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共11篇)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 篇1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
一、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扮演着重要的启蒙者角色,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呼唤人文性的回归,必须从教师转变观念做起。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小学语文片面重视工具性的实现,教师很少关注人文性的渗透。语文教师应当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渗入人文性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藩篱中走出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一架架学习的机器。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独立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其二,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养,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效果。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务必提高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与示范作用。
二、积极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氛围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景教学法以生动性、直观性等优势备受师生青睐。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欠缺,他们对一些抽象词语,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缺乏足够的感知与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入人文性,仅凭单一的口头说教是很难实现的,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设生动、直观的人文教学情境,从学生的`感知能力与理解基础出发,潜移默化中渗入人文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环保”为主题的文本,包括《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与《青山不老》。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小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他们对环境恶化的现象不一定有切身体会。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先展示一组反映世界各地优美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再展示一组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恶化的感知。通过这种直观、强烈的对比,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便水到渠成。
三、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的编写既尊重了语文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又体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是渗入人文性的一大平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传授语文知识的现象,如肢解文本、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感知。因此,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识字教学、划分段落、总结大意上,应当细读文本,带领学生感悟文中严父慈母的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引导,使学生联想家庭生活,感悟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与呵护。
四、丰富语文教学形式与手段,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学科内涵丰富,对学生来说,应当是一方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世界。然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很难体会语文学习的魅力。学生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受到了阻碍,人文性的渗透缺乏丰富的渠道。为此,教师应当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与手段,激发儿童的参与兴趣与热情,在自主学习中感悟语文的人文内涵。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 篇2
现象:语文课结束时, 教师启发道:“狼往小羊身上扑去, 大家想一想, 小羊怎样了呢?”“在当今社会中, 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 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于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各抒己见, 课堂上热闹非凡。反思:经典寓言《狼和小羊》最终以老狼恶有恶报, 撞死于巨石或被正义使者猎人枪杀代替了原著中的小羊惨死;名家名篇《落花生》一课中, “花生派”在“苹果石榴派”的滔滔雄辩下, 黯然失色, 退居二线。从种种逆向设计不难看出, 教师在努力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力求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 从而张扬个性, 体现人文性。但我们不禁要问:提倡这类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究竟能给小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学生思维是活了, 课堂气氛是活了, 但学生也失去了很多。他们失去的是富有理性的思考, 是对课文人文内涵的正确理解。求新、求异固然重要, 但如果要以牺牲“求真”为代价, 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二、课堂中的交往、对话缺乏对生命体真正的人文关怀
现象: (1) 语文课上的小组学习, 停留在四人围坐在一起, 一两个学生独霸话坛, 其他学生放任自流的简单合作的表现形式, 缺乏真正的主体参与和对问题的共同探讨;教师匆匆组织, 又草草收场, 形式主义倾向明显。 (2) 语文课上, 对于学生的发言, 教师本着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频繁采取激励性评价, 致使赞美之辞泛滥, 渐渐埋没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反思:失去人文性的学习, 教育家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教师们都在各自的课堂阵地上身体力行, 试图使“悲剧”不再续演。于是在语文课上, 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 增加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毫不吝啬地表扬、赞美和激励似乎也令课堂充满了“人情味”。
三、重视生命个体, 打造人文性课堂
1. 钻透教材, 正确体会文本的“人文性”。
例如, 笔者在执教《夏明翰英勇就义》一课时, 将夏明翰简单地理解成不怕死的英雄, 可在课堂的互动中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英雄理解为不把生命当回事的人。笔者大惊, 于是再次深究文本带给我们的人文信息。为什么他们会不怕死?那是他们热爱生命的表现, 牺牲小我、顾全大我, 那是为了能珍惜更多人的生命, 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真正的热爱啊!经过调查, 95%的学生转变了对生命的看法, 心目中真正树立起夏明翰的英雄形象。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 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 只有建立在合情合理领会人文内涵的基础上, 才能帮助他们理解高尚的人文精神, 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2. 享受学习, 积极营造环境的“人文性”。
(1) 关注差异, 促进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 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有其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2) 生生互动, 自主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 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3) 张扬个性, 学会自评。长久以来,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种评价方式, 那就是被评价者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评价。
3. 学会学习, 提倡人文性教学法。
小学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 篇3
一.现今阅读教学两大“伪人文性”现象及反思。
1.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把握和处理有失偏颇。
