这个偏旁,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混淆, 用什么办法区别二者呢?

生:多写几遍呗!

生:这办法不行, 太机械了。

师:机械的办法未必不合理, 适当的重复确实能帮助我们学习。问题是能不能找到一个特殊的、更好的记忆方法呢?

(生思考)

生:您看能不能学刚才的那个方法, 把“裕”字拆成两个字, 于是就有了“衤”和“谷”, 有了“衤”就是有衣服穿, 有了“谷”就是有得吃, 有的穿有的吃, 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富裕了?

(我正要表扬他的创意, 没想到有学生在下面嘀咕:叫花子也有的穿有的吃, 难道他们还富裕?看来, 还得做另外一番工作。)

师:同学们, 我们所学的汉字都是古代祖先造出来的, 在造的过程中很多汉字都被赋予了含义。今天我们所学的汉字虽然经过简化, 但其中很多字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含义。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裕”字就是其中之一。在古代, 真正算得上有的吃、有的穿的, 就可以说是富裕了。因此, 理解一个字或词, 不能离开它的背景……

教学片段二:人文性的解读。

师:同学们, 学到现在, 大家对课文中钱学森的哪些话感触很深呢? (生说出两段话)

师:为什么会对这两段话特别有感触?

生:因为我觉得钱学森特别伟大!

师:伟大?

生:嗯, 因为他在那么困难的情形下都愿意回来, 要是我恐怕还要想想。 (生在下面大笑。)

师:大家觉得他说实话了吗?换了你, 你愿意吗?

学生陷入沉默, 这一问将学生置于钱学森所处的情境中, 学生的思考则由文本之外走向文本之内。思考的情境不同, 思考的过程与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从学生陷入思考的情形来看, 显然学生读懂了钱学森当时所处的情形, 而从学生下面的回答来看, 他们的思考显然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意义。

生:假如换了我, 我恐怕也不愿意, 因为在好的环境里生活习惯了, 再到条件差的环境里生活, 恐怕不太习惯。

生:是的, 这一点我印象特别深。有一次我到亲戚家去, 他家没有空调, 夏天那么热, 热死我了, 以后我再也不想去他家了。

师:那为什么钱学森还愿意回到祖国呢? (生自读课文)

生: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盼望, 盼望着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

生:因为他想为祖国做事, 为人民做事。

师:为祖国和人民做事, 其实就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做事!

生:对。

师:你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愿意从富裕的地方走向贫穷的地方吗?

生:如果贫穷的地方是我的祖国, 那我愿意。

生: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母亲, 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家, 我们不应该嫌弃她丑陋和贫穷, 我们应该去建设她, 让她美丽而富裕。 (其余学生自发鼓掌)

三、教学反思

《钱学森》毫无疑问是一篇经典文章, 钱学森的故事尤其是美国人对他的评价更是家喻户晓。六年级的学生由于日常阅读经验的积累, 也知道钱学森的不少故事, 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常常是讨论的热点, 一节课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有效实施, 常常成为困扰很多同行的话题。就上述教学而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教学基本也处于两条线上, 但透过这种表面不相联系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出, 只有工具性的教学到位之后, 学生对文本人文性的理解才有基础。比如说学生只有了解了“劈波斩浪”是什么意思, 才能透过这个词语, 感受到钱学森在归国途中的一种归心似箭的心情。总的来说, 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 只有学生在基于工具性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符合理解文本的心情之后, 人文性的教育才有了可能性。

人文化培训培养人文性师资 篇9

一、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 首先要注重师德涵养

培训从涵养师德开始。每个行业都会有行业道德要求, 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行业要求, 就是通常所说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办好学校的基本前提, 良好师德内发于对学生、学校、教育事业的“爱”, 以爱才能育爱、有爱才能暖心。师德是我们办好学校的最基本条件。

遵守师德, 是从事教育行业的道德底线。同时, 作为人民教师, 还要有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是一个既要脚踏实地, 又要不时仰望星空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 就是没有星星的黑夜。

(一) 以环境陶冶师德

教师严守职业道德、拥有职业理想, 不是靠管束, 不能靠说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心灵首先需要涵养。涵养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环境。环境的创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校史记录足迹

