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过程性材料(精选12篇)
综合实践过程性材料 篇1
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帮助妈妈洗碗、刷锅
.在家长指导下让孩子练习扫地,打扫卫生(2016.5.7)
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让孩子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2016.5.15)
.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让孩子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王楼小学四年学生在用废弃的扫把制作拖把的过程(2016.3.13)
.孩子正在认真制作的样子
孩子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验证
.王楼小学家长参与学生课外活动记录(2015.12.16)
这是家长跟孩子一起晨跑运动
.王楼小学家长参与学生课外活动记录(2015.12.18)
这是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综合实践性活动总结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也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使我们自己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在整个实践中,自己能够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工作,尽力、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够积极进行有关方面的自学并积极向别人请教学习;能够热心帮助不同小组去完成他们的任务;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看法等等;与此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广泛的学习;自己有时做事还缺少一点耐性和细心。从这次实践中也有不少的收获和心得体会,以下就来分享一下。
一、我们需要坚持团队精神打造奇迹。
这次实践,我想我们其中每一个成员都清楚这一点——我们是一个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去完成一项共同任务的团队,只有大家都做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这样的组队方式可以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等我们组员来的时候,我自己心里一直都想如果再有机会,无论有多么艰苦,我仍相信团队,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二、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尊重选择。
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我觉得好对,这不是辛不辛苦,难不难做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尊不尊重自己的选择,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地去做好自己所选择的事,全力做好工作,完成任务
三、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他人。
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守株能待兔最终会遭到失败,只有全心投入,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最令我难忘的是在调查过程中请人帮忙填问卷的情境:很多时候两个多钟的时间只做了10来20张的问卷!填一张最多只要5分钟而已!其实也有原因的,主要是不相信,被问人不相信这些,所以拒绝;有时候是我们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随便问人,因为自己怕被拒绝以及听到一些难听的话语,所以不停寻找一些少拒绝的对象。后来问着问着,可能问多啦,胆子也大了,也可能觉得被拒绝也没有什么,可以再来的,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放开胆子去请他们帮我做调查,被拒绝了,还带微笑说:“谢谢”,情况也便逐渐好多了,自己从中也锻炼了口才。现在再想一想,其实只要正确地看待被拒绝,机会可以自己去创造。我们应该懂得相信自己,也懂得相信别人。
四、积极主动,大胆表现自我。
我想很多人都已习惯听别人说,特别是觉得别人比自己强的人,别人说的都比自己好、正确。曾经,我也是其中一员,因为我觉得很多事都都不值得我关注啦,所以除非迫不得已,我是不会主动回答。但这次实践使我发生了改变——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实践过程中,我想我说的话不少,问问题,说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想法,跟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虽然不知道恰不恰当,但说出来一起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了解他人的想法,感觉很是有趣,也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五、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领略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个中的乐趣。通过这次实践,可以运用到一些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使实践过程中的事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同时也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紧密地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这次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在很大方面弥补自己作为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是很理想的不足。
王楼小学
2016.6.8
..
综合实践过程性材料 篇2
1 具体措施
1.1 让学生学会做人, 懂得自律
从表面上看, 英语教学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然而如果教师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 (包括他们的真实心理状态、求知愿望、英语基础状况) , 就不能帮助他们, 使他们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习兴趣, 挖掘自身潜能。因此, 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和旷课, 尊重教师, 克服不良学习习惯。
1.2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重视学习过程
作为中职学校英语教师, 一定要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任务、目的和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反复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英语水平,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让他们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自主学习, 知道英语将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同时, 教师还应把学生能否认真听讲, 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能否认真完成课堂任务作为课堂学习的评价标准。
1.3 让学生体验成功,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仅靠课堂教学难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为此, 我们开展了各种课外活动,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学生任务包括:按时完成课后作业, 积极参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及各种英语比赛, 如英语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 以小组形式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对话表演、短剧表演。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对于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指导, 让他们在不断积累中收获快乐, 在快乐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1.4 依靠集体力量, 促进英语学习
根据学生英语基础情况, 分为若干小组, 分组过程中注意好、中和差生的平均分配, 使各小组实力相当。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对话练习、背诵情况, 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纳入小组活动评比中, 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促进小组成员互助、互学。这种小组间评比, 小组成员互评方式, 对学生英语学习具有推动作用。
1.5 评价时量化要准确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要注意量化的准确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他们比较重视自己的考试成绩。如果将过程性评价与学生考试成绩紧密结合, 就能让他们在不断的努力中收获、积累、进步。
2 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1) 学生可通过努力逐步完成任务, 获得成就感, 树立自信心。
(2) 可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自学能力。
(3) 通过小组活动可提高学生交流、协作和沟通能力, 对英语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4) 教师的及时评价, 鼓舞了那些完成任务的学生, 促使他们完成新的任务。
(5) 在学生互评时, 教师会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并激励他们不断克服困难。
(6) 在过程性评价中, 教师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及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谈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性方法指导 篇3
一、观察研究法
