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师(精选12篇)
中国高师 篇1
摘要:我国古代音乐中,筝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筝艺的传承经历了很大的波折,新时代中,它带给了现代人与众不同的享受。现代高校当中开设的古筝教学,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它不仅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音乐爱好者,同时也很好地传承了我国古代音乐艺术。本文从筝艺的传承过程中,总结其已经形成的优良传统,为探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师学校的古筝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筝艺传承,优秀传统,高师古筝教学
一、中国筝艺传承的优秀传统
(一)寓教于乐
筝和琴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乐器,然而二者的发展历史却不尽相同,琴更容易得到统治者和上层阶级的认可和应用,而筝虽然受到很多文人的青睐,却不如琴流传得广。 我国古代的周公、孔子和孟子对于筝艺的传承和教育都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方法。周公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加强统治力度, 重视运用音乐来培养人的德育;孔子将礼乐课程安排在学生学业的最后时期,突出运用音乐传授礼仪的方法;孟子则将前两者的教学进行了结合,促使伦理同现实的筝艺学习相结合,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孟子相信,如果人能够在后天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筝音乐中的快乐,就能够实现用音乐改造人性的愿望[1]。
(二)寓教于美
音乐是一种美的存在,它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因此, 我国古代音乐艺术家不仅在古筝艺术当中意识到了美的存在, 同时在传承筝艺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其审美功能的传承。 我国古代文学大师孔子在欣赏古筝演奏的《韶》以后,产生了“不图为乐制至于斯也”的感受。能够看出孔子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美的感受。因此他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自身在音乐中所体会到的美来教育和启发学生。孔子在进行乐教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筝艺的教学,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寓教于美的思想。筝艺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技巧,同时还要利用包含的情感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高师古筝教学的现状
(一)注重技巧,忽略心灵感受
古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现代人对其的重视和爱好, 然而高师学校在进行古筝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大量的弹奏技巧,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古筝音乐当中包含的灵魂和情感。由此可见,古筝教学整个过程, 理论同技巧是相互脱离的,学生们针对“勾、抹和托”等技术手段都能够进行熟练的运用,却对各种古筝曲目的作者、 流派及创作背景毫不知情,这样机械地演奏出的音乐毫无情感,无法打动观众,更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和训练。
(二)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
现阶段我国高师学校在进行古筝等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大部分采用西方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式,而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在音乐种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种种教学方法和理念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古筝音乐学习过程的个性和自我发挥。高师学校的古筝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们的音乐才华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2]。
三、高师古筝教学的改革
(一)古筝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新时期高师古筝教学,应以尊重我国古代乐器所传达的美感为教学中心,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领悟,同时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全面培养。
例如在进行《高山流水》这一浙江筝曲的讲解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将“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一经典故事介绍给学生, 学生们通过了解曲目背后的故事从而心声尊敬和向往,对这一曲目也能够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更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音乐的美。该曲分为上部和下部,对上部“高山”的讲解, 教师应将其质朴的音调同“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其内在美感;下部“流水”,其内的快速五声音阶琶音效果能够充分展现出水的澎湃,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美感。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美感是增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的重要手段[3]。
(二)增加实践教学
高师学校在进行古筝和一切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转变传统以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方式, 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练习并参加多种音乐活动,增加学生同音乐接触的机会,促使学生亲身体会音乐的魅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加学生锻炼技巧的机会,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中美的体会。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引导学生进行编排和排练节目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同时在编排和排练中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高师 篇2
考入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学生,一般都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就为钢琴教师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参差不齐,但教师的教法如果得当,每个学生都会受益匪浅。
外国的钢琴教学法发展至今日,形成了多种教学观点并存的局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懂得合理借鉴、运用外国的钢琴教学法,洋为中用尤为重要。
一、运用培养学生综合性音乐才能的教学法
帮助学生培养几种钢琴学习中必备的能力。
(一)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
对于学习钢琴起点较低的学生,要通过讲解和赏析的方法使学生对作品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弹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介绍与此作品风格有关的内容,如作曲家的个性特征、最为出色的创作领域、作品所处的时代特征等。首先以生动、贴切的语言使学生对作品、作曲家有初步的了解。
对于学习钢琴起点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发现他们个人对作品风格理解上的偏颇。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作品风格,并能用语言正确地表述出作品的个性特征。但是,由于学生的内心体验不够丰富,在音乐中难以显露出某种个性,所以,要让学生先听自己弹奏的效果,让他们自己发现所听到的和心里想要的效果相去甚远。然后,再让学生听大师的演奏效果,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在内心听觉方面有新的体验。这样,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发现问题,让他们不断在内心积累对音乐风格的体验,他们就会逐步学会在弹奏中体现出作品应有的风格的能力。
(二)理性分析作品的能力
对于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简要分析和声、织体、曲式的能力。进行这种分析耗时不宜过多,因为钢琴课毕竟要以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为主。但是这种分析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加强听觉方面的记忆,避免只运用单
一、机械的手指记忆。而且,大学生学习钢琴,应以理论带动实践。这种在教师启发下的分析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对于已具备某些分析能力的学生,教师就要多运用讨论的教学法,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再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为学生拓展出一个问题的方面。比如表情术语更深层次的含义、节奏韵律感的把握、旋律的走向、和声的色彩、织体发挥的作用、声音的层次感、运用踏板所产生的效果等问题,要先让学生有一个总体的设想,教师再适时地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最恰当地理解乐谱。
(三)完善钢琴演奏法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登台表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师范院校里表演实践相对机会较少,再加上平时准备的也就不够充分,偶尔勉强上台,效果差强人意。若想改变这种窘况,就要在平时培养学生对表演抱有平常心的理念。让他们明白,钢琴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随时做好演奏的准备。因为如果只有考试而缺少舞台实践,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成了走马观花,很难深入把握作品。相反,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模拟一些舞台实践活动,学生就会在主动演奏的环境中,逐渐具备舞台表演的心理。
喜欢登台演奏的学生,必然是想有一个好的表演效果。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特别需要得到培养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刻画音乐艺术形象的能力。因为钢琴演奏是让作曲家心中的音乐形象和情感通过演奏者自然、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以引起听众的共鸣。那么,这种音乐形象的刻画,对各种情感的体验,是在每节课、每次课下的练习中贯穿始终的。虽然,有些学生的弹奏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要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技术与音乐要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二、运用培养学生弹奏技术和乐感并重的教学法
学生在提高音乐才能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弹奏技术,丰富产生乐感的表现手法。
(一)协调身心,培养学生用心、用耳倾听音乐的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有些是在考学前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学过钢琴,所以在弹奏技术中存在着身体不协调等问题也是相对正常的。在手指训练方面,常见的问题就是指尖触键时没有触键点,这固然和学生以往练琴的方式密切相关,但是,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方法,不断巩固,在一段时间内强化难题,并经过反复正确练习,学生才会掌握基本正确的弹奏法。在手腕训练方面,教师要在强调指尖、手掌关节应有状态的前提下,练习手腕不同方向的运动动作。手腕不做任何配合手指的动作的毛病在高师学生中是很多见的,因为练习阶段衔接的不妥,所以一些学生仍然死守弹琴只用手指的原则,这时,教师就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手腕是否在弹奏中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再指导学生读一些钢琴教学理论的书籍,使其在观念上树立正确运用手腕的理念。在手臂训练方面,特别要教会学生找准重量下沉的感觉。在这方面的教学中,要注意在“手指学派”和“重量学派”间找准平衡点。这两大学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精华部分,避免其不合理的成分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此外,在完善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心、用耳倾听弹奏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中,多用范奏与讲解结合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因为用耳倾听,最先听出区别的不是自己的弹奏效果,而是别人的弹奏效果。所以,教师既要做正确弹奏的范奏,又要指导学生弹错的范奏,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正确的弹奏效果,培养正确的声音观念,直至能够自觉发现自己弹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用心倾听的方式,就需要教师运用讲解的方法,以启发、比喻的方式调动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感悟音乐的能力,让他们在大师的弹奏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尝试将这种内存于心中的感受通过音乐转化出去,再挖掘自身音乐想象力方面的潜能。
