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中药

2024-10-22

联合中药(精选10篇)

联合中药 篇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也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 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绝大所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010年2月-2012年6月笔者采用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男32例, 女28例;年龄25~70岁, 平均38.5岁。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MRI或CT检查,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L3~4突出者10例, L4~5突出者15例, L5~S1突出者25例, L3~4和L4~5同时突出者4例, L4~5和L5~S1同时突出者6例。病程1个月~5年, 平均3.5年。

1.2 方法

1.2.1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结果使用中药治疗。风寒证者使用独活寄生汤治疗 (组成:独活9 g、桑寄生6 g、肉桂6 g、牛膝6 g、杜仲6 g、秦艽6 g、川芎6 g、当归6 g、防风6 g、细辛6 g、熟地黄6 g、人参6 g、芍药6 g、茯苓6 g、甘草6 g) , 湿热证者采用加味二妙散治疗 (黄柏15 g、苍术15 g、当归10 g、厚朴10 g、桃仁10 g、红花6 g、僵蚕10 g、茯苓10 g、白芷10 g、牛膝10 g、独活10 g、乳香6 g、没药6 g) , 血瘀证者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 (组成:桃仁9 g、红花9 g、秦艽3 g、川芎6 g、当归9 g、没药6 g、甘草6 g、羌活3 g、香附3 g、五灵脂6 g、牛膝9 g、地龙6 g) , 肾阳虚证者采用《济生》肾气丸治疗 (熟地黄15 g、车前子30 g、山药15 g、丹皮15 g、茯苓15 g、泽泻15 g、山茱萸15 g、桂枝15 g、牛膝15 g、炮附子2个) , 肾阴虚证者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组成:熟地黄15 g、山萸肉12 g、丹皮10 g、山药12 g、茯苓10 g、泽泻10 g) 。以上方药, 每天1剂, 以水煎2次, 将两次药液混合后早晚各服1次, 连续服用30 d。

1.2.2 手法治疗

患者俯卧在腰椎治疗床上, 术者先用揉摩法及滚法放松患者腰部两侧竖脊肌, 约20 min。然后让患者双手抓住床头, 一位助手站在其头侧拉住其两侧腋下, 另一助手抓住其双踝进行对抗牵引, 约10 min。牵引过程中, 术者以手掌按压患者椎旁压痛点, 力量不宜过大。牵引按压完成后, 让患者转为侧卧, 术者一手抓患者肩部, 一手按在腰部, 将肩扳至不能后伸时, 按在腰部的手用力下压, 左右各1次。然后让患者仰卧, 双侧髋膝屈曲, 术者一手夹其双踝, 一手扶其膝部, 旋转滚动腰部后用力牵拉双下肢, 使其伸直, 反复5次。手法治疗1次/d, 1周为一疗程, 休息2 d后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 共治疗三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2]评定疗效。治愈:腰腿痛消失, 直腿抬高70°以上, 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 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获得6~24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经评定, 治愈40例、好转15例、未愈5例。疗效评定为未愈的5例患者, 继续治疗1个月后3例症状、体征改善;另外2例继续治疗2个月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后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多种原因导致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 压迫神经根造成的疾病, 是引起腰腿疼痛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人体的椎间盘从20岁开始就逐渐出现水分和胶原蛋白减少的现象, 开始发生退变, 而且由于负重大、血供差等因素, 使其在受到外伤等因素的作用后极易发生纤维环破裂血供差, 导致髓核突出, 引起相应症状[3]。

由于发病率较高, 其治疗方法也较多, 但总体上可以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但近年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是切除突出物进行减压, 但手术会使下腰椎不稳和骨质增生等风险增加。而8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4]。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范畴。肝主筋, 肾主骨, 肝肾亏虚, 气血不足, 使筋骨失养, 肢节屈伸不利;风寒湿邪侵袭腰膝筋骨, 导致腰膝麻木或疼痛。《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有“腰者, 肾之府, 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的论述, 阐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丹溪心法·腰痛》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闪挫、有积痰”进一步阐明了该病的病因。在治疗方面, 《证治汇补·腰痛》有“治惟补肾为先, 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 标急则治标, 本急则治本, 初痛宜疏邪滞, 理经隧, 久痛宜补真元, 养血气”的论述。笔者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 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也验证了以往有关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文献[5-9]报道的结果。

手法治疗可起到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的作用,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非手术疗法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推拿手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增强腰椎稳定性, 激素血液循环, 促进炎性介质吸收[10]。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已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可[11,12]。

