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水平

2024-07-15

血浆D-二聚体水平(精选7篇)

血浆D-二聚体水平 篇1

摘要:目的:对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进行观察, 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卵巢癌患者58例 (癌症组) , 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4例 (良性组) , 健康体检者62例 (比对组) , 观察各组的空腹血浆D-二聚体。结果:癌症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 (2.11±1.60) μg/L、阳性率73.91%;良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 (0.23±0.12) μg/L、阳性率26.01%;比对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 (0.18±0.04) μg/L、阳性率2.01%;各组之间相互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随卵巢癌分期增加而逐渐上升, 相应的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也呈现上升趋势, 且均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癌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有利于对卵巢肿瘤的良性、恶性鉴别, 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分期的判断指标,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卵巢癌,意义

由于卵巢癌的发病较为隐匿, 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 不易于在病症早期发现, 往往到了中晚期才能发现, 因此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有研究记载, 卵巢癌5年的患者生存率只有30%,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了进一步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肿瘤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 进行了血浆D-二聚体观察, 结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卵巢癌患者58例, 设为癌症组, 均术后病理确诊, 年龄38~72岁;FIGO分期:Ⅱ期30例, Ⅲ期20例, Ⅳ期8例;其中子宫内膜样癌15例, 黏液性腺癌20例, 浆液性囊腺癌23例。同期收治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4例, 设为良性组, 年龄31~70岁;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例, 囊腺瘤24例, 卵巢囊肿31例。同期女性健康体检者62例, 设为比对组, 年龄30~68岁。所有患者均未实施放化疗治疗、抗凝、促凝治疗、溶栓治疗。排除近1周内感染性疾病, 血栓、血性疾病。各组之间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方法:备好专用血凝试管, 装入0.2 m L 3.2%枸橼酸钠的抗凝剂, 对所选3组对象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2 m L, 注入备好的抗凝剂试管中并混匀;设置3 000 r/min, 进行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检测D-二聚体时采用免疫比浊法, D-二聚体≥0.5为阳性[2]。

统计学处理:SAS 8.2统计学软件;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癌症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 (2.11±1.60) μg/L、阳性率73.91%;良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 (0.23±0.12) μg/L、阳性率26.01%;比对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 (0.18±0.04) μg/L、阳性率2.01%;各组之间相互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卵巢癌Ⅱ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 (0.73±0.11) μg/L, 阳性率66.67% (20/30) ;Ⅲ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 (1.47±1.18) μg/L和75.00% (15/20) ;Ⅳ期患者的两值分别为 (2.79±0.42) μg/L和100.00% (8/8) ;各组之间相互比较,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血浆D-二聚体<0.5μg/L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依次为41.68%、46.22%和44.01%;血浆D-二聚体0.5~2.0μg/L, 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依次为73.69%、66.71%和70.29%;D-二聚体水平>2.0μg/L时, 各值依次为93.28%、89.52%和91.21%。可见, 随着手术前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 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呈上升趋势, 且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 血清CA125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但特异性不强、阳性率较低[3,4]。因此, CA125难以鉴别良性和恶性卵巢癌, 该方法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不高[5]。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D-二聚体的水平的升高反映机体的高凝状态、继发纤溶亢进[6,7]。D-二聚体虽非肿瘤特异性标志物, 但肝癌、肺癌、大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尤其是恶性肿瘤发生早期转移者升高更为显著[8]。

本研究结果显示, 癌症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 因此, 该指标可用来鉴别诊断卵巢癌。随着卵巢癌分期的增加, 血浆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也逐渐上升, 说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从而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 卵巢癌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有利于对卵巢肿瘤的良性、恶性鉴别, 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分期的判断指标,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贞.D-二聚体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 (5) :1141-1142.

[2]杨凯乐, 孙克佳.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 2012, 18 (1) :102-103.

[3]蒋丽娅, 万汝良.300例血浆D-二聚体监测对临床疾病的诊疗分析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9, 8 (4) :421-422.

[4]董佳, 刘安娜, 王厚照.蛋白质芯片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卵巢癌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 19 (1) :16-20.

