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论文

2024-07-02

血浆D二聚体论文(精选10篇)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产前及产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产后/产前比值与产后出血概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监测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1758例妊娠末期正常待产孕妇产前及产后D-二聚体的动态、记录产后出血量, 评估其预测产后出血价值。结果 产前D-二聚体浓度在3.76.6mg/L时, 发生产后出血率为7.7%, 当>6.6mg/L时, 产后出血率升为13.0%;当产后D-二聚体浓度迅速升高, 达产前的5.110倍时, 发生产后出血风险率为25.6%, 当升高至产前10倍以上时, 则产后出血率高达62.1%。结论 产前及产后D-二聚体浓度与产后/产前D-二聚体比值越高, 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及平均出血量就越大。

关键词:D-二聚体,产后出血,动态监测,风险评估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裂解产生的一种降解物, 它既反映体内的纤溶状态, 又反映凝血状态, 是临床判断血清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一项敏感指标, 是目前公认体内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也是继发纤溶的特异性指标[1]。我们在研究超声造影联合血清人附睾蛋白4 (HE4) 检测对卵巢肿瘤早期诊断价值时发现, D-二聚体浓度的高低与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等有一定相关性。为更好地了解及运用D-二聚体对风险预示的价值, 我们简化研究流程及其可操作性, 减少多种疾病等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 特对健康产妇在产前产后的D-二聚体浓度做了动态监测, 以期探讨预示产后出血风险评估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收入院分娩的产妇1758例, 孕周37~42周;年龄19~37岁, 平均27岁;无内科疾病, 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顺产1025例 (58.3%) , 剖宫产733例 (41.7%)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出500ml, 即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1.2标本采集所有产妇均于产前、产后及产后4、8、16、24小时, 用B D专用血凝真空采血管 (0.109 m mol/L枸橼酸钠抗凝, 与全血比例为1∶9) 按凝血标本采集规范采血3ml, 立即颠倒混匀10次以上, 并于3000r/min (离心力为1500g/min) , 离心15分钟分离血浆于2小时内对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有特殊情况的, 随时采集标本送检。同时评估产后出血产妇并记录出血量。

1.3 检测方法

采用Sysmex-CA 7000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SIEMENS Innovance-D-Dimer试剂。用免疫比浊法, 检测仪器按仪器操作规范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且按要求每日采用高低两个浓度水平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分析, 室内质控在控后才可分别对采集样本进行检测。该仪器每年参加省室间质量评价及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考核均为优秀。

2 结果

2.1 产前D-二聚体浓度对产后出血风险影响

根据检测仪器及其配套试剂提供的参考范围进行分组, 正常组:<0.6mg/L, 低风险组:0.6~1.8mg/L, 中风险组:1.9~3.6mg/L, 高风险组:3.7~6.6mg/L, 高危组:>6.6mg/L。由表1可见, 本组D-二聚体阳性率为88.2% (1550/1758) , 低风险组产妇例数最多, 中风险组次之;随着产前D-二聚体浓度增加, 产后发生出血的风险也越大, 当产前D-二聚体>6.6mg/L时, 产后发生出血概率及平均出血量显著高于其他组。

2.2 产前产后D-二聚体浓度变化对产后出血风险影响 (表2)

取产后D-二聚体浓度最大值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相比, 定义为D-二聚体产后/产前比值。并根据比值进行分组, 正常组:0~1.0, 低风险组:1.1~2.0, 中风险组:2.1~5.0, 高风险组:5.1~10.0, 高危组:>10.0。产后D-二聚体浓度较产前增加越多, 产后出血率越高, 产后D-二聚体浓度升至产前5.1~10倍时, 产后出血风险为25.6%, 当超过10倍时, 风险升至62.1%。产后出血风险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及产后急剧升高程度呈正相关。

3 讨论

3.1 D-二聚体检测方法

我院采用的SIEMENS Innovance-D-Dimer试剂检测方法是全自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度法, 用的是新一代单克隆抗体8D3, 该抗体有更能较真实反映患者血浆D-二聚体产生情况, 稳定性更好, 灵敏度更高, 抗干扰能力更强优点。该检测方法高度的灵敏度和阴性预示能力, 在深静脉血栓 (DVT) 和肺栓塞 (PE) 的排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然而高敏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上有很高阳性率, 孕产妇的阳性率可高达80%以上, 本组统计结果阳性率为88.2%, 这在临床上还缺乏全面的研究及正规的应用指南。

3.2 孕妇D-二聚体的测定

随着孕龄的增长, D-二聚体浓度不断升高, 应定期检测D-二聚体水平, 及时了解是否存在血栓性病变, 以有效保护母婴健康[2]。袁丽萍等[3]证实产前及产后动态监测各项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也证实D-二聚体的浓度可预测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险, D-二聚体浓度越高, 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也越大。因个体差异, 纤溶酶的水解程度不同, 患者血浆所包含的D-二聚体片段中, 可含有1个或两个以上D-二聚体, 所以对D-二聚体的检测, 实质上是对包含有D-二聚体纤维蛋白片段的测定, 用产后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的比值更能反映其浓度增加的程度, 同时体现个体化动态监测的必要性与意义所在。

