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护理

2024-07-14

麻醉后护理(精选12篇)

麻醉后护理 篇1

当肛门直肠疾病患者入院后,往往想法很多,如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怀疑不易治疗、担心预后不佳,因此精神紧张,神志不安。护理人员应细心了解,详细分析患者的思想状况,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消除影响治疗的障碍,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手术的各种麻醉进行精心的护理配合,以利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1 全身麻醉护理

(1)一般护理:手术后患者回到病房,护士应立即协助将患者搬至床上,动作要轻稳。全麻患者应取平卧位,头转向一侧,便于呼吸道护理。同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并记录。当面点清液体、输血量及各种药品,检查引流管及导管的通畅,检查伤口有无渗血。(2)全麻患者应备清洁盘1个,内放开口器1个,舌钳1把,纱布若干块,另备氧气、吸引器等。(3)保持呼吸道通畅,全身麻醉后或麻醉中辅助药物应用过多,或用量过大,均会致患者延期苏醒,为了维持呼吸道通畅,常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插入咽或鼻咽导气管。每10~20min需要检查周围毛细血管床的反应、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湿润度等,观察呼吸频率,有无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呼吸急促、表浅、紫绀、鼻翼煽动和呼吸衰竭。气管内全身麻醉后要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者应面罩给氧。注意呕吐,发生呕吐后立即清除口腔内呕吐物、防止误吸。长期不清醒者,检查瞳孔反应、大小、脉搏与呼吸的变化。(4)全麻患者在苏醒过程中要经过兴奋期,必须妥善护理,防止发生坠床。要防止患者扯去敷料或拔掉治疗插管等。(5)小儿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取头低足高位,侧卧45°,每隔2~3h更换体位1次,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与体温,注意防止呕吐、误吸,监测护理直至患儿完全清醒为止。

2 腰椎麻醉护理

(1)做思想工作,取得患者配合。(2)体位:腰椎麻醉、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去杭平卧位6h左右,以免引起头痛,每2h测微血压、脉搏、呼吸与体温1次,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待患者血压稳定后,方可酌情改变体位。总之,任何体位都要使患者感到舒适。(3)伤面的观察:术后应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伤口有无感染等情况,伤口渗血、渗液要及时更换敷料,加压包扎,注意丁字带的松紧度。如果因为腹带包扎过紧出现呼吸困难或急促时,应先检查腹带松紧度,给予适当调整后再继续观察。

3 局部麻醉护理

局部麻醉至今在临床应用较广泛,所用的局麻药已达10余种之多,它不仅起效迅速和满足不同手术所需的麻醉时效,而且在有效的浓度内全身毒性低,局部麻醉患者完全清醒,但患者由于体质状况及个体差异,机体对耐受药量的能力不同,麻醉药品毒性反应也不同,为了安全性,麻醉后必须密切观察,给予必要的护理。局部麻醉以黏膜表现麻醉、局部浸润、区域阻滞和周围神经支阻滞最为常用,一般小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较多。麻醉时少数患者因情绪过分紧张,加之麻醉药物的毒性反应,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虚脱等现象,应继续在麻醉恢复室观察处理,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如患者虚脱、恶心、呕吐比较严重者,可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和补充血容量,直至症状缓解。如患者在门诊手术后出现头晕、恶心或呕吐等,应等待缓解后坐起走动无明显特殊不适时方可离院。

麻醉后护理 篇2

麻醉复苏室工作人员职责

1.麻醉复苏室由专人负责开放:工作日的10:00—15:00,非工作时间由值班人员代管。2.入麻醉复苏室的患者,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交接相关事宜。3.患者在麻醉复苏室观察期间,应认真监测其生命体征,发生病情改变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如实完整填写麻醉后复苏室观察记录单。4.患者在麻醉复苏室观察期间,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联系该患者的责任麻醉医师到场共同处理,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诊治。5.患者达到出麻醉复苏室标准后,及时护送该患者回病房。并与病区护士完成交接事宜。6.每日定点专人保养麻醉复苏室的设备及清点抢救车内各类抢救药品。工作人员下班前应将所有仪器及物品清洁归位。

麻醉后护理 篇3

【关键词】 留置导尿术;妇产科手术;护理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用材料也在不断地改进,临床常规使用的橡胶导尿管因质地较硬、对尿道粘膜刺激性大、不宜固定及易脱落等因素影响,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稳妥,不需胶布外固定等优点,故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应用的逐渐推广,也发现气囊导尿管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如拔管困难、尿液引流不畅、漏尿等,这些不良影响可能与气囊内注液量的多少等有关[1]。现国内同行们针对临床上个体差异及人性化服务的提高,对不同患者在选择尿管留置导尿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对提高术前导尿术的成功与否,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治疗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对2301例患者在麻醉后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行无痛留置导尿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效地预防了各类并发症,患者感觉良好,巡回护士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现将我院使用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择妇产科手术患者2301例,年龄20-55岁,身高155-175cm。其中腹式子宫全切除术200例,宫外孕术152例,卵巢囊肿剔除术80例,剖宫产术1869例,在手术前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该项操作安全方便,患者无痛苦感觉,能主动配合完成操作。

2 方 法

2.1 取材 我院采用的进口尿管,产地马来西亚,(由上海华钧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售后服务机构代理)型号14Fr气囊尿管,一次性无菌导尿包。

