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模式

2024-07-02

人际交往模式(精选12篇)

人际交往模式 篇1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EQ)是反映个体感受与理解、运用与表达、控制与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能力[1],包括4种要素,20种能力,其中自知之明、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同情心/移情、社交技能为人际情商的核心能力[2]。心理研究发现,人际交往中情商的高低可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亲疏度和稳定性,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困扰程度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3,4]。对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分析发现,偏低的情商水平是不少医学贫困生引发交往心理障碍的深层主因[5]。本研究把良好情商要素与能力融于系统的情商理论和情商情境体验训练活动中,通过情商教育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变和自体心态纵向变化的比较,探索情商教育对各种交往心理障碍干预及心理康复的效果,为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性的干预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商丘医学院高等专科学校贫困生数据库中1 128名2007-2009级在校贫困生[6,7],经SCL-90、人际交往心理问卷和大学人际交往情商问卷的层层筛查,凡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和偏执各因子分均≥2,EQ得分≤90、人际交往心理问卷得分≥70,并伴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人际交往心理困扰的95名贫困生作为情商教育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1名,女生64名;年龄17~21岁,平均19.6岁。

1.2 方法

采用团体心理辅导与自我提升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贫困生进行人际情商理论与体验训练。共分4个板块,每个板块安排时间为2周,每周2次,每次2~3学时,要求每次教育活动后写出心得体会与存在问题。第1~2周:情商内涵与人际交往的心理理论,内容要点为情商各要素与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与心理、行为理论,方法主要采用课件进行团体情商、人际交往的名家心理理论讲座;第3~4周:情绪认知、管、控的心理技能,内容要点为正负情绪与交往心理效应、情绪理性思维与应对方法,采用典型个案分析、情商小品游戏、团体情景模拟体验训练及相关问题答辩等;第5~6周:人际交往技能、技巧训练,内容要点为人际吸引、沟通技巧、冲突应对心理技能,方法与第3~4周相同;第7~8周:情商自我提升指导、效果的评价,内容要点为各型交往心理困惑调适指导以及观察各型心理障碍改善程度,主要通过社团、与青年自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情商自我教育。第9周为总结、反馈、强化与评价阶段。目标包括:(1)提升人际交往中对自我、他人情绪的觉察力,纠正对自我与他人的认知偏差;(2)提升在人际交往中情绪管控能力,增强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消极情绪的理性应对力、承受力;(3)提升人际交往技能、技巧、移情和包容力;(4)消除交往心理障碍,维系人际与心理和谐。

1.3 测评工具

(1)应用“医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调查问卷”[8],检测心理困扰程度,采用4级评分, 得分≤70分为无,70~90分为轻度,91~119分为中度,≥120分为重度。(2)“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商调查问卷”[9],测量贫困生情商水平,得分≤90分为低水平、91~129分为中水平,130~149分为高水平,>150分为情商高手。(3)孤独量表(UCLA)[10]。该量表含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量表α系数为0.94。每个条目有4级评分,高分表示孤独程度高。(4)自尊量表(SES)[10]。该量表有10个条目,其中正面陈述和反面陈述各5个,量表分4级评分,总分范围为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5)交往焦虑量表(IAS)[10]。该量表有15个自陈条目,有正反2个标准,正面为主观焦虑、有R为标记反面,采用倒序评分,按1~5级回答,总均分15~75分,均分越高,交往焦虑程度越高。(6)羞怯量表(SHS)[6]。总分13~65分,总分越高,羞怯程度越高。(7)交往自卑诊断测试(FIS)[10]。该问卷共12题,按是、否回答,总分12分,分数越高,自卑心理越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主要采用t检验。

2 结果

调查显示,系统情商教育使贫困生情商总分及各维度均分明显提升(P值均<0.01)。情商教育后交往心理均分及孤独、交往自卑、交往焦虑、羞怯各量表均分下降,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自尊量表均分升高,与情商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2。

3 讨论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情商的核心前提是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11]。不少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是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偏差所致。因此本研究应用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3],着力矫正贫困生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对自我过低的评价和对他人的不良认知与态度,重建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结果显示,认知重建使贫困个体情商水平及各维度均分明显提升,也使因贫困所致的“自卑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羞怯心理和恐惧心理”得以纠正与改善,使过度“敏感、多疑与戒备心理”得以缓解与克服,对他人认知偏差而出现的“排他”、“妒忌”、“仇富”的不良心态也在认知重建过程中得以矫正。

有研究认为,情绪的觉察、认知和表达是情商的基本心理过程,而高级的心理过程是反射性地调整情绪[12]。心理脆弱的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一旦情感受挫,易致思维混乱,促发或加重人际交往心理困惑的程度。情绪上或心理上出现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造成的,如果一个人学会并扩大利用理性思考,减少非理性思考,大部分的情绪或心理困扰就可以解除[13]。因此,在情绪管理的心理技能训练活动中,运用艾利斯的ABC理性情绪理论和RET理性情绪疗法,着力指导贫困生如何理性的认知与调控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因消极情绪引发的“非理性思维信念”和不合宜的交往态度与行为,并以现实生活中与哈弗情商课[11]中的典型事例,着力指导个体如何应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来理性应对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困扰。随着贫困个体情绪管理、控制及理性应对能力的明显提升,不少贫困生在交往中逐渐摆脱孤独、焦虑、恐惧等心理的困扰,从而使多种心理量表检测均分显著下降。

社交技能是人际情商的重要核心要素,对维系人际和谐心理起着关键作用。不少贫困生交往失败或出现交往焦虑、交流恐惧等心理障碍是由缺乏人际交往知识、技巧、同理心和包容力而致。因此,通过情商情境模拟训练和交往互动游戏,让贫困生体验人际沟通的技巧;感悟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认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以此认知与感悟年轻的心原本是很容易沟通的[10];体会与感悟在宽容中理解他人、在宽恕中谅解他人,既提高个体的人际吸引,也使困惑心理得以转变与净化;由于贫困生个体自我激励能力和交往自尊心态改善,催化个体团体协作精神和人际间移情情感,改变个体存在的不敢、不愿与人交往的态度与行为,使个体存在的孤独、焦虑、恐惧等心理在集体归属情感体验中得以弱化或消除。

综上所述,系统的情商教育提升了贫困个体人际交往中认知水平,情绪情感的管理、控制能力,人际交往技能与技巧和心理调适能力,有效弱化或消除了人际交往中种种心理障碍的困扰,是促进贫困生个体人际和谐和心理和谐的重要策略。

摘要:目的 探索情商提升对医学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行的干预策略。方法采用情商理论与情境体验训练模式,对95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交往心理障碍的某医学院校贫困生实施8周系统情商教育。结果 贫困生情商总分及各维度均分明显提升(P值均<0.01),交往心理均分下降(t=4.095,P<0.01),贫困个体存有的孤独(t=3.506,P<0.01)、交往自卑(t=4.806,P<0.01)、羞怯(t=8.573,P<0.01)及交往焦虑(t=4.862,P<0.01)等心理障碍的程度明显改善。结论 情商教育能有效弱化或消除贫困生个体人际交往中种种心理障碍的困扰,促进贫困个体的人际和谐和消极心态的修复。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生理性障碍,干预性研究,学生,医科,贫困

人际交往模式 篇2

8种典型的职场关系模式

家长与孩子

这种模式经常出现在国企类型的企业或家族企业中,是一种上级与下属的关系。这样的职场关系特点是,领导会对下属有很多的包容与照顾,也会把下属当做“自己的人”,甚至是附庸,会指使,也会包办,而下属既需要无条件服从,同时也可以任性表现,而不担心丢自己的饭碗,只担心自己跟错了老子。

导师与学生

这样的模式经常发生在专家型的领导身上。这样的领导会把下属当做学生来教导和培养,同时也会期待下属尊敬自己,并不断学习。这样的职场关系中,如果下属执行不力,或者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另谋出路,领导一定不要懊恼,因为导师关注的不应是考试结果,而是学生的成长。

战友

如果职场关系是战友关系,那么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动机或许不同:有人希望打胜仗升官发财,有人希望打胜仗卸甲归田,但都是为了打胜仗。这时候,会有相互的合作,会有资源的共享,但是,一旦目标不同了,即便是在一个战场上,也会变成敌人。

雇主与雇佣兵

与战友不同的是,雇佣兵与雇主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是一种比较纯粹的金钱利益关系,雇主为雇佣兵支付佣金,雇佣兵需要拿出结果,与此同时雇佣兵还要持有一种职业操守,比如不同时为两个对立的雇主工作。在多数外企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职业关系,并且经常被认为是一种“职业化”,其实只是职业化关系中的一种。

偶像与粉丝

当建立起来这样的职场关系,那个扮演偶像的人会因为与下属距离比较远而显得能力超强,无所不能,为自己营造一种幻象。当粉丝崇拜偶像的同时,偶像也对粉丝的崇拜产生了依赖,一旦粉丝看到更加真实而全面的偶像,或许就会离开,此时,失望的不是粉丝,而是把自己看做神圣的偶像。

保姆与被照顾者

管理者与下属之间,也总有这样的全程照顾关系出现。有的管理者生恐下属执行不力,于是,一旦稍有闪失,就立刻跳出来干涉,把工作接过去。久而久之,下属会产生依赖,就像保姆照顾孩子走路,抱得太多了,短期看来是好事,保姆总会让孩子少受伤害,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走路了。

同情者与乞丐

在职场上,并不只有能力弱者才会被人同情,没有人缘的,家庭不幸福的,都会让人心生怜悯。此时扮演了同情者角色的人,会把别人当做“乞丐”,不忍从他们身边走过而不施舍。于是一方面,同情者会因为自己的怜悯而影响正常的职业关系,另一方面乞丐会更加依附同情者的施舍,看似亲密,实则很难独立。

买卖者

人际交往模式 篇3

关键词:青稞收割方式;人际关系;和谐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3-0026-06

一、小沙贡村青稞收割方式

小沙贡村隶属西藏昌都县俄洛镇,位于澜沧江支流昂曲河边。该村所处地理位置平均海拔3300米。小沙贡村共有30户人家,全村约有200人,这样的户数和人口规模,相对于西藏地区的自然村而言,已经是比较大的村子和人口数了。即令如此,这30户人家其居住地依然显得极其分散。但乡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却非常频繁,人人都感到从容和自信,因为全村的大小事物人人都会身处其中,绝无例外,每个村民对其他村民的事务,都了如指掌,而且村民之间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方式却是一种常态化的存在,一切都在村民的预料之中和掌控之内。只须截取青稞收割方式这一生活横断面,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际关系的全貌。