“循校史以尚贤, 修德行以致远”, 每一所学校独特的发展历史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资源, 健康的办学精神、鲜活的历史人物, 不仅成为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肥沃土壤, 而且也成为教师自我教育的甘美源泉。因此, 学校建立校史馆或校史展厅是非常必要的。校史会让一代又一代人找到自豪感和使命感, 激励师生更加团结、勤奋, 共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2.用先贤树立师魂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学校环境中一定要有先贤至圣的身影。一尊雕塑、一句名言、一段事迹、一幅书画, 都会唤醒教师对前人的追忆。先贤圣德的精神引领, 对教师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这些精神融化在环境之中, 对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必然会树立师魂, 陶冶师德。

3.用校美孕育师美

爱校如家, 首先是家要像家。优美的校园环境自然能产生吸引力, 催生教师对校园之爱, 对教育之爱。四季花朵、艺术雕塑、山水景观、完善的设施、高雅的布置, 会让教师置身校园流连忘返。校美是因, 师德是枝, 教育是果。

4.用人文滋养师品

良好的人文环境必然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需要和发展愿望。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是学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源泉。

(二) 以仪式熏染师德

仪式是使行业道德得到固化和强化的最有效方式。在学校工作中, 一些活动或仪式, 往往能够起到熏染师德的作用。

1.设计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学校有诸多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有很多场景会对教师产生激发和触动作用, 反复强化, 进而会内化为教师师德。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起始和终结性质的活动往往会因相聚和分离时人类最基础的情感而产生直达心灵的触动, 抓住时机, 把师德内容植入活动之中, 会达到熏染师德的目的。

2.设计好升旗仪式、结对仪式

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 是学校最庄严的活动之一。升旗仪式绝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的, 也应该是师德熏染的最好时机。让教师讲演、让教师设计、让教师品评, 都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好时机。同时, 新教师入职之初, 一般都是有结对仪式的, 庄重的仪式会对新教师产生尊严感和紧迫感, 也会对老教师产生责任感和自豪感, 因此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契机。

3.设计好节日流程、退休流程

三百六十五行, 全社会为之过节的为数不多, 教师节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节日一定要有物质激励, 也一定要有精神激励、荣誉激励, 这是一种最好的职业尊严教育。此外, 退休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 对退休的设计和策划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这种尊重会直达每一位退休教师的心灵, 也会温暖每一位在职教师的心, 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师德, 是自主的、自发的、自觉的, 是一种持续的内动力。

(三) 以活动激发师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最高的需求是精神需求。教师是知识分子, 这种需求更为重要。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舞台, 一定要通过教师的服务对象———学生的评价去激发教师的超越精神。

1.搭建展示平台, 提升自信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观摩课、展示课、示范课、探索课等要反复开展;成果介绍、经验介绍、实验介绍、思考介绍等要经常开展;论文结集、案例结集、教案结集、专著结集等要定期开展。总之, 要给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 提升每一位教师的自信, 激发职业荣誉感。

2.建立反馈机制, 不断认可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育的反馈最重要的是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评价有两种方式, 一个是定量的附分评价, 一个是定性的过程评价。定量附分评价一般学校都比较重视, 因为很多指标都关系到教师的最终考核结果。同时, 我们也要重视定性的过程评价, 比如“最可爱的园丁”“最喜欢的一节课”等评选活动, 貌似无关痛痒, 但却是对教师的另一种激励, 甚至超越了分数和物质刺激, 并且这些反馈是随机的、阶段性的, 具有持续的推动力。

二、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注重团队协同发展

师资水平的持续提高一定要考虑两个因素。除了“先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个体受教育程度、个性特长等等, 更多取决于“后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入职后的学习和提高。入职后的培训和提高, 一般来讲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是注重团队的协同发展, 两项必须平行并进, 缺一不可。个体提升是团队发展的基础, 团队发展带动个体持续提升, 这样才能够形成良性、自然、可持续的发展。

(一) 促进教师个人能力提升

1.自主研修是主渠道

当下的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模式, 任何行业、任何人都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的自主研修实际上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形式之一。学校应该给教师足够的自主研修空间, 鼓励教师自主研修, 并实施相关的支持措施和激励措施。