3.3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大出血是孕妇分娩后常见的急症之一, 发病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而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且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常为难以控制的大出血[4]。因此, 及时预防、发现便于尽快止血治疗, 不仅能有效避免孕妇生命危险, 也是预防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关键。

3.4 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运用

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可及时发现疾病的发展及变化, 有学者证实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的升高, 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更灵敏, 而且随着病程的发展, D-二聚体浓度可持续升高达10倍以上[5]。有研究表明, D-二聚体有利于早期DVT和PE的辅助诊断、形成发展监测, 尤其是对孕产妇这个特殊人群, 早期发现和预防血栓疾病有较高参考价值[6]。笔者认为, 应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及其他检测指标, 以及D-二聚体的浓度值及动态变化情况, 综合考虑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 切勿忽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3.5 D-二聚体与即时检验 (POCT) [7]

目前已有床边仪器可用于D-二聚体的床边检测, 可极大缩短报告周转时间, 为临床抢救生命和及时制定或更正治疗方案赢得宝贵时间。随着POCT的不断发展, 以及管理的规范化, D-二聚体床边检测必然成为临床特别是产科床边检测不可缺少的检验项目之一。

总之, 产前及产后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可很好预测产后出血风险, 临床应予以重视, 对产前D-二聚体浓度超过6.6mg/L及产后急剧升高患者, 应尽早给予干预, 采取一定预防措施, 以保证孕妇产中及产后的安全。

参考文献

[1]Karlsson O, Jeppsson A, Hellgren M.Major obstetric haemorrhage:monitoring with thromboelastography, laboratory analyses or both?[J].Int J Obstet Anesth, 2014, 23 (1) :10.

[2]利小斌, 利燕波, 彭堪广, 等.不同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2) :88.

[3]袁丽萍, 林卫, 朱庆文, 等.产妇分娩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监测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8) :2179.

[4]Wortman AC, Alexander JM.Placenta accreta, increta, and percreta[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 2013, 40 (1) :22.

[5]王兆铖.D-二聚体临床应用的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 2014, 20 (1) :46.

[6]Righini M, Perrier A, De Moerloose P, et al.D-Dimer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iagnosis:20 years later[J].J Thromb Haemost, 2008, 6 (7) :1059.

[7]范明亮, 高玉琴, 岑东, 等.POCT在医院规范化管理中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 (3) :446.

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篇2

【关键词】D-二聚体;临床检测;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1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03-01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特异性降解产物,也是继发性纤溶特有代谢物,可作为临床鉴别机体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状态的敏感性指标,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1]。近年来,随着D-二聚体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D-二聚体检测已经深入到心血管疾病、DIC、抗凝治疗等领域,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加广泛,并且在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妊高症、糖尿病血管病变等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转归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已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1D-二聚体形成机制与检测方法

D-二聚体是在各种病理或生理状态下,凝血系统激活导致凝血活酶将纤维原蛋白转化成纤维蛋白单体,并在活化因子XⅢ的作用下形成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的生成进一步激活了机体纤溶系统,形成各种大小不同FDP碎片降解产物[2]。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降解过程中所释放碎片进一步降级产生的含有γ链的片段,因纤维蛋白原与可溶性纤维蛋白无γ链交联存在,所以只用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才能够产生D-二聚体。受到病理因素影响,机体凝血及纤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凝血倾向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因此,D-二聚体含量升高,表明机体内存在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纖溶发生,临床上也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作为机体高凝状态与纤溶亢进状态的分子标志物[3]。

D-二聚体的检测是临床对继发性纤溶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的检验项目,是目前判断机体高凝状态和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观察溶栓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指标。D-二聚体检测方法主要有乳胶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渗滤法、荧光抗体法等。乳胶凝集法是将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置于乳胶颗粒上,使其与血浆中D-二聚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乳胶凝集法特异性较低,对于有血块形成的出血均可检验为阳性,因此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只适用于定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将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置于聚苯乙烯板上,并采用另一种辣根过氧化酶用于标记单抗,加入样本后可在孔内形成一种特异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底物显色,其颜色深浅与血液检测样本中的D-二聚体含量成正比。这种检测方法检测操作较为繁琐。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是将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置于多孔膜测试卡上,加入血液检测样本后进行洗涤,再加入胶体金标记单抗,形成一种特异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底物显示红色,其红色显示程度与血液检测样本中D-二聚体的含量成正比。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单个或批量血液标本的检测。

2D-二聚体临床应用价值

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由于继发性纤溶亢进所引起的,因此D-二聚体临床上诱发纤维蛋白增多的相关疾病或疾病进展过程中均可出现D-二聚体增高,但对于不同疾病,D-二聚体在阳性值程度上也有所区分。在各种打破凝血纤溶平衡而导致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疾病中,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在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极大提高了相关疾病诊治及评价水平。

