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2024-05-27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精选10篇)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篇1

2013学年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科组 2013年3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本学期,本科组以深入推进常态实施为核心,通过落实《荔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常规(试行)》切实推进课程常态化实施,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型的教学质量,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宗旨。

本科组要继续加强课程相关理论以及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业评价标准(试行)》、《荔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教学常规(试行)》及《荔湾区中小学教学视导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例评价的若干细则》等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学习,加深对课程理论的认识,并且在教学中切实执行,实现国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在区教研室对学校和科组的指导下,加快本校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步伐,最终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内容体系。规范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及课堂指导教学,确保学生能“亲历实践、深度实践”,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在这种工作思想下,开展以下工作。

一、展开新一轮理论学习,提升实施课程的水平

继续组织教师一起学习《荔苑撷英——广州市荔湾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课集》,并组织更多的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进行系统的学习,吸收我区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取得的成果的精华。本学期组织全科组教师开展科组教研和学习,确定本学期开展两次科组教研,一起学习优秀成果和7环节的开展,按要求加强研讨学习。并且由老师们登录135edu的视频平台观看主体课的视频学习教学方法。

二、落实《荔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常规(试行)》的实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本学科教学的最大困难,《荔苑撷英》出版后,本学科要加强对《荔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常规(试行)》的学习。

三、积极参与学片教研展示,分享各校的教学心得和成果。

结合学科教研学科的教研工作的开展,本学期参与康有为片的展示,在学片内开展常态的教研活动(当前主要形式为课例观摩与研讨),我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到听课。

四、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业评价体系

本学期积极稳妥地探索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纸笔测试和实操测试等评价方式,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认真完成各年级的学业评价表。并在学期末做好六年级的学业评价资料与初中的交接。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篇2

一、以综合为基础, 精心设计问题

综合与实践内容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情境, 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经验, 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 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 感悟数学各部分之间、数学和生活之间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因此, 问题情境的设计首先要体现综合性, 既包含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的各领域知识的综合, 又包含学生所用方法的综合。如六年级的《设计运动场》, 首先提出任务:为学校设计一个小型运动场, 运动场共设4条跑道, 最内侧跑道内沿长200m, 每条跑道宽1m。要求学生计算运动场的占地面积并设计100m和200m赛跑的起跑线。由于学生对运动场比较熟悉, 根据生活经验首先会想到运动场一般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 长方形的长是两条直线跑道的长, 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 这样就将生活问题抽象成了数学问题, 而后的确定跑道直道和弯道相关数据, 绘制跑道平面图, 确定100m和200m跑道位置, 则需综合用到比例、周长、面积、体积等多方面的知识解决。这样设计的问题, 联系学生生活, 密切结合教材, 解决此类问题没有现成的题型可以套用, 需要学生结合实际, 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 既可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巩固技能的掌握, 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综合多种学习方式, 全程参与学习过程

综合实践的本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 是以教师通过问题引领, 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的学习活动。面对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 学生不能依赖教师的讲授, 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 而是需积极参与到“做”“观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寻找办法, 积累经验。因此, 综合与实践的学习, 需以学生为主体, 综合动手实践、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 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五年级的《铺一铺》, 让学生探索6种平面图形 (圆、正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哪些可以密铺。教学时, 首先引导学生猜测或想象, 哪种图形能用来密铺?之后通过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最后展示交流, 将密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呈现出来, 加深对密铺的理解。

三、重视反思评价, 多途径展示收获

好的问题设计使综合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题学习的机会, 但如果仅停留在孤立的学习数学的层面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在反思评价阶段恰当利用综合与实践主题密切结合其他学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既可以充分利用问题资源, 又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六年级下册的《节约用水》, 学生在活动前期通过查阅资料对我国水资源匮乏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中又通过收集、计算学校或家庭中漏水水龙头一年的漏水量, 对生活中水的浪费现象有了一个量化的认识, 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呢?如何利用此活动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呢?交流与评价环节则可以以此为主题进行拓展, 将活动延伸至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如通过办手抄报、黑板报, 创作小品等多种形式交流收获;向全校学生、社区居民发起倡议书, 号召大家珍惜水资源;大队部也可以以此为主题发起征文, 让同学们写出自己的思索与感受等等。这样, 一个节约用水的主题使得数学和品社、语文、美术等学科活动、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抒发感受,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 培养了环保意识, 又使学生在综合与实践中得到了综合发展。