从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 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精确辨证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 治疗1个月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6~24个月, 平均12.5个月。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评定, 治愈40例、好转15例、未愈5例。疗效评定为未愈的5例患者, 继续治疗1个月后3例症状、体征改善;另外2例继续治疗2个月后, 症状、体征无改善, 后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结论: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论治,手法

联合中药 篇2

方法:77例手足口病病人均采用中药内服同时中药外洗治疗,观察用药72小时效果。

结论:中药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67-02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其中以71型病毒最为严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手足口病是上世纪70年代新定的病名,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中医学对疫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切实有效的防治法则。我院于2012年3月份~6月份以来用自拟方中药内服和外洗治疗手足口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7例,男38例,女39例,年龄9个月~7岁,其中1~2岁32例,2~3岁28例,0~1岁9例,4~5岁6例,7岁2例。年龄最小者9个月,最大7岁。普通病例73例,重症病例4例,重症病例均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1.2发病季节分布。本组77例,3月份发病41例,4月份24例,5月份12例。

1.3临床表现。本组患儿均在发病12~72小时内就诊,均有皮肤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大部分病人有低热,体温37~38℃,重症病例体温高达40℃,少数伴有轻微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临床诊断依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1]。

1.4实验室检查。本组普通病例:63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9例白细胞计数稍增高为11~12×109,本组所有病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轻度增高;4例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达18~26×109,血糖均升高,7.7~11.1mmol/L。

1.5治疗方法。本组均给予自拟中药方芦连银竹汤内服和双黄板丹汤外洗。内服基本方组成如下:芦根、连翘、银花、竹叶、甘草,按不同年龄体重给予不同剂量,中药饮片用100~200ml水先浸泡半个小时,再文火煎半个小时50~100ml,每日一剂,分3次口服。外洗方组成如下:黄芩20、黄连20、板蓝根30、丹皮20、地肤子20、忍冬青20、红花20等,中药饮片先用约2升水浸泡半个小时,再文火煎半个小时,将药水过滤置于盆中,温度为患儿能耐受为准,注意不能烫伤,置患儿双足浸泡在药液中,较小患儿可以坐盆达到手、足、臀等多处皮肤同时浸泡,家长用干净毛巾湿敷患处,每日一剂,连用3天。对发热、食欲不振的患儿给予适当的静脉输液补充液体。

2治疗结果

本组77例患儿经上述治疗,73例普通病例均有效,1~2天体温下降,3~5天皮疹消退,有效率达94.6%,4例重症病例无效,在住院当天及时早期识别,转送到上级医院诊治。

3讨论

手足口病自1998年在中国台湾暴发而引起重视,2008年在中国内地出现流行,2009年至2010年全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及重症死亡数更明显升高,手足口病轻症患儿多表现为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皮疹,可伴或不伴发热。而重症患儿则表现凶险,进展迅速。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全年可以发病,但有一定的季节性。流行高峰期多在5至9月[2],我县今年流行高峰在3至4月份。手足口病好发于婴幼儿。本组中年龄最小者为9个月,年龄最大者为7岁,但以1~3岁幼儿为主,达77.4%,4例重症患儿分布于这个年龄层次,与文献报道一致[2]。治疗包括普通病例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以及对症治疗。我院于今年3月份以来主要对手足口病进行中药治疗,在诊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做到早期识别而及时转院到上级医院。内服基本方组成如下:芦根、连翘、银花、竹叶、甘草,外洗方组成如下:黄芩20、黄连20、板蓝根30、丹皮20、地肤子20、忍冬青20、红花20等,采用芦连银竹汤(芦根、连翘、银花、竹叶、甘草)内服和双黄板丹汤(黄芩20、黄连20、板蓝根30、丹皮20、地肤子20、忍冬青20、红花20)外治联合治疗,认为该方法对本病可以缓解症状,扶正培本和增强抗病之作用和清热解毒,利湿透疹和保证皮肤清洁的功效。时邪疫气自口鼻肌肤而入,与体内蕴郁之湿热搏结,循经脉而行,上蒸口舌,内伤脾胃,外及回末,热毒邪而为疹,温又聚而成疱,故见口舌生疮、溃疡及手足心疱疹。总有效率达94.6%。达到了痊愈疗程短、无并发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通知[衛发明电(2010)38号][EB/OL].2010(2010-04-20)