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因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异常,D-二聚体检测可对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是否形成血栓进行明确判断。临床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凝血异常是由于肿瘤组织生长对患者的机体损伤、患者对肿瘤组织的炎症反应、肿瘤组织直接或间接诱导凝血酶产生、组织坏死等原因导致[4]。恶性肿瘤患者常并发学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利用D-二聚体检测预测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监测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在常规肺部疾病、肝脏疾病、DIC、溶栓疗效观察及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D-二聚体检测对于急性胰腺炎、糖尿病血管性病变、荨麻疹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5]。急性胰腺炎患者因胰腺微循环障碍与大量炎症介质的作用,易导致胰腺局限性炎症迅速发展成为SAP,造成血管损伤或组织缺血,凝血系统激活引起的纤维蛋白降解物增加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SA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关键。D-二聚体检测可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多器官损伤,对急性胰腺炎及SAP病情监测、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意义。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其致病因素较多,病理特点为肥大细胞激活后释放多种因子,导致凝血系统激活。临床研究表明,急、慢性荨麻疹患者与正常人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不同,且荨麻疹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发展显著相关。因此,通过对急、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对于判断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给予相应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多发性脏器损害,常伴发凝血、纤溶异常等情况。临床研究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发现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经临床治疗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表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呈正相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对疾病活动性与临床疗效准确评价。总之,D-二聚体检测在相关疾病临床诊治过程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明显、检测迅速、经济方便的特点,可准确反应机体高凝状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对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亚嘉,陈艳.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3):100-101.

[2]刘旭峰,叶剑飞.血浆D-二聚体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J].临床医学,2009,29(12):103-104.

[3]张云平,辛晓敏,毕莉.D-二聚体检测在DIC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42:179-180.

[4]司毅,许翠萍.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1):70-71.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来我院健康检查者 (包括学生、工人和公务员) 血浆348份, 其中男174份, 女174份, 年龄10~50岁, 均排除心、肾、肝、肺及糖尿病等疾病, 检查前未服任何药物, 既往无出血史。

1.1.2 仪器与试剂

日本Sysmex CA 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试剂由德国Dade Behring Warburg公司提供, D-二聚体试剂批号:535037, 抗凝管为1 ∶9枸橼酸钠抗凝管 (BD公司) 。

1.2 方法

在空腹, 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 立刻混匀, 3000 r/min (离心半径=9.5 cm) 离心10 min, 分离出血浆2 h内上机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1]。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测定

在医学上, 一般常把95%的正常人某指标所在范围作为正常参考值范围[2]。对健康人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观察值, 如果它们的分布是近似正态分布的, 在求得均数和标准差以后, 即可应用概括估计变量频数分布的方法, 计算均数减1.96倍标准差到均数加1.96倍标准差的范围。见表1。

2.2 各不同来源正常参考值范围比较

由于仪器和试剂的不同, 会测出不同的结果, 经过比较, 本次实验所测得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与教科书[3]和试剂商提供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有明显差异, 见表2

2.3 性别之间比较

男女之间血浆中D-二聚体正常参考值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4 不同年龄间比较

由于D-二聚体测定人群分布范围较广, 为消除因年龄造成的影响, 将年龄分为4组 (10~20、21~30、31~40、41~50岁) 。测定结果经过方差分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注:P>0.05。

3 讨论

鉴于D-二聚体的形成原理[4], 其定量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鉴别与诊断, 如原发、继发的纤维蛋白原溶解的鉴别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的辅助诊断, 脑血栓及心肌梗死论断的应用, 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疾病诊断的应用, 以及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及观察预后。同时, 对于溶栓的检测和评估及妇科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由表2可以看出本实验室测定的血浆中D-二聚体正常参考值范围与教科书和试剂说明书提供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有明显差异。目前, 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方法有很多, 包括凝集法、ELISA法及酶联荧光分析法、免疫金标法;同时仪器和试剂的不同等原因造成很难统一规定正常参考值范围。本实验室所用的Sysmex CA 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采用比浊法, 即凝集法, 试剂由德国Dade Behring Warburg公司提供。其原理是当标本中含有D-二聚体时, 聚苯乙烯颗粒包被到单克隆抗体 (DD5) , 与D-二聚体的交联区域结合。交联区域呈立体结构, 有2个单克隆抗体表位。总之, 一个单克隆抗体就能触发凝集反应, 随后测定浊度的增加。另外, 区域、人群特点等因素也影响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测定。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 男女之间血浆中D-二聚体正常参考值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各年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这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目前, 本地区大部分医疗机构开始使用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进行血浆中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 许多研究认为使用自动化仪器分析得到的结果可因仪器的型号和生产厂家不同而造成差异, 如果按照教科书上的参考值范围或试剂商提供的参考值范围为依据, 就会使检出率增高或结果的假性率增高, 这样不仅不能反映病人的真实病情, 甚至可能影响临床的诊断或误导临床医生治疗。因此, 针对实验室的具体条件及本地区人群特点等因素建立自己实验室的血浆中D-二聚体参考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建立自己实验室的D-二聚体正常参考范围值才能符合临床要求, 同时利用这个参考范围值进行的D-二聚体定量检测才是科学的和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周志衡, 宾晓农, 雷毅雄, 等.SPSS软件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实用预防医学, 2004, 11 (5) :177-178.

