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2024-06-07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精选12篇)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篇1

2011年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2011年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在护理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在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护理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每位病人的护理安全

1.今年我院的手术量较去年进一步增长,恢复室全年共苏醒全麻病人7204例,手术结束时间相对集中,每天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苏醒工作,对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每位护士必须加强责任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管理好自己的病人,保证病人安全。

2.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对省内外媒体及报纸上有关护理安全方面的经验教训和个案进行分析,结合实例,对护士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育护士爱岗敬业,发扬慎独精神,遵守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防范差错事故。及时向全体护士传递护理部有关护理差错的信息及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3.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限期整改。

4.每天检查抢救物品、抢救药品,做到固定位置放置,无过期,无缺损。各种仪器和设备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和保养,保证常年处于备用状态,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无意外事件发生。.对医疗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并做好交接记录,预防院内感染,保证了医、护、患三者的健康安全。

(二)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

1.教育并监督各级护士优质完成各班岗位职责,认真执行《护理病历书写规范》、《护理质控标准》、《护理工作制度》等工作制度。2.随时检查护理质量,促进护士参与质量管理,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3.合理排班,力量均衡。

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在护理部督促检查中,我科护理病历书写有了明显改善。

(三)配合护理部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支持及组织护士准时参加护士继续再教育学习及参加护理本科考试。我科护士7人,大专1人,本科1人,本科在读5人,2.加强专科技能培训,定期对护士进行呼吸机、监护仪、微泵、除颤器等操作培训和练习。注重年轻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重点做好新入科护士(今年我科新分配合同护士1名)的技术操作培训,护理技术水平提高很快。今年派1名护士去心内ICU参观学习。

3.鼓励护理骨干做科研。

4.经常对年轻护士进行素质教育,不仅注重教会专业知识,更重视教会如何做人。

(四)积极配合医院和护理部做好其他工作 1.配合医院完成护士长的聘任工作,顺利交接。

2.积极完成医院和护理部交给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对照标准,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积极配合科室工作需求,今年泌尿外科,小儿外科,妇产科利用周末开展腔镜学习班,我们加班加点圆满完成病人的苏醒工作。受到科室的表扬。

4.协调好后勤,设备,水工,电工及财务科等部门工作,保证了全年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

5.修订完成绩效考核及工作量统计的办法,已经实施。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成效。

麻醉恢复室:张会娟

2011-11-22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篇2

麻醉恢复室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 是对手术麻醉病人进行严格观察与监测, 继续治疗直至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 此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 病人病情千变万化, 护士必须严密观察[1]。本院于2012年成立了麻醉恢复室, 恢复室的创建给全身麻醉苏醒病人提供了安全保障, 给连台手术减少了时间, 缩短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 充分提高了手术间的利用率。在苏醒过程中严密观察各项指标, 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完善的护理程序, 做到忙中不乱, 有效保障苏醒期病人的安全, 以确保病人安全度过苏醒期, 顺利安全返回病房,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1 麻醉恢复室应具备必需设备及护理人员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

1.1 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应备齐各种抢救用物

如急救车、除颤仪、各种气管导管、气管切开包、颈静脉穿刺包、人工呼吸球囊等。保证各抢救用物性能良好, 并放置于固定的位置。对各类应备的药物做到心中有数, 如血管活性药物、抗胆碱药物、强心药物、镇静药物、激素、脱水利尿剂、抗凝药物等, 并保证药物无变性并在有效期内。

1.2 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麻醉医学基础知识

了解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 掌握各种监测方法, 能熟练地施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法, 并能正确使用各种急救仪器。

1.3 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应具备对复苏期病人有效的监测治疗技能

(1) 病人入恢复室后连接麻醉机、氧气, 根据病人情况调节氧流量, 常规实施各项监测, 如心电监护心率 (HR) 、自动化无创性测压法 (NIBP) 、血氧饱和度 (SPO2) 等, 并15min记录各种参数1次。 (2) 进入恢复室的病人根据麻醉医师医嘱进行麻醉恢复工作。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指证[2]:意识及肌力恢复, 根据指令可睁眼、开口、舌外伸、握手等, 上肢可抬高10s以上;自主呼吸恢复良好, 无呼吸困难表现, 潮气量>5mL/kg, 肺活量>15mL/kg, 呼吸频率>15/min, 最大吸气负压-25cmH2O (1cmH2O=0.098kPa)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45mmHg (1mmHg=0.133kPa) ,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60mmHg (吸空气时) , PaO2>300 mmHg (吸纯氧时) ;咽喉反射恢复;鼻腔、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 (3) 严格按照拔管程序拔管, 拔管后注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破损, 牙齿有无松动, 并清洁口腔和面部。 (4) 明确麻醉苏醒进展情况[2]:按身体状况分成五个评定项目, 即活动力、呼吸、循环、意识、色泽, 总分>7分时提示可离开麻醉复苏室;不用评分者达到以下标准, 可转回病房, 意识清楚, 有定向力, 回答问题正确;呼吸平稳, 能深呼吸及咳嗽, SpO2>95%;血压及脉搏稳定30 min以上, 心电图无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改变。

2 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环节

2.1 详细交接

病人入麻醉恢复室后麻醉医师与恢复室护士进行详细交接[3]。内容包括: (1) 病人姓名、年龄、一般状况、麻醉方式及麻醉中情况、手术中方法及手术中的意外情况等; (2) 术中所用麻醉药物、骨骼肌松弛药物、镇痛类药物的种类、剂量和应用方法等; (3) 麻醉给药后的异常反应、手术过程中的意外、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气、血糖等; (4) 术中失血量、输血及输液情况以及尿量等。麻醉医师要提供完整的监测记录单,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专人守护