同时, 学校应该给教师更多的自主研修时间。基础教育的教师工作量很大, 来自各方面的任务多而繁杂, 压力也比较大。学校应尽可能给教师减少压力, 简化各种程序、精简会议, 让教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自主研修。条件允许的话, 应该规定出时间, 排除一切干扰, 让教师自主研修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 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广泛的自主研修资源。现代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 教师自主研修也应该建立在资源多元化的基础上。学校提供的资源可以包括书籍资料、多媒体设施等等, 应该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自主研修资源储备。

2.培训引领是好载体

培训引领, 可以是专家讲座、参观学习, 也可以是互助研讨, 总之是要站在一个高位发挥引领作用。普遍的做法就是“请进来走出去”, 利用教育专家的高度来扩展教师的视野, 挖掘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专业效率, 从而实现教师个体能力的提升。同时, 建立在个人自主发展基础上的互助研讨, 能够对个体的发展诊断把脉、提出意见和建议、指明方向,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主题牵动是金钥匙

让教师们带着问题去发展专业能力,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主题可以是普适性的大问题, 也可以是局部的小问题;可以是全体教师或大部分教师的整体问题, 也可以是个体的微问题;可以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者的问题, 也可以是聚焦教师的教育者的问题, 但必须都是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必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加工, 以科研课题的方式呈现。主题牵动的教师能力提升, 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应该更高。能力是在实训中形成的, 这种提高是真实的、实用的、可持续的。

(二) 促进团队协同发展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整体性特点, 教师个体是生存在各种团队之中的, 学校不可能存在完全独立的个体。教师的能力提升也必须借助团队的协同发展, 团队协同发展对教育才有意义, 才能大大推进个体的能力发展。

1.合理构建发展共同体是关键

学校有责任帮助教师构建多元的发展共同体, 为教师良性、持续成长助力。校内的备课组、教研组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主要解决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的施教问题。校内的班级组合、年级组合是教育、组织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侧重解决如何组织学生、调动学生、激励学生, 如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组织教学中得以实现。校内的名师工作室, 是教师专项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围绕某一学科、某一特色、某一专项开展定向的培训和培养, 使名师专长和受训教师发展取向有机结合, 同时也是依托名师培育名师的发展途径。校际的友好校和协作体, 是教师全面提高的发展共同体。校际交流不应该局限于表面浅层次的交流, 而应该按照发展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和构建。友好校、协作体的共建应该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指标, 同课异构、共备一堂课都是可以采纳的互动方式。

2.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是目标

人文性实践 篇10

一、探究对象:文中之事、理、意、情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明确它的探究对象是什么。只有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才能摆脱无实质内容的“伪探究”、无方向的“乱探究”、无结果的“空探究”、无语文味和人文味的“错探究”等误区。作为一种人文性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对象应当是课文中的事、理、意、情。“事”就是课文中与课文有关的基本事实, 包括文中所描述的人、事、物和社会背景, 作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写作的背景等, 如《十五从军征》中古代社会的征兵及其给民众带来的苦难。“理”就是文理、道理, 即课文的写作机理和阐明的道理, 包括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叙述方法, 作者所推崇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之道等, 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意”即课文的意蕴和意义, 包括课文所体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取向, 课文之于作者、他人、社会乃至时代的意义等, 如《爱莲说》中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信念。“情”即情感, 包括课文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对“情”的探究中通过探究课文的情感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而体验到、生发出自己的情感, 如在《背影》中探究作者对父亲的特殊情感以及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感情。

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包括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对内容的探究即对“是什么”的探究, 是对课文叙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探究;对方式的探究即对“怎么实现”的探究, 是对课文怎么叙述、怎么表现、怎么表达的探究。对内容的探究是对“道”的探究, 对方式的探究是对“文”的探究, 两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探究过程, 共同服务于对事、理、意、情的探究, 从而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道与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探究目的:明辨事理、感悟心灵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综合性的, 其固然包括工具性目的, 但人文性目的也不可忽视。对阅读教学来说, 人文性目的甚至更重要一些。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而达至对人情事理的正确辨析, 对自我心灵的真切、深刻感悟, 以不断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形成完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这就规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功能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文中所阐述和揭示的人情事理的正确认识, 并引起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最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念和情感体系。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以探究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而达到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探究方式:对话、理解、体验、感悟