[2]田凤调.医学正常值的统计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2.

[3]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34-235.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4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DD)测定在评估脑外伤患者伤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8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定量等项目的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PT和APTT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发病早期伴有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的显著变化,检测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对评估脑外伤伤情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外伤;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

脑外伤指由于外物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的伤,一般可引起严重的后果,是残疾?致病的首要原因?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和听觉异常等[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8例脑外伤患者和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测定在评估脑外伤患者伤情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均

在入院24 h内确诊为单纯性颅脑损伤,并排除休克和既往慢性肝功能损害和血液系统疾病者?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17-76岁,平均(40.84±5.42)岁;坠落伤21例,交通事故伤41例,跌伤11例,打击伤5例;根据国际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标准[2]:轻型组31例,中型组24例,重型组23例?另选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78例作为对照组,排除既往脑部受伤者?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平均19-81岁,平均(40.73±5.3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采集周围静脉血2.7mL,加入0.3mL枸橼酸钠抗凝,2500r/min下离心15min,收集血浆进行PT?APTT和DD检测,PT和APTT使用雅培全自动血凝分析仪ACL700进行检测,DD使用快速凝集半定量法检测?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设检验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PT?APTT和DD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PT和APTT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

3.讨论:

脑外伤是指外力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脑组织某个特定区域损害(局灶性)还是广泛性损害(弥散性)[3]?不同区域的损害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局灶性症状主要包括言语?视觉?听觉?运动和感觉等异常,弥散性损害则影响记忆和睡眠甚至引起意识模糊及昏迷?

早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对早起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至关重要[4]?脑外伤导致血管壁以及脑组织损伤后,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同时血管内皮下胶原等暴露,激活因子XⅡ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从而生成大量凝血酶,使血液高凝?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是凝血系统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的重要指标,是判断脑外伤病情及预后的重要辅助指标?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特异性终产物,脑外伤患者血浆中DD含量增高说明继发性纤溶亢进,反映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研究表明,DD含量的变化可有效反映脑外伤损伤程度,DD含量越高病情越严重[5]?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PT和APTT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脑外伤患者伴有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的显著变化?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是反映脑外伤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敏感指标,早期监测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胡俊,王冬梅,刘莉.急性脑外伤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51-4252.

[2] 李朝旭.脑外伤急性期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吉林医学,2009,30(23):3054-3055.

[3] 刘亚军,王迪,赵国珍.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07):858-860.

[4] 李晓兴,马建华,季海明,等.凝血及纤溶指标检测评估脑外伤伤情的价值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354-356.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收住我院ICU的多发伤患者64例, 全部患者符合多发伤即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损伤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7例, 女性17例, 平均年龄 (42.39±17.71) 岁, 死亡22例, 存活42例, 发生MODS25例, 非MODS39例, MODS的诊断标准依据1995年从新修订的多脏器衰竭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同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Ⅱ评分, 为APACHEⅡ评分≥20分组, APACHEⅡ评分<20分组。

1.2 测定方法

多发伤患者入住ICU当日取外周静脉血检测DD, DD测定采用酶免疫分析方法应用ELFA技术 (酶联荧光分析) , 采血后用109mmol/L枸橼酸钠1:9抗凝, 立即3000r/min离心10min, 分离血浆后检测。使用miniVIDAS全自动免疫检测仪, 配套生物梅里埃公司 (biomerieux.SA) VIDAS DD2试剂。记录患者入住后24h内的各项最差生理指标, 并计算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Ⅱ。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经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 数据表达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死亡组和生存组DD分析

死亡组例数22, DD (4449.47±909.72) (x-±s, ng/mL) ;生存组例数42, DD (1353.34±889.13) (x-±s, ng/mL) 。 (注:与生存组相比, *P<0.05) 。

2.2 MODS组和非MODS组DD分析

MODS组例数25, DD (4270.93±978.68) (x-±s, ng/mL) ;非MODS组例数39, DD (1083.76±904.73) (x-±s, ng/mL) 。 (注:与非MODS组相比, *P<0.05) 。

2.3 APACHEⅡ评分≥20分组和APACHEⅡ评分<20分组DD分析

APACHEⅡ评分>2 0分组例数27, DD (403 2.4 7±85 2.9 8) (x-±s, ng/mL) ;APACHEⅡ评分<20分组例数37, DD (986.81±812.62) (x-±s, ng/mL) 。 (注:与APACHEⅡ评分<20分组相比, *P<0.05) 。

3 讨论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生成的其中一种特异性终末产物。DD水平的升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 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为反应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理想指标, 它是凝血功能紊乱的早期灵敏指标。

