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2024-06-05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共11篇)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1

摘要: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团体心理辅导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 对20名大学生进行8次的人际沟通能力训练, 大学生通过团体辅导, 了解和接纳自我, 学习一般的人际沟通技巧和人际冲突的解决技能, 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为以后更有效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在团体结束后对其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人际沟通能力,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因人际交往和沟通问题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在逐渐增加, 个体心理咨询是一个有效帮助途径, 但一般耗时多、受众面窄、解决问题偏单一。而团体心理辅导适用面广, 效率高, 收效好, 每个成员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 在理论和实践、有体验和分享中获得多重学习。

一、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在了解沟通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系统的基础上,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学习沟通的艺术, 包括:倾听与同理、自我沟通、不同人之间的相处、说服与解决人际冲突等, 在团体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 学习较适当沟通技巧, 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二、团体的规模、团体辅导的时间

该团体属于发展性团体, 团体规模适中, 可选取20名左右的大学生进入团体。团体辅导时间为每周固定时间开展1次, 分8周进行, 每次2.5小时, 总计20小时。

三、团体辅导的成员筛选

面向全校招募, 在学生自由报名之后, 通过心理测量、面谈筛选确定团体成员。辅助工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量表分9~20分比较适合该团辅, 20分以上的存在很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建议其转入个体心理咨询。

四、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框架

1) 第一次活动:相见欢。活动目的:团体建设, 引导成员相互认识, 建立关系, 澄清团体目标及成员参加动机并建立团体规范, 创设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 使团体成员有安全感、归属感。主题活动:通过“寻找安全岛”让成员首先找到自己在人群中常处的位置;通过“走出安全岛”让成员相互之间微小问候和简单交流;通过“滚雪球”让成员相互更加熟悉;通过“寻访大手印”书写团体契约。2) 第二次活动:我们说了什么。活动目的:了解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 学会话题选择、赞美、身体语言。主题活动:头脑风暴 (让成员自行讨论出人际沟通中的十大适宜交谈话题与十大禁忌交谈话题) ;用身体说话 (了解非言语系统的真实秘密) ;优点包围圈 (让成员学会夸奖别人以及赞美自己) 。家庭作业:“适宜交谈话题运用”, 记录一周内成功运用的至少5个例子。3) 第三次活动:与自己的沟通。活动目的:了解自我的人际沟通模式, 帮助成员对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进行探索认识。主题活动:大家眼中的“我” (帮助成员了解自己在不同的人中的品质和特点, 并综合自我评价对自己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朋友品质大拍卖 (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对朋友选择的倾向性) ;真实的我 (体验情绪背后的自己真实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家庭作业:“我的真实心声”, 按照“事件———及时反应———真实心声”的格式记录一周内的至少5个心情事件。4) 第四次活动:倾听与同理。活动目的:帮助成员练习倾听的技巧, 在倾听中学会同理。主题活动:你说我画 (体会倾听和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倾听技巧分层训练 (逐级学会良好的倾听技能) ;我能懂你 (学会良好的同理心) 。家庭作业:“我是倾听达人”, 记录倾听技能运用成功经历至少5个。5) 第五次活动:不同人格类型与沟通技巧。活动目的: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特点与沟通中的心理需求, 学会不同类型的沟通技巧。主题活动:心理测验 (了解自己和其他成员的性格类型) 、不同性格对对碰 (模拟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之间的人际沟通中的冲突和问题所在) ;求同存异 (练习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家庭作业:“异心一意”, 选择至少3人对其性格特点进行观察分析, 并根据其性格特点调整沟通方式, 体会不同的人之间也能一起和平友善共处的快乐。6) 第六次活动:异性之间沟通差异。活动目的:了解和学会运用男女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差异, 尤其是面对冲突时的差异。主题活动:我们分别所在的火星和金星 (了解男女的性格差异和不同的心理需求) ;星球之间的沟通故事 (模拟男女之间常见沟通问题) , 说出我的需求 (练习男女之间及时沟通和化解矛盾的情景) 。家庭作业:“与火星/金星人的对话”, 选择至少3名异性分别进行一次正式的人际沟通, 并根据不同性别的心理特点调整沟通方式。7) 第七次活动:解决人际冲突。活动目的:学会人际冲突解决的一般方法。主题活动:心有千千结 (体会冲突和心结产生后只有用心去解才能最终恢复原样) ;我的心情故事 (模拟人际冲突情景剧) , 我是解结高手 (成员群策群力解决情景剧中的冲突) 。家庭作业:“沟通中的防爆专家”, 选择至少1件自己经历或者帮助别人解决的人际沟通中的冲突事件, 并总结成功经验。8) 第八次活动:我的幸福明天。活动目的:总结和结束团体。回顾团体历程, 检视自我成长, 分享收获, 鼓励与增加信心, 处理离别情绪, 给予彼此祝福, 填写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 了解团体成员对团体的满意度 (团体目标达成、团体凝聚力, 以及团体成员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改善状况等) 。最后可通过合唱《明天会更好》或者共同完成“同心圆”结束团体。

五、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团体辅导的注意事项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具体实践中还需注意以下几项事项:1) 明确团体目标, 预先制定系统的活动方案。人际沟通能力是一个内涵广阔的感念, 八次活动并不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 因此要明确团体目标, 并围绕目标制定合适、系统的方案, 选择具有体验性、启发性的活动, 避免活动的随意堆砌或一味追求游戏效果。方案的制定应该提前完成, 每次活动所需的材料和道具也要提前准备好。2) 设置1~2名团辅助理, 参与带组。团辅助理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是具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也可以是对团体辅导有兴趣的教师。团辅助理一般应具备和带领者类似的特质:真诚、尊重、负责、爱心、敏锐、清晰、果断等。3) 营造安全、真诚、接纳、支持的团体氛围。首先, 安全、真诚的氛围是一个有效运作的团体所必须的。只有这样, 每个成员才能积极而全身心的参与团体, 进行深层次的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其次, 接纳、支持也是团体不可少的, 没有批评才可以良性互动, 合作、参与的关系有助于体验和增进交往中的亲近感。4) 及时反馈、调整与总结。由于团体成员并非每一期都完全一样, 故可根据团体成员的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辅导方案, 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 为以后的团体辅导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第五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宋大力, 袁红波.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11.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2

活动名称:敞开心扉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

4.让成员学会敞开心扉,主动去接纳、喜欢和肯定他人。

5.在朋友之间,要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新型至卡片若干张,用硬纸绘制的标有十个等级的心情温度计每人一个,记号笔每人一只。

活动程序:

(一)“坐地起身”暖身游戏(10分钟)

1.将成员随机分成两组,确保两组的人数以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

2.每组先派出两名成员,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当领导者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则该小组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3.在游戏过程中,领导者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监督各小组不要犯规。

(二)“爱在指间”(30分钟)

1.活动过程

将团体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成员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成员站内圈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成员背向圆心,外圈同学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成员两两相视而站。成员在领导者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当领导者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1)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伸出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3)伸出3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伸出4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当领导者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微笑着向对方点点头;(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对方。

每做完一组“动作一手势”,外圈的成员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成员相视而站,跟随领导者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动作一手势”为止。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刚才自己做了几个动作?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了几个?为什么能完成这么多(或为什么只完成了这么少)的亲密动作?

(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领导者点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别人喜欢我们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喜欢与讨厌、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一般而言,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喜欢他,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接近他;而对于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或厌恶他。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交互原则。对于交往的对象,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4.成员分小组进行讨论:“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接纳、喜欢和肯定?”