四、注重多种能力培养, 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综合与实践立足于小学生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思维经验,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综合利用数学各领域知识,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验证等活动解决问题, 这样的综合与实践活动, 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培养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提升综合能力。如五年级的《粉刷围墙》, 学生需要实地测量围墙的长与高、调查所需人工费、调查所需涂料的型号和价格, 计算不同规格的涂料所需的费用, 然后从涂料价格、耐用期、环保等方面综合进行分析、比较, 选择合适的方案, 这样, 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比较的全过程, 知道在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时, 可以先调查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从而获得数据分析的经验和体会,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活动中的调查与设计后的展示交流环节可以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 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又如四年级的《小管家》是从学生各家一周的日常开支中提出并发现数学问题, 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的同时还可以增强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初步培养理财意识, 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篇3

一、“静下心”学习理论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我算是门外汉,但是怀着对这门学科的向往与期待,我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力争不放过每一次集中学习的机会,力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课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认真做好每一堂笔记。也许是觉得自己基础薄弱,也许是不想错过老师讲的每一句精彩的话语,所以,每一次学习我都把笔记记得满满的。为了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我为自己制订了读书计划,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政策性文件、书籍,以及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相关的著作、文献,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给教师的建议》《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充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认识和理解,从中获得最先进教学理念和最前沿信息,以增强对这门课程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二、“走出去”开阔视野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仅靠书本上的学习是很难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真正经得起考验的还应该是来自反复实践总结出的经验。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工作室的学员们一起走出去取经学习,开阔视野。我们参加了“重庆市2015年春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会”“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及成果培训”“渝西片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会”等,不仅身临我区两所最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基地学校,还听取了其他区县特色学校的经验分享,目睹了兄弟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成效,感受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在渝西片区的发展前景,还聆听了德高望重的秦德林老师“如何成为名师”、钟志农老师“教育科研——名师成长之路”以及年轻有为的李秀伟名师“创造成长共同体”的讲座。名师们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一句句精彩绝伦的言语让我们看到了名师成长的历程,指引着我们每一个学员前行的方向。特别是今年5月参加了在安微合肥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十三届研讨会”,与教育专家、教学名家零距离接触,聆听教育教学理论讲座,获取教改最新信息,经历课堂改革实战全过程,更让我备受鼓舞,既见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举国上下掀起的课改浪潮,更叹服综合实践活动十年课改取得的辉煌成果。

三、“潜下心”实践研究

大足区2015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优质课竞赛,为我提供了实战的机会。为了检验自己近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检验自己是否能将所学理论運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我毅然报名参加了本次赛课。赛前,我找来了重庆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的地方教材,反复筛选授课主题,听取了刘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后,结合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和四年级下册《编织五彩的生活》,我选择执教了《趣味棕编》。通过纂写教案、上课、评课研讨、修改教案等磨课过程,我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我还执笔撰写了《以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法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课题评审书,并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教师成功申报了大足区规划课题。

四、“沉下心”总结反思

诚然,短短几个月以来,在刘兴才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点拨下,在工作室学员们真挚诚恳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努力学习,收获不少,但是,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也深知自己离名师工作室学员的培养目标还相差很远,自己身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自己的新课程理解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还不强;在读书学习方面用功不够,读的书篇不多,有些书研读得还不够透彻;在科研方面,缺少动笔撰写的能力和毅力,课题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比较欠缺,等等。

