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存能力

2024-08-12

社会生存能力(共12篇)

社会生存能力 篇1

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是日本教育发展的总纲领,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于2013年6月颁布。计划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出日本教育发展的四个基本方向, 分别是培养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实现向未来飞跃的人才、构筑学习安全网、建设相互联系且有活力的社会团体。第二部分提出为实现四个教育方向,2013年至2017年教育发展的八项成果目标、五十三项成果指标、三十项基本对策及若干具体工作方案。第三部分分析推进计划开展的注意事项。

针对教育发展第一方向培养社会生存能力,计划依据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阶段的差异,具体提出不同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目标及对策等内容。该研究分析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为对象,培养社会生存能力的教育成果目标、成果指标、基本对策和具体工作方案。 成果目标是基于教育政策的受益者(如学习者、社会)要获得什么样的成果而提出的,是国家作为主体实行政策后达到的目标水平。成果指标一方面补充成果目标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直接或间接测定成果目标达成度的指标。为确保客观性,大部分根据数值设定,难以数字化的则通过长年的研究把握增减趋势来表述指标内容[1]。基本对策是为实现成果目标应实施的具体措施,这部分明确说明开展什么样的工作,采取怎样的程序等问题。

一、成果目标:培养课题探究能力

课题探求能力指个体主动应对变化,积极探求未来问题,能从广泛视角对问题进行灵活且综合性判断的能力[2]。要提高此能力,需通过延长学生高质量学习时间、 整备学习环境等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实现大学教育质的转变。

二、成果指标

成果指标包括五方面:第一,改善各大学学生学习时间并准确把握状况,实质性地增加高质量学习时间(达到欧美平均水平);第二,改善学习支援环境;第三, 完善学校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化、系统实施教学活动,充实教学计划等);第四,改善在校学生、毕业生、企业及非营利组织(NPO)等对教育的评价;第五,社会人士入学者倍增[3]。

三、对策及工作方案

(一)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大学教育实质性转变

1.提出背景与基本观点。如何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主动思考且善于解决没有答案的课题的人才,是大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大学必须落实的重要教育目标。目前日本大学教育中,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学生学习时间过少。预计作为毕业条件的平均学习时间是学期期间每日8小时,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际的平均学习时间为4.6小时。这导致国民、产业界等对学士课程教育现状不满。二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欲望下降,如果仅通过增加授课时数,给学生布置课前课后任务等,不能取得良好效果[4]。

因此,日本认为须采取措施促进学士课程教育发生实质性转变,从传统课程教育向以学生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动学习和双向讲解、演习、实验等为中心的新课程教育转变。为实现这样的转变,要增加包含事前准备、事后拓展等主动学习需要的总学习时间,并推进开展课程体系化、充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等各项工作。学士课程改革的同时,大学研究生教育也要回应培养在世界各领域活跃的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要求,研究生院须加强提供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课程。

2.工作方案。(1)确立改革循环、整备学习支援环境。在学位授予方针指导下,组建以校长为中心的改革团队,建立能发挥改革循环功能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改革循环即系统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实施结果,并依据结果对原课程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的系列循环过程。 为建立此改革循环,要做好几方面工作。第一,重新评估教学相关制度,并依据改革循环建立过程中各方面工作进展状况,合理分配补助金;第二,充实教学助理等教育支援人员;第三,强化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平台的图书馆的功能;第四,支援运用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双向型授课及自学活动,开发信息通信技术的多种利用方式,如大规模公开在线讲座(MOOC)、开放式课程(OCW)等; 第五,支援研究开发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材、教法等,鼓励学校开展有教育特色的自发性活动[5]。

此外,为保障学生拥有安心学习的社会环境,关系府省、产业界等要联合采取措施,纠正就职录用活动的早期化。

(2)利用专业人员,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完善学校教学体系,不可缺少教师专业发展专家(FD专家)1。要培养及有效利用具备入学者选拔、教学数据分析、测试理论和学习评价等知识的专业人员。此外,要开展如何通过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授课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探讨, 以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两者间的联系。

(3)研究开发掌握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掌握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方策,要参考国际组织工作动向及诸外国实例,同时推进日本大学联合组织、学协会等开展多元的研究开发活动。

(4)为落实“作为纲领(program)的学士课程教育”概念,开展讨论活动。现行大学制度侧重于依据大学、学部、教学科、研究科等组织而构建。这种状况下为落实 “作为纲领的学士课程教育”概念,要推进关于理想的大学制度的探讨。

(5)完善并充实研究生教育。依据《研究生教育振兴施策纲要》改革研究生教育,通过加强整合课程2、研究指导等建立具备有机联系的系统教育体制。促进教育与产业界等合作,以改善、充实教育内容和方法。

(6)加强短期大学作用及功能的探讨。作为体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发挥教养教育、职业教育、地域终身教育等功能的短期大学,存在着须进一步充实教学计划等一系列围绕转换大学教育质量的课题。在考虑这些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短期大学应有的作用、功能及如何充分发挥。

(二)保证大学等机构的教育质量

1.提出背景与基本观点。保证大学教育质量与实现大学教育实质性转变是相互呼应和联系的对策。大学质量保证体系要朝着“事前规制、事后检查”的方向转变[6]。 作为事前规制制度的设置认可制度要更具弹性化,作为事后检查制度的认证评价制度已于2004年逐渐导入, 今后须加强完善大学的自我检查、评价制度。同时,要加强设置基准、设置认可审查、认证评价、事后帮扶等要素间的互相关联性。

此外,大学作为公共机构,应履行向社会说明保障大学质量的措施及活动的义务。要通过公布明确的教育信息、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信息门户等方式,开展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制度信息等的国际传播工作。

2.工作方案。(1)建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使大学设置基准更加明确化、设置审查更加高水平化,并推进与质量保障相关的各子系统相互协作。

(2)积极传播大学信息。积极运用由认证评价机构、 大学团体等高自律性主体设置运营的“大学形象”3,向国内外各界人士提供大学信息。包括各大学依据其功能和特色致力于怎样的教育,取得怎样的成果等多样的、 数值测定之外的信息,此“大学形象”不同于以前社会中依据偏差值对大学进行等次排序的“各学校形象”,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共享“大学形象”[7]。

(3)改善大学评价。开发能准确把握各大学特征的客观指标,切实开展以教育、科研、学习成果评价为重点的各类评价活动。重视企业和地域社会等多类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促进评价工作更具效率。重视各大学“内部质量保证活动”4,并据此了解学校是否确立起全校教学管理下的改革循环。

(4)推进质量保证措施。《按领域区分的教育课程编制参考基准》是各大学确立改革循环的重要参考,各大学和认证评价机构要有效利用,推进构筑各学科领域的教育质量保证措施,以培养高度专业化人才。

(5)强化国际性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及基础。推进旨在扩大中日韩高质量大学交流的“亚洲校园”工作的开展,收集、发布国际教育评价信息、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相关的国际机构的工作状况及其为形成国际共通评价框架所做的贡献、日本及国外高等教育制度等相关信息。同时,建立完善跨国教育合作、学习评价体制。

(6)采取措施保障、提高专科学校质量。高等专科学校要依据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程度,重新评估学科应有状态。建立学校信息、评价等公开制度,采取措施提高教职员资质。此外,为构建高等教育中的职业实践型教育制度,要推进开展阶段性的先导试行工作。

(三)构筑与学生成长相对应的灵活教育系统

1.提出背景与基本观点。此对策涉及高等及初等中等教育阶段学生。教育作为统一整体,要促进各阶段学校的协调合作与顺利衔接,推进探讨六三三四学制的理想规划状况,并据此构筑与学生成长相对应的灵活教育系统。

高中和大学的连接,首先要确保高中教育质量,其次要改变高中教育质量评价和大学升学意愿者能力评价,仅依靠大学入学考试一方面评判的实际状态。构筑由一方面向全方位、全过程考察转变的质量保证体系。 再者,要转换大学入学者选拔机制。选拔制度应承载多方面功能:第一,在遵循大学各自的入学政策的基础上, 能合理判断入学意愿者能力、适应性等多面素质,能切实把握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第二,通过在入学选拔制度中构建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端正学习态度。第三,通过入学者选拔制度促进各大学提高教育水准[8]。此外,要推进高中与大学的联合协作,普及扩大高中升大学的“飞跃入学”制度5。

