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人工肝血浆

2024-11-24

中药联合人工肝血浆(精选4篇)

中药联合人工肝血浆 篇1

当前, 我国各种重症肝炎伴随病情进展, 严重损害了患者肝功能, 甚至诱发肝功能衰竭, 是临床上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 即使采取内科综合治疗, 其病死率仍旧高达90%[1]。我院在本次研究中,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采取分组对照方式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在此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50例患者均与全国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为34~71岁, 平均年龄为 (56.65±6.15) 岁;重型肝炎分型:慢性重型肝炎16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12例, 急性重型肝炎22例;排除意识不清者、有过敏史者, 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两组患者年龄、肝炎分型和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备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对症治疗, 包括平衡水电解质紊乱、保肝、降酶等。其中, 对照组采取单纯人工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 即使用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血浆分离器, 患者血浆置换量为每次2000~3000 m L, 血流量控制为100 m L/min, 治疗时需根据其凝血酶原时间调整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钙用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胆红素吸附治疗, 即使用胆红素吸附器, 吸附量控制为每次3000~4000 m L。两组患者每周治疗1~2次, 共坚持2~3次治疗。

1.3疗效判定[2]: (1) 显效: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且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 凝血酶原活动度提升10%以上; (2) 有效: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且血清总胆红素下降30%以上, 凝血酶原活动度提升1%~10%; (3) 无效: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毫无改变或者恶化, 且血清总胆红素没有变化;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 (P<0.05) , 具体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 有效2例, 无效1例,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 有效9例, 无效12例,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52.0% (P<0.05) 。

3讨论

在我国, 肝功能衰竭大多是因肝炎病毒所致, 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脏病理变化, 主要是肝细胞的大面积坏死, 从而导致毒性物质蓄积于机体中, 同时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可将其血浆引至体外, 经过膜或者血浆分离法由全血中将其血浆分离后弃去, 在为患者补充新鲜的人血白蛋白或者冷冻血浆等置换液, 从而清除患者血液中蛋白结合毒素, 并缓解毒素对于其他器官的危害[3]。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有利于患者的肝细胞再生, 减轻其肝脏炎症, 但容易出现血浆蛋白、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 短时间内胆红素反弹, 甚至出现肝性脑病等不良反应, 因此其临床治疗受到限制。胆红素吸附,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分离患者血浆后, 将血浆送至BS系列的胆红素吸附柱, 从而将其血清中的胆汁酸和胆红素等毒素完全吸附出, 再将净化后的血浆送回人体, 以此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毒代谢产物和炎性细胞因子。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 增加了毒素清除能力, 且安全性较高。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发现, 相较于单纯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 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 (P<0.05) 。由此可见, 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肝功能衰竭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肝 (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 联合治疗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的50例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 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观察组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52.0% (P<0.05) 。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人工肝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

参考文献

[1]白培进, 张勇, 李俊霞, 等.激素冲击和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比较[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5, 31 (2) :97-101.

[2]张洪宪, 赵磊, 侯小飞, 等.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观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 36 (1) :20-23.

[3]毕颖异, 王海峰, 李欣, 等.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及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 29 (1) :37-38.

40例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10月共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40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20~59岁,平均37岁;淤胆型肝炎3例,艾滋病引起的肝功能衰竭2例,其余均为重症肝炎。

1.2方法以血浆置换为主。

2结果

通过做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无1例并发症发生。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由于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患者病情重,免疫功能低下,应对患者执行保护性隔离,室内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术前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 h。

3.1.2给予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人工肝的目的、治疗经过,可能出现的情况,耐心而细致地给予解释和鼓励,让患者对疾病知识能有充分的了解,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理解,积极配合治疗。

3.1.3皮肤准备:右侧股静脉穿刺处上下10 cm给予备皮,动作小心轻柔,避免损伤穿刺处皮肤,然后用温水擦洗干净。3.1.4左侧手臂上段保持浅静脉留置管的畅通,以备术中需要,必要时留置2处浅静脉。

3.1.5心理疏导疾病本身可引起自我概念的不适应,由此而产生一些异常心理。常见异常心理:恐惧、焦虑、期望值过高、拒绝。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特别要重视与家属的交谈和沟通。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精神及物质关爱越多,可以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无助感及犯罪感,减少负面心理的产生。使患者及家属保持平和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1.6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指导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低纤维、高热量膳食,少食多餐,鼓励患者进食。

3.2术中护理

3.2.1正确连接各项管路,检测仪器功能,冲管后备用。

3.2.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给予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要强调通过医护人员的细心监护是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好问题的,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3]。