(二)以系统的钢琴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练琴的能力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适宜采用由点到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钢琴学习理念,熟悉系统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理解某一点的问题,再扩展到相应的知识面,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上辅导的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同类的曲目在课下进行练习。因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练琴时间方面是极其有限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所以特别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多赏析作品。即使自己没有弹奏过很多作品,也要花时间去领悟钢琴家在弹奏技法方面的特点、声音效果的特点、刻画音乐形象的特点,再联系教师所讲过的基本理论,明晰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不论学生处在哪个学习阶段,教师都要强调指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确立最适宜自己弹奏的指法;明确技术难点,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难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适合自身的、以音乐为主要练习内容的练琴方法。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方向,教师要特别注意外国教学法的发展趋势,以及适应新时期各派钢琴教学法共存、独树一帜、融合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运用,使学生学到基本正确的弹奏法,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发展的、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意识。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钢琴演奏的正确理念,在音乐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参考文献:
中国高师 篇3
【关键词】高师 中国美术史课程 “四结合”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05-02
教学评价作为现代教学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优化课程管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和弊端,推进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提出“四结合”教学模式的构想,即在教学中实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史论课程与专业技法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专题讲座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四结合”。建构“四结合”教学模式,笔者不仅探究了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还希冀通过对其教学评价的探索进一步促进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发展。
一、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影响和制约下,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工作存在着若干问题。
(一)美术史教师忽视教学评价工作。在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一直是薄弱环节。美术史教师往往忽视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或不具备有效开展教学评价的知识与素质。而事实上,准确、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和分析、导向和促进等功能,是提升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教学评价主体单一。传统的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评价权和话语权集中在教师一人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教学评价主体单一,不仅不利于建立民主的教学氛围,而且不能促进学生诞生精彩观念和自主建构知识,使教学评价成为教师“控制”学生和教学的一种手段,压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评价内容单一。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两个方面,其中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从教师方面来说,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和素质的评价。从学生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目前来看,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化,仅仅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四)教学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当前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是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参加课程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主要的评定依据,这是一种侧重总结性的评价。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弊端,在于不能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极大地减弱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五)考试模式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传统的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评价实际上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及格率,教师往往在考前给学生圈重点、划范围,而学生往往在考试周突击复习,机械地记住书本上的知识,再照搬到卷面上。这种考试形式无形中给学生一个暗示和错误的学习导向,即只要好好背书就可以通过考试,而在考试中分数高的学生就是美术史课程学习的优秀者。如此的考核形式无益于学生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同时也无益于教师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的分析、诊断和改进。
总之,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重机械记忆轻能力与学习态度、重教师评价轻学生自评的教学评价,不仅无法客观、科学、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也无法促使教师改进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四结合”教学模式下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四结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国美术史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学评价的主体也应从教师扩展到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中,不仅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及结果展开评价,同时还要请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展开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以及小组与小组的互评,以评促学和促教。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现了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人和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评价者和旁观者,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现代教学评价不仅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提倡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中,除了教师讲授理论外,还采取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听取讲座学习和参观考察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因此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认真程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或者遇到的困难做出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办法,以点带面,尽可能激励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收获和提高。
(三)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评价,除了量化评价外,还可采用课堂讨论、展示、电子学习档案袋等质性评价方法。例如,“四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结束阶段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后,笔者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电子学习档案袋,其中主要汇集所搜集的资料、集体沟通讨论时的照片或视频、讲稿、PPT课件、文字性的反思与总结、他人的评价等主要内容。电子学习档案袋中的材料既可以呈现学习成果,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使评价“有据可行”,同时电子学习档案袋也非常有助于师生在课后的总结及反思,教师可将其中优秀的电子学习档案袋上传到群空间,供全体学生学习交流和评价。
(四)注重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作为评价的依据。作业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化、巩固课程学习,反馈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依据。但是现实当中,因为中国美术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较低,学生并不重视,教师也往往忽视作业的布置、评价与反馈。即使教师布置了作业,形式也比较单一。而在“四结合”教学模式中,因为打破了单纯的理论讲授,强化了实践教学,因此作业的形式也追求多样化,以课件和讲稿、课堂试讲、参观考察报告、讲座听后感、学习总结等多种形式出现。相应地,多样化的作业需要配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及座谈的形式进行评价。
(五)注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在中国美术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参观考察学习、讲座学习活动中其自主性、积极性、合作性、创新性等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例如在合作性探究学习和讲座学习中,某些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有些学生会积极主动跟教师联系,不断地修改完善自己的作业,表现出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较大的热情,对此教师要及时地做出评价并以适当的形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
(六)注重设计考查能力的试题。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和激励措施,如果运用得当将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其问题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传统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考试多是偏重检测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多少和熟练程度。笔者认为考试除了考核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以适应课程的改革。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考试的改革可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考题降低填空题、选择题等识记类考题的比例,突出美术作品鉴赏和评价类题型,鼓励学生运用鉴赏技巧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而不是机械地照搬课本,进而促进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2.考题设计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如考题“宋代哪两位画家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此类考题考核的是一种识记能力,而考题“为什么宋代画家马远、夏圭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侧重考核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根据美术师范生的专业方向设计考题,如“请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角色,向学生介绍唐代仕女人物画的情况。”此类考题无形中会激发美术师范生的职业身份意识,促使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
