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教育

2024-07-30

高师美术教育(共12篇)

高师美术教育 篇1

摘要:水彩画从西方传入中国, 随着各门类绘画艺术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在高师美术教育中, 水彩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又约束了水彩艺术的全面发展, 笔者针对目前水彩画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提出高师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的要求, 指出水彩画教学导向应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水彩画,教学,创造力

水彩画是随着近代“东学西渐”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今天, 它已成为中国美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高师美术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随着各门类绘画艺术的发展, 水彩画在艺术创造和学科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高师美术教育中, 由于艺术观念的局限以及带来的水彩画教学观念上的滞后, 使得水彩画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人们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彩画的进一步发展。

水彩画教学的现状

水彩画由于介于油画和国画之间的审美观念和表现体系, 使其拥有了无限发展空间的可能。八十年代后中国水彩呈现出多元化、蓬勃发展的态势, 画幅越来越大, 题材内容越来越丰富, 技法技巧也越来越多样, 水彩画创作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但在我们高等院校的水彩画教学中, 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却普遍相对滞后, 由于教学观念的限制, 导致高等院校水彩画教学一直沿袭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 无论是在题材、内容、技法以及审美理念上都呈现出单一化、程式化的局面, 造成学生的作品出现千篇一律, 一样的材料, 一样的手法, 只学技巧, 不重视研究挖掘水彩画本身的艺术特质, 缺乏艺术感受, 以写生习作代替创作, 轻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技法、轻理论、技法单一、审美鉴赏能力低等现象, 长此以往, 必定会使学生的艺术个性被埋设, 使教学与社会、时代产生断裂。这些现状对我们高师美术教育水彩画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水彩画教学的任务

色彩教学的任务是:审美素质、艺术表现、规律认识、写实功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水彩画教学在高师美术教育中, 虽不是主修课程, 但是它在色彩基础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不仅能使学生通过训练掌握色彩的基本要素以及技巧, 而且能很好地借助水彩的灵动性、严谨性和应变性, 为以后创作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为高师美术教育最后培养一专多能有创造力的复合型美术教育人才开拓一条新的途径。同时, 水彩画也是一门艺术, 它之所以是一门艺术, 是因为它使用一些技法来达到情感的表达, 才上升为艺术, 所以借助技法的表现达到情感的表达也是我们水彩画教学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目的。

水彩画教学的不足

在生活中, 人们的观念往往决定人们的思想、行为准则及其生活方式。在艺术这一领域里, 艺术观念尤为重要。可以说, 什么样的艺术观念决定什么样的艺术品位。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 水彩艺术也在日新月异, 而水彩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 不利于水彩艺术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多数院校的水彩画教学大纲只注重了课程内容的设置, 只是从静物写生、风景写生到人物写生简单的进行了一下课时划分, 大学四年的整个水彩画课程安排的实质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生练习, 而有的甚至把水彩画课程直接归结到色彩课课程当中, 由此很多院校就忽略了水彩画课程的教学, 水彩课程普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教学显示出明显的不足。而我们的教育目光也总是习惯于向“传统”看——一张水彩纸、几支羊毛笔、一盒水彩颜料、一桶水, 还有那只注重追求“透明、轻快、滋润、流畅”的水彩画面效果的教育观念, 这种缺乏现代艺术观念的传统教育观念总在遮挡着我们的艺术视线而缺乏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思维, 导致最后学生除了了解简单“传统”意义上的水彩技法写生以外, 不懂得别的工具材料, 不懂得别的技法技巧, 也不了解别的形式语言, 更谈不上在以后的水彩画创作中能充分瞻显出水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彩画艺术在发展, 水彩画的教育也应紧随时代的步伐。目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弊病就是:教学内容陈旧、不提倡创新;教学手法单一、不提倡学生探索独立的个人语言方式, 对于水彩画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来说属于一个新的绘画媒介,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它的技法训练, 谈不上创新表现。作为课程的规划与制定者, 教学大纲的编写也局限在了传统一般意义的写生上, 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创新表现, 不便于在新的工具材料、新的技法语言、新的艺术观念上进行拓展, 阻碍了水彩画艺术的全面发展。

水彩画教学的要求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作为提高学生绘画素质与能力的水彩画教学, 不单单意味着能把颜料涂到纸上, 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极强的创造力。而专业技能的熟练是培养艺术家创造才能的必须途径, 因此, 水彩画教学首先应从基本功抓起。水彩画是一个充满灵性的画种, 初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 似乎只需要简单的绘画材料,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 其实它是一种最富挑战性的绘画手段, 它除了和其它画种一样都讲明暗造型、色彩关系等一整套色彩基础之外, 还要学会如何掌握不易控制的水性的流动和透明与形的结合。因此, 基本功对水彩画来讲更显得尤为重要, 要达到水彩画的高尚境界和精湛的功力, 必定仰赖于扎实的技术与基础。

当然有了娴熟的绘画基本功技能并不等于就掌握了艺术, 它只是为通向艺术成功之路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真正的艺术品的创造, 需要培养、完善艺术家的全面修养。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求学生不仅有熟练的基本功, 而且要有创造力, 不仅眼高, 也要手高。面对学生首先应提高他们的眼力——以审美能力为突破口, 了解水彩画的特点、艺术效果、感染力及构图、构思、色调、色彩、表现技巧、用笔等。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 系统理论讲解课程也是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环节, 色彩理论应该被放在指导作画实践的重要位置, 要让学生不仅仅在作画过程中感性的认识色彩, 更要从理性的角度来运用和创造色彩。目前, 我国的高师美术教育对色彩教程中的基础理论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都存在重技法、轻理论的现象, 这种状况应该尽快改变, 尽快建设色彩基础课教学的完整体系, 提高色彩教学进程的深度和水平。其次是进行多风格, 高品位的艺术欣赏, 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热爱艺术, 热爱水彩画的志向和意趣, 激发他们被动的、无定向的绘画思想和感情, 使他们跃跃欲试。

水彩画教学在加强写生练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创作练习, 因为, 创作是一个人生活经历、文化、修养、艺术手法的集中体现。它是锻炼构图、构思发现不足、提高艺术处理方面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绘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技法语言是人们在长期观察与表现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但并不是所有规则都适合于我们眼前所感所见。因此, 在水彩画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高度的自由和完全的自主性。艺术教育只有把学生的心灵从现实的重负下解放出来, 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万物中去体验, 才能纯化思维、纯化感受, 使画者能够无拘无束地达到绘画的忘我境界。我们要求学生在面对自然万物拿起画笔时, 应从尊重现实与感受出发, 勇于创新与开拓, 敢于打破一些陈规。只要我们努力认清艺术规律, 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情, 真诚面对, 有感而发, 勇于开拓, 作画时积极思考, 沉着应对, 博采众家之长, 勤学苦练, 使水彩画教学在不失自身艺术语言特征的同时, 更具现代品格, 与时代同步和谐发展, 相信我们的教学就会有能力实现再度超越, 创造出一个无限的艺术境界。

色彩作为一个体系, 本身是丰富的, 而非单纯的, 更不是某一单项技能。水彩画的教育导向应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传统需要继承, 但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 未来肯定不再是“传统”的时代, 而是科学发展、人格独立、人的思想进一步解放的时代。我们的艺术观念不能总是停留在“传统”身边, 而必须与时俱进。我们的教育也应从技术层面的训练为主转向以艺术思维、创作思维的培养与审美观的确立等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为主。作为一个艺术的教育者应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精华, 努力创作出具有现代意识、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王肇民.王肇民水彩作品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1985.

[2]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0.

[3]黑格尔, 朱光潜.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4]石明祥.中国现代水彩的多元化趋向与教学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06.

[5]诸迪.在开拓中发展—中国当代水彩画刍议[J].美苑, 2002, 3:38-39.

[6]张守武.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刍议[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5.

