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

2024-07-30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精选4篇)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 篇1

一、语言沟通的基本原则

首先, 我将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分为以下几点:

1、角色原则。交际中的角色, 指的是交际主体, 也就是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在现实生活具体交际过程中所充当的具有某种身份的那个形象, 交际者在具体交际中具有双重身份, 一是他的社会角色, 即交际者在社会地位、职业、性别、年龄、经历等方面的相对固定的身份特征;一个是他的交际角色, 即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情景中显示出来的临时和身份特征。这两种角色重合时, 主要体现在其社会角色特征, 当两面三刀种角色错位时, 应服从交际角色的要求, 淡化其社会角色特征。

2、合作原则。“合作”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应有的交际态度。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的首要原则、根本原则。这项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来的, 后来成为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并作为指导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具体地说, 合作原则就是要求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在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要符合这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

3、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学中有关交际应遵循的原则之一。交际主体往往不愿意像合作原则要求的那样, 恰如其分的、实事求是地、直截了当地、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 而宁愿含蓄、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合作原则没有解释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英国语言学家利奇认为, 有一部分违背合作原则的行为是出于礼貌的原因, 是为了为伤害交际对象的面子。

4、协调原则。“协调”是指配合得当。协调原则是通过协调双方的话语形式, 来协调双方的交际心理, 从而达到协调双方言语行为的原则, 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保证言语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该项原则包括:得体准则、合意准则、接近准则。

二、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技巧

1、言语得体

言语既是交际心理现象, 展现交际心理过程, 就必须做到说话得体, 恰如其分。—切夸大其词, 或是不看对象, 词不达意, 都会影响交际心理的展现, 妨害相互间的交流。例如怎样称呼别人, 这中间就大有文章。两人会晤, 第一个词便是称呼, 它既是会晤礼, 也是进入交际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 对方会感到亲切、愉悦;称呼不当, 对方就会不快、愠怒。

交际中言语也要注意分寸, 该说则说, 不该说则一句都不说, 说到的程度应视对象和交际目标而定。赞美对方, 说他如何才华出众, 伶俐能干, 这些恰恰是他的不足之处, 对方的心理如何, 便可想而知了。

2、言语真诚

其实言语得体也是出于真诚, 话说得恰到好处, 不含虚假成分, 能说不真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 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 过分地掩饰雕刻, 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 礼仪过分, 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 显得不够坦诚。

与人交际, 谦和礼让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不分对象、不分场合, 一味地“请”, “对不起”, 未免有虚伪的嫌疑。比如说故人相聚, 还过分客套, 搞得别人为难情, 这就很难说是真诚。这里缺少点什么呢?缺少直率和坦诚!很多情况下, 我们需要直抒胸臆的言语艺术, 是怎么样, 就怎么说, 还事物以真面目。直言不讳, 是待人接物很重要的语言技巧。

3、言语委婉

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为谈话的对象、目的和情境不同, 语言表达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说话有时要直率, 有时则要委婉, 要视对象而定。直时不直, 委婉时不委婉, 同样达不到交际效果。

自然, 言语委婉并不容易做到, 它需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如运用什么语气, 采用哪一种句式, 运用什么言辞, 以及“讳饰”、暗喻等, 既要有高度的思想修养, 也要有丰富的汉语知识。但用得好, 批评的意见可以使对方听得舒服, 同样的内容可以使对方乐意接受, 而且在极大程度上, 可以激起对方的兴趣和热情, 其功能往往超过普通的直言快语。

4、学会使用敬辞

在人际交往中, 你的言谈能否愉悦人的心情,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适时、恰当地使用敬辞。所谓敬辞, 即是含有恭敬口吻的用语。它既能表示你对对方的友好与敬重, 又能使自己的辞色显得高雅、有礼貌。

因此, 我们要全面掌握和恰当使用敬辞, 对有的敬辞的其他含义也不可忽视。

在交际活动中, 语言的表达功能, 集中体现在语言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 交际过程, 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