2.工作方案。(1)加强高中、大学的合作。高中与大学都要顺应学生学习能力和热情等环境,营造能为个人能力发展提供多样信息资源的教育环境。要通过高中大学联合开发课程,改善授课等多种措施,加强高中与大学的联系。此外,要继续探讨高中阶段提前毕业制度,并促进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合理运用高中升大学的“飞跃入学”制度。

(2)高大衔接中,构筑“由一方面向全方面、全过程转变”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改善大学入学者选拔制度为首,推进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顺利连接,且质量保障体系向“一方面向全方面、全过程”的体系转换。高中学校为了使学生切实获得作为高中生基础的基本学习能力,要引进能把握学生学习达成度的新型测试。大学方面,为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更加明确化,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测试、开展学习状况调查,并与有关机构联合开发多元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法[9]。

开展以上工作的同时,也要推进开展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理想状况的研究探讨。例如,大学入学选拔中如何合理利用高中阶段学习达成度测试结果、如何改善入学考试以培养全球性人才等。并促进各大学在研究探讨的基础上稳步开展入学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第2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について(審議経過報告)[EB/OL].[2014-07-05].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9/sonota/1325020.htm.

[2][3][5][7][9]文部科学省.第2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EB/OL].[2014-06-01].http://www.mext.go.jp/a_menu/keikaku/detail/1335039.htm.

[4]文部科学省.第2期教育振興計画説明資料(5/8)[EB/OL].[2014-06-01].http://www.mext.go.jp/a_menu/keikaku/detail/1339246.htm.

[6]文部科学省.「第2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の策定に向けた基本的な考え方」について[EB/OL].[2014-06-01].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9/sonota/1314428.htm.

[8]文部科学省.第2期教育振興基本計画について(答申)[EB/OL].[2014-07-08].http://www.mext.go.jp/a_menu/keikaku/detail/1335039.htm.

社会生存能力 篇2

2. 立场太鲜明了,毫无悬念太聒噪,姿态便低下去,惹人生厌。

3. 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语气。

4. 能出卖别人的人,必定被别人出卖。

5. 希望你过得尽兴,而不是庆幸。

6. 冷脾气三分钟热度,不爱麻烦和被麻烦。

7. 在我尽最大的努力做一些事的时候,就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给我动力。

8. 哥是你永远驾驭不了的男人。

9.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取必然,顺其自然。

10. 用我的红嫁衣来陪葬这死去的爱情!

11.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12. 对于你的一切,我可以完全不在乎了。

13. 上班时间勿扰,下班时间尽情骚扰。

14. 女生只有在自己喜欢的男生面前可以变成女生,其他时候必须像一个爷们去奋斗。

15. 你亦只有一个一生,不能慷慨赠予你不爱的人。

16. 说我脾气差的人我笑了,我美成这样脾气好了还得了?

17. 现在这世界根本没有爱,实在不行该踹还得踹。

18. 如果你在我最低谷的时候离开,你就不要在我最辉煌的时候回来。

19.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20. 我想你的时候,你会像鬼一样出现。要是那样就好了。

21. 做人就该暴戾任性,这样世界才会为你偶然的温顺和忠诚而感动。

22. 我长得很耐看,你需要耐心的看。

23. 没有疯狂的接吻,哪有床上的翻滚,你有理由和我装,我就有本事让你受伤!

24. 人们总说人在死前是成不了传奇的,但我就是个活着的传奇。

25. 逍遥一世,有何不妥?

26. 和我说话请注意你说话的态度,先看清楚自己是谁。

27. 你若敢动我一根毫毛,我便让你全身无毛。

28. 只有自己才拥有自己全部的风格,谁也模仿不了,真实的你没有盗版!

29. 不管夏天再怎样绚烂,也不如平淡四季有你相伴。

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字: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35-01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资源少,竞争激烈,大学生择职就业面临着考验,生存能力也应成为大学教育里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生存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以使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成就事业、实现美好理想的教育活动。在今天,对大学校同里的青年人才谈生存能力其必要性在于:

第一,生存能力的提高是未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

自从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将人类的足迹印在月球上,人类新文明的脚步顿成不可阻挡之势。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如火如茶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阳来复,使人类逐步由被动地顺应自然、受制于自然变成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主人。这就要求人类刷新已固化在头脑中的生存意识和已变钝的生存能力。特别是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人们便对生活的需求更为丰富多彩,并向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和新问题的暴露,也都向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为深刻的挑战。同时,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竞争,这使得在过去被赋予用强壮的体魄抵御饥寒巨兽的适者生存的概念,成了用智商和知识同外界环境作斗争。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好生存能力。

第二,生存能力的提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人才推向市场、推向社会,人与职业间不再由政府计划配置,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双向选择使学生对毕业分配、择职从业更为忧虑。就业后白热化的竞争也颇令许多毕业生伤神。这一代大学生的基础教育都是在计划经济的传统之下完成的,现在又要让他们适应市场经济,就必须要有极强的生存能力。

第三,我们的现实是许多学生生存能力极其脆弱。

对文化知识有足够积累,但是他们对纷繁复杂的实际社会还缺乏了解,加之社会交际能力有限,在人才市场坐冷板凳者大有人在。现实工作环境是各种关系聚合而成的繁杂网,生活在其中的人不但要有较好的职业劳动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品性和社交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三差:一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多青少年,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还有一些青少年连基本的生活常识也不知道,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没有。他们甚至于根本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根本不会管理自己的行为。二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青少年缺少自我认识,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学习中的困难,缺乏恒心,缺乏毅力,不能够正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大多数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相容意识,参与意识,不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来重新塑造自己。针对以上现象,我国开展生存教育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一直以来,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标准是老实、听话。无论是家庭,还是在学校,填鸭式地灌输给孩子们那些传统加教条的知识和方法,而忽视了对他们探索精神,创造风格自主意识的启蒙和塑造。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剧就在于受教育者缺乏独立的人格意识,从而导致了一个民族惰性的蔓延。

第二、把对青少年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青少年不能让书本捆住手脚,不能让分数限制头脑。我们不能用分数、名次、文凭作为唯一的准则,却忽略了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三素质一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二是个人的文明修养道德素质;三是适应环境参与环境建设能力素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对策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事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诸多方面,只有主客观一致努力,全社会共同关心才能取得实效。具体来讲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模式全面革新,面向社会实际规范教学,开展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现象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它给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增添了许多生机。原有的高等教育国家统招统分,包办过多、庞大僵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健康成长。现在诸如滚动式收费制的实施,公、白费生界限的打破,双向选择的开展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

第二,学生自己要开拓学习视野,在掌握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多接触社会实际,培养良好品性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自己不但要高质量地利用课堂教育,而且要尽可能多地选修、辅修相关课程。从仪表上到内心深处都要作好自我包装,为将来的自我推荐、自我推销作好准备。当前,各高校都出现了一股“考证热”,就是这种思潮的具体体现。从基本的CET-4.CET-6英语考核,计算机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到BEC(剑桥商务英语),LGGI(国际会计证书),AGC(英语注册会计师),cPA(注册会计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些学生还跨学科兼修,经济学、人文科学、计算机、交际英语、文秘、法律、摄影和公关等学科灼手可热。出现了精通文学的计算机能手,谙熟机械设计的会计师,这无疑为将来走进人才市场多增了一样硬件,也会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

第三,全社会都应关注毕业生将来的生存发展问题,为他们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引导、教育,促进适应社会的速度。

目前,我国一些大专院校集中的城市中,各种培训班、夜校、函授学校如雨后春笋,竟相开张,大学内兼修第二学位、跨校联娴选课也时有所闻,这对培养学生的适应工作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用人单位也应当为实习期的学生多开展业务教育,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壤。我们通过理论研究的形式围绕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效评价,了解大学生在时间过程中的所获所得,了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对其今后长远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行一个探索。

参考文献:

[1]范世贵,副主编,鲍国华主编,《大学生能力自我培养/大学生自学丛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周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指导实务全书》,银声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3]萧著,《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覃常余,浅谈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现今社会电视的生存与发展 篇4