5.领导者小结与人主动交往的方式,如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关心别人,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三)盲人旅行(20分钟)

1.活动过程

(1)将教室桌椅布置成几个障碍物。随机将同学分为两人一组,一人当盲者,一人当领路者。盲者用布遮住眼睛,领路者以话语辅导盲者前进,并饶过障碍物,但两者不可以有肢体接触。

(2)时间限制为三分钟,三分钟后更换盲者为领路者者,领路者为盲者,在进行三分钟。回到座位,自由发言,讨论刚才的感受。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成为盲者的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觉?害怕?担心?还是兴奋?当知道与你一起搭档的是你不熟悉也不了解的人时,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你相信你的搭档会正确的带路吗?有想过要把搭档交换成自己熟悉的人吗?当领路者一路领着你安全畅通的走完障碍物时,你的感觉又是什么?

(2)当你领着盲人顺利的完成任务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成就感吗?

(3)当你看着本不了解的两个人配合默契的完成任务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想想,如果是自己,会顺利完成吗?

(4)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3.活动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是团结合作相互信任的,你毫无条件的信任我,我才可以毫无顾忌的帮助你。就比如刚才的游戏,盲人完全信任领路者,而领路者感觉到了盲人对他的信任及尊重,为了不让盲人失望,必定会全力以赴的帮助盲人。如果,你不信任对方,迟迟不肯前行,还这里问,那里摸,领路者也肯定会不耐烦的,那样,你们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和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更是要

(四)“团体检测站”(15分钟)

请每位成员从大红、粉红、橙、黄、蓝、绿、紫、白、黑、灰等各种颜色的心形纸卡中挑选一个,代表自己进入团体的心情。并在心情温度计上画上相应的温度,代表自己在团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温度越高表示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越高),然后加以解释说明。

(五)小结(5分钟)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3

一、方法

1.被试

10名本校学生,三年高职3人,1男2女;五年高职7人,4男3女,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7.7岁,均为02级新生。

2.筛选

通过“你是个爱交际的人吗?”从80多人中选出得分在40-70分的学生,并通过面谈,表示有愿望参加。成员特征:身体健康,对自己人际交往方面不甚满意,有提高自身交往能力的愿望,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

3.前测

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进行前测。

4.过程

团体辅导,也叫团体训练,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本次辅导包括9次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共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相识及形成团体阶段,通过“棒打薄情郎”、“我的自画像”、“问与答”等形式促进成员相识;第二阶段:自我探索阶段,通过“戴高帽子”“二十个我是谁”等形式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第三阶段:交际训练阶段,通过“勇敢者演讲比赛”“轻松辩论”等形式,使学员增强自信,体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帮学员掌握沟通技巧;第四阶段:自我成长阶段,通过“把心留住”“笑迎未来”等形式,让学员互相说出对方的变化之处并畅谈感受及设想;第五阶段:评估与结束阶段,通过测试工具评价初步效果,鼓励学员继续成长。

5.后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跟踪这十名同学,看他们在这一学年中,有何发展。第二阶段:再次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北大心灵方舟的测试软件)测试,兼以随访法、观察法。所有数据用SPSS10.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作相关分析。

二、结果

1.16PF人格因素实验前后得分比较(X±SD)

﹡p<0.05,﹡﹡p<0.01

t1为培训前和培训后的显著性检验,t2培训前和一年后的显著性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团体成员培训后在聪慧性、兴奋性(p<0.01)、敏感性(p<0.01)、怀疑性、紧张性、忧虑性方面有显著性改变(p<0.05),且一年后,除忧虑性没有显著性改变之外,其它五方面均有改变。这个结果提示成员在适应交际的环境和交往的方式、智力潜能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同时,也可以看出,团体辅导对成员有持续性影响。

2.16PF双重人格因素及测验应用特征实验前后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团体成员在“心理健康”和“环境适应”上都有显著性改变,这提示成员在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增强了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且能保持这种提高状态。

3.16PF应用特征人格因素前后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团体成员在“适应与焦虑性”和“内向与外向性”方面有显著性改变,且一年后有持续性改变。这个提示出学员经过团体辅导与人际交往训练,在适应环境及处事能力方面有所进步,进而发展了健康的人格。

通过个人访谈和观察,这些团体成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较实验前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在与人交往方面更为自信和大胆了。团体辅导直接促进了成员之间坦诚的思想交流,提高了在新环境下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掌握了一定交往技巧的同时,也改善了成员的人格及行为方式,对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打下了基础。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团体辅导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明显的改善,这表明团体辅导的总体效果是好的,这和国内研究结果一致,即团体训练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同时也表明,团体辅导对成员有持续性影响,尤其是在帮助学生调整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良情绪、改正不合理的认知和学习新的行为方面有较好效果。

三、分析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人格的发展是一生都继续着的,而青年期是人格走向成熟,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时期。奥苏贝尔(D.P.AUSUBEL.1958)甚至提出青年期是人格的再构成时期。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咨询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健康人格为目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通过课下访谈,学员们都一致认为团体辅导对他们完善健康的人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因素B(聪慧性)、因素F(兴奋性)在实验前后向高分特征有显著提高,主要原因是成员中的大部分是初中五年高职,他们在团体中更容易投入时间和感情,用热情和真诚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团体。团体成员的相互关心与尊重,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了初到新环境的人际交往的不适应阶段。因素I(敏感性)、因素L(怀疑性)、因素Q(紧张性)在实验前后向低分特征有显著改变,提示我们:在新生入校时及时给予团体辅导,有利于他们顺利地渡过新环境的不适应期,即由刚来的内向、敏感、保守过渡为外向、大方、勇于开放自己。这可能是因为学员们在不断地交往中学会了容纳别人的优缺点,也学会了相信别人、帮助别人。

双重人格因素中的心理健康(Y1)和环境适应(Y4)也有显著性提高。这可能是团体辅导给学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人际交往环境,并时常组织一些针对性的提高能力活动,如演讲、辨认、心理剧、周末郊游等。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不仅促进了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应用特征人格因素中的适应与焦虑性(X1)和内向与外向性(X2)在实验前后显示有显著性改变,均具有高分特征。提示经过团体辅导,成员缓解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所增强,更乐于与人交往,并在交往中敢于开放自己。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4

关键词: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地方高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中专门提到, 回顾过去的五年, 我们在教育方面更加重视了职业教育发展。2007年,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2000万人和861万人, 还建立、健全了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而2008年的主要任务, 依然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要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近几年, 高等职业教育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职教育低人一等的社会歧视, 以及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 给高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许多研究者调查发现,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很低, 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心理障碍也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要素。因此, 探讨适合当今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有效教育方式, 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活动简介

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活动是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 运用团体动力学、精神分析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作指导, 在具有专业辅导经验教师的带领下, 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辅导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接纳并认识他人;在互动中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经验, 培养积极的交往意识和心态;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经验应用到日常人际交往实践之中, 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它的优点是: (1) 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 使他们在共同的交往中能彼此了解、相互影响, 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2) 使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互动过程, 促进自我探索, 自我认识, 并尝试改变自己, 学习新的人际交往知识和行为, 产生新的体验, 达到自我发展与成长的目的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据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反馈, 目前该校学生在交往能力和交往需求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比如“你进入学校后感觉最使你烦恼的问题是什么?”结果有78%的学生选择的是“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在人际交往中最缺乏的是“不懂得该怎样表现和表达自己”, “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该校招聘了40名有人际交往训练需要的学生进行“大学生人际关系辅导活动”。通过具体的心理辅导实践使参加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活动的学生获得了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新的交往经验, 学会了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 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人际交往辅导活动的实施