联合中药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本院治疗患者共112例, 随机分为针灸加中药内服组 (治疗组) 60例, 其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35.43岁, 病史3~14 d;左侧33例, 右侧27例;中药内服组 (对照组) 52例, 其中男28例, 女24例, 病程3~15 d;左27例, 右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史等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诊断标准 ①起病突然;②患侧眼裂增大, 眼睑不能闭合, 流泪, 额纹消失, 不能皱眉, 皱眉试验阳性;③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 口角下垂, 并向健侧偏斜;吹气鼓腮试验阳性;④可不同程度伴有听觉障碍, 舌前三分之二味觉障碍, 伴乳突部疼痛, 外耳道及耳廓部感觉障碍等症状;⑤排除因脑血管病、颅内骨折、颅内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辩证分为风寒证和风热证两种。风寒证:多有面部受凉因素, 如迎风睡眠或电风扇吹风过久等, 一般无外感表证。风热证:多发生于外感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 常伴有耳内、乳突轻微作痛或者偏头痛。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药治疗牵正散加减:小白附子10 g, 僵蚕12 g, 全蝎5 g, 蜈蚣2条, 白芷12 g, 天麻12 g, 防风12 g, 葛根30 g, 钩藤12 g, 蝉蜕6 g, 白芍12 g, 甘草6 g。风寒重加细辛3 g, 桂枝12 g, 风热重加菊花10 g, 黄芩15 g, 板蓝根12 g;气虚明显加黄芪30 g, 白术12 g;肝火旺加桑叶12 g, 栀子12 g。每日1剂, 每次加水200 ml, 开水煎沸30 min, 取汁100 ml, 共3次, 混均分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主穴取太阳、攒竹、夹车、地仓、颧髎、翳风;配穴取风池、丝竹空、四白、迎香、双侧合谷、曲池、太冲、足三里、三阴交、水沟。迎风流泪加患侧睛明。快速进针, 进针行针致患者出现酸、麻、胀感后留针20~30 min。辨证属于风寒证的加风池, 辨证属于风热证的加大椎。1次/d, 7 d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休息2 d, 再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 共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按照H-B面神经麻痹分级标准[1], 并参考韩光主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2]。痊愈:H-B达Ⅰ级, 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显效:H-B达Ⅱ~Ⅲ级, 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80%;有效:H-B达Ⅳ~Ⅴ级, 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20%以上;无效:H-BⅥ级, 面部表情肌无运动功能。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痊愈48例, 显效6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 有效率96.67%。其中, 1个疗程痊愈15例, 2个疗程痊愈30例, 3个疗程痊愈3例。对照组:痊愈20例, 显效8例, 有效4例, 无效20例, 有效率61.54%。其中, 1个疗程痊愈5例, 2个疗程痊愈13例, 3个疗程痊愈2例。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χ2=4.31, P<0.05) 。

3讨论

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是由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 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 阳明内蓄痰浊, 太阳外中于风, 风痰阻于头面经络, 则经遂不利, 筋肉失养, 不用而缓, 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 相对而急, 缓者为急者牵引, 故口眼喎斜。治法宜驱风痰, 通经络, 止痉挛。使风去痰消经络通畅, 则病症可愈。小白附子辛散, 祛风化痰, 并长于治头面之风;僵蚕, 全蝎均能祛风止痉, 蜈蚣祛风通络, 天麻名“祛风草”, 祛风止痉, 防风、钩藤、白芷, 葛根, 蝉蜕有疏风之用, 白芍, 甘草有缓急之用。

针灸能减轻和消除面神经周围的水肿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针灸生理试验证实针灸能改善病灶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和增强人体免疫作用, 从而减轻或消除面神经周围的水肿, 使面神经受压减轻或不受压。已有研究[3]证实益气活血针刺之法可以使面部气血充盈, 经络通畅, 面部经络得以濡养而面部功能得以恢复, 面瘫是最适宜针灸治疗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病史越短、治疗越早, 疗效越好。本研究治疗组有效率96.67%, 对照组有效率61.54%,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上述结果表明,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示在中药配合针刺辨症治疗可取到协同作用, 使疾病加快好转与痊愈, 提高面瘫治愈率, 极大解除了面瘫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王兴林, 黄德亮.面神经麻痹.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95, 173.

[2]韩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87:302-303.

