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精选7篇)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篇1
糖尿病患者由于外周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足部皮肤损伤和溃疡形成,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局部清创、引流、敷料的应用等)效果不甚理想,截肢率较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体血浆纤维蛋白凝胶陆续应用于临床各科创面治疗,而新近发展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治疗技术因其能够明显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促进伤口愈合[1,2,3],国外已有学者将其用于治疗难治性皮肤溃疡病变[4,5]。我院烧伤整形科自2004年1月~2007年6月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1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设备
枸橼酸钠:湖南华日制药有限公司;凝血酶: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氯化钙: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GL-16低速离心机:珠海Hema公司。
1.2 AP G的制备
采用文献[6,7]描述的方法制备APG,制备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根据患者创面大小于肱静脉处清晨空腹抽取不同量的静脉血。以10 m L静脉血为例:将其置于含有1 m L枸橼酸钠的15 m L离心管中,1 500rpm(179×g)离心10 min,吸取上部血浆及靠近界面1 mm的红细胞转移致另一离心管中,3 600 rpm离心10 min。弃去上部含有极少量未沉降血小板的血浆层,剩余1 m L血浆及血细胞成份即为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再将PRP与10%氯化钙(1 m L Ca Cl2内含1 000 U凝血酶)按1∶9的比例混合即制备成APG。约10 m L静脉血可以制得10 m L APG,-20℃冰箱保存。
1.3 临床资料
1.3.1 诊断标准
(1)观察病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有关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足部溃疡符合Wagner分类法Ⅰ、Ⅱ级。(3)足部灌注良好,踝肱比>0.7。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和其他严重疾病者。
1.3.2一般资料
共1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其中将10例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作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APG)组,对照组8例。APG组中,男6例,女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43岁,平均54±7.2岁;平均足部溃疡形成时间5.2±1.5月,平均足部溃疡面积(2.56±0.47)cm2。Wagner分级:Ⅰ级5例,Ⅱ级5例。对照组中,男4例,女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8岁,平均(53±6.9)岁,平均足部溃疡形成时间(5.4±1.8)月,平均足部溃疡面积(2.34±0.16)cm2。Wagner分级:Ⅰ级6例,Ⅱ级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病程、原始创面大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 一般治疗
患者入院后均行溃疡局部分泌物或深部坏死组织细菌培养加药敏,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以排除患肢血液循环异常和骨髓炎。全程给予胰岛素治疗,使血糖降至或接近正常范围;应用抗生素滴注积极控制足部感染;予前列腺素E1、西洛他唑等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创面进行清创处理,清除感染分泌物及坏死的组织,用0.9%NS反复冲洗直至伤口彻底干净。在溃疡局部予0.9%NS加胰岛素混合液(每10 m L生理盐水加短效胰岛素2~4 U)外敷,每2 d换药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此法进行治疗。
1.3.2 APG治疗
APG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将APG均匀涂抹于患处,覆盖整个创面,外敷0.9%NS加胰岛素混合液,其他治疗同上。
1.4 观察指标
1.4.1 肉芽组织成熟程度
按参考文献[8]拟定。在治疗后第7、14和21 d用(-)、(+)、(++)和(+++)表示,评判标准为:创面没有肉芽组织形成为“(-)”,创面可见肉芽组织形成,但低于30%面积为“(+)”,创面肉芽组织形成超过30%,但低于70%为“(++)”,创面肉芽组织形成高于70%或完全覆盖创面为“(+++)”。
1.4.2 创面上皮葡行情况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 d用量尺测量并记录,以创面残余面积(cm2)表示。
1.4.3 创面愈合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比较时间与处理组的交互效应。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肉芽组织成熟程度
2.2 创面上皮葡行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创面愈合时间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因足部微血管、神经病变,免疫功能受损,外加解剖结构的变异和局部压迫等因素的影响,易致足部溃疡性病变。其发病率高,创面愈合慢,并发症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成糖尿病足创伤痊愈慢或难痊愈的原因主要是局部生长因子缺乏,成纤维细胞功能降低,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患处微循环紊乱和白细胞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等所致[9]。这一发现为临床使用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荷兰等国已核准临床应用重组人类血小板生长因子(becaplermin)治疗慢性足部溃疡[10]。然而生长因子多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进行制备,其制备过程复杂、成本昂贵且具有一定免疫原性,故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此,寻找一种富含生长因子的替代物正成为研究中的热点。
富血小板血浆(PRP)能显著提高软组织的再生和愈合,在过去的10年里正逐步应用于创伤外科、整形外科和颌面外科等多学科领域[3,11,12]。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PG)是自体全血经离心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其血小板浓度至少为全血血小板浓度的4倍以上。APG内含多种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12],其浓度比例与全血中比例相似。当PRP中血小板被激活时,可释放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其中PDGF潜在的作用是促进间充质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TGF-β表现为对间充质细胞有促进增殖和趋化的作用,加速胶原的形成;VEGF在伤口愈合和血管新生上有着重要的作用;IGF能促进I型胶原细胞外基质形成,对组织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EGF具有较强的促有丝分裂活性,从而促进表皮细胞的分裂与增殖,加速创面的修复和愈合。此外,血小板表面尚可作为生物支架,为生长因子和趋化细胞的聚集提供附着场所。因此,PRP被视为较为理想的符合临床应用需要的生长因子来源。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APG,其原理是根据血液中各组分的沉降系数不同而获取浓缩的血小板,约10 m L静脉血可制备10 m L APG,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对较小的创面静脉抽血一次基本可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对患者损伤较小,心理上易于接受,治疗依从性高。从我们的研究来看,APG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几个优势:(1)APG完全是自体的,无疾病传染及免疫排斥反应;(2)APG中含有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各生长因子的比例与体内正常比例相似,并具有最佳的协同作用;(3)APG凝胶具有黏附性,有利于保持局部较高的生长因子浓度;(4)APG自身具有促凝血的作用,可刺激软组织再生,促进伤口早期愈合;(5)APG对患者的损伤小,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
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APG可于早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成熟和上皮葡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临床应用时,还应注意避免一些影响疗效的因素,如APG在-20℃保存不宜超过2周,否则其生物活性会降低。另外,在初期APG治疗效果不佳的4例患者中,经查明原因均为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资料未列入),因此治疗前对患足血运进行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实验尚属初步临床研究,对这一疗法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正在进一步观察之中。
参考文献
[1]SCLAFANI AP,ROMO T3RD,UKRAINSKY G,et al.Modula-tion of wound response and soft tissue ingrowth in synthetic and allogeneic implants with platelet concentrate[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5,7:163-169.
[2]WESH WJ.Autologous platelet gel-clinical function and use in plastic surgery[J].Cos Derm,2000,13:13-19.