高师美术教育 篇2

2.高等教育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3.学位制度:既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4.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

二、1、学制制定的基本依据;1)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3)受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制约

2、如何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1)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2)加强和深化以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制度改革,改善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3)进一步调整改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4)加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建设,注重发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的重要作用。

3、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简称。其基本含义是: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与包括教育专业性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如何加强?1)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2)完善教师培训机构3)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4)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4、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与所有教师劳动的共同特点:无私性,示范性,迟效性与长效性

(二)高校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劳动的专业性,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劳动的时空延续性

5、如何理解大学生的社会地位?1)青年中的佼佼者2)具有合法权益的受教育者3)培养中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6、高校教师的个体素质;1)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3)优秀的教学能力和出色的科研能力。

7、课程分类的依据:

1、根据与专业职能的关系,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2、根据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3、根据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训练操作技能,分为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4、根据学时或学生人数,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

5、根据课程有无具体明确的计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8、课程建设包括:1)师资队伍建设2)教学内容3)教学资源4)教材5)设备、设施和实验专业内涵建设包括: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通过调研,使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充实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教学方法。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等方面的结构。4专业设施建设。5专业管理建设。

三、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存在问题:校院系或校系间权力结构不尽合理,行政权力过于向校集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层自主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学院制尚在探索之中,学院的行政权力有待大力加强;校职能部门机构臃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并且相互之间还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另外,行政管理部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改革方向:1)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利机构,适当实行权利中心的下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要转变校机关职能,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3)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富有竞争和活力特征的高校人事制度4)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

2、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在同类专业中具有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构成要素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科性质的程度高;课程体系合理,能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专业教师群体实力强,学术积淀厚,教师各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性,在同类职业中竞争力很强。从培养方式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 篇3

当前高师钢琴表演专业教育的主要误区

郭建民、赵世兰撰写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我国高师音乐学院(系)表演专业的现状与思考》(《人民音乐》2005.6)提出高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为复合型表演人才和音乐管理工作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该目标用在钢琴专业学生身上未必恰当,想法并不一定如愿。从首届高师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毕业10年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钢琴毕业生,从事表演和音乐管理工作者的屈指可数!而钢琴教育方兴未艾,中国虽已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琴童,但琴童人数所占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接受正规教育的琴童更少。同时,理想的钢琴教学模式只能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使有幸师从专业教师的琴童只能是极少数。因此,这种对高水平专业教师的需求数十年之内很难完全得到满足。另外,高师虽难以培养出专职演奏家,但得益于完备的教学体系与教学资源,却完全有能力培养一流的专业教师,这是其它院校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何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一流的钢琴教学人才呢?!根据调查结果,钢琴专业的学生都希望从事收入稳定的钢琴教学工作。多年来,笔者一直引导钢琴专业的学生为从事钢琴教学工作而加强钢琴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使毕业学生走上钢琴教育岗位者占95%以上,说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在“表演专业”学生毕业分配举步维艰的现状下,我们为何不尝试改变一种培养模式而执意去培养表演人才呢?下面通过与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比较,将使我们更加明确高师生源作为表演人才的先天不足与师范本身的优势所在。

我国九所音乐学院所设置的表演专业(钢琴系、声乐系、管弦系等技能学科),是音乐学院的“王牌”,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表演人才。许多师范院校的音乐院系以此为蓝本,也打造了上百个表演系或表演专业,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全盘照搬。同时,其它高校如综合大学、理科、甚至农业大学、技术或职业学院等数百所院校也都成立了音乐表演专业。我们暂且不论述众多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出路如何,就其数年来培养表演人才的效果上,笔者未曾发现有任何一位著名演奏家出自这些高校,特别在钢琴专业上。换言之,师范院校钢琴表演专业打造出来有造诣并长期活跃在专业舞台的表演人才占毕业生的比例几乎为零!笔者没有冒犯高师音乐院系之意,本意在于以实际效果说明其定位和起点较之于音乐学院有差距,以期引起同行审慎的反思。尽管如此,近年来大中城市毕业生虽就业困难,但许多少年宫、艺术培训中心等部门仍缺乏高水平的音乐专业教师,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它们将长期需要引进高端的专业人才,高师钢琴专业应该抓住契机,利用师范的优势,培养适用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作为师范院校,“师范”是大环境,目标是培养教师和教育家,而非演奏家。师范院校钢琴专业应当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师范”的优势,引进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不断充实专业资源,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使之服务社会,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并选拔和培养其中的佼佼者,为其走上专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高师钢琴专业本身的局限:其一,相对于音乐学院钢琴系的生源,高师的专业技能与其无法相提并论,学生入学起点相对较低。例如,顶尖的专业人才在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必然首选各大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他们的目标定位为演奏家,而对师范院校钢琴专业的选报只为防范落选。其二,音乐学院拥有更多的招生主动权,可以优先在各大音乐学院的附属中学选拔专业优秀的学生,其文化课分数线往往比师范院校低得多。然而,关于文化课成绩问题,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音乐学院附中为了腾出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学习专业课,其文化课学习必须大大让步,与体校一样,附中钢琴专业学生每天最少需练琴6—8小时,相对于那些成天泡在文化课书堆里的普通中学生,文化成绩无法较量。这些生源即使第一志愿选择师范院校,他们的文化课也很难上线。如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年与2008年文化成绩上线分别为336分和337分(表演系不降分),即使考生专业成绩名列全国第一,但因文化成绩的一分之差只能名落孙山,而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仅为220分即可上线。事实上,即使这些高水准的学生在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之后,也并非都能够长期站稳舞台,更莫说师范院校缺欠高水准专业水平的生源了。师范院校在生源专业水平并非太高的条件下,其毕业生希望与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毕业生争夺国际大赛名次,以期走上专业表演之路的梦想只能是水中捞月。由此可见,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必须脚踏实地,扬长避短,“本分”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培养优秀的专业教师。但又有人说,师范院校中许多学科成功设立了“非师范”专业,成绩斐然,音乐钢琴专业可以效仿此做法。但事物总有其特殊性,钢琴专业便是特殊的。如果想放弃“师范”这一阵地,把师范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逼上”舞台,从事演奏职业,其结果必然是失败。就如体育竞赛(尤其是体操、跳水等),有哪块奥运金牌是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夺取的?同理,师范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想在大学本科毕业后摘取钢琴国际大赛金牌而希冀从此走上专业演奏道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从小学到中学平均每天练琴不足2小时的所谓“表演专业”的学生错过了钢琴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今后高师钢琴教育专业发展的定位及方向

为了更好地区分高师钢琴专业与音乐学院钢琴系的不同定位,纠正“钢琴表演专业”的错误定位及命名,明确其培养方向,笔者首先提议前者更名为“钢琴教育专业”,它将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培养方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在“站稳讲台,兼顾舞台,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之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师范院校中“钢琴教育专业”的真正内涵,区别于音乐学院钢琴系,牢记我们的大环境是“师范”,否则,学生毕业后将有可能因专业不过硬上不了舞台,又因教学不过关上不了讲台,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局面。为此,钢琴教师需要在强化专业技能(演奏)的基础上学习教育专业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业余”习琴的学生都已经走上专业化道路。例如,不少中学前业余习琴的琴童,由于自身的天赋、家长的支持和教师的正确培养,在小学高年级之后便考取音乐学院附中,走上专业道路。而这些琴童往往很有可能从小就落在我们的毕业生手里,如果他们的专业技能不过硬、教学能力不强,这些琴童的艺术生涯必然夭折,令人痛心。作为钢琴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表演才能和舞台经验以及优秀的教学方法,又如何去培养高水平的学生?

综上所述,从高师钢琴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培养方向应定位于钢琴专业教师。学生毕业后将学有所用,可担任少年宫、艺术培训中心、艺术学校、中小学艺术特长生和职业中学的钢琴教师,在必要时也能兼任群众合唱团的钢琴伴奏等。

高师钢琴教育专业在课程、内容上的科学性设置

高师音乐学科对师范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强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较高水平的音乐学科教师。

针对上述对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专业的定位,结合师范音乐专业规格要求来思考,笔者认为,高师钢琴教育专业必须设置的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为:钢琴技能课、钢琴文献课、钢琴教学法课、钢琴伴奏课,同时,定期进行钢琴教学实习与表演实践。钢琴技能课与文献课的教学内容有别于音乐学院,而钢琴教学法与伴奏课、教育实习则是音乐学院钢琴系所不开设的课程,而对培养专业教师却是必须的。过硬的专业技能是钢琴教师的资本,而全面的教育能力则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

(1)钢琴技能课:音乐学院钢琴系学生入学时基础好,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巩固便可逐步提高全面的技术。同时,演奏家需要掌握极为大量的、高难度的音乐会曲目,许多演奏家甚至在音乐会上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全集、协奏曲全集等,因此,音乐学院钢琴系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有别于高师钢琴教育专业的学生。例如,整套的奏鸣曲、套曲等,包括一定数量的近现代作曲家高难度的作品。从练习曲方面讲,整套的肖邦练习曲很可能在音乐学院附中时期已经完成,本科时弹奏得更多是李斯特、斯克里亚宾等作曲家的练习曲。高师学生则需要弹奏莫什科夫斯基、肖邦甚至车尔尼的练习曲。高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师、教育家,而非演奏家,因此,并不需要掌握太多高难度的作品,而应该掌握较为大量的各种程度的作品。钢琴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已经具备较好的弹奏技能,但他们对基础学习的过程已忘得差不多,而在日后的教学中用得最多也最难把握的恰恰就是基础教学,因此,有必要重新加强基本功,系统地复习基本奏法及触键法,同时,要求学生浏览大量的中级作品,全面加强学生视奏能力(用于教学示范),同时精弹有代表性的各时期作曲家经典作品,曲目应涉及各种体裁的作品,包括协奏曲、双钢琴、室内乐作品等。必须强调的是,大部分钢琴教育专业学生在本科学习中从未学习过协奏曲,这样的学习是不全面的,他们日后如何去培养高层次的学生呢?学习协奏曲有助于宏观地把握作品、提高音乐素养,对演奏技巧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合作能力的提高等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安排2~3部不同时期的协奏曲课程。

(2)钢琴文献课: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各时期的钢琴音乐文献,对于钢琴主课的学习极为必要。优秀的钢琴教师往往把钢琴文献知识通过对每一部作品的教学逐步输入到学生的脑海中,而通过这门课程则可更为系统而全面地深入了解钢琴音乐发展的脉络和作品的典型特征,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和处理作品,更为理性地理解和处理音乐。钢琴文献课在教学内容上应全面涵括各时期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但对于特别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及作品仍应作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并通过网络、多媒体、音像资料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行深入的学习。

(3)钢琴教学法课:这是针对高师钢琴教育专业培养方向的最为关键的课程,它完全有别于音乐教育系,因为它们设置的是教学法课程。遗憾的是许多高师钢琴专业并未设置该课程,这正是笔者所担忧的。众所周知,弹得好钢琴不一定教得好钢琴,往往就是因为演奏者不一定研究过教学法,而钢琴教学法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许多钢琴教师从未学习和研究教学法,长期以来就在学生身上“做实验”,最后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但这得牺牲多少“试验品”?

