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战略

2024-09-15

生存战略(精选9篇)

生存战略 篇1

对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而言,选择战略的初衷就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迈克·波特的竞争论曾经风靡一时,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的蓝海战略也曾红透中国大江南北,不知道下一个轮到谁?

近年来,国外管理大师们在中国企业界“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点让人应接不暇,再加上出版商别出心裁的包装,让读者们趋之若鹜。然而这些理论对中国企业而言,有多少可以“拿来”,恐怕还是未知数。

就拿波特来说吧,他的宏大理论其实是在构建一套普适性的道理,他的竞争战略似乎不太适合目前的中国市场环境。不知道中国的企业家会不会一边对波特的理论念念有词,一边把这些理论随手扔进垃圾筒。

对热衷“红海”与“蓝海”研究的两位教授,同样有人提出质疑。前些天,偶然听到一位公司老总对“红海”、“蓝海”这些曾经时髦的管理学词汇嗤之以鼻:“我开始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叫‘红海’、‘蓝海’,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就觉得没啥新鲜的,不就是利基战略穿上了‘马甲’,一转身就变成了蓝海战略吗?!”

除了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外,有关“红海”和“蓝海”的界限划分也让人有点含糊。红海意味着已有的产业或市场,竞争规则也已为人们所知;蓝海则指未知的产业或市场,代表着创造新需求,代表着获取高利润的机会。其实在任何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红海”和“蓝海”是交叉渗透的。很多企业在找到“蓝海”的同时,过不了多少时间,同质化就要开始了,“红海”就会再度出现。企业在“红海”和“蓝海”中都要取得成功,相应的两种战略都要掌握。

这些名噪一时的管理理论还会选择一些成功案例做支撑,但有一个事实不会有人否认,每一个成功都有其特定的环境,被复制的可能性并不大。

就像猎狗追逐兔子,二者奔跑的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为一餐饭,后者是为活命。对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而言,面临的并不是成长的乐土,而是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不论选择何种战略,他们的初衷都会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不少物流企业家最初是从运输业起家,这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红海”。红海战略也成为他们被迫的选择,但绝对是务实的选择。因为当他们在这里锻炼出娴熟的游泳技巧后,才有选择“蓝海”的机会。

生存战略 篇2

战略的世界中,本无任尔驰骋的宽广之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拥挤不堪,看似蓝海的赢利区,往往终将成为血本无归的红海迷途。蓝海,并不是无竞争的自由区,而是企业依靠自己的赢利模式而精巧构建的战略优势区。很多企业虽然也曾驶入蓝海区域,但总是被汹涌的波涛逼退,眼看着别人满载而归。身陷红海的工业企业,其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企业战略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持续的发展动力,只能随着机会之波飘荡沉浮。第二,脱离企业能力现状,急于抓住市场机会,一个企业同时运行着几种相互矛盾的经营战略,往往欲速不达。因此,叶敦明认为,红海、蓝海,只是结果,绝非原因,正所谓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企业,企业赢利模式是因,它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效力。

对于很多资源限制性工业企业而言,有六种基础赢利模式可供选择,它们分别是:产品金字塔模型、基础产品模型、多种成分模型、专业化利润模型、地区领先模型、售后利润模型。其实这些赢利模式大多都已经被工业企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着,而且,它们之间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适合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而已。之所以拿出来详细地加以解析和评说,用意在于帮助工业企业管理层养成良好的战略意识和经营耐心,只有具备了最为基本的生存能力,才谈得上放眼未来、持续发展。否则,胡乱碰对的赢利模式,即使有一个不错的开头,在经由市场变动的时候,还是会自乱阵营。

企业赢利模式被误解、误用的概率很高,

首先,模式这两字,就容易让一些走捷径的企业照葫芦画瓢,结果就是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其次,企业赢利模式是战略方向与战略执行合二为一的持续过程,在确定年度规划之后,必须经常性调整才可以与市场变化保持协调关系,而有些工业企业梦想着一劳永逸的赢利模式,结果就会弄巧成拙;最后,工业企业赢利模式是外在市场机会把握与内在经营管理的互动过程,剑走偏锋的做法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再好的赢利模式也都是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它需要持久关注的耐心、精细化管理的做法、稳定与变化的拿捏功夫。赢利模式是实业家的一盘大棋,轻率冒进的企业商人,切勿东施效颦。

企业赢利模式的内在结构,有四要素、五要素的两种划分方式。四要素包括:客户选择、价值获取、战略控制和业务范围,欧美咨询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士较为偏爱,它分别从外在市场(客户选择、价值获取)和内在管理(战略控制)两大块面,相互关联,易于理解和使用;五要素则包括:赢利源、赢利点、赢利杠杆、赢利屏障和赢利家,赢利源与客户选择相近,赢利点与业务范围相近,赢利杠杆与价值获取相近,赢利屏障与战略控制相近,但相比之下,前者的视野都相对开阔一些,而且利润家还更上一层楼,强调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一般来说,赢利模式的构成可以用四要素来分解,而赢利模式确定之后的再检验,则可以用五要素来深入研判,叶敦明将在后续的赢利模式方面的文章再加以详解,此处不再提及。

赢利模式的四要素有必要加以简单的解释一下,以方便后续的六大赢利模式的深入探讨。第一,客户选择。你希望拥有的客户类型,你又能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他们又如何让利赚取合理利润?第二,价值获取。你怎样从目标客户那里获取自己希望的回报,除了产品这个直接载体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吗?第三,战略控制。潜在的利润如何加以保护,客户的真实购买理由是什么,他们又会如何被竞争对手挖走呢?第四,业务范围。企业主要的经营活动是什么,有需要做出什么变化,以留住最佳客户,带来预期的高利润,并实现有序的战略控制呢?