2.2 护理操作方法 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应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师摆好体位,给患者做好解释,消除患者顾虑,麻醉穿刺成功后,患者平卧取截石位,下肢外展,为患者行安全导尿术,打开无菌导尿包,并备14Fr气囊导尿管,该尿管粗细适中,尿管头圆平滑,戴无菌手套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铺巾,插尿管前检查尿管气囊有无漏气,能否充盈,(切忌不可使用油性润滑剂,润滑尿管,因为会致乳胶老化,气囊破裂),:常规同导尿术,导尿前先用生理盐水湿润尿管前段,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将尿管缓慢插入7-10cm,在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体容积向气囊内注入8ml-10ml[1]的0.9%生理盐水,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证实尿管固定于膀胱内,接好一次性集尿袋固定在床边[2],集尿袋应低于膀胱的高度,防止尿液逆流造成泌尿系逆行感染。

3 护 理

3.1 保持尿管通畅 术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整个手术过程的每个环节,引流管要留出足够的长度,防止因翻身牵拉,使尿管脱出。避免挤压扭曲管路致尿管不通畅,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3.2 术中护理 巡回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保证患者在术中的护理安全,注意保暖,保持会阴部的干燥,床单平整无皱褶,并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发现异常情况随时报告医生。

在手术护理记录单备注栏内详细记录术前导尿的时间,插入尿管的深度,尿液的颜色性质,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的量,术中巡回护士要配合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的变化。

3.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巡回护士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皮肤清洁,伤口包扎,整理尿管、集尿袋,安全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签名。

4 小 结

术前行留置导尿术常规应在病房实施该项操作,我院开展的手术患者在麻醉起效后行无痛留置导尿术,是一项人性化服务的新举措,通过对妇产科2301例手术患者在麻醉起效后行留置导尿术的护理操作,我们的体会如下:

4.1 多数患者都能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接受此项操作,另外在选择尿管及气囊内注液量的多少也很重要,经过我们在临床上对各种型号尿管的使用体会: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对尿道粘膜的刺激,选择14Fr气囊尿管较为适用,该尿管粗细适中,成人患者较能接受。但同一型号气囊尿管在注入不同的注液量时,气囊形状、大小有所差异,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注液量过少,气囊容积不足,可出现尿管进入后尿道,引起尿道损伤或血尿,或者使排尿孔堵塞,无尿排出可致尿储留,甚至可置尿管滑脱。注液量过多,气囊越重,气囊对膀胱壁产生的压力越大使膀胱受压,同时,气囊所占膀胱内的空间也越大,从而可引起逼尿肌兴奋而出现漏尿等[1],因此不同型号的气囊尿管也应注入最佳注液量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并发症。

4.2 此项护理操作技术方便快捷,安全性好,特别对妇产科孕产妇及实施导尿术困难的女性患者,采用麻醉后留置导尿术是以一项很安全的护理技术操作。

4.3 術前行留置导尿术,能随时排空膀胱,暴露体腔脏器,便于手术医生在实施手术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在术中误伤其他脏器,是一项很必要的护理操作。

4.4 麻醉后采用一次性气囊尿管行术前留置导尿术,尿管不易脱落,不用按常规粘贴胶布固定,便于会阴部的清洁护理,能保持会阴部的干燥,总之,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患者痛苦小,患者易接受。

术毕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尿管管路是否通畅,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参考文献

[1] 刘敦玉,王益平,李光珍.不同型号气囊导尿管最适注液量的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0.

麻醉后护理 篇4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通常由某些麻醉药物诱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高代谢综合症状[1]。诱发因素主要是全麻时麻醉药物激发,以氟烷和司可林多见。男性多发于女性。症状包括迅速高热、骨骼肌强直、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及全身代谢发生改变,其原因是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调节失常和随之产生的严重的骨骼肌代谢亢进,进一步发展为横纹肌溶解。以往该病多见于欧美人,近几年我国陆续有病例报道。现将我院一例疑似MH患者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1岁,体重46 kg。因面颈部烫伤疤痕5年入住我院烧伤整形科。既往体健,无麻醉手术史,未诉家族史及遗传史。身体发育正常,无心肺异常。术前检查肌酸磷酸激酶(CK)为209.5 U/L,生化检查、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均为正常。于2010年12月21日全麻下行面颈部疤痕松解、小口扩大术。

2 麻醉及手术

术日晨体温为37.2℃。13:45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协助麻醉医生连接监护。14:05进行麻醉诱导。14:20手术开始。术中以静脉全麻药物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加深和维持麻醉,间断给予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以维持肌松,未给予吸入麻醉药。全程100%纯氧过度通气,潮气量设为550 m L,呼吸频率设为16次/min,间断手控通气以维持ETCO2在50 mm Hg左右。术中心率维持在100~105次/min,血压维持于100~120 mm Hg/60~80 mm Hg,SPO299%。手术开始后30 min左右尿液开始呈淡红色,按医嘱给予补钙、快速静脉输液、应用利尿剂等对症处理,尿液仍为淡红色。手术顺利,95 min后手术结束。

3 术后治疗及护理

术毕去除手术巾后发现病人大汗淋漓,立即测体温38℃。即给予全身擦浴降温,再次查动脉血气及CK。动脉血气示p H7.276、PCO262.2 mm Hg、PO2622 mm Hg、K+4.5 mmol/L,CK2000 U/L,高出正常值11倍多,考虑有MH可能,立即输入4℃保存的生理盐水,继续物理降温,体温降至37.5℃。术毕带管送往ICU。在ICU继续给予冰块降温、调节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在ICU期间CK持续上升,于23日7:00升至40000 U/L。23日开始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使用ACH-10床旁血滤机、HF1200血滤器,治疗中静脉压60~90 mm Hg,动脉压90~100 mm Hg,跨膜压50 mm Hg。患者其他生命体征平稳,体温降至37.2℃。24日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患者无恶心呕吐,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意识清楚,应答正常。至27日14:30,患者CK下降至522 U/L,停CRRT,并于28日转入烧伤科病房。1月3日,患者康复出院,出院时CK下降至216.7U/L,未诉任何不适。