[5]程雪菊, 徐凤娟, 马凯来.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 2013, 40 (8) :101-102.

[6]王敏, 江铭磊, 江榕.血浆D-二聚体在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 2012, 5 (2) :96-97.

[7]崔瑞, 李佩玲, 王玲弟, 等.D-二聚体水平对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预测作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 (27) :6-7.

[8]王梅, 王金良.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1 (30) :78-79.

血浆D-二聚体水平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确诊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冠心病患者及体检正常者各80例。80例脑梗死患者中, 男44例, 女36例;年龄29~78 (39.8±5.1) 岁;急性期患者20例, 亚急性期患者33例, 恢复期患者27例。上述患者均经CT扫描或MRI确诊。冠心病80例患者中, 男49例, 女31例, 年龄33~82 (43.8±4.6) 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SAP组) 29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UAP组) 30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组) 21例, 上述患者均经CAG确诊。对照组共80例体检健康者, 男41例, 女39例, 年龄34~79 (40.2±3.1) 岁。

1.2 方法

采集脑梗死、冠心病及体检健康3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18ml, 注入含有3.2%柠檬酸钠的真空采血管内, 3000r/min离心10min, 分离血浆。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凝固法检测D-二聚体。仪器选用日本希森美CA-53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试剂由日本SYSMEX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死各阶段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脑梗死急性期20例D-二聚体 (2.53±2.76) mg/L, 亚急性期33例D-二聚体 (4.69±3.22) mg/L, 恢复期27例D-二聚体 (3.21±2.34) mg/L, 对照组80例D-二聚体 (0.18±0.11) mg/L。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且亚急性期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急性期及恢复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冠心病各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UAP组及AMI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SAP组及对照组, AMI组均高于UAP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SAP组、对照组比较, *P<0.05, 与UAP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上升, 则提示出现血栓形成或纤溶, 可将其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临床指标;脑梗死主要是因脑内血管出现梗死, 导致循环受阻, 血管壁出现损伤、纤溶活性功能降低、内皮出现损伤, 致使内胶原、基底膜微纤维被暴露, 诱导血小板聚集产生血栓。据有关报道, D-二聚体能够促使单核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白介素-6, 该因子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 与冠心病的产生有关, 因此, 血浆D-二聚体可能为冠脉事件风险的预测因子[2、3]。

本结果显示, 脑梗死患者各阶段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上升程度各异, 且与体检健康的对照组相比, 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表明上述患者体内纤溶活性呈上升趋势, 且有血栓形成;脑梗死患者纤溶亚急性期时纤溶激活明显, 表明此时患者体内高凝及继发纤溶均持续性上升, 该现象可能是血栓及血管硬化的一种体现, 若治疗不当则易再次出现脑梗死现象;冠心病各组患者中AMI、UAP组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表明UAP及AMI组患者可能出现高凝或发生血栓, 而血栓形成则是冠心病发生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因素。体内产生新鲜血栓, 继发纤溶持续亢进, 造成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显著上升。

综上所述, 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程度的诊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依据, 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立业, 李军莉.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职业与健康, 2009, 25 (12) :1307-1308.

[2] 周玉明, 宿振国, 彭新国, 等.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1, 34 (1) :48-49.

血浆D-二聚体水平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5例为观察组, 男43例, 女32例;年龄41~71 (58.62±9.31) 岁。所有患者均通过CT确诊为脑卒中。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复发性脑卒中、感染性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按照神经功能损伤评定标准分为轻度33例, 中度26例, 重度16例。另选取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 男19例, 女16例;年龄41~70 (59.2±9.52) 岁。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2组患者的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和hsCRP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不同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Hcy、D-二聚体、hs-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

观察组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

轻度、中度损伤患者与重度损伤患者各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且轻度损伤患者与中度损伤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注:与重度患者比较, *P<0.05;与中度患者比较, #P<0.05

