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2024-10-25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精选12篇)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1

河北省从2009年高考开始, 首次使用新教材、新大纲, 从考试大纲到命题制、命题形式都有一些新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 面对高考, 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运筹?根据近年来考生的具体学情, 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教学中, 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教学几乎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 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积累,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为了使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既要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更要重视其人文性, 积累人文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2. 考试大纲、命题体制、命题形式和内容, 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近年来, 由于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虽然接触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 但学生文学素质、文化素质整体相对较差, 文学、文化、艺术知识掌握得很少, 仍然缺乏文学修养和文化思考。相对稳定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考试大纲、命题体制、俞题形式和内容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 我们应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3. 扩招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普遍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思想深度, 更缺乏独到的见解。 (2) 知识面窄, 对知识缺乏灵活应用。

4. 现实教学中, 常常存在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偏废现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很多设计意图不明, 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 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 它熔铸在目标中, 体现在目标所蕴涵, 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的一面, 但是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弊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 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启迪思维的问题, 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 无形之中都给学生的头脑加以禁锢。在很大程度上, 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从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开始促成了, 这样就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使题海大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其实, 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 语文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 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 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 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满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 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打造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的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材所选篇目, 是经典的美文华章, 是深刻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勾践的忍辱负重, 屈原的忠君爱国, 烛之武善于辞令, 触龙的不计个人得失……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等等, 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 都能陶冶学生情操。因此, 以书为本, 广泛的积累,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以专题为本, 提高文化品位。同时结合课文, 开展文化专题研究, 如孔孟文化专题研究, 屈原文化专题研究, 李杜文化专题研究, 陶渊明文化专题研究, 苏轼文化专题研究, 阿Q文化专题研究……写出文化专题研究文章,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和语文读本, 让语文教学归真返璞, 回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健康道路上来。把握好“语言和人”“语言和社会”“语文和文化”“语文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 语文教学才会变得鲜活起来, 才会真正体现人性的光辉。

2. 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范本, 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 终究会营养不良。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在文学的殿堂里体味《三国演义》的智慧、《水浒传》的侠义、《红楼梦》浓烈的人情味、《西游记》丰富的想象;穿越时空, 走进《巴黎圣母院》, 去倾听但丁的《神曲》, 观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对话,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对话, 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学生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学习、心灵的重要性, 于是我又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传》。记得有的学生在学习笔记中是这样写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及海伦·凯勒, 您让我看到了最有价值的书, 而海伦·凯勒让我看到了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谢谢您, 老师!我会努力的!请放心吧!”

3. 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影响学生的人文品质。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就要在为人和治学上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意言行举止, 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提升学生人文品位。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是经得起我们用现代文化视角去审视、去着装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参观文化遗迹, 在缅怀古人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总之,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是靠教学中的外加和灌输, 而是靠感染和体验、靠潜移默化的渗透生成和逐步积淀的。学校加强语文人文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地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的工程,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学校的教育才有立足于社会的资本。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2

我们知道,语文学习不是信息从外到内单向的输入,而是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碰撞融合。它需要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不能只是满足于记忆。学生要不断地将新接受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从而将二者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起来,让学生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想的光芒。课堂上教师只应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且这种引导是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引导,而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如在《项链》中,玛蒂尔德在资本主义世界观的腐蚀下,因贪图享乐而经受了多年的痛楚,但她就没有可爱之处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情景剧表演,在形象生动的表演中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明白,玛蒂尔德是如此的可爱,她勇敢地承认过错,她在厄境之下没有气馁,而是发奋图强,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这又是何等高尚!倘若我们仍然沿袭过去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带偏见的理解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必会千篇 一律地用政治眼光来看待这个不幸的女人。如此,他们又怎会从这一篇课文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变化、有所探索。在变化中方能创新,在探索中方能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能力,必须经由他们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才能获得从认知到领悟的进步。从人类本身来讲,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从认知到模仿到领悟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必须依靠具体的生活实践来实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头脑之中。这种理论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的。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多作鼓励,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益处,从而使其终身受益。比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学生可能对其中引用的古诗文不太了解,诸如“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或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之类的,其实只需取一荔枝进行比对便可。又如学生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尽可在生活中进行模仿辩论演讲。再如写作时,学生往往喜欢“复古”,让写“水的灵动”,许多人便立即联想到屈原自尽的汨罗江、项羽自尽的乌江,如果教师能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江河湖泊,哪怕是自来水,那么作文情感的真实性便油然而生,人文情怀也就会大大增强。由此可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性。

