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2024-07-02

聋校语文课堂沟通(共12篇)

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篇1

语文是聋校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知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使其成为最具灵性的学科。但纵观聋校语文教学现状, 语感的弱化、美感的缺失、灵感的迟滞, 让语文的灵性荡然无存, 使语文课堂成为机械的语言工具训练场所。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师生课堂沟通障碍, 造成情感交流困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一、沟通障碍使聋校语文课堂灵性缺失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 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1]P115从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看, 师生的沟通困难, 交流不畅, 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使聋校语文课堂灵性缺失。

(一) 手语沟通障碍多, 使语文课堂情感交流难度大。

手语是聋人的母语, 是聋人的第一语言, 也是聋人最主要的交流工具, 但手语的固有特点极大地阻碍了课堂师生的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首先是手语的视觉性特点。“手语本身是手眼交流的语言”, [2]P5“眼疾手快”是手语交流的重要特点, 交流中稍有疏忽, 即会让重要的信息从眼皮底下溜走, 从而阻碍交流双方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准确接收, 增加沟通难度。其次是手语表意的局限性。我国2003年修订的《中国手语》共收录词目5587个, 远远不能满足交流需要, 许多意义相近甚至区别较大的汉语词汇用同一个手势打出。例如在汉语中“观察”和“侦察”的意义有明显区别, 但在手语中都用同一个手势表达, 像这种情况很多, 造成课堂信息传递的不准确。特别是“由于手语不能表达较深的内容, 缺乏抽象性、概括性”, [3]P129师生在课堂难以通过手语表达深刻的内在情感, 影响了语文课本中情感内容的传递。最后是师生手语表达的差异性。手语作为“视觉语言”与作为“听觉语言”的汉语在表达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 而“为了避免手势语干扰汉语的学习, 运用手势语要按照汉语语法打出, 尽量避免语序的颠倒和成分的省略现象”。[4]P43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虽都使用手语交流, 但表达的形式有很大差异, 教师用“文法手语”, 学生用“聋人手语”, 使得师生表达同样的意思, 却使用不同的手势顺序, 增加了理解和接受的难度。

(二) 课堂信息流失大, 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

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有效接受是师生有效沟通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漏, 都会造成信息的大量流失, 从而使师生双方难以实现充分、有效的信息互通和传递。关于聋校师生的有效沟通问题, 有专家做过调查。在聋校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双方的原因, 教师传递的信息, 聋生只能接受60%—70%, 也就是说有30%—40%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流失, 不能被聋生有效接受。大量课堂交流信息的流失, 特别是有关情感表达信息, 由于其表达和理解的特有困难, 流失量更大, 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难以有效彰显聋校语文课堂的人文性特点, 使聋校语文课堂给人一种特别沉闷的感觉。如课文《师生情》讲述三位女同学在老师生病住院代表班级同学看望老师的事, 重在表达学生尊敬、爱戴老师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 抓住“事”, 深化“情”, 才算把握了文章的实质和教学的要点。但我在听课中发现, 不少老师由于沟通交流的困难, 往往只是说“事”而不谈“情”, 或缺乏深入引导而仅做简单点拨, 使整过课堂教学缺失情感的滋润。

(三) 双边交流意识差, 使语文课堂缺乏情感互动。

“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5]P115—116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 以及聋校师生交流间存在的诸多困难, 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师生交往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管讲、问, 学生只顾听、答, 师生彼此孤立、独立。由于语文学科表达情感的深邃性, 思想的深刻性, 造成交流的困难性, 使得师生彼此孤立、独立的语文课堂现状在现实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我在平时的听课中, 发现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稀里糊涂地听;老师一个接一个地问, 学生支离破碎地答, 将语文课堂双边互动的情感交流过程变成单边孤立的被动接受过程。

二、多重因素成聋校语文课堂沟通羁绊

造成聋校语文课堂沟通羁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且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究其主要原因,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学生接受信息能力不强。

语言发展障碍是聋生因听力损伤造成的最大障碍, 由此造成聋生在认知、理解、感悟等诸多方面的困难, 特别是对抽象情感的领悟, 难以达到正常人的深刻性和复杂性。而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聋校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是文质兼美的课文, 表达人世间的善恶美丑, 具有深刻的理想内涵, 聋生对这种情感信息的接受能力不强, 明显落后于正常的孩子。如课文《亲人》, 表面讲述“我”和妈妈关心帮助老奶奶生活, 实则表达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深情。教学中, 聋生容易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却很难体会民族情感。教学往往停留在对课文故事情节的浅显学习上, 使聋生难以对情感有深刻领会。

(二) 教师传递信息效果不佳。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信息的重要传递者, 大量的教学信息是通过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教师传递信息效果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从我做的调查来看, 教师因素影响课堂信息传递首先表现为有效交流意识淡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将信息传递出去, 不顾及学生的接受状况和能力, 使得课堂教学虽有交流的形式, 却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 绝大部分教师仍旧依靠手语这一单一的手段和聋生交流, 由于手语在表情达意上特有的局限, 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效果不理想。再加上教师使用的多为“文法手语”, “师生沟通存在障碍, 能完全看明白教师手语的只占13.4%, 还有40%左右的学生只能看懂一点点或根本看不懂”, [6]P47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三) 媒介承载信息能量不高。

“较多的时候, 教师用手势汉语与聋生沟通。经验丰富、手语好的老师会用聋人自然手语沟通”。[7]P84总之, 聋校师生课堂交流传递信息最主要的媒介是手语。手语作为一种“视觉语言”, 具有直观、生动的优势, 但也有缺乏抽象、缺乏概括性的不足, 使其难以表达细微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 从而影响师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使表达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成为困难。同时, 在聋生的课堂教学中, 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情景表演也都是重要的交流方式。但在课堂教学中, 出于多种心理和认识上的不足, 教师对这些媒介的运用并不多, 使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多依靠单一的手语媒介, 导致交流效果不佳。

三、有效沟通让聋校语文课堂更加灵动

“沟通无障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一切教学都无从谈起”。[8]P282对于承担着培养和发展聋生语言重任的语文学科来说, 实现有效沟通, 彰显学科灵性, 让课堂更加灵动, 具有特殊意义。