今后,我首先要扩大阅读量,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个人修养;其次,我要勤动笔,及时总结反思,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读书心得等及时记录下来,提高写作能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再次,我要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促发展。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我坚信,只要自己能守住这份坚持,矢志不渝,并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精神学习、研究和实践。路,就在自己的脚下,我将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覃贤,女,出生于1979年1月,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重庆市大足区西禅小学副校长、大足区刘兴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学员,主要从事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 篇4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

本学期我主要负责五、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学初期,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针,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理论基础,切实开展以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推进我校的课改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三、教学方法及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5.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发展”为指导思想,认真开展三——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孩子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转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组织成员

以下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鄂汉东校长领导,丁红芳老师分管,教研组长宣洪波老师负责制订实施计划,印丽华老师负责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运作,宣纪珍老师具体负责课时安排以及调、代课。

三、四年级由印丽华老师具体负责,五、六年级分别由刘彩娣老师负责,其他各班任课老师与班主任组成“导师团”对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性和指导。

三、研究目标

1、力求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做到短线、长线活动相结合,使每位学生能将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素材,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活动的实际情况,引起同班和评价者的重视,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3、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自己是记录自己学习过程资料的著作者和负责人的意识,逐步养成不断反省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成果,改进学习方式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4、通过对教师的月考核,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计划 篇5

一、情况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科组成员较稳定,大多数都是学校的年轻教师,团结、向上、执行力强、专业素质较好,大部分的指导教师都有上区级以上公开课和奖励的经历。目前科组2个在研市级课题,1个区级小课题,本学期,我们将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核心,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以及科组的特色和优势以及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扎实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和研究。,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 以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市、区综合实践教研活动计划,全面细致地将本校地域文化资源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大事融入综合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三、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教导处提出的教学管理流程的要求,认真地备课与上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注重教学科研的探索和尝试,积极开展各项教育科研活动,立足新课程标准,以研促教,争取写出有质量的论文和案例。

3、继续以“主题课例研训结合式教研模式”作为科组教研活动的主导模式,力争催生出一批高质量的课例以及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

4、打造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科组网络教研的研讨氛围。

5、做好与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组联合编辑出版课题研究成果的工作。

6、认真筹备和举办高质量的“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培训活动”。

7、力争在广州市第四届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选活动和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组课题研究成果的评比活动中再获佳绩。

8、完善科组建设和管理,争创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科组。

9、力争成功申报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四、专题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方法指导能力研究

五、具体措施

(一)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团队专业性强,潘国洪校长是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科组两位老师是市中心组成员,多位老师有执教市级、区级公开课的经验,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本学期的“主题课例研训结合式教研”活动中,将安排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献课、进行专题讲座等活动。通过科组一系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活动,全面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加强科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1、加强培训与学习

为了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力争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长足的提高,本学期将围绕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习,学习方式采用多种多样,可以邀请省、市、区专家到校指导综合实践工作;可以组织老师们到示范学校参观、听取优秀经验做法,同时,积极参加市区教学研讨活动;还可以是教师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等等。

2、重视资料积累,完善成果管理

为了不断促进老师们在活动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本学期,将加强科组管理,重视活动阶段性的总结,不仅要求老师们对主题活动结束后进行案例的撰写,还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成果资料做好规范的整理和管理,并在学期末进行各班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论文。对典型问题科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

3、继续践行“主题课例研训结合式”教研模式,本学期围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方法指导能力研究”专题,推荐骨干教师上公开课,要求老师们带着问题开课、听评课,通过研讨交流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方法指导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熟。

(三)善于发挥网络平台功能

网络研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实现跨校级的研讨,也可以不受定点定时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我们将打造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科组网络教研的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还可以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共同学习研讨,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能力。

六、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科组计划;

2、上交上学期各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以及学生活动成果汇集,并在科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中交流;

3、组织科组老师认真研读《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09-2010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结合学校要求确定本班研究主题;

4、组织参加广州市第四届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促进奖、论文、案例、学生成果评比活动。

5、确定本学期科组研究专题

三月份:

1、各班确定研究主题,完成主题活动规划表,并上传各自博客;