1 电视台的区域合作, 实现强强联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使得全球形跨国、跨媒体、跨行业的并购和扩张兴起, 传媒行业的大市场、大集团趋势日益明显。境外资本早已对我国这个正处于繁盛发展期的视听市场虎视眈眈, 纷纷想方设法挤入中国市场。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电视媒体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 媒体既要发挥其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又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转变以往“独霸一方”的心态, 重视区域合作, 形成强强联合局势, 共享资源, 提高竞争力。比如说:将各电视台的优势品牌节目整合起来, 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品牌节目, 吸引更多观众,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 电视媒体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还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媒体航母, 抵御外界冲击, 遵循并利用与世界接轨的视听市场规则,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 找到一条既能增强实力, 又能融入世界市场的道路。当然, 电视台的合作不仅是区域合作, 还要实现与新媒体的合作, 打造数字电视媒体, 满足当下人民的需求。如:当前火热的社交电视, 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合作, 积极吸收社交网络的资源,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实现电视节目的“专业内容生产”向“用户创造内容”的过渡, 电视媒体称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终端, 处于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共享和讨论其正在观看的电视节目。从本质上来说, 社交电视是一种新型的观看电视方法, 它使得人们观看电视的行为变得更加的社会化, 为电视媒体和互联网行业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实现合作共赢。

2 确定观众群, 发挥频道忠诚优势

电视媒体播出什么内容的节目, 是综艺、体育还是新闻, 都必须先明确本台的潜在观众、可得观众等。根据观众的特点明确节目内容的侧重点, 吸引更多潜在观众, 提高收视率。如: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以“关切民生, 与时俱进”为频道定位, 倾力打造省内第一地面频道, 《说实在的》关注情感和道德, 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在节目里跟观众唠家常里短, 侃新闻趣事, 继续“说实在的”。该栏目以其明确的年轻观众定位, 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说实在的》掀起“民生”大旗, 精准排布, 点面结合, 吹响起都市民生新闻的新号角。通过有深度、有广度的新闻剖析, 传递正确价值观, 传达丰富资讯;从深处挖掘, 浅处表达, 展现世态公理。通过明确的观众群和特色鲜明的电视节目, 充分发挥频道忠诚优势, 吸引观众, 使得电视媒体有目标群体, 播出人们喜爱的电视, 提高收视率, 并促使观众越来越喜爱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3 平民化视角, 开发更多观众喜爱的节目

在很多时候, 都市频道的电视台更重视都市群体, 忽视农村观众, 没有看到农村群体的庞大力量, 忽视这一点, 如何谈得上大幅度提高收视率呢?据索福瑞媒介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和新闻节目等都非常受欢迎, 这些农村题材电视剧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语言生动, 人物形象突出, 质朴自然, 被多个电视频道播出, 收视率极高。因此, 现今的电视媒体是选择“城市包围农村战略”的时候, 关注农村观众, 开发更多农村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电视综艺等节目, 关注民生话题, 挖掘民生节目的价值, 开发更多民众喜爱的电视节目。

例如: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王牌节目《守望都市》品牌特色鲜明, 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关注和喜爱, 其平均收视率高达18%, 在长春地区位居首位, 在全国同类电视中名列前茅。《守望都市》自2001年9月开播, 是一档民生节目, 以“与时共进, 关切民生”为节目定位, 开播之初中国电视界还没有提出“民生”这一概念, 而其在题材选择和节目功能上都已带有明显的民生新闻特色, 是典型的民生新闻。该栏目坚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生取向”为原则, 形成特有的风格, 为今后节目的扩版和直播奠定坚实基础。在报道方向上, 《守望都市》事无巨细的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问题, 小到老百姓身边的点滴琐事, 大到重要的时政新闻。该栏目从平民化视角看时政新闻, 得出观众认可, 改变了以往时政新闻在观众心中一成不变的形象。作为一档民生节目, 该栏目的宗旨是反映市民心声, 真正为市民办事, 帮助市民架起与政府沟通的桥梁。除了日常报道外, 《守望都市》定期组织公益活动, 深入到普通市民群体中, 拉近市民与媒体的距离。为保证新闻线索来源的广泛性和报道的多样性, 《守望都市》成立吉林市、通化市和延吉市三个记者站, 缩短长春市区外新闻的制作周期, 加强与吉林电视台总站的沟通交流, 构建时间和空间后续, 使新闻事件更加完整。

4 结论

在当前形势下, 电视媒体必须看到自身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现状, 积极寻求区域合作、多方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增强竞争力。把握观众的喜好, 开发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节目, 凸显出频道的办台宗旨, 更好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海欧.从和谐社会看我国媒体发展[J].华章, 2013 (29) :324.

[2]白山.吉视都市系统化运作下民生视角的不断拓展[J].青年文学家, 2011 (10) :218.

提升您生存能力 篇5

37、如果把善良当成“胡椒面”,不分时间、场合、地点地去乱撒,变味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38、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学会说“不”。任何时候都不说“不”,那是你的不幸和悲哀;任何时候都说“不”,那是别人的不幸和悲哀。

39.犯了错误就该诚实地认错——狡辩、诿过只会害了自己。

40.朋友之间要保持距离——这样的友谊才能长久。

41.改变环境或改变自己——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2.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生命是经不起一次次的浪费的。

社会新人试用期生存守则 篇6

适度“拍马屁”

别小看“买盒饭、倒茶水、扫地、夹报纸”等等这些巴结“老鸟”的策略,它们可是新人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呢。人力资源专家甚至认为,努力工作只是试用阶段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果不懂得与人相处,就算试用期间工作表现再好,也可能被刷下来。

王科去年7月从台湾某名牌大学毕业,进了一家外资广告公司。3个月的试用期,他全心投入工作,很少说话,每天的目标就是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原以为努力工作就可以安然通过试用期,没想到3个月后,上级淡淡地对他说了一句:“你太沉默了,不适合我们公司。”

王科的遭遇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眼里,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因为努力工作一直是公认通过试用期的不二法则;尤其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言,学历更能取代一切。但时代在变,学历与努力工作已不是企业评判人才的惟一标准,处事态度、人格特质、沟通能力才是用人的主要考量。尤其是销售、广告等必须经常与人沟通的工作,绝对不是做好份内事就能轻松通过试用期的。

重沟通,重持续

人力资源专家建议,如果你搞不懂何谓沟通与配合,很简单,那就帮上级买盒饭、主动询问同事需不需要帮忙,即使是主动打招呼、倒茶水、丢垃圾、跑腿买咖啡等,都是很好的“新沟通方式”。如果你连这些都放不下身段去做,又如何能面对你将来的业务或客户?资深同事也会因为你的体贴态度,而更乐意帮助你。

这个时代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如果没有好的人际关系、无法融入集体,就很容易被排挤,也很难在团体工作中有所表现。

台湾一家眼镜公司的负责人邱百炼则认为,“拍马屁”一定要发自内心,而且要持续。他说:“倒茶水、夹报纸、倒垃圾或买盒饭的事,我都做过。有人一开始也认为我在拍马屁,但我一直持续,久而久之,大家都因我的热心而感动,我的人缘也变得更好,并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

争取前30天的好感

虽然各企业的试用期不一,但许多企业指出,通过观察,大部分新人在一个月内就能得知是否适用,只要新人能通过第一个月,就等于取得了职位门票。所以与其说是黄金3个月,不如说是黄金30天。

至于如何在30天内取得上级的信任与同事的支持?以下是过来人提出的宝贵意见。

24岁的曾尚仁在台湾安泰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只有两年半,却已经成为公司里最被看好的新秀。回忆当初,他建议新人在试用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放空自己”。

在大学三年级时,曾尚仁就认识了带他进入保险业的主管。在当保险业新人的前3个月时间里,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对保险业的想法与评价,只是跟着前辈走,听从主管对他的规划。

最重要的另一点是:在新人期间,曾尚仁刻意装老,学主管的“西装策略”——除了回家之外,他时时刻刻都穿着西装,不管是谈业务还是到超市买报纸,果然引起别人的好奇,进而想和他聊聊。这招“西装学”让他和其他同事都受用无穷,使他们在新人期内就争取到了许多客户。