医院生存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 篇3

效益,就是指一定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其所获得的有益成果之间的比值。有益成果是多方面的,获得对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叫社会效益,获得对经济发展的有益成果叫经济效益,获得对环境的有益成果叫环境效益,如此等等。医院投入一定的医疗资源,取得提高社会人群健康水平和保护社会劳动力的有益成果就是医院的社会效益,同时取得合理的经济收益就是医院的经济效益。在现实中,一种情况是往往单纯过多地强调医院福利性,不承认医疗市场,扼制了医院的活力与发展能力,使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矛盾重重、举步维艰,这是片面追求医院社会效益的结果;另一种情况,医院经营一切为经济效益,有的甚至不惜以损害医院形象为代价,搞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忽视医院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这是只注重经济效益的结果。

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行,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医院才能得以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但同时,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也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然而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医院整体综合效益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补统一关系。若只是一味地强调和提高某一效益,那是以破坏另一效益为代价的,是短期的、暂时性的,最终的结果必须将两个效益均遭受损害,使医院经营产生停滞和萎缩。实现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互补统一,也即是医院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不可偏废其一,两效益处于同样重要位置即实现医院的综合效益。医院综合效益的实现,有赖医院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医院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和医疗科研投入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社会在得到医院的满意服务后,应尽量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最佳实现,使其能持续健康和扩大发展。综合效益战略,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医院形象战略

医院形象战略,是指医院通过自觉的形象策划活动,使社会公众认识、认同医院的经营理念及经营行为的系统策略。良好的医院形象、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期望值的基础。医院形象是医院长期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凝聚成的巨大财富,是社会和病人对医院服务水平、人员素质、医疗技术、就医环境和公共关系的综合评价。从对象范围看,医院形象分为内部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指医院宗旨、行为方式及其成果,通过医院领导精神和职工文化心理转化所体现的精神状态、行为取向、医院风貌、传统和作风等;外部形象是指医院通过直接服务,通过传媒的间接沟通,通过社会的人际沟通等渠道和途径,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医院形象。从层次结构来看,医院形象又分为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表层形象主要包括医院的环境,建筑设备和媒体宣传等;深层形象则是指社会对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职工素质等方面评价所形成的印象。

医院形象的建立与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部门、每一位职工都有关系,是一项全面性、长期性的整体系统工程,必须把它作为全院性的工作。形象战略,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人才战略

社会行业之间竟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竟争,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医院更是如此。上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医院要进一步提升档次和打造医院的竟争力、品牌,人才的介入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制定人才战略其一是加快建立健全系统性、长期性的院内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按各专业类别制定出短、中、长期计划,做到运筹帷幄、有的放矢,建设好老、中、青人才梯队;其二是医院要上档升级,仅靠培养内部人才是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花几万几十万设备舍得,花几万几十万引进人才却是诸多不情愿,认识不到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个体性差别,认识不到人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价值,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三是如何引进和留住人才,首先是营造一个舒适、宽松的吸引人才环境,在用工制度人事待遇上,在工资效益分配上形成真正体现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医院应在职工继续教育、进修培训上投入更大一些,把培养和用好、吸引和留住人才做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人事部、卫生部关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中指出,在分配制度上,要向一流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也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人才战略,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四、创新扩展战略

创新是创别人不敢想与认为不可能的事,并把它变成现实。要生存发展,要争第一,要抢占制高点,就必须创新,抢占不同层次的制高点,创下不同层次的新。需求在变、市场在变,各个部门和科室都要根据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创新计划,并奋力将其变为现实。创新活动面临着可能失败带来的风险,因而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只有创新才能脱颖而出,才能争取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扩展就是要不断扩大自我,要求把外部的变为自己的,把属于他人的变为自己的。扩展其一是院内扩展,在科室设置、服务领域、诊疗点等上的扩展,但其含义的另一方面的弱化甚至是取消个别科室;其二是院外扩展,医院内部资源是有限的,要利用尽可能的资源来发展建设医院,就必须走出去、请进来,走强强联合与技术引进的路子,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扩展医院之路;其三是多做关于医院发展的研讨和谋划,多研究医院发展的环境变化,多设计医院的未来,规划医院3年后、5年后及10年后的市场和策略。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把医院的发展环境、机遇、挑战搞清楚,而是整天陷入具体事务中,是许多医院由兴而衰的重要原因。

华为“针尖”式生存的战略思维 篇4

华为最终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或许还面临着诸多考验;而当其2013年以2390亿元人民币的年收入首超爱立信、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之际, 任正非在华为年报CEO致辞中关于“在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的讲话则令人尊敬。“针尖”式生存, 那绝非自谦, 而是体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战略思维:既可称得上扎根于现实的微战略, 又充满了对“自我大异”的确信。

微战略:自我的“大异”

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 微战略似乎属于微传播、微广告、微电影、微终端、微营销等微文化现象的产物。实际上, 经济在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趋缓, 微战略的提出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版图扩张受限的一种清醒, 是对做大做强战略的否定之否定和“自我”约束。任正非清醒地认识到, 华为“只可能在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美国公司, 如果扩展到火柴头或小木棒那么大, 就绝不可能实现这种超越”。

