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反思作文

2024-06-07

人际交往反思作文(通用7篇)

人际交往反思作文 篇1

人际交往反思作文

我平常自认为我人缘算可以的,朋友广布。可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告诉我,真正算得上好朋友的也就那么几个,少之又少。晚上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然后领悟了很多道理。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晾一条毛巾,看着晾衣绳上有个空位,就挂了上去,结果跟旁边的一条毛巾挨得太近了,我就想用撑衣架间隔开,谁知道旁边的那条毛巾就掉了下去。我赶忙问宿舍里是谁的.毛巾,很快毛巾的主人就出来了,看到了就说谁弄掉下去的,我说我不小心搞的。她脸就有点冷了下来,她有点激动的说为什么要挂在那里,我说见那里有空位置……总之那女生就絮絮叨叨的念了好一会,我默不作声,任由她在那说。只是心里有些委屈,毕竟这又不是我故意的。

过了一会儿,心里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回想着那女生的抱怨,当着我的面一点情面都不给,这不是我以前的作为吗。我回想以前别人弄坏了我的东西,我当着人家的面说我的东西不见了,我就做不了什么了之类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是后悔。有时候,我们未必会坦然或者清除的面对自己的错误,总要等自己身临其境时,才会领悟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荒唐。

后来她叫我赔给她一条毛巾,我在心里想,要是我,应该是不会叫人家赔的。这样想着,心里越发觉得委屈,觉得那女生真的很势利。后来,我才想明白,我为何要已自己的思想去安插到别人身上呢?正所谓,子非鱼,焉知鱼的想法呢?我自己是这样,不代表别人不看中自己的利益,这种要回自己东西,算不得是势利吧。

人际交往反思作文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学交往,冲突,和谐

所谓高校教学交往, 是指高校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强化规范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切实有效地实现师生交往合作关系, 以期形成教学相长、教学活动“双赢”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必要形式, 是一切大学理念藉以实现的场所, 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必要环节和关键步骤, 更是大学师生之间展示其学术思想、人格魅力, 演绎其生命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因此, 教学交往也构成了大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 高校教学交往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冲突型、基本型、和谐型。同时, 这三种类型也是高校教学交往发展的三个不同层次。教学交往和谐发展, 不仅仅是高校内人际交往发展的追求, 更是理想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 高校的教学交往正经历着从冲突到和谐的历史性转变。

一、冲突——高校教学交往的现实困境

(一) 科研化的教师评聘模式限制教学交往

重科研轻教学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中不言自明的问题。大学教师的职称评聘条件倾向于科学研究, 结果就是教师没有办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很多教师为了早日顺利地完成科研任务和实现职称评聘, 而不能不将科学研究放在首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虽然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提上日程, 但是与科研仍然不能同日而语。虽然很多教师能够做到在教学中认真负责, 意识到教学与科研同样重要, 但是迫于压力, 也不能不抽出大量的精力进行科研立项、课题申报等等工作。大学的重要任务依然在于科研而无法落实到教学。自然, 老师的精力有限与侧重不同也会影响到课堂中的师生交往。由此可见, 科研制度的局限性已经成为限制大学课堂交往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 单向化的师生关系模式阻碍教学交往

在我国, 自小学到大学都一直延续着尊师重教的传统, 而大学尤甚。对于“知识”的崇拜也从未停止, 使得传统的师生角色观在大学课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对大学老师的尊崇也导致了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学交往的偏失。在课堂教学中, 往往教师成为课堂上言说的中心, “一言堂”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 教师对学生也缺乏必要的认知, 将学生视为不谙世事的孩子, 而缺少与他们沟通、讨论以至争论的机会。雅斯贝尔斯曾经强调:“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大学生们总是潜心地寻觅这种理想并时刻准备接受它, 但当他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任何有益的启示时, 他们便因感到理想的飘渺和希望的破灭而无所适从。”[1] 缺少互动交往的课堂, 因为没有引起学生的普遍关注, 也从此缺失了灵动和发展。

(三) 机械化的教学方式阻隔教学交往

任何大学精神, 任何大学新思想, 只有贯彻到课堂中来, 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巩固、发展和传播。一言以蔽之, 没有理想的大学课堂, 就没有理想的大学教育, 也就谈不到理想的大学和大学理想。我国的大学教育正处在从扩招到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 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主要包涵两个内容:

其一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乃至转型。大学班级不仅人数众多, 而且交往时间不固定, 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授课过程中师生的和谐交往。一方面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 极力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 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不熟悉, 也阻碍了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当然, 班级授课制中学生上课时间、上课座位的安排等等也相应地制约师生之间互动的范围和深度。

其二是新型的电教模式机械化, 形成新的课堂满堂灌, 考试考课件的格局。这里所指的新型的电教模式是指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较大容量的课堂内容, 但是反过来, 由于它的信息量过大、老师的一言堂、照本宣科, 更容易导致学生的无兴趣。中山大学程美宝教授在《大学教育是怎样完蛋的》一文中就曾言语犀利地指出:“大学新生才入学不久, 就已经习惯紧握课件拥抱教材了, 他们的大学教育, 一开始就完蛋了”。在课堂不认真听的情况下, 考试自然演变成拷贝课件和背诵课件的大战了。