[3]HOM DB,LINZIE BM,HUANG TC.The healing effects of au-tologous platelet gel on acute human skin wounds[J].Arch FacialPlast Surg,2007,9:174-183.
[4]MARGOLIS DJ,KANTOR J,SANTANNA J,et al.Effectiveness of platelet releas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ic foot ulcers[J].Diabetes Care,2001,24:483-488.
[5]DRIVER VR,HANFT J,FYLLING CP,et al.A 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gel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J].Ostomy Wound Man-age,2006,52(6):68-74.
[6]MARX RE,CARLSON ER,EICHSTAEDT RM,et al.Platelet-rich plasma:growth factor enhancement for bone graft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8,85(6):638-646.
[7]黄爱文,金丹,裴国献,等.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其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放射学评估[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4):363-367.[7]HUANG AW,JIN D,PEI GX,et al.Contruction of an injectable tissne engineered bone graft using autologous PRP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its effection repairing segmental radial de-fects in rabbits[J].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05,7(4):363-367.Chinese
[8]林源,王润秀,农庆文,等.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动态组织学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18-120.[8]LIN Y,WANG RX,NONG QW,et al.Dynamic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diabetic wound healing[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5,9(3):118-120.Chinese
[9]CAVANAGH PR,ULBRECHT JS,CAPUTO GM.et al.New developments in the biomechanics of the diabetic foot[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0,16(1Suppl):S6-S10.
[10]MILLINGTON JT,NORRIS TW.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abetic foot wounds[J].J Fam Pract,2000,49(11Suppl):S40-S48.
[11]MARX RE,CARLSON ER,EICHSTAEDT RM,et al.Platelet-rich plasma:growth factor enhancement for bone graft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8,85(6):638-646.
[12]WEIBRICH G,KLEIS WK,HAFNER G,et al.Growth factor levels in platelet-rich plasma and correlations with donor age,sex,and platelet count[J].J Craniomaxillofac Surg,2002,30(2):97-102.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篇2
关键词:脂肪颗粒,脂肪移植,富血小板血浆
自从周哲男 (日) [1]《脂肪移植外科的全身美容术》专著中译版 (王志军, 李俭译) 出版后, 脂肪移植技术为美容专业医师所公认和接受, 并在临床上广为应用。近年来利用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面部凹陷, 改变颜面轮廓等有关文献报道屡见不鲜[2,3,4], 单纯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成活率只有50%~70%, 而在脂肪颗粒中添加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联合注射移植能有效提高脂肪细胞的成活率已被临床实践和研究所证实, 并且PRP能促进局部组织和细胞再生。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 作者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移植颜面部105例, 取得较好美容、年轻化效果[3],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5例, 男性6例, 女性99例;年龄25~47岁, 平均年龄为36岁, 均存在不同程度额部皱纹、颞部低平凹陷、额颞角圆钝、睑下泪槽沟和鼻唇沟较深呈现衰老面容、个别病例尚有下颏后缩和轻度鞍鼻。额部、颞部、额颞角、泪槽沟和鼻唇沟脂肪填充共85例;另有15例脂肪颗粒注射同时行隆鼻、隆颏术;5例丰唇, 3~8个月后复查, 5例额、颞部首次脂肪颗粒填充量不足, 经二次手术补增脂肪移植, 外形均较满意 (图1~3) 。
1.2 方法
1.2.1 自体脂肪颗粒取材
根据患者体型条件一般选择大腿外侧或下腹部脂肪组织堆积部位为供区, 脐孔内尖刀片作微孔, 注射肿胀麻醉液 (药液配制:2%利多卡因20~40ml, 1%肾上腺素0.5~1ml, 0.9%生理盐水500~1000ml) , 个别病例情绪紧张或疼痛阈过低者加用丙泊酚或芬太尼静脉点滴辅助镇痛。根据填充部位多少和预先设计所需脂肪充填量估计脂肪组织抽吸量, 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抽拉管芯形成负压连接专用吸脂针反复拉锯式抽吸 (图4) , 摄取出淡黄色脂肪组织微粒, 采用静置、过滤法纯化颗粒脂肪 (图5) , 静置后弃去下层血清、水分和肿胀液体即获得较纯净颗粒脂肪, 继用双层无菌纱布滤过[4], 进一步浓缩成糊状脂肪颗粒备用。
1.2.2 PRP制备
采集外周静脉血10~15ml (根据填充脂肪需要量采集血量) , 放入无菌离心试管内, 加枸椽酸葡萄糖抗凝液, 以3000r/min离心6min, 离心后的血液分三层, 底层为细胞, 上层为贫血小板血浆, 中间层为血小板浓缩物, 吸取全部上清液, 将其置入另一离心试管中, 再以3000r/min离心6min, 液体分二层, 上层为上清液即PPP (platelet-poor plasma) , 下层为PC (platelet concentrate) ;吸取3/4上清液弃掉, 剩余为PRP, 移植前与脂肪颗粒配制比例是每20ml脂肪颗粒加入PRP 1~1.5ml即可注射。
1.2.3 脂肪颗粒PRP复合组织注射移植
面部碘伏消毒后, 铺巾、麻醉、注射脂肪颗粒。注射点应选择隐蔽区, 上面部可选眉头或眉尾和发际内1.0~1.5cm进针;下面部可选择两侧口角内, 皮肤与黏膜交界处进针, 隐蔽区进针能避免光洁皮肤不受损伤或产生继发性瘢痕影响美观。面部注射时采用麻醉, 作者主张采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麻醉相结合, 进针点以少许药液局麻;眶上神经和耳颞神经阻滞麻醉基本达到额、颞部填充区镇痛;两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即可保证下面部包括泪槽沟、鼻唇沟和颊唇部注射填充无痛。而需填充的局部尽可能不注射或少注射局麻药液, 让其显现原有形态, 以利于估计填充物注射量而不受局麻药肿胀的误导。取用1ml注射器连接附有单侧孔, 外径2.5mm, 长20.0cm脂肪注射专用的钝头注射针行注射移植。注射方法是针头进入填充区远端, 由远至近呈放射式边退针边注入填充物, 每次注射时应回抽, 如针管有回血不可注射, 以防止误注入血管内而导致脂肪栓塞等严重不良后果。注射层次应采取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多层次、多隧道注射方法[5], 颞部以骨膜浅层、颞肌浅层和皮下层为适宜, 额部宜注射填充至骨膜与额肌之间和皮下与额肌之间, 在填充区与非填充区之间也需减量注射填充物, 使形成过度形态, 以免填充区突显而影响容貌, 最后对填充部位轻柔按压, 使注入脂肪组织舒展, 塑造更美的外形。
2 结果
