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路径

2024-07-30

生存路径(通用8篇)

生存路径 篇1

广播剧自从诞生以来, 已经有八十多年了。在经过优秀的广播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给我国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广播剧作品, 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熏陶, 有很深远的影响。广播剧作为广播文艺综合艺术形式, 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但是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 使广播剧逐年下降, 市场份额日益缩小。通过对广播剧的生存和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有效地加大广播剧的市场份额, 促进广播剧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广播剧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广播剧自身的优点进行分析, 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对广播剧进行改善。

1. 广播剧的优点

(1) 声音艺术

广播剧主要通过运用声音的表现形式, 不管是恢弘精细、惊险刺激还是温情细语, 都能够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能够给收听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艺术享受。

(2) 结构简单

广播剧结构比较简单, 且没有众多的人物, 戏剧冲突很多, 呈线性发展。另外, 收听广播剧没有文化层次的限制, 通俗易懂。

(3) 制作成本低

广播剧相对于电影、电视剧来说, 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广播剧能够用较低的成本制作出声情并茂、广受人们欢迎的广播剧作品。

2. 广播剧存在的问题

(1) 手法单一

广播剧自从诞生以来, 用声音的形式来震撼人们。但是, 随着网络媒体形式的日益增多, 广播剧的表现形式依旧单一, 没有改变。

(2) 题材受到限制

广播剧属于视听艺术, 没有足够丰富的剧情, 冲突线索也不多, 为了避免人们听不懂, 广播剧在反映复杂的剧情时, 具有一定的缺陷。这就导致了广播剧题材受到了限制。

(3) 受到多种媒体形式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视、电影都得到了普及。电视和电影所具备的声音、画面等强烈的视觉冲击, 使广播剧的发展日益受到限制。另外, 快速发展普及的网络, 使广播剧的发展受到阻碍。

二、广播剧生存与发展路径创新

以上对目前广播剧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了有效地促进广播剧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 思维创新

我国以往的广播剧重点主要以“剧情”为主, 因此, 在进行广播剧的创作时, 着重于以戏剧创作为主, 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播剧的内容, 让人们形成了错误的意识, 以为“广播剧”是由于“广播”才“剧”的, 有很大的限制性。因此, 在现代的广播剧中,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将广播剧视为一个广播节目, 转变人们的不正确的对广播剧的认识, 并脱离广播节目的限制, 创造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2. 创作创新

广播剧在选择题材时, 要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主, 以百姓为创作主体,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贴近。因此, 在重大的题材和作品方面, 要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生产。以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主, 以体现人间的真、善、美为目的, 创作出具有通俗易懂、喜闻乐听特点的广播剧作品, 有效地扩大听众市场,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去收听广播剧。

3. 制作创新

众所周知, 广播剧作为广播文艺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集编剧、导演、音乐、录音、音响以及合成等各个方面于一体, 并且对于各个环节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 播放广播剧时, 要将剧情表达清楚, 让听众明白所表达的内容。听众是不会去在意剧中的细节问题的, 例如剧中人物用的车是什么牌子。广播剧的高端产品需要开发应用, 低端产品更需要普及。

4. 运营创新

在运营方面进行创新, 对于广播剧制作的工作人员来说, 是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当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 导致很多广播电台生存比较困难。投入成本较多的广播剧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快速的发展, 需要另辟蹊径。例如可以通过运用先集资后制作、同行业联合或者跨行业制作的方式, 在市场上进行运作, 进而有效地解决资金问题, 增加资金投入。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广播剧在广播文艺中作为最高的形式, 具有广泛的听众和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其生存和发展的衰败兴起遵循物质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管社会如何前进, 科学技术发展如何先进, 其自身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是其它事物所无法代替的。因此, 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对于增强广播剧的市场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听众、进而促进广播剧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我国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媒体行业中, 广播剧作为一种广播文艺节目中比较传统的节目形态, 发展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失去了一定的市场, 广播剧的发展较为落后, 尤其是受到了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与日益增多的影视作品的影响和冲击。因此, 本文通过对广播剧的生存与发展途径进行分析, 旨在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运用崭新的形式, 展现出全新的广播剧节目形态。

关键词:广播剧,生存,发展路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兰萍.广播剧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前哨, 2012, 03 (11) :36-37

[2]孙光源.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剧的生存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 2012, 10 (31) :71-73

生存路径 篇2

【关键词】广播戏曲节目 发展途径 现代思维 基层 《周迪有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广播戏曲节目发展现状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形式。然而,伴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人们的生活理念、审美习惯和娱乐欣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严重影响了戏曲的发展。特别是广播戏曲节目,正在逐渐失去昔日的光环,沦落到可有可无的边缘地带,着实让人痛心。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戏曲节目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最多时占整个文艺节目播出时间的60%,现在仅占整个文艺节目播出时间的25%左右,甚至更少。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广播戏曲节目的衰弱?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是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开放带来人们生活习俗与审美情趣的变化,戏曲不再成为当今人们唯一的娱乐享受,歌曲、舞蹈、杂技、魔术、相声、小品等不同形式的娱乐节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与此同时,戏曲的发展也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脚步,其程式化的套路脱离人们当今的生活,内容、形式难以受到当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理解与重视,造成了广播戏曲受众的断层。

二是广播特殊的传播路径影响了人们视觉体验和互动的积极性。

三是在以广告创收带动节目发展的广播行业运营模式下,戏曲节目无疑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广播戏曲节目对于主持人和编辑的要求极高,影响了领导发展广播戏曲节目的积极性,进而导致节目质量不高、员工消极怠慢,直至节目被迫下马的恶性循环。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趋势的继续恶化?本文将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广播的《周迪有戏》节目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广播戏曲节目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二、新形势下广播戏曲节目发展路径

1.以现代思维诠释传统戏曲,注重娱乐性与互动性,满足不同听众的审美诉求

当今社会,任何一档广播节目都不太可能在墨守成规的延续中取得长久发展。节目形式的变化对于节目的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广播戏曲节目,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特定程式,节目本身显示出呆板和单一的迹象,如果在广播中还是机械地播放经典唱段,不顾受众的审美诉求,将很难满足票友群体的互动需求和一般性听众的娱乐需求。所以,处在文化多元化环境下的当今广播戏曲节目一定要用现代思维和全新的视角诠释传统戏曲,使节目形式更加多样化,将娱乐、互动参与、益智学习融为一体,全方位融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之中。

