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存

2024-10-24

组织生存(精选4篇)

组织生存 篇1

教师是一种职业。对于从事该职业的群体,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 也是一种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时代的框架下, 如何缓解生存的压力, 如何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自身使命, 如何实现自由、自主, 教师在变换的历史时空中, 体验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也带动教师职业向前发展。

一、早期教师的个体化生存

教师伴随教育活动的产生而出现。近代教育制度形成以前, 教师职业缺乏外部支持和保障, 教师体验着个体化生存。

社会知识的垄断状态限制了教育活动的规模, 教育活动主要基于个人、家庭或者家族的需要而产生。教师处于分散状态, 难以在统一的教育行动中实现相互理解和支持。孤独、寂寞、独立与自由是个体化生存状态下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

所谓孤独是指教师孤立无援, 无法从社会系统中获得任何支持和保障。这一阶段, 教育事业的整体规模较小, 教师的需求量不大, 社会对于教师缺乏整体认识, 更不可能建立相应的支持和保障体系, 确保教师生活的稳定。教师只能通过四处流动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存。再加之,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教师主要流向上层贵族家庭。尽管衣食无忧, 但却是寄人篱下, 社会地位较低, 个体权益缺乏保障。也有些教师不依附权贵, 独立谋生, 凭着自身的学识四处流动, 但他们的生活就更加艰难, 很多人困窘不堪, 完全自生自灭。

另外, 教师作为临时雇佣人员, 其职业生涯充满了诸多的偶然性, 蕴含着无限的寂寞。很多学识渊博之士都是在生活逼迫之下“退而求其次”成为教师的。教师生涯非但不是他们人生境遇的辉煌时期, 相反却是最为落魄之时。因而, 只要有更好的选择, 他们随时可能退出教师队伍。在这一时期, 个体是否成为教师, 能否成为教师, 任教多长时间都是完全不确定的。教师的职业生涯被失落、失望与寂寞填满。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非常微弱。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 这一时期的教师都十分独立。他们依赖自身的真才实学获得任教的资质。当时的教育水平较低, 尚未建立起统一和完善的教育制度, 教师主要流向中、高等层次的教育机构。执教于这些机构的很多人都是大学问家。如, 被人称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1]的智者。这是一群学识渊博、善于言辞的辩论之士。他们来回穿梭于古希腊的各个城邦, 将智慧传授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收取一定的学费, 并以此为生。普罗泰戈拉是古希腊最受尊敬的智者。他从事教学活动前后达40年, 游历了很多地方[2]。在《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一书中, 作者认为只有“知识分子”这个词能够概括并确切表明教师这个群体。这充分说明早期教师在整体上具备很高的学术水平, 这也是教师独立的重要资本和条件。

自由是个体化生存状态下教师最为耀眼的生命标签。苏格拉底出身贫寒, 却崇尚知识, 乐于在街头巷尾与他人进行开放式的讨论, 进而开展社会教化。他没有固定的学生, 也没有定期的演讲, 一切的教学行为都是自由而率性的。柏拉图是苏格拉底思想的忠实继承人和发扬人。他出身雅典贵族家庭, 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 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在我国,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3]。动荡的社会现实孕育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满腹经纶的大师们既兴奋又沮丧。兴奋的是学术自由、思想解放;沮丧的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只能接受“丧家犬”似的四处飘零的命运。孔子、孟子亦然。二者都怀揣治国理念, 但生逢乱世, 最终都只能成为私学教师, 过着四处飘零的生活。

早期教师的个体化生存是时代和教育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从个体生存的角度来看, 教师是比较独立和自由的;但作为一个群体, 教师却是势单力薄, 无依无靠。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计划、管理教育事业以及教师的相关事宜。教师的数量、种类等都无法统计, 没有人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的未来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这是当时教育水平极低的真实反映。极少有人认识到国家的强势推动以及体制的关怀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和支持。直到近代, 随着教育体制在各国逐渐确立, 教师的生活才获得真正的转机。

二、制度庇佑下的教师

个体化生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教师精神上的高贵, 但却容易造成教师生活境遇的恶化, 最终损害教师的根本利益——使其所代表的职业被人轻视、忽略甚至遗忘。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成为一个契机——教师改变命运, 获得认可、保障与支持。