(四) 单一化的教学评价破坏教学交往

如果说中学生上课是分数控制, 是成绩的需求的话, 大学生上课更重要的则是潜在的对知识的期待, 表现为课堂上对老师的关注, 期待学到更多知识, 期待灵动的课堂。教学评价单一也是大学班级授课制的负产品。正因为课堂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活动无法组织, 课堂教学的评价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结果也只有一个, 通过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形成老师对学生的刻板印象和单一认识。

这种重知识与能力、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倾向, 也与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密切相关。大学的学科细化、专业化导致大学生过分关注自身的专业学习、智力发展, 而忽视了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责任乃至对周围人群的关注。忽视了情感的交往, 只停留在“知识”层面, 而没有达到“精神”层面。这种情感的缺失已经带来了众多的问题, 比如大学生心理问题等等, 可见, 不完善的教学评价已经成为破坏师生间和谐教学交往的重要因素。

大学教学交往的顺利进行, 会使课堂内容也变得灵动而随意, 更生活化和精神化。通过课堂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打开了寻求心灵释放的一扇门, 对于其身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之, 如果教学交往这一根基得不到有效保证, 师生之间关系淡漠甚至恶化, 不仅不能实现大学精神的传承, 更会导致当代大学生信任危机、心理失衡, 陷入人际交往的困境而不能自拔。近年来屡屡出现大学生思想偏激、行为失常乃至轻生等现象, 正是高校教学交往急需和谐发展的例证。

二、和谐——高校教学交往的目标追求

赫拉克利特认为, 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高校教学交往中的冲突是教学交往和谐发展的对立, 同时也是和谐发展的必经阶段。哈贝马斯最早在哲学领域提出著名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他将人的行为区分为工具理性行为和交往理性行为两种, 并指出所谓交往行为是指“个人之间具有 (口头上或外部行为方面) 的关系, 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的内部活动”[2] 。在高等教育教学中, 倡导教学交往和谐发展正是将这种“交往合理化”的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解决交往冲突的过程。

(一) 和谐的教学交往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课堂教学交往的教学模式以核心问题的探讨为中心, 它倡导师生之间以交往的方式进行讨论、沟通、调查等, 使得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大大增强, 学习兴趣相对提高, 也为提高学习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种模式势必通过师生之间的人性化交流为大学生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它已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新气息;另外, 和谐的教学交往, 能够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社会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也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因此, 总体上看, 和谐的教学交往发展, 不仅仅是实施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具体化, 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体现, 更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实际需要。作为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一个合理化实践模式, 它构成了继续深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二) 和谐的教学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大学生的教学交往需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独特的课堂交往期待:除了希望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格外关注老师的社会经验、人生态度、思考问题的方法等。 (2) 个性化的知识交往期待:对事情有强烈的自我观点, 并积极期待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3)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善于为人类的未来着想, 并懂得如何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自己服务。因此, 更希望在课堂上, 与他人的交流之中知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积极地参与政治文明建设, 肩负起社会责任。 (4) 特殊的交往与表现欲:需要在课堂中养成自身个性独立、宽容、理性、善于提问、勤于反思等精神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 和谐的教学交往不仅仅能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交往需要, 更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事实上, 大学生对很多事物和现象还缺少足够的认识能力, 甚至会出现错误。因此, 大学课堂上教学交往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满足这些特殊的交往和学习期待, 更要求通过交往, 有步骤、有方法地融合进对社会现象的讨论, 对国际时事的研究, 对人生问题的互动, 以弥补他们在这些认识上的不足。

(三) 和谐的教学交往是高校教学研究发展的目标

高校教学改革与科研改革往往并驾齐驱。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与学校的科研保持一致, 即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以研促教, 以教促研。

在大学倡导以课堂为模块的师生教学交往和谐, 实际上就是倡导和建构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变革, 这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师生教学和谐交往的教学模式一般以研究型的任务为目标, 以课堂教学为单位, 以师生自我探索、互动交流为模式的教学形式。因此, 从结果上看, 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提高他们科研的质量, 更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互动, 验证研究性教学的困难、问题和实施方案等。由此可见, 促进课堂教学交往的和谐发展, 实际上既是研究性教学的典型体现, 也是高校自身教学研究改革的实践发展。

三、由冲突到和谐——高校教学交往发展的路径探讨

高校课堂教学场是一种特殊的形态和空间, 是构成大学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因知识、技能、情感等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而产生的, 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心理和行为。和谐的高校教学交往是建立在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各个方面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的。

(一) 再认识交往主体, 注重师生的交互主体性

“交互主体论”表明交往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的, 它们之间是一种民主关系, 而不是一种目的和工具的关系, 是一种“主—主”关系, 而非“主—客”关系[3] 。事实上, “交”本意是就指两者相接触, “往”本意是去, 《易·系辞 (下) 》云:“寒往则暑来, 暑往则寒来, 寒暑相推而岁成焉。”[4] 从词源上看, 天与地相对, 寒与暑并列, 交往从本意上讲, 即意味着主体的多元、主体间的平等;而天地相交、寒暑相推, 则意指交往双方的互动与持续作用。理想的大学课堂要想成为“进行自由的科学研究的车间”, 则必须重建师生观, 促进师生之间平等的交往和发展。

