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背景

2024-07-09

生存背景(精选8篇)

生存背景 篇1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 我们的设计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1]。在设计的萌芽阶段, 生存设计这一概念, 存在于早期人类的设计之中。

生存设计就是为了生存的设计。远祖时代, 人类的设计是一种生存设计。人类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野兽的袭击, 人类最早的设计工作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在危急条件下, 由生存的愿望和能力就会产生出生存设计。人类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生存最基本需求的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

现在, 很少有人再提到生存设计。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 人类已经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安全之后, 人类再也很少再回顾“关乎生存的设计”。而对于生存设计的概念和理解, 大抵只是限于设计史的学习上。

漫长的远祖时代, 人类设计处于萌芽阶段---生存设计阶段。那么, 现在呢?生存设计还存在吗?存在于哪里?我们应当给予怎样的理解与关注?

一、为90%的人设计 (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

设计, 即是对生活创造性地诠释,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分析指出, 人具有几种不同层次的需求, 当人们忙于解决生存问题的时候, 为了满足生存的现状, 是谈不上设计的, 所能考虑的仅仅是一个容身之地, 也难以有对美的更多追求。当生存满足之后, 人们便开始追求生存的更高状态。

经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 是指以人为本的设计[3], 那么当中的“人”是哪些人?

我们常常关注的人是不是都是那么一小部分人?那些有能力支付消费品的人群, 例如那些能够消费得起昂贵的汽车的人。中国有多少人消费得起汽车?世界有多少人能够支付汽车的费用?从这个角度来讲, 设计, 其实还是为富人的设计。如今, 商业利润、经济效益, 如此多的设计浮华、缺少人性的关怀。“人性化设计”仿佛成了空洞的标签。那么究竟现在设计的受众遗漏了谁呢?

1. 如果设计只是研究有消费能力的城市人的需求, 那么落后贫困地区的人呢;

2. 设计不应只是将眼光停留在有很强消费能力的年轻人身上, 那些居住在城市中的老人也需要我们的关注, 需要我们设计出一些更舒适、更方便、更便于生存的日常生活用品;

3. 所有的设计, 不应该只考虑健康的人, 也必须考虑残疾人, 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 消除残障带来的沟通障碍。

世界大约有70亿人口, 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 根据最新制定的每天1.25美元生活费的贫困线标准, 200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就有14亿。这说明什么?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仍然在为温饱担忧。

一位Mephis成员曾经说过一段看似很有趣的话:“我对那些有汽车有洋房的人并不关心, 因为他们什么都有了, 什么都能靠买来解决。我关心的是那些住在穷人区, 生活质量亟待改善的人们的状况。”设计师不应只是埋头于世界上那少数人, 只为满足他们如此纷杂、繁复的需求绞尽脑汁。那些还饱受贫困、饥饿、水源的人们, 我们有考虑到吗?设计师应该把关注的眼光放到大部分民众上面。

因此, 现代社会的设计师应当以整体社会人群需要为前提。不要只为第一世界、发达国家、有钱的人群做设计。大部分的民众还是需要那些能够很好的改善他们生存状态的设计, 设计师也要为一般人做设计, 关注民众, 为90%的人设计。这也是设计的社会功能的一大体现——对大众生活状态和情感关注——人性的体现。

二、灾难面前的生存设计 (社会安全)

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强调一个沉重的话题:全球生存危机[4]。例如近几年发生的印度海啸、雪灾、汶川地震、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等等自然灾害。

电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一座城市仅仅停电一天, 诸多系统便会停止运转, 引发极大地混乱。而灾难发生后, 不只停电, 一切都会与外界隔绝, 高科技的脆弱性可见一斑。因此为应对这样突发的极端状况, 即使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 高技术的系统下必要的低技术备份对于生存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生存设计在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 当前国际背景和应对全球危机的生存文化, 这种设计趋势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生存文化为导向的设计趋势[4]。这种关乎生存的设计, 在灾难的预防阶段、灾难发生时灾难的应对以及灾后重建等阶段都需要, 需要设计师们的关注。

为预防灾害, 人们都应当有集合应急饮水、食品、急救药品、手摇充电等功能的设备的储备。设计师可以设计一种灾难应急工具包, 里面备有最精简、最有效的实用工具, 满足灾难发生后人们对于信息、饮水、食品、急救药品和呼叫救援等的设施。这些产品, 就像楼道里面的灭火器一样, 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不会发挥效力, 但是一旦灾难发生, 却能够及时、有效地在危急的条件下自救。

灾后重建时, 灾区重建的任务比较重、时间紧, 对于救灾过程需要用到的产品、工具、车辆、救援产品等都应当进行最有效地设计。如水灾、泥石流过后, 最容易引发水质污染, 造成瘟疫传播, 民众日常所需的安全用水紧靠救援输送, 耗时、耗力, 饮水过滤器的设计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除去这些微小的产品, 宏观上, 像震后地区, 其村镇规划需要设计。新建筑的选址、怎样的结构形式抗震性好, 构造柱和圈梁等建筑的标准要求等, 大量灾民的房屋设计都需要设计师根据地形地貌、居住情况量身定做。

另一方面, 建筑师与结构师应深入灾区, 运用其具备的基本建筑与结构学科以及建筑材料等知识, 为灾区提供最需要的设计服务。灾区重建工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力紧张。体验灾难带来的破坏和毁灭力, 会获得一种切切实实的感受。实地的参与也能够让设计师及时反思自己的设计, 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设计。

目前在灾区的设计大量还只是停留在满足灾民最基本的设计需求, 毕竟当要之急要满足的是生存, 此时的关乎生存的设计本质没有改变。但是更多的, 如今的生存设计更多的体现出人们的人性关怀。

当然, 宏观上国家政府层面的应对很重要。这些微观上的生存设计得以发挥, 要靠政府的支持、宣传、贯彻与监督。而在微观上, 则需要更多的设计师去发挥智慧、才能。菲利普·斯达克说, “21世纪的设计是需要更大的想象力, 我不大相信意念可以拯救人类, 希望透过意念去改变别人的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生存, 设计师要为设计呵护生命这一永恒的主题而执着的去探索、去研究、去设计、去实施。将人性化的意念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产品, 才能发挥社会效益, 否则, 一切的呼吁只是空谈, 再多的号召也只是徒劳。

三、社会发展中关乎生存的设计:

当今社会, 灾难频发, 生存设计不只是应对天灾。人类发展至今日, 快节拍的生存运作, 已为人类带来了全部认知观念的转变[5]。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人类生存面临着的诸多挑战, 例如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 我们也应当从一种新的宏观而中正的态度看待当今生存设计的含义——“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设计”, 这是全人类应当面对的新课题。

绿色、环保、安全、可持续, 是当下乃至未来设计的关键词。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说过:“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对于每一次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之前, 巴巴纳克的“有限资源论”很少有人认同, 甚至很多人都不了解。而当问题出现之后, 人们才开始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 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

我们不得不认真地考虑如何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慎重处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因为, 不同以往的是, 人类从未拥有过如此巨大的毁灭世界的能力, 我们的发展已经是不可逆的, 我们不得不审慎的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生产的绿色、可持续。所有的设计也是如此, 每一个设计活动都与社会发展相关, 每一个设计活动都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设计。

四、设计师应具备的意识

设计师应当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在这里, 引用设计师方亮的话, “设计师这一行业不能再只是对美术这一单方面的关注了, 更需要关注我们生存空间里的所有的变化。”并非被动地追随风潮和趋势, 而是主动关注我们生存空间里的所有变化, 这种宏观而中正的状态。

就象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实难以协调一样, 这样谈“关乎生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要达到消耗的平衡以及短期经济利益的平衡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消费者有自觉的环保意识, 也需要政府从法律、法规方面予以推进。设计师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还要意识到, 这样做, 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9月.