钢琴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快速、准确地读谱方法;科学的触键方法与练琴方法;音乐处理的基本手段;正确纠正存在的问题;演奏中的协调合作方法;儿童学习心理研究;演奏心理分析方法;正确选择教材方法;正确安排和设置教学方法等。

(4)钢琴伴奏课:伴奏分为正谱伴奏与即兴伴奏,正谱伴奏主要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专业的大型音乐会上主要以正谱伴奏为主,尤其是国外经典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均已编配了钢琴伴奏谱。即兴伴奏更多地运用于群众歌曲和少儿歌曲,这些作品往往没有现成的伴奏谱,需要伴奏者自己编配。学习即兴伴奏可以全面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编配能力、合作能力、音乐表现力等,对音乐听觉的训练更是意义非凡,它将使这些未来的教师能用更为敏锐的音乐听觉洞悉学生细微的不足,用更为理性的学识为学生全面、系统而细致地分析每一部音乐作品。

同时,音乐学院应为钢琴教育专业的学生安排钢琴教育实习和表演实践课,提供各种表演机会,使其在技术及音乐表现上迅速提高,舞台经验对日后钢琴教学意义重大。教育实习时间为第七学期第3—8周,地点最好选择在艺术学校、少年宫、艺术培训学校等教学单位。

结束语

高师钢琴教育专业在办学中如能充分发挥“师范”的优势,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并科学设置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那么,通过上述必修课程的系统教学和表演实践,并深入教育实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大大提高,而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从长远效果看,高师钢琴教育专业必将越办越好,它将成为更多考生的首选;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将再上一个台阶,公民的音乐素质将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部分有志于走上专业道路同时又具有天赋的新一代琴童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这,就是“师范”的绝对优势!

参考文献

[1]杨天君《高师声乐教学中曲目设置及相关教学的研究》,《人民音乐》,2006年第8期

[2]郭建民、赵世兰《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我国高师音乐学院(系)表演专业的现状与思考》,《人民音乐》,2005年第6期

王大立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副主任、副教授

高师美术教育 篇4

一高师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内涵解读

高师教育, 既是高等教育又是师范教育。一方面应该符合高等教育的普遍要求, 具备学科专业性和学术性, 又必须在各个层面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师德、师能, 在把握现代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 突出体现高师院校的职责———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师资。

(一) 高师教育的学术性

高师教育的学术性就是按照其师范性质的特点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 并在教育教学要求、组织管理以及不同层次主体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在学术上的属性或是特性。[1]高师教育的学术性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在学科科研层面要体现其学术水准;在学科知识层面要达到专业要求;在学科内容层面要反映学术前沿。

然而, 学术性的内涵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调整的。在科学存在形态呈现多元性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开始多层化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美国已故著名人士波尔 (Ernest·L·Boyer) 提出学术水平的内涵应概括为“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运用的学术水平;教学的学术水平”。[2]波尔把一直被排除在学术之外的“教学”纳入了学术性解释范畴。在他看来,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它始于已知但不局限于已知, 好的教学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改造、扩展知识,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 还要努力把学生———甚至自己都引导到知识创新上来。这就是说, 学术性除了“教师在科研中所体现出的、可与综合性大学同类系科相比的学科学术水平、学科教学内容上的专门化水平以及学术前沿性……”[3]之外, 还包括了“教什么”的问题。

(二) 高师教育的师范性

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内在特质, 是其专业素养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在学校学科教育、组织管理以及培养过程中的集中反映, 是区别于其他专业化教育的内在本质。既然是一名教师, 首先讨论的不是其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 而是要具备高尚的师德、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相关技能。《论语》中讲到“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良好的师德素养, 才会在无形中感染、影响学生, 才能有力地教育、劝导学生。

当然, 高师教育的师范性也在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改进。今天迅速发展的社会对高师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者即良师”的时代已经过去, “学者未必是良师”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4]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 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他们都不能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要求, 更不用说如何培养素质教育下的学生了。正如美国印第安纳州教师协会主席科德尔·艾费尔特指出的“师范教育不能只培养教书匠, 我们现在是未雨绸缪, 要教育学生去适应一个变化着的未来世界。因此, 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应付未来的教育”。[5]这就是说, 高师教育师范性本身除了蕴含其职业特性、专业思想、行为标准等专业素养以外, 也涵盖了“怎么教”的问题。

二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模型

高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培养师范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 整个过程应该建立师范生对教育实践的敏感性与反思思维, 敦促其养成理性抽象思维习惯。这既有师范性的内涵, 又有学术性要求的体现。所以学术性是建立在师范性基础之上的学术性, 师范性又是蕴含在学术性中的师范性。我们在讨论两者与高师教育之间的关系时, 不能把师范性与学术性割裂开来, 也不能把高师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割裂开来。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师范性与学术性在社会发展过程导致的高师教育的不同走向, 现就不同观点做如下分析。

(一) 理想模式

可以说, 理想模式是一种纯理论化模式 (如图1) 。该模式把高师教育从社会中独立了出来, 没有看到高师教育的发展要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它是在“静态”空间里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化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存在的。

(二) 对立模式

该模式下的高师教育是不同观点对立发展的产物。一种观点从高师教育的目的出发, 坚持高师教育应该以“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为基本出发点, 突出高师教育的优势。另一种则认为高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 高等教育本身就应该突出其学术性、科研性。观点的分离导致了高师教育走向的分离 (如图2) 。前者认为要实现高师教育的长足发展, 必须使其回归原态, 着重高师教育的师范性建设。改变专业灌输的培养模式, 更正培训学科专家而非未来教师的定位, 变单、深、专的学科知识的掌握为广博的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教学技能的综合发展。后者充分意识到了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本身提出的严峻挑战, 他们说:“……, 与综合大学相比, 培养的学生相对缺乏后劲, 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低于相应综合性大学的现实。这客观上造成了教师教育的学术水平不高, 研究能力不强。……这种学术性不高的现实,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6]可以说,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 高师教育必将走向极端:若是过分强调师范性而忽视其学术性, 就会出现“固步自封”的状态, 制约高师教育的长足进展。若是由于强调学术性而忽视了师范性, 就会使高师教育脱离社会, 直接影响学术性的普及与“再造”。这样下去, 高师教育将失去其特有的教育科学性, 也会制约高师教育的发展。

(三) 传统模式

高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 融合师范教育和学术教育是世界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趋势。传统模式下的高师教育 (如图3) 看到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区别与联系, 并寄希望于三年或是四年的高师教育培养出既有学术性又有师范性的专业人才。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 当学生师范性和学术性达到“融合”时, 就是学生毕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之时。但是, 此时的学生只是暂时满足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条件。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时刻都反映在教育上, 集中体现就是对教师的要求的不断提高, 而传统高师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教师却没有随社会的变革而发展。以我国为例, 我国的高师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严格计划管理, 是在一个封闭的教育体系中发展的“独立体”, 这个封闭的教育体系缺乏学校课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传统的高师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看作是知识的储备体。“教师职业的成长和发展, 必须在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中逐步实现”。[7]

(四) 现代模式

以上分析表明, 高师教育应该是在其师范性与学术性“动态”交替中发展的, 并且这种“动态”争议与高师教育的理想模式也是交替呈现的 (如图4) 。这是一种现代模式, 该模式具有其他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 该模式充分揭示了高师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反映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教育反作用于社会, 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高师教育更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的需求改变着高师教育的发展走向。以我国为例, 从梁启超先生在1896年《论师范》提出师范是“群学之基”到198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师范教育会议重申“师范教育是‘工作母机’, 是整个教育的基本建设”, 我国的高师教育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 受社会发展影响而几度起伏, 今天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新景象。

其次, 现代模式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速度对高师教育的影响。高师教育诞生之初, 社会发展缓慢, 人们对高师教育及其相关规律认识程度不足。对其认识不彻底或是不深刻, 当然就不容易产生质疑。可是一旦产生了质疑, 这种质疑也不容易消除。

社会的进步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研究表明, 当传统教育思想受到外来冲击的时候, 新观念的“入侵”势必引起旧观念的“反抗”。只是在社会发展缓慢的情况下, 这种争斗会更激烈些、持久些。正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缓慢, “某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一旦根植于一定社会并深入人心, 便会长期地、稳定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8]这种争议特性, 在高师教育发展的现代模式中表现为初期的“争议体”本身较大, 争议的“偏离幅度”较大, 争议过程较漫长。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 一旦争议过后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 两次争议爆发的时间间隔有逐渐缩短的趋势;随着人们对高师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 争议的广度逐渐缩小, 深度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例如, 网络技术的应用, 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 扩展了知识的传播广度。这为不同理论的碰撞提供了方便, 高师教育相关理论也是如此。但是, 相关理论的碰撞不是彼此的磨灭, 而是相互的补充与充实, 所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师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更深厚的知识背景、更开阔的视野范围、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更严谨的知识架构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高师教育的相关争论必将是深度的提升而不是广度上的扩展。

