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2024-09-23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共10篇)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1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性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是时间短。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一般为6~8周, 不少教育管理人员、学者、教师、学生都认为时间偏短, 这早已达成共识。主要是近年高师院校扩招以来, 学生课堂教学实习课时数明显减少, 导致实习小组过大, 像生物、地理等学科, 在中学本来课时就不多, 十多个学生去干一个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当然是“僧多粥少”。二是一次性集中安排, 不利于师范生循序提高。教育实习大多没有落到实处, 仅仅是“完成”一下教学的一个程序, 效果不理想。另外, 由于实习一般是在最后一年安排, 毕业班学生在实习期间忙着应聘, 经常请假, 不能保证实习时间, 这也是时间安排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2. 指导不力。

在实习指导方面, 指导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将实习生分组, 高师院系派指导教师到实习学校, 会同实习学校原任教师, 共同指导实习生。然而, 由于对实习指导教师只有职责和内容的要求, 缺乏关于指导教师资格、聘用、考核、奖惩的明确规定, 从而导致指导教师的水平没有保障、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使得师范生在实习期间缺乏必要的帮助。高师院校扩招后, 生师比上升, 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学校派不出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指导教师, 有的院系只有通过扩大教育实习队的规模来达到少派指导教师的目的, 教育实习队由原来的8~12人扩大到16~24人。[1]由于实习小组太大, 大大地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对实习生的指导工作也就很难到位。另外, 教育实习指导工作要求高任务重, 但劳动报酬低;实习学校原任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没有具体的要求和缺乏必要的监督, 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随意性大。一些师范院校更是采取“分散 (或定向) 实习”的方式, 实习生较为分散, 受时空及人力限制, 实习指导教师实质上只能充当“联络员”。“指导教师”演变为“带队教师”, 指导教师往往顾此失彼, 乃至放任自流, 实习往往处于没有或少有指导的状态。

3. 内容、组织形式单一。

从内容上看, 实践性课程应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科研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而在当前, 除了教育实习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和一定的要求而外, 其他实践性课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明确的要求, 基本上流于形式。

在实习的组织形式上, 一些学校要么采取统一组织的教育实习, 要么采取自由分散式教育实习。前者统一编队, 在同一时间, 所有学生聚集到几个相对集中的实习点, 这是最常见的教育实习组织形式, 其优点是计划性、组织性强, 便于集中管理和指导。但在高师院校扩招后其弊端已日渐突出, 一是指导教师的问题, 二是中小学无力承受。而由师范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分散实习”往往是放任自流, 师范生趁机“走形式”, 末了开个证明敷衍了事。

4. 缺乏中小学的支持和配合。

实习学校不欢迎实习生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其主要原因是中学教育功能异化, 在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学绩效的评价指标情况下, 许多学校走的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轨道, 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教师怕实习生到校“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便放不开手脚让实习生去上课和管理班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类课程就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 师范生教育教学观念、行为都滞后于中小学的发展需要;对学生、教育、教法的认识仍停留在旧的模式里, 又缺乏教育科研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不能适应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中小学期望实习生能带去一些新东西的愿望经常落空, 结果实习生反而成为中小学的负担, 也就难以得到实习学校的支持和配合。

5. 评价流于形式。

我国的教育实习一般是时间届满时自然结束, 笼统地给实习生打个成绩, 基本上参加实习的都合格, 不过是有优、良、中、及格等不同等级的区分。成绩的评定主要是凭指导教师的主观印象而定。高师院校缺乏考核教育实习成绩的具体细则。这样便导致学生对教育实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使本来就难以保证的短期“教育实习”雪上加霜。

二、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的思路

1. 重新认识实践性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的师范教育将教育实习作为巩

*本文为云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编号:09QS27) 阶段成果。

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应用理论”和“检验理论”的环节, 把教育实习从整个高师教育过程中剥离出来。这种一次性、短时间的“理论-应用型”实习观与终结性的师范教育观是一致的。事实上, 实习是手段, 不是目的, 实习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持续的发展。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中的一个教学过程, 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整个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柱, 也是提升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必要环节, 它在时间与空间上与高师教育的全过程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师范院校必须认识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实践和体验。教师的教育知识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形成。教师教育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实现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的同步提升。教师教育课程应给师范生提供充足的实践体验机会。教育实践课程应该是内容多样的系列设计, 应交叉、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同时应加强对教育见习、实习的指导、管理与评价, 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改善实践性课程的时间安排。

实习要成为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专业能力的过程, 必然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实习时间。有了这个前提, 师范生才有可能深入地了解学校教育和儿童学习的过程, 获得多样化的经验, 并基于教育问题情境进行反思研究。同时, 实践体验要分散、多次进行, 才能与理论教学建立功能性的联系。

在实践性课程的时间安排上, 英国的做法是中央教育主管部门以文件的形式, 对职前教师培养中的实习时间下限作了明确的要求: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学士课程至少32周;获得学科专业学位以后再进行的本科后教育证书课程, 在一学年 (36周) 的时间里, 培养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实习时间分别为18和24周。且至少要在两所学校分时间段进行, 必须对每一阶段的教育实习进行评价。最后一学年安排一次集中实习, 根据“合格教师资格标准”做出最终的实习成绩评定。教师教育机构对实践性课程的时间安排大致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 连续性和阶段性, 多次进行而又相对集中, 贯穿在师范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充足的时间为师范生全面、深入了解学校及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 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与大学中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 注重提升师范生在教学实践情景中获得的经验,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联系, 并通过研究教育现实中的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 注重教育经验多样化。一方面, 实践性课程要求实习生要深入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班级实践, 另一方面, 不仅注重课堂教学, 也重视其他环节的实习, 如教育调查、组织课外活动、协助进行学校管理等, 实习内容全面、丰富。[2]

3. 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指导。

英国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是与规范、周密的指导同步进行的。对实习生的指导包括书面的指导手册和导师指导两种。教师教育机构对实习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备有非常详尽的指导手册, 对实习生的穿着、注意事项、每周、每天甚至一天中的每个时段要做的工作都有具体而规范的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实践性课程指导手册的内容涵盖了学校体验过程中的所有方面, 明确而详细地告诉师范生应当达到哪些要求以及如何达到这些要求。

此外, 教师教育机构一般与中小学合作成立实习指导小组, 成员为负责制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大学教师、伙伴关系学校校长、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及大学教育学院导师。由实习学校导师担负指导实习生的主要职责, 同时, 大学导师亲临实习学校, 观察并指导、评估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和学习, 组织师范生开展专题讨论, 并由专人负责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互通信息以及实习生在学校中的安排事宜, 共同指导师范生实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教育机构要对实习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合同中对各自的职责以及各类参与人员的角色都有详细的规定。这样, 规范的制度保证加上具体指导, 使师范生在见习前就能熟悉教学内容、编制教案、设计教法, 甚至试教, 在此基础上见习听课, 师范生就能对照检查, 加上见习后的评课和请任课教师座谈, 实习生就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有经验的教师相比存在的差距, 这对师范生的进步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很值得借鉴。

4. 建立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伙伴关系。

要改变实习学校不欢迎实习生的态度, 就要建立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之间良好的伙伴关系, 首先, 要改革课程教学, 使师范生树立最新的师生观、教学观, 掌握新方法、新策略。其次, 要做好实习生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中小学的实际, 一方面提高教育实习的教学质量, 又尽量把可能带给实习学校的影响、负担降至最低限度。此外, 师范生还要尽可能了解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常规, 熟悉教学内容。最后, 要制定和完善实习政策, 改革与调整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利益关系, 切实地为实习学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当前英国主要是通过承担师资培养任务的大学与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 由高等教育机构负责理论方面的培训, 中小学校则提供教育实践的场所, 双方合作, 共同实现师资培养目标。政府将教师教育的部分经费下拨给中小学, 培养教师是中小学的责任之一;同时, 教师教育机构要与中小学签订合同, 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5. 把紧评价关。

评价具有激励、导向功能, 改革和完善实习评价、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有助于提高实习的质量。英国的实习评价包括实习学校导师、大学导师对实习生工作的评价, 也包括实习生的自我评价。评价标准由大学依据“合格教师资格标准”制定。每次导师的评价都要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实习生。英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还对师范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也有明确的要求, 要求师范生不断判断自己的进步情况, 培养自己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性实践能力。缺乏指导的实践性课程易流于形式;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则会使某些环节失去具体的目标。改善评价方式, 把紧评价关, 无疑是改进我国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伟.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2003.