4 讨论

MH病人或家族内其他成员常存在有肌肉性疾患,如先天性骨骼肌畸形,因肌力失衡而引起的脊柱侧弯、前凸、后凸及肌肉抽搐、睑下垂和斜视等[2]。目前肌活检体外氟烷-咖啡因肌肉收缩试验是诊断MH易感性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诊断对MH易感性的金标准[3]。本例病人在麻醉诱导后并无明显的骨骼肌强直,仅表现为咬肌紧张,体温也无明显升高,而随后的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升高和心率增快则表现明显。麻醉诱导后CK持续升高,于术后第3天CK达到峰值,符合横纹肌溶解症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肌细胞膜渗透性增加,血液中钾和肌红蛋白增加,CK值升高,横纹肌溶解症是此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可通过测量血清CK证实,其峰值通常出现在反应后的第2和3天,可形成肌肉无力和肿胀,肌红蛋白血症和肌红蛋白尿常见,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即可发现酸中毒。

MH经过凶猛,病情恶性发展。美国恶性高热协会1999年修订的紧急救治方案是:(1)立即停止相关麻醉药及琥珀胆碱,纯氧过度通气;(2)快速注射丹曲林2.5 mg/kg,重复单次注射;(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4)积极降低患者体温;(5)抗心律失常,不能用钙通道阻滞剂;(6)监测血气、血钾、尿量等;(7)拮抗高血钾症;(8)保证尿量>2 m L/kg·h;(9)儿童意外的心跳骤停应首先考虑抗高血钾治疗;(10)测定CK,每12 h一次,直至恢复正常;(11)ICU监测36 h,以免复发。从上我们可以看到丹曲林在MH早期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丹曲林是目前治疗MH的唯一特异性药物,它不影响神经肌肉传递或肌肉的电性质,能抑制Ryanodine受体(RYR)通道的Ca2+释放,应尽早使用,因为发生循环衰竭、肌肉血流灌注不佳时,丹曲林则不能发挥其作用,但丹曲林目前在国内难以找到。

对于MH的病人严重并发症通常表现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急性肾功能衰竭往往是由横纹肌溶解症所导致的,可能主要是由早期的低血容量、肌红蛋白的直接毒性及肾小管腔内肌红蛋白管型形成并堵塞肾小管共同造成[4]。肌红蛋白分子量较大,理论上难以被血液透析清除,但易被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液灌流所清除。其中CRRT比其他血液净化的方式更能有效地清除肌红蛋白等小分子毒素,明显纠正高血钾、酸中毒等高分解代谢状态[5]。2004年后报道的MH病例较之前报道病例的抢救中,更多应用了CRRT,并且这些行CRRT治疗的病例抢救均获得成功[6]。本例患者在术后及时行CRRT,阻止了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使患者得以康复。

对于MH病人的预防和治疗,首先要重视术前访视,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对易感人群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使用诱发MH的药物[7]。其次对于麻醉手术中不明原因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怀疑是MH时,要及早做出相应处理,如停止使用可能诱发的药物、更换麻醉机和呼吸回路、降温、过度通气、维持电解质平衡、利尿等。丹曲林是目前治疗MH的唯一特效药物,但国内难以找到,所以术后尽早开始行CRRT是治疗MH的另一途径,尽量减慢或阻止肾功能衰竭或DIC。目前已有多例MH的病人通过及时CRRT康复。术后应在ICU监测至少36 h,以免病情出现反复[8]。

参考文献

[1]田玉科,陈治军.恶性高热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1):56-58.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2.

[3]Lopez JR,Contreras J,Linares N,et al.Hypersensitivity of malignant hyperthermia--susceptible swine skeletal muscle to caffeine is mediated by high resting myoplasmic Ca 2+[J].Anesthes iology,2000,92(6):1799-1806.

[4]王海燕.肾衰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2-96.

[5]沈波,张薇.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抢救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减[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0(10):637-638.

[6]杨智,吴晓琴.恶性高热回顾性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2010,(5):8-11.

[7]欧阳铭文,秦再生,陈仲清,等.术中爆发性恶性高热成功救治1例报告[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11):2611-2612.

麻醉护理 篇5

李栩 葛冬梅 郭芳 2005-12-13 13:09:38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2月第4卷第4期

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不断增加,麻醉药品在不断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

在麻醉状态下,病人部分或全身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室温过高,影响病人散热,可致高热。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快,特别是麻醉时间长,手术创面大,大量输入库存血等,可使病人体温降至36℃以下,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对全身麻醉的病人,尤其是小儿、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因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的基本保证。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做好适当调节,使手术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体位的配合手术开始,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如:连续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等。

手术中常需将病人安置成适合手术需要的体位。在正常状态下,改变体位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以适应其变化。而对于麻醉病人,由于全身或部分知觉已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消失,病人已丢失自身调节能力。因此,体位的变化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紊乱。手术室护士应协同麻醉医生共同安置好体位,以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应尽量避免神经损伤或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全身麻醉的配合在全身麻醉的诱导、维持及苏醒期三个阶段,手术室护士应密切配合。首先,应了解全麻常用药的性质、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项,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静脉给药。在维持麻醉期间,按麻醉医生医嘱给药,所有用药应严格核对。全麻苏醒期,应配合麻醉医生调整好体位,有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病人的保暖。输液、输血的配合麻醉和手术中体液的纠正,是手术中循环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术前、术中、术后的合理输液也是保证手术病人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手术前有脱水,高烧病人,手术前需补充液体。手术麻醉中的病人,由于术前禁食,禁水,加之麻醉后被阻滞部位或器官血管扩张,相对性血容量不足,可能使血压下降。而麻醉手术中病人不断渗出蒸发和水代谢。因此,手术室护士应选好静脉进行穿刺,在麻醉医生指导下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容量稳定。对小儿或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一定要在麻醉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入量。