(一) 围绕课改目标, 坚持语言多元化。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启动聋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重视聋生语言多元化发展, 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 培养聋生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语文学科直接担负着培养和发展聋生语言能力的教学任务, 必须努力贯彻课改精神, 紧密围绕课改目标, 摒弃陈旧落后的语言教学观念, 克服“口手”之争的羁绊, 充分发挥口语、手语和书面语等多种语言形式在聋生学语和交流方面的作用, 坚持教学和沟通语言的多元化,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课文《再见了, 亲人》, 生动记叙了志愿军战士离朝回国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 热情讴歌中朝人民用献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场景感人至深, 真情催人泪下。在教学中, 我通过声情并茂的口语范读、优雅含情的手语领读和和谐协调的动作表演传递文章深厚情感。通过口语, 聋生感受抑扬顿挫的语感;利用手语, 领悟唯美情感;借助表演, 实现人本统一, 引导聋生深刻体验课文的深厚情谊, 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 利用多种感官, 达到感悟综合化。

“对于听觉受损的聋童, 感知觉在生活、学习、劳动中更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8]P30这就是其他器官对聋童听觉的补偿作用, 如聋童视觉的补偿作用, 触觉的补偿作用, 振动觉的补偿作用。这些器官的特殊的补偿作用, 在聋生交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 如能充分利用聋生的多种感官补偿作用, 实现感悟认知的综合化, 可有效增强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 充分利用聋生视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感知觉的补偿功能, 引导聋生认知。让学生用眼看一看, 认识杨梅果的外形;用手摸一摸, 感觉小刺的平滑;用嘴尝一尝, 感觉杨梅果的细腻柔软。多种感官的运用, 弥补了聋生的听力缺陷, 增强了认知效果。

(三) 紧扣文本内容, 做到情感真挚化。

心灵互动, 情感交融是交流的最佳境界。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 聋校语文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渗着深刻的思想性, 赞扬真善美, 批判假丑恶。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紧扣文本内容, 深刻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走进真实的文本, 做到与文本高度融合, 将文本表达的真挚情感传递给聋生。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和聋生的无障碍交流, 让聋生深刻体验到文章的美感。如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随着事件的发展, 我逐步进入角色, 身临其境, 我的紧张、痛苦和满腔怒火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而将学生带入文本, 深刻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

(四) 依据聋生特点, 实现交流场景化。

“聋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较长地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人的发展整个历程中, 属于初级阶段”。[9]P71—72这种思维特点决定了聋生对抽象概括或者对其没有生活经验 (经历) 的事物接受起来难度较大。语文学科承载的情感丰富, 而聋生的情感体验较为单薄。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理解文本内容, 应尽可能地通过创设生活性场景、课本剧等多种形式帮助聋生理解文本内容, 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有效沟通。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 为了帮助聋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我没有让学生简单地分角色朗读, 而是精心编排了课本短剧。我扮演凤凰, 让其他学生分别扮演猫头鹰等不同的鸟。通过情景短剧的表演, 实现师生共同进入角色, 深入文本, 达到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有效统一, 从而实现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

(五) 借用教学媒体, 实现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量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课堂上广泛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 既拓展了教学空间, 又丰富了师生沟通途径, 增强了沟通效果。借用现代教学媒体, 展示文本内容, 拓展生活空间, 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将狭小的课堂空间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递有效课堂信息。如课文《桂林山水》, 描绘了漓江水的静、清、绿, 刻画了桂林山的奇、秀、险。由于多数聋生没有实地游览的经历, 缺乏亲身感受, 难以准确把握, 我在教学时, 通过现代媒体, 出示相关图片, 播放情景短剧, 让聋生如身临其境, 深化了对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理解, 实现了课堂教学信息的准确传递, 拓展了教学空间, 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手语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程益基, 赵锡安, 雪湘明.聋教育入门[M].华夏出版社, 1993.

[6]方红.语文教学要正确运用聋人手语.现代特殊教育[J], 2011.7.

[7]沈玉林, 吴安安, 褚朝禹.双语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华夏出版社, 2005.

[8][9]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聋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篇2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作者:赵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8

众所周知,聋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语言,聋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同样是语言。如何有效地使聋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一直是聋校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苦苦探索,也未能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聋校语言教学质量依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我们一直都未能找准影响聋生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之关键。今天,特殊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新一轮聋教育课程改革,聋教育的发展和时代对聋生的需要都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本文拟就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沟通方面做些简单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对策。

教学语言是指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聋童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在聋校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还有手指语和手势语等。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语言,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聋童语文能力,发展聋童抽象思维,陶冶聋童情感,因此,教学语言必须承载正确的教学信息,能被聋童接受,正确理解教学活动中沟通交流的内容,读懂课文,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聋童具有语言文字能力的目标。

我们要全面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包括手语能力和汉语能力(包括口语能力、书面语能力),因为只有全面提高这两种语言能力,才能为聋生今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更方便、有效地进行交际和终身的发展、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我以为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也必须正确地、恰当地运用这两种语言,这对聋生的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起着很关键的引导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学习积累和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聋生“以目代耳”,眼睛是他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接受各种信息的主要器官,而视觉是受方位、空间、光线等制约的,所以,我们在课堂中用教学语言传递信息时,必须要注意师生间的位置必须在双方的视力范围之内,这样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

2、在显示口型时必须要顾及到聋生视觉的需要和他们接受口语信息的能力,要考虑到口语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自己口语输入的速度,必要时,还应以其他教学语言相辅助,以保证语言信息输入的有效度。

3、在使用手语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到聋生汉语学习的程度,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手语。龚群虎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聋校对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多用自然手语讲解,而到了高年级,语言课可以完全用手势汉语,即汉语的手势符号,而且,手势汉语可以使汉语手势符号化,用于课堂讲解,进行基于汉语的沟通。这样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

4、在使用演示媒体时,教师必须要思考如何通过声音、文字、图像为聋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更好的条件。根据聋生的生理和学习特点,我们要想方设法将多将语言文字与多媒体呈现的形象对应起来,不仅让他们获得感性形象,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此外,我们在用媒体演示文字时,必须考虑到聋生的视觉感受,尽可能清晰、美观,还要设计重现环节,让聋生反复接受语言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这里便涉及到了聋校中高年级可以尝试的书面语教学法。

书面语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它使语言由听觉感知的口头形式转化为凭视觉感知的书面形式,同时有着比口语更精确、更严严格的语法规则和修辞方法,这些优越性都是其它语言形式所不可比拟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学概论》

该方法的倡导者认为:聋生学习语言的最大的目的是能与人交往、交谈,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这就离不开书面语言的支持。这种方法以书面语言为主,手语、口语运用较少,它们只是作为帮助学生理解的辅助手段。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减少了对手语的依赖,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手语的负面影响。书面语教学方法不仅注重了语言的完整性,还注重了实践和锻炼,有助于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

笔者曾经到一所聋校的双语实验班听过一节课,这节课由一位听人教师和一位聋人教师合作施教,听人教师在讲授时,聋人教师将师生边打手语边说的话用电脑输入并展示出来,这样一来,教师就用汉语书面语将师生的手语(课堂沟通信息)进行了更为准确地“固着”和“呈现”,此举不但让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准确的教学和语言信息,还很好地落实了汉语书面语的学习,提高了课堂师生沟通和汉语学习的效益,真乃一举两得!