[2]张文军, 王艳玲.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校体验”: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06 (2) .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2

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特色也迥然不同,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各具自己独特的魅力。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广西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教育本科专业自2005年以来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努力构建和实施《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方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人材培养方案

人材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材培养的有关要求,按专业对人材培养做出整体设计和规划安排的教育文件,是学校实现人材培养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下称《民族特色课程建设》项目)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践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制订出的既符合教育部对音乐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具有广西区域民族特色的、便于操作的可行性方案。

在教育部《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下称《课程方案》)中,对授课课时结构、学时、学分都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地方和学校课程做出这样界定:地方和学校课程约180学时,10学分。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如民族音乐历史文化,区域音乐历史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等。这为制订人材培养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本地区民族音乐资源优势,结合教育部《课程方案》的要求,制订出具有本校、本区域的办学特色的人材培养方案。

1.根据教育部《课程方案》的各项目标要求,修订我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总体人材培养方案。

在教育部新《课程方案》所设置的十一门专业必修课中,声乐等八门专业课程与我校原课程设计基本相同,在授课课时和学分稍调整后保持原课程方案。与我校原课程方案有较大不同的两门课程分别是“乐理与视唱练耳”及“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前者是将原课程的乐理、视唱练耳合二为一,后者是将原课程歌曲写作、和声、复调、作品分析等课综合为一门课。我校针对这两门课目前全国还没有相应的教材的情况,克服在教学实践中内容多、任务重的困难,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上尽可能进行有机地融合,参考上海中师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将其中的两部分内容有机融合、互补借鉴,把高师乐理课和视唱练耳课合为一个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课程也在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的基础上,精编适于我校课堂实施的教材。此外,本校根据我区的实际社会需要继续保留开设舞蹈课,在器乐演奏课中则突出民族器乐类的选课率(指导学生任选一件民乐器),其它选修课程中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设置与我校原人材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大体上吻合,美育、教育和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尚需补充,在总体的学时、学分设置有些出入,稍作一些细部调整。

2.《课程方案》中的地方和学校课程是突出学校办学特点的课程,是实施《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重要依据。

高等教育是文化的,因而是民族的,是生而禀承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素有“歌海”之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开展《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校在编写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力求最大程度地体现广西的民族性与地域特色,在原器乐演奏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少数民族乐器课(马骨胡、独弦琴、芦笙等),多声部民歌(马山三声部民歌、三江侗族大歌)合唱课,广西民族舞课等,此外,在声乐课中选入经典少数民族民歌内容,在理论课中开设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有计划地安排介绍广西民族音乐的历史与现状的专题讲座等。在《课程方案》中做出突出地方民族特色课程的设置和规划,为实现凸显民族音乐文化特性的人材培养目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民族特色课程的设置,对于广西区内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许多教学内容是自己身边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甚至有的学生从小在耳闻目染中就已经积累有相关的基础和经验,民族情感和课程广泛的实用性促使他们渴望能对民族特色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掌握和深入学习,以满足日后教学和工作的需要。对于广西区内汉族地区和区外的学生而言,新颖的学习内容,极大地刺激他们的求知心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民族特色课程,以学习和体验与自己“母文化”相异的地方民族音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广西师范学院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着全区最优秀的艺术人才(特别是民族艺术方面的高级人才)。大学自主办学为人才的引进和教师的聘用提供了较大便利,学院根据《课程方案》计划的课程安排需要,加大高级人才引进力度,与驻邕其它高校和自治区多个艺术团体共享人才资源,进行科研合作和教学合作。同时,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以请进来、送出去、脱产读博和在职进修相结合,用多种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2005年以来,在学院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艺术类教师脱产进修(一年以上)七人次,脱产读博一人,脱产读硕四人,在职读硕七人,短期进修则更多。由于得到学院财力支持,高级职称的外聘教师队伍比较稳定(特别是广西特有的民族器乐演奏家、广西民族乐团团长、广西合唱协会会长等专家长期担任有关课程授课),建立起长效稳定教师队伍的用人机制,建设起高水平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民族特色课程的实施提供师资保证。

三、少数民族音乐教材建设应坚持独创性和长期性

教材,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本载体,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本概括,整个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都体现在教材之中。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体系的定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说,教材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没有统编教材,大多采用音乐学院传统教材或部分自编教材,而目前国家正式出版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的教材数量不多,完整的具有地方民族音乐体系的音乐教材很少,特别是具有广西独特民族音乐特色的、阐释丰富思想文化内涵的声乐、器乐和理论教材更少。如器乐类:壮族马骨胡演奏教程、波咧演奏教程、苗族芦笙演奏教程、壮族天琴演奏教材等尚未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曾出版由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副教授编著的《独弦琴教程》,但此类教材不多见。合唱方面如马山三声部民歌、黑衣壮多声部民歌、三江侗族多声部民歌以及广西多年来参加国际合唱节获奖的优秀民歌合唱作品等,虽在刊物上有零散刊登,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一本比较完整的、能囊括广西十二个民族的合唱曲集。据此,整理、出版这类民族音乐教材理应是民族特色课程教学实践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针对该项目成立了教材编写科研组,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专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编写补白式的民族特色课程教材,另一方面对已出版的具有基础性、代表性、作品内容涵盖面广和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部分优秀作品进行选编,对所选的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可实践性进行合理的编排,所编教材经试用、修改之后,经过学院教材委员会专家的评审、认定,成为学院正式教材,如近期出版《花山的早晨――广西民歌合唱教程》教材。此外,还计划编撰一些声、像、多媒体教材,以及数字化环境下的民族音乐应用软件方面的教材。通过长期的坚持,努力建立一个能实施民族特色课程的系统的民族音乐教材体系,并不断地将其丰富和完善。

四、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

教学实践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靠各门教学课程来完成,各门教学课程计划的完成靠教学实践来体现。

1.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主导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以及课程的横向拓展等,突出教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观念、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决定着教的水平高低。因此,实施地方民族特色课程项目,教师除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之外,还必须对实施地方民族特色课程项目的教学理念有深入的了解,明白自己所授课程在本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编写好教学纲要,明确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了解教学对象,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课堂教学。

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尤其是技术课程教学,以声乐课为例,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不完全相同,声乐按声部区分一般都可以分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低音四个声部,但对每位学生不可能完全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所使用的教材曲目也不可能一样。实施《民族特色课程建设》项目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选修课项目,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兴趣、爱好和可发展性等因素建议学生选修,有效防止盲选和盲从,特别是考虑到选修一门课程最长只能修两年,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课如学生没有一定基础则建议学生一定要慎重选择(如马骨胡、二胡等拉弦乐器,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学好的)。在教学方法上,艺术类课程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既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又要针对不同的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兴趣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参与教学法等进行教学,积极探索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由于艺术类选修课的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选课率很高。据统计,目前2004、2005级在校的223名学生中,已全部参加民族特色课程的选修,选修率达100%。其中选修独弦琴的学生16名;选修二胡(马骨胡)的学生23名;选修古筝的学生39名;选修笛子的学生9名;选修琵琶的学生11名;选修扬琴的学生2名;选修芦笙的学生2名;选修唢呐的学生1名;选修民乐合奏课的学生30名;选修广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学生56名;选修壮族多声部民歌合唱课程的学生223名。这充分说明,学生学习的动力源自自身的需要,通过民族特色课程的开设,优化高师音教专业的课程结构,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内在的学习动机,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艺术实践

艺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艺术实践又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育部颁布的对艺术实践课程的学时与学分做出了明确分配,教育实习课程6―8周,计6学分,社会实践第3学期―第8学期利用假期或其它业余时间完成,计6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能把学到音乐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自己实际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教学能力,并服务社会,又能从社会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进一步进行合理的自我调整,更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课程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教育实习(包括见习),一般用整块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二是参加校内外各类文艺演出活动。这类文艺演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学层面的:如每周末举办的教学汇报演唱会、民乐选修课程教学汇报演奏会等;有学生社团层面的:如艺术系金凤凰艺术团舞蹈队的专场演出、合唱队的专场演出、民乐队的汇报演出等;有学校学工部门组织的:如暑假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文艺演出活动,国庆、元旦等节日举办的庆祝晚会演出活动等。