说和写, 听和看, 既是语言沟通情境的行为, 又是人们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反映, 是人们的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这是因为人的心情和情感体验是借助于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语言和语调的参加交际和沟通来实现的。进行交际活动始终, 可以充分展示交际者的语言心理。所以, 在交际过程中, 要重视言语交际的艺术。

交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既然是通过言语活动过程反映出来的, 那么, 言语对于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至关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交际双方融合还是神离, 成功还是不欢而散,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言语艺术。

语言是思想的外化, 是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

摘要:在生活中, 我们离不开社会, 离不开与人交往, 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此, 必要的沟通技巧是必须的, 我们要做到更好的与人交往, 必不可少的是掌握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现在, 我来粗浅谈谈人与人之间沟通需要的几个基本原则及语言技巧。

关键词:语言沟通,基本原则,语言技巧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 篇2

正向能量身体语言指的是在面对面沟通中,能调动对方积极情绪、有利于情感互动、达成意向结果的积极开放的身体语言。

一、展现积极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可谓是身体中表达最丰富的部位,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专门研究脸部表情与内心关系。人类有几种基本情绪的表情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基本上难以抑制或隐瞒。但经过训练在某种程度上可控制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即人际沟通中,人能克服不利于自己的表情动作,尽可能展现具有正能量的身体语言。

众多面部表情中,情感互动最为直接有效和重要的是微笑和眼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个实验,要求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对屏幕上的照片进行选择,判断那些并不认识的面孔哪个更有能力。实验表明,学生对面露真诚微笑的面孔更具好感,当年州长和参议员的候选人被学生选中的超过70%。说明积极的面部表情,真诚的微笑和眼神,是这些州长、参议员取胜的一个因素。是获得好感、人心、政治资本的微妙条件。微笑是面部最积极的表情,是情绪互动最有效的手段。

眼睛被称作心灵的窗口,表达的内容最丰富最复杂也最隐秘,也最难掩饰。眼睛所表达的内容是其他身体语言不能相比的。英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喜欢对方时,眼睛会熠熠有神,瞳孔放大,甚至出现闪光灯眼。反之,不喜欢一个人或事物时,瞳孔收缩,眼睛眯起,眼眉下垂!人际交流中有“代表喜欢”的规律,即喜欢谁就会对谁多看几眼。工作中,假如老板睁大眼睛看你,可能对你的工作较满意。同理,如果你睁大眼睛看着合作伙伴,他也会接收到你表达出的诚意。面对面沟通中,眼睛注视的区域会对谈话结果造成影响。社交场合注视对方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眼睛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区域内,交谈中大约90%的时间目光会停留在这个三角区域。这种目光让人安心,没有侵略性;如果注视对方的目光从眼睛往上延伸到前额,会让他人感觉你的威严和可信。正式会议或重大商务谈判时,用这种目光不失为正确。若你的眼睛显得温和柔弱或怯懦无力,不妨练习这种威严的凝视;假如你的目光投向对方的脖子甚至更向下,会让对方感觉不自在,有被侵犯之感。因此,目光注视的区域和方位会对交谈结果产生影响。避免令人尴尬的目光,用恰当的目光为你的言辞增加威信,表现出肢体动作和言辞的一致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用触摸表示诚意

触摸是个人身体各部位之间或人与人之间通过触摸性动作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一种行为语言。①比如,人们思考问题时会托腮或轻拍额头;长者轻拍孩子的头:朋友间握手、拍肩、抚背等都属于触摸范围。人们通过这类动作,传递和表达不同的信息。自我触摸有些动作是在不自觉中发生的,当事者未必觉察,却无声无息地表达了当事者的态度。自我触摸:也叫“安慰行为”。人在紧张或伤心时,会产生寻求安慰的心理定势,最方便的莫过于自我触摸,下意识出现安慰行为。比如,咬手指是儿童时期遗留的动作,潜意识中有不安、害怕、缺乏安全感、不确定等意思。摸鼻子是人在心口不一、说谎时肢体的下意识行为。克林顿在莱温斯基案件作证时,频频摸鼻子的动作出卖了他。诸如此类流露内心情绪的触摸动作还有捂嘴,挠头等,在特定情境里,这些触摸动作会传达内心的不安,矛盾等情绪,应尽力避免。