检查并了解各种引流管及静脉输液管道的功能, 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和有效引流, 及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注意保护和观察切口。病人进入麻醉恢复室, 特别是清醒病人, 心理复杂, 担心手术效果, 加之机体各器官功能不稳定, 易出现意外。护理人员应理解、安慰病人, 用和蔼的态度、恰当的语言向病人解释麻醉恢复期的必要性, 提供舒适的环境, 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担忧。

2.3 取合适体位

恢复时间延长者可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定时改变体位, 并做好皮肤护理, 防止压痕的发生。

2.4 其他

(1) 呕吐病人要及时清理呕吐物, 避免反流误吸。 (2) 主诉疼痛病人, 给予安抚、解释, 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病人带入的镇痛泵妥善固定, 保持镇痛泵有效泵入药液, 并观察镇痛泵效果。 (3) 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大手术长时间的内脏暴露, 术中大量输入冷的液体, 胸腔、腹腔大量低温液体的冲洗, 手术室环境温度过低, 出血、大量体腔液丢失、低体温可诱发寒战、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和苏醒延迟。故恢复室护理中应采取恰当的保温措施, 如热水袋的使用、液体及血液的加温、室温的调节, 使用热水袋时慎防烫伤。术后病人保持尿管通畅, 有排便、排尿主诉但无尿管者, 协助病人排便、排尿并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4) 全身麻醉苏醒过程中病人常有躁动现象, 妥善固定, 适当应用约束带约束病人腕部和膝关节上方10cm处, 以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为限度, 必要时用四头带固定胸腹部, 松紧适度[4], 严防坠床引起外伤、抓脱敷料或管道造成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躁动发生时护士随病人肢体活动, 保护其取于功能位。 (5) 在复苏过程中如遇到停电停气,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 病人出PACU时做到面部、头发、皮肤清洁, 衣着整齐, 卧位舒适安全, 在护送过程中携带氧气袋、便携式呼吸机。病人入病房后与病房护士认真做好交接并签字。

3 麻醉恢复室存在的安全隐患

3.1 环境

麻醉恢复室内单元不足不能及时满足术后麻醉病人的需要, 周转过快, 缩短监护时间, 增加术后风险;内部设施未能及时验收维修, 以致在监护过程中出现故障。

3.2 护理人员配备不全

由于手术量大, 恢复室病人多, 病人流动量大、周转率高, 护理操作频繁, 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 病人疾病种类多、病情危急抢救几率大, 工作预见性难, 也成为护理高风险因素。

3.3 急救药品配备不全

麻醉恢复期病人突发事件多、病情变化较快且复杂, 易发生急救药品配备不全、急救仪器功能不完好, 或者急救药品、器械用后未及时补充, 延误抢救时机造成病人死亡, 从而产生医疗纠纷[5,6]。

3.4 药理作用

由于麻醉药物、骨骼肌松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会使恢复期病人发生通气不畅、循环功能不稳定, 如未能及时治疗均可导致术后并发症。

3.5 病人及家属

术后病人疼痛、躁动、心理焦虑, 体内各系统都处于不稳定状态, 易发生坠床、自行拔管等隐患;护理人员言语不慎、解释未使其满意便会被投诉;家属维权意识增强,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不能正确认识护患关系, 易导致护患纠纷。

4 防范措施

加强麻醉护士专业知识培训, 增强风险意识, 定时检查维修各种仪器设备, 保证其完好可用性。备好各种急救药品, 定时检查, 杜绝过期药品的使用, 严密观察病人对药物的用药反应。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恢复室麻醉护士要有扎实的麻醉专科护理知识、较强的急救复苏技能, 能熟练操作各种监护及抢救设备,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岗位职责、诊疗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掌握越深, 技术才能的储备才会越雄厚, 素质才会越高。

5 小结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安全直接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质量, 从主观、客观分析护理全过程中易出现的各种问题, 即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实际操作流程、对各类隐患的分析, 并采取相应措施, 全面预见各种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专业护理人员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护理, 麻醉复苏期的病人平稳度过危险期安全返回病房, 保证麻醉恢复室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转。

参考文献

[1]丹雅琴.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 38 (7) :674-675.

[2]李乐之, 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72.

[3]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91-1396.

[4]彭小贝.单纯静脉麻醉患儿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5) :76.

[5]闫旭明, 刘志英, 邱银燕.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麻醉病人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28 (1A) :75-76.

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管理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46-01

麻醉恢复室是指麻醉后监测治疗的场所,是对手术麻醉后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及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1]。为了有效地保障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由于受麻醉、外科手术、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麻术后恢复早期是病人情况多变的高危期[2]。对这一阶段的观察可以减少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我院现有一个有2张监护床位的麻醉恢复室,对所有麻醉后手术患者进行集中严密的观察和监护,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l.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4年6月行全麻及区域麻醉手术病人7450例。其中全麻3230例,区域麻醉4220例。通过麻醉恢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2.方法

2.1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程序:(1)准时接岗:负责麻醉恢复室的药品和耗材的到位及有效期查对和补充。(2)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检查并打开各种仪器和设备。(3)接收病人:先接好呼吸机,再接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护;交接班时:麻醉和手术方法、体位、术中特殊情况、输血输液总量和全身皮肤情况等。给予患者常规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同时观察意识、循环功能和肌张力恢复情况。如果患者的病情有变化或不平稳,及时向医生汇报对症处理。(4)遵医嘱给吸痰、吸氧和拔管,并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应详细填写患者入室的时间、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监测数据、恢复室期间病情变化及处理、输血输液量、尿量等。(5)注意安全,防止患者坠床和躁动时损伤。(6)根据医嘱符合出室指标后安全送返病房,并向病房护士交班。(7)整理好各种物品器械。负责好呼吸机、监护仪的保养,使用登记。