通过近两年的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实施,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相当踊跃,仅艺术系举办的两届艺术节演出活动,就安排了二十多场演出,其中有声乐、器乐、小品、舞蹈、演讲、画展、书展和说课等项目的比赛,再加上平时安排的星期音乐会、三下乡演出、兄弟单位的联谊演出以及节日联欢演出,艺术实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据统计,2005年12月至2007年,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五十多场次,广大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进步。通过对2004级同学进行的调查,28%的学生对此课程的开设持“非常赞同”态度,56%学生持“普通赞同”态度;21%学生对教学效果持“非常满意”态度,59%学生持“基本满意”态度。

结束语

通过科学地制订专业人材培养方案,合理地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长期坚持民族音乐教育教材建设,加强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等具体措施,探索一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之路,逐步构建起一套符合我民族地区区情的民族特色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的民乐传承人才,传播和弘扬我国的国乐精粹,对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是非常需要和必要的。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非常需要一支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掌握具有本土音乐艺术技能的、有一定音乐理论的复合型专业音乐教师队伍,发展本土音乐事业,把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带到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年龄的人们当中去,拓展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和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民族特色课程,把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以人为本,增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活力,满足民族地区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无疑会起到积极而良好的社会效益。

韦华峰 广西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3

[关键词]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3-0015-05

虽然公共教育学课程是教师教育的主干课程,是高师院校的特色课程,但公共教育学的实践价值却广遭质疑,公共教育学课程因此也一直处在舆论和改革的漩涡之中。作为一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的任课教师,笔者愿意把自己进行公共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想法和实践与大家交流,以求抛砖引玉。

1进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因

1.1化解实践中的尴尬

教师职业有很强的示范性特点,而教育学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教育本质、教育理念、教育功能、教师专业、学生发展、教学理论等知识,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教育学任课教师应该理解和满足师范生的教育专业需要,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而据笔者观察和了解,由于绝大多数教育学任课教师传授的都是一些干瘪空洞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忽视教学技能和教育情感的培养,脱离真实的教育生活,使得公共教育学课程无力指导教育实践和触及学生内心的教育世界,同时课堂上具有“华丽”色彩的教育理论与任课教师“平淡”的教学表现让不少学生感到失望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教育学考试仍然强调死记硬背,甚至有些学生在考完后做出了丢弃或甩卖《教育学》课本的举动。曾经有一次,一名学生面对着老师自顾自的讲课,站起来公然批评她“象一个没有服务意识的服务员”!作为教育学任课教师,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就会时常面临着被否定,也就难以享受到学生内心的尊敬和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为了化解这种年复一年的尴尬局面,改革教育学课堂教学现状的模糊想法时常在内心涌动1

1.2理论的刺激

公共教育学有理论取向的教育学和实践取向的教育学两种。在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因为有着严重的教育理论偏向,使得教育学在实践中遭遇尴尬,也招致不少批评。虽然笔者也非常赞同公共教育学必须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可是教育学如果过于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学的课堂会不会等同于技能训练场?如果师范生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其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规律性?在当前的师范生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还有什么课程比教育学更能承担师范生教育理论素养的培养?如果没有教育理论素养做铺垫,师范生的教育信仰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师的专业化又如何达成?

在无法否定教育理论的价值后,笔者开始尝试用教育教学实践去阐释教育理论,并试图弄清教育理论的可操作性。事实上,由于笔者对教育理论的偏好和领悟加工,使得有些理论对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实际影响。如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为学服务”,笔者为此经常反思自己在教案的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作业设计等方面是不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笔者将对话理论引申到教学中,就非常强凋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将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实践+反思”与本课程的教材的“行动与体验”教育理念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和展演教学反思记录;受课程改革“三维目标”启发,除重视师范生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教学能力的培养外,笔者会非常重视师范生对教育和教师的情意培养,等等。

当教育理论付诸教学实践,教师再反过来适时讲解教育理论时,师生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理论的亲切和魅力。久而久之,会有意识地为教育学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教育理论的解释和帮助,以减少和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和盲目,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就这样伴随着教育理论认识的提高而悄然进行了!

1.3团队的带领

自从实行精品课程政策以来,广西师范大学为申报教育学精品课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在2008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育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中,笔者在教育学团队的带领下,参加了教育学教材的编写、教育学教研活动与《教育学行动与体验》教学改革师生研讨等诸多活动,深受启发。如讨论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操作意义。在理论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开展了激烈的辩论后,最终明确了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是具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这让笔者逐渐学会在教育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之间做出解释,在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学实践之间尽量做到相互渗透和浸润,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角度审视教育问题与选择教学方法。对于教材“行动与体验”…的编写理念,也进行了激烈争论,最后达成统一认识,认为教育学的行动是要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和在行动中主动运用和检验教育教学理论,以体现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的体验是个体在行动中的体验,是对教育学的理论认识和情感表达,因此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和真实性特点。这样在团队的带领下,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笔者对教育学的思考和理解加深了,这有力推动着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改革。

2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在大学生开放就业政策的背景下,为了使怀有不同就业意向的师范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来,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笔者对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层,层与层之间由浅入深,使师范生在走近教育到走进教育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教师技能、提升教育情感、增长教育智慧。

2.1引导师范生关注教育问题

很多人认为,学生长时间接受教育,对教育问题肯定感触很多很深。但实际上,由于长期接受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的规训教育和灌输教育,不少大学生逐渐走向教育的反面,不仅对教育产生厌倦感、麻木感,而且习惯了“沉默”。这样的后果,从近的方面说,会直接制约大学生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的发展、批判能力与教育情感的提升;从远的方面说,会导致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因为内在的发展动力是改革取得成功的法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漠视教育就是对教育宣判“死刑”。因此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关注教育教学问题,使他们在观察教育现象、调查教育问题、查阅教育文献、对话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和增强教育意识。

2.2提高师范生的从教能力

从教能力是教师素质的突出表现和衡量一个人是否胜任教师职业的关键。在公共教育学课程忽视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及其屡遭诟病的状况下,将提高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作为公共教育学的教学

改革目标无疑是众望所归。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观察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指导能力、教育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由于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因此公共教育学的任课教师需要设计有利于提高师范生从教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

2.3引导学生热爱教师职业

教师之所以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教育工作不同于别的工作,它哺育人的精神,唤醒人的尊严,滋润人的心田,净化人的心灵。因此要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首先必须热爱教师职业,因为爱既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激发人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师范生只有热爱教师职业,才会真正树立教育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精神和教育信念,才会心甘情愿地扎根于教育工作,满心欢喜地与学生打交道,不知疲倦地钻研业务,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无怨无悔地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教师对教育的爱来源于教师对人性和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体验。这就需要公共教育学的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解释教育现象和指导教育实践,感受教育学理论的魅力和教育的实践价值,消除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隔阂。当然,其前提是公共教育学的任课教师有做教师的责任感、尊严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其基础是公共教育学的任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科学组织师范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3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由于检验教育学理论的最好场所是课堂,因此如果教育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内容和形式互相映衬,那么谈教育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就是一句空话。为此,笔者对教育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讲授环节,强调教学设计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注重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提问和讨论的量,而且更注重提问和讨论的实效性,使教学方法有效服务于教学目标;在学生小组活动过程中,强调教师小组活动展示前指导和活动结束后现场点评,以增加理论和实践互动的机会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另外,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关心教育教学问题,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还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自己提出10道教育问题并且自己至少解决自己提出的5道问题。由于小组活动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因此下面仅就此论述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实践。

3.1指导思想

“行动与体验”是广西师范大学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材编写理念。为了凸显这一理念,教材名称被直接定为《教育学行动与体验》。教材编写组也格外强调:高师公共教育学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基础性课程,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一门学科。为了突出本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和促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笔者对“行动与体验”进行了解剖和梳理,认为对于师范生而言,“行动与体验”强调“行动+反思”;对于任课教师而言,“行动与体验”强调“教学+研究”,而这与波斯纳所提出的“教师成长=实践+反思”的思想不谋而合。无疑,“行动与体验”的教学理念将贯穿到整个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去。

3.2活动内容

由于学校开设了不少可供学生选修的教师教育系列课程,因此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应调整和减缩,主要包括“七大”主题:教育原理、学生发展、教师成长、课程开发、教学活动、教育资源、教育研究。

3.3活动形式

为了体现上述分层的教学目标和行动与体验的教材设计理念,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团队紧扣公共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行动与体验”的活动形式展开了深入探讨,认为主要有:“文本体验与活动体验、回忆体验与情景体验、共享体验与建构体验”