观察研究法,是一种通过人们的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考察某一事物的变化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可靠性,是一种非常简便易行的获得研究第一手资料的方法。有时,观察法与实验法是同时进行的,许多实验现象是通过研究者直接的观察记录来完成的。观察大约分为四个步骤:制定观察计划、实施观察、分析观察记录、得出观察结论。我校开展过以“蔬菜种植”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需要对青菜和菠菜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首先制定了一张观察记录表,包括观察目的、观察对象、观察地点、观察过程等几方面,最后对观察的记录做了分析,得出了观察的结论:青菜的生长速度比菠菜要快、日照对植物的生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等。朱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得出结论,让刚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了解了观察法在活动中的运用。
二、统计分析法
课题的研究,总离不开和数字打交道。这些数字往往是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等收集而来的,将成为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分析、探究的依据。这些数字我们称它为数据。数据在课题研究中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当我们得到原始数据以后,还要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处理、分析和推论,或提出一些建议。从陈老师这节课可以看得出,在课前学生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数据的统计与整理),然后才对数据进行分析,体现出了调查问卷的价值。看似几个简单的步骤,实施起来却不简单:学生缺少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不能敏锐地把隐藏在一大堆看来杂乱无章的数字中的信息集中、筛选、提炼出来,加以研究,找出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内在规律。统计的方法相信学生运用过一次就能把握要点,而分析的能力还需要靠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自己不断地总结提升提高,并且在得出结论后对产生的结果进行研究或提出对策等。
三、调查问卷法
调查研究方法常用的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和深度访谈法等。调查问卷是调查方法中的一种,可以用来做集体调查,也可以抽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是十分简单而又便捷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方法。在周老师这节课中,教师的指导的思路很清晰,明确了问卷调查的四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本节课周老师把问卷中最难的主体部分拿出来讲解,并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问谁?问什么?怎么问?“问谁”是对问卷中的对象进行指导;“问什么”是对问卷中的内容进行指导;“怎么问”是对问题的形式及方法进行指导。
写到这里笔者想到前不久在学校上的一节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指导课,同样的一个主题、不同的指导方法,最后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内容就截然不同。主题是一个关于生活中浪费水现象的调查问卷。五(1)班:“你经常在生活中发现浪费水现象吗?你认为自己有浪费水的现象吗?你认为浪费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浪费水的现象?”五(2)班:“你刷牙的时候水龙头是开着的吗?你会用洗脸、拖地、淘米、洗澡、洗衣等的水用来冲厕所吗?你们家的抽水马桶的水箱里会放一饮料瓶的水吗?(据调查在抽水马桶的水箱里放500毫升的饮料瓶的水一天大约可节省5公斤水)你洗澡的时候习惯用盆浴还是淋浴?”从以上问题的设计来看,二班的学生比一班的学生设计的问题要具体化、细化,并让其他同学知道了节水的方法。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内容不同的调查问卷呢?在五(1)班,教师只让学生注意紧扣主题就自己设计了,学生不知道问什么问题,设计出来的问题很笼统,填写调查的人对自己填的这张调查问卷就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而在五(2)班,教师指导时把生活中需要用水的地方罗列出来,针对这些需要用到水的方面去设计问题,学生就有抓手,自然设计出来的问题也就有针对性,也让填问卷的人学到了节水的方法。所以,要设计一份质量高的调查问卷,对内容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
指导青年教师过程性材料 篇4
寿县茶庵镇谢埠小学
张云好
何文青是我校申请招聘的特岗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教师的行业还较陌生,没有教学经验。如教材的驾驭、课堂的调控、学生的管理、教学流程的设计等都存在不足。根据学校安排,我负责何老师在教学方面的指导帮助工作,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指导培养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练好基本功,提升教学水平。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课前钻研教材尤为重要。领会新课标,学习新理念是备好课的第一步。我和何老师结合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知识,设计好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①教材分析。教师在熟读教材、精通教材的基础上,让教材走进心中,达到人本合一,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较好地预设课堂。我和何老师有时为上好一节课,反复钻研教材,有时需查阅大量资料,从而更好地把握教材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学习的主体是一些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环节,采用适当教学手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可好高骛远,一味追求“时尚”。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有具体内容,表述要明确。③教学重难点与关键不 可少。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成败的最起码要求。教、学具的准备应根据课的内容分别对待,不一味强求。④教学过程是备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取决于教者对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掌握,取决于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由兴趣导入到新知探索,从理解巩固到新知运用及教学效果的反馈,无不体现教师的用心与付出。⑤课后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教后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安静下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足够的尊重,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小何老师聪明好学,很快在备课上不仅掌握了备课环节,而且备出的课质量很高。
2、精心准备上好课。“上好课”不等同“能上课”,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教师具备多种教学技能。①学会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和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发现、思考、理解、把握所要学习的新知。情境设计要有情节性,生活性,富于挑战性。表现为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图画观看、音乐渲染和多媒体运用等。②活动创设与组织技能。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活动而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只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行为,有意识地对活动环节进行质疑,提 出问题,提示矛盾,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顺着自己的预设在活动中质疑、认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如何交往对话。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方式。教学中不是教师“一言堂”了,是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究与教师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要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围绕学习目标整体性设计提问,注意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循循善诱,让师生在轻松的交流中完成新的学习任务。④多媒体使用技能。对年青教师来说,多媒体的合理使用不成问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大有意义。我们要学习简单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大胆尝试,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为此,我们常常一起制作课件,何老师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出色。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俩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学期我共听何文青老师12节课,指导他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3、作业批改。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认为有效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有效的作业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①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评语书写要工整,评价要恰当。②教师对学生作业要严格管理。对作业马虎拖拉、缺交等现象要及时批 评教育,做错的要更正。③作业批改要及时。④教师可准备“作业批改”摘记本,做好作业批改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⑤作业讲评要鼓励先进,启发和帮助后进,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⑥作业批改少些“×’,多给点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在作业批改上,何老师付出了大量时间,做到精批细改,反馈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