整个团体辅导训练主要从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探讨人际交往问题。认识活动部分首先是大家应遵循活动规范原则: (1) 保守秘密, 尊重每位成员的隐私; (2) 坦率真诚地与其他团体成员进行交流, 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3) 按时参加每次团体活动, 不迟到, 不缺席, 参加团体活动时, 注意力集中; (4) 尊重他人, 仔细倾听, 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5) 广泛交流, 避免只与自己喜欢的团体成员沟通等。其目的就是让成员了解活动规则, 保障成员权益和团体运作, 为促使成员产生归属感、责任感和依存感创造条件。然后是一系列的热身游戏和相互认识的环节, 如“名字串联”活动, 它可使得原本陌生的团体成员迅速熟悉, 活动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在“人际关系中的我”活动中, 学生通过填写“老师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班上同学眼中的我”、“寝室同学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等, 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经过几次的相互接触, 学生在以后的活动中不再拘谨, 而是越来越敢于袒露自我, 接纳他人。

在操作层面部分, 团体成员通过目光接触、倾听、回应等沟通技能的练习和体验, 学习到了如何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如在“同情心练习”游戏中, 每位成员用匿名的方式写下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 让大家学习感同身受一起帮忙来解决。活动中, 学生发现, 其实自己面临的许多人际交往困扰是大家共有的, 例如:如何克服怯生、如何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如何面对人际冲突等。交流中, 学生各抒己见, 纷纷用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帮助身边的同伴解除困惑。最后, 团体成员在纸上写下了自己今后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目标以及对同学的衷心祝福, 并把它作为“爱的礼物”送给了周边的同学。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践的思考

辅导结束后, 40名成员中, 有21人认为收获不小, 占52.5%;17人认为有一些收获, 占42.5%。同时, 他们还写了接受辅导后的心得体会, 认为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能使团体成员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认知, 增强自信心, 克服在新环境下与陌生人交往的恐惧和不必要的担忧等等。总之, 团体辅导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心情、释放压力的活动形式, 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通过此次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开展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给我们以下体会与思考: (1)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过程。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同一时间内的多人辅导, 这不仅能够弥补高职院校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不足的问题, 也可以借助团体成员的互动、互知、互信以增进辅导的效果。 (2) 团体辅导中良好的人际环境能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主动性,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问题, 重视学员的自我感受, 真正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 并且有利于成员反省自身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3) 从心理的成熟度与复杂程度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高于中学生, 因此对他们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需要更高的心理分析水平和较多的个别辅导, 对辅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淑然.北京16所大学本科生1978~1987年因精神疾病休学等情况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9, 3 (3) .

[2]凌苏新.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 2000, (5) .

[3]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00, (3) .

[4]吴守良.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A].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196-197.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5

因此,研究寝室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来改善寝室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冲突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堪忧的寝室人际关系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由许多小矛盾逐渐发展成大问题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结合辅导员在实践中遇到的人际冲突案例分析看,有些冲突是由于单个因素导致的,而大部分冲突都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

1.生活习惯不一致。生活习惯因人而异,并且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与家庭环境、地域特征以及个性特点都有密切的关系。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年轻人,分配到同一个寝室,在如此小的空间下,许多生活习惯的差异会无限放大,甚至产生冲突。作息习惯、个人癖好、卫生习惯等的不同都可能引发冲突。比如有些学生一定在全黑的环境下休息,而有些同学一定要有灯光才觉得安全;有些学生特别爱惜自己的东西,而有些同学不经过他人允许随意使用;有的属于早睡早起型,有的属于晚睡晚起型,有的中午需要午睡;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就会不断激化,引发矛盾。

2.个性差异。目前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他们崇尚自由,个性张扬,由于家庭、成才背景的不同,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很多时候,许多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容易聚在一起,比如一起打篮球、玩游戏,他们觉得这样有共同语言,友谊比较稳定。但也有些人,喜欢找与自己性格互补的人做朋友,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愿意与活泼外向的人一起学习、生活,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寝室内的小团体。有时候寝室四个人,三个爱好运动,一个性格内向,容易造成孤立。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被孤立的成员就向寝室外部寻求与自己交往的人,导致另外三个人会对他产生不注重寝室生活的看法,影响了寝室正常的人际交往。当前大学校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自幼形成较强烈的优越感和占有欲,养成了遇事先考虑自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谦让、合作的品质,导致他们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

3.价值观的差异。寝室中的每一个成员,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因而在看问题、特别是一些热点时事时,容易产生不同的看法,互相不认同,互相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特别是讨论一些敏感的热点时事时,因为社会尚未定论,争吵的双方固执己见,直至吵得面红耳赤,很容易导致寝室关系的紧张。

4.误解及沟通的缺乏。寝室中绝大部分的矛盾都是由误解产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事风格,很多时候是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出现强烈的代入感,“我”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等等。小矛盾、小摩擦,在寝室生活中其实是很常见的,如果大家当面解释清楚、握手言欢,那么矛盾和摩擦就“一笑泯恩仇”。可很多时候,放不下面子,倔强,所谓的“自尊”,导致许多学生不肯主动妥协、让步,不愿意当面澄清,而在背后说对方怎么样,结果造成隔阂越来越大,怨恨越积越多。缺乏沟通、不够坦诚,成为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团体辅导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理论探讨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学中一种常见的咨询与治疗方式,它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具体说来,它通过团体内人与人的交流活动,促使在交往过程中,一方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并以全新的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使团体内的人际活动达到和谐、友善的效果。

1.团体动力理论。以寝室为单位的团队容易建立一种良好轻松的氛围,寝室成员在宽松的启发式的环境中通过讨论和交流,产生多种价值观、人生观的冲击和交织,促使个体在参与中观察、学习他人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分析和方法①。

2.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这一理论的真实写照。该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人与人之所以能保持长时间、稳定的交往关系,是通过交往能各取所需,获得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在社会交换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评估自己的投入与回报,当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相等的,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公平的社会关系,从而将交换继续下去,人际关系也得以维持下去;反之,人际关系就会失衡。

3.自我表露理论。自我表露,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我展示,也就是通过展示自我,把属于自己个人的、私密性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分享。从人的天性来看,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对私欲的窥视心理,因而,真诚的自我表露有利于促进两个人的关系,甚至是亲密关系②。通过这种互相交换个人想法和秘密的方式建立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当然,破坏性也很大),从而得到强有力的人际支持,这对对处理压力事件、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利的。随着双方的自我表露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人际关系也往良好的方向逐渐发展。我们的团体辅导以单个的寝室为单位,自我表露地越充分,他人对你的了解就越多,对应地也更加喜欢你、愿意和你交往。这样一个相互的过程,有助于了解彼此的不同点和相似点,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候,开放的认识空间,能够让他意识到他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具备“独特性”和“唯一性”,从而减轻个人内心的交往压力。

根据团体辅导的特点和优势,非常适合作为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一种途径。辅导员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帮助寝室团体中个人进行面对面地有效沟通。在辅导员的支持和带领下,结合团体活动,在理解的氛围中,探索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给寝室中的成员提供了解彼此觉察和反馈的渠道,使之由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以帮助自己改善适应、促进发展。

三、团体辅导在改善寝室人际关系冲突中的实施过程

为了更好地把团体辅导的技术应用于改善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的过程中来,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团体发展历程的理论,结合寝室和人际冲突的特点,兼具实用性和便于操作性,把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并有针对性的设计团体辅导的方案。

第一阶段:打破僵局,澄清关系

寝室成员之间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寝室人际关系出现矛盾甚至冲突,辅导员在了解情况之后,在寝室全体成员都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开始第一次团体辅导。

1.本阶段目的:帮助辅导员和发生冲突的寝室团体、当事人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澄清不必要的误会。

2.本阶段辅导原则:辅导开始前,告知寝室成员在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倾听、不批判、不评价。

3.本阶段参考活动:①自说自话。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寝室的成员轮流述说寝室发生的事情或对其他成员的看法。期间,其他成员只倾听。一轮结束之后,进行分享:当你听到别人这样说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②心理情景剧。让寝室中的每个人用情景剧的方式重新演绎事情发生的经过。演出结束之后,进行分享:当你看到别人这样表演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想法和表演之前是否发生了变化?