5、在选择教学语言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教师教的语言和学生学的语言这一对关系。作为聋校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聋校语文教学中一个特有的问题——教师教的语言和学生学的语言这一对关系,这个关系的主要矛盾在于聋童学得的语言是否跟的上教师教的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因为聋童这两种语言能力尚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认真地去准备教学语言,很容易造成教师教的语言超越了聋童学得的语言能力,聋童无法正确地接受教学语言传递的信息,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主张教师备课时必须要备语言,对于听人教师来说,备手语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

6、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聋人的实际用语形式其实是很复杂的,除了聋人自然手语和口语,还应该包括手势汉语和汉语手势。

所谓手势汉语(国内的一些研究文献中称之为“规约手语”、“文法手语”)是孩子们在说汉语(发声或唇动)的同时用手语伴随着每一个词(有些词可能需要口—手系统或指语),这种形式是以汉语作为其基本语言,其结构(语法和句法)是汉语。所谓手势汉语就是口语和手语可以被混合,以便其中的符号(手势、字词)和语法元素可共用。这一部分可能变化相当大,范围可以从类似手势汉语的形态变化到接近实际聋人手语的形态。手语元素越多,聋生就越容易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几乎不知道汉语的聋生。我们称这种混合形态为汉语手势,它使用时可以伴随声音。

正因为聋人实际用语的多样性,美国有学者(Bouvet 1983;Bernstein and Goodhart,1985)认为“美国手语或一种英语基础上的手势系统,像混杂手势英语一样,能够很好地成为完整的第一语言系统,许多聋生能够将这一系统内化,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因此这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一语言。”由此可见,国外的聋教育中似乎也并不是绝对排斥实际上也无法完全排斥非聋人自然手语的使用。

根据以上这些语言形式的分析以及对聋生沟通和教学的需要,我们要研究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些语言形式的关系,使它们都有各自适切的“用语之地”:如,在课堂组织教学中,在与聋生平日的交流中,在帮助聋生理解词句文的教学中,我们尽可能用聋人的自然手语,便于沟通与理解。如,在学习汉语书面语时,我们则多用手势汉语,因为手势汉语毕竟视觉语言,它能够帮助聋生建立其手语与汉语书面语的直接联系。以上的处理方法都是根据沟通或教学的目的来进行科学选择的。

我一直认为:聋校语文教师必须是手语的熟练使用者。虽然听人教师的手语很难达到聋人那种纯正的自然手语境界。但我们也必须保证在备课中练就胜任教学的娴熟生动的手势、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贴切的体态。因为充满韵味、简洁到位的视觉语言在聋生教学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听人教师驾驭教学必须具备的教学语言基本功。总之,高效地实施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能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中认真地“备手语”。

聋校语文课堂主体参与的引导 篇3

关键词:主体参与;巧用旧知;直观教学;动手操作

循着咿咿呀呀的读书声,我们来到一间正在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语文课的教室,教师在讲台上很卖力地讲解,做着各种动作,而台下的聋生却一脸茫然。教师提问聋生毫无反应,干瞪着眼,教师在喟叹聋生“真笨”后,就把答案抄在黑板上了事。这就是相当一部分聋校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省事,聋生省脑,最后导致聋生在学习上养成惰性。而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是与聋校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以及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培养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初中阶段的聋生与小学阶段的聋生在心理、生理上有较大的差别,随着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初中阶段的聋生在心理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他们又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从而在心理上也有了自主的倾向,这些都为聋生的自主引导教学提供了必要与可能。因此,“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初中阶段的聋校语文教学。聋校初中的语文教学应以聋生发展为本,注意启发聋生独立思考能力,利用主体参与的引导,通过“传道、解惑”来实现聋校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一、巧用旧知,激发兴趣,使聋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聋生学习的潜在动力,能有效地激发聋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条件来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引起聋生的注意力,调动聋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让聋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动力。

学生已有的信息、经验具有导向性,“会使学生有兴趣注意那些与其有联系的新信息”,因此,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尝试“激活旧知”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利用聋生好奇心理,向聋生提供新的知识、信息刺激,使它与聋生原有的知识产生比较、融合、碰撞,由好奇到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教学阅读课文《绿化好处多》时,教师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引起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提出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这些问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而聋生对于他们有把握的问题总是敢于踊跃发言,敢于表现自己,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随即出示一张黄河两岸恢复植被的图片,让聋生想一想“假如黄河两岸绿化得好,黄河会怎样变化”,聋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分析、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再趁热打铁揭示新授的课题《绿化好处多》,让聋生围绕着“绿化有哪些好处”这一问题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有了前面“植被破坏的危害”“绿化好,黄河变样”等知识、经验的基础,《绿化好处多》这节新课的学习就简单、轻松得多。被调动起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聋生,克服了以往“这题太难,我不会”“我说错了很丢人”的畏难情绪,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课堂还给聋生,把课堂话语权还给聋生,充分发挥聋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体现聋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利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促进聋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听力缺陷造成的障碍,聋生在学习文章时完整确切理解课文比较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聋生的残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事物,让他们与语言文字描述的对象产生联系。“直观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观教学能使学习的内容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到把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去表达的必要性,唤起学习语言的主动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时时注意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具体画面,把静态文字变成动态画面,把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形象化,带领聋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体验人生,品悟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海伦·凯勒》时,教师先组织、指导聋生排演课本剧,帮助聋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培养语言文字的感悟、表达能力。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策划“假如海伦·凯勒半途而废,自暴自弃会有什么结局”的游戏,让他们展开想象,主动进入角色中。最后让聋生思考:为什么海伦·凯勒会成功?自己遇到的困难与海伦·凯勒对比有什么异同?自己在生活中刚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表演课本剧给了聋生一个直观生动地走进文本感受海伦·凯勒的平台,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完整、正确的理解,与主人公海伦·凯勒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再由海伦·凯勒推及自己,激发了聋生的情感和兴趣,引发了聋生的思考,促进了聋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三、依据课文特点与教学条件给聋生动手操作和自学的机会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聋校语文教育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让聋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要上好聋校初中语文课,就应该重视聋生的观察、体验和操作。观察、体验、操作是聋生获得外部信息,提升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室内贴的标语“我听见,就忘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一样,聋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思维随之展开,自觉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聋生的语文学习应大力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大力提倡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说明文《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时,先让聋生自学,再带聋生到多媒体教室实际操作,双管齐下让聋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电子计算机有哪些功能。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聋生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除了课文介绍的这些功能,电子计算机还有很多课文没有介绍的新功能。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聋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发现,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再如,在教学《统筹方法》时,先让聋生自学,再把他们带到家政室,按照课文中的办法分组进行实验,计算时间,得出结论。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统筹方法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