三坚持现代模式, 走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高师教育之路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要使我国高师教育适应今天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 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 必须厘清高师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坚持高师教育发展的现代模式。

高师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就好比人的左手与右手。既然无法明确哪只手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更大些, 我们又何必抓住高师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而争论不休呢?正确认识高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是办不办高师教育的前提。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则是在高师教育发展实践中的首要问题。对前者已没有再讨论的必要, 对于后者,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动态”融合统一, 改革高师教育课程设置, 从教师培养的初始阶段避免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冲突。

其次, 在学习借鉴国外已有的“大学+师范”的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的同时, 结合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要求,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高师教育之路。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提高高师教育教师的整体素养, 提拔或带动一批年轻教师, 使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 形成对师范生的持久性近距离影响。

第三, 充分认识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及职后教育的关系, 在理念、制度等多层面上做好高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共同提高。优化现有高师教育体系结构, 扩展外延、增强内涵。强化高师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 提高高师教育应对社会发展变革的能力, 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师教育的需求。

总之, 在高师教育的发展事业中, 如何处理其师范性与学术性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也是办好高师教育的首要问题。只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既重视高师教育的师范性, 又不忽视其学术性, 才能适应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培养出既有高尚师德又有专业学科知识, 既能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又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现代化教师。

参考文献

[1]康翠平.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高等师范教育运作的基本原则[J].江苏高教, 2001 (3) .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孙二军, 李国庆.高师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释义及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 2008 (2) .

[4]邓泽军.论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之整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5) .

[5]翁谦.对高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再认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1) .

[6]翁谦.对高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再认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1) .

[7]吴金昌, 齐平.论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与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2005年 (8) .

高师美术教育 篇5

万方数据

地理专业要加强灾害课程体系的建设,将灾害知识融入自然地理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提供条件让同学们能够对自然灾害有直观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起到更大的效果。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然灾害,我们该怎么办?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地理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在校地应对灾害的知识越丰富,那么将有更多的人受益。当前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对全民开展灾害教育,因此,面临自然灾害的逃生技能应该列为地理师范生的必修之课,每位同学必须掌握基本逃生技能,并且与其它必修科目一视同仁。但怎样加强同学们对逃生技能的掌握呢,这就必须要将这门课程社会化。高校教师不可能掌握所有灾害知识,特别是逃生知识,而邀请校外人士来校培训我们的同学对灾难有着常人不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若能邀请他们作为我们灾害防治课堂的一部分,那将起到较大另外,相关地质灾害研究单位(例如地震局)或相关野外考察等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防治灾害的应对能力,他们的现身说课必将起到良好的教育课,同学们在心理上有着新鲜感,因此他们对校外人士的讲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因此易于接受他们所传播的知识。所以,邀请校外相关人士为学生当学生掌握了大量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时,怎被认为是一个“不合格”的中学教师,这一奇妙的学识和较强责任心的教师,如果缺乏教育方法和技巧,其实际效果可能大相径庭【6J。我们师范生都受过专业的课堂授课训练,但是灾害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地理知识教育,因此,重点培养师范生推广灾害首先,应该让我们的师范生理解提高学生的感于自然灾害涉及知识面广,具有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等特点,所以必须要让师范生一方面要在保持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学会把现代教育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集声、像、色彩于一体,动静结合,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情景【7】。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资源,眼前。这样就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公选课“地质灾害与防御”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但是由于课堂大量采用了地质灾害影像资料、地质灾害实例图片,非地学专业的学生仍然获益匪浅pJ。由此可见,让我们的师范生掌握现代多其次,要大力推广自然灾害教育,我们的师范的人群做报告,那么不管是发达的城市,还是偏僻的山村,只要有我们的地理师范生在,那么就可以最大范围的把自然灾害知识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灾害,并且也知道在遭遇自然灾害时我们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我国作为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还有日趋严重的发展趋势,因此普及灾害教育理应理知识的生力军,加强对他们的灾害教育对于灾害知识的普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鉴于此,高师院校相关地理专业应加强灾害课程体系的建设,为灾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灾害教育研究

作者:舒成强,翟有龙,蒋良群,舒秋贵,Shu Chengqiang,Zhai Youlong,JiangLiangqun,Shu Qiugui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刊名: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1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胡茂焱.刘大军.郑秀华地质灾害与治理技术 2002

2.郑居焕.李耀庄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7(02)

3.张改玲.隋旺华公选课-地质灾害与防御-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地质教育 2007(03)

4.王静爱.史培军.朱骊中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的区域分异[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1994(01)

5.郑菊花.钱建江国内外自然灾害教育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绥化学院学报 2008(01)

6.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 2001

7.蔡庆丽高校地理情景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期刊论文]-福建地理 2005(03)

高师美术教育 篇6

关键词: 教育技术专业 教育实习    问卷调查    实习基地

一、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教育实习是高师师范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学校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师范生从学生角色转变成正式教师角色的重要环节,这一重要环节既是学生教学生涯的起点又是他们专业成长的关键。如果将师范院校比喻成教师培养的工厂,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道道生产工序,教育实习就是工厂成品出厂前的检验工序,对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帮助形成教师的个性品质、巩固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思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大都是书本上的、分散的、间接的知识,要让这些知识被理解,变成直接知识进而形成一个知识群或适合教学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就必须反复不断地进行实践应用。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师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育,教师应该着重教学实际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和“师徒相授”。

教育实习的内涵界定:教育实习指师范院校根据培养目标和任务,在实习指导老师的统一带领和指导下,到实习学校从事教学活动,担任班主任工作,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和教育行政工作,等等。

二、我校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的基本状况

我校教育技术专业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学校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为加强准教师和基础教育的双向沟通和联系,培养学生的从教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我校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安排如下:整个教育实习包含两部分,一是一到两周的参观或见习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二是集中教育实习,安排在大专第六学期,时间是八周,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参观、试教、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等。

三、我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

本次调查,我们着重关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四大基本问题,即实习生的基本状况,教育实习基本过程,实习生主体和教育实习指导老师。

调查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座谈访问法相结合。我们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问卷》。

从实习生和带队指导老师的角度,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1)教育实习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2)教育实习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实习情景对教育实习的影响;(4)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在实习前后的对比;(5)实习生的教学能力和实习学校期望度的差异问题;(6)实习生参加完教育实习后的收获状况;(7)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和实习形式的期待;(8)师生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利用电话访谈和实地座谈的方法,与实习带队指导老师、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实习单位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了解他们对教育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育实习各个参与方对于实习的期望。

按照实习指导要求,实习指导老师每周两次随堂听课,了解实际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情况,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软件和硬件状况、教师上课的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等。

四、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在教育实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实习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教育实习准备阶段的工作容易被忽略,准备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参加教育实习的师生都认为在正式进入实习学校之前有必要开展实习指导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接下来的实习做好各方面准备,包括知识准备、技能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所以学校在开展实习工作之前,要为学生做好必要的教育和督促工作,让学生了解小学信息教育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教育实习当中,自己的信息教育技术实践技能、电教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能力较弱。同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实习生在课堂管理、师生沟通、课堂语言能力和课堂板书方面有很多欠缺。

实习准备工作要提前一个学期开始,从思想准备、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四个方面开始指导性课程。首先,从思想上端正学生的态度,既不过度紧张又不掉以轻心,信心满满地参与到教育实习当中,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第一次站上讲台,在教材、学生、教学情况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必须认真地下一番工夫做准备工作。接下来,在物质准备方面,主要指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要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模拟条件,从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前沿理论和技能重点、微格教室到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使用方法。知识准备指学生既要熟悉掌握信息教育技术专业的知识,又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解决的是在工作岗位上教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则是解决如何教和怎么教的问题。技术准备方面,强调师范生的板书能力(包括三笔一画,即钢笔、毛笔、粉笔和简笔画)、语言能力(包括普通话水平和语言组织的逻辑能力)和讲解技能(指教师运用语言和各种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形成概念、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时间上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我校教学实践安排(大一第一学期见习一周,大三第六学期实习八周)较为合理。但有同学表示,一次实习不能满足需要,诸多曝露在实习当中的问题没有机会经过二次修改后的检验,所以为了保证良好实习效果建议实施二次实习。第一次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中段为期四到八周,那时大部分信息教育技术课程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已经修完,基本满足小学信息教育教育岗位的需求,而且经过两年半的大学学习生活,学生心理日趋成熟,可以基本胜任小学教师的工作。

(2)实习内容上的问题

就实习内容而言,教育技术专业的实习偏重技术方面且内容纷繁复杂,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学校机房的管理、学校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班级管理工作等。有的实习学校怕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主要安排实习生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如从事课件制作、视频编辑、建设网站、制作网页,但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机会不多。