第二阶段:挑战冲突,疏通关系

寝室成员在经过第一个阶段之后,能够明白寝室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及事情的经过,有些由于误会导致冲突的寝室甚至在第一个阶段结束之后,就可以握手言和。随着团体辅导的进展,寝室成员需要将内心的真实真我展示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他战胜内心的自我,只有把最真实的真我展现出来,才能促使成员之间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此时在团体中可能会表现出焦虑与挣扎、抗拒与防卫等特征。

1.本阶段目的:①互相理解各自的负面情绪,营造理解和劫难的氛围。②鼓励团体成员敞开心扉,把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

2.本阶段辅导原则:鼓励团体成员不害怕挑战,不回避冲突,开放自己,表达感受。

3.本阶段参考活动:①角色互换练习。辅导员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让团体中的成员互换角色,可以帮助团体中的成员了解不同成员的切身感受。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分享,角色互换之前、过程中及互换之后的内心体验。②位置互换练习。团体中的成员的座位显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辅导员可以进行座位的调整,帮助团体中的成员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亲密程度。③心有千千结。全体成员面对面站成一个圆,右手抓住一名成员的手,举左手抓住另一成员的手。需要提醒的是,左右手均不能抓离自己最近成员的手,也不能两只手抓同一个成员的两只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在“结”稳定后,首先是让“结”在不断开的情况下平移两米(考验成员之间的互相协作能力和意识),然后要求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结”解开。游戏结束之后,对在这两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如出现松手的成员,需对其进行惩罚,如唱歌、跳舞等。然后要求成员逐一分享活动心得,并提问经过这个活动,你觉得成员之间是否达成了某种默契,改善了关系,解开了心中的“结”?

第三阶段:建立契约,重建关系

在短暂的冲突后,通过活动和自我真诚的流露,团体成员之间增进了解,寝室成员对团队产生归属感,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些寝室成员会表达和解的意愿,从而出现凝聚的效果。

1.本阶段目的:①认识自己,了解寝室矛盾产生的原因。②帮助团体成员理清人际交往的界限,澄清彼此的需要,鼓励寝室成员设定人际关系相处的契约,让彼此的关系回归良性互动。

2.本阶段辅导原则:营造鼓励、支持、赞赏的氛围、辅导员要以身示范,引导成员塑造被期待的行为,同时协助成员从团体经验中重建认知。

3.本阶段参考活动:①我想有个家。让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描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寝室氛围,表达自己内心的希望和期待。辅导员也可以事先准备一张大纸,让团体成员“家”的理想样子写下来或者画下来。②建立契约。鼓励团体成员建立寝室相处的契约,在这个过程中,不指责对方,可以用“如果你……会更好/我会更喜欢你”的句式表达,把契约记录下来,要求成员签名(握手、拥抱)。③拍全家福。帮助团体成员拍全家福。要求他们张贴起来,作为纪念。

第四阶段:定期回访,巩固关系阶段

团体发展到这一阶段,成员之间的开放度和容忍度进一步扩大,但有的成员不免对回到原来寝室状况表示担心和害怕。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辅导员要对寝室的成员进行定期的回访,了解寝室目前的人际关系现状及寝室成员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状况,也可以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寝室团体辅导的实际效果。

1.本阶段目的:①鼓励团体成员将担心、失落、害怕的情绪表达出来。②告知团体成员在今后的相处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建立信心、相互合作。

2.本阶段辅导原则:回顾团队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提供反馈和祝福。

3.本阶段参考活动:①感恩信。要求寝室成员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给寝室里的每一个人分别写一份感恩信,共享感动幸福时刻。②盘点“最”时刻。要求寝室成员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对寝室中的关键时间和时刻进行盘点,比如我心目中最幸福的一件事,我心目中最感动的一件事等等。③我的收获。引导寝室成员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表达出自己的收获。如:我印象最深刻的团体活动是……因为……

我觉得在这个团体中最大的收获是……我感觉自己参加团体后发生了……的变化等等。

四、团体辅导在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思考

1.辅导员在处理寝室人际关系冲突时应该扮演一个观察者、理解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协助寝室中的成员进行探索,要注意营造一个温暖、接纳的环境。寝室中每一个成员在辅导员面前,感觉到安全、被信任和被接纳,有利于整个团体的发展。同时辅导员在团体辅导过程中,最好不要过多的评价和批评,保持价值观的相对中立,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有助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

2.辅导员在进行寝室团体辅导之前,要分别找寝室的同学谈话,了解人际冲突的程度及过程。在辅导之前要进行活动设计,辅导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分享,辅导结束之后要进行反馈和跟踪。要了解团体辅导的实施过程,创造性地使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在活动的设计和编排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总之,团体辅导形式对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经过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寝室成员逐渐认识了人际交往中应该掌握的一些原则,体会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分歧,学会了有效的沟通方式,寝室成员的交往一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另一方面,交往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方感受和一些人际交往技巧的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使寝室成员获得了人际交往的积极体验。学生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被关怀、被接纳,通过坦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相较于过去传统的个体谈话,团体心理辅导有着显著的优势。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6

关键词:人际关系,干预性研究,心理疗法,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体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主要能力之一,也是个体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困扰[1,2,3,4]。引起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原因很多,如人格特点、交往态度与沟通技能等能力的欠缺[3,4]。移情能力是指个体从他人角度出发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想法和认识的能力,是个体与他人交往的基础,维持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源泉[5]。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干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社交焦虑[6,7],但效果大小与长期性仍存在诸多争议。有些研究结果发现辅导效果只是短期的、即时性的[8],但有些研究结果发现能保持到2个月以上的效果[9],甚至在9个月后对社交回避、苦恼、羞怯的作用更大[7]。与团体心理辅导在意识层面进行工作不同,团体沙盘游戏充分利用非言语交流和象征性意义在无意识层面进行工作[10,11]。现有研究表明团体沙盘游戏可以有效缓解个体的交流焦虑,改善个体的回避行为,增强理解、包容他人及换位思考的能力[12]。本文试图比较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沙盘游戏干预效果的差异,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13年11月初,以海南某高校24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筛选大学生移情能力问卷与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得分均处于40%低分段,且自意参与干预实验的44人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团辅组16人( 接受团体心理辅导) 、沙盘组14人( 接受团体沙盘游戏) 、对照组14人( 不参加任何干预活动)[13-14]; 3组被试的移情能力与人际交往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将沙盘组被试分为两组,每组7人,由同一指导者带领。

1.2 评估工具

1.2.1大学生移情问卷由赵会青[15]编制,问卷包括认知移情、情感移情和行为移情3个维度共22个题目,采用1~5级记分制,得分越高表示移情能力越强。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0.840,分半信度为0.822。

1.2.2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魏源[14]在中国对21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7,问卷与人际反应指标( IRI) 的总分相关值( 效标效度) 为0.82。该问卷包括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与情感支持5个维度,每个维度各有8个题目,采用1~5五级记分; 得分越高表示该项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1.2.3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SCL-90[15]由Derogatis编制,共90个项目,采用0 ~ 4五级记分制,0表示没有,4表示严重。该问卷在大学生中人际关 系敏感因 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1[16]。