(二) 重建交往目的, 强调教学交往的生活性

教育对于人性、生命性的关注以及对于知识和公民意识的强调, 始终都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大学课堂也不例外。理想的大学课堂不仅45分钟应该是幸福快乐的, 更应该对幸福快乐的生活本身具有深刻的反省与思考, 也更应该引导大学生关注生活, 并最终可以走向幸福生活。

《中庸》有云:“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高校所要培养的是有灵魂、有思想、有专长, 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会的人。理想的高校课堂是能够使大学生人格修养与学识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得以不断提升的最佳场所, 更是让大学生适应生活、学会生活的理想场所。

强调生活目的性就要求在课堂知识学习的空间, 不仅仅关注知识与智力发展, 更要求有对大学生幸福教育、情感培养等等方面的涉猎。“生活世界”也并不是一个时髦的词语, 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命题在陶行知、斯宾塞、哈贝马斯等人那里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斯宾塞曾经明确指出:“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 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课堂也是一个相对的生活场域, 在这个场域中, 通过课堂师生之间的交往, 在教师的引导下, 能恰当地保证学生主体在交往中相互理解, 协调行动, 共同发展;可以让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的思想共存, 与他人一起合作相处和争论。可见, 理想的高校课堂应该超越传统的知识观, 时刻反省知识与智慧、知识与精神自由、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用智慧点击生命与人生之美, 追寻艺术化、生活化的课堂。

(三) 重构交往过程, 倡导教学思维方式多元化

在基础教育领域, 叶澜教授先后发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和《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等多篇文章, 批判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并提出要重建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这种观点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同样适用。大学课堂也同样需要强化师生交往的生命活力, 强化教学思维的多元化、互动性。

“大学是一个推动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 是使轻率鲁莽也变得无伤大雅, 使错误通过思想与思想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暴露于众的地方。”重建教学过程观, 最根本的是从思维方式上进行教学的再定位。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 它对人们的言行 (及至影响外部世界) 起决定性作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现代性带给人类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5] 。以往的理性主义、二元对立、中心主义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思维的现代性断裂表现为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多元宗教的介入。这种思维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在基础教育已见端倪, 但是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还有待继续深入。强调思维方式的多元实际上就是以开放的姿态对待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不同的声音, 可以促进大学生发展求异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四) 重建交往评价, 力争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化

交往既是一种关系性范畴又是一种活动性范畴。从静态角度来看, 交往是主体之间形成的种种交往关系状态;从动态角度来看, 交往则指主体之间各种形式的交往实践活动。交往的关系性从横向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社会联系的必要性。这种联系性除了知识层面, 更多的指向反而是情感、是文化。卡西尔 (E. Cassirer) 说, “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animal symbolicum) ,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指出人的独特之处, 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6] 教育交往作为发生在文化世界中的特殊关系活动, 其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交往, 它所依靠的不是符号的形态本身, 而是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义、所转达的情态。通过语言符号所表达意义的交流和分享, 其结果必然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一方面生成新的意义, 一方面协调行为, 进而影响和改变主体间的情感交往模式。

过去的大学评价体系正是过分看中了其规范性, 关注了“形态本身”, 即老师是如何教的、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规定。而今新的教学系统中教学是民主的、开放的、师生互动和师生共创的。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是情景交融式的, 有很强的偶然性、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所以我们无法更多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 应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看待大学教学。首先, 强化情感获得和评价;其次, 教师在教育交往过程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认识。

(五) 改革交往内容, 拓展课堂开放性与活动性

首先, 教师应更多地使用积极开放的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对学习负起更大的责任, 使之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和接受者[7] 。当代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 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较强, 完全可以吸引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如果教师把活动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型的教学, 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之中, 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 自己调查, 自己汇报, 他们的思维反而能得到极大的乃至充分的调动, 有效性也更明显。老师可以采用的活动方式也非常多, 课堂讨论、课堂游戏以及案例分析等等都已经成为教学交往的有效模式。只有开放才能将大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才能由每一个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内容及方式, 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个体指向。

其次, 有步骤地实现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让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 消除他们的课堂排斥感, 实现自身的知识追求。强烈的社会意识往往会决定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深度。大学生在关注知识选择的同时也就实现着对该知识的理解和判断, 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和组织。

(六) 拓展交往模式, 开发师生和谐交往的课外渠道

当今社会, 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也为高校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关系带来了有利局面。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 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 更可以借由电子邮件、手机、腾迅QQ或者MSN等网络交流工具, 更私密、更自由、更频繁地开展。这种种交往模式的拓展, 有效地弥补了课堂之内时间、空间的不足, 为高校和谐交往拓宽了渠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这些信息工具的特殊性, 在某种程度上, 大大避免了某些观点的直接冲突和对立,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教学交往的和谐化。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1:139.

[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第一卷) [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4:121.

[3]张应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的批判[J].教育研究, 2001, (8) .

[4]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9:46.261.

[5]张嫱.思维方式的断裂或反断裂:多元现代性[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05-21, (8) .