2.2具體程序:(1)病人入室交接程序: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将病人从手术室送至麻醉恢复室途中,须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全麻插管病人需带简易呼吸气囊做人工呼吸。入麻醉恢复室后,立即将调试好的呼吸机接入病人气管导管口并保证有效呼吸。由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向麻醉恢复室医生和护士交班。内容为简要病史、诊断、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用药、生命体征变化、输液输血总量、术中情况、术中受压部位的皮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交接班后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根据医嘱对症处理。(2)监护护理程序:做好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电图的监测工作。麻醉苏醒期病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要及时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道问题,遵医嘱对症处理。拔出气管导管时给面罩吸氧;患者吸入空气的条件下,SpO2大于90%并能持续10min以上,患者能行自主呼吸或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14~30次/min,潮气量>5ml/kg[3]。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肢体运动、尿量及术后出血情况。病人感觉疼痛时可进行安全有效的镇痛;评价全麻病人的生命体征、四肢活动力、肌张力恢复情况及皮肤颜色,特殊病人按需护理。

(3)病人出室程序:护士根据患者麻醉恢复情况,患者神志清醒;定向力、肌张力、呼吸恢复满意;咳嗽、吞咽等保护性反射恢复;血压、心率改变不超过术前静息值20%,且维持稳定30分钟以上。护士要求出室时由麻醉医生对病人苏醒程度做综合评价。其评价苏醒程度依据:患者呼吸功能正常,能有效进行深咳嗽和呼吸;患者意识清醒,可回答医护人员的问题;患者肌张力恢复,且四肢活动自如;患者血压、心率平稳,皮肤颜色红润;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者病情重不能拔管脱离氧气的患者需转送到ICU继续监测护理[4]。凡达到4分以上者,才能离开恢复室。病人出室时由麻醉医生和护工一起将其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班。

3.结果

通过对3230例全麻及4220例区域麻醉手术病人进行麻醉恢复期监护,所有患者都得到安全舒适的照顾。通过麻醉恢复室的应用复苏成功率达99%,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并发症41例,无差错及事故发生。

4.结论

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患者在手术前到术后康复的全程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而麻醉恢复期护理又是围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5]。麻醉恢复室的成立,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还可增加手术床的周转。由于应用了护理程序化流程,规范了抢救程序和医护人员的规范行为,有效地协调了整个工作的流程,科学地实施优质、高效、安全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自我院开展麻醉恢复室以来,患者在麻醉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意外显著减少,体现了麻醉恢复室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模式,有效保障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媛.麻醉恢复室规范化护理模式管理[J].吉林医学,2011,32(27):5829-5830.

[2]黄惠群.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程序化管理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41-2042.

[3]李秀芬.麻醉恢复室患者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30):

2745.

[4]邓曼丽.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浅析[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8,22(4):1100.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篇4

麻醉复苏室岗位职责

一、麻醉复苏室是麻醉科实施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保证麻醉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二、麻醉科主任负责PACU的组织领导工作,中级以上麻醉医师主管,具备执业资质的麻醉医师及护士从事PACU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三、常规检查药品、器械用具、仪器设备。

四、严格执行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做好交接,如实记录。如遇重大变化,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通知主管医师、科主任共同处理。如有他科情况,即请有关医师会诊、处理。

五、严格掌握病人回病房标准,并护送病人返回病房。

六、病情危重或特殊病例、麻醉苏醒延迟等转入ICU。

内镜室护理工作制度 篇5

一、微笑服务,做到有问必答,耐心解释。

二、负责预约患者检查日期,准确安排好序号。为患者提供检查前后的健康指导。告知患者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三、做胃镜检查的患者,预约人员在检查前须询问有无禁食、禁水;做肠镜的患者须询问肠道清洁情况。

四、严格查对制度,禁止出现患者和检查项目张冠李戴现象。

五、预约特殊治疗的患者,须及时写在黑板上,并及时通知检查医生。

六、负责给患者发放鞋套,安排、引导患者进入诊疗区,患者家属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进入诊疗区,闲杂人员不得进入,向患者简单介绍环境和注意事项,负责指导胃镜患者口服咽部麻药,指导肠镜患者更换好检查裤。

七、将患者资料准确地输入电脑和记录在登记本。

八、发送门诊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做好登记。

九、维持预约和候诊区的秩序,保持地面、物品整洁。

十、负责观察麻醉患者和暂时留观的检查患者,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医生。

十一、负责门诊、住院病人的收费工作,不得出现漏费、重复收费现象。

十二、工作结束后关好水电、门窗、空调等。

内镜消毒隔离护士职责

一、负责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工作,并确保无任何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个人的防护,穿戴好防护用品。

三、每天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并做好登记,出现异常及时向上级报告。协助医生

四、做好所有胃肠镜,每季度的细菌学的监测。

五、负责每天消毒室的紫外线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每季度监测一次紫外线强度并做好登记。

