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特征

2024-07-21

人际交往特征(精选5篇)

人际交往特征 篇1

评价恐惧包括正向评价恐惧和负向评价恐惧。Weeks等[1]研究表明, 正向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的大学生更害怕他人的负向评价, 社交焦虑与负向评价恐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2]。

人格是促使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3]。人格特征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 不但与个体的行为有直接关系, 而且也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4]。根据心理应激理论, 不同的人格特征会使人对同一应激原持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认知评价, 并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 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5]。已有研究表明, 大学生人格特征对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6]。

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是个人正常心理得以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维持人心理、生理健康的重要要素[7]。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帮助其及时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完成个性的全面发展。相反, 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常会引起心理失衡, 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8]。

本研究通过探讨大学生评价恐惧、人格特征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蚌埠市3所大学大一至大三学生1 430名, 回收问卷1 372份, 回收率为95.9%, 得到有效问卷1 270份。其中男生572名, 女生698名;独生子女319名, 非独生子女951名。年龄为17~24岁。

1.2 调查工具

1.2.1 正向评价恐惧量表 (Fear of Positive Evaluation Scale, FPES)

由Weeks等[1]编制, 该量表包括10道题目, 采用10点计分, 从0 (一点也不符合) 到9 (非常符合) , 其中第5题和第10题为反向计分题, 目的是减少认同型作答反应偏向, 其分数不计入总分。量表得分越高, 表示越害怕他人的正向评价。本文采用的是钟佑洁等[9]对原英文量表翻译后的中文版, 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本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为0.824。

1.2.2 简明负向评价恐惧量表 (Brie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Scale, BFNES) [10]

包括12道题目, 采用5点计分, 从1 (一点不符合) 到 5 (非常符合) , 包括8道正向计分题和4道反向计分题, 其得分越高, 越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本文采用的是我国研究者陈祉妍[11]初步修订的简版负向评价恐惧量表。Rodebaugh等[12]研究认为, BFNES在大学生样本中, 反向计分题会造成错误和混淆反应, 正向计分题信效度更高。因此, 在本次测量中, 为减少认同型作答反应, 计分时只保留8题正向题的分数。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37。

1.2.3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

由王军[13]编制, 该量表共52道测试题, 采用5点计分, 从1 (很不符合) 到 5 (非常符合) , 包含认知和评价取向、感受性取向、社会退缩取向、交往意向性取向4个维度。量表由一系列陈述语句组成, 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 做出最符合自己状况的选择。本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为0.863。

1.2.4 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14]

包括88道题目, 共有内外倾向 (E) 、精神质 (P) 、神经质 (N) 和人格掩饰 (L) 4个分量表。每一题都对应着“是”或“否”2个备选答案, 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分别计算被试在各个分量表上的原始分数。本研究中, E, P, N, L 4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15, 0.617, 0.813, 0.635。

1.3 实施过程

在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团体测试, 测试地点为大学生所在教室, 施测在辅导员及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 被试者均被告知测试目的和具体方法, 问卷当场回收。

1.4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 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等。统计方法包括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征和评价恐惧得分情况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因子得分认知和评价取向为 (79.79±12.63) , 感受性取向为 (21.09±4.21) , 社会退缩取向为 (40.97±5.57) , 交往意向性取向为 (33.94±4.45) , 人际交往能力总分为 (175.78±19.77) 。人格特征分量表得分内外倾向为 (11.97±4.32) , 精神质为 (6.04±3.05) , 神经质为 (12.31±4.95) 。正向评价恐惧得分为 (27.10±13.74) , 负向评价恐惧得分为 (22.57±5.78) 。

2.2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评价恐惧、人格特质相关性

正向评价恐惧、负向评价恐惧、人格特征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 两两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值均<0.01) 。见表1。

注:**P<0.01。

2.3 大学生人格特征及评价恐惧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1可以看出, 内外倾向、精神质、神经质与正向评价恐惧、负向评价恐惧及人际交往能力均两两相关, 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

首先将各变量得分中心化, 然后按照温忠麟等[15]建议的方法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第一步回归分析考察人格特征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预测作用;第二步回归分析考察人格特征对正向评价恐惧的预测作用;第三步回归分析考察人格特征、正向评价恐惧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预测作用。见表2。用同样的方法将负向评价恐惧对人格特征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见表3。