2、组织参加三月份科组网络教研“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规划研讨交流”;

3、筹备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活动;

4、整理课题研究成果,与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组联合编辑出版课题成果《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书;

5、根据课题研究的方案,正常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6、研究专题理论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方法指导内容、实施策略的研究

四月份:

1、专题研讨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系列的构建与实施(主讲人:吴x)

2、做好三月份说课比赛以及科组网络教研总结工作;

3、组织参加四月份科组网络教研“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反思研讨交流”;

4、汇编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验研究成果集”,参与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组课题研究成果的评比活动;

5、检查、反馈各班实施主题研究活动的情况;

6、在研课题按照研究方案正常开展实验研究。

五月份:

总结四月份科组网络教研情况,组织参加五月份科组网络教研:“课例的集备研讨交流。”

筹备和申报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专家讲座:如何申报课题

围绕研究专题开展课例集备和试讲(分别是潘校长的课例:成果整理指导课以及黄秀珍老师的:成果制作指导课)

参加市区实地教研活动

六月份:

1、以课例为载体,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两个市级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

2、总结五月份科组网络教研情况,组织参加六月份科组网络教研:“围绕课例,上课、观课反思交流”。

3、做好本学期研究专题的研讨交流和小结工作,针对问题,聘请专家进行后续的培训活动。

七月份:

1、各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2、回顾总结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

3、各类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4、学期工作总结及布置假期案例的撰写任务。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篇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为基本特征、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为基本内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并在我区各个学校中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效果显著。本学期,为了继续开展好此项活动,让语文教育开放而有活力,我校在认真学习《市北区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主要内容,把学生在校内的语文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兴趣和需要紧密结合,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全面的、有益的发展。   二、活动重点:   1.更新一个理念——“大语文观”   笔者认为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之前,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更新理念,树立“大语文观”,应该非常明确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课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实践活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必须熟知此活动开展的意义、目标、重点,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抓住两个重点——重视积累,强调运用   在过去强调课堂教学、阅读积累的同时,继续重视实践活动的运用,每一名实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积累是“入口”,运用是“出口”,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活动中要多方设法给学生提供“用语文”的机会,建立起有“进”有“出”、可以循环流通的运行机制。   3.实现“三个突破”: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突破教师,突破书本,突破课堂,拓宽学习领域,开阔视野,主动求知,做学习的主人,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增强。   4.处理好四个关系——简单实践与科学实验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主动参与与减负的关系、单一突破与齐头并进的关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实验中正确处理好这四个关系,将能确保语文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1、立足教材,大胆突破教材,保障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实效性。   目前我们使用的三套教材版本中,人教版教材每册在“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的内容,北师大版和苏教版的教材每册的每个主题单元中都安排了至少一次的实践活动内容。语文教师要很好的凭借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内容,以及本班的专题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充分组织好每周一次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使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中量化的内容,重视积累。   (1)开放“两室”,营造读书氛围,养成读书习惯。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文字的积累则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针对我校学生阅读量偏低的现状,重视积累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地当务之急。我校的图书室规模大,藏书量大,是一块丰富的资源。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及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调整、落实图书借阅制度,倡导集体借阅与个人借阅相结合,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努力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扬帆书海”的读书时间,由语文教师组织好此项活动。单周1、3、5年级,双周2、4、6年级为固定的班级集体借阅图书时间,反之,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带图书阅读。月末则要进行读书沙龙活动,如“好书推介”、“读书感悟”、“人物评析”、“精彩片断赏析”等。   (2)建立语文课外阅读考级制度。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读书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我校将建立语文课外阅读考级制度。《延二语文阅读考级方案》将发放给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求教师们认真阅读方案,明确考级目的,熟知考级内容,并督促班级学生进行阅读。考级方法将采用随时考与固定考相结合。本学期共进行三次固定考级活动,分别订于10、11、12月下旬。   (3)创设书香校园。每周二早上7:40——8:00为“快乐诵读”语文实践活动时间,各班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诵读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或诵读名家美文。旨在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朗读能力,加深文化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建立“文海泛舟”读书交流园地。每月一期,由3—6年级承办。主题分别是:9月份“勿忘国耻,爱我中华”、10月份“秋之韵”、11月份“走近科学”、12月份“名人名言伴我行”。   3、为了贯彻区教研室的精神,提高本校学生的书写水平,我校将于11月下旬举行“好娃娃杯”硬笔书法大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写出一篇作品,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4、讲故事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本学期我校将于12月上旬举行“好娃娃杯”讲故事大赛。活动分低、中、高三个组,内容可以是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寓言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等。届时将评选出“金牌故事大王”、“银牌故事大王”、“铜牌故事大王”,进行表彰。   四、活动评价:   语文实践活动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此评价将纳入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   五、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将语文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学期计划中,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活动。   2、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科教学始终。   3、讲求实效。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从班级到学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操作性强,将学生在实践中的收获作为活动的唯一目标,讲求实效。   4、合理地分配时间,避免造成负担。   5、校外的实践活动安排教师或家长的监护,确保学生的安全。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篇7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选择活动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学习内容都有自己固有的逻辑系统和预选的“知识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 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活动内容,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践中,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选择内容。一方面围绕学生近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当学完100以内数的认识后, 设计“我身边的数”实践活动课,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猜一猜等形式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 提出研究问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教完“认识人民币”后, 开展“货币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类活动,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搜集、整理数据的能力, 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因为需要经历课前的调查、课中的展示交流及课后的反思再研究, 历时太长,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安排, 一学期不宜开展多次。

