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人际交往

2024-07-09

校园人际交往(共11篇)

校园人际交往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章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分析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影响和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伴随一个人终生发展的社会关系, 有其广泛的外延, 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会对每个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影响范围包括性格、情绪、工作, 甚至人生, 它将对组织运作、组织效率、组织沟通、组织事务完成度以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的一个可以提升自我和展现自我的平台。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是通过活动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不仅仅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 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

二、校园文化平台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组织融入。宿舍、班级、学生会、学校团委等是高校内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组织, 同样也是人际交往的出发点。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例如, 新生杯辩论赛、温馨小巢寝室装饰大赛、新秀风采大赛等,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 在展示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 同时学生也将会记住自己伙伴的姓名, 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一步。

2、与师生关系的融合。在校园中, 同学与老师是大学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陌生环境中人们具有更加强烈的交往意愿, 通过参加社会活动, 学生可以和老师加强沟通, 主要接触的老师是辅导员、任课老师, 通过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频繁, 从而增进感情, 促进关系发展, 师生之间相容性更高。

3、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大一新生还保持着高中时期的学习心态,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导致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责任感都可以得到锻炼, 一些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需要策划一个完整的社会实践项目, 更需要去与同学、老师、媒体等沟通, 这些都是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

4、志愿服务。志愿工作者的工作既是 “助人”, 也是 “自助”, 既是在帮助他人, 也是在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志愿者活动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增强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 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扩大社交圈的同时, 大学生也增强了社会人际交往能力。

5、科技创新。当今社会倡导科教兴国, 为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我校开展了电子设计竞赛, 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科技创新比赛, 如 “挑战杯”、“创青春”以及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竞赛等。学生通过在各大比赛中各展其长, 在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也增进了交流。学生在其中所展现出处事果断、富有主见、充满自信的自我, 将吸引他人, 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三、校园文化活动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语言表达能力。交往, 相当于英语中的communication, 也就是沟通, 而沟通最主要的就是语言上的交流。因此想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就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参加团学工作会大大增加大学生与同学、与老师领导、与社会阶层之间的交流, 与他人多交流是能够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之一。

2、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快速做出反应, 及时分析问题并想好应变对策, 这是衡量一个人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指标之一。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停留在语言交流层面, 还包括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参与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全面分析、果断冷静的品质, 提升其应急处理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环境适应能力。初入大学的新生在适应新环境时常常出现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的情况, 难以融入校园团体, 严重的甚至产生焦虑心理。参加团学工作能够迅速结识新朋友, 在交往过程中消除焦虑, 产生自信, 进而适应环境。

4、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与他人认知能力。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够让自己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当通过认知能力认知他人时, 我们就可以将此作为依据来决定如何与这个人交往。人们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如果缺乏交往, 将很容易错误看待他人、错误看待自己, 进而导致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是一项不可缺失的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对于组织、协作、语言表达、应变、环境适应等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能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还能够增强一个人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同时使其具有成熟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学会理论、学会做人、学会吃苦、学会创造, 从而成为具有 “四有”标准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J].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1.

[2]马小芹等.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3.

[3]李小霞.探讨以学生活动为龙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广角, 2015.7.

校园人际交往 篇2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

关键词: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干群关系

和谐校园是文明、向上、创新的校园,是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也是师生员工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而构建和谐校园,要协调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理顺师生员工的思想情绪,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专心学业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校园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三类群体的内部关系以及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等,其中干群关系和谐是关键,师生关系和谐是根本,各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谐是基础。

一、领导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

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领导应该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校长是关键。作为校长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为了搞好教育工作而来学校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为了搞好自己的学习而来学校读书的。在信任的基础上再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校长要善于沟通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魁力“征服”人心。

各处室、各中层领导干部应以学校的大局为出发点,不要过多计较个人的得失,做好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遇到问题敢于承担责任,生活作风正派,不拉帮结派,不搞分立。

二、教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群体内部关系需要教职员工以真诚、尊重、宽容、互助为原则,构建生活和谐、工作和谐、学习和谐、心理和谐的同事关系。

对同事应多理解慎支持。在办公室里上班,与同事相处得久了,对彼此之间的兴趣爱好、生活状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同事,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人家为自己尽忠效力。在发生误解和争执的时候,一定要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人家想想,理解一下人家的处境,千万别情绪化,把人家的隐私抖了出来。任何背后议论和指桑骂槐,最终都会在贬低对方的过程中破坏自己的大度形象,而受到旁人的抵触。同时,对工作我们要拥有挚诚的热情,对同事则必须选择慎重地支持。支持意味着接纳人家的观点和思想,而一味地支持只能导致盲从,也会滋生拉帮结派的嫌疑,影响学校决策层的信任。

各班主任之间因为班级之间的竞争,以及在解决班级同学之间的矛盾时,容易处在人际关系紧张的边缘。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就事论事,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事关各人利益的大事上,如职称评定、奖金发放、优秀名额的分配等,则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学校大局为重。

三、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友好、合作对于学生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是向下一代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同时,在班集体中,所有成员都可以直接交往;几乎所有教育活动都是以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学校越是追求教育效果,学校的人际关系也就越丰富多彩。因此,改变管理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积极创造教育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气氛,丰富集体活动内容,更新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等,都有利于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

四、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教师是科学知识的开拓者,是知识和智慧的引渡者,是学生成才的领路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体作用。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只有校园和谐,才有书声琅琅。只有消除校园中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及时

化解各种矛盾,才能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把师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读书做学问上来,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只有在校园内营造一个“和而不同”的大环境,师生才能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想、理念、学术上的探讨、交锋和争鸣,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想像力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这样,高素质人才才能破茧而出。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和谐学校不可或缺的方面。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就是要按现代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活,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生活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生存素质,拓宽劳动教育内涵,加大科技含量,传授科技知识,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会欣赏并享受美好的生活,达到“生活与生存的和谐”。学会健身,就是要注重活动课程的实效,提高活动课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竞技的个性品质和健康坚定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审美、塑美能力和完美的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健身”,达到“训练与锻炼的和谐”。学会学习,重点是研究学法,改进教法,精讲精练,优化教学过程。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以“做中学”为基点,努力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眼、手、脑、口等感官的同时使用,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探究问题,走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施教与求知的和谐”。学会关心,是要弘扬人文智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尊重人格,关注心灵的共鸣。师生以尊重关心为前提,体现为以“关爱、宽容、和谐、共生”为宗旨的人文素质特征,着力从人心、人格、人性、人生等四个方面推动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共同提高。通过创设的情境和教育机智,大力弘扬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优良的人文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关心”,达到“管理与自律的和谐”。

五、干群之间的人际关系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和谐的干群关系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关心、关注教职员工的需求,用真挚的感情和丰厚的待遇留住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要倡导干群之间的团结互助、谅解与宽容,促进教师与干部、职工之间的和谐,努力营造理解与尊重、支持与合作的和谐氛围,使所有教职员工都能在信任和关爱中,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任何一个上司,干到这个职位上,至少有某些过人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

和待人处世方略,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精彩的过去和骄人的业绩。但每一个上司都不是完美的。所以在工作中,唯上司命是听并无必要,但也应记住,给上司提意见只是本职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尽力完善、改进、迈向新的台阶才是最终目的。要让上司心悦诚服地接纳你的观点,应在尊重的氛围里,有礼有节有分寸地磨合。不过,在提出质疑和意见前,一定要拿出详细的足以说服对方的资料计划。

作为上司对下属应该多帮助细聆听。在工作生活方面,只有职位上的差异,人格上却都是平等的。在员工及下属面前,我们只是一个领头带班而已,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荣耀和得意之处。帮助下属,其实是帮助自己,因为员工们的积极性发挥得愈好,工作就会完成得愈出色,也让你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尊重,树立了开明的形象。

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

校园是一个大家庭,在这家庭里编织着各种人际关系网,只有搞好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才能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凝聚力的学校,学校的事业才能发展,才能呈现一个文明、向上、宽松、包容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侯慧君—————《三大重点构建和谐校园》