编辑:李丹霞

电子邮箱:hwxyldx@126.com

六大新评分守则

★一、出勤状况

1.试用期最忌迟到,3个月内迟到超过5次,会让人对你的评价大打折扣。

2.不要想着下班时间,上级与同事仍在工作,应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最好等主管主动开口同意下班再离开。

★二、人际关系

1.主动认识同事,并牢记姓名与工作职责,必要时提供私人帮助,即使是顺手买东西;但切勿在试用期搞男女关系。

2.随时笑脸迎人,即使不是同部门的同事,也应点头微笑或主动介绍自己。

★三、服从领导

1.上级交代的事项应尽力完成,如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外,必须明确表示,并寻求同事的协助。

2.对上级或前辈交代的注意事项,最好能做笔记。

★四、沟通技巧

1.适度表达意见,勿否认上级的意见,花更多下班时间在人际沟通上。

2.符合对方的谈话语言,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切感。

★五、团队合作

1.下班后若公司同仁有团体活动,应主动要求参与。

2.会议中尽量最后发言,并肯定之前同事的意见。

3.忌个人英雄主义及邀功行为。

★六、识时务

汽车企业生存能力的探讨与研究 篇7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 科学的管理制度正日益受到重视。企业生存能力的评估则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未来是否遵循健康的发展模式。然而, 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的因素纷繁复杂, 例如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 企业的规模, 企业的技术资源等, 如何确定这些因素在该体系中的权重呢?我们以汽车企业为例。

二、DEA模糊评估模型以及各项权值的确定

1. 指标的确立

我们考虑了四个一级指标, 分别为:A规模及盈利情况、B技术资源、C市场能力、D企业其他水平评估。每个一级指标下我们都选择了几个相关二级指标, 分别为:A1:销售收入同比下降、A2销售量与年产量的比率、A3销售下滑、B1专利增长率、B2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率、C1市场占有率、C2顾客满意度、C3市场应变能力、C4品牌影响力、D1薪资与平均水平的比率、D2企业文化程度、D3协作配合能力。

2. DEA模糊评估模型引入

汽车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市场应变能力、品牌影响力、企业文化、协作配合程度都是汽车厂家或者消费者或者第三方对汽车企业的一种看法或者感受, 很难用精确的数据语言来描述, 不像销量占总量的比率、专利数量增长等精确指标可以用准确的数字来表达, 所以, 本篇论文要引入模糊数学和数据包络法的知识来对这些模糊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在确定了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 对于模糊评价指标可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数据包络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模糊评价指标进行科学合理赋权。

DEA方法, 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 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 (汽车企业) 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新方法。DEA方法只区分投入与产出, 而无需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DEA评价模型有几个, 不同的评价模型对决策单元即汽车企业评价的角度不同, 我们这里选用的是C2R模型。

3. DEA模糊评估模型建立

我们选取顾客满意度作为示例。根据DEA评价模型, 每个汽车企业都要有投入 (输入) 和产出 (输出) , 我们在这里选取很高、高作为系统的输出, 而选取一般、差、很差作为系统的输入, 那么对于通用汽车, 可以得出一个线性规划模型:

同理可得其他两家汽车企业的顾客满意度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lingo计算得到三个线性规划的最优目标函数值:max通用=0.25;max丰田=1;max东风=0.875。

这是三家汽车企业的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综合表现。可以看出, 丰田汽车的顾客满意度最高, 通用的顾客满意度最低。从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通用生产的汽车耗油量相当高, 而且汽车价格较贵, 所以实际的顾客满意度不是太好, 而2007-2010年异军突起的丰田汽车由于制造精良、省油的优点, 最近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群的追捧。由此看来, 我们用线性规划模型得到的5类模糊指标的初步评价是可以基本反映实际情况的。同理, 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这三家汽车企业在其他4个模糊评价指标方面的综合评价。

4. 因子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

上面, 我们得到了5类模糊指标的评价, 下面结合7个精确指标, 我们对所有的12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的评价, 评价结果主要以权值进行反映。

可以看到A1、A2、A3、B1、B2、D1、D2这六个指标占去了所有因素权值的74.44%, 我们可以判断, 这几项指标是所有12类指标中的主要因素。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 规模及盈利情况、薪资水平、技术资源、企业文化程度等四项指标在生存能力评估体系中占有的权重比较大。对于这样的结论, 我们从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验证, 这些企业都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渐开始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创新技术的开发, 无一例外。

针对这一结论, 国内一些企业老板的确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了。

参考文献

[1]王维 章家清:近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2]康灿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J].2006

[3]潘雄峰:基于主成份分析方法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社会生存能力 篇8

“世间”到底是什么, 为了引出这个概念, 鸿上先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工作中的插曲。他因在BS一个叫“COOL JAPAN”的节目中担任主持人, 而会遇到许多才来日本不久的外国人嘉宾, 围绕着日本的方方面面, 讲述着他们所认为的日本好与不好。有一天, 在节目还未开始之前, 一个在日本生活还不到一个月的法国人, 便一脸兴奋地对着他打开了话匣子。原来是他回去寻找忘在电车座位上的提包, 发现提包完好无损地仍在原地。“要是在法国的话, 毫无疑问, 这个包肯定就没了。不, 只要是在欧洲, 哪个国家都是这样。要是知道包的主人不在附近, 肯定马上就会被谁拿走的。日本人真的是素质很高啊!”但是, 说完这番话之后的两个礼拜, 第二次的节目录制时, 他的脸上却出现了困惑的表情。“今天坐电车的时候, 遇到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站在优先座位的前面, 但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给她让座。不是看着地上, 就是自顾自地玩着手机。要是在法国, 不, 只要是在欧洲, 不管哪个国家, 谁都是立马起身给她让座的。怎么能让拄着拐杖的老人站着呢, 太不可思议了!这个国家的人, 怎么能这么没有素质呢?”两个星期前。才对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大加赞赏的人, 现在看起来是真的一头雾水了。“完全搞不清楚日本人的素质到底是高是低!”对于这样的疑问, 从下面的这个事例中, 也许能一探究竟。

乘坐电车的时候, 碰巧遇到一群大妈, 在她们当中, 有一两个特别精神, 她们会抢先跳上车, 然后对着后面跟上来的同伴说“来这里, 位置抢到了!”以此来确保后面来的每个人都有座位。而此时即使是其他人走近身边, 她们也会当做没有看到, 继续等待同伴的到来。连遭遇别人生气, 厌恶的眼光也仿佛毫不在意, 因为她们确信这个座位就是同伴的。

对于她们来说, 无论是站在座位旁的学生, 还是带着小孩的父母, 都是不存在的吧。存在的, 仅仅是她们的同伴。而这绝对不是素质低, 没有礼数的问题。反而, 她们应该都是处处为同伴着想的热心肠。只要同伴有烦恼, 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只是在她们心中, 把跟自己有关或者无关的世界, 界线分明地区分开了而已。与自己有关的世界便被称为“世间”, 与自己毫无关联的, 便是“社会”。这样想来, 大妈是为了“世间”的同伴而如此卖力地抢占座位, 而对于“社会”的人来说, 却是无法理解她的意图所在。而无人问津躺在电车座位上的提包, 坐着优先席却不让位, 在这背后其实是同样的一条规则在起作用。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人来说, 躺在电车座位上的提包跟自己毫无关系, 即=“社会”。既然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事物, 当然可以无视掉。这样, 在提包的情况下, 便成了“不被顺手牵羊的奇迹”, 而在占着优先席不让座的情况下, 便成了“不懂礼数, 缺乏素质的表现”。像这样通过“世间”与“社会”的视点来认识日本, 这个国家的形态也更加容易理解得多吧。

而在这里当我们讨论“世间”“社会”具有何种特征时, 不得不提到阿部谨也的作品。在他众多的著作中, 反复地探讨着“世间”与“社会”, 以及关于“个人”的研究, 而鸿上在《空气与世间》中, 为我们做了这样的总结:1、日本的“个人”, 是生存于“世间”的个人, 所谓西方的“个人”在日本是不存在的。理所当然, 由独立“个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不存在的。2、日本人区分开“世间”与“社会”, 也就是说在双重标准的世界里生活至此。3、“社会”, 是从文字与计算公式出发的欧洲式思考逻辑。可以被称作“近代系统”。4、“世间”, 是从言语, 动作, 举止, 宴会, 或者说是以义理人情为中心, 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世界。可以被称作是“历史的, 传统的系统”。