在西方, 教师最早告别个体身份是在古罗马时期。古罗马帝国非常重视教育, 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加强, 教师也随之从自由孤独的个体变成国家教育体制内的职业教师。在古罗马的维斯帕西安统治时期, 一部分文法教师和修辞教师的薪金已由国库支付。这种措施使得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4]。而在我国, 汉代继承了秦代的吏师制度, 这一制度虽有偏颇之嫌, 但将教育作为一项独立的事业统归国家管理的做法却是值得肯定的。汉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 教导博士弟子。这标志着国家官僚机构中有了独立的教师, 教师职业也开始成为国家正规的职业[5]。

教师获得制度的庇佑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 只有当一个国家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和平的政治环境时, 教师才有可能在国家教育体制的保障下成为真正稳定的从业群体。

18、19世纪, 普及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确保合格教师的供应以及维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提高教师的从业门槛, 规定教师的候选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素养,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待遇。“普鲁士于1810年7月12日颁布考选教师的饬令, 对于学校师资教育做出了新的规定。……从此以后, 未经考试合格人员不得录用为教师, 学校的捐资人再不能把未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提名和任命为教师。”[6]

教师任教资格规定的出台是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既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日益健全, 也意味着教师成为教育体制的正式成员。教师在名义上摆脱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不过, 对于习惯了自由、流动生活的教师而言, 体制的形成和确立具有更为复杂的意义——既是保障也是束缚。

首先, 教师成为国家认可的专门职业, 有的国家还赋予教师公务员身份, 专为国家和政府而教。教师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内“吃皇粮的人”。教师的生存与发展获得了极大的保障,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群体成为国家教育体制的代言人、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教师生存状态的改变也引发教育的整体变化:教师队伍的壮大, 更多的人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人才培养的效率迅速提高,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更为规范, 教育质量全面改善。

其次, 从业资格的规定推动了教师职业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以及科学化。教师正式告别甚至是永远告别昔日独来独往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管理、监督、激励等。教师在融入体制、接受体制护佑的同时, 也难逃被体制控制抑或成为体制内看客的命运。“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决策者开始追求效率优先、技术至上, 他们实行定岗、定编、定责, 按照统一的规范, 对教师及其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全过程、封闭式的量化管理, 且美其名曰‘科学’的管理, 这种管理自上而下, 逐层布控, 遵循统一规范。教室成了相互监视、比较、竞争的场所。一切被量化, 教学被异化为量化操作的技术活动, 教师变成了‘技工’, 变成了一堆可以描述、度量并能相互比较的数据。”[7]

另外, 教师从教资格的认定也容易造成教师自由和自主意识的部分丧失。这是制度本身的特性。“社会制度是保证秩序和利益的手段。”[8]教育制度的确立与

2013年9月上半月版47

日渐完善虽然有助于建立教育秩序, 保障教师权益, 调节教育关系, 但其内在的品性决定了它更多的是需要服从而非反抗。体制内的教师只能以服从作为其与制度保持一致的唯一方法。长此以往则必然使得教师的批判意识消退, 独立精神日渐淡化。教师群体的心理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惰性、懈怠与停滞成为教师制度化生存的伴生物。教育制度的日益完善为教师生活埋下隐患。

三、迈向组织化生存

“人的行为是为了构成某种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别的。”[9]教师在时代浪潮下的尝试、努力与改变既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 也是为了不断追寻生活的意义。除了稳定与舒适的生活, 教师还有更多的渴望和更高的追求。他们先天所带有的知识分子的抗拒意识, 使其难以忍受制度对于内在自由的长期束缚。他们一方面与制度达成妥协, 同时也在寻求另一种更具弹性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以平衡个体生存、群体发展以及专业进步。在结社文化的影响下, 教师及其职业开始向组织化生存迈进。