三、重视对作品的赏析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如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体现了社会的良知。好书美文能启迪智慧,更能滋补精神。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精神遨游的绝妙空间,它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精神灵魂的洗涤,它能使学生纯洁的品质和墨韵书香融而为一。如果我们机械地用传统的理念对待语文教学,比如对作品作过多的分析、下过多的定论,那么,即便是再美的作品,学之也味同嚼蜡。只有细细品味,品味之后,学生才能真正接受到美文的熏陶,才能受到应有的人文教育。我们在学习李煜的词时,如果不细加品味,往往会误认为其中的情感是作者的无病呻吟,而不易感受其内心的亡国之痛;学习《愚溪诗序》时,学生起先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细品之后方知,客观景物被柳宗元冠以“愚”名,其实是表达了作者的愤激之情;学习《荷塘月色》时,学生在欣赏荷塘美景的同时,可以品味“另一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情景反差,从而感悟作者那追求灵魂清净的境界。

浅析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文学素养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浓缩和精华,是前人文学艺术的结晶。文学的基本点是人学,因此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和思想意识。“人文性”是其中重要的构建要素。因此,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性,就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全体学生达到课业目标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面临的选择,支持学生在特长方面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发展健康的文学素养

学生通过预习和老师的讲解,了解文章中的观点。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将文章中的内涵和精华转换成自己的东西。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进行不断的内化和创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广开言路,让学生多多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在广开言路的同时,要平静接纳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吸取大家的观点。培养学生集思广路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回答,多提供有价值的不同观念,给学生提供评价别人和被人评价的机会。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演讲、作文、辩论等都可以由学生进行评判。

二、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主体之间的个性

教师应当是学生主要意识形态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参与课程开发,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是了解学生最主要的方式。随着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学思想,应当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业目标完成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课业上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要积极引导。并且向学生提供相应的书籍和资料。例如,语文课本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将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相关片段进行播放,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进而引发学生对“父母之爱子,并为之计深远”的思考。语文的学习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之前都给学生说一些朝代上的趣事和背景,使学生更加感兴趣。而且语文的培养应当主要放在古诗、宋词、文言文等方面,这些是中国古代人的结晶,也是中华艺术的最高形态。

三、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是分不开的。例如,古诗中著名的《游子吟》和文言文中的《木兰赋》都是歌颂父母的古诗。这些诗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感激父母”。高中语文课本上都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文章,但是也有与现今的价值观相互冲突的地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种价值上的冲突,培养学生在冲突上的思考。

语文的学习也是中国文化的学习,而人文性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因此语文也是人文性突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观点,积極进行引导和指导。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课业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感情,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李会芬.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J].金色年华:下,2012(2):96.

加强职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篇4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把握语文课程特点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很少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更加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这种教学目标反映出的教学观念就是重结论, 轻过程;重认知, 轻情意;重智能发展, 轻心理成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会死记硬背, 不知思考问题;只知接受, 不知创新, 成为一个个装知识的容器。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因素的诱发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而语文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师, 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跟上时代步伐。语文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作用:一方面要传播文化知识,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弘扬人文精神, 崇尚人文价值, 丰富精神文化, 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 要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语文教师, 他的教学实践, 决不仅仅只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照本宣科的进行语文教学。因为真正的语文教学内力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

常言道: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成为自来水。课堂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水流”, 而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不应满足于只做教书匠, 应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品位的学生引路人, 用自己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创造性的教学言行将学生带入人文殿堂。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 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 会使得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需要得到充分的保证, 有利于语文教师专心的教和学生专心地学,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有利于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语文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 努力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 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引领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不断提高自我。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呵护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要有耐心, 适度宽容, 使每个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 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从而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氛围中, 充分展开认识活动, 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此外,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和谐关系, 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把语文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用自己的思想和生活阅历, 去感受语文的文本魅力。教师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者,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而不是硬生生地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明代学者朱熹曾云:“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要给学生广阔的自由想象的空间, 用真诚的人文情怀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 以平等的心态做学生真正的朋友,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 从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这正是语文课程人文性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和价值追求。