4、学业评价。学业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与条件。着眼于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而和谐地有效发展。①有效评价是为了学生进一步提高。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找出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到达成功,获得发展。②有效评价是激励学生的动力。在学业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然后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业评价成为解放学生的起点,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信心,得到全面健康,有个性,主动地发展。③用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过去的评价是教师说了算,以分数定胜负,在评价上容易出现错误,而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更能使学生进步。分数不在是衡量学生唯一的尺子,学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同样是好学生。教师要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分数,总结学习方法,不断进步。分数不是衡量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也不是对自己的全盘否定,鼓励学生调整好心态,搞好下一阶段学习。
二、积极教研,提升专业发展。教学离不开教研。校本教研,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日常教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走符合学校的校本教研之路,开展适合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我们学校始终坚持校本研讨,每周五业务学习,集中备课,让第一个老师上汇报课、公开课,并做好教学诊断与评议。特别是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教学研讨中来,以教研促进教。在我的帮助下,何文青老师每学期都上公开课,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了镇、县优质课大赛,并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
生物兴趣小组过程性材料8 篇5
(三)果酒(葡萄酒)的制作
——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结题报告
仪征市金升高级中学
2009年6月26日
研究课题:果酒(葡萄酒)的制作指导老师:王芹 组别:第一小组组长:马雨辰
组员:胡杨、吴丹婷、李健豪、张骋欣、戈雨桐、汤富、张子元、陈易扬 引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人类用不同原料酿酒的历史约有5000年了,但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葡萄酒,学习到果酒制作的简单过程,并了解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条件。同时通过亲自动手,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我们观察、思考、总结等能力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基本素养,培养我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我们的亲自动手实验,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美德,还有难以忘怀的种种乐趣。
研究内容:
1、果酒(葡萄酒)制作的简单过程。
2、葡萄酒制作中酵母菌发酵所需条件。
3、利用酵母菌发酵时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方法:
获得信息的途径是上网搜索,查阅相关书籍,对家庭米酒酿造作坊进行参观调查。展开小组间的讨论和经验交流,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设计对照组实验方案,依据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讨论、交流、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制作传统发酵食品,学习相关的加工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课题:果酒(葡萄酒)的酿制
三、实验用具:新鲜红葡萄500g、发酵瓶、烧杯(锥形瓶)、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白糖、乳胶管、水槽、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
1、筛选:新鲜的葡萄,紫红色,颜色越深越好。赤珠霞、玫瑰香等颜色较深的均可。
2、将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烧杯(锥形瓶)等实验用具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清洗),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如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将一定量的白糖(越为发酵物料的12%—15%)倒入葡萄汁中,投放酒种。搅匀后,用瓶盖盖紧,只留一通气管(普通乳胶管即可)自容器内的上部引出至一盆清水中,出口管口没入水下(排出发酵产生的气压并观察产气情况)。注意: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2/3。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18~25℃)。几小时后,开始有气体排出,十几小时后气量加大,并可听到容器内无量翻腾声。两天后气量逐渐减小。大约5~7天后,产气完全停止,此时,将上部液体倒置(缸吸法等)另一容器中。清除底部皮渣。再用塑料布蒙口,扎紧。10~15天后,再用以上方法倒缸,清除地步沉淀物。仍然蒙口,扎紧。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或拧松进气口的乳胶管),进行排气。
7、10天以后,可以开始进行检验工作。
五、检验: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咯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咯酸钾与酒精放应呈现灰绿色。检验时,先在试管中假如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震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咯酸钾溶液3滴,震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
六、注意事项:
1、新鲜葡萄应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榨汁机、发酵瓶、纱布等实验用具应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或出气口,不要完全揭开瓶盖或出气口。
3、应当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因为温度对酵母菌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酒精的消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4、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发酵液被对葡萄酒有害的微生物污染,以至葡萄酒变质。如充气和排气时不要完全拧松和拧紧排气口。
结果预测:
2—4天左右,发酵瓶内液面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逐渐增多,发酵瓶逐渐膨胀。
5天后在对发酵瓶内气体进行排气时,能闻到淡淡的葡萄酒香。10天后发酵瓶内气体减少,葡萄酒香味浓厚。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结果预测大致相同,在对葡萄酒进行过滤后,得到澄清的葡萄酒,颜色呈玫瑰红色。酒味醇香浓厚。倒出一点葡萄酒,再滴入3mol/L的H2SO43滴,震荡混匀,最后递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震荡试管,重铬酸钾与酒精反映呈灰绿色。证实该实验中有酒精产生。
实验结果分析:
这次实验中,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作用产生酒精。而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2—4天左右发酵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而10天只后气泡逐渐减少,由此可说明酵母菌在次实验中的增长趋势是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如图)。用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证实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作用产生酒精。主要收获:
历时3个多月的研究性学习已经结束了,虽然我们的课题所用时间很短,但是我们仍然受益匪浅。我们所研究的这个课题函盖知识面广,从中我们不仅能学
到许多知识,而且还能掌握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程序。最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亲手制作的葡萄酒,虽然它的味道不如平时所喝的葡萄酒那么甘甜,但是这是没有经过加工,没有添加任何调味剂的天然葡萄酒。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锻炼了手脑结合的的能力,激发了创造热情。我们团结合作,共同承担失败的痛苦,一齐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们还运用电脑网络打开了学生与外界交流的视野,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更贴近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所以,总的来说,我们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成功。
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
1、为了提升葡萄酒的品质,还可从哪些方面入手?