[4]刘万彬, 谢晓影, 王磊.以生存文化为导向的当代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26 (2) :70-72.

生存背景 篇2

摘要:新媒体的融合推动了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互联网传播发展十分迅速,各媒体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但是从内容、传输以及终端等角度进行分析,却具有更大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推动电视媒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受众的分流而对媒体本身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要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出更优化的措施,在生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本文就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生存与创新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节目;创新发展

互联网传播发展迅速,更多媒体应用了数字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这样使得各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渐渐呈现融合的趋势。电视节目在此背景下,生存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其作为传统媒体,想要在此背景下保证自身地位,必须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优化,降低新媒体对自身的冲击,更进一步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

一、新媒体融合对电视媒体影响分析

(一)媒介形式融合

在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受到了一定影响,目前很多电视媒体已经进入网络视频领域,有自己的网络视频电视台,以多样化的形态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对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一,网络电视台。早期网络电视台主要作用是宣传,网站内容较少并主要以图文信息为主,对母体依赖性强,无论是内容资源还是发展资金均存在不足[1]。目前网络电视台可以进行节目的网上直播,实现了网络互动,尤其是现在的弹幕形式,更是吸取了大量受众。第二,移动电视台。在移动电视、收集电视以及IPTV新媒体出现后,电视台已经逐渐获得了新媒体经营牌照资质,通过电视台与门户网站实现了立体互动,提高了节目内容质量与范围。第三,移动智能终端。现在大部分年轻受众更倾向于移动终端来收看电视节目,就总体形势来看,电视台为争取移动新媒体制高点,已经加大了对移动终端领域的研究力度,积极推出自己视频应用。另外,网络电视台除了具备常规电视台视频外,还将传统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交互平台,可以让更多用户参与到电视媒体结构中,进而可以更高程度的来获得受众的认同度。

(二)受众角色变化

传统电视媒体在发展与应用时,传播的内容主要由传播者来操控设置,所有内容与渠道均由传播者来决定,广大受众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新媒体的融合对此项问题进行了改善,受众在面对媒介与内容方面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确定观看节目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等[2]。现在受众在面对电视媒体时角色在发生着转变,逐渐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支配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参与到节目中去,实现了电视节目生活化与平民化的发展。

二、新媒体融合电视节目创新发展方向分析

(一)确定受众中心理念

受众是决定电视节目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面对新媒体融合的背景时,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必须要确定受众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在对节目受众进行分析时,需要所动具有相同特征的某部分人群,而不是所有人员,并且要调整自身的态度,正确认识自身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确保受众可以主动参与到节目中来,获得其更高的认同度。

(二)转变创新发展理念

受到新媒体融合的冲击,在对电视节目进行创新发展分析时,必须要从理念上进行更新,对节目内容、传输形式以及参与方式等进行优化,并逐渐转变受众的消费习惯。要认清电视节目发展必须要依存新媒体的要求。要求电视节目从节目形态上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做好宣传工作的创新与转型,提高其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中的分量,在新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推进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三)自身资源独有与保护

面对多种传播媒介的融合,观众群众存在的选择更多,而电视媒体想要留住老受众群,同时又想要开辟新的受众群,就必须要在节目资源上进行创新,实现资源的独有与垄断,提高节目的不可替代性。因此,电视节目在进行创新发展时,应重视自身资源的独有性与保护性,以此来确保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与应力率。其中对于保护性研究,主要就是在面对数字化网络时,确保电视节目内容资源只能在自由网站播放,简直商业性质的转载,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四)重视与其他媒体合作

将新媒体融合作为一种优势进行利用,与其他媒体媒介进行合作,不仅仅是将电视节目照搬到网络或者手机媒体上,更重的是从节目创意、设计以及反馈等角度进行分析,争取打造出一套全面满足受众需求的电视节目[3]。电视节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征求受众对不同自身节目的建议,通过创意征集的方式来不断对节目进行完善。

三、结语

新媒体融合对电视节目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冲击,想要在此情况下生存并发展,必须要了解其对自身节目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优化,争取更进一步推动电视媒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竞韡.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变革与创新[D].南京理工大学,2014

[2]玄晴月.视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4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之路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生存能力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加工和出口型企业,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出现以后各国的经济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衰退,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外对中国产品消费能力的严重下降, 在这种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正在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对外出口额的降低使得企业的产品积压和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 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金融资本的短缺和流转不畅让很多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进行有效地融资, 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并面临着倒闭的风险。由此可见, 我国广大中小企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而且, 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的同时各种能源和加工原材料的价格也不断上涨, 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出口的成本进一步提高, 我国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让企业的用人成本也日益水涨船高, 这一系列的因素都让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据有关部门统计,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 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下滑, 宏观的经济状况也反映出中小企业所受到的广泛影响。以出口贸易为重要经济支撑的广东省为例, 在2008年度1—7月广东省有三千多家玩具出口企业退出了市场, 占前一年度出口企业总数量的78%。另一方面也有统计显示退出出口市场的这些企业在2007年度1—7月的出口金额为2.2亿美元, 只是占到前一年度同期出口额的8%。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 在金融危机中受损害最大的中小企业虽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 但是其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却只是很小一部分, 也就是说真正因金融危机而倒闭的中小企业, 往往在自身实力、企业管理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而那些自身实力较强、企业管理较为科学和注重产品的创新的中小企业虽然也受到金融危机的部分影响, 但是并没有因此面临退出市场和倒闭的风险。