每年的七月底至八月底,是该村村民的青稞收割季节,收割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在整个收割季节,全村村民不分男女老幼,几乎是人人上阵投身到收割操作之中,以至于整个收割季节形同一个隆重的节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频繁,而且能够做到心心相印,帮忙和被帮忙都在意料之中,也在信任和理所当然之中,人人都能做到平心静气的面对其间发生的一切任何事。

青稞的收割时间拉得很长事出有因,一切都是因为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异质性太大所使然。由于该村青稞的种植面积广,收割时间也必然拉得很长,劳动力不够是人人都可以感受到的生活现实。为此该村村民收割青稞就不得不采取全村村民之间相互协作的方式。小沙贡村的大部分青稞地虽然都相对集中于昂曲河边,但也有少数青稞地离河边较远,而且这些远距离的青稞地被几座大山包围着,致使每片青稞地所处的海拔高度和周边环境都很不一样,就是位于昂曲河边的青稞地表面看去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实情则不然,原因全在于这里地处高海拔区段,地底层都存在着永久冻土层,这样的冻土层即使到了盛夏时节也不会解冻。不过,常流的昂曲河水则可以改变地下永冻层的深浅。由于昂曲河水的流动和日照的充足,距离河岸越近的青稞地回暖就较早,地下的永冻层就较深,反之解冻就推迟,地下的永冻层就较浅。以至于同样是位于昂曲河边的青稞地,哪怕是距河岸仅是数米之差,适合播种青稞的时间也会早迟各别,这将意味着就算这片相对集中的青稞地,适合播种青稞的时间前后将延续10天至半个月之间。播种时间早,收割时间自然会提前,反之则需要推迟,播种时间延续半个月,收割时间自然得以此类推,也得延续半个月或20天。至于那些远离昂曲河的青稞地,情况就更其复杂,海拔的高低,日光的充足与否,是否有长流水流过,土层的深厚厚薄,也可以从中发挥不小的影响,其结果就必然表现为这些分散在大山包裹中的青稞地,播种延续的时间和收割延续的时间都会长达10天至1个月不等。看似漫长的收割季节,其实是所处的地理环境所支配的作用,乡民们拉长播种与收割时段,其实是应对耕地的异质性的明智选择。

青稞收割季节拉得很长,但具体到每一块青稞地而言,一旦成熟就必须及时收割,否则青稞会自己掉粒,还有鸟兽要偷食,这些都不得不防。因而,都得及时收割,都得熟一片,收一片。可是每个家庭所拥有的劳动力却赶不上收割的需要,而这正是乡民们会自觉结成互助合作关系的理由所在。在实际操作中,每个乡民都能做到看青稞地说话做事,只要那一片青稞地成熟了,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集中到这块青稞地,干自己能够干的事,从而自然形成了集体收割的热闹场景,在收割现场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提出请求,人人都是按照历年来的习惯参与到收割行动之中,一天的劳作完成后,第二天将会到另一块青稞地去重复同样的劳作,直到所有的青稞地收割完成为止。收下来的青稞在哪家的地中,就归哪家所有,丝毫不会混乱。人们常说这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和谐人际关系,但这样的表述似乎还有欠准确,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帮助与被帮助并不需要请求和被请求,也没有任何人在其间从事人为的规划协作,乡民们都在心心相印之中,按照历年的惯例去完成整个收割作业。乡民们通常不是按言语上的请求,而是自己看青稞地的成熟早迟去引导自己的行为和操作,连暗示都没有必要。因而,谈互助、谈合作似乎显得有点多余。

有人说村民执行的是挨家挨户收割的方式,这样的表述同样有几分欠妥,事实上每家拥有的青稞地成熟时间也会早迟相差很大,挨家挨户即使想如此规划,事实上也做不到。与其说成是挨家挨户收割,倒不如说是按具体的成熟时间集体收割为好,但有一点不会乱,那就是出在哪家耕地上的青稞,肯定颗粒还家,主人无需猜忌,无需多虑,绝对不会有人从中占小便宜。哪怕是无意中弄错了位置,任何人都可以宽大为怀,从不计较。原因全在于,在村民的观念中,家户与全村集体之间并不存在鸿沟之隔,集体收割不仅是一个事实,更重要的是在于心灵中达成的默契,至于是否是挨家挨户推进则不具有必然性,更没有人预先安排。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轮流坐庄的集体收割方式,但这样的表述同样有问题。不错,每个农户都会准备丰富的食物款待参与收割的村民,但问题在于准备丰盛的食物并不是那一家的事,因为每一个家庭都作了同样的准备,即令是收割完毕后的会餐,食物肯定不是出自一个固定的农户,而是一种家家都有准备的会餐,以至于坐庄这样的概念,是否有些格格不入,反倒是历年积累下来的惯例在支配着每个家户的行为,共同支撑了整个收割季节的完成。

总而言之,这儿的青稞收割方式很难用一般性的词语点明其实质,因为在小沙贡村的村民中,自己的家户与整个村寨集体本身就融为一体,人与人之间,家户与家户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隔膜,人们都是把青稞收割作为大家的事去共同参与,具体的人际关系已经融入到集体中,因而这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农事活动,也是一次集体的节日。

nlc202309011918

在青稞收割的现场,你不仅可以看到,有序而繁忙的收割进程,而且还可以体验到他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别具一格,看上去似乎劳动与休息总是相生相伴,密不可分。一大清早,你总可以看到大家忙碌的场景,有人在准备炉具,有人在准备绳索,还有人在安排一天的饮食,当然更少不了人精心的照看小孩,关照老人,但绝不是劝阻,因为老人,他们希望在参与过程中也能享受到一份乐趣,然而在整个集体的繁忙过程中,分工却十分有序。年轻的汉子早就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定位,他们肯定是割青稞,搬运青稞的好手,年长的妇女,肯定是准备饮食的当然角色,他们一到青稞地,就会张罗着捡石块,准备烧酥油茶,煮牛肉,还要在田边捡生火用的柴火,老年人则是理所当然的照看各家的小孩。只要人们到达了青稞地,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找准自己该干的活去,不需要任何人宣布开工。人一到,收割青稞的工作便开始展开。

在收割青稞的现场,人们在收割青稞的前后,会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开玩笑打气,甚至还会引吭高歌,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如果没有看到成捆的青稞被搬运回家,你甚至会误以为这里是一个娱乐场或者休闲场所。两个钟头后,热茶烧好了,牛肉也煮熟了,无须有人招呼,大家都会放下手中的器具,围拢来共进午餐。而且在进午餐的同时,人们依然有说有笑,整个过程要持续一个多钟头,直到大家都感到身心放松,精力充沛时又开始下一轮的青稞收割。

他们收割青稞的方式是将割下的青稞捆成捆,再搬运回家。回到家里后,还要将成捆的青稞晒到事先准备好的棚架上,让青裸自然风干。从地里到村庄的距离不算远,因而当天收割完的青稞都得全部打捆晾晒完毕才算完成了一天的劳作。整个收割过程始终是在从容不迫的繁荣氛国内进行,因而没有人需要提前休息,也没有人需要留下来扫尾,整个收割的步调简直像一个协调有序的机器在运行。临近傍晚,人们就会回到当天收割量最大的那户人家去共进晚餐,进餐的食品除了该家庭重点准备外,其他村民也会很自然地把自己好东西带过来给大家品尝,特别是当地的藏白酒更能够吸引青壮年的亲睐。至于其他食品,则与午餐差距不大,无非是奶茶、糌粑、奶油而已,但大家都吃得很开心,谁也不会感到劳累,谁也不会早点回家休息,而是吃饱喝足后,还要集体唱歌,跳舞,而且饮酒几乎不会中断。直到大家都心满意足后村民们才纷纷散去,留下来的清洁和收拾工作也不必过多操心,因为总会有热心人帮助你收拾,即使收拾得不到位也不要紧。因为大家都知道第二天还有新的收割,也还有丰盛的餐饮在等待着。

小沙贡村这种传统收割青稞的方式,尤其是他们休息与劳作同在,笔者认为这是在表达一种容易满足、没有过多欲望之情,特别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方面,流露出一种热情与真诚。在交往的过程中,增进了该村的凝聚力,透露出人际交往的和谐,发挥了农村社区居民简朴而自得其乐的传统精神。人们都说越是交往,感情越深,然而在这里,似乎是一种常态,因为每个人对村里面的所有事物都了如指掌,每个人会想什么,需要什么,大家都有所了解,都会自觉的相互关照,靠语言来自我表达似乎没有必要,倒不如开个玩笑,唱支歌更为得体。

二、当代农村社会的人际交往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农产量穗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民吃的、住的、用的也越来越富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取得这些成就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又引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少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人际关系变得比较功利和冷漠,更不用说和谐的人际交往了。

具体来说,农村村民为使自己及家人生活得更好,年轻力壮的人,会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远赴各大城市挣钱。而留在农村中的就只有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年轻人外出挣到钱了并拿这些钱在村子里修了一座座崭新的空房子,但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农村的房子有了,为了小孩上学,又不得不在县城或市里买套房,从而肩负起更沉重的债务负担,外出挣钱不易,因而大部分年轻人寄回家给老人和小孩生活的钱有限,同时,老人为减轻子女负担,希望自己也能帮着出份力,别的活干不来,但家中的田地活是可以干的。同时,也不能让家中的田地长杂草,老人不得不拿起锄头在家开始务农。由于老人的体力有限,孩子要到学校接受教育,老人只能自己慢慢地干农活,自家的农活都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去别家串门子,更不用说村子里的人互相帮助干农活了,因而,老人之间的交往也日趋减少。

外出挣钱的中青年人,一般一年才回一次家,大部分是在春节才回来,回家的时间也不长,大部分才半个月。回家时间是匆忙而短暂的,年前忙置办年货及家里卫生的打扫,年后忙着走亲戚,中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一般也仅是在饭桌上进行的,再加之外出的时间比较长,又在不同的环境中挣钱,关注的问题和话题不一样。同时,年轻人外出挣钱的时间长了,村里的一部分人也不认识了,年轻人在这期间的交流也只是限于表面的应酬,大部分话题围绕房子、车子、票子展开,这也促成了攀比之心的产生。人与人之间很难进行坦诚的心理交流与沟通,更不用说,大家聚集在一起共享什么娱乐活动了,因而,人际交往也简化成了不得不应付的应酬,久而久之,也转成冷淡,变得不和谐起来。