手术中血液的丢失是常见的,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手术中失血情况,如:吸引量,纱布块血量,手术野失血情况来决定输血量,以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输血前应与麻醉医生严格执行查对工作。需大量输入库存血时应经过加温后输入,以保持体内温度的恒定。在输血过程中应保证静脉通路,严密观察有否输血反应,遇有荨麻疹或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在麻醉医生指导下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和再次进行查对工作。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

麻醉后护理 篇6

人人都知道,人类与动物有别。但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美国“趣味科学网”载文,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文章总结了人类有别于动物的10件事。

1.停止生育后仍旧生命不息。大部分动物在生育后就会完结自己的生命,人则不同。

2.童年期更长。人类发育之所以耗时,是因为人类大脑更大,需要更长时间生长和学习。

3.知道脸红。在已知动物中,唯一知道脸红的是人类。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它有助于人类保持诚实。

4.会用火。研究发现,用火烧制熟食更容易咀嚼消化,有益人类牙齿和内脏,对人类进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穿衣服。人类衣着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比如,体虱生存不再依靠毛发,而是人类的衣服。

6.语言。人类的喉结位置比黑猩猩更低,大约于35万年前开始进化。人类还拥有遗传的位于舌头下面的马蹄状舌骨,舌骨很特别,与其他骨骼没有任何连接,却能使人清晰地发出声音。

7.双手。人类双手非常特别,大拇指可以伸向无名指和小指方向,而且还可以把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拇指的根部。因而,人类能够轻易地握拳和使用工具。

8.毛发短。都说动物比人毛多。但令人吃惊的是,1平方英寸(6.4平方厘米)的人类皮肤上拥有的毛囊实际上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多,只是毛比较短。

9.直立行走。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但存在一弊端,使人类骨盆变窄,导致女性分娩难度超过其他动物。另外,腰疼和腰肌劳损也是直立行走的负面效应。

10.不寻常的大脑。世界上大脑最大的动物是抹香鲸。大脑与体型比最高的是一些鸟类,可超过8%。人类大脑与体重比仅为2.5%,成年人大脑大约重1.36公斤,但是却具有敏捷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陈希)

术后病人不可忽视麻醉后恢复

手术后的病人,因个体用药、手术创伤及自身疾病等的差异,在手术后早期处于各种不同的恢复状态,多数病人会出现程度不等的苏醒不全、无力、烦躁、疼痛等情况,并易于发生体温降低、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道阻塞、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从而对病人的安全、手术效果等产生不良影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术后24小时死亡病例中,一半是可以避免的,其中三分之一只需加强术后管理即可改观。为此,很多医院专门设立了麻醉恢复室。

麻醉后所有的病人均应回到麻醉恢复室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麻醉医师、麻醉护士负责管理和看护,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确保病人手术后的顺利恢复。麻醉恢复室不仅有严格的交接班、出室标准等规章制度,还配备有针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如心电图、血压计、体温计、脉搏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呼吸支持、急救设备及各种急救药物;此外,麻醉恢复室的工作人员实施24小时值班制,并具有邻近麻醉科及手术室等便利条件。

病人在麻醉恢复室需要待多长时间呢?所有接受手术和麻醉的患者,都需要在恢复室监护1-2小时。经麻醉医生的详细评估,符合离开恢复室的条件时,由医务人员将病人送回病房。离开恢复室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清醒或昏迷病人能保持气道通畅;上呼吸道功能明显及反射恢复,通气量足够且稳定;心血管系统稳定;手术部位无出血;无恶心呕吐且有适当止痛等。

麻醉后护理 篇7

关键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尿道刺激,护理观察

多数腹部手术需要留置尿管, 随着无菌观念 (Sterile concept的增强, 现在越来越多的留置尿管在手术室进行[1], 为探讨麻醉后留置尿管 (Indwelling catheter) 患者苏醒期尿道刺激症状 (Awakening of urethral irritation) 的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 该文收集该院2011年4月—2012年8月手术的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手术的患者120例, 其中男78例, 占65.0%, 女42例, 占35.0%, 年龄19~78岁, 平均55.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尿道刺激症状。根据患者就诊序号, 单号划分为对照组, 双号划分为观察组, 每组各60例。

1.2 方法

在麻醉诱导后由手术室护士对观察组进行操作, 留置尿管将尿管插至常规长度, 在气囊内注入8~10 mL的水[2], 将连接尿管并固定。术前由病房护士为对照组留置尿管。

1.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观察组苏醒期躁动评分0分40例, 占66.7%, 1分6例, 占10.0%, 2分3例, 占5.0%, 3分1例, 占1.7%;对照组0分20例, 占33.3%, 1分21例, 占35.0%, 2分14例, 占23.3%, 3分5例, 占8.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 , 见表1。

3 讨论

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时, 患者会出现紧张心理, 另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可能给患者带来痛感, 是引起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尿道刺激症状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60例患者的护理分析: (1) 对术前访视工作进行解释能更效地减轻因留置导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导致的尿道刺激症状。为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而选择在全身麻醉后导尿, 但患者醒来后会发生一些尿道刺激症及不适[4], 嘱其在麻醉复苏期如有不适可作张口深呼吸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不同文化程度, 以及认识疾病和对疾病承受能力存在差异性, 对其采取心理疏导及相关健康教育[5],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 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因会阴部肌肉松弛而易导致插入过深, 将对膀胱三角区粘膜造成直接刺激, 操作时护理人员的动作务必要轻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 获得患者有效配合[6]。通过术前1 d及麻醉前进行2次护理干预, 使患者首先从思想上接受, 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 减少了患者在麻醉复苏期的躁动不安情绪, 使患者术后对留置尿管刺激的适应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小绸, 林薇.护理干预对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术后舒适度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 2009, 6 (14) :301.