2.3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的相关性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呈正相关。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的血管性疾病, 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有研究表明, 血浆Hcy升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Hcy借助释放氧化自由基, 损伤血管壁, 造成血小板的聚集,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3]。本文脑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不同患者血浆Hcy水平差异显著, 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y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呈正相关, 表明Hcy水平越高, 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越多,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代偿能力下降, 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D-二聚体能反映血栓的形成, 脑卒中患者脑组织受到损伤后释放的凝血因子能使机体处于高凝低溶状态, 加速血栓形成。本文脑卒中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不同患者D-二聚体水平差异显著, 相关分析表明D-二聚体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呈正相关, 表明D-二聚体能作为脑卒中诊断的指标, 并反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hs-CRP是炎性标志物, 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时会显著升高, 能反映脑卒中的严重程度。本文脑卒中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不同患者hs-CRP水平差异显著, 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神经功能损伤正相关, 表明hsCRP与脑卒中的发生相关, hs-CRP水平高, 机体炎性反应强烈, 神经系统功能的损伤严重。

综上所述, 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 能反映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程度, 在脑卒中的检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5例为观察组, 另选取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 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呈正相关, 且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 其水平检测在脑卒中检测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浆Hcy,D-二聚体,hs-CRP,脑卒中,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邓斌, 杜小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32) :77-81.

[2] 张建军, 杨金锁, 温慧军.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0 (1) :53-55.

血浆D-二聚体水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栓塞90例患者和45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将90例肺栓塞中45例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分成实验A组, 另45例小面积肺栓塞患者分成实验B组, 将体检健康的45例健康者分成对照组。实验A组中男24例, 女21例, 年龄22~76岁, 平均 (52.43±8.34) 岁, 营养不良患者15例;实验B组中男30例, 女15例, 年龄23~77岁, 平均 (53.19±7.93) 岁, 营养不良患者18例;对照组中男29例, 女16例, 年龄22~70岁, 平均 (49.28±7.82) 岁, 营养不良患者15例;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并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增强YCT扫描、动脉血气分析明确诊断为肺栓塞, 并明确分出大面积栓塞和小面积栓塞。并排除有严重心、肺、肾、肝功能障碍者。3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营养状况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分组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及家属在知情同意下签署之情同意书, 并志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均在我院检验科使用北京普朗PUZ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所有试剂均为原装配套。检测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进行。对肺栓塞患者治疗采用监测生命体征, 口服安定镇静, 给予5 mg/次, 3次/d, 国药准字:H21022887;根据患者情况先静脉注射5000~10000 IU肝素钠注射液抗凝, 后根据患者体重行100 IU/Kg加0.9%氯化钠200 m L滴注, 4 h/次, 40滴/min, 国药准字:H20045512;溶栓选用尿激酶, 根据患者体重按20000IU/Kg剂量给药, 持续2 h静脉滴注, 根据药物剂量调整滴数, 国药准字:H44020647。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χ2检验, 检验标准α=0.05, P<α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实验A组和实验B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实验B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实验A组和实验B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为试验A组和对照组间比较且P<0.05, *为试验B组和对照组间比较且P<0.05, &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间比较且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变, 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骨折、肿瘤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导致肺栓塞的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而我科收治的肺栓塞患者中更多见于骨折、外伤后及长期卧床的病人。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因栓塞范围和部位、起病速度的不同, 其表现和症状也差异巨大。缓慢起病的小面积栓塞者可无不适或仅有气促、胸闷、胸部不舒服;缓慢起病的大面积栓塞逐渐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扩大、肺源性心脏病等, 其临床表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表现肺心病[3]。急性起病者症状可有咳嗽、胸闷、胸痛、咯血、发热、烦躁、呼吸困难、甚至晕厥、休克、死亡等, 缺乏特异性, 难以及时明确诊断。

而肺栓塞的患者中约11%[4]在发病后1 h内死亡, 死亡率为8%[4], 而得不到明确诊断的病人死亡率高达30%[4]。因此, 早期发现十分重要, 可提高救治成功率。这就要求医生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 对临床上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出现相关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时, 要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并及时寻求辅助检查以进行确诊, 以免延误病情。目前, 常用的辅助检查有血浆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增强CT、MRI、肺动脉造影, 而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经济、快捷、反应迅速的特点, 可作为辅助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指标[5,6]。

笔者通过对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小面积肺栓塞患者、健康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行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 得出治疗前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健康者,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据陈晓燕、何军[7,8], 报道指出肺栓塞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高出正常健康人的10~20倍;治疗前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小面积肺栓塞患者, 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据王彩玲、陈桂荣等指出[9,10], 肺栓塞患者栓塞程度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治疗后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肺栓塞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可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榕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5) :28-29, 32.