105例患者容貌均得到明显改观, 矫正了原先的面部缺陷, 皱纹基本消失, 面型轮廓协调, 其中89例获得3~8个月随访, 满意率高达98%, 有5例首次填充量不足, 二次增补脂肪颗粒注射, 患者也较满意 (图1~3) , 本组无1例发生供、受区感染、脂肪液化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颗粒脂肪移植术
伴随医学美学美容学科的发展, 颗粒脂肪注射移植为美容专业广开一扇技术大门, 其技术向纵深发展, 日渐成熟, 近年来有较多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 应用颗粒脂肪注射移植能够塑造脸型, 改变面部轮廓, 可以矫治因衰老所致的额、颞部凹陷、鼻唇沟深陷和泪槽沟等畸形, 也可行隆乳、隆鼻、隆颏和丰唇等[6,7,8,9,10,11,12,13,14,15,16]。有“取代”传统的假体植入之趋势。但值得提及的是从移植学理论来看, 自体脂肪移植实质上是脂肪组织的游离移植方式, 脂肪组织被吸取离体后为一种无血供和无供营养的移植物, 注射填充到面区或其它部位后的24~48h内却依赖受区创伤渗液、血浆维持其暂时的活力, 将有待于移植床与移植物之间发生血管化得到供血, 提供营养才有可能使脂肪组织成活, 故早年文献报道, 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的成活率只有50~70%, 将近约1/3颗粒脂肪被吸收掉。尽管在如何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方面虽有较多文献报道, 但多数学者单从注射层次、技巧及脂肪颗粒纯化处理考虑, 却未从移植物生物学理论探究[17]。有研究表明, PRP能够使移植脂肪减少吸收[18],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验证, 并提出应用PRP混合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于颜面部能提高脂肪组织成活率。
3.2 富血小板血浆 (PRP) 应用前景
PRP是提取外周血管的全血, 经离心后获得的高于全血4倍的血小板浓缩物, 其血小板被激活后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FG) 、转化生长因子B (TGF-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表皮生长因子 (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19]。这些生长因子均通过相互协同作用, 促进了脂肪干细胞分裂、增殖以及移植脂肪组织的血管化。
本组临床治疗病例中, 作者发现凡应用PRP混合脂肪颗粒填充面部的求美者, 不仅矫治面部某些缺陷, 而且其面部皮肤细腻、光滑、色泽靓丽, 故不难得出结论, 配有PRP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优于单纯脂肪组织移植的美容效果, PR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3.3 自体脂肪颗粒结合PRP注射移植优势和实用性
脂肪颗粒和PRP均取材于患者自身体内, 这种混合填充物注射修饰面部具有较强优势和临床实用性: (1) 跟各类组织代用品植入法相比, 无明显排异、过敏反应, 不存在更换材料等反复手术, 患者适应性好, 痛苦小。 (2) 脂肪组织和全血的材源丰富, 在全面掌握手术细节的情况下取材容易、便捷。 (3) 对于有局部脂肪堆积的患者来说, 吸掉了其局部的“赘肉”还起到重塑体型效果, 一举两得, 患者乐以接受治疗。 (4) 脂肪颗粒注射移植至面部, 属于微创手术, 术中出血少, 痕迹或瘢痕, 充填矫正手术结束即可自由行走, 不需要住院, 患者感到轻松, 可正常参加社会活动。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 08~2009- 06, 36 例颌骨缺损住院患者, 男21 例, 女15 例;年龄22~67 岁 (平均46.7 岁±6.2 岁) 。上颌骨缺损17 例, 下颌骨缺损19 例;颌骨囊肿30 例, 牙瘤2 例, 成釉细胞瘤4 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 例, 2 组颌骨缺损体积见表 1。
注: ①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2 材料与仪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Medonic CA530, 瑞典) ;低速离心器 (KDC- 1042型, 上海) ;消炎抗菌可溶止血纱布 (数字纱布, 青岛颐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YZB/国1122- 2003) 。
1.3 方法
1.3.1 PRP制备
参照Appel方法[1], 术中制备PRP。根据术中骨腔大小, 按1∶10 ACD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肘静脉采集静脉血, 1 500 r/min离心20 min, 全血分为上下2 层, 上层为贫血小板血浆, 下层为红细胞和缓冲层, 该缓冲层内含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再用巴氏吸管将上部的血浆及靠近界面的红细胞转移到另一离心管中。下层血浆进一步2 000 r/min离心10 min, 可见在底部薄层的红细胞上沉积有白膜样物质, 即为PRP。对采集的静脉血和制备得到的富血小板血浆立即采样,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分析并做血小板计数, 与自身全血比较, 分离得到的PRP所含血小板的浓度应达到全血的4倍以上。
1.3.2 治疗方法
按常规行颌骨囊肿或肿瘤手术。术中用电刀烧灼骨壁, 彻底止血。用生理盐水灌满骨腔、平齐颌骨表面计算出颌骨缺损体积。实验组用PRP+数字纱布充填骨腔;对照组:用数字纱布直接充填骨腔。用可吸收线严密缝合创口。术后行四尾带加压包扎, 常规抗感染。术后1、 3、 6 个月进行定期检查, 随访创口愈合情况, 并摄曲面断层X线片。
手术的施行、术后观察和记录各阶段 X 线片的变化均由同一人操作。
1.3.3 疗效评价标准
优: 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骨密度明显增高, 与周围颌骨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良: 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骨密度增高, 与颌骨之间有较明显的界限; 差: 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密度无明显变化, 与颌骨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1.3.4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X线片显示, 患者术后6 个月骨缺损区骨密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果见表 2和图 1~4。
注: ①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富血小板血浆是自体血小板的浓缩体, 含有大量对骨生长有促进作 用 的生长因 子[1]。Landesberg等[2,3]将其应用于骨科临床, 证实PRP可显著促进软组织和骨组织的修复。由于自体PRP制备简便, 无免疫原性, 其释放的多种生长因子符合人体生长因子的配比, 故被视为较为理想的符合临床应用需要的生长因子来源。正常血凝块中血小板含量仅占5%, PRP中血小板浓度为95%, 高浓度的血小板被激活后可释放出大量活性物质, 这些生长因子具有协同作用, 可以促进骨组织修复和新生。Fennis等[4]认为PRP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机制可能是, 在应用的早期大量促进细胞的增殖, 以后随着PRP直接作用的减退, 增殖的细胞分化活性提高, 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进一步增殖与分化而促进骨缺损愈合。
本研究中应用的数字纱布的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 可溶于水或血迅速吸收膨胀溶解, 形成极有附着力的胶冻状物。数字纱布复合PRP后形成凝胶, 容易放置于骨腔内, 避免流失, 有利于发挥其作用。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 术后6 个月颌骨缺损区骨密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说明PRP应用于颌骨缺损, 有促进骨组织修复的作用。但影响骨组织缺损修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颌骨骨腔的大小、位置、创口是否感染以及患者年龄等。目前, PRP的制备尚无统一的标准, 在制作中, 血小板在体外容易受外源性刺激而遭破坏, 如抽血时间过长、摇匀程度及放置时间等都会影响PRP作用时的有效生长因子浓度[5],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Dugrillon A, Eichler H, Kern S, et al.Autologous concentrateplatelet rich plasma (cPRP) for local application in bone re-generation[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2, 31 (6) :615-619.