互相触摸常见的是握手,我们会重视握手的基本礼仪,但是作为一种身体语言,握手能表达非常丰富的信息和情绪,有时能表达优势地位和支配权。比如,双方手掌上下位置表达的信息完全不同。握手时将对方手掌翻转,使你的手心朝上,手掌始终位于你的掌之上,传递给对方强烈的信号:“这个人有强烈的控制欲,并想将我纳入他的控制范围。最好提防他。”这种握手属于支配式握手,会使人戒备和不信任,对人际沟通,有消极作用;如果握手时对方将手掌翻转过来,手心向上,他的大脑会捕捉到令人舒适的信号,这是一种表示谦恭顺从的动作,称作“谦恭式握手”。这种握手让对方有优越感,觉得你愿意屈从于他;当有求于人或准备向对方道歉时,这样的握手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多数情况应采取平等式握手,即双方手掌均保持垂直于地面的姿势,以使双方产生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感觉。握手是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重要的一环,可根据时间地点场合人物,使用恰当方式,给对方真诚良好的印象。

三、用双手建立信任

手势语是十分丰富复杂的身体语言。如果表达诚意,建立信任,“展开双手”表示坦诚的开放式手势是首选动作。人们在袒露心扉或想说真话时,会无意间露出手掌,表示自己的清白,展示自身的诚意,完全是下意识动作。远古时代,部落之间表示友好时,双手张开高举,让对方看到手掌。经过漫长的演变,变成今天的这种手势。这样的动作会告诉你,他没有撒谎。演讲或面对面交流时,别人看不到你的手,或将双手置于口袋中,会给人留下拘谨封闭的印象。尤其是将手插在口袋中,是一个消极动作,会引起别人消极反应。在社交场合,重大隆重场合不要将手放进口袋里。双手离开别人的视线,就失去表现力,会让他人的信任感降低。

“尖塔式手势”:即双手十指相对或相交,近似塔尖的形状,大概是最具自信力动作。一般是大脑产生拔尖思想时,手做出的下意识动作,与自信高傲、“我比人强”的思维活动有关,多数自信的男人喜欢这一手势。尖塔形手势常出现在上下级交谈中,代表的是信心或自信。假如想说服对方,避免使用尖塔形手势,如想使自己显得胸有成竹,自信十足,不妨使用尖塔形手势。

“双臂交叉”经常使用,随处可见,表示的意义具有全球普遍性。但具体环境里,具有防卫、拒绝、抗议的意义,是消极非开放象征。交叉的体势,无论双手交叉,双腿交叉,还是双臂交叉,都构成一种“十”字状或“X”状,显示出一种矛盾,多种情况交互影响、紧张等心理因素,有消极、抵制、防御意思,一些特定场合应避免双臂交叉的动作。当谈话对象使用了这种身体语言,应考虑是否转换话题或想办法让他放开手臂。放开了手臂,彼此的交流可能会少些障碍,多些共同点。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转化谈话对象负能量的身体语言:让他看你手边的某一样东西,比如,手机上的图片,衣服品牌等:递给他某种东西,例如现场容易拿到的任何东西、饮品等:接近他并诚恳告诉他:非常希望听到他的意见,给他一个说话机会。他一旦说话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然会放开双臂。