以上的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 评价恐惧在内外倾向、精神质、神经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正向评价恐惧、负向评价恐惧在内外倾向、精神质、神经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与总效应比值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 内外倾向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正相关, 神经质、精神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人格外向的学生比较活泼开朗, 能够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而人格内向的学生, 喜欢安静、独处, 缺乏主动性的交往。神经质高的学生容易紧张、焦虑, 情绪起伏比较大, 较易引起人际冲突;神经质低的学生情绪反应比较慢, 善于自我控制情绪, 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精神质高的学生性格孤僻, 缺乏同情心, 喜欢挑衅, 因而人际交往能力较低;精神质低的学生态度温和, 比较善解人意, 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人际交往能力较高。这一结果与王长飞[6]的研究一致。

内外倾向与正向评价恐惧、负向评价恐惧之间均存在负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正、负向评价恐惧之间均存在正相关。说明具有外倾向人格特点的学生并不担心和害怕他人对自己的积极或者消极的评价, 而倾向于寻求自我验证, 即使消极评价也同样接纳, 客观面对;而内倾向人格特点的学生一方面担心由于他人的积极评价而受到过多关注, 另一方面负面或消极的评价又会使他们感到自卑和焦虑。神经质和精神质高的学生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当面对他人积极或消极评价时, 难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而神经质和精神质低的学生, 遇事冷静, 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能坦然面对他人积极或消极评价, 因而评价恐惧程度较低。

正向评价恐惧、负向评价恐惧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均存在负相关。说明大学生的正、负向评价恐惧程度越高, 其人际交往能力就越低。有研究表明, 正向评价恐惧、负向评价恐惧都正向预测服从行为[16]。说明害怕正向和负向评价的个体会尽量服从规则, 保持与社交团体的一致性, 既要避免困窘, 又不肯表现出色。所以, 当正向评价恐惧和负向评价恐惧高的个体, 在面对他人积极和消极评价的时候, 会采取逃避的态度, 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中介效应检验发现, 人格因素中的内外倾向对人际交往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 精神质和神经质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负向预测作用, 表明人格特征可能是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王井云[17]研究表明, 性格内向的人社交焦虑往往会较高, 而性格外向的人较健谈、活泼、愿意与人交往。正向评价恐惧、负向评价恐惧在人格特征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其中在神经质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最高, 分别为22.73%和32.34%。提示保持良好的情绪稳定性和客观面对他人的评价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由以上结果可见, 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从塑造人格和降低大学生的评价恐惧入手。在校园中, 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注重学生的内在心理环境, 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各种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心理训练活动, 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状态调整, 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降低评价恐惧程度, 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特征 篇2

本研究采用家庭录像观察,考察了53名4岁儿童及其父母在自然的家庭环境中的两个情境--自由游戏和完成拼图任务的智力游戏情境中儿童与其父母交往的行为特征和互动类型.结果发现:(1)在儿童4岁时,在家庭自由游戏情境中母亲的各种行为均显著多于父亲的`各种行为,这表明在游戏过程中,母亲是儿童主要的交往对象.在拼图游戏情境中,除了父亲和母亲在商量和交流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之外,母亲的其他行为显著多于父亲的其他行为.儿童在这两个游戏情境中均表现出较多的顺从行为.(2)在自由游戏情境中,亲子互动类型包括四种:父母交流-儿童不交流型、母亲高控-儿童顺从型、父亲控制-儿童不顺从型和母亲不交流-儿童交流型.拼图游戏情境中,亲子互动类型有四种:父母放任-儿童独立型、父母控制-儿童顺从型、母子交流型和父亲控制-儿童顺从型.

作 者:侯静 陈会昌 陈欣银 作者单位:侯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陈欣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

人际交往特征 篇3

大学生的网络交往类型呈多样化、多彩化的特征, 在现实中, 他们也往往不局限于一种交往类型, 而是交叉式的, 但往往以某种类型为主, 兼有其他类型。选用何种交往类型, 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 以及对网络运用的认知有关。归纳起来, 主要有如下几种主要的交往类型。

1.1 学习型

学习型的网络交往, 是指以学习为目的而在网上进行各种交流交往, 并从中获得各种信息, 增长见识, 拓展视野, 增加知识量而进行的一种交往类型。据一项调查表明, 大学生上网动机43.2%是为了“获得知识”, 这说明学习型的交往是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流。现实中, 一些勤奋好学的大学生正是利用网络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增添自己的新知识储备;或接受党团课教育, 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或学习与人的交往和交流, 增长交往能力;或为科研与探索, 收集相关资料等。