多发伤患者病情重, 病死率高。研究表明, 多发伤患者病理生理机制复杂, 有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症 (CARS) , 补体系统激活、急性期反应、氧化应激、微循环紊乱毛细血管渗漏、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内分泌反应外, 凝血系统的激活亦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多发伤患者凝血系统的激活主要通过外源性凝血途径。组织损伤、各种细菌细胞壁成分、促炎细胞因子等促进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等分泌组织因子, 从而激活凝血酶, 血液中凝血酶含量增高, 微循环中形成微血栓, 同时, 纤溶系统被激活, 产生大量纤溶酶, 进而形成各种FDP碎片, 便产生了D-二聚体。另外,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的损伤, 全身性抗凝机制破坏 (如抗凝血酶Ⅲ系统、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都将导致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紊乱, 导致DIC甚至是MODS的发生。

本组实验通过定量测定血中DD含量, 发现多发伤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 DD含量明显升高, 表明DD与多发伤患者预后相关。MODS组和非MODS组DD含量明显升高, 表明多发伤患者DD升高明显预示合并MODS可能性大, 其有可预测性。同时, 通过对多发伤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 评分≥20分者较<20分者DD也具有可比性, 说明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院于2 0 1 1年1 0月~2 0 1 2年6月心脏内科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6 4例, 男4 3例, 女2 1例;年龄5 6~7 4岁, 平均 (6 8±9) 岁。对照组共4 8例, 男2 7例, 女2 1例;年龄5 0~7 5岁, 平均 (6 5±1 0) 岁, 都是我院中老年健康体检者, 无心脏病史, 以及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病史, 同时也排除脑、心、肝、肾、脾等疾病。组间平均年龄无差异。

1.2 仪器、试剂及方法

1.2.1 仪器

日本S Y S M E X公司C A-7 0 0 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并使用仪器配套进口试剂、质控物、定标品来检测D-二聚体, 方法为免疫比浊法;日本S Y S M E X公司X T-2 0 0 0 i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检测P L T, 使用仪器配套进口试剂、质控物。

1.2.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2 4 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于枸橼酸钠抗凝管, 然后缓慢摇匀, D-二聚体采用1 0 9 m m o l/L枸橼酸钠 (抗凝剂静脉血1:9) ;P L T全血用1.5 g/L E D T A-K 2抗凝。把抗凝血以3 0 0 0 r/m in离心1 5 m in并分离出血浆, 在1 h内完成上机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均以χ2表示, 采用S P S S 1 1.0版本软件进行分析。两组的结果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急性心梗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显著增加、P L T数下降, 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 1) 。对照结果见表1。

3 讨论

据统计,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人类健康杀手。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D-二聚体、P L 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1) 。常态生理环境中, 身体血液凝固、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维持体内血液流动并防止粘滞的重要环节。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它的存在表明了在体内有纤维蛋白的形成和溶解, 它可作为反映高凝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1]。急性心梗时由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而使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加, D-二聚体反映着继发性纤溶的增强, 是唯一反映凝血和纤溶的理想指标, 在临床上已视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一定指导意义, 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早期诊断。有资料记载, D-二聚体含量根据患者病情的恶化而不断增强[2,3]。血栓前状态 (P T S) 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止血、凝血以及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 具有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D-二聚体、P L T含量与凝血酶活性有关, 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的早期检测、早期治疗, 可以预防血栓栓塞的形成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对于改善栓塞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都具有临床意义。

本文数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P L T检测结果比较 (P<0.0 1) , 因此P L T与D-二聚体浓度水平结合进行研究, 为急性心梗患者在临床治疗及动态监测病情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据我国医学研究资料显示: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血浆D-二聚体, P L T[4], 与权威部门发布的报道一致[5]。我们研究还发现, F I B、D-二聚体的浓度与脑梗死的轻重程度呈正相关, 心肌梗死程度严重者F I B、D-二聚体血浆浓度较高, 轻者F I B、D-二聚体血浆浓度较低, F I B的降解产物D一二聚体阳性或增高, 见于高凝状态, 故测定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价[6,7]。

总之, D-二聚体水平在血浆中的升高以及全血P L T数降低与心肌梗死发生密切相关。提示D一二聚体、P L T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两个重要危险因子。检测急性心梗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以及P L T变化的综合数据, 对分析诊断、临床治疗、监测病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爱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及全血血小板数的检测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0,4 (5) :489-490.

[2]张爱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及全血血小板数的检测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0,4 (5) :1064-1065.

[3]张爱民,常艳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J].陕西医学,2010,8 (5) :811-812.

[4]张雅青,李晓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08 (2) :578-579.

[5]MAURIELLO A,SANGIORGI G,PALMIERI G,et a1.Hyperfibfinogenemiai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histocytological composition andcomplications of aterosclerotic carotid plaques in patients affected by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J].Circulation,2000,101 (7) :744-750.