为了更加细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笔者将活动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整合和细化,设计了“九大”活动板块:教育新闻述评、教育影视短评、教育名著述评、教育故事分享、教育案例分析、教学观点争辩、模拟教学与点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教育调查研究。

3.4活动细则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组员自由组合,小组推荐小组长1名。

2)结合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主题由小组自选和教师指定相结合。

3)小组必须在活动前2~4周预定和商榷活动主题,主题确定后需要与教师沟通活动进展,成果展示前1周需要与教师确认。

4)小组活动的程序是:先是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接着其他学生对小组活动进行现场提问或点评,然后小组进行活动反思,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5)小组活动展示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小组展示与课堂互动时间必须控制在一节课以内。

6)根据作业的三种类型,要求学生除了进行小组活动展示外,课程结束前1周必须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详细的纸质或电子版的小组活动方案与小组活动反思记录,鼓励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提交有关教育学课程的纸质或电子版的教学反思。

7)在课程教学结束的一周,笔者还对学生的作业和学生的网上评教信息进行反馈。

8)出具小组活动、个人平时表现的评分标准,其中特别强调小组观察、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理论依据。

4公共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

教学效果是衡量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而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检验、学生意见反馈、同行的教学评估,同时教学改革的成效还要与没有改革前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下面细数之。

4.1从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来看,学生的口头作

业、实践性作业、书面作业有了大幅改观

就口头作业而言,课堂中学生的话语意识和教育问题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积极提问的人数与次数对话显著增加,学生不仅主动回答老师和其他小组的提问,而且还敢于主动公开地向教师发问,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就实践性作业即小组活动情况而言,学生对教育价值和教师角色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反思能力、自学能力、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研究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有了明显进步。如有的小组活动主题为“教育是发自内心的爱与理解——解读《爱的教育》”,有的小组活动主题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教育电影《小孩不笨2》”等,学生不仅试图读懂教育的内涵,而且在阐述和分析教育问题后,设置有反问即“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教师,你打算怎么办”和当堂表达小组活动感悟的两个环节,有的学生甚至还写出了文章《感受大学课程的研究型学习》并予以发表。当然,学生课堂教学能力尤其是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教育资源拓展的能力也有了明显改善。如有的小组准备讲解《如何评课》,不仅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有关“评课标准”的资料,而且还经

过多方打听了解到有师姐在本地当教师,就主动联系其师姐并自己找来设备现场拍摄其课堂教学过程,回到教育学课堂不仅讲解了评课的标准,而且还让同学观看小组剪辑过的其师姐的课堂教学后进行现场点评,使教育理论结合教育实践,活学活用教育知识。有的小组为了避免小组间活动形式雷同和产生审美疲劳,就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由此也激发了学习教育学理论的兴趣。

就书面作业情况而言,学生运用教育专业术语、编写教案和写反思日记的意识与能力显著提高,甚至透过学生的反思日记笔者感受到了学生背后的辛劳与喜悦。如笔者将教案编写得比较好、教学反思比较深的电子稿打印出来读给学生听时,不少学生触动很大,感觉很受益。如有篇反思日记中学生这样写道:“为了不使大家失望,我在展演前的一天晚上找到一间空空的教室演练整个展示过程,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一个寂静的角落熟悉讲稿。由于准备充分,在小组活动展演中表现自如,课下许多同学对我的表现颇感意外。虽然整个过程很辛苦,但却让我对做教师多了一份自信!”还有的学生在采访教师后,在日记里写道:“一次看似简单的采访,却使我不得不承认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刘老师和韩老师之所以如此出色,赢得学生的好评,是因为他们非常热爱教育,热爱自己所教的专业!……小组活动使我懂得真实的美丽!”有的学生不满足于教师开列的读书清单,除了主动购买和阅读教育名著外,还要求教师再推荐教育教学名著和耐读的教育刊物。有的学生还说学习了教育学之后,出去做家教也有了很大进步。

4.2从学生的意见反馈来说,学生对教育学教学改革非常认可

学生匿名评教成绩也许是反映教学成效最真实有效的信息。由于广西师范大学在2005年左右就已经实施本科教学网上匿名评教活动。从改革前后学生的评价来看,之前笔者的教育学教学评教成绩是优秀(90分以上)和良好(80分以上)并存的格局,自从200g年正式大面积改革之后,教育学教学评教成绩一直处在优秀等级。学生最大的感触是教学方式新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有了真实的教育教学体验。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改变了自己不敢发言或者发言次数多而缺乏逻辑的毛病,不仅写信感谢笔者,还编织围巾,有的同学毕业了还送来节日问候。

4.3就同行的听课评课反馈意见来说,同行认为

教育学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同事进入笔者的教育学课堂听课的次数增多,其中有年轻的还有年长的,有职务低的也有职务高的。甚至有的同事在听了笔者的课堂教学后,也在自己的教育学课堂进行了改革。其次是广西师范大学的教学调研员也给予了充分认可,认为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改善。再次是校外同行也给予了肯定评价。在一次西南五省的教育学教材编写和建设会议上,笔者宣读了自己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外校同行听后兴趣浓厚,会后还主动索要发言稿,认为想法很有价值,值得推广。

5公共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与教训

5.1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

思想是观念和理论的集合体。如果没有一系列教学思想作指导,教育学的教学改革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本末倒置,要么陷入迷茫,要么就回到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如果不学习波斯纳的教师发展理论,不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不树立“行动与体验”的教育学改革理念,笔者的教育学教学改革就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境地,教学改革的信心就难以有效树立,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笔者以为当前教育学之所以“祛魅”,主要原因不是理论脱离实践,而是歧义模糊的教育学理论根本无力指导教育实践。因此当下教育学“返魅”的首要任务在于理清与重建教育学理论。

5.2教学改革必须谨防“多动症”

虽然教育学倡导“行动与体验”的教学理念,强调没有行动就没有体验,但非常容易陷入行动有余而体验不足的境地。如果这样,教育学的教学改革能达到“走近”教育而难以达到“走进”教育的目的,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就难见成效。因此在整个教学中,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和鼓励,避免走过场;需要教务部门的支持,防止班级规模过大;需要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理解,改革教育学的考试办法。

5.3教师必须在教学改革全程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意识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很容易被活跃的课堂气氛、华丽的PPT、多样的教学方法遮蔽教学目的,导致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杂乱无章之感。为此,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意识,让学生不仅熟悉自己的各教学环节,懂得各环节之间的连贯性,而且指导树立清晰的教学目的意识,使各教学环节统一于教学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验行动的意义和价值。

5.4无痕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

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要取得成效,不仅任课教师要起示范作用,求取“身教重于言教”之功效,防止说一套做又是一套,而且需要师生在平等交流和彼此批判中达到视域融合和意义建构,防止单向说教和盲目灌输,使学生在理解教育的实然状态后主动寻求教育的应然状态,让教育自然传递科学之道和播撒人文之光。

高师遥感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篇4

遥感是现代空间信息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作为一种高效能的探测、获取、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的先进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建设、林业、环境、农业等各个部门[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各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遥感课程[2]。《遥感概论》课程主要介绍了遥感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是我国高等院校地学类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高等学校地理学类教学分委员会2004年工作会议把《遥感概论》和其他六门地理学基础课定为地理学类有关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3]。遥感技术快速发展对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信阳师范学院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条件及教学目标,对遥感概论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2. 高师遥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院于2001年开设遥感类课程,并将其列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我结合多年来遥感概论课程教学,发现课程的教学与用人单位对遥感技术工作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衔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材相对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滞后。

我校各专业采用的《遥感导论》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出版后至今未修订再版,除部分印刷错误影响学生学习外,对近年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的QuickBird卫星影像、高光谱遥感技术等遥感探测技术和方法涉及较少,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另外,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ERDAS IMAGING软件,但与遥感图像处理配套的上机实验教材缺乏,需根据本校实际进行编写,同时目前实验教学中所用数据主要为Landsat和Spot影像,而缺乏社会应用较广的雷达影像、QuickBird等卫星影像。

2.2 各专业教学内容不同往往顾此失彼。

我院三个专业文理兼收,学生基础不同,预备知识普遍欠缺,教师在54个学时内既要讲明理论、补充遥感技术前沿发展又要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实属不易。且遥感技术已列入高中开设的地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和城市规划与生活等课程也用到遥感技术,这对高师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了为期一周的遥感综合实习,实践课程偏少,难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2.3 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全部实践材料,详细讲解,全程示范,学生按照指导书和教师要求按部就班模仿操作,实验过程中师生互动少。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对实验指导书过度依赖,提高实践能力无从谈起。另外,目前考核仍以笔试成绩主,教学制度不够灵活,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评价相互脱节。