“假设—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探究方式, 但人文性探究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精神与观念层面, 其探究方式并不是“假设—验证”的“求真”型, 而是以达至人内心世界的精神成长为其结果的“求善求美”型。由此,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具有鲜明人文色彩的人的精神成长方式便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方式。

1.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 存在着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三种对话形式。如果将对话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那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本质上和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是相同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对话是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获取信息, 从而获得进一步探究的思维材料的探究行为。解释学认为, 对话是“对话双方主体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3]这就将对话与理解混为一谈了, 认为对话即理解。实质上, 对话和理解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对话着重于从外界获取信息, 是主体与外界互动的对外交往行为, 询问与倾听是对话主体的两种基本交往方式。对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来说, 其对话行为就是带着某种目的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询问”, 并“倾听”他们的“诉说”, 从而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某些内容或信息, 达到“知道有什么”的探究结果。这种对话总是基于学生明确想要知道什么、获得什么的欲望和心向, 以学生获得他所不知道的某些内容或信息作为对话成功的标志, 这就使对话具有了鲜明的探究性, 成为一种探究行为。

2.理解

在阅读中, 理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使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达到融合, 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所表达的观念、情感获得理智上的承认。理解作为一种行为, 是学生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而进行的理智思维活动。对话是学生的对外交往行为, 理解作为一种理智思辨行为, 则是学生纯粹的内在心理活动。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理解是一种探究性行为, 它将探究的中心从外显的信息交流推进到内在的理智思辨。学生在对话中从文本、教师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开始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 只有经过理解行为, 他们才能解读这些信息的内在意义, 在理智上承认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上的融合。为了达到理解的状态,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解读。解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它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多次试探性解读, 甚至进行长时间的理智思考, 经由理解, 学生达到“明白是什么”的探究结果。

3.体验

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 称之为“体验”。[4]体验是个体以经验为基础, 立足于精神世界, 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构建, 对经验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如果说理解是一种理智活动, 是学生运用理智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融合的话, 那么体验就是一种情感活动, 是学生运用情感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达到“共情”的一种方式。情感是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作家在经历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景 (对象) 进入到他的情感领域, 他与对象共享着生命, 在沉思中进行了诗意的‘处理’, 并时时拨动他的情感的琴弦, 幻化为种种形象。一旦诉诸笔端, 那些人、事、物、景, 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6]所以, 探究作品和作者的情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达到与作者“共情”的境界, 是学生探究作品和作者情感的基本方式, 是学生正确理解、深刻把握、自觉内化作品的核心精神和内在精华的钥匙。

4.感悟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 感悟是体验的升华。”[7]如果说对话、理解、体验重在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意义的同化与内化的话, 那么感悟则重在学生对自身精神成长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建构。简言之, 前者重在“化”, 后者重在“发”。而这种“发”亦是一种探究方式。它是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究与发现, 是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刍而导致新观念的产生。通过这种探究, 学生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和深化, 其精神世界获得新的成长。正如有学者所言,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8]通过感悟, 学生超越了课文的范围, 将探究扩展到自身的精神生命, 将探究的空间从有限的文本推广到无限的精神世界。“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 也可自觉地努力而为之。”[8]对所阅读的文本及相关事件、事物多加留意, 多做涵泳, 细心、及时抓住所感、所悟、所得, 善于加以明晰化、条理化, 形成清晰的观念, 即能有效走向感悟探究之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虽然为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四种不同的探究方式, 但在实践中, 这四种探究方式通常综合运用于阅读探究。它们的联系如此紧密, 它们之间的转换如此迅速和频繁, 以至于这几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乍看起来是不可分的, 甚至是同一的。

四、探究过程:读—思—辩—感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9]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 但这样的探究过程并不能彰显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在品质, 反而会使其陷入机械化、理性化的窠臼, 使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和人文味丧失殆尽。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应当包括读、思、辩、感等几个基本探究环节, 以便让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展开, 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彰显出来。