至此, 我们概括地讨论了“世间”与“社会”的区别, 而为了更好地认识日本的传统社会“世间”,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条“世间”的原理与规则。

一、世间的规则一:赠与, 互酬的关系

简单地来说, 就是收到来自对方的礼物之后, 一定要回礼的关系。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便是在年中或者年底时, 互相送礼, 还礼的情景。以至于西方的情人节, 也有与之相对应的白色情人节 (3.14) ”, 是给送过自己巧克力的女性还礼的日子。而阿部也有强调道:“重要的是, 不是因为这个人而进行的送礼行为。存在于赠与, 互酬关系中的人, 代表的是他所处的地位, 而不是他这个人。”也就是说, 如果有个叫山田的部长, 他的下属送礼时, 不是针对山田这个人, 而是部长的这个位置。当然, 如果山田不再是部长的话, 年中, 年底的礼物也会没有, 要是被降职成课长的话, 相信礼品的级别也会相应地有所下降的。

二、世间的规则二:长幼有序

在“世间”, 年龄分长幼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没有大腕主持人, 只是一群年青搞笑艺人的节目里, 要想节目顺利, 流畅地进行下去, 作为同一个“世间”的人 (同家演艺事务所或者互相认识) , 便是靠的长幼有序这个原理。

英文里的sister, brother, 即使了解是兄弟, 姐妹的关系, 但是到底谁是长谁是幼, 对于这一点, 从英文来看并没有太多的关心。这是因为, 大家是兄弟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谁是年长谁年幼, 并没有那么紧要。年长的哥哥, 仅仅是因为“年龄大”的原因, 就想着“一定要好好干”“给弟弟树立一个好榜样”, 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也觉得没有这样考虑的必要。更加翻译无能的, 便是“前辈”“后辈”。日本人向外国人介绍时肯定会说“这是我的前辈”, 虽然暂且与之相对应的英文也能找到 (比如senior) , 但是语感上来说, 可以肯定的说, 外国人是完全没有感受到的。

三、世间的规则三:共通的世间意识

是有点难以解释, 这意味着生活在同一“世间”的人, 就是生活在相同的时间当中。日语里的问候语里, 有“今后也请您多多关照”以及“一直以来承蒙您照顾了”, 这两句都经常被使用。但是, 在欧美, 这样的问候是不存在的。欧美的个人生活在各自的时间里, 不会觉得是和对方生活在同样的时间内。然而, 日本人正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世间”这个共通的时间里, 这样的问候才产生了。“一直以来承蒙您照顾了”, 是对共通过去的确认, “今后也请您多多关照”, 是对未来一起生活的宣言。

以上三条便是“世间”基本的原理与规则。总的来讲, “世间”就是与自己有利害关系, 或者是将来即将有利害关系的人的总体。具体一点来说, 就是政党的派别, 大学时候的同窗会, 花道, 茶道, 或者是体育项目之类的爱好协会, 大学的系部以及公司内部的人脉关系都包含其中。要是还算上街坊四邻的交往, “世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基本上来讲, 都是由同质的人组成, 不包含外国人, 具有区别排他的性格。但是需要人们注意的是, 随着经济以及精神上的全球化, 个人主义的扩张, “世间”的地位开始动摇, 并且一点一点地瓦解。如前面所提到世间的规则之二:长幼有序, 在欧美人看来毫无意义, 而对此表示厌恶, 并开始拒绝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日本人也出现了。因为厌烦餐会上严格的前后辈关系, 而开始逃避集体活动的日本人也开始越来越多。总的来说, 这就表示支撑着“世间”的原理, 规则开始被动摇了。而阿部就认为, 出现拒绝长幼有序这条规则的人, 便象征着传统“世间”衰败的开始。随后所提到的世间规则之三:共通的时间意识, 在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日本市场之后, 也面临着瓦解。通过在外企的工作, 才意识到为了确认共通的时间意识, 而进行冗长的会议, 探讨, 无止境地加班。而实际上工作量是一样的, 认识到这个事实的日本人也着实感到震惊。当然, 之后表示不想再以这样的方式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而近几年快速崩溃的原因, 便是作为“世间”支柱的公司, 其“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两大制度变成不安定因素的缘故。由于激烈的竞争社会的出现, 以及世界性经济的不景气, 日本的雇佣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正规雇佣开始增多, “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对于他们来说, 毫无关系与意义。在他们眼中, “公司”, 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精神上讲, 都不再是safety net。即使是正规雇佣, 也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裁掉, 而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解雇的不安, 这让他们不能体会共通的时间, 自然也无法维持赠与, 互酬的关系。公司=“世间”变得不安定, 作为家庭的共同体也开始动摇。雇佣的安定, 人才能安心下来安居, 然后守护自己的家园。但是现在, “世间”随着不安日益瓦解, 什么时候变成了“社会”也毫不奇怪。而“空气”, 便是处于“世间”与“社会”中间地带的不确定状态。因此, “世间”与“社会”并不是想象中永不交汇的平行世界,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两者的距离越来越近, 会互相转换, 频率以及速度有时甚至超乎人们的想象。

一年前的东日本大灾害, 相信当时的惨状大家都仍历历在目, 时至今日, 日本全国上下都仍在为受灾地的复兴而努力着。然而, 根据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监测研究表明, 未来四年在东京都发生直下型地震的机率高达70%。还未从旧伤中走出, 新的考验已经降临。为此, 日本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 针对东京都的特殊地理环境, 制定一系列的地震灾害应急策略, 以求将灾害发生后的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但是, 在最近一则新闻采访中, 仍有近四成的东京市民表示在收到地震预告之后不会逃跑。最多的回答, 便是在收到预告相距地震发生, 中间不过十几秒的时间, 即便是逃跑也是来不及的。而之后便是, 看着身边的人都没有什么反应, 光是自己慌慌张张地开始逃命, 总觉得……对于第一个答案, 面对自然灾害时所感受到的无力感, 这是每个人类都共有的, 在这里不过多讨论, 但是即使是在生命攸关之时, 仍在意他人的眼光, 这点确实让我惊讶不小。为什么这个想法在日本人的思想里会如此根深蒂固, 这是个很发人深省的问题, 也许我们能在“世间”与“社会”的关系中来找到答案。

如前面所阐述, 现代日本社会充满变数, “世间”与“社会”这两个世界距离接近, 且会互相转换, 而真正清楚地认识到这两者差异的人, 可以说是极为少数, 不然便不会有那么多为了人际关系而苦恼的人。正因为, 无法分清楚“世间”与“社会”, 所以才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关心, 什么时候该无视, 最后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糟。面对灾害同样的道理, 如果是身处公共场合, 此时是该坚持“社会”无视他人的存在, 自顾自地逃命, 但是却还是被“就我自己这样, 别人会怎么想呢”“这样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吧”的想法所牵绊, 还是该坚持“世间”, 即使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大家都同心协力一起逃跑呢。在我来看, 后者才是正确的想法。“世间”即是具有共同性质人的群体, 而面对自然灾害时, 每个人都是弱小的个体, 为了保护生命而奋斗, 无疑大家此时便成了同一“世间”的人。因为担心别人的看法, 或者给别人造成麻烦, 但也许此时, 对方心里的想法也是如此, 想要行动却被“世间”“社会”的不确定性所苦恼, 而最终错过了逃命的最佳时机。而要是每个人能正确意识到灾害发生时, 一直以来认为毫无相关来自“社会”的人, 在此时也变成了同个“世间”, 患难与共的同伴, 大家相互帮助逃生, 相信到灾难真正发生时, 更多的生命会得到挽救。

参考文献

[1]鴻上尚史.「空気」と「世間」[M].講談社, 2006:33-35, 37, 42.

[2]阿部謹也.近代化と世間[M].朝日新聞社, 2006:96.