徐飞鹏—————《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

校园人际交往 篇3

[关键词]人际关系

和谐校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民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当今重要地位,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时候。为了落实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方针,全社会正在从各方面积极努力,加紧建设,大学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大学校园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把握临近相互吸引的规律,促进校园内外氛围的和谐发展

所谓邻近相互吸引的规律是指人们在交往时,时空上的接近更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亲和力,这主要表现在人们之间居住距离的远近和接触频率的多少上。人与人之间居住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亲和力,人与人之间接触频率越高越容易产生亲和力。有人对居民社区的友谊模式进行了调查,在他们提问的“你最亲近的人”中。有41%的人选择了隔壁邻居。这充分说明了距离差别在建立友谊上的重要作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相近的同事、邻居,总是较容易互相帮助,这也是他们亲和力较强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大学校园中宿舍相近、教室相近的学生之间更容易交往且关系较亲近。据此,管理者在疏通学生关系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邻近吸引的规律性特征,另一方面还要谨防学生小团体主义的形成。另外根据邻近相互吸引的规律,大学校园也必须处理好和周围人群的关系,不仅使校园内部环境和谐,还应该使校园周围环境和谐健康。

邻近相互吸引的规律不仅受空间居住距离的影响,还受时间交往频率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机会越多,喜欢的程度越大。如两个同学经常在图书馆相遇,经常自修室相逢或运动场上,那就自然而然便形成交往的亲和力。据此原理,我们管理者应尽量营造学生交往的场合,如举办联谊会、研讨会、座谈会、舞会等等,使学生不要仅仅封闭在班、院等小天地里,还应加大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之间和谐氛围从两人走向多人,从部分走向整体,从校园之内走向校园之间甚至校园与社会之间。

二、掌握临近相互吸引,确保高校园建立积极健康的交往理念

所谓相悦吸引规律是指在交往中,人们往往对相貌出众的人易产生相悦心理而形成一种好的印象而愿意交往。伯峡德和沃尔斯特作了如下概括:一是美貌能让人看并愿与之交往,即交往中人们往往依据外貌做出关于他人的判断,外貌美容易看着舒服,并沉湎于美的满足之中;二是总认为貌美的人,其他方面也“美”,这也是一种泛晕效应;三是同貌美的人交往显得荣耀和光彩,易博得他人的羡慕和赞誉。也许上述概括并不全面,但至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基于外表美而产生的“相悦”只是人际间的一种生物性因素,它的产生更多是感性成分而非理性,不具有持久性。

相悦吸引规律告诉我们,同学间的交往往往是容貌美者交往范围相对广些,师生之间往往是英俊潇洒、美丽的老师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喜欢。为此管理者应对学生的爱美之心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首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本无可厚非,但必须引导学生外表美固然是美的一方面,心灵和行为美才是真正的内涵。人们基于外表美而产生的两貌“相悦”必须与基于心灵和行为美等产生的“两心”相悦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美的内涵。也即感性认识固然重要,但理性认识更显价值,没有感性认识很难产生情感,没有理性认识无法上升到本质。其次,相悦吸引规律交往的开始阶段效果明显,但随着交往的加深,相悦吸引规律的作用逐渐减弱。因此,应引导学生交往中能够树立常来常往的观念,不要把交往定位于短暂的相处,更不能以“貌”作为交往的要件,只有在稳定的联系中才能避免相悦吸引律的负面影响。再次,既然外表美能首先带给人好感,同学师生之间也应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特别是教师。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教师的服饰要求是:着装要适当反映专业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如外语女教师服饰要时尚、新潮,男教师要西装革履,洒脱大方,文科教师要整洁庄重,文雅;理科教师要活跃但符合规范,艺术教师要独特前卫等。当然教师的行为举止更重要。诚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讲:“在德行下面,我们所包括的不单是教师的外表和礼仪。而是我们的内在与外在的动作的整个倾向。”教师的外在形象只有在内在的崇高思想和美德之下和谐一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所塑造的教师形象才是鲜活的、具有魅力的,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理相悦。

三、重视类似吸引律,引导校园交往选择的适度合理

所谓类似吸引律是指在交往中,人们对具有共同态度与价值观的对象易产生亲和力并愿与之交往,也即具有相同性格、爱好、追求的人群之间易建立交往关系。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正由于人际交往的类似吸引的特点,所以交往群体中的成员往往具有相似的爱好、相近的经历、相容的性格、相同的追求等。把握此原理,管理者应根据学生“人以群分”的特点对症下药。

对具有相同爱好和追求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兴趣既要广泛又要专一,特别强调学生的兴趣一定有价值性,千万提防学生兴趣的偏向。如学生的兴趣可以定位在专业知识上,也可定位于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业余爱好上。但兴趣不能偏离轨道,如不能因为迷恋电脑而痴迷于游戏和上网聊天,不能因为喜欢演艺而对明星疯狂追逐等。所有这些都是大学校园中的青少年最易走人的怪圈。作为大学校园的管理者应及时洞察学生在兴趣爱好上的差异和变化,及时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兴趣到积极的追求和远大的理想上来。具有不同经历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磨难族,多出生于贫苦家庭,在求学道路上节衣缩食,历尽困顿。另一类是溺爱族,多出于富裕家庭,从不知道什么是挫折和磨难。这两类学生由于家庭的截然相反,往往形成鸿沟,各自为伍。管理者就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对待磨难族要激励他们发奋读书、刻苦求学的意志,增强其“学”成名就报效亲人和祖国的决心。对待溺爱族进行勤俭节约和挫折方面的教育及团结互助的教育,避免其对磨难族的冷眼相看。

相同性格者在一起相处总是表现的或勤勉、或谦虚或骄傲、或开朗或孤僻、或诚实或虚伪等。正如恩格斯指出:“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作为管理者应使不同的人群通过管理和教育实现性格特征上的优缺互补。如多给懒惰者增加任务,培养其勤快的性格特点;多让娇气者承担艰苦工作,磨炼其吃苦耐劳的作风,多让意志薄弱者从事较难的事务,锻炼其韧性;多让性格怯弱者参加公众活动,培养其魄力和胆量;多让孤僻者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其乐群性情等。

四、关注互补吸引律,建立校园互帮互学的人际关系

所谓互补吸引律是交往中具有互补倾向的人群之间易建立联系,特别是双方存在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情感互补、资源互补、信息互补等方面时,交往更趋明显。知识互补是指具有知识需求的双方更易建立交往关系。性格互补是指脾气秉性不同的学生之间由于特殊的性格特点很容易达成一种脾气的默契,如独立性较强的人,往往喜欢和依赖性强的人相处,脾气暴躁的人往往易和脾气耐心的人相处。类似吸引规律告诉我们具有相同倾向的交往对象之间也易建立联系,二者并不矛盾,原因在于只有当交往对象之间的不同倾向存在互补要求的,互补吸引律才起作用。

掌握了互补吸引律后管理者应针对大学生的互补意向和要求合理编排班组。根据能力互补的原理,将能力强的学生发展成骨干,并穿插到每一小组,协助其他学生,为其他学生排忧解难。根据知识互补原理,使专业水平高的同学尽量与其它同学学在一起,切不可只重视了优秀学生的学生和教育,而轻视了其他学生的管理。根据性格互补的原理,要将性格气质不同的学生合理安排住学,谨防将胆汁质学生和抑郁质学生单独安排住宿。因为胆汁质学生住在一起由于快嘴快舌,粗暴鲁莽极易产生挣执。而抑郁质学生住在一起,由于平时缺少交流,又容易在内心深处产生一些不易化解的郁闷和茫然,久而久之,成为问题的隐患。当然胆汁质学生与抑郁质学生混住也不可取,因为两类性格迥异,仍是隐患的导火索。根据信息资源互补的原理,应安排信息资源敏感、消息新闻捕捉迅速的学生担任宣传报道工作,如及时宣传校园新闻,及时更新校园网主页、及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等,以弥补其他学生信息闭塞、资源稀缺的不足。