三、改变教学方法, 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理念

职业学校语文课授课内容的选择和教授方式上也应该有所改变, 传统语文课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的切身体验,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 常常照本宣科, 倡导的语文实践活动成了口号, 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 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驱使下, 只是一味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 完全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和内心需要, 把学生变成了死记硬背、机械理解记忆的工具。针对这一现状, 职校的语文教师应尽量避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多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泼的授课方式, 通过即兴演讲、课文朗诵、戏剧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尽情发挥, 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魅力尽情展现, 让语文课堂成为他们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四、立足课堂,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语文的课程文本, 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组合, 而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 进行人文熏陶的工具。“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 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因此,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文本, 把课文当作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 积极发挥其人文教育作用。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程, 是一个生命体验与感悟的过程。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与学习来得更加深刻, 它带着生命的印记, 焕发着生命的激情。语文课程学习的模糊性决定了不少东西往往只能体会而无法明说, 虽然学生口头很难表达, 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却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印象深刻。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 这又决定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是独一无二的。《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正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因此, 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与感悟, 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体验乐趣;感悟真情、感悟真理, 感悟文化。学生会在这样的培养下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内涵的人。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5

陈远贵

众所周知,语文是软科学,没有数据,不可统计;没有公式,不可推理演算。人文性才是语文课的关键所在。多少年来,它被遗忘在不知什么地方的角落里。今天,反思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教育家的经验,我们要大声呼吁:归来兮人文性。

有人曾这样发问:“语文老师,你会讲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每个语文工作者都不免沉思。的确,我们好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曾做了什么。那么,是我们不知道人文性的重要吗?是我们没有能力上人文性的课吗?也许都不是。关键问题是三个字:有顾忌。与其戴着镣铐跳舞,还不如呆在囚笼里散步。于是很多语文课便变了味数学味、政治味。

语文课难上,这几乎是公论。原因之一是本身条条框框多。有大纲,不就不行;有教参,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有语法的束缚,很多流行的鲜活的语言在语文课上是不对的。原因之二是谁都听得懂,谁都来指点,于是教者便在少了主张,缺了主张,没了创新,没了信心。原因之三曰“祖宗”厉害。“祖宗”者,高考也。它是什么模样,小的们便要争相效仿,真恨自己不是被“克隆”出来的。这样一来,人文性哪有立锥之地。学校要的是分数,家长要的是分数,孩子要的还是分数,那么,老师何去何从,可想而知。面对高考,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苍白。于是,充斥语文课的是段落分析,好词妙句分析,思想大意分析。分析,分析,还是分析,真恨不能向像物理学那样分到原子、中子、质子、介子方肯罢休。殊不知,一篇好文章之所以好,并不会因为一个字、一个句或一个段,它是一个整体,它是作家完整的.艺术构思的凝结,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我们应该尊重其整体性。切切割割,条分缕析,本身已违背了文章的章法,又有何合理性好谈。这种完全不顾及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忽视人文性的急功近利的语文课,至今仍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不得不让人痛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好处是悟出来的,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是建立在相当的阅读量之上的水到渠成的结果,又哪里是教师凭一张嘴讲出来的。思如泉涌,汩汩滔滔。好的文章是有感而发的,绝不是凭空想象附会杜撰出来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讲得头头是道,写文章的方法也罗列条条,俨然就是一文章大家,正在给小的们指点迷津。可小的们的大作却依然是假话、大话、空话的堆砌。他们不敢说自己的话,怕犯思想错误;不敢表露真情,怕不登大雅之堂;不敢出格创新,怕离题丢分。我们本着好意的却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培养出来的是出乎意料的平庸之辈,这恐怕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篇6

大学语文集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于一体,是传承古典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陶冶世人情操、提升国人素质的基础性学科。徐中玉先生曾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未向先前预计的美好愿景发展,反而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学习的功利性、无用性、媚俗性等杂音充斥于教学中,与大学语文教学紧密相关的人文性却渐行渐远,这种趋势倘若不及时扭转,势必会影响国民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鉴于此,笔者在新时期如何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方面做了以下探索研究。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个高校在匡亚明、苏步青等教育家的影响呼吁下,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并将其明确定位于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基础性学科。“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传统典籍《易经》,言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我国传统文化解读中,注重的是文德教育,是指以诗书礼乐来教化百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涵养自身,使百姓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和人格追求的精神塑造;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更注重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人的个体价值。五四运动以来,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人文”有了新的内涵,其更加强调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价值,关切人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审美品味、理想追求、处世原则和担当精神等内容。