[2]Tsukamoto M, Enjoji A, Ura K, et al.Preserved extrinsic nellral connection between gallbladder and residual stomach is essential to prevent dysmotility of gallbladder after distal mastectomy[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1, 12 (1) :23.

[3]张红, 杨丽群, 郭萍.手术患者术前留置尿管时机的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2) :63-64.

[4]Avi A, Weinbroum A.Single Small Dose of Postopetatire Ketamine Provides Rapid and Sustained.Improvement in morphine analgesiasia in thepresence of morphine resistant pain[J].Anesth Analg, 2009, 96:789.

[5]tambaugh JE Jr, McAdams J.Comparison of intramuscular dezocine with butorphanol and placebo in chronic cancer pain:a method to evaluate analgesia after both single and repeated doses[J].Clin Pharmacol Ther, 2007, 42 (2) :210-219.

麻醉后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均为男性, 年龄57岁~71岁, 平均62岁;2例为鼻腔肿瘤, 1例为巨大腮腺肿物待查, 术前病人双眼球结膜无充血水肿, 双角膜无雾状混浊, 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9月3例头颌部全身麻醉手术后出现角膜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总结角膜损伤的各种原因, 并加强对头颌部手术病人手术过程中眼角膜保护的护理对策。

2 结果

3例头颌部手术病人均在吸氧、平稳、快速诱导后气管内插管, 全身麻醉下手术, 术中间断推注肌肉松弛药, 麻醉时间4 h~6 h, 麻醉清醒后出现不同程度眼角膜损伤, 裂隙灯检查发现角膜下1/3点状上皮脱落, 诊断为暴露性角膜炎, 采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或眼膏、爱丽滴眼液滴眼治疗后, 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角膜完全恢复透明, 角膜充血消失。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3.1.1 麻醉因素

本组病人均为全身麻醉手术。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 但在麻醉过程中很少有针对眼睛的防护措施。因麻醉药品的肌肉松弛作用导致眼睑松弛, 消除眼睑的正常性闭合作用, 若手术时间较长, 失去保持眼睛湿润的生理作用, 导致泪液挥发过度, 引起角膜干燥、上皮细胞损伤。

3.1.2 机械性损伤

气管插管时通常采用面罩给氧, 由于面罩过大, 常与眼表甚至角膜直接接触, 病人眼表脆弱, 易造成眼表甚至角膜损伤;改变病人体位或喉镜暴露时触碰病人眼睛皆有可能使角膜受损。

3.1.3 手术因素

角膜损伤的发生不仅与麻醉方法有关, 还与手术部位有关, 头颌面部手术对头面部消毒时, 消毒者操作不慎使消毒液渗入眼内, 术野靠近眼球附近的手术操作可能是造成角膜损伤的原因之一[3]。手术巾包裹病人颜面部过紧, 手术操作时产生摩擦使无菌敷料上的纤维屑脱落, 手术时无影灯持续照射, 强烈的光线及其所散发的热量易致角膜干燥而损伤。

3.1.4 复苏期损伤

麻醉复苏期, 未能正确撕眼贴膜和擦拭眼内药膏, 术后吸痰时因病人挣扎而触碰病人双眼等均易引起角膜损伤。

3.2 护理对策

3.2.1 术前保护

角膜损伤常见于睑裂闭合不全, 致角膜暴露及瞬目运动障碍, 泪液不能正常湿润角膜而发生角膜上皮损伤[4]。全身麻醉插管时, 要密切观察病人眼睑闭合状态, 在病人结膜内涂用大量红霉素眼膏, 起到保护角膜、杀菌、抑菌、润滑结膜的作用, 眼膏专人专用, 防止交叉感染, 涂眼膏前洗手, 动作轻柔而稳准, 轻轻将上下眼睑充分分开, 将眼膏大剂量缓缓挤入眼睑结膜囊内, 不得涂在眼球中间, 以免引起角膜刺激。将湿盐水纱布充分覆盖于病人双眼上进行保护, 再顺眼睫方向轻轻紧贴一次性输液保护膜, 密封而不留空隙。

3.2.2 麻醉期保护

全身麻醉时选择合适的面罩, 开放诱导、全身麻醉开放或半开放维持时, 麻醉医师动作宜轻柔, 避免病人眼球受压和摩擦眼角膜, 保持麻醉及血压平稳, 避免全身麻醉过深。

3.2.3 术中保护

头颌面部手术病人消毒时, 采用朗索碘状消毒液, 朗索碘状消毒液是碘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 含有碘0.5%, 易溶于水, 对细菌繁殖体有强大灭杀作用, 可用于皮肤和各种物体表面消毒, 对皮肤、黏膜无损害, 但进入眼内可损伤角膜, 在消毒时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 朗索纱球不宜太湿, 以免渗入眼内。防止纤维屑脱落, 将无菌敷料单固定在面部适当位置, 避免手术无影灯长时间直射病人眼球, 保持无影灯柔和、适中, 既能看清术野又能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双眼[5]。

3.2.4 复苏期保护

术毕麻醉复苏期, 撕眼贴膜时顺着眼睫毛方向撕开, 避免横向掀开, 擦拭眼膏时始终使病人眼睛处于闭合状态, 顺眼睫轻轻挤压, 不能触及眼角膜, 擦拭纸必须柔软, 吸痰时为防止病人意识模糊挣扎而触碰眼部, 操作时要提醒相关手术人员注意做好保护工作。