[2]刘黎洁, 王林, 马金萍, 等.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心脏超声指标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0) :1115-1116, 1119.

[3]张振国.肺栓塞诊断的新进展[J].医学综述, 2011, 17 (11) :1684-1686.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751-1755.

[5]黄柬, 王丰, 蓝冰, 等.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血浆D-二聚体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 2013, (8) :44-45.

[6]贵立政.AE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CRP、FIB、PA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 2014, (2) :195-197.

[7]陈晓燕.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11) :1691-1692.

[8]何军, 伍宁.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 2014, 35 (5) :710-712.

[9]王彩玲.血浆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对肺栓塞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 2012, 34 (5) :673-674.

血浆D-二聚体水平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5例作为研究组, 所选取的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排除肝肾功能不健全、心脏和血液疾病、近2周内接受外伤手术的患者[2]。另选取体检身体健康的志愿者35例作为正常组。研究组男43例, 女32例, 年龄41~72 (58.62±9.31) 岁;正常组男19例, 女16例, 年龄41~71 (59.21±9.52) 岁。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正常组以及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d、治疗后14d的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和hs-CRP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治疗前与正常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5

2.2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7、14d后与治疗3d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14d后与治疗7d后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治疗后3d比较, #P<0.05;与治疗后7d比较, △P<0.05

2.3 脑卒中病情发展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脑卒中病情发展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具有负相关性 (r=-0.72, -0.58, -0.61, P<0.05) 。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血管出现动样硬化时, 与血浆Hcy水平过高相关。血浆Hcy能够产生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促进血栓的形成;同时易造成血小板聚集, 并与载脂蛋白结合, 使血管壁脂肪堆积,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3]。D-二聚体能够直接反映纤溶酶和凝血酶的形成, 是血栓形成指标。脑卒中发作时人体内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失衡而形成了血栓, 导致体内发生高凝低溶的情况[4]。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之一是炎性反应, hs-CRP是重要的炎性标志物, 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机体炎性反应, 而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5]。hs-CRP能够损伤血管内膜,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与血栓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本结果示脑卒中患者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 表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治疗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治疗前明显下降, 且不同治疗阶段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下降差异明显, 且与治疗后病情发展呈负相关。表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能够正确反映脑卒中治疗后病情发展情况。

综上所述, 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能够反映脑卒中治疗后病情发展情况, 可作为临床脑卒中病情的诊断评定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杏瑜, 梁卫权, 肖志衡.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11) :17-18.

[2] 郑冰.同型半胱氨酸与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关系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 (8) :867-868.

[3] 梁顺容, 王希平, 黄子安, 等.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项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1) :1454-1455.

[4] 龙璐, 陶亚, 王堃, 等.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 (5) :599-601.

血浆D-二聚体水平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病人80例,其中男54例,年龄(65.9±4.8)岁;女26例,年龄(63.4±5.9)岁。诊断标准:诊断依据《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5];头晕、头痛、呕吐、视听减退、言语失利、意识不清、突然跌倒、肢体麻木、抽搐发作及瘫痪等;血小板、凝血、血沉、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水平异常;脑脊液压力异常;脑CT及磁共振成像(MRI)可见颅脑内出血病灶;脑内水肿;脑组织坏死。排除标准:肝、胆严重疾病;白血病病人;有精神症状者;曾经接受过临床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根据临床用药指南予常规内科调节血压、降脂、降糖及脑保护等对症治疗,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根据病情应用利尿剂,胞磷胆碱注射液(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9447)0.25g,每日1次静脉输注,连用15d。试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564)40mL,每日1次静脉输注,应用15d。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3 生化指标检测