高科技高度发展,给人们带来不少便利的同时,改变了农村大众的娱乐消遣方式,也改变了青少年之间的面对面正常交往与交流。青少年忙着上学,上学的任务十分沉重,在桉主要是围着学习进行交流。放假了,想好好放松一下,但这种放松,并不是村里的青少年聚在一起玩耍,而是窝在家里看电视节目,或窝在家中上网(家没电脑的,则泡网吧),或拿着手机一直玩,成了名副其实的“低头族”。而青少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沟通也在减少,更不用说什么情感交流了。因而,村子里的青少年也渐渐变成陌生人,人与人之间也不会直接面对面交流与沟通了,大部分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交流中,相互帮助在他们之间也成为一个陌生的名词,渐而青少年之间的交往也转变成冷淡,在他们之间的交往中话题总是对不上路,出现不少不和谐的音符。

nlc202309011918

综上所述,经济制度的转变,深刻地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利益关系普遍化,人际关系交往的功利性增强。二是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冷漠与孤独感增加。三是贫富差距加大,不平衡心理增强”。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人际关系都在发生着变迁。这种变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也成为过去。因而,在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显然你需要注入一种新的力量,尤其是挖掘一些传统的生产模式及文化,来扭转这一人际交往的变迁,促使农村人际交往趋于和谐,从而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和谐。

三、藏族人际交往的启迪

改革开放初期,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为力争实现工业化而奋发图强。30多年后,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比较小沙贡村和内地农村的人际关系时,我们却不免感到有点心惊胆战。笔者的幼年出身于农民家庭,但儿时的记忆已经距离我们太远了,反倒是在小沙贡村的田野调查却让笔者还能感悟到某些儿时的记忆。严酷的反差使笔者不得不做出一些连自己也会感到吃惊的思考。

当我们在追求工业化的同时,我们关注的似乎仅是工业文明的成就,而没有太多的关注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更是没有防范工业文明的副作用。其实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非常直白,它是将一切权责、利益和义务直接落实到赤裸裸的个人以及个人创办的企业,这样的社会单元的一切活动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投入的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从而构成推动社会朝着利益方向不断持续积累的过程。其结果肯定会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埋下了个人至上的社会隐患,社会就不得不创办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准,越来越耗费时间和财力的保障体制去防范个人的越轨行为。就整个历史过程而言,这样的防范显然并不成功,其间的关键全在于个人与社会首先就分离了。

对比小沙贡村与内地的人际关系,笔者不得不想起那些人类学的先驱者以及他们的经典名著,而且对这些名著的理解似乎与小沙贡村别无二致。

涂尔干将社会理解是集体精神维系起来的整体,对他的高深理论在学习时总觉得离自己太远,离现代太远,但在小沙贡村的这段调查经历后,却觉得集体精神其实离我们很近,在小沙贡村的每一位村民,几乎难以划分自己和集体的界限,他们事实上都融入了同一个村社集体之中,村社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村社每一位人都是自己人。因而整个青稞收割过程其实并不需要谁来指挥,也不需要任何人来发出请求,以至于帮助、协作、爱心,这些司空见惯的词语在这里都会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只是按照自己对照整个村寨的感悟去承担自己理应承担的角色参与每一项青稞收割工作。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心心相印,通过语言去表达和交流都显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原因全在于涂尔干所称的集体精神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全身心之中,内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行为。这种和谐不是沟通,也不是教育、训导出来的,而是在长年累月的集体生活中便习惯性的靠生活时间而衍生出来的。

相比之下,时下我国内地的农村却很不相同,务工是为了挣镀,挣钱是为了修大房子,而为了培养孩子花费更多的钱。挣钱已经灌输到了个人的身心之中,人们哪儿可能会关注他人?关注村寨?说到底,人们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集体精神,换来了个人至上,功利至上。走到这一步,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了。说直白一点,人际关系要和谐,关键是人与人之间要相识相知,而每个人在挣钱的时候,哪儿会顾得上相识相知昵,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找回的恐怕不是口头上的爱心、慈善,而应当是小沙贡村的那种集体精神,那种把所有个人都能包容进去的集体精神。当然,小沙贡村的集体精神,从严格意义上讲实在太狭隘,它绝对包容不下整个中国,因而对实践而言,它只能提供一个启迪,一种借鉴,借以帮助我们建构能够包容全国的全新集体精神。

在小沙贡村重温莫斯的《礼物》一书时,也可以得到另一种令人吃惊的感受,莫斯明确指出人们在赠送礼物时,不仅是赠送了礼物本身,而是赠送了一份情谊,这样的表达似乎谁都看得懂,但到了小沙贡村则不然,在青稞收割过程中,不仅情义难以琢磨,就是礼物本身也难以琢磨,因为在整个收割过程中,乡民的一举一动,一切的劳作细节,似乎都可以视为一件件礼物,其中具有有型的劳动成果和分享价值,同时也包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义在其中。也正因为说不清,道不明,乡民们才能够做到几乎不考量利益,也不考量得失,而只知道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加以付出,而回报则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感受得到的,也只有这样他们在整个艰苦的劳作中才能做到从容自信,心安理得,绝不会对任何人心存戒心,更不会偷奸耍滑,在完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都能投身到劳动中和娱乐中去,与集体融为一体。这既可以说得上是礼物起了作用,也可以说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识发挥了作用。

相比之下,工业文明带给内地农村的却是利益至上,以至于每个人无论干什么事都先要考量得失,考量利益。然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恰好有很多东西事实上是无法计量的,利益更是如此,情义也不例外。而工业文明所做出的利益计量其实是一个假象,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计量都要折算成金钱,但情义诚信恰好无法计量,由此看来,内地农村人与人之间表现出来的隔膜看来还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工业文明价值取向的派生产物。而在小沙贡村,正因为他们在青稞收割中,根本不考虑利益,而仅是考虑集体的精神做事,他们自然不会有外界所感受的猜忌,当然也不需要任何人来监督。就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失去了集体精神,失去了是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恐怕很难建构起来。然而在小沙贡村,同样的问题也不容小视,他们的诚信,他们的质朴,他们的奉献,仅属于小沙贡村,根本无法包容进更多的人和更广的空间。即令是小沙贡村,只要是换一个地方,他也不会把别人当成自己人看。看来,他们的诚信、奉献同样是太狭隘了,狭隘得难以和现代社会合拍,仅能充当一种借鉴和启迪。

藏族居民喜欢喝酒,在高原上生活要消除疲劳,也需要喝酒,以至于有人认为藏民族饮酒习俗还表现了他们共同的热情好客、祟尚真诚、团结友好的精神特征,而这种民俗的“表情”则是通过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形成的社会群聚与社会互动,并依托传统的民俗活动与交际事件体现出来,流动出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

nlc202309011918

不错,在小沙贡村的青稞收割方式中,人们几乎天天有酒喝,喝了酒还要唱歌和跳舞。但问题在于,是酒改善了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是他们的人际关系本来就处在集体精神的氛围之中,酒仅是一种可以获取的物品而已,即使没有酒仅是分享糌靶和牛肉,恐怕他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未必会解体。由此来看,集体精神才是第一性的存在。

在小沙贡村的收割中,天天都有歌舞相伴,以至于收割工作不像是劳动,反倒像过节。以至于有人会这样想:从唱歌、跳舞来看,跳藏舞、唱藏歌是种积极的休息方式,通过悦耳的音乐,优雅的舞姿,不仅培养运动者本身的想象力、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且使人精神振奋,充满活力,在优美旋律和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不仅是藏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娱乐的同时,人的思想状态进入艺术表现的境界,使人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的调适和提高。这样的认识其实也欠贴切,理由很简单,藏族人民虽然都爱唱歌跳舞,把唱歌跳舞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同样的道理,将唱歌跳舞融八青稞收割当中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唱歌跳舞是要耗费体力的,这对于高原生活来的藏民说,明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藏族人民却酷爱唱歌跳舞,原因全在于这是他们传统文化中难以割舍的有机部分,其功能全在于藏旗人民需要这样的娱乐方式,达到自娱和娱他的集体凝聚力。每个人都在表演中表达自己,不仅是为了别人了解自己,同时也是在为别人做表达。正是这样泛化了的表达,才使得人与人之间早就相知相识,人与人之间早就达到了相互透明的地步,以至于在整个青稞收割过程当中,几乎不需要人去组织分工、规划,也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而且在歌舞相伴中像过节一样完成艰苦的劳作。

总之,小沙贡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仅是他们社区集体精神的表现形式而已,和谐是传统文化运行中积累起来的社会事实,个人的心声感受以及个人的行为规范。正因为大家遵循的是同样的规范,同样的思想,同样的准则,因而他们才能做到早已相知相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就在其中了,看来人际和谐关系的建构,恐怕不能去刻意建构,而是得靠文化的运行去运用,需要对付的恐怕不是个人,当下内地农村人际关系冷漠恐怕不是对个人的教育,而是要认真清理个人至上观念的泛滥。

四、结语

如果文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生计知识,能够满足在一定生活世界中出现的理解要求和生计的成功,使得社区共同体内部十分同一,以至于在同一的生活世界中出现的生计方式合作化要求获得了满足,那么,这种社区生计方式协调的过程就使得个人或家庭的生计活动获得了集体精神的支撑,转化成彻头彻尾的集体行为。这就使得这一社会性在通过社会统一过程中成为了社区共同体的道德义务,在生计方式的运作中又成为了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核心部分。这恰好是对小沙贡村青稞收割模式的写照,在这样的收割模式中去探讨是先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是先有集体精神的存在,都会显得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全部包窨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常态化运行之中,已经内化为每个人心灵中的自觉行为,这样的自觉行为当然容不得个人至上,也容不得利益至上,也正因为如此,内地农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困惑和烦恼同样不是个人的责任,而是对集体精神失落的派生产物,不清算个人至上,利益至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肯定建构不起来,这才是值得大家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但愿小沙贡村提供的启迪和借鉴能够帮助我们找回并重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集体精神。