3.2.3协助医师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及操作规程,正确连接各项管道。

3.2.4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做好病情动态记录;治疗性的血浆置换使用大量新鲜冰冻血浆,比用白蛋白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术中注意倾听患者主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多与患者交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局部反应:口麻2人、寒战4人、皮疹13人、皮肤搔痒1人,无过敏性休克发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的运用,严格控制滴速,及时留取标本。术肢置动,防止患者躁动,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保持各项管道的通畅与完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自我防护,防止职业暴露。

3.3术后护理

3.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注意倾听患者主述,做好病情动态记录。

3.3.2绝对卧床24 h,限制活动,6 h内穿刺侧肢体不能屈曲,勿使导管折叠、弯曲。

3.3.3做好基础护理,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常见并发症:疼痛、出血、管道脱落及折断、感染。

3.3.4伤口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情况:干燥32例、淤血1例、渗血3例、管道脱落1例、渗液3例。插管天数:1~22 d,平均7.4 d。观察股静脉置管处的皮肤局部情况,有无红肿,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及脱落,保持插管处皮肤干燥。视伤口情况2~3 d伤口换药1次。先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碘及周围皮肤,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牵拉及脱落,保持畅通。

3.3.5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巩膜的黄胆消退情况,大小便的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食多餐,嘱患者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做好心理疏导,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当现实状况不能达到患者的主观愿望和期待时,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心理。术后常见心理:失望、烦躁、易激惹、放弃。

4讨论

重症肝炎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目前以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手段。40例人工肝治疗术后插管1~22 d,平均7.4 d,通过做好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不但降低了病死率,还延缓了重肝患者的存活时间,为患者实施肝移植赢得了时间。通过精心到位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1例并发症出现;在整个治疗规程中沟通和交流很重要,尤其是与家属的沟通,可以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支持,避免医患纠纷。术中注意倾听患者主述,多与患者交谈,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患者都能情绪平稳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安宝燕,周霞秋,谷瑞瑛,等.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3):152—155.

[2]明全,邱绍勤,陈长寅,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5):315.

中药联合人工肝血浆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患者。其中男16例, 女5例, 年龄32~60岁, 平均年龄 (48.22±10.58) 岁。其中急性重症肝病5例, 慢性加急重型肝病16例。全部病例, 均符合2010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21例患者共实施血浆置换术34次, 其中8例分别接受两次治疗, 6例患者分别接受三次治疗。每次血浆置换量为2000mL, 治疗时间2~2.5h, 两次治疗间隔3~5天。血浆置换装置采用日本旭化成医疗公司Plasauto-IQ21全自动血浆净化装置, 膜性血浆分离器 (-OP-08W) 。21例患者经过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 治愈出院4例, 好转出院14例, 死亡3例。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思美肽、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酰胆碱、门冬氨酸钾镁及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以肝素生理盐水1500mL预冲洗PE管路装置。患者取平卧位, 行一侧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并置管, 然后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 经PE装置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 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 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设定PE相关参数:血流量80~120mL/min, 血浆流速为血流量的25%~30%。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2000mL, 单次血浆置换量为2000mL, 治疗时间2~2.5h, 两次治疗间隔3~5d。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准备

3.1.1 治疗室准备:

保持空气新鲜, 每日治疗前后用紫外线照射30min, 物体表面及地面用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室温在22~25℃, 湿度为50%~60%。

3.1.2 患者准备:

(1) 术前与主治医师确定治疗时间, 如果患者没有进行深静脉置管需要到病房提前了解患者血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 详细介绍血浆置换术的操作方法和作用, 用温和的语言和诚挚的态度教会患者在术中如何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事先告知患者在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如过敏、皮肤瘙痒、口角麻木等症状, 若有不适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以便及时处理。 (3)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思想交流、沟通, 以增加治疗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4) 详细介绍人工肝的费用及治疗效果等问题, 让患者或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1.3 物品准备:

(1) 血浆置换管路和分离器、注射器、胶布、采血管和冻存管 (写明患者姓名、病区、治疗种类、治疗日期、治疗前后时间) 、止血钳、引流袋等。如果是需要穿刺的患者, 要准备16G穿刺针、弹力绷带、止血棒、输液贴。肝素、0.9%氯化钠100mL和1000mL、地塞米松、盐酸异丙嗪、10%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 (2) 必要的抢救药品及物品;保证充足的氧气, 备好吸痰设备及完好的心电监护仪和输液泵。 (3) 核对血浆的血型、剂量、献血者的姓名及血袋编号并作好记录。设定水浴箱温度为37℃, 将冰冻血浆放于水浴箱轻摇融化备用, 融化血浆应予4h内用完以减少过敏反应。确保人工肝机器设备运行状态完好。 (4) 安装和预冲管路:正确安装管路--预冲管路--在管路自动冲洗期间通知病区送患者和病历—管路冲洗结束设定参数, 根据医嘱确定肝素用量。 (5) 遵循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指导方针, 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 均安排有经验且熟知患者病情的人工肝专职医护人员全程实施不间断的监护, 评估、核实患者的生命体征, 特别是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 以及患者有无输血史、近期出血史。转运时一定要通知家属, 熟悉转运路线, 保证转运电梯的运作。本组21例患者转运顺利, 没有意外发生。

3.2 术中护理

3.2.1 规范操作、循序渐进。

治疗前再次核对患者姓名、血型及“人工肝治疗同意书”是否签署完整。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 治疗过程中从电源的开启、管路安装、管路预冲、血路连接、体外血液循环的整个治疗过程到结束的每一步均应按规定步骤操作。治疗前10~20min给予抗过敏药物, 根据医嘱给予合适的抗凝剂并检查核对各设定的治疗参数是否正确。治疗开始时血流速度应较慢, 一般开始在40~80mL/h,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10~20min后如患者无不适可逐渐加大血流量到预定值。在治疗的每一步骤均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2.2 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1) 保持有效的血管通路:治疗中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或置管处有无血肿及渗血, 循环管路是否通畅, 防止治疗中出现管路接口滑脱, 管路打折、扭曲、受压等。一旦发生意外立即采取措施, 以保证体外循环血液顺利返回体内。患者应保持安静, 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适当镇静以获取通畅的血流。 (2) 全程给予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 如意识、面色及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调整设定参数。如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观察心电监护仪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观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及采血压、滤器的变化, 每30min记录一次。如有变化应及时寻找原因并处理。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积极给予处理。

3.2.3 不良反应的处理:

(1) 过敏反应:是人工肝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术中应观察患者有无畏寒、寒战、发热、皮疹等, 为减少过敏反应, 术前常规应用抗过敏药物, 正确保存和融化血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检查血浆有无浑浊、沉淀、漂浮物, 血袋有无破损及保质期。若有过敏可给予地塞米松5mg或异丙嚓25ng静脉推注, 严重者给予吸氧。如对症治疗无效则应停止血浆置换。 (2) 电解质混乱:低血钙时患者会出现口唇麻木、局部肌肉痉挛抽搐, 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低钾、低钠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 应给予相应的电解质补充。本组中有1例出现低血钙症状, 经处理后未影响治疗。 (3) 低血压:表现为心慌、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四肢厥冷、血压下降, 可能与血流过快、过敏、血容量不足、脱水过多、心功能不全及回血温度参数设定过高有关, 应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如减慢血流速度, 取头低脚高位, 增加回心血量。如上述处理无效时可给予快速补液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等, 必要时停止血浆置换治疗。 (4) 其他:观察有无出血, 因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功能较差, 在治疗时应尽量控制肝素用量, 并根据凝血指标调整肝素的用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观察滤出血浆的颜色、量。判断有无溶血。

3.2.4 准确记录、认真交班。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客观的记录有利于医生了解患者在治疗中动态信息、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治疗结束时, 人工肝室护士应与病区护士认真交班, 如治疗中有无并发症、生命体征如何、应用的药物及用法用量。人工肝护士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应继续观察30min, 如患者情况稳定方可转入病房。

3.3 术后护理

3.3.1 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患者均处于肝功能失代偿期, 免疫功能低下, 加之术中插管, 有开放性伤口存在, 易合并感染, 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对患者应执行保护性隔离, 置于相对无菌的单人病房, 病室内应有空气净化系统, 定时消毒, 保持通风换气并减少探视。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戴好帽子、口罩, 穿隔离衣、换隔离鞋。有助于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防止交叉感染。

3.3.2静脉导管的护理。

查导管是否固定牢固, 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导管滑出。观察置管部位有无渗血、肿胀、疼痛和感染, 若实施股静脉留置导管, 那么留置导管侧肢体6h不宜屈曲, 每班测量置管部位下5cm的腿嗣及对侧相应部位的腿围以便及时发现有无水肿和血栓形成。插管处换药、冲管每2~3d一次, 并用无菌辅料覆盖,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渗液 (尿液) 浸湿应及时更换。置管处可用抗生素涂抹。如有红肿可用75%酒精湿敷。局部有感染时或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高热时应及时拔管, 并作细菌培养。