1.2.4团体成员主观评估此评估表由林孟平教授于2001年4月设计,主要是成员对参加团体以来发生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估。评估的内容涉及了解自我、接纳自我、理解他人、关怀他人、控制情绪、自信、分享、与人沟通、乐于交友等能反映训练效果的评价项目。以参加时为0分,变化尺度为( -5) ~ ( +5) 分,如果未改变则为0分[17]。

1.3 方法

1.3.1施测方式干预前一天施测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 实验结束时施测团体成员主观评估表;实验结束1周后及实验结束2个月后施测大学生移情问卷、人际交往能力问卷、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

1.3.2干预方法从2013年11月16日开始干预实验,团体沙盘游戏与团体心理辅导均为每周1次,每次100 min,共计6次。前3次的团体沙盘游戏采用无主题的方式进行,后3次分别以“我的人际现状”“我能做怎样的努力”与“收获与感悟”为主题。在制作沙盘的过程中团体成员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完成后再进行团体分享。团体辅导的主题分别是“相见欢”“我们都是好朋友”“认识自己”“我能行”“遇见另一个自己”“再见亦是朋友”。

1.4统计分析将没有参加全部干预( 共6次) 的被试剔除,沙盘组13名和团辅组7名成员参加了全部测验。将3组被试的测试数据录入到SPSS 19.0中进行统计处理,所用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t检验与方差分析。

2 结果

2.1干预后主观评价结果以单样本t检验法检验干预后被试的自我评估,以无变化为0分,分别检验团辅与沙盘组干预后均值与干预前的差异。沙盘组干预后的了解自己、接纳自我、理解他人、关怀他人、控制情绪、自信、乐于分享、与人沟通、乐于交友的自我评估得分分别为( 2. 38±1. 33) ( 2. 07±1. 71) ( 3. 46±1.27) ( 3.08±1.38) ( 2. 23±1. 79) ( 2. 00±1. 68) ( 3. 77±1.17) ( 3.38±1.45) ( 3.08±1.55) 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t值分别为6. 487,4. 390,9. 859,8.027,4. 502,4. 284,11. 658,8. 442,7. 146,P值均 <0.01) 。团辅组干预后的了解自己、接纳自我、理解他人、关怀他人、控制情绪、自信、乐于分享、与人沟通、乐于交友的自我评估得分分别为( 3.00±1.29) ( 3.14±1.35) ( 3.43±1.27) ( 3. 14±1. 07) ( 2. 71±1. 25) ( 2. 86±1.21) ( 3.57±1.40) ( 3. 29±1. 25) ( 3. 43±1. 40) 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148,6.181,7.129,7.778,5.729,6.222,6.763,6.935,6.492,P值均<0.01) 。

2.2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得分比较由表1可知,沙盘小组在移情总分、认知移情、行为移情、人际交往总分、适当拒绝、自我表达、人际关系敏感上的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好于干预前( P值均<0.05) 。

团辅小组在情感移情与适当拒绝上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干预后高于干预前,但在其他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3 干预结束 2 个月后各项指标得分与干预前比较由表 2可知,沙盘组在移情总分、认知移情、行为移情、适当拒绝、自我表达方面,干预后2个月的得分仍高于干预前( P值均<0.05) ; 团辅小组只在主动交往上的得分高于干预前( P<0.05) 。

(±s)

(±s)

2.4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指标得分比较将对照组干预前后3次测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只在自我表达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差异主要发生在干预结束1周后与干预前( t = 3.095,P<0.05) ,干预结束后2个月这一效应无统计学意义( t = 1.900,P>0.05) 。见表3。

(±s)

3 讨论

团体沙盘游戏有利于大学生认知移情与行为移情能力的提升,且在干预结束2个月后这一作用仍得以保持; 人际交往中的适当拒绝、自我表达、人际关系敏感干预的即时效应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只有适当拒绝、自我表达的效应在干预后2个月内仍得以保持。团体沙盘游戏通过个体自由选择与摆放沙具来表达无意识中的内容,个体不需要担心他人会窥视自己的内心,从而减轻了个体的参与焦虑,能更放松地探索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对于改变人际交往的自我偏差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个体的自我表达能力[18]。其次,在团体沙盘的制作过程中不允许成员间的言语交流,每个参与者需要对他人意图进行揣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制作结束后,团体成员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意图,个体通过比较自我揣测与他人真实意图,逐渐学会理解他人,从而有效提高其认知移情与行为移情能力。随着团体中各成员移情能力的提高,个体在自我表露时能感受到倾听者的真诚与理解,人际敏感性降低,自我表露的意愿也随之增加[5]。在团体沙盘中能够允许个体移动、掩埋他人摆放的沙具,这有利于其更好地探索自己的内心,同时,被移动或被掩埋者也会谈到这一行为对他造成的影响,他内心的体验通过这一真诚的表露,也有助于个体认知移情与行为移情的发展,并帮助个体学会适当拒绝。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情感移情与适当拒绝即时效应显著,对主动交往的即时干预效果不明显,但在干预2个月后主动交往效应明显。随着团体交往的加深,在“遵守无批评原则”“保守秘密”“相互尊重”“敞开心扉”等原则下,团体成员在其中收获了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因而更愿意主动交往,也学会了适当拒绝。但是,团体心理辅导创设的这一情境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情境存在一定的差异,个体的情感移情能力与适当拒绝能力也难以顺利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19],因而情感移情与适当拒绝能力的长期效应不明显,但随着人际交往活动的增加,个体体验到了主动交往的作用,因而主动交往能力的长期效应得以提升。

团体沙盘游戏的长期效应优于团体心理辅导,原因在于沙盘游戏是无意识能量的释放过程[11],因此在沙盘制作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团体沙盘,在沙盘呈现的过程中受到他人的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团体成员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建立一种交流,而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整合过程正是人格心理分析理论中人格的成长; 另外,团体沙盘游戏的象征性也降低了个体改变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与阻抗情绪,因此沙盘游戏效果的保持性较好,与其他学者的研究一致[17]。团体心理辅导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一种交流,通过创设一种信任、安全的氛围来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体验与观察学习来达到辅导的目的。这一活动氛围与现实生活存在差异,个体也难以有效的将习得的人际交往方式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效果自然也难以保持[19],与胡春红[20]的研究结果一致。

团体沙盘游戏在情感上的移情与支持干预效果不大,原因可能在于团体成员共同构建沙盘,个体难以系统性地呈现自己的无意识层面,这样也就很难深刻、准确地去体验内心的情绪感受; 在分享过程中,成员也更多地表达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沙具,却鲜少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自然也很难对他人产生“同感”。团体沙盘游戏的这一缺陷正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长处。

团体沙盘游戏与团体心理辅导对成员的情感支持与冲突管理的提升作用均不大,原因可能在于参加此次干预活动的均是人际交往能力不良的人,他们很难通过观察学习习得恰当的情感支持与冲突管理的技能。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7