五、强调对等吸引律。倡导校园明礼诚信的和谐交往

所谓对等吸引律是指在交往中,人们往往采取对等的原则建立交往关系,如采取喜欢对等、诚信对等、尊重对等的认知平衡的原则进行交往。喜欢对等是指人们往往对喜欢自己的人喜欢态度,不喜欢的就有不喜欢的态度。假如甲喜欢乙,乙也喜欢甲,形成对等的认知平衡,甲不喜欢乙,乙不喜欢甲,也形成对等的认知平衡。贝克曼和西科德在研究中发现,如果告诉甲小组的成员乙小组的成员喜欢他们,那么后来自由建立新小组时。甲小组成员普遍愿意选择乙小组成员。这个研究发现进一步说明了喜欢对等吸引律的存在。1965年社会心理学家阿让森和林德也做了一实验,也说明这个交际原则。除了喜欢对等之外在交往中还有诚信对等和尊重对等等原则。诚信对等和尊重对等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诚信、诚实、尊重,另一个人就容易喜欢他且也采取相等的交往态度。

了解了对等吸引律后,管理者就应该根据对等吸引的原则,在校园中倡导互敬互爱、名礼诚信的校园氛围。管理者对待学生要严而有度、罚而有节,在制定规章制度是要宽严得当,特别是奖惩项目中应遵循“罚大赏小”的原则,使学生对规章制度产生亲和力,自觉遵守。在实施上,管理者应本着对学生爱护负责的态度,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作为高校教师,也应重视对等吸引律的作用,在教书育人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用自己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无限爱心,去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作为高校学生也应掌握对等吸引律,同学问坚持相互理解、团结友爱的原则,做到“人敬我一尺,我抬人一丈”,在相互友好,尊重中来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六、利用强迫“吸引律”,创设校园和谐交往的各种环境

所谓“强迫”吸引律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交往对象受外界刺激或环境的影响,不由自主会被某人吸引或“强迫”与之建立联系。如边防官兵和荒漠戈壁工作的人员,由于长期生活在人娴稀少的环境中,交往选择余地狭小,他们中的每一位都能与周围的人群搞好关系。因此环境本身就构成了对交往的“强迫”。又如一个人突然进人某陌生的环境里,举目无亲,此时一个老乡,甚至一个同姓人就可能成为他交往的对象。强迫吸引律告诉我们,人们之间的交往既是有选择的又是受限的。也即把正常状态下不易建立交往关系的人群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有时他们之间也会“被迫”建立起稳定的交往关系。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处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时,不能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有时可以适当创设“强迫”环境,使双方有一个合适的沟通机会,在相互了解中增加认识,改变态度和看法。因为,生活学习中那个的矛盾多产生误会和不解,双方之间越没有机会交流,继而积怨越深,激发矛盾,伤害了友谊。这样影响学习和工作,破坏了和谐气氛。因此,大学校园中不仅崇尚理解,还要增进沟通,不仅要允许自由交往,还要适当创设“强迫”交往。

参考文献:

[1],赵林,论教师外在形象的相悦性[J],成人教育。2005,3

校园人际交往 篇4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独立学院,人际交往能力

一、前言

独立学院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需要, 继民办高校产生之后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介于公办与民办之间, 有其鲜明的独特性。自上个世纪末举办到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发 (2003) 8号》) 正名以来, 它发展迅猛, 据教育部2006年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318所独立学院共招生54.3万人, 目前全国独立学院在校生规模已达146.7万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 独立学院大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同学占总数的13.7%。主要体现在心理适应障碍、挫折适应较差和人际关系敏感这三个方面。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是大多数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障碍, 虽然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父母宠爱有加, 但在与一本和二本的比较中、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在就业形式严峻的压力下, 他们既自负又自卑, 不能以正确的认知和稳定的情绪去处理人际交往关系, 所以在独立学院的教育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尽快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针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 分阶段实施综合素质教育, 并利用科学的心理干预手段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独立学院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以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等原因, 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如下特点:

1.自卑感。

自卑是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某些缺陷或记忆力、判断力、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欠佳而产生的轻视自己, 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感体验。独立学院是介于公办和民办之间的办学, 加上招生分数较低, 学生在自我定位上会觉得自己技不如人, 片面地以高考成绩来评定个人能力, 认为自己能力差, 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从而导致自卑而丧失和别人交往的信心。

2.嫉妒感。

独立学院学生由于所缴学费较高, 他们有较强烈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 对知识的获取、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学校现状的要求也比较高, 有超过别人的冲动, 这是嫉妒的根源。与本部统招生的比较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的竞争由此拉开序幕, 嫉妒也由此而生。对自己的境遇不甘心, 但又无能为力, 于是便贬低别人, 甚至打击、报复, 以此来缩小相互之间的差别, 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3.孤独感。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家庭物质条件和文化教育的条件比较优越, 父母娇生惯养, 养尊处优, 心理上有一定的优越感, 唯我独尊, 嫉妒心强, 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同学, 如何与他人交流, 久而久之就会与周围的人产生冷漠、敌意, 相互猜忌, 自我封闭、不愿交往。

4.社交恐惧症。

和其他大学生一样, 独立学院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对于自己的形象极为敏感, 他们希望自己以满意的形象投入交往。因此, 这种对交往的过高的期望值, 使他们在交往中时常显得手足无措, 重者还会出现一些症状, 如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身体抖动等,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社交恐惧症”。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学生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之中, 严重影响了它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三、校园体育文化能提高独立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使其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教育或接受教育的良好契机, 能培养与他人合作或团结协作的精神, 能使大学生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

1.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拓展交往空间。

校园体育文化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往空间。一个人在运动场上所表现的能力得到对方的认同时, 能够提高自信心并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广泛的交往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克服自卑感,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拉近与交往人的心理距离。

大学阶段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是人格塑造和个性完善的重要阶段。独立学院的学生为了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 需要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 需要爱与被爱, 需要显示或展现自我的能力。课余体育活动给运动场上互不相识的人之间一个展现自我、相互认识的机会;体育竞赛给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一个加深了解的机会;团队、奉献、拼搏进取精神会在一场比赛中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缩短,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 极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3.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人际吸引。

独立学院学生是一群既自卑又自负、感情丰富的个体, 他们渴望友谊, 希望广交朋友, 然而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却又很低, 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很高。因此, 克服他们的主观认知偏差, 创设良好的交往情境是有助于产生人际吸引。

在运动场上, 能力较强的学生能使人产生一种吸引力, 许多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就是源于运动场上突出的运动能力产生的吸引, 能给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带来强烈的吸引。校园体育文化以其本身特有的性质吸引着各种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 又以其特有的身体表现形式使独立学院学生的积极参与, 这种交往情境极其有利于参与其中的学生之间产生人际吸引。

四、结论

独立学院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体现在自卑感、孤独感、嫉妒感和社交恐惧症四个方面, 校园体育文化能促进独立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通过拓展交往空间, 拉近与交往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和加强人际吸引的方式, 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或团结协作的精神, 能使独立学院学生在体育参与中消除自卑、孤独和恐惧,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周振国.把握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J].心理健康教育, 2004, (06) :41.

[2]王艺.关于当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及成因的调查[J].晋阳学刊, 2002, (01) :86.

[3]李树春.社交恐惧症的诊治[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7, (01) :535-536.