现象:语文课结束时,教师启发道:“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大家想一想,小羊怎样了呢?”或者是“在当今社会中,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课堂上热闹非凡。反思:经典寓言《狼和小羊》最终以老狼恶有恶报、撞死于巨石或被正义使者猎人枪杀代替了原著中的小羊惨死;名家名篇《落花生》一课中,“花生派”在“苹果石榴派”的滔滔雄辩下,黯然失色,退居二线。从种种逆向设计不难看出,教师在努力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力求给学生创设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从而张扬个性,体现人文性。但我们不禁要问:提倡这类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究竟能给小学生留下些什么呢?众所周知,狼永远不会因为学生同情小羊的善心而改变吃人的论文格式本性,而落花生那种有真才实学却不图虚名的实干家也决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存在的价值。黑格尔告诉我们:想象要止于理性。所谓理性,是对文本内涵及其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语文课堂上许多来自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偏离教学内容真正的价值取向的。学生思维是活了,课堂气氛是活了,但学生也失去了很多。他们失去的是富有理性的思考,是对课文人文内涵的正确理解。求新、求异固然重要,但如果要以牺牲“求真”为代价,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2.课堂中的交往、对话缺乏对生命体真正的人文关怀。
现象:①语文课上的小组学习,停留在四人围坐一起,一两个学生独霸话坛,其他学生放任自流的简单合作的表现形式,缺乏真正的主体参与和对问题的共同探讨;教师匆匆组织,又草草收场,形式主义倾向明显。②语文课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本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频繁采取激励性评价,致使赞美之辞泛滥,渐渐埋没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反思:失去人文性的学习,教育家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教师们都在各自的课堂阵地上身体力行,试图使“悲剧”不再续演。于是在语文课上,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增加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毫不吝啬的表扬赞美和激励似乎也令课堂充满了“人情味”。种种体现人文关怀的举动,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丝人文性的光芒在闪烁。可当循着这点光亮深入进去时,却发现学生的浮躁心理也在顺势滋长。
二.重视生命个体,打造人文性课堂。
从上述的“伪人文性”现象中不难看出:在那种缺乏精神内涵的正确把握、毫无意义的合作、廉价的表扬、缺少真情实感的对话充斥课堂的教学秩序下,那种蜻蜓点水式的人文关怀更多时候不过是教师“为了人文而人文”的虚情假意罢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彻底摒弃伪人文性、打造一个真正的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呢?
1.钻透教材,正确体会文本的“人文性”。
如《文心雕龙》中所述:“情动而辞发”。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先倾注了情感,才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得自己去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才能以此去影响并感染小学生。例如,笔者在执教《夏明翰英勇就义》一课时,将夏明翰简单地理解成不怕死的英雄,可在课堂的互动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英雄理解为不把生命当回事的人。笔者大惊,于是再次深究文本带给我们的人文信息。为什么他们会不怕死?那是他们热爱生命的表现,牺牲小我、顾全大我,那是为了能珍惜更多人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真正的热爱啊!经过调查,95%的学生转变了对生命的看法,心目中真正树立起夏明翰的英雄形象。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只有建立在合情合理领会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帮助他们理解高尚的人文精神,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2.享受学习, 积极营造环境的“人文性”
(1)关注差异,促进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其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笔者在阅读课上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自由选一个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练习,然后上台比赛。对于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就给予肯定。在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及时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应告诉他,只要努力,你就会和成功越来越近。当每个小学生看到自己经过努力所得到的成绩都能得到肯定时,他们会为之骄傲,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产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2)生生互动,自主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进行人文关怀实则搞形式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展开讨论、交流、操作、探究的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论文格式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 篇4
字数:2013 来源: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2年1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人文性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对提高识字效率也有积极作用。这样,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渗透人文性,提供识字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便有了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人文性渗透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主动性强,模仿性强。故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利用生活情境和一定的识字方法来引导学生识字时,还要将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理性蕴含其中。
一、贴近生活,让识字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识字并不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而是从他们的生活开始的,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贯穿着幼儿对生活的认识。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生活实际出发,不但识字效率能得到提高,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也能对祖国文化有所了解。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识字情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从汉字的笔画顺序来加强对学生的识字教学,因此,很多学生虽然能掌握不少的汉字,但对汉字的真正意蕴却是一知半解,往往形成了会认不会用的现象。利用生活化情境,能让学生对汉字的构造有深刻认识,让学生对汉字的意蕴理解更深刻。
以“染”字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首先把准备好的棉球蘸水彩浸到水中,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水颜色的变化。接着可让学生试着做,并告诉学生,用棉球蘸水彩让水变了颜色就是“染”,“染”字的上半部分“氵”表示水彩还需要浸入到水中,“九”是多次的意思,而“木”是一种植物,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这样,一个“染”字就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头脑中,学生对字义理解也更通透了。
其次,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活经验来加强对汉字的认识、理解。
对“米”的学习,首先教师明确“米”像米粒散落了一地,中间的“十”是为了和沙一类区别,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和米相关的事情或感悟,加强学生对米字的感性认识。
二、创设氛围,让识字快乐化
思维只有在自由中才能获得最好发展。小学生虽然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浓厚,但持久性差。故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宽松、自由的氛围来引导学生,以丰富的学习形式来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保持。
在小学阶段,很多字都是象形字,因此,教师可利用动画的形式来呈现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并可用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来辅助教学。
学习“休”字,教师用Flash动画展示一个人做活累了靠着树,然后问学生,这个人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出“休息”后,明确“人靠着树木”就是“休”;再如教师用手遮着眼睛上半部分做远眺装,再问学生教师动作来认识“看(以手遮目)”等。