3. 遥感概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3.1 研究教材,构建科学的遥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遥感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新理论、新方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要求教材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新知识,以适应学科及社会对遥感人才的需求。遥感实践教材的建设一方面教材必须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针对性。同时,要有别于其他理论教材,重点突出应用技术的特点。另一方面教材要围绕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主线,注重学生的认识和学习规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遥感概论》教学中,教师要综合国内外已有的遥感实践教材,分析比较各种教材的特色及其不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未来就业,以及遥感人才的基本要求,以新的理念构建一套内容体系和结构相对合理、能反映出学科水平和发展趋势的、适应高师院校自身特点、开放的、科学的遥感实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

3.2 适当增加课时,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

遥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遥感课时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协调好高师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是高师院校面临的挑战。由于我院各专业文、理兼收,学生基础不同,理解遥感基本理论存在困难,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可结合Q ickbird卫星数据在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等科研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遥感理论。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课程网站,提供新型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挖掘教学科研资源,开展教学互动,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反映要求增加遥感实践课时,这说明学生对新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若适当增加实践课时,有助于开展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的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以适应我国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3.3 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化,实现实习单位专业化。

在教学过程中为克服遥感实践课程教学课时不足,增加学生对遥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可开展读书报告、学年论文、野外调查等课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进行简单的研究,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另外通过学校、院系和个人广泛联系遥感专业高等院校和应用型实习单位,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建立双导师管理机制,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习单位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工作中,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 结语

遥感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结合多年来高师院校遥感概论课程教学,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遥感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白淑英, 沈润平, 王莉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习教学环节改革[J].中国奥创新导刊, 2009, (26) :174.

[2]梅安新, 彭望禄, 秦其明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飞, 丁建丽.《遥感概论》精品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 (5) :116-118.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5

摘 要:本文在详细阐述《银行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加强《银行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有效措施

《银行会计》课程是一门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特征的学科,它通过一系列诸如核算、反映和监督的有效手段实现自身对国民经济的组织、调节、控制、管理等职能,从根本上说,银行会计是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晴雨表,直接关系着人们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的掌握度。但在《银行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使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极低。因此,基于《银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探索出解决对策迫在眉睫。

一、《银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笔者认为《银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教学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专业技能培养被长期忽视。《银行会计》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干课,因此实用性较强,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平台才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但目前会计教学实践无法基于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特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致使实践教学限于尴尬境地。二是硬件设施无法构建仿真的模拟教学实践环境。由于《银行会计》课程的特殊性,构建校外实践场境具有一定难度,模拟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锻炼技能的平台已经成为最佳实践途径,但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使高效构建模拟教学环境成为一种挑战。三是实习教师缺乏较强的教学技能与专业化指导,且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极大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部分实习教师由于受社会经验、专业素养、指导能力、学历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不能高效引导学生完成毕业实践训练,甚至还误人子弟,这使毕业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再者,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与评价体系,指导教师毫无束缚地各行其是,严重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发展。

二、加强《银行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一)充分肯定实践教学的价值,科学践行实践教学。培养会计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每个高校金融学院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实践是知识与能力的主要来源,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会计实践学习中才能提高自身的会计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展现的重要现实价值,充分尊重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科学践行实践教学。首先,教师要肯定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将实践教学摆在会计教学的核心位置。其次,要适当增加《银行会计》实践教学学时的比重,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最后,在会计课程中要充分重视实践环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科学践行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彻落实到《银行会计》教学的边边角角。

(二)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高效开展模拟实习。为了促使银行会计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一样,准确高效反映银行会计事务发展的状况,构建学校与银行合作的实践教学场境,让学生去银行实习,零距离接触银行事务可提高学生实践的适应性,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安排大批实习生去银行不太现实,只有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打造高仿银行会计实习情境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出路。建立高仿真的银行会计课程教学,借助模拟实验室,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践教学效率。首先要将软、硬件充分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建立完整的模拟实验室数据系统。其次,在模拟实验室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再起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以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模拟实验室应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模拟银行会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岗位,全面推动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关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打造高质教师团队。教师不仅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较强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具备高超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学技能。作为银行会计课程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只用在广泛的教学实践中才能逐步提升知识与能力,推动银行会计实践教学的高效进行。首先,教师应该透析各大银行会计的工作特征,熟悉各银行的业务操作,以便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展示给学生。其次,教师要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银行专业技能培训,在实践培训中逐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最后,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团队,还需要构建校银合作机制,适时派遣教师去银行考查学习,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和谐发展。

(四)创新教学教学模式与方式,活化实践教学课堂。传统的银行会计教学模式与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银行会计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应尽量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竭力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需求与心理认知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活化实践教学课堂。教师应做到:一是提高银行会计课件制作水平,以图片、动画、图表等形式展示实践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丰富教学手段,探索出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是建立和完善《银行会计》的课堂评价体系,使学生在科学公正的评价氛围中逐渐提升自信。

综上所述,加强《银行会计》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会计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多种问题,教师必须在透彻与深刻理解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弃传统、抓关键、重建设、提素养等,不断探索出实效性的措施推动《银行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付群. 关于《银行会计》实践教学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11,02:198-199.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6

1 优化相关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伦理学》课程作为我院传统课程, 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个体道德完善, 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讲好《伦理学》课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 选择一本结构合理, 内容含盖面广, 不仅反映了《伦理学》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而且也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的好教材尤为重要通过对我国目前较为权威的伦理学教科书, 如罗国杰主编的《伦理学教程》、章海山主编的《伦理学引论》、倪愫襄主编的《伦理学导论》, 李春秋主编的《新编伦理学教程》等认真阅读, 归纳整合, 选择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力求把普遍性与师范性、讲授基本理论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的教材。选用李春秋主编的《新编伦理学教程》。本教材的具体特点是:科学性、新颖性;学术性、通俗性;立足现实、有一定的前瞻性;每章之后设立思考题, 实例及分析提示。但是因为《伦理学》课程设置是54课时, 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所选择, 上篇道德基本理论, 下篇社会道德的内化所有章节保留, 而对中篇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三章内容合为一个专题讲授。较好地将思想史的叙述与理论问题的展开结合了起来;对道德规范及道德原则的分析突破了以往过于狭隘和政治化的局限, 体现了深度的理论分析;授课内容做到了详略得当, 保持了较好的延展性和开放性。

2 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

调整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讲好《伦理学》课, 对主讲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如果采取传统的“灌输式”为主教学方法, 会使教学过程单调, 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 我主要从教学方法, 讲授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身临其境, 全身心地感受道德问题与日常生活的多角度关联, 避免了教材过于空洞或单纯理论灌输的缺陷, 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和形象起来, 并与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贴近起来。

2.1 案例教学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 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 且非常乏味无趣,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 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 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 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 长期落后者, 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 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 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会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

2.2 重视双向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 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 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拿到案例后, 先要进行消化, 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 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求教师给以引导, 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抓住该课程所特有的实践本性及其精神特质, 加大案例式教学等实践环节, 从而使该门课程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爱学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 例举一个医学伦理的案例;某医院器官移植病区住有两位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一位是王某, 男, 48岁, 因多年饮酒导致严重肝硬化;另一位是李某, 男, 25岁, 无业青年, 在一次购物时因抓歹徒而致肝脏破裂, 生命危在旦夕。现有一肝脏可供移植, 两位患者组织配型都符合, 但王某能交出手术费, 而李某不能。请结合你所学的伦理学知识分析:如何抉择这个肝脏应该先移植给谁?为什么?学生在讨论过程中, 各抒己见;从对肝脏移植需要的迫切性上看, 李某更需要, 因为这属于抢救范围。而对王某来说这不是致命的, 可以在等待肝肺的来源。从现实性上看, 经济效益是各个医院都重视的问题, 要得到医疗服务就得付费, 这也是患者的义务。因此, 似乎应该给王某进行移植。从伦理上分析, 李某年轻, 负伤是由于见义勇为所致, 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社会对他应该给予回报, 医院也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即使这家医院在经济上不能完全免除李某的医药费, 社会各界也应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李某得到对其生命迫切需要的肝脏, 王某若能主动加入这一行列, 那么本案例将无矛盾可言了。

从法律来说, 从医院利益来说应该选择王某.但从道义道德来说应该救见义勇为的李某, 这样大家都能见义勇为让大学觉得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好报。