1.2 自我实现型

自我实现型的网络交往, 是指以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为意向, 渴求通过交往来展现自我, 并希望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一种交往类型。“现实生活中, 大学生理想中的自我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有明显的脱离倾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与冲突使大学生难以摆脱这种失意的痛苦, 从而求助于网络交往。”因为“在网络交往中,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都可以迅速得以掩盖, 大学生甚至可将性别、身份隐匿, 对自己的身份和形象进行修饰和涂抹, 实现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和梦想”。

1.3 娱乐型

娱乐型的网络交往, 是指以网络为交往对象, 并从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或感官满足的一种交往类型。大学生中就流传着网络是男生的“游戏机”, 女生的“影碟机”的“行话”, 指的是男生主要以网络来玩游戏, 女生主要通过网络影视剧。现实也正是这样, 走进任何一个网吧, 男大学生大都在互联网上玩游戏, 女大学生大都在看影视剧。一般情况下, 这种“休闲娱乐”的“人”“机”交往方式, 并无多大害处。可怕的是沉溺于网络游戏或网络色情影视, 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1.4 聊天型

聊天型网络交往, 是指以网络为媒介与交往对象进行网上聊天的一种交往类型。这种类型的交往, 既有“好友”间的聊天, 也有与“陌生人”间的聊天, 以增进友谊, 交流信息, 获得慰藉或满足某种需要。由于在聊天对象与内容的选择上, 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随意性, 可以随心所欲, 想聊什么就聊什么, 使得这种聊天极易出现人性的扭曲, 用语中的失范, 价值的失真, 同样会出现网络道德问题。

1.5 交友型

交友型网络交往, 是指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交朋结友的一种交往类型。这种交往类型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 且交友的目的与指向层次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既有中学时代的同学, 朋友;也有在网上新“结交”的“朋友”。

1.6 网恋型

网络型网络交往, 是指以网络为媒介在网上谈情说爱的一种交往类型。网恋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是很普遍, 但因网恋诱发的各种问题却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网恋与网上交友一样具有极大的风险性, 特别处在开放的社会, 网恋的“开放性”导致鱼龙混杂, 难以识别网恋对象与意图的真伪, 加之“网恋者”自身的道德失落, 使得“网恋”问题丛生。

1.7 发泄型

发泄型网络交往, 是指以网络为媒介、以“发泄”为目的一种交往类型。这种交往类型主要通过“贴吧、论坛、BBS、博客”等进行发泄。在高校校园网的贴吧不乏这样发泄的“贴子”, 且出现了任意漫骂他人或且进行人身攻击的现象。

2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特征, 是指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典型大学生特点的交往方式或特质。这一特征与网络自身的特征密切相关, 正是网络自身的特征使大学生网络交往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自主性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自主性特征, 主要指其利用网络进行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上网时间、交往对象、交往内容、交往方式、交往角色扮演等选择上的完全自主, 不受干预和管束的行为特点。这种自主性, 在有利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等素质的培养时, 因“他律”因素缺位, 完全的自主性也昜导致学生放纵自己, 隨意说谎, 伤害他人, 乃至扮演多种角色, 在网上进行虚假交往, 从而造成网上交往不讲选择的随意性习性。

2.2 平等性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平等性特征, 主要指其利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没讲等级, 没讲身份, 没讲地位, 没讲性别, 而以普通网民进行平等交流的行为特点。这种平等性, 在有利学生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加强, 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和人际沟通的同时, 也昜让学生淡化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尊老敬先的意识, 忽视对交往对象的尊重, 如果沉溺于网络交往, 还会削弱现实交往能力。

2.3 自由性

大学生网络交往特征的自由性, 主要指其在利用网络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自由、交往对象选择自由等行为特点。正是这种自由性的交往特征, 常使一些大学生自由地放任自己的言行、思想, 失去道德规范的约束, 误以为网络世界里交往自由就是一切, 自由就是由自己, 可以不作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选择。