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在识字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如相互写同桌或伙伴的名字、小组内进行组字游戏(即一部分学生提供一些偏旁,另外同学提供部首,共同组成汉字)等。游戏识字的优点在于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识字,活动中的主动性加强,识字效率高、形象性强。
三、创造机会,让识字主体化
当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识字过程会发现,学生因教师讲授而认知的汉字遗忘较快,而通过自我主动认识的汉字不但印象深刻,对汉字的使用效率也较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识字机会,让学生能在主体性参与的情况下识字。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有他们独特的识字方法,而这些方法最接近于其他同伴的需要。为此,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方法拿出来分享。如以“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其他同学有更好的方法没有?”来引导学生说一说。当学生在分享的同时,方法能被其他同学学习,自身也获得成功满足感,识字兴趣更浓。
其次,要引导学生多做一做。特别是低段的幼儿,他们喜欢在玩中学习,教师就可以组织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如教师提供一个偏旁,以竞赛的形式来看哪个小组能加偏旁得到更多的字。
四、走出课堂,让识字社会化
教学中教师总是忽视教学为生活而用的宗旨,习惯固守于教材而教学。其实,如果能将识字教学拓展至社会生活,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字效率,对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也有积极意义。
汉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学校的横幅、电视电影、街道广告、商品商标等等都可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如学生买东西时,可引导学生看看商标,猜想一下商标的含义;街上的广告牌是什么;家里的挂历上写的是什么等。只要能引导学生把识字当作一种习惯,识字就显得轻松了。
小学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篇5
珙县洛亥镇中心学校 张居先
【摘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努力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语文教学现实是课堂沉闷,教学手段不当,探究的切入点不准。教学依然是“授受”式,学生被动地坐等知识,习惯于听、记知识。因此,要培养创新思维的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策略一 创设情境,明确探究方向
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形成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教学课文《自然之道》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向导为什么看到小幼龟受到伤害却表现得若无其事”这个问题,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孩子们,当看到弱小受到欺负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可有这样一位向导看到这幕时竟然是若无其事,难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现在,我们就仔细读读课文,在小组中探究、讨论、交流一下。待会儿说说我们这位向导为什么会那样呢。好吗?”我的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投入热烈的探究、讨论之中。小组交流过后,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为“我”不懂自然之道,所以才会有想去救那只小幼龟这种愚蠢的想法。思维活跃的同学还会联想到《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并且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自然之道是不能违背的。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策略二
激发兴趣,提供探究氛围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未来社会呼唤的是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的是创新型、探究型的人才。因而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策略三 自主选择,提供探究的动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因而教师应该赋予每一个孩子在探究学习中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
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朗读,就去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神韵;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课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不明白课文某些情节,就会带着疑问去找答案,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如在教学《尊严》一课时,我便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去探究学习,于是我提出学习目标:“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由于每个孩子的感受和见解不一样,感兴趣内容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因而探究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虽然现在教师们基本上都比较注重合作探究,但大多老师组织的合作学习形式都比较单一,时间久了就会使学生没有新鲜感,丧失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如果不断变换教学策略,就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如可以让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自由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学习。我在习作教学《写动物》时,我刻意注意了小组的安排,我让写相同动物的同学为一组,共同探究所选动物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生活习性等,这样探究伙伴发生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探究的效果。
策略四 引导发现,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就是过程性,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在创设探究活动中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精心引导。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无限激情,拓宽思路,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丰富多彩的探究方式,切忌“放羊式”。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必要地、有效地进行引导,确保探究过程井然有序地开展,不能让学生感到漫无目的,手足无措,应该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为让学生理解 “万年牢” 三次不同含义,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我抓住“质量”、“生意”、“人品”三个方面精心进行了板书设计,使学生非常清楚地明白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人品的万年牢才能确保质量的万年牢,只有万年牢的质量才会赢得生意的万年牢,只有生意的万年牢才印证了人品的万年牢,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就会使探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从而让知识在探究中获得,思维在探究中发展,素质在探究中提高。
策略五 适时评价,享受探究乐趣
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也就存在着差异。教师通过多种手段的评价,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仩并非仅仅只是简单地找出学生的不足,纠正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还要发现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学生取得的成绩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且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或认真倾听学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或激励独特的视角等等,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发掘其学习的原动力,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天地广阔,新课标大力倡导各科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此责任,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语文人文性之我见(网友来稿) 篇6
杜传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笔者认为,人文性不是文学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之为人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