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教师启发思路, 讲解要领,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 相互研讨和争鸣。例如在讲授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与责任一节内容时, 例举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 不小心打碎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 惹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误, 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并拿出13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 但是一年后你要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 经过半年的努力, 终于把13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问通过这个故事, 你对责任有了怎样的理解?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在讨论中, 每个学生都回答有类似的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要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制约。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 个人就应当而且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任。意志自由的程度决定责任的限度。

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 依靠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将图片, 文字, 声音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其生动直观, 信息量大的优势, 提高教学效果。

3 改革考核方式

建立完善的课程考评体系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立的知识体系和特点, 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要求也不相同。要“积极完善考试方法, 要积极探索, 逐步形成一套闭卷与开卷, 笔试与口试, 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 理论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应用以及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科学有效的考试和评价体系”根据《伦理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 笔者在考核中采取试卷考试、撰写小论文、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考试成绩按比例计算。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 比例占65%, 撰写小论文考查学生对课程理解的深度和学术研究能力, 比例占20%, 课堂讨论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比例占15%。这种综合性的考试考查方法较好地体现《伦理学》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和要求,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实际教学效果来看, 该门课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说教式面孔”, 寓德性教育于知识传授中, 使知识传授成为活的思想和精神的表达。

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是由于理论问题、概念涉及得太多, 恐怕难以在规定的授课时限内完成, 这就可能影响这门课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是个体道德部分的内容还可以再具体化, 因为这一部分与青年学生的实际更为相关, 若能加强则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4 成效与启示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以伦理学的眼光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加以审视, 从而增强学生的对于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的关注,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充实, 充分反映了该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发展;教学方法多样化, 有讨论、有案例, 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现状, 切合学生实际,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 准备充分,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 特别是讨论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经与同学交流, 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可度高, 也喜欢上这门课, 表明该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这表明本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思想上的一些困惑, 进而帮助他们深入反思了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 教学效果良好。但有12%的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其主要原因是“理论阐释过多”, 有59%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的最大优点是贴近生活实际, 41%的学生认为引发了他们的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的主要缺点是案例分析不够和过于艰深晦涩。由于中西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还没有开设, 而伦理学说到底是一门哲学课程, 所以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过于艰深晦涩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在教学中已经提供了不少案例, 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 学生期望有更多的案例分析, 使有关理论易于被掌握。在教学方法上, 有20%的学生建议多进行讨论、让学生上台演讲、参与案例分析等。还有学生建议教师应该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等。在关于教书与育人的结合问题上, 建议教师教给学生一些生活经验,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给学生的立身处事以切实的指导等。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正面感受主要是:对社会的认识加深, 引发了对许多社会现象的理性评价和深入思考;系统化、实用化、由简入难、步步深入的讲授, 使一些学生获得了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的方法, 提高了个人的理论思辨能力, 增强了哲学思考能力;讲授应多重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希望伦理学成为生活的指导, 教师能够多给学生指点迷津, 指导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在假期做一或两次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调查,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柳海民主编.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冯相红.基于素质教育的高师《伦理学》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03) .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7

1 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普通高校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1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无法提高实践能力

仪器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光学分析 (紫外可见光谱、分子发光光谱、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 、电化学分析 (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等) 、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3个部分, 有些还包括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基本原理和相关仪器的构造原理、实验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大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 熟练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 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 掌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鉴定的方法原理和应用[3], 可以看出, 现行的教学内容还是太注重学术和技术研究的需要, 缺少对整个分析过程的全面介绍和评价, 特别是没有充分考虑产业界和就业岗位对分析化学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 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介绍较少。所以也就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界对分析化学人才的要求, 绝大部分学生毕业进入就业单位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期, 才能真正独立开展工作。

1.1.2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效果不佳

仪器分析一般采用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 虽然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信息量是增加了, 各种仪器可以用图片展现给学生, 学生通过观感更容易接受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但学生上课半个小时后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 记忆的内容太多, 每节课下来教师讲授内容学生接受并掌握的知识不到一半, 近年来我们也尝试教学改革,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辅助理解, 但是, 学生在上大学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仪器分析, 大部分内容无法理解, 加上实验课和理论课不能同步进行, 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可想而知, 这样很难掌握仪器分析涉及的全部知识和内容。

1.2 地方高师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1 学生预习能力较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

首先, 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院校筛选后的学生, 成绩相对较低。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差。仪器分析理论比较抽象, 难度大、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其次, 现阶段的学生, 从小学开始到中学一直接受的是“填鸭式”教学, 习惯接受老师教给的内容, 没有自学能力或者自学能力差, 读一遍内容觉得没有办法理解, 找不到知识点和突破口, 会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 甚至觉得预习也是多余的, 导致对学习没有积极性。

1.2.2 理论课时偏少, 实验仪器有限

学生进入大学, 课程增加, 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化学专业的学生实验课较多, 缺乏课后学习时间, 如果在课堂上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课时非常紧张, 不能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内容。

我系仪器从2000年以来采购的仪器基本满足本科生的需要, 但大部分仪器仅有一台, 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每个实验需要5个课时, 而我们的实验安排3个课时, 不能满足每个学生使用仪器的需求。另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的仪器、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涌现, 仪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分析速度及操作更简单等特点, 深受分析工作者的喜爱[4]。如果不通过仪器分析实验加深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会落后于社会需要, 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2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调整课程内容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仪器检测要求的提高, 仪器分析的方法、理论、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发展和提升, 内容不断丰富。科技进步和科学相互渗透对仪器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适应发展需求, 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2.1.1 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根据各种分析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把整个理论教学内容模块化, 一种方法分为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3个主要模块。光谱分析根据产生光谱的物质不同, 又分为分子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 和原子光谱 (原子吸收与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 , 讲解仪器的使用原理、仪器的组成部分、分析方法及在分析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电化学分析又分为电位分析、电位滴定和伏安分析。尽管电化学研究的机理和对象与光分析不同, 但定量分析方法比如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可以通用。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其他检测技术 (质谱、核磁共振等) , 可以作为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手段, 在色谱分离的基础上进行光分析和电分析, 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 使整个仪器分析内容系统化。

2.1.2 新仪器的知识介绍

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许多新的仪器分析技术及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自动化、智能化、微型化仪器的开发和利用代表着整个仪器分析学科的发展方向。相对于学科发展, 仪器分析教材的内容显得比较陈旧且滞后。为处理好教学内容经典性与先进性的关系, 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与教材内容对接。比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源主要是空心阴极灯, 即锐线光源。锐线光源虽有着诸多优点, 但因每分析一个元素就要更换一个元素灯, 再加上灯的工作电流、波长等参数的选择和调节, 使原子吸收分析的速度、信息量和使用方便性等方面受到了限制。2004年, 德国耶拿仪器公司以高聚焦短弧氙灯这一连续光源替代经典的空心阴极灯, 成功设计和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 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5]。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仪器分析, 比如, 自来水的净化, 净水器等, 可以用我们所学的光分析和电分析来检测自来水和净化水中矿物质的含量, 测定水中微量元素, 从而了解净水器的工作原理, 这样, 将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生活中的仪器分析及时介绍给学生, 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基本教学内容, 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2.2 改革教学模式

实行“教师导学、学生自学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的研究式教学方法, 第一阶段学生自学, 把每一章节简单能自学懂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比如各种仪器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定性定量方法及仪器结构, 布置自学与讨论任务, 提出目标要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完整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仪器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二阶段教师导学,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分析和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难题, 并讲解本章节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三阶段分组讨论, 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讨论各自的自学材料, 取长补短, 形成小组意见, 制作PPT汇报提纲。课堂上, 每一小组选一位代表向全体同学和教师作小组汇报发言, 由同学点评, 教师做总结。第四阶段归纳总结, 教师讲完一类分析方法后, 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自学内容, 课后查阅资料, 总结归纳各种通用和最新分析仪器的功能特点, 某种分析方法在本专业中的主要应用, 同类不同种分析方法的异同点等。

比如:极谱分析法一章中, 学生首先自学极谱波的形成, 解释极谱曲线形成的各个过程的意义, 查阅极谱的发展历史, 学生通过极谱分析曲线认识极谱分析中半波电位、极限扩散电流等概念;而后教师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 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极谱分析为什么要用扩散电流等, 介绍极谱分析的原理, 讲解电解过程, 极谱定量分析方法和极谱波方程这些学生相对较难理解的内容;接着学生讨论学习极谱分析的各种干扰电流, 讨论干扰电流产生的原因以及怎样消除;最后总结极谱分析各种方法的相同和不同点, 优点和缺点, 灵敏度和检出限。这样既让学生参与, 又在教师计划下进行, 既丰富了课堂内容, 又让学生在能学会的基础上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解决许多问题,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这一章下来, 用一份考练试题来检验, 50%学生90分以上, 其他同学也都能及格。