任正非的解释是, 盲目创新发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 “在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聚焦。由此看出, 相对于跨越式发展、泛多元化等宏大叙事式的战略思维, “针尖”式生存当属一种微战略。微战略之“微”, 是相对于同质化竞争中的彼此之间的差异:尽管是犹如“针尖”微小的差异, 也足以使企业“炫”起来, 弥足珍贵。当然, 这种差异是更优异, 能够得到市场、客户或消费者认可。微战略之“微”并非微不足道, 而是可以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尾”。微信从0到突破2亿用户, 只用了14个月时间。截至2013年底微信月活跃用户达3.55亿, 超过了联通、电信移动用户数。由此可看出, 微战略背后的思维模式就是企业的“自我”大异。

从做大做强到践行微战略, 并非战略退却, 同样是具有进取意识的表现。任正非在去年年底的企业业务座谈会上表示, 未来的3-5年是华为抓住“大数据”机遇, 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时期。华为在互联网思维的诱惑面前避免盲目铺开摊子, 将“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作为既定战略, 正是为了更好地在组织变革中“提升作战部队的作战能力”。须知微战略之“微”不是指某一绝对量之小;相反, 即使是很小的差异, 实体也可能很大, 大到华为那样的“管道”。在信息领域“未来能为太平洋那么粗的管道做铁皮”, 那是何等的宏伟。互联网的数字物流需要更大、更粗、更快的管道支撑其不断增长的大数据流量, 华为将核心竞争力聚焦于这样的“管道”, 无疑能够得到新的更大的战略增长空间。

毫无疑问, 在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情况下, 任正非提出“针尖”式生存当是举重若轻, 属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企业版。只要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 华为就有能力挥巨资将千军万马压上去, 进行后发式追赶。这是它和中小企业不一样的地方。然而就聚焦而言, 华为自我大异的思维无疑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随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日益重要和竞争的加剧, 无论是成功的企业还是正在成长的公司, 都会发现“路越走越窄”。这其实是自我大异的另一种说法, 需要企业将问题当做答案, 主动在自我大异中将路走“窄”。而转型并非另铺摊子, 与其继续在多元化中盲目扩张, 不如在产业链的诸多差异化环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以微战略取得新突破无疑更为明智。

伟大源于自我积累

2014年4月下旬央视的一期对话节目中, 主持人问特斯拉公司的CEO埃隆·马斯克:当你在做电动车时, 奥巴马政府颁布了新能源的相关策略, 那么, 特斯拉公司的成功是否与此有关?马斯克则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当我们创建特斯拉时, 政府还没有电动车的激励政策, 也没有任何人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也没觉得政府会给我们任何激励政策。且不管马斯克的回答是否属实, 可以肯定的是, 我国企业在制定做大做强战略时, 的确存在着刻意利用或寻求政策支持的惯性。而进行微战略的思维就是要走出这种惯性, 真正立足于自我的大异。

反过来说, 自我的大异关键在“自我”:既需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发挥自己的优势, 更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应变求发展。事实上, 企业只要真正实施微战略, 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力量稳步前行。正如艺术家杨丽萍所说:好的艺术不需要“救济”。一些企业之所以要宏大叙事, 往往就是为了获取资源倾斜、分享政策优惠。尽管他们可以屡屡如愿, 而一旦政策调整, 他们就会被打回原形。在2014 (第六届) 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指出, 国家实行节能补贴的时候, 一些家电企业都发达了;第二年政策一废除, 这些企业就亏损了。

当然, 自我“大异”靠自我, 并不是说政策环境不重要。在自我积累中坚持自主创新也并非拒绝合作, 相反, 越是坚持自我大异的思维越需要合作, 越离不开合作。任正非指出:“如果只想独霸世界而不能学会给盟友分蛋糕, 华为就是成吉思汗, 就是希特勒, 就将以自己的灭亡为下场。”作为自我约束, 大异的“自我”就是自己为自己划定边界, 在边界之外对别人的自我予以充分的尊重。华为高管徐直军认为, 华为企业业务的定位是产品提供商, 销售与交付则通过发展合作伙伴的方式。另一位高管张顺茂的解释更为具体:华为“不越界和合作伙伴在业务领域产生竞争。另一层含义就是指华为放弃原来从研发、销售到服务一条龙的模式, 在客户界面与合作伙伴签约和服务。”

有道是“一滴水见太阳”, 源于自我积累的微战略并非井底之蛙, 需要以时代需求为大背景。微战略确立之初就应当以世界数一数二的水准为最高纲领, 包含着数一数二的成功基因。为了取得微战略关键性的突破, 甚至不惜破釜沉舟。虽然不能保证能够一举成功, 但一定是越挫越勇;失败后从自身找原因, 以便重新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讲, 自我积累也是一种执着。这种执着与什么赚钱干什么有根本的不同, 积累的不仅是资金, 更多的是宝贵“才富”, 最终有利于成就伟大。

在微创新中成就自我

对于自我的大异之“异”, 如果横向的、静态的来看, 那是对差异的分析;如果从纵向的、动态的来看, 那就属于创新, 是一种新异。即使这种新异在当时微不足道, 其价值也不可小觑。自我大异的执着就是对微创新的持之以恒, 任正非将其称之为“乌龟精神”——认定目标, 心无旁骛, 艰难爬行, 不投机、不取巧、不拐大弯, 跟着客户需求一步一步地爬行。这其实正是从“针尖”式生存走向伟大的路径, 仍是反求诸己。