“人文”的外延与内核潜移默化地不断发生变化,与之息息相关的大学语文教育也应作出新的调整与变革。大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其不应再简单停留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汉语知识、诗词文赋、写作技能等层面,而是应该突出弘扬民族文化、塑造完整人格、提升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层面上来。

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一是部分高校尚未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我国一千多所高校中仅有少数院校开设了语文课程,这就极不利于人文教育的普及。二是学生对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存在困惑。多数学生把开设的大学语文教育看作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和复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模式保守,教学方法单一。有的教师把语文教育看作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文章写作的工具,忽视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有的教师则过分注重学生个性自由,冷落架空文学、文本的解读,一味强调内心的体验、情感的熏陶,这些都是脱离大学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表现。四是大学教师自我认知的茫然和教学理论研究的缺失。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作为公共课程,处于边缘地位,令很多教师找不到专业归属感。大学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存在严重不足,高水平的论文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面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何晓园先生提出“大学语文必须重视人文教育,这是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和完善的方向,是大学语文的科学定位,也是拯救大学语文的必要途径。”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性、人文性”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学教师不仅要加强传统文化、文学的教学,还要融入哲学、历史、美学、文艺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使其大学语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素质教育三个阶段,现已处于素质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其中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当下我国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能力、艺术、体验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其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道德情操等层面。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指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大学语文是提升和改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其经过专家学者选编的中外文化名篇,汇集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精髓,是高校大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宝库。张岂之先生曾言道:“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大学语文教学旨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其具有鉴赏美、创造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门思想艺术,其承载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担巨任。“文以载道”,如大学文本中节选的屈原《橘颂》《离骚》《渔父》,司马迁《苏武传》、岳飞《满江红》、文天祥《正气歌》等名文诗篇,都闪烁着古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学生在欣赏古人优美典雅的文辞之外,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宽广胸襟和英雄气节,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文化的热爱之情。

大学语文教学对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层面也有广泛影响。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的传承、渗透与传播,我国的经典文本中深蕴着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人文基因,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孔孟之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老庄之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释者情怀,其无不包涵着古人的智慧,闪耀着圣贤的光芒。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个体的语言水平不仅决定其感受世界的精细度、敏感度,还影响其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三、探索大学语文教育人文化的途径

大学语文要完成教学的终极目标,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就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突破。

1.强化教师人文意识,丰富人文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花中园丁、世人表率,无论是在学识还是在举止行为方面都应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担负着塑造人完整品格的重任,这就要求其必须具有精英意识,在学识上不仅仅是精通文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等本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哲学、美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文化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语文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丰厚的人文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更多的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拓展出更加广阔的人文天地。

2.挖掘文本深刻内涵,拓宽知识外延

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涵盖美文、诗歌、戏剧、小说等体裁,具有一定美感和可鉴赏性的文学作品。这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不同民族的精英人物编撰完成,是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代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传授一些语文常识和浅显地讲解文本内容,而是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的内涵,突出文本的人文性。

在教学过程中,解读文本信息内容,目的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获得相应的审美愉悦享受。文学经典的解读,除从文学角度鉴赏外,更要深入挖掘其“非文学”层面的内涵,譬如《四书五经》《庄子》《左传》《史记》等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作品,就可以从经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等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不断挖掘其人文性内涵。如在给学生讲解《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一文时,除基本的文学知识外,可以从文化角度解读我国传统的谋略文化、兵法思想等。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人文与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通的,如诗仙李白的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紫”色,除能让人产生庐山风景优美之遐想、获得审美的享受外,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杨叔子先生就曾经指出过:“正确地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光发生‘漫射的结果,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3.突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人文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文本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在延用传统的耳提面命、照本宣科的传播方式,而是要借助通俗语言、科学技术等内容来激活枯燥乏味的作品内容。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简单易懂、风趣幽默的通俗解读方式来讲解文本内容,也可以借助图文、动漫、音像等手段构造文本内容描述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说新语》相关文章时,教师首先可以先介绍一些有关“魏晋风度”的文化背景,让同学初步了解“隐逸风潮”盛行的原因,进而引申到中国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文化”;其次,找一些有关隐逸人士的动漫或电视视频作为进一步加深学生认知的背景材料;最后,可以讲一些近现代文人雅士的逸闻趣事,来进一步解读隐逸精神,以便增进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红楼梦》时,可以将其当作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上层权贵生活的史书阐释,从中研究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民俗风貌等内容。