二、分层设计活动目标,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大检验。针对问题情景, 学生要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 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但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实践能力较强。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敢于实践;而有的学生基础知识缺乏, 动手实践的能力较弱。他们思维迟缓, 自信心不足, 做起事来畏首畏尾。如在开展“七巧板”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一部分空间思维较强的学生很容易地就完成了照着图纸拼的任务, 还能进行个性化的创作。而那些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课堂内完成照样儿拼的任务都比较勉强, 更谈不上创新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 教师往往等不及全体学生都成功就要交流成果。这样, 那些没有成功的学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久而久之, 他们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淡, 自信心会越来越不足, 依赖心理则越来越强。如此下去, 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会成为个别学生尽情表演的舞台。

因此, 教师应分层设计活动目标。如在第二次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目标。第一层次:照着样子拼;第二层次:根据图形的外围轮廓拼一拼;第三层次:自主设计图案拼一拼。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要求完成三个层次的目标, 对于中等学生则要求达到前两个层次的目标, 而对于个别后进生, 教师则要求达到第一层次的目标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此外,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也是活动课程取得实效的关键。受课堂时间的限制, 很多学生的灵感刚刚激发出来就被下课铃声打断了。不得不草草收场, 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如果留着课后去进行, 因为缺乏教师的指导, 加上还要准备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所以收到实效的可能性也不大, 或者受益的面就没有课堂上完成任务来得广泛。我认为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将课表进行适当调整, 采取两节课连上的方法。二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外实践, 课内展示交流。这样, 有了充裕的时间, 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活动环境, 激发积极主动的活动情感

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 在师生关系上应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与和谐, 要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感受尊重, 得到理解, 享受权利的环境。在课堂上, 教师要力求使用能体现民主、平等、关怀、友爱的教学用语, 多肯定, 多鼓励, 使每个学生都敢于畅所欲言。要尽量避免“两手平放在课桌上”“发言先举手”“举手只能举右手”等束缚学生自主精神发挥的课堂规定和划一要求。教师还要多做活动过程的参与者, 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实践。