河南电台信息广播的《周迪有戏》节目在此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我们参考。该节目作为河南省内著名的戏曲节目在面对时代的挑战时,迅速将节目类型调整为娱乐、互动参与类型,在节目中将点戏、听戏、唱戲和讲戏有机融为一体,将传统与时尚、经典与流行完美对接,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比如,节目在栏目设置上别出心裁,周一为《百年留声》,旨在宣传传统经典戏曲,通过编辑们高质量的剪辑,将优秀整场戏或部分经典折子戏选播出来,让人大饱耳福。周二、周三、周四、周六为《中原戏迷擂台赛》,节目以“平民化、娱乐化、时代化”的风格定位,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听众和主持人有了自由互动的交流空间,并利用擂台赛的契机让戏迷不分身份、不分年龄地尽情展示自我风采,并有机会获得“周冠军”“月冠军”甚至“年度冠军”,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自信,拓展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因此,该节目也被广大戏迷亲切地称之为“平民戏曲明星摇篮”,得到中原百姓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周五为《戏迷点戏》环节,满足听众不同层次的听戏需求,是为听众量身定做的私密空间。周日的《梨园客座》为一档戏曲访谈节目,邀请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戏曲演员走进直播室,聊艺术人生、舞台生涯、艺术创作等等,为听众展示不一样的台前幕后故事,是戏迷们难得的学习机会。

该栏目通过多样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节目内容,不仅有效弘扬了传统戏曲文化,更是以现代思维诠释了传统经典,真正满足了受众全方位的需求。

2.节目传播内外结合,走向基层寻找新路径,培育新受众

戏曲艺术是根植于民间,“自下而上”的一门优秀传统艺术门类,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民间寓意。因此,戏曲传播的市场和未来也同样在民间、在基层,阻碍了这个基本点就等于忘记了广播戏曲的未来发展。当前形势下,很多的戏曲节目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也不愿意俯下身来仔细聆听来自民间的戏曲声音,或者是由于频率信号覆盖的范围有限,导致真正需要戏曲的民间和基层反而成了戏曲难以到达的伤痛之地,使传统广播戏曲节目失去了应有的市场,失去了应有的受众,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

《周迪有戏》节目没有忘记来自民间的需求,通过举办中原戏迷擂台赛的形式积极地走入民间、走向基层,也彻底地走进了老百姓的心中。据该节目组统计,仅2012年,中原戏迷擂台赛已先后走进河南舞阳、开封、新密大隗镇、长垣县、开封尉氏、林州等地市,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百姓的踊跃支持和广泛关注,参赛选手4000余人,报名人数过万,观众更是高达10万人次以上,不仅极大地宣传了戏曲文化,满足了当地百姓的欣赏需求,更是极大地宣传了节目的本身,培育了众多的受众,为节目的后期发展做出了有力的铺垫。

当前,《周迪有戏》节目正在筹划中原戏迷擂台赛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戏曲,享受戏曲。

3.多渠道沟通,塑造广播戏曲优质品牌,构建新形势下全媒体视听体系

广播戏曲节目的生存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广播这个平台,需要加强和其它传播媒介的沟通与联合,以优势互补为原则,融入时代发展的脉络,构建起新形势下全方位、全媒体的视听体系。同时,广播戏曲节目的发展也应注重品牌宣传的力量,一档优秀的品牌栏目所带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足以弥补时代发展给戏曲带来的种种不利。

《周迪有戏》节目的成功不仅仅是节目自身质量优势,也融入了很多时代因素。如该节目在前身《戏曲广场》的基础上率先更新节目形态,管理机制上大胆采用当前流行的“工作室制”,以著名主持人周迪的名字命名节目,提高了节目的宣传效果,并率先签约河南省戏曲界名人,河南剧协主席、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先生为栏目艺术总监,有效地提升了节目的知名度和管理水平。

同时,该节目还积极地利用当前网络传播快捷、自由的优势,开办节目官方微博、戏迷QQ群和戏迷网站,为广大戏迷朋友广泛交流互动提供更加便利的平台。据了解,该栏目还与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民生频道、东方今报、大河报、映像网、大河邦邦网、河南文化产业网等河南知名媒介广泛交流,强强联合,每一次的活动都能够得到众多媒介的广泛支持。电视出镜,网络、报纸登出相关报道等多种形式,建立了完整的全媒体视听体系,使《周迪有戏》节目成为行业内的名牌栏目,得到受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广播戏曲节目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无法重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占据文艺节目半壁江山的优势地位。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戏曲节目所带来的审美张力与内涵是其它娱乐形式无法比拟的。面对着广播戏曲节目当前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重新调整节目定位,丰富节目形式,积极走向民间,巩固传统市场,培育新听众,广泛而深入地与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媒介联合起来,优势互补,与时俱进,定能使广播戏曲节目获得持久、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广播)

参考文献

1.洪梅 林晓东 《浅析如何做好广播戏曲节目》,载《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第8期。

2.吕进 《广播戏曲走出困境的对策》,载《声屏世界》2002年第10期。

3.刘洁 《试论广播中戏曲节目的创新和发展》,载《魅力中国》 2011年第13期。

生存路径 篇3

一、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学校的现实困境

当前中国社会空间实践境况是整体向现代化转型。现代性意涵理性、科学与进步,超越于乡村社会的保守、传统与落后。在这一背景下,乡村社会不再是人们诗意栖居的场所,乡村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抛弃,乡村社会荒芜化以及乡村文化荒漠化是中国大多数乡村的整体景观表征。受这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中国乡村教育也裹挟在城市化进程中, 且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从“文字下乡”转向“文字上移”的变革。在这一巨大变化之下造成的冲突、断裂与迷茫,使得现代乡村学校遭遇生存困境。

1.撤点并校运动中乡村学校在农村社会空间中急剧消失

当前乡村学校作为重要的区位因素在中国社会空间中不断消失,遭遇排挤、撤并与边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自然村落逐渐消失;在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在这双重作用下,农村学龄人口锐减, 乡村学校遭遇生源危机。政府为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于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始正式实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随之出台了系列政策加速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这个被称为“撤点并校”的政策在农村实施了十余年,大量乡村小学被撤并。这场大规模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运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盲目性, 以追求政绩和规模效益为主导价值而漠视教育公平原则,因此,近年来浮现出诸多负面效应:农村学生上学难、上学贵、上学远,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上升,农民承受的教育负担加重,城镇学校拥挤不堪,大班额威胁着教育质量。这些现象日益成为舆论的焦点,拷问着教育公平,乡村学校似乎成了城镇化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牺牲品。