综合实践过程性材料 篇6
相关学校:
按照今年申报标准化学校工作布置,请严格对照标准化学校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和填好有关表册。现将有关上报材料提出如下要求:
一,向督导室上交义务教育标准化合格学校评估申请报告; 二,填写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申报审批表; 三,填写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情况登记表(共八张表); 四,学校自评报告、齐齐哈尔市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统计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督导评估记分表等。
五,进化、永丰中学小学要分别填报。
上述材料均需电子版一份。需在9月8日前上报。附:审批表、登记表和封皮样式。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展过程性评价 篇7
一、轻松讲述或主题演讲
1. 课前轻松讲述。
语文课前, 可以安排一些讲述活动。介绍名人名言、讲成语故事、讲预习心得、讲预设话题等等。这种面向全体、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活动,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材料的能力。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差, 这样的活动可能收效一般, 但是坚持下去,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的表述能力会大大提高。
美文赏析。那些有意义的、引起内心深刻感触的美文, 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相互交流, 品味, 渐渐地达到赏析的程度。不仅提高了文章的鉴赏能力, 而且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
热点话题评述。信息化时代, 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获得不同的信息, 应该鼓励他们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对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定要有实效。打分并记录是个不错的法子。每个人讲演结束, 全班同学给讲演的人打分, 课代表进行统计, 算出每个人的得分情况。活动结束后, 评出周冠军和月冠军。这样,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种积累式的分数评价, 能形成有效的推动力,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 则是教师预设的较为大型的口语和书面语的训练。事先设计好一个主题, 如“心怀感恩”, “我爱你中国”, “阳光体育, 强身健体”, 然后组织学生参加, 教师现场打分点评, 从语速、感情、表情、感染力、思想性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水平同步提高。教师现场的点评, 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 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二、进行读书、背诵竞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 指定阅读书目,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发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阅读计划, 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阅读交流。对于古诗文, 专门设置背诵的“考级比赛”, 对此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经过这样的过程评价,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喜欢读书了, 并且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做事的专注程度, 做学问的认真劲头, 常常会令教师感到欣慰。
三、注重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学语文, 到生活中用语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语文。除了完成教材中要求的语文实践活动外, 我们还可自设一些操作性强的活动来进行训练, 把学生带出去, 参观、访问、游览。活动范围拓宽了, 活动的内涵加深了。如在赈灾捐款、助残互帮、孝亲敬老等活动中, 让学生填写汇款单, 写倡议书, 写感谢信, 写祝福语……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体现了让生活走进语文、用语文描述生活的新理念, 彰显评价内容的实践性。
四、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的主要特点, 是汇集学生作品以展示学习上的进步, 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在语文教学中, 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发展性评价。
综合实践过程性材料 篇8
关键词 过程评价 情意性目标 实践研究
一、前言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的假设是每个人的学习进步程度和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提倡个性发展。过程性评价是通过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经常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定,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不断进步。长期实践证明,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但单独使用时,则过多地强调选拔、甄选的功能,局限性很大。过程评价弥补了终结性评价的不足,注重学生的发展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在本文的实践教学研究中,主要对学生在情意性目标达成方面进行了因人而异的过程性评价研究。情意性过程评价包括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参与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高二年级健美操选项班的24名同学。
(二)方法
采用了档案袋式的技术方法,因人而异的进行了情意性的过程评价方法。
三、实施过程及经验
(一)实践过程
在现任高二年级健美操选项教学班上,我曾经做过这样一次教学评价的尝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我给班上24名同学每人一个不同评价内容的评价锦囊。说是评价锦囊,其实就是我把给同学的评价写在了一张漂亮的彩色小纸条上,然后再把它们一一封存在24张小红包里,小红包上写有评价锦囊和学生的名字。24名同学,24份不同内容的评价。三周之后,我对学生进行过一次跟踪调查,我调查了一下“到目前为止,还有多少人保存了那份‘评价锦囊’?保留的同学,请举手”,最终,24名同学有20名同学还保存着。83%的学生保存着小红纸包包,说明小红纸包对他们有某种意义。下面的事例真切的反映了“评价锦囊”使用前后学生的变化。
事例:我给刘同学的评价内容如下:我觉得你是班上很认真练习的同学,协调性也不错。你不能走到前排来的唯一原因就是不自信。
建议:课堂上勇敢、自信的用你的眼睛和我“交流”。
刘同学在给我的交流反馈中写到: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倪老师对我的鼓励和“要自信”的要求。说真话,我对于健美操这种东西是很没有自信的,因为我不如很多同学有体操或者舞蹈的基础,所以让我在练习时下意识地看地面,其实我也不是故意要低头的……
而倪老师红包里的那一段话让我很受鼓励。老师肯定我的认真练习和协调性不错,但也提出我应该要自信地抬起头来,那样会做得更好。自从看到这一段话后很长时间我都感到很高兴,我也在努力地改掉我这个不自信的“坏毛病”,尽管真正克服它,真正恢复自信还需要一点时间(老师也还在不时地提醒我),但当我想到老师的话我就会感到自信,然后加倍努力!