在实习内容上,学生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整合,了解和掌握多功能网络教室的工作原理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掌握实际的组网技术和校园网的维护管理。

(3)指导教师上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99%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态度思想、教育技术专业技能、讲课技能、生活方面有积极影响,是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担任教育实习指导工作的指导老师,校方应该精心挑选。他们不但是信息教育技术方面的行家,而且要了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其教学模式和教改动态,同时热爱学生和实习指导工作,善于沟通交流。

(4)实习生自己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实习生认为指导老师对实习效果的帮助最大,近30%的学生认为实习学校在实习当中的积极配合有助于实习工作完成,18%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大大增强实习效果。同时,80%的学生认为教育实习中最难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纪律难管,以及理论知识讲解。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完成,包括要有端正的实习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实习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建立实习网站为自身实习提供实习动态、实习资源、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平台。

3.教育实习结束存在的问题

实习生在教育实习结束后,通常会有实习质量总结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实习生对实习结束后的评价整改表示满意。实习评价的打分流于形式,一般都会给学生打优秀;实习生回到学校后,实习总结也是没有实质性的反馈交流,他们的体会和困惑没有真正的交流平台。

建立完善全程性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帮助实习生从实习条件、过程、结果三个维度,明确实习目标,让其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4.教育实习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实习多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但实际上,联系合适的学校安置一个年级的教育技术专业实习生是非常困难的事。同时存在指导工作只是象征性巡视,實习完成后实习报告没有及时反馈。

从学校层面和系层面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和安排实习工作事宜,跟踪了解实习生和指导老师的情况。同时,注意实习基地建设,力求做到合作共赢。

五、结语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是促进师范生职业化的重要环节。本调查从实习前的准备、实习过程中和实习结束后三个时间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教育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着手,期望能够优化实习工作,培养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嘉卫.影响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汪琼,熊澄宇.论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2,(4).

[3]徐方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前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8.

[4]刘力为.吉林省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问题的调查与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

浅谈高师舞蹈教育 篇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师院校学生在舞蹈教育的学习中, 首先要树立浓厚的兴趣, 即在兴趣的基础上, 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乃至培养学生舞蹈的创新能力, 这些都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在兴趣的培养上, 我们主要是要增强学生对个体美感的感知和认同, 这里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 即训练学生的气质。演员气质的训练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这需要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挺拔的身姿、动作的伸展, 都是美感的体现。在基本功的训练上, 要区别于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 不能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 一味要求学生进行软开度和高难度技巧的练习, 那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而厌恶学习舞蹈。要有针对性, 内容也要多样化, 在训练时, 主要是抓学生对美感的体会, 注意肢体的感觉, 上身松弛, 呼吸顺畅, 这些内容是以起初的了解和感知为基础的。在教学中, 我们也要投其所好,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从而积极地学习舞蹈, 有学习舞蹈的欲望, 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舞蹈认知, 不是单纯的将舞蹈作为课程中死板的教学内容, 而是将其作为拓宽学生视野的手段, 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这是高师舞蹈学生初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计划。

其次, 要对学生舞蹈专业化的培育和教育。针对高师类学生舞蹈底子薄弱、专业性不强的特点, 舞蹈感觉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舞蹈感”是指舞蹈家对动作语言的感觉, 是舞蹈家对舞蹈动作及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所具有的元素构成、连接关系、内涵意蕴、外部特征的整体把握, 并将这种整体把握从肢体上给予完美的体现。高师舞蹈需要加强对学生舞蹈的表演性培养, 因为他们的舞蹈底子薄, 而学生的表现力和舞蹈的感觉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 要不断地体会领悟, 才能达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最为困难的阶段, 因为这个阶段需要学生不断付出和大量练习, 因此对学生个体而言有较大的难度, 这个阶段, 往往会动摇学生起初的信心和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体班级的学习进度和学生个体的思想动态做全面的观察和了解, 针对舞蹈课程的设置, 穿插相对简单易学的课程, 并以启发和激励式学习为重点, 针对个体在学生过程掌握程度有所不同的特点, 因材施教, 并根据学生个体喜好的不同, 加入多种内容和课程进行教授。

经历过初级舞蹈课程阶段和相对艰难的阶段,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舞蹈基础, 舞蹈教育的理念和重点就应有所转移了。此时如何培养舞蹈创新能力, 让舞蹈不成为刻意地模仿, 将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发挥出来, 这就需要另一种教学指导, 即舞蹈编导课程的学习, 这是非常必要的舞蹈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编导技法的练习。

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 即在舞蹈课堂训练中, 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不能以教授动作为目的, 传统教学的同一性、规范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舞蹈教学的发展需要,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 哪怕学生只有一点点的创作冲动、想法, 都要加以鼓励和提倡, 尊重学生的感受, 学生有了兴趣, 思维活跃, 才能更好地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舞蹈编导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舞蹈创作思维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因此, 这个能力的训练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即兴往往是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一种思维创作, 在舞蹈中时常会有超越常规的闪光点动作出现, 但由于它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出现, 闪光点容易即刻消失。因此, 教师要适时进行启发。

高师舞蹈教育的完善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和探索,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努力促进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舞蹈艺术的普及, 高师舞蹈教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它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究竟怎样发展高师教育, 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并将其不断完善。

关键词:舞蹈教育,兴趣,舞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高师美术教育 篇8

1. 目前美术教育实习在前期准备阶段的不足与漏洞

目前美术教育实习形式一般是在校内先集中进行微格教学和实习试讲, 之后再分散到各中小学实习。此种实习形势的弊端有以下表现:

(1) 虽然在校内的微格教学与试讲能让实习生对教学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微格教学实践的时间相对偏少, 部分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对于美术教育实习的认识不足与心理准备不到位, 也为美术教育实习的实施开展留下隐患。

(2) 在获得院系批准进行分散实习的实习生中有一部分同学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 对待教育实习态度不端正, 更有甚者不去实习, 托关系找熟人在实习鉴定表上签字盖来应付, 这种现象使得教育实习流于形式。

2. 美术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有待合理调整

(1) 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 无论是高校、实习生还是校实习学校三方都存在着早日结束实习的心理, 高校院系领导担心实习学生在校外难以管理怕出事, 实习学校希望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实习生中很多学生也想早点结束紧张忙碌的实习生活, 以减轻身心压力。

(2) 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九、十月份, 这一时间段也正是人才招聘与考研信息相继出来的时间, 有很多人才招聘单位还有面试的要求, 这也使教育实习期间不少的实习生需请假参加人才招聘会, 实习生准备考研也同样影响到其教育实习。

3.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有待调整

(1) 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内容相对陈旧, 如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都是由公共课教师任教, 他们比较注重知识讲授, 缺少联系实际, 致使学生在日后接触到教学中出现的实际情况, 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尹少淳教授在他的《美术及其教育》一书中指出:美术教师教育应准确把握中小学普通美术教育的角色定位, 以美术学科知识带动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

(2) 由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是素描、油画、国画等, 而对于如电脑美术、影像艺术、版画、民间美术等课程了解甚少, 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很难适应中小学美术课程对素质教育及广度的要求。

4. 高师美术专业实习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 有些实习生对于教育实习认识不明确, 很多实习生对于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能认识到育实习是对自己一次难得的阅历, 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教育实习这门课程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反而是把它当成一门普通性的课程, 甚至是一种负担来对待。因此他们对待教育实习课程将就应付, 自律性不强, 能否有收获也就无所谓了。

(2) 有些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有所欠缺, 美术教师对于基本功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 部分实习生做得既不标准也不规范, 尽管现在很多中小学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但是这些教学基本功对于一名合格教师而言依然必备的, 必须掌握的, 教师对于学生的示范性及导向性是不会因技术的进步而衰退的。

二、改革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策略的措施

1. 构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

(1) 更新教学理念, 强化培养目标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水平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水平和素质。能否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 关键在于是否能办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 因此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就要结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需求及自身的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强化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素养与能力除了具备“三基”能力 (美术教育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外, 还得具备美术教研能力与美术教学管理能力等, 并且要加强管理强化这些培养目标。

(2) 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随着教师职业发展专门化与学科发展的综合化的趋势,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注意吸收其他学科教学的精华进行学习外,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现代课程观和教师观, 同时还要鼓励教师开发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课程、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基础美术课程标准来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

2. 加强微格教学的效用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1) 微格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不断地转换角色, 从学习者到执教者, 再转为评议者, 反复从理论到实践, 再从实践到理论, 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训练的效率。美术教育专业如何加强微格教学的效用, 笔者认为, 首先, 是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和美术教育理论;其次, 为实习学生提供学习参照, 掌握美术课堂教学的技能, 对教学进行设计;最后, 完善教学评价、鼓励风格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使用微格教学, 能使美术教育的专业性更强, 高校除了安排实习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可以使用微格教室外, 应该经常地向学生开放, 使学生平时也能得到练习, 使微格教室发挥应有的教学效用。

(2)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的基本能力, 作为美术教师, 具有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逻辑是非常重要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充分体现出教师基本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已经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现代技术在教学领域也被广泛运用, 如从电子课件取代传统黑板, 再到以三维动画为主体的课件的开发, 也将成为高素质美术教师教学必备能力之一。

3. 调整教育实习时间加强师德教育

(1) 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更改教学计划, 使教育实习课程安排更人性化, 不至于让实习生疲于应付, 也可以加大教育实习力度, 使师范专业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高校、实习单位、实习生, 三方都应树立正确的教育实习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祖国未来的师资储备, 共同努力把教育实习课程认真完成。

(2) 加强师德教育, 认真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可以让师范专业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树立职业理想, 这也是对师范专业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师德要求, 要鼓励师范专业学生树立成为优秀美术教师、美术教育家的理想, 努力研究美术教学规律及创新教学精神等, 也可以很好地帮助师范专业学生确立正确的教育实习价值观。

总之, 高师院校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课程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机会, 也是高师美术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过渡性训练, 通过开展美术教学实践, 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基础美术课程改革发展方向, 提高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促使高师美术专业教学实践课程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教育出版社, 2000.

