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小学综合实践计划

2024-09-01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小学综合实践计划(精选9篇)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小学综合实践计划 篇1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后河小学 段旭琴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二、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学措施: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小学综合实践计划 篇2

方法引导:制作树叶贴画的方法。

活动设计:探究叶子的特点、作用, 制作树叶贴画。

一、活动主题背景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 除了色彩缤纷的花朵之外, 最引人注目的应该算是千姿百态的叶子了, 正是有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叶子, 各种各样的植物才得以正常生长。此外, 植物的叶子能够释放氧气, 为人类提供食物、遮风挡雨……事实上, 树叶还可以在我们的一双巧手下, 摇身一变成为漂亮的作品。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兴趣, 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组织学生观察认识常见的树叶, 如叶的种类、用途, 并引导学生欣赏叶子的美。

3.指导学生制作叶贴画,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 尽量发展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活动准备

1.搜集各种各样的叶子。

2.搜集叶子的种类和用途的相关知识。

四、活动过程

(一) 激起兴趣, 导入活动

1. 听儿歌说出儿歌中唱出了什么?

2.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神奇的礼物, 赶快打开礼物盒看看到底是什么?

(板书:叶子) 这节活动课是和叶子有关的, 有信心和老师一块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吗? (有) 请用你最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二) 实践活动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叶子, 仔细观察, 看看它们分别像什么?谁来告诉老师? (学生汇报交流)

1. 认识叶子

(1) 形状

除了我们手中不同形状的叶子, 老师还搜集了一些不同形状的叶子,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叶形 (卵形、心形、扇形、鳞形、掌形、龟背形) 。再介绍一些特殊的叶形 (矩圆形、圆形、三角形、箭形、琴形、戟形、剑形。) 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手中叶子的不同形状呢?指名回答。 (师板书:形态各异)

(2) 颜色

叶子除了形状不同, 还有什么不同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生观察, 讨论得结论。 (师板书:颜色不同)

(3) 结构

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叶子形状不一样, 颜色也不一样, 仔细看看这么多叶子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老师可以作指导, 然后课件出示叶子的结构图, 指名学生进行分析。

(4) 了解叶子作用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 叶子的种类真多啊。我们认识了叶子形状、颜色、结构后, 同学们想一想叶子有什么用处呢?你知道吗?

学生汇报交流。 (银杏叶价值:银杏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实践证明, 平时以艾叶每月熏蒸1~2次, 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熏蒸1~2次, 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的数量显著减少, 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茶叶可以泡茶。枫叶:祛风除湿, 行气止痛:用于肠炎, 痢疾, 胃痛;外用治毒蜂螫伤, 皮肤湿疹。叶子可以吸灰尘、叶子可以遮风挡雨等。)

学生汇报交流。 (交流中顺便赞美叶子的奉献精神)

2. 制作叶贴画

(1) 欣赏叶贴画

漂亮的叶子不仅能美化环境, 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请看这是聪明的孩子用叶子做成的贴画, 漂亮吗? (课件出示)

(2) 指导学生制作叶贴画

你们想不想也用自己聪明的智慧来制作一张更漂亮更有创意的叶子贴画和他们比一比呢?好, 下面我们以小组进行一场比赛, 看哪一组做得更漂亮更有创意。在做之前, 老师有几个要求:首先, 小组成员商量好, 你们准备做什么样的贴画;其次, 尽量不要破坏叶子的完整性;最后做好后, 给你的贴画起一个动听的名字。十分钟后以小组展示。现在开始计时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鼓励学生抓紧时间)

(3) 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用你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 你们小组做的是什么样的贴画?再次鼓励:你们真了不起, 一个个都是心灵手巧的小制作家。哪一组的制作更漂亮呢?老师把自己的贴画奖给最佳制作小组的同学们。大家用掌声鼓励他们。同时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三) 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 我们的收获可真大呀, 我们知道了叶子的形态各异, 颜色不同, 作用广泛, 它既能美化我们的环境, 又能美化我们的生活, 真是神奇的叶子。叶子的奥秘太多太多了, 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多多练习。 (课件出示拓展延伸, 师布置作业)

(四) 活动总结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小学综合实践计划 篇3

一、让实践与综合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起点

实践与综合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首先,操作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的一种形式。

这种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和脑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如在教学“花边设计比赛”时,让学生通过收集欣赏、设计制作、展示交流等大量的具体活动,使学生所学的平移旋转知识得到具体的应用。在教学“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时,通过动手摆一摆,算一算、议一议,最后得出最佳方案。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运用统计图表分析气温增减变化情况。这些模拟性实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灵活,可以是个别片段,也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既可以安排在某一阶段,也可以单独设计为生活实践课。

二、让实践与综合成为学生运用知识的舞台

实践与综合内容不只限于教室,有时需要我们将活动空间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首先,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平方千米、公倾的认识等。以公顷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再看“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从而估计操场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感受“1公顷多大”,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面积有多少公顷。

其次,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组织学生到“海棠广场”郊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

第三,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一是财产资源,如图书室的藏书量、学校占地面积、水电费数据等等;二是生命资源,如学生成长数据、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用调查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全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三是活动数据资源,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许多如星月杯作文竞赛、星月杯计算比赛、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数据(比赛项目、参与人数、获奖人数等),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利用分析数据来思考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校园实践活动比提炼出来的“纯”数字问题更具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和挑战性。因为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非常熟悉校园环境,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在生活情景中容易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加强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