以上两个小事例是在教学评价尝试之后发生的,我认为这种体育教学中的过程评价,无论对于反馈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是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使他们也能客观的审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实践经验
1.情意性过程评价的实施要求
(1)体育教师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新课标中没有对教师的工作内容作出硬性的规定,只是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要求目标统领内容。然而目标如何统领,统领哪些,统领到什么程度等等,全由体育教师说了算,因此在开放的体育课上做好这些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2)体育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新课改中实施过程评价,首先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能对学生平日的表现有细致的观察,要能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其次,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作基础。一份好的过程评价不仅能委婉的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而且能强化学生固有的优点,同时还要提出合理的建议,所有的语言描述都应该要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2.情意性过程评价实施的注意事项
(1)情意性过程评价的内容设计
过程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学生姓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技能的增长幅度、学生学习的合作交往情况、学生存在的不足、对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的建议、教师的签名、日期等。教师根据过程评价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评价内容。语言应简洁、明了,以激励性语言为主。
(2)过程评价的连续性
过程评价的连续性,间隔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时间太长,过程评价对学生的刺激效应就会明显减弱;时间太短,则不能明显看出学生的变化,显现不出过程评价给学生带来的促进作用。实施过程评价一般一个学期分为三次为宜,前两次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第三次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每一次的过程评价都应在前期观察或上一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即刻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这种动态的评价才是科学、合理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情意性的过程评价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多地了解学生个体的情况,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情况,反馈教师教学的过程,对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过程评价所需要付出的工作量很多,教师的工作量没有行政上的认定;过程评价的度、频率缺乏很好的实施办法,这些都需要更多的人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兵,孟文砚.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3]周兵,孟文砚.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4]胡中锋,李方.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5]仇建生.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效果的过程评价[J].四川体育科学.2006.2.
[6]何志学,李金钢.教师教育课程中过程式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1.
[7]唐静萍.谈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 篇9
——记白阳镇中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自行组织和开发实施的课程,现已在我校基本铺开。今年,县教体局对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选题作了方向性的指导。加之教研室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此也特别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让每一位学生走进自然、走进自我、走进社会,并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和价值,更多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能还给了学生一片灿烂的天空和一方学习的乐土。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学校教师的我,从最初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望洋兴叹和迷茫,到如今的初步尝试,可以是一路学习着,一路认识着,一路行动着,一路思考着,也一路收获着。下面我仅将我校六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很不成熟做法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及同仁作以简要汇报。
一、成立班级小组,进行活动分工。
我班共有21名学生,算是一个小班额的班级,人数少。经过慎重思虑后,决定分为三个小组,并任任颖为活动组长,任苗、任建国、文建国、任津杉为小组成员。根据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将各小组人员进行细心调配。第一小组调查自己身边的美丽的家乡;第二小组调查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第三小组提建议、写倡议。小组成员的构成注重三方面结合:班主任与组长相结合;组长与成员相结合;成员与小组人员相结合。既有参与管理方面的人员,又有参与实践活动的人员;既有参与课程开发的人员,又有参与课程指导的人员,使得选题与实践相得益彰,活动过程井然有序。
二、选好活动主题,精心策划安排。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会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调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能力所及,我们确定活动主题为---我们与周围环境。由于这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与生活经历,学生会有说不完的话。于是,我就顺势鼓动同学:心动不如行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我们的周围环境怎样。学生的热情非常高,都纷纷响应。这样,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我想这样一个既有时代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主题教育,一定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并且能让学生的环保意识扎根心中。因此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次关于“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既让学生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劳有所获;又让学生的情感升华,在活动中懂得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涨的,这为我在活动的策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安排了活动方案:
1、讲清活动的要求和调查的方法以及在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并组织学生分好活动小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双休日开展调查活动,并作好汇报的准备工作;
3、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调查结果,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4、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展示出来,供师生学习;
5、将活动扩展到社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我安排了活动时间: 第二至四周为阅读收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第五至七周为确定课题,制定方案;第八至十一周为学习调查方法,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整理资料;第十二至十三周为交流宣传,评价反思。第三,资料来源与资料收集:一是实地调查;二是采访;三是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浏览。这里,我特别预设了主题:城市绿化状况调查;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调查;水污染环境的调查;空气污染情况调查;噪音污染调查;校园周边环境调查;美丽的家乡(家乡的美景、特产)调查;人们为保护环境已作出的努力的调查;怎样保护环境的调查。
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活动主题和一个阶梯性的活动安排,能使得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也能更好地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得以展示,以便加强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三、展示活动调查,尽显课程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难在展示,在此环节当中,我精心做好展示设计,尽量使学生汇报交流阶段有声有色、富有特点。因此,我特意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交流信息,展示成果。
首先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家乡的美景,学生争先恐后地将
收集到的图片和自己办的小报展示出来。此时,全班同学都沉浸在家乡迷人的景色中。我也播放了一段美丽家乡的视频,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其次,我话锋一转,让学生说一说病态家乡。学生将家乡周围的环境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展示,学生通过手抄报、调查报告、摄影小册的形式将家鸡厂、淀粉厂门前的小河等周围环境的病态展现出来。尤其是环境污染的调查,学生通过八个镜头,展示了学生在活动调查中的深入性,能真实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更能体现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学生通过看了、听了、想了,使自身感到痛心,强烈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第二环节:提建议,写构想。此时,我无需再多的引导,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将前面的亲身实践、目睹的事转化到拯救家乡上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提建议、写构想。我被他们那一个个小小的举动深深触动了,或许学生们的建议是可行的,更多的我只是融入到学生当中。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们将自己的心声伴随着美妙的歌声用轻描淡写的语言表达出来,用美丽的图画构建自己的家乡。这是,我更多地发现,学生们已是一个环保卫士践行者,从他们的表现中,我看到了未来环境的美丽。第三环节:注重实效,谈拓展。有了前面的基垫,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活动延伸下去,特安排以下三个活动:
1、向居民分发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2、到街上举行一次环保摄影展;
3、开展“我为家园添点绿”活动。学生激情更高,纷纷倡议,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推向了高潮。当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在引导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而且最后也让学生写出了活动总结和填写学生评价表。
四、总结活动收获,完善存在问题。活动中总是充满乐趣,也有丰硕的收获:(1)激活了地方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唤醒了我和教师们的课程资源意识,使师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师生、生生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的重要,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快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提高。(3)、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教师尝到甜头。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
课虽然在尝试阶段,但通过活动的展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赞许,是我校在以后的活动课中信心倍增,而且我也会在以后的活动中踊跃尝试。
当然,活动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提出来还望交流,以便达到共同完善:(1)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加上学习不够。有时为了完成任务会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成其它课程。(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家长、社会、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不够,仍觉得数语等学科课程最重要,活动的开展意识不强,配合工作不够。
交流我们的教学,审视我们的观念,只有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挖掘生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乐于探究的舞台。是我们永远不懈的追求。只要我们敢于大胆去研究、去开发、去创新,就一定会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发现,不断成长,就一定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再次感谢,我荣幸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材料,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综合实践过程性材料 篇10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们亲自参与,亲自动手进行实践,经历了过程,取得了结果,发现了他们在书本中难以发现的无数生动的事件,这对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发现世界,了解世界的很好的窗口。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过程和结果永远是一对矛盾,关注过程与兼顾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就变得十分重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注重过程。
比如在视频《毽球运动会》中,我们不期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多少踢毽球的技术,他们将来也不一定会以此作为事业,而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学习,是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良好发展。因为实践能力没有办法在课本课堂中获得,唯有在参与中尝试、积累经验。肖帆老师也说了,半年后的运动会中,班上学生的表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2、关注过程也并不是关注活动的形式。例如在《校园安全》这节课中,有安全的课题,可以采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视频观看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采访有关校园安全的负责人,听其介绍有关校园安全的规章制度和预防措施;或者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等等。这些形式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着重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生成和经验重组,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感受和收获。
但就总的综合实践的形式来说,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因为综合实践是一门崭新课程,每个学校都想抢在前列,都在大力宣传各自推行了哪些综合实践项目,新课程是怎样如火如荼开展的。但如果形式太多太杂而疏于管理,像走过场,就真的容易流于“形式”,失去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了。就个人观点而言,我觉得这是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
综合实践过程性材料 篇11
[关键词]过程性写作英语教学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51
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而写作能力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应当得到教师的指导,可从控制性写作练习开始,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词组写出段落,由段落构成完整的文章。过程性教学的基础是交际理论,将写作看做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因此教师应当结合话题进行写作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累积写作材料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带领学生累计写作材料。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如在学习了“装饰圣诞树”相关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为学生展示圣诞树、星星以及礼物等,让学生动手装饰,在装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明怎样装饰最合适,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就较高,纷纷用英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装饰结束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之前说过的话写下来,此时学生就能够自然地写出文章,不会产生恐惧感[1]。其次,教师可记住单元小结来累计写作材料。单元小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先带领学生书写完整的句子,组织语言材料,最后写出完整的文章。在开展写作练习时,不同的阶段都需要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如初一与初二年级的学生应当先熟悉书写的格式与规范,随后自己组织语言写出5句以上的重点内容。初三年级的学生则应当以写出完整的文章为目的。例如在学习“My Favourite Season”时,教师就可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来选取不同季节的事物,让学生猜,由此导入话题:Which season is the most dangerous one?It looks like sugar,but it is not sweet.It looks like cotton,but it cant spin.It comes in winter and makes the weather colder.What is it?通过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立刻就能够抓住课堂的主题——季节。随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描述一下季节的特点,又给出一些形容词,如exciting,interesting等,或者给出一些句子结构:It is...to so sth,让学生运用这些句子结构进行描述,为后续写作做好准备。
二、拟定初稿,仔细修改
初稿阶段一般就是将已经构思好的文字表达出来,是写作的关键阶段。学生在写初稿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放开些,不应该拘泥于一般的形式。在学生写作时,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将之前学过的单词与句型运用到文章中,如此便能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段落写作时,应当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醒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过程性写作法主张,学生的作文不能仅由教师来批改,还可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2]。在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对组内的作文进行评价,这些问题一般会涉及作文的内容,因此学生可将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例如文章的中心或者结束语等。回答完教师给出的问题,学生就需要为阅读的文章写出书面评语随后进行交流,如此便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重新写作,最终定稿
重新写作就是开始第二稿,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再思考与升华等,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在作文课堂上,有些教师会为学生先安排布置一篇作文写作指导,随后经过教师评讲等,让学生再写一篇类似的作文,因为缺少“重新写作”的环节,很多学生没有机会真正地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假如学生还无法写好第二稿,应当先不安排新的作文题目。当学生在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时,就能够逐渐累积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能够自然地掌握更多写作的技巧[3]。第二稿完成后,教师就可与学生一同评价,相互讨论,最终定稿。对于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反复修改作文不太可能,因为这些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变为文字,因此这一环节主要针对一些作文评分较低的学生。
综上所述,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性写作能够帮助教师理顺教学思路,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经过写作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2]张日观.过程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过程性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Z3).