作为德育主任, 在和班主任及学生的深入广泛的交流中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进入迅速发展期, 心理发展中的独立性与幼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他们表现出固执己见、盲目拒绝他人的劝告和建议, 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时出现片面、冲动、草率和情绪化。这些是阻碍他们与他人、集体积极和谐交往以及自我身心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交往是传递信息、分享感情的重要手段, 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 是人的群体归属的心理需要。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际交往对他们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质量。所以, 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帮助小学高段的孩子处理好人际交往的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呢?作为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对沙盘游戏情有独钟的笔者想到了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游戏的方式唤起童心, 游戏者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困惑、渴望等内容呈现于作品中。沙盘游戏已被公认为最适合心理教育的技术之一, 广泛应用于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对于团体沙盘游戏的探讨则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实践中发现, 团体沙盘游戏效率高、资源利用率也高。团体中自由与受保护的氛围, 对学生信任地与游戏同伴探索和建立积极的关系具有特殊的价值。基于以上理论, 在个体访谈、训诫等方法收效甚微的情况下, 笔者把这部分学生带进学校了的沙盘室, 进行大胆的尝试, 借助团体沙盘游戏为学生架起一道通向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 进而发展他们健全的人格。以心理辅导教师的身份主持学生完成沙盘游戏并分享, 给予他们的作品反馈及现实的心理支持,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 在体验中思考, 在思考中成长。

二、操作与描述

“沙盘游戏” (sand-trayandsand-play) 的名称给了三个“关键词”:“沙”、“盘”和“游戏”, 游戏中包含着天性的恢复和阻碍。参与者在沙盘中运用沙具和双手表达自己的无意识世界, 可以使“自我自愈力”得以发挥。在整个沙盘制作过程中, 心理教师是“静默的见证者”, 只需要采取接纳、共情、理解、赏识的态度陪伴着就可以了。

活动过程:

1.指导语:欢迎大家来参加沙盘游戏!请大家把手放在沙盘里, 感受沙子在自己手中的感觉。拨开沙子, 沙盘蓝色的底部, 可以想象为水和海洋。蓝色的边框可以想象成天空。旁边的柜子上有很多沙具, 等会儿大家可以去挑选吸引自己的沙具, 在沙盘里创造一个世界。首先, 我们会抽签排序, 接着大家按照顺序取沙具并摆放在沙盘里。每次每人只能在沙盘中摆放一个 (或一组) 沙具或做一次造型——造山、挖河等。每轮的最后一位, 有权调整一次其他人的沙具。然后, 再抽签重新排序, 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各种机会。在整个过程中, 请大家保持安静, 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心理变化和队友的沙具, 无需用言语或动作交流。最后, 我们会对完成的作品进行一次交流, 把自己想对队友说的话和感受留到那个时候去分享和表达, 可以吗?

2.抽签编号:编好第一轮游戏的顺序。教师在团体沙盘游戏表上记录每个参与人员的名字和顺序。

3.游戏过程:5—8人团体依次造型或选沙具并摆放。教师负责记录每个物品的摆放顺序, 全情关注每一个人的活动, 并记录每一个有感触的细节。每轮结束后重新抽签排序。根据沙具摆放密集程度决定沙盘游戏的结束时机——5或3轮, 避免过于空旷、疏松或密集。在沙盘游戏进程中现场保持安静有序的氛围。

4.交流分享:引导游戏者自主表达和交流自己在沙盘游戏过程中的感受。讨论通常有下面两个主题:

(1) 团队中每个成员对创造的作品的整体感受。团体成员对最后的作品的调整意见。 (整体感觉?喜欢哪里?不喜欢哪里?整体感觉?)

(2) 每个成员对自己所放置的沙具的感受, 团队中其它人员对他所放置的沙具的感受。 (我放了什么?有什么感觉?为他人或团队做了什么?)

5.教师给作品和创造团队留影。

6.由团队成员依次将沙具放置回沙架的原位, 沙盘恢复原貌。

三、问题与思考

小学生大部分难以用语言表述和宣泄自己的心理焦虑、压力与无助, 这些压力和不良情绪使他们表现为各种情绪、行为或适应问题等。这些问题虽没有达到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 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诸如:自暴自弃、制造课堂乱象、与同学纠纷不断、顶撞老师和家长、厌学或沉迷网游等等。

沙盘游戏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 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重要基础就是中国文化。所以, 学生在沙盘游戏中运用积极想象, 集中提炼身心生命能量;一系列沙盘意象, 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 由此激发人格自性化发展。而团体沙盘更重视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自由的团体活动与讨论, 可以帮助参与者提高和改善处理人际知觉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体会自己对他人的影响, 达到自我觉察、和谐人际关系、适应不同学习环境的目标。

团体沙盘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有效表达和释放情绪的途径。通过玩沙子、沙具自由的宣泄消极情绪, 让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通过沙盘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 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因素, 从而获得心性的修炼和人格的健全发展。真可谓形之于沙, 应之于手, 得之于心。

四、理论与实践

“沙盘游戏”是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无意识原则”、“象征性原则”和“感应性原则”, 都是“沙盘游戏”的意义和价值的所在。沙盘游戏过程中, 学生可以非常自由的表达自我, 宣泄不良情绪, 以及修复受到创伤的早期人格。学生在虚拟的空间里将其愤怒和攻击性的行为用沙具和沙演示出来, 从而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 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尝试中笔者发现沙盘游戏并不止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症状, 还有助于其内在心理的充实与发展, 如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 特别符合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张, 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在激烈的世界竞争和全球一体化的合作形势下, 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 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 人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 各种心理问题明显上升, 成人世界的心灵危机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儿童世界。而人的一切身心素质、文化修养、精神健美的形成和发展均会通过观察、模仿、从众等交往性的方式受到影响, 并影响他人。可以说交往是生活的必须。因此, 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作为学校长足发展的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资源前提下, 达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团体沙盘游戏成为我的不二选择。“沙盘游戏”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技术, 直观的投射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轻巧的绕开心理访谈和疏导的阻抗及顾忌, 剔除了人对思想输出的局限性。“十指连心”, 沙盘游戏过程就是“心“在倾诉, 在表达。游戏者用他们的双手, 构画着无形的内在感受。团体沙盘游戏中, 学生的投入与合作程度也是任何其他形式无法达到的。通过团队自由、随机创造的意象和场景为学生架起通向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桥梁。

两年的大胆实践, 笔者发现团体沙盘游戏在增强团体成员协作能力、促进团体整合、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确立自我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团体沙盘游戏通常要求团体成员固定, 游戏间隔频率在一星期左右。笔者发现团体沙盘的画面最初表现通常是各行其是, 而多次的沙盘游戏之后, 团队在作品创造中会彼此穿插, 最后达到创造、和谐、统一的效果。“感而遂通”。通过游戏, 学生提高了自我觉察能力以及与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 也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曾记得一个男孩在游戏之初放了一挺机关枪, 最后一轮他拥有了一次调整机会时, 他撤走了枪。交流时他说:最初因为“枪”很刺激就摆了它, 当发现它与周围环境愈来愈不和谐时, 担心会伤害其他人, 就特意拿走了它。六次团体沙盘之后, 张狂的小“海龟”慢慢的学会了帮助他人, 还拥有了自己的“粉丝”。

在团体沙盘游戏中学生能自主轻松地探索人际交往的模式。在特定的情景中, 有学生宣泄了积蓄多年的负面情绪, 有学生舒缓了师生关系的压力, 更有学生与他人进行着心灵的对话、人格的碰撞, 体验着美好的人性, 慢慢塑造出有魅力的人格。篱笆墙内形影相吊的单亲女孩, 在团队的感染和影响下一点点打开心扉, 走出自卑的阴影, 逐渐和队友有了互动。一学期之后, 合唱队里有了她的声音, 舞蹈班里有了她的身影。

在心理教师营造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 学生是整个游戏的主体。这样的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对学生内在“积极品质”的发现和培养。置身于沙盘和众多的模型面前, 任其使用, 学生对于沙具与活动的注意力高度聚焦, 促进了学生专注力的形成, 促进了学生潜意识的发挥, 促成了创造力的发展。学生们创造的作品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和心灵世界的大胆探索, 其中所展示的勇气和力量让很多成人自愧不如。有学生以团体沙盘作品为基础所创作的科幻画获得重庆市一等奖。