联合中药 篇4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中药熏洗;中药封包;玻璃酸钠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及风湿科最常见疾病,其病理机制是由各种因素导致关节软骨磨损、破坏,软骨下骨及软骨周围骨赘生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周围疼痛、肿胀、僵硬,甚至关节活动受限、强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为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多达80%[1]。本病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性。笔者通过中药熏洗加中药封包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KOA患者4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KOA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男17例,女31例;年龄48~60岁,平均(55.60±4.30)岁;病程5~12年,中位数

8.0年;单膝发病30例,双膝发病18例。对照组男16例,女28例;年龄47~59岁,平均(54.40±

4.80)岁;病程4.5~11.5年,中位数7.8年;单膝发病26例,双膝发病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5年修订的KOA诊断标准[2]。①近1个月内常有膝痛;②膝关节活动时闻及骨摩擦音;③晨僵时间≤30 min;④年龄≥40岁;⑤膝关节X线示有骨赘形成。符合①+②+③+④条或①+②+⑤条或①+④+⑤条者,即可诊断为KOA。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3]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同意接受本研究并服从医嘱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内科基础病或合并银屑病等皮肤病者;②有中药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③合并膝关节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结核及膝关节化脓性感染者;④近1个月内曾使用改善病情类药物者;⑤KOA病情严重、关节强直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阿尔治,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注册证号H20090719,规格25 mg),每次25 mg,每周1次,连续注射5周。

2.1.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及中药封包治疗。中药熏洗方:羌活10 g、制川乌2 g、

防风8 g、苍术8 g、续断5 g、千年健10 g、红花10 g、徐长卿15 g、伸筋草15 g、细辛5 g、乳香5 g、薄荷8 g。熏洗方法:将熏洗药物装入纱布袋中,放入装有5000 mL水的熏洗桶内,常温浸泡

20 min,大火炖沸后改用文火煎。将患膝放于熏洗桶

上方15 cm处,毛巾遮盖患膝熏蒸20 min后关火;待水温降至40 ℃左右,将患侧下肢浸泡熏洗桶内(保证浸过膝关节)待水温降至常温。上方每日

1剂,早、晚各熏洗1次。中药封包方:苍术90 g、赤芍60 g、川牛膝60 g、制川乌15 g、川芎60 g、独活60 g、桂枝60 g、红花60 g、木瓜60 g、千年健90 g、羌活60 g、秦艽60 g、青风藤60 g、大青盐500 g、苏木90 g、威灵仙60 g、五加皮60 g、三七20 g。外用方法:上方诸药粉碎后装入方形封包袋中,用喷壶于封包正反两面喷少许水,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将正反两面各加热2 min,加热后将封包热敷于患膝。每个封包循环使用1周,每日2次,于熏洗后30 min使用。中药熏洗配合中药封包连续治疗5周。

2.2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让患者用10 cm的目测标尺法进行自我评估。完全无痛为0分,极度疼痛为10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分:每个问题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分。无困难为0,轻微为1,中等为2,非常为3,极度为4,最小值0分,最大值96分)及晨僵时间。

2.3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4]中疗效评定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中对“骨痹”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膝关节痛、肿胀完全消失,行走、上下楼梯无不适感,观察指标改善 > 90%。显效:膝关节无静息痛,无肿胀,偶有活动时疼痛,行走时无疼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观察指标改善 > 60%~90%。有效:膝痛时发时止,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感不便,关节活动稍受限,观察指标改善 > 30%~60%。无效:膝痛、肿胀及活动时疼痛及观察指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治疗前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治疗前后变化采用非参数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

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2 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均获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4 讨 论

KOA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4.70%和54.60%,并且致残率较高[5]。KOA病情复杂,病程长,目前尚缺乏根治性疗法,现代医学对本病除对症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外,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而用中医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KOA的治疗目的是保护关节软骨,延缓关节退变,消除或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6]。玻璃酸钠与关节软骨有亲和性,可覆盖和保护软骨表面,抑制软骨变性,改善软骨代谢,同时作用于滑膜细胞,促进高分子玻璃酸合成,并具有改善关节挛缩、抑制疼痛作用。KOA属中医学“骨痹”范畴,由于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消肿止痛。中药熏洗可通过两种途径达到治疗的目

的,一是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与吸收功能,直达患处,通过血液微循环而发挥药效;二是药物熏洗使局部循环得到改善,通过皮肤的分泌与排泄功能降低骨内压,缓解软组织紧张[7]。中药封包通过加热中药使药效挥发,热敷于患处后可直达病所,有效消除关节囊及滑膜炎症,并且能松解关节软组织粘连,恢复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弹性,直接改善疼痛。方中羌活配伍防风、制川乌祛风散寒止痛,善治风寒湿痹;苍术治湿痹最宜;续断配伍千年健补肝肾。祛风湿;红花活血化瘀,配伍乳香活气调血;徐长卿配伍伸筋草祛湿止痛;细辛祛风散寒止痛;薄荷具有透发作用,引领诸药发挥药效。另外,药理研究证明,伸筋草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8]。封包中川牛膝、秦艽、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止痹痛,川芎、三七活血止痛,桂枝温经止痛,独活、木瓜、威灵仙治风寒湿痹,青风藤、苏木祛风通络止痛,加热大青盐配合诸药既温经止痛,又可反复利用。以上方药合用,或熏洗或封包加热,使药物直达患处,临床效果更显著。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药熏洗加中药封包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

[1]孙瑛.实用关节炎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319-325.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

(下转第25页)

(上接第12页)

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416-419.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4]徐卫东,吴岳嵩,张春才.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40-

141.