2.4 开放性

大学生网络交往特征的开放性, 主要指其在利用网络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 交往方式, 言论行为开放的基本特点。即交往毫无约束地“放开”自我, 开放地进行交往。正是这种开放性的交往特征, 常使一些大学生口无遮挡, 言无选择, 事无禁忌, 在交往中什么话都敢说, 什么词都敢用, 什么事都敢做, 什么思想观念都敢发表, 误以为网络世界的交往开放就是一切, 开放就是彻底放开, 毫无顾忌、不留底线。

2.5 虚拟性

大学生网络交往特征的虚拟性, 是指其在利用网络交往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匿名”、“符号”、“代称”、“网名”、“隐秘”等的行为特点。即交往中的角色信息、行为方式是现实的一种虚拟, 只是网络社会中的“我”。正是这种虚拟性的特征, 常使一些大学生在交往中“异化”现实中的“我”, 弱化应有责任的“我”, 淡化应讲道德的“我”, 利用网络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 在交往中角色“虚拟”变成了“虚伪”, 信息“虚拟”变成了“虚假”, 方式“虚拟”变成了方式“虚无”, 误以为网络交往的“虚拟”可以不负责任, 可以不问责自我的道德良心, 可以不等同于现实交往。

综上所述, 进行大学生网络交往类型及基本特征的研究, 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 提高学生网络交往的道德素质, 使他们不仅能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交往, 而且能健康、有道德的进行网络交往, 真正成为能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友庆, 吴远.大学生网络交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1.

人际交往特征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现代化不断推进, 社会转型明显。人际关系凸显理性化, 凭借“差序格局”很难把握人们之间的关系。网络分析传统认为现代化使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 这种陌生人社会逐渐发展出网络式结构, 人际关系由习俗型信任转变为契约型信任, 并朝着“自由稠密的人际关系”即合作型信任发展。当我们在现代陌生人社会中渴望合作型信任的曙光时, 现代性的发展如吉登斯所说的出现了“断裂”, 现代人际关系也在这种断裂的引致下出现了不同的特点。笔者既作为观察者, 也作为人际关系的构造者, 希望在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分析的引导下理解当前社会的人际关系, 从而揭示现代人际关系再生产的逻辑, 这显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理论分析框架

(一) 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动力机制分析的主要观点

1.现代性的断裂。现代性是社会生活或组织形式, 并且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现代性的发展, 并没有达到社会发展渐进模式中的至高点, 相反, 它是一种与以前的社会秩序具有巨大差异的社会, 是一种现代性的断裂。[2]

2.现代性动力机制。在现代性断裂的基础上, 吉登斯分析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 他认为“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派生于时空分离和它们的重新组合, 这种重新组合导致了社会体系的脱域, 并且通过影响个体和团体行动知识的不断输入对社会关系进行反思性定序与再定序”[3], 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解释:

(1) 时空分离。吉登斯以机械钟的发明为例, 认为“时空分离及其标准化了的、‘虚化’的尺度的形成, 凿通了社会活动与其‘嵌入’到在场情境特殊性的关节点, 被脱域的制度扩展了时空延伸范围, 这些制度依赖于时空的相互协调, 开启了变迁的多种可能性”, [4]因而给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动力机制与建构框架。

(2) 抽离化 (脱域) 。脱域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 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5]。脱域的机制包括象征标志与专家系统。前者作为交流媒介, 将符号、信息从特定的时空抽离出来并传递;后者则是将社会关系从具体情景中分离出来。

(3) 现代性的反思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之中, 即: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 从而在结构上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特征。”[6]现代性反思性有国家反思性监控和自身反思性监控两方面含义。

(二) 分析框架

笔者融合“差序格局”和网络分析两种视角, 并以吉登斯“现代性的断裂”的动力机制为基础, 类比提出“人际关系的断裂”这一概念, 融入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的“反思再创的现代化”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概念, 类比分析了现代人际关系的动力机制, 从而构建了人际关系分析框架的理想模型。

该理想模型以“断裂的人际关系”为切入点, 引入时空分离、抽离化和反思性动力机制分析现代人际关系的扩张逻辑, 通过反思再创达到创造性自我毁灭, 这种毁灭不是破坏其基础, 而是主动地自我更新,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当这种创造与吉登斯预想的至高点不谋而合时, 现代人际关系也将向“自由稠密的人际关系”即合作型信任方向推进。