道德生成模式:训练—教育—交往 篇4

一、训练: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学龄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 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处于“前逻辑思维”或“无逻辑思维”阶段。心理学家莫伊曼认为:“个体真正的逻辑思维要到12~14岁才能做到。”[3]此阶段的儿童进行的是直觉行动思维, 这种思维的概括程度很低, 它只能概括事物的一些外部特点;同时这种思维对行动的计划调节作用还很差。因此, “他的智力发展尚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 情感生活也过于简单, 没有发育。他依然缺乏为能够强化我们道德各种相对复杂的观念与情感所必须的智力基础。与此同时, 他的智力水平又限制着他的道德概念。这个阶段, 唯一可能做的就是训练”。[4]因此,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为了使学生固化道德行为, 形成道德习惯, 可以采用以训练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儿童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习惯动物, 一旦他养成了习惯, 这些习惯就可以支配他的行为, 而且程度上要比成年人大得多。一旦他几次重复某一种既定的行为, 就会表现出一种以同样的方式再现这种行为的需要, 对最轻微的变化他都会感到深恶痛绝。”[5]例如小学生一进学校, 教师就告诉学生要懂礼貌, 上课被教师提问或向教师发问时要自觉站起来, 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重复训练, 学生的骨子中已经渗透了这样一个行为———起立回答师长的问话, 以至进入大学之后, 上课过程中若教师向学生发问, 学生会非常自觉地起立, 这表明学生经过反复的行为训练, 在一个类似的情境中对这一行为 (起立) 已经产生了偏好;也就是说, 如果习惯性行为被确立起来之后, 外界的力量或者观念很难改变个体的这种行为, 因为在个体身上已经具有了一种通过不断积累起来的力量, 这种力量使儿童对某一种常规行为具有特殊偏好, 并且支配着儿童的后续行动。所以, 从训练个体的道德行为习惯入手, 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是一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途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个体都是通过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系, 获得某一行为。然而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 某一行为的获得需要经过几次甚至几十次的重复训练,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练习强度, 即行为训练必须达到或超过某种标准;同时要合理地运用强化物, 这样才有利于道德行为的保持。“班杜拉把强化物分为自然的有形强化物 (如食物) 和社会性强化物 (如他人的赞许) 。在个体的身体发展过程中, 儿童首先接受的是对身体有直接影响的食物、疼痛和抚摸接触等的强化。”[6]例如, 撒谎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道德行为, 要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养成说实话的习惯,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情境, 并指导其如实地传达实际情况;在儿童出现第一次说谎行为时, 监护人 (教师和家长等) 要表现出极大的惊愕, 并向儿童传达这是他身上的一件极古怪的事情;如果再犯就应该给予一定的责备, 万一还不能生效, 就需实施一定的惩罚, 给他在心理和生理上带来不愉快, 从而防止其在后续的行动中出现类似的不道德行为。同时“在孩童时期, 孩子没有其他资源可以用以判断其行为及意义, 此时模仿别人是主要的学习方式”。[7]故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过程中, 训练者 (教师或家长) 首先要做到“身正”, 率先垂范, 起到模范作用, 促进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学生“一旦养成道德习惯, 即使没有强烈的意志参与, 良好的道德行为也会自动出现。因此, 在小学教育阶段, 所谓道德教育, 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儿童行为习惯的教育”。[8]

二、教育:固着道德信念

训练在本质上与饲养员对动物的训练一样, “是一种心灵相隔离的活动”。[9]在训练的过程中, 个体并没有获得系统的与道德行为相对应的道德认知。个体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之后需要接受全面的道德知识, 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儿童进入规则遵从阶段之后, 认知推理能力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个体已经开始认识到某一道德行为和一定的道德认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 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以教育为主导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与道德行为相对应的道德规则是最佳选择。雅斯贝尔斯认为,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0]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观念”, “关于诚实、纯洁或善良的见解, 并非理所当然地使这种观念自动变成好的品格或好的行为”, [11]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 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观念”。学生要形成“道德观念”, 必须先掌握“关于道德的观念”。道德认知是形成道德行为的基础, 因此, 在获得道德习惯的基础上要促进学生获得道德认知。

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对学生的道德生成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首先, 教育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它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遵从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发展学生道德认知, 培养道德行为, 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其次, 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一方面, 它不仅按照德育学科原有的逻辑结构选择教育内容, 还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组织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 它是选择生活世界中真、善、美的元素, 通过这些内容向学生描绘生活的美好蓝图。再次, 教育主体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专门性。学校不仅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及行政人员监督教育的实施, 还有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师, 他们具有明确的道德责任,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文化。最后, 教育场域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教育为了实现德育目标 (净化社会风气和实现个体的自我超越) 会对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文化成分进行选择和提炼, 选择其中符合社会文明进程及适应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 减少或消除不利于个体品德发展的因素。学生在这样相对纯洁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权威人物 (教师群体) 的一言一行, 诚实的道德品质根植于学生之心灵便理所当然了。

三、交往:实践道德规范

道德的生成过程是动态的、连续的和累积的, 学习者在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和技能的建立都有赖于前一阶段。因此, 在以“培养习惯”为核心的道德“训练”和以“固着信念”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之后, 应该把促进个体道德生成的措施指向实践———交往。雅斯贝尔斯认为交往是“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 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我只有在与别人交往中才能存在着”。[12]同样, 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道德也只能通过交往才能具有生命力。通过交往, 使个体能顺利地穿梭于不同的生活世界之中。哈贝马斯提出, 世界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客观世界”, 是指真实存在的“客体”世界;第二部分是“社会世界”, 是合法化的个人关系的“总体”, 指规范、价值及其他被认识到的社会期望;第三部分是“主观世界”, 即人们“自发的经历”总汇成的世界。通过“交往”, 并辅之以相应的指导, 使个体主动运用固着于“主观世界”的道德信念作用于“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 实现净化社会环境和提高个体道德水平的目的。

道德是为了过完美的生活的目的而建构的。因此要实现学校之“德”适应社会生活之“道”, 道德必须通过交往回归生活实然世界。道德生成若不与交往实践相结合, 实现个体成为有德性之人、提高生活的质量等目标就成了天方夜谭。交往不是使学生被动地适应社会, 更不是牺牲一切来融入这个充满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享乐世界”。而是在借助“教育”获得的理性的认识 (道德认知) , 剥去各种不道德现象的繁华外衣, 认清其道德本质, 而不被其美丽的外表所迷惑;并运用教育过程中所建构的敞亮的、澄明的和谐生活世界的标准, 去努力追求符合德性的生活。同时道德规范与它所处的历史时期息息相关, 个体通过交往也能促进个体道德观念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

总之, 与“知性德育”的“说教”模式和“生活德育论”下的“生活体验”模式相比, 道德教育采用“训练—教育—交往”模式, 汲取了以“实践”为核心的生活体验模式的积极因素, 同时又涵盖了以“道德知识传授, 道德判断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说教模式的合理成分, 是一种更具有合理性与先进性的模式。

参考文献

[1][2][英]彼得斯著, 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4][5][法]爱弥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001) .

[6]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7][澳]赖蕴慧.《论语》中的礼:道德训练与灵活性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 2006 (3) :106-108.

[8]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9][10][12]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人际交往模式 篇5

课题方案

辛店学校 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严峻的现实问题

生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存之道、生活之道光靠书本知识的传授是难以达成的,学会交往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技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往往以知识为中心,尽管在调动学生主动性方面有所努力,但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化形态缺乏认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把交往作为教学的必要途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爱好等诸多方面未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没有着眼于人的发展需要。如果不在学校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现代教育的趋势

关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题,现代教育是越来越关注人本身的教育,关注人本身的价值,关注人的活动。杜威就提出“学校即社会”,说明学校应是社会性环境,在学校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社会性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则从另一角度阐述人作为社会人的实现方式。不论是在学校这一小环境的社会化,还是把人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的社会化,都离不开人的交往方式的多元化和交往活动的现实化。

(三)主体教育的兴起

主体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落脚点,没有主体参与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主体参与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主体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发展。实践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需要具体的方式和途径去落实,而课堂交往活动无疑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基本途径。优化课堂交往方式对培养学生主体性品质、实施主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性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数学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课堂交往与新一轮课改精神非常吻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课堂交往的研究一定会有助于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交往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彼此交往的时间和机会都会受到影响。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人类自身的情感问题,将成为任何技术无法替代的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预见,交往教育将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中心问题,我们无法回避。

二、课题界定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基本社会活动,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甲的精神内容(知识、判断、感情、意志、人格等)传递给乙,或者说,甲的动作、语言、记录等符号效果作用于乙或乙以外的他者,它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现代哲学越来越强调交往是人与生俱来的生存方式和基本需要,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社会学认为,交往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其根源在于人的群体归属的心理需要。传播学认为,交往是传递信息、分享感情的重要手段。总之,“交往”作为一个“体现人类存在和社会进化历史的总体哲学范畴”已广泛引起诸多学科的关注。

“课堂有效教学交往”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借助特定的语言、动作、符号等手段在诸主体之间所产生的认知、情感、人格等的沟通活动,是实现教学中人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所产生的教学互动。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它是克服课堂中空间阻隔、心理阻隔,改变封闭式教学,拓展教学功能和意义的主要渠道。

“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参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课堂教学交往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有的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课题从交往角度来研究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理论有所拓展、深化,使之更趋全面和完善。

课题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角度来研究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价值,研究有新的视角。本课题从课堂交往这一视角来研究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将小学生的课堂交往活动的目标、途径、策略、方法进行细化和操作化,从而全面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二)应用意义

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育需要交往,交往使人的才能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交往教育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师观念。交往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作用观,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要变以教学为主为以学为主,变只重视结果为既重视结果以重视过程,变只研究教法为既研究教又重视学法。

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课题探讨素质教育的实施,建构小学生数学课堂交往的模式,规范小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使其科学、规范、合法、有序,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减轻竞争中的心理压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深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住处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教育学理论:

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面对教师、教材、学生等多方面的关系,要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时代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教育中的人,是一种异化的教育。交往首先要逆转这种恶习,将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方式直指人,直指人的社会属性,它必将体现人的主体性,即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地积极地广泛交往,促成人的认知、情感、人格的沟通,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与人生的意义。实际上要从教育中获得更丰满的人生,这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丰富,还应包括情感、人格的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3、心理学理论:

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生的交往的能力将直接影响个人的生存、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我们有必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着眼于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学生学习交往,引导学生尝试交往,为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越来越普遍,教育界已把“心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即是明证,心理教育固然可通过专设课程教育去解决,但更重要的是要拓展其生活空间,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现实的措施就是增加课堂交往的内涵,建构课堂交往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课堂交往,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五、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揭示课堂交往的基本结构,展示课堂交往的教育功能。

2、通过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往的模式,以引导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3、通过研究,探索课堂交往的策略,进行教学交往创新;

4、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六、研究的内容要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往模式的研究”是指教育者在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的促动下,借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统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技术,既从总体上筹划、设计小学生课堂交往的一切教育活动,又注意结合具体的教育目标来设计、策划具体的交往教育活动,以此认识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意义,寻求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理论依据,了解小学生课堂交往的不良倾向,把握小学生课堂交往的个体差异,建构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基本体系。