2.学校遭遇冷落与背离

进入“后普九”时代以来,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趋之若鹜,即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作用下,但凡对教育改变命运抱有希望的村民们,都力图让孩子们到县城接受相对良好的教育。在这一功利取向驱使下的不仅有村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还有农村教育一线的教师希望到城市任教。乡村学校面临失去生源和教师这两种最为重要的教育因素的尴尬局面。生源与教师的流失对乡村学校造成致命性的打击,生源的减少使得乡村学校沦为教学点,在城镇与中心校的遮蔽中逐渐边缘化,或自生自灭或被撤并;乡村教师在处于个人发展前景、经济、家庭、政策、环境等多重考虑下,乡村学校都不是他们满意的职业场所,更多地将乡村学校当作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只要有任何向上流动的机会都要千方百计去尝试。现代乡村学校缺失了基本稳定的发展环境,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是背离乡土的,即使在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之后,乡村学校对村民的吸引力并没有增强。相反,乡村学校已被贴上了薄弱和质量低下的标签,甚至那些将孩子送到乡村学校上学的家长都被印上了弱势的身份符号。乡村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边缘化、教师的背离、村民的冷落等作用下逐渐丧失了维系其发展的重要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由此,乡村学校陷入发展困境。

二、乡村学校发展困境解析

1.作为政治子单元的乡村学校逐渐边缘化

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看,学校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系统,它是不同利益主体权利博弈的场所,作用于学校的每一个权力因子都试图对学校进行控制操纵以及施压,这些力量撮合在一起时或者因联合走向合作或者因分歧发生冲突。作用于乡村学校的社会力量包括:由国家—县政府—乡镇政府—村落—极的教育治理力量;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为一极的学校内部参与主体的力量;家—学生为一极的利益诉求者的力量。自此可以分析出当前乡村学校撤并的内在逻辑: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人口大量流动到城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等导致农村学龄儿童锐减,长期以来城乡二元户籍制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农村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国家为有效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将几个学校或村落中的教学点合并成一个中心校,以期重新配置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这一撤并过程中,国家—村落一极的教育治理力量占据主导性地位,而乡村学校的教师、学生一极村落居民却处于被动的失语状态。这一撤点并校政策正式实施于200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随着乡村小学向城镇集中,出现在政策文本中的乡村学校多指的是镇中心学校,散落在各个村落聚居地的乡村小学似乎处于与自然村共生共灭境地。随着乡村学校被划为县域一级统一管理,在乡村社会逐渐从乡村事物中分离出来,成为单一的教育机构。 导致乡村学校政治地位弱化,乡村社会对乡村学校的发展也是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

2.作为文化子单元的乡村学校与乡村文明断裂

长久以来乡村社会是一个文字和教育相对缺失的所在,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形象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无需文字的社会,生活是第一位的, 文字则是多余的,发生在乡土社会中的教育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以传递生产生活经验。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乡村社会与文字的关系是暧昧的:村民们对文字近乎崇拜的心理,乡村社会对文字以及读书人是尊重的,在现代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仍然对文字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他们对撕书、烧书、 扔书的行为是谴责的,认为会触犯某个天上的神灵甚至导致后代们做个像自己一样目不识丁的农民。 传统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以耕读兴家、耕读传家的美好理想一直萦绕在村民心间,通过读书走出农村,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改变生存境况可以说是每一位农村人对教育的美好愿景。即使在文凭贬值“读书无用论”喧嚣的今天,农村人对教育改变命运的向往仍不断延续与强化着。坐落于乡间的学校承载着“文字下乡”的重要使命,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村村有小学”的格局。学校之于乡村,是农村文化进化、更新、繁荣的文化堡垒,是农村文化过滤、加工、整合的文化机关,是国家新文化体系建设的最基层组织之一[1]。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和农村文明的堡垒,它是乡村唯一的公共教育资源,启蒙着农村儿童,传递着地方性认同。然而在乡村学校纳入到国家共同管理体系的同时,乡村学校“分离于一般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之外,依顺民族—国家提供的普遍性知识形成鲜明(explicit)的学制规则和学究等级(pedagogic hierarchy),这些规则和等级的强化,致使儿童不断地被分离于社区共同体之外,纳入一种现代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体制当中”[2]。

3.作为教育子单元的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角逐失利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学校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必须每年招收新生,补充教师,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与所在社区、家长进行长期的交流。在此过程中学校还需要通过调整自己的结构、制度、 形式以适应来自学生、家长、社区、政府的各种要求,如果学校不能很好地回应这些需求,就会面临被合并甚至消亡的困境。当前乡村学校面临的生存困境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移入城市,自然村落急剧消失;出生率降低以及学龄人口大量向城镇学校涌入;乡村学校在财政拨款、学校设施、教师素质等方面均呈现劣势,最严重的是乡村学校长期以来很少或没有高素质教师的补充,导致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下;随着普九义务工程的结束,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乡村学校无法满足农村家长的这一需求,导致农村社会普遍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将孩子放在农村学校读书是耽误孩子,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上县城的学校。乡村学校遭遇的生存困境历经一系列因素的作用:政策不照顾、资金匮乏—教育质量低下—学龄孩童流失、生源减少—政府不再投资或者撤并—村民涌入城市追求好的教育资源—城镇生源增多、政府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城镇—城镇学校差距日益拉大。至此,乡村学校不断地被边缘化,陷入恶性循环。并且撤点并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政策执行者多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而不顾教育公平原则,迫使农村孩童集中到城镇学校统一管理。乡村学校在还没有开始与城镇学校的角逐中就已经败落下来。 乡村学校扎根于一方水土本应承担起养育一方人的使命,而如今这一重要的教育大系统中的子单元却面临终结的命运,但是传承乡村文明、发展乡村社会的重担却还需要扎根于乡土社会的乡村学校来承担。从教育的实质来看,“教育是代际之间的贯通作用,它使新成员进入他们居住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理解、想象、意义、道德和宗教信仰、关系与实践”[3]。乡村社会需要的也是这样一种教育,乡村的道德、习俗、节日、仪式、价值观等的传递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它是代际之间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自然而然的传递。然而这种最质朴而真实的教育却已经随着人们在空间上的背弃与隔离而荡然无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空寂的农村只留存着离乡者远行的背影。农村的留守儿童无法在空间上与双亲相处,代际之间的教育和情感寄托更是奢谈,即便是那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童,也因为学校向城镇集中,上学距离遥远而不得不寄宿学校,与家人在一起的相处时间很少,且那个遥远的称作故乡的地方越来越远。空间上的隔离与时间上的疏离弱化了代际之间的交流,也使得学校教育不断异化。