所以教师在聋校初中语文课中要使聋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首先要指导聋生自学课文,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聋生提出的疑难,教师要尽量引导他们通过读书、讨论得到解决,万万不可教师包办代替。由于初中聋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初始阶段,一定要按聋生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类引导,推进个别化教育。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基于一般认识规律的特殊认识过程,而且还应该是一个使聋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聋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只能为聋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种种条件。聋校初中语文教学,要改变“满堂灌”的现象,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让聋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而聋生主体参与的实现,与教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聋生主动参与教学,就必须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尊重聋生的心理需要,为聋生提供表现自己和获取成功的机会,学会赞赏每一个聋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聋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让聋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聋校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季佩玉,黄昭鸣.聋校语文教学法[M].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季佩玉,李宏泰.聋校语文教学200问[M].1版.华夏出版社,1993.

聋校语文课堂“热点”扫描 篇4

一、发表见解“追求无忌”, 偏离了文章原意

聋生认知水平不高, 在学习语文时, 大多以自己对生活的直观认识形成的经验, 或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作出天真无邪的发言, 这本无可非议。可近年来, 一些语文老师“疑问让学生提, 见解让学生说”, 课堂上也常听到“没关系”“不要紧, 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时, 不少老师同样亲切有加, 以表扬为主。附摘录于某聋校的《司马光》一文的教学实录: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大家都慌了, 有的去找大人, 有的哭起来, 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不好, 砸坏了公园的缸, 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伤。

师:你觉得第二个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对, 小石头都会砸伤人, 这么大的石头还可能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缸片飞出来, 也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

师:这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想得真周到。

这位老师对这“无忌的童言”可谓是格外保护, 表扬有加。其实, 本文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 而对司马光评价在老师的“怂恿”下严重偏离了对课文原意。教者应充分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引导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

二、朗读教学“主观臆想”, 淡化了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感情朗读, 需要情感的投入、语调的变化、停顿的转换, 需要内行的老师在朗读基调上的准确引导。把握不准课文基调, 朗读教学就惨了。附摘录于某培智学校的《一夜的工作》的朗读课例:

师:此时此刻, 你能读读最后一段话, 表表你的心意吗? (语调亲切地引导) ……

师:带着你喜欢的语气读, 你认为该怎么读,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在老师的启发下, 出现了好多种读法。

生: (读) “看啊, 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学生始终用低沉缓慢的语气读前三句, 最后一句用亲切询问的语气读) 其实, 这段话是作者看了总理一夜工作后发自肺腑的赞美, 朗读时的语调是“高声”赞美, 可在老师“亲切地引导”下, 学生只能循着亲切的基调, 低沉地读书了。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 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 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 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 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1) 充分诵读, 触发语感。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 将诵读贯穿于课的始终, 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诸如,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个体自由诵读、同桌之间互相诵读、选点诵读、根据自己的领悟诵读等。 (2) 潜心品读, 领悟语感。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 反复咀嚼、深入品味。 (3) 积累运用, 积淀语感。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三、学习方式“一味合作”, 取代了独立感悟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于是, 合作学习成为部分教师追求的标杆, 成为实践新课改的课堂标签。然而,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室里热热闹闹, 气氛活跃, 似乎人人参与其中。但仔细一看:A组学生压根儿没有合作讨论, 是在闲聊;B组学生围坐在那里, 聆听个别好学生的主讲, 充当“陪坐”或“听众”的角色;C组学生合作正渐入佳境, 但时间已到, 只得打住……这样的合作学习, 或蜻蜓点水, 或干脆成了聋子的耳朵, 摆设而已。没有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并解决问题, 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1) 鼓励质疑, 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 使他们敢想、敢说出自己的见解; (2) 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探究等合作学习手段, 允许实话实说, 甚至允许有争论。让学生在独立感悟的基础上展开合作, 在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处开展合作, 在合理有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 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与合作精神。 (3) 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聋校沟通课 篇5

更新时间:2011-10-3

阅读: 103

摘要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方案》明确规定“‘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各校可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由于该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我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采取“三合一”的方式组合教材,采用“手口合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聋生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

沟通与交往

教材选用

实践

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单纯使用“口语”进行交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次教育部颁发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把以前的“语言训练”课程调整为了“沟通与交往”。这不仅仅是名字的调整,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跟着做出调整。由于国家没有同时出台相关的教材,给我们一线的教师增加了教学难度,但同时也给了我们自主选择的余地,给了我们发挥自我能动性的机会。

二、“三合一”的方式选用教材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抓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专业的师资队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教材的选择了。针对“沟通与交往”没有国家统编教材这种情况,我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采取“三合一”的方式组合教材。所谓“三合一”就是以现有的“语言训练”教材为基本内容,选择“语文”教材中适合的短文为辅助内容,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教学场景为补充内容。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训练”是1996年版的,内容、插图都早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看看现在的教材,内容新颖,插图精美,孩子们一看就爱不释手。但是,这并不是说“语言训练”教材就没有可取之处,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符合聋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先易后难;其次,这套教材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编写的,比如开学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去说,再到国庆节、元旦、春节等等,这样编排,孩子们随处可以看到正在学习的东西,有利于学以致用。所以,在目前没有更好教材的情况下,我还是以此套教材为基本内容。

现在的“语文”教材印刷精美,很多内容很适合我们进行沟通训练。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文章,我就找来网上的动画,放给孩子们看,然后让孩子们自己来说,每一段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小蝌蚪你会怎么说?孩子们由于学习过了课文,所以比较容易说出来,起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场景为训练内容,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说这些孩子课堂上学会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用,还等于不会。问题不出在孩子们身上,而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比如,在教学“语言训练”第四册第四课“到图书馆借书”这个内容时,我就没有按照课文内容去教学,而是直接带孩子们到图书馆,不管这个孩子怎么说,也不管他们用什么手势和方法,只要借到想要的书就可以了。第二节课,我把大家当时的用语和借书的方法一一告诉同学们,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同时我们评选出了最好的方法。我相信通过这次训练,孩子们下次借书时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三、“手口合一”的教学方法