四、结论

素质教育代表着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课程中,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处理好传授知识与素质教育、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等关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领悟和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魅力,还要激发他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精神,涵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杨叔子曾直言不讳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严重在‘自字上。”因此可以说,大学语文教育是关乎到国家民族整体人文素质是否能够提高的关键所在。

让语文教学更具人文性 篇7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

教学工作面对的特殊群体注定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教学工作要以人为本,多方面多角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 爱学生,给学生温暖。

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学生的内心经常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调整心态,走出困境。对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帮助;对自卑的学生,多给以鼓励;对于平时成绩不理想但一直都很努力的同学,一定让他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分数。

某学生来自山区,平时寡言少语,十分害羞,一双妈妈做的粗布鞋透着朴素和纯洁。可是,自高三“一诊”过后,这个孩子的眼神变得异常复杂。一番交谈,才知道她内心的压力一直很大,从大山里走出来读书,她是全家人的骄傲,但由于基础比较差,尽管她很努力,但是成绩平平。我认真地听她倾吐心中的苦闷,告诉她家人对我们充满期待是因为对我们的爱,即使我们暂时没有取得好成绩,这种爱也一定依然如故。高考前她告诉我,她现在真正明白了家人爱的宽广,她知道人生可走的路有很多,她相信自己在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下,一定会走得很精彩。

2. 尊重学生,张扬其个性。

我常对学生说,要学会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关注学生,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对他们积极正确的观点和做法给予大力支持,对他们有创新性的思维给予鼓励,对比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先听听他们为什么这么想,然后对症分析并正确指导。

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无论成功与否,都请给他们信心,因为一个充满信心的人,不管将来身处什么样的困境,他的内心都有一缕温馨的阳光。

二、和谐为主,关注课堂教学

精彩的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老师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认识语文深刻的内涵,感受文学之美。许多老师不敢将课堂展开,怕花时间花功夫,其实不然,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完了第一册的现代诗歌单元,笔者试着让学生做一节“我爱诗”的课,让学生自主准备。在课堂上,同学们有的朗诵,有的用书法尽情书写,有的唱了出来……这样一节学生自己完成的课,意义深远,内容生动,让笔者和学生都记忆犹新。等到上完戏剧单元时,笔者请学生进行戏剧创作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广泛阅读资料,相互探讨,置身作品当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人生感悟,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三、发展为先,注重课外拓展

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系统中课内是基础, 课外是延伸, 要做到统筹兼顾, 把课堂内外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才能发挥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作用。

高中生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感受生活,并就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研究性学习让语文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变幻莫测的社会美、奥妙无穷的科学美、情真意切的情感美和隽永深邃的语言美都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

我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搜集了家乡的歌曲、传说和俗语。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材料交上来后,我帮他们进行整理并打印成册,发给学生。学生根本没有想到家乡的文化底蕴竟是如此深厚,这些他们自己整理出来的文字,让他们感到亲切和自豪,更加努力学习,让家乡的文化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8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

“人文主义”把“人”放在第一位, 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时刻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武装自己, 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人, 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才是教授知识, 培养能力, 才是提升素养。以“生”为本, 就要知道学生欠缺什么, 学生最需要什么。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以“生”为本, 就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觉、创造的学习, 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以“生”为本, 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关注他的思想, 关注他的情感, 关注他的个性等。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二、教师要重视教材中人文精神资源

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大师们的心血之作, 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文中流淌着大师们的真实情感, 蕴含着他们的深层思索。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 就要挖掘课本、读本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在品味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 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 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 感到自己的狭窄。”可见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的重大作用。重视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 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 完善人格,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走近史铁生、司马迁, 感受生命的顽强, 体悟生命的意义;学生走近艾青、屈原, 理解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走近朱自清、陶渊明, 品味高洁的情操……利用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 学生领会海子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热爱, 普希金自由的渴盼, 马丁·路德金对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人生理想的追求……语文老师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让学生与伟大的灵魂对话, 实现文化的传递, 精神的传递。学生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 在潜移默化中, 心灵的尘垢得以涤荡, 灵魂得以升华, 素养得以提升, 人格得以逐步完善。