4.考题的内容应凸显对比性、联系性。传统考试多是考查孤立的知识点,而为了引导学生增加对知识的联系和梳理,可设计如“简述宋代院体花鸟画和文人花鸟画不同之处”这类的考题。总之,通过对中国美术史课程考题内容、考题类型的探索,可配合课堂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东方.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考试的改革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0(33)
[2]侯建军.新时期地方高校课程评价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3]厉凌云,范博.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9)
[4]韩凤英,陈跃华.高职院校课程评价问题及策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作者简介】刘利敏(1980— ),女,河南鹤壁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美术史论。
中国高师 篇4
关键词:教学改革与实践,直观形象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情感教学,开放式多样性教学
舞蹈艺术是一种实践性的美育教育, 是提高高校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素养性教育, 也是一种知识性教育, 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对于在高师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程, 目的就在于内外相结合, 把重点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掌握, 最根本的是了解怎样用民族素材来表现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以及动作的协调与动态美等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成为传授民间舞基本要素的基础工程。
一、高师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状及目的
对于年轻人一般都倾向于比较现代的街舞、现代舞, 因为他们可以在舞动的瞬间激发他们身上绚丽的光芒, 反映出十足的朝气与内在气质, 让他们感受到舞蹈的魅力。而传统的民族舞蹈内容单一, 教学方式古板, 很难让青少年产生兴趣;再加上近些年高师舞蹈专业的生源整体质量偏低, 素质不高, 学前基础参次不齐, 有好有坏,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固有教育体质形成的历史原因和舞蹈专业招生考试的特殊性、人为化, 形成了以往是过多教一些简单、肤浅的舞蹈组合, 以为舞蹈不用学太难, 了解就可的错误观念。时代在飞速变幻, 这样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发展了, 所以要改进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取多元、综合的方式在不改变其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现代元素, 针对学生进校后不同的专业素质进行整合, 开展民间舞蹈教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舞蹈素材, 为今后的舞蹈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
1. 选择适合的教材, 内容应针对舞蹈的内涵教授
通过汉、藏、蒙、维、鲜以及云南花灯、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这八大民族为教学内容, 采用以综合课、单元课为主, 剧目排练以及剧目赏析课为辅的教学方式。首先在综合课程中让学生对整个民族民间舞蹈有个大范围的认知, 初步了解各个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和各个民族习俗。
通过单元课有目的针对某个民族, 让学生了解这个民族民间舞蹈的核心元素是什么, 不同的组合练习表现何种风格特点、有何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作基本韵律特点等, 并要求学生学会记笔记。如:藏族舞蹈最具代表性的体态是腰部和胯部的“懈”, 这一体态特征与藏民生活、劳作、服饰穿戴以及审美情趣息息相关。由于海拨高、高寒缺氧, 气候恶劣而带来生活的困境, 老百姓需长年穿宽大的藏袍、厚重的藏靴;腰间爱扎挂满配饰的宽腰带;生产劳动时要背水、背牛粪等, 这些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都形成了藏族人民身体前倾, 腰部拉长的体态特征, 使得藏族舞蹈的腰部的“懈”和“撑”成为一个典型特殊的民族符号。基本内容是踢踏部分、脚上的步伐及协调;弦子部分, 重点是靠步与撩步及膝盖的屈伸。要强调用腰部带动的韵律意识及藏舞中柔中带刚的特点。
在单个民族舞蹈的教学中就采取元素——动作——短句——组合——片断的形式逐渐加强难度, 增强理解及表现。
2. 加强鉴赏能力, 提高审美素质
学生的审美意识较强, 教师应把这种审美意识引导和启发到民舞的教学中来, 让舞蹈与文化相结合。通过剧本赏析课, 欣赏大量艺术作品,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后进行一定的评论和赏析, 再结合教师的讲解, 读懂作品的意境, 分析此剧目是如何处理, 进行层次划分的, 从而达到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让自己内心情感与该作品产生共鸣, 从而引发自己的创作冲动。
3.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从事高师的舞蹈教师要有所区别, 不是培养专业舞蹈演员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能跳会教, 具有一定素养的专业舞蹈教育工作者, 形成自己院校所特有的教学风格, 对学生要进行舞蹈教学法的实践阶段, 首先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上就要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
(1) 运用直观形象教学。借助民族舞蹈艺术中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由被动理解到主动接受, 利用多谋体教学手段方式把民间舞蹈课上得具体生动,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美感。
(2) 运用创设情境教学, 精心创设审美情境, 提高审美感受力。可根据不同民族的特色及地理环境、人文特征的不同来加以区分创设, 以各民族舞蹈美、智、趣的特点来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运用多种手段来向学生揭示不同民族舞蹈的艺术形象。学生置身于舞蹈艺术情境中, 用心去体会,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3) 运用情感教学法, 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加意识。教师通过美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情感, 唤起情感共鸣, 使学生精神上受到陶冶, 不仅要打动视听, 更要打动心灵。合理的情感激励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 还会对学习民族舞蹈产生极大兴趣, 让学生始终保持自觉能力的积极状态, 使“要她跳”变成“她要跳”, 使“苦学”变成“乐学”, 进尔产生持久学习舞蹈的动力。
学生耳闻目睹,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就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 以我为主, 博采众长
民族舞蹈的训练, 虽与古典、芭蕾、现代的训练方法不同, 但仍要以身韵“拧、倾、圆、曲”, 芭蕾的“开、绷、直”, 现代舞的“何松何紧”为先决条件, 在柔软度、能力及表演方面有共性, 只是民族特点不同。如在训练中所强调的风格、所贯穿的韵律、所注意的部位、所应用的方法等。所以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 必须贯彻“以我为主, 博采众长”的原则, 多吸收其他舞种的优点, 通过“化合”作用加以发展, 以丰富课堂的训练。
三、实践出真知, 极大增强各方面能力
1. 通过学习不同民族风格的剧目排练课程, 参加各种社会演
出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表演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践熟悉舞台, 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方法、技能以及剧目排练的流程, 要防止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动作的规范性而忽视讲解感情表达与动作间的关联等误区, 同时还要努力克服以往在剧目表现中只关注表演而忽略教法和编创知识等问题。
2. 采取开放式多样性教学, 摒弃以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 把大自然与社会作为舞蹈课堂, 让舞蹈贴进时代表现生活。
只有深刻体会我国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舞蹈风格, 才能更清晰准确地勾勒出精致的画面。创造性是舞蹈发展和丰富的动力, 要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为了学生在以后可能从事的舞蹈编排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教学生不要单纯模仿动作, 在完成基本功学习之后, 鼓励提倡学生敢于根据时代特点创新编排舞蹈, 进入艺术实践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空间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舞蹈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 舞蹈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逐渐走向舞蹈本体的主体化、诗化、内在心灵化、内涵意蕴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这就要求舞蹈教师更要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及艺术主张, 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 不断总结、学习, 用广博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借鉴、扩展, 极大的发挥个人的独创性, 做到与众不同;而学生又学有所得, 那才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娟娟.浅谈民族舞蹈学习、表演中的文化特点[J].大众文艺, 2010, (10) .
[2]李炜, 任芳.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0, (4) .
高师合唱教学探讨 篇5
高师合唱教学探讨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音乐教育的改革正轰轰烈烈、卓有成效地进行着,与其直接相关的高师音乐教育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调整、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需求.明确高师合唱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调整目前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改革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是实现高师合唱教学顺应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关键.即从此入手,从高师合唱的“教学法”、“科学性与艺术性”、“教材中作品的理解及表现”等几方面探讨高师合唱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 者:章小琴 徐恩煊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音乐系,江西,吉安,343009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年,卷(期):“”(7)分类号:G613.5关键词:高师合唱 教学法 科学性与艺术性 理解及表现
学高师•身正范 篇6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其教育思想和理念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其教师观,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他还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在其弟子汇编的《论语》一书中有诸多富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孔子关于教师的议论颇多,综合分析其教育言论,在他看来,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养:
一、学而不厌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师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一个好的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自身需不断完善已有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这是教师对自己的事业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