4 小结

眼角膜损伤关键在于预防, 全身麻醉病人术前若不采取预防性角膜保护措施, 容易出现暴露性角膜炎, 手术室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采用适合头颌部手术病人眼角膜保护特点的护理措施, 预防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保障病人手术安全。①一旦发现角膜损伤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采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或眼膏、爱丽滴眼液滴眼, 每日1次~2次。②保持角膜湿润, 滴甲基纤维素每日3次~4次, 能附着在角膜、结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从而起到润滑及保护作用。贝复舒滴眼液每日4次~6次, 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及角膜基质层的修复。③保持眼部清洁。每日3次用温水清洁双眼周围, 用柔软、清洁小毛巾轻轻擦拭眼泪, 减少眼内分泌物的污染。④减轻病人痛苦, 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眼部可冷敷以减轻眼局部充血和水肿, 并使用镇静剂使病人舒适, 减轻病人痛苦, 通过上述处理, 通常病人2 d~7 d可基本治愈。

参考文献

[1]李白霓, 李红枝, 魏凤香, 等.二甲苯致小鼠角膜损伤以及角膜染色体损伤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9) :92.

[2]林远辉, 卢仁桂.全麻手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防治与护理[J].现代护理, 2007, 9 (25) :69.

[3]郑艳丽, 王海莲, 卢福花, 等.五官科患者全麻手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防治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0) :39.

[4]罗得.垂头仰卧位手术对角膜损伤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11B) :2970.

麻醉后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 男55例, 女45例;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56岁。患者术前神志清醒、无精神病史、无感知觉障碍、无泌尿系统疾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50例, 男26例, 女24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 女21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实验组为麻醉后留置尿管组, 对照组则在病房进行留置导尿后再进入手术室。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麻醉插管方式进行麻醉, 催醒方法及药量相同。置入导尿管时所有患者均采用16号导尿管, 要求严格无菌操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室麻醉显效后按导尿常规行导尿术, 对照组按操作常规在病房内行导尿术。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返回麻醉科恢复室苏醒期的血压、呼吸、心率变化和尿道刺激症状。

1.3 躁动评定指标

评定指标根据患者躁动情况的轻重分为如下等级:

0级:完全无不适, 无疼痛, 安静, 无尿意;1级:轻微不适, 轻微疼痛, 可忍受, 有尿意, 稍难受;2级:中度不适, 明显疼痛, 刺激症状较强但能忍受;3级:严重不适, 剧烈疼痛, 不能忍受, 尿急尿道疼痛、强烈烦躁不安、心率增快、血压增高。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进行f检验和秩和检验。采用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躁动评分平均分>2分,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苏醒期疼痛反应发现,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反应较对照组严重, 见附表。

P<0.01。

3 讨论

3.1 麻醉后留置尿管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麻醉后留置尿管组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极度躁动, 心率加快, 血压增高, 并且试图拔除尿管。相比麻醉期患者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钝, 苏醒期患者对置入的尿管越来越敏感, 随之产生尿急、疼痛和欲排尿感等不适, 致使患者强烈躁动并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 增加了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3.2 麻醉后留置尿管引发躁动的原因

在麻醉的状态下,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规则的下行性抑制, 此时可以镇痛、使肌肉松弛、意识消失及神经反射迟钝。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的不良刺激感和应激反应得到了极大的减弱, 还可以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前的紧张和焦虑。由于术前留置导尿管会导致患者极度的痛苦和恐惧, 所以为了减轻患者术前留置尿管带来的不适, 临床中开始使用麻醉后留置尿管。但是麻醉诱导后置入导尿管却引发了麻醉苏醒期的躁动。相对于麻醉前置入导尿管的患者, 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对尿管置入时和尿管留置期间的尿急、疼痛和欲排尿感等没有切身体会, 由于缺乏这种适应和体验, 患者对留置导尿管的适应性非常差, 反应异常强烈, 临床中许多患者表现出剧烈的躁动, 严重影响了麻醉苏醒期的平稳过渡, 并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 增加了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反对照组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留置导尿, 此时由于尿道处的神经分布非常的丰富, 患者的感觉极其灵敏。这种状态在置入导尿管极易由于患者精神紧张而导致易致插管失败, 而反复插管会造成尿道损伤、出血甚至尿路感染。此时患者深刻的体会到了尿管置入时和尿管留置期间的尿急、疼痛等感觉, 并在大脑皮质留下短暂的记忆且产生耐受性, 增加了患者在术后对留置尿管的适应性。所以在苏醒期对照组的患者能够接受尿管的存在, 躁动的情况较少。而麻醉后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置入尿管, 此时尿道处于抑制状态, 缺乏对留置尿管的刺激反应, 以致对尿管置入的不适感没有记忆, 因此苏醒后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较低、适应性也较差, 并且苏醒期心理上也不易接受尿管带来的疼痛不适, 从而导致术后恢复期患者剧烈的躁动。

3.3 护理措施

研究发现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指导, 能够减轻麻醉后留置尿管苏醒期病人的躁动反应。手术前要求护士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并根据患者的心理压力情况向患者讲解相关的手术及麻醉的知识, 特别是对一些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更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消除其种种疑虑, 其目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留置尿管的目的以及麻醉后留置尿管的优点, 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重要的是要向患者说明在麻醉清醒时可能出现的尿急、尿疼等尿路刺激症状, 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并告诉患者应对术后尿道不适感的方法, 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更好地配合麻醉苏醒。并且在麻醉苏醒期要主动向患者询问患者其感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术后妥善固定好尿管, 防止尿管打折或扭曲;对烦躁不安的患者要特别进行看护, 避免其将尿管拔出造成尿道损伤;翻身及搬动患者时尽量避免牵拉导尿管;为缓解反应强烈者的疼痛感, 可适当给予镇静药或给予肌注安定。

虽然麻醉后留置导尿会导致麻醉苏醒期躁动, 但是如果在手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并在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 其躁动反应会极大的减轻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 与清醒时导尿相比较弊大于利, 因此我们建议今后的临床多采用麻醉后留置导管。

参考文献

[1]廉爱玲, 王丹.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对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9 (8) :25.