“语言训练”调整为“沟通与交往”,可谓用心良苦。课程名称的改变,要求我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要与时俱进。我采取“手口合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我摒弃了手语、口语孰重孰轻的争论,采取手语、口语并重的方法进行教学,并结合书面语这种沟通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孩子们沟通与交往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我先用手语告诉孩子们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我不会单纯选择“中国手语”中的词汇,我会告诉孩子们“中国手语”是这样打的,但是也有的聋人朋友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同学自己商量用哪一个;然后我告诉孩子们这些句子用口语怎么读,并让孩子们看口型;最后我会要求孩子们一边读一边打手语,当然我强调的是汉语书面语语序的打法;在课堂练习时,我会要求孩子们把这些句子写成书面语,不仅仅是默写,可以适当改变句子的词语,比如“爸爸妈妈表扬了我”,孩子们写成了“爸爸妈妈夸奖了我”,也算对,因为“表扬”本来就是“夸奖”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课前必须作足手语功夫。所有的课程,我都要求孩子们自己预习,不会的手语去问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同时,我会去请教学校里的聋人教师,这些词语用聋人的自然手语如何表示等等?在这些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词语“中国手语”中没有或者打的不科学,但是聋人在使用时有很简便的手势表示,比如传真机,“中国手语”对“传真”是这样表述的“双手平伸,掌心向下。左手在上,指尖朝右,右手在下,指尖朝前慢慢伸出。”我相信这样的打法估计打出来没有几个孩子能明白,当我请教聋人教师时,他们很简单的一个手势解决了我的问题,她先打一个电话的手势,然后“双手掌心向下,同时向前伸出”,就好像纸张从传真机中出来的样子。

只有课前作足了手语功夫,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运用自如,孩子们才能真正明白同一句话“手语”、“口语”、“书面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才能真正提高交往的能力。

四、实践的效果

沟通与交往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见到很明显的效果,但是通过实践,我发现了孩子们的变化。

首先,孩子们上“沟通与交往”课的热情高涨。在一年级的时候,尽管我还是我,孩子还是这些孩子,但是他们对“沟通与交往”课的兴趣却大不一样。以前,我如果出差几天,没有上课,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但是到了二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之后,如果我有几天没有上课,他们看到我之后都会跑过来抱住我,然后问我什么时候上课?都说很想上“沟通与交往”课。

其次,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通过一年的实践,孩子们上“沟通与交往”课时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改进,都很愿意举手发言。孩子们会主动思考了,有一次,我上课时在黑板上板书了“爸爸带我去公园”这句话,结果我还没说话,几个孩子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有的说在公园玩了木马,有的说坐了飞机,还有的居然说爸爸很小气,不给他买零食等等。

再次,孩子们沟通与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有一次上“红绿灯”的课,我带孩子们到学校对面的马路上去,到了校门口,我故意不说话,让他们自己和保安叔叔说,结果我看到他们有的使用含糊的口语和简单的手语,有的使用书面语,写给保安员,最终保安员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锻炼,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解决问题,远比在课堂上说几句话要有用的多。

五、思考

1、国家应该出台有指导意义的大纲。虽然说没有教材给了我们一线教师自主选择的机会,但是并非所有的一线教师都有很好的经验和很专业的知识,往往是使用原来的“语言训练”教材来代替,这就违背了《方案》的初衷。

2、“沟通与交往”应该由专业的教师来任教。现在很多学校,由于缺乏“沟通与交往”的专业教师或者对“沟通与交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由语文教师或别的学科教师兼任。聋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除了教学语言的差异外,能称得上专业课的就是律动和“沟通与交往”了,如果“沟通与交往”还象现在一样由语文老师任教,大多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3、“沟通与交往”的课堂教学应该摒弃手语、口语孰重孰轻的问题,采取手口并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最终落实到书面语,因为很多聋人在现实中与健听人交往靠的还是书面语。

4、对于同一词汇,而“中国手语”和聋人自然手语又不同的手势,应该告诉孩子们,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使用什么手势,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他们选择了自己认为简便易学的手语,同时也知道还有不同的手势,更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台湾学者林宝贵说:“世界的聋教育,事实上就是一部语言沟通与语文教育的发展史。”语言沟通中,流利的口语对聋生来说是天方夜谭,娴熟的手语对听人来说是如同天书,只有书面语才能真正让聋人融入社会。这就要求聋人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系统学习,正确掌握一定数量的书面语。在沟通课教学中,书面语训练部分,只有抓住聋生的认知特点,密切联系聋生生活,才将受到聋生的欢迎,才能让聋生自觉地在运用中去学习和改进。

一、聋生书面语沟通能力现状中年级聋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初步能够通过笔谈与家长、老师、同学进行日常生活的沟通与交往,正是学习使用规范化书面语的最佳起始阶段。可实际上,聋生书面语沟通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比如:我班一名三年级聋生写过一句话:“我一个人宿舍笤帚,快完,干静。”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一个人去宿舍打扫,很快就打扫完了,宿舍变干净了。”从中可以看出,中年级聋生对字、词、句的运用尚属起步阶段,混乱现象比较常见,运用书面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还很弱。1.手语和书面语言是两种语言。书面语源于口语,是用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人们的思想、观点等信息的交际工具。手语是.....沟通与交往课程是新课程一大亮点,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里不再提以哪种沟通方法为主,而是强调多元化。这是因为,语言沟通多元化是聋生语言沟通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沟通多元化,不宣称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也不否定另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应是具有特殊需要的不同个体,教师首要考虑的是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儿童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适合什么,就安排什么。“方法”要服务于聋童,不能让聋童来适应和服务于“方法”。因此,各校可根据聋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

打造e时代聋校有效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e时代;聋校;有效;语文课堂

听障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的听力缺失,接受外界信息渠道受限,视力代偿成主导渠道,很长一段时间认知水平尚属于直观性阶段。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声像作品,十分厌倦抽象单调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对听障学生进行师讲生听的教学,效果显然不行,也有很多同仁对聋校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创新,也进行了漫长时间的实践,但如何提高聋校课堂教学尤其是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方面一直是值得研究的主题。

现代教育呼唤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多媒体能为听障学生创造出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级教育部门对聋校的多媒体教学十分重视,加大了硬件方面的投入,多媒体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

一、创新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寻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聋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灵活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启发想象突破难点

聋校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生字卡片,在教学时老师出示一张,先引导学生观察,在教学写字时,到黑板上老师画的田字格中去书写,这样的教学很浪费时间,也很乏味。低年级听障儿童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常常是事倍功半。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汉字放大到屏幕上显示,用不同的颜色来出示汉字的各个部件,孩子们很自然地就会把视线投入到大屏幕中来,很自然地观察了汉字的结构、笔顺先后、字形特点,很深地印在头脑中,从而简化了教学,提高了识字写字的教学效率。