[2]Landesberg R, Roy M, Glickman RS.Quantification of growthfactor levels using a simplified method of platelet-rich plas-magel preparation[J].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0, 58 (3) :297.
[3]Gerard D, Carlson ER, Gotcher JE, et al.Effects of platelet-rich plasma on the healing of autologous bone grafted man-dibular defects in dogs[J].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6, 64 (3) :443-451.
[4]Fennis JP, Stoelinga PJ, Jansen JA.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A histological and histomorphometric study on the useof autogenous scaffolds, particulate cortico-cancellous bonegrafts and platelet rich plasma in goats[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4, 33 (1) :48-55.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 (83眼) 眼表烧伤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为传统疗法组和APG组。所有患者均为2~3度烧伤, 除外4度严重眼表烧伤者。35例 (42眼) APG组患者中:男24例, 女11例;年龄7~50 (35.34±2.19) 岁。其中, 热烧伤有19例, 碱性化学烧伤有10例, 酸性化学烧伤有6例。其中, 2度烧伤有24眼, 3度烧伤有18眼。治疗时间在1h内有28例, 大于1h有7例。35例 (41眼) 传统疗法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0例;年龄7~51 (35.13±2.02) 岁。其中, 热烧伤有18例, 碱性化学烧伤有10例, 酸性化学烧伤有7例。其中, 2度烧伤有25眼, 3度烧伤有16眼。治疗时间在1h内有27例, 大于1h有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疗法组
以全身和局部用药进行常规治疗, 包括早期用激素眼液、非甾体类和抗生素治疗, 早期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 每天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1次, 每天用贝复舒滴眼液3次滴眼, 每天用1000U/ml肝素滴眼液滴眼3次;对高眼压者给予250ml20%甘露醇静点降眼压, 并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B。
1.2.2 APG组
在传统疗法组基础上加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为自制凝胶, 严格遵循无菌严格制备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清晨空腹抽取患者10ml静脉血, 将其置于含有枸橼酸钠离心管中, 以手工差速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 后跟凝血酶-钙剂按照1:9的比例混合制备成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以备用。每天外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滴眼1次。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6,7]
观察指标: (1) 愈合率; (2) 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 患者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眼表烧伤患者相关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21.0软件;愈合率、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统一以%表示,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均统一以 (±s) 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衡量眼表烧伤患者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愈合率相比较
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 (75.61%) 愈合率95.24%更高, 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2.2 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相比较
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愈合时间更短, 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 。两组治疗前视力水平相似, 治疗后均改善, 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比较
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 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 。见表3。
3 讨论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眼表烧伤可为眼表角膜修复提供所需营养物质, 改善角膜营养环境, 有助于组织再生, 缩短修复时间。其主要作用在于[8]: (1)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中含有高浓度生长因子, 比例协调, 可发挥协调作用, 弥补单一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方面的缺陷; (2)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可促进组织缺损部位黏合, 避免流失血小板, 对生长因子分泌有利; (3)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含丰富纤维蛋白, 可为细胞修复、再生创造条件, 且可预防感染、促进凝血; (4) 安全性高, 外源性生长因子排斥反应小, 经济实惠, 方法简单。
本研究中, 传统疗法组以全身和局部用药进行常规治疗;APG组在传统疗法组基础上加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结果显示, 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愈合率更高, 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 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愈合时间更短, 两组治疗后视力均改善, 我们的研究跟吴建斌, 黄任强, 贾丽等人的结果相似[9]。吴静, 赵敏的研究也对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肯定了其应用的有效性[10]。
综上所述, 眼表烧伤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可有效促进烧伤处愈合, 缩短愈合时间, 减少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发生, 对视力恢复不造成影响, 值得推广。
摘要:研究眼表烧伤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 (83眼) 眼表烧伤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分为传统疗法组和APG组。传统疗法组以全身和局部用药进行常规治疗;APG组在传统疗法组基础上加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观察指标: (1) 愈合率; (2) 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 患者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1) 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愈合率更高, 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 ; (2) 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 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 ; (3) 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愈合时间更短, 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 。两组治疗前视力水平相似, 治疗后均改善, 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 。眼表烧伤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可有效促进烧伤处愈合, 缩短愈合时间, 减少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发生, 对视力恢复不造成影响, 值得推广。
关键词:眼表烧伤,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南兵, 龙洋, 张祥迅, 等.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难治性皮肤溃疡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40 (2) :292-294.
[2]Peter A.M.Everts, Maarten M.Hoogbergen, Tjaarda A.Weber, et al.Is the Use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Gels in Gynecologic, Cardiac, and General, Reconstructive Surgery Beneficial[J].Current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2012, 13 (7) :1163-1172.
[3]袁南兵, 王椿, 王艳, 等.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制备及其生长因子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 22 (4) :468-471.
[4]袁南兵, 冉兴无.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难治性糖尿病皮肤溃疡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21 (4) :426-429.
[5]Cervellin, M., de Girolamo, L., Bait, C., et al.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gel to reduce donor-site morbidity after patellar tendon graft harvesting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J].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SSKA, 2012, 20 (1) :114-120.
[6]钟晓卫, 李莎, 付徐泉, 等.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涂布治疗糖尿病足 (附5例报告) [J].山东医药, 2010, 50 (14) :62-63.
[7]李兰, 王椿, 王艳, 等.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慢性难愈合皮肤溃疡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43 (5) :762-765.
[8]Dhollander AA, De Neve F, Almqvist KF, et al.Autologous matrixinduced chondrogenesis combined with platelet-rich plasma gel:technical description and a five pilot patients report[J].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SSKA, 2011, 19 (4) :536-542.