[6]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9.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与反思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重要性 现状 对策

从1995年、1997年清华、北大先后发生的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到最近的复旦投毒案以至到今天“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自我解嘲,这些事件无不令我们感到震惊与忧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凶残的伤害自己的同学?他们本来是令人艳羡的群体,是什么令他们出现如此畸形扭曲的心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这些惨剧?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大家的想象中,高学历者就是高素质的高级人才,他们应该守法,应该有道德,德才兼备,但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如果一个人只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质,知识和技能反而可能成为祸害社会的工具。”[1]另外,前不久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也对500名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交往成为大学新生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之一,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老一代大学生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问题分别占第一、第二、第三位,而现在社会交往已上升到第一位,情感问题次之。[2]这些都提醒我们大学生交往能力值得关注和重视。因此,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继而帮助他们走出困惑,拥有一个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完美人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据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本校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467位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人际交往、情绪压力、学习三个问题在心理咨询中居前三位,分别占咨询人数的20.9%、19.3%和18.6%,其他依次是爱情心理(16.3%)、个性心理(13.1)、神经症性问题(9.4%)、职业心理(1.3%)和性心理(1.1%)。[3]从统计数据来看,人际交往问题是目前大学生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不容乐观、喜忧参半,总体人际交往能力普遍偏弱、存在智商高、情商低的现象。下面我们就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意识,但交往能力较低、交往障碍频出

中学生大多依赖性较强,由于父母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不善交往,对交往的渴求不那么强烈。进入大学,从生理规律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热情、自信、充满着了解欲和尝试欲的年龄阶段,当他们摆脱了中学时期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步入环境相对宽松、轻松的大学校园,那种渴望了解和被了解、渴望参与和成功的“合群天性”被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加之面对新的同学,老师、老乡,校内、校外,要求大学生独立自主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主观上大学生对友谊的渴望比中学也增强了,希望通过人际交往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彼此间的情谊。客观上对大学生要求也迅速提高。但是由于在中学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学生们几乎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每天只与老师及周围的同学打交道,没有时间与更多的人交往。因此,他们的交往经验和能力有限、方法欠妥,再加之个别大学生个性缺陷或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当他们独自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时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尤其是人际关系不顺时,有些大学生就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进而产生自卑感,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烦恼。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呈扩大趋势、交往形式多样化,交往困惑和焦虑明显增加

首先,进入大学,从各地来的同学素昧平生,重新组成新的班级;老师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完全是陌生的面孔;学校的管理也由班主任全权打理,转化为全校各部门都参与其中,交往对象大大扩展。例如,据统计,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群分别是 “同学”(92.7%)、“老师”(46.7%)和“亲戚”(46.7%), “其他朋友,如网友等”(61.5%)和“同事”(30%)也逐渐成为大学生交往的对象,[4]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交友圈正在日趋扩大。其次,大学生之间除了学习交往,还有生活、思想、感情和网络等交往,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拓展校外交际网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交友途径主要包括“网络交友”(40.8%),“校外兼职、实习”(68.7%),“通过亲戚朋友介绍”(24.5%),“课余补习”(30.6%),“娱乐活动”(58.5%)等。[5]第三,随着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交往形式的多样,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面临着更多的困惑与焦虑。调查显示,有78.8%在校同学都反映人际关系复杂难处,其中宿舍关系就占45%;如何平衡交往与学业的关系、协调竞争与人际关系、权衡交往伤害与自我保护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三大困惑,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与交往处理过程中踌躇不前、焦虑与困惑。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目的的呈现复杂性特征

许多大学生依靠人际交往来充实生活、补充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存在功利心理在大学生校外交际中也占了相当比例。如,一些大学生抱着“唯利是图”,大利多交,小利少交,无利不交的交往目的,排斥弱势群体,轻视家庭困难、性格内向、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致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荣誉、成绩都属于自己,别人都不如自己,导致同学之间的不和谐。

(四)当代大学校园的寝室危机日益突出

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约有5.72小时。[6]在完全学分制的推广下,高校班级化管理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淡化,寝室的小集体生活却贯穿了大学生涯始终。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37.8%)认为“大学生最难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而当下的寝室危机却日益凸显。例如,2004年,成绩优异的云南大学化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和室友打牌时发生口角,最终将室友及相关同学杀害。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是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关系不好。这些悲剧发生后,大学同学之间最流行的问候,竟然变成了互相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雖然这带有几分戏谑的说法,但确实凸显出当前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危险。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的特点有家庭、社会、学校、大学生等各方面因素交织而成,其中大学生自身占有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矛盾,使得极易产生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断乳期”,它是一个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从依赖走向独立,从非成人变为成人,从别人对自己提期望到自己对自己提出期望的转变时期;是自我意识、自我发展、责任心不断增强的关键时期;是性意识和爱情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还难以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也难以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作正确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继而出现自傲或自卑、成功或挫败、驾驭或屈从、乃至气馁、嫉恨、冲动、暴怒等心理感受,从而形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二)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美德的认同感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各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观念。由于大学生对于一些新思想和新文化的辨别力和认知力不强,使得他们在面对新旧观念,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的冲突和碰撞时,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诚信、宽容、平等、尊重等等传统人际交往美德受到明显的忽视,有人甚至以诚信、宽容是一种道德虚伪为由,否定传统交往道德的价值,并以唯利是图、个人主义为荣。