三、让实践与综合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教学“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可以进行测量型实践活动,先让他们测量和计算10双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再计算14亿双筷子的体积。让他们知道每年要浪费掉多少木材,相当于吃掉多少森林。学习体积单位后,可让学生估计教室、教学大楼、学校水池等的体积。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4

一、活动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市、局精神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活动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具体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利用开学初时间,集体学习课标,领会新课改理念。

2、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3、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中问题,集体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经常听课、评课,开展校内教研课活动,共同提高进步。

5、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加大组内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开展

1、明确活动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五、实施保障

1、教师要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课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2、及时制定各级各类实施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实行弹性课时制,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4、评价创新:建立学生评价表,对每位学生参加的每一项活动,做好详细记录,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身发展、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

5、强调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因而学科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更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因而本学期我们对此项工作尤为重视,并将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舆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动效率。

7、资源保障:开放校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作为活动基地,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科学性。

8、加强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做到每一次活动全程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五、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课真奇妙!1

我的偶像1

校园安全搜查线1

意外受伤的原因1

果园实践活动1

《标志面面观》1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5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使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背景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五、具体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实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共任教四年级(1)(2)(4)三个班级同学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401班共有同学们48人,402班共有44个同学们,403班有同学们49人。经过上学期陈长春老师的教学,这些同学们已经基本学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技巧,如制定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小组合作等,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较好,课堂纪律也较好,积极进取心较强。这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但通过我的观察也发现,同学们在对资料的整理能力较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与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较差,这些问题需要在接下去的学习中逐渐加以解决。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需要老师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的要求,本学期的活动以小课题研究为主线,其中穿插项目设计和短课时活动。具体为:《小同学们近视情况的调查》《瞿溪谚语的调查》《小同学们课外学习情况的调查》《春游项目设计》《废旧调查的危害》。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3、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4、通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和能力。

5、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同学们留心观察、体现自身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

2、在问题讨论会上,给同学们提供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问题的机会。

3、开展同学们有兴趣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根据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4、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发现问题,生成主题。

5、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给同学们学习方法。

6、指导同学们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开展活动。

7、成果展示交流时,激励同学们发挥个人优势表现自己的个性。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四年级的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

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平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习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习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6

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标下的国家课程,按规定每周四节。点军区教研中心拟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融合》研究课题,四大领域是指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研究性学习。根据上级要求,土城小学拟定《发掘本土资源,承扬地方文化》的研究课题。四年级将参与“花鼓”、“九子鞭”、“腰鼓”等的实践却没有成型的教材。从去年开始,省教研室统一编发了此方面教材,四年级的为劳动与技术之《小木工》,计10课时。这为“摸着石头过河”又增添了新的导航。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制造和使用木工工具进行动手操作,制作玩具及实用的生活小物件,而且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家乡的能力与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为课题研究服务。本期设想:课题方面的研究毫不放松,教材内容也认真完成,两者同步进行。

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四年级有两个平行班级,均有45人。学生主要来源于土城乡境内,有近一半住读生。大部分同学聪明活泼,动手能力与参与社会交往活动能力较强,有求知欲和争强好胜心,愿意且可能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上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民家庭,对木工等基本熟悉,对地方文化初步了解。但也有的自律能力比较差。引导学生合作与研究性学习仍然是关键,主要安全、正确使用工具依然是必要前提,注重过程仍然是唯一途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可设此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珍惜地方文化遗产,热爱家乡文化;

二、进行木工尝试,培养动手劳动情感;

三、正确使用与保管木工工具,培养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四、在合作与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五、在困难面前想办法克服与解决,培养迎难而上的品质。

2、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特色文化,学会动手操作,制作生活小物件与玩具,为终身学习、终身劳动打下思想基础。

3、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制造和使用工具;

2),观察与剖析木工等物件,成功制作;

3),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交流,准确表达,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具体措施:

1、充分准备,以身作则,参与学生的活动。以试行的教材为依据,搞好备课,拟出具体任务,探索初步教案,教后进行修改,力争逐步完善。

2、用心组织,搞好上课。该课程以制作为主。课堂则是活动前的准备与引导,又是制作检查与评价的阵地。课堂上重点是激励学生全员参与,以兴趣为动力,提高课堂质量与效率;

3、争取各方面支持,完成该课程。此课程不仅需要老师们的理解与支持,而且需要家长们的认可。只有这样,工具与材料、制作与保管才能成为可能。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6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按照空间上的分布来划分,主要有: 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 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让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探究过程,在动手中解决问题,亲近和改造社区环境,促进自我发展。

难点: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殊性,本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难点是保证时间,投入足够的精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 知道这是 21 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2、通过观察,访问,认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 的源泉。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的同时, 理应自觉地保护自然。

3、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这个大舞台。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 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让学生在“社会频道”版块中,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

4、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实践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质量目标 在科学研究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探讨研究,体验探究乐趣、提高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四、学情分析

寒假过后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散漫,他们依旧是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仍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学习仍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还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还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五、教学措施

1、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

2、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开口,做课堂的小主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课堂上扶、放结合,要大胆地放、巧妙地扶,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进度表