校园人际交往 篇5

【关键词】和谐校园;工会;人际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党不懈奋斗的一贯目标。高校作为创造和传播科学知识,引领先进文化方向,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知识分子最集中,思想最活跃的社会团体,创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和谐校园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是一项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其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是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石。惟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学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稳定持续发展。学校工会既是“职工之家”,又是联系领导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有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理念,营造奋发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的思想基础和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1.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变化。针对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个人利益、市场经济规则与教育宗旨、狭隘的教师职业观与崇高的师德境界等方面的关系,努力形成大家一致认同的基本价值取向,那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当前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可算是一种较高收入的稳定职业,还显示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若仅用这种“谋生观”来认识教师职业,必有悖于社会所提倡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奉献”是师德的灵魂,“春蚕 ”、“红烛”是人民教师的最好比喻。价值取向决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师德建设中,既要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也要体现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主体价值,只有与时俱进,使师德规范更符合人性,更符合社会发展实际,师德建设机制才能获得良好运行和发展,从而奠定和谐校园、和谐教育的基础。这也恰是工会“教育”与“维护”基本职能之所在。

2.工会针对学院由两所中专校合并新建的实际情况,协助学院宣传部门组织教职工先后开展几轮教育思想大讨论,更好地确定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端正高职教育的教育思想,由此提炼出学院校训和“三风”表达词,努力营造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管理规范、改革创新、充满生机的校园氛围。用大家共认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盐城纺院精神凝聚人心,激发活力、鼓舞斗志,在较短时间内做到了人员之间的融合和工作上的磨合,全院上下很快形成了和谐共处、团结协作、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3.把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校园中积极倡导爱国、敬业、好学、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广大教职工把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作为最大的荣,把不学无术、工作敷衍了事作为最大的耻,全体学生把勤奋好学、求索进取作为最大的荣,把迷恋网络,考试“60分万岁”作为最大的耻。正是这种最基本的传统校园荣辱观驱使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促进和谐的教与学关系的建立。

二、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是领导和教职工之间能协调融洽、同舟共济,建立一支民主平等、团结奋斗,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优秀团队

教职工是学院的主人,教职工的利益与学院的整体利益是一个统一体,领导是维护这个统一体的带头人和服务者,只有在政治上保证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制度上落实教职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利益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形成领导与教职工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1.工会必须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权,努力为党委的科学决策建言献策。通过教代会制度,建立教职工的源头参与机制。在每年的教代会上对院长工作报告,学院预、决算等进行评议,对涉及学院改革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和决策,工会代表必须参与讨论,或经教代会通过,充分表达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诉求,使领导作出的决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科学性。2.工会必须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对校务工作的知情权。一方面教职工作为学院的主人应享有校务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为落实党的“执政为民”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院领导应主动公开校务,因此校务公开就成了建立领导和教职工和谐关系的重要载体。学院党委十分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各职能部门主动公开,工会积极协调,严格监督,效果显著。如在新校区建设中,有关重大项目的招标活动共20多次,每次都有教职工代表参加,再通过工会组织系统使全体教职工及时了解有关真实情况,消除了部分同志的疑虑,融洽了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与广大教职工的情感。

3.工会必须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对领导干部的评议权。高校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对于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不是简单的群众对领导品头论足,工作说三道四,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认识,领导认识到位,就愿意被评议,不怕被评议,职工代表认识到位,评议才能代表民意,客观公正。工会在党委领导下,严格制定教代会的评议制度,并协助周密组织,做到既严格程序,又科学有据,既让代表感到行使民主权利的神圣,又让干部感到接受监督的严肃。通过评议拉近了领导和群众的距离。

三、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主体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协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因此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职业技术能力、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相互理解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型学校的本质要求、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

1.改革办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工会积极倡导改革创新办学模式,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守法意识。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重视学生创业教育,积极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实行弹性学制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灵活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符合自身条件的教育选择,使其得到最佳发展;重视贫困生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关心爱护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得到全面自主、健康和谐的发展。

2.改革教育管理方式,实行管理民主。一是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倡师爱、师表。工会配合学工处,定期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交流会,推广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经验,防止班主任因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产生师生

对立情绪,或是提出不切实际要求,缺乏人情味,做到在管理上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不断提高。二是推广学生自主性主题教育,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下,根据学院中心工作和班级实际情况,每月自立一个教育主题,自行安排具体活动,自行交流总结评价。三是创设自主发展氛围,学生进校时即对在校期间的政治思想水平、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发展目标,每学期进行一次自我评价,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校园人际交往 篇6

关键词:宿舍凶案;人际冲突;和谐寝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99-01

复旦大学黄洋被舍友投毒致死的案件震惊全国,“校园凶杀案”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回顾高校多起凶案,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用准备好的铁锤锤杀四名同学;2011年,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龙仕旭将室友郝进、韦宸杀伤后潜逃,郝进在送往医院后由于失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一学生捅死室友。舍友成了最危险关系,大学校园里也掀起一股“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热潮,构建和谐宿舍学校、大学生该如何践行?

一、案件分析

事实上,以上案例中,罪犯和受害者均没有血海深仇,均是因为生活琐事。马加爵杀人是因为室友说话带刺,语出伤人,加之贫困家庭出身的他本敏感多疑,故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龙仕旭性格暴躁,加之常与室友郝进吵架打骂,最终爆发;南航杀人事件也是因为日常琐事。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相当复杂微妙,几乎每个宿舍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人际矛盾和冲突,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最难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宿舍人际冲突普遍存在,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可能会演变成为以上极端案例。[1]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引发的原因多种,总结有以下几点: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内在心理原因。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人际关系的认识上,也具有片面性、狭隘性,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傲、嫉妒、嫉恨、狭隘、敏感、情绪不稳等[2],例如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是因为嫉妒,马加爵事件是因为敏感,南航学生杀人是因为争吵导致情绪失控等等;2. 激烈的竞争让大学生在评奖评优评以及助学金的分配上产生矛盾,成为导火索。自私自利,不懂谦让,必成矛盾;3.地域文化差异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导致冲突的重要因素。家庭和地域差异导致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差异,公共物品的使用、作息时间的安排、宿舍卫生、个人卫生等诸多方面容易造成摩擦,引起人际冲突。[3]

三、如何建立和谐寝室,构建宿舍良好人际关系

(一)学校层面。

1.狠抓教育。学校教育工作包括德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除两课是必修课以外,高校特别应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团体心理辅导、开放式课程为主要授课方式,并按期进行宿舍心理排查,以观察、谈话、问卷调查与心理测量等方式,发现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反社会行为的苗头,个性心理上自信心、责任心、羞耻心的缺乏程度,冷漠自私、敌对的严重状态,使征兆预测从定性上升到定量。除此以外,辅导员老师应该就大学生宿舍人际进行专题讲座,例举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发同学们的辩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正视差异,并以正确的方式积极处理宿舍冲突。

2.关注三困生。三困生,是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心理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这三类学生除了需特殊关注外,最主要还是需要学校建立保障机制,切实解决三困生的困难问题,消除隐患。

学习困难的同学易丧失信心,走向极端。高校应在每学期末对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下达学籍警示,密切关注,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归因训练。辅导员也可安排宿舍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其进行辅导,增进其舍友情谊。

家庭困难的同学敏感,自卑心理强,同宿舍之间的贫富差距让他们感到压力,物质上的贫乏让他们产生羞耻感。如马加爵的家庭条件让他从小就变得敏感自卑,从而走向极端。学校除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以外,应该入手改变他们对于贫困的认知,使得其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环境,心态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对贫困学生的室友也应该加以引导,尽量避开让贫困同学尴尬的话题,以免刺激到他。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如果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或强迫症,应该时刻关注,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甚至休学调养。

3.营造和谐宿舍文化。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培养宿舍成员之间的心理互容,互助互爱精神。和谐宿舍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各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为宿舍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二)家庭层面。

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性格和人际关系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 配合辅导员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 指导学生在学校的为人处事、控制情绪、修身养德等问题。

(三)个人层面。

改善人际关系,首先是改变自己,从反省自我开始,从具体行动起步。

1.与人为善,事事谦让,得饶人处且饶人。

与人为善、以诚待人是建立良好宿舍关系的前提。凡事不要争个你输我赢,一切以和为贵。尊重他人,善待身边每一个同学。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的尊严。谦让不等于懦弱,懂得事事为他人着想,才能换来别人的真诚友谊。[4]

2.修身养性 ,控制情绪。

冲动是魔鬼,大学生必须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其他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情绪,比如发脾气之前默数10下(理智控制法);或者用听音乐的方式来转移注意(转移注意法);或者去运动来发泄不快(合理发泄法)等等。即使有矛盾,也要掌握说话的技巧,注意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3.关爱舍友,关心同学。

心灵扭曲的人大多是缺乏关爱的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马加爵事件中,他杀了四个人,丝毫不手软,但是其实当时有第五个同学出现,他本可以杀了这个同学,后来却没下手,他告诉记者,当时想到这位同学对他不错,还请他吃饭,所以忍住了。多一份关爱,少一分冷漠,真诚待人,关爱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参考文献:

[1]王志贤.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预防与干预方法新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石秀杰.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调查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12).