教师的组织化生存首先表现为教师自发组成专业组织, 最终使得教师与所属专业组织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和高度依赖的特殊关系。而这是以结社为基础和前提的。教师结社很大程度上基于教师期望摆脱自身的孤立状态, 以组织化的方式捍卫自身的权利、人格独立和尊严, 寻求个体与群体利益的满足。教师结社最早出现于18、19世纪, 到了20世纪则已经非常普遍。形形色色的教师组织开始活跃在各国的教育舞台。如美国的全国教育协会 (NEA) 、美国教师联盟 (AFT) , 英国的全国教师联合会 (N U T) , 德国的德国教师协会 (DLV) , 法国的全国教育联盟 (F E N) 。尽管这些组织在历史、目标以及会员组成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它们都以维护会员 (主要是教师和教育系统相关工作人员) 的利益为己任。所有的教师组织都高度重视改善教师的生活现状——改变教师薪水微薄、地位低下、缺乏保障的境况。

以美国为例。直到19世纪中期, 美国教师的生活仍然可以用以下词汇来描述:地位低下、收入微薄、任期无保障。教师被戏称为“牛奶管理员”“课堂警

482013年9月上半月版

察”。因而, 19、20世纪美国教师的结社首先意味着一种反抗——挣脱那些命运强加给自身的不合理的枷锁, 与所有牵绊教师自主追求、自由发展的力量抗争。这也是教师组织化生存的首要动力——弥补个体的缺陷, 突破制度的障碍, 寻求教师职业地位改善的其他途径。体制的接纳既意味着教师与其生存环境达成妥协, 实现和解, 也意味着教师很容易成为制度的“奴隶”。正如有人[10]所描述的, “教师的生活世界单极化, 严重倾向‘教育的世界’而忽视了‘人的世界’。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权利的丧失、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被忽略, 以及教师生命价值被漠视”。因而教师组织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渠道——释放教育体制强加的内外压力, 获得一种专业存在的满足。

教师走向组织化生存还源于这样一种动力和意识, 即教师渐渐意识到自身已成为社会独立的阶层, 逐渐产生了强有力的团结精神, 并因作为学术专业的成员而有了光荣感[11]。这种光荣感赋予教师对自身职业更高的期待。他们意图通过自发建立的专业组织影响教育决策, 以体现对教育的深度参与和全面渗透。以英国第一个教师组织, 即成立于1870年的全国教师联合会为例, 20世纪70年代, 该组织就已经是英国教育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有人[12]这样形容该组织当时对于决策的影响力:在许多广泛的议题上教育部寻求他们的意见, 可以见到的是教育部持续的将许多政府通论草案送到教师组织, 并要求建议与意见, 甚至有时是协助。有时教育部的官员拜访教师组织的总部以讨论政策议案。英国教师联合会的举动并非特例, 很多国家的规模较大、势力较强的教师组织都有类似的渴望和行动。

借助专业组织, 教师拓展了生命空间, 实现了职业形象的突破。有人对此颇有微词, 指责教师不再甘于做默默无闻的“蜡烛”, 而试图成为耀眼的政治明星和经济利益的追逐者。这些批评并非全都失之偏颇。不过, 回望教师经历过的那些屈辱、卑微与贫穷的岁月, 我们不难发现, 组织化生存对于教师及其职业, 乃至教育本身, 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教师组织实质上担负着凝聚教师群体、整合教师文化、教育教师个体等多项功能。它是教师群体文化的展示台, 专业教育意见的容身之所。教师参与专业组织, 教育认识上的缺陷会得到修补, 专业的教育眼光会得以拓展, 专业的教育精神由此生成。教师专业组织是教师行业、教师群体实现文化自治、文化更新的舞台[13]。组织化生存表面上改变的是教师的生活方式, 实质上却彻底扭转了教师的思维与行动, 为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命个体提供了可能。

四、结语

个体化生存使得教师能在较大程度上保有身体和精神的自由, 但却无法成为联系日益紧密的现代社会中教师的最终选择。制度庇佑下的教师尽管获得了生存条件的改善, 但却有无法回避的约束和难以言表的苦衷。组织化生存既能够兼顾个体化生存的优势,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的缺陷, 更容易使教师感受职业尊严、体验职业幸福感。更确切地说, 组织化生存包含对教师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与保护, 代表着教师职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方向。