三、乡村学校共生路径探析

1.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共生

当前乡村学校与所在的乡村社会是呈断裂式发展的。早在上个世纪,陶行知就有言:“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4]这里陶行知批判的是乡村教育没有为乡村建设服务,甚至排斥和割裂乡村社会,对乡村社会造成破坏。而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却还在沿着这种路数发展,这似乎成了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接续陶行知先生的以乡村教育促乡村建设的思想,我们认为乡村社会与学校之间应建立一种共生关系,乡村学校的设立应该促进地方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共同发展, 传递传统的地方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隔断地方文化,造成乡村儿童失去地方认同。当前乡村学校是在中国社会面临大转型、城市化、迅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农民对乡村学校这类初等教育机构更多的期望是工具性的:希望学校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并使得聪明的孩子获得进入上一级学校的机会,进而为社会地位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而对乡村学校是否传递地方价值观念和地方文化认同并没有要求,因此,他们接受了现在乡村学校的运行机制,甚至因为一定的地域劣势产生的自卑心理而倾向于期望学校能够传递那些城市的、见多识广的文化。而对学校是否有利于地方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则漠不关心,进而不自觉成为沉默者。

从乡村学校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学校在乡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是经历过冲突、调节、适应的漫长过程。现代意义上的乡村学校是国家施行社会治理的行政力量与地方等社会参与力量综合性作用的产物,因此,考察乡村学校的兴衰历史,必须首先明确其是在多种力量杂糅下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学校发展经历四次重要转折:村落小学的体制转型与快速扩张时期 (1949-1965)、膨胀、混乱、无序时期 (1967-1978)、调整和优化时期 (1978-1996)、布局调整和衰亡时期(90年代中期至今)。国家通过建立“民办公助”“分级办学”的办学体制,在乡村社会建立起现代意义的学校,作为最末梢的政权渗透最明显的生存策略便是深深地扎根地方以及依靠地方自治的力量。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地方文化与代表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学校之间的磨合过程,形成一种和谐的地方认同。最终学校成为乡村社会的一个机构,一种资源,乡村社会也同时成为学校的一个资源。这种互为资源的关系便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今天中国社会经济腾飞,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物质的丰裕并不意味着精神生活的丰富,因为空虚的精神世界无法靠物质来填充。当前农村社会,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新的文明还没有建立,旧有的传统却已经破坏殆尽,人们逐渐失去了地方认同感,道德和精神世界混乱且空虚。因此,我们认为“后撤点并校”乡村学校的重建和发展必须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将乡村学校视为地方性象征,让农村社会恢复或重建地方性关怀与认同。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学校也要自觉担当起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接续血脉、培养农村学生为农村社会建设的责任感以及对乡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感。在这种共生的氛围中,乡村学校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

2.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共生

乡村学校在经历了一度的繁荣发展到撤点并校的衰败之后,终于在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规定:“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迎来的“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发展,“后撤点并校”的乡村学校何去何从?首先我们必须考察受近十年来撤点并校政策直接影响的两类学校,即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乡村学校不断“被布局”、“被撤并”的同时,农村人口、农村学龄儿童涌入城市,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城镇学校中去,近年来,城镇学校不断地新建、扩建、硬件软件设备也不断更新。然而城镇学校的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随着学生的增加,大班额已司空见惯,带来了班级管理和教育质量降低等诸多问题。大量农村学生被安排寄宿,寄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暴露。不仅如此,很多家长选择迁移到城镇陪读,撤点并校的改革成本被转移到偏远村落的农民身上,同时农村社会也日渐空虚,农村社会文化日渐衰弱。“在贵州遵义、重庆酉阳等地,部分农民家长因为子女远离家庭住校学习,较早地过上了‘空巢’家庭的生活,再加上农村文化生活极其单调贫乏,他们就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封建迷信、‘黄、赌、毒’和非法宗教活动当中。”[5]农村社会陷入一潭死水的境地。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存在“城市中心论”,教育资源在城乡空间投入上存在两极化。 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违背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原则,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一体化”发展对乡村学校发展既是机遇也是危机。 “城乡教育一体化给乡村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乡村学校不仅要为高校输送合格的人才,为城市选送建设者,为新农村发展培养建设者,更要‘继承主流文化,培养合格公民’。”[6]城乡教育“一体化” 是指政府在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师资配备、学校软硬件设施上坚持公平原则,均衡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将城乡学校视为平等的需求—投入的共同主体。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人们逐渐地将城乡教育在个体性质视为“一体”,乡村学校教育逐渐被城市教育“一体化”。乡村学校教育无论在物质层面(从学校建筑到学生校服) 统一按照城市学校的模式, 还是在文化方面(办学体制、管理机制、课程设置、 教材、教法)都紧跟和效仿城市教育,这是当前乡村学校教育的生存之需。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学校教育失去的不仅是自身的发展特色,同时也切断了自我生存的道路。乡村学校如何突破这种“囚徒式”的生存困境?同时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真的需要的仅是一种单一的代表现代化的城市教育模式?还是也需要一种城乡教育共生并存的发展模式?乡村学校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营造的良性发展空间里,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不仅要为继承现代主流文化培养合格公民,为城市建设输送人才;同时也要担当起为乡村发展培养建设者,为农村文明培养接续者。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学校要抛弃旧有的以城市教育为模板,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之路。由此,才能在与城市教育竞争的过程中获取自我发展空间,共生性发展并非妥协与依附,而是两个互为主体的单元在发展过程中以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的形式共生并存。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村小“消逝”现象的文化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2(6).

[2]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6).

[3][英]迈克尔·欧克肖特.人文学习之声[M].孙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李锦辉.重建乡村教育的知与行[J].江苏教育研究,2010(3).

[5]任运昌.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给农民家长带来了什么——一项质的研究及其现实主义表达[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

生存路径 篇4

尽管报道中称, “新华电视”更多着眼于国际市场, 而且是内容的提供者, 对现行的地方电视台的格局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地方电视台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 其互动性和分众性的优势已经从传播渠道上对电视媒体产生分流;如今, 又多了一个“新华电视”, 借助新华社及其遍布国内外的分社强大的采编力量, 如何不会从内容上对地方台的电视受众产生二次分流?