三、教师要重视构建人文精神浓厚的语文课堂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因此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就需要老师构建人文精神氛围浓厚的语文课堂。推新弃旧, 那种简单的“灌输”、“填鸭”、“说教”、“训练”的教学方法要坚决摈弃, 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更为人文的教学方法, 营造一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自主合作平等对话的课堂。语文课堂是充满激情的, 强调情感的优化。“文章不是无情物”, 要披文入情, 以情动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是诗意的, 富有诗意的导语营造了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富有诗意的朗诵, 让学生走近文本, 走近作者的心理;富有诗意的赏析, 让学生由作者走向自己, 学生在诗意中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语文课堂是平等对话的课堂, 师生对话, 教师放下架子, 共同参悟文理文趣;生生对话, 互助合作, 不仅解决问题, 还学会了倾听与吸纳、宽容与沟通、协作与共享;生与文本的对话, 走进文本世界, 探讨文本内涵, 获得情感共鸣;生与作者的对话, 感悟作者独特体验、气质, 从而把作者的人文气质内化为自己的。

四、教师要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 有人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 语文学习处处有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教材外、课堂外的人文价值。学生的活动主要在学校, 因此要重视校园语文环境的人文价值。校园内文化内蕴浓厚的人文景象, 影响、激励着学生。校园的壁画、标语等无一不熏陶渐染着学生。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激励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学生有奉献精神;林则徐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让学生懂得宽容和抵御一己私欲。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就要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辩论赛、演讲赛,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另外, 学校开放性的学习领域也不可忽视,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房等人文资源异常丰富的地方。学生通过阅读, 拓宽了视野, 了解了生活, 认识了社会, 培养了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考 篇9

一、人文性教育的独特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具有体现价值观,人文性是以高扬人生价值,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理念,强调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的超越性。人文性是反映社会越发达,社会进步标志。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教改研究成果,教师要从科学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角度,针对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对人文性进行必要的探讨,与语文相结合对人文性进行一些的思考。

二、语文教育主体不要超过人这个对象

1.“语文三元论”的思考

将计算机、教师、学生这三者,结合为教育主体。有的老师强调多媒体的地位,提升计算机的教育地位,把人与计算机的地位平等化。这种思想极端地提升教育的科学性,而轻视了对语文教育重要性。为了避免使学生对人文性缺乏兴趣,就要让学生增强创新能力。二是人文性与科学性并重是小学语文教育着重探讨的。在人文性与科学性课堂教学中,首先学生说文享有思考学习的自由,其次,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

2.“语文三元论”的结论

按照以上教育主体观,第一,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采取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营造有创新,启发生学建立情感,为学生创造人性化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讨、自觉地参与研究活动。第二计算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和学生才是人文性教育和学习的主体[1]。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多媒体的功能,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融化为一体,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人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人文教育评价少,认识偏。

管理者对教育的人性化教育,评价少,认识偏,多数校长和少数教师认为:人性化教育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监督、鉴定和考核,是为了让教师听从管理者的安排。根本没有把提高教育质量,做为反馈信息,改进工作,评价作用的有效途径。

2. 没有合理性评价制度。

从评价制度结构来看,人性化教育的主要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鉴定性的评价。[2]缺乏充分的信息的评价,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认识,不仅没有形成反馈网络信息,而且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主体,不可能反映人性化教育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挖掘人文性教育的养育点

首先,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人文性教材中,通过精选古今中外社会的、历史的文明精华,挖掘了大量的“人文养育点”。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课堂,将这些大量的“人文养育点”,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利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独特的人文体验。其次才是人文性的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发展人的情感精神,尊重人情感意思,启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2]。教师在人文性教学时,要确立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在感受人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祖国的经典名著,传统文化,引用古典名著、《道德经》、《三字经》、古筝曲名、成语等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五、积极营造人文性教育的环境

1. 平等竞争,鼓励差生。

一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人格;二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情感上感化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三是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时,鼓励口语不流利的学生,上台演讲,加强口语锻炼,重点鼓励他们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重点帮助,给予肯定。如果从思想和行为上引导差生,从人文性角度关心差生,一定能促进差生产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对差生的健康发展很重要。