[6]俞敏萱,曹凌,孙伟.缺血性脑血管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状态的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6 (5) :279.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2008年1月~2012年l0月住院的64例, 经组织学或者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排除并发有严重的心、肝肾、血栓性疾病的患者。64例患者中, 男20例, 女12例;年龄30~79岁, 平均年龄68岁;辅助检查:均行颅脑、胸腹部强化CT、放射性骨扫描 (ECT) 等检查;行为状态评分:0~3分, 1~2分30例, 3分2例, 生存预期大于6个月;病理类型:腺癌17例, 鳞癌12例, 未分化癌及肺泡癌3例;TNM分期:Ⅲ期12例, Ⅳ期20例。健康体检者 (健康组) 40例, 男28例, 女l2例, 年龄26~76岁, 平均64.5岁。将肺癌组患者按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 化疗组 (对照组) 16例和人参多糖联合化疗组 (观察组) 16例。两组的性别、年龄、行为状态评分、病理类型、TNM分期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案:应用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的化疗方案, 每例患者均做完4个周期化疗。观察组治疗方案:化疗方案的基础上每天静滴人参多糖, 12mg/次, 1次/天。

1.2.2 血浆D-二聚体测定方法[4]

采集空腹静脉血置于含有枸橼酸钠的抗凝试管中, 以3000转/min的速度离心10min, 收集上层血浆, 置于-20℃冰箱保存。采用免疫吸附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所用试剂来自法国STAGO公司, 测定仪器选用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凝血仪。

1.2.3 血浆D-二聚体对比方法

测定对照组、观察组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 按治疗效果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进展 (PD) 再将对照组、观察组分为四组分别统计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

1.2.4 肺癌患者疗效评价方法[5]

按照Recist评价体系可将疗效分为:CR (完全缓解) 、PR (部分缓解) 、SD (稳定) 、PD (进展) 。CR和PR为治疗有效, 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对比两组的有效率。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均以 (均数加减标准差)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性差异 (P<0.05) , 具体见表1。

2.2 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 而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性差异 (P<0.05) , 具体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 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 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 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一位, 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安全[6]。现代研究表明,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呈现为高凝状态, 凝血功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复发转移存在着密切关系, 可通过监测血液的凝血功能来观察判断非小细胞的肺癌患者病情变化[7]。血浆D-二聚体作为监测血液凝血机能的重要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研究发现, D-二聚体是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它是由交联纤维蛋白在纤维溶解酶作用下降解产生的, 在正常健康人体的血浆中含量较低, 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是继发性纤溶的一种特异性指标, 临床将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作为诊断和监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性疾病的指标[8]。这已经为广大临床医疗工作者所接受。

人参多糖是从中药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近年研究表明, 多糖类提取物具体提供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 临床验证多糖类药物配合化疗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治疗效果显著[9]。人参多糖药理学证明该药物具有抗炎、抗疲劳、增强免疫、抗缺氧、延长小鼠生存期和抗肿瘤的作用, 同时能够减轻化疗副作用。本文采用人参多糖联合化疗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 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 最后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性差异 (P<0.05) ,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 而对照组显著升高,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性差异 (P<0.05) , 由此可见, 人参多糖联合化疗治疗组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控制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 同时发现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所以, 人参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要比单纯化疗要好,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治疗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冯青.人参多糖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0例[J].陕西中医, 2009, 30 (12) :1572-1573.

[2]杨彬, 舒琦瑾.D-二聚体与肺癌临床分期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药, 2010, 41 (2) :44-45.

[3]Blackwell K, Hurwitz H, Lieberman G, et a1.Circulating Ddimer levels are better predictors ofoverall suviral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than carcinoemhryonicantige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rcinoma[J].Cancer, 2011, 10l (1) :77-82.

[4]Unsul E, Atalav F, Atikcan S, 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hemostatic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Respir Med, 2010, 98:93-98.

[5]陈环.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化疗疗效的关系[J].河北医药, 2012 (06) .

[6]胡建军.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10) :51-52.

[7]焦晓栋, 钱建新, 于观贞, 等.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转移性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15 (9) :794-797.

[8]Buccheri G, Torchio P, Ferrigno P.Plasma levels of Ddimer in lung carcinoma clin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J].Cancer, 2012, 97:3044-3052.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8

关键词:冠心病,D-二聚体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心肌梗塞, 心绞痛 (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 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类型, 也是导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知冠心病的发生, 发展与体内凝血状态的改变有密切关系[1]。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既反映体内纤溶活性, 又反映凝血活动, 是血栓形成或溶解的标志物。因此, D-二聚体被认为是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2]。本文检测了62例冠心病患者 (20例急性心肌梗死者, 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者, 18例稳定型心绞痛者) 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探讨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2年6月至2003年2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 年龄40~76岁, 平均 (62±10.72) 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者24例, 其中男12例, 女12例, 年龄41~76岁, 平均 (63.2±10.96) 岁,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例, 其中男10例, 女8例, 年龄41~74岁, 平均 (60±11.71) 岁。上述患者的诊断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对照组20例, 其中男10例, 女10例, 年龄38~72岁, 平均 (58.65±10.27) 岁, 均为体检正常的健康人。