[3]李宁.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探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4]吴燕华.宿舍人际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切入点[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5).

大学校园交往空间改造的思考 篇7

一、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意义

大学校园人际交往空间作为大学交往主体交往活动发生的地点, 对在校大学生的交往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学交往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各类知识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探讨;通过各种空间开展各项多类型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并帮助学生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可促进大学主动与社会交流互动, 和大学所在城市互动, 为学生逐步迈入社会搭建沟通的桥梁。总的来说, 在大学校园中的交往是充满着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知识交流、信息传递、艺术交流、成果的推广与交流的校园人际交往, 顺应了现代教育中的理念与哲学,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建造适宜的大学交往空间, 产生美妙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意境。经过对学校师生的视觉刺激, 可在师生与空间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达到“情境怡人”“意境冶人”“物境宜人”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感受。情境怡人是表达一看到交往的地方散发出能激发人情感的亲和力, 同时能刺激师生对空间环境的一种文化上的感性直觉, 达到彼此的心理共鸣。意境冶人主要是希望大学交往空间超越在满足适宜性的具体功能需要, 符合整个大学校园环境所期待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潜质, 并成为历史上校园文化传承的标志。物境宜人要求大学交互空间能具备符合普遍性设计的规范原则, 建筑造型、空间立体尺度满足师生交往的需求和知觉的体验。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重要载体的校园, 和谐校园环境的构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校园交往空间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校园中交往空间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意气风发的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生们愿意在清晨或者晚上独自在安静的教师或者某一清静的角落里读书、思考, 有时愿意在活动室或者寝室或者某一室外空间三五成群的一起欢聚或议论, 有时也喜欢置身于学术报告厅、音乐厅、体育馆等更大容量的群体气氛之中, 这样更能激发内心更强烈的共鸣等。这些时间和空间上交往需求决定了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学术性、多层次性、娱乐性以及符合学校师生的心理需求。

当今大学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给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其中大学校园室外交往空间则成为非正式交流、师生开展个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现在大多数大学学校园室外交往空间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表现在:交往空间的显性界限不再存在, 即表现为在大学合并后或者大学城成立后, 许多高校之间不再设立标志性围墙, 能看到的交往界线不再存在。虽然从当前实际使用情况来看, 因为新校园建设时间还很短, 新校区发展还不完善, 在大学城间各校老师与学生间跨校交往的次数不多, 看不见的交往界线仍然存在。不过随着跨学校间举办师生交流活动, 使用如图书馆、活动场所等公共资源的逐步普及, 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往频率变得频繁, 师生交叉式的户外交流活动可逐步演变成为大学师生交往的重要形式。校区围墙消失的现象还表现在校园校门设计的改变。目前较多大学的校门设计部再用传统比较单一的牌坊式设计, 而替代是在校园大门口前新建或改造一大广场, 在大广场中或前面摆放一块标有校名的石块作为入口的标志或者区分学校的界限。在校门栏杆方面也尽量运用多样化的设计, 这在形式上比牌坊式的校门更显大学校园的开放性, 使得大学学校与所在城市的联系更亲近。以云南艺术学院新校区范围内的交往空间为对象, 研究分析新校区在交往空间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只关注平面布局的美观而忽视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环境的行为、心理需求;交往空间内设施不完善, 缺乏规划与维护;交往空间的定位较为单一, 私密性较高的交往空间基本没有;交往空间不突出、引导性不够;部分交往空间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三、大学校园交往空间改造的思考

以低成本、环保和回收的材料为主体对现有交往空间进行改造, 同时将城市交往空间和交往心理学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学院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中, 达到新交往空间的实用性、美观性、环保性、人文性以及符合师生的心理需求。以开放性为主导, 考虑到人的活动为主要因素, 从整体的空间布局到各个局部的设计均能满足学生在交往上的需要。校园交往空间及其环境改进设计时应遵循整体设计的原则结合建筑群体, 设计出健全、完整、富有生命力的交往空间, 改进设计中需系统安排大小不一、围合性不同的空间, 仔细分析各空间的并列关系、包含关系, 以及使用空间的时段性和使用该空间的模糊性。设计时需考虑师生能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环境怎么样来适应老师和学生的需求, 怎样与创造环境、选择环境相结合, 主要研究人与环境间关系, 希望使人的行为、心理、文化传统与环境达到和谐。构筑有地域特色、有学校特点的校园交往空间及校园文化。提高交往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重交往空间“随意性”的营造, 提高交往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升交往空间的文化品味。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校园交往空间对在校大学生的交往行为产生的影响, 主要分析了大学校园交往空间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探讨了对大学校园交往空间改造的思考。

关键词:交往空间,校园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1]志勇.高校校园外部空间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 2005 (5) .

[2]昕若, 沈叙元.对高校交往空间设计优化的建议[J].华中建筑, 2006 (5) .

营造积极的校园户外交往空间 篇8

1 结合校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特点观察分析

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他们以青年人为主, 在校园学习生活有其明显的特点。只有基于对大学生行为特点进行观察分析, 才能使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将这些特点总结出来, 对于我们研究校园景观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1 规律性

大学生这一群体在作息时间上与其他群体相比较为规律。他们在校园里早晨中午夜晚活动时间较固定易于掌握。特定的几个时间点户外活动较为集中。如上学放学时间, 课间休息时间, 周末活动时间等等。根据这种户外活动的规律性能够有效规划设计交通集散点, 控制调节人流导向。

1.2 自主性

这种自主性的主要特点是:课外学习计划、自学时间。在大学求学阶段,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与中小学教师不同的是, 对学生的课堂教育不再像中小学生那样满堂灌输, 而是去发现和鉴别学生的才干和秉赋, 因材施教。这种学习的自主性使得非课堂教学在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户外教学正是非课堂教学的一种, 良好的校园景观场所能够有效激发随意性的交流学习。

1.3 多样性

首先, 大学生正是青春活力的时候, 他们中大部分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庭独自生活。考虑到这些离家者们对于家园的心灵需求, 他们需要有一个每天都能来的场所, 并且对该地方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将该校园建筑视为“家”的话, 那么校园户外空间则是“前廊”“后院”。其次, 作为年轻人为主体的大学生好奇心强, 精力旺盛, 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校园内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社团活动, 文娱活动也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活动的多样性也要求校园环境的丰富性, 这对校园内户外公共空间提出了不同的功能需求, 使得学术环境生活化, 社会环境学术化。

2 研究背景:西南交大新校区图书馆东面广场

本次进行调研的地点位于西南交大新校区图书馆东面广场。西南交通大学新校区有本科生27 776人, 东面广场紧靠着面向全校师生的图书馆, 该广场的东边则是修建中的东大门, 建成后将会是西南交通大学主要的大门。该地的环境景观设计对于整个校园环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图1所示, 该广场尺度较为开敞, 活动空间较大。这样的广场不但可以营造开敞的景观效果, 使人身心得到放松, 还能够创造交流机会, 鼓励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一般来说, 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 该广场的特殊位置使得它很适合随意的课堂学习或者进行讨论 (图书馆中容易干扰别人) , 学生在此完成自己课外知识累积与朋友见面约会, 参与学校活动等。