(三)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使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这种思想意识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阻碍人际之间正常的认知与交往,影响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例如,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团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同学认为,社会上逐渐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观念加重了部分大学生择友时的功利心态;58.5%的学生认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膨胀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6.5%的同学认为,“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导致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强者,歧视弱者”。[7]

(四)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的欠缺,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低下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老师、学校更多关心的是考试分数,忽视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由此导致许多的学生交往理念相对贫乏,交往实践相对不足和交往技巧欠缺。有些大学生是大学级智商,小学级情商,这些都直接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自身的心理问题时处于不利的局面。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曾针对何种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展开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4.94%的被调查者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锻炼。[8]

三、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据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原因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改善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建立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与现实统一的原则,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一)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是提升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提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良好的个人社交形象和强大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是其有效途径。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目的的功利化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导向。只有当大学生拥有高尚的人生目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加强自我训练、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全方位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优化个人形象,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为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某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诚信、不注重基本的礼仪规范,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我国传统美德的认同感降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通过《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等相关课程加强对中国传统美德和文化的学习,继承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宽容大度等等优良道德传统、促进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培养法制观念

无论是复旦大学的室友投毒案,还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挥刀相向,这些极端案件都说明我们当代大学生缺乏法制观念,找不到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培养大学生法制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我们除了在学校开设法律方面的相关课程,还可以邀请检察机关、法院等等进校园进行法制宣讲,宣传正面典型的同时,也结合大学生身边的案例,给大学生以触动和警醒。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公民是当代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可靠保障。

(二)树立正确人际交往理念、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是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必备条件

1.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际交往理念

马克思说过,交往是人类的伴侣。的确,交往是人存在的必然方式,学会交往和与人和谐共处是大学生的必备素养。因此大学应该开设人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礼仪、管理溝通等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制订规范的教学计划,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律性,纠正在人际关系认知上的偏差,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技能。也可以定期邀请人际关系学专家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2.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

大学生要注意积极交往、充分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培养交往品质、掌握交往技巧、丰富交往经验,提升交往能力,创建和谐人际关系。首先,大学生应该通过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来活跃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增强同学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其次,大学生应该利用周末和假期积极参加普法宣传、关爱孤残儿童等等社会公益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可以了解如何与不同群体的人进行有效交流;体悟出人际交往的真谛,在实践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第三,大学生们还应积极参与人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教学。例如,模拟人际交往的各种情景,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和互动中学习交往技巧,然后进行角色互换,体会不同角色在交往中的心理差异,学会换位思考。第四,大学生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善于结交、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处理各类矛盾的原则,经常与人交流,讨论,借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缓解内心压力。

(三)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是创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可靠保障

大学生因为存在身心发展的矛盾,心理发育的滞后,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障碍时,往往无法正确解决,选择逃避、回避,把负面情绪压在心里,殊不知如此会产生情绪债务,不断累积,最后导致极端事件发生。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心理知识讲座,阅读心理健康书籍,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自觉保持自身身心健康。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心理障碍时,应该第一时间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向咨询老师敞开心扉,舒缓情绪、排解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得到心理慰藉。

参考文献:

[1]熊丙奇.知识不等于道德[EB/OL].http://caijing.chinadaily.com.cn/fxpl/2013-04-22/content_8836988.html,2013-04-22.

[2]王振国.三成新生害怕与人交往[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6-10-30/014910355197s.shtml,2006-10-30.

[3]海量.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困扰宿舍人际交往问题[EB/OL].http://www.cnr.cn/allnews/201009/t20100926_507101100.html,2010-09-26.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4/7)[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6/P020120612484928621918.pdf,2013-11-20.

[5]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EB/OL].http://mhc.swu.edu.cn/data/2006/0302/article_309.htm,2006-03-02.

[6]王水平,王自强.愿望与行为:大学生宿舍中的矛盾现象[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QL802.018.htm,2013-09-14.

[7]大学生创业网责编.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宿舍危机"成最大压力 [EB/OL].http://www.studentboss.com/html/news/2008-01-18/13959_2.htm,2008-01-18.

人际交往反思作文 篇4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的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我根据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锻炼学生自学、分析、综合应用等多种能力。

本节课当中既包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深深感到限于自身水平,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展示课前学生收集的网络流行语作为我的导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的融入到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颖的教学材料,视频图片音乐并用,使得课堂的气氛不再沉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创设微信抢红包传播病毒”和“网络游戏”等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设计“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广告语,可以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促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表”了解学生在课前及课上如何参与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四、运用新课程理念,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中去。就这堂课而言,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呈现出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融洽。

不足之处:

一、教学中,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学生生活体验和掌握资料不够等原因,学生的回答可能较零乱,活动实效性还不够;小组讨论时有些学生不敢发言,而且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着教学的层次,如知识的储存量、知识的广度、深度、系统性以及各种知识的联系,对教师在教学中广征博引、深刻论证、感化育人将提供理论依据。

人际交往作文 篇5

到站了,桐下了车,径直向新学校走去。来到自己的班级,心“扑通扑通”地跳,因为河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差,她没有勇气与别的新同学说话。就这样,在没有和别人说话的情况下,一天过去了。放学了,桐向车站走去,突然发现今天早上的那个男生也在车站。“是不是我们班的呢,很眼熟啊。”桐心想,因为桐的记性很差,不记得她班是不是有皓了。想着想着,有一辆公共汽车来了,桐赶紧上车,发现那个男生跟在她后面上车,之后又发现他和她一起下车。桐想:要是我能和他做朋友就好了,我们多么有缘!