治疗前后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采集空腹8h后静脉血5mL,然后分离血清,采用临床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AU5400)检测血清中血小板计数(PLT)、FIB、D-D水平,并于治疗后1周、2周分别监测病人纤维蛋白原及D-D水平。应用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射免疫研究所提供的放射免疫试剂,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使用Turkey检验进行组间检验、校正。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NF-α及PLT水平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TNF-α及PLT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IL-1、IL-6水平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IL-1、IL-6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ng/L

2.3 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1周、2周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g/L

2.4 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1周、2周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μg/L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急性脑出血已成为临床上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8,9]。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内血管突然破裂形成脑溢血、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梗死等而引起的急骤性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10,11,12]。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是目前临床上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13,14]。大多数病人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心脑血管功能及弹性降低,增高了脑出血风险,发病人群中,中老年病人占75.91%。急性脑出血可因情绪激动、外伤、活血药物应用等因素诱发,起病急遽,若短时间内得到救治,后遗症发生率可比病情延误的病人降低56.31%。由于脑部神经组织高度分化,形成颅内血肿病灶后很难完全恢复,47.88%的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栓塞、脑梗死等病灶遗留,影响病人后期功能锻炼及预后评估。传统治疗急性脑出血方案以常规降颅内压、利尿、稳定血压、血糖、心功能等疗法,血肿形成后多数依靠静养等方法消除,病人康复时间较久,长期卧床可造成压疮、肺内感染、肌肉萎缩等症状,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关注急性脑出血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十分必要,可明显降低后遗症及死亡率。有研究显示:目前新兴治疗方案以常规对症治疗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起效快、副反应小,能够在短时间内开窍醒脑,对气血逆乱、脑脉瘀阻等症状疗效理想,且脑栓塞、脑梗死等后遗症可明显降低17.31%,为临床所接受。在本研究中,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病人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出血倾向,调节凝血功能,避免脑栓塞及脑梗死发生,控制细胞因子可改善脑水肿症状,加速神经系统恢复,此方案疗效传统方案,为急性脑出血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意义。

本研究结果发现:醒脑静注射液可降低机体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改善颅脑水肿状态,恢复血小板水平,改善凝血机制效果较传统方案优异,可为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研究显示,脑出血后引起颅内脑组织局部病灶一系列病理性反应,血肿压迫、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损伤释放的急性炎性因子促进了脑水肿状态的进展[15,16]。因此,控制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并恢复血小板至正常范围,可改善颅内进行性出血,使其尽早转为颅内血肿状态,在醒脑静注射液麝香、郁金、冰片等有效成分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等作用改善下,降低脑内TNF-α刺激脑组织而促进脑血肿吸收[17,18]。因此,醒脑静注射液通过降低TNF-α的释放并恢复血小板水平,有效控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加速颅内血肿吸收。

醒脑静注射液改善机体细胞介素IL-1、IL-6效果较传统方案优异,改善脑内微血管及神经细胞梗阻与凋亡状态,为神经系统的恢复提供指导意义。有研究显示,传统治疗方案应用甘露醇等消除神经水肿药物对脑内组织效率较慢,而且大量、快速应用会导致机体离子紊乱及心功能负荷增加,造成二次损伤,影响疗效[19,20]。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冰片、栀子等成分可加速神经系统及微血管循环,减轻病灶脑组织中微血管阻塞及神经细胞凋亡而导致的大量白细胞聚集状态,减缓病灶区及周围组织的“无血流”现象,减轻白细胞等吞噬细胞分泌的神经介质及细胞因子如IL-1、IL-6等大量分泌而引起的脑水肿状态,控制病灶区炎性反应。因此,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IL-1、IL-6等细胞因子、黏附因子、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而引起的血管闭塞、脑水肿状态,为临床上病情进展的控制奠定基础。