社会生存能力 篇9

1 我国AIDS的疫情现状

我国从1985年发现第1例AIDS患者以来,AIDS疫情增长速度非常快,经历了输入散发期(1985—1988年)、局部流行期(1989—1994年)和广泛流行期(1995年至今),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报告了AIDS疫情[2]。据中外机构联合组成的专家组权威评估指出,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存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为78万人,女性占28.6%,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估计数超过5万人的省份有5个,占全国估计总数的60.0%;低于5 000人的省份有12个,占全国估计总数的4.8%[3]。有研究评估,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最佳演化情景下,2022年我国内地AIDS疫情扩散达到峰值点,估计AIDS患者人数将达到140.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将达到0.102%[4]。截至2015年7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患者554 602例,报告死亡171 186例;现存活HIV感染者329 790例,AIDS患者224 812例[5]。面对我国AIDS疫情日益严峻的局面,加强AIDS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2 AIDS患者面临的生存困境

AIDS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其死亡率较高,从而使AIDS患者的生存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不仅饱受病痛折磨,治疗疾病导致贫困,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外界的歧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1 AIDS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

AIDS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在感染HIV前和后,其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AIDS患者在了解到自己被诊断为AIDS的时候,其心理上会呈现出各种压力和恐惧,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抑郁症、焦虑症、自卑自责、绝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报复社会的行为以及自杀的倾向,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6]。AIDS患者确诊后可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反应,经历否认、怨恨、妥协、抑郁、接受的过程[7]。周正红等[8]调查研究显示,AID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一方面由于住院担心并发症治疗效果、关注疾病愈后、昂贵的住院费用、担心家人不理解、担心影响工作等使其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因疾病愈后不理想或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使其抑郁较为明显。张娅玲等[9]调查研究发现,66.7%的AIDS患者至少存在一种心理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悲伤、抑郁,少部分的患者多次尝试自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38%~73%的AIDS病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会发生一项精神障碍,20%的AIDS患者是以精神症状为AIDS最早的临床表现[10]。大约8%免疫功能低下及原来没有个人或家族双相情感障碍史的AIDS患者出现了躁狂症[11]。

2.2 AIDS患者面临的歧视问题

社会大众一开始就给AIDS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认为AIDS都是行为不检点感染的,从而给AIDS患者贴上了肮脏的标签,排斥和歧视他们。因此,AIDS患者在重新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遭遇到种种困难。在感染HIV后,AIDS患者的生存环境受到挤压,负罪感、自卑感强烈,身份认同度低,这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迫使其隐瞒病情,增加了AIDS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AIDS由于其传染性、不可治愈性以及与高危行为人群相关等特点,使AIDS患者遭受了严重的偏见和歧视,AIDS歧视是目前AIDS防控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障碍[12]。林丹华等[13]对2 201名年轻流动人口调查显示,年轻流动人口对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持着一定的歧视态度,表现为对AIDS患者的疏远和排斥态度。我国HIV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2 089例受访者中,41.7%的调查对象称曾受过至少1种与AIDS相关的歧视,受到歧视的领域包括医疗和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和居住、健康和治疗等等[14]。

2.3 AIDS患者面临的经济问题

目前AIDS是无法治愈的,感染HIV后,由于自身免疫力的降低,大大增加了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AIDS患者身体上的虚弱,甚至是劳动能力的丧失,伴随而来就是工作收入上的不稳定,再加上在就医上花销的增大,这给其本人及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生活逐渐步入贫困,导致部分AIDS患者仇视社会甚至报复社会。袁建华等[15]对比分析了931户感染者家庭和995户非感染者家庭的相关数据发现,当知晓感染了HIV后,感染者外出打工的比例下降了6.1%,无业的比例增加了7.8%,个人年收入下降了约23%;与非感染者家庭相比,感染者家庭的医疗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为17.4%,高出非感染者家庭7.9%近10个百分点。徐鹏等[16]调查发现,感染HIV前的患者的年收入为5 087.17元,在治疗后的年收入则下降为4 274.39元,收入下降了约16%。AIDS使得更多的感染者家庭处于低收入阶层,甚至处于相对贫困线以下。刘康迈等[17]调查研究显示,49.5%的感染者家庭年收入低于10 000元(称为低收入阶层),19.3%的感染者家庭年收入低于4 193元而处于相对贫困线以下。

3 AIDS患者社会再适应的策略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适应外界环境、赖以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说人对付和适应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的能力[18]。AIDS使AIDS患者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从而使他们不得不应对由于自己的改变所带来的对环境的不适应,同时也要应对因感染HIV所引发的社会排斥与社会歧视。从AIDS患者的适应策略来看,在其社会再适应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帮助AIDS患者调整心态,使其在心理上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然后再构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给予社会救助与帮扶,让其回归社会,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

3.1 心理适应,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对AIDS患者面临的心理困境,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及心理扶持,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提高其社会再适应的能力。从最初的应激状态到接受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需要的时间长短虽因人而异,但AIDS患者的心理转换过程一般都需经历应激—逐步接受现实—回归生活3个阶段[19]。AIDS患者的社会再适应状况的良好与否,首先取决于AIDS患者本人对自己的重新接纳过程,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是AIDS患者社会再适应的第1步。自我接纳是对自己、对现状、对环境的接受,承认它们存在的事实,不否定,不抱怨,不无条件地想要去改变。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水平自我接纳的个体,对消极反馈会表现更少消极情绪反应,心理健康水平越高[20]。自我接纳应作为负面心理状态及情绪调节的核心,心理治疗应建立在以接纳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引导其聚焦当下及自我能力的体验[21]。杨建章等[22]研究发现,通过对AIDS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支持与疏导、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能使其有效处理因疾病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报复等不良情绪,进而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杨玉真[23]研究发现,对社区AIDS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AIDS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帮扶,让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表现上都逐渐接受感染的现实,自我接纳,尽快摆脱心理阴影,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好地进行社会再适应。

3.2 消除歧视,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AIDS歧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也需要公共卫生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生命伦理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支撑与互补[24]。通过AIDS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国家政策的倡导,消除对AIDS患者的歧视,创造一个宽松友善的社会环境,利于AIDS患者的社会再适应。

3.2.1 加强宣传的力度,避免无知产生偏见

对AIDS的很多歧视起源于AIDS知识的缺乏,要提高宣传内容的层次和深度,全面普及AIDS相关的知识。在消除对AIDS歧视上,最重要的是要从提高公众对AIDS的认知做起[25]。健康教育可以正确及时地传播AIDS知识和信息,真正把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和保护生命的生命伦理意识渗透到民众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病患的同情,唤起人们尊重生命,消除对AIDS的歧视[26]。AIDS防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广泛开展预防AIDS的全民健康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走出无知、摆脱恐惧,消除对AIDS的歧视[27]。应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介客观、真实、正面报道AIDS相关情况,提高对AIDS患者的关注和关怀程度,引导公众正确认识AIDS,减少或消除对AIDS患者的歧视。

3.2.2 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法律,并加强执法的力度

要消除对AIDS患者的歧视,除了宣传教育,还须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的力度。解决AIDS患者受歧视的社会现象,需为患者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塑造一个良好的AIDS防治环境,应在法律和政策上帮助AIDS患者[28]。法律是AIDS患者权益保障的依据,法律规定是否明确、清晰、具备可操作性,是法律能否得到有效适用、切实成为AIDS患者权益保障的利器的关键[29]。政府应当加强执法力度,兑现政策承诺,建立健全HIV抗体阳性及HIV感染的检查制度,维护HIV感染者的平等就业等基本权利;加大对侵害AIDS患者隐私的单位、机构和个人的审查和惩罚力度,从而消除对AIDS患者的歧视[30]。

3.3 社会救助,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

AIDS患者的贫困很难单纯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加以摆脱,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帮助。通过政府和社会救助,减少AIDS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增加AIDS患者群的经济收入,减少因病致贫,可以进一步增进AIDS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存下去的希望。对AIDS患者的救助应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以及生产自救。通过生活救助,满足AIDS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医疗救助,减轻AIDS患者的医疗负担;通过生产自救,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AIDS患者开展生产活动,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31]。关怀救助真正的目的是让患者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其中让AIDS患者开展生产自救就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它可以增加AIDS患者家庭的收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通过政府和社会救助,增加AIDS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收入,让他们承担自我救济经济中的一部分,减少AIDS对患者及其家庭经济的影响,从而使AIDS患者更好地进行社会再适应,回归社会。