首先, 微创新得到市场认可靠的是自我超越。市场上的成功固然不是自封的, 似乎由不得自己;然而, 企业可以牢牢把握的正是不断自我超越。顺利的时候不能满足现状, “要敢于打破自己的优势, 形成新的优势”。如果自己不能超越自己, 就会很快被别人超越。正如任正非所说, 如果不能打破华为的传统优势, 别人早晚也会来打破。当然, 超越自我不是见异思迁、好高骛远, 而是脚踏实地, 努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得更好, 精益求精。在遭遇挫折时绝不气馁, 需要在自我超越中进一步显示实力而不是抱怨环境。

其次, 微创新需要在自我批判中不断焕发活力。中国人对“小”与“大”的辩证思维颇为俄罗斯人所称道, 有书介绍说:中国人从不忽视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 因为在他们看来, 小事物中常蕴含着大道理, 所谓“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微创新的意义同样如此, 只不过对微创新“见微知著”的敏感性源自于深深的忧患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本世纪初, 正当华为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的时候, 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至今仍然对华为发挥着警醒、警示作用。后来, 这种忧患意识又表现为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其背后的逻辑是:恐惧造就伟大。战胜恐惧, 战胜不安全感, 其实就是企业走向成功的过程。当然, 自我批判不是搞运动, 而是要毫不懈怠。

再次, 在对微创新不断自我整合中实现跃迁。企业的自我大异实际上是对团队中每一个人自我大异的整合, 因而企业的微创新也可以称之为微整合。当然, 整合并非简单地拼凑, 而是要善于匹配, 使得个体的微创新能够在团队中实现优势互补, 产生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华为曾经承认自己没有一流的人才, 而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 就是因为能够将现有人才的能量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目前, 华为从事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人员约7万名, 占公司总人数的45%。这么多研发人员单个研发成果也许竞争力没有那么强, 但聚合起来就非常强大。人们有理由相信, 有如此规模“乌龟精神”的积聚, 华为一定能够成功应对“特斯拉”式的挑战, 创造出新的辉煌。

生存战略 篇5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他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闻名全球的跨国公司。

欧莱雅堪称全球“美丽产业”——化妆品行业之翘楚,成立于1907年,位列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第373位,2006年欧莱雅全球销售额达157.9亿欧元,连续22年实现收益两位数增长。1997年,欧莱雅正式挥师进军中国市场,10年时间里,欧莱雅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1997年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额是1.8亿元人民币,2006年销售额已逾40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欧莱雅在亚洲最大的市场。

品牌巨人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位列《财富》全球500强第86位,2006年宝洁公司全球销售额达到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宝洁公司的中国大陆之旅,2006年宝洁公司大中华区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销售量已位居宝洁全球区域市场中的第二位。

星光灿烂,品牌家族枝繁叶茂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他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

目前,欧莱雅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有兰蔻、赫莲娜、碧欧泉、羽西;中端化妆品品牌有薇姿、理肤泉、欧莱雅专业美发、卡诗;低端化妆品品牌有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等。欧莱雅旗下许多品牌在不同产品品类中均占据领先地位。其中兰蔻、美宝莲和薇姿三大品牌分别占据高档化妆品市场、大众彩妆市场和药房活性健康护肤品市场的第一名。

宝洁公司也是多品牌成功的典范,旗下小品牌数百个、独立大品牌80多个,其产品覆盖洗发护发、美容护肤、个人清洁、妇女保健、婴儿护理、家居护理等诸多领域。宝洁旗下洗发水品牌有潘婷、海飞丝、飘柔、沙宣等;洗衣粉有汰渍、碧浪、欧喜朵、波特等;牙膏有佳洁仕,香皂有舒服佳,卫生贴有护舒宝;化妆品有SK-II、玉兰油、威娜、伊卡璐、妮维雅等;另外还有吉列、博朗、锋速3、品客、金霸王等。目前,宝洁有九大类、十六个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欧莱雅和宝洁同样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同样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同样拥有庞大的多品牌家族,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品牌营销策略却有所不同。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一个细节,在飘柔、汰渍、舒肤佳等众多宝洁旗下的产品广告或包装上,会标有“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字样及“P&G”的标志,标明该产品出自宝洁旗下,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感,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其实,宝洁公司这一做法运用了担保品牌战略(也称为背书品牌战略)。

然而,欧莱雅的做法却不相同,在欧莱雅旗下的众多产品品牌中,很难看到“欧莱雅”的标记,欧莱雅有意淡化了欧莱雅企业品牌同各产品品牌的关系,使产品品牌以独立的形象出现,以至于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兰蔻、赫莲娜、碧欧泉、薇姿等知名品牌也是出自欧莱雅之手。

各有千秋,品牌策略千差万别

为什么都是多品牌,欧莱雅和宝洁的品牌营销策略却各不相同呢?

应该说,欧莱雅和宝洁的多品牌战略都采取了差异化营销策略,它们旗下的每个产品品牌都个性迥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产品设计、价格定位、广告传播及渠道建设,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例如,欧莱雅旗下的兰蔻等以高贵、时尚为品牌内涵,通过严格选择的分销渠道如香水店、百货商店、免税商店等进行销售;巴黎欧莱雅则以专业和时尚为品牌诉求,通过专柜和专业美容顾问的渠道向公众展示品牌形象及产品;而美宝莲则定位大众化妆品品牌,突出奔放、时尚和多彩生活方式的品牌个性;薇姿只在“药房专售”,强化其专业化、科学化、医学级的品牌特征。又如,宝洁旗下的海飞丝表达“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飘柔突出 “头发更飘,更柔顺”,潘婷强调“拥有健康,当然亮泽”,沙宣追求“专业发廊效果”,伊卡璐诉求“草本精华”等。