麻醉的护理配合及麻醉的术后护理 篇10

1 麻醉前的护理配合

1.1 核对并记录手术资料

患者入手术室后, 巡回护士要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资料,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历号、手术名称及部位等情况, 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并将相关资料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确保及时、准确。

1.2 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手术部位决定静脉穿刺的部位, 尽量避开手术部位。如果是上肢、胸腹部手术, 则选择下肢静脉;如果是下肢手术, 则选择上肢静脉。除局麻手术外, 均使用18G、20G的套管针, 必要时连接输液三通, 便于术中给药。妥善固定, 以防摆体位时松脱。

2 麻醉中的护理配合

2.1 根据麻醉方式和术式, 合理摆放患者体位,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

2.1.1 气管插管全麻时, 患者应取平卧位, 去枕, 头向后仰, 肩部抬高。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准备好用品, 如插管用物、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急救药品等, 必要时协助麻醉医生面罩给氧。

2.1.2 椎管内麻醉时, 患者应取侧卧位, 即患者背部靠近手术床边缘, 头尽量前屈, 双腿弯曲, 双手抱住屈膝, 使背部尽量向后弓, 显露椎间隙。护士站在患者腹侧, 协助固定穿刺部位, 告诉患者穿刺时稍有疼痛和不适感, 属正常现象;不能咳嗽, 控制不住时要先告知麻醉医生;更不能随意移动身体, 以免损伤神经或断针。同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呼吸、脉搏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医生。

2.1.3 局麻时患者神志清醒, 更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巡回护士应态度和蔼, 适时与患者交谈, 分散其注意力, 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要给予合理的解释。必要时为患者按摩受压部位, 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 使手术顺利完成。

2.2 注意患者保暖

手术越大, 手术时间越长, 麻醉药的用量越大, 输液量也越多, 患者体温降低的可能性和降低的幅度就越大。所以, 我们应注意患者术中保暖。首先, 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半小时, 将手术间的空调调至24℃~26℃;等待麻醉期间, 应加盖毛毯, 并在手术床上加垫电热毯, 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电热毯温度。其次, 静脉输注的液体予以加温, 有体腔冲洗时, 应将无菌生理盐水加热至35~40℃再使用, 以防体热散失。

3 麻醉的术后护理

3.1 全麻的术后护理

3.1.1 全麻术后药物不能很快吸收, 亦或术中应用量过大, 会导致患者延缓苏醒。将患者取去枕平卧位, 置入口咽或鼻咽导管, 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 应取头低位, 并将头偏向一侧, 呕吐物可以从口角流出或吸除, 要注意口腔护理。

3.1.2 按医嘱给予麻醉拮抗剂, 使患者尽早苏醒, 协助排痰, 可减少肺部并发症。使用电热毯, 加盖毛毯, 为患者保暖。

3.1.3 及时有效的进行吸氧, 改善呼吸状态, 密切观察循环状态, 除测量血压、脉搏外, 还要观察口唇、指端色泽, 以判断是否缺氧。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根据病情掌握输血、输液的速度和量。

3.1.4 因全麻对体温调节中枢有影响, 所以患者体温常随环境温度变化, 特别是小儿和老年患者表现明显, 手术后应给予保温并防止高热。

3.2 椎管内麻醉的术后护理[1]

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注意循环系统的变化, 监测血压、脉搏并做好记录, 对于麻醉平面较高的患者, 还需注意观察呼吸。

3.2.1 麻醉作用尚未消失前, 应取平卧位, 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也应避免突然变换体位而引起的血压变化。

3.2.2 术后应去枕平卧6 h, 防止脑脊液外溢, 避免头痛;静脉补液也可减少术后头痛。

3.2.3 术后如有恶心、呕吐症状, 可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症状可以缓解。还要注意防止麻醉穿刺点的感染。

由此可见, 手术结束并不等于麻醉结束, 麻药仍需作用一段时间, 护士需要详细观察病情, 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技术, 才能保证护理质量, 使麻醉顺利, 手术成功。

摘要:目的 解除手术患者紧张、恐惧的心里, 使患者配合麻醉医生, 达到取得良好麻醉效果的目的。方法 护理人员针对麻醉前、麻醉中及术后的不同护理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相应的护理配合, 使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 是麻醉顺利、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麻醉,患者,护理配合

参考文献

麻醉后护理 篇11

[关键词] 曲马多; 硬膜外; 寒战

[中图分类号] R6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80-01

患者于麻醉期间出现不能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称为寒战,常见于椎管内阻滞,其发生率为10%~50%。寒战反应是硬膜外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应用静脉注射曲马多可得到有效治疗[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2001年11月~2003年12月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无心、肺、肝、肾及内分泌功能异常,在硬膜外麻醉后出现寒战80例,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18~60岁,体重50~70kg;下腹部手术60例,下肢手术20例,术前未用特殊药,局麻药常规使用1.6%利多卡因(内含1∶20万肾上腺素)。

1.2 方法

寒战多发生在注药后10min左右或手术野皮肤消毒时;当寒战出现3min给予评级。0级:无寒战;1级:面颈部肌肉轻微颤动;2级:头颈部及上肢肌肉明显颤抖。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曲马多组;B组:度非合剂组。每组40例,当寒战出现后3min不消失,A组经静脉推注曲马多0.6mg/kg,速度为1mL/min。B组经静脉推注度冷丁0.6mg/kg及非那根0.6mg/kg的度非合剂,速度为1mL/min。观察给药后3、6、9min寒战级别变化,同时用KD880型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SPO2、MAP、HR、RR的变化。若9min寒战不消失再追加首次量的1/2量,继续观察疗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在组t检验。