第二天上学,桐见那男生也在车站,很想走上前问他是不是和她是同一班的,但是桐没有这个勇气,她觉得如果不是的活会很尴尬。于是就没有说话,默默地一直到了学校。

今天班上点名,桐终于认出了皓,就坐在不远处,她很想去和他说说话,但是桐的胆子很小,不敢去。

直至半个学期后……

桐今天心情很好,因为她成绩有进步,她很想找个人分享一下。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皓,于是她鼓足勇气跟他说话:“我们交个朋友好吗?”皓先是一楞,然后微笑着说“好啊。” 之后他与她有了第一次的谈话,第一次的欢乐……那天他俩都很高兴,因为算是找到了知己。

之后每天,桐与皓都会在等车时谈话,坐车时谈话,走去学校时谈话。

有一次,星期五放学,老师拖堂,桐和皓都还要坐车回家,皓对桐说:“我今天要晚一点回家。”桐问:“为什么?”皓说:“因为在星期五,我越晚回到家就越有成就感。”桐惊讶:“那你始终要回家的呀!你准备几点回到家呢?”皓说:“不知道,大概7点吧。”一辆公共汽车来了,皓走前去,桐拉住他:“你干什么,又不是我们要坐的车。”皓说:“我知道,但是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回家的,你要不要跟我一起?”桐脸红:“好吧。”在车上,他俩仍然坐在一起,一起谈话……

人际沟通作文高中 篇6

人际沟通作文高中1

桥可以帮助人们越过困境,走向胜利的彼岸,生活中的沟通也是一座桥,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互相鼓励的心灵之桥。它帮助我们化解生活中的困难,促使我们走向成功。

别看我现在大大咧咧的像个“女汉子”似的,可在我还没上小学之前,我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胆小鬼”,当时我甚至已经到了只要看见陌生人就到处乱躲乱窜的地步。妈妈发现后,就立即把我送去了口才班,为的是培养我的自信心和胆量。

在学口才时,每节课王老师都会要求我们独自表演口才,可这却成了我每节课中最害怕的时候,平时性格孤僻的我本就不愿与别人交流,表演就更不用说了。眼看着我的同学们一个个都顺顺利利地表演完了,可我却还迟迟不愿意举手表演,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旁,低着头默不作语,就这样在同学们好奇的眼神的聚焦下,我竟然急得哭了起来。

就在这时,我命中注定的救命“天使”出现了,是王老师。她静静地走到我身边,用“天使”般温柔的话语问我道:“黄亚迪,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我听后伤心地摇了摇头。王老师好像是猜透了我的心思,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对我说道:“黄亚迪,人应该学会勇于面对生活,去克服生活中所有艰难和困苦,你看看,那些比你小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都克服了自己,上去表演了,那你作为大姐姐也要为他们做好榜样。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王老师的话语如春风般温暖着我的心头。说来也怪,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竟然忐忑地走到了教室的前面,准备表演了。王老师的那一句“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我竟也成功地表演完了。这时,在王老师的带头下,班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就这样,我倍受鼓舞,后来的表演我不再逃避、退缩。

是王老师的鼓励,促使我不断前进,是王老师的掌声,给我带来勇气,是王老师与我之间的沟通,在我们彼此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感情的桥梁。

是沟通那座坚不可摧的桥,激励着我,使我一次比一次开朗、活泼,一次比一次更加勇敢、坚强!

人际沟通作文高中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步入了信息时代,也逐渐适应了信息化的生活节奏。慢慢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成了人与电脑的交流。信息化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如果你要联系你的朋友,你还会用写信这个方式吗?当然不会了,如果你的手机上面没有“微信”这个功能,朋友,你就已经out了。当今社会,下至三四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上至耄耋老人,都有“微信”这个好朋友了!微信视频聊天代替了面对面的约会或聚餐;微信语音代替了往常的电话交流;微信红包代替了传统的现金方式;微信支付代替了银行卡。在微信里还有个朋友圈,他可强大了,不仅能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大家进行分享,而且还可以得到很多资讯。

除了生活方便,互联网在学习上不仅能帮助我上网,阅读,查资料,但是,所有事或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在我们享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渐渐地失去了很多。

现在每逢节假日,人们都会用微信朋友圈晒祝福的方式,取代传统的走亲访友。因为有了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到了过年大家可以足不出户的表达自己的祝福使得用传统方式来拜年的人已经不多了,特别是年轻人。我们都会在朋友圈,QQ,或者微博上说说新的一年,新的期望。然而这种方式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亲情变得越来越冷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电脑是一台机器,它不懂得理解,更不用说感情了,体会不了我们的真实想法。互联网下的交流平台只能是一种工具,没有办法用它来代替人们的感情沟通。随着人们的见面数量一次比一次的少,时间一次比一次的短,人们的友情和亲情被渐渐地淡忘,有的时候,很长时间不见,可能连别人的名字都不记得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是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才会增进感情。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那一刻,如果我们那时的心情只能与电脑进行倾诉,那将是多么可怕啊!