教师的组织化生存并不意味着彻底告别个体化生存或抗拒个体化生存。事实上, 教师个体的心智和行为能力在自主结盟和组织化过程中获得了明显的增长。教师结社和教师组织的建立使得教师能够克服自身和制度的缺陷, 将教师个体的优势有效集中, 通过教师组织的功能发挥来增强教师个体与团体的力量。

组织化生存也不意味着体制必须被打破。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教师自主意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体制保护和监督之下, 教师才能习得自主能力, 才会意识到自主、自由的宝贵。当日渐完善的教育体制无法在功能和形态上满足教师群体的需要时, 制度创新就必须提上日程。组织化生存只不过是教师主动实施制度创新的一种尝试。制度创新也并非对原有制度的摧毁, 而是寻找弥补缺陷的方式。通过自主结社, 教师在体制外生成了激励制度创新的力量。有西方学者曾经指出教师组织依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其中之一就是“有利的社会政治气候, 为职业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平台”[14]。可见, 教师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不仅依赖于教师群体自身, 而且依赖于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推动。

教师的组织化生存包含更多的自主性和人性化:组织化生存既关注教师的真实感受和要求, 也高度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 将教师的生活与组织的发展进行了高度的整合, 帮助教师寻求和建构有意义的生活。而这正是当前教育制度的缺失, 也是未来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最需要重视的。教育制度“应体现人性的要求, 社会公众才会特别地爱护和珍视, 教育制度也才真正具有权威性和神圣性”[15]。惟其如此, 制度才不会成为教师发展的羁绊。因而, 但凡关注教师就永远不能忘记这样一个事实, 那就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是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个体存在, 即一个包括信念、欲望、记忆、情感生活以及自主地追寻自己的目标的人”[16]。

参考文献

[1][2][4]单中惠.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209, 214, 226.

[3][5]张如珍, 张学强.我国教师职业的历史变迁[J].教育评论, 2000 (1) :61-63.

[6][11]鲍尔生.滕大春等译.德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134-135.

[7]包德鹏.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教学与管理, 2004 (4) :19-21.

[8][9]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0, 9.

[10]周端云, 邓勇.教师生活世界的回归[J].中国教师, 2007, 2 (45) :30-32.

[12]姜添辉.各国教师组织发展取向与各国教师专业发展[EB/OL].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631849.html.

[13]樊香兰, 孟旭.论专业化进程中的教师专业组织——基于文化学的省视[J].教师教育研究, 2008 (4) :10-15.

[14]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15]李江源.教育习俗与教育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 2006 (4) :220-228.

[16]郭芳.国外关于教师本体论研究述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 (4) :19-23.

组织生存 篇2

关键词:组织能力;生存发展;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3902

1企业组织能力的内涵

1.1组织能力的概念

在企业这个能力团队中这些通道和上述的协调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组织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由两部分组成:

(1)具有异质性和不可竞争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资本上(Prescott, Visscher, 1980)。这种组织资本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信息集,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由企业成员体现的企业特质性(firm—specific)信息。当成员逐渐熟悉企业特有的生产安排、管理和控制机制,以及其他成员的技能、知识程度和工作责任时,就会获得这种信息。第二、三种分别在企业成员和工作之间、企业成员之间实现匹配的信息,即从各种通道形成的各种专用性人力资本。这些组织资本具有明显的团队效应,而且转移到其他企业中是有成本的或者可能变成一种错误的信息,因而又具有企业特质性。组织资本在企业中作为产出的副产品一旦形成,在未来生产中不需要追加投资,反而能节约企业应付变化所付出的成本,有助于企业成长。

(2)具有同质性和可竞争性的附属能力(ancillary capabilities),这种能力既可以是企业通过竞争在市场提供的通道中形成的,也可以从企业内部产生参与市场竞争。

1.2组织能力的构成

(1)组织的创新能力。

诚然, 企业的组织优势或组织资源的能力优势是企业各种能力、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这种整体优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复合作用。

(2)组织的协同能力。

企业“寻找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必须集中在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必须具有4个特征:①有价值;②稀缺;③不可完全模仿;④不存在“战略性同等替代物”。但是,我们发现这些资源特征并不能确保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选择”和“能力构建”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机制,只有在资源基础上发挥组织整合配置能力,产生协同作用,才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