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病人颅内血压水平,降低病灶组织纤溶系统活性,提升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出血倾向,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病情评估及预后用药调整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颅内血压突增是导致急性脑出血的首要病因,尤其是壳核及内囊部位的出血最为常见。颅内压增高会引起机体纤溶系统活性上升,可降低机体血小板及溶解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来恢复局部病灶血流供应状态,改善微血管瘀阻,同时也刺激了出血倾向的升高,加速病情进展。醒脑静注射液中中药有效成分可降低机体纤溶系统活性,改善炎性状态,控制纤溶酶对纤维蛋白原的大量分解,通过提升纤维蛋白原水平而降低颅内出血的进展,降低出血倾向,急性脑出血的病情进展及疗效检测提供重要依据。

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抑制D-二聚体的分泌来控制血栓及栓塞状态进展,对颅内血肿吸收效率优于传统方案,为急性脑出血疾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有效控制作用。有研究显示,颅内血管破裂引起纤溶系统大量分泌溶纤酶溶解纤维蛋白原,导致机体D-二聚体水平上升,加重颅脑血管内皮及神经细胞损伤状态,短时间内血液大量凝结与微血管及脑血管处,加速病灶区缺血坏死,间接促使大量组织因子的释放而恶化脑水肿状态。凝结的血栓块黏附性较差,极易脱落造成周围脑组织二次栓塞甚至缺血坏死。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冰片、栀子等醒脑活血成分可抑制外源性凝血机制的进展,阻碍病灶纤维蛋白多聚体的合成及分泌,控制继发性纤溶亢进,有效恢复病人凝血系统,为急性脑出血的疾病进展及预后康复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血浆D-二聚体水平 篇7

关键词:D-二聚体,产后出血,动态监测,风险评估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裂解产生的一种降解物, 它既反映体内的纤溶状态, 又反映凝血状态, 是临床判断血清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一项敏感指标, 是目前公认体内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也是继发纤溶的特异性指标[1]。我们在研究超声造影联合血清人附睾蛋白4 (HE4) 检测对卵巢肿瘤早期诊断价值时发现, D-二聚体浓度的高低与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等有一定相关性。为更好地了解及运用D-二聚体对风险预示的价值, 我们简化研究流程及其可操作性, 减少多种疾病等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 特对健康产妇在产前产后的D-二聚体浓度做了动态监测, 以期探讨预示产后出血风险评估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收入院分娩的产妇1758例, 孕周37~42周;年龄19~37岁, 平均27岁;无内科疾病, 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顺产1025例 (58.3%) , 剖宫产733例 (41.7%)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出500ml, 即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1.2标本采集所有产妇均于产前、产后及产后4、8、16、24小时, 用B D专用血凝真空采血管 (0.109 m mol/L枸橼酸钠抗凝, 与全血比例为1∶9) 按凝血标本采集规范采血3ml, 立即颠倒混匀10次以上, 并于3000r/min (离心力为1500g/min) , 离心15分钟分离血浆于2小时内对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有特殊情况的, 随时采集标本送检。同时评估产后出血产妇并记录出血量。

1.3 检测方法

采用Sysmex-CA 7000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SIEMENS Innovance-D-Dimer试剂。用免疫比浊法, 检测仪器按仪器操作规范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且按要求每日采用高低两个浓度水平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分析, 室内质控在控后才可分别对采集样本进行检测。该仪器每年参加省室间质量评价及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考核均为优秀。

2 结果

2.1 产前D-二聚体浓度对产后出血风险影响

根据检测仪器及其配套试剂提供的参考范围进行分组, 正常组:<0.6mg/L, 低风险组:0.6~1.8mg/L, 中风险组:1.9~3.6mg/L, 高风险组:3.7~6.6mg/L, 高危组:>6.6mg/L。由表1可见, 本组D-二聚体阳性率为88.2% (1550/1758) , 低风险组产妇例数最多, 中风险组次之;随着产前D-二聚体浓度增加, 产后发生出血的风险也越大, 当产前D-二聚体>6.6mg/L时, 产后发生出血概率及平均出血量显著高于其他组。

2.2 产前产后D-二聚体浓度变化对产后出血风险影响 (表2)