三、巧设朗读融情于文

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到内的吸收,也是听障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反复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达到感情的同化。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来采用各种多样式的方法来配合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连彼心,进而借助表情朗读以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言自口中出,情自心中来”的效果。

四、发展思维创造潜能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作品的创作。虽然创造活动需要逻辑思维,但更多的却是依靠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实质上是大脑的一种高级的心里感觉。它以极少量的本质现象为媒介,直接预感和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它是创造力的起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由于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了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师生对情境的不断丰富,这就使得情境成为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最好凭借,成为学生进行创造的直接源泉。

五、课外拓展自主学习

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资料有限,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网查找资料。通过使用现代教育媒体让学生积累材料,进行自主探索,研究。

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的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增强了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面对特殊的群体,我们需要百倍的付出,只有锲而不舍的反复研究,反复构思,才能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从而创造出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聋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2]聋童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浅析理想的聋校语文课堂 篇7

一、理想的聋校语文课堂应是问号“? ”

理想的聋校语文课堂应带有悬念,充满诱惑力,富有挑战性,将认识过程变为能动探索发展的活动过程。在这里,聋生可以带着一个个问号不断探究,认识语文世界,在语文世界里倍感兴趣、好奇、新奇,历经疑惑、质疑、思辨、探究,进而生疑、质疑……如此循环渐进。聋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不仅积淀了语文知识,促进了语文知识的建构与应用,而且完善了认识策略与学习策略。点燃起智慧之火,播下创新的种子。如学习《锯是怎样发明的》一课时 ,向聋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鲁班被叶子的齿轮割了一道口子后发明了锯子, 那么你看到叶子的齿轮时你想到些什么,会做些什么? 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聋生仍然能抱着好奇,带着思辨,探究现实生活,向生活提出疑问,从而寻找一个支点超越自己。

二、理想的聋校语文课堂应是冒号“:”

“沟通从心开始”。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教学活动的本质“沟通”和“合作”应得以彰显。特殊教育工作本身强调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其人格,贯彻人性化精神。当聋生有了表达欲望时,应该让他们表达出所见所闻、所想所经历,同时让聋生的语言得到发展,培养思维习惯。聋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抒发情感的权力和机会, 就能自信地做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聋生取得可贵的平等、独立、自主的地位。课堂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等形成了多重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学生与教师、同学、环境、语文教材文本的对话。在体验、感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聋生内在的认识结构与外部信息相似的“信息相似块”处于活跃的动态生成状态,实现聋生内在经验与课程资源信息的交互、整合、丰富、提升,激活聋生内在经验,优化知识结构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展现出聋生自己的特长。那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在这里没有歧视,只有尊重和互助,让你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因为生命的火花在碰撞。

三、理想的聋校语文课堂应是感叹号“! ”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必须是一个多情的空间,富有情感性。有人提出:语文课堂应该富有诗意。让聋生有一种美的享受,向每一个聋生的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如学习《春蚕》或《我的妈妈》等课文时,可让每个聋生找一些有关母亲伟大的文学故事、图片或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照片等在课堂上展示。聋生情感的闸门将一次次开启,每一次感动,每一次欢笑,每一次流泪,都将是聋生心灵的一次次滋润,情感将会更丰富、更细腻、更纯正,实现价值的追问、素质的培养、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完善。聋生不再被动地学习,也不再单纯地练习,更不再机械地训练。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体验学习、体验活动,将课程实施过程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能学好”。聋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都得以解放,增强聋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激情,实现对美的追求。

四、理想的聋校语文课堂应是省略号“……”

语文知识蕴涵丰富、意犹未尽,具有开放性。语文课堂里,聋生的想象之门被打开,自由纵横驰骋在联想的天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是一样广阔的。生活在继续,语文课堂也在不断丰富和外延。语文课堂实现与生活相通,触角不断拓展和延伸。删去传统语文教学的“句号”,提倡“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替代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聋生在语文课堂中披上行头、粉墨登场。如学习《老山羊请客》、《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时,让聋生以课本为素材,排演课本剧,以戏剧等方式促进有效学习,充分调动聋生的各种感官,发挥表情丰富的优势,将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信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不知不觉中让聋生回到社会这个大主流中。可以说,聋生的语文课堂因生活而丰富,聋生的学习生活因语文课堂而精彩。

让信息技术走进聋校语文课堂 篇8

多年来,聋校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让聋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已悄然走进我们的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聋校的语文课堂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听障学生由于听觉器官受损,主要靠视觉获得外界信息。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双眼睛,这早已不能满足听障学生的要求,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据研究,聋生一堂课获得的语言有效信息只有39%。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成为聋生学习语文的乐园。如,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桂林山水》,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反应不够积极。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将有趣生动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自己动手点击等手段,给聋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直观感知,深入理解课文

听力的丧失,给聋生的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他们的生活经验偏少,认知能力不足。要让聋生真正理解文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聋生视觉的补偿功能,帮助他们顺利地理解课文。在这方面,信息技术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情境再现,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语言文字的内涵,让聋生动之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三、陶冶情操,激发审美情感

聋校教师常常感叹,聋生语言发展受阻,抽象思维难以形成。所以聋校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要培养聋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聋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引导聋生感受美、欣赏美。聋校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聋生来说,由于阅读能力有限,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美”的感受,而多媒体课件通过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将聋生带进了一个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知识世界,从而使聋生为之动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陶冶情操。

如,在教学《春天》一课时,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课件: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手拉手来到大自然中,跳起《春天在哪里》的舞蹈。聋生立刻被这群小朋友感染了,被美丽的景色迷住了。随后出示一幅没有色彩的画卷,教师可停顿数秒,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表情黯然。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自己选择颜色,点击涂画春天的景色。瞬间,桃花红了,柳树绿了,油菜花黄了。通过学习《春天》这篇课文,教师让学生继续寻找春天的美景,总结春天的特点,最后画春天、写春天。此时,聋生的感情已和作者发生了共鸣,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不知不觉陶醉在美的气氛之中。

四、利用网络,减少阅读障碍

网络具有丰富的信息承载功能,这些信息一旦用于教学当中,就会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聋生由于受听障的影响,难以用耳朵接收外界语言的刺激,使他们因为不理解而不愿意读。特别是高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抽象程度较高,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网络就像一个万能的“魔术师”,能在瞬间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也可以把抽象信息转为形象信息,将无声信息转为有声信息,为聋生提供大量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使聋生更好地读通、读懂课文,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过渡到课外阅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拓展到课外世界架起一座桥梁,把他们引向充斥着浩瀚知识的课外大海,让学生在知识的大海里流连忘返!

