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聋校语文实践

2024-07-02

加强聋校语文实践(共5篇)

加强聋校语文实践 篇1

聋校的语文教师常有这样的遗憾, 那就是虽然付出了许多努力, 花费了很多精力, 可是直到九年级, 许多聋生还是连句话也写不通顺。可是我们又发现, 聋生在步入社会以后, 他们在与我们的短信互通中, 我们读到的句子相比在学校时要流畅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就在一个“用”字, 用书面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实践”。就如吕叔湘先生说的:“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 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新课标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一、让实践走进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与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语文素养, 进行交流与探究。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室里寂静, 说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 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而让学生学会思考的前提是教师要给予机会, 比如说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可以理解的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单, 让学习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思考、讨论, 这样不仅解放了教师, 而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有了不断提高的机会。其次要关注到每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起思维的火车, 都能鼓起勇气举手发言, 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写的机会。如: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答案的语言组织, 小组的讨论结果等等都要落实到“写”上去。不要总把写的环节留在课后, 这样不仅效率不高, 质量也不好;也不要怕学生写不好, 总是由教师包办代替, 从而使学生产生依赖的思想。越是怕写就越不想写, 越是不想写就永远都不可能学会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训练, 何时训练?把教师用来精析细讲的时间还给学生, 给他们创造更多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 相信学生会收获更多。

二、让实践融入课余

1. 阅读课外书籍。

多数聋生不喜欢看课外书, 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理解能力比较低, 学习语文必须要有足够的“积累”, 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所以, 教师要想办法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比如:在初始阶段可以让聋生看带彩色插图的童话书、故事书, 等他们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再逐步提高要求。当然“积累”是为了“用”, 所以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故事会, 评比“故事大王”, 高年级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写写读书心得, 择优上传班级博客。学生在“读、说、写”的实践中, 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 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的好处人人都知道, 可要真正持之以恒却很难。难就难在哪有那么多的内容天天写?所以在聋生接触写日记之初, 不能让他们体会到这样的难处。因此, 我每天课前都要利用几分钟时间有目的性地和学生进行对话, 对话时要求学生尽量把话说完整, 然后作为这一天的日记内容写下来, 字数多少不作限制, 并尽量仔细批阅, 写上鼓励的评语。时间一长, 学生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 许多学生已无需我对话提示能自己找材料来写了, 并把看教师的评语作为一种乐趣, 同学间相互传阅比较, 不亦乐乎!

3. 参与班报出刊、成长档案袋制作。

不要让教室里的班报成为教师比艺的舞台, 而要让它成为聋生学习语文的“实践基地”。从主题的确定、版面的设计、稿件的撰写、插图的绘画都放手让学生一手去策划, 教师只做相应的指导, 这可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机会。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制作也是一样, 照片的题词、作品的简介、写给老师或同学的话、学习体会等等, 这些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 所以一定得让学生动手参与, 坚决杜绝教师为了“面上光彩”而一手包办。

三、让实践走向生活

生活是聋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生活中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教师要紧扣现实生活, 通过多种活动方式,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比如:学校经常和普通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 学生结交了许多的朋友, 我们就开展了以通信的形式向朋友介绍自己、介绍学校、介绍学习生活情况、汇报学习成绩并邀请朋友到学校、家里做客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中, 同学们兴致高涨, 积极性很高, 不仅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阅读和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不仅如此, 我们还让聋生随时随地学语文。如:街上各种各样的广告;各类商品的说明;有字幕的电视新闻、电视剧;乘车、买东西、走亲访友时与他人的交流……“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性活动都在自觉地进行着语文实践。因此, 要尽量扩大聋生的交往范围, 丰富聋生的生活内容, 让他们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自然而又轻松地学语文, 用语文, 逐步掌握其规律。