六、严格按照《消毒规范》清洗、消毒内镜,如有差错,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

七、负责每天内镜的消毒登记工作,须逐项填写,不得遗漏。

八、所有用品每日均应消毒,同时需用消毒剂刷洗清洗槽。

九、消毒结束后负责将内镜吹干并送至镜柜,镜柜每日通风40分钟,每周清洁和紫外线消毒一次。

十、负责每天所用活检钳、各种器械的清洗,送去供应室消毒,并记录。

十一、随时保持消毒室地面、桌面的干爽,无污迹,保持盛装内镜的容器干燥,无污迹。

十二、工作结束后,检查消毒室的水、电、气、吸引、门窗、空调等是否关好。

十三、各种登记本需定位放置,及时登记,专人保管。

内窥镜室护士工作制度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不无故离岗。

三、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准确及时的配合医生完成各项工作,及时送检组织标本。

四、与患者沟通,认真做好检查前、中、后的告知工作。检查中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五、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各种检查镜每日使用前后按规范浸泡、清洗;紫外线空气消毒及时;室内物品表面及地面每日两次用消毒液擦拭;水池清洁消毒彻底;医疗垃圾按规范分类;操作后严格终末消毒。

六、各种检查镜分类放置,定期检查。做好器械保养工作。

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各种登记。

八、科内抢救物品及药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处于备用状态。

九、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

十、参加护理业务学习,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

内镜室安全制度

一、内镜室具有仪器多、管道多、线路多等特点,因此必须设立安全制度。

二、巡视水电、仪器、管道、门窗等的安全情况并做好登记。

三、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内容包括仪器、药品及水电安全等情况,并做好登记。

内镜室仪器管理制度

一、所有仪器必须造册登记,使用后认真保养。

二、仪器使用必须按操作规程。

三、各种仪器出入,维修及报废必须做好登记,内容包括日期、型号、维修原因及签名等,以保证检查、治疗顺利进行。

四、所有仪器、物品未经允许,进修医师一律不准动用。

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工作流程 篇6

一、白(化液班)

1、正确执行医嘱,负责门诊病人输液配制工作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核对输液卡并瓶签药物一致后方可配药;

(3)、急救危重病人优先配药,抗生素现配现用,时间性用药的按时准备;

(4)、注意配伍禁,忌避光要求。

2、上班前把化液室内所需物品准备齐全,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及时清理用品。

二、白(主班)

1、正确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负责门诊病人的静脉输液操作;

2、协助巡视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协助接瓶工作;

3、协助维持输液室内输液秩序,保持输液室内环境整洁;

4、上班前准备好输液所需的物品,如敷贴、棉签及消毒液的更换等。

三、白(肌注班)

1、正确执行医嘱,负责门诊病人的肌肉注射、皮试、静脉推注等操作;

2、协助白班完成输液工作;

3、协助巡视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及接瓶工作;

4、上班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包括皮试药物,消毒物品等,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

四、白(巡回班)

1、负责清点医疗器械,急救药品的数量,有效期并记录签名,并维护好医疗器械,保证功能正常;

2、整理抢救室、留观室内的床单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清点科室内固定用物,如被套、大单、震荡器、微泵等;

3、负责输液病人的巡视观察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普通病人1h/次,危重病人15分钟/次,做好输液巡视单的记录工作;

4、负责接瓶工作,维持输液病人秩序,保持输液液室环境整洁。

5、协助医生进行急诊病人抢救工作;

6、更换科室内消毒液,每周二、五更换治疗盘及盘内物品,送至供应室消毒,并做好各项登记工作。

五、中(连班)

1、认真交接班,清点科室内物品;

2、负责中班时间内输液室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六、夜(值班)

1、认真交接班,接班后清点科室内固定用物,并登记;

2、负责夜班时间内输液室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正确执行医嘱,严

格三查八对;

3、负责输液室、留观室、抢救室的空气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工作。

夏季

白班

07:30——11:0008

13:30——16:3013

中(连班)

07:30——14:0008

夜(值班)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篇7

1麻醉恢复室的建制

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 麻醉恢复室内医疗方面由分管的主治医师负责;护理方面由麻醉恢复室护士长负责管理工作。恢复室护士必须在麻醉医师指导下工作。麻醉恢复室设在手术室内, 有2个门, 一个门是出口, 靠近手术室大门;另一个门通向手术室走廊, 便于接手术后患者。其床位数与手术台的比例为1∶1.5~2∶1, 床与床之间相距≥1.2m, 每个病室以放置3~6张病床为宜。

2麻醉恢复室的设备及药品

2.1 环境

环境安静、清洁、光线充足。温度保持在20~26℃, 湿度50%~60%, 设有层流系统和换气系统, 每月进行空气细菌监测, 保持室内清洁。

2.2 设备

墙上配有足够的电源插头, 设有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压缩空气源等。

2.3 抢救物品

恢复室应备有急救车、除颤仪、喉镜、各种规格的气管导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气囊、呼吸机、深静脉穿刺包、口咽通气管和负压吸引装置等抢救物品。

2.4 药品

恢复室应备有升压药、降压药、抗胆碱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镇静药、肌松药、激素、抗生素、中枢兴奋药、凝血药、抗凝药和利尿剂等。

3护理人员的安排

3.1 护理人员数量

麻醉恢复室编设护士长1名, 病床与护士之比为普通患者2∶1~3∶1, 高危患者1∶1。

3.2 护理人员任职条件

麻醉恢复室的护士长及护士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护士除接受麻醉恢复室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外, 还应具有细致的观察力, 高度的警觉性和责任心, 能够及时发现并鉴别病情变化, 快速准确地配合医师治疗和抢救。恢复室护士能熟悉各种型号的监护仪、呼吸机和麻醉机、心电除颤设备、血气分析仪、输液泵的使用;掌握气管插管、面罩给氧、吸痰等呼吸道管理技术。