七、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个案研究法: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或者把一组或许多被试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对教师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交往现象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谈话、问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

观察研究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通过观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交往的事实,作好记录,整理后从中提炼出带规律性的东西。

八、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学习归纳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操作实施阶段

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交往的现象,记录过程及效果。

对收集到的小学数学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归类总结。确定有效教学的交往模式,改变自己的观念,有意识在课堂中进行实施,观察课堂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材料收集、整理、归类,写出研究报告和论文。

九、成果形式

家族人际网络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家族;人际网络模式;平面人际关系网;立体人际关系网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61-02

本文所指的“人际关系网”,不仅包括家族成员之间由于血缘、姻缘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也包括由于长期合作而形成的关系。在我国,人与人间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具有“差序格局”的特点,以“己”为中心,和他人建立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远,关系也就愈薄,亲疏差别非常大。

《金翼》是林耀华先生于1941年在美国完成的一部小说体裁社会学著作,他的社会观念深受帕森斯结构功能学派的影响, 强调社会的结构性、功能性、均衡性和稳定性。但是,在书中我似乎看到的一张张的“网”,但又仿佛不是“平面的网”,而是自己思索的类似于球状地“立体的网”,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巨大的“球状网络”在人群中行走,在社会中生存。或许擦肩而过的两个人在球状网络有相交之处,但是他们彼此却都不认识。又或许仅仅是两个不相交的“巨球”,是“网络”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自己的位置上生成作用。人们在相互支持中明白生命的真谛,并在相互生成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初识《金翼》

本书叙述的主要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是对作者的家乡、家族历史的一次全面回顾,全书就是东方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它汇聚了社会学研究的各种资料,展示了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

这本书讲述了福建一个村庄里既有着亲戚关系、又一起做生意的两个富贵家族,最终走向不同结局的故事。以此为故事背景,描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地方农业、商业、船运、政治、法律、教育、宗教、宗教家族以及民俗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生活。本书的中心人物是第一家的家长黄东林,在看过书之后,可以隐约明白他为什么能够在逆境中生存并最终将家族带领向较好方向发展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品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且勤俭节约,精明能干,吃苦耐劳。

小说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习俗等的描述,将当时中国社会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展示得到淋漓尽致。

二、“平面人际关系网”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从生命开始到结束,其人际关系网会不断的变化。人际关系网一般会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金翼》这本书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描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由此而产生的“平面人际关系网”。生活中的每个事件、接触的每个人物、每个方面都会对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网”将一个人牢牢地困在其中,但又使人不得不紧紧地依附于它。

(一)“平面人际关系网”的平衡

作者在开篇中勾画了由竹竿和橡皮带所组成的“平面人际关系网”框架结构,并这样对其进行解释:“我们日常交往的圈子就像是一个由用有弹性的橡皮带紧紧连在一起的竹竿构成的网,这个网精心保持着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稳定,而非是固定不变的。人类行为的平衡与稳定,也是由类似这种人际关系的网络来实现的。

1.“平面人际关系网”的形成。作者在开篇中提到黄东林小时候较为稳定的生活模式。这种稳定的生活模式是建立在其家庭基础上的,所有人最初的“平面人际关系网”都是以范围较小的家庭为基础的。黄东林4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这件事情对黄东林的影响不是很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爷爷承担了作为父亲的部分职责,所以黄东林的童年生活的还是很幸福的。另外一种“平面人际关系网”是对已经破坏了的“平面人际关系网”的修补而形成的。修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原有“平面人际关系网”不断强化,实现对有困难的人的支撑作用,帮助其建立新的生活;另外一种就是原有的“平面人际关系网”的变动,有困难的人通过一些新的途径认识了新的朋友,原有的生活模式发生变化。黄东林14岁的时候,爷爷去世,这使黄东林感到不安、孤独和悲伤,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人际关系网络出现部分断裂,生活模式也被全盘打乱,他度过了伤心的一年。但是母亲和兄长黄东明让他的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黄东林的生活正常化了。但是,整个家族处在“平面人际关系网”不断弱化的阶段,因此他们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2.“平面人际关系网”变迁后的平衡。任何“平面人际关系网”都不可能固定不变,都会发生变迁。这里的变迁并不是“平面人际关系网”中个别节点的变动,而是发生在网内或者网间的变化。例如,当作用在原有的“平面人际关系网”体系上的干扰力过大、太深刻,在干扰力取消之后,个人或群体难以恢复原状。这种非平衡状态持续的时间过久,就需要确立一种新的“平面人际关系网”来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新的“平面人际关系网”与旧的“平面人际关系网”有可能不同,但也可能是旧的“平面人际关系网”的因素与新的因素的重新组合。

黄东林的祖父去世之后,家庭成员给了他一定的帮助,让其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但是家庭的整体环境并不是很适合他的发展,整个家族同时也站在了十字路口。黄东林“走出家庭,迈进茶馆”,不仅使他自己同外界的联系增多,也为家族随后的兴盛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黄东林的“平面人际关系网络”经历了断裂、低落、重建及回升之后,寻求到了另一种新的关系对原有的“平面人际关系网络”进行修补,使网络得到修复,他的生活才开始正常进行。例如,黄东林在与芬洲合作之后的分工是类似于开辟市场的工作,主要负责商铺与外界的联系,客观上使其能够在社会上接触更多的人,建立更加丰富的人际关系网络,这对其之后的生活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均衡状态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变化才是永恒的,人类生活摇摆于均衡与非均衡之间。

(二)“平面人际关系网”的破坏

“拼命拉断一根橡皮带,整个网就散了。每一根紧紧连在一起的竹竿就是我们生活中所交往的一个人,如抽出一根竹竿,我们也会痛苦的跌倒,整个网便立刻松弛”。在任何时候,任何一个有弹性的皮带和一个竹竿的变化都可以使整个框架结构瓦解。每一点都代表单一的个体,每个个体的变动都会对这个体系中产生影响,反之他也受到其他个体变动的影响。

从小说对黄、张两家族历史及其关系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体系。在黄东林早期的生活描述中,已经有了这种关系体系的。

(三)“平面人际关系网”存在的不足

“平面人际关系网”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反映某个人与自己相关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不能将不相关的两个人的关系网较为立体的呈现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之后两人的人际关系一定不相交。如果说“平面人际关系网”呈现的是一种二维关系,那么“立体人际关系网络”则呈现的是一种三维关系。

三、“立体人际关系网”

假设在一张平面的网上,若其中的某个点不慎跌落,与其连接的各点不能将其继续稳定在之前的位置上,那么该点就会失去其支撑力,从而最终跌落(如图所示)。

书中张芬洲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可以较为清楚地反映这一情况。张芬洲在与黄东林在店铺中承担的责任主要是照顾店铺的生意,也会与不同的人群打交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张芬洲并没有主动地去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难以找到可以帮助其渡过难关的亲朋好友。或许并不能将所有的责任归结到这一点,但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不会甘心结束自己的生意,人们会不断地寻求帮助,或许用弹性“网球”更能说明问题。

若其中的点不慎跌落,其他的点就会受到或轻或重的震动,在这个断裂的“洞”中,还会有其他的点自己降落,或被“网球”抛弃(被社会抛弃)。在下降的过程中,会遇到其他的点,若能够建立起新的联系,则会再次停留于“网球”的其他地方。在一段时间之后,弹性网球会自动恢复,每个人的生活也将继续。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M].上海:观察社,1948.

〔2〕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三联书店,2009.

〔3〕胡鸿保,李红武.另类小说遭遇尴尬——重读金翼[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2008,(3).

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模式探析 篇7

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双方对人性的态度,是从交往信用和交往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安全感、可靠感,它不但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而且建立在人们彼此之间互动状况之上,表现在一方能否大致预测另一方的特定行为及对方是否可依靠、可信赖。人际信任在维系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人际关系、社会组织的建立和维持均以一定的信任为基础。Wrightsman认为人际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折射出人们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Rotter认为高信任感的人比低信任感的人更有生活意义感,这种生活意义感是人寻求发展的动力。一个人如果缺乏起码的信任感,对一切事物都有所怀疑,做事难免就会谨慎过度,这样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焦虑不安中,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由此可见,人际信任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良好心理的前提。

人际信任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儒家经典中对“信”的大量论述可谓典范。中国文化虽经数千年的洗礼与涤荡,但信任和诚信一直是中国人的为人准则。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西方文化一拥而入,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局限在地缘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传统人际信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们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而统一的标准,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实与期待的差距常使他们感到人际信任危机的来临。与此同时,大学阶段正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地影响,提高他们的人际信任水平既可以帮助他们自己获得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又可以让信任的传统在中华文化中发扬光大。

以往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信任教育大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或讲座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而言形式呆板、方法单调、模式单一,虽然也能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人际信任问题进行解答与反馈,但由于缺少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内心体验,学生仍然觉得提高信任能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所以参与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电影课和团体训练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授课形式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

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电影课模式

电影课是基于人类文明中共同的价值理念(真、善、美、爱、正义、公平等),试图改善当代学生文化精神生活质量而创设的一门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课程。电影课的教学过程寓教于乐,融认知与交往为一体,教育与自我教育为一体,教学和个性发展为一体,以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表现多种事物。

电影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如同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去体味影片中人物内心的需要与感受,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以此使学生在主观的情感体验和影片所呈现的客观世界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中,体味到深刻的情感。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缓解了自身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激发了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电影课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的一些优势和特长能深深吸引学生投入到电影课的学习中。电影融声、光、电等技术于一体,通过真实的语言描述、生动的画面展示、精彩的情节发展、逼真的音响效果为学生提供多感官通道的刺激,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每一个神经细胞,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此外,电影课以直观形象的声像与故事情节来反映深刻的理性内涵,能把各种抽象的东西通过人物的具体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的推理有生动的表现依托,使抽象的信任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人际道理形象化,枯燥的心理知识趣味化,变传统说教为生动、直观、形象的情境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将人际交往、相互信任、友谊诚信、合作成长等融入学生的内心,渗入学生的意念,并经过学生的主动思索,将其融入学生的人格中,从而达到了改善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目的。