如果不考虑各种周边环节,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探究环节应该就是“读”了。深入阅读文本是探究性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首要保障。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只有建立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意义的效果。读是一种对话, 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获得对课文及其他文本最直接的信息和最感性的知觉, 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才能获得展开的信息素材, 阅读教学才获得最基本的载体和行进的动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并通过各种阅读方式, 促进学生对课文和其他文本的阅读,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读”的环节之后, 应当是“思”的环节。思, 即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形成理解和体验, 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思考应当成为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 因为理解、体验乃至感悟等探究方式均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思考是这些探究方式的内在成分。只有经过思考, 学生才能做到理解课文, 体验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感悟到一定的事、理、意、情。简言之, 学生在思考中实现探究。教师应当保证、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一是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思考, 使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有随时陷入思考的权利。二是要将思考设置为专门的探究环节, 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意蕴、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集体探究活动, 其与个体的独自探究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辩”的环节。辩, 即辩论、讨论, 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就某主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以分辨是非、深化认识。在学生阅读课文、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 应当设置“辩”的环节, 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阅读与思考的成果, 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 获得更新、更正确、更有意义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辩”应体现探究的特色, 而不是为辩而辩。它不是单纯的论点竞争, 而是教师和学生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目的, 就学生所欲意明辨的事与理、所期望体验和感悟的意与情展开有智慧的讨论, 并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始终指向学生的未知之境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之“辩”的基本特征。

“感”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感, 即表达与抒发,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表达一定的观点、抒发某种感情。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感”的环节的设置通常相对靠后。这是因为, “感”的环节的行进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切身的体验和一定的感悟之上。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系统反刍, 对探究结果进行综合梳理, 形成条理的观点和清晰的感受才能比较好地进行表达与抒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感”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感”的环节的设置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探究的功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视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况, 适时设置“感”的环节, 让学生将其所感所悟抒发出来, 以促进和深化学生的探究。

当然, “读—思—辩—感”作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并不是僵化的。一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完成通常包含多个基本探究过程的循环, 并且各探究环节的设置与组合会因不同课文的具体教学过程而有所不同。

五、探究结果:认识深化、境界升华

在“读—思—辩—感”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对课文中所包含的事、理、意、情进行探究所获得的, 不是像科学探究那样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与认识, 而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的认识和感悟, 并进而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通过“事”的探究, 学生获得的是对课文所涉及的事实真实、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理”的探究, 学生获得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意”的探究, 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时空感和现实感, 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情”的探究, 学生将课文的事、理、意、情融为一体, 持续认同、内化和升华这些事、理、意、情, 不断将“他者之情”转化为自我之情, 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由此可见, 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相对于科学性探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指向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和完善。从表面上看,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探究, 但在最深的层次上,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最终都是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是学生不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而走向内心世界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始终以人为中心, 贯穿着“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人文精神, 体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和人文性。这也正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摘要: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人文性探究是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探究目的, 在以读、思、辩、感为基本探究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探究课文中的事、理、意、情,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指向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与完善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区别于科学性探究的最大不同之处, 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人文性探究,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

[2]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1) :44-46.

[3]冯茁, 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 2008 (1) :1-5.

[4]周龙兴, 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 :8-11.

[5]石鸥, 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8) :10-13.

[6]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2) :142-144.

[7]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30-35.

[8]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 :19-25.

让识字教学充满人文性 篇11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小学开始的,调查研究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经知道一千多个与汉字相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其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使其对汉字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

1.再现生活情境识字。比如学习“染”字,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教师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红色;教师再夹起一个棉球放到绿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接着,教师让学生试着将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最后,教师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颜色的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シ”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适量的水(师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液体中,经过多次的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中,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シ”,右上方的“九”的来历,悟出了下方“木”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大家既准确地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2.调动生活经验识字。比如学习“玉米”的“玉”字,教师问:“你认识玉米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知道玉米在春天播种,到夏天可以掰来吃。”“我吃过玉米棒子,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玉米有很多营养,妈妈常要我吃玉米饭。”“玉米可以蒸成馍来吃,还可以做成爆玉米花。”“玉米是长在土里的。”……这个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学生的生活领域,调动了学生对“玉米”的感性经验。触发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从玉米的生长过程、味道、营养、加工等感性知识方面作了汇报。这样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识字,不仅有效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轻松愉快,情趣化地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形象识字。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中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儿童对这些都会很感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所以,将识字教学与具体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教“看”,用手遮目成“看”;竹毛制成“笔”,出示毛笔实物让学生观察。又如学会一些会意字后,可画一画图画,如“休、伐、林”等。