二、现代人际关系的特征

现代人际关系并没有达到社会发展渐进模式要求的至高点, 而是一种与之前有着巨大差异的状态, 即人际关系的断裂, 以公交车为例进行分析。

(一) 人际间冷漠乃至冲突增加

现代化使人变得日益自主, 一方面个人能力极大地得到提高, 对语言驾驭呈现出更加游刃有余, 另一方面他们变得沉默。在公交车上, 你很少看到不相干的人能愉快地进行交谈。人们似乎都建立了防御机制来保持自己的个性, 一旦有人试图入侵这种防备, 紧张乃至冲突的情况就难以避免地上演, 这也构成了公交车上人际关系的常态。

案例:2014年9月26日早上, 810路公交车上有一个老弱病残孕座空着。某站上来一对母女, 上车后妈妈将孩子放下说:“那边有个座位。”自己就掏钱投币去了, 不料就在女孩要到达该座位时, 一起上车的大妈突然坐上了这个位子。小女孩望着妈妈道:“妈妈, 没位子了。”紧接着就因车身的晃动摔倒在大妈身边, 小嘴一瘪地哭起来。大妈却一脸漠然, 其他乘客也没有作声, 都默默看着, 觉得跟自己没有丝毫的关系。之后也观察到许多类似的事情, 大多数人都是当作没看见或者假装睡觉, 特别是在入冬后, 这种现象更明显。

(二) 人际间交流缺失或被阻断

社会离不开人际间的交流, 但公交车像屏蔽仪一样, 阻隔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 他们要么不闻外事, 只达目的地, 要么担心别人把自己当作另类欲言却止。公交车上, 人们宁愿借助现代化的交流工具也不用与生俱来的话语能力进行交流, 似乎开口就会遭排挤。如此循环, 公共话语领域不断被消解, 极富个性的话语领域开始肆意扩展, 社会愈是发展, 这种个性话语对人际沟通的阻力就愈加大, 人际沟通的可能性就愈小。

案例:2014年10月26日中午, 810路公交不算拥挤, 一个小伙子和小姑娘坐在老弱病残孕座上。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和一位50岁出头的大妈上了车。小姑娘将座位让给了大爷, 小伙子没动。大妈就对小伙子说:“你怎么不让?这座位是给老弱病残孕留的, 人家小姑娘都让了。”小伙子没搭理。大妈又说:“素质真差!”小伙子反驳:“我去!尼玛给老人让座是应该的, 但你不老啊, 腿脚也灵便。有年纪大的我会让的。”大妈顿时变了脸色道:“谁家的孩子, 这么没教养!还骂人!”殊不知“我去”和“尼玛”是小伙子的口头禅, 他们因为接受的文化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形成了不同的话语体系,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 “快餐式”人际关系成主流

现代性的断裂性增长使得个人能力不断提升, 加之时间观念的增强, 生产和生活方式节奏加快。公交车也变成提供服务的“快餐车”, 乘客也只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上车, 他们彼此不认识、异质性和流动性强, 人际关系好似享用快餐后所产生的副产品, 是临时性的、一次性的, 这似乎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成为一种主流。

案例:2014年11月5日810路公交车不算拥挤, 在某站停下后, 一位年轻小伙子带着许多行李上车了。上车后, 他自己坐一个位子, 随手就把行李堆在另一个位子上。后面上来几个人, 没有座位, 一位女士就开口了:“你这一个人坐了两个位子啊, 能把行李放地上腾出个位子出来吗?”这个小伙子立刻蛮横地说:“不行!”女士接着说:“哪有这样的规矩!”小伙子说:“怎么没规矩?不就是要钱嘛, 一个位子两元钱是吧?我现在再给两元买个位子!”说着就投了两枚硬币到币箱里。其他乘客见了一时愕然。这种花钱买服务的方式也就越来越使得人际关系“快餐化”了。

(四) 个人情绪凸显

时空关系经历了由“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时空一体到时空分离的过程。当人们习惯现代性时空分离时, 公交开始捍卫自己对时空一体的追求权:它使习惯时空分离的人们重回时空一体的状态, 在这里, 人们有着共同的时空观。但人们的思维仍被外界有关时空分离的强制所控, 比如上班族要求8点到公司, 而公交车可能会因堵车等非确定性因素出现延时、迟到等状况, 如此两种时空观就会在个体头脑中产生矛盾, 抱怨、气愤等个人情绪就会变得突出。