4 结语

在得知感染以HIV后,AIDS患者的各种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陷入了心理适应困境、社会歧视困境和经济适应困境。对AIDS患者面临的种种社会再适应困境,应采取相应的策略措施来提升其社会再适应能力,使其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能获得较好的社会再适应能力,减少由AIDS带来的危害。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AIDS疫情发展趋势,做好AIDS患者的社会再适应工作将对我国的AIDS防治工作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声明

社会生存能力 篇10

关于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主要有内生论和外生论两大类观点。外生论主要强调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生存能力的影响, 包括产业环境、技术变化、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 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教授。内生论则强调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知识等因素对企业生存能力的影响, 如以钱德勒为代表的组织能力学派, 以史蒂芬·李普曼为代表的资源学派, 以斯托克·伊文斯为代表的流程能力学派和以普拉哈拉德·哈默为代表的核心能力学派等。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内部条件是其生存的基础, 尤其是企业的内部能力, 是直接关乎企业生存的关键。企业自身的资源越多, 能力越强, 在竞争中生存的几率就越大。Esteve等研究显示能力强的企业能更快适应环境变化, 改善生存状态。其他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有:企业资源投入越多, 尤其研发投入越多, 生存能力越强;企业学习能力越好, 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也越强, 生存能力越强;企业的规模与影响力对企业的生存有重要影响。

企业长期生存能力的评估关系到企业的未来能否遵循健康的发展模式, 翻阅关于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 并未找到系统测量企业长期生存能力的量表。所以本文试图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创建衡量企业长期生存能力的测量量表。

2 题项的收集与整理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学者开始研究企业生存能力测量问题, 任剑新的评价体系中企业生存能力包括经济规模、经济效应和财务状况三个指标。张彦开 (2003) 等学者认为企业生存能力包括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研究开发费比率三个指标。任佩瑜 (2005) 等学者认为企业生存能力包括基本生存能力、应变力和竞争力。在没有竞争和环境变化不大的市场中, 企业的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 是企业战略实现的基础和保证。企业应变力既包括企业被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也包括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而核心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竞争力。张思平 (2010) 认为企业的生存能力包括基本生存能力、应变生存能力、持续生存能力。王伯安 (2002) 从技术装备能力、产品竞争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企业经营安全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衡量企业生存能力的指标体系。王国顺, 唐健雄 (2008) 提出了战略转型能力的整合框架, 它包括环境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控制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等四个基本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企业成功进行战略转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朱述英 (2010) 认为转型能力包括知识创造能力、柔性制造能力和营销通路能力。朱义令, 赵永乐 (2010) 从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创新能力、贡献度和创新与发展五个方面构建了科技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指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 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的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以及自然条件。

根据前辈们关于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 本文以企业的转型能力、利润增长率、人力资本价值和劳动生产力四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问卷调查中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并通过专家访谈, 总结设计题项如表1的前三列所示。

3 题项的测试与分析

3.1 问卷设计及测试实施

初始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了解被访者对本企业长期生存能力的评价, 以5级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 从1到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其中第18和24题的陈述为负面评价, 录入分数时用6减去问卷得分, 确保整份问卷都是分数越高表明被访者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评价越好。问卷第二部分是被访者个人信息, 具体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等。

本次调查抽样的范围包括: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山东、湖南等省份。样本单位是企业的普通员工。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345份, 回收305份, 回收率88.41%, 其中合格问卷276份, 合格率90.5%。样本中男性占58.8%, 女性占41.2%;18岁以下的占1.5%, 18-25岁的占62.5%, 26-35岁的占27.9%, 36-45岁的占5.1%, 46-55岁的占2.9%;学历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员工所占比例分别为:1.5%、11.8%、36.8%、50%;收入水平<=1500、1501-2000、2001-3000、3001-4000和4001以上各层次的比例分别为:4.4%、10.3%、35.3%、24.3%和25.7%。

3.2 初始量表的检验

首先, 通过各题项对维度的相关系数 (Corrected-Item Total Correlation, CITC) 来净化题项, 题项净化的一般标准是:当CITC小于0.3时, 应当考虑删除该题项;其次要检验问卷的信度, 信度是指对同一或相近的测量对象进行反复测量时,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是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所测变量的程度。我们利用Cronbach’s a系数检验各变量量表的信度, 若删除某些测量题项可以显著提高Cronbach’s a系数则考虑删除该题项;另外, 要检验问卷的效度 (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所得因子与量表设计维度的一致性, 并利用Bartllet′s球形检验来测量量表的效度。

(1) CITC及问卷的信度分析。

利用SPSS18.0对问卷中各题项得分进行可靠性分析, 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整份问卷的Cronbach′s a值为0.909, 各维度的Cronbach′s a值在0.73至0.88之间, 表明问卷很可信。量表中第18和24题的CITC值小于0.3, 且删除题项后可以显著提高Cronbach’s a系数, 故将这两个题项删除。

(2) 问卷的效度分析及因子分析。

整份问卷 (删除18和24题后) 的KMO值为0.847, 根据统计学家Kaiser提出的标准, 当0.8

表1的第六列是对30个变量正交旋转的主成分分析矩阵, 文章仅列出了在该因子上得分大于0.3的题项得分, 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为最大方差旋转法。可以看出, 第一个因子变量所反映的第1-11题基本上属于原量表所划分的“转型能力”构面, 但是其中第1题和第8题在该因子上的载荷小于0.3, 应该删除;第二个因子变量所反映的第12-14题都属于原量表所划分的“利润增长率”构面;第三个因子变量所反映的15-26题基本上属于原量表所划分的“人力资本价值”构面, 但是第19、20、21和23题在该因子上的载荷小于0.3, 应该删除;第四个因子变量所反映的27-32题则属于原量表所划分的“劳动生产力”构面。说明试测结果基本上与量表第一轮的完善结果是相符的。

根据分析结果, 对原有量表的删除调整过程如下:①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30的项目, 从表中可以看出, 第1、8、19、20、21和23题的因素负荷均小于0.3, 应该删除。②删除具有多重负荷且负荷值比较接近的题项。根据各题项在各个主成分下的负荷, 第10、11、17和30题的负荷比较接近, 故将其删除。经过以上的删减, 剩余的题项及解释维度如表1加粗的字体所示, 共剩余20个题项。

3.3 分析结论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专家访谈, 设计了初始量表。借助CITC、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等方法, 最终得出企业长期生存能力测量量表的题项及维度。该表可用于企业了解其长期生存能力水平, 找出影响其长期生存能力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张思平.如何提高金融危机下义务中小自营出口的生存能力[J].企业家天地, 2010, (10) :56-57.

[2]吴利华, 刘宾.企业生存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与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1) :156-160.

[3]任佩瑜, 贾明江, 吕力.竞争条件下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2005, 5:18-23.

[4]王国顺, 唐健雄.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整合构架剖析[J].预测, 2008.3:23-28.

鸿海: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篇11

和所有累积了第一笔不多资金的企业家一样,这一笔资金到底是去赚快钱还是去做实业?但是郭台铭放弃了后来涨了数倍的土地买卖机会,选择投资建厂,引进新设备,和信赖的员工摸索生产工艺和流程。这个过程非常辛苦,每天辛苦加班到深夜。以至于创业的前几年,郭台铭都在问自己:“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吗?”