语文人文性的内涵之一:提供自由的文本,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为此,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文化中介”--语文教材,它必须具备文学性、开放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
所谓文学性,是相对于政治性、知识性而言。教材不是道德说教,不是政治观念的诠释,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在“读经讲经”或“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上,这是对语文人文性的一种践踏,是对生命个体的一种漠视、扼杀;同样,教材也不单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不单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即知识”的“学科中心”或“学术中心”的教材观,也势必会让教育远离生命个体,蚕食学生发挥的空间和研讨的余地。因此,语文教材的建设应立足于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选文生动形象,“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①。
所谓开放性,是相对于保守性、单一性而言。语文教材不是什么“长官意志”,不是部分人的利益体现,它是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精神产品,是培养与造就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文化食量。随着素质教育战略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长远需求,传统的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的垄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纲多本”乃大势所趋,教材多样已是社会必然。不同版本的教材让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使用教材时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具体保障;同样,教材的灵活多样(诸如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生活教材等),也更具人性化,更接近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
所谓时代性,是相对于陈旧性、僵化性而言。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文学》率先推出的3篇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文章--《女儿的作业》、《文学教育的悲哀》、《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引起了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其中语文教育指导思想僵化,缺乏时代精神,固守极左时代遗留下来的陈旧思想,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问题;现行教材、教学参考书的内容陈旧落后,不适应时代要求问题首当其冲。教材选文时代性不强,缺少“源头活水”,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学生上课不喜欢课本,却非常喜欢《读者文摘》、《中华活页文选》、《青年博览》等杂志,原因就在于这部分杂志的选文精美、时代性强。因此,教材选文必须与时俱进,联系生活,关注人的发展,去触动生命个体发展中的敏感神经。
所谓灵活性,是相对于教材编写的体例、形式而言的。最易于学生接受、最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材就是最灵活的教材。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②。教材编订应在重视选文的基础上,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语文教材应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如演讲、辩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教材的编写应思考教材的形式美以及呈现形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作用。传统的教材形式单一,版面单调,学生的主体活动空间得不到体现,板着面孔迎接学生,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感。
语文人文性的内涵之二:更新教学的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
语文人文性的解读,固然离不开文本,但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却直接影响着生命个体的发展。误尽苍生的不是语文,而是教师。语文课人文精神消遁的重要原因,是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问题。教师人文情怀的干瘪,知识底蕴的虚空,个性语言的萎缩,造成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相当多的教师不读书,不研究社会,教学理念模糊,以致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这一点上,优秀教师的例子可以说明一切: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改革实验,以学生为本,抓住“新”“趣”“情”“思”四个字,讲究教文育人的整体性,开拓课外语文天地;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法”改革实验,注重教学的人道化--学生的独立人格受到尊重,注重教学的民主化--强调学生的参与;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改革实验,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强化个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所有这些,证明了一点,语文课要构建学生精神世界,首先要构建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理念的更新,个性的张扬,人文精神的丰厚,才是学生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最大保证。
语文人文性的内涵之三:承认个性的差异,立足健康发展,构建平等平台。
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而其最终归宿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顺应和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人性的需求,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学生的健康发展乃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因此,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教师应努力搭建民主、科学、平等的平台,为学生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性体现 篇7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应注重人文性体现。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应注重人性化的体现。“人文性”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人就是指学生, “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地位和作用的界定直接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尊重教学活动实施的对象———“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存在的差异, 并科学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缩小这种普遍存在的学生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这就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人文性功能的最佳体现。
多年来在从事语文教学活动中, 总可以听到许多老师抱怨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许多学生反应慢, 接受信息少, 认知能力较弱。有的教师甚至将这种学生打入另册, 名之曰“差生”, 或“学困生”。他们殊不知,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知识技能状况, 本身就是存在差异的。作为一名组织并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 应首先认识并尊重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知识技能状况差异, 并适时采用各种手段, 弥补这种差异。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高三模块复习时, 我们注重将复习的模块习题, 按难易分成ABC三组, 并适时分给班级内知识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 以期望在有限的课堂复习中收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最大限度地消灭知识的死角和盲点,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复习的积极性, 让复习课真正落到实处。