第1周 第1课:我长大了

第2周 第2课:我来认地图

第3周 第3课:土的乐趣

第4周 第4课:小草青青

第5-6周 第5课:蚯蚓本领大

第7周 第6课:认识蔬菜

第8-9周 第7课:食盐用处多

第10周 第8课:轻巧灵活的筷子

第11周 第9课:美丽的艾得来丝绸

第12周 第10课:迷路了怎么办

第13周 第11课:小小旅行家

第14周 第12课:智慧泉

第15周 第13课:编织美丽

第16周 第14课:有趣的连接

第17周 第15课:我来“造”座“桥”

第18周 第16课:新疆干果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刍议 篇7

(一) 立足于综合

《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技能中的联系和综合是这样进行概念界定: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联系与综合的一个组合内容, 首先要突出“综合”这个特点。这里所谓的“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指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设计上“鱼塘里的学问”时, 让学生讨论怎样调整养殖结构, 提高经济养殖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运用许多数学知识:鱼塘面积与放养鱼苗尾数的比, 各种水产品的不同组合、总价的计算、利润的计算等知识, 而且要考虑不少常识知识:鱼不同的生活习性, 上层鱼、中层鱼、下层鱼有机搭配, 以提高放养密度。动物之间食物链的关系, 在鱼塘上放养

“我们的教室在假期装修, 请同学们帮学校策划一下, 应做哪些预算?”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有一定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间。比如装修时会遇到哪些具体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用怎样的策略去解决等等。任务布置后, 学生首先上网查阅装修事宜, 然后分为好几组分头实施。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人和事,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帮助了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数学、感受数学, 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数学学习成果的平些鸭、鹅, 它们的粪便是有些鱼的食物, 这样可提高鱼塘的利用率等。因此, 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和其它科目的联系, 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 允许数学课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它问题。

(二) 着眼于实践

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 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但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 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 通过引导, 让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的各种现实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 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 从中培养实践能力。可让学生深入实践中, 自己收集材料, 进行分析研究。如让学生统计校门口20分钟内车流辆问题, 发现车辆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污染问题。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在数学课中研究现实生活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三) 体现于数学

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内容, 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 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如让

台。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出实践成果, 帮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掌握实践方法。

总之, 有效的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还能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生活变得精彩。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 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已使数学课堂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江苏铜山县利国镇小学中心校

课外阅读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是关系到孩子们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的重要问题。对于孩子而言, 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桩快乐的事情, 从而终生享受书籍带来的无穷乐趣, 也许就是社会、学校与家长所共同给予他们最好的童年礼物。那么, 目前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 孩子们都在看哪些课外书?笔者调查了一些家长、学生及教育相关人士。

从调查结查来看, 家长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是“有分寸的限制”, 即除了一些教辅书和中外名著外, 其它的书都暂被列进“禁书”。而孩子们喜欢看的“科幻、惊险历奇故事”、“笑话”、“谜语智力测验”、“漫画”、“武侠小说”等都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老师们也认为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的确令人不满意, “功利阅读”的现象仍占主导, 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相对较短, 品种也不够丰富。其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试行新教材以来, 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农村中小学

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废塑料袋个数, 学生汇报自己调查得到的数量后, 进一步深入:这些塑料袋在地上铺满一大片, 到底有多大?让学生估计一个塑料袋的面积, 进一步算出全班同学家庭一周内丢弃废塑料袋的面积, 进一步估计一年大概会污染多少面积?相当于几个学校操场的面积等。上例活动设计, 教师不是简单停留在计算废塑料袋个数, 而是进一步估算面积, 在这过程中可以进行计算方法的选优及估算方法的指导等。

(四) 重在创新

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 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方案, 自己收集资料, 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如到某一风景点游玩, 景马厚海

生知识面太窄, 看的课外书太少, 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课堂内一些问题因学生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进行讨论, 只能自行解决, 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 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从调查发现,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大部分学生也非常喜欢, 可为什么课外阅读量还如此少, 课外知识还如此贫乏?

(一) 课外阅读难以展开的原因

审视当前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 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业负担过重, 没有时间”是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 这一原因无论是农村中小学生还是城市中小学生都是普遍存在的。虽说教材经多次改革, 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所谓的素质教育是“风声大, 雨点小”。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 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大量的“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所有空余时间。特别是初三学生, 每月一大考, 每周一

区门票:成人每人40元, 学生打五折, 团体30人及以上每人30元。有27名教师和203名学生去游玩, 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 怎样买票最便宜?这一活动内容, 学生必须先设计好不同的买票方案, 然后比较得到最佳方案。这样就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探究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综合, 着眼实践, 重在创新。当然这是一种新的数学形式, 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篇8

一、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评价上进行创新

1.结合学科特征,开展丰富的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要科学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实现综合实践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打好文化基础。教师可以开展读书节活动,成立读书小组,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华,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2.贴近学生生活,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教师要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认识社会,通过调查活动,学生对家乡的情况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锻炼了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就在于“实践”。教师要带领学生多做实验,多参与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小学生实践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的问题,结合知识,实现主动探索和体验、交往,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才能,这样能培养出有知识又有才能的优秀学生,塑造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三、在方法上总结研究。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1.帮助学生回顾生活经过,找到学科的知识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受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能带给学生快乐和感受,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就是活动中的体验。在学生活动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总结活动,因为活动是教育的因素,和我们的教育紧密相连。教师要带领学生回顾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提示学生我们完成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是因为我们运用了平时学到的哪些知识,让学生大彻大悟,使他们在综合实践的运用中找到学科的知识点。