设计合理的教室环境布置也是综合实践课程达到实效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课桌椅排放往往成“矩阵型”, 在活动中, 常常限制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根据活动的需要, 教师课前应将桌椅重新排列成“品字型”“周边型”“小组型”等, 给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内容, 将教室设计成“游戏屋”“竞技场”等场景, 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当然, 我们的活动场所也不要仅仅局限在教室里。有些活动课程, 我们需要把孩子带出教室。如教学“我们认识的数”时, 我领着孩子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孩子们有的数数校园里的大树, 有的数数校园里的楼梯台阶, 有的用脚步丈量篮球场的长度等等。他们兴趣盎然, 体验颇多。再如教学“小小商店”时, 我把孩子带进学校的小卖部, 让孩子分别充当营业员和顾客, 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四、准备充分, 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往往需要大量的活动工具和材料。因此, 活动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 这样才能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如:开展“量长度”实践活动前, 要布置学生准备学生尺、米尺、卷尺、4米长的绳子等不同种类的测量工具。有的测量工具学生准备有困难, 教师课前要做充分的了解, 帮助学生将活动用具准备齐全。

多数实践活动需要分组进行, 课前教师就应将小组分工进行合理地安排, 避免课堂上浪费时间或考虑不周。如:教学“你能跳多远”前, 我课前就把学生每6人分成一组, 安排好组长, 再由组长准备测量工具, 并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谁负责测量, 谁负责读数, 谁负责记录, 这样分工明确, 大大节约了活动时间, 确保按时完成活动任务, 并能进行充分地交流和统计。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 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都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教师不仅要认真落实课本中的活动内容, 更要做活动资源的开发者、设计者,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活动的主人, 在活动中学有所长, 学有所获。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一轮课改后, 小学数学课程中新增设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 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 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如何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并在活动中收到实效, 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认为首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选择活动内容。其次, 要分层设计活动目标,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还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环境, 激发积极主动的活动情感。最后对活动所需的用具、活动的分组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而确保活动能正常有序地开展。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资源;选题;沟通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但是,面对苏北农村,由于社会实践活动阵地缺失,人员素质与家长的意识不到位,造成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苏北农村很难开展下去。为此,我们申请《苏北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操作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下面,笔者就根据课题组的实验,谈一谈如何在苏北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苏北农村小学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喜爱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完全是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支撑下自主选择的一项探究活动。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践内容,所以,他们就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能够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致,而当他们研究出成果之后,那种幸福感、成功感就会油然而生,进而学生就会把这种情感辐射到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来,他们不会再感到学科的学习是一种折磨,反而会觉得是一种享受。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互联网的普及》综合实践活动中(本文除了注明之外,所采用的案例均源自于这一部分内容),笔者没有安排学生一定要调查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随意调查,只要能在最后实践的基础上拿出一个调查报告就行。结果,有的学生调查了互联网的普及情况,有的学生调查了不同的人在互联网上都做了哪些事情,还有的学生调查了学生的上网情况……这样不同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项社会实践内容来完成,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还把这一兴趣带到了课堂上,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2.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培养自主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所以他们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与策略,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报告的撰写角度,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把学生个性化学习落到实处。比如,在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有活动的内容与方法、形式都是由学生自主设计的,调查哪些人,调查哪些内容,如何调查,最后从哪些方面来写调查报告,教师都不加以干预,甚至连指导都没有,完全在学生自主的情况下进行个性化选择。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发展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并能结合自己的数学与生活经验来构建的一种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完全放开手脚来实践的,这对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有序思考,养成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梳理思路,然后列好计划,最后才付诸行动的好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苏北农村小学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苏北农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却不容乐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实践材料缺乏,无米下炊

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有资源,有材料。在农村学校,社会上供学生学习的基地几乎为零,比如没有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的新华书店、图书馆,也没科技馆、博物馆等,而这些都是学生综合实践的重要基础。当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某些问题时,可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图书馆,就没办法查阅。另外,学校的经济基础比较差,他们也无力购买更多的综合实践材料,让综合实践活动形同虚设。这些都是制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障碍。

2. 教师课务繁重,精力有限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人员少,一名教师往往要身兼多门学科的教学,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教师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办公室时,他们还能有多少精力来安排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呢?有时候,综合实践活动要么不上,要么上语数,或是放羊式地随便学生活动,既不检查,也不评比。这些客观原因也造成了苏北农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停滞不前。