2 结果

A组注药后3min 0级者34例,占85%;6min 0级者38例,占95%;9min 0级者40例,占100%。B组注药后3min 0级者10例,占25%;6min 0级者30例,占75%;36例9min内起效,4例由Ⅱ级转Ⅰ级,追加用药后转为0级,感恶心、头晕1例,占2.5%。两组进行比较,用药后的起效速度和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表1),A组起效快于B组,效果优于B组。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病人常有寒战发生,发生率介于20%~50%,亦有高达87%[2],经长期临床观察硬膜外麻醉后寒战与低温和情绪有关,在冬天施行手术,室温常在17℃~20℃,加上酒精消毒和输入未加温的液体以及硬膜外腔注入温度较低的局麻药,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发生率较高,寒战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严重增加心、肺负担。

临床上通常使用度非合剂或度氟合剂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效果确切,但对RR、SPO2、BP 和HR 有一定影响而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曲马多作为非麻醉性中枢性镇痛药,是一种混合体,作用阿片受体,其(+)对映受体作用于阿片受体,而(-)对映体则抑制神经元突触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摄取,并增加神经元外5-羟色胺(5-HT)浓度,从而使NE和5-HT浓度增加。有关资料说明NE和5-HT对体温调节中枢发挥重要作用[3],它们作为神经递质有抑制寒战作用。曲马多临床应用不产生欣快感,无呼吸抑制,对循环影响小,镇静作用轻,很少引起不良反应。曲马多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疗效显著而副作用不增加,用治疗急性疼痛的最小剂量0.6mg/kg,能有效地抑制寒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文礼,黄盛辉. 曲马多硬膜外腔注射治疗麻醉后寒战反应的临床观察[J]. 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2000,4:270.

[2] 王建军,房明,赵喜林,等. 曲马多伍用氟哌利多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临床观察[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0:519.

[3] 张明途,徐军,杜光生. 曲马多持续静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中寒战发生的效果[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12:720.

麻醉后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于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10例, 其中男53例, 女57例, 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 (46.3±11.6) 岁, 体重45~89 kg, 平均体重 (64.8±10.4) kg, 将以上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5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 分级中Ⅰ~Ⅱ级。排除以下类型患者:近期具有感冒发热者、甲状腺亢进或者低下以及凝血功能异常者。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行麻醉后给予常规的手术处理。观察组在行全身麻醉后进行保温的手术处理。具体手术操作为: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0.1 mg苯巴比妥钠。然后静脉推注3 ml氟芬合剂 (25∶1) +2 mg/kg的异丙酚+0.1 mg/kg的万可松, 当气管插管后给予患者机械通气, 让患者吸入异氟醚, 注意要保证患者呼出气中异氟醚的浓度范围0.3%~0.5%。与此同时给予患者持续静脉滴注万可松液, 用以维持肌肉松弛, 滴注的速度以没有自主呼吸为度。在手术过程中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静脉推注1~3次的异丙酚, 完成手术前1 h不需要追加任何的药物。手术的保温措施为:于术前1 h将手术室温度调为26℃, 在手术床上铺上循环水毯, 在消毒范围外患者身体裸露的部位覆盖上棉被;输血或者输液时使用电子加温仪;用水温箱将冲洗液加至37℃。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定期有效测量两组患者的鼻咽温度, 低于正常体温1~2℃则为发生了体温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手术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患者恢复定向力能够简单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可抬头、举手等简单的动作定为清醒[3];手术的拔管时间是从完成手术到患者有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时间[4];整个手术的过程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心率、寒颤等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苏醒及拔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情况比较

术中,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中患者寒颤发生率观察组为7.27% (4/55) , 对照组为36.36% (20/55) , 观察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1 mm Hg=0.133 k Pa

3 讨论

手术过程中发生体温降低的情况时有发生, 体温会对人体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使得心脏活动受到抑制, 从而导致了血压的下降, 影响手术过程及术后效果。一些研究报道表明体温可以保证器官代谢率的降低从而具有一定的保护器官作用, 但是低温却会导致免疫功能的抑制以及凝血功能机制的紊乱, 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5,6]。低温会导致人体各项系统功能降低, 从而引起心、肺、血管的阻力增高, 患者血压会下降、心动过速, 导致严重的并发症[7,8,9]。本文给予不同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不同处理, 结果表明, 恒定的体温可以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 缩短术后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

综上所述, 术中保温能够将低体温发生率降低,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 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将温液输入患者体内, 保持手术室温度等, 可以将低温发生率极大程度降低。

参考文献

[1]李翠霞, 洪华, 易卫东.术中保温对低体温创伤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临床护理杂志, 2010, 9 (4) :9-11.

[2]文素芳, 林高翔, 谭永星, 等.两种加温输液液体加温效果及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20) :134-136.

[3]陈丽嫦, 邹传惠, 郭秋娥, 等.术中体温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影响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9) :29-30.

[4]盖慧玲.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7) :186-187.

[5]付鑫, 梁枫, 陈鹏.围手术期体温干预对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的影响.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 (11) :2111-2112.

[6]张红, 冯艺, 潘芳, 等.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3) :136-138.

[7]吴政鸿.护理干预对手术期低温的影响体会.医学信息, 2012, 25 (11) :246.

[8]陈小明.全麻期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2) :426-427.

上一篇:非淋菌性阴道炎下一篇:理性的历史个性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