欧莱雅和宝洁的差异化营销不同之处在于,欧莱雅的化妆品以“档次、价格”为品牌区隔标准,以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为品牌利益诉求点,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品位、档次及审美情趣需求;而宝洁的洗发水、洗衣粉等则以产品的使用功能为品牌区隔标准,以产品使用功能为品牌利益诉求点。

以产品使用功能为利益诉求点的品牌,多为中低档的大众消费品牌,消费者关注的是它的使用功效,企业品牌的良好信誉往往能向消费者担保承诺其旗下产品品牌品质、技术、信誉上的可靠性。因此,“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频频出现,对飘柔、潘婷、汰渍、舒肤佳等品牌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以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为利益诉求点的品牌,其品牌内涵往往演绎不同的品位、生活方式、身份及不同的审美风格,正如欧莱雅前公关总监兰珍珍说的那样,“欧莱雅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品牌之间的差异往往非常大,比如兰蔻、赫莲娜等奢侈品牌,其高贵的品牌内涵不可与大众品牌同日而语,对于兰蔻、赫莲娜的使用者来说,在大卖场选购化妆品体现不出自己的身份和品位。这种情况下,一个公司总品牌很难兼容支持各种不同的品位、身份及审美等诉求。因此,欧莱雅公司有意淡化了自己在旗下不同品牌中的声调,以欧莱雅的中档品牌形象来担保支持兰蔻、赫莲娜等高档奢侈品牌显然是不明智的。

其实,宝洁公司在旗下化妆品品牌的营销策略上也和欧莱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SK-Ⅱ正是宝洁旗下的高档化妆品品牌,然而宝洁公司在推广SK-Ⅱ时,为了凸显其高贵品质,让SK-Ⅱ以独立的品牌形象出现,刻意淡化了它同宝洁公司的关系,惟恐宝洁大众日化的品牌形象会稀释了SK-Ⅱ高贵基因的纯正。

前车之鉴,经营切忌生搬硬套

生存战略 篇6

关键词:CIS,中职学校,导入,管理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着眼, 为学生创立了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环境, 包括自然风光、校园美化、教学设备、室内陈设、图书保障以及室外文化氛围等。其独到之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精神环境, 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一条走廊、每一个室场、每一块园地都发挥出育人作用, 都能熏陶学生。苏霍姆林斯基的“大自然”教育观、环境设计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思考, 尤其对中职学校。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 意为企业身份识别系统。CIS最初虽是为企业服务的, 但教育作为特殊产业, 经营理念同样不可缺少。企业CIS理念有许多值得学校借鉴的内容, 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将其归纳为三个部分:理念识别系统 (MI) , 即学校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等;行为识别系统 (BI) , 即校纪、校训及各种规章制度等;视觉识别系统 (VI) , 即学校的整体视觉形象等。

中等职业学校引入CIS, 将为学校提炼出有差异优势的校本特色, 并以此对内凝聚人心、激发内力, 融合博取;对外聚焦公众视线、强借外力, 达到业超同行, 最终使学校取得稳定发展的自然软环境。在引入CIS过程中, 学校须进一步考虑企业与职业学校在目标、功能、价值追求、品牌内涵、成果特色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 在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其规划和策略更应从不同的层面予以考虑。

CIS实施的前提──学校管理者的认同

学校作为一类社会组织, 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竞争越来越剧烈和复杂的社会,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拥有自己的强势品牌。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中阶段教育大发展, 在能不能上学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 人们上名牌学校、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就突现出来。因此, 打造学校品牌的问题就摆在了学校面前, 它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打造学校品牌、导入CIS理念、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是提高学校竞争实力的有效策略。

良好的学校整体形象可以为学校创造发展契机。学校良好的形象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学生家长的信任和师生的认同, 可以优化和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 盘活办学资源, 为学校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它既是无形的精神财富, 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 转换为有形的物质财富, 从而促进学校在良性循环中不断优化。

良好的学校整体形象可以为学校增强教育能量。一所校风好、校容美、质量高、声誉佳的学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生置身其间, 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 行为得到规范、心灵受到陶冶、素质不断提高, 相互之间必然不断产生正强化。

良好的学校整体形象给公众一种正确的整体感觉、认知和印象, 是学校客观发展状况与公众主观判断的结合。学校形象设计则是通过一整套表达系统, 将办学理念、活动信息、教育教学条件与水平等学校办学内容予以整合并传递出去, 以凸现学校特色和精神, 建立学校与公众双向沟通的关系, 使校内外公众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 从而优化校内外环境,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活动过程。在职业教育日益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的今天, 学校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社会信度。