高师美术教育 篇9

关键词:美术教育,高师,从教能力,特点,培养策略,分析

实践证实:学生从教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对整个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备受关注。同时, 只有提高从教能力, 才能够确保学生具备从事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因此, 要想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 就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特点分析

(一)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具有高等性特征

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 最为突出的特点即实现了师范院校与美术院校特殊优势的有效融合。借助于对师范院校“学术性”优势, 以及对美术院校“专业性”优势的应用, 其根本性办学宗旨在于: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岗位提供复合性且专业性人才。按照上述分析, 不难发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所培养人才不但具备“高等”文化基础, 同时也具备“高等”综合素养。

(二)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具有职业性特征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根本性办学宗旨在于: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岗位提供复合性且专业性人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此专业学生不单单需要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同时也应当在美术领域有所建树。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作用之下, 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性能力提出了更加突出的要求, 需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通过强化专业教学、培养人文内涵以及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式, 达到提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性能与专业化程度的重要目的。

二、高师美术教育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 结合实际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在日益紧张与激烈的就业环境作用之下, 各院校、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均是极为严重的,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同样如此。为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 优化教育质量, 就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明确学生就业岗位实际情况与需求

为提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竞争能力, 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明确人才的培养方面与目标。而最为关键的衡量因素就在于:对社会实际需求的明确判定。结合实践从业经验来看,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工作岗位主要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想胜任这一工作岗位, 就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稳固的美术功底, 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美术理论知识及素养的培养。

2. 结合岗位需求, 展开针对性教学

在高师美术教育过程当中, 需要以该工作岗位对于员工的具体要求与依据, 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最为关键的一点措施就在于:将任职于中小学, 且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进入高师院校当中, 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交 (交流的方式包括讲座、会谈等) 。借助于此种方式, 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该工作岗位的发展现状, 为今后的从业打下基础。

(二) 针对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及结构加以合理调整与优化

现阶段, 存在于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突出的问题在于:高师院校对于美术教育教学课程的重视不够, 忽视高师院校自身所具备的“师范性”特征, 缺乏教学活动与岗位工作之间的衔接, 不能够在课程体系及结构方面充分体现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认识, 学生所学知识仅局限于理论层面, 无法满足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岗位对于教师的具体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以下两点:

1. 对高师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及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调整

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课程在整个体系结构中的比例, 体现教学与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 均衡美术教育理论课程以及技能实践课程的发展。

2. 课程体系结构需要与新课改标准相适应

还需要逐步提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 对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应当有所认知, 以保障与新课改标准相适应。例如, 可通过引入情境教学、岗位培养等多种实践性的教学手段, 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认知, 丰富理论认识。

(三) 实现对教学见习、实习的统筹安排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若学生无法在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 将相关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及美术技能应用于当中, 则势必会产生大量问题, 后果严重。为缩短学生在教学见习、实习阶段对于工作环境及岗位的适应时间, 更好的从事相关工作, 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重视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见习、实习的统筹安排。按照此种方式, 确保学生能够在见习及实习活动过程当中有所学、且有所获。不但能够获取现代化的教学经验, 同时也能够激发自身对于投身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兴趣与信心, 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实力。

从教能力是反应高师美术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一大关键指标, 同时也是决定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提高学生从教能力, 要求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工作者联合各方共同努力, 为提高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竞争实力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黄碧源.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增设《美术课程标准》共修课构想[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6 (2) :69-73.

[2]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J].教育探索, 2002, (12) :60-61.

[3]万竹青.从中学美术教育的需求谈高师美术教育建设[J].科教文汇, 2007, (30) :34, 39.

当下高师合唱教育现状与教育塑造 篇10

一、对当下高师合唱教育现状的思索

(一) 合唱教育是当代发展的趋势所向

当下学科交叉的教育现状要求合唱这种综合类艺术形式广泛开展, 高教音乐教育在多年来在探索与积累之后, 也在自我更新中发生着改变, 这是当今高校音乐教育成功的原因所在。新的高校音乐教育的观念让高校合唱音乐教育的定位日渐明晰, 凸显了学生的艺术审美主体地位。教材内容的扩展, 让高校音乐教学方法自我更新, 也提高了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科学细致的教学体系加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是高校音乐素质的保障, 而高校合唱活动的展开和实践, 使这些理念和革新融会贯通。而合唱教育也是音乐教师体现人生价值和职业幸福感的助推剂, 这是一个双赢的事业。

当下的高校合唱教育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音乐人类学基础上以实践为中心触及多元化、本土化的合唱作品。这些改革以学生为中心, 改革教学手法为辅助,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愉悦感, 让艺术审美回归到学生主体。

(二) 合唱审美观念与评教思路逐步更新

在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确立基础上, 艺术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但在信息多元化的当下, 高校音乐教育在多媒体、多元传播的社会环境下, 引进外国新教学法和更新高校音乐教育理念也刻不容缓。以往的合唱学中认为, 很多人分几个声部加上一个指挥, 就是一个合唱作口, 对学生没有量化式的要求, 使得这种活动开展之后效果不明显。这种只重结果不关注演唱和听众个体的做法, 在当下高校合唱艺术教育中得以改善, 对于声部、音准、节奏等这种音乐的缓急、疏密的基础性追求, 转向了更具质感的训练。宏大的场面和音量, 只是厚重情感的物化表现形式, 在表演处理上加入持续低音、增加和声的作法会让感情更有层次感。在高潮处除了重音、快节奏和高音区的旋律之外, 还要有厚重的低音区支撑、线条清晰的中音区描述音乐事件, 在对演员的歌唱上要求放而不白、厚而不闷, 这样的高潮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持久绵长。音乐如诗, 合唱则是赞美诗, 是众人为一种心情的呐喊, 有放纵更是包容, 而合唱的音色更像一幅立体感强烈的3D画作, 真实、动人又不失优美。在高校合唱体验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熟悉人声之间的和谐把握, 还要学会人声与器乐“和鸣”的能力。大学合唱教育过程中要有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 这是学生直接从合唱活中受益的保障。在合唱活动开展, 重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鉴赏的审美自觉性。教师专业细致的指导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便捷地收获感悟, 而客观、中肯的评价刚会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认识错误的重要性。

(三) 合唱艺术让教育从音乐转向人

20世纪后半叶, 国内外教育界发起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的改革浪潮。各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的大潮, 围绕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摈弃了传统的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教学法, 转用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是一场关注个人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革命, 诸如美国强调开发人的潜能、德国的音乐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英国关注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等, 都是为学生自我能力的充分体现而做出的改革, 让每一个大学生的表现成为一个享受过程。这场改革落实在合唱教育中, 是让从培养喜爱合唱音乐的兴趣开始, 在提高学生的自律、表达能力的同时, 提高其专注、协调素养, 这些转变都表明, 关注教育成果首先应该关注音乐的第一主体——“人”, 将教学目标从“音乐本质”转向“人本质”。

二、合唱艺术中的教育塑造

(一) 合唱教育让个体走向奉献

常人能从音乐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从音乐中找到勇气和信心, 因而成为文化修养、情感素质的重要标志。而合唱艺术正是将人声置于宠大的音乐体系中, 寻找整体性的奉献感。在较大型、完整的合唱艺术中, 除声乐表现形式外, 还包括时代性的创作技巧手段、伴奏的音乐形式、作品体裁相对应的乐队配置等等因素的参与, 对表演者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 在这种表现方式中有着个人的奉献精神。正因如此, 合唱艺术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比器乐更直接细腻, 使观众与表演者之间更容易建立起共鸣的桥梁, 被更多的人理解接受。合唱培养下的纪律性是没有争辩意识的, 合唱教育要求音乐作品表演时旋律和节奏精确, 个体无条件服从整个作品体系。与此同时, 表演者在进行合唱艺术表演的同时也在进行着音乐创作, 在这个全新的创作体验中培养了听觉的辨析能力和音乐多重思维能力。因而每一次好的排练或演出, 都是难得的精神享受之旅, 合唱艺术魅力展示的同时心灵得到了升华。