二、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是古,指的是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新”是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以史为鉴;另一方面,则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旧知识是已有的认识成果,是认识继续发展的基础,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认识范围或将认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温故”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往我们的教育过多的强调学生学习要温故而知新,这里,孔夫子向所有的教师发出了要求——教师也需要温故知新,需要温习旧的知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同时,教师还应该站在时代的角度审视知识本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三、诲人不倦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教师对学生、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以教为业,以教为乐,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孔丘一生,学子三千,成事者72,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他实行来者不拒的方针,晚年也没有停止教授工作,孔子的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他一生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到细微处,他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对天质稍差的学生也不加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何以让孔丘长期坚持“诲人不倦”?答曰:“爱之,能勿老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孔丘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回顾我们的成长之路,无论你是天资聪慧亦或稍稍迟钝,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一定的影响,往往老师们更垂青于敏而好学的孩子,对天资欠佳的则抱以忽视冷漠的态度,孰不知,教师一个冷漠的眼神对学生的伤害是巨大的,因此,重拾孔丘的“诲人不倦”,学会对学生抱以爱和高度负责态度,是每位教師的必修课。
四、以身作则
孔丘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传,还有身教。言教在说理,身教在师范。教师身教的示范,对学生有重大感化作用,教师应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师言、师表、师行、师德构成了教师的品格,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学生人生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德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师言具有文明示范、点播激励的作用,师言是最直接、最好的教育功能,平时学生最爱效仿老师的言语,尤其是年龄偏小的儿童,有极强的“向师性”,因此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职业中的“示范者”的角色。语言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功,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言语中得到启迪,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使用美的言语应该成为教育学生的艺术。师表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着装、仪表、举止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会形成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偶像,对学生产生尊师、敬师的效应。师行可以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世,教师平时的行为、处事都在影响着学生,学生的行为常常是教师行为的影射。教师的以身作则、行为示范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师德是教师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的统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集中表现。教师有了高尚的师德,才能忠诚教育事业,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用爱诠释教育的真谛。
五、爱护学生
孔丘爱护关爱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他对学生充满信心,并能客观公正的对待所有学生,与学生休戚与共,当然,爱是相互的,学生们用对他们的尊敬和爱戴回报老师深沉的爱。古有孔丘爱惜学子终成栋梁,今有恩师大爱无言情满中华。还记得2004年的感动中国,那个瘦弱的身影还在我的眼帘——徐本禹,一位用爱感动中国的农村教师——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岁月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千千万万的徐本禹在中华大地传递着爱,捍卫着师者无上的荣光!当让,徐本禹还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爱学生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进行正常教育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教学相长
孔丘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共同启发进步。在共同的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喜欢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有的老师不愿意学生有一天跑在他们前头,这不应是一个好教师的态度——学术的进化正在此,作为教师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中国高师 篇7
一、中国传统器乐曲在高师视唱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它鲜活自然, 遍布民间, 洋溢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传统器乐曲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加之各类器乐均有其代表流派, 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地方特色。然而, 这些丰富的传统音乐元素却长久以来不被重视, 绝大部分音乐院校沿用的都是西方的视唱练耳音乐体系, 重视大小调音乐体系, 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忽略了优秀的传统音乐元素。近年来, 我国音乐教育界己针对此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 众多视唱练耳教学工作者也在教学中相应加入了关于传统音乐元素的内容, 但大多数以民歌为主要切入点, 关于传统器乐曲元素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一直以来中国的高师视唱练耳音乐课程音乐一直沿用外来的西洋传统音乐理论, 例如和声、曲式、复调等内容, 而不重视民族音乐基本理论的合理利用。视唱教程大都使用国外相关方面的著作。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这些教材中学习到用适当的方法解决我国的视唱练耳基础理论课程中视唱教学的相关问题, 没有很好地把这些方法与我国的传统音乐元素整合到一起, 形成符合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教材体系, 只是单纯地把这些教材引入到基础理论课程中。在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可以在旋律听写方面和视唱曲中加入有关传统器乐曲的相关内容, 尤其是在视唱练习中加重运用比例, 并结合不同器乐曲不同特点, 对旋律、体裁、题材等方面加以细致讲解, 即达到教学目的, 又做到了学科间的良好综合。
二、在高等音乐院校视唱教学中运用传统器乐曲的相关方式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把传统器乐曲运用到视唱教学中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首先要了解传统器乐曲的相关内容。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对象, 学生的学生基础、年龄和学习经历等情况, 是划定适合的的教学群体, 针对其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最为主要的是要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对传统器乐曲加以分门别类。传统器乐曲大致可分为两类, 即独奏曲与合奏曲, 其中独奏曲中相当一部分曲目是适合改变的, 如琵琶文曲中的《夕阳箫鼓》《月儿高》, 古琴曲《潇湘水云》等。另外一些独奏曲虽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但就作为视唱曲, 其因其旋律走向而不是特别适合改编为视唱曲, 例如琵琶武曲中的《十面埋伏》等。合奏曲中, 有些作品是以一件乐器为主奏乐器, 负责乐曲主旋律部分, 其他乐器以伴奏的形式存在, 这样的作品在实际运用中适合改编为单声部视唱曲, 而有些作品则是多种乐器交替演奏乐曲旋律, 这类作品则更适合改编为多声部视唱曲。另外需要加以注意的是, 传统器乐曲有些涉及流派之分, 改编时要加以认真区别。
(一) 适合改编为视唱曲的器乐独奏曲
适合改编为视唱曲的器乐独奏曲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旋律走向清晰明显, 旋律朗朗上口, 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以琵琶曲《夕阳箫鼓》为例, 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的传抄琵琶谱以及清光绪元年吴畹卿的手抄本, 《夕阳箫鼓》为中国古代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 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改编视唱练习曲谱如下:
(二) 不适合改编为视唱曲的器乐独奏曲
但是同样有些器乐作品因其自身的音乐特点, 并不适合用作视唱曲来进行课堂练习, 例如琵琶武曲《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 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是传统琵琶曲之一。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 项羽自刎于乌江, 刘邦取得胜利。但因此段旋律节奏鲜明, “轮拂”手法奏出的强音停顿感强烈, 旋律走向并不十分流畅优美, 因此, 并不适合作为视唱曲而加以运用。
(三) 适合改编为单声部视唱曲的器乐合奏曲
在现存的器乐曲中, 部分作品以合奏形式出现, 这类作品有些是以某一乐器为主奏乐器, 其他乐器为伴奏乐器, 主奏乐器通常演奏乐曲的主旋律部分。改编这类合奏曲时, 应把乐曲主旋律部分加以提炼最终编为视唱曲。以广东音乐代表作《步步高》为例, 乐曲旋律轻快激昂, 节奏明快, 音浪叠起叠落, 一张一弛, 音乐富有动力, 是一首颇具广东音乐特色的作品。乐曲旋律可作为视唱曲的部分比比皆是, 以乐曲结尾处为例, 乐谱如下:
此处旋律采用了模进手法的旋律进行, 使乐曲别开生面, 在热闹的气氛中进入结束。学生视唱时应注意此处音准及节奏的问题, 同时注意把握恰当的演唱情绪, 注意连续十六分音符进行的稳定性准确性等等。
(四) 适合改编为多声部视唱曲的器乐曲
有些器乐合奏曲以多声部形式存在, 几种乐器各司其职, 负责一个声部, 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这类器乐合奏曲适合改编为多声部视唱曲, 例如江南丝竹经典作品《三六》, 又名《三落》《梅花三弄》, 原系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乐曲旋律华丽清新, 常于民间喜庆场合演奏, 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1962年顾冠仁改编成弹拨乐合奏, 对原曲结构做了删减和更动, 增强了音乐的力度、速度和情质的对比;使乐队色彩变化丰富, 至今仍广为流传。作品演奏乐器为笛、笙、二胡、中胡, 以B段为例, 曲谱如下:
同时有些乐曲因其演奏乐器的特殊性, 左手有时也作为演奏声部存在, 这一形式基本存在于古筝作品中, 例如筝曲《井冈山上太阳红》《庆丰收》等。以《庆丰收》为例, 作品以热烈欢快的音调表现了农民获得丰收后无比喜悦的心情。其中乐曲第二段快速弹奏出八板的旋律, 每拍以重音加扫弦的手法, 烘托出热烈的气氛, 随着双手和弦音把乐曲推至高潮。乐谱如下:
教师除了讲解作品演唱时应注意的各种问题之外, 可以简单地介绍作品的背景, 调式、主奏乐器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在进行视唱演唱的同时对于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而不是简单地看谱视唱, 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
三、结语
视唱练耳课是高师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课, 它是通过视唱和听音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对学好其他课程有着引导作用。而传统器乐曲的加入会使高师视唱练耳课中的视唱教学部分从此走出枯燥乏味的圈子, 让学生重新产生学习的热忱, 举一反三, 发散思维, 可以让学生不再只依赖老师的教授, 学会自主学习, 视唱教学也不仅仅就是只看谱子唱音符这样单调了。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不只是几个人的事情, 而要靠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最佳的方式就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 而学习传统器乐曲改编后的视唱曲是众多教育方法中较为直接的一种。高师作为音乐教师的培养基地, 更应承担着重要责任。视唱练耳课在音乐教育这一领域, 也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视唱环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学习不只是简单的学习音符, 而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出发点, 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
摘要:现下, 在高校视唱专业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已是很多音乐人士的普遍观点, 而高校中的音乐学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 对于传播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传统器乐曲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视唱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独特视角, 对中国高师视唱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对目前的高师视唱教学改革实践进行理论探索, 并初步构架出高师视唱教学内容。
关键词:传统器乐曲,视唱教学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中的旋律模唱训练法[J], 《福建艺术》2005年第3期.