二、造成中小企业发生生存危机的因素

造成这一后果的有很多因素,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广大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加工型和出口型企业, 一般处于整个产品价值链的末端, 其企业利润受到了上游企业和国外企业的严重限制。以智能手机的生产加工为例, 智能手机的主要专利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一些大型跨国科技公司的手中, 这些跨国科技公司委托中国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加工手机的零部件以及进行手机的组装, 可以说手机的生产加工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等环节都是由中国的中小企业所完成, 而外国的科技公司仅仅是提供技术和专利许可等, 然而在进行利润分配的时候这些外国科技公司却占据了绝大多数利润, 中国的中小企业仅仅占到很少一部分利润。出口型和加工型中小企业过分依赖着外国公司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模式, 缺乏自主创新和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 使得中小企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不断下滑, 当其所依赖的外国出口市场和外国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时候, 中小企业也将面临致命的危机。此外, 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企业必须为职工购买各种社会保险, 而且法律法规对企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也有着严格的限制, 这些规定无疑都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让中小企业传统的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政府对中小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的规制也是不断加强, 让广大的加工型中小企业不得不花费很大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上, 这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三、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模式转为市场经济模式,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 可以说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从2000年的大约16万家发展到30万家仅仅用了五年时间, 据有关部门统计,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出现之前, 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量的99%, 占中国工业生产总值的65%, 占利润总额的56%,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6%。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就是对外贸易出口, 而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出口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是对外贸易出口的主要力量, 占据着中国对外贸易加工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广大中小企业不仅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活力, 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而且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持才能进行正常的企业运行, 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到了全国就业岗位总数的75%, 因为中小企业大部分分布在中小城市, 地域覆盖范围非常广泛, 所以有效提升了我国国民的总体收入水平, 对我国政府所倡导的扩大内需和减少收入差距等都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金融危机将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带入了困境, 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四、提高中小企业生存能力的若干策略

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在生产经营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逐渐从传统的资源、资本等优势转移到知识产权优势, 那么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将对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软肋就在于缺乏科研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过分依赖外国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 这就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只能处于价值链的底层, 无法得到与其劳动付出相匹配的企业盈利, 绝大部分利润仍然被外国公司赚取。因此, 中小企业要尝试从原来的生产加工企业转型到创新研发型企业, 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来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最终将主导市场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赢得更多的市场利润。

当今社会的消费者更加看重品牌消费, 产品的价值也慢慢由传统的原材料加工价值转移到产品自身品牌的价值中来, 品牌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一个企业若想得到长远的发展, 必须要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 要学会利用商标法律法规来为本企业拥有的品牌提供法律保护, 加强该品牌对企业产品销售的影响力, 让自己的产品不但具有质量优势而且还具有本企业的特色, 以获取国内外更多消费者和客户的支持、认同, 最终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另外, 要加大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可以依据当前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适当放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 通过财政补贴、专项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来缓解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压力。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关键性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增加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 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政府要减少对中小企业经营的干预, 而是要对其进行政策性引导, 及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供求等信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苗俊杰.降温考验中国制造[J].瞭望, 2008

[2].王建军, 杨成军, 陈刚.政策频出助力中小企业[J].瞭望, 2008

生存背景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成都报业,发展

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人类传播带入一个新的时代。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1]从文字时代到印刷时代,再到电子时代,每一次新媒介的诞生都不仅代表其本身形态的变化,更以其存在对讯息的生产方式及结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引起整个传媒格局的变化。当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联手催生出数字化新媒体时,宣告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面临着新一轮的深刻变革。传统媒体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生存成为当下一个热议的话题。在技术的支撑下,在经济、市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传统媒体与数字化新媒体日益走向融合,谋求共同发展。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怎样通过整合实现良性发展?本文试以成都报业为视角,对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作一探讨。

一、媒介融合时代的报纸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让我们重新思考报纸的定义。报纸到底是什么?其本质特征体现在哪里?在印刷媒介时代,我们把印刷在纸质媒介上的,“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称为报纸,它“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2]但当数字媒体兴起之后,这一定义受到挑战。数字媒体以数字形式记载并传播媒体内容,打破了报纸以纸为传播载体的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人们惊呼:报纸即将消亡。然而纵观报纸的发展史,在中西方出现得最早的报纸形态都并非是纸质。西方最早的报纸《每日纪闻》最初“是一块树立在罗马元老院门口的木牌,用于向广大罗马市民发布元老院的最新决策”。而中国西汉时期的邸报是写在竹简或绢帛上的。尽管它们与现代意义上的报纸还有一定出入,但它们在功能上已有相通之处,被看做是报纸的雏形。纸的发明使报纸内容有了新的承载空间,而印刷术的发明使报纸走上了批量化生产之路,拓展了报纸的传播时空,使报纸大众化成为可能,也由此奠定了报纸纸媒的地位。而报纸发展过程中,其最大的功能在于信息传播功能,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权威性与公信力,这与其载体是否是纸并无多大关系。经过对报纸的发展源流及报纸本身的功能分析,我们可知,报纸的本质核心并不在纸,而在于报。随着新技术的产生,报所赖以依存的载体必然会发生变化,如网络技术发展,报依存于网络,成为电子报。所以,在数字时代,网络技术的崛起并非一定会导致报纸消亡,而是促使它以另一种形态崛起。在媒介发展史上,我们屡次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照相术的出现,使人们惊呼绘画死了;电视出现,使人们惊呼广播死了。但事实证明,无论是绘画还是广播,最终都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生存空间,重新获得了活力。当网络兴起之时,人们惊呼传统媒体要死了,我们当可一笑置之。但同时,我们也要警醒,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技术最终都能完成这种蜕变和转化,如留声机之于随身听。

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曾对媒介变迁作过仔细分析,他认为媒介的演进经历了“玩具——镜子——艺术”的过程,而“一切媒介的性能终将越来越人性化”。“我们选择媒介的依据是: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延伸我们生物有机体传播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维持我们面对面交流的能力或前技术传播的能力。”[3]即媒介生存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补救前功能之不足,以延伸人类的机能,最大限度地扩大人类的认知与感知。在数字时代,单纯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在时空上的局限性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类认知与感知需求,移动终端(如手机)以其移动性、即时性、交互性、便捷性等优势为多媒介实现功能融合搭建了平台,也为这些媒介实现蜕变与转型提供了空间。因此,数字时代传统报纸必将转型。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产业环境的改变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的产业环境发生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边界模糊化

媒介融合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涉及的产业包括传媒产业、电信产业、IT产业、电子产业等。欧洲委员会绿皮书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4]融合,必然需要打破原有的产业壁垒,从而导致产业边界模糊甚至消失。从目前来看,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为电信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产业相融共通,在竞合中发展铺平了道路。这意味着“三网”之间的产业边界趋于模糊,相互联系增强。这种大产业环境的形成所带来的问题是产业联系的增强,使产业规模化发展成为可能,行业准入壁垒打破,资源的流通与资本的利用效率提高,利润增长点成倍增加。但同时,由于“所有的企业都会投入同一个市场,不是与他人结盟,就是要和过去从未竞争过的对象竞争”。[4]所以,不同产业之间竞争对手也在增加,带来竞争压力的增大。从传媒业内部来看,原有的广播业、电视业、报纸业实现整合,组建更大的大传媒集团,既是本身拓展生存空间,实现利润增殖的需要,同时也是以更大的规模携手应对这种行业竞争压力的重要举措。