二.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性体现应注重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的选择。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环节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应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使用。“文学就是人学。”一篇好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千古流传而被读者津津乐道, 就是因为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展现了人类美好的情感, 展现了人们对世间真善美的不逾追求。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者 (教师) , 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 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好的情感、体悟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真挚追求。例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 作品从作者发自内心对于“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出发, 采用大胆新奇的笔法, 以惊人气势叙写了对于蜀道之难的种种思绪和联想。全文宛如一个潇洒俊逸的白衣少年面对眼前的雄奇险峻之景发出自己内心的浅吟低唱, 铿铿之音不绝于耳。几许浪漫、几许豪情、几许深邃、几许昂扬, 李白笔下的对于“蜀道之难”的深情吟诵宛如一张大的中国泼墨山水写意画, 气势雄浑、震人心魄。作为一个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工作的教师, 我们在讲授《蜀道难》这篇经典的时候, 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种深厚的人文关怀传达给自己的学生。如果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对词句篇章的分析, 而没有注重这种蕴含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深厚的人文积淀,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就文论文”的境界上。
三.中学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体现也应注重教学手段的选择。
一位教者曾在讲授《失街亭》一文时独具匠心地采用了播放电视剧VCD片段的方法辅助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厚重的历史氛围”和“鲜活的历史人物”应和着浓郁的富有民族气息的唢呐伴奏带给了学生极具震撼力的表达效果。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极具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的人物形象让极具人文气息的热烈的课堂气氛始终弥散在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始终应贯彻人文思想这个大的理念。古人讲“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只有我们真正把“人文性”这个鲜活的教育理念融入我们现实的教育思想当中, 我们才能把极具人文色彩的中学语文课上实上活。那是因为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凝聚着较丰富的人文思考, 语文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在从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应真正注重教育手段的人文性, 始终把人文性看成是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始终坚持运用人文性这把尺子去衡量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前进的每一步。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 不仅体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理念、内容和目的上, 还体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合格中学语文教师, 应始终把握语文课堂人文性这个核心的教学思想, 学会用“人文思想”去解决中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把语文课上好, 才能真正达到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综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有效统一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为语文教学创造了富有文化修养的人文环境。然而,纵观近些年语文教学实践,对于语文工具性的倾斜过于严重,尤其是应试教育影响下,一味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改革要求,在课堂中以“一言堂”、“满堂灌”为主的教学形式,不仅将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更是将学生物化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对语文文本的肢解更为严重,过分强化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及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统一,体现语文教育价值的同时,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能力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人文性与工具性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一万三千多里”等。再读文本,体会一下,怎样读才能读出“长”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学生朗读的效果马上有了改善。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长城的实景图片,创设了学习情境。学生被长城雄伟的气魄所震撼,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学生的朗读更准确,更深情。这种有层次的读的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心的感悟。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得到较为巧妙的融合,自感效果较好。
三、新课标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逐渐发展,最终将其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知道,课程性质决定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是如何凸现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的?
1.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2.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习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文本、老师、同学等)倾诉、表达。
3.从语文学习方式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对教科书的盲从与迷信,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无疑,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会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从语文评价标准看,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机制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批判一卷定终生的考试评价体制,要求评价内容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积累,同时还要慎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渗透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这是语文学科新课改的一面旗帜,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最高宗旨。
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这期间每个地方、每个学校都在尝试课改,努力实施新课标。在推行课改的大浪潮中,由于每个学校所付出的努力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就不尽相同。一部分实验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有着一套独特的课改方案,它们立足长远,力求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关爱、最充分的发展,在师生真诚互爱的平等合作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反对传统教学中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师生对话。可以说,这些实验学校已经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真正融入到了语文教学。然而,由于升学压力,依然有太多的学校只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条条框框的记忆,仍然推崇标准答案的唯一性,给学生的讨论也是空洞的,学生思考所得的结论在教师的总结性发言中显得苍白无力。
课程标准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凝结着教育家和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的智慧,反映着时代的要求,是一套适合我国现状的教育理念。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课程标准的引领。
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 篇9
我们教师都知道,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中,也体现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对文章内容的理性探究,也要有师生情感的积极参与。正是这种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了魅力。重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呢?