[2]陈雅先.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高师音乐基本音感训练之构想.[J], 《音乐研究》1999年第2期.
[3]张东东.论在高师视唱练耳课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D], 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李石根.我国民族音乐的美学传统—“和”.[J], 《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5]尹正文.视唱练耳教学法.[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二版.
[6]施咏.中国民族器乐经典名曲50首详解.[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中国高师 篇8
中国高师合唱教育,全称为“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教育”,在具体解释高师合唱教育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了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由来:1912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令》,规定设立高等师范学校及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师范教育令》颁布后,优级师范学堂改称高等师范学校,全国划分6个国立高等师范区,直接属于教育部管辖。1922年,由于实行新学制,取消大学预科,中学由4年改为6年(分初、高两级,各为3年),于是要求高等师范学校提高程度。1923年后,高等师范学校都先后改为师范大学或并入普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师范教育进行了有计划的建设工作,经过对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高等师范学校全部独立设置。
中国高师合唱教育亦是由此发展而来,合唱教育与高师教育原为两条独立发展的道路,两者之所以得以融合并且发展成为当下不可被忽视的教育导向既是二者本体发展的需求,亦是国民素质全面提高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的需求。中国合唱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学堂乐歌时期,这一时期的合唱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与中国至今一贯坚持的合唱普及教育是一致的,即通过集体歌唱来提高国民素质。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老师在其期刊论文《合唱和谐——谈合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中谈到:
“(合唱在)战争时期鼓舞着人民奔向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的疆场;和平时期激励着人民满腔热情地投入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多年来,合唱艺术的发展不仅激发了我国人民投入新时期建设的热情,而且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也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
高师教育中合唱教育的最佳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另一个是高等师范院校中设立的合唱团。前者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苏严慧老师在其论文《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中提到:
“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教学计划》以来,‘合唱与指挥’课程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一直在学生音乐综合表现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合唱与指挥”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合唱与指挥方面的专业人才。“合唱与指挥”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合唱指挥是每一名即将从事音乐教育行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一课程是直接服务于现实教育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这与一般学科的前沿高瞻的模式有所不同,也因其发展的时间与程度都较浅,故而并没有十分强的学科意识,这体现在许多高校中“合唱与指挥”课的设立草率,教授合唱指挥的老师专业领域不强,常常为了填补课程配置空缺而让教习声乐或者理论的老师取而代之。这也是中国高师合唱教育发展这些年来首要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高校合唱团的创办与发展方面,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虽然在当下国内确实活跃着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合唱团,如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团、浙江音乐学院八秒合唱团、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等,合唱团的设立实则是体现一所高校(特指设立音乐教育专业的院校)合唱教育的成熟,而这一合唱团往往是一所高校向外界展现的音乐素养的最佳招牌,这一判定也是由于合唱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决定的,合唱所需要的不是某一单独的个体鹤立鸡群地卓越演唱亦或是对音乐独到的体悟,而是在集体中相互让渡从而达到的一种集体共鸣和团体的统一性。当然,上述是宏观地看待一个合唱团的运行,如果仅仅只在团员们相互让渡中进行,那么这一合唱团必定会止步不前,而这时团里个人的力量便发挥了极大作用,这一个人,不是指团里每一个人,而是一个精神领袖式的代表典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他们通过自己对音乐高层次的领悟以及较之团体平均水平的较高演唱能力可以带领周围的团员或者是某一声部集体的进步,在接下来的一部分,笔者将详细讲述以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Tiankong合唱团为例的在团队协作与合唱教育方面独特的发展模式,以此作为中国高师合唱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Tiankong合唱团教育创新价值
Tiankong合唱团成立于2003年,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部分院系学生组成,田晓宝老师任艺术总监兼指挥。说到Tiankong合唱团前身华师音乐系合唱团就要追溯到1993年,现如今23年的时光,可见华中师范大学的合唱教育走在中国高师合唱教育的前沿。Tiankong合唱团在教育模式和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创新价值,这一价值在教育方法和团队协作精神上尤为体现。
1. 永不改变的五分钟
合唱团如何将人与人之间完美编织、整个团队庞大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管理问题。“Tiankong”团员的团队精神是“Tiankong”合唱教育中最值得一提的,举几个Tiankong合唱团的管理条例,在平时排练,永远提前五分钟点名,雷打不动地要求每位同学准时到场排练,迟到则会有相应的惩罚,时刻提醒自己“迟到是对所有团员的不尊重”;在外的演出、出访等,要时刻保持安静、维持秩序,走进走出要排队;在公共场所,安静不吵闹,做一个有素质的团队;进入排练场手机关机;排练时安静,认真听老师安排,并在重难点处做笔记,使排练效率提高;排练、演出完,保持教室、后台清洁,垃圾随身带走;经常与家人通电话,一直存有一颗感恩之心��似乎这些都是最接近于日常的生活点滴,当将其一条条框在四五十人身上就并非是件容易事。石一冰先生在其音乐评论文章《“Tiankong”合唱团对合唱表演思维与合唱教育的探索》中谈到田晓宝老师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总结大会的发言记录: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Tiankong’精神?在树立它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国内合唱团之所以普遍存在‘管理尴尬’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将‘犯错误需要付出代价’的观念深入每一位团员的心中。”3
Tiankong合唱团就像一个小社会,每一个团员在这个“社会”里相识、相知、相闹、相爱,成为交心的好友,因对音乐的那份热爱连接在一起,默默探索着人际交往的奥秘,大家的共同进步,强化在视唱练耳、声乐等课程基础上的训练,提高听唱技术和音乐水平,欣赏高雅艺术与积累“走出去”的舞台经验,“见世面”的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自身修养,磨合之后拥有着别人没有的默契,只有当所有人肩并肩,心连心,共同推动音乐,擦出最美的火花,纯美之声在穹顶上空沙沙作响,我们一起成长,在世界留下“Tiankong与我们”的美好回忆与印迹。
2. 培养合唱指挥人才
高师合唱团与一般社会合唱团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团员对象不同以至于培养目标不同。对于Tiankong合唱团员来说,Tiankong合唱团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提升学生人格魅力。Tiankong合唱团作为高师合唱团中的典范,在2013年复出后更是把重心放在合唱教学上,对每位团员因材施教,尽量满足团员的学习需求。Tiankong合唱团从不会拒绝任何一位热爱合唱、有能力做到指挥要求并且有毅力坚持排练的同学。从2016年上半学期起,指挥田晓宝老师为Tiankong团员无偿开设针对性指挥课程,称为指挥助理培训课程,一边训练合唱曲目,一边学习指挥技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清楚指挥手势的含义,并在每周一次的常规排练中实践本周所学习的指挥技术,在实践中,一提高指挥助理的指挥水平、二提高团员面对不同指挥手势与风格的适应演唱能力、三加强团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同时建立指挥助理小组跟进常规排练外的小组排练,提高排练效率。每周两次的常规排练加上两次的小组排练和指挥课程,Tiankong合唱团使团员们最大限度的深入了解合唱。