(二)产业链的拓展

传统的媒介产业链表现为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封闭式链条结构,其产业链形式比较单一。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产业之间融合形成关系,促使不同产业链之间的连接与相同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成为可能,从而拓展了产业链,使分布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流动和价值增值。传媒集团在媒介融合的步伐中,也在不断推动跨界产业链布局,以最大限度实现价值增值。2007年,《成都传媒集团“一五”战略发展计划》提出“三年完成总体布局,产业发展显现规模”的战略目标,要“以内容为核心,打造‘内容输出型传媒集团’”。在此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广泛涉足报刊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传输业、广告会展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多领域。其旗下有5张报纸及13本先锋系杂志、5个广播频道及9个电视频道,另外还组建了成都传媒集团先锋影视公司及成都市兴网传媒有限公司,分别进军影视业与广电网络业等。成都传媒集团成立近9年来,大力拓宽横向产业链,延伸纵向产业链,在其中寻求新的利润生长点,实现利润增值,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受众群的分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向前推进,中国的社会阶层正在发生演化。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全社会的比例”,促使社会结构由原有的金字塔式结构向橄榄型结构转变。由此,诞生了一批新中产阶级。“新中产阶层最核心的特征是不占有生产资料,而更多依赖‘组织资本’即管理权力和‘文化资本’即专业技能来获得其社会地位。”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和职业声望资本,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其从事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回报,对所管理的工作对象有一定程度的支配控制权,收入及财富在社会中等水平,有提供消费的一定物质基础,并且对社会公共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5]从媒介消费的角度来看,新中产阶级作为主流社会人群,既构成媒介消费的重要群体,同时又凭借其社会声望与知识资本,在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娱乐消费、文化消费等诸多方面影响着受众的注意力,是受众群分化的一个表征。传统媒体有必要在内容设置与传播方式上关注此类群体,以实现品牌化发展。此外,网络媒体所搭建的用户沟通互动平台,将受众群分化为一个个虚拟的族群,如娱乐消费族群、阅读消费族群、旅游消费族群等,以及社交媒体以关系为纽带而建立的虚拟朋友圈等,将现实空间中的受众在虚拟网络中实现分化,受众在网络中投放的注意力远超过在现实中投放的注意力,这也促使传统媒体将传播阵地向网络倾斜,建立台网联动传播平台。

除产业环境的变化外,传媒自身的特性也在不断变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媒介形态的改变,更促成了传媒从内容、流程、传播方式到平台、渠道、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等全面的变革。新媒介的使用使报纸形态由单一的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化,单一的文字传播转变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多形态传播。种种特质都推动着报纸产业实行相应的变革,完成自身的蜕变,以适应新的市场。而原有的以纸为载体的报纸形态,将实现由“镜子”到“艺术”的跳跃,在更专门化、更精英化的受众群中实现生存时空的延伸。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成都报业的生存与发展策略

陈力丹在《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一文中说:“媒体融合不是在原来传统媒体基础上的叠加,也不是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的并行,而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在这种思维引导的前提下,结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成都报业的生存与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坚持“内容生产”为核心的战略方针不动摇,创新生产与传播方式

媒介融合的内生发展逻辑之一是其规模化特质。“规模化”指在融合背景下,传播的组织机构、合作机构、内容生产、传播平台、传播渠道、利润空间等都实现了规模化增长,而这种规模化增长又带动了相应的消费需求的规模化增长,从而形成了传媒的规模化生产形态。规模化生产形态使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源利用更有效率,也使媒体利用新技术创新生产与传播方式变得可能。莱文森提出的“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媒介的生存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补救前功能之不足,以延伸人类的机能。对于报业来说,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内容生产,内容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是其与其他媒体相区别的关键点之一。而对这一功能的补救,在于内容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的变革,要着力于打造生产方式(如语态的更新)、传播方式(如GPS定位、电脑演示、航拍等)、播报界面(文字、音频、视频合一)与全新的传播平台(固定平台与移动平台的互联)等,实现报纸对人的认知与感知能力的延伸,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例如,2015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爆炸,“多家媒体采用了普通群众手机录制的视频进行播报,现场一线记者也即时用手机实时传导现场画面。澎湃新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互动地图:直击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案现场》,在移动端上大量传播。使受众在整体了解地理位置的情况下,点击不同的地点可以进入当地的图片、新闻信息、视频等相关素材,使得受众对爆炸波及的范围、不同地理位置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新浪图片在晨间即发布了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的卫星监测图像。央视、法制晚报、财新等多家媒体运用了无人机航拍爆炸现场。《新京报》动新闻制作了动画视频《动画呈现天津爆炸现场冲击波有多大》,用动画的方式模拟了爆炸对当地居民和环境的巨大冲击,并辅以自救教程,提升了新闻的实用价值。新华社客户端动新闻也利用3D技术模拟还原了爆炸及二次爆炸发生的情况。”这些新的内容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使新闻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向“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转化,突显了新闻的即时性与直观性,这当是未来新闻发展的方向之一。

(二)以“服务地方”为内容生产指向,打区域化发展之牌

媒介融合的内生发展逻辑之二是其差异化特质。规模化生产形态要求更高的专业分工与合作,表现在市场上,就是生产更加专门化,消费更加个性化。在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下,传统媒体最好最有效的参与竞争方式是立足本域,服务地方。当前下载量居前的APP终端,在内容上看,新闻、音乐、女性、阅读、社交、地图、汽车、母婴电商、在线视频、云端、旅游、美食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最受欢迎。报纸当在内容及版块设置上,优选服务类产品,尤其是与本地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服务类信息产品,如美食、气象、交通、旅游、房产、服饰美容等,同时在传播方式上要体现随时性与互动性,当百姓需要某信息的时候,可以在各种终端(特别是手机等移动终端)上随时获取,也可以在互动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并得到及时的信息传递,从而扩大报纸在本地的影响力,在占领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再图扩大至全国及世界。

(三)推出个人定制化产品,在细分受众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受众的规模化

规模化经济及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获取技术的费用与均摊到个体消费者身上的固定成本会随着消费者的叠加成倍地降低,技术对差异化人群的处理所带来的转置成本不高,细分技术和新增客户容量所需的成本较低较小,因此在技术上能较好地增强差异化下的客户规模,把细分后的客户群做大。对差异化规模化的制约关键在市场因素上。在总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依据细分变量进行市场细化分割,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细分变量为受众推出有针对性的个人定制化产品及相关信息服务,可在差异化基础上实现受众的规模化效应。

媒介融合对传统报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的成都报业在此环境中已出台不少应对之策,如改革组织结构、采取“媒体联动”的内容生产机制等,但这还只是浅层次的改革,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还得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打破行业壁垒,推进内容及生产传播方式的更新,突破技术瓶颈,加大融资力度,完善纵横向产业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加).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

[2]阴艳.新闻业务基础与实战练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8.