[5]潘富伟,李沛,王洋洋,等.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西医检查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59-61.

[6]汪利合,李慧英,赵鹏飞,等.消瘀定痛散外敷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36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17-18.

[7]许小志,曾文磊,张立兰,等.中药熏洗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15-18.

[8]郑海兴.伸筋草煎剂对小鼠抗炎镇痛药理实验研

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10-12.

联合中药 篇5

痤疮在中医学范畴内又被称为粉刺, 其作为一种皮脂腺和毛囊的慢性炎症, 很容易出现在青春期的男女身上。在临床上, 通常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来治疗以囊肿、丘疹和黑头粉刺作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 但是在治愈后可能会在患者身上留下增生性或者萎缩性的疤痕, 产生不利的预后[3]。有研究表明, 在中医治疗的同时采用火针治疗, 可以很明显地减少患者的患处在治愈后发生损毁的状况, 并且在治疗后其疗效也较好[4]。通常而言, 火针之所以能应用到痤疮的治疗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的作用机理:它可以作用于患者的毛囊上, 使得患者的毛囊口张大, 并有利于皮损部位的分泌物排出, 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 因而可以有效地减轻或者防止疤痕的形成, 促进新肉的再生和皮损的修复;另外, 火针能直接杀灭痤疮杆菌等, 通过破坏这些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来抑制它们的繁殖;再者, 针对囊肿型痤疮患者, 火针可以直接刺破患者的囊壁, 从而达到祛腐生新的效果[5]。本研究通过选取2013 年12 月至2015 年10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 例痤疮患者, 探讨和研究了应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在治疗痤疮上的临床疗效, 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8 例在2013 年12 月至2015 年10 月期间在我院住院, 并确诊为痤疮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 利用惯用的痤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6], 所有患者均符合此标准。平均并随机地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患者各39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 年龄范围为15-32 岁, 平均年龄为 (22.1±1.1) 岁, 平均病程为 (1.2±0.5) 年;在观察组患者中, 年龄范围为15-31 岁, 平均年龄为 (21.6±1.2) 岁, 平均病程为 (1.1±0.6) 年。排除标准为:患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者均不包含在所有实验对象中。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不明显 (P >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 给予常规的中药面膜治疗方案, 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状后调制成糊状, 其组方为:白鲜皮、丹参、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藁本和连翘等, 在患者的患处创面进行均匀地敷上, 然后利用一次性的面膜纸进行隔离, 并采取外敷冷膜的方法, 在冷膜脱水干燥后, 将其取下并用洁净的水洗净。对于治疗组患者, 首先要对患者的皮损患处用0.02%呋喃西林液进行消毒处理, 取规格为6.6mm×45mm的盘龙火针并在酒精灯上进行烧红处理, 在不伤到患者皮损基底层的前提下, 然后迅速地刺入已经消毒的囊肿顶部或痤疮结节, 在治疗完成后再次对皮损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再次利用干棉球对伤口进行封闭处理, 接下来的治疗步骤则采取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案。每周进行一次治疗, 同时配合口服中药, 再完成6 次治疗为一个疗程, 在完成1 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两组患者在连续治疗6 周期间, 停止采取其他药物或者治疗方法对其皮肤病进行治疗, 并随时监测皮损部位的变化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

对于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疗效评价采用计算皮损情况来判定, 可分为4 个等级进行判定。倘若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皮损部位全部消退, 皮肤在变平后仅仅留有色素则视为治疗痊愈;倘若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皮损部位基本上消退, 并且其皮损的总积分减少后, 大于或等于70% 而小于100%, 则视为显效;倘若在治疗完成后, 患者的皮损部位部分得到了消退, 但是皮损的总积分减少后, 大于或等于30% 而小于70%, 则视为有效;倘若在治疗完成后, 患者的皮损部位不消退或者不明显, 并且皮损的总结分在30%以下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和有效之和。