地方电视台如何面对这种竞争?以人为本是重中之重。如果说人才对于任何行业都重要的话, 那么对于电视传媒这种技术含量高、创意含量高的行业来说, 就更加生死攸关。世界上几乎所有成功的传媒, 都是由那些最优秀的管理者、制片人、主持人、编导、明星支撑起来的。因此, 在渠道和内容竞争的双重压力下, 地方电视台必须迅速找准自己的定位, 提高电视从业人员素养, 寻求创办优秀节目的有效路径, 才能适应变化的格局, 做到未雨绸缪。

路径一:善于借助新媒体发掘新闻线索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2009年记者节期间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新闻网站、搜索引擎、聚合站点、网络论坛、博客、播客、手机、移动多媒体, 乃至新近出现的微型博客,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收发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在不明真假的情况下, 互联网博客、播客和论坛, 更像是传统媒体的消息源。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里, 职业记者如何识别真假, 并通过自己的采访对消息源进行严谨而细致的核实, 然后以专业报道者的角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还原事实全貌, 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新闻传播角度看, 地方电视台的优势是更贴近当地百姓生活, 更加“本土化”。但在当下的媒体竞争中, 电视从业者只有善于借助新媒体发掘新闻线索, 才能将这种“本土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才能凸显地方电视台的生存价值。

路径二:在信息加工上有所突破

新闻每天发生, 视角各有不同。地方电视台的采访力量和采访半径有很多局限, 但对“拿来”的新闻素材进行编辑和解读能力不应当有局限性, 而且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对新闻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 以满足本地受众的需求。因此, 地方台的电视从业者要努力在信息加工上有所突破, 并通过改善和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在众多纷繁复杂的视觉新闻中发掘出本土观众关注的、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 实现信息的“独家”功效。

路径三:善于“嫁接”娱乐节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大体可分为综艺晚会类、游戏类、益智类和以真人秀为代表的四种形式, 而且节目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地方电视台的从业者如果善于集成创新, 将当下流行的娱乐元素与城市文化嫁接, 做出有地域特色的娱乐节目, 才能在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 从而吸引特定的观众群。

路径四:迅速向多媒体记者转型

许多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已经先行一步向“多媒体记者”转型:现场采访时, 携带装备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 以保证新闻现场图片与文字稿件同步传输;遇到现场能“出画面”的题材, 则还需同时摄像, 发稿时除图文外另有视频新闻。电视从业者较之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 应该加强文字功底, 并能根据各种媒介内在规律和特点, 在采访实践中准确运用, 向多媒体记者方向努力, 否则, 很快就可能成为落伍者。

路径五:走出去、请进来, 拓展职业生存空间

目前, 地方电视台人才问题的最大瓶颈还是缺乏竞争机制, 建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多提供交流平台, 多寻求合作机会, 以干代培提高从业者的业务能力, 拓展其职业生存空间。还要重视管理经营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提倡更多的学科相互交叉, 培养复合型的具有经营管理专业能力的人才, 改变目前只有政治家或艺术家从事传媒管理的现状, 不断增加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活力。

总之, 有竞争才能提高生存能力。地方电视台从业人员应该审时度势, 充分发挥本土化的优势, 善于借船出海、借势发展, 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激烈竞争的夹缝里一样可以开出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郭兆强《映象·碰撞——上海传播新锐观与思》,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陈龙《媒介素养通论》,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县级广电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路径 篇5

一、县级广电的生存压力

1. 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上级媒体和新兴媒体。近年来, 数字技术和宽带技术飞速发展, 网络媒体尤其是移动网络媒体发展迅猛, 快速吞噬着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2013年12月4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牌照, 此举标志着我国进入了4G时代。4G集3G与WLAN于一体, 其传输的高质量、视频图像的清晰度与电视不相上下, 届时, 人们可以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流畅地观看高质量视频, 这将加速分流传统广电的受众。与此同时, 三网融合步伐正在加快, 电信网、互联网不断融合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的固有阵地一再受到挤压, 而广播电视的互联网业务却发展迟缓。

与新兴媒体给县级广电造成的隐形压力相比, 来自上级媒体的压力更为迫切和致命。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 我国广播电视业开始实行中央、省、地 (市) 和县 (市) “四级办电视”方针。作为金字塔最底层的县级台, 面对中央、省、市级台这“三座大山”, 实在是太过弱势。央视具有政策优势, 多年来形成的老大哥地位不可动摇;省级卫视近年来集体发力, 众多热门节目雄霸荧屏;市级台利用地缘优势, 自办节目不断创新, 深受当地受众欢迎, 而县级台由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种种条件限制, 自办节目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 都无法与上级台相抗衡。虽然具有贴近本地受众的优势, 但自办节目类型单一、内容薄弱, 在受众中缺乏影响力。

2. 管理模式制约发展

县级广电具有事业、产业双重属性, 且正在逐步由传统的“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双重身份既保证了广播电视业的意识形态功能, 又可进行市场化探索。然而, 这种混合型身份带来的弊端严重束缚了广播电视业市场潜能的发挥。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生存的管理模式, 使得广电媒体既要承担社会效益的事业属性, 又要实现经济效益,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两者如何平衡发展, 始终是个难题。事业性质导致县级广电长期处于封闭的温室之中, 缺乏市场竞争活力, 表现为经营理念较为粗放, 成本意识薄弱, 市场竞争的敏感性不足。有的县级广电机构还在依靠政府赋予的有限资源, 走“靠天吃饭”、“等米下锅”的老路子, 这更是死路一条。

3. 内容产品严重匮乏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与“你播我看 (听) ”时代的受众发生了质的变化, 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媒体传播的内容, 而是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 更加注重互动与分享, 他们的需求更为多元化, 选择更为多样性。受众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供给, 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满足感和参与感。然而, 目前县级广电存在着节目内容匮乏、播出质量不高的问题, 大多数县级台仍处于播报本地新闻、转播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中, 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和互动意识的自制节目。内容产品的严重匮乏与受众旺盛的信息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冲突, 严重制约了县级广电的发展。

二、县级广电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路径

县级广电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快战略转型, 实现内容、管理、经营、技术四大系统的全面良性发展。通过转型发展,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 形成政治、公共、市场三重属性的喉舌宣传——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业集群的运行模式, 改变目前宣传、事业、产业三种定位集于一身而容易造成功能错位、市场混乱的局面。采取分类运营的模式, 即将履行宣传喉舌功能、公共服务功能、产业经营功能的任务分别赋予不同的广播电视微观主体:新闻性质的频道频率实行事业体制;节目制作、广告、网络增值业务可尝试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 转制为企业, 进行市场运作,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并充分运用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盘活资产、优化资源、调整结构、加快发展。

宜兴广电是全国第一批、江苏省第一家县级电视台, 60多年来, 发展到拥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报、网站、杂志、手机电视、广电传媒公司七大平台, 广电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新闻宣传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事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新闻宣传先进集体。近年来, 宜兴台在新闻宣传、节目生产、经济创收、事业建设、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等方面积极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 新闻立台, 在内容上求突破