腿部的动作也会流露出很多信息。英国的心理学家莫里斯:“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所流露的信息往往可信度越高”②,脚语”的表达更接近于人们的下意识,最诚实的部位。腿部的交叉,尤其是“美国式架腿”亦俗称的二郎腿,像一个“4”字型,由双腿封闭起来,构成一个三角形,身体上的这种三角形同样有警告的含义。这种姿势,可以扩大身体空间范围,加强对自身的保护。如上所述,交叉的体势,都有防御意味,是封闭非开放动作,我们和谈话对象有情感互动意愿时,应避免使用这类动作对交流有消极影响的。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避免使用身体交叉动作,对方通过这类动作传达出的信息应及时接受,想办法转化或化解。

四、着装要合乎时宜

服饰语指的是人们的穿着打扮,包括服装,鞋帽,饰品甚至交通工具,服饰因附着于人体而显示其意义。衣着时时刻刻都在传递信息。一般来说,“不同的穿着打扮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③在香港立法会一次例行会议上,前特首董建华先生拒绝回答新当选的一位立法委员的问题,也不与他讨论问题,因为他看到这位委员一身T恤、牛仔裤之类的休闲打扮有悖于讨论严肃和重大问题的气氛和行为准则。着装不完全是个人审美喜好,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尤其在重大,严肃、正式场合,着装不当,会让人怀疑你的态度、能力等。

在工作及公务范畴里,衣着得体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首先要做到“整洁、美观、得体”;其次要“合己、合时、合俗”。合己即要合乎自己的年龄,身材,身份,即要与自身形象相和谐,与社会角色相协调;合时,即与时间,地点,出入场合协调,也不能过于超前或落伍;合俗:遵守着装上约定俗成的规矩以及各地各国的风俗习惯,同时色彩相和谐,搭配相和谐。男士公务场合着装注意“三个三”,首先是三色原则:全身服饰颜色不超过三个色系;其次是三一定律,鞋、皮带、公文包三色一致;再次是三大禁忌:忌穿西装不拆商标;忌穿西装配丝袜(一般选择色调与西装相近的棉袜,不穿白袜);忌领带打法出错。女士公务场合着装注意问题,“五不”:不穿皮裙,尤其是黑皮裙;正式场合不光腿;不穿戳破的袜子;鞋袜不配套;不能三截腿。“六忌”:忌过于杂乱;忌过于鲜艳;忌过于暴露;忌过于透视;忌过于短小;忌过于紧身。职业女性要学会遵守“流行中的保守、保守中的流行”的原则。穿着细事切莫等闲看,服饰不是一块没有生命的遮羞布,而是一种社会工具,它向社会中其他成员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是什么个性的人?我是不是有能力?我是不是重视工作?我是否合群?

以上所涉及的身体语言,几乎是日常人际交往时使用的非语言表达。正向能量身体语言的应用,对于改变习惯,提升个人形象、展现个人修养,关注交往对象的思想情绪、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正向能量身体语言的表达与应用,对改变习惯,提升个人形象、展现个人修养,关注交往对象的思想情绪,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十分重要。

关键词:正向能量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触摸,手势语,服饰语

注释

1李杰群主,编.非语言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1.

2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王甜甜,黄佼,译.身体语言密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166.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 篇3

1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特点的对比

1.1 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环境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网络环境提供的是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平台:

(1)虚拟性。虚拟性是网络环境最突出的特点。网络交往的实质是人机对话,是一种“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很多交流者并不需要了解对方的来历,只要情感得到了表达,不管对方是否认同或理解,网络的作用即得到体现。这是虚拟性带给交流者的便利之处。

(2)开放性。毫无疑问,网络环境是开放的。每个进入网络的人,都可以享受这个空间的资源。网络的出现超越了空间限制,消除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的领域。开放性带给交流者的好处是:能增大人际交往的范围,情感表达的机会变多。