[9]吴建斌, 黄任强, 贾丽, 等.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眼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14, 24 (11) :2115-2116, 2117.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篇5
关键词:人类,富血小板血浆,小鼠,成骨细胞,增殖
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rich plasma, PRP) 因其含有多种自体来源的生长因子而被用于牙槽外科、种植牙和牙周再生等口腔临床领域, 但目前有关PRP使用的理想浓度及作用机制等基础问题还不是很清楚[1]。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PRP促进人牙髓细胞增殖具有浓度特异性[2], 但是, 由于我们培养的人牙髓细胞是由牙髓成纤维细胞、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等多种细胞组成的一个混合体, 所以, PRP促进牙髓细胞增殖的浓度特异性是其所含多种生长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还是与所作用的细胞种类有关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PRP及其细化成分对小鼠成骨细胞系细胞MC3T3- E1增殖的影响是否仍然具有浓度特异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细胞培养
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 E1由日本明海大学齿学部机能保存修复学讲座提供, 使用含100 ml/L胎牛血清 (FBS, Atlana biological, 美国) 的α- MEM培养液 (Gibco BRL, 美国) , 在36 ℃、 50 ml/L CO2和100%湿度的细胞培养箱 (Asahi4020 CO2 incubator) 内培养。细胞传代和接种使用0.02% PBS (- ) 胰蛋白酶 (含0.2 g/L EDTA2Na) 消化和收集细胞。实验细胞的使用得到了明海大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1.2 富血小板血浆及其细化成分的制备
根据以往报告的方法[3]从健康成人男性身上采集静脉血10 ml (注射器中含38 g/L枸橼酸钠1 ml) , 充分混匀后移至塑料离心管中, 在170 g、10 ℃条件下离心20 min, 离心后的上层血清 (含血小板) 即为富血小板血浆。然后将去除上清的离心沉淀物在1 700 g、20 ℃条件下离心20 min, 离心后的上清液即为乏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poor plasma, PPP) 。将上述收集的离心液 (包括从志愿者身上采集的全血) 在临床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血小板的数量。取一半PRP按1∶10加入含60 mmol/L EDTA和pH 7.4的磷酸缓冲液, 然后在1 700 g、 20 ℃条件下离心10 min, 去除上清后再次用上述液体洗涤和离心沉淀血小板1 次, 最后用α- MEM培养液调整离心沉淀后的血小板数量 (浓度与PRP相同) 作为洗涤血小板 (washed platelet, WPLT) 。PRP、WPLT和PPP采用在液氮中反复冻融的方法促进血小板中生长因子的释放和活性化。
1.3 增殖细胞数的定量测定
采用细胞测定试剂盒 (cell counting kit- 8, 同仁化学研究所, 熊本) , 按说明书上的方法进行测定。首先, 将计数调整的1×104/ml MC3T3- E1细胞按100 μl/孔接种于96 孔培养板 (Becton Dickinson Labware, NJ, USA) 内, 培养24 h后更换新鲜的添加100 ml/L FBS的α- MEM培养液, 1 h后再分别加入实验用样品培养4 d。到时在培养板内加入10 μl/孔的WST- 8, 1 h后用分光光度仪 (Labsystems Multiskan, 大日本制药株式会社) 在450 nm波长条件下测定实验样本的吸光度值。
1.4 实验分组及样品添加方法
实验共分为:空白对照 (不添加实验样品) 、 50 ml/L PRP、 50 ml/L PPP、 50~150 ml/L WPLT和50 ml/L WPLT+PPP不同浓度等5 大组。其中, 50~200 ml/L的PRP、WPLT或PPP是分别在100 μl/孔培养液中加入5~20 μl的PRP、WPLT或PPP原液。另外, 50 ml/L WPLT+PPP不同浓度组是在培养孔内添加5 μl的WPLT后, 再分别添加5、 10、 20 μl的PPP。
1.5 统计处理
每组实验重复3次, 实验结果以undefined表示, 并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中的Student- t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PRP、WPLT和PPP中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PRP、WPLT和PPP中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63×109/L、 363×109/L和14×109/L, 分别为全血中血小板计数 (101×109/L) 的3.59 倍和0.14 倍。
2.2 MC3T3- E1细胞生长曲线
MC3T3- E1细胞从接种后的第3 天开始进入明显的对数生长期 (图 1) , 在第7 天基本长满培养孔底部 (图 2) 。因此, 我们将加入样本后细胞增殖观察的时间定为接种后第5 天 (即加入样品后的第4 天) 。
2.3 50 ml/L的 PRP、WPLT和PPP对MC3T3- E1细胞增殖的影响
50 ml/L 的WPLT显著促进了MC3T3- E1细胞的增殖 (P<0.01) , 而PRP促进MC3T3- E1细胞增殖的作用不明显 (P>0.05) , 另外, 50 ml/L 的PPP对MC3T3- E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0.05) (图 3~7) 。
2.4 不同浓度WPLT对MC3T3- E1细胞增殖的影响
随 着 WPLT 浓 度 的升 高, WPLT 促 进 MC3T3- E1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降低, 当浓度达到150 ml/L时则明显抑制了MC3T3- E1细胞的增殖 (与对照组比较P<0.01) (图 8) 。
2.5 添加不同浓度的PPP对50 ml/L WPLT促进MC3T3- E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PPP呈浓度依赖性地明显抑制了50 ml/L WPLT促进的MC3T3- E1细胞增殖作用 (图 9) 。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的PRP没有明显促进小鼠成骨细胞MC3T3- E1的增殖, 但是WPLT显著促进了该细胞的增殖 (图 2) , 而且, 这种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特异性, 即浓度为50 ml/L (血小板计数为0.181 5×108/ml) 时促进作用最强, 此后随浓度梯度增加细胞增殖作用明显降低, 当浓度增加至其最佳有效浓度的3 倍 (150 ml/L) 时细胞生长反而受到明显抑制 (图 3) 。该结果表明WPLT对于异种单一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仍然具有浓度特异性, 而PRP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不如WPLT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与其所含血浆成分有关 (PRP与WPLT的主要区别是其含有血浆成分, 具体见下文) ,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与其作用的细胞种类有关。
关于PRP促进细胞增殖呈现浓度特异性的发现近几年已有多篇报告, Graziani等[4]报告当PRP中血小板的浓缩浓度为全血浓度的230%和350%时, 可以明显地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而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血小板浓缩浓度为700%时不但没有促进反而是明显抑制了细胞的增殖。Choi等[5]报告1%~5%的PRP[血小板计数为 (0.12~0.64) ×108/ml]可以明显促进牙槽骨细胞的增殖, 但超过30%的PRP (血小板计数为3.72×108/ml) 则明显地抑制了细胞的增殖。施六霞等[3]报告PRP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以200 ml/L浓度效果最好, 而随着PRP浓度的进一步增高其效果反而降低。但是, 有关PRP呈浓度特异性地促进细胞增殖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WPLT促进人牙髓细胞增殖的浓度特异性与其促进牙髓细胞产生的PGE2有关, 即低浓度 (50 ml/L) 促进牙髓细胞产生的适量PGE2促进了细胞的增殖, 而高浓度WPLT促进牙髓细胞产生的过量PGE2抑制了细胞的增殖[6]。至于WPLT呈浓度特异性地促进小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是否也与其促进细胞产生的PGE2有关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 WPLT在高浓度时不但不促进细胞增殖, 反而抑制细胞增殖, 是否与其促进细胞的分化有关也需要我们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另外, 本研究观察到浓度为50 ml/L的乏血小板血浆 (PPP) 对牙髓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且将PRP中的血浆成分去除后的WPLT呈现出明显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图 2) ; 再有, 随着在WPLT中倍比增加PPP的浓度, 细胞增殖呈现出显著的梯度抑制 (图 4) 。该结果提示血浆中可能存在对抗血小板生长因子作用的成分或因子, 血浆的存在可能是影响临床PRP使用疗效的一个因素。以往有的研究报告也曾观察到血浆对细胞增殖的这种抑制作用[7], 但是均没有考虑到血浆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PRP的作用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截止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报告都一致肯定血浆在创伤愈合过程的积极作用, 认为由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形成的类胶冻样的纤维蛋白网可以为血小板释放的各种生长因子提供一个框架支持, 利于生长因子在创伤部位愈合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8,9,10];另外, PRP内血浆形成的纤维蛋白胶可以促进细胞的贴壁和细胞间质1型胶原的合成, 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11]。因此, 鉴于上述研究结果, 从提高临床使用血小板的效率, 同时又不减少血浆在组织创伤愈合中积极作用的角度出发, 进一步探讨血浆中可能存在的对抗血小板生长因子作用的成分或因子并最终加以去除就显得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WPLT促进小鼠成骨细胞MC3T3- E1增殖的作用具有浓度特异性, 50 ml/L是促进细胞显著增殖的最佳浓度, 而超过此值WPLT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会逐渐降低, 高浓度WPLT 甚至会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PPP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Sanchez AR, Sheridan PJ, Leo L, et al.Is platelet-rich plasma the perfect enhancement factor A current review[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03, 18 (1) :93-103.