2.3 改革考核方式

理论课成绩, 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和讨论课成绩。理论考核以闭卷方式进行, 由教师评定, 考核要点为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占50%;讨论课的考核要点是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汇报表达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 占20%;其余成绩分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 小组成绩由教师评定, 占20%;个人成绩由小组成员共同评定, 也占10%。

2.4 重视教材和仪器的建设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实验设备陈旧、落后, 仪器分析理论课堂上所讲的一些仪器, 在很多地方性院校都没有配备, 这样势必要对仪器分析教材进行调整, 包括实验教材。一般仪器分析实验教材中所列的大部分仪器与我院现有的仪器设备在仪器的型号、性能指标以及使用的方法和用途等方面大多不相同, 给教师开设实验课程带来很多的困难, 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院分析教研室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未来5年的仪器采购计划, 自行编写了一套仪器分析实验教案, 凡是现有的和计划采购的仪器我们都编入实验教案中, 平时上课就以这份教案为指导来开展实验, 学生和老师都普遍反映良好。经过尽5年的不断修改, 现已经整理成册为《仪器分析实验》。

2.5 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要使课堂教学有新内容, 有感召力, 除了掌握学科的新信息, 还必须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在课堂教学之中融入自己的科研成果。我院分析教研室从事仪器分析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教师, 有2名教授, 1名副教授, 1名讲师, 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 都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每年都发表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 这更能体现我院“搞好科研促教学”的教育方针使得教学与科研相互兼并, 相互促进。以教学带动科研, 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3 结语

经过几年的探索,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考核方法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改革, 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方法、科学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但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总结与完善, 需要更多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关注。

摘要:由于地方高师教学对象和性质的特殊性, 使得仪器分析教学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共有问题之外, 还产生了自身教学难点, 本文对地方性高师化学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提出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改革的办法, 在学生中实践, 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姚武.地方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 2012, 14 (5) :210-213.

[2]焦琳娟, 任健敏, 郭会时, 等.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 2010, 31 (9) :150-154.

[3]徐鹏.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7) :126-128.

[4]吴继魁, 周冬香, 毛芳.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学化学, 2013, 28 (3) :28-30.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8

关键词:专业性,采风,原生态,民俗民风

一部艺术作品被评为“好”,是因为它接近于生活,表现了生活,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基于这一点,大量的艺术工作者或以集体或以个人的形式纷纷到民间去体验生活,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为艺术创作寻求灵感。然而,这一举动也被称之为“采风”。采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艺术创作工作者的宠儿。不仅如此,采风也成为了高师艺术教育的一门实践课程,它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思想的转变及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艺术实践采风课程开展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规模大、管理难问题。根据笔者所工作的学校及个人带队采风的实际情况,每次的采风都是音乐专业整个年级学生的整体出行,并且将众多学生分组配备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涉及的人数少则一百多则两百,如此大规模的采风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其次是安全隐患问题。安全问题是音乐艺术实践采风的重要问题,只有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以后,才能使采风课程的开展无后顾之忧。第一是行程的安排,交通工具及路段的选择是组织者慎重考虑的,需要在采风开展之前确定。第二是学生饮食的安排,选择集体就餐、自行就餐还是以上两种方式并存要根据采风地点的情况、资金以及卫生情况而定。第三是学生住宿的安排,资金与住宿条件兼顾的同时,又要保证学生的财产安全,这无疑给采风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再次是专业性不强的问题。采风实践课程不能形式化,仅仅以完成学分为目的,地点的选择必须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便于同学们了解当地的民俗习惯和当地民歌的旋律技法特征,真正的达到采风的专业性。就其而言,民族地区的高师院校会占有生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一方面民族地区高师的生源大多是来自本地,少数民族的比例偏多,在了解民俗民风等方面占有先天优势;另一方面,正因为生活在民族地区,更能够进一步的把握当地民歌的精髓,为以后的表演及创作提供原材料。然而对于非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来说却不具备这样的优势,既要达到采风的专业性,又要兼顾安全等因素,这无疑给采风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二、音乐艺术实践采风课程开展的对策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采风课程组织者需提前进行踩点儿调查,向当地的歌师或歌王了解当地的原生态音乐种类及形式,并拜托歌师组织乡亲对当地的原生态音乐进行排练,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保证了音乐采风的质量及原生态音乐的原汁原味。第二,通过网络搜索、资料翻阅、向当地的歌师及乡亲询问等方式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并以图片、PPT、视频等方式向同学们展示。第三,邀请当地的歌师及参演的乡亲到学校课堂中来,向我们师生表演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的同时,对当地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讲解。这样,既方便了采风课程的组织者及各位指导教师,又为学生节省了部分开支;既避免了规模大、难管理、安全的问题,又解决了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既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民风,又为当地的乡亲带来了创收。

三、音乐艺术实践采风的影响

首先,对学生本专业的影响。学生在书本当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仅凭借专业教师的讲解,只能够让同学们掌握相应的知识,而要达到印象深刻还是有所欠缺的,表演专业课程也是如此。学生仅凭谱面的标记或模仿教师的表演来处理作品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往往会只追求表演技巧、漂亮的音色而忽略了作品原有的风格特色。但是,采风确是一门体验课程,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民歌及表演方式,对学生专业的成熟,尤其是专业思想的成熟及观念的转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对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邀请的歌师及乡亲都来自地地道道的农村,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散发着淳朴的乡土气息,乡亲们待人的真诚、友善会给学生日后的做人做事产生积极影响。除此之外,也会对学生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面对课堂的众多学科,学生会长时期的处于高强度的学习中,这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压力,而轻松愉快的实践采风课程,能够让学生保持乐观的态度,使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释放。

再次,对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影响。采风对原生态音乐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作用。目前我国专业院校所采用的音乐知识体系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把专业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中去,把握民族原生态音乐的精髓,将西方作曲技法同原生态相结合,创作出更多的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原生态音乐。

四、结语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9

现阶段, 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仍把钢琴与即兴伴奏作为不同阶段毫不相关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割裂开来, 使得学生学习钢琴技巧的时候一味只注重培养手指功夫, 忽略了对乐曲曲式结构、和声及音乐织体的分析, 而学习即兴伴奏时就纯粹照搬照抄教师编配的和声及织体设计, 无法联系和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钢琴知识, 导致课堂教学进度缓慢, 教学质量不高, 学生对即兴伴奏的学习变得死板、不能举一反三。所以我认为, 必须对两门课程进行整合, 使其教学相互配合, 才能使学生学习更得心应手。

一、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所谓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 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 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那么课程整合就是指相邻或者相关的课程之间交叉、渗透、溶合而形成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钢琴技巧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为从事普通音乐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钢琴演奏技巧, 相应的试奏能力、伴奏能力、钢琴基本教学能力, 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培养学生掌握钢琴演奏专业技能, 演奏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经典钢琴作品, 提高艺术修养, 开阔艺术视野。而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讲授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基本理论;介绍相关的和声知识、各种伴奏织体, 以及大小调式和民族调式歌曲的编配方法;由浅入深, 从理论到实践, 结合不同类型歌曲伴奏的分析、编配与弹奏训练;要求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能独立编配与弹奏各类大中小型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即兴伴奏的编配、弹奏, 与演唱者的密切配合, 以及自弹自唱的能力, 适应工作的需要。

这两门课程都是以钢琴为媒介的, 都需要培养学生对各类作品风格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即兴伴奏学习的前提, 娴熟的钢琴演奏技巧能更有利于演奏者即兴伴奏的多样化展现, 而即兴伴奏是钢琴技巧的灵活运用, 是乐曲音乐形象的延伸与二度创作,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钢琴技巧相通、和声曲式理解相通、风格把握相通、伴奏织体相通, 所以这么相互密切关联的两门学科不应该割裂开来学习, 应渗透学习、联想学习、知识共享。所谓知识共享其中包括学生对乐理、和声、曲式、音乐史等一系列知识的掌握。所以对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进行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整合的措施