Tiankong合唱团以人性化的排练方式,让每个“Tiankong”人在排练中找到乐趣。其意义则远远胜过传统课程教育,跨界学习,打破常规的合唱排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合唱中提高演唱技术、开拓艺术视野、提升音乐素养、体验高层次平台和学习团队协作。
3. 追求“中国合唱新作”
当今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时代。Tiankong合唱团以合唱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和文化。自2014年Tiankong合唱团恢复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曲目发生着显著变化,从这两年来的节目单研究发现中国作品占了绝大多数。田晓宝老师曾在其《中国合唱艺术的现代性》一文中写道:
“在理论上,要着重研究现代中国音乐的特征,研究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合唱艺术观念的结合,融合的方式和途径,更新观念,融合当代世界现代合唱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创造中国现代合唱的多样性。”4
Tiankong合唱团在中国合唱上的探索分为两路,一路是与范竞马、邹野老师合作,演唱具有中国“雅歌”5风格的合唱作品。由范竞马老师指导,邹野老师作曲,“Tiankong”演唱合唱作品,比如《渔光曲》、《海岛冰轮初转腾》等作品。戏曲元素的融入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修养,当《贵妃醉酒》中的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唱腔与“Tiankong”唱法碰撞,颇有一番风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音乐《渔光曲》再次萦绕在耳边,海天一线,冲破层层困难后的东方微明,厚重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这些作品中精美的中国韵味表达和汉语声母韵母独特的咬字方式都是“Tiankong”指挥和团员共同探讨,共同演绎的结果。
另一路是对中国民族合唱作品的挖掘,比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撒里罗》等作品。Tiankong合唱团演唱的第一版《撒里罗》也成为民族合唱作品的范本。在学习演唱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指挥会先让团员们搜集关于歌曲演唱民族的资料,了解演唱此类歌曲的场合和心境,从而更好地演绎。演唱方言时,指挥会请教当地人或专家先教学指导,练习过后指挥再听每一个团员的发音,有时还会开玩笑地称发音较标准靠近原生态的为“贵族”,颇有趣味。在这一来二往中,团员们对各民族的唱法都有了深浅不一的体会,这些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的实践体验在Tiankong合唱团都能体会的淋漓尽致。
三、总结
每一位同学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从宿舍、从食堂、从琴房��提前五分钟纷纷赶来排练,只为那一份感动;当笑声、哭声、歌声和掌声温暖每一个角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无论是“Tiankong”精神还是“Tiankong”育人,Tiankong合唱团对于每一位团员来说已经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未来细细品味大学生涯最美丽的一段回忆。“Tiankong”中国合唱新作的民族风格化处理已不单单是音乐本身的传播,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以合唱形式表达,更富有力量,以大学生为主体演唱,更具有使命感与责任感,以现代的、国际化的形式传播,更能戳中观众心中最敏感的地方,将中国音乐的“美”传遍世界各地。Tiankong合唱团一直以来在做出高雅品质音乐与培养高贵人格的方向前进着。
中国高师合唱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优秀音乐人才,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亦是中国高师合唱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首要任务,只有让高师教育体系下的学生们在合唱教育中真正领悟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且身体力行地去传承去发展,才能让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另一方面,作为中国高师合唱教育中一直关注的课程建设问题,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团用实践的方式给予答复,在合唱与指挥课程专业化的基础上,将指挥的培养纳入合唱团体系中,在合唱团中一边学习合唱的技术一边又能学习指挥的技术,这是目前Tiankong合唱团正在实施的方式,笔者认为这同样值得中国大多数高师合唱教育工作者借鉴。
参考文献
[1]田晓宝.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发表于中国音乐(季刊),2009(04).
[2]石一冰.“Tiankong”合唱团对合唱表演思维与合唱教育的探索[J].歌唱世界,2014(12).
[3]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01).
[4]王耀华等编著.高师音乐教育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5]张天彤.论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兼论文化与教育的相关性[J].中国音乐,2004(04).
中国高师 篇9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 在钢琴教学中适当引入文化学理论, 则可以使这种单一化结构更趋合理。文化学是一门探讨文化现象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本质及其规律的社会人文学科。它在研究交叉与边缘学科方面有较大优势, 把它引入到高师钢琴课教学中, 既符合社会发展对钢琴人才培养的需求, 又为研究高师钢琴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师范钢琴改革之所以难, 难就难在它是一门培养一专多能综合性人才的课程, 与专业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相比, 它的多元性更多地体现在对涉及到音乐各方面课程的掌握之上, 这个综合性往往被我们误解, 认为高师学生各方面知识多学些就是综合了。其实, 这种综合不是简单的相加与堆砌, 它应是一种知识的融会贯通, 通俗地讲, 它是一种文化综合。高师钢琴面对的教学对象是艺术类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 这其中有声乐、器乐 (中乐与西乐) 、舞蹈 (民族舞与芭蕾舞) 、甚至还包括美术、影视类学生必修的学科。在对这些不同专业学生讲授钢琴课时, 要结合学生自身学科的特点与钢琴融合, 这样钢琴在师范专业中就发挥到了最大的媒介作用。
下面以舞蹈系学生的一节钢琴课为例, 来具体分析一下文化学在该课程的应用。对舞蹈系的学生学习钢琴音乐更多是感受一种实践操作, 这种操作更多地体现在节奏与节拍之上, 这恐怕是舞蹈与音乐结合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词。笔者选取了由胡适煕改编自民乐的钢琴曲《牧民歌唱毛主席》, 以其节奏律动来作为该曲讲解的切入点。该曲既为中国乐曲, 那么它在演奏中体现出的节奏与欧洲乐曲的节奏有很大不同, 这时教师就应该应用文化学中关于文化模式的定义来分析两种节奏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国自古以来, 是以农耕为主的文化模式, 但在北方的内蒙古有较多的游牧文化, 而欧洲古典音乐黄金期所处文化模式为机器工业时代, 不言而喻, 农耕与游牧都是靠天吃饭, 必须顺应自然, 天气好则外出耕种狩猎, 天气不好则呆在家中, 所以, 这个节奏就是弹性节奏, 有自由的成份, 而机器工业不受天气影响, 工人是在厂房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生产, 资本家为榨取剩余价值, 在时间和产量上下功夫, 所以, 他们的节奏叫钟表节奏, 要求非常精准。知道了这个区别后, 我们在进行演奏中就不能用欧洲传统演奏的技术去演奏该曲, 而应该用肘部画圆运动, 带动手腕来演奏这种弹性节奏的乐句。但作为舞蹈系学生, 该如何理解这种技术呢?接下来, 我们便可以通过融合概念来进行讲解。
首先, 中国舞蹈被称为划圆艺术, 线性和体动方面都讲求三圆 (平圆、立圆、8字圆) 、两圈 (大圈套小圈) , 而蒙族舞蹈在训练中, 情感、形态、运气、发力, 典型地表现出一种“圆形、圆线、圆韵”, 戏曲中有“走圆场”, 这是一种写意手法, 千百里的艰苦行程, 只一个“走圆场”, 在弹指顾盼之间, 便到达了目的地。所有这些, 直接影响到音乐中音与音、句与句、乐段与乐段, 以及乐段的首尾之处, 通过旋律线的光滑、柔和、婉转, 使乐曲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 这种圆的意识, 不仅在舞蹈音乐中有, 在诗歌中也比比皆是。如王维的“长河落日圆”、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思君月正圆”、柳亚子的“歌声唱彻月儿圆”、毛泽东和柳亚子诗“百年魔鬼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以及民间成语“破镜重圆”、实现理想叫“圆梦”、调解纠纷叫“打圆场”等等。中国社会观念中对圆的认识非常强烈, 特别讲究家人的和陸与团圆, 把这些圆的意识有机融会在一起, 学生脑海中不仅有技术的圆形, 也有了思想感情的圆形, 这样一节课下来, 学生不只是学会了技术,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从一个文化学角度, 去分析解決乐曲的难度。
当然, 文化学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 我们要取其精华, 在学习文化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信不远的将来, 文化学的知识会更多地应用于我们高师的钢琴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王玉德.文化学[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 3.
[2]方汉文.比较文化学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
[3]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 2.