[3]保罗·莱文森(美).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

[4]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23,5.

数字化背景下平面设计的网络生存 篇5

科技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数字化背景下的平面设计艺术的产生正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形式,而且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为设计师、艺术家甚至包括非专业的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使他们在艺术的创作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进而成为当今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全方位地进行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现代设计的发展以数字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为一体,现代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地使用了数字手段。与数字化相关的艺术形式包括:虚拟仿真及互动装置艺术、网络及多媒体艺术、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电脑动画、卡通动漫、计算机图形图像、广告传播、影视数字特效、数字摄影及数字音乐等。

平面设计的媒介与视觉方式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与感受着平面设计。我们翻阅报刊、浏览网页,我们在动人的音乐中欣赏CD的封套、品读书籍,我们漫步街头,和各色标志、字体、户外广告相遇,和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过,我们在超市选购琳琅满目的包装商品——到处都是被精心设计展示出来的结果。

我们被包围在“平面”之中,平面设计和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相连,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感知它、品味它,从而作出选择、判断和行动。

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和秩序,影响着人的思维、观念和情感,五光十色的视觉媒体“侵入”了生活空间,干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

在这种情形下,作为传达手段的平面设计,制造了另一种让我们赖以生存的“贴身”的视觉信息环境,它设法吸引大众的视线,艺术化地将资讯传达出去,并力求以艺术化的个性表现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赢得大众的视觉好感和心理认同。从视觉传达的功能角度看,平面设计中各种充满语义的符号、色彩、图形、文字,都在施加着影响,“劝说”人们努力改变思维的定式和惯常的生活方式,积极地接纳新生事物和新观念,最终达成一种持久的可信度,而人们的生活也在这连续不断的感受与体认中潜移默化地变化着。

据说最早使用平面设计这一术语的是美国人德维金斯,1922年他开始用这个术语来描述自己所从事的书籍装帧设计工作。但奇怪的是,这个术语在当时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并未被设计界所接受。直到20世纪70年代设计艺术充分发展之后,“平面设计”才成为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

平面设计实际是指在二维空间里进行的图形语言的构思与表现活动,概念重点突出的是造型性活动,强调所谓二维空间是把平面作为一个直接有助于内容表现、充满生命力的整体来运用的。简单地说,平面设计是一种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向大众传播信息和情感的造型性活动。

电影、电视片头、广告影片等设计也包括在平面设计范围内,许多国外的专业资料也将影像设计纳入平面设计,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怀疑。的确,由于平面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影视拍摄和制作都会涉及平面设计的工作,如脚本画面分析、影视片头标版以及分镜头示意图等。

人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感觉和意志,常要借助于各种视觉媒介作为传情达意的载体。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文化传播的物质和技术载体的不断演变,使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呈现不同的媒介特点和传播效应。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依靠文字、图符记录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知识信息的基础,石版印刷术的发明又使彩色招贴画成为新颖的宣传媒介。随着制版印刷技术的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业设计的对象不再限于商业性目的,出现了“平面设计”,设计师的地位和作用被社会所承认。因此平面设计是现代社会向人类提供各种视觉资讯的载体,以释放信息的形式满足大众之需。

就平面设计的具体内容来看,无论是书籍、包装,还是广告,它们都是视觉的媒介,信息传达的载体书籍作为“文化存在”的凝结物,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包装不仅具有保护与贮存商品的实用功能,还有美化商品、传达商品内在品质、树立品牌形象的广告宣传功能;广告更是集约化符号的载体,以其视觉力的结构完成对受众的诉求目的。

如此看来,平面只是一个视觉载体。这个载体所担负的任务就是传达——通过意义的创造和理解,实现视觉沟通。传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为传达而设计”保证了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机制不背离正确方向,让沟通更深入、更有效。

平面设计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视觉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知觉的尖锐化”最终将引导人们的行为。由此看来,视觉媒介不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的积淀和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媒介提供了一系列概念、思想和评价,受众可以从中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向。

网络化的传情达意

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工作方式。宽带社区的建立、宽带网改变着我们的数字化环境,使我们在全球范围的信息沟通更便捷,拥有丰富的信息选择,使人类在信息数字时空中自我选择,从而实现真正的、有效的、积极的信息传播、电子商务和数字娱乐。艺术设计应该、也必定在信息社会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因特网的环境以及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下,人类“数字化生存”的需求和现代设计对新的数字化信息生活应有的关注,必然使艺术设计的对象范围与设计本身的概念和方法产生巨大甚至革命性的影响,现代设计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它不再局限于着重对象的物理设计,而是越来越强调对“非物质”,诸如系统、组织结构、智能化、界面、氛围、交互活动、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的设计,着重消费者的创造潜能的触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工作。

在平面设计中,信息的释放并非设计师一味主观的自我表现或“自说自话”,它必须把客观的目标受众作为诉求目标,以信息的可视性作为传达设计的前提,编制信息符号,创作图形语言,将所要传达的信息转换成易于理解、耐人寻味的创意。

人们的生活空间不同、境遇不同,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所派生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的生产方式也不同,也就决定了人们视觉经验的差异,人们对同样一件作品的感受才会各不相同:“共有的是符号,而不是涵义。涵义始终是属于个人的,是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得来的,是反应的总和。”平面设计一定要考虑到传达对象的视觉经验的差异,要根据不同受众的视觉经验、不同的接受程度来进行设计构思,从而确定信息传达的形式与方式。信息符号有待于受众的解读,意义才能被传递。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感知外部世界。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观看处于被动的“收视”,凭着与生俱来的视觉功能,进行生活中的各种认知判断并作出适当的反应。事实上,这近似于一种“视障”,而平面设计,首先要打破这种视障,疏通信息传达与交流的渠道。在传达与接受的过程中,视觉担负着把握表层和深层意义的重任,没有积极的视觉方式的主动参与,作品的传播就会受到限制,平面设计的整体意义将荡然无存。

因此,平面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完美的形式、一个主动出击的形式,不只是给予观者视觉乃至心理上的冲击,而且它更应能主导观者的视觉反应,朝预期的方向发展,实现传达的目的。有效的视觉形式,享有控制与引导观看者视觉方式的主动。说得浅显一些,设计的形式应该巧用创意“牵制”并引导人们对作品的信息加以解读。

平面设计有别于其他设计门类的最大特点是,它更强调追求即时的视觉效应而无法奢望人们会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平面作品前深切关注。平面设计作为艺术性质的创造就是通过视觉化载体表达人类审美的特殊追求,开辟意识的崭新天地,利用人类的理性智慧和直觉智慧,充分发挥受众的主体条件而导致其直接参与,共同完成有意义的形象之于平面本身的超越。