四、让实践用于评价

通常我们用期末测试来检验聋生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 也往往单凭一张语文试卷来判断聋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而记忆力好一点的学生, 学习自觉一点的学生通常能得高分。其实这样的评价不仅不够合理, 还会让喜欢语文的学生会渐渐失去兴趣。而让语文实践用于评价, 更能体现其客观、公正, 并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如:教师在学期初让学生都准备一本美词美句摘录本, 定期检查学生的摘录情况, 期末可在班内做展览;布置学生每周背诵几篇课外阅读的美文, 每周一检查背诵情况, 做好记录, 到学期末比比谁背得多。这些语文实践有助于聋生积累语言素材, 而学生的日记本、作文本、成长档案袋里的内容则更容易反映出他们的语言能力。期末测试不可免, 但应改变其“面容”, 减少知识点的考查, 加重阅读与写作的考查分量, 着重检测聋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在评价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聋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兴趣、信心, 适时采用生生互评、父母评议等形式, 激励内在动机。

语言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对于聋生尤为如此。明确我们的努力方向, 让聋生在实践中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让我们在学校就为聋生今后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生存基础!

加强聋校语文实践 篇2

围绕“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课题,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教科研展示活动中,我有幸听到青年教师朱香兰的一堂沟通与交往课——《勇敢说出来》,目的在于解决聋生与父母的沟通障碍,提供沟通技能。在朱老师激情四射的课堂中我真真实实地理解了、反思着、感悟着聋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魅力。

一、展开调查,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聋生一般用面部表情,手势比划及一些简单的文字书写与正常人进行交流,但却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朱老师注意到,正值青春期的高年级学生面对成长的烦恼,生活的困惑肯定有特别强烈的沟通愿望。而这一点,正是非常有价值的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调查首先从聋生与父母的沟通开始,调查结果让朱老师揪心,孩子们与父母生活在一个家里,本应亲密无间,由于语言的障碍,孩子们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几乎没有沟通。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二、谈困惑、促交流,引发探究欲望

朱老师从学生父母一方了解到养育这些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艰辛,是多么不易的情况之后,知道这些聋生的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不够,长期以往,以至于孩子误认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针对聋生和父母间存在的沟通障碍,朱老师决定邀请家长共同来参与这节课。课堂一开始,朱老师就提出来这样一个困惑:每周一来上学,许多同学的精神面貌不是很好,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生活困惑引发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父母与孩子的零交流!随后朱老师读了孩子的来信。信中有这样的句子:“爸爸、妈妈,你知道吗?我最怕过的是星期五。这一天我要离开学校回家。可是我害怕回家,因为在家里没人跟我聊天,我很孤单,我觉得我是多余的,爸爸、妈妈根本不爱我……” 孩子哭了,家长哭了,谁也没有料到情感的闸门会打开得这么快,这么猛。朱香兰老师就此抓住了学生和家长的动情点,以情入手,以情动人,扣住这些困惑,打开父母的心扉,从妈妈激动的表情来看,孩子们也知道父母有很多话要对自己的孩子说。就此,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朱老师抓住时机、乘热打铁、激昂地呼吁并点出课题:父母那么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说出来?孩子们,你们受了委曲,为什么不说出来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勇敢说出来”吧!在朱老师情动辞发,激情四射的教学语言中,家长和孩子们一同流下了激动而又幸福的泪水,迫切地想跟对方说说心里话。

三、学习沟通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方式

人类的语言有好多种,其中爱就是最好的语言,虽然孩子与父母的语言有障碍,但只要有爱,什么障碍都可以跨跃。在打开聋生和父母的心扉后,妈妈激动地流着眼泪抱着自己的孩子告诉他:妈妈是爱你的!非常非常爱你!爸爸也难以控制住压抑的情感涌动,尽情地流淌下了不轻掸的男儿泪。在融融的爱意包裹下,孩子们幸福地投入了父母的怀抱。父母和孩子都进入状态,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爱。朱老师眼睛红红地、忙碌地穿梭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穿针走线,翻译着爱的语言。朱老师特别注意学生语言生成转换能力的培养,及时向聋生提出课堂要求:“爱是最好的治疗师。我们都有沟通的欲望,现在,就来想想可以采取哪些办法和父母交流呢?”