鉴于该校园广场的属性, 我们将广场分为穿行和静态行为两种使用方式。如何有效处理这两种关系, 将两种活动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深入的问题。在东面广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 在早晨, 大部分该场地的使用者都是保持公共距离单独使用, 比如大声朗读, 阅读报纸, 锻炼身体等。我们发现尺度合适的亚空间会更加吸引人们使用, 原因如下:1) 大部分使用者希望通过墙面, 门道, 绿化, 座椅等其他要素组合来形成庇护空间, 这样的部分围合空间使得使用者在此更有效的利用早晨时间, 同时觉得自己与附近的行人和自行车有所分割。2) 在炎热的天气情况下, 合适的亚空间通过围合小品, 高大乔木和自然微风营造一个舒适阴凉的区域。寒冷的冬季合适位置的空间环境能收集到冬日暗淡的阳光, 聚集暖气, 同样吸引使用者来此逗留。3) 相对舒适的亚空间将会最大限度避免阳光或者是周围建筑反射到书本上的强烈光线。在课间时段该场地则主要用于穿行以及短暂交谈。我们发现设计中既应该有可供1人~2人使用的较为私密的座位, 也需要有可供3人~4人交流的座位, 这样的空间环境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 而现场不具备这样的环境。该位置接近主要的步行人流和较强的可识别性 (他们在此比较容易遇见熟人) , 在校园内浓厚的制度化的氛围中, 他们可以方便的见到特定的朋友, 开始各种活动。中午时间有少量食用午餐者在此做短暂停留。中午时段该场地的利用率不大, 接近空白。经过调查分析发现, 由于乔木尺度不够大, 遮阳伞数量不够, 便利店太远等原因, 只有小部分人如清洁工保安等迫于方便在此使用午餐。而八成被调查者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希望该场地能提供这样的功能, 而不是步行20 min去附近地方食用午餐, 他们希望座位附近也有饮水器, 充足的垃圾箱和价格合理的餐饮售卖点或者小食品手推车售卖摊, 也为自带午餐的人或者团体讨论式的小组提供野餐式的座椅。观察表明许多人常常喜欢借此机会读书学习或者是观察别人, 使得午餐时间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加强师生交流联系, 提高该广场的人气和利用率。午后及傍晚则多数是2人~3人交谈交流, 休闲休憩。不同种类的人际距离具有不同的感官反应和行为特征, 反映出人在交往时的不同心理需要[2], 如表1所示。这样的细微差别也对于广场的使用产生影响。通过对该场地本时段的调查访问我们发现部分被访者反映夜间照明不够导致使用者对于自身安全的担心而影响他们到此处活动。人们在自由访谈时提到最多的建议是改善照明, 增加保安巡逻和紧急电话。同时长凳应该避免出现太长或者距离过近的情况。限制两个人以上的进行谈话交流同时也使得单个使用者感到不适。其他的意见还有对该广场布置纪念性的植物造景, 喷泉或者其他形式的识别性强的空间造型。不仅仅为此地增色许多, 而且成为该处的场所象征。

3 从交往需求解读校园广场景观设计

交往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对交往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才能使景观设计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3.1 公共性与私密性

在户外空间也需要有相对私密空间供师生使用, 在这种较为私密的空间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及钻研, 能满足人们自由表达个人情感及互相交流的需要。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研究称为接近学, 并总结出个人空间大小、分类及影响因素[3]。良好的户外公共空间能够很好满足这两种需求以及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

m

校园广场设计中如果采用绿化、花台、挡墙围合成许多大小不同、有较强限定感的半封闭空间, 能够与外界保持视线交流但又不致使他人贸然侵入, 同时很好满足不同人员的心理需求。

3.2 看与被看的关系

除了少部分使用者基于为了和朋友日常见面的原因他们选择在场所中较为容易被人看到的地点活动, 大部分使用者 (尤其是女性) 更加喜欢安静, 有靠背且可以观察别人的边缘场地进行活动。男性使用者则比女性使用者更加喜欢使用较为暴露的位置, 他们认为这样的场地可以方便观察行人。这样细微的使用者心理差异使得设计者应该考虑提供不同形式多种多样的座位。

3.3 自由和放松的心理需求

师生利用校园广场除了有集会班会等, 同时也有自我调节休息的形式。师生利用这类校园广场就像是城市公园或是绿地一样, 他们到此是为了放松和减压。而此地的植物, 安静的氛围, 阳光, 能够观察别人, 开放的视线, 让他们感觉自由和舒适。校园景观某种程度上成为校园环境这个身体系统中“肺”的功能, 这样的户外空间是一块绿洲, 使得紧张的学习生活得以调节。

4 结语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的营造要从师生需求方面入手, 提供多种形式、多种规模和层次的空间环境, 对每一个空间都要进行精心布置, 以满足师生的高尚精神追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不能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 在今天面临相对其他设计比如建筑相对落后的局面, 必须以新的设计视角重新审视以往的设计情况, 使得户外空间更有效的为师生服务。

摘要:以西南交大新校区图书馆东面广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果, 总结了广场的优点与不足,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对校园景观设计起到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校园景观,使用后评估,满意度,户外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伯·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校园人际交往 篇9

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交往空间,优化设计

大学校园是城市发展的“资源库”, 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传承核心。在高校建设发展中重视其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 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园建设的蓬勃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机遇, 然而如何设计出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校园空间成为了设计师面临的挑战。

一、地域文化与交往空间设计

交往空间可以容纳人们交流与沟通活动, 是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场所, 是人们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1交往空间的营造对校园交往活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交往空间设计舒适合理则能促成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 甚至诱发新的交往活动的发生;反之, 则有可能阻碍交往活动的形成, 不利于师生们进行交往活动。良好的校园交往活动能够校园的文化氛围, 对校园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交往空间的存在依托于物质基础——校园建筑和景观;地域文化是校园建设的土壤, 为校园的发展壮大提供养料。因此, 在校园交往空间设计中我们根据人的需要, 适当地融入地域文化才能建设出更实用高效的交往空间。

二、桂西南地域文化的分析

桂西南地区是指南宁以西至中越边境之间的区域, 其主体包括崇左市各县 (市、区) 及周边的靖西县、上思县等。2作为连接着东盟各国的中国南大门, 该区域的发展受到了各国外来文化的影响, 异域风情成为了这里的一道风景线;也因为历史的原因, 这里遗留下来丰富的历史资源, 成就了红色记忆的圣地;这里各民族聚居形成了以壮族为主的特色民族文化。对地域文化的提炼于设计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 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文化元素对我们的校园建设有着较大的影响:

壮锦图案:广西壮锦这种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成为了广西本土传统文化中华丽的一页。它由彩色的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丰富的图案、严谨的结构、生动的造型及其五彩斑斓的色彩展现了一种活泼、热烈的民族格调, 也传递出热情开朗的壮族儿女对生活的热爱。

花山壁画:左江花山壁画是壮族的艺术瑰宝, 也是崇左地区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整个画面恢弘大气:古朴粗犷的笔法和风格, 人物神态展现栩栩如生, 然而在几千年前的古壮族人民是如何创作这些壁画, 又是为何创造如此的画作成为了未解之谜, 也让花山壁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壮族干栏式民居:桂西南边境地区, 山地地势广泛。壮族人民结合实际情况, 逐步形成了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的建筑形式。传统的山地民族村落聚居地建筑选址于山脚或者坡上。建筑形态则多采用干栏式, 其最大的特征当属坡屋顶。层层的屋顶相互交错呈现出恢宏气势, 展现出一种传统民居的古朴美及独有的古建筑神韵。

三、桂西南地区高校校园交往空间设计现状

桂西南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高校的建设发展也相对缓慢。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 崇左共有5所高校, 其中本科1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专科学校4所。笔者走访了这几所高校, 对其校园交往空间设计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 交往空间层次不够丰富

交往空间作为师生进行交往活动的场所, 既要满足群体活动的进行更应该激发一些偶然交往行为的发生。群体活动一般是在比较大的交往空间内, 如广场。很多高校的校园广场局限于集体活动的进行, 却未能诱发更多的交往活动。分析其原因:首先, 空间过于单一, 广场就是一个规模超大的“空地”, 缺乏层次变化, 也没有界面的限定, 不利于小型的或者个体活动的进行;另外, 景观视线单一, 空间缺乏层次变化, 没有近中远景、四季景象及低中高景的变化。往往呈现出整片的单一品种树木, 一望无际的水面。缺乏特色景观小品或者休息区域, 无法引起师生驻足交往。

2. 建筑空间的文化性不够明显

校园是知识的殿堂, 建筑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存在, 理应为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服务。然而在桂西南地区的高校校园建筑中却并没能形成建筑的特色。建筑的文化性来源于建筑的地域特征及校园文化特色。当前, 桂西南地区的一些高校在设计中追求建筑形体空间的现代感而忽略了文化的传承与应用, 导致校园建筑特色不够, 高校建筑空间环境也缺乏个性。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在桂西南地区几所高校中基本上看不到, 譬如南方的骑楼、宽广的大坡顶等建筑构件并未在该地高校建筑设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相反对现代建筑的临摹, 使得空间的吸引力缺失, 一些公共的建筑空间毫无活力, 使用率十分低。