CIS实施的策略──学校整体形象的构建

孔子曾将理想的政治状态定义为“近者悦、远者来”。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 这也是理想的学校状态。CIS理念告诉我们为达到“近悦远来”, 在思想意识方面, 学校要有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观念, 要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要求师生员工理解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 应该重视校园环境一切生命的价值, 爱护和培植自然万物, 养成员工的仁心善性, 提高员工的精神境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工作者一般都有较强的个性和较独立的价值观念, CIS理念的价值观能有效地将各种不同个性的人才团结起来, 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 对于维系内部稳定和谐、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增强内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校整体形象构建的内容, 一是学校理念识别系统 (MI) 的建构。它能加强学校的角色定位和校情诊断、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选定学校的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二是学校行为识别系统 (BI) 的修炼。首先是其内部系统的建立, 要加强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教育, 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护法的自觉性;要制定好学校的章程, 以便师生对校内事务“依章办事”;要科学设置组织机构, 以保证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要健全人员岗位规范和相应的评估机制;要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性的规章制度, 对师生员工的某些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从而形成群体规范。其次是学校行为识别的外部系统的形成, 主要包括人际交往活动和专题传播活动。人际交往面对多种目标公众, 要正确处理好与权力制约组织、个人的关系, 充分引导和调动上级领导的积极性, 争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要正确处理好与业务往来组织、个人的关系, 学校不仅要善于寻求权力的支持, 而且还要善于寻求业务支撑, 巧借强势外力, 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其他相关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加强与社会各阶层及相关团体和人士的联系、交流和推介。对专题传播活动, 包括校内的各类活动、社区的各类公益活动等, 要加强策划, 主动造势, 引导舆论, 传播学校品牌形象, 盘活办学资源, 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三是学校视觉识别系统 (VI) 的设计。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由基本、应用两要素构成。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学校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应用要素主要包括事务用品、办公用品、通信用品、宣传用品、人员服饰、环境装饰、交通用品序列以及整体布局和空间环境等。通过标准化、序列化、统一化的手法可将办学理念、文化特质、行为规范等抽象概念具体化、凸显学校个性, 塑造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因此, 设计中应注意承载理念, 吃透精神实质, 准确深入地表达办学理念;应注意讲求美感, 既表达愿景, 又给人以美感;应注意个性展现, 要与众不同, 富有个性色彩、易于辨识, 让人过目不忘。

CIS的功能──学校办学资源的优化

随着知识经济大潮澎湃而至, 职业教育的日益市场化使职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市场的空间是有限的, 学校赖以生存的生源数量是有限的, 那么在硬件设施不分伯仲的情况下, 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生源大战中取胜呢?企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向科学要技术、向管理要效益。”职业教育要融入市场, 就必须进入市场, 就有必要把企业的理念引入到职业教育中来。如果远离市场, 职业教育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就不可能发展壮大, 所以必须进入市场, 不断塑造、发展、提升学校品牌, 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CIS的实施是领导者意志的体现, 是学校品牌的精神载体, 更是名校领航的引擎。

学校整体形象体现高品质的艺术标准、独特新颖的思维模式、完美的创作与设计、诚实可信的作风, 必将在无形中把美的琼浆灌注到校园文化中去, 创造一种积极向上, 宽松和谐、静谧优美的校园审美文化。学校整体形象的思维创新、设计精致, 风格独特的艺术性, 形成不断推进学校发展和提升的感性氛围, 也体现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办学理念的升华, 是集体向心力的一种凝聚, 它自然为师生塑造一种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调动其思维和情愫, 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

学校整体形象的内在关键是要不断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 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新体制, 其主要特征就是将学校管理由传统的计划管理变为瞄准市场需求的目标管理, 由把职业学校当作公益事业机构来管理转变为自主经营为主的管理, 由封闭型管理转变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管理。要完成这些转变, 首先学校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 高度重视整体形象的塑造, 那种办学等、靠、要的做法, 必将导致学校发展处于被动适应的境地。

学校整体形象建立是一种学校竞争战略。依市场规律而论,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着调控作用, 优胜劣汰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各个学校事实上存在的办学效益、办学质量的差异性, 将是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倾斜、社会教育资源选择流向的依据。特别是在职校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校际间的竞争尤为突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经费体制的突破、事业编制意识的逐渐淡化, 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性增大, 各个学校的发展差异越来越大, 各校在聘用教工、招收学生、设置课程、筹措经费等方面各显神通、各谋发展。强校要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普通学校要脱颖而出, 跻身强校;弱校要求得生存以免受到被合并或停办的威胁。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校整体形象的竞争。这就促使职业学校管理者必须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 审时度势, 准确地对发展的形势做出反应;以经营者的谋略为学校创造最好的办学效益;以设计师的眼光在组织设计上为学校确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使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刚.学校品牌形象设计浅析[J].吉林教育, 2008, (1) .

[2]文丽.学校品牌形象策划的特点、内容和程序[J].教书育人, 2008, (8) .

[3]王水玉.引入企业文化打造学校品牌[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1) .

[4]李少博.当代品牌视觉形象的表现策略[J].美术大观, 2008, (1) .

生存战略 篇7

全媒体时代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的“内忧”和“外患”

1.地市级电视台的“内忧”

1.1缺少同全媒体合作共赢的概念

地市级电视台虽然已开办了很多年, 可是就其传统的播放形式以及方法而言依旧处于保守的范围。因此, 地市级电视台需要提升策略意识, 将自身同“全媒体”有效结合。

1.2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鲜有成效

许多地市级电视台已经意识到要同新媒体融合, 通常是共同开办电视台的网站平台。充分运用好电视网站的优势, 对于加快地市级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的步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缺乏全媒体营销的市场化观念

整合营销在当代企业里已经颇为常见, 并且也较为符合媒体的运营, 媒体趋向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前的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体互动较为频繁, 电视台对于整合对象的选择上也有更多的选择。

1.4互动效果同新媒体的距离较大

以宏观的角度来讲, 受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合体;以微观的角度来讲, 具备了丰富的社会多样性。只有在受众者通过接受信息后给出反馈意见, 信息才能真正体现出第二次传播。

地市级电视台的外患

2.1互联网逐渐提升到第一媒体

互联网作为全球新兴的媒体方式, 逐渐从第四媒体转向主流, 而被看做是第一媒体的电视却逐渐成为第二媒体。

2.2 3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为迅速

移动互联网指的是电信以及互联网相互结合的方式, 它不但提升了上网速度和网络质量, 还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查询到自己想要查到的咨询。