电影课的教学方式适合于大学生群体,也适合于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培养与改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大学生思维发展已经成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独立的见解,而电影课恰恰给学生提供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信任问题比较抽象、晦涩,学生们通常只是模糊地知道其含义,但怎样做才是对他人的信任以及如何赢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却不甚了解,通过影片中主人公的语言和行为,可以直观的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或者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探讨与分析,逐步解决自己的认知矛盾,改变自己对信任的理解或找到不信任的原因,进而对自己与他人的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进行内省与反思。其次,大学生朝气蓬勃,情绪情感易受感染,电影课以故事情节为依托,充满感情色彩,容易激发学生对影片人物的移情,使其在情绪上高度卷入,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触及内心感觉和体验的同时,由内而外的接受影片所倡导的相互信任的主题和内容,并把对他人的信任内化为自己实际经验的一部分。最后,电影课中教师的巧妙组织、精心点拨,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而且更让学生们在共同观摩,相互讨论,你评我论,发表见解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互相借鉴彼此的观点和主张,完全打破了教师自导自演,学生盲目听课的传统模式,把学习和体验的自主权毫无保留的还给学生。电影课的独特魅力大大激发了学生感悟和思考的热情,使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增加了对他人的信任感,增长了相信他人的能力。

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团体训练模式

团体训练(又称团体咨询或小组辅导),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训练的特色在于培养个体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团体训练的独特之处和肯定的效果,在国外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已经得到发展,并应用于学校、企业、医院、社区等各个领域。

近十年来团体训练在高校迅速兴起,逐渐成为各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大量研究表明团体训练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团体训练重视成员的参与和体验,强调成员间分享彼此的感受,也能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水平。成员在真诚、信任、理解和关怀的气氛中逐渐减少自我防卫心理,开放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被其他人如实地看待,并得到其他成员对自己内心和行为方式的反馈。在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中,成员的旧观念和旧行为受到怀疑和冲击,开始自我探求,寻找答案。通过不断的自我观察和实践以及成员间的相互启发和鼓励,使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信任行为和问题所在,并尝试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可以说,团体给每个成员提供了一个有助于改变的支持环境。

此外,在团体中指导老师不会简单说教,而是通过游戏、讨论等环节启发和引导成员,“在游戏中品尝心理的愉悦,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感觉”,进而培养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与归属感。如团体游戏“信任背摔”的一切基点都源于对队友的充分信任,如果没有和队友之间的充分沟通,充分信任,任何人都不敢倒下去,不会把生命完全托付于陌生人。体会信任,懂得在信任他人的时候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是成员在这一游戏中最大的收获。在团体训练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成员间通过身体接触和自我暴露,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情感沟通,确信了同伴能对自己负责,从而提高了对同伴的信任程度。

参考文献

[1]李芬, 风笑天.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3 (5) :20-22.

[2]张翔, 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36 (4) :87-92.

[3]张建新, 张妙清, 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 2000, 32 (3) :311-316.

[4]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1998, 20 (2) :16-19.

[5]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8 (3) :21-26.

[6]http://www.filmcourse.org/cgi-bin/ui/text.pl?id=96

[7]欧阳文珍.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 (3) :186-187.

网络媒质下的人际传播模式探究 篇8

一、魔力所在:腾讯QQ特性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网上聊天, 一般是指通过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新浪UC、网易泡泡等手段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作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腾讯QQ, 原名OICQ, 是深圳腾讯公司于1999年2月推出的可以即时传递和接收文字、图片信息、语音、视频聊天、自由选择聊天场景、为对方播放音乐、视频, 并具有与手机聊天等功能的软件 (1) 。作为新兴的传播, 腾讯QQ具有如下特点:

1. 传播主体“个性十足”———随意性

QQ聊天时, 你可以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对方也可以拥有单一或多重身份并同时与你聊天。QQ名字只是一个代号, 在网络上, 彼此既可以选择避开对方的表情, 又不受物理环境的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 心理上的防护可以通通甩掉, 同时避免人际传播中面对面交流的紧张感, 遇到不想接触的人, 可以选择把其加入黑名单, 或选择忽略消息, 整个交流过程随意轻松。

2. 传播内容及效果“面面俱到”———丰富性

虽然只是靠单一的网络传播媒介, 但腾讯QQ整合了多项服务, 以2009版为例, 单QQ界面的服务就有:QQ手机短讯, QQ游戏、QQ浏览, QQ聊天室, QQ宠物中心, QQ企业好友面板, QQ空间等, 同时还有吸引广大的商业用户的TM功能。

其次, 它还打破时空距离, 即时交流。只要有一台电脑, 一根网线和电源, 上网打开, 它便自动和支持软件的服务器连接, 好友一上线, 头像就会变为彩色, 用户即可与其交谈。刚开始使用QQ一般是以文字聊天, 但随着网络的发展, 用语音、视频聊天也逐步盛行, 人们同样可以通过声音、语调等手段来获知对方的性情、情绪等信息, 甚至有些还可通过视频聊天感受到对方的音容笑貌, 交互性更强。

二、区别所在:比较传统人际传播和以QQ为代表的网络人际传播

传统的人际传播包含有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两种形式, 言语传播主要指语言与文字上的交流, 而非言语传播则通常是指在一定交流环境中言语因素之外的, 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 (2) 。而网络人际传播与传统面对面传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 传播实体不在同一现场

在网络人际传播中, 交流双方实体不在同一现场。网民之间的交流借助的是电脑, 也正是因为需要电脑这个硬性的物质条件, 来上网QQ的一般都不是为了生理上的吃喝住行需要, 而是情感上的需求。这时, 交流双方都不在同一现场, 反而有可能创造一种双方合意的交流语境, 使网络人际传播具有与传统人际传播不同的另外一种真实感。

2. 传播情境的主观性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 传播情境强烈影响着人际关系和传播, 在很多情况下, 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而在网络传播中, 传受双方不可能处在完全相同的传播情境中, 他们之间所营造的传播环境主要是靠二者之间的语言、QQ表情等透露出来, 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很少, 一旦二者的交流出现断层, 他们可以选择离开、隐身等方式而不会陷入尴尬。

三、关于网络人际传播过程模式的思考

网络人际传播过程模式, 强调传播双方的互动性无疑是正确的。可是用在网络传播中,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便显得缺乏人情味, 网民仿佛成了“电脑”, 从前文对以QQ为代表的网络传播的分析来看, 笔者反而觉得下面模式能更明了地说明网络人际传播:

1. 这里, 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网民, 他们之间是一种相对对等的关系。

而且, 这里的网民之所以没有标网民AB, 主要是因为他们之间不断交换信息的缘故, 角色可以不断转换。所以在传播中, 网民本身就是自由的、分散的, 即使最后网络人际传播已经不是点对点, 而是点对面, 或面对面, 这个模式同样适用。

2. 双箭头, 是网络传播即时交互性在这里的完好体现。

在一方网民文字输入并发出之时, 电脑便能快速编码译码, 对方便能收到内容, 而这个中间间隔的时间又是相当短的, 它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多媒体互动传播模式。有人甚至提出人际传播是走了一条这样的路:面对面传播———多元化传播———回归“面对面”。现在的网络人际传播正是处于中间这条路段,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相关软件的完善和丰富, 网络人际传播的内容会更加丰富。

总之, 网络为人与人之间提供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平台, 在网络里的人际传播模式, 少了现实人际传播中种种限制因素的困扰, 实现了人际传播的新形式化, 使网络人际传播和传统的人际传播在功能和效果上也是互为补充, 一个主观一个客观, 一个复杂一个简单, 恰好可以在时空、真实上互相弥补, 更好地促进交流。■

参考文献

[1]http://www.qq.com, QQ官方网站

国外人际冲突管理模式的研究综述 篇9

关键词:人际冲突,冲突管理,模式

个体处理冲突的倾向性可以通过人际冲突处理策略有效的反映出。随着冲突研究的不断发掘深入, 不同冲突处理模式的提出成为研究和讨论冲突处理策略的基础。历来有关人际冲突解决模式的研究大都采取两个向度五种冲突管理风格模式。

一、两个向度五种冲突管理风格模式

Blak e和Mouton的冲突管理方格理论。Blak e和Mouton是首先考虑到冲突的情境因素, 而提出双向度的冲突方格理论的学者。他们以两个基本向度区分冲突管理风格:一为关心人们, 一为关心结果的产生, 由这两个向度可引申出五种不同的冲突管理风格:退避、安抚、强迫、妥协、问题解决。

H all以达成个人目标与人际考量两个向度建构出五种冲突管理风格。

托马斯所提出的五因素模型是这许多的处理冲突的策略模型里影响最广泛的。托马斯在满足自己的益处和满足其他的益处这两个角度上, 以确定是哪一种处理冲突的策略。其中, 想要满足自己的益处的想发要由任意或不任意程度的追求个人目标来决定。想要满足其他人的好处的想发要由是否合作的成程度决定。在这个基础上, 托马斯所提出的五种解决矛盾的方法是:竞争, 每一个个体只思考自己的事情, 比如:利益等, 不去顾及另一方的感受和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所做出的决定;忍让, 葛各个体多多顾及另一方, 为了保持之间的联系, 牺牲自己的一种消极的做法;妥协, 双方共同退一步, 均放弃部分益处保全自己也保全对方, 没有谁输谁赢, 共同存在的和平镜景象。合作:也就是Blake和Mouton提出的问题解决策略。逃避:个体可能承认冲突的存在, 却不在乎自己的利益, 也不关心对方的反应, 采取退缩或压抑的方式。遇到冲突事件, 只会从处境中逃避出去, 以为让自己和他人划清界限, 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可以避免发生冲突, 是双方均不满意的“双输”的局面, 五种人际冲突处理策略则分别代表了武断性和合作型的不同组合。

Th omas和Blak e、Mouton的冲突反应方式是很相似的。竞争即为强迫以获胜, 合作即为面对问题促使问题解决, 退避即逃避而不表明立场, 忍让即为试图安抚别人寻求和谐, 妥协则是一样。

R ah im在Blak e&Mouton和Th omas理论的基础上, 在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个维度上, 将冲突的五种处理策略发展为:一是统整;二是忍让;三是支配;四是逃避;五是妥协。内涵和Thomas的架构类似。

二、其他有关人际冲突处理模式的研究

(一) Sexton&Bowerman的冲突管理模式

Sex ton&Bow er man分别以介入的方式和介入的意愿两层面。将冲突管理分为五种类型:求成功者、中立者、免失败者、独裁主义者、平等主义者。

(二) Pruitt以及Pruitt&Rubin人际冲突管理模式

在关心自身结果和关心他人结果两个维度上, Pruitt和Pruitt&R ubin分出四种策略来应对:竞争, 问题解决。让步和不作为。可以看作是Blake&Mouton冲突模式的扩展。