案例:2014年12月19日周五下班高峰, 810路公交车上人很多, 车在近十字路口停滞不前——每次的红绿灯转换, 车行驶不到2米, 过这个路口花了40多分钟。一名男乘客, 可能因为急着回家和司机吵了起来, 他说道:“你这是什么技术啊?连个车都不会开, 比乌龟还慢!你看别的车一下子就过去了!”好在司机脾气还不错, 解释道:“没办法, 下班高峰期, 忍一忍。”这位乘客绝不是典型, 只是他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大多数人则是通过埋怨、叹气、自言自语等方式表现这种时空矛盾下的不满情绪。

(五) 人际关系呈现“去身份化”的平等

个人承担不同的角色, 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 有趣的是, 一旦这些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上了公交, 这种身份的区别就变得模糊起来。公交成为了一个“熔炉”, 身份、地位、权力在其间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多的只是冲突发生后作为一种报复性资本发挥作用, 而在冲突发生过程中于事无补, 因为在这个空间内, 人与人是一种再造的平等关系, 是平等的作为乘客而存在。

案例:2014年11月20日, 810路公交车上热闹至极, 在上下车的交接中, 问题就出现了:有两位乘客, A乘客是学生, B乘客是白领, A不下车, 站在车门口给右边的乘客腾出下车的空间, 挡住了左边乘客。这时候, 站在左边的B不耐烦了, 说道:“你别挡门口啊!别人要下车啊!”A回答道:“没看到我在给这边的让路吗?”“你给我语气放好点!”B说, A这时也火大了, 说道:“你嚣张什么啊嚣张!”好在旁边一位妇女劝道:“唉, 大早上的, 互相体谅体谅。”事情也就没有继续恶化下去了, 下车后B仍有不爽地说:“你小子下次别让我碰见!”A不服软地反复道:“我等着!看你有那胆不!”就这样上演了一场冲突。

三、现代人际关系的生产逻辑

(一) 时空矛盾逻辑

现代社会使得传统乡土社会的人们从时空限制中解放出来, 越来越具有个性, 氏族、家族被单个的家庭乃至个人消解, 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被侵蚀, 人际关系呈现出“快餐化”的特点。公交车内的人同样都作为消费者而存在, 这种存在是时空再造一体, 但这并未唤起人们的共鸣。相反, 人们会因对重回时空一体的不适而想尽快逃离其中。他们虽然同处时空之中, 但思维观念仍然习惯于时空的规训、分离, 他们会因为相互间的时空矛盾 (比如迟到) 而抱怨、气愤、爆粗, 严重时则会发生冲突, 个人情绪也就凸显出来成为又一不可忽视的特点。

(二) 抽离化 (脱域) 入侵逻辑

时空的分离与组合产生了两种类型的抽离:专家系统和象征符号。前者的抽离使得现代性的技术发明 (手机、电脑等) 对人际交往的阻隔合理化;后者的抽离则产生了特异的人际关系。笔者在此结合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研究范式, 重点对现代人际关系的象征符号 (以货币为例) 抽离化入侵逻辑进行分析。

“差序格局”建立在道德要素基础之上, 行动者对不同圈子上的关系人遵循着道德逻辑, 人们则进行了深化扩展, 从单一的道德要素演变成了包括情感逻辑、伦常逻辑、面子逻辑、技术逻辑、制度逻辑和公义逻辑等多种逻辑,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际关系的多元差序格局。[7]笔者通过观察认为在脱域逻辑的引导下, 特别是以货币为代表的象征符号系统抽离化入侵使得模型有待进一步深入。当作为象征符号的货币被引入时, 不管是单一的道德要素模型还是多元的模型都会受到影响, 并随着现代性的断裂式扩张而日益被压缩、侵蚀, 从而发生转换, 即一方面传统“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被消解成内在存在的乡土情结;另一方面在乡土情结之外的人际间, 多因素的模型被压缩变形。

这种转变使得熟人关系仅留存于乡土, 陌生人关系很难发展为熟人关系, 当我们离开乡土进行人际交往时, 处在相同行动领域的行动主体间的关系由一种实质的不平等转变为一种形式的平等。一旦交往发生不快或冲突时, 作为转换逻辑内在方面的乡土情结就开始发挥作用, 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心理安慰发挥慰藉的作用, 另一方面则可以作为冲突发生后的事后报复性资本发挥作用, 人际关系也就呈现出“去身份化”平等, 这在公交车上得到了明显体现。