3. 家长认识不足,缺少合力

在农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语数外成绩好就行了,其他的活动都免谈。这些认识上的差异,造成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抵触情绪,而学生的许多综合实践活动往往需要家长的支持,甚至是只有在家长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但是,缺少了家校合力,有时候会让综合实践活动半路夭折,甚至有的家长根本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这些都给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苏北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对策

理清了苏北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为了能够让苏北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得以落实,我们特申请了《苏北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操作实践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要想把苏北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开发资源,有米下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我们就要努力开发农村资源,要有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意识,这也是新课标的重点要求之一。其实,农村有很多资源都适合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的甚至是城市里都没有的资源,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民俗民风,或者是田间地头,都可以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我们只要学会寻找综合实践内容与农村资源之间的契合点,并在两者之间加上一座桥梁,那么就能让综合实践活动高效地开展起来。

比如,在学习完“分数乘法”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到“蔬菜基地”去研究一下蔬菜基地是如何来安排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乘法计算能力,还可以了解当前的蔬菜生产情况与人们的生活消费倾向。再比如,学习完“百分数”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到村部了解本村的各种作物种植情况,并用百分数来注明哪一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比较大。

2. 选题合适,确保成功

要想让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苏北农村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的选题要合适,如果我们的选题不适合,即使让学生参与了在农村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未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要么学生还不具备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要么就是资源不允许。要做到选题合适,首先选题要小,因为越小,学生越能够深入地去挖掘,实践起来也就越能成功。如果我们的选题过大,学生一见到选题就已经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样就很难把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下去。

比如这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笔者把《互联网的普及》调查对象定为本班学生,这样就方便了学生在一起交流与问答。如果我们把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定为“走进社会,调查本社区的互联网普及情况”,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因为农村的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往往不多,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胆子也非常小,不敢与陌生人说话,如果是这样,那活动还未开始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3. 家校沟通,争取支持

要想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起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往往牵扯到人民币、安全、人际关系等许多问题,甚至有时综合实践活动还需要家长的人脉才能更好地开展下去。所以,争取到家长的支持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每一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之前,我们都会通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综合实践活动,真心实意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

比如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位家长在镇医院工作,为了能让学生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就利用他的关系,把一部分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地点放在了医院,让学生走访医院的医生。如此一来,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更加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小学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少年儿童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认真贯彻学校环保教育计划,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环保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在实践课程中有机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学生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认识自然、珍惜资源,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初步运用网络和其余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大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以及培养善待地球环境意识和道德行为。

2、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表达、沟通和分享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及学于致用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制定主题调查研究方案,并按照方案开展实践活动。

三、活动措施:

我们学校为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环保宣传、环保教育、环保调查,收集环境问题的有关材料,针对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和可行性治理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着“处处有教育”的思想,利用春季大好时机,调整花木布局,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并给每样花木挂牌,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了解花木具有消除和抵抗污染的特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制作宣传标语,规范师生绿色行为。严格执行检查监督制度,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创设美丽清新的校园环境,形成环境教育氛围。

(二)认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1、认真组织低年级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积极开展“筑起一片绿色天地”活动。定期绿化除草,翻地松土,防涝抗旱,修剪花木等护绿活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2、认真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1)组织学生对附近街道、乡镇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绿色行为。(2)组织学生道路护绿。

(3)组织学生参加“保护母亲河”社会调查和制作小报等活动。

(三)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有关环保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师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1、3月12日,植树节。组织师生进行植树绿化劳动,调整花木布局。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我为学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2、4月22日,地球日。少先队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3、6月5日,环境日。开展“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主题实践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4、7月——8月,暑假开展环保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社区,关注社会,了解环保现状,增长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四)开展节约资源大型队活动

学校设置环保型垃圾箱,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回收废电池,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活动。

(五)开展环保小课题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成立环保小课题环保研究小组,查阅报刊,收集信息资料,了解环保信息,掌握环保知识,开展环保调查,并制作小报,向社会宣传,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篇10