结 论

数字化革命使视觉传达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工具仍以不懈的技术进步在更新着,在平面设计中,通过电脑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层次和观者的视觉体验。由于电脑语言在设计表现中的运用,使人们对“媒介”的性质和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媒介不再只局限于纸笔颜料等实存的“物质”,而代之以信息“概念”,运用虚拟的“概念”进行设计表现,是数字化时代设计领域变革的重要起点和标志。

但是,平面设计的本质并没有遭遇质的变化,即以视觉形式赋予思想、概念和信息以清晰的秩序。因此,掌握工具和技巧,并不意味着设计师就能把握传达方式的改变对视觉的冲击所具有的根本意义。电脑语言令人目不暇接,这个时代也许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清晰而独创的视觉设计,新技术呼唤的是传达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并以此弘扬时代的科技人文之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国泉、霍新民译:《数字设计媒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生存背景 篇6

一、金融危机带给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这种世界性形势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衰退状况,有些企业甚至走向破产之路。这些中小型企业的歇业、停产、倒闭,直接造成我国大量的工人失业,为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降低了经济效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挑战,同时也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直接影响着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一些生产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攀升,致使一些以加工为主的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一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破产的危险。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一些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利益的保护,提高了对出口商品的限制与关税,这种做法直接限制了我国一些以出口为主要经济效益来源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使这些中小型企业生产的商品不能及时有效地销往国外,而造成大量的商品堆积,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国家实行技术限制,这对这部分中小型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使它们的市场风险抵抗能力不断下降,出现经营危机情况,严重时则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所以说,金融危机带给我国中小型企业以致命的打击。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中小型企业积极促进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为有效地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等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调查显示,截止到2005年,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已经增长到30多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8.7%,占我国经济生产总值的64.5%,占我国利润总额的55.8%,占我国主营业务收入的65.4%。也就是说,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主要力量,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国应该重视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积极研究应对策略,以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度过这次难关。

第一,国家必须积极出台相应经济政策法规,引导中小型企业的正常运营。众所周知,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旦中小型企业不能正常运作,那么必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因此,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市场动态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状况,严格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充分利用利率与贷款之间的杠杆作用来调控中小型企业之间的竞争;适量实施经济支持政策,扶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企业,平衡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刺激社会消费力量,以带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第二,中小型企业自身积极创新经营管理策略,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并不能完全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度过金融危机,还需要中小型企业自身提高对金融危机的认识,积极进行经营与管理上的创新,提高生产技术,努力开拓更多的生产销售渠道,降低国外出口限制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进而保证中小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小型企业可以在改进企业内部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与生产技术等方面,来实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进而保证中小型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企业自身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中小型企业积极研究市场动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实现企业的转型,并通过技术的创新来提高产品的价值,使企业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生存,而且还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二是资金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中小型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融资能力,开展各种融资活动,比如银行借贷、引进民间资本等,以缓解自身资金困难的局面;三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以,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管理与生产理念,引进并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创新管理与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进而为企业开辟新的生存之路,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国外市场竞争,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必须积极认清形势,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努力寻找新型的经营管理之路,从各个方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而确保我国中小型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对促进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随着我国中小型企业不断地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创新自身经营管理模式,并在不断发展中积累经验,不久的将来,我国中小型企业必将再次走上高速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发展。

摘要:在我国, 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力量。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活的建设, 因此, 如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保证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并促进发展, 是我国相关经济学者、专家以及中小型企业管理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生存之路,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季光伟.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J], 现代营销, 2011, (01) .

[2]张莉萍.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0) .

生存背景 篇7

一、我国档案编研实践的现状分析

笔者调研32 个省级综合档案馆信息网站(不包含台湾、香港、澳门),截止到2015 年9 月,31 个(云南档案网站无法打开)档案网站中有16 个开设了档案编研栏目,仅占51.6%。首先,从档案编研的名称来看,各省级档案信息网站中与档案编研有关的选项卡名称大同小异,如“编研成果”、“编研出版”、“科研成果”、“档案文献汇编”、“史料研究”等,其中“编研成果”使用最广泛。其次,从编研质量来看,编研成果质量与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地区差异性特征,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档案编研在数量与质量方面整体优于中东部地区,其中个别档案馆编研成果水平与质量较突出,如《江苏珍贵档案图鉴》(江苏档案局编)是江苏珍贵档案文献资源的第一次系统整合的重要成果,荟萃了全省数十家档案馆的馆藏珍品,图文并茂,融史料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其中大部分档案是首次公布,具有较高的史料和鉴赏价值。但也有一些档案网站出现链接无法打开、链接无内容、访问受限等问题。如云南档案信息网站无法打开,吉林省档案网中在“档案文库”一级选项下设有“史料编研”与“科研成果”两个子选项,但是打开后没有任何内容。

再次,从编研内容类型来看,仍以“全宗介绍”、“历史沿革”、“大事记”、“文件汇编”等居多,类似于《四川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汇编》(四川省档案馆编)、《中共陕西省委文件选编》(陕西省社会教育编研处编)等政策性、政治性史料汇编仍是编研内容的主力军。而有创意的、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类、生活类编研成果相对较少,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品成果,如《靓丽江城魅力武汉(画册)》(湖北省档案馆编)、《台湾义勇队档案画册》(福建省档案馆编),尤其是浙江省档案馆编著的《中国档案精粹(浙江卷)》电子版利用电子书技术开展在线展览,可直接在线阅览全书内容,全书从浙江全省档案馆藏中选录近三百件档案,多为首次公布,是研究浙江历史的珍贵史料,尤其是特色家谱一章,以叙浙江名人家族的渊源脉络。

综合分析我国省级档案信息网陈列出的编研成果,笔者发现目前我国档案编研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编研选题仍是编研主体与馆藏资源驱动型,选题比较单一重复,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层次需求;第二,选材范围狭窄,精品编研比例小,编研内容缺乏现实针对性,与社会大课题结合度不高;第三,仍以单向传播为主,编研主体与信息用户互动性不高;第四,编研模式仍以传统编研方式为主,未能充分利用数据技术开展数字化编研,选材、出版、问世周期过长;第五,没有发挥网络终端在成果宣传上的作用,网络编研成果的价值在于其承载的数据的流量与活性,但是当前省级档案信息网上陈列出的编研成果一是数量较少,二是大多数只是成果的封面及内容简介,可以利用移动软件或终端进行在线阅读的作品微乎其微。

二、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编研生存策略探析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多元性、跨时空性等特征为档案编研带来挑战与机遇,占有信息的规模、活性及对信息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决定着档案编研工作的成败。档案编研工作者应树立敏锐的信息意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利用数据技术与网络技术探索编研新模式。

1.构建社会需求导向的档案编研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即满足主体多元化与需求内容丰富化两方面的要求,档案需求主体的范围在大数据时代扩展到全体民众,他们希望从档案编研产品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经验,更希望看到图文并茂的富有趣味性的作品。编研者应从社会公众需求出发,做好前期需求分析,积极编研出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作品。