2.给学生提供道路,指明探索的方向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收获知识,也要增加社会知识和常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路径,像灯一样指引学生前进,不能让学生迷失前进的方向。当今社会,知识的来源广泛,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变化中,教师要重视给学生指引方向。教师要给小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知识资源,教师要对之前活动涉及的认知进行辨别和筛选,分析和研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还可以创办班级网站,设立家长服务站等,为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

3.增长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主求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选择学生能研究的课题,选择学生需要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都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了活动的需要和任务的完成,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排除一切困难去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4.发现和收集问题,激发学生的动力

教师带领学生在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不足,产生新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另外,在综合实践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可带到学科教学中研究、解决,让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实现高度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感受到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转化为学生课堂上学习和提高的动力源泉。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就是通过丰富的校内外活动形成学生活动丰富的经历,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学生的心灵境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打动学生,保证学生感情的激发,精神世界的净化和品德的升华。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9

大王小学

宋建丽

一、指导思想:

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的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生动的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二、活动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

4、指导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实施策略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

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实践活动要做到内容开放、过程开放和方法开放。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充实实践活动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自主和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实践活动要遵照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实践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帮助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在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3、一般活动和专题活动相结合的策略。

在活动中,既有面上一般的团体实践活动,又要重点开展《小课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般与专题结合中,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

四、实施步骤:

1、明确活动主题:本学期初步预设每班开展四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由师生共同探讨,并加以确立。

2、制定方案:对于每次活动都要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方案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五、活动评价

方式: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他人评价。(1)自我评价:以学生自身作为评价主体的一种评价方式,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由学生设计一张自我评价表。对于自身获得的学习结果、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心理变化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促进自身向好的方向发展。

(2)他人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评价手册体现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一张评价卡,在每一次活动后,由同学、老师或家长来填写评价卡,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计划进度:

九月份 诚信,从我做起

十月份 请爱护我们的眼睛 十一月份 家乡地名调查

十二月份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一月份 欢欢喜喜中国年

第一单元

自我成长 诚信,从我做起

一、教学设计意图:

《诚信,我做起》是根据小学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第2课《做诚实的孩子》而改的实践活动设计。通过活动课的开展,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教学中力求做到:

1、引导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讲诚信的故事,理解诚信的内涵。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研究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结果。

3、通过倡议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从小就讲诚信的意识,并内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难点: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使之与今后的一切言行结合。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或在书本、电视中等听到或看到的诚信故事。

教师准备:

1、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牒片《狼来了》。

2、投影仪(片)。

3、有关诚信的故事片段和故事目录。

4、全班分为八个学习活动小组。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诚信。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小故事,听和看过这两个小故事后我想向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回答老师你们喜欢做哪一个男孩就行了。(通过学生年龄小,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把学生的思维首先定位在情境中,在故事对比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诚信的内涵。)(1)、老师讲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2)、播放动画故事《狼来了》

2、同学们听故事多么认真啊。老师想请两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最简洁的把内容复述一下,好吗?

3、学生自荐复述故事

4、简要点评,完成开始提的问题:你喜欢哪个男孩?

(二)、组内交流,归纳正反事例。

1、小组活动。

(1)、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将故事简单的进行归纳,并将故事的大意或题目写在卡纸上。

(3)、小组成员共同活动,列举出本组内最能体现诚信和不诚信的两个事例,准备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并简单说出理由。

2、教师表述:(主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以及结果进行肯定)

(三)、组际交流,在对比中理解诚信。

1、由八个学习活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本组选出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2、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进行事例的分组板书;(在分组板书中遇到相同的事例可以征询该组的成员是否可以调换故事,体现民主的教学氛围。)

3、教师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总结。

(主要针对故事下个结论,这部分的工作也应该大部分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因为每个组选出来的一定有他们的理由。)

(四)、故事欣赏,体会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格言欣赏,体会古人、名人对诚信的认识。

4、同学们读一读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诚信的格言,说说格言的大意。

(六)、答卷练习,加深理解诚信。

做个百分百的诚信孩子,你遇到了下面的情况怎么做?

1、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发现同桌上50元钱:

2、买东西时,出门发现多找钱了:

3、老师给你的试卷评分多加了10分:

4、不小心打碎了家中的花瓶:

5、和我最要好的朋友踢坏了班级的门:

6、我因为在路上玩迟到了,跟老师解释:

7、因为看动画片作业做的很不认真,面对老师询问:

8、遇到有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

(七)、唱响倡议,将诚信内化为实际行动。

全班形成活动倡议,将讲诚信延伸到我们的今后生活中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使之与今后的一切言行结合。第二单元

健康生活 请爱护我们的眼睛 确定活动主题

开学了,我们班又有了3位同学戴了眼镜,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人数在增加,还有许多同学因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纷纷要求调换位置。你想研究下列问题吗?(1)为什么同学们的视力这样差?(2)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3)怎样预防近视眼?

那么我们的活动主题就确定为:《保护眼睛,防止近视》。活动的具体目标

1、知道近视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眼病。

2、通过五年级视力状况调查分析,知道视力下降的严重性。

3、根据调查资料分析,造成少年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

4、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他人,了解近视眼形成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5、通过总结活动成果,体验结合实践课的快乐。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四年级某班视力状况及分析,知道近视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眼病,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活动过程:

一、用视力测试表,测定五年级某班学生视力情况,并制成统计表;(1.2以上为正常人数)表一:

项目视力正常人数视力不正常人数 男生 女生 合计

表二:配制眼镜度数:

项目300度以上人数300度以下人数平均度数 男生 女生 合计

二、分析:

(1)四年级某班视力总体状况是怎样的?(2)你对视力下降有何想法?