[2]段建民, 菊地宽高, 汪维健, 等.血小板血浆对人牙髓细胞增殖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6, 16 (4) :188-191.
[3]施六霞, 狄昌萍, 徐艳, 等.富血小板血浆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6 (2) :194-197.
[4]Graziani F, Cei S, Ducci F, et al.In vitroeffects of de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RP on primary bone and gingival cell lines.Preliminary results[J].Minerva Stomatol, 2005, 54 (1-2) :15-22.
[5]Choi BH, Zhu SJ, Kim BY, et al.Effect of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concentration on the viability and prolifera-tion of alveolar bone cells:Anin vitrostudy[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5, 34 (4) :420-424.
[6]段建民, 菊地宽高, 汪维健.低浓度洗涤血小板促进人牙髓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探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 22 (5) :675-678.
[7]Cenni E, Ciapetti G, Pagani S, et al.Effects of activated platelet concentrates on human primary cultures of fibro-blasts and osteoblasts[J].J Periodontol, 2005, 76 (3) :323-332.
[8]Camargo PM, Lekovic V, Weinlaender M, et al.Platelet-rich plasma and bovine porous bone mineral combined with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bony de-fects in humans[J].J Periodontal Res, 2002, 37 (4) :300-306.
[9]Lekovic V, Camargo PM, Weinlaender M, et al.Compari-son of platelet-rich plasma, bovine porous bone mineral, and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versus platelet-rich plasma and bovine porous bone mineral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bony defects:A reentry study[J].J Periodontol, 2002, 73 (2) :198-205.
[10]Man D, Plosker H, Winland-Brown JE.The use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platelet gel) and autologous plate-let-poor plasma (fibrin glue) in cosmetic surgery[J].Plast Reconstr Surg, 2001, 107 (1) :229-237.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篇6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α-MEN培养液 (Gibco, 美国) , CCK-8 (同仁, 日本) , 5%CO2恒温孵箱 (Heraeus, 德国) , 酶标仪 (Biocell, 美国) , 倒置显微镜 (Olympus, 日本) , 碱性磷酸酶试剂盒 (南京建成) 。
1.2 m PRP的制备
收集经检验合格的人AB型机采血小板0.1单位, 加入肝素 (终浓度2 U/ml) , 3 000 r/min离心20min, 吸弃部分上清, 将血小板密度调至1×1012个/L, 吸管反复吹打使血小板重新悬浮成为富血小板血浆;将PRP分装入冻存管内, 浸入液氮罐5 min, 迅速取出浸入37℃水浴箱5 min, 反复3次, 使血小板充分冻融裂解;3 000 r/min离心20 min, 去除血小板沉渣, 0.2μm过滤, 保存于-80℃备用。
1.3 SHED的分离培养
选取6~10岁健康儿童无牙体牙髓疾病的滞留乳牙多颗, 参照文献[1]的方法提取牙髓组织, 进行原代培养, 获得乳牙牙髓干细胞。
1.4 SHED的鉴定
1.4.1 增殖能力
取第3代生长良好的SHED以1×104/ml、200μl/孔接种于96孔板, 共接种4×8个孔, 37℃、5%CO2下分别培养1~7 d, CCK-8法测定孵育2 h后于450 nm波长处A值,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1.4.2 SHED的定向分化潜能
取第3代细胞以1×105/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 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矿化诱导液和成脂诱导液, 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体系中矿化结节和脂滴的形成情况。
1.5 不同培养条件下SHED的成骨分化能力比较
1.5.1 实验分组
按不同培养条件分为4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 实验组在α-MEM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2%、5%和10%m PRP;对照组在α-MEM培养基中加入10%FBS。各组均加入矿化诱导液进行诱导矿化 (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μ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甘油磷酸钠、50μg/ml维生素C) 。
1.5.2 碱性磷酸酶活性
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4代SHED以5×103/孔密度接种于96孔板内, 培养24 h待细胞贴壁后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培养液, 培养2、4、6 d后, 按照ALP试剂盒说明操作, 520 nm处酶标仪测各孔吸光度 (A) 值, 检测细胞ALP活性。
1.5.3 qRT-PCR
用5种不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SHED 7 d后, 按照Trizol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细胞总RNA, SuperscripⅢ逆转录酶合成c DNA模板。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PCR引物序列见表1。RT-PCR反应体系:共25μl, 上游引物1μl, 下游引物1μl, SYBR12.5μl, c DNA 2μl, 水8.5μl。反应参数:95℃30 s, 95℃10 s, 64℃30 s, 35个循环, 最后1个循环结束后做熔解曲线, 确定PCR反应质量, GAPDH为内参, 并设置无模板阴性对照。qRT-PCR反应结束后, 利用PCR扩增仪自带软件进行荧光定量分析, 得出Ct值, 绘制标准曲线。确定RUNX2、骨钙素的mRNA含量。比较各组间SHED的RUNX2、骨钙素mRNA含量的差异。
1.6 统计学分析
相同实验条件重复3次, 实验数据以±s表示,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 同一时间点组间均数的比较以及同一组内部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采用LSD方法, 显著性差异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SHED的分离和鉴定
获取了形态良好的SHED, 单细胞形式生长, 长梭形, 成纤维细胞样形态, 6~7 d即汇合可传代 (图1) 。
对第3代SHED进行体外诱导矿化, 细胞增长迅速, 第6天后细胞逐渐重叠生长, 第30天时形成明显结节, 茜素红染色后呈阳性;对第3代SHED进行体外诱导成脂实验, 第21天可见透明高亮度点, 并有部分融合, 油红-O染色呈阳性。