3. 环境的舒适度不够

空间环境的舒适与否主要由空间的功能构成及尺度决定。在设计中既要满足人的活动对空间的功能需要, 又要把握好尺度对空间效果的影响。大部分校园交往空间缺乏对人的交往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导致空间功能单一。交往空间只是一个活动的场地并不能激发师生的交往活动的发生。如校园的广场属于校园交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很多高校在规划中都把他作为一个对外展示校园形象的窗口。往往是大尺度大面积, 设计的内容空洞, 没有从人的需要出发, 导致空间形态单一使用率低;另外, 高校校园空间尺度的设计并没有深入对师生的行为进行研究, 譬如校园的长廊作为建筑与外环境的连接, 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交往活动场地, 却常常被设计成细长的“巷子”, 过于封闭且单一的空间直接影响了空间的舒适度。

四、地域文化影响下桂西南地区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优化设计

好的交往空间环境应该是充分利用自然, 从人的需要出发, 创造出充满文化底蕴的空间环境。针对当前桂西南地区高校校园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试图将本土文化应用到交往空间设计中, 创造出更合理更舒适的空间环境。

1. 文脉·空间

空间的变化会让人产生更丰富的空间感受, 与之相反的是一层不变的校园空间序列让人感觉压抑紧迫, 所以在高校的整体规划中加入节点场所供人们停驻会让空间的使用率增加不少。交往空间作为校园户外交往场所, 合理规划整体空间中的节点必然会让校园空间环境更宜人。

在规划设计时应加强师生对生活园区的认可感和归属感, 即设计中融入人文要素。交往空间的设计与地域文脉结合, 使得校园环境散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桂西南地区——传统的壮族文化, 绚丽的边疆文化及激人奋进的爱国主义 (红色革命地) 文化在这里碰撞。该地区高校的建设依托于以上文化, 创造出特色的空间及文化氛围。历史文脉与精神, 应该是因势利导地对其延续与扩展。校园小品建设中可以融入革命历史典故, 既增添了环境的人文性也陶冶师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样的空间环境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让师生产生归属感, 进而引导更多的交往活动发生。此外, 交往空间集中设置的广场, 尺度不能过大, 且其位置应该选在人流量较大靠近师生生活的区域。除了对空间的整体考虑外, 适当地增加一些地域文化元素到设计的细节中, 如壮锦图案经过提炼装饰园路, 绣球的造型可以应用到景观小品设计, 这些设计能让环境中散发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更能激发师生的交往活动发生。建立和谐有序的校园空间序列。

2. 文化·建筑

校园建筑不同于其他的公共建筑, 他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对校园形象的树立及校园空间的文化内涵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在设计中应注入精神实质, 展现深刻的学术氛围及深刻的教育理念。传统的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校园建筑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建筑是在满足大学教学基本功能基础上形成特色的具有活力的建筑空间环境。

桂西南地区地域文化自成体系。如能在该区域校园设计中合理融入地域文化能让校园整体空间具有特色。具体来讲, 校园内部建筑造型体现地域建筑的特色, 与当地的地域建筑浑然一体。壮族干栏式建筑的层层坡屋顶的造型就可以应用到现代的教学建筑设计中。一些山地教学建筑则可以延续干栏式建筑的吊脚楼特色, 一楼悬空设计还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空间, 而且突出高校的建筑文化特色。此外, 建筑的外墙设计应该丰富起来——壮锦纹样的墙裙装饰, 铜鼓的现代化应用及花山壁画纹样的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能让建筑空间的文化特色彰显, 校园的文化气息浓郁。

3. 和谐·环境

桂西南地区山地较多, 高校多依山面水而建。在建设中除了利用自然环境外更多地应该考虑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存:校园空间与本地自然融合及文脉历史与建筑空间融合。桂西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阳光充沛, 雨水较多。适合作物生长。农作物达到一年三熟, 绿化植物更是四季常青。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 使得这里植被繁茂。桂西南地区高校在营造校园空间环境时, 首先得注重因地制宜的空间整体规划, 校园空间规划应按照自然的山水顺势设置, 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桂西南地区石头山体丰富, 我们可以利用天然的本地石材作为景观空间设计的主材料, 根据人的交往需要设计出合理的空间环境;其次应重视植被的选择和绿化景观的形成。校园植被充满地域特色, 各个时节都有不一样的景致, 从而为我们的交往活动创造更加宜人的环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周边的空间环境在营造时就比较注重空间环境的和谐, 其北面利用石材做了不同的景观小品, 成片的石块上雕刻校训, 既丰富了空间环境的层次也展示了校园文化;东面种植了一片格桑花, 花季时节, 引来众多师生停驻赏花交流, 校园交往空间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跃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2] (丹麦) 杨·盖尔著, 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赵琤琤.高校校园的外部交往空间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 2010.

[4]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

[5]唐华.花山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6]张静, 魏利军.高校交往空间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 2009 (20) .

校园人际交往 篇10

从道德层面谈人际关系, 就涉及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关系问题。道德义务不能与道德权利简单地相对应, 不能简单地适应等价交换的原则。我们不能把享受道德权利作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 我们不应把“受他人尊重”作为“尊重他人”的前提条件, 否则必然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哲学家康德说过, 道德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它伴随着巨大的牺牲。领导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相处应该真诚、友爱, 同时更应该多些宽容。在现实的学校管理过程中, 要构建学校关系的诚信、关爱、亲和理念, 使师生们在人文精神的影响下摆脱偏见, 消除隔阂, 缓解矛盾,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和人格的互相尊重, 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和相互支持的目的, 要培养领导、教师、学生正确的交际意识, 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 加强情感的沟通融合, 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

一、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形成宽宏豁达的人格修养

高尚人格涵养体现着个人心理、意志、性格和观念品质, 是个人良好精神风貌的具体表现。环境和教育对个人人格涵养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学校通过教育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涵养;进行公德教育, 规范师生言行;进行理想教育, 提高师生责任意识;培养自信心, 增强荣誉感。加强学习, 提高文化涵养, 塑造新时期既各具专长能力、充满朝气的, 又文明儒雅、谦虚有礼的现代人格风貌。围绕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 给大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全力营造融洽、和谐、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形成, 及其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 都依靠教师的辛勤培育。从事这样一种艰巨的工作, 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形成宽宏豁达的人格修养, 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认真负责的教育教学态度。

二、以师德建设为龙头,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 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师生关系也是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具有爱心和良好师德的教师自身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身正、德高”之师通常是受到学生尊敬与欢迎的。教师应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 教师要能够“蹲下来和学生说话”, 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高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 要给教师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 承认教师的客观差异。对教师不求全责备, 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 为每个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大力培植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 从而在学校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创建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以促进教师全面和谐发展, 保持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 “尊师重教”与“师生平等”观念的碰撞已屡见不鲜。我国高等教育由免费上大学到收费甚至是高收费上学的这一改革举措使上大学成了付费教育, 教师更应该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如果教师仍持以往的观念看待问题, 那么师生关系则难以和谐。当然,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楷模和榜样。例如, 2004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同志主动要求参加了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支教期间, 不顾嗓子喑哑, 他仍坚持为学生和教师授课, 经诊断, 他患了食管恶性肿瘤。在先后经历三次大手术后, 仍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一个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所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 他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也一定是广泛、深刻、持久的。作为教育工作者, 言传固不能少, 但更要注重身教。教育者要说服别人, 先要具有服人的资格, 这便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以身作则, 成为教育对象心中的楷模, 言教方才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常言道: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要人家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人家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要做。正是由于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这就从道德层面进一步说明, 教师的道德水准、教师的个性心理对学生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以诚信友爱教育为重点, 夯实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

诚信友爱是同学友好交往、师生默契交流的前提,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近年来, 高校在诚信友爱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不断创新, 大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讲文明礼貌、重诚信友爱、遵纪守法蔚然成风。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成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但现阶段, 由于法治与人权时代的到来, 权利主张和要求平等对话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法治环境中学生和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是平等关系, 它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长期处于家庭的百般呵护之下。不少在骄纵中长大的大学生,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临时毁约、不信守承诺的做法, 他们常常不认为是错误的。所以, 现阶段加强诚信友爱教育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 诚信友爱教育需要和大学文化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在于与他人交往。”大学生有与他人, 特别是与同龄人交往的强烈需要。同学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满足个人安全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以及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从而利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校园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精神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 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 记忆力会大大增强, 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 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能够更好地学好大学文化知识。大学文化对学生具有独特的教育渗透功能、目标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和约束行为功能。诚信友爱教育与大学文化相结合, 用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的素质, 使之更加高尚、更加全面。

总之,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和谐能够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而道德建设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纽带, 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提供道义基础和价值导向。高校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和人际关系, 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 2005-06-26.