(二) 合唱教育让说教成为自觉

合唱审美教育能够打动人的灵魂和引出精神, 合唱审美艺术的普及让社会和谐更具体。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德国教育家、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 宗教改革的歌曲是宗教改革成功的关键。在合唱中, 对于艺术和谐与美的追求自觉形成意志, 是众人统一的、自发性的, 它比行政的约束更有温情和说服力。大学时代正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 让学生在合唱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认识能力, 在对作品严谨、出色的演绎中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康德认为:“要使受本能驱使的自然人转变为能够自觉运用社会规范来支配行动的道德的人, 不能单纯依靠道德规范来约束, 更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对美的追求, 也就是通过文化的熏陶, 使人摆脱自然欲望的束缚而变得富有教养, 从而塑造出‘文化、道德’的人, 并由此使整个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因大学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 所以合唱艺术教育让“教育”的说教整合在音符中, 让冰凉的警告化作温情抚慰心灵。而合唱艺术的审美也以全新的姿态作用于学生的精神领域, 并左右着人的观念和日常行为。

(三) 合唱教育能够体现人文关怀

当代高师教育中合唱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除了给学生提供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机遇外, 更是培养大学生的进取心和乐观精神。合唱艺术审美和实践, 内在充实人的情感世界, 外在提高学生气质, 让学生智力多元发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塑造自我意识时能够保持积极的良好心境。在合唱实践中多人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调整自己与环境的统一, 学

浅论大学生热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刘华安 (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大学生热爱流行音乐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主要原因, 由于流行音乐具备的时代性、文学性、情感性、新奇性、美帅性、易学性, 让大学生对流行音乐如此热衷。同时自己身为大学生的一员, 也希望我们这些大学生能正确的接收流行音乐, 吸收精华, 去掉糟粕, 让我们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流行音乐;原因

当代的大学生, 都是一群充满活力的“80”“90”后, 他们都喜欢追赶潮流, 所以任何时尚的东西都使他们产生好奇心, 并在以后热捧它, 时尚的音乐也是如此, 现在的大学生都钟爱流行音乐, 那么他们为什么钟爱流行音乐?现在社会是流行音乐高速发展的时代, 音乐人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歌曲, 也造就了一个个星光闪耀的明星, 这些歌曲有的优美动听, 有的火爆热烈, 有的高亢激昂, 有的低沉婉转, 凡此种种, 都有一种强大的不可抗拒的魅力使你不得不陶醉其中, 比起古典的高雅音乐更具有流行色彩。随着大众传播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大量的音乐艺术门类充实着大学生的心灵, 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爵士乐等等众多音乐门类, 使得大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欣赏与消费, 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迅速、有效和广泛。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和幻想未来使得大学生迅速成为了追捧各种音乐的一员。流行音乐成了学生最热捧的音乐种类之一。

对于大学生为什么钟爱流行音乐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流行音乐的时代性吸引大学生

所谓流行音乐往往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流行音乐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都在发生着改变, 这种改变总是伴随着时代的气息。所以流行音乐有着过时与流行之说。大学生热爱的流行音乐一般都是与他们同时代的能产生共鸣的音乐形式相通的。大学生是最能反映时代的前沿的人群之一, 无论社会发展到了什么状态, 他们的接受能力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捕捉时代的特点, 接受并适应。

二、流行音乐的文学性吸引大学生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 歌词的魅力是不能磨灭的。流行音乐的歌词大致反映的内容只要以爱情文学为主, 社会文学为辅。大学生是受高等教育的人群, 一般比平常人的文学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都要强。歌词往往是很直接或者隐晦的歌唱感情的内涵, 大学生能够很快的捕捉并深刻的理解。很多大学生都热爱文学, 文学中的绝大部分都离不开对人性的描写, 人伦或者天伦的关系, 往往是最受重视的, 当然在现在, 大学生越来越对社会现象感兴趣, 对国事天下事都有了解, 所以现代文学所反映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情感大学生都是能够接受的, 何况是艺术化的歌词文学。

三、流行音乐的情感性吸引大学生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生理状况正是产生情感的最热时期。对异性的吸引和喜爱是天生的, 在于异性之间的交往中, 大学生自己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往往又容易被诗化。流行歌曲中的歌词经常会反映这种男女之间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人的思想与歌词产生强烈的共鸣。有共鸣, 喜爱的必要因素就已经存在了。大学生通过各种流行歌来抒发自己各个时期的不同情感体验, 有时欢乐, 有事沮丧, 有时悲伤, 有时疯狂。流行音乐总是能够在最佳的时机出现, 或者说大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有了新的情感表现, 想唱歌的时候, 总是能够找到与之情感对应的歌曲, 并且有事那么的贴切, 所以没有办法不喜欢。

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拥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在合唱审美中, 对人生真谛的质问, 正是对人文关怀的关注。这种关怀在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自由与平等, 是一种宗教性的终极关怀, 具有神圣性。让人与身体、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关系, 正是宗教和音乐的最终目的。融天、地、人、神为一体, 超越了个人的情感

四、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吸引大学生

流行音乐中音乐表现的元素是多元化的。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电子音乐与传统音响的碰撞,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视觉与听觉的结合, 这些都充满着新奇。大学生天生就对新生事物感兴趣, 凡是出来的新生事物无论好坏, 总是先拿来再说。这种强烈的拿来主义也推动大学生时代性的动力。新奇的东西往往有表现为高科技, 所以这与大学生这个时候接受高等教育的时代不谋而合, 这也是潜意识中的对科学的热爱的表现。

五、流行音乐歌手的外表吸引大学生

由于市场化的流行歌坛, 歌手的高富帅是少不了的。要吸引大多数人的眼球, 外形是第一印象。唱片公司总是能发现并培养出很多帅气或者漂亮的歌手, 根据歌手来培养出一大群粉丝, 有了固定的人群的追捧, 就不愁销量。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人都喜欢美的东西。大学生容易在感情最容易触动的时刻, 出现这些漂亮帅气的歌手, 往往就能够满足他们的心里对美好的最求, 也希望自己的追求者有这样的条件, 要是没有, 歌手的外形与内涵就会成为大学生的美好的憧憬, 成为人生奋斗的目标, 当然有时有点盲目过分的追求, 但是这也反映了大学生爱美的事实。

六、流行音乐的易学性吸引大学生

我们经常在讨论一个问题, 就是大学生为什么总是喜欢流行歌曲比喜欢古典音乐多, 其实很简单, 除了以上的各点以外, 容易学唱是很重要的。人总是有惰性的, 容易的东西能够很快被人接受并传唱。流行歌曲不像古典音乐, 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学习才能获得一定的鉴赏或者演奏的能力。流行歌曲的获得是不需要任何门槛的, 只要你不是哑巴就能够学唱, 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 朗朗上口, 旋律节奏简单, 歌曲意境通俗易懂, 所以不仅仅是大学生, 就是小学生都能很快的接受, 所以流行音乐能够吸引住大学生这是很关键的条件。

虽然刚才论述了大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但是, 不一定这都是好的。前面说到大学生是受高等教育的一代人, 要有清晰的头脑和冷静的思维, 不能够盲目的跟风, 否则就与常人无异。由于大量的商业的成分迅速渗透到流行音乐中, 现在有一些流行音乐向低级趣味发展, 简单乏味的旋律, 低级淫秽的歌词, 这在无形中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生心健康, 那么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对待流行音乐呢, 这是以后我们主要的研究内容。我们需要利用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引导, 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审美观, 正确评价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 尊重并引导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选择, 加强对不良流行音乐的监管, 多渠道多手段的为当代大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这些都是良好的方法。

学校各方面的正确引导, 使我们大学生多接触一些高雅音乐, 多去听一些艺术家的演唱会或演奏会, 这对提高自身的修养是十分有帮助的。只要正确选择好音乐, 既能满足自己的喜好, 又能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 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让当代的大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来适应学习和生活。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素质教育改革 篇11

关键词:学会学习;实践能力;审美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74-02

当今,素质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更是着重于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他们作了多方面的探索论证,提出了现代人才素质必须适应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的看法。国际教育界正注视着未来的人才竞争,把人才素质放到十分突出的地位。为适应新时期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将素质教育作为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它作为培养跨世纪音乐教育人才的突破口。本文你从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出发,探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问题。

一、学会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关键

学会学习,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基本素质之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世界各国教育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一部极具世界性影响和巨大震撼力的教育报告——《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向全世界的教育机构提出警告: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并且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力,即是一种理解、适应并能机智地对付周围世界挑战的能力;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现代教育观和学习观表明,“学会学习”的行为是一切学习行為的归宿。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由于信息交换速度越来越快,并日趋自动化,信息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改变过时的学习方式,加强主体自控能力。在学校教育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学生所忽略。他们在音乐文化课程的学习时,常以死记硬背作为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在技能课的学习时,不是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以巧练加勤练来提高学习效率,而常以机械练习来消磨时间。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应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改的一个中心问题。教会学生学习,应成为各类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所有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学会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

“学会学习”的过程即是科学思维培训和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选择、获取、吸取新知识和总结新经验的思想方法。这样,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实践能力——音乐师范生所必备的教师素质