一、挖掘文本因素,陶冶学生情感
文本,绝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组合,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实施人文熏陶的工具。“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把文学作品当作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积极发挥人文教育作用。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呢?
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针对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意境,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第七册《珍珠鸟》这课人与鸟的亲近,互相信任是本文的重点。老师注意了小鸟的戏剧性变化。其实鸟能产生这样的变化就是源于作者对它的精心照顾,人对鸟的信任。这是本课的人文性。这才是文章的重心与中心。我觉得设计时可以按:我对小鸟的精心照顾、小鸟的变化,两条主线并进。侧重我对小鸟的态度。让学生抓住最受感动的地方细细谈。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最后,还应该把落脚点放在人文性上。在发散思维训练完后,老师应总结到: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一同生活在大自然中,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大自然才充满了生机,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乐趣。动物属于大自然,植物属于大自然,我们也属于大自然。你觉得,该怎样做才能使这只珍珠鸟更加快乐地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放回大自然。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达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2、按专题进行单元阅读教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一组课文内容中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留给他们足够时间思考。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我们就围绕“学伟人”这个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这组课文中的伟大人物有孔子、鲁迅、彭德怀、史丰收„„展现在孩子眼前的是一个
个英雄的、伟大的、令人崇拜的人物。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孩子去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对于学伟人、感悟伟人精神也更加深刻而广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一些深刻的思想、感人的形象、正确的道理、优美的语言等人文因素来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
3、拓展文本内容,通过实践体验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又一途径
语文课程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共鸣、审美愉悦和哲理启迪,但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融入情感,提升情感?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例如:《牛郎织女》后第四题:“读完这篇民间故事,你对故事中各个人物一定有自己和认识和评价,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再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书后习题:“你认为巴金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巴金爷爷身上,你得到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关于最大的启示,有的学生可能觉得是珍惜时间,有的可能觉得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诸如此类,教材没有过多的束缚,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标准答案诠释者的冷峻,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理解的多元化。通过实践体验,缩短了社会现实与学生语言交际的距离,为学生语文学习创设了入耳、入眼、入心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悟性、灵性与创造性,学生会自觉地做一个懂得爱护人、体贴人、关心人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二、珍视独特感受,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是向学生添加某种外在的思想或精神,而是注重在语文教育中发掘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潜藏的自由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充分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开放、平等的教学氛围,这将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不可缺少的阳光、气候、土壤。
例如,《烟台的海》是一篇语言文字十分优美的文章,它介绍了烟台一年四季海的独特景观。导入新课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烟台不同季节海的独特景观,学生直观地感知到了它的美,逐渐入境,阅读兴趣被激起了。紧接着我让学生接触文本,从文本入手来体悟它的独特。要求在初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反复读,读中思,读中悟,读出感情。学生明确要求后,兴致高昂地投入课堂。在稍后的交流中,学生不仅有感情地朗读,还交流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表达出对烟台冬天的海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赞美,因为它具有挑战性;有的则表达出对夏天的海的喜爱,因为它像少女,温柔恬静;更有人喜欢春天的海,因为它给
人以希望;而偏爱秋天的学生则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烟台人们为此忙碌而充实„„
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把阅读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愿读、乐读,最终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边读边想,读中去体会,读中去感悟,读中去发现。因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合理偏见”,尊重学生对文本解读的丰富性、差异性、独特性,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多元解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简而言之,在阅读活动,我们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对作品的各种艺术及其表现方式的批判性评价,注重在讨论中训练学生,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人体验。阅读教学无固定的探究形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通过阅读作品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这是我们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所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三、拓展课外知识,召唤人文内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的是学生必须与生活,社会相融,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素质的人。
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学生在课堂上拓展、延伸,但充实要在课外。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受到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布置人文性的作业,引导组织学生去阅读、感受中外优秀作品,从中受到感染与教育。在阅读的同时,指导中、高年级的学生写读后感,组织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搜集有关的作者资料、相关的作品。引导他们进行社会考察,去发现搜集民间的优秀艺术作品,去发现民间艺术的魅力,感受到祖国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学生的作业体现出无限的情味,无穷的趣味,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去完成作业,感受到完成作业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每学期举行古诗诵读赛,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天花十分钟阅读一篇文章,并作好摘录。开展故事周活动,让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储藏下几个有趣的、有意义的小故事。每周小练笔,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校园、走向社会,去发现、去挖掘、去描写生活中的人与事,去抒发自己的情与感。同时引导、带动更多的学生走上这条路,为长大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同时在活动中,学生发现自
我、珍惜自我,让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找到自尊和自信,真正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四、注重言传身教,注重潜移默化
在学校中,老师是许多学生的偶像和崇拜者,老师的言行举止、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日常的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丰厚的人文素养去影响学生。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让教育充满绿色,向学生倾注人文关怀。多给学生“微笑”,少一些“冷眼”,多给学生“温暖”,少一些“冷酷”。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老师的人文关怀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加油站,风雨征途中的竹杖藜。在教学中,师生要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真正发挥教人以生命智慧,给人以健康心灵的教化作用,引导并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
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而其最终归宿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顺应和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人性的需求,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学生的健康发展乃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因此,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教师应努力搭建民主、科学、平等的平台,为学生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语文教学资源中的人文因素呢?