(一)课题的提出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新教材的全面推广,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内容设计安排和呈现形式上均有所突破。最为显著的一个举措就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增加了数学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本中每册都有两个实践活动的设置,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设置,打破了原来学科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直接经验;重结论,轻过程;封闭学习多,开放学习少;机械记忆多,实际应用少等的教学模式。

2、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给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如何正确认识数学实践活动,它和以前的数学活动课、数学课外活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以怎样的模式呈现?……成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数学实践活动认识不足,有的老师把它作为知识性的内容或者是一种练习题来进行讲解,有的老师认为无足轻重,只是在快下课时一带而过,交待一句:“课后有空自己看看。”使得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合作、交流与竞争的素质发展目标得不到体现。基于此,我们萌生了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一种新的课程学习内容,它反映了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提供了一种学生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它的重要着眼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它强调的是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现实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锻炼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本领。数学实践活动包括1、认知性实践。通过操作、观察、练习等行为,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在直接经验的有力支持下完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验证和强化所学内容,达到对知识的正确和深刻理解2、模拟性实践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及数学小制作,让学生了解各要素间的基本关系,帮助学生在简明、安全的条件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3、社会性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这类活动一般采用调查班级、家庭人口、商品价格、图书藏有量、银行利率、存款利息、汽车号码编排规律,还有门票问题、节水节电问题、乘车、绿化、包装等问题,到室外测量操场、田地、宅基地面积等等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提出小学各年级数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发展的目标规定,建立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小学各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探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选材安排,明确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体系。

3、根据小学各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小学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二、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对实践活动的研究在国内外的不同领域自古有之。辨证唯物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波利亚研究表明“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实践中学习是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考验、锻炼,其教育价值十分可观。只有让学生投身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只有让学生亲身去做一做,学生才会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能切实得到锻炼提高。自古人们就认为实践是思维的重要起点。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数学实践活动认识不足,有的老师把它作为知识性的内容或者是一种练习题来进行讲解,有的老师认为无足轻重,只是在快下课时一带而过,交待一句:“课后有空自己看看。”使得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合作、交流与竞争的素质发展目的得不到体现。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今天,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随着苏教版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数学实践活动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了解,但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还很少,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开展苏教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的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尚未发现,故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紧迫性、新颖性。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各年级的教材的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得到运用和得到了运用。然后在这些领域选择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小课题。例如工程问题、营销问题、金融问题、税务问题、设计问题、统计问题、勘察问题、气象问题、统筹问题、环保问题等等,并形成小课题研究系列。应用小课题可以先从认识阶段入手,再进一步深入到探索阶段。这符合学生能力和情商培养的内在规律。比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寻找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进行测量和计算。这属于认识阶段的应用实践。然后可以引导学生确立一个设计小课题,设计装修自己的卧室。让学生自己去建筑市场,选择自己喜欢的建筑材料(地砖、地板、墙纸、天花板等),并询问价格。然后再根据学生对房间进行测量的数据,算出建材购置数量和总价。最后做出一个装修预算。

(二)开发活动资源,建构实践活动模式。

1、开发活动资源。根据我校是县级实验小学,学生长在小县城里,以小县城和农村为背景的数学活动资源是其挖掘的重点。

2、建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模式。主要通过课例描述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模式。探讨活动选题、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撰编“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案例”集,总结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模式。

3、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具体通过调查、文献分析、做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研讨会等方式推进,注重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注重课题阶段性成果对学校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工作的推动。本课题还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四、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例集》、《小课题研究报告集》《学生实践活动数学日记》。

最终成果:

《形成案例集》、《学生作品集》。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预计用年的时间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1、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培训、分工,搜集相关研究信息,掌握外界研究动态。

2、调查研究阶段:实施研究计划,组织活动设计、进行公开教学。

3、深入实验阶段:撰写阶段总结和论文。编辑学生和老师们的成果集。

上一篇:入河排污口设置报告下一篇:并驾齐驱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