(三) 弱反思性逻辑

反思性是人们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再审视, 是对自身行为意义的再思考, 它包括国家和自身的反思性监督两方面的含义。然而“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对中国人人格特质进行理论的再探索, 可以凝练出爱面子、重人情、向善、重才干与尚和五个中心特质”[8], 这些显然阻碍了国人反思能力的提高。人际关系断裂性不能形成反馈的回路机制, 人际关系便获得了一种公允性:一方面, 国家不会拘泥于这种微观人际关系的断裂, 它完全会自信于地域空间的广阔、现代性技术对公共空间的再分割以及对人口的控制政策而产生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 在现代快餐化的互动中, 主体也不会因为自己人际关系的断裂而反思以求人际关系的连贯。在这种逻辑下, 人际关系风险性断裂扩张存在某种合理性。

遵循上述的逻辑发展下去, 现代人际关系似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首先, 按时空矛盾逻辑发展, 公交车内断裂的人际关系会呈现异化、分裂状况;其次, 在抽离化入侵逻辑引致下理性的人际算计将会是常态, 人们被金钱和权力殖民, 沟通理性越来越被阻断, 并且这种矛盾使得所有人归于一种形式平等;最后, 弱反思性逻辑在上面两种逻辑的风险发展下不仅无能无力, 反而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在弱反思的中国, 人际关系的断裂性风险会愈发严重, 而这也是改变人际关系的突破口。

四、结语

对以公交车为典型的现代人际关系必须进行理性思考, 尽管现代人际关系并非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但转型期的中国确实理性化迅速, 这种理性化又与传统因素和人们尚未进化的价值理念高度吻合, 成为人们走向合作型信任的障碍。笔者希望通过公交车内人际关系折射的现象分析现代断裂人际关系的生产逻辑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性后果, 从而促成反思, 以使现代人际关系的断裂不至于朝着深入的风险扩张, 同时笔者认为中国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 必须植根中国的文化传统, 注入现代因素, 以反思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 发挥国家监督导向功能和个人反思再创能力。只有这样, 才可能避免转型期人际关系重蹈西方现代化进程的覆辙, 使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的同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康之.“熟人”与“陌生人”的人际关系比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2) .

[2]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395-396.

[3]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14.

[4]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17.

[5]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18.

[6]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32.

[7]任敏.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及其互动逻辑——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人际交往特征 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班级,群体关系,社会网络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校班级中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生个人成长环境的营造都有赖于群体内部和谐的人际氛围。因此, 研究高校班级学生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网络, 可以促使管理者及时有效地掌握相关情况, 在协调学生关系方面作出正确决策, 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社会网络分析 (SNA) 是适应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适用于研究小整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群体结构。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人类学家对复杂的社会中人际互动关系的探讨。人类学家Barnes是最早思考网络概念的开路先锋, 其在对挪威某渔村进行社会结构的研究时发现, 若单从正式的社会结构角色 (如社会阶级、职业、地位) , 是无法完全解释整个渔村的实际运作状况, 反而是以非正式的关系基础 (如亲属、朋友、邻居等) 而形成的非正式互动网络, 能够解释此渔村内成员的互动行为。而后Bott也继续研究网络的概念。然而网络的概念并没有被注意, 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 社会网络理论才被各领域学者所广泛接受, 并渐渐运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社会网络可指因各类型的“关系”而形成的网络连接, 包括血缘及姻缘的亲属关系、市场上的买卖交易关系、层级组织下的正式职权角色关系、非正式友谊、伙伴的社会关系以及其他它类型的关系。这些关系的集合, 形成了社会结构, 也是一种社会网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学生班级群体之间有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构成, 并且由于高校学生由于个人条件和所处的生活背景不同、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存在问题。可以采用社会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 并根据其结构特点, 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从而改善整个班级全体的状态, 使其更加积极有效的运作。

二、研究方法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 采用美国学者莫雷诺创立的社会测量法, 选择了一个班级的16名同学作为样本, 共设计了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5道题目) , 从沟通、知晓、知识、咨询四个维度对高校班级学生间的交流情况进行调查, 对16名学生组成的网络群体进行分析。