一、倡导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它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它还提倡跨领域学习,提倡语文与其他学科的配合。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探究性学习
小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类似于当前中学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求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共同研究为主要特征,注重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共同研究,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一般遵循“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问题解决)——应用(问题迁移)”的基本流程。
三、加强实践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加强实践性学习最大的益处是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习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既增强学习知识的直观经验,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与能力。实践性学习的方式很多,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游览名胜古迹;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能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进行讨论、学习辨别是非曲直。
四、重视体验与感悟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途,是一个生命体验与感悟的历程。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与学习更为深刻,它带着生命的铬印,涌动着生命的激情。语文学习的模糊性决定了不少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虽然学生很难表达,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痕迹深深。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这又决定了体验与感悟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
生命的高度尊重。因此,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体验乐趣;感悟真情、感悟真理,感悟文化。学生会在这样的培养下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内涵的人。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 篇10
陈远贵
众所周知,语文是软科学,没有数据,不可统计;没有公式,不可推理演算。人文性才是语文课的关键所在。多少年来,它被遗忘在不知什么地方的角落里。今天,反思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教育家的经验,我们要大声呼吁:归来兮人文性。
有人曾这样发问:“语文老师,你会讲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每个语文工作者都不免沉思。的确,我们好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曾做了什么。那么,是我们不知道人文性的重要吗?是我们没有能力上人文性的课吗?也许都不是。关键问题是三个字:有顾忌。与其戴着镣铐跳舞,还不如呆在囚笼里散步。于是很多语文课便变了味数学味、政治味。
语文课难上,这几乎是公论。原因之一是本身条条框框多。有大纲,不就不行;有教参,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有语法的束缚,很多流行的鲜活的语言在语文课上是不对的。原因之二是谁都听得懂,谁都来指点,于是教者便在少了主张,缺了主张,没了创新,没了信心。原因之三曰“祖宗”厉害。“祖宗”者,高考也。它是什么模样,小的们便要争相效仿,真恨自己不是被“克隆”出来的。这样一来,人文性哪有立锥之地。学校要的是分数,家长要的是分数,孩子要的还是分数,那么,老师何去何从,可想而知。面对高考,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苍白。于是,充斥语文课的是段落分析,好词妙句分析,思想大意分析。分析,分析,还是分析,真恨不能向像物理学那样分到原子、中子、质子、介子方肯罢休。殊不知,一篇好文章之所以好,并不会因为一个字、一个句或一个段,它是一个整体,它是作家完整的.艺术构思的凝结,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我们应该尊重其整体性。切切割割,条分缕析,本身已违背了文章的章法,又有何合理性好谈。这种完全不顾及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忽视人文性的急功近利的语文课,至今仍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不得不让人痛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好处是悟出来的,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是建立在相当的阅读量之上的水到渠成的结果,又哪里是教师凭一张嘴讲出来的。思如泉涌,汩汩滔滔。好的文章是有感而发的,绝不是凭空想象附会杜撰出来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讲得头头是道,写文章的方法也罗列条条,俨然就是一文章大家,正在给小的们指点迷津。可小的们的大作却依然是假话、大话、空话的堆砌。他们不敢说自己的话,怕犯思想错误;不敢表露真情,怕不登大雅之堂;不敢出格创新,怕离题丢分。我们本着好意的却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培养出来的是出乎意料的平庸之辈,这恐怕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性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教学 人文性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为生命教育,它给各个教学方面,各个学科都带来了挑战以及机遇。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过去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改革后的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适应哪些新形势,提升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素质,以人性教学的方式逐步把握住当下的课堂教学艺术。
一、舍弃旧理念,认识新思想