3.3 护理人员的职责

与主治麻醉医师交接患者后, 护士应迅速准确地给患者建立有效的监测治疗, 包括呼吸机、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认真而详细地填写恢复室患者护理记录单, 10min记录生命体征1次, 而高危患者则3~5min记录1次, 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通知有关医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掌握患者拔管指征:生命体征平稳, 血氧饱和度≥95%, 意识清楚, 肌力恢复, 循环稳定。掌握患者离开恢复室标准:拔管后观察30min以上, 生命体征平稳, 由麻醉医师决定送回病房。

4护理工作程序

4.1 患者入恢复室的标准

凡麻醉后患者未清醒、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肌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未拔除者, 由麻醉医师护送至恢复室继续进行监测治疗。

4.2 交接班

麻醉医师将患者送入恢复室, 首先向护士介绍病情, 包括: (1) 施用的麻醉方法; (2) 应用何种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3) 术中的病情变化, 经过何种药物治疗, 效果如何: (4) 术中失血量、输血及补液量以及尿量各多少等。

4.3 监测病情

患者送入恢复室后, 立即给予各项监测措施, 如呼吸机、心电监测、血压、二氧化碳、血氧饱和度等, 并记录各种参数,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肌张力的恢复情况等。如发现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 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并报告医师, 配合医师进行治疗抢救。

4.4 填写麻醉恢复室护理记录单并评分

按麻醉恢复室护理记录单格式填写患者入室时间、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监测数据、恢复室期间病情变化及处理、输血输液量、尿量等记录、普通患者10min 1次, 危重患者3~5min记录1次, 按恢复室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 当患者评分符合出室标准时, 便可出室回到原病房。如果患者评分不满意时, 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商议决定患者是否转到重症监护室。

4.5 掌握拔管指征

遵医嘱拔除气管导管。拔管方法:吸净气管及口腔内分泌物, 放气管套囊内的气体, 将气管导管拔出, 然后出牙垫, 嘱患者咳嗽排痰, 清理口腔。拔管后观察30min,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经麻醉医师签字后, 由麻醉医师和恢复室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 与病房护士交班。病情较重的患者需送入ICU继续监护治疗。必要时可携带简易呼吸囊及掌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有利于护送途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5体会

创建规范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 不但可以减少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的停留时间、充分提高手术室的利用效率, 而且通过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严密监护, 提高了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性, 减少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或意外。通过对19 200例手术患者的恢复期监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或意外, 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很强的实用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麻醉术后恢复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8

【关键词】麻醉术;恢复期;护理

一般来说,全身麻醉一定比局部麻醉安全,因为它是由医生全程控制的。但是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间,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相应地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手术完毕,返回病房,但麻醉对患者的影响并未彻底消除,此时患者未完全清醒,自身的保护性反射比较弱,再加上手术的创伤,各类麻醉药物及麻醉辅助药物的特殊作用,均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血压剧降、心律紊乱、喉头痉挛、上呼吸道梗阻、甚至心搏骤停等[1],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手术期间。为此,我们对麻醉术后恢复期的临床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全身麻醉术后恢复室的安全防护方法与效果。

1 一般护理:

1.1 患者入麻醉恢复室后,妥善安置,根据麻醉方式采取体位,做好麻醉师和手术室

的交接工作,了解术中情况,肌松药的剂量、用药时间、追加用药剂量及时间;术中主要的合并症等。核对患者姓名、手术、名称、带人药物名称;输血者需再次核对并签名,交接病历并记录签字。

1.2 备好各种急救药物及监测仪器,患者入室后根据年龄、麻醉方式、术中情况,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每5~15min观察记录一次,直至稳定为止。同时记录体温、苏醒时间、肢体感觉运动恢复的时间,发生并发症的处理结果,在室停留时间等。

1.3 注意保暖:调节室温、加盖毛毯,减少身体大面积暴露引起的不利影响,如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麻醉药在體内清除事件延长等。

1.4 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及椎管阻滞麻的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呼吸的频率和节律,及时清除呼吸道、口咽分泌物。

1.5饮食护理 合理安排膳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高纤维素饮食可使大便维持一定的体积并成形,维持成人正常排便的食物纤维摄取量为每日20g。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使肠蠕动加快。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在2~3L,睡前喝一杯蜂蜜水或清晨空腹饮一杯淡盐开水均有助于大便通畅[2]。

2呼吸道的管理

病人进入PACU后,均应注意吸痰。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口、鼻腔内分泌物。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氧饱和度及其他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发现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5%,应立即检查螺旋管与导管连接是否松脱;导管气囊是否漏气以致导管滑出气道;导管是否被分泌物堵塞;氧气压力是否不足等等,这些情况均应一一排除。

掌握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指征:即呼之睁眼、眼神正常,吞咽咳嗽反射存在;循环稳定,血压、脉搏、心率在正常范围;自主呼吸次数≥9次/分、潮气量≥7ml/kg;脱氧5min脉搏氧饱和度≥95%;肌肉松弛程度:握手有力、抬头5秒;引流量<200ml/h;拔管前充分吸痰[3]。拔管后如无禁忌,头偏向一侧氧气雾化吸入10min,观察15~30min送回病房。

3 心理护理。

手术完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特别是清醒患者心理复杂,担心手术效果,加之机体各器官功能不稳定,极易出现意外。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安慰患者,用和蔼的态度,恰当的语言向患者解释麻醉恢复期的必要性,提供舒适的环境,合适的体位,全面的监测,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担忧,同时做好完善的止痛。