靠着第一批模具机器和和技术积累,鸿海开始和台湾前十大制造商有了业务往来,开拓了第一批生意。于是,郭台铭省吃俭用,累积下来的又一批资本金不断被投入到购买更精良的设备上。1984年,鸿海从美国引入高级设备,整整花掉公司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不仅如此,随后的几年,相继从瑞士引进高级设备,聘请日籍顾问,又引进日本的精密机械技术。公司人员不到千人,郭台铭就慷慨地大笔资金送员工到海外学习。鸿海前十年的创业,完全依靠鸿海“有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和广大的国内中小企业一样,既拿不到太多的政府扶持政策,也无法拿到银行的信贷,仅仅依靠着小额资本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除了吃苦耐劳精神和强大的专注力,郭台铭还有极强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又变为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能力。在管理工厂的同时,郭台铭和所有重要的客户交朋友,了解这些人的想法,掌握一线厂商全球it行业的沿革趋势,甚至,他还深入了解客户公司管理。

1983年,鸿海就利用日本的进口设备,开发完成第一批连接器,正式进入pc领域,鸿海进入每年20%成长的稳定期。再过五年,鸿海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1000名员工、2.5亿元收入的企业。

郭台铭没有放慢脚步,他观察到大陆的投资机会,开始大举进军,利用深圳的土地、人力资源,设下鸿海日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接下里的十年,鸿海大产能、低成本、高技术的竞争力,陆续从1g集团抢走苹果订单,成为思科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拿下索尼playstafion游戏机订单,英特尔奔腾四连接器订单。不可思议的是,2003年,鸿海还同时拿下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订单。在手机和fft-lcd领域,鸿海远不是一个先进人者。早在1999年,各大厂商已经“为手机狂”时,郭台铭认为手机制造成本过高,一直按兵不动。一直等到手机价格足够为大众接受时,郭台铭拿下国际前列数家手机厂商的巨量订单。两年过后,富士康国际从鸿海集团单独分离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同样,在手机毛利往下走时,鸿海开始向tft-lc和纳米技术进军,。举投入200多亿元,又从最后的进入者改头换面进入第一阵营。

郭台铭下一步又在想什么?他的下个行业布局又渐次展开,这几年,鸿海宣布投入1000万美元设立上海安心购,重启it渠道扩张计划。

此前,鸿海通过旗下广宇转投资赛博数码布局内地零售渠道市场,目前已成长为内地三大3c产品零售商之一。在去年底内部高级主管会议上,郭台铭强调,“2009年将全力抢攻内地it渠道市场”。也在今年,郭台铭投资1亿元台币与讯联共同成立康联生医科技公司,突然切人生物科技。还有一款未来的秘密武器~纳米技术,郭台铭在透露,纳米技术第一个商品化产品花了将近10年的研究时间,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公布。

社会生存能力 篇12

关键词:女子防身术,大学生,生存能力,培养

只有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才能在日后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弱肉强食的残酷社会里取得有利地位和条件, 在大学生生存能力当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保护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而女子防身术则正好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和训练该方面的能力, 从而在日后面对危难情况时能够做到临危不惧、从容应对。

1 女子防身术的概述

1.1 女子防身术的定义

女子防身术是女生在遭受危险暴力等侵害时能够抵抗和反击不法分子的一种自卫方式。女子防身术作为一种专门的武术技术, 主要包含格斗、擒拿、摔跤等各种自卫防身术, 从而能够在遇到危难时有效摆脱和制服坏人、保护自身安全。女子防身术主要的传授对象就是女生, 通过将各种错综复杂的武术招式和防身技巧进行简单的单项分解, 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套路和招式从而降低女生的学习难度, 女子防身术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实用性,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遵循任何固定的规则和套路, 以最终能够制服坏人为根本目的, 因此, 女子防身术一般没有过于复杂的招式和技巧, 基本都是招招制敌[1]。

1.2 女子防身术的内容

女子防身术主要有两大组成部分, 分别是徒手抗敌和武装抗敌。徒手抗敌主要是指女子运用各种经过分解和重新编排后的武术招式和防身技法, 比如跆拳道、空手道、散打、拳击等中的经典招法徒手抵抗坏人;武装抗敌则是指女子在抗敌过程中拥有必要的防身武器, 比如小刀等各种尖锐物品, 或者是防狼喷雾剂等, 在各种武器和工具的帮助下摆脱或对抗不法分子, 从而有效保障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3 女子防身术的重要作用

女生因为生理上的原因, 加之女性一般比较漂亮又稍显柔弱, 一直是不法分子的主要攻击目标, 现在有很多不法分子专门对女大学生下手, 对女生进行抢劫、强奸等一些不法暴力行为, 严重威胁到了女性的各项安全, 因此, 女子防身术的提出和运用, 使得女性在面对各种危险暴力侵害时有了能够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武器, 在使用女子防身术后绝大多数女生都能够转危为安, 拯救和保护女性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女子防身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

2 大学生生存能力的概述

2.1 大学生生存能力的内容

大学生生存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自主独立、社交往来、随机应变、处理问题、实践操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指的是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中遇到与自己的预想产生落差, 或者在工作生活与情感上遭到挫折和失败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克服困难继续勇往直前的能力;自主独立是指大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能够有能力脱离父母的关怀、尽量不寻求他人的各种援助, 独自一人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能力;社交往来指的是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交观念、能够正确做到待人接物、与其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的能力;随机应变指的是大学生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或者超出预期的情况发生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反应, 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时, 能够冷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由, 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或所学知识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实践操作指的是大学生能够将各种理论知识融入具体活动当中的能力, 尤其是针对那些理工科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组织管理是指大学生具备能够将闲散人员经过组合变成一个集体从而发挥出最大优势的能力, 一般主管或者领导等工作岗位尤其强调组织管理的能力。

2.2 培养大学生生存能力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是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然途径也是必备技能, 大学生在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后能够从容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危机情况, 大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生存能力完美融入社会, 在社会和工作岗位中实现自身价值, 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美好未来[3]。

3 女子防身术对大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

3.1 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性

首先, 女子防身术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女子防身术是一种单独的格斗技术, 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经常是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 这与其他需要团队合作的方式有着最明显的区别, 女子防身术的教学对象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学习女子防身术后, 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能够快速提高自身的独立能力, 摆脱以前必须依赖父母、依靠朋友的习惯。此外, 女子防身术经常需要根据不法分子的具体攻击招式和攻击套路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化与改变, 大学生在学习时经常要考虑到坏人可能会出手的各种不同方法更新女子防身术的招法, 提高女子防身术的实用性, 因此学习女子防身术还能够有效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冷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提升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大学生在学习女子防身术时最少是两个人, 一个人扮演攻击角色另一个人扮演防守角色, 在两人的相互配合与对抗练习中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现在的一些大学生有很多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沟通和交流, 大学生患自闭症和忧郁症的人数正在逐年上升, 女子防身术这种极具对抗性的防身格斗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教练和对手进行深入密切的沟通, 尤其是女子防身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摔打等方式能够有效将心中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通过正当的方式进行发泄, 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阳光的心态, 使得大学生能够变得更加活泼和开朗, 能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面对日后的生活[4]。

3.3 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

学生想要掌握和熟练使用女子防身术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并且学习女子防身术不是一蹴而就, 短时间内就能获得成功的, 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经常会出现受伤等情况, 尤其是对学习的新动作不熟练的情况下会出现反复跌倒等情况, 这与大学生日后要面临的真实社会其实是一样的, 大学生在日后的就业生活中必然会面对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失败和挫折, 通过学习女子防身术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抗打击能力, 在面对失败时不气馁, 通过不断拼搏和努力来克服各种困难, 最后实现成功, 在某种程度上, 女子防身术可以看做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挫折教育。

3.4 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女子防身术本身包含的各种擒拿格斗技巧都具有极强的对抗性, 尤其是女生在面对不法分子时就是需要利用女子防身术进行抗争, 因此, 女子防身术能够有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现在的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竞争相当激烈, 学生在学习女子防身术时通过不断转换攻防角色, 抵御对手的攻击, 在与对手不断的博弈之中强化自身的抗争意识和竞争观念, 在接下来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时能够做到从容面对。

4 结语

总而言之,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 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一直悄然蛰伏在当代大学生的身边, 不谙世事的大学生在日后走向真实社会中时很有可能不幸“中招”, 为了保障大学生在校和在社会中的安全, 首先就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 在此过程中女子防身术能够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学习女子防身术后能够有效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时而残酷时而温情的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宏图, 袁敏.我国大学生生存教育培养策略的研究[J].运动, 2014 (1) :71-72.

[2]陈炜.基于女子防身术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存教育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2 (2) :210-213.

[3]文英兰.浅议女子防身术对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 (10) :61-62.

上一篇:护理安全文化下一篇:喜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