A口语

口语无疑是最方便、最能够表情达意的语言,聋校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都同时采用口语和手语与聋生交流,而聋生的观察能力强,只要老师放慢语速,让聋生对照表情看口型,基本能看懂个八九不离十。而有一定残余听力,口语能力较强的聋生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与正常人交流进行交流。

课前朱老师布置每位同学准备一件事用口语的形式告诉父母。听力较好的吴坚俊,首先把爸爸请了上来,较完整地说道:“爸爸,您身体不好,不能太劳累,一定要注意身体!”

于是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来帮吴坚俊分析说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没有称呼?是不是有礼貌?爸爸听了有什么反应?最后朱老师肯定地对吴坚俊翘起了大拇指:这就是一次成功的交流!并以鼓励的目光投向班上的其他学生。

B书面语

在聋校的教育教学中,与手语和口语教学相辅相成的还有一种语言,那就是书面语。它不仅能准确地记录历史和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而且能较长时间的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聋生手语有较大的局限性。许多心理活动无法单靠手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书面语是丰富的,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聋生架起情感交流的桥梁。可见,书面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帮助聋生正确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提高书面语的能力,而且能让老师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实践证明在强化聋生听觉口语康复训练的同时,注重书面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优化语言训练的效果,大大提高聋生的社会交往素质。书面语是一种十分实用的聋校语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

C手语

手语对聋生来说是最好的语言,是听障人交流和学习知识的手段。每个民族都有他的本族言语,对本族语言蕴蓄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听障人不是一个民族。但生理上的残缺和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自然而地形成了一个集团。交际手段的需要产生了他们的特殊言语――手势语。手语无疑是聋生最喜欢、最习惯、最方便使用的语言。手语也是听障人交际和思维的主要工具

朱老师情真意切地和家长交流:其实学手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在欧美国家,掀起学手语的热潮,为的是更好地和聋人交流、沟通。既然你们那么爱自己的孩子,肯定可以学好手语。在课堂上,朱老师让聋生当老师,教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一句手语。一句赞美爸爸、妈妈的话,一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情的话。孩子们首当其冲地教会了父母“我爱你!”“谢谢你,我的孩子!”等等。一个简单的词语、一个简单的句子,让初次接触手语的家长学起来有些手忙脚乱。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要想了解、尊重孩子必须首先了解、尊重孩子的语言。这样能够帮助家长与聋生快捷地沟通,增进情感。

在列举并实践了以上交流方式后,朱老师提示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择优选择使用,特别要注意依据地点、时间、沟通的事件和内容选择最适合的交流方式。这无疑不仅做到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对学生的生活具备有效的指导性。

加强聋校语文实践 篇3

一、努力挖掘并充分展示教材本身包含的丰富的内容美

聋校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于一体, 都是美育最好的材料。从教材内容上来说, 题材多样, 富有童趣;从语言上来说, 丰富精练, 生动传神;从人物形象刻画上来说, 贴近生活, 真实可信, 等等。如有反映领袖事迹的《周总理的睡衣》《关怀》;有反映家乡新貌的《我的家乡》《家乡变了》;有体现关爱他人的《帮助李奶奶大扫除》《亲人》;有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只有一个地球》;有介绍祖国壮美山河的《迷人的天山牧场》《桂林山水》等。课文内容丰富, 题材多样,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便于学生学习, 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感情朗读体味美

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方法。而在聋校教学中, 必须充分利用视觉优势来补偿聋生的缺陷, 而观察又是一切思维和创造的基础。这就要求老师在朗读时必须带有丰富的感情并配上夸张的表情, 使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表情变化, 随老师一同进入教学情境中, 再通过老师的讲解来体会文章蕴涵的美。如教学《桂林山水》时, 让学生抓住文中优美的语句和老师一起有感情地来朗读, 去体会祖国锦绣山河的美。“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多么美的语言文字, 应该让学生好好朗读, 好好感悟, 聋生在这样的美读中, 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美