2.游戏识字。小学生天性爱玩游戏,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彩的玩耍世界中踏入校门,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过早地被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的目的,而且会影响到其今后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激活识字教学。比如开展“我与生字交朋友”活动:(1)叫朋友“名字”。学生用两种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通过读课文时,强调别叫错朋友的“名字”(读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他们读书识字特别用心。(2)记朋友的“相貌”。认错人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既然与生字交朋友了,当然要记住这些朋友的“相貌”(字形),于是学生就会就想方设法识记生字字形。教师还可以把这些“朋友”(字)藏在其他“地方”(词、句),让学生去找出来,画个画像(书写正确)。(3)为朋友“做事”。就是让学生叙述朋友(字)在“家中”(词、句)的作用,即表达了什么意思。强烈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地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同桌讨论等方法去挖掘生字的含义。“我与生字交朋友”的游戏,把识字教学变成了学生与生字交朋友的过程,既富有情趣性、又融识字、情感教育,人文熏陶、思维发展、语言表达于一体,一举多得,既省时、省力,又有成效。

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儿歌识字、字谜识字、情境识字等多种灵活的游戏识字方式许,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三、主动探索,创造性识字

多年来,识字教学大都采用以往的“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师很少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很少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12

一、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教学中, 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教学几乎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 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积累,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为了使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既要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更要重视其人文性, 积累人文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2. 考试大纲、命题体制、命题形式和内容, 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近年来, 由于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虽然接触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 但学生文学素质、文化素质整体相对较差, 文学、文化、艺术知识掌握得很少, 仍然缺乏文学修养和文化思考。相对稳定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考试大纲、命题体制、俞题形式和内容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 我们应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3. 扩招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普遍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思想深度, 更缺乏独到的见解。 (2) 知识面窄, 对知识缺乏灵活应用。

4. 现实教学中, 常常存在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偏废现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很多设计意图不明, 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 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 它熔铸在目标中, 体现在目标所蕴涵, 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的一面, 但是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弊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 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启迪思维的问题, 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 无形之中都给学生的头脑加以禁锢。在很大程度上, 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从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开始促成了, 这样就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使题海大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其实, 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 语文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 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 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 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满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 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打造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的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材所选篇目, 是经典的美文华章, 是深刻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勾践的忍辱负重, 屈原的忠君爱国, 烛之武善于辞令, 触龙的不计个人得失……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等等, 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 都能陶冶学生情操。因此, 以书为本, 广泛的积累,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以专题为本, 提高文化品位。同时结合课文, 开展文化专题研究, 如孔孟文化专题研究, 屈原文化专题研究, 李杜文化专题研究, 陶渊明文化专题研究, 苏轼文化专题研究, 阿Q文化专题研究……写出文化专题研究文章,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和语文读本, 让语文教学归真返璞, 回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健康道路上来。把握好“语言和人”“语言和社会”“语文和文化”“语文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 语文教学才会变得鲜活起来, 才会真正体现人性的光辉。

2. 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范本, 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 终究会营养不良。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在文学的殿堂里体味《三国演义》的智慧、《水浒传》的侠义、《红楼梦》浓烈的人情味、《西游记》丰富的想象;穿越时空, 走进《巴黎圣母院》, 去倾听但丁的《神曲》, 观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对话,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对话, 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学生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学习、心灵的重要性, 于是我又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传》。记得有的学生在学习笔记中是这样写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及海伦·凯勒, 您让我看到了最有价值的书, 而海伦·凯勒让我看到了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谢谢您, 老师!我会努力的!请放心吧!”

3. 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影响学生的人文品质。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就要在为人和治学上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意言行举止, 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提升学生人文品位。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是经得起我们用现代文化视角去审视、去着装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参观文化遗迹, 在缅怀古人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上一篇:传统物流下一篇: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