4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拓宽,操作难度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预防和及时处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4.1咽喉异物感

我院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都采用全身麻醉,在病人意识消失后行气管内置管,因而手术后,病人会感觉到咽喉有异物感,本组在拔管后常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对消失咽喉部不适十分有效。

4.2发冷、寒颤

大部份手术室的温度,都维持在摄氏二十度至二十五度之间,手术的时间愈长,病人暴露在低温的情况愈久,造成了体温过低的现象。所以手术中就要注意输液和冲洗液温度的适当,冲洗腹部的溶液也应事先加温,术后仍有寒颤时,可给予杜冷丁10~20mg静推一般就可改善,通常术后1~2小时即可恢复正常[4]。

4.3恶心、呕吐

主要是由于术中充气,CO2对膈肌刺激或高碳酸血症引起。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并指导患者用手按压伤口,减轻呕吐时腹压增加对伤口的影响,如呕吐剧烈,可按医嘱给予止吐剂。

5 讨论

全身麻醉是吸入了麻醉药或静脉内注入麻醉药后,抑制大脑皮质,使患者暂时失去知觉,在无痛觉安睡的情况下保证各种手术的完成。全身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呼吸由机器控制,供氧得到保证,一切生命指标如血压、心跳均在正常范围,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不会引起脑缺氧。在全身麻醉过程中,虽然患者失去意识,但麻醉过后,患者逐渐清醒,一切恢复正常,如同睡了一觉醒来,对患者智力不产生影响。许多家长都担心全身麻醉会不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负面影响,是否影响智力、记忆力等,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麻醉恢复室是手术后患者麻醉恢复场所,也是麻醉科重要责任岗位之一。对于手术后患者的安全保障和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后由于术中麻醉用药仍有残余作用,部分患者保护性发射未完全恢复正常,易发生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出血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因此患者术后仍需要在严密监控下恢复,防止意外情况发生。PAVU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各种设备和监护仪器,对术后患者麻醉恢复过程进行监护和治疗,早期发现和处理手术麻醉后并发症,确保手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或者离院。

参考文献:

[1] 黄荣杏、陈秀杰、张 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7)

[2] 钱佩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5卷(3).

[3] 自智萍,易亚玲,王 琦,等.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05,26(5):463.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篇9

1、认真学习十五项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

事故的发生。

2、加强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熟悉和掌握透析室的质量考

评标准、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有目标、有重点的进行护理管理。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科内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科内讲课,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4、今年三月份医院对透析室要进行扩建,扩建后增加机器的台

数,同时还要开展新项目,如开展急诊、传染病人的透析,开展血液灌流和中心静脉置管等新业务,利用这次扩建的时间,科里护理人员到三级以上医院透析室,学习有关急诊、传染病人的管理,以及血液灌流等新技术。

5、加强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如内瘘的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的护

理、饮食的护理等。按规范要求对首次透析患者常规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病毒标志物的检查,对维持透析的患者每半年一次进行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按要求给工作人员做了一次体检。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每月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监测,每季度进行内毒素的监测,每三至六个月进行主机的消毒。

6、业务培训和在职教育方面,争取有两名护士在三级医院培训三

个月,把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带回来,以改进透析室的护理工作,新进护士争取今年参加岗位培训,取得上岗证。

7、透析室扩建后,随着急诊、传染病人的透析和新项目的开展,工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篇10

2018年骨科护理小结

护理工作特别锻炼人的耐心和心理素质,用心去做,使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可上一个台阶。面对病人因病痛的折磨而痛苦万分,看到他们的家人因你的护理工作做的好而对你万分感谢,这时你的心里总有一分安慰和收获的喜悦。尽管我的实习工作六个月左右,但却成为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以下就是我制定的护理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护理工作实习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

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期间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了护士自我鉴定。

以上是我的实习总结。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018年麻醉科医生工作总结

本人自xxxx年7月从xxx医科大学毕业后即到单位参加工作,经各位上级医师指导及自己的努力,于xxxx年顺利的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注册,现在将本人作为住院医师的两年间的工作情况总结一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总书记的“xxxx”等重要思想,并努力领悟党的xx大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临床工作中,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积极配合医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如配合学校完成新生入学体检等。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麻醉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医学及麻醉学的学术会议、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等各种基本的麻醉技术,在科室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现在能独立完成日常的手术麻醉及急诊手术的麻醉,并且在科主任及各位上级医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麻醉、操作及手术当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处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麻醉意外与医疗事故的发生,如手术前访视病人时,诚心的去与病人沟通,减 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在术前达到最好的身心状态。手术时,尽量与手术医师配合好,满足手术医师对麻醉的要求,以便达到麻醉的平稳、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完成。每做完一台手术麻醉后自己都会认真总结,总结麻醉失败的教训或成功的心得,以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在值班时,也曾参与过多次危、急、重的病人的抢救与治疗,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处理好临床工作中的疑难病例,而临床实践又可以使理论更加扎实与完善。

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医院迎来了全国性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际工作中,切实的贯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思想,为了病人的一切,急病人之所急,尽己所能帮患者尽快解决病痛之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病人了解医生仍然是值得信任的人。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本地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医院的80位PA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63份, 有效回收率为78.8%。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PACU护士压力源量表和应对量表3部分。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性质自行编制, 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共7个条目。 7个分量表分别为PACU护士的主要压力源的分块, 包括:复苏病人心理压力、病人在复苏的时候出现的突发事件, 知识和技能, 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生活事件及晋升和奖励7个方面。以1-4分的形式记分, 1表示研究对象感到没有压力, 2表示研究对象有一些压力, 3表示研究对象有较大的压力, 4表示研究对象压力很大, 得分越高说明该条压力源所带来的压力程度越大。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压力来源