2.2 m PRP对SHED ALP活性的影响
不同浓度m PRP均可增强SHED碱性磷酸酶活性, 尤其是在第6天, 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SHED ALP活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1, 图2) , 其中浓度为2%m PRP对SHED ALP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大。
2.3 m PRP对SHED中RUNX2 mRNA含量的影响
qRT-PCR结果显示, 矿化诱导第7天时, 1%、2%和5%m PRP培养的SHED中RUNX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10%m PRP培养的SHED中RUNX2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图3) 。
2.4 m PRP对SHED中骨钙素mRNA含量的影响
qRT-PCR结果显示, 矿化诱导第7天时, 2%和5%m PRP培养的SHED中骨钙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1%和10%m PRP培养的SHED中骨钙素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图4) 。
3 讨论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潜能, 在组织器官的发育以及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HED的增殖率高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和牙髓干细胞 (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 , 在体外环境作用下可以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等方向进行分化[2]。
有学者研究发现, MSCs表达高水平的PDGF-A、PDGF-B、b FGF、TGF-βⅡ和IGF-1受体, PDGF、FGF和TGF-β信号通路在MSCs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性地抑制PDGF受体激酶, 则骨细胞的形成明显减少, 并且不能形成矿化结节, 血小板中的生长因子可能通过这些受体作用于这一类细胞[4];PRP处理过的DPSCs高表达成牙本质基因和成骨基因[5], 通过上调骨桥蛋白 (osteoprotein, OPG) 和ALP可以促进成骨分化[6]。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 10%~30%的PRP可明显提高牙髓细胞ALP活性, 其中以20%浓度尤为明显;10%~30%的PRP明显促进了矿化诱导后10d的牙髓细胞形成矿化结节, 其中10%浓度在矿化诱导20d促进牙髓细胞形成的矿化结节最大[7]。如果m PRP也能促进SHED成骨分化, 两者联合应用于组织工程, 可以避免因使用异种血清可能带来的感染和免疫排斥等风险。
本实验成功获取了m PRP和SHED。经鉴定SHED具有成骨、成脂等多向分化能力。PRP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 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 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 ,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以往的研究往往通过使用牛凝血酶等使PRP中的血小板裂解以释放生长因子。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 用液氮反复冻融PRP可激活血小板, 不但可以避免异种蛋白的污染, 而且其促进DPSCs增殖的作用更强[8]。此外, 本实验采用机采血小板, 可进一步纯化血小板, 避免其它血细胞的混杂, 更有利于分析研究血小板及其裂解物对细胞增殖矿化的作用。
ALP活性是成骨样细胞分化成熟的重要指标, 其活性高低可以反映不同组织、细胞的矿化能力以及向成骨方向转化的趋势[9]。本实验结果显示, 不同浓度的m PRP均可增强SHED的ALP活性, 尤其以2%作用最强。
RUNX2和骨钙素是与矿化相关的重要因子, 是检测细胞矿化的重要指标。申元源等[10]发现SHED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可以表达成骨细胞的标志, 如RUNX2、OC、BSP。本实验用q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m PRP对SHED内RUNX2及骨钙素mRNA表达的变化, 直接反映m PRP对SHED的成骨促进能力。结果显示, m PRP对SHED内RUNX2和骨钙素mRNA表达促进作用具有浓度特异性, 矿化诱导第7天时, 2%和5%m PRP培养的SHED中RUNX2和骨钙素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10%FBS, 尤其以2%促进矿化作用最强。
综上所述, 一定浓度的m PRP对SHED的骨向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较强的增殖与骨向分化能力正是SHED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所需具备的特性。本实验结果为SHED更好的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选择具有更强体外扩增和成骨能力的SHED, 并采用m PRP进行体外培养, 有可能解决目前制约体外组织工程骨构建中所存在的难题, 从而提高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的效率, 降低成本, 并增加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Miura M, Gronthos S, Zhao M, et al.SHED: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J].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 (10) :5807-5812.
[2]Nakamura S, Yamada Y, Katagiri W, et al.Stem cell proliferation pathways comparison between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and dental pulp stem cells by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from promising dental pulp[J].J Endod, 2009, 35 (11) :1536-1542.
[3]段建民, 李洪涛, 匡威, 等.人富血小板血浆及其细化成分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6 (6) :716-720.
[4]Doucet C, Ernou I, Zhang Y, et al.Platelet lysates promote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pansion:A safety substitute for animal serum in cell-based therapy applications[J].J Cell Physiol, 2005, 205 (2) :228-236.
[5]Lee UL, Jeon SH, Park JY, et al.Effect of platelet-rich plasma on dent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impacted third molars[J].Regen Med, 2011, 6 (1) :67-79.
[6]Huang FM, Yang SF, Zhao JH, et al.Platelet-rich fibrin increases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dental pulp cells[J].J Endod, 2010, 36 (10) :1628-1632.
[7]李洪涛, 段建民, 片山直.富血小板血浆与洗涤血小板对人牙髓细胞矿化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7) :1206-1210.
[8]李洪涛, 段建民, 张宏斌, 等.液氮冻融洗涤血小板对人牙髓细胞增殖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 20 (6) :314-317.