(3)平等性。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人际交往及情感表达总要受到某些社会条件的限制,主动的一方总要为自己的主动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而对于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人们摆脱了身份、职业、时间、空间的约束和国家、地域的管辖。同时,人们也不用在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种族肤色等各种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差异和不平等,网络环境中的双方都不用考虑彼此的现实利益,也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4)低成本。低成本的意义有两点:(1)金钱成本小,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礼尚往来,网费可以忽略不计;(2)时间成本小,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你可以同时和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

1.2 现实生活的特点

现实生活是由我们活着期间所做的每一件事组成的,虽然网络环境是一个适合交流的平台,然而现实生活的某些特点却决定了网络环境是无法取代现实生活的:

(1)直接性。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是直接的,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书信、电报、电话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真实性,更能增进彼此的情感,在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使其情感得到更正确的表达。

(2)具体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要求交往双方都必须在场,通过言谈举止等多种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增进了解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全面的、封闭式的交往和情感表达。正是这样一种直观具体而完整的感受,使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得到很好的交流,使人能够感受世界的真实,有利于增强人际间的情感,提高交往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服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比较

现实交往是通过文字语言和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眼神等)的交往形式,以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的人际关系的互动活动。这种交往形式是直接的。

网络交往是伴随网络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是指在网络上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交流介质,是一种人际间的符号性精神互动活动。这种方式在本质上是“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双方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

(1)交往过程的比较。从人际交往过程看,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是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它是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而网络环境也就是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是伴随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惊人。

(2)交往动机的比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竞争和合作,交换信息和资源、交流情感,达到信息和资源共享、情感共鸣的目的。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则主要是以减轻压力、克服孤独、获得支持、情感交流、发泄等为目的。

(3)交往角色的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双方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双方都有特定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双方的交往是直接的、符合一定社会角色、平等或不平等的交互关系。而在网络环境中,交往双方的身份是虚拟的、多样的。

3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情感表达途径的比较

3.1 网络环境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其他群体有很大不同,既非完全的校园生活,又非完全的社会生活,因此,他们的情感表达途径也与其他人群有显著的不同之处。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用的表达情感的途径是博客、校内人人网、BBS、QQ聊天和E-mail,他们通过这些途径来交友、交流思想、表达看法等。

3.2 现实生活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人类都是朝着社会化方向改变自己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包括面谈、聊天、电话、书信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4 正确引导大学生情感表达的方法

即便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能解除现实交往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网络交往带给现实交往的冲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这势必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所以,让大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人际交往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情感表达进行正确引导:

(1)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加强信息的过滤。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网络,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让大学生们接触尽可能多的好的网站,老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多为学生搭建现实交流平台,使得他们的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的过滤,建立网络防火墙,净化大学生的网上环境。

(2)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是大学生现实交往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高校应该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实交往活动来降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频率。

(3)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疏导。高校应该通过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来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络交往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文明进行网络交往,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加强网络心理疏导。

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然而,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现实交往的意义尤为重要。所以,要通过上述几个方法来使网络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正确化和规范化。只有网络交往得到规范,才能在现实交往和现实中的情感表达发挥协作和指导作用,毕竟网络交往是无法代替现实交往的,网络环境下的情感表达也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大学生情感表达在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状况,通过比较网络环境与现实生活的特点,分析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的交往内容和其情感的表达途径,并提出引导大学生正确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情感表达,人际交往,网络环境,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曲智坤.浅谈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高教论坛,2008(3):58-59.

[2]曹明.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关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8):116-118.

[3]李好永.“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比较.中国科技信息,2008(1):121-122.