[2]郭文理, 全宏伟.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校园氛围[J].决策探索, 2007, (4) :48.

[3]陈克充.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学校发展[EB/OL].http://www.haogao8.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403&Page=2.

[4]陈明德.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J].科学中国人, 2005, (5) :47.

[5]唐艳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6) :101.

校园人际交往 篇11

在此背景下, 学者们围绕着和谐校园建设问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 从2005年至2010年3月, 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献2 250余篇。梳理这些成果发现, 对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的研究, 在宏观上, 多集中在和谐校园的内涵、特征、意义、建设途径、实施要求与对策等方面;在微观上, 多是将部门或某一方面的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而从人际关系层面入手探讨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的成果并不多。

笔者认为, 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 我们选择了从人际关系的视角来探讨和谐校园建设, 以期引起学者和管理者们对这个重要而又研究薄弱的问题的关注与讨论。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梳理现有研究成果, 在对和谐校园内涵的理解上, 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是指以高等院校为载体, 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多赢状态[1];第二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是指以校园为载体, 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 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与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2];第三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3];第四种观点认为, 和谐校园指的就是校园内外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状态, 它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4]。

尽管学者们对和谐校园内涵与特征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但都包含了人际关系和谐的内容。可见, 在和谐校园建设的组成要素中, 人际关系和谐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和根本。

在学校内部, 人际关系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与教辅人员四个群体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构成。它既包含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如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 也包含群体之间的关系, 如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等。这是一个有多种联系、纵横交错、相当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

而人际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最普遍、最敏感、最隐秘, 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5]。当前, 高校人际关系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

其一, 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 因种种原因相互戒备, 表面和气, 暗地较劲, 配合不足, 拆台有余, 感情不睦, 明争暗斗。

其二, 教师之间人际关系淡薄, 特别是当面对职称评定、岗位竞聘、津贴发放、职务提升、评选先进等问题时, 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张, 相互提防、嫉妒、猜疑。有的甚至为了一次奖励、一个排名而争得面红耳赤, 互不讲话。

其三, 学生之间因生活习惯不同, 性格各异, 又由于缺乏交往经验和技巧, 而导致关系不和谐。特别是当面对评奖学金、评选各种先进时也常常滋生矛盾。

其四, 学校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 因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 贪污腐败, 官僚主义, 办事不公, 方法简单, 作风粗暴, 以及教职工个人利益与学校整体利益不协调等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不和谐。

其五, 师生之间, 一些放纵自己的学生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不理解而产生抱怨, 更多的情况是一些教师职业倦怠, 教风不良, 而导致对学生关心不够, 缺少与学生感情和心灵的沟通, 使本该充满感情、生机、活力、激情与创造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冰冷的知识灌输过程。有人曾作过调查, “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较冷淡的占74%, 认为很冷淡的占11%。”[6]

可见, 来自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教师之间、干群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显性与隐性的矛盾与冲突已经成为制约和谐校园建设的瓶颈因素。因此, 必须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组织行为学认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组织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创造团结、民主、平等、互助的良好心理氛围和工作环境, 形成组织合力, 构建稳定平台, 创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组织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状态, 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能够传递信息、互通有无, 促进竞争与协作的共同进行, 从而产生相互激励的作用[7]。

可见, 只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才能创造团结互助、民主平等的良好心理氛围和工作环境;才能促进师生员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提高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有利于高校各部门、各工作环节、各子系统的协调与合作。从而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和谐, 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和谐,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和谐,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和谐,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 高校与社会的和谐。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准确地把握“和谐”的含义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按照中国文化的解释, “和”即和睦之意, 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会之意, 强调顺畅、协调、力避抵触、冲突[8]。以此解释人际关系, 笔者认为, 和谐人际关系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 要相互尊重。尊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正如古语所说:“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只有相互尊重, 人们才会避免冲突, 彼此间的关系才会融洽和协调。二是要相互信任。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彼此相互信赖, 不猜疑, 相处时有充分的安全感。只有相互信任, 彼此才愿意交往, 才能同舟共济。三是要相互宽容。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 遇事不过分计较或追究。在交往中, 接受彼此有差异, 允许不同观点和行为的存在, 特别是能以宽仁大度的心态对待他人的缺点与错误。做到彼此宽容, 就能多理解、包容, 少批评、指责, 关系也就容易协调与和谐。四是要相互接纳。接纳是指接受人原本的样子, 对他人不挑剔、不苛求、不评判。在人际交往中, 做到相互接纳, 彼此才有信任感和轻松感, 乐于接近对方, 并与之建立和保持和睦的关系。五是要相互欣赏。欣赏是指喜欢和赏识他人。美国人际关系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研究发现, 自我的被重视感是人特殊的心理需求, 每一个人都喜欢被人家赞美和被人赏识。在人际交往中, 能相互欣赏, 就能密切双方的关系。

以上五个特征也可以说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准, 是我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校园的努力方向。

第二, 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充分发挥和谐班子在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领导班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者、发动者, 也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示范者和引导者。没有和谐的领导班子, 就没有学校师生员工的和谐, 更谈不上和谐校园建设。因此, 高校领导班子成员, 特别是党政一把手, 要注重个人道德与心理修养, 以学校事业发展为重, 以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为重, 分工合作, 协调配合,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谦让, 为全校师生员工树立和谐的楷模。

第三,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 公平合理地解决师生员工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关系, 这个关系处理好了, 就为协调其他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学校在制定分配政策, 出台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时, 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 把决策过程变为师生员工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要通过宣传教育, 使师生员工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方法, 妥善解决各群体内部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四, 要及时化解师生员工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各种矛盾纠纷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毒瘤, 必须把它处理好。当矛盾出现时, 领导不能绕着矛盾走, 而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要采取积极疏导, 及时化解的方针, 主动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愿望和呼声, 对于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第二, 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 来化解矛盾、疏导情绪, 把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第三, 要聘请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 运用团体辅导和治疗的方法, 化解团队中的矛盾和冲突, 打造有凝聚力的和谐团队。

第五, 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 不断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 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虽然有客观原因, 但更主要的是与个体心理素质有关。师生员工个人不良的心理特质, 如自卑、退缩、封闭、固执、多疑、心胸狭隘、易情绪冲动、报复心强等是干扰正常人际交往, 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

而提升个体心理素质, 促进其内心和谐只能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来实现。因此, 必须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视角, 认识、加强与改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一, 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辅导、个别咨询与治疗等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其二,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 逐步建设一支以校内为主, 校内外结合、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 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与水平。其三, 要特别关注一直被人们忽略的教职工心理健康问题, 充分利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根据教职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 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向广大教职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传授心理调节方法, 提供个别咨询服务, 帮助他们树立心理保健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 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校园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金聪.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103.

[2]陈明德.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J].科学中国人, 2005, (5) :26.

[3]乔学光.构建和谐校园培育优秀人才[N].光明日报, 2005-06-08.

[4]韩振峰, 纪淑云.和谐校园主要特征及其建设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93.

[5]林雄辉.正确认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五大人际关系[J].教学管理, 2009, (3) .

[6]邓显波.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8) .

[7]曾秀敏, 彭洪林.人际关系与和谐校园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09, (17) :167.

上一篇:人脑的思想拓展下一篇:村级小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