总之,信息技术下的聋校语文教学有它独特的魅力,可以有效地弥补聋生的听力缺陷,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突破了传统的“手口相授”的呆板模式。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是对课堂教学的画龙点睛,促进了聋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广阔空间。我将带领聋生走进这丰富多彩的广阔天地,让信息教育伴随着聋生,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堂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8):28.

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篇9

一、努力挖掘并充分展示教材本身包含的丰富的内容美

聋校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于一体, 都是美育最好的材料。从教材内容上来说, 题材多样, 富有童趣;从语言上来说, 丰富精练, 生动传神;从人物形象刻画上来说, 贴近生活, 真实可信, 等等。如有反映领袖事迹的《周总理的睡衣》《关怀》;有反映家乡新貌的《我的家乡》《家乡变了》;有体现关爱他人的《帮助李奶奶大扫除》《亲人》;有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只有一个地球》;有介绍祖国壮美山河的《迷人的天山牧场》《桂林山水》等。课文内容丰富, 题材多样,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便于学生学习, 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感情朗读体味美

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方法。而在聋校教学中, 必须充分利用视觉优势来补偿聋生的缺陷, 而观察又是一切思维和创造的基础。这就要求老师在朗读时必须带有丰富的感情并配上夸张的表情, 使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表情变化, 随老师一同进入教学情境中, 再通过老师的讲解来体会文章蕴涵的美。如教学《桂林山水》时, 让学生抓住文中优美的语句和老师一起有感情地来朗读, 去体会祖国锦绣山河的美。“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多么美的语言文字, 应该让学生好好朗读, 好好感悟, 聋生在这样的美读中, 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美

在新课程标准下, 利用多媒体拓展课文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 开发学生创造能力, 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聋生知识面窄, 理解力差, 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像, 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 化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东西, 使文字与客观事物建立起联系,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如在教学《葡萄沟》一文时, 运用课件演示吐鲁番的美景, 五光十色的葡萄等, 给学生展示美的画面, 给他们美的享受, 从而激起他们对美的追求。

四、在生活实践中拓展美

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语文。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从教材中、课堂中跳出来, 不断扩大教学的空间, 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如学完了聋校语文第三册树类、花类的知识后, 我上了一堂以“夏天来了”为题的拓展延伸课, 我先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回到教室后让学生把自己眼中美丽的校园用神奇的画笔画下来, 同学们兴趣盎然, 画得极为认真。罗丹说过:“不是生活中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学生就可获得美的浸润和美的熏陶。

五、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 以美促德

聋校语文教材中刻画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课文的字里行间蕴涵着思想道德因素, 如《周总理的睡衣》《王冕学画》《聪明的华佗》《詹天佑》等课文,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 让聋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健康、更美好, 从而激发他们做心灵美、有上进心的人。

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篇10

1 运用信息技术 ,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 不再视学习为负担。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影像等多 种信息于一身。改变了总凭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的教学模式, 运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老师和学生从这种单调乏味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发的感受和理解课文,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增。例如, 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 课文描写的是西沙群岛的风土人情, 这对于北方孩子尤其是没有出过门的聋哑孩子来说, 从未见过、去过那里, 很难想象文章所描述的情景, 这里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 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和作者一同到“西沙群岛”欣赏美丽的风光。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地方, 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象。听障学生自然沉浸在课文中, 学习课文变得轻松, 兴趣盎然, 也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

2 运用信息技术 , 扩大学生认知 范围, 优化课堂教学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下, 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学习内容。但长期以来, 听障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 面窄、量少、形式单一、方法不当。如今学生不仅可以借助课外书籍, 还可以借助网上丰富翔实、取之不竭的信息资源, 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扬长避短, 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

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 学生上网采集大量有关地球被污染毁坏的图片资料及文字资料, 以手语故事的形式, 配上精美的图片及生动的录像制成PowerPoin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呼吁大家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制作的PowerPoint, 内容丰富翔实, 画面色彩艳丽新颖。

3 运用信息技术 , 促进学生智力 的发展, 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在教学《荷花》一课, 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将拍摄的荷花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 创设优美的情境, 再配上优美的字幕解说, 让学生边看字幕边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神奇的荷花。利用PPT, 展现不同品种花的姿态图片, 让学生当堂练习。这样在学练结合, 举一反三中, 既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的实效性, 又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及信息积累。

4 运用信息技术 , 加强学生合作 学习,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启发学生进行交互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以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 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实践操作, 通过自由的集体协作探究, 提高合作能力。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 结合新学内容, 让学生进行趣味作业, 动手、动脑, 很有兴趣地轻轻松松地完成作业, 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还可以留时间让学生围绕课上学习的内容, 自由地再搜集其他相关资料, 拓展课堂所学知识。

在教学《果园里的机器人》这一课时, 在课文拓展练习时, 播放机器人的课件, 向同学们介绍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的不同类型的机器人,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他们当个小小发明家, 设计想象中的机器人。学生分组合作设计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机 器人, 小组中有的同学动手设计图案, 有的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同学还手舞足蹈地进行演示。学生自由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 重点阐述机器人的样子和本领。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 人, 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 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全班学生进行评议。 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 反应非常激烈, 连平时不爱听讲、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且振振有词, 有理有据, 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李信法 篇11

【关键词】语感;聋校语文;手语朗读;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63-02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接的、整体的感觉,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敏感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一、师者为范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的聋校老师死死盯住聋生的缺陷不放,总是认为教师读得再好聋生也听不见,教师读不读无所谓,读得好不好无关紧要;有的教师觉得大多数聋生口齿不清,说话吃力,朗读费时而无实效,不如不读,即便读也只是抓住几个听力好的学生读一读就万事大吉了;有的教师用课文分析取代朗读,用大量的书面练习取代朗读,忽略了聋生朗读的需要。长此以往,聋校原本应该有声的课堂渐渐退变为无声的世界,我们必须警惕这种现象的发生,坚决予以纠正。

二、多读善感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如在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无诵不成诗”的教材特点,强调以“读”为主线,让学生通过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语言结构和内容;通过与人倾诉——内心独白——我即诗人——朗诵表演等不同的角度朗读,体会诗歌中独特的语言情境,感悟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阅读体验,唤起学生读诗的兴趣和个性感悟;通过对诗歌中含义深刻、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合作讨论,品读分析,激发学生、教师、作者、诗歌间的情感共鸣。