大学是直接培养社会生活中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基地。因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在精神、知识、能力等方面作好参加工作的各种准备,应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课堂教学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组织、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中进行“音乐师范生全能比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多是以一种器乐或声乐专长考入大学,客观上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偏科现象,因而不利于培养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全能比赛引入了竞争机制,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音乐水平、音乐修养和教学能力。传统的考试只考察了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所掌握的程度,无法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因此,举行音乐师范生全能比赛在某方面上弥补了传统考试的不足。全能比赛的内容应是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备的技能,主要有:钢琴、声乐、钢琴即兴伴奏、自弹自唱、自选器乐、舞蹈、朗诵、板书、音乐理论知识笔试,等等。全能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为毕业后的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音乐专业知识的技能,以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巩固专业思想,为学生顺利地参加教育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的锻炼,并且把学生在各种实践中的表现作为素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三、审美素质——当代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审美素质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审美准则。审美素质是新时期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审美素质的提高,不仅对完善人格、提高文化修养、文明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会极大地促进专业学习质量的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一般是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的。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亦即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内含的情感因素,因为任何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感情体验来实现。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看,情感、性格等属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势必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要求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充实精神世界,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大学社团应运而生,社交、娱乐成了他们的“必修课”。在人们的生活中构造一种完美的情感生活和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可以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客观需要。从中我们领悟到:不能把美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艺术的领域。除了艺术美的教育外,美育还应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教育内容。因此,应该让学生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广泛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动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共鸣,在身心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显然,审美教育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完善美好人格、发展和谐个性等精神生活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审美教育还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增强记忆力,在智力开发方面也有一定的功用。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应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的中级目标是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所有的专业课程之中,不断挖掘课程内容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努力将音乐专业课中的技能、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着音乐美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此外,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综合审美素质的提高,必定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音乐教育人才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中心,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沈致隆,齐东海.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篇12

一、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 我国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还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课程定位不够准确。

当前, 我国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课程设置的定位不够准确, 一些高师开设的舞蹈形体训练课程, 并不是着眼于要培养出高级的舞蹈专门人才, 而只是想通过舞蹈教育教学来有效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和综合素质。然而, 很多高师院校的舞蹈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很多高师学生入学前的舞蹈基本功, 加之一些人的生理素质发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定型, 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舞蹈教育课程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实惠。因此, 他们对于舞蹈教育课程的学习不够热情, 显然也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 教师队伍建设不力。

我国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建设不够到位, 真正的舞蹈专业院校在我国数量不够多, 这也大大影响到了舞蹈教育课程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因此, 我国真正能够从事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本身就不多, 他们中的一些舞蹈教师很多都是从其他专业, 比如说音乐专业或者其他一些文艺团体中转过来的, 其根本没有受过较为专业的舞蹈训练, 并非常说的科班出身。因此, 他们在舞蹈教育实践中的表现显然无法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 师资力量普遍较弱。

(三) 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高师舞蹈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本身就缺乏扎实的舞蹈功底,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没有任何舞蹈基础, 甚至从来都没有参与过舞蹈表演。因此, 现有的高师舞蹈教育课程的教材内容与现有的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现状不够匹配, 一些教学内容要求过高, 内容庞杂, 使得整个高师舞蹈教育教学过程无法适应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尤其是教学内容本身的设置弱点导致了与高师学生之间基础差的较大矛盾。

二、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鉴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我们必须尽快做好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一) 高师舞蹈教师应该具备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 高师舞蹈教师不仅应该具备完善的舞蹈专业知识, 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学者品质。这就是说高师舞蹈教师应该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 要能够具备活跃的研究思想, 培养并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这样的舞蹈教师才有可能具备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道德教育的能力, 才有可能培养出富有研究意识的学生来。当然, 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要培养出专业的舞蹈人才, 但是, 高师舞蹈教育的确应该培养出富有研究精神的学生出来, 让高师舞蹈课堂变成一个富有生机的课堂, 提高高师舞蹈教师的学术水平, 强化他们的教师研究特性。此外, 高师舞蹈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不仅要作为学生的教授角色, 还应该去努力探究舞蹈教学的新鲜动力, 要为高师舞蹈教学开发出一片新的天地, 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二十一世纪新特征的创新人才出来。这就需要高师舞蹈教师尽快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 真正树立起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把素质教育与舞蹈教育结合起来, 虽然说舞蹈专业教育在我国高师整个教育系统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 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创新意识的提高来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这就是说, 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业务能力必须尽快得到进一步提升, 真正帮助并引导高师舞蹈教师真正树立起舞蹈教育的新理念, 加大对舞蹈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通过一些榜样教学来激发出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 让舞蹈教育教学在师资力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让高师学生舞蹈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互协调, 其审美能力与舞蹈表现力以及在群体中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二) 高师舞蹈师资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工作。

首先, 高师舞蹈教师应该把芭蕾舞基训与芭蕾教学相结合。这就是说高师舞蹈教师应该把芭蕾课作为训练的基本教材, 要把其中较为精华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教学,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不必要的内容进行删减, 而是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一些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舞蹈教学内容, 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的优势, 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并让其与芭蕾教学法实现一定的配合, 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结合是为以后的舞蹈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其次, 高师舞蹈教师还应该把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相结合。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有着多个民族传统的文明古国,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他们也有着各自的舞蹈传统。因此, 我国高师舞蹈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不同特色的舞蹈文化传统, 让风格各异的民间舞蹈文化能够在舞蹈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展示与吸收, 采取一种信息量巨大的教学结构与模式, 强调那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舞蹈教学, 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住每个舞蹈的精髓与风格, 让高师舞蹈教学成为一种承载着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载体, 让舞蹈动作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舞蹈文化内蕴, 从而使得高师舞蹈教学中的各种相关课程之间实现相互关联, 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最后, 高师舞蹈教师还应该把基础编导知识与编导实践相结合, 从而培养高师学生的舞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尤其是要培养他们的编导能力, 从而让学生在舞蹈理论的学习中真正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并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舞蹈理论知识。

(三) 采用革新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应该充分理解自身所承担的主要任务, 即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或优秀的中小学艺术师资。那么, 在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就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要让高师舞蹈教学不仅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来完成, 而是应该意识到舞蹈教学应该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要让音乐在舞蹈教育教学中体现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让音乐融入到舞蹈教育教学中去, 让舞蹈教育来不断的丰富音乐内涵。这就需要高师舞蹈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把舞蹈动作等直观辅助技术来展现给高师学生, 让学生能够获得强烈的外观感知, 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学习兴趣, 让学生处于一种多视角和全方位的舞蹈音乐空间当中, 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舞蹈教学氛围中, 更好的以一种身临其境的身份来感受到舞蹈与音乐的各自特色以及二者之间的和谐韵味, 从而让高师舞蹈教学达到一种“悦心畅神”的审美境界。舞蹈教学在运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以后, 其将不再受限于时空的局限性, 而是可以为高师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愉快的舞蹈教学环境, 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并继承我国优秀的民间舞蹈传统, 增强自己的舞蹈基本功和动律训练技能, 还要尽可能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从而让高师学生能够熟知舞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把舞蹈文化融合进来, 从而提高自身舞蹈学习的效果与效率, 成为一个高素质的舞蹈学员。

(四) 编写科学合理实用的舞蹈教材。

这就是说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应该鼓励和组织相关个人或组织对舞蹈相关教材进行改革和改编, 要对高师舞蹈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材研究, 并对高师学生的生源和毕业去向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与评估, 编选切合高师舞蹈教学实际的教材。这样的舞蹈教材才应该具有一些科学合理性, 也可以在实际的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更能够应对各种教学困难和障碍, 要让舞蹈教材避免过于专业化与技巧化, 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民族化与时代化的东西, 让学生们更愿意接受舞蹈学习, 要重视舞蹈的普及教学性质, 充分尊重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体验与育人需求, 要让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改进教学形式与课程设置, 让高师舞蹈教材能够与实际的舞蹈教育教学需求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连接与配合, 不仅培育出高素质的舞蹈专业人才, 也可以根据我国高师舞蹈教学情况与实际国情来进行舞蹈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重视对他们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并考虑到舞蹈考生生源问题, 尽可能的实行一种梯队式的舞蹈教学方法。那么, 针对非舞蹈专业学生来说, 高师舞蹈教育应该要端正舞蹈教育思想, 正确理清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并重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尤其是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大纲, 完善舞蹈教学内容与形式, 真正让舞蹈教学成为正规且品位高的教学课程。

三、结语

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应该深化自身的教学改革工作, 遵循一定的社会需求与教育规律, 合理设置舞蹈课程和内容, 改进舞蹈教材, 灵活安排各项舞蹈教育教学工作, 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的舞蹈学习需求与情况, 让舞蹈教师能够灵活自如的进行舞蹈教学, 不仅满足舞蹈专业学生学习需求, 并能够适应大众化的舞蹈学习需求, 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审美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时期大学人才出来。

摘要:我国高师舞蹈教育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然而, 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我国高师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比如说高师舞蹈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教学内容较为缺乏针对性等。因此, 我们认为高师舞蹈教育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树立正确的舞蹈教育教学思想, 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最终让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薛莲莉.浅谈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6.

[2]卿菁.高师舞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论[J].益阳师专学报, 2002, 2.

[3]汤旭梅.试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途径与目标[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3, 4.

上一篇:生存路径下一篇: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