[4]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
谈高师英语语音教学 篇10
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身兼两种角色,不仅仅是在校的大学生,同时也是未来之师。他们语音基础的好坏并不只是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学业问题,更将会影响着未来的学习者。因此,笔者认为,高师英语专业新生的英语语音教学是引领他们踏上专业之路的第一步,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同时笔者认为,高师英语语音教学不能只是分割成独立的音素来对待,而更应当侧重于加强语感的整体教学。为此,笔者展开了一系列在语音教学中渗透语感培养的探究。
一教学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语音语感教学实验,笔者从本院2009年新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中抽了两个自然班进行实验教学。开学之初,笔者对这两个自然班的120名学生进行入学语音摸底测试。该测试是采用单一的朗读形式,题型包括单词朗读、单句朗读和段落朗读,主要是了解学生单音的发音情况,对某些重要语音规则的掌握情况(比如重音、连读、语调等)。测试的内容包括3~5对元音和辅音的认读、3~5个单句或词组的认读及1篇或1段文章(长约一百词)。测试成绩统计见表1所示。
单位:人
注:本表成绩分段依据本文语音测试达标方案的分数段, 其中100分为满分, 95分以上为优秀, 85分以上为达标;120名受试者中, 城镇学生23名, 占总数的19.2%, 农村学生97名, 占80.8%;309 (1) 班作为对照班, 309 (2) 班作为实验班。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们入学时的语音测试成绩较低。这是由于我国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学阶段师生对英语语音学习不够重视。从测试的过程可以看出,学生对单个音素有一定的了解,但单句朗读和段落朗读的效果不理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体语感教学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二语感的含义
语感一词最早见于德文Sprachgefühl, 约于1904年传入英语。韦氏 (Webster) 大学版第九版词典给出的解释是:(1) sensibility to conformity with or divergence from the established usage of a language.(2) a feeling for what is linguistically effective or appropriate.综合各种资料和实践应用, 语感这一概念可定义为:语感即在接受材料时,头脑中所形成的生动的立体画面 (Vivid Mental Picture) 和体会到的语言所蕴藏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和情味,包括分寸感 (对语言的准确性、恰当性、可接受性的感受) 、形象感、情味感 (即对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感受) 和畅达感。它是一种感应能力,一种会意能力,既是听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说写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化的语言认识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的综合,是直觉感受和理性判断相结合的一种领悟。
三语感培养的策略
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过于侧重培养学生标准的伦敦音(British English)或美音 (American English) ,而实际上标准语音对帮助学生达到成功交际的现实意义并不大。有感于此,笔者在两个自然班的语音教学中进行了一次尝试,即在对照班进行传统的语音教学,在实验班进行英语语音教学的基础上,侧重进行语感的渗透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1朗读训练
语感的培养贵在自得、积淀和主体体悟。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是语音、语调。高霞 (2006) 在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错误的实证研究中发现, 中国学生朗读中的语音错误主要有错音、加音、吞音和重音位移;影响朗读流利性的错误包括不当停顿、缺乏停顿、重复、修补、填补和拖音等。陈桦 (2006) 在关于中国学生朗读口语中的英语调型特点研究中也发现, 学习者对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升调和平调缺乏了解, 没有形成应根据意欲表达的语气和态度选择不同二级调型的概念。其实, 即使是英美人士自己, 其发音 (无论是元音还是辅音) 也并不是个个都到位的, 但他们的音际关系处理能力和音韵直觉或意识却是很强的,总是让人产生一种很美的感觉。因此,学习者必须首先过语音语调关,因为朗读是学习语言的必由方法,而朗读是离不开语音语调的,必须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做到正确发音,重视语音在连贯语流中的微妙变化,学会连读、划分意群、安排停顿、节奏,并且具有正确的句重音、升调、降调、升降调和降升调,抑扬顿挫地朗读。因此, 提高学生对音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培养音韵的直觉或意识,应该成为语音教学的重要方面。在语音教学中, 教师除了讲授元音和辅音的基本发音要领, 帮助学生掌握连读、弱读、不完全爆破、同化等音际关系之外, 更要加强关于重音、节奏、语调的讲授和训练。语音教学还可以通过一些短小精悍的歌谣、诗歌、散文、故事等范文朗读,提高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音韵意识。学生只有通过大声和大量地朗读模仿, 才能体会到各个音素的差异及语流中语音的变化, 培养语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大量接触自然的、真实的语言并进行模仿、朗读, 这些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得以实现。
2加强辨认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有些音素因学生无法区别而影响掌握,其根源在于听觉灵敏度不高或缺乏训练。两个不同的音如果不能在听觉上加以区别,又何从模仿呢?因此,遇有此类情况,必须先从训练听觉入手。为了使学生从听觉上加以区别,加强信心,进而自觉模仿,笔者选取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培养学生们的辨音能力。如有些学生对下面这两对摩擦音分不清楚,笔者选取了以下这些练习:See/she, vet/wet, sell/shell;vest/west;sort/short;verse/worse;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在做辨音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发音要符合规范,口齿清晰。如此反复多次练习就能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音。
加强听辨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保障。人类的本性是倾向于听,在语音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获取知识的促进者,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方法,制定相应策略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为学生语感的形成做好铺垫。
3注意语境化 (contextualization) ,培养语感
从字面意义看,语境是语言使用的情景场合, 即语言的产生、演变或发展, 或者进行信息传递、接收或加工, 总是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这种制约因素就是语境。1923年人类学家马里诺夫斯基 (B·Malinowski) 第一个提出语境这一概念,他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使用语言的一般环境,文化语境则指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马里诺夫斯基认为, 要理解情景意义, 不仅要考虑话语环境, 还要考虑社会的文化特征。在英语语音教学中, 语境因素与语感能力的培养存在内在关联。
语音训练所使用的材料主题可以比较广泛, 有些话题学生可能不是太熟悉,对于这一点, 教师要有一个比较准确地了解, 挑选一些融入生活的材料,让学生熟悉相关的背景知识, 为他们下一步的模仿和朗读训练创造良好的百科知识库, 以减少材料生成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语境知识差异, 营造微语言文化环境, 使学生能把自己的认知语境和练习材料的明示信息结合起来, 对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和思辨, 形成一个思维网络, 从而实现成功的交际。
由此可见, 将语境因素引入语音教学, 不只是单纯地在教学中增添一点什么东西, 重要的是更新教学格局, 以之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 即发现、创设和利用语境, 帮助学生达到整体上认知, 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环境。
4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 势必会产生歧义, 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中式英语是指仿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 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在语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注意对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而且在交际规则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总之, 语感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文化渗透, 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境界。
四实施语感渗透培养实验前后的对照分析
通过一年的语音教学后,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语音测试。首先是测试的内容对传统的单一朗读进行了调整,压缩单词朗读的比重,将单词融入单句中进行测试。其次是加入了相对数量的情景对话和个人的短文朗读,增加了话题说话(类似于即兴演讲),尽量降低语言使用的难度,更侧重于语音表达的准确性,更关注学生的语音水平而非遣词造句的水平。
在统计分析中,以制约学生成绩的各种教学因素为自变量,以他们入学和一年级期末时语音测试成绩为因变量。为保证对比统计的效果和信度,调查中除了受试者的外语学习动机、个人努力程度、语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策略等个人因素未作处理外,在教师授课质量上采用同一教师授课,在语音授课时数上采用严格的等时授课,在测试题目上选取前后试题难度相同的试卷(试题顺序做了调整),在评分环节上采用绝对评分法对全部学生进行评分。为保证对全部受试者的公平一致,对测试的环境和条件也事先做了处理。为把评分小组的判分误差减至最小,还对每个学生的测试都做了现场录音。测试结果统计见表2。
单位:人
通过表1和表2的测试成绩的统计对比可以看出,经过一系列渗透语感培养的语音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班学生的测试成绩比对照班学生的成绩明显有优势。在测试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实验班学生在情景处理和对内容的现实把握能力上也更灵活,触觉更敏感,基本达到语音学习实用性的效果,更容易保证真实交际的成功。
总之, 学生要掌握英语语音体系的特点、发音的规律和模式,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而要培养语感、提升语音水平,要求就更高了。因此,笔者认为,语音教学应避免过分对单个的音素, 即音段音位进行孤立地操练, 要把重点放在学生普遍薄弱的话语重音、节奏、语调等方面操练。要结合范文朗读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模仿, 体会各个音素的差异及语流中语音的变化来培养语感,通过创造语境和增强中西文化了解来促进语音学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Merriam-Webster袁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 Inc, 1993-1.