2. 互生互动,友好合作。

一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利用各小组之间的互动,评价团体成绩,共同达成教学目,共同达成教学组织形式。二是小组合作,既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又可以作学习是新课程,是倡导人文性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培养良好的人文性的合作学习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文本意义的理解,又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精神世界的塑造,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人文性、工具性、科学化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讨的角度,对小学语文的人文性作以下探讨。

让人文性真正走进语文教学中 篇10

1.“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它立足于个体的发展。它主要包括人生追求、目标、理想、信念、道德水准、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是显示在人类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素质。

2. 语文教学的现状

教学内容的知识化及教学过程的机械化。现在的语文教学, 教师常常是以一个传授者的高姿态把教学局限在知识层面, 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没有将语文文学作品的内容深意挖掘出来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往往陷入一种僵硬的机械化过程, 学生就像是产品, 是按模具生产出来的。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 只是知识的附属品, 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价值的功利化。一方面, 现在社会要求公民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素养,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科学素养的发展, 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 直接反映到教学中体现为重视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 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面对升学的压力, 家长与社会都趋向于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因此, 语文教学的重心变了, 不去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 而去重视知识层面的教学与学习。

学生自我人文素养培养的缺失。对于当代学生来说, 学习变成了一种为社会、为父母的学习, 而不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 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 学生容易产生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对于他们将来的个人发展是不利的。

3. 将人文素养贯穿到语文教学的途径

更新教学观念, 重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学生真正所需为本, 应该从单一的知识授予转变为培养完整的人。教学内容不应局限在知识层面的教学, 而应真正将文本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教学的过程, 不应是一种机械的教与学的过程, 而应是师生互动, 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 成为学习主人的过程。

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 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 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知识丰富、人格高尚、心中有爱, 是构成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 知识是前提, 人格是基础, 关爱是途径。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才能把学生教好,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加强情感教育,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是人性的本质。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思想。教师要与学生加强情感的交流, 使学生能够真正抛开顾虑, 彼此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这样, 学生才会在理解、尊重、信任的学习世界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因为好的人文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其次要将教学中的单一知识授予转变为知识授予与人文素养培养两者同时进行。要将蕴含在文本深处的意义挖掘出来给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领悟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怀,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并最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 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必然会影响到社会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 语文教学应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发展新趋势, 关注学生的发展, 努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应有的作用, 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需求;尊重学生;激活热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99-01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中对“人文性”有这样的解释,“推敲‘人文的含义,可以看到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因素:‘人和‘文。‘人,提示了人的自然特质的一面,提示我们对人的本能需求、个性、潜能等正规和尊重;‘文,指的是文化,提示对人的教育、教化的必要性。”纵观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必修课要实现“实验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而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为了推进教学改革,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活力,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本人对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更有效的融合“人文性”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

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书本的知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上语文课时,教师可能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地讲解,但学生往往会听得昏昏欲睡。所以作为新课改的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活”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活”起来呢?美国著名学者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提到“如果你要使人喜欢你,如果你想让他人对你产生兴趣,那就记住一大准则: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确实在“人文性”中,我们也是要特别关注学生作为“人”方面的需求。关注“人”就是要关注学生在作为人的自然特质的一面,也就是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需求,那教师就不能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了。如在讲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作为教师,是不是只是简单地给他们解释每个词的含义,帮助他们去翻译每一个句子呢?我们有没有想想学生他们是在想什么呢?我们讲的他们想听,想了解吗?他们对文言文的需求是死吗呢?

在讲《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先问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这篇文章的哪些方面的信息呢?你们自己可以去获得这些信息吗?你们需要老师给你们什么帮助呢?”当他们大致看完文章的时候,他们就特别想了解:为什么刘芝兰这么好,她婆婆就是不喜欢她,并一定要把她休了。老师就以这个问题作为突破口去引导他们看文章,找找课文中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当他们遇到不能解释的字词时候,帮助他们补充一些相应的知识。教师在讲这一课的时候,会发现学生听得非常认真,笔记也做得很好。并且他们对相应的知识掌握的也很牢固。这就有益于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想了解什么,而不是为教学而教学。这样,就做到有的放矢了。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学习语文,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多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能关注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关怀,就能更好的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善于真心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作为“人”的自然特质的一面,正是身体和思想成长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情感特别敏感,心灵也特别脆弱,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更应该真心去关心学生,真心去尊重学生,争取做个有亲和力的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的关系。