1.4 数据分析和统计

相关实验数据采用SPSS 18.0 来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 利用χ2检验对比, 当P < 0.05时, 则视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在治疗完成后, 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无效的有8 例, 占20.5%, 有效的有16 例占41.0%, 显效的有12 例, 占30.8%, 痊愈的有3 例, 占7.7%, 其总有效率达79.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无效的有2 例, 占5.1%, 有效的有12 例占30.8%, 显效的有16 例, 占41.0%, 痊愈的有9 例, 占23.1%, 其总有效率达94.5%。因此, 在治疗完成后,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其结果如表1 所列出。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通常而言, 痤疮多发于青春期并皮损多样, 它是一种多发生在胸背和颜面处的毛囊以及皮脂腺慢性炎症, 主要表现为粉刺和丘疹, 并伴随着皮脂溢出, 在中医学上属于" 肺风粉刺" 的范畴。

在现代临床上, 主要通过口服维生素A酸制剂和抗生素等方法来治疗, 但是长期服用容易引起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7]。

中药面膜通常是将一些中药材进行研磨处理, 然后添加一些蜂蜜或水制作成为膜质后, 均匀地敷在皮损部位的一种中药涂剂。通过中药基础理论的知道, 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会选取不同的中药材, 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8]。另一方面, 中药面膜也具有方便、简介、较小不良反应, 以及较好地促进皮肤细胞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优点, 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9]。火针作为针灸治疗中的一个很重要部分, 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在皮肤科治疗中火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痤疮、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等,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进针深浅不一, 针对痤疮等, 应该刺入皮损中部[10]。本研究通过采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的疗法来治疗痤疮, 获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并且其治疗时间较短, 治愈率较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了应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在治疗痤疮上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痤疮患者, 并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的中药面膜治疗方案, 观察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方案, 并在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完成后,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79.5%,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4.9%, 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火针联合中药面膜的治疗方案来治疗痤疮具有明显较好的疗效, 并且其治疗时间较短, 治愈率较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火针,中药面膜,痤疮,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银花.消痤汤配合面膜、火针治疗重度痤疮60例[J].光明中医, 2010, 25 (2) :249-250.

[2]李爽, 王秀方.中药联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108例[J].四川中医, 2015, 33 (9) :139-140.

[3]才吉甫, 向红芬.中药加火针治疗156例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7) :305-306.

[4]轩俊丽, 任雷生.火针治疗痤疮57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23) :44-45.

[5]吴祖兰, 黄时燕.火针加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 2005, 36 (12) :63-63.

[6]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第八版, 2013,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73-175.

[7]杨帆, 夏庆梅.火针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 2009, 26 (3) :239-239.

[8]李岩, 何亮, 刘保红, 等.火针配合阳和汤治疗阳虚型痤疮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11, 27 (4) :11-13.

[9]黄蜀, 陈纯涛, 张颜, 等.火针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6, 28 (5) :303-306.

联合中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因子宫下垂行子宫切除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60例, 年龄50~71岁, 平均年龄58.7岁;病程术后3~5天, 平均病程3.6天。同意参加本试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 针灸治疗组患者20例, 年龄51~66岁, 平均年龄55.8岁;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组患者20例, 年龄53~69岁, 平均年龄57.3岁;对照组患者20例, 年龄50~71岁, 平均年龄59.6岁。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尿潴留是指术后3d以上仍不能自行排尿或虽能自行排尿, 但残余尿量≥100mL[3]。

排除标准:①尿道感染患者;②尿道机械性梗阻患者;③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术后第3天上午拔除尿管, 嘱患者多饮水。自行排尿后, 在无菌条件下导尿所测得的尿量即为残余尿量, 残余尿量大于100mL则分别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组:取穴:水道、中极、阴陵泉、三阴交;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 0.5%碘伏常规穴位消毒, 取已消毒备用0.25mm×40mm毫针在上述穴位行直刺, 进针得气后, 留针30min, 起针后按压针孔。每日1次, 治疗3次为1个疗程。针刺治疗同时, 要求患者正规行夹闭置管以协助膀胱功能的训练。白天每2~2.5h进行一次置管开放, 且患者应与术前排尿一样腹部用力;夜间睡前如排尿后, 不夹闭置管, 晨起时再夹闭置管。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组: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并同时行针刺治疗, 汤剂为补中益气汤加减。中药组方:党参15g、黄芪30g、柴胡6g、升麻8g、当归15g、瞿麦15g、桃仁12g、怀牛膝15g、炙甘草6g。加水浸过药物表面2cm, 大火煮开后改用中火煎30min, 去渣滤取药液;再次加水齐药物表面, 再煎20min, 去渣滤取药液。两次药液混合, 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针刺水道、中极、阴陵泉、三阴交穴位, 操作及护理方法同前。