1.2 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刻采静脉血, 其余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清晨采空腹静脉血, 对照组也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 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本公司的配套试剂, 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 (±s) 标准差表示。各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见表1。

从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表1) 可见:⑴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 (P<0.05) 。⑵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间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 (P>0.05) ;⑶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上述指标也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共同发病基础是动脉破裂、斑块下胶原和脂肪暴露, 血小板激活并粘附、聚集, 至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 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 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血栓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3.1 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内皮细胞有一系列的防止血液在心血管内凝固的功能: (1) 它是一个单细胞层的薄膜屏障, 把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血小板和能促发凝血的内皮下胶原隔离开来; (2) 能分泌凝血酶调节蛋白, 它是一种糖蛋白覆于内膜表面, 能和凝血酶结合而控制凝血酶的作用; (3) 合成前列环素, 能抑制血小板粘集; (4) 分泌二磷酸腺苷酶, 把血小板释出的, 对血小板彼此粘集具有强烈作用的ADP转变为抗粘集作用的腺嘌呤核苷酸; (5) 内皮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肝素样分子 (硫酸乙酰肝素) , 它有促进抗凝血酶Ⅲ的作用;又含有α-2巨球蛋白, 它能抑制凝血因子活化过程的链锁反应; (6) 生成纤溶酶原活化因子, 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 (7) 合成蛋白S (PS) , 它能协同活化的蛋白C (PC) 抑制凝血因子Ⅴa, Ⅷa。由于以上因素, 如果没有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超出生理限度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化就不可能发生。

3.2 血流状态的改变

由于比重的关系, 在正常流速和正常流向的血液内, 红细胞和白细胞在血液的中轴 (轴流) , 外层是血小板, 流动得较红、白细胞慢, 最外围是一层血浆带 (边流) , 将血液的有形成分和血管壁隔绝, 阻止血小板和内膜接触。当血流缓慢或血流产生漩涡时, 血小板得以进入边流, 增加了和血管内膜接触的机会, 血小板粘连于内膜的可能性必然增大。此外, 血流缓慢和血流产生漩涡时, 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和凝血酶能在局部达到凝血过程所必需的浓度。

3.3 血液凝固性增加

或称血液的高凝状态, 是指血液比正常易于发生凝固的状态,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和游走性血栓性脉管炎。此外, 血小板增多或血小板粘性增加也可增高血液的凝固性, 如妊娠、手术后、产后、高脂饮食、吸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 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加均于此有关。

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上述条件往往同时存在。无论心或动脉、静脉内的血栓, 其形成过程都从血小板粘附于内膜裸露的胶原开始。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后, 最后产生的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水解, 其纤维蛋白单体再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 (纤维素) 。纤维素和内皮下的纤维连接蛋白共同使粘集的血小板堆牢固地粘附于受损内膜表面, 不再离散, 形成镜下均匀一致, 无结构的血小板血栓。当血栓不完全或间断阻塞冠脉管腔时, 临床上常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而血栓突然完全闭塞管腔则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有前瞻性研究表明,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都有血管硬化和血管病变[3]。冠状动脉的上述变化导致内、外凝血系统过度激活, 与此同时也启动了机体的纤溶系统, 患者多有凝血亢进和继发性纤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纤维蛋白溶解, 同时有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及纤溶酶活性均降低, 其发生机理是患者长期高凝状态致使纤溶酶原及纤溶酶消耗性减少。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降解的终末产物, 它是体内有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D-二聚体增高反映机体继发性纤溶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多[4]。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时, 体内血小板活化[5], 引起血管收缩, 导致冠脉痉挛, 一过性血栓形成。此时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急剧升高, 一旦体内凝血状态得不到控制, 则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 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有更强的促凝因素存在, 血栓形成的速度加快, 体内D-二聚体含量更进一步增高。血栓形成的大小和速度主要取决于血管损伤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损伤程度可能低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本试验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稳定型心绞痛和健康对照组升高, 与以往的报道一致, 并对其的正确性作了进一步的证实。此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患者体内均处于高凝状态, 有微小血栓形成和纤溶活性改变。机体为对抗此时的高凝状态, 启动内源性纤溶系统, 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增多, 使D-二聚体含量增高。血浆中D-二聚体过多, 促进局部炎症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合成并释放某些细胞因子, 导致凝血亢进, 增加血栓形成的倾向[6]。由此可见, 在凝血和纤溶这一动态平衡中, 冠心病患者体内促凝因素占较强优势, 纤溶功能相对减弱, D-二聚体水平愈高, 冠心病的患病率愈高, 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溶栓及抗凝治疗可以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通过对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可以指导溶栓和抗凝治疗。

4 结语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P<0.05) , 说明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变程度有关, 抗凝和溶栓治疗有利于预防和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

注: (1) 急性心肌梗塞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0.05;ΔP>0.05 (2) 急性心肌梗塞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比较, ΔP>0.05

参考文献

[1]Gardemann A, Schwarlz O, Haberbosch W, et al.Positiwe association of the beta fibrinogen H1/H2gene variation to basal fibrinogen levels and to the increase in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 during acute phase reaction but not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J].Thromb Haemost, 1997, 77:1120~1126.