浅析商务英语交往中的非语言交际 篇4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 语言交际是依靠语言来传递交际的内容和思想, 非语言交际则是除语言行为以为所有的交际行为, 其内容主要包括体态语, 副语言, 客体语, 环境语等。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 能传递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内涵、意念和情感。在商务英语交际过程中, 由非语言交际行为产生的影响更是占据了整个商务活动的重要位置。

非语言交际作为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人类交际过程中起着语言交际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同语言行为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许多人认为, 在跨文化交际中, 要掌握的交际工具只是外语, 比较注意语言交际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容易忽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导致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繁发生。在跨文化交际中, 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不可低估, 一些研究表明, 如果一种文化的人们在对对方文化了解之后, 与对方进行交际时, 注意使用对方的非语言方式, 他们会受到对方成员的加倍喜欢, 商务交往就更容易成功。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 非语言交际能传递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微妙信息, 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 在语言交流出现困难时, 非语言交流便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们可以转而使用手势、声势、表情、目光语等, 此时的非语言交际能够直接影响到商贸活动和商务交际的成功与否。

►►二、商务英语交往中的非语言交际

1.体态语

体态语的范围很广, 也是商务活动中最重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良好的体态语能给对方最佳的印象, 它包括基本姿态, 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在商务谈判中, 适当的眼神交流, 正确的手势等, 都能引导活动的顺利进行。

2.副语言

在商务英语交往技巧中, 体现了副语言的重要性, 它包括沉默, 非语义声音, 话语转接等。在正确的跨文化引导下, 副语言的运用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但如不能正确使用, 则会影响整个交际结果。

3.客体语

包括衣着化妆、皮肤颜色、气味和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也是商务英语交往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客体语是影响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 而第一印象又决定了接下来交往的可能性和顺利性。

4.环境语

环境语是与空间和时间有关的非语言交际, 包括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及人对自然的影响。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会因关系的不同而保持不同的空间, 这一点在商务英语交往中尤为重要, 它是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沟通的活动, 而不同民族的文化构成了不同的空间文化, 一些关于环境语的常识能对商务英语交往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三、非语言交际在商务英语交往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交际行为的差异, 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意义会大相径庭, 如果要准确的了解说话人的言和行所表达的意义, 还必须了解他运用的文化背景。首先是身体接触, 不同的民族对谈话时保持多远才是合适距离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 英国人与人交谈时, 总要保持一定得距离, 而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则喜欢在交谈时靠的很近, 认为这样能表示亲切, 西方人注重“私人”领域, 难以忍受别人对自己领域的侵犯。在英语国家, 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 要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 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无意接触到对方也会道歉, 而中国人则体触频繁。还有一个当众拥抱的问题, 在许多国家, 见面拥抱是很普遍的现象, 但在东亚和一些说英语的国家, 男人见面一般只是握握手, 在商务英语交往中, 需认真了解每一体触行为的含义及其文化差异。

手势是常用的非语言表达方式, 但在不同的文化中, 相同的手势可能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例如竖大拇指, 几乎在世界公认表示好、高、妙、一切顺利、非常出色等类似的信息, 但也有许多例外: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 竖大拇指通常用来表示搭车, 在尼日利亚则被认为是侮辱性手势, 在澳大利亚则表示骂人, 在伊朗以及伊拉克等很多中东国家, 竖大拇指是一个挑衅的行为。再如, 观众和听众鼓掌, 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 汉语中时表示谢谢, 互相表示友好感情, 而在英语国家则被认为是不谦虚。在商务活动中手势的表达比较频繁, 这就要求商务人员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 细心观察领会。

目光交流的时间长短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美国人在同相识的人谈话时, 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都应注视对方, 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而避免一直直视对方, 在看不看对方、什么时候看、看多久等方面都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范, 在商务英语中应充分利用这种非语言, 并注意正确使用礼节。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英语沟通中发挥着独特的社会语用功能, 我们必须了解并熟悉非语言交际的文化特征以及它的特殊表现形式, 对它们传递的信息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正确的非语言可以加强商务沟通, 反之, 则会起到消极作用, 甚至引起误解或冲突, 在商务英语的交往中, 需要了解对方的非语言, 正确的理解文化差异, 以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伽.商务英语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J].吉首大学学报.第31卷第2期

上一篇:高师美术教育下一篇:寻求有效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