宜兴台坚持“新闻立台”的宗旨, 利用地缘优势, 新闻报道始终关注宜兴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 推出了一系列反映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的报道, 语言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

一是构建新闻节目体系。宜兴台重点打造《宜兴新闻》黄金档, 扩大新闻节目在本地受众中的影响力。着力构建以电视《宜兴新闻》、《今日关注》、《阳羡茶馆》和广播《宜兴新闻》、《媒体新闻汇》等新闻节目为龙头, 以电视《宜兴党建》、《陶行天下》、《宜兴警方》、《云游宜兴》和广播《政风行风热线》、《小君访谈》、《美好新农村》、《909信息网》等社教服务类专题节目为补充的品牌新闻节目体系。2014年, 宜兴台将精编《宜兴新闻》时政内容, 改版扩容《今日关注》、《阳羡茶馆》民生内容, 时长分别比原来增加2倍、3倍和2.2倍。

二是建立新闻传播机制。宜兴台按照广播、电视、报纸、陶都传媒网站、《陶都》杂志和手机电视等不同平台对新闻的要求, 加大新闻采制和编排创新力度, 加强对宜兴本土新闻资源的统筹协调, 提高新闻报道的编辑和再加工能力,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滚动式的全媒体新闻传播机制。2014年, 宜兴台将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直播车的优势, 积极探索适应电视直播的新机制、流程, 为实现电视直播创造条件;加快广播直播间建设的进程, 努力实现新闻采编方式和报道方法由出去采访、回台编辑向现场报道、连线播出转型。

三是创新新闻宣传内容。宜兴台全面提高新闻宣传的“五个度”:广度上, 加强编辑力量, 整合国内外和宜兴的各种新闻资源, 扩充新闻的广度;高度上, 树立大局意识, 发挥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 提高舆论引导力;深度上, 加强《今日关注》、《记者蹲点》等栏目的深度报道, 用独特观点提升新闻的深度与影响力;热度上, 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为群众答疑解惑, 引导社会舆论;温度上,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的需要和困难, 反映群众的心声和期待, 通过报道、结对、帮扶、募捐等多种手段为群众排忧解难。

宜兴台新闻宣传紧扣宜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先后推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勇当率先发展先行军”、“共克时艰加快发展”、“中国梦·我的梦”等旗帜鲜明的主题性报道;围绕宜兴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 推出“陶都美丽乡村行”系列报道, 开展“维护金融生态安全, 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高铁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巡礼”、“陶都风·宝岛情”宜兴紫砂艺术台北展等深度报道。在外宣上, 宜兴台也有很大突破。2013年全年在上级媒体用稿250条, 其中央视17条, 江苏卫视171条, 无锡台62条, 特别是《宜兴党建》的《江苏宜兴创新党建机制增强群众联系》、《结对帮扶练党性, 正本清源添活力》报道, 分别在央视《新闻联播》和江苏公共频道播出1分42秒和1分55秒, 为扩大宜兴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宜兴广电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事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宜兴广电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事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宜兴广电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事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 经济强台, 在经营上求突破

宜兴台积极推行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运行模式, 以经济创收促进广电事业的发展。2013年在广告市场整顿力度加大、媒介竞争环境加剧和客观经济不景气的逆境中, 宜兴台突破固有模式, 创新广告方式, 强化考核奖惩, 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 通过广告发布、网络经营、节目生产流通等经营运作方式,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013年实现经济创收2亿元。

一是提高广告经营能力。宜兴台全面推进广告经营体制改革, 建立管理有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广告经营机制。转变广告经营理念, 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 加快战略转型步伐, 实现由新闻媒体向身兼广告、策划、咨询、制作、会展等多重职能的角色转变;加强市场调研, 关注市场需求, 调整广告结构, 寻求新的创收增长点;开发新的广告资源, 特别是植入式广告、互动广告;在跨界经营上做文章, 在户外、车体、路牌、电子屏、楼宇等方面拓展创收空间。

二是开拓活动营销策略。宜兴台在节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进行立体化营销, 策划和组织一系列活动, 延伸品牌链条, 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积极开发一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保、金融、保险、房产、交通、物流等栏目, 增强主创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收积极性, 变“要我创收”为“我要创收”;广电报通过培养新兵、策划活动, 争取全年创收任务的完成;网站通过开发手机客户端、论坛改版、网视互动、开设访谈节目等, 扩大创收途径;传媒公司在高铁站广告、专题片制作、晚会承办方面有所拓展;紫砂频道将播出节目精简制作, 打包对外销售, 推动制播分离, 拓展创收渠道;《陶都》杂志不断开拓画册、图书制作以及活动策划等渠道市场, 探索杂志副刊DM业务, 构建新的创收平台。

三是推广网络增值业务。在数字化浪潮的发展趋势下, 广播电视正在由模拟化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发展。宜兴广电已实现模拟化向数字化的整体转换, 有线电视实现了“户户通”, 高清互动数字电视平台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到2014年, 将全面完成数字电视农村网络双向化改造及城区网络优化工程。宜兴台不断推进技术改革创新, 大力引进高新技术, 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新产业, 积极推进数字电视、高清电视到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智慧社区等数字新媒体平台的进程。通过挖掘未整转用户的潜力、提高服务质量、跟踪集团用户、盯住新建小区等办法抢占用户市场, 在数字电视基本业务收入不下滑的基础上, 推广高清互动业务及高清付费节目。拓展广电宽带, 通过网速质量的提升, 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人才兴台, 在发展上求突破

生存路径 篇6

关键词:自媒体,纸质媒体,发展建议

1 纸质媒体具有的独特优势

1.1 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在以往几十年里, 甚至是更长的一段时间内, 权威信息的构建主要由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来进行。在产生重大新闻事件时, 大部分受众更愿意相信报纸提供的真实信息, 不管是受众人群, 或是广告投资商家, 选择信息的核心准则仍然是权威性。

在信息传播方面, 新媒体拥有庞大的信息源, 且因为没有受到相应的管理限制, 具有更多的主动性, 但这却造成了信息源过多, 且较为复杂, 甚至存在以假乱真的现象。各种各样的帖子并没有经过任何权威部门的审核就发布, 导致大量假新闻涌现, 降低了其公信力。而报纸行业长时间累积了公信力, 成就了新闻的真实程度, 在当前时期, 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与资源。

1.2 品牌指导和原创价值

以往报纸在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 构建了完整的采编团队, 发表的新闻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其常见报道书写方面的技巧和深入报道的明确性以及挖掘能力, 都促使报纸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力量。新闻报道规模较大;同时, 为了保证报纸的质量与数量, 有对应的责任认定。