在新课程标准下, 利用多媒体拓展课文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 开发学生创造能力, 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聋生知识面窄, 理解力差, 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像, 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 化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东西, 使文字与客观事物建立起联系,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如在教学《葡萄沟》一文时, 运用课件演示吐鲁番的美景, 五光十色的葡萄等, 给学生展示美的画面, 给他们美的享受, 从而激起他们对美的追求。

四、在生活实践中拓展美

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语文。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从教材中、课堂中跳出来, 不断扩大教学的空间, 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如学完了聋校语文第三册树类、花类的知识后, 我上了一堂以“夏天来了”为题的拓展延伸课, 我先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回到教室后让学生把自己眼中美丽的校园用神奇的画笔画下来, 同学们兴趣盎然, 画得极为认真。罗丹说过:“不是生活中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学生就可获得美的浸润和美的熏陶。

五、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 以美促德

聋校语文教材中刻画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课文的字里行间蕴涵着思想道德因素, 如《周总理的睡衣》《王冕学画》《聪明的华佗》《詹天佑》等课文,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 让聋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健康、更美好, 从而激发他们做心灵美、有上进心的人。

加强聋校语文实践 篇4

一、学词识句教学的“生活化”

学词识句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学习词句上, 聋生存在学多用少, 学难忘易的特点。由于听力的障碍, 没有口语基础, 聋生在进入学校以前基本上没有语言积累, 在聋校的低年级阶段让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掌握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和句子, 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阅读阶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 努力从生活入手, 尽量让词句的学习贴近聋生的生活, 将使聋生便于理解、记忆和使用, 最终丰富聋生的语言储备, 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例如组织聋生到操场上活动, 可以边活动边学习“跳绳”、“踢毽子”、“拍皮球”等词语, 通过几次活动后, 可学习句子:“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有的跳绳, 有的踢毽子, 有的拍皮球。”还可以学习句子:“他在做什么?他在跳绳。他去哪里啦?他去操场上跳绳。”等等。只要教师做有心人, 抓住聋生所处的由人、事、景、物、情构成的生活环境, 让聋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到语言。

此外, 可以让学生准备有积累语言的“采撷本”, 记录生活的“日记本”, 练习对话的“交流本”, 及时采集学习生活中的鲜活的词句。对校园里的场所名称、物品、动植物等静止物态, 学校活动、天气事件、校园故事等活动物态, 都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现场学习。

二、阅读教学的“生活化”

由于聋生的情感体验相对贫乏, 在对课文情感的把握上常常陷于游离与苍白。在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为聋生创造具体生动、引发联想的情境, 设计双向互动的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由景入情, 以情观景, 启发想象, 步入情境。

例如, 在教学聋校实验教材第十册《我爱家乡》时, 学生对教材中描绘的家乡美景缺少体验, 朗读的时候平淡苍白, 缺少发自内心的真情。于是, 笔者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让学生观看介绍家乡风光物产的电视片, 回忆自己曾经游览过的海门的景点, 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风景优美的快活林山庄, 霓虹闪烁的海门夜景, 一个个家乡美景在学生们兴奋的表述中呈现出来。老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如果你是一位导游, 你该怎样向来海门的客人们介绍家乡的美丽景色呢?学生们一个个热情高涨, 神采飞扬。在随后的感情朗读中, 学生们都带着一种自豪陶醉的感情, 读得真切感人, 在课文的学习中更增添了一份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热爱。这一情境的创设, 一方面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另一方面也打开了学生积淀已久的情怀, 在这样的氛围中读书, 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 也陶冶了情操, 升华了思想感情。