组织的协同能力由三个环节构成:战略导向、整合能力和配置能力。

(3)组织的执行能力。

且不论不同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不同,即使同样的资源基础,由于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组织的执行能力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种过程实现的能力来自于对信息的管理、决策制定和执行控制能力。

(4)组织的反应能力。

对企业来说,获取资源并对其进行配置整合是一种基础能力,执行和控制能力是组织活动的主体表现,但组织能力还应该有一个很重要的构成,就是反应能力。新时代带来的是超常规的变化,所以除了前两种常规能力之外,还需要对环境变化有灵敏的反应。敏捷是现代竞争的一个基本要求。反应能力分为两类,事后反应和预先反应。

1.3组织整体能力认识特点

以上这些能力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对组织能力认识和研究的发展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组织人力越来越成为组织的核心能力。

(2)组织对能力的重视从对物力、财力等硬性能力向创新力、领导力等软性能力倾斜。

(3)一源一用向一源多用的转变,或者穷尽组织资源的所有可HG潜力,实现能力和资源的零闲置。

因此,全面研究组织能力并整合组织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组织能力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组织能力决定着企业的业绩,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组织能力的竞争。

普拉哈拉德(C.K. Prahalad)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思路。它把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从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和追求对这些表现形式的模仿,转向探讨决定外在形式的内在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钱德勒在对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中,提出一国经济的发展更关键地取决于建设企业层次上的组织能力的观点,组织能力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中的深层次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组织体系中,企业间的竞争是组织能力的竞争。

企业的行为是靠组织能力运转的,不同的组织能力集合会使企业产生不同的绩效,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

2.1组织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

(1)组织能力是一种结构资源。

组织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性资源。所谓战略性资源,就是对企业形成竞争力的关键资源。组织成为战略性资源的原因是,它能够在企业目标的整合作用下把那些处于不同状态且不均匀地分布在企业内部各个业务单位和不同员工身上的有价值的资源积聚起来。由于知识具有外溢效应,加之市场交换关系的存在,任何一般性的资源都很难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支撑。要获得具有优势的且不易为外界模仿的关键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企业内部各个业务单位之间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这正是组织的基本能力。

由此,组织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是基于能力的资源,也就是说它是那种在企业能力得到某种程度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所期望的效果的资源。在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目标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和组织能力因素便成为影响一般资源转化为关键资源的主要因素。显然,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优化企业组织配置资源的能力,便会促进企业一般资源,尤其是组织化状态的资源转变为企业关键资源并且,由于组织是一种社会性质的复杂资源,虽然不受专利保护,但是更难模仿。持续的结构合理的创新活动,并辅之以不断深化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的革新和优化,就会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2)组织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

组织能力是核心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协调企业内部各个产品线的能力,以及集成多种不同技术的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组织活动,通过知识的组织可以形成知识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组织中可以形成一种机制,以贯彻和执行各种知识管理活动、激励组织成员提高生产率、协调不同管理活动、在组织中合理调配知识资源和其他资源,使得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按照惯例,我们一般倾向于把组织侠义地理解为制度,而且认为它对竞争力的影响是从属于战略的。但是新的竞争环境需要新的经济驱动力,这就需要摆脱对战略框架静态的评价。组织能力的概念是大多数资源理论的核心内容,组织能力不仅包含了公司形式,更包罗了组织过程和功能,因此它与竞争力在概念上产生了更为直接和动态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再从属于战略,而成为核心要素之一。

这种看法导致了新的战略管理方向,企业目标从追求成本最小化转变为价值最大化,组织系统从寻求协调一致到创新张力,组织结构从简单的结构设计到社会哲学,管理体系从精确手段到有机系统。

(3)组织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DNA。 

在未来,企业的组织能力将是企业的成败关键。就像达尔文所说的“适者生存”,企业维续的关键不在于它的大小强弱,而是能够依据环境的改变快速地进行调整。

创新、独特的经营模式,结合优异的组织能力,是成功企业的共同特色。①竞争优势来自内部:过去的策略规划,多集中在思考、分析外部的环境,但现在,成功来自于从内部建立竞争优势,透过优异的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city),来整合企业的科技、财务及策略实力。②灵活胜于定位:过去强调企业要有明确的定位,现在则是注重“灵活”,如何将公司的资源有效地整合,以提供顾客便快速、更佳的服务。以往的企业总是先有明确的定位后,再制定出一个漂亮的策略,但现在更在乎的是企业组织如何能够加快它的执行能力及流程、快速地完成策略的目标,也因此组织能力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