根据有关管理部门的具体规定, 大部分网络媒体都不具备采访权, 以往报纸属于新媒体的强大信息源, 报社在竞争过程中组成独特的报道, 充分将采访权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报纸所具有的信息引导意义, 突显社会文化品质及价值取向。

2 自媒体冲击下纸质媒体生存发展策略

2.1 改变经营对策

必须针对目前信息化这一背景环境, 改变经营对策, 完成由单媒体向融媒体的改变。在报业构建方面, 尽可能地借鉴新媒体优点, 针对自身实际, 构建其对应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客户端媒体, 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信息生产链条组成方法和传播路径发生改变, 重点表现为生产主体、客体以及传播路径更加多元化, 想要适应这个发展潮流, 促进纸质媒体的长时间稳定发展, 就必须要构建其全媒体的阵势, 达到纸质、网络媒体和移动PC之间的传递, 参考对应的信息发布平台, 将多种媒体方式融合起来, 让媒体慢慢成为受众平时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内容, 强化纸质媒体在受众心目当中的地位。

2.2 重视新闻内容

新闻报道的内容既是受众关注的核心, 也是媒体中心竞争力的反映。若内容不够新颖, 无法辨别真假, 将很难吸引受众的眼球。纸质媒体作为新闻内容的重点生产者, 必须要仔细验证信息的源头;同时, 合理安排语言, 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质量, 强化信息的权威性。给受众提供最正确可信的信息, 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资源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千万不可以因为追求速度和新颖性而忽视新闻内容的真实度和专业性。必须要在受众心目当中塑造专业的权威形象, 构成纸质媒体特色, 并针对受众人群阅读规律, 把新闻的内容以更加舒服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人群。

2.3 加大人才团队建设

纸质媒体想要发展, 必须依赖于专业高水平的人才团队, 不管是采编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 还是策划工作者, 均是报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人才。所以, 媒体要编制合理的奖励机制, 加大人才团队的建设, 保证当前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加快纸质媒体发展的速度。此外, 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借鉴新媒体经验丰富的工作者, 给纸质媒体发展方面提供相应的策略, 保证其能够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速度, 做到与时俱进, 这样才能确保其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3 结语

通过本文对自媒体冲击下纸质媒体生存发展建议的深入阐述, 使我们了解了纸质媒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融合新媒体构建相应的网络平台,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被新媒体击垮。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 能够给纸质媒体生存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玉.新媒体环境下《北京青年报》发展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3.

生存路径 篇7

1 教风的内涵

本文中的教风是广义上的教风, 不仅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道德修养等, 还包括高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管理理念、交流方式、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等。

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信息接收途径及习惯等在不断改变,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必须做出相应的调适来适应此种新变化。

2 网络化时代的新特性

(1) 存在方式的虚拟性。以计算机、手机等信息终端设备为媒介的网络空间其实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虽然信息交流的双方是真实存在的人, 但是交流的方式是以数字化、符号化等虚拟的方式存在的, 甚至有时网络身份都是虚拟的。

(2) 信息接受方式的自主性。网络化时代的信息量巨大而且个性化、多样化, 同时获取渠道多并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因此, 学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还可以跟更多的人进行交流、探讨。

(3) 参与的平等性和互动性。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 参与者没有了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地位、职业、收入、籍贯、年龄、性别等标记, 能更平等更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获取信息资源等。同时, 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新闻等都可以互动, 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

网络化时代的这些新特性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是利弊共存的, 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优势培养好的教风, 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尽量减少网络时代对其产生的副作用。

3 网络化时代高校教风重构的路径选择

(1) 教育目的要由重授业转向重育人。网上知识的储存量巨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且方便快捷、知识更新快, 这些特点会使得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培养有创新能力和良好综合素养的人才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

(2) 教学内容要迎合网络化时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认知方式 (CognitiveStyle) , 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模式, 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 即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4]。在网络化时代, 大学生习惯接收“碎片化”、“热点化”、“网络化”、“个性化”、“形象化”等类型的信息。如果授课内容复杂、理论性强、抽象等, 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不耐烦、没兴趣,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文字为图像、化理论为故事、化枯燥为幽默;教案中可以使用学生常用的网络语言或网络热点问题来增强学生的接受度。

(3) 教学形式要由灌输到互动。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和广泛性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信息占有方面是平等的”[5]。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把自己摆在“权威”的位置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抗议。在网络上学生能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也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平等地跟学生交流, 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正确引导, 并宽容和理解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观点, 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打击和讽刺。同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本课程的专业网站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 也可以开发本课程游戏等寓教于乐, 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飞信等及时传达最新的专业知识跟学生及时互动等等。

(4) 学生工作要由教导转向疏导。网络上可以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言论的思维习惯会使学生厌恶居高临下教导式的管理模式。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应该学会平等的朋友式交流方式, 在交流中可以使用学生常用的网络语言等增加亲和力。同时, 学校应建立“学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时时关注学生需求和动向, 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应及时在网上疏导并帮助解决问题。学校应该在学生比较关注的网站上主动发表正面信息的文章或帖子等做好引导工作, “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 唱响网上主旋律”。[6]

(5) 教学服务:提供优质的硬件设备和健康的网络环境。高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保证做到以下几点:提供优质的能满足师生需要的网络硬件设备并及时维护;提供良好的网络信号;建立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QQ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网上信箱等, 满足师生了解信息和交流的需要;提供大量教学学习所用信息资源并实现共享;建立网络安全系统;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对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及早干预等。

4 结语

高校教风的重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共同完成, 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摘要:网络化对当代社会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要重构教风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本文就网络化时代高校教育展现的新特性进行了描述, 以及对在这种特性下高校教风进行重构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具体阐释。

关键词:网络化生存,高校教风,重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孔繁玲等.网络化生存[J].理论探讨, 2001 (5) .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2014-03-05.

[3]阿尔温·托夫勒 (美) .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27.

[4]任艳妮, 叶金福.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认知方式和信息接受习惯研究—兼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科学经济社会, 2013 (4) .

[5]寇晓燕.网络化生存状态与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10) .