三、小组讨论汇报。

四、确定下一节课外活动内容:

(1)调查四年级学生学习、看电视、读书、写字的时间分配?(2)查找资料,怎样合理用眼较卫生?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四年级某班学生用眼状况进行分析,患眼近视的同学与他们每天用眼时间多少有关,知道科学合理地用眼,才能预防近视。活动过程:

一、阅读课本15页——小资料

学龄前儿童明显高于过去,小学生为27.7-30%,初中生近视率为48%,高中生为75%,重点中学高达85%。

二、小组交流四年级某班学生用眼状况(1)在校读写时间;(2)在家读写时间;(3)看电视时间;(4)在家用电脑时间。

三、根据调查结果制成统计图,反映学生每天的用眼状况。

四、思考下列问题:

(1)患近视的同学与他们每天用眼时间的多少有关吗?

(2)每天在校、在家读写时间较长和看电视、用电视时间较多的同学,他们的视力怎么样?

(3)怎样科学合理地用眼,才能预防近视?

五、布置课外作业:

上网查资料、询问他人,了解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预防近视眼的措施,并结合本人看一看在哪些地方没有做到。活动过程:

一、阅读课本——小资料。

归纳: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分类:调节性近视,直性近视。

二、小组交流,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集体汇报:

(1)长时间用脑,看电视易发生近视眼;

(2)眼睛距离书太近,书写姿势不端正也会发生近视眼;(3)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在强光下看书都会刺激眼睛,眼球收缩能力下降,也会发生近视眼;

(4)用眼过度,生活没有规律,不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充足的营养,不能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也会发生近视眼。

四、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下课后要休息10分钟?(2)为什么下二节课要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3)怎样做,才能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五、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1)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家长,老师;

(2)查阅资料:合理膳食可预防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课时 活动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家长,老师知道用眼卫生的习惯,合理膳食可预防近视的原因,以及做眼保健操的好处,总结实践收获,并提出《保护眼睛,防止近视》的倡仪书,指导低年级同学进行用眼卫生。活动过程:

一、检查课外作业:

1、用眼卫生习惯填空题:

(1)不要在光线强或光线暗的环境中读书、写字。

(2)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看书,写字1小时后就要闭住眼睛一会儿,或看一会儿远处景物。

(3)用眼时,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读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桌凳的高度要合适。

(4)生活要有规律,每天要有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时间。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质和抵抗能力,保护眼球的营养需要,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

2、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6月6日。

3、产生近视的原因不仅与用眼习惯有关,和日常的饮食习惯也有密切关系。

二、了解做眼保健操的好处;

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按摩、穴位原理,结合经络理论和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通过对眼部周围多个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睛疲劳的目的。

我们集体做一下眼保健操。

三、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小组写一份《保护眼睛,防止近视》的倡仪书。

小组交流(内容略)

四、总结本次用眼卫生活动成果。

1、填写关于《保护眼睛,防止近视》报告单(表样如课本19页)。

2、收集用眼卫生的口号

(1)预防青少年近视,祖国未来是你们的;(2)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3)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4)保护眼睛,防止近视,从一点一滴做起;(5)迎奥运,迎未来,我看见,我参与;(6)人人享有保护眼睛的权利;

3、预防用眼三字经

4、结语:掌握科学用眼方法,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

第三单元

地方特色 家乡地名调查

一、学情分析

家乡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在那里生活;陌生是因为他们对家乡的历史并不太了解。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家乡的物产风光等有一定的了解,从大人口中也获得了某些地名的来历,但对详细内容不甚了解。他们对家乡的认知大多是零散的、表面的。

二、教学目标

1、知道 “山东”名称的由来,能说出滨州曾经叫过的名字的来历。

2、通过读书交流,能说出两三个地名的命名方式。

3、体会家乡丰富的文化,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名称,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样。能不能说一说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生:我叫苗思雨。我姓苗,爸爸妈妈希望我这颗小苗能在雨水的滋润下快乐的成长。

生:我叫姜润泽,爸爸妈妈希望我讷讷更有雨露的滋润,永远不干枯,以后能取得成功。

生:我叫刘玉莹。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后来因为那个名字不好听,又改过好几个,家人希望我能长得漂漂亮亮的,所以就改名为刘玉莹了。师: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是出于家人美好的期望,有的出于某种特定的含义。人名如此,地名也一样。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地名,他们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家乡名称的来历)

二、探究“滨州”名称的来历

师:有的同学的家乡是滨州,滨州市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朝建有蒲姑国。秦朝开始建县,西汉起先后建有郡或国,隋朝开始置州,清朝升州为府,民国初曾一度置道,国民党政府先后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专署及鲁北行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著名的渤海区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

建国后,滨州行政区域不断调整、变更:

惠民专区、淄博专区、惠民地区、滨州地区(出处1)(出处2)

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对原辖专区进行调整,设立惠民专区,党政机关驻惠民县城,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齐东、高青、广饶、利津、垦利共12县、108个区、973个乡、6967个村。7月,蒲台县黄河以北部分包括蒲台城和北镇30个村划归滨县。

1953年,邹平、长山、桓台三县由淄博专区划归惠民专区。惠民专区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邹平、长山、齐东、高青、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共15个县。