[2]Yu Q, Safavi F, Roberts R, et al.A variant of beta fibrinogen is a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Investig Med, 1996, 44:154~159.

[3]王振义, 徐也鲁, 王鸿利, 等.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69~274.

[4]Bounameaux H, GordonLA.Plasmameasurement of D-Dimeras diagnos-tic aid insuspected venous thrombolism, an overview[J].Thromb Haemost, 1994, 71:1~6.

[5]潘宜智, 吾伯铭, 洪小苏.血小板活化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意义[J].中华血管病杂志, 1994, 22 (4) :258.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9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D-二聚体;肌钙蛋白T;心肌酶谱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0101-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该病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AMl诊断指标有D-二聚体(D-D)、肌钙蛋白T(cTnT)及心肌酶谱检测等。为了更好的了解以上指标在AMI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我院行D-D、cTnT和心肌酶谱联合检测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59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和60例体检健康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的指标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行血清D-二聚体、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联合检测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l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62~70岁,平均年龄(65.7±11.2)岁;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9例,年龄59~69岁,平均年龄(63.6±12.3)岁;5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其中男性33例,女性26例,年龄61~68例,平均年龄(61.7±11.6)岁,回顾并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上疾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2~71岁,平均年龄(61.8±11.7)岁。四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抽取静脉血3ml,立即送检。检测内容D-二聚体、肌钙蛋白T、凝血三项和心肌酶谱。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进行D-D的测定;采用AXSYM型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血浆cTnT的测定;强生VITROS 250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心肌酶谱的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D-D、cTnT及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比较 AMI组和UAP组D-D、cTnT均较SAP组和对照组增高(P<0.05),且AMI组D-D、cTnT较UAP组明显增高(P<0.05)。SAP组cTn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MI组AST、LDH、CK、CK-MB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UAP组AST、LDH、CK和CK - MB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l。

2.2 心肌梗死范围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与D-二聚体、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谱水平呈现正相关性(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AMI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早期准确诊断AMI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探究D-D、cT-nT和心肌酶谱的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进而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指导。在本次实验中,笔者发现AMl组患者的cTnT含量远高于SAP组、UAP组和对照组(P<0.05)。进而进一步证实了肌钙蛋白T在AMI患者中的含量较高,为诊断该疾病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参考。因此,肌钙蛋白T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AMI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本次研究中也发现,AMI组患者D-D水平远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增加可作为诊断AMI的重要标志物。本次研究中AMI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同样高于其它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肌酶谱水平可作为判断AMI病情的临床指标。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与D-D、cTnT及心肌酶谱中各指标的水平呈现正相关性(P<0.05),但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D-D、cTnT及心肌酶谱水平均对AMI有重要诊断价值,建议在临床中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检测,以提高AMI的诊断水平。

血浆D二聚体论文 篇10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住院的AP患者50例, 男性29例, 女性21例, 年龄19-68岁 (平均43.5岁) , 患者均在发病48 h内入院, 履行各项检查。病因:胆源性胰腺炎23例, 特发性胰腺炎15例, 酒精性胰腺炎5例,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5例,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2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检查血常规和生化, 并在48小时内抽取静脉血2 mL, 枸橼酸钠1:9抗凝混匀, 离心取血浆, 采用日本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上机进行检测。

2 统计学方法

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应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AP时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胰腺炎病情越重, 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

3.2 AP时D-二聚体水平与白细胞计数、血糖、PT、APTT均呈显著正相关。

3.3 AP时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呈显著负相关, 提示患者SAP各系统受累及病情严重程度, 使得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

4 讨论

AP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说明了体内存在凝血和纤溶障碍, SAP患者血液常于高凝状态, 消耗凝血因子, 增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生成, 从而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分析原因: (1) 反映体内纤维蛋白水平较高, 对全身各系统器官受损, 有形成血栓倾向,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2) 促进局部炎症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合成并释放某些细胞因子, 加剧了胰腺微循环障碍, 使病情恶化与白细胞计数、血糖、PT、APTT、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与血白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和血钙呈显著负相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患者全身各系统器官受损, 病情恶化程度有着特定关系。对临床诊治疾病、判断预后监测提供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 (AP) 患者早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血清酶学、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的50例AP患者分为重症SAP (21例) 和轻症MAP (29例) 两组, 另选择30例健康为对照组, 测定血浆D-二聚体。了解D-二聚体含量与各项实验室指标与AP的相关性。结果:轻症MAP和重症SAP组血浆D-二聚体, 均呈显著正相关 (P值均<0.001) ;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肌酐、PT、APTT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1) ;与红细胞压积呈显著负相关 (P<0.01) 。结论: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 和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袁耀宗, 姚玮艳.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 24:706—708。

[2]杨锐, 魏文宁等.血浆D-二聚体与抗凝血酶活性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131—132。

上一篇:聋校语文课堂沟通下一篇:重特大疾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