在陈旧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以纲为纲的教育模式,只作为一个传授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意识。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课程不光是实施教学的最终结果,还应该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即有效又动态的教学过程。其实,课程的实施需要技术,同样需要艺术;课堂不仅仅是权威的,也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在同等地位;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那么在这时候,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光把自己当做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和消费者,还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课程的生产者来看待,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课程的资源开发和设计中去。只有这样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新思想,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二、丰富自身,在实践中提高素养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丰富自身的知识,充分挖掘自我的潜在资源,-并且合理利用外部资源。
作为一个授业者,我们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如果你要给别人一杯水,你就要有一桶水;如果你要给别人一桶水,你就要有一盆水。这说明自身的积累是重要的,但同時也要充分的发掘自我的潜在资源,它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行为。但是这种潜在的资源却是自己无法感受到的,甚至不知道它也会制约着自己平时的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能感知自我潜意识的制约,是与他是否能理性的投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成正比的。如果不能理性的投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那么就会落入陈旧的习惯中去,随之教育教学方式也越发机械,无用。教师本身可以通过每日记录教学报告,教案以及论文等多种形式来发掘。所以,教师充分发掘自我潜在资源,是提高素养的重中之重。
同时,外部资源的利用,也是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素养。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包括同事,学生,家长,同行等等。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合作教学,专题探讨,加强与校外同行合作交流等等。要随时掌握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与同行的交流,才能更好的促进自我发展。同时,学生家长的及时反馈也是促进师生之间成长的重要媒介。
2、物质资源,戏剧表扬、影视广播、图书报刊、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文物古迹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如果语文老师能够有选择性的合理把他们带进课堂当中,那么学生视野拓展了,相对的学习语文的热情、兴趣就会提高,同样会带动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能力。3、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可以同时归并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它可以查阅资料,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以及同行进行交流。4、精神资源,他主要指人们的内心对美的诉求。在中考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对美的诉求都是存在的。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拥有美的学科。所以,初中语文老师就要运用自身的美去舒展与协调学生以及自己的心灵,寻找,参悟美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在实践中提高素养的过程。
三、初中语文应彰显人文性
从学科上来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仅仅从内容上来说,语文即为语言,那么语言同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重点在于,无论是从人类的整个发展史来着眼,还是从我们每一个人语言积累的过程来看,愈是处在起始的位置,语言工具性的特点就愈鲜明;愈是达到了较高的位置,语言的工具性的特点就愈衰弱。但是,人文性的特点则不然。愈是起始阶段愈单薄,愈是处在较高位置上愈深厚。当一个人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他首先要了解文字,学说语言的时候,快速清晰的认清、读准它,而无暇去参悟其中的人生感悟,人情情怀;当他逐渐成为一名初中生时,他们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一定的智力水平,这时候语言就不再是简单是字与言,而是变成了一种文化,与人生,与精神交相辉映,语言才是人文。
对于初中的语文这门学科,人文性就是它最根本的属性。纵观初中的所有学科,从功能上看,语文是最能担当起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学科。那么,这时候,初中语文的学习就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让他们在有了一定语言基础上,深化语文人文性的特殊含义,参悟人生,塑造自我。
四、教育教学方式要有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感悟人性,升华人文,体会人生的大讲堂。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气氛愉悦,学生求知欲强,并且积极去探索的氛围。这种氛围一定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旦学生被动的去接受这些,那么,不要说气氛,就连应该具有的求知欲都荡然无存。如果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能平等地对话、交流,就以为学生有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样,学生和学生之间才可以进行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能够平等的交流意味着共同分享、理解、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让互相交往的乐趣在师生之间充溢,让快乐交换。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现有教育教学方式的变更与创新,启发式代替灌输式教学,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综合信息互动交流替代单一的信息传递,人与人合作改变单人思考现状,让个性化彻底舍弃模式化。只要这样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更好的迎合新课改教育给我们带来的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的人文性论文08-18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09-25
浅析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09-10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07-03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1-13
小学语文课性学习论文05-2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06-20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05-28
语文课堂的生成性论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