(三) Putnam&Wilson的沟通冲突模式

Putnam&Wilson致力于发展冲突管理的基模, 来促进组织冲突的有效管理。

(四) Falbo&Peplau向度冲突处理策略

Falbo&Peplau, 曾对异性恋与同性恋的大学生中, 以开放式问卷的研究结果, 提出二向度的影响策略模式, 直接-间接;双向-单向。Falbo&Peplau发现在异性恋关系中, 影响策略的使用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存在, 也就是说, 男性较女性多使用直接且双向的影响策略。

Th omas所提出的以上五项冲突处理策略也并非完全单一独立, 当个体面对冲突时, 很少会每次都采用不同的方式, 仍会灵活配合运用。因此, Thomas提出五种冲突管理模式的适用时机。忍让的适应时机为:1.当自己是错方, 对方是对的时。2.当争议事件对他人的重要性比自己大时, 合作关系以满足他人来维护。3.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影响力。4.自己处于优势, 为了尽量的减少损失时。5.组织的和谐稳定的关键期。6允许部署在错误中学习经验。逃避的适应时机为:1.当所争辩的事情微乎其微时或所着急的争议更为重要时。2.当自己的需求无法有机会满足时。3.当分裂的损失超过解决所获得的利益时。4.在对方平静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时。5.在决定之前想搜寻整理更多的资讯时。6.当解决问题冲突时他人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时。竞争的适应时机为:1.当需要行动时, 采用迅速、果断的方法时。2.当所做的决定不为他人所接受和喜欢时。3.当你确信此一争议对组织的发展是重要时。4.当对方想要利用你的行为获取利益, 你完全可以避开时。妥协的适应时机为:1.当双方势均力敌, 而想要争取唯一的目标时。2.暂时的解决复杂性的争议事件。3.在合作或是竞争无效时, 作为备用的解决方案。4.因为时间的压力, 必须获得暂时的解决。5.没有必要为完成自己的目标而选用更为独断的方法解决问题, 虽然自己的目标很重要。合作的适应时机为:1.当两方对事情的看法一致, 都觉事情重要而且都需要时, 务必以整合性的解决方案为最佳。2.当为了学习而定制你的目标时。3.当意见不合, 为了调整时。4.当为建立团体共识, 培养成员使命感时。5.当为了维系双方工作关系, 能够得到良好的工作情绪时。

虽然西方在冲突管理研究上有新的进展, 然而前人研究却没有回答人们是如何运用多种不同的冲突管理风格, 唯一的线索是Mik olic, Par k er, &Pr uitt (1997) 发现, 人们在处理冲突时, 会循序渐进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应对, 通常是先提出请求, 然后是较强的要求, 若无良性回应, 则会依序使用较情绪性的抱怨、生气、威胁、侵扰以及辱骂等方法。

参考文献

[1]Blake, R.R., &Mouton, J.S. (1970) .The fifth achievement.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6, 413-426.

[2]Hall, J. (1969) .Conflict management survey.Rochester, N.Y.:Technometrics.

人际交往模式 篇10

上述交往模式是基于个体所处的特定社交情境而出现的。在大学阶段, 有三种重要的社交情境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们分别由发生在同寝室舍友之间、校园社团“同事” (不同与工作岗位上的同事) 之间, 以及异性同学之间的人际交互而形成。其中,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变式和延伸, 社团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是未来社会关系的模拟或预演, 而大学阶段的异性交往情况则可能会影响成年期与异性亲密关系的模式和质量。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 大学新生正处于青少年后期和成人早期的过渡性发展阶段, 全新社交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是对原有关系的延伸和扩展, 同时也为成年期各种稳定关系的形成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 大学在传递知识之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哺育”功能, 它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了预演社会交往活动的机会和场景, 是培育和形成健康人格与良性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

一、宿舍中的人际交往模式

中国人的交往模式是以家庭为基地而向外扩展的, 在大学宿舍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变式和延伸。对于新生而言, 他们来到陌生的大学里最先接触到的便是同宿舍的同学。同室生活使他们可能形成相似的生活起居和作息规律, 而相近的知识背景和相同的专业学习会使他们结成较为稳定的小群体, 并逐渐建立群体内的价值认同感。这些条件都促使新生首先将舍友作为“家人”来看待, 并按照出生年月排序, 冠以“老大”、“老二”等称谓, 从而模拟家庭内部的同辈交往模式。但这种虚拟的“家人关系”并不稳定, 一方面, 他们需要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 暂时以宿舍内群体为家庭的替代物, 将同宿舍“兄弟姐妹”当作是在探索外部世界过程中的安全基地, 并试图在出现挫折时向他们寻求慰藉和帮助。而另一方面, 由于生活习惯、态度、价值观的差异, 舍友之间很难完全模拟家庭内的同辈交往模式, 差异和误解往往会引发各种形式的摩擦和冲突。从实践来看, 发生在宿舍内部的人际冲突是比较多的, 一旦某同学在宿舍内形成较差的“人缘”, 往往会波及更大范围内的人际交往活动, 并对其在大学阶段的社会化过程和结果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同一宿舍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特点, 清晰地界定班级学生发展中的“成长需要”[2]。在分配宿舍时要注意结合入校心理测评的结果, 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工作中要及时捕捉潜在“问题宿舍”的信号,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并将单独座谈和小组座谈的形式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彼此需要和感受的基础上尽可能消除原先的误解, 并鼓励同寝室舍友通过群体协商解决冲突, 激发其自主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使宿舍情境下的人际交往真正成为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积极因素。

二、社团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模式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未来社会活动的预演。学生可以在完成专业学习之余, 为未来社会竞争储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包括领导才能、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一般而言, 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非正式的活动团体 (如登山协会、话剧协会等) , 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加深团体内成员及不同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从而使得他们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 以及这些角色之间的联系。可见, 社团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交功能, 其中的人际关系是对未来进入社会之后人际关系的模拟或预演, 大学期间所建立的人际交往模式会对今后的社会交往情况 (包括处理人际冲突的技能、建立和维持良性关系的策略等) 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通过社团活动所建立的跨院系、跨地域的友谊, 也会成为未来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社交资源。

因此, 在针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中, 辅导员应注意加强引导。首先, 要向学生清晰、完整地介绍校园社团组织的概况和特色, 帮助他们了解社团在组织各项活动之外的功能, 比如学习功能、社交功能等;其次, 鼓励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承担责任, 并启发他们在组织、策划、执行活动计划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交流与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最后, 通过团体座谈的形式, 引导社团成员深入讨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成功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 积极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3], 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于沟通和良性人际互动的问题解决模式, 真正对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三、异性之间的人际交往模式

在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中, 大学时期处于“青少年”迈向“成人”的过渡阶段, 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将会对未来漫长的成年期产生巨大影响。成年期建立并持久维系的各种关系或其雏形也会在这个阶段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是“亲密关系”, 早期的亲密关系并不涉及性, 而是更加关注同伴间的接纳、认同、需求和信任等心理成分。和中学时期对异性的排斥不同, 大学生开始接受异性进入自己的朋友圈子, 并逐渐经历从群体交往向单独交往 (“约会关系”) 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需要不断加深对异性的了解, 并建立同异性交往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模式, 其中包括对信任、亲密感、责任感等心理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同时, 他们也需要建立同异性交往的行为模式, 逐渐学会如何在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如何保持关系的稳定, 并真正学会尊重对方, 合理把握交往的尺度。

因此, 在大学新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 我们应注意从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上把握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并适时做出引导和帮助。首先, 要让他们学会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 真正理解和包容两性之间的差异, 包括思维方式的差异、行为习惯的差异等, 在包容的基础上建立互相信任、尊重的人际关系;其次, 要注意营造积极、健康的交往环境, 引导学生学会在交往中正视同异性的关系, 并懂得分享苦难、承担责任。注意从细节方面着手, 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总之, 大学时期是毕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在这个时期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 以及在建立这些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都会对今后成人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帮助新生学会主动构建和谐的、具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并不断地维护和完善自己的交友圈,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学业表现、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积极的人际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 辅导员应充分重视新生人际交往活动的特点, 并做出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促使其掌握理性的交往技能。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结合大学阶段几种典型的关系类型, 对新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作探讨, 希望能够对高校辅导员在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交往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小南.大学一年级辅导员工作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子教育, 2007, (1) :62-69.

[2]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情境模拟训练[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006:32.

人际交往模式 篇11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过程,离开了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则教学就不成其为教学。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关系,即双主体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和“视界融合”。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教学的参与者和相对独立的行为者,都是完整的精神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双方都具有主体属性,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平等地“参与和分享”。双主体关系下的师生交往活动势必体现为交互式、互动式,而非主客式、主从式、授受式。不能把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割裂开來,必须通过师生互动彰显师生间的沟通和对话。建构双主体关系下的师生互动模式,应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本真追求。

一、 平等对话:主体间互动的根本

只有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尊重“人”的主体性。而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是师生参与教学、有效互动的动力源泉和根本。对话是师生双方各自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和沟通[1]。教学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作为主体的人的交往是交互性的,是“我”与“你”的关系,而非“人”与“物”的关系。教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和继续,就在于师生交往活动本质上是主体间的相依、相融、相促的平等互动。

教学中的平等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要“平等地看待学生”[2]。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掺杂教师个人的偏见和私欲。二是“与学生平等相处”。不仅师生平等参与教学,更重要的是要有心灵的交融,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三是“以平等的方式爱心施教”。关爱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成长充满期待,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样,平等不再仅仅局限于“师生处于平等位置”,其范围得到延伸和拓展。

主体间互动所体现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这个核心价值基础上的。对话并不仅仅是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更重要的是交互下的心灵敞开和精神承领,是相互间的尊重、理解、宽容、接纳。伽达默尔认为:“真正的对话,其结果不是一种拉平,而是要激发一种突变,生成一种新的东西。这种对话是在两个平等的对手之间进行的,但平等不等于相同,而是棋逢对手,在碰撞和交互作用中调动双方最大潜能,从而使对话成为一种活泼的事件。”

二、 智爱兼备:由关注“科学的世界”到关注“精神世界”

教育是“成人”教育,其终极目的是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学生的自然生长不是教育,教育是一种干预,一种策略性、关怀性的干预。因此,教师必须有智有爱,无智则无力从事教育,无爱则无心从事教育。