取产后D-二聚体浓度最大值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相比, 定义为D-二聚体产后/产前比值。并根据比值进行分组, 正常组:0~1.0, 低风险组:1.1~2.0, 中风险组:2.1~5.0, 高风险组:5.1~10.0, 高危组:>10.0。产后D-二聚体浓度较产前增加越多, 产后出血率越高, 产后D-二聚体浓度升至产前5.1~10倍时, 产后出血风险为25.6%, 当超过10倍时, 风险升至62.1%。产后出血风险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及产后急剧升高程度呈正相关。

3 讨论

3.1 D-二聚体检测方法

我院采用的SIEMENS Innovance-D-Dimer试剂检测方法是全自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度法, 用的是新一代单克隆抗体8D3, 该抗体有更能较真实反映患者血浆D-二聚体产生情况, 稳定性更好, 灵敏度更高, 抗干扰能力更强优点。该检测方法高度的灵敏度和阴性预示能力, 在深静脉血栓 (DVT) 和肺栓塞 (PE) 的排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然而高敏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上有很高阳性率, 孕产妇的阳性率可高达80%以上, 本组统计结果阳性率为88.2%, 这在临床上还缺乏全面的研究及正规的应用指南。

3.2 孕妇D-二聚体的测定

随着孕龄的增长, D-二聚体浓度不断升高, 应定期检测D-二聚体水平, 及时了解是否存在血栓性病变, 以有效保护母婴健康[2]。袁丽萍等[3]证实产前及产后动态监测各项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也证实D-二聚体的浓度可预测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险, D-二聚体浓度越高, 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也越大。因个体差异, 纤溶酶的水解程度不同, 患者血浆所包含的D-二聚体片段中, 可含有1个或两个以上D-二聚体, 所以对D-二聚体的检测, 实质上是对包含有D-二聚体纤维蛋白片段的测定, 用产后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的比值更能反映其浓度增加的程度, 同时体现个体化动态监测的必要性与意义所在。

3.3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大出血是孕妇分娩后常见的急症之一, 发病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而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且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常为难以控制的大出血[4]。因此, 及时预防、发现便于尽快止血治疗, 不仅能有效避免孕妇生命危险, 也是预防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关键。

3.4 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运用

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可及时发现疾病的发展及变化, 有学者证实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的升高, 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更灵敏, 而且随着病程的发展, D-二聚体浓度可持续升高达10倍以上[5]。有研究表明, D-二聚体有利于早期DVT和PE的辅助诊断、形成发展监测, 尤其是对孕产妇这个特殊人群, 早期发现和预防血栓疾病有较高参考价值[6]。笔者认为, 应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及其他检测指标, 以及D-二聚体的浓度值及动态变化情况, 综合考虑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 切勿忽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3.5 D-二聚体与即时检验 (POCT) [7]

目前已有床边仪器可用于D-二聚体的床边检测, 可极大缩短报告周转时间, 为临床抢救生命和及时制定或更正治疗方案赢得宝贵时间。随着POCT的不断发展, 以及管理的规范化, D-二聚体床边检测必然成为临床特别是产科床边检测不可缺少的检验项目之一。

总之, 产前及产后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可很好预测产后出血风险, 临床应予以重视, 对产前D-二聚体浓度超过6.6mg/L及产后急剧升高患者, 应尽早给予干预, 采取一定预防措施, 以保证孕妇产中及产后的安全。

参考文献

[1]Karlsson O, Jeppsson A, Hellgren M.Major obstetric haemorrhage:monitoring with thromboelastography, laboratory analyses or both?[J].Int J Obstet Anesth, 2014, 23 (1) :10.

[2]利小斌, 利燕波, 彭堪广, 等.不同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2) :88.

[3]袁丽萍, 林卫, 朱庆文, 等.产妇分娩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监测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8) :2179.

[4]Wortman AC, Alexander JM.Placenta accreta, increta, and percreta[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 2013, 40 (1) :22.

[5]王兆铖.D-二聚体临床应用的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 2014, 20 (1) :46.

[6]Righini M, Perrier A, De Moerloose P, et al.D-Dimer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iagnosis:20 years later[J].J Thromb Haemost, 2008, 6 (7) :1059.

上一篇:区域性品牌营销策略下一篇:医学检验分析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