(一) 教学结构的整合

现今一般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声乐是必修课, 所以大学一年级一进校就会开设, 而即兴伴奏课在三年级才会开设, 使得钢琴与即兴伴奏教学严重脱节, 导致学生不能把知识联想学习, 事倍功半。我认为应该在大学一年级上半学期开设钢琴、乐理课程, 下半年增设和声、曲式, 第二学年就可以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同时开设, 甚至可以开设成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 钢琴或者即兴伴奏一般是一周一次两学时, 我认为可增至一周两次四学时, 每次两学时可以把钢琴作品与即兴伴奏作品结合起来教学, 当然其中包括作品作者、年代、风格、和声、曲式、伴奏织体等一系列知识的分析。这样学生由对钢琴作品“死”的范例展开分析到即兴伴奏作品在其基础上“活”的运用, 使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即兴伴奏的同时钢琴弹奏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两全其美, 一举两得。

(二) 教学方式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教学结构和方式的整合既是最好的改革手段, 高校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方式的整合主要是由原来的单一讲授钢琴作品或即兴伴奏作品变成两者相互结合教学, 使其相互交叉、渗透。

1.钢琴作品与即兴伴奏作品作者、时代或是风格的融合

钢琴作品的作者及时代一般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那么课堂上可以通过把钢琴作品与同时期或者同作者的艺术歌曲正谱伴奏进行对比教学, 分析其和声、曲式特点及音乐织体, 进一步延伸到同时期的歌曲即兴伴奏中, 要求学生掌握同时期、同类风格歌曲的即兴伴奏。例如: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通奏低音、大小调性的和声体系确立、作为和声中心结构主、属结构确立, 主要曲式是组曲、变奏曲、赋格, 那么可以通过对一些变奏曲、组曲的弹奏学习总结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 再学习一些同时期的艺术歌曲正谱伴奏, 总结其和声、伴奏织体的特点运用于同时期或同风格的即兴伴奏歌曲中, 这样既直观又深刻, 学生能很快掌握。

2.钢琴作品的音乐织体与即兴伴奏的伴奏音型相结合

歌曲的题材、情绪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伴奏音型烘托, 不同题材的歌曲具有不同的音乐特征, 因而也有不同的表现功能。一般来说, 作品的风格大体概括为几大类:进行曲风格、欢快活泼的风格、优美抒情风格、少数民族风格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具有这些音乐形象的钢琴作品分别列出来, 先交给学生弹奏, 使学生了解其音乐织体、和声连接及曲式结构, 然后以其公式化的方式, 把其音乐织体直接嫁接到同类风格的即兴伴奏歌曲中, 再根据具体歌曲的旋律改变其和声级数即可。例如:进行曲风格, 首先可以让学生演奏练习曲车尔尼599NO.19、乐曲多尼采蒂《拉塔普兰》、贝利尼《诺尔玛进行曲》等, 使学生了解进行曲的风格及曲子中所使用的音乐织体, 对其和声连接的规律及曲式进行分析, 再总结进行曲应该使用的整和弦伴奏音型, 把整和弦的伴奏音型变形发展到远低音的伴奏音型, 上面几首钢琴作品都为2/4或4/4拍子, 教师可以再延伸到3/8或6/8拍子的曲子, 如三拍子远低音伴奏音型最典型的圆舞曲, 还可以结合快节奏曲子如《圆舞曲》和慢节奏曲子《重归苏莲托》等进行弹奏, 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整和弦的伴奏音型在2拍子、4拍子和3拍子、6拍子中, 在快速乐曲和慢速乐曲中的运用, 而后教学生以公式化的手段把各类拍子、各类速度的伴奏音型直接套用在与之相同风格的乐曲即兴伴奏中, 依据乐曲的旋律加上与之相对应的和声作以规范的键盘和声连接即可。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练习曲、乐曲, 手指技巧得到了锻炼, 同时也以很简易、直观的方法学习到了即兴伴奏, 就算在初学者眼里, 即兴伴奏也会变得容易接受和运用。以此类推, 欢快活泼风格、优美抒情风格、少数民族风格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那么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和表现乐曲的风格, 还能轻而易举的掌握即兴伴奏的编配, 学习思路清晰, 效率高, 而且不容易忘记, 能活学活用。

(三) 考核方式的整合

钢琴、即兴伴奏都属于表演性质的课程, 考的不仅仅是平时积累的手指技巧和快速编配的能力, 很大部分考核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所以教师平时就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要加强这方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参加艺术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即兴伴奏牵涉到的不仅是个人的弹奏还有与人合作的问题, 歌曲的编配一定要与演唱者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音乐的再创造, 不能单独割裂出伴奏而忽略与演唱者的融合、配合。所以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 使自己与他人的配合能力得到锻炼是很好的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方式, 高校还可以采取声乐与即兴伴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互相之间伴奏, 在声乐考核中声乐教师考核声乐演唱者, 钢琴教师考核钢琴伴奏, 这样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临时应变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也可以在钢琴考核中根据考生钢琴曲目的风格或程度制定相应风格或程度的即兴伴奏曲目进行即兴伴奏的考核, 考核考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 篇10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了全面掌握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笔者对照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我国部分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从而对我国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1. 课程结构的目标定位不明

尽管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师范性应该成为课程结构的突出特点。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许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沿袭的是专业音乐院校培养音乐专业表演人才的模式,课程的结构也与普通音乐专业类似。具体表现是:艺术概论、乐理、声乐、舞蹈、钢琴(含中外器乐)、合唱指挥、歌曲写作等纯音乐类专业课程比重偏大,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应用型课程比重偏小。对提高学生教学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教学实习、艺术实践、职业道德等课程更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种课程结构目标定位的不明使学生模糊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削弱了学生未来的岗位发展潜力。

2. 课程设置的人文意识薄弱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把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诉求。但目前许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十分明显。过分强调视唱练耳、和声基础、曲式分析、舞台表演等专业类课程,除了《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之外几乎没有对学生人文素养有显著提高作用的课程。加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均为艺术类考生,文化基础本来就差,相当多学生的文学、历史、自然等方面知识欠缺,知识面狭窄。不仅影响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鉴赏、感悟和评价,也从更深的层次制约了学生音乐审美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3. 课程内容的针对效应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课程内容是否直接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是衡量高师音乐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指标。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关联度依然较低,专业课程内容还缺乏与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对应性。例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台表演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本人如何将音乐内涵展示出来,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舞台表演强调的是如何指导学生挖掘作品蕴含的音乐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目标性差异,自然弱化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而课程内容的针对效应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的错位,阻碍了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一个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有效的实施策略推动课程体系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无缝契合。

1. 更新教学理念,明确目标定位

理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从更新教学理念入手。通过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分析,明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是一种高深的学术研究教育,而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学技能的教育。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还是课程结构都应体现综合艺术教育观念,突出师范性。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定音乐类专业课程与教学应用型课程的比例关系,把“体系新、起点高、少而精、综合化”作为课程结构优化的原则,保证课程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2. 整合课程,强化多能

根据高师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既保证学生必要的音乐知识学习,又解决专业课程过多、内容重复的问题,展现音乐教育中“音乐”作为知识本身的“广泛联系”。如将“中国音乐史”与“中国音乐欣赏”整合为《中国音乐》,将“合唱指挥”与“舞台表演”整合为《表演指导》。在加强课程之间联系、促进各门课程相互渗透和补充的基础上改变和淡化专业音乐院校课程模式,构建起“以师为本,强化多能”的课程体系。

3. 重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

现代音乐教学立足于宽厚的文化底蕴,重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使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不仅包括舞蹈、戏剧、影视、美术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音乐艺术之外的学科,是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为此,通过开设音乐哲学、文学作品鉴赏、民族音乐发展史等课程,形成以音乐课程为教学主线,其他艺术门类课程为两翼的学科联系网络。让学生从文化的脉络中感悟音乐的内涵,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

4. 结合中小学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审美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个性发展的双重音乐教学任务。要完成新课标的使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结合中小学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范畴,发挥学生的教学创造性。如高师钢琴课程对即兴演奏涉猎不多,而这方面的能力恰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吸睛点”。设置有关的选修课,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教育教学实践课程,对于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教师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中小学音乐教育承载着传承民族文明、增强爱国情怀、丰富文化内涵的重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应从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深入研究音乐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发展方向,大胆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培养更多“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本文立足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究相应的课程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存在问题,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瑞年.新时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问题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1).

[2]张天慧,李巧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品牌(下半月),2015(06).

上一篇:闭合系统下一篇:金属的可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