此外, 团体中的成员会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彼此个性和行为方式的理解, 对于培养团体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具有很好的效果, 进而促进了个体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改善, 建立心灵的归属, 增强了成员的责任意识。曾经的打架大王和网游仙儿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学校的优秀义工。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高段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沙盘游戏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学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高段学生,交往能力,团体沙盘游戏

参考文献

[1]魏广东:沙盘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14期。

[2]申荷永:“心灵花园:沙盘游戏治疗”等丛书。

[3]李妮:沙盘游戏与儿童心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 (学科教育研究) , 2008, 01:62-63。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通过宣传招募的方式,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和研究者共同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所有被试均能理解问卷内容。共获得符合标准(非父母教养1 a以上,儿童孤独量表得分≥46分或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得分≥8分)的托养儿童40例,其中女生23名,男生17名;年龄在12~14岁之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4]。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共有24个项目,其中16个条目是有效评定孤独的项目,用于评定儿童的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10条语句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16个项目的得分之和即为孤独感得分,总分范围为16~80分。得分越高,儿童孤独情况越严重。另外8个条目是插入条目,和孤独的测量无关,主要询问一些业余爱好和活动偏好问题,使得儿童在回答时能够更坦诚放松。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4]。该量表采用3级评分制,包括10个项目。主要反映儿童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等苦恼,信度和效度好,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科研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筛查工具。10个项目的总分即为焦虑得分,总分范围为0~20分。中国城市常模以8分作为划界分,即总分≥8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5]。

1.2.2 研究程序

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团体辅导,共8次,每周1次,为期2个月;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第1次团体辅导前及8次团体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当场收回问卷。

结合托养儿童的心理特点,参考相关资料[6,7],本次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1)初始阶段,促成成员间相互认识,介绍团体辅导的目标和具体安排,形成团体规范;(2)探索阶段,分2次进行,主要是自我探索和分享,学习自我认识和了解他人,促进团体的良好沟通;(3)深入阶段,分4次进行,主要针对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技巧进行学习和讨论,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演练,形成团体的情感支持和互动;(4)结束阶段,分享总结参加团体的心得体会,处理离别情绪并结束团体活动。8次团体辅导的主要活动有:(1)棒打无情郎,猜猜我是谁,无家可归;(2)自画像,人际关系中的我;(3)优点与缺点,分享我的之最;(4)瞎子与哑巴,不可能的任务;(5)我来帮助你,怎样让他不紧张;(6)人际财富,大家一起来;(7)矛盾AB剧,脑力大激荡;(8)回首来时路,祝福留言卡。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2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干预前后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社交焦虑得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前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团体辅导前、后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的得分也有所下降,但与前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注:辅导前、后比较,**P<0.01。

3 讨论

本研究针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进行团体辅导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成员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儿童的孤独感包括感到缺少社交技巧、缺乏社会信任、感到孤立;儿童社交焦虑不但包括了主观上的焦虑,而且包括了社交回避及害怕否定评价[4]。孤独感与焦虑是儿童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也是2种高发心理和行为问题[8]。在托养儿童中,孤独感和焦虑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9],教师的肯定和父母的支持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父母外出是影响儿童社交焦虑的因素[10]。方晓义等[11]研究表明,青少年所有亲子沟通问题均与抑郁、社交焦虑和行为问题呈显著正相关。托养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恰恰缺乏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而托养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生活、学习以及成长的困惑,非常需要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和经验指导。但是不少托养儿童的父母并没有认识到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认为把孩子托养在教师家中,花钱上补习班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因此托养儿童更多的是得到父母的物质给予,而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却很少。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给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缩影,使其能在团体辅导中获得较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去尝试学习或改变行为。因此,对托养儿童进行团体辅导,可以让他们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获得来自团体的情感支持,并且在团体中学习人际交往,增强人际适应能力。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团体辅导对改善托养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有效性,值得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社会交往的干预效果,为改善托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采用儿童孤独量表与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于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测评。结果 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明显下降,且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寄养家庭照护,社会适应,团体处理,干预性研究,儿童

参考文献

[1]宫本宏,王晓敏,蒋爱云,等.温州市12~16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91-992.

[2]张皑频,杨德兰,侯有华,等.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重庆医学,2008,37(8):844-847.

[3]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8-249,303-304.

[5]李飞,苏林雁,金宇,等.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35-337.

[6]傅宏.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0-97.

[7]JACOBS EDE,ROBERT LM,RILEY LH,著.赵芳,杨静慧,许芸,译.团体咨询:策略与技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6-389.

[8]张妍,吕培瑶,刘志强,等.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55-956.

[9]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作用.心理学报,2003,35(2):216-221.

[10]邓自鑫,郭成,王金花.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9):80-83.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9

一、团体心理辅导和人际适应能力的阐述

团体心理辅导属于心理辅导中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团体”的方式,来辅导别人的一种方法。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助人”与“自助”的过程,它通过协助求助的人去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挑战,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际关系包括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四个维度。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就是当人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一些陌生人的时候的自我调节以及适应环境、与陌生人相处的能力。

二、现阶段中职学生人际适应能力的现状

目前,众多的中职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很差,他们在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面前,往往表现得活泼开朗、能言善辩。但是,一旦把他们置于一个陌生的环境,让他们和陌生人进行交流,他们往往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做事情畏畏缩缩,手足无措。在对中职生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他们的人际适应能力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要优于男生,但是年龄因素的影响不是很大。

三、使用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中职学生人际适应能力的措施

团体辅导方法是一种辅导提高中职生人际适应能力的科学的合理方法,如果能够充分地将其进行应用,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那么对提高中职学生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塑造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职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来提高中职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

(一)提高心理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力,提高干预的有效性

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的辅导能力和教学能力。由于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才刚刚流行,中职学校心理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力还不是很高,很多教师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手足无措、讲课没有条理的情况,所以必须首先着手提高心理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教师在课前要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让课程能够有条理地进行,不至于慌乱;在组织学生进行体验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团体规范,形成安全、和谐、互助、团结的团体氛围,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辅导,做到引领团体。

(二)把团体辅导学到的方法贯彻到日常的人际交往实践中

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到的是有限的知识,为了把有限的知识扩大化,需要学生将它贯彻到人际交往的实践中去。如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把握情绪等,将它置入真正的日常人际交往中,通过实践的洗礼,才能使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只有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交往中,才能真正地提高人际适应能力,即使是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陌生的人,学生也能够从容地应对。

(三)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行学习,而是让学生形成“共同的目标、能够彼此互动、具有个人的责任、能够共同规范、能够共同成功”,只有这五个要素都具备,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精神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基本吻合,所以,将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运用到团体辅导中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每个新的方法都需要一个阶段的探索时期,需要一个从不好到好的转变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一阶段里关注学生的心理各方面,充分掌握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不断的耐心探索、改进方法,这样团体辅导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出它在提高学生人际适应能力方面的最大作用。

摘要:对人际关系和团体心理辅导进行了简单阐述,对中职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充分联系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中职生人际适应能力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团体心理辅导,人际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怡.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10

摘要: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是亲职教育模式的一种,由热身活动、主题演练及总结活动三个环节组成,具有改善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教养效能等方面的成效。

关键词:父母效能团体训练;亲职教育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不少家庭面临着“二胎敢生不敢养”的难题,父母也开始反思自身在子女抚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传统的教育方式策略已不合时宜,父母双方出现教养分歧等。2015年,教育部更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新时期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亲职教育,即“协助父母获得称职父母角色的经验,同时亦包括协助那些打算成为父母的人士,使他们做好准备,能更有效地担当父母角色” ,逐渐成为当下的社会热点之一,其中,父母效能团体训练亲职教育模式备受热捧,在国内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一、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模式简介