2.3受众接受信息的方法逐渐增多

在新媒体还没有出现的时候, 地市级电视台较为受到大家的喜爱, 可自从新媒体发展以来, 已经不存在只有一种媒体独揽大权的景象了。

传播架构的梳理

1.应对新媒体挑战, 主动与新媒体融合

地市级电视台需要重新评价电视传统媒体的优点, 要寻找到同网络媒体、车载电视、手机等新媒体的融合点, 同新媒体的结合不但可以是技术方面, 还可以是传播价值及传播语态方面的转换。

2.传统电视终端上的多个频道实现分类传播

在地市级电视台有限的电视频道里, 新闻频道是它的主秀场。新闻综合频道展现出公益频道的品格, 并且对于公共频道来讲, 可以将城市频道作为定位, 用城市化推进城市文化的传播力量。

3.网络和其他新媒体终端以地市级电视台网络为依托

按照新媒体传播规律构建地市电视台网络传播品牌。地市级电视台的电视网络绝不可以将以往的电视流程复制过来, 而是综合网站的特点对内容进行二次加工, 要合理运用网络这个开放型的平台, 吸收社会各界的资源, 创建符合网际传媒的节目评价体系。

4.实现频道和网站相结合的传播架构, 打通台网间协调配合通道

在多频道里分别创建网络部, 主要进行网际传播内容的二次加工、网络互动信息整合等, 收集来自不同互联网以及本土网络的资源, 对于新鲜资讯进行统一规划。

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策略

1.发挥优势, 打造精品

1.1用新闻立台

对于电视台来讲, 新闻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地市级电视台更加应该用新闻立台。这才能提高其品牌力度, 从而拓展广告领域、经济领域, 进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1.2掌握本土优势

地市级电视台从文化、历史、经济、风俗来讲都具备了地域的优势, 地市级电视台完全可以运用这一优势, 将新媒体遗漏下的事件变成可看、可触的新闻, 引起大家的共鸣。

1.3掌握地市级电视台之间的合作

地市级电视台之间可以相互合作, 创办广告、节目的合作项目, 不但可以降低成本, 提升覆盖率, 还能加大竞争力, 实现共赢的目的。

1.4加快电视台的品牌化建设

节目品牌化建设成为了媒体人首要思考的问题。只有丰富了电视节目, 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在提升关注度后, 广告商自然而然会掏出腰包进行投资。

2.同新媒体结合, 各取所长

以发展的角度来讲, 新媒体和旧媒体各有所长, 虽然是对手, 可是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地市级电视台可以自行创办网站, 透过新媒体创造出电视台自己的品牌。

结语

地市级电视台只有认真研究受众数目、受众结构、受众满意程度, 才能提出真正适合生存及发展的战略。

生存战略 篇8

一、我国报纸新闻的生存现状分析

第一, 新媒体时代下, 报纸的表现形式单一。报纸新闻主要是通过文字的描述、图片的搭配来完成对新闻的报道或者转述。所谓的新媒体时代, 就是打破以报纸、广播、电视为媒介的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 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发展是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可以通过更多的形式予以展现, 例如可以通过视频、动态影视、网络评论等方式来对新闻进行传播, 这些形式能够将新闻用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传播的效果上比单一的报纸形式效果要好。

第二, 新媒体时代, 报纸新闻的及时性受到了冲击。网络时代,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空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任何一条新闻, 通过网络都能迅速地传播开来。这种及时性是报纸新闻所无法比拟的。因为从我国目前的报纸行业来看, 最常见、周期最短的也是以日报的形式出现。也就是任何一条新闻都有12到24小时的延后传播, 而在这延后传播的时间段里, 这些新闻在网络上已经被广泛地关注。所以, 在新媒体时代, 报纸的及时性是明显地受到了网络信息传递的冲击和影响, 这是报纸新闻在新时代不能回避的一个硬伤。

二、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的发展战略

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多样性让很多的人认为报纸作为一种媒介退出传播市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或者说只是时间早晚上的问题而已。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观点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我们认为, 报纸作为一种成熟的新闻媒介的传播方式, 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并且在人们的意识中有了一席之地。信息时代的冲击, 并不会让报纸新闻的发展完全陷入绝境,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仍然能够促使报纸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 报纸新闻应该坚持其权威的传统。权威是报纸新闻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基本准则, 新闻传播的权威就意味着公众对这种新闻的认可。在众多的新闻传播方式中, 并不是所有的方式都能达到这种效果。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 网络信息的爆炸也给人们对信息的辨识带来了困扰, 越来越多的垃圾信息的充斥使公众对网络信息的权威性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公众仍然需要寻找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新闻传播途径, 这就是报纸新闻可以利用的一个发展契机。在这个信息快速膨胀的时代, 报纸新闻要坚持其自身的权威特色, 对各种新闻严加甄别, 保证出现在其版面上的新闻在内容上真实可靠, 有据可循。这是报纸新闻在维护和提高自己的权威性上的重要准则。这是报纸新闻与新媒体时代的其他新闻方式相比所具有的显著优势, 要想在夹缝中更好地生存, 报纸新闻就必须牢牢地把握住自身的这种优势, 并将这种优势的功能性发挥到极致。