3.3.3 饮食指导。

血浆置换术治疗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内毒素等有害物质可被清除40%~60%, 全身中毒症状减轻, 食欲也随之好转。应嘱患者注意勿进食过量, 如摄入过多蛋白质可引起肝昏迷及消化道出血。因此在治疗后24~72h内饮食应适宜, 控制蛋白质的入量, 少食多餐, 宜营养丰富、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保持大便的通畅。

4 小结

中药联合人工肝血浆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重型肝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 并选取同期治疗的30例作为参照组。60例患者中, 男35例, 女25例;年龄33~58岁, 平均 (43.2±2.1) 岁;疾病类型:急性重型肝炎7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9例, 慢性重型肝炎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1) 参照组:该组给予内科药物进行基础治疗, 包括维生素、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肝利欣等对症治疗。 (2) 观察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血浆置换前, 常规使用钙剂、地塞米松等药物预防不良反应。

护理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全程的精心护理, 具体如下。 (1) 手术前的护理:a.心理干预:由于缺乏对疾病及人工肝治疗的了解, 许多患者在治疗前容易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 甚至拒绝治疗[2]。对于这些情况,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 倾听患者主诉, 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主动为患者讲解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原理、方法、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对疾病与治疗方法的认识,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b.治疗前的准备:做好抽血、肝功能、凝血四项及血常规、皮肤准备等术前准备, 并于治疗前排空膀胱。严格消毒手术室, 并将室温控制在22~26℃;准备血浆交换仪、生理盐水、心电监护仪及抢救药品等药物与物品。 (2) 治疗过程的护理:a.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治疗期间, 大多会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心电等进行监测, 并持续吸氧。护理人员应严守岗位, 紧密配合, 保持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 并留意人工肝机、置管处及循环血路等情况, 发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 以便采取对症处理, 保证患者安全。b.注重患者的舒适感:治疗过程中, 在保护好患者穿刺肢体的前提下, 协助患者取最舒适体位, 必要时对其肢体进行按摩, 减少患者的疲劳与疼痛感。同时, 用诚恳的态度及亲切的语言和患者进行交流, 并适时握住患者的手或给予鼓励的目光, 使其感受到关怀与支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 还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及瞳孔等情况的变化。 (3) 手术后的护理:a.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人工肝治疗后的相关事项, 比如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内毒素等物质会下降, 食欲会增加, 中毒症状减轻, 但肝功能与胃肠道水肿并未痊愈;若过量食用蛋白, 会导致血氨升高、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故进食应以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 并少量多餐。详细向患者说明术后可能出现的临床指标反弹现象;叮嘱患者卧床休息, 且置管肢体不可大幅活动, 以免插管折弯、滑落, 确保血管通路的稳定可靠, 为下次血浆置换奠定基础。b.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床头交接班工作, 随时保持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 并留意穿刺部位是否渗血、血肿, 定期检查血常规与各项生化指标, 预防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c.对穿刺处及导管的护理:护理人员应每天用碘伏消毒穿刺处及导管, 之后用无菌棉质纱布覆盖, 并及时更换脏的纱布, 保证穿刺处及导管局部清洁、干燥。对导管外端与周围皮肤常规消毒, 1次/d;肝功能稳定后可拔管, 但拔管后应常规按压0.5 h左右再包扎固定, 并叮嘱患者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凝血指标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并留意有无不良反应[3]。

疗效评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 可将疗效分为3个等级:显效、有效及无效[4]。其中,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结果

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参照组比较, *P<0.05。

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手足及口唇发麻1例, 胸部紧束感2例, 低血压1例, 皮肤瘙痒与荨麻疹2例, 行对症处理后不影响继续治疗。参照组出现手足及口唇发麻5例, 低血压5例, 胸部紧束感4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目前, 人工肝是重型肝炎的一项重要新技术, 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给予了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且在各个阶段给予了精心的护理, 包括术前的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的病情观察、术后的健康教育、导管与穿刺处护理等护理措施。从表1中可看出,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67%, 远远高于参照组的76.67%, 两者的疗效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从结果中可看出,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要明显少于参照组, 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由此可见, 对重型肝炎患者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并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 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且能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 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 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经验与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重型肝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 并选取同期治疗的30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 观察组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与护理,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 并给予精心的护理, 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重型肝炎,护理

参考文献

[1]杨沿辉.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 (6) :759-762.

[2]王崇慧.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7) :1830-1831.

[3]赵静, 徐玉良.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分析和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17) :2635-2637.

[4]周晓群.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3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3) :75-77.

上一篇:住宅结构下一篇:人因工程与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