三、分析过程

1. 班级群体之间的沟通网络概括与小群体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法之一的图示法 (社群图) 起源于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社会计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小整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群体结构的研究, 运用这种关系可以直观地展示群体内人际关系的亲疏, 揭示组织本身的结构特征。在本研究中选择的调查对象, 是由16位成员组成的班级网络社会群体, 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往。究竟在班级群体中亲疏远近的结构关系是怎么形成的, 不同成员在班级群体中的地位是如何获得的, 都是我们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要解决的问题。

(1) 班级群体整体沟通网络的形成。在研究中, 将16名班级群体成员用从1到16数字表示, 成员之间的关系用带箭头的连接线表示。连接线的箭头指向多的数字表示在这个群体中处于大家比较乐于交往的地位, 双向箭头表示互相之间的交往关系。可绘制社群图如下。

从上面绘制的社群图中,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一群体的整体特征:所谓孤立点 (孤独者) 指的是既不选择他人又不为他人所选的人。在这个班级群体中有两个孤独者, 说明这部分成员还未真正融入到班级群体中来。

在群体中被10%以上成员提名的人被称为意见领袖, 一般而言, 如果一个班级群体中缺乏意见领袖, 且图又显得散乱时, 表示班级群体结构松散, 从这个图来看, 该班级群体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成员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 有中心人物, 对整个群体进行协调。

串联是指三人以上的连续关系, 例如图中“8—11—2—4—16”, “9—10—2—12—7—5”就是这样一个串联。串联是群体团结的要素, 串联数愈多、愈长, 群体关系就越紧密, 具有完整的结构与良好的沟通网络。而从上面这个图, 可以发现该班级群体之间的串联数量不少且有重叠, 而且串联的线路也比较长。可以发现在该班级群体中成员沟通畅通, 能够做到很有效的相互了解。这也充分反映了该班级群体比较团结, 关系比较和谐的特点。

(2) 班级群体中小团体的基本构成。运用社群图, 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班级群体的概貌, 并进行简单的关系分析。但量化分析能够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班级群体深层次的特征, 比如班级群体中的小群体分布, 从中可以发现不同班级成员与谁所处同一个群体中。

在小群体分布的研究分析中, 我们细分其中7个小团体, 并分别用矩阵和图示的形式表明其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发现2号学生同时存在于多个小群体中, 表明其在班级中起到一定的协调和沟通作用, 应该属于核心人物的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在此班级群体中整体的沟通网络建设较好, 特别是在上传下达方面的交流体系比较完善, 而且也反映出宿舍小群体在大学期间所处的比较关键的作用, 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在生活区的教育引导。

2. 班级群体的知识网络构成分析。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 因为所处的专业环境和课程的类似性, 班级中会出现在专业学习方面比较突出的人, 这个人物会担当起“学生讲师”的作用, 从而促进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图4的班级群体知识网络亲密度图中, 我们可以发现7号同学的点最小, 因此他的亲近度最高, 最适合担任班级“学生讲师”,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快地确定班级的学习核心, 从而开展相关的互助互学工作。与此同时,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一定合作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因此培养合作性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图5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班级群体在知识网络中的合作程度 (点越大, 合作度越高) 。通过图4和图5的综合分析, 7号学生在整个班级知识网络结构中具有最高的亲近度和合作度, 因此可以反映出该同学在整体的学习成绩和与同学互助学习方面是最优的, 可以担任班级的学习辅导、竞赛开展等工作。

那么在整个班级群体的学习过程中, 每个班级成员处于什么样地位置也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作为指导方, 可以给整个班级群体进行协调, 以发挥知识网络的最大效度, 对于其中不活跃的班级成员, 要给予帮助和指导。

3. 班级群体的咨询网络分析。

所谓班级群体的咨询网络, 主要调查的是谁是班级工作中的信息流通主导, 也就是班级成员信息获取的主渠道是来自于哪里。根据班级管理经验来说, 高校班级的学生班级干部往往是咨询网络的核心。我们可以通过图6, 看出2号11号是班级的信息核心, 并且成为了班级男、女生之间信息交流的中介点。因此在选择班级干部或者在日常信息传达的过程中, 选择这两名同学最为合适, 因为可以很好地将班级男女生联系起来, 并且做到信息畅通。

为了更直观地表现班级群体中成员的状态, 我们可以采用矩阵出入度表示方式, 通过图7, 可以看到成员1的出度最高为8, 应该属于消息的发布者, 成员2的入度最高, 应该属于消息的处理者。

四、总结

上一篇:财务预算管理柔性下一篇:计算机终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