1955年,章丘县的炭张、芽庄等八个村庄划入邹平县,淄川县第六区胶济铁路以北的35个村庄划入长山县。

1956年,长山县并入邹平县;高青县并入齐东县,原高青县所辖黄河北岸的惠济乡划归济阳县;撤销蒲台县,并入博兴县、齐东县;由德州专区划入乐陵、临邑、商河、济阳四县。惠民专区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博兴、邹平、齐东、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县已析入广饶、利津)、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共15个县。

1958年9月,各县改区乡为人民公社,全区15个县共建人民公社211处。1958年10月,惠民专区领导机关迁驻滨县北镇新建城区。

1958年11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驻张店。同时,撤销齐东县,齐东县原辖位桥、九户、码头、黑里寨、青城、花沟六处人民公社划归邹平县,田镇、高城、唐坊、旧镇四处人民公社划归博兴县;桓台县并入博兴县,博兴县乔庄、龙居、史口、纯化四处人民公社划归广饶县;邹平县的南阎、张坊、马尚、房镇四处人民公社划归淄博市;滨县并入惠民县,并将滨县阎家人民公社共66村划归沾化县;利津县并入沾化县;阳信县并入无棣县;垦利县改建为孤岛人民公社,并将广饶县溢洪河以北地区划归孤岛人民公社;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四县划归聊城专区。是年底,淄博专区辖淄博市和惠民、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广饶六县和专区直属孤岛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商河(乐陵县并入)、临邑(济阳县并入)两县划归淄博专区。

1960年,商河县更名为乐陵县,孤岛人民公社改置为垦利县,博兴县陈庄人民公社(今属桓台县)的辛庄、冯马、胡马、齐马、坊子五个自然村划归邹平县焦桥人民公社。

196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淄博专区,恢复惠民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回滨县北镇。各县开始建区,改大公社为小社。10月,析邹平县黑里寨、青城、花沟和博兴县田镇、高城、唐坊、旧镇共七个区复置高青县;广饶县龙居、乔庄、纯化三个区复归博兴县,同时,恢复1958年撤并的滨县、阳信县、桓台县、利津县,沾化县阎家人民公社复归滨县;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复制后划回德州专区。惠民专区辖惠民、滨县、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共12县。其中,邹平县置15个区,辖86处人民公社;高青县置7个区,辖53处人民公社;滨县置9个区,辖57处人民公社;惠民县置13个区,辖85处人民公社;博兴县置11个区,辖60处人民公社;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仍为大公社。

1962年3月,邹平县炭张、芽庄等八个村庄复归章丘县,辛庄、坊子等五个村庄复归桓台县。

1964年,阳信县改为9个区,辖46处人民公社;无棣县改为10个区,辖55处人民公社;沾化县改为9个区,辖58处人民公社。至此,各县改社建区全部完成。

1964年10月,四女寺减河(今漳卫新河)左侧无棣县辛集区的辛集、良户、宋王、朱王、傅赵、山后六处人民公社和埕口区杨埕人民公社划归河北省。

1966年,各县开始撤区改社。是年,滨县改为11处人民公社;1968年,惠民县改为13处人民公社,无棣县改为17处人民公社,沾化县改为19处人民公社,博兴县改为14处人民公社,邹平县改为18处人民公社;1970年,高青改为7处人民公社,阳信县改为13处人民公社,至此,各县撤区改社全面完成,境内八县共置112处人民公社。

1967年2月27日,中共惠民地委与惠民专署被地区革命委员会代替。1971年6月5日,重建中共惠民地委。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滨县北镇人民公社改为镇。1981年12月,各县城驻地人民公社全部撤社建镇。

1982年,析滨县北镇、博兴县小营人民公社和蔡寨人民公社朱全镇管理区建立滨州市,置1镇3乡3个办事处。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共1市12县。

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析利津、垦利两县及广饶县六户、牛庄、辛集、油郭四处人民公社,沾化县义和、四扣、太平、新户四处人民公社,博兴县龙居公社和乔庄公社的老于、刘家、王家三个生产大队建立东营市。1983年10月东营市正式建立。

1983年10月,广饶县划归东营市,桓台县划归淄博市。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1市8县。

1984年,各县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全区划为27镇93乡,另有滨县8个区28乡(含七个管理区)和滨州市3个市区办事处。1984年,为了与滨州市统一地名,惠民地区党政机关驻地北镇改为滨州。

1985年,滨县、无棣、沾化、博兴等县对乡镇又进行调整,全区建乡工作结束,惠民地区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一市八县,148个乡镇(含33个镇)、6135个自然村、6093个行政村。

1987年2月,撤销滨县入滨州市。

1989年12月,高青县划归淄博市。1990年1月1日,高青县的旧镇划归滨州市管辖。(原高青县旧镇及其所辖田楼、窑洼、旧镇三个管理区、65个自然村、74个行政村划归滨州市。)

1992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

1994年,滨州地区辖滨州市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六县,113个乡镇(含44个镇和4个街道、一个沾化海防办事处),5365个村委会,351.78万人。

滨州市

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0]59号),撤销滨州地区和县级滨州市,设立地级滨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滨城区。滨州市设立滨城区,以原县级滨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滨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六路。滨州市辖原滨州地区的邹平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阳信县、无棣县和新设立的滨城区。