一般来说,亲职教育的实施方式分为大众媒体、个别咨询和团体形式,其中较为成功的亲职教育模式大多采用团体形式。团体形式包括读书会、家长经验分享会、班级教学、家长会和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等。调查发现,在我国学前儿童家长参与的亲职教育活动中,家长经验交流会和父母成长团体(读书会)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较低[2]。相比较而言,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包括角色扮演、团体游戏、分组讨论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克服了读书会等方式内容枯燥的弊端,充分调动家长的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开展父母效能团体训练

各种取向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课程一般由8-12人组成父母团体,每周举行一次,每次2小时,大约持续8-12周。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且循序渐进的流程,按照热身活动、主题演练及总结活动三个环节依次展开。课程活动依照固定的主题进行,并且要求父母课后完成家庭作业,如: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巧运用到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或完成学习心得报告等。

(一)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旨在让家长相互认识,明确团体目标并形成团体共识和规范。学员互动和亲职教育的成效有间接的关系,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训练的成败[4]。因此,在团体活动开展之初,建立起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促使家长形成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的意识在营造团体动力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无论是首次培训的人际破冰主题活动,还是往后每次培训前的热身活动,都选用多种形式进行,如:围绕相关教养主题开展的开放式讨论、团体竞赛游戏、动态热舞、家庭愿景彩绘以及引导式幻游等。

(二)主题演练

这一环节是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核心部分,同样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家长的参与性,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经验分享等形式,目的是让家长借助亲身体验,激发教养反思,学会自我改变,从根源上自主解决问题。

以“角色扮演: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为例,导师提供案例:“铭铭和好朋友嘉嘉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后,铭铭把口水吐到嘉嘉身上。铭铭不仅拒绝向嘉嘉道歉,还对妈妈撒谎,否认事实。”并轮流邀请三位家长分别扮演铭铭、嘉嘉和铭铭妈妈,分别体验在不同应对策略下,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及问题行为的纠正成效有何区别。比如,有的家长可能会严厉呵斥孩子,甚至体罚孩子。但是,孩子可能既不清楚被打骂的原因,又不能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而且,亲子间的关系也可能将因此变得越来越疏远。上述案例中,事件的处理重点应该是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纠正撒谎的不良行为。家长在处理过程中应以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向孩子说明,他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如何改正。同时,还应该引导其学会自我反省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角色扮演是一项改变人的观念行为的有效策略。通过角色扮演,家长能够产生共鸣,切身体会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分组讨论和经验分享等活动形式也同样具有角色扮演形式的效果,让家长在感同身受的体验中激发对以往教养行为的反思,达到练习沟通技巧,提高教养效能,促进亲子关系的目的。

(三)总结活动

每个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后,导师一般以温和的活动结束当次训练课程,例如导师梳理归纳当次主题的要点和沟通技巧、团体答疑、引导家长以冥想的方式回顾当次主题、导师针对当次主题布置作业等。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注重在家庭作业环节对家长进行当次主题内容巩固。一般来说,家庭作业包括阅读相关亲职教育材料、预习下次主题内容和当次主题实操。主题实操旨在鼓励家长把握教育契机,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场景中进行探索实践,及时对所学的沟通技巧进行巩固演练,并在实际演练中不断改进。

三、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须注意问题

第一,虽然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具有实践价值,但其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如P.E.T.课程过分注重技巧,忽视了父母教养的本质,使得亲子互动变得有些技术化;S.T.E.P.课程存在隐蔽的权力使用等问题。此外,现时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课程大多由西方国家引入,中外国情和教养方式差异可能会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增加父母效能训练实施的难度,影响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时要综合考虑国情和文化背景,对各种取向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进行去粕存精的修整。

第二,如前所述,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成败。廖永静强调,团体领导者是团体动力的关键因素,是整个团体进程的引导者和推进者。导师需要时刻察觉团体的动力和发展,为家长提供一个安全、轻松、值得信赖的环境。因此,开展父母效能训练前,对导师的挑选和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第三,我国学前儿童家长参与的亲职教育活动以幼儿园为主要载体,在有限的社会支持下,家长可能会因为受到时间、空间和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参与到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这不仅导致父母效能团体训练难以广泛地面向全社会家长开展,更有可能会阻碍我国亲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时应尽量做到家庭、学校和社区有机协同,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社会支持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是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YQ2015165)、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fsyq201403)和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编号:pdjh2016b0521)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台湾国立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学[M].台湾: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12.

[2]许璐颖,周念丽. 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3):57-66.

[3]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4]林家兴.哪些因素最能预测亲职教育团体的效果[J]. 教育心理学报, 2010, 41(41:4):847-858.

[5]袁萍华.父母效能训练(P.E.T.)的心理学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6]廖永静.亲职教育的方案设计:一个团体动力取向[A]家庭教育课程规划与方案推展国际研讨会[C].2000.

[7]许璐颖,周念丽.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3):57-66.

人际交往团体训练 篇11

1. 研究方法

1.1 根据相关研究, 自编团体咨询方案, 包括6个单元的活动。连续进行六次团体心理咨询, 每周一次。

1.2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SAD) ,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

2 研究对象

在某大学招贴广告, 学员自愿报名, 共招收22名, 女生10名, 男生12名。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1人。

3 研究过程

3.1 在开始团体心理咨询之前使用SAD标准化问卷对所有成员进行施测, 其结果作为前测, 与后期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2 异性交往团体心理咨询的实施:

团体咨询时间整个过程持续60分钟, 一共分为6个单元, 每次完成一个单元。本次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团体活动, 从认知、情感上改变错误的异性交往观念, 通过理性情绪疗法可以重新塑造正确的对待异性的态度, 调整不合理的观点。

异性团体活动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单元, 1) 暖身活动, 2) 成员讲述各自在异性交往中面临的问题。3) 异性打招呼, 相互认识4) 讲述关于异性交往中的一些注意事项5) 小组成员互相认识并说出各自的名字6) 分享与反馈。

第二单元, 1) 暖身活动, 2) 分享童年趣事, 3) 以前身边的人眼中的我, 比如“我是……”, 然后分享4) ) 家庭作业:写出你理想中的男生/女生的三个最重要特征, 并写出理由。

第三单元, 1) 热身活动, 2) 小组讨论前一次家庭作业, 3) 交换各自心目中的异性形象, 澄清以前在交往中彼此的一些误会。4) 分享与反馈。

第四单元, 1) “英雄救美”, 2) “洞口余生”, 3) 活动分享, 4) 总结。

第五单元, 1) 暖身, 2) 小组活动:“突出重围”, 3) 分享活动感受, 4) 蒙上眼睛寻找美丽的手。

第六单元, 1) “森林与松鼠”游戏, 2) 分享活动3) 说小组成员的优点, 4) 活动分享。

最后团体成员再次接受SAD测试和自陈式沟通忧惧量表, 并填写本次团体活动的收获以及对活动的意见。

4. 结果分析

注:*P<.05;**P<.01;***P<.001.

从表一可以看出, 参加异性交往团体心理咨询的实验组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上的得分前后测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并且在回避行为分量表和苦恼分量表上差异显著。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组成员的社交回避程度以及社交苦恼程度都有明显的改善。相反没有参加异性交往团体心理咨询的对照组在SAD问卷上的前后测数据不存在显著差异。

5. 讨论

上一篇:HART通信下一篇:政工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