[9]Daltaban O, Saygun I, Bal B, et al.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Effects of phase I periodontal treatment[J].J Periodontol, 2006, 77 (1) :67-72.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患者排除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影响骨折愈合的基础疾病, 男12例, 女8例, 年龄21~57岁, 平均年龄42岁, 均为术后复查超过6个月骨折未愈合或愈合不良, 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骨痂形成, 无明显骨折端髓腔闭合患者。纳入后, 就是否使用骨折断端间注射PRP, 详细医患沟通, 将11例同意使用PRP骨折断端间注射的列为实验组, 不同意使用PRP注射的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实验组男7例, 女4例, 年龄21~55岁, 平均40岁, 骨折AO分型:42-A3型1例, 42-B2型3例, 42-B3型3例, 42-C1型2例, 42-C2型1例, 42-C3型1例, 5例为开放性骨折 (Gustilo分型:I型2例, II型3例) , 手术行胫骨接骨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6例, 闭合复位5例;对照组男6例, 女3例, 年龄23~57岁, 平均43岁, 骨折AO分型:42-A3型1例, 42-B2型3例, 42-B3型1例, 42-C1型2例, 42-C2型2例, 4例为开放性骨折 (Gustilo分型:I型2例, II型2例) , 手术行胫骨接骨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6例, 闭合复位3例。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取患者外周血60 mL, 用两步离心法制备PRP, 两步离心的条件:250 g、离心10 min、1000 g离心10 min, 取制备好的PRP, 患者仰卧, 患肢消毒, 取原骨折断端, 局部麻醉, 在C臂机监测下, 使用穿刺针刺入骨折断端间, 注射制备好的PRP, 本组患者第1、2、3、4周各注射1次, 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术后每月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对照组:患者未作PRP注射, 于纳入后继续随访, 每月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1.3 围手术期处理
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不使用抗生素, 穿刺注射完成后, 使用无菌敷料包扎穿刺点, 患肢使用石膏托外固定, 注意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患肢关节活动及负重时间。对照组:患肢继续使用石膏托外或支具固定, 注意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患肢关节活动及负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注射PRP组6个月随访时X线片示骨折完全愈合4例, 骨痂生长明显增多5例, 2例患者无改变, 有效率81.82%。对照组6个月随访时X线片示骨折完全愈合1例, 骨痂生长明显增多2例, 6例患者骨折断端无改变, 有效率33.33%。两组对比有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 由于其自身的解剖学原因, 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是临床创伤骨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2]。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一般传统处理方法是, 拔除原内固定, 清除骨折断端瘢痕组织, 打通闭合的髓腔, 取患者自体髂骨做自体髂骨植骨, 重新内固定, 患者创伤大, 痛苦增加, 医疗费用增加, 容易导致医患纠纷。临床术后随访时, 发现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骨折断端间无骨痂生长, 应注意患者骨折不愈合可能, 我们认为在这阶段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防止发展成为骨折不愈合。
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是近期广泛使用到骨科临床的一项新技术, PRP是自体血小板的浓缩体, 是通过离心患者自身全血分离出的含有高于生理浓度数倍的血小板血浆[3]。PRP的制备方法大体可以分为手工制备和全自动制备2种。无论何种制作方法其制备原理均相似, 即根据血液中各组分的沉降系数不同进行分层制备。大多数学者认为采用改良Appel法所得的血小板回收率较高。由于PRP含有的高浓度血小板可以释放大量生长因子, PRP被凝血酶激活后形成血小板原白细胞凝胶, 其中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和白细胞, 这些细胞成分在机体先天免疫防御反应中发挥着趋化、吞噬和氧化杀菌等重要作用。对于PRP对骨折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实验及研究, 已有较多文献研究表明PRP在骨折愈合过程各个方面中起了促进作用[4,5,6,7]。
本组患者系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6个月随访, 发现骨折端无明显骨痂生长时, 详细医患沟通, 告知后, 同意使用骨折断端间注射PRP患者列入实验组, 利用PRP促进骨折愈合的特点, 且创伤小, 医疗费用相对较低, 保留原来内固定材料, 患者容易接受。另外考虑到骨缺损区骨修复是一较长过程, 而血小板存活半衰期5~7 d (生物学半衰期3 d) [8]。我们采取了在不同时段分次给予PRP, 使其提供的生长因子持续保存有效浓度作用于骨折断端间, 从而促进骨折愈合。致于注射PRP的最佳频次, 既能使PRP中有效成分持续在骨折断端间发挥作用, 又能最少次数穿刺注射, 目前报道较少, 考虑到血小板存活半衰期为5~7 d。本组注射PRP频次为每星期1次注射。
本组临床应用PRP骨折断端间注射治疗骨折不愈合效果显著, 可能和本组涉及病例数较少有关, 临床资料将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我们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无菌操作, PRP在制备过程中, 环节较多, 容易污染, 严格的无菌操作是治疗的前提和保障;2C臂机透视监测下将PRP注射到骨折断端间, 穿刺针进入骨折断端间时有明显手感;每次注射应更换穿刺部位使PRP在骨折断端间不同方向点注入;3PRP在制备时, 保留较多离心后富含白细胞和血小板层血浆, 激活后可以有明显的局部抗感染功能;4骨折断端间注射1周1次, 使PRP提供的生长因子持续作用于骨折断端间;5每月复查随访, 采取PRP干预的时间窗很关键, 本组中有2例注射后复查X线, 骨折断端间确无改变, 后转为切开清除骨折断端间瘢痕组织, 使用钻头扩髓, 植入自体髂骨块, 重新内固定, 患者骨折愈合。
总之, PRP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具有以下优点:1含大量纤维蛋白, 为组织修复提供支架;2使生长因子长时间局限于骨折端, 发挥最佳协同作用;3能抑菌抗炎;4采用自体PRP, 不引起排斥反应与疾病传染。5无需拔除原内固定材料, 不需要取自体髂骨植骨, 患者痛苦小, 医疗费用低, 患者容易接受, 是骨科促进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骨折断端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 (PRP) 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 同意使用PRP注射的患者列为实验组;将不同意使用PRP骨折断端注射的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每月复查X线。复查随访36个月。结果 注射PRP组随访至6个月时X线片示骨折完全愈合4例, 骨痂生长增多5例, 2例患者无改变, 有效率81.82%。对照组随访至6个月时X线片示骨折完全愈合1例, 骨痂生长增多2例, 6例患者骨折断端无改变, 有效率33.33%。结论 骨折断端间注射PRP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断端的修复, 加快新骨形成, 同时提高新生骨质量。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折不愈合
参考文献
[1]韩昕光, 毕郑钢, 王东奎, 等.骨不连接区成骨活性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 11 (1) :90-92.
[2]李洪斌, 张妙林, 郑国富, 等,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 16 (5) :120-123.
[3]Foster TE, Puskas BL, Mandelbaum BR.Platelet-rich plasma From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J].Am J Sports Med, 2009, 37 (2) :2259-2272.
[4]Slater M, Patava K, Klingham K, et al.Involvement of platelets in stimulating osteogenic activity[J].J Orthop Res, 1995, 13:655-663.
[5]Kasten P, Vogel J, Geiger F, et al.The effect of platelet-rich plasma on healing in critical-size long-bone defects[J].Biomaterials, 2008, 29 (29) :3983-3992.
[6]Yeaman MR.Bacterial-platelet interactions:virulence meets host defense[J].Future Microbiol, 2010, 5 (3) :471-506.
[7]Cenni E, Avnet S, Fotia C, et al.Platelet-rich plasma impairs osteoclast generation from human precursors of peripheral blood[J].J Orthop Res, 2010, 28 (6) :79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