[3]褚羞花.英语写作教学中体裁分析写作法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综合实践过程性材料 篇12
英语的写作一直都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 (behaviouristics theory) 的结果性写作 (product-focused approach) 。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 对写作的兴趣减弱, 因此写作的水平也受到了限制。写作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 但现阶段写作教学可供参考的理论和教学案例较少且不够成熟。过程性写作有助于改善上述情况。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师用书》也指出:“在写作板块教师应通过给出关键表达和例文等方式, 为学生搭建写作的‘脚手架’, 使学生在学习初期主动写作且言之有物, 能够进行简单、完整、正确、规范的英语书面表达。”这与过程性写作的要领不谋而合, 可见开展过程性写作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十分必要。
一、过程性写作的定义和步骤
(一) 过程性写作的定义
过程性写作 (Process Approach) 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强调写作过程的重要性, 认为写作的实质是以英语为工具发现、澄清和挖掘意义, 准确表达思想的复杂过程 (Mckenzie &Tompkins 1982) 。
(二) 过程性写作的步骤
过程性写作主要有以下3 个步骤 (Claudia L.Keh 1990) :
1. 输入 (input) : 主要包括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列提纲 (listing) 、阅读 (reading) 、听 (listening) 、调查报告 (survey-taking) 等。
2. 写初稿 (write the first draft) :主要包括把构思的内容拟定成稿, 不必拘泥于语言规则。
3. 学生互评 (peer-evaluation)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来互相阅读作文并给出反馈意见。教师的问题可以涉及语法、提纲、内容、中心思想等方面。
(1) 写二稿 (write the second draft) :学生针对学生的反馈修改文章。
(2) 教师批改 (writing workshops) :教师批阅学生的二稿, 给出多方面建议。
(3) 师生交流 (student-teacher session) :教师针对学生的文章,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对个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
(4) 定稿 (the final draft) :学生汇总多方意见, 形成终稿。
二、过程性写作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笔者以《牛津初中英语》沪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3 Writing A rescue story为例, 简述如何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以完成过程性写作的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以过程性写作为理论基础将本节写作课分为三部分, 分别是写作前 (Before writing) 、写作中 (While writing) 和写作后 (After writing) 。
(一) 写作前 (Before writing)
写作前 (Before writing) 即为过程性写作的输入 (input) 环节。
1.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雪景。
—Do you like snow?
—Yes.
2.向学生展示雪灾的图片。
—Do you like snow like this?
—No.
3. 进而再提问, 并由学生通过个人常识做出回答。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are caught in snow?
—Shout for help, write down SOS, release vivid smog etc.
—What can help us to rescue the people who are caught in snow?
—Dogs, some high-tech products etc.
4. 用教师所给出的图片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 让学生了解本次写作与雪地营救有关。
(1) 学生自读写作的题干部分并播放该部分录音。让学生结合图片分析出写作的主题———A rescue story即为一篇记叙文, 而且要求写作的部分并非是完整的故事, 而是故事的片段。以下的教学流程都是根据本节课的这一特点进行过程性写作的教学设计。
(2) 图片、提问、听和阅读都是语言输入 (input) 的过程, 即写作前 (Before writing) 要做的准备。语言输入为学生提供了背景知识, 使整节课显得不再突兀, 为接下来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多种方法的输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思路。循序渐进地提问、引导, 并对题干进行分析, 让学生对写作的主题更加的明朗。写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具体, 便于学生更好地发挥。
(二) 写作中 (While writing)
写作中 (While writing) 部分是整节课最重要的部分, 是过程性写作的“重头戏”。笔者将写初稿 (write the first draft) 、学生互评 (peer-evaluation) 、写二稿 (write the second draft) 和教师批改 (writing workshops) 都归为该部分。特别是在写初稿 (write the first draft) 和写二稿 (write the second draft) 两部分需要教师巧妙地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让学生有话可说, 使整个写作教学顺利开展。
1. 写初稿 (write the first draft)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 教材为将要写作的部分提供了关键词。那么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些关键词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写出句子, 为学生搭建写作的“脚手架”呢?笔者设计了几个相应的提问并配以相应的图片为线索, 然后由学生根据关键词写出答案, 那么学生的答语便是作文要求的内容。教师的“脚手架”搭建完毕, 学生回答的过程就是组织语言进行写作的过程。
笔者设计的提问如下:
—What did they do on the second day?