师生是一对平等的主体,但不是相同的主体。从对学生施加何种影响、如何影响来看,教师是“教”的主体,从知识、技能自主构建来看,学生是“学”的主体。要建立起教与学之间、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和谐、融合的关系,必须以教师的智爱兼备为前提。教育之智关注和促进的是“科学的世界”的成长,教给学生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使其体验到学的自由和情趣,乐学、会学、愿学。教育之爱则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精神世界与心灵世界的成长;将智与爱割裂开来,实质上就给教师派定了一个知识追求者身份或监护人身份,教师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出来,同时,学生的知识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方式方法得不到有效指导,学习的主体性发挥也成为一句空话。

策略与关怀、智与爱互为条件。在教育教学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关怀学生生命个体,对学生人生成长饱含信心和期待,会激发教师产生教育智慧,不仅可以避免因教师的疏忽所带来的教育失误,尤其重要的是能够策略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学生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在师生合作中学,从而由教的主体性引发出学的主体性。反过来,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待,学习的潜能就会充分挖掘出来,配合教师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策略是一种智慧,关怀也是一种智慧。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上,而爱和智则是师生复合主体赖以交互作用的宝贵资源,只有智爱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爱统一的人。

策略施教,重在建立活动意义上的相动、相促关系。教学是一个活动的进程和变化的过程,教与学同时发生,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只能是个人表演;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充其量只能是自学。

爱心施教,重在建立情感意义上的师生相依、相融关系。一方面,情感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组成部分,当然是教学的目标和期望,学生对教师和教学活动的情感,要在教师的培育下丰富和发展,要在教学中生成和成熟;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不可能也不应该对人的情感置之不理[3]。

三、 教师主导:师生互动交往的必然价值追求

1.主导与主体、主导与互动的内在联系

“主体”是行为者在其行为过程中所处地位的描述或反映;“主导”是行为者功能和作用的描述或反映;“互动”则是对行为者活动的协调性的描述或反映,具体是指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为者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达到相互理解的协调一致的行为。一方面,教师主导是寻求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平衡的支撑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教学的方向性、组织性、简约性,体现出教师作为主体的存在价值,提升学生作为主体的活动效能水平。另一方面,以平等对话为取向的师生互动虽以主体间性关系的确立为背景,但互动的内容、方式、深入性及优势占有方直接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必然堵塞师生有效交往的可能性,使教与学的行为变成相互封闭的孤立行为,缺乏交互性。

目前,我国教学实践中的一种主流观点是“主导——主体论”,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于主导与主体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极易模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导致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而非主体。其结果是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张扬,教师的主体性被忽视、弱化,教师的主导也就变成为学生“表演”而存在的“主持”,无论师生关系还是师生交往都被完全异化。

2.现阶段存在的师生交往模式及其互动特点

不同师生关系会形成不同的师生交往模式,师生互动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控制型。其特点是师生交往过程中地位不对称,教师处于强势高位,教师作为知识“代言人”、真理“拥有者”向学生耳提面命,成为语言与思想的权威。学生在交往中是被动的,丧失语言与思想的自由,极大地弱化了教育的功能。师生虽有交往,但未必是互动和沟通;虽有相互影响,但未必达到理解与融合[4]。

符号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更多地依靠表现力强、集成性高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师生虽在同一教学场所,但实际上处于准分离状态,人与人交往被“人机对话”所代替,教学局限于“科学的世界”,缺乏情感的关注与沟通,教学只有理性而缺乏人性。

服务型。学生主体意识高涨,教师则成为“弱势群体”,教什么、怎么教完全依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定,学生是太阳,教师是月亮,月亮围绕太阳转,教师围绕学生转。特别是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合作学习肤浅化、表面化、形式化理解,无论什么课程内容都要拿出来让学生去探究一番、合作一番,教师则仅仅是学习资料的“供应商”或学习活动程序的“报幕员”。师生间只有交往而无互动,并且这种交往是停留在“服务与被服务”、“供给与接受”的低层次交往。

对话型。其特点是民主、平等、理解、融合,师生双方个性张扬,拥有自由、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但同时又能够凸显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彼此间敞开心扉进行心的交流,由观念碰撞到相互接纳最终达成共识,实现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

上述四种师生交往模式中,对话型交往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即师生互主体关系,应成为主体间性哲学语境下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应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法權.论网络环境下的人性化德育.教学与管理,2008(9).

[2] 余清臣.师生岂能止于平等.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3] 杨骞,溪海燕.师生关系的现实与理性诉求.教育科学,2008(4).

[4] 张俭民.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重构师生交往关系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07(1).

人际交往模式 篇12

“交往理论”提出于20世纪上半叶, 直至今日仍是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交往理论的影响深入各个学科, 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使各学科在交叉领域有了新的联系和突破。从交往的视角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突出主体间对话及对话语语境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概念归结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种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1]哈贝马斯则在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交往理性哲学中融合了马克思理论的历史观、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及心理学和社会学, 通过批判现代西方社会的工具理性, 呼吁人性的回归, 将其命名为“交往行为”。他在《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把“交往行为”的概念解释为是在行为者意见一致基础上, 通过规范合法性的调节, 实现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化相统一的合理性活动。交往行为的概念“所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 这些主体使用手段, 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

其理论可归结为三个基本特征:以理解为交往核心要素。交往行动遵循基本准则。通过语言客体作为主要媒介。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交往缺失

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行为问题, 需要对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交往缺失进行分析。

2.1 目的 (策略) 行为中主体性交往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交往行为主要存在于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 教育模式主要以语言媒介为前提, 进行知识、信息、思想交流或情感沟通的互动活动。在此交往行为中的两者都是主体。哈贝马斯认为, “目的行为模式向行为者提供了一种‘认知-意志的情结’ (kognitiv-volitiver Komplex) , 从而使得行为者一方面可以培养起对于实际存在的事态的意见 (Meinungen) , 并通过感知传达出来, 另一方面则可以形成一定的意图 (Absichten) , 以便把理想的事态付诸实现。”[2]而现实中主体性交往的缺失就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不强, 缺乏敢想敢为、求新求变的精神, 习惯性遵循着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不能与时俱进地扬弃旧义, 创立新知, 缺乏批判与超越的精神;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身上则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我提升意识淡漠、主体性人格不成熟等。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 交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未将学生定位于认识主体、思维主体及实践主体, 仅仅将其作为客体施加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交往行为变成了一种单向地思想改造、道德灌输和行为规整, 不仅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而且限制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互动, 违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很难实现主体间无障碍流畅沟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

2.2 规范行为中直接性交往缺失

“规范行为”是描述“行为者与整整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规范语境构成, 学生属于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成员, 有效规范适用于行为者。这其中直接交往的主体更能形神兼备地面对面进行交往, 相较之下,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则在师生面对面、直接谈话等方面的交往很少, 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更强调课本理论的知识灌输等间接交往形式。在间接交往的过程中虽然体现着规范行为和规范语境的内容, 但却将交往主体的另一方隐而不显, 处于失语状态, 缺少双方共同的情感的丰富性、真诚性表达, 妨碍了交往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很少直接接触受教育者的心灵体验和寻找共识, 缺乏对话理解和交流的教育过程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也必然阻碍受教育者的反映状态和主体意识的发挥。

2.3 戏剧行为中情感性交往缺失

1956年, 戈夫曼在其关于“日常自我表现” (Sclbstdarstellung im Alltag) 的研究著作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戏剧行为概念引入社会科学领域。[2]戏剧行为将互动视为一场“遭遇”, 在遭遇过程中参与者构成透明的公众。哈贝马斯将其中展示的过程解释为由于行为者把他的主体性部分地表现了出来, 因此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接受。因此戏剧行为中的“关注和接受”体现了行为者的情感诉求, 交往主体的精神世界通过情感连接, 同时交往主体渴望获得一定情感、精神的满足。“遭遇”情境中情感交流应当发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部分, 但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现状来看, 发生交往中的情感碰撞在减少, 而缺乏情感的交往以及不存在情感性成份的交往却在显著增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任务结束时亦是教育交往结束之际, 交往情感性成分在不断衰减, 交往行为成为即时性的交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注重人本发展, 以“情”贯穿教育过程, 注重以理服人并与情感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情理交融。但是, 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缺乏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面对面”沟通, 并且未达到理论应有的程度, 使“遭遇”情景仅停留在理论传授中, 缺乏情感渲染。

3 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路径

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视阈内, 对完善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方式转变:营造交往气氛, 回归真实世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 以教育目的和要求所需的和谐、人性化的环境和气氛为情境, 合理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将教育受众的需求作为主要关注点, 尊重和理解学生, 经过有效的交往过程,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教育的双向过程中共同塑造一个属于双方的语境, 避免强迫、灌输等方式。遵循哈贝马斯对交往过程有效性的要求, 完善交往过程, 即“内容或存在事实的假定性陈述中体现出来的真实性, 通过以言行事句建立人际关系时所运用的规范的正确性和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时表现出来的真诚性”。[3]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 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 而且一切交往 (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 都具有教育性。[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应走向现实社会生活, 使学生走出空洞、抽象的教条王国, 回归真实的世界,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真实的教育资源,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世界。

3.2 导向转变:促进平等交往, 鼓励兴趣导向

平等的交往建立在双方可自由选择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及环境, 海德格尔认为, 自由仅在于选择一种可能性, 这就是说, 在于承担未选择其它可能性并也不可能选择它们这回事。[5]如何促进平等交往的关键在于教师主体性的定位, 应建立良好的师生观, 尊重每个学生, 并鼓励以合作的意识注入教育过程。哈贝马斯提出的以兴趣为导向的观点符合受教育者在主体间对话达成普遍共识的需求,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渴望得到兴趣的提升, 摆脱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纯理论内容, 而更多希望学习具有启发性和讨论性的内容。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只有关心学生所关心的内容, 才能增强学生的兴趣, 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实效性。

3.3 关系转变:改善交往情境, 确立“主体间性”关系

交往行为在马克思眼中是一种活动, 并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当中, 并认为, 交往形式“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 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6]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行为的主体部分, 教师与学生分别为主体, 展示各自的主体性, 而真正的主体性只存在于交往过程中, 离开交往范畴亦或是离开学生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抽象和不现实的。因此应避免单项强行灌输式的理论教育方法, 释放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主体间性”关系作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的理论核心范畴之一, 强调了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交往标准, 交往双方不仅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 而且理解或寻求理解对方行为的意义。将这一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 将学生与教师均视为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 以平等、理解的情境相互融入教育过程中, 摆脱主客体关系的束缚, 真正释放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万光侠.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 2000.4.

[2]尤尔根·哈贝马斯, 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86.87.90.

[3]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139-140.

[4]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J].哲学研究, 1992, 10.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 1987.340.

上一篇:孔探技术下一篇:多维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