常规对照组:拔除尿管后残余尿大于100mL, 则再次留置尿管, 夹闭尿管, 每4h开放1次, 5天后再测残余尿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4]

①痊愈:能自动排尿, 膀胱功能和排尿次数正常, 残余尿量为0~50mL;②显效:能自动排尿, 排尿功能稳定, 但膀胱内残余尿量为50~150mL;③有效:排尿功能不稳定, 次数增多, 膀胱内残余尿量超出150mL;④无效:仍不能自动排尿, 须留置导尿。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SP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灸组痊愈率为40.0%, 总有效率为85.0%;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组痊愈率50.0%, 总有效率为95.0%;常规对照组痊愈率35.0%, 总有效率为70.0%。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n (%) ]

3 讨论

排尿是正常的生理反射活动, 在没有畸形或疾病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排尿障碍。有研究[5]认为, 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可能与子宫切除失去对膀胱颈的支撑使膀胱过度伸张有关。此外, 麻醉药品对会阴部、盆腔神经产生麻醉作用, 使腹肌、膈肌等收缩力减弱, 从而阻断排尿反射初级中枢, 引起膀胱平滑肌松弛无力和尿道括约肌痉挛干扰生理性排尿功能, 导致尿潴留的发生。同时, 术后长期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 也可导致尿潴留发生。

本病属于中医“癃闭”范畴, 《素问·宣明五气论》曰:“膀胱不利为癃。”《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癃闭”病位主要在膀胱, 且与三焦、肾、脾、肺密切相关。

术后尿潴留多因术后气血亏损、经脉受阻、气化失利、膀胱开阖功能失常所致[6]。手术多损及膀胱细小络脉, 引起经脉瘀滞、气化失常, 同时手术造成气血亡失, 因而致小便淋漓不畅, 多属虚实夹杂证。在临床上, 中医药治疗多考虑从“腑以通为用”论治, 常用活血、利尿、通淋药物。笔者在临床中, 注意到患者多表现为气机不足, 故多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中的著名方剂, 方中以黄芪为君, 党参、炙甘草相须为用, 功专补中益气;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阳气;当归补血;加瞿麦利水;怀牛膝活血散瘀、祛湿利尿。诸药合用, 一是补气养血以治气虚血少之本;二是升提下陷之阳气;三是散瘀活血利尿。全方共奏补气血升阳气、活血利尿之效。

同时, 现代研究[7]表明, 针灸可以通过针刺穴位引起神经冲动调节膀胱功能, 从而产生治疗作用。尿潴留时, 针灸所选用穴位其穴下神经的传入支均与膀胱尿道的神经支配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针刺这些穴位可调节神经兴奋性, 进而调节膀胱尿道功能。在神经受损的情况下针灸可以促进神经修复, 改善神经功能。针刺可增强膀胱的收缩运动, 对膀胱功能障碍有明显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笔者在临床治疗子宫下垂术后尿潴留的同时, 配合选用水道、中极、阴陵泉、三阴交穴位, 既可健脾益气, 又可化气利尿, 增加膀胱兴奋性及紧张性, 缓解尿潴留。中医联合针灸治疗, 同时具备简便、有效和副作用少等优点, 在疗效肯定的前提下更加符合现代医学所追求的理念,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红兰, 龙昱同, 孙文娟, 等.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下垂术后出血39例[J].光明中医, 2010, 25 (3) , 436-437.

[2]刘静, 田兵兵.术后患尿潴留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9) :7148.

[3]商宇红, 魏丽蕙.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 4 (1) :28-30.

[4]曹玲, 范文双, 侯广云.电针膀胱俞八髎穴治愈马尾神经损伤后尿潴留18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9 (5) :144.

[5]张志毅.妇癌临床手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36.

[6]王琳, 吴艺玲, 曲本琦.不同穴位组合治疗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 (02) :15-16.