2.1 拔管的压力

病人进入PACU, 麻醉药、肌松药仍然发挥作用, 残余药效对机体仍有很大影响。影响病人意识、呼吸和循环的恢复。在全身麻醉病人复苏期间, 存在许多潜在护理风险[6]。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低氧血症, 呕吐误吸, 喉头痉挛, 舌根后坠, 手术后病人通常切口疼痛, 气管插管对咽喉部黏膜的刺激、压迫, 留置尿管的刺激不适, 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呼吸浅快, 使病人难以耐受、烦躁不安, 可表现为躁动。小孩全身麻醉插管拔管后对缺氧耐受性极差。呛咳反应则与麻醉浅时病人不能耐受气管导管以及交感副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有关, 病人表现为屏气。

2.2 PACU病人高峰时段集中

通常平均手术80台~90台, 多为接台手术, 涉及多个学科手术, 周转较快, 手术一般从08:30开始, 12:00~13:00结束。因此病人送入麻醉恢复室的时间也相对集中在这一时段, 造成PACU床位紧张, PACU工作量大, 护理人员相对少, 给PACU的护理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

2.3 镇痛病人的管理

镇痛泵大量使用于临床, 不仅减轻病人痛苦, 增加病人舒适度, 而且减轻了因疼痛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在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 首先要检查镇痛泵的连接情况及泵体、管道有无漏液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认真检查电池电量, 及时进行镇痛效果的评估, 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及时处理。如是硬膜外导管还要担心出汗和翻身等原因导致硬膜外导管的脱落而影响使用, 以及使用自控药物键, 部分病人因为好奇会反复按动, 这样使风险性加强。

2.4 毒麻药的管理

PACU是使用毒麻药的集中地方, 大量的麻醉药品使用, 管理尤为重要。以防麻醉药品的滥用、丢失。

2.5 内镜中心的麻醉配合

每天由1名麻醉师和3名或4名麻醉护士共同完成100台内镜手术, 较大的工作量需要对每一个病人进行正确的评估, 给药的剂量, 术中的观察, 特殊情况的处理, 复苏的管理, 这种工作环境和较大的工作量对PACU同样也是挑战。

2.6 知识和技能

不断需要进行学习和更新知识, PACU护理工作专业性强, 护理内容与护理重点都不同于病房和手术室护士。要求麻醉护士必须具备麻醉苏醒相关的特殊护理技能、极强的交流协作及应变能力, 以便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2.7 人际关系和生活事件

包括医护之间、护护之间、护患之间, 这几种关系中护患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

2.8 晋升的压力

正常工作之外,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积累, 需要不停充实来提高自己。

3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 剔除回答不完善的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63份, 有效回收率为78.8%。

3.1 PACU护士的一般统计学资料

所调查的63名护士全部为女性, 年龄21岁~42岁 (29.6岁±7. 7岁) ;文化程度:硕士研究生;职称:副主任合计;从事PACU工作的年限:2年~21年 (6年±0.5年) 。

3.2 PACU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程度 (见表1)

4 PACU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

4.1 复苏前的准备

术前1 d对全身麻醉复苏病人进行随访, 了解病人术前心理状态, 术前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病人的术前焦虑, 对增强病人对护理治疗的信心、消除紧张不安情绪和不良应激有重要价值[7]。因此, 加强沟通, 以更好地配合复苏工作。同时统计复苏的病人人数, 更为合理的, 弹性化的安排工作。

4.2 加强责任心

主动护理是医疗纠纷减少的条件之一[8], 密切观察病人的变化专人检查PACU 各种抢救仪器, 保证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检查呼吸机并调配设置到待机状态, 将各项参数设置, 备好肌松剂拮抗药, 将吸痰管、氧气面罩、口咽通气道等必需用品放置在固定位置, 随手可及, 以避免高峰时段病人多时出现护理盲点。

4.3 严格交接工作

PACU护士必须与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做好严格交接工作, 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术前、术中情况, 如既往疾病史、术前病人心理状态和全身状况;术中出血量、麻醉药和特殊用药情况, 各种引流管道、静脉通道是否通畅等, 同时检查病人的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收费单是否齐全。PACU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应变、协调和沟通能力, 熟练的专业技术及过硬的理论知识, 才能更专业地观察到病人病情的细微变化, 为围麻醉期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严格执行拔管指征, 若病人出现低氧血症, 应立即进行有效给氧, 必要时配合麻醉医师行机械通气。

4.4 业务培训

加强专业技术及理论培训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是预防风险发生的根本。针对PACU护士特点采取不同层次培训, 改进工作流程, 缩短应急反应时间, 提高应急能力。了解护理风险常见事件及发生的频率, 并针对性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预警意识, 尽量做到预防为主, 及早做好应对措施, 这样才能确保病人的护理安全并减少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及伤害[9]。

4.5 镇痛泵管理

镇痛泵的集中、统一、专人配置,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原则。制定了镇痛泵使用流程, 观察并记录应用镇痛药物的剂量和效果, 正确使用镇痛装置, 在搬动病人时避免管道折叠、脱落、扭曲[10]。对镇痛装置进行妥善固定, 防止病人转运过程中出现脱管。向病人做好镇痛泵的反复宣教和随访工作。

4.6 毒麻药的管理

手术室是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集中场所, 对于毒麻药的管理, 有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核对制度, 自觉遵守药品的管理制度。保证手术室药品的完整性、有效性、安全性。

4.7 科室氛围

针对复苏室工作量大, 工作繁忙, 科室进行了人员的合理安排, 严格的奖惩分明制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分批参加旅游, 组织爬山, 舞蹈, 加强了劳逸结合, 同时也放松了紧张情绪。

5 小结

PACU护士的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好的应对行为, 能较多地选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而少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从而促进护理人员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少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谢荣.麻醉学[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1.