(1)拓展选题视野。一方面,编研课题与社会研究课题相联系,联系当前社会热点,以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编研出版相关的史料。如宁夏档案局、宁夏档案馆主编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档案文献汇编》即是在2015 年9 月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 周年纪念之际面世的,通过丰富的图文回顾展示光辉历程。另一方面,挖掘本馆特色,开发精品成果。馆藏特色是一个馆区别于其他馆的标志,档案部门应深度挖掘本馆馆藏,将本馆反映老字号、著名人物、标志性事件、独特风土人情的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为文化建设与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如浙江省档案局(馆)主编的《浙江省馆藏民国名人手迹》蕴含大量历史信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名人、了解历史,研究名人、研究历史。(2)拓宽选材空间。丰富的馆藏资料是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物质保障,档案编研选材应坚持合作编研的路径,走“大编研”道路,改变过去资料只选自本馆的局面,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加强与其他档案部门、文博系统的合作,渐进式开展开放式、社会化“大编研”。如,苏州大学档案馆、苏州大学校史研究室联合编辑的《东吴大学史料选辑(历程)》,选取东吴大学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的丰富资料,这些文献主要来源于苏州大学档案馆、苏州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华东神学图书馆,《选辑》充分彰显了合作编研对丰富选材的重要作用。(3)实现编研过程数字化、互动化。其一,编研手段的数字化。传统出版方式需要经过信息筛选、汇编、排版、校对、出版的过程,信息传播速度慢、周期长。这与大数据时代对信息传播所要求的“短、平、快”相冲突。为保证档案成果不至于出版之初就失去意义,编研工作者应运用数字化编辑技术与网络出版技术,提高成果发布速度,缩短信息的更新周期,实现编研成果编辑与网络发布同步。而且利用者可以借助网络与阅读设备,随时随地访问编研成果数据库,获取文献信息(权限范围内)。其二,编者和利用者之间的互动化。大数据时代档案编研的传播由原来的单向性向双向性、多向性转变,编研者应转变以往以自我为主体地位的观念,主动将利用者纳入到编研工作的全过程,及时听取利用者的信息意愿与需求。

2.开发多元化的档案编研成果形式。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编研成果应在做好传统纸质出版、光盘、缩微胶片等形式成果的基础上,依托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平台开发新型出版形式。数字型档案文献编研出版物、档案展览是档案编研成果发展的新方向与新领域。

(1)数字型档案文献编研出版物。数字型档案文献编研出版物是一个集合名词,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对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等内容进行加工编辑,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大众化传播的新型出版形式,其成果形态是集文、图、声、像于一体的组合,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触摸屏、微博、微信等都可以作为远程客户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如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全文数字化清代档案文献数据库》即是此次出版物的典型代表,《数据库》的出版方式主要是电子产品和网络数据库,并且为高校及研究机构提供网络全文数据库有偿服务。(2)档案展览。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凭借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所开发的一种文化产品,是档案编研立体化展示形式,是档案编研的拓展与深化。档案展览的内容类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基于本馆馆藏,开设“馆藏珍品”档案展览,基于这类展览主要是本馆珍藏的实物档案的照片、影像资料等,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河北档案文献展纪实”在线视频(河北省档案馆);第二类是编研历史资料,开设“专题展览”,这类展览主要是主题展览、杰出名人展、地区变迁展等,如“齐鲁名人展”(山东省档案馆)、“见证北京———档案的记忆”展览(北京档案馆);第三类是开设“网上展厅”,这类展览主要是利用现代展示技术开设虚拟展厅。如,青岛档案信息网运用Web 3D技术推出了首家虚拟展厅“青岛:1945 年日军投降仪式的台前幕后”,通过鼠标左右滑动进行展厅漫游,有较佳的观感体验;天津档案信息网利用360 度全景技术开设三维展厅,全面、真实地展示了天津档案展厅。另外,实体展览应与网上展览应结合使用,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档案网络编研。数据技术是为满足数据处理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数据采集、过滤、存储、变换、分析和挖掘等一系列相关工具、技术的总称。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先进数据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档案编研在大数据时代保持领先水平的技术基础。大数据时代为档案网络编研创造了技术条件与社会基础,依托网络平台可实现档案资料的社会化存取与集约化处理。首先是分析信息需求。对档案用户信息需求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应用方面,可关注谷歌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Hadoop相关技术。如同PC时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这些技术为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提供了基础的系统架构及相关的数据库、数据流等数据管理工具,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有用的知识、实现不为人知的有效信息是数据挖掘技术的目标。应用到档案用户需求分析中,有利于编研者做好前期档案需求分析,并根据当前需求,预测其潜在需求。编研者可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分类和预测、聚类分析、推荐技术等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发现用户之间的关系,找出对象的共同特点,并将其划分到相应的类别中,分析用户的喜好和满意度,根据用户的兴趣特点和历史行为,向其推荐其感兴趣的信息。常用的挖掘工具有Excel、SPSS、Weka、R、Mahout等,编研者可根据需要及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工具。其次,建立在线编研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提高信息的检索、存储能力,缩短信息加工、出版周期,通过网络实时传播编研成果。如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开发《上海交通大学数字档案馆》项目,建立档案信息在线编研系统,具有搜索引擎、全文检索、网络在线编辑保存文档、基于模板的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实现了信息搜集、提炼、编辑、研究、排版、校对、发布一站式信息服务,创新了档案在线编研和传播的方式[1]。

4. 建设档案编研成果评估体系,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所谓档案编研成果评估,就是对档案编研过程和成果质量进行估量,向社会做出检验认证,向组织单位进行反馈并以此作为兑现合同规定的依据。”成果评估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实用的原则。档案编研成果评估应实现前段控制与全程介入,首先对编研选题进行评估,在最初阶段避免资金、时间、精力的浪费;其次,对编研材料质量进行评估,以保证编研成果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准确性;第三,实行阶段性考核,在编研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编研成果编纂出版后,对出版物进行跟踪调研,汲取受众的意见与建议,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为其他档案编研成果提供借鉴。

另外,档案编研工作要在大数据时代生存与发展,应认识到编研人才是关键,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或拥有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的深度分析挖掘和专业处理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发育离不开数据人才的培养。因此,应积极建设一支熟悉馆藏资料、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知识底蕴、具备良好沟通能力、有扎实统计学基础能熟练使用统计工具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档案编研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摘要:档案编研是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选择、汇总、整合、研究、创作的总称,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信息共享的重要形式。大数据背景下海量、多样的数据以及挖掘价值的数据思维冲击了传统的档案编研模式。本文在调研省级综合档案信息网的基础上,剖析我国档案编研实践现状,并探析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编研生存策略,以期重塑档案编研工作的地位与文化权力。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编研,生存,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惟.高校档案编研之探析[D].山东大学,2009.