组织能力就是企业竞争力的DNA,它是独特的,源生于企业的内部,每一家企业都有不同的组织能力。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拥有所有的特长,每家企业都有不同的DNA,只要这些DNA够独特、比对手更强,它就能在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地位。

2.2组织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由于市场竞争,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组织能力,保持它的不可替代性。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能力须具备三个关键特性:时间、成本和学习。

(1)时间。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不同时间,包括重构现有资源和获取新资源的速度,对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动态复杂环境下,企业应密切审视环境,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做出评价,并在竞争对手之前迅速形成竞争优势所需的新的资源结构。

(2)成本。建立新的资源结构要求企业对其内部的一系列相关组织流程做出调整,但流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由于组织惯性所造成的组织流程刚性特征,使得这种调整必然带来一定的甚至是很高的变革成本。如果竞争对手的变革成本超过预期收益,那么他们就不会做出变革的选择,他们与市场领先者之间的绩效差异就会进一步扩大。也就是说,领先者由于率先行动而取得的优势,会在成本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强化。

(3)学习。学习如何配置资源,这有助于不同企业绩效的形成。学习效应可直接影响企业的变革成本结构,从而影响企业的变革选择。学习导致组织能力进化和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使得某些建立资源结构的方式由于低成本而更具有吸引力。在收益递增的条件下,路径依赖性的作用会进一步放大,使竞争对手很难克服其成本劣势。市场领先者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对手的竞争成本,从而保住自己的竞争优势。另外,学习也同资源配置的时间密切相关,因为学习使得企业能够更快速、有效地配置资源。

参考文献

[1]B. J. Loasby(1998).The Organization of Capabilitie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35 :139- 150.

[2]R. Langlois (1995).Capabilities and Coherence in Firms and Firms in Montgomery(1995).

[3]谭新生.组织能力观与传统资源观的比较分析——对持续竞争优势的新阐释[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4]齐中英,刘尔琦.培育企业组织能力的思考[J].企业管理,2005,(07).

如何组织农村孩子的户外生存训练 篇3

一、户外生存训练的现实意义

户外生存训练不仅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它是对体育课程的拓展, 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 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树立了大课程观的思想, 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对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对于学生增强体能, 提高生存生活技能, 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陶冶情操, 养成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户外生存训练的内容

户外生存训练源于国外的野外生活生存训练, 以各种野外活动为特征,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锻炼价值和社会价值, 近几年开始出现在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体系中, 它将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 扩展到社会, 扩展到大自然, 从而突破了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式, 增强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方面, 具备传统体育课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农村中小学各种户外运动体育教学的学习计划都正在被广泛使用。这些户外运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者有中小学教师、体育教师、生物学者、资源管理者、余暇活动指导员等等。他们制订出的户外运动的学习计划, 并使其得以实施。

三、户外生存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 适时适量

制定计划和训练方案。有雾的早上最好不要在户外锻炼。由于空气污染, 雾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人们在雾中做长跑等剧烈活动时, 身体某些敏感部位接触了这些有害物质并大量吸入, 就可能引起气管炎、喉炎、眼结膜炎和过敏性疾病。所以在有雾的早上, 我们可以把早锻炼改在室内, 不一定非要去户外。

2. 预防中暑

出发前备好常用药品, 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 随后立即报告指导员老师进行应急措施, 如治疗不及时, 容易引起合并症, 甚至死亡。

3. 注意补水

生存训练, 离不开水。因此, 必须学会和掌握水源寻找方法:可用含水植物, 如仙人掌等;沿山谷向下寻找;下雨时用油布、雨伞、雨衣等积雨;用塑料袋套住植物的叶子, 可以收集水;夜间撑起胶布可以收集露水 (特别适合于森林) 防虫防蛇等。野外水资源不太安全, 则通过净水器、明矾或在竹筒中装木炭、土、沙、石子 (分别从上到下排列) 净化, 此法还可用于找不到水源时, 用来净化小便, 过滤后可以喝。