三、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聋哑学生的生活内容不乏丰富, 然而, 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 学生的语言贫乏, 词句混乱, 表达能力十分有限。但是奇怪的是聋哑人毕业以后走上社会, 往往通过文字笔谈与正常人交往, 时间长了以后他们的语言能力都能取得显著效果。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一旦当语言交往成为生活的工具, 语言具有了生活的意义, 就能调动学习者强烈的学习欲望, 语言能力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开始注意把习作的训练与学生的生活需要相联系。多年的实践证明, 这一举措不但促进了学生的表达需求, 而且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在写《校园一景》时带学生到校园里实地观察, 写“一种小动物”时买来活的金鱼、小兔让学生仔细观察、描写, 写《拔河比赛》前, 专门搞了一次拔河比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经验, 从而有话说, 有话写。在作文训练《找春天》中, 课前, 老师就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找寻春天的代表事物, 师生在共同活动中获得了春天来了的种种信息:柳树发芽、油菜花开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启发学生动笔描写春天。学生正是有了生活的积累, 有了丰富的感性素材, 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难怪叶圣陶会这样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 心中有感, 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 我有说话的愿望, 便想倾吐, 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 聋校语文教学“需要生活的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语文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原理和方法, 它把聋校语文教学还原为聋生生活实际, 不但有效唤起聋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且显著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了语文和生活的同步发展。所以, 我们认为生活化教学将使聋校语文教学彻底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条条框框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使聋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成为可能。让语文与生活牵手而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 通过语文生活化的实践和努力,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聋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能力一定能得到显著提升。

摘要:听力障碍造成了聋生语文学习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走近学生, 走进生活, 本文从学词识句教学的“生活化”、阅读教学的“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生活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加强聋校语文实践 篇5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

目前,我们使用的聋校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仍以书教书,势必会让聋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永远对学生充满一种魅力。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我让同学们自由朗读描写第一次、第二次赛马情形的段落后,我请两位同学上台用学具马摆出两次赛马的阵势图,这时我相机提议:同学们,如果这场比赛在今天举行,中央电视台一定会现场直播这场比赛,你们谁愿意担当今天现场的解说员?比比看看谁解说得最精彩,请在小组中准备三分钟。三分钟后,各小组成员个个跃跃欲试,纷纷要求上台解说,他们不仅把两场比赛的过程解说得清清楚楚,更有甚者还对两场比赛进行了比较,指出两场比赛的不同之处,同时进行了评点,分析了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解说员们手势清晰,表情大方,语言流畅,评点到位,富有激情,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片愉悦的氛围中,课堂也由此推向了高潮。

二、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教学不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如教学《群鸟学艺》这课时,我采用了表演体会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请学生分别扮演老鹰、麻雀、小燕子,演示它们学本领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其他小动物:“你们认为谁搭的窝最好,为什么呢?”接者再让小记者去采访老鹰、麻雀:“你们听了他们的话,有什么感受呢?”最后让小记者采访在座的同学:“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通过表演,将教材中的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教学中我将“给予知识”转向了“引起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活动获取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学习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三、倡导开放式教学,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开放,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开放教学过程。教学没有指令性,完全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教师也不刻意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而把一堂课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二是开放教学内容。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教材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材料,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为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是以教材为载体,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因此,既要冲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又要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引进必须的信息和知识,走向校园、家庭和社会。三是开放学习形式。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是课前自学,或是尝试练习,或是提出疑问,或是小组合作,或是自找学习伙伴,读读写写、画画批批,说说议议、演演做做,学生自主采用,不受限制,使学生的手、脑、口、目充分地活动起来。四是开放教学评价。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不以先知先觉者自居,对学生的学习指手画脚,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评价。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整体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答案不求统一,允许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发一家之言,鼓励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展开求异思维,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示,而不仅仅是结果,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能力、情感、人格意义的建构过程。

四、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我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动画课件,凭借人机交互的优势,我问学生:“课文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的学生就提出疑问:“为什么捞铁牛装两船沙而不装两船大力士?”“为什么要用两只船而且要并船搭木架?”我就此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已见,但仍未找到满意的答案 。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观看“沙船——绳——铁牛”怎样联系的自制动画。学生看到泥沙减少,船身减轻,靠着水的浮力,船身向上浮,拴在架子和铁牛中间的绳子越绷越紧,铁牛也就被一点儿一点儿拔起来的动态化过程 ,很快就理解了怀丙和尚用两只船装沙是为了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用意,纷纷说出了正确答案,课文学懂了,思维能力也得了发展。

上一篇:走近艺术家下一篇:中国传统戏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