[2]李晓.基于网络环境的档案编研工作[J].档案管理,2014(3).

生存背景 篇8

笔者认为,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实现数字化生存的创新过程中, 实际上也包含五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日程设置阶段, 这个过程发生在数字化生存已经被纳入报业的改革日程;第二个阶段是相互适应阶段, 发生在数字化生存已经对报业的变革产生了一定作用;第三个阶段是重新调整阶段, 在数字化生存过程中, 报业不断自我完善并逐渐适应了这种变革;第四个阶段是激活澄清阶段, 数字化技术已经在报业内部得到愈加合理、有效地运用;第五个阶段是常规操作阶段, 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报业的常规工作内容之一。

1 报业数字化生存的第一阶段———设定日程阶段

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 报业在日程设置阶段已经意识到新媒体、新技术的重大影响力, 并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生存这一问题提到日程上来。所谓报业的数字化生存, 就是指报业通过采纳数字化新技术, 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 第一时间内向受众传播不同媒介形态的信息。这些信息除了文字、图片报道外, 还包括音频、视频等内容。

早在1990年初期, 我国一些报纸就开始将注意力投向互联网, 希望在线展示自己的“面孔”。然而, 当时许多报纸的网络版, 实际上是报纸这种纸质媒介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翻版。近几年以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等媒体强强联手创办千龙网, 《新民晚报》创办新民网等等, 开始了报纸筹办新闻网站的热潮。报纸创办综合性新闻网站以后, 除了及时发布各种新闻信息以外, 还可对这些新闻信息进行“数字化”再开发, 借此实现新闻信息的增值。这就是说, 通过内容整合、协同策划, 报纸与新闻网站的影响力都将得到延伸。例如, 报纸记者在获取重要新闻后, 可以先在新闻网站上发布简短的即时新闻;接着撰写更加详实的新闻报道, 发表在报纸上;当第一批报道与受众见面后, 报纸可以邀请报道对象到新闻网站做访谈嘉宾, 或者从新闻网站上获取受众反馈来的各种信息和线索, 然后进行追踪报道。

2 报业数字化生存的第二阶段———磨合适应阶段

报业与网络媒体在共享一段时间的信息资源以后, 就开始进入报业数字化生存的磨合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里, 报纸的新闻采访方式、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编辑方式等方面都将出现一些新变化。

当前我国报纸的新闻报道方式还是以文字为主。这种文字新闻报道方式, 既不如音频报道生动、形象, 也不如视频报道客观、立体。当报纸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生存后, 其文字新闻报道方式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报道方式为主。也就是说, 音频、视频报道将不再是广播、电视的专利, 报纸记者除了用文字进行新闻报道外, 还可以利用声音、图画、照片乃至三维动画、影像等多媒体表现形式, 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的、全方位的、丰富多彩的报道。

例如,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造成2046人遇难, 193人失踪, 12135人受伤, 其中1434人重伤。人民网为此策划组织了“为逝去的生命祭奠———青海玉树地震网上纪念馆”专题报道, 这组报道改变了传统媒体讲故事的方式, 不仅做到了与在线受众的互动和交流, 而且还为受众”动态”提供了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这组报道捕捉到一个又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场面, 把一些活生生的人的经历带给受众。“为逝去的生命祭奠———青海玉树地震网上纪念馆”数字化报道方式的成功, 预示着报纸在实现数字化生存后, 新闻报道方式将发生的革命性变局。

3 报业数字化生存的第三阶段———重新建构阶段

重新建构阶段通常发生在创新意图已经在报业内部获得认同, 报业根据磨合适应阶段出现的问题, 对组织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例如, 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尼特报团在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下, 对其旗下89家日报全面推行以“信息中心”为主题的媒介组织变革。一些权威媒体称, 甘尼特报团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报纸”。

美国甘尼特集团在调整媒介组织以前, 首席执行官可瑞克·杜博就已经向万余名员工发送电子邮件, 就“信息中心”的概念、内容、实施方式、改革意义等内容与广大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按照可瑞克·杜博的解释, 所谓“信息中心”就是以受众的需求及参与为核心, 全天候、多媒体、多平台采集并发布新闻和信息的模式。在“信息中心”工作模式下, 该报团将采集受众所需要的、极其本地化的新闻和信息, 然后在受众喜欢的时间、地点和接受终端发布。为了实现“信息中心”这一新型组织结构的建构, 甘尼特报团将“信息中心”具化为七项变革措施:建立数据部、倡导公共服务、主张社区对话、将新闻报道本地化、提供个性化内容、建立多媒体平台、实现数字化生存。

4 报业数字化生存的第四阶段———澄清激活阶段

当报业的数字化生存进入澄清激活阶段, 这时数字技术的使用在报业内部已经是非常广泛的了。在这个阶段里, 报纸记者已经被训练成为能够跨越多种媒体写作的通才, 此外, 新闻经理人、故事建构者、新闻情报员、多媒体记者等新的职业岗位在这个阶段也同时出现了。

新闻经理人处于报纸多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中心, 处理着经过这里的所有新闻流。新闻经理人还必须与故事建构者、新闻情报员保持经常的沟通, 并密切关注他所获悉的各种各样的故事。美国坦帕新闻中心任命一名记者掌管该集团内所有媒体的体育报道, 这名记者实际上就承担着新闻经理人的责任。

故事建构者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故事的来龙去脉, 同时具备从不同角度看故事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故事的各种细节。故事建构者要考虑故事里的多媒体因素, 一个优秀的故事建构者, 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好编辑, 他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将同一个故事打造出不同的媒介表现形态。

多媒体记者熟悉和了解每一种媒介形态的长处和短处。他不仅擅长采访, 而且乐于收集、编辑影音资料, 并针对不同的媒体特点写故事。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 多媒体记者能在新闻故事发生时, 以多种媒体形式尽可能多地捕捉到各种信息, 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传播出去。

5 报业数字化生存的第五阶段———常规操作阶段

当报业进入常规操作阶段后, 以上四个阶段的创新内容已经成为报业日常操作的一部分。此时, 报业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发展策略, 以求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从适应创新内容到将这些创新内容纳入正常运行轨道, 报业已经完成了其实现数字化生存的所有创新阶段。到了下一个创新阶段开始的时候, 整个创新过程又周而复始。

在报业的常规操作阶段, 沟通无处不在。从报业的高层领导到普通编辑, 从记者到其他工作人员, 他们在进行信息采集和内容发布的过程中, 时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沟通。沟通和融合此时已成为报纸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所有目标的实现都在报业内部的交流和沟通中进行。不管是负责送报的卡车司机, 还是报纸的编辑、记者, 此时都能清楚地说出报业融合操作的目标和具体工作流程。

摘要:本文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报业的“数字化生存”之路。

上一篇:多主体的经济效益下一篇:汽车美容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