在炎热夏天进行锻炼, 会因大量出汗使身体失去水分, 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 就会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脱水。脱水会引起血容量、心输出量、最大摄氧量、肌肉力量和肌糖原含量等下降, 出现口渴、乏力、肌肉酸疼、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少尿、烦躁不安等症状。因此, 运动中补充水分尤为重要。

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多, 必须及时补充水分, 但如果饮水方式不对, 会引发不良的后果。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饮水, 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 造成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 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 引发痉挛、抽筋。因此, 饮水少量多次, 每次喝水只喝几口, 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 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 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 让水分均衡地补充。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但不是控制补充水分, 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 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4. 注意饮食

对于参加运动的人, 只有一个词:吃!但是至少要在您开始运动之前1小时进食。这样是为了避免因为体力活动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同样, 要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 比如多汁的菜, 油炸食品等。

组织生存 篇4

HRD的本质问题,国内外学者有颇多的争议,在众多的看法中,最有生命力的当属Mclean的理论,他认为,为个人、群体、团队的竞争,为了组织、社区、国家或全人类的利益,通过短期或长期的学习活动,从而发展成人的工作知识,专业技能、生产率和满意度的潜能。

Mclean的定义里有三个关键词,第一,“竞争”。竞争的本质是生存的需要,人的生存,企业的生存和组织的生存产生了竞争,产生竞争动机的根源是利益。但随时间的推移,竞争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竞争从弱肉强食,冷酷无情逐渐走向和平共处,双赢互利。2008年亚洲人力资源高峰会将会议主题定为“绿色企业,绿色竞争力”,可见当前人们对竞争一词的新的理解。第二,“满意度”。创造物质财富是当前人们的关注点,而对人的心灵财富却被人们忽视,人们常用生产率来衡量人,而经常忽略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的内心感受。第三,“潜能”。HRD发展的是人的潜能,并且是人创造财富的潜能,因为成人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所以研究“怎样提高成人的财富创造潜能”应该是HRD学科的核心问题。

二、学科定位

HRD学科以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为出发点,是从教育的角度来开发人创造财富的潜力,以人为本,从侧重对人的管理走向侧重对人的开发,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HRD的研究对象是成人学习,成人通过学习,提高创造财富的潜力。研究对象既包括就业人口、求业人口,也应包括社会闲置人口,他们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对象;而求学人口只是基本素质教育的接受对象,他们只是潜财富的创造者,是潜在的人力资源。

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各领域都关注人力资源问题,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理论关注教育投入和经济效益;管理学中的HRM关注对人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学关注人口问题(population development),心理学关注的是HR的心理承受问题,教育学中的HRD则关注人的潜能的开发,这是学科之间的区别;同时,各领域之间又在相互借鉴,相互吸收,联系紧密,不断交叉与融合。

教育领域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都关注人力资源问题,职业教育关注人的职业素质培养,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决定了HRD的起点;成人教育为HRD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关注成人全方位的生活,HRD因关注人的创造财富的潜力的开发而从成人教育中独立出来,是经济和教育两个领域交融而出现的新学科。

三、学科发展趋势

一是从理论领域走向实践领域。HRD在中国刚刚起步,我们的理论领域亟待充实,我们不能全部照搬西方的理论,而是要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实现HRD和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建设的同时,更可贵的,我们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我们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我们要在实践领域验证HRD理论,在实践中校正理论。二是从企业走向一般民众。企业在国内并不是人力资源的全部,国民仍有大量的农民、技术人员、公务员,仍有大量的自由职业人员和待业人员;开发的目标不能单纯就是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而应包括具有创造财富潜力的所有个体和组织。

HRD学科的出现是时代的要求,具有全新的视角,它以个人价值实现为出发点,是个人价值追求和组织生存较量的结果。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的背景下,HRD学科一定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带来无穷的经济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美]雪伦·B.梅里安.成人学习理论的新进展[M].黄健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杜以德.成人教育发展纵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下一篇:第二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