三、探究滨州其他县区名称的来历 四:小结

师:通过以上我们的探究可以发现,像行政区很多都是以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来命名的,旅游景点的背后通常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而社区街道有许多是以人的姓氏来命名的。这节课老师可是收获了不少,你有哪些收获呢?地图的背面有一张调查表,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2、3个地名,把它们的来历简单的写上去。

师:对滨州而言,路街地名是城市记忆的重要功能,它可以激发市民对自己城市的热爱,加深外地人对这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一个年轻城市的知名度,增添城市的魅力。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为我们家乡名称的来历办的一份小报,其实我们滨州还有很多有趣的地名,美丽的传说,请同学们从地图上或生活中继续收集你感兴趣的地名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就像老师一样做一份家乡名称来历的小报。别忘了要带齐相关用具哦!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一、介绍目前国际环境状况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世界标准时05时46分23秒,日本发生了8.8级地震。震中位于仙台市以东的太平洋海域约130千米处,距日本首都东京约373千米。除了东北地方之外,东京所在的关东地方于地震发生时的有感晃动时间长达5分钟。这次地震使本州岛被移动,地球的地轴也因此发生偏移。因地震所触动的海啸波源范围,南北长约550千米,东西宽约200千米,创下日本海啸波源区域最广的纪录。日本东北地域太平洋沿岸及北海道东部沿岸都受到了海啸的侵袭,高度最高达37.9米。日本气象厅对东北、关东太平洋沿海地区发出大海啸警报。宫城县、岩手县、福岛县等地遭到地震过后海啸,沿海地区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日本政府表示沿海死伤人数可能高于预估。

美国龙卷风年年都有发生,尤以4月为最,但是今年发生得特别频繁。根据美国气象部门的数据,在4月27日8时至28日8时这24小时内,龙卷风横扫美国东南部和南部多个州,数量达到创纪录的312场,远超之前24小时148场的纪录。在风灾中,至少35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4月17日下午,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局部地区也出现了龙卷风,造成严重人员和财产损失。

纵观龙卷风、大地震,发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论是经济、财产的损失都很大。.二、列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环境污染问题

去年六月,我带孩子乘车到恩施去玩,在路上孩子可高兴了,有说有笑,又唱又跳。可一下车,孩子嘴巴嘟得老高,不停地嘟囔着:“妈妈,好热啊!妈妈,好热啊!我受不了„„”我只好不停地安慰她:“孩子,坚持一会儿,马上就要到了。”其实的我也热得实在难受,汗水不停地往下淌。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路边不时有车辆驶过,尾气不时从我脸颊吹过,让人感到无法呼吸,这时我才真正感到地球越来越暖和,唉!我只能长叹一声。

回到校园,每逢星期五下午,我们就会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原来是学校的垃圾池里正在焚烧垃圾,校园的白色垃圾是少了,可污浊的空气让周围所有的人都无法呼吸。这一切,让我心中充满了困惑。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环境的重要的性呢?

每当我乘坐汽车经过杨洞的协力水泥厂时,总会看见大量的烟雾直冲上天,整个蔚蓝的天空已不复存在,见到的是灰蒙蒙的天空。路旁的树木、庄稼本应该是绿油油的,可现在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分不清哪是主干,哪是枝叶。人们吃了它们,能过得很好吗? 每到冬天,我们这儿的人饮用水就会出现困难。不得不到两里地的龙洞湾去挑水,洗拖把„„爱美的人也不得不停下来脚步,因为水实在是太重要的了,也太困难了。

原本清澈的河水现在已经变得浑浊了,鱼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销声匿迹了。河里到处是纸尿布,到处是白色垃圾„„

三、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面对越来越恶劣的地球环境,人们的头脑中一直就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因为人与动物吸入的是大量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汽车排出的废气是二氧化碳,空调主机排出的也是二氧化碳。孩子们需要大量的桌子、板凳、本子、笔„„成功人士想拥有漂亮的大房子,高档的家具„„老百姓要需要木料来取暖、煮饭„„木料被人类砍伐得差不多了,可树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可这些氧气正是人类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最大“元凶”。同时,现在的人得癌症的机率越来越大,这是由于近十几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盆、纸尿布、卫生巾等,这些东西埋在过去时走掉、二十年都不会腐烂,人类就采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焚烧。可焚烧又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些物质在空中造成巨大的污染,会使人容易得癌症的机率越来越大。“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美景。近段时间我和朋友经常一起爬山,看见满山油菜花开得十分鲜艳,香气吸人,可就是没看见蜜蜂和蝴蝶,这是为什么呢?人类大量使用手机,电视、电脑,使它们的导航系统不能正确运转,让它们迷失了方向。这都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就导致二氧化碳越积越多,造成全球变暖的气候环境变化,形成了今天的温室效应,如今,它已达到饱和状态了。因此,为了帮我们的地球妈妈脱去厚重的“二氧化碳铠甲”,全世界人民都应该行动起来,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碳的排放量,过“低碳生活”。

四、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

我的家乡在咸丰,距县城以南55公里,海拔1800米左右的甲马池镇坪坝营原始森林,发现2万亩以上连片天然野生杜鹃。据专家考察,这片杜鹃林约在百万株以上,大多高约10米,小碗口粗细。每至花季,花团锦簇,红白相间,景象十分壮观。是最适合人类的居住的地方。为了这一片净土能完好无损,我的家乡更加美丽,让我们每个人都立马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为低碳生活尽一点力。