三、生生相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责权主体,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聋生与聋生进行手语交流时,其“语气、神态”是很生动的,聋人教师比普通健听教师更容易与聋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不少聋校开展聋人教师与健听教师同堂授课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量。我赞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语文教学中引进聋人教师作为支援教师,但是聋人教师与健听教师合作同堂授课也并不是万能的,缺一不可的。

四、专业指导

聋生在进行手语朗读时,普遍存在语言、动作模糊不清,一顿一顿的现象,以及范围、力度、幅度过大或过小,方向不对等情况。聋生在朗读时出现停断错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能按语法规则进行正确的停顿;二是学生的文法手语掌握不熟,不能以词为单位进行正确的朗读,语言、动作含糊不清、拖泥带水。三是有些词语的手语学生根本就不会,打不出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指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1.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规范的中国手语,养成学生良好的手语朗读的习惯。聋生并不是天生就会手语的,他们同样需要后天的学习,随着学业的提高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手语。在指导学生学习手语方面,聾校的语文教师肩负着主要责任。

2.重视和强化教师的口语和手语范读。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一种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聋校教师必须加强普通话和中国手语的学习和训练,自觉坚持说标准的普通话,坚持打规范的手语,坚持日常的口语和手语范读。

3.重视聋生的语感体验,提高聋生朗读的意蕴感,情趣感。要引导聋生多观察正确的口语和手语朗读,积极参加诗歌朗诵、学唱手语歌等活动,不断积累口语和手语的朗读经验,逐步学习掌握口语和手语朗读的“语气”,通过大量的语感体验,提高聋生朗读的意蕴感,情趣感。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千姿百态的教学情景,强化聋生的语感体验。在说明文、科技文的教学中,聋校教师很难用语言来一些诠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有时用简单而抽象的手语去描绘精彩纷呈的科学世界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这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千姿百态的教学情景就能够开拓聋生眼界,增强聋生对语言形象的立体感受,提升聋生的语感能力。

5.加强与律动教学的合作。通过语言、动作、音乐等多方面综合学习,将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具体的艺术形象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为聋生领略语言文字的艺术之美搭起一座桥梁,加深他们对文学艺术形象的理解,提升聋生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6.重感更重发。俗话说:“有感而发”,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仅有“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发”。在执教《纸船》一课时,我经过反复思量将“学习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我之真情”写进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中,说实话当时我的心里也有一些发憷,在我已知的聋校语文公开课教学中还从未有谁做过这样的尝试,我知道这个难点对于聋生是太难了,可以说这样做是我和我的学生们向一个聋校诗歌教学难点的一次攀登、跨越。不过这种跨越并非完全是牵强附会、不切实际地拔高。因为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的接触和认识,在他们的写作中也有过一些简单的运用。同时在诗歌创作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当一个人的情感被推波助澜,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点燃创造的激情。虽然在那堂课中,学生没有说(写)出很完美的诗句,但也有不少学生较好的表现了自己的诗情。

总之,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加强聋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雪晶,王爱英.聋生自然手语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7(6),40

[2]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能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

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篇12

我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有关实践, 提高了课堂授课质量,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准备阶段, 包括学习者分析、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互动资源三方面。

首先是学习者分析:和正常学生相比, 聋生由于自身缺陷—耳聋, 听不到口语, 做不到口耳相传, 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非常困难。在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 靠老师的口头语言和黑板书面语言教学, 是很难让聋生理解语文知识的, 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注重挖掘他们的视觉优势, 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的具体而又生动形象, 更能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 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教师专业知识储备:正像齐伟老师所说的“一节好课, 是用一生来准备的”。这充分说明我们要上好一节课, 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 不是仅仅在完成教案就能够上好一节课的。互动课程也要教师们进行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准备。我正是这样做的。第三就是互动资源:我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 进行了大量的搜索、细心的研究、精心的比较、做出了适合自己的资源选择。

二、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前精心致作了设计过程:包括学生的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策略中, 注重挖掘聋生的视觉优势。例如在教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 我从internet网上的“指尖学堂”查找到这篇课文的flash动画, 我在自己的课件制作中直接进行了超链接, 从其他人的经验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成分, 不但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还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将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所以, 我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快捷。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我首先让学生观赏本篇课文的flash动画, 聋生因受到形、色、光的刺激, 使得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 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期待着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深入, 从而完成引导方法的步骤。其次, 我注重了强化人是环节, 采用精心制作的CAI课件分解难点,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 活跃了聋生的思维, 形成比较完整的思维结构。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是:由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 “蝌蚪”和“青蛙”的关系, 聋生较难理解, 弄不清楚。我制作了蝌蚪变化成青蛙过程的CAI课件, 先出现几只小蝌蚪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的画面, 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样子 (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 长尾巴) , 然后又游来几只小蝌蚪, 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变化 (小蝌蚪:先长出了两条后腿) , 接着再出现几只小蝌蚪, 让学生观察他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 最后 (小蝌蚪:尾巴辫短了) 接着: (出现几只青蛙蹲在荷叶上) , 让学生看看青蛙是什么样子 (青蛙: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鼓着一对大眼睛) 。通过对蝌蚪成长过程的观察、比较、分析, 学生找到了二者的联系点“青蛙”是由“蝌蚪”一步一步的变化来的, 明白了蝌蚪和青蛙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小蝌蚪变化成长为青蛙的过程有了清晰、完整的印象。这样直观形象的演示, 聋生一目了然的看到这个转化过程。加深了他们对所教学内容的理解, 把静态的教材、死板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聋生面前, 让他们通过观察直观的幻灯片演示, 很容易的得出了结论。从而不仅能帮助教者突破难点,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 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由于古诗语言精炼, 含意深奥, 富有韵律, 聋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较少, 加上对瀑布没有接触, 学生在阅读时不能理解课文内容, 就不可能体会到诗文的情与境。我运用教学资源网上的flash动画, 把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 帮助聋生理解诗句的内涵, 领会古诗的意境:“香庐峰冉冉升起团团白烟, 白烟漫飘在青山蓝天之间, 在红日照耀下, 远远望去好象万屡紫色的云霞, 气势磅礴的瀑布, 像飞一样从山上直泻下来。”这样把学生带入大自然的世界里, 把古诗中“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落”这些精炼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后教学, 学生形象思维就以意象运动的形式展开, 在感知这些外界事物时, 诗句被赋予生命, 诗文描写的情境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

在课后, 我继续根据齐伟老师《互动教学设计》, 进行了课后自我评价和反思。

上一篇: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下一篇:血浆D二聚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