互联网时代将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支离破碎”,如果有一天,同学们不需要围坐在教室里一起学习,大家的工作也只需要在家面对电脑,购物通过网络,一日三餐通过外卖,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无味,多么没有人情,我们不需要进行感觉上的沟通与宣泄,那么我们人类与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呢?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如果这样“人际关系”这个词语将有可能从我们字典里消失。

人际沟通作文高中3

“邻居好,赛金宝。”足以说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如果不处理好人际关系,就与他人不合群,变得无人关心,孤僻冷清了;人,如果不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就没有真正的亲人和朋友了。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就不可置疑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有人际关系,就连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会有国际关系,如果关系处理的不妥,对于个人来讲还能过得去,但对于国家之间就不仅只会生发出仇恨,还往往会引起战争,结果受伤害的还是国中的老百姓,他们会死的死,伤的伤……永无安宁之日,这就是人际处理不当造成的严重后果。

有人会说:“你说的容易,那到底应该怎么搞好人际关系呢?”不要心急,古时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可以想刘备文采绝没有诸葛亮来得绝妙;论武艺,关羽和赵云足够甩他出几十条街那么远了。无才无能的他,为什么能让智绝的诸葛亮和武圣关羽甘愿到他的麾下,任凭他摆布,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人际关系处理的好,所以光凭这个,刘备就在三国之中称王称雄,投靠他的将领不计计数了。这不是搞好人际关系后所带来的好处吗?不仅有荣华富贵,更有忠心耿耿的部下誓死相随,怎么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呢?

除此之外,明朝的朱元璋也是如此,没有朋友与身世的时候,他就是一个乡下人,一个与世无争的小人物罢了,可自从他结交了许多能人义士之后,不但被尊为老大,甚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还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第一皇帝。从他随军起义直到称皇称帝的一路经历来看,其足以证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要想搞好人际关系,首先就得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为朋友有义不容辞,甘愿奉献的精神,只要你帮助他们一点,他就会更加全心全意地回报你,此消彼长,你们的关系就会如胶似漆,像亲兄弟。有时候,他还会为了你赴汤蹈火。这就是真正的朋友。

人际关系很重要,会处理人际关系更重要,而能搞好人际关系的也绝不是等闲之辈,而是佼佼者!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希望这世上不再有仇人或怨恨,而有更多的友谊与兄弟真情吧!

人际沟通作文高中4

小时候,院中看花开花落,花开三分,叶落十分,岁月静好。花叶共存,一方包容,一方贡献,如此才不负四季更迭,那时候我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要我学会包容,学会放弃一些自己的利益维护对方的利益,就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上学以来,我秉持这种观念一遍遍尝试去和同学们交往,确实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可似乎没有一个是真的可以交心的朋友。记得五六年级,认识过我自认为玩得好的女生,我和她交朋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她的喜欢,比如用自己仅有的生活费给她买她喜欢的小零食,甚至她把我对她物质上的补贴当作理所当然的时候,我都会认为这是她回应喜欢我的方式。后来终于明白,这种畸形的友情总是不能长久,单方面的付出和包容带来的是友情天秤的不平衡,这甚至不能算作是友情。

稍微长大一点儿,心里充满对友谊的渴望,努力探索着我所认知的交往方式。在我所有的交际圈里,最难把控的就是双性友谊交际圈。青春懵懂的时期,与异性稍微接近一点的距离,都能成为同性眼里不可理喻的存在。而我独独喜欢跟男生玩,不仅仅因为我的性格更像是男生,还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女生都是太敏感的动物,怕触伤所以不敢接近。我唯男生为友的想法与做法,导致我半个青春期都是在无尽的八卦与背后议论中度过。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交友处于极端状态,对人都是双标的存在,要么主动出击付出一切,要么拒绝好意一概不理。在交际瓶颈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建立新的交友观念,交际焦虑就成了我交往最大绊脚石。

现在,似乎更明白交友的最佳状态在于双方舒心,但是再好的感情也会有摩擦点。奶奶总是跟我说“你不要有最好的朋友,也不要对任何人有敌意”,我现在懂七分了。面对想要去认识的人,理应学会去迎合她想要的交往方式,由于人的情绪、感知各方面具有差异性,因而所能接受的交往方式也具有差异性。在一段可以维持的人际关系里,每个人都希望被信任,可每个人都存有私心,做不到完全信任他人,就不能强求他人完全信任于自己。即使有好朋友,也得留三分心思,而最好的朋友需十分真心十分信任,做不到就不要渴求。人活一世,但求朋友比敌人多。任何人都有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可是切莫树敌,无论面对谁都得将基本的寒暄做到位,朋友转为敌人很简单,敌人转为朋友很难。