[2]高霞.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错误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5) :53-58.
[3]陈桦.中国学生朗读口语中的英语调整特点研究[J].2006 (4) :418-425.
高师体育游戏教法初探 篇11
【关键词】高师;体育游戏;教学法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游戏教材占中小学体育教学课40%的比重,也是体育基础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上好高师体育游戏教法课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我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体育游戏教学进行探索。
一、抓住五个环节的教学方法
在高师游戏教学过程中,不管每个游戏规模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均从教学角度出发将它分为五步进行传授,让学生听起来清楚,做起来简便。如小学教材中的《大鱼网》游戏,我在教法上探索的进行了五个环节的教法实践。通过游戏受到教育,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体育道德。
1.名称:《大鱼网》。游戏的名称如果有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学生听了就容易产生乐趣,从而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2.目的任务。通过游戏增强学生的奔跑能力和灵敏素质,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目的任务要简明扼要,让学生记得住、做得到,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3.方法。①以篮球场地作为鱼池,开始两个同学拉手组成鱼网,全班同学在鱼池中奔跑。要组织好游戏教学的关键,在于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要精心设计游戏的方法,尽管游戏的种类较多,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但在组织方法上都存在着许多共性,掌握了共性对游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听哨音用包围的方法开始捕鱼,鱼被捕后加大鱼网。(边讲边示范)
4.规则。①鱼只能在篮球场内奔跑躲藏,不能上岸。规则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执行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守纪律的教育。②做网的人不能松开拉着的手,必须用包围的方法捕鱼。
5.罚规。如违反上述规则者一律在岸边做鱼打挺的练习(挺身跳)3次×10个。 (边讲边示范)
教师用五个环节的教法将教学的目的转变成了学生的需要。用五个环节教学法挖掘游戏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并结合教材的五个环节将素质教育因素紧密、合理、科学、自然地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这样既符合师范特点又迎合了中小学生的心理。
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方法
高师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将来他们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要加强实践,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技能,学习是为了运用,运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高师应把加强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教学组织结合起来。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和思想素质的培养则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升华。为了提高高师生的组织能力,掌握游戏的规律,可以利用阴雨室内课的时间,让同学带着什么是游戏的五个环节教学法这个问题走进教室,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积极的开动脑筋,参与教学很自然的掌握了做游戏和组织做游戏的技能、技巧,同时也感受到了在锻炼身体中获得知识的喜悦。
三、师生共同参与法
根据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的要求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原则。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愉快的环境,游戏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促进大脑发育。从心理角度而言,游戏能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率提高,在愉快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学习兴趣,增强体质。游戏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有趣,鼓动性是否有条有理,使学生对游戏更加向往,更加投入,使课堂充满了愉快的气氛。在游戏课上我既做教师,也当裁判,又做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去,使课堂教学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锻炼高潮,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愉快的教學方法中得到增强。游戏的教法通常是按教学进程一环扣一环有序的进行,有的要边讲边玩,有的要边玩边讲,有的要先讲后玩,有的是先玩后讲。
综上所述,三种不同的教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从实践中学又回到实践中去,从不同角度,给高师生提供了掌握游戏教学的多种方法,高师教育是培养跨世纪的教师,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未来的角度来设计今天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必须拓宽,要拆掉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这座“独木桥”,用室外练室内讲,讲练结合和师生共同参与实践等教学方法,建起一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立交桥”。学生在教中学,练中学,学会教;既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会健体,又掌握原则方法,在将来的教中用,这样既体现了思想品德教育,又能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我相信,大家共同探索,用心描绘,高等师范教育的园地一定会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体育游戏教材编写组.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2002-5.
[3]熊川武.反思性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4]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教研室.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上下册.南京:江苏少年出版社,1998.
浅谈高师舞蹈教育 篇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师院校学生在舞蹈教育的学习中, 首先要树立浓厚的兴趣, 即在兴趣的基础上, 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乃至培养学生舞蹈的创新能力, 这些都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在兴趣的培养上, 我们主要是要增强学生对个体美感的感知和认同, 这里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 即训练学生的气质。演员气质的训练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这需要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挺拔的身姿、动作的伸展, 都是美感的体现。在基本功的训练上, 要区别于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 不能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 一味要求学生进行软开度和高难度技巧的练习, 那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而厌恶学习舞蹈。要有针对性, 内容也要多样化, 在训练时, 主要是抓学生对美感的体会, 注意肢体的感觉, 上身松弛, 呼吸顺畅, 这些内容是以起初的了解和感知为基础的。在教学中, 我们也要投其所好,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从而积极地学习舞蹈, 有学习舞蹈的欲望, 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舞蹈认知, 不是单纯的将舞蹈作为课程中死板的教学内容, 而是将其作为拓宽学生视野的手段, 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这是高师舞蹈学生初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计划。
其次, 要对学生舞蹈专业化的培育和教育。针对高师类学生舞蹈底子薄弱、专业性不强的特点, 舞蹈感觉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舞蹈感”是指舞蹈家对动作语言的感觉, 是舞蹈家对舞蹈动作及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所具有的元素构成、连接关系、内涵意蕴、外部特征的整体把握, 并将这种整体把握从肢体上给予完美的体现。高师舞蹈需要加强对学生舞蹈的表演性培养, 因为他们的舞蹈底子薄, 而学生的表现力和舞蹈的感觉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 要不断地体会领悟, 才能达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最为困难的阶段, 因为这个阶段需要学生不断付出和大量练习, 因此对学生个体而言有较大的难度, 这个阶段, 往往会动摇学生起初的信心和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体班级的学习进度和学生个体的思想动态做全面的观察和了解, 针对舞蹈课程的设置, 穿插相对简单易学的课程, 并以启发和激励式学习为重点, 针对个体在学生过程掌握程度有所不同的特点, 因材施教, 并根据学生个体喜好的不同, 加入多种内容和课程进行教授。
经历过初级舞蹈课程阶段和相对艰难的阶段,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舞蹈基础, 舞蹈教育的理念和重点就应有所转移了。此时如何培养舞蹈创新能力, 让舞蹈不成为刻意地模仿, 将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发挥出来, 这就需要另一种教学指导, 即舞蹈编导课程的学习, 这是非常必要的舞蹈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编导技法的练习。
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 即在舞蹈课堂训练中, 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不能以教授动作为目的, 传统教学的同一性、规范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舞蹈教学的发展需要,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 哪怕学生只有一点点的创作冲动、想法, 都要加以鼓励和提倡, 尊重学生的感受, 学生有了兴趣, 思维活跃, 才能更好地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舞蹈编导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舞蹈创作思维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因此, 这个能力的训练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即兴往往是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一种思维创作, 在舞蹈中时常会有超越常规的闪光点动作出现, 但由于它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出现, 闪光点容易即刻消失。因此, 教师要适时进行启发。
高师舞蹈教育的完善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和探索,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努力促进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舞蹈艺术的普及, 高师舞蹈教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它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究竟怎样发展高师教育, 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并将其不断完善。
关键词:舞蹈教育,兴趣,舞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