生存路径 篇8

长期以来, 广播电视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 网络媒体以其自身的优点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5亿, 约有60%以上的人认为网络是自己获取信息的首选, 这导致广播电视的受众不断减少, 威胁到了广播电视的生存与发展。事实上, 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相比, 本身也有着网络难以企及的优点, 对于广播电视人而言, 善加利用这些优点就可以让广播电视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获得新的发展。

1 网络给广播电视造成的冲击

网络媒体的方兴未艾对于广播电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网络媒体带给广播电视最大的冲击就是造成了广播电视的听众以及观众的不断流失, 而听众以及观众是广播电视生存以及发展的基础所在, 没有了受众, 广播电视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广播电视受众数量不断走低, 而人均用来收听广播以及观看电视的时间更是呈现出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分析网络媒体之所以能够给广播电视造成巨大的冲击,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网络本身具有广播电视本身所不具备的优点。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是广播电视难以企及的, 在信息社会, 速度本身就意味着成功, 很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事件都是网络首先报道, 然后才是广播电视这类传统媒体的跟进。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互动性也是广播电视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 在网络领域, 每一个网民可以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 而广播电视却缺少与受众的互动, 受众的参与性因此受到了打击。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以外, 网络的综合性也是广播电视所不具备的, 网络集合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内容于一身, 而广播电视则很难做到这一点。综上所述, 网络对于广播电视的冲击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对于广播电视而言, 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来转变自身的劣势是其生存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2广播电视应对网络冲击的不足

广播电视行业在应对网络的冲击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这进一步的危及到了广播电视的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在经营体制方面依然是政府主导的模式, 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舆论宣传的喉舌, 一方面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 另外一个方面也不存在生存危机, 毕竟有政府的资助。所以广播电视人对于网络的冲击在观念层面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总是认为网络媒体难登大雅之堂, 观念层面的重视不足导致受众的流失速度加剧。

其次, 网络建设滞后, 广播电视本身具有不可选择性, 不可停留性等特点, 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的受众而言, 要想回顾广播电视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网络则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机构对于网络建设存在不力的情况, 这导致网络的优点没有办法被运用, 影响到了广播电视的发展。

最后, 就是在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在各家广播电视机构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人才瓶颈成为了制约广播电视难以抵挡网络媒体冲击的又一因素, 受制于管理体制, 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这进一步加剧了其发展危机, 尤其是在网络人才领域, 广播电视机构更是极度匮乏, 这也制约了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

3广播电视生存与发展路径思考

面对网络的冲击, 广播电视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 必须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进行开拓创新, 从而探索出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径,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加以推进。

第一,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广播电视与网络相比, 其优势在于权威性、官方性、便捷性等, 这些优点都是网络所不具备的。目前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 这是网络的一个巨大缺点, 人们往往会在莫衷一是的网络新闻信息中不知所措。这种缺点给广播电视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广播电视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以及官方性来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 从而有效的引领社会舆论走势。

第二, 应构建网络平台, 对于网络的优势, 广播电视也应正确加以认识, 通过构建网络平台来实现广播电视与网络平台的立体化融合, 这样可以将网络的优点吸纳进来, 从而有效的弥补广播电视自身的缺点。网络平台建设与传统广播电视的有效结合对于广播电视而言是两条腿走路, 这可以有效的将二者的优点加以融合, 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网络平台的建设能够存储大量的资料,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同时还能够对往期的资料进行查询。与此同时, 在网络平台的构建中尤其应注意互动平台的构建, 通过开通互

电视剧作为我国最大众化的精神文化消费品, 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 在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电视剧产业逐渐实现了生产规模化、产品商品化、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及生产主体社会化, 电视剧是我国电视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在广播电视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 高科技的应用给电视剧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电视剧产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 所以这就需要电视剧行业不断加强宏观调控, 制定科学的电视剧产业政策, 以促进电视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目前我国电视剧产业在提升竞争

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电视剧产业链开发不足, 产业总体规模有限

目前来讲, 我国电视剧产业的产业链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电视剧行业的衍生产品开发不足, 赢利方式相对单一, 而且海外发行工作不到位。不少作品在历史性与当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很多的电视剧并不是文化出口, 而只是一种地理位置上的出口, 表现在出口后的电视剧受众一般还只是汉字文化圈内的外国人。而且当前我国电视剧产业利益分配不够合理。普通工作人员收入低, 而著名演员要价高, 制作方独家承担过高的风险;电台收入微薄等, 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我国电视剧的顺利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另外我国电视行业处于产业经营的初级阶段, 产业规模有限。目前我国电视剧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化, 形成了产业链, 但是其发展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还很不充分, 需要进一步完善。存在总体产业规模有限、大量的作品亏损或压库等现象。

1.2 电视剧的质量不高, 原创能力不足

目前来看, 我国的电视剧产品数量

论提高我国电视剧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文丨闫雯晶

摘要:电视剧在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电视剧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电视剧产业竞争力展开论述, 主要介绍了我国电视剧产业在竞争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了关于提升电视剧产业竞争力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电视剧;竞争力;影视;发展

动平台来加强受众的联系, 对于受众反映的问题做到及时的反馈, 这样才能提升受众的参与性与忠诚度。

第三, 加大节目的创新力度, 网络虽然在信息的时效性方面存在优势, 但是其调查往往停留在表面, 深度层面尚有不足。广播电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秀人才储备以及资源优势来进行深入采访、后续报道, 这样就能够实现新闻的差异化, 凭借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在具体节目的创新中, 广播电视应立足于受众的收视心理, 通过调查受众的收视偏好来有针对性的开发新节目, 当然广播电视在节目的创新中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而是应坚持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能为了过于迎合受众偏好而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抛弃。

第四, 加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人才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所在, 作为最重要的资源, 无论是节目的创新也好, 还是网络平台的搭建也好, 都离不开人才。针对目前广播电视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瓶颈, 广播电视机构应尽快改变人才管理模式, 通过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来为生存与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在人才引进方面, 广播电视机构应“不拘一格降人才”, 通过引进具有良好创新能力以及胜任力的优秀人才来为自身的发展进行人才的储备。在培养方面, 应加大培训力度, 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更新知识, 确保其专业素养能够给本机构的生存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面对网络媒体的步步紧逼, 广播电视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占, 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 广播电视机构必须要进行变革、创新, 通过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足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认为网络背景下广播电视的生存发展之路关键在走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相融合之路, 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来实现广播电视新时代的新跨越。

摘要: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 网络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获取信息的首要方式, 这对于广播电视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冲击。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 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改变目前广播电视的生存与发展困境正在成为广播电视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网络媒体给广播电视造成的巨大冲击, 分析了目前广播电视应对网络冲击中存在的不足, 并对于未来广播电视的生存发展路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生存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徐芳洁.网络时代的电视生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2) .

[2]李心源.网络时代的电视生存[J].现代传播, 2000 (4) .

[3]秦志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舆论竞争[J].当代传播, 2010 (6) .

[4]石强.城市电视台网络化的发展[J].科学之友, 2008 (36) .

上一篇:国有银行改革下一篇:高师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