早前听过一首歌《初恋旧爱新欢》,描绘了人在不同年龄段存有的不同爱情观念保持的爱情关系,“年轻人总不听劝,不纠结世事深浅”“成年人又忙着立业,谈感情避不开金钱”……初恋旧爱新欢,第几个才是你老伴?在爱情面前我们那么高贵,在现实面前又显得那么一文不值。不可否认有人牵手从校服到婚纱,也有人一生都无法有一份安定的爱情。爱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容易显现出自己所认知的人际关系存在的合理性与不足。一份稳固的爱情关系,不仅仅在于彼此的相互理解与包容,还在于距离的把控。离对方的敏感点远点,靠对方的舒适点近点,离对方的缺点远点,靠对方的优点近点,离对方的泪点远点,靠对方的笑点近点。每天靠近一点点,关系自然慢慢稳固,爱情如此,友情、亲情也是如此。

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于双方的包容,在于彼此的理解,在于距离的把控。面对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根据自己的内心选择进行感情深浅划分,选择有效的方式维持或开始自己想要与对方的关系。人际关系不局限于友情、爱情,它包括一切人与人接触产生的远近关系,在它面前,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些关系一旦确认就是永远,有些人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见了。我们都应该珍惜现有的关系,积极建立新的关系,做人类世界的主人,而不是被操控的木偶人。

人际沟通作文高中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性质,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父母眼中你是孩子,在老师心中你是学生,在领导手下你又是职员。不同的角色随时转换,想要处理的游刃有余,人际交往就变得尤为重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有人都希望身边的朋友是暖的,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是无私的,但是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往往事与愿违。除了自己,没有人会感同身受按你心中所想去做,因为任何人的思维只能做到无限接近,却永远做不到一致,既然这样请放宽对朋友的要求。

戴尔·卡耐基与李宗吾先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人性的优缺点,而后者更是用反讽的方式告诫了人际关系与成功的不可分割。有人的世界就会有纷扰,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学会沟通,试想一个面色凝重对你指责,批评你的缺点。而另一个人面带微笑对你赞扬一番,之后婉转告诉你哪些方面可以做到更好。你会更亲近哪一方?答案昭然若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浅显的道理所有人都懂,可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21世纪了,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与人的沟通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导致主体从客观中去佐证。这是一位心里学家发现的,很不巧的,这句话印证在大多数人身上,其实这是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就像老人所说拿有色眼镜去看世界一个道理,会让你不能客观的评价这个人的好坏,严重的,自以为是,误解他人,在心里给人贴上标签,抱着这种心态对待身边人,只能害人害己。

在职场生涯中,必然会存在竞争关系,有人得意晋升,就会有人失意贬黜,这时调整心态就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做到宠辱不惊,泰然处之!另一方面,要做到得意谦和低调,失意依旧蓬勃进取。不让人因为嫉妒而针对,亦不让自己因挫折而气馁。

内圣外王曾国藩,身居要职,为人和善,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使得邻里和睦,美名扬。人与人交往,有时就像照镜子,你包容善待他人,他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人际交往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他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交往作文 篇7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中,交往和协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既要学会与社会、与身边的人交往,还要学会协作。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想做最具竞争力的人,但他们是否明白,竞争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最具竞争力的人往往也是最善于协作的人。现代社会提倡在协作基础上的竞争。据我了解,当今一些选拔高科技人才的考试中,除了考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动手实验本事之外,还有几项指标,专门测评应试者与他人的协作本事和协作精神。这就是说,若想成为以后的高科技人才之一,善于协作是十分重要的素质之一。

协作不是协作者之间的简单的组合,而是需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不要说在人类的生活当中需要协作,就连在动物的世界里,也是需要互相协作的:大家都明白生活在非洲河流中的鳄鱼,生性凶猛残暴,经常伤害人、畜,令人畏惧。可谁又能想到,它和乖巧的千鸟居然是一对好朋友,从不加以伤害。每当鳄鱼饱餐之后,千鸟总要来替它整理一番,鳄鱼顺从的张开大嘴,让千鸟认真的替它打扫口腔卫生。鳄鱼有时会因为忘记了千鸟而闭上了嘴,千鸟用坚硬的羽毛,轻轻刺一下鳄鱼,它便立即张开嘴,让小鸟继续工作。感觉灵敏的千鸟,只要周围有动静,就一哄而散,叽喳乱叫。鳄鱼就会做好防备或逃跑。除了鳄鱼和千鸟,还有和睦相处的犀牛和犀牛鸟、相依为命的白蚁和披发虫等动物,都是在互相协作中生存下去的。

从以上几点来说,互相协作对人,对动物,对世界上有生命的任何一种东西都是十分重要的。于人协作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协作是建立在交往之上的,所以我们更要学会于人交往,这样才能更好的于人协作。我们,在交往中获得知识,在交往中建立友谊,在交往中成长。我们一来到人世,开始了于父母、亲人的交往,我们正是在他们的搂抱、亲吻、逗玩中长大的。我们也正是在教师的教育下,学会唱歌、跳舞、做游戏和各种知识的。如果我们生下来不于人交往,就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了。“狼孩”的杯具就证明了这一点。

上一篇: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下一篇:高考考前必看――考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