[2]Androws G.Life events stress,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Journal of Nerve Mental Dis-ease, 1978, 166:307-316.

[3]茅志娟, 俞杰.临床护士心理状态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 2000, 2 (1) :48.

[4]陈建华, 何文.心血管病房护士心理素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1998, 13 (2) :14.

[5]Heuer-L, Bengiamia M, Downey VW, et al.Nenatal intensive carenurse stressors:An American study[J].Br J Nurs, 1996, 5 (18) :1126-1130.

[6]吴丽仙, 彭凌.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 2007, 6 (7) :488-489.

[7]Johnson JE.Effects of accurate expectations about sensation onsensory and Distress components of pain[J].J Personality SocialPychology, 1973, 27 (2) :261.

[8]纪文英, 郑爱英, 黄泽泓.建立医疗管理体系主动预防医疗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14 (1) :65-66.

[9]张小红, 齐荣荣.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复苏期潜在护理风险及对策[J].新疆医学, 2010, 40 (10) :102-104.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总结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 其中男48例, 女32例, 年龄38~67岁,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n=40) 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 (n=40) 给予覆盖保温毯、输液加温仪等护理干预措施,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具体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 术中严密监测呼吸、心率等一般生命体征, 术毕都给予镇痛泵止痛治疗。对照组依照手术室的护理常规, 调节室间温度至23℃恒温状态。观察组在除了调节室温外, 术中采用输液加温仪对输注的液体和血液进行加热, 保障液体的温度与人体温度相近, 避免术中对腹腔内血管的刺激。另外术中使用的冲洗液也提前加热至38℃, 使冲洗的液体温度与人体温度相近, 以减少在冲洗过程中降低患者的体温。同时在患者裸露部位使用保温毯等保温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1.3.1 监测术前、术中及术后患者的体温, 由于患者处于全麻状态, 意识欠清, 所以使用麻醉机配备的体温探测仪测量体温为准。

1.3.2 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及复苏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当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体温

在术前两组患者体温未见明显差异, 二者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在术中及术后观察组患者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拔管及复苏的时间

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苏醒及复苏全过程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说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期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结论

患胃癌而死亡的人数占恶性肿瘤总的死亡人数的23.2%, 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的首位致死因素[3]。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 但是手术作为一种外界刺激因素, 常常在术中及术后引起患者生理上的变化, 使机体的自身免疫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有文献记载[4], 术后患者大约有40%~65%的人可发生低体温。虽然一般情况下低体温不构成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 但是一旦发生低体温, 随着人体对氧气需求量的增加, 能够明显增加心血管功能储备不良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严重低体温甚至可以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严重威胁到术后患者的生命。

之所以需要在术中进行保温的干预措施, 是因为首先胃癌患者本身久病体弱或皮下脂肪很少导致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差, 再加上麻醉药对机体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 很容易引起体温的变化;其次在手术过程中, 暴露于室温的腹腔, 在大量冷液体的冲洗下, 使得体温明显下降, 而且在术中需要输液及输血, 在这些冷液体的输注下, 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体温;再次在术中患者长期暴露于手术室, 通过传导、辐射、对流等形式使体温下降, 尤其是患者的四肢裸露于空气中, 不利于维持体温, 所以在术中对患者进行保温措施, 保障患者体温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5]。所以我们通过术中对输注的液体、血液及冲洗液均进行了加热, 使得温度与患者体温相近, 同时在患者裸露部位覆盖保温毯等保温干预措施, 保障患者在术中体温的恒定, 防止了因低体温而导致的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

本次研究表明在手术前两组患者体温未见明显差异 (P>0.05) , 但是在术中及术后观察组患者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经过保温干预措施后维持了患者体温的稳定。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苏醒及复苏全过程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说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期明显短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所以说在术中给予保温等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改善患者体温, 可以缩短麻醉恢复的时间, 减少相关并发症。而且通过护理干预还能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鼓励, 让他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给予的温暖,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 使患者在舒适自然的环境中苏醒,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护患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保温毯、输液加温仪等保温措施, 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温度及拔管、复苏时间。结果 在术前两组患者体温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是在术中及术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苏醒及复苏全过程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术中给予保温等干预措施是有必要的, 能明显缩短患者麻醉恢复期。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麻醉恢复期,护理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文华.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 2007, 17 (134) :53.[1]王文华.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 2007, 17 (134) :53.

[2]汪凡, 黄文起, 黄雄庆, 等.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17 (4) :216.[2]汪凡, 黄文起, 黄雄庆, 等.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17 (4) :216.

[3]孙秀娣, 牧人, 周有尚, 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中华肿瘤学杂志, 2004, 26 (1) :4-9.[3]孙秀娣, 牧人, 周有尚, 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中华肿瘤学杂志, 2004, 26 (1) :4-9.

[4]刘小颖, 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8, 23 (9) :712.[4]刘小颖, 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8, 23 (9) :712.

上一篇:一年级课间十分钟作文下一篇:人际交往反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