第二, 报纸新闻要注重在深度上的挖掘。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 在时效性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会带来另一个方面的问题, 就是过快的新闻传播, 会让人们减少对这个新闻背后的内容的挖掘, 对新闻社会现象的进一步思考。只是简单地追求传播速度的高效, 传播范围的广泛, 却忽略了对新闻质量的追求。这是信息时代网络新闻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反之, 这也就是报纸新闻发展的又一契机。报纸新闻在传播时间上的相对延后, 给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深度探索、跟踪研究提供了充裕的准备时间, 利用这个时间, 报纸新闻能够通过悉心的准备, 将公众的视野拓展到网络信息所达不到的一个高度和深度上。关于新闻的专题报道, 是通常的新闻报纸获取读者关注和认可的一个重要版面内容。

第三, 报纸新闻应该注重与其他传播形式的融合。在新媒体时代下, 报纸新闻受到了其他多种形式的冲击, 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报纸新闻与其他的媒介传播形式应该处于对立的位置, 他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而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在这种竞争环境下, 对其他传播模式的优势和特长进行学习, 是报纸新闻应该在理念上进行重视的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 然后虚心地学习, 弥补自身的不足, 这才是在处于劣势下的报纸新闻继续进步发展的正确态度。例如报纸新闻在新闻报道中, 可以将网络上的评论作为探讨的依据, 对网民的观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这样既能给传统的报纸新闻的阅读者带来感知上的创新, 同样也会吸引部分网民的注意, 将报纸的优势地位凸现出来。

结语: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传播领域的巨大变革, 传统的报纸新闻在这场变革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 对于报纸新闻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更多的人表现出了担忧。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担忧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反, 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担忧的必要性。历史的变革, 对报纸新闻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报纸新闻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在困境中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 如何在生存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其新闻传播媒介的使命。这是我们当前要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晓阳.网络媒体挑战传统报业[N].中华新闻报, 2000-11-27: (4) .

[2]段福德.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蝶变[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1-06-29: (9) .

[3]潘玉鹏.网络给报纸带来革命[N].中华新闻报, 200601-04: (C1) .

生存战略 篇9

一、当代媒介语境下地市级电视台遇到的发展瓶颈

1.地方台资源危机

电视频道是地市级电视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但是近年来却成为地方电视台可遇而不可求的资源。央视和省级卫视依靠雄厚的政策优势, 竭力扩张自己的电视频道, 对地方电视台形成打压和占用, 地市台的频道资源受到限制, 这预示着地市台无法依靠频道拓展的道路走外延式发展。地市台仅仅几个频道资源, 完全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难以在全国众多电视频道中脱颖而出, 很有可能被埋没在数字电视网络的浪潮中。

2.收入瓶颈

随着媒体的发展, 电视台和网络逐渐形成分离机制, 这意味着地市级电视台失去网络运营的收入, 广告收入几乎成为支撑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的唯一收入来源。网络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一些公司纷纷缩减了在电视媒体的资金投放, 转而把大量资金投放到当下发展迅猛的网络媒体上, 导致地市台的广告收入大大减少。单一的广告结构使得广告收入的增长面临瓶颈, 但是物价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使地市电视台的支出压力越来越大, 收支难以达到平衡, 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3.管理体制不合理

地市台大多成立的年代久远, 频道以及节目的管理和经营体制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严重阻碍了地方电视台的发展, 由于自身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进行产业扩张的资源不充足, 进一步导致产品结构单一、经营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出现;还有的地方电视台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充分, 缺乏改革和应变能力。

二、突破发展瓶颈的策略

1.主动求变。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主动与新媒体寻求合作, 依据自身的特点重新整合电视媒体的优势, 找到与网络媒体、手机等新媒体的结合点, 并加强交流与合作, 取得共同发展、赢得共同利益。值得地市台注意的是,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扩张, 对传统电视的传播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并在网络发展的时代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传播形式和以信息互动为基本特征的传播方式, 而这样的传播方式恰恰是转型中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所必需的。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 我们需要的是加强对全媒体时代整合信息传播素养的培养, 这是传播理念上的一种变革。值得关注的是, 与新媒体的结合, 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播的技术层面上, 更要注重价值观传播的革新。

2.构建地市电视台网络传播的品牌。地市级电视台可以以网络和其他新媒体为依托, 按照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来构建地市电视台的传播品牌。

3.实现频道和网站相结合的传播架构, 打通台网间相互协调、配合的通道, 在多频道里分别创建网络部, 主要是进行网际传播内容的二次加工、网络互动信息整合等, 收集来自不同互联网以及本土网络的资源, 对于新鲜资讯进行统一规划。

4.建立健全管理体制。首先, 主动对营运模式进行调整。从目前国内电视台运营的发展趋势来看, 频道制的优势相对突出, 最关键的是能够让地市台频道之间形成竞争机制, 从而激发创新的激情。其次是推动电视台内的文化建设, 如举办台内业务的沟通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 让电视台的文化建设归于正常。最后是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地市台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要进行良好的沟通,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方式及时地进行灵活调整。

5.广告营销专业化。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 维护好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强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 注意培养营销人员的广告创意策划能力, 提高电视台广告传播途径的有效性。

6.挖掘电视台社会活动的资源。利用电视台社会活动的资源与客户进行合作, 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 拓展多元化的经营收入渠道, 在现代化的市场中营造地方电视台广告市场的新格局。一定要重视商业信用, 绝不做对观众有欺诈性质的广告, 因为信用是任何企业立足市场生存发展的根本。

三、总结

加强全媒体时代传播素养的培养是传播理念上的一种变革。值得关注的是, 与新媒体的结合不只是仅仅停留在传播的技术层面上, 更要注重传播价值观的革新, 才能使地方电视台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施为民.当代媒介语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战略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4:100-104.

[2]戴琳.当代媒介语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战略[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22:57.

上一篇:快递服务质量下一篇:快乐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