—What was the weather then?
—What happened then?
—Why did they wake up?
—What did they do?
—Who did they see soon?
学生互评 (peer-evaluation) 部分笔者将学生分成5~6 人一组。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过程性写作掌握得不够熟练, 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 以便更好地承上启下, 笔者在教学中将互评部分仅限定为一个指标——语法, 即通过小组讨论指出之前所做答语中的语法错误。
2. 写二稿 (write the second draft)
White (1991) 认为, 写作不是一个线性过程, 而是一个无法预料的循环过程。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没有终点, 所有作家的写作过程都是做计划—写初稿—修改—再修改, 一直改到令自己和他人满意为止 (陆婷2015) 。结合初中生的特点, 让其反复修改是不可能的, 因此笔者对这部分进行了调整。第一, 承接上一步骤, 笔者要求学生根据互评中的建议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调整和修改。第二, 笔者加入了一个新内容即修改润色句子 (modify sentences) 。此时还需要教师搭建“脚手架”, 引导学生对原有的句子进行润色和修改。之所以将该内容安排到写二稿 (write the second draft) 部分, 是因为七年级学生写作和评价的能力有限, 需要教师给出方向性地指导。润色文章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使文章更生动, 另一个是使文章更流畅。那么根据这两个目的, 笔者以提供素材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如图3 所示:
如此便给出了学生修改润色的方向,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词汇量的储备和教师所提供的词来改写句子。这样学生的修改和润色便有据可依, 有的放矢, 这也就达成了教师搭建“脚手架”的目的。实践证明, 在修改句子过程中, 很多学生对文章还有新的看法, 对于句子的润色也各不相同。该过程不同于写初稿的过程, 对学生的书写规范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笔者在这部分还强调了学生的书写规范问题。
3. 教师批改 (writing workshops)
教师批改作文需要考虑到以下4 个方面:文章的内容 (content) ;文章的结构 (organization) ;文章的材料 (material) 和文章的语言 (language) 。
本次写作是片段写作, 所以内容、结构和材料方面都没有问题, 那么本次批改的重点应放在文章的语言上。结合本节课的写作特点, 教师要重点观察以下8 个方面:
①词汇运用是否恰当。
②语法是否有误。
③单词拼写是否正确。
④标点及大小写运用是否正确。
⑤句子结构是否正确。
⑥语篇衔接是否恰当。
⑦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⑧ 该写作片段放到原文是否通顺。
另外, 教师应该对优秀的语句、学生的进步和共性的错误有所标注, 以便与学生交流分享。
(三) 写作后 (After writing)
笔者将过程性写作中的师生交流 (students-teacher session) 和定稿 (the final draft) 都归为写作后。
1. 师生交流 (students-teacher session)
笔者认为师生交流可以分为全班交流和个别交流两部分。
(1) 全班交流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例如:存在共性错误、语言优美、书法工整等。对于共性的错误笔者会加以解释;对于优美的语句, 笔者要求学生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且背诵下来;对于书法工整和有进步的学生在全班交流中加以表扬。学生受到表扬或者看到自己写的东西被全班学生摘抄背诵的时候, 能够感受到莫大的成就感。从而写作的自信心会得到增强, 写作的兴趣也会进一步被激发, 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写作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2) 个别交流
对于文章错误较多、问题较严重的学生, 笔者选择课下个别交流, 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鼓励。悉心辅导, 耐心解释, 力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减少其对写作的恐惧, 建立其对写作的信心。
(四) 定稿 (the final draft)
定稿是过程性写作的最后一步。对于文章写得很好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能够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来进行写作。如需再次修改也只不过是对个别词的推敲。所以本环节主要针对那些进行个别交流的学生, 帮助他们完成终稿。
结束语
过程性写作与以往的结果性写作不同, 它强调写作的过程, 在不断的写作、修改、再修改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过程性写作并非是让学生“闭门造车”, 它强调小组合作和信息交流, 包括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写作过程是由教师来组织而非由教师控制, 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过程性写作教学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陆婷2015) 。所以过程性写作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作为组织者在过程性写作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教师能否做好写前的启发式输入, 能否在写作中巧妙地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设计丰富有效的活动, 准确的组织和引导, 能否在写作后进行公正有效的评价, 都是决定过程性写作有效性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 过程性写作教学有助于端正学生写作的态度, 明确写作目的;有助于淡化学生对写作的恐惧,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近年来, 写作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以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Writing-In the Snow为例, 以过程性写作为理论基础,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 详细阐述了在写作教学实践中, 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完成过程性写作的步骤, 为学生搭建写作的“脚手架”。
关键词:过程性写作,初中英语,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付珊珊.2010.英语传统写作教学法与过程写作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时代教育, (9) :288.
陆婷.2015.过程性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Crazy English Teachers, (2) :97-99.
孙佳韵.2014.论合作学习与过程性写作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 (12) :63-66.
张春柏, 舒运祥.2015.英语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