美国公认的魔术大师霍华·舍斯顿的成功秘诀是特别会关心和尊重自己的观众。他说,在他走上舞台之前 ,绝对不会忘记自己一再对自己说道:“我亲爱的观众,我爱我的观众。”观众看他的表演也特别有热情。以此我们可以发现,尊重别人,是激发他人热情的重要“武器”。

作为老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知道自己是尊重他们的。首先教师要学会对学生微笑。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他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高兴见到你。”如果你时时对学生真情的微笑,会让学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不错的学生,让他觉得老师这么喜欢自己,从而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老师当然要对学生做的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但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就有绝对的主宰权,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好的方面多加以赞赏。我们就是批评学生,也不能太直接,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习惯,当我们听到他人对自己的优点加以称赞以后,再去听一些不愉快的话,自然觉得好受一些。所以当你学会欣赏学生的时候,学生自然就会和你很亲近,那么他对学习你所教的学科,自然也就更加热爱了。当然真心尊重学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特别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及时和细心。

老师对学生所做的作业要及时进行批改,如果不及时批改,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太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文,语文老师最怕改的作业就应该算是作文了,大家都知道改作文的工作量很大,且改多了也觉得特别烦,所以往往会只在作文上给出一个分数,然后就写一句不痛不痒的话。这样批改学生的作文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不在意,再写作文时就不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写得更好。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并且尽可能详细批改学生的作文。如果有可能尽量对学生进行面批,这样学生能和老师就能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从情感上来说,一下就拉近了感情,学生也会明白老师对自己的在意,这也是老师对学生真心尊重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12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高中语文教学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拓展, 学生对于外来文化抱有更多的热情, 而对于我国的以语文为形式的本土文化, 却持有一种冷漠, 甚至漠视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当明确语文教学中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逐渐找回学习的积极性。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就应当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而是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自我体验、自我实践中, 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方式。同时, 教师还应当对班中的每一个学生, 有一个客观的整体认识。在摸清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偏好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教学任务, 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倾向, 为学生构建充满兴趣而又能开阔他们视野的课堂。当然, 除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以外, 还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一来, 学生在一种自主的体验环境中得以进行愉悦的学习, 既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满足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渴求, 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可持续发展能力

汉语的思想文化是语文人文性的发展根源, 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其人文性, 以便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 产生对我国汉字中的民族思想和文化的认同感。也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所特有的魅力。汉字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语文课堂的教学则是利用这一载体和媒介, 让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本质的认知。也就是说体现人文性的语文的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就需要教师利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文化的重要价值。同时, 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媒介, 学生掌握这一门学科, 对于他们了解语文与人际发展间的作用是非常有益的。所以, 在实践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当中, 教师应当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载体, 将其中渗透的语文知识向学生展示出来。在这一方式中, 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出观察生活, 联系学习的良好习惯, 对于他们解决阅读和交流中的问题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提升学生语文的文化学习品味

(一) 捕捉热点, 联系教材

语文的外延实质上与生活的外延相一致。因此, 教师应当以敏锐的灵感, 捕捉生活的热点, 并将这些热点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到一起。也就是说, 语文教学既要发挥出影响社会的作用, 同时又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形式。例如, 教师的比喻可以由传统中的春蚕和蜡烛, 而转化为充电器等新型词汇。当然, 语文的教学也不能一味地迎合社会, 而是应当为学生甄选出体现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容, 继而再结合潮流的形式, 为学生演绎出既符合时代品味, 又体现传统文化优秀内涵的语文教学课堂。这样一种形式, 实际上也是满足了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和时代精神的汲取, 同时又完成教师对于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授。由此可见,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敏锐的感官, 将人文性切实展现于语文的教学实际当中。

(二) 挖掘教材, 展现人文

语文知识是大致固定不变的。但是, 如果语文的教学只是一味地教授显而易见的、千篇一律的知识, 很难再挑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而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现出人文性的教学理念, 就需要教师在不变的教材中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 定位其中的人文性内容。教材的挖掘, 除了能够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外, 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 不断挖掘教材, 为学生开辟新的语文学习天地。

人文性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全新的理念, 它的存在和实现, 是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也是重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 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加大重视人文性教学的力度, 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摘要:人文性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中所重点提倡的指导性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 人文性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也得到逐步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董兰兰.新时期高中语文渗透人文性教学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4 (13) :27-28.

上一篇:无形资源下一篇:胎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