1、妈妈每天都要淘米,淗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洗碗、浇花等。如果放两天,让它发酵后,用来洗头发,头发会又黑又亮。

2、我们看完的报纸没用了,可不能乱丢,如果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用报纸来擦茶渍,杯子会很亮的。

3、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把茶叶包好好放在冰箱里,可以很好的去除异味。

4、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5、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6、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扇子。

7、养成随手天关灯的习惯

8、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

9、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

10、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等,这样可以节电。

11、吃剩下的饭菜可以用来喂猪。

12、煮饭炒菜用大火,节约电。

13、垃圾分类处理,尽量回收。

14、写倡议书,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不随地乱扔垃圾,节约每一滴水,不浪费电,充分利用节能型资源,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烧水;利用沼气进行煮饭等。

15、给政府部门建议,让水泥厂、化肥厂的污染物经过净化后才排放到自然界中,给大自然一个全新的环境。不然就关掉这些厂矿。

为了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让我们的天然氧吧能够得已继续保留,让我们的恩施更加迷人,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时刻关注身边的环境,过低碳生活。《欢欢喜喜中国年》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生成课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活动学会确立主题与子课题的方法, 明确问题与主题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证每个学生能够提出2——3个问题。

2.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互相之间尊重、民主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所选择的子课题,初步制定并交流研究方案。

4、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小组间的团结合作、相互尊重、认真倾听的学习品质。【课前活动】

上课之前,学生就已经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新的研究小组,推选出了自己信赖的组长,给自己的小组取了响亮的名字,提出了行动口号,成员也做了明确的分工。(1、快乐小组——人人参与,大家快乐,2、争先小组——试试就能行 争争就能赢,3、智慧小组——拥有智慧,拥有成功,4、希望小组——勇往直前,走向明天,5、出奇小组——出乎意料,其思妙想,6、奋进小组——奋发向上、享受成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课前热身赛:你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打开记忆的小匣子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2、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看谁反映最快,声音最响。你是哪国人?(中国人)我们都是一名中国人,我们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名中国人,你知道中国传统的节日有哪些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在这么多的节日中,你最想过哪个节日?

2、教师谈话导入:一提到春节,我就特别高兴,尤其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特别的盼望过年,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交流)这些都是过年的习俗,你知道哪些习俗?(交流你知道的资料)

(如,节前:买糖、买酒、买肉、买鱼、买鸡、买鞭炮、打扫卫生、买年画、买春联、写春联、购买衣服和玩具;节中:贴春联和年画、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发压岁钱、给亲友和邻居拜年;节后:走亲戚、拜年、看冰灯、看焰火、扭秧歌儿、逛街等。)(教师及时做安全教育)春节期间,虽然喜庆热闹,一定要注意安全。

3、师:话说到这儿,你知道我们本节课实践活动的主题与什么有关吗?(过年)你能为为我们这次活到取个好名字吗?(板书:欢欢喜喜中国年)

二、研究讨论,确立研究子课题。

(一)提出问题,交流问题

1、师:春节是我国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充满了快乐祥和的气氛,是每个儿童时代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针对这个研究主题,你最想探究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的问题。在活动之前,老师有几个小建议: 温馨小提示:(1).组长组织小组交流,安排交流顺序,保证人人有发言的机会。(2).小组内每人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还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再补充。(3).同学交流时,小组成员要注意倾听,互相尊重。

(4).讨论声音小组内同学能够听见为宜,尽量不影响其他小组。

2、师: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怎样提出又多又有价值的问题呢?老师有锦囊妙计送给大家。

方法指导——

我会提问题

问概念;问原因;

问方法;问影响;问关系;问作用;

3、小组活动。

4、师:老师发现,每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注意在交流时其他小组同学要认真倾听,同样的问题不要重复。如果在交流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又想到了什么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小组交流问题,学生补充问题)

(二)合并、归类问题,形成研究子课题

师:这么多精彩的问题,我们怎么研究呢?对,和其它主题活动一样,我们要先把问题归类、合并,确定研究的子课题,然后分组来研究。师生共同将问题归类,确立子课题。板书:

年的传说与来历

“中国年”的习俗知多少

十二生肖与年的关系

(三)选择子课题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确立了本次活动的子课题共有3个,你们小组准备研究哪一个呢?请根据小组实际情况,选择你们要研究的子课题,并说明选题理由。集体交流。

三、选择子课题、初步制定活动方案。

1、师:刚才各小组都确定了要研究的子课题,也交流了选题的理由,为了更好的实施研究,我们首先需要—-制定研究方案。那么,一份研究方案要包括哪些内容呢?(指名交流)

2、教师提供一份规范的小组研究方案表格供学生使用。

3、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播放《欢乐中国年》

(教师提醒:根据学生的特长来分工,采取的活动方式要在能力范围并且安全有效,方案设计要有具体化。)

4、集体交流活动方案。

(抽小组组长到讲台前交流,每个主题选择一个。)

5、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课题延伸

1、拓展延伸:俗话说:“大人望丰收,孩子盼过年。”再过两个月就要过年了,在新的一个春节里,希望同学们用自己雪亮的眼睛去观察新春里的新气象、新景观,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2、在音乐声中小结(背景音乐《欢欢喜喜中国年》)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祝大家都能过一个快乐、喜庆的春节!同学们,再见!让我们这首轻松的歌曲中结束本节课。板书设计:

欢欢喜喜中国年

上一篇:设计史课程总结下一篇:小学团委工作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