联合中药 篇7

目前中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常有讨论和报道, 怎样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的发生。笔者就此提几点建议。

1医药人员须加强学习, 扩大更新知识

中西药联用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是近几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1]。尚未形成一门较完整的理论或学科, 医学院校的中西药学、药理等方面内容, 也是相互割裂, 未有相互渗透。因此就目前情况看, 临床医生及药剂人员大多未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广泛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信息, 对提高临床疗效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除应加强自学外, 还可通过短期培训、学术讲座等继续教育的形式来充实强化更新知识, 医药院校在教育上也应增加相应内容, 不使教育与临床脱节, 药剂人员更应打破中西药知识的界限, 扩大知识面, 提高自身素质, 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 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

2药品说明书应增加中西药配伍禁忌项

药品说明书是每种药品必备的, 是药品最直观、最重要的信息情报, 是医护人员、药师和患者治疗用药时的主要参考资料[2,3]。药品的配伍禁忌, 在药品的研制和验证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就目前的中西药说明书来看各项目都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中。但至今尚未有中西药联用间的配伍禁忌项, 以至医护人员、药师及患者无法从说明书上了解与认识。

而现今中西药联用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 但临床因对其配伍禁忌重视与认识不够常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 如双黄连粉针剂伍用地塞米松、麻黄碱与氨茶碱并用, 风湿液、骨刺消痛液等丸剂伍用解热镇痛药等, 含大量鞣质的中药与酶制剂合用等都有存在, 因不合理应用而致不良后果临床也常有报道[3],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医生、药师对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了解不够, 要是在中西药说明书上加以提示, 就会引起重视而减少或杜绝这类错误。在目前中西药物普通广泛联用的情况下, 药品的科研机构和药品生产厂家应重视和增加中西药物配伍的药理实验, 研究中西药物并用的机理, 药学人员也就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和验证中西药联用的经验, 探索和发现中西药联用的规律, 使药品的说明书不断的完善和改进[4]。

3加强药师在中西药合理用药中的监督作用

临床药师在保证药物的合理应用, 提高药物的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中具有重要的监督作用。目前由于对中西药配伍禁忌的认识普遍的不足, 不合理现象存在较多, 药师更要重视这一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 就是对处方的审核这一环节, 药房应遣派具有较高素质的药学人员 (应进行过相应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担任此岗位工作, 做好把关工作[5]。药学人员还应做好相关的信息收集工作, 把收集到的信息定期反馈给临床医生以供医生参考。现大多医院都实行计算机管理, 很多药剂科也开发了合理用药的软件, 但大多限于西药间的配伍禁忌, 建议积极开发中西药间配伍禁忌的板块以引起临床的重视。这对促进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 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静, 李平梅.中西药合理联用浅析.江苏中医药, 2009, 41 (3) :65.

[2]温玉芝, 祝之友.中西药在临床上联用疑窦浅析.2002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2年.

[3]冉建新.常用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初探.航空航天医药, 2007, 18 (3) :168.

[4]浅析中西药临床合理联用.中国实用医药, 2007, 4 (11) :48.

联合中药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产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中随机抽选120例拥有临床完整资料的产妇为本次临床探究的主要对象, 均为产后缺乳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 将产妇分为中药穴位按摩组 (n=60) 与穴位按摩组 (n=60) , 其中中药穴位按摩组中顺产26例, 剖腹产34例, 病程2~4.5d, 年龄22~37岁;穴位按摩组中顺产24例, 剖腹产36例, 病程2~4d, 年龄23~35岁;排除高热、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乳痈及乳腺发育缺陷者,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具有相似性,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P>0.05) 。

1.2方法

中药穴位按摩组采用中药口服联合穴位按摩的手法治疗, 中药采用通乳丹进行通乳治疗, 以收获补气养血, 生乳汁之效, 组方为:七孔猪蹄2个 (去爪壳) , 桔梗6g, 通草、王不留行、麦冬各10g, 当归、党参个12g, 黄芪15g, 置入1000mL清水内清炖, 文火煎煮至600mL, 1日1剂, 每日3次, 持续6d为一疗程, 本组方可随症加减, 乳房胀痛者可加香附7g, 丝瓜、橘络各8g;腰酸者可加川断与杜仲各10g;肝郁者可加青皮与柴胡8g;乳中结核, 乳房胀热者可加蒲公英与夏枯草各8g以清热散结。

穴位按摩法:产妇取坐卧位, 由按摩者将一手的手掌心置于乳房根部将乳房托起, 另一手由乳外周向乳头方向按摩, 每个乳房按摩5min, 以拇指、食指、中指做吸吮状轻揉乳头, 每乳各1min, 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分别揉按脾俞、乳根、胃俞、膻中、肝俞、少泽、中脘、合谷、阳陵泉穴、三阴交各1min, 按摩力度以产妇的耐受度为准, 按完一侧乳房, 再进行另一侧, 每日2次, 若乳房有硬块肿胀者, 每次按摩前应以热毛巾热敷, 叮嘱产妇在乳房胀痛时进行哺乳, 每日哺乳次数应>8次, 穴位按摩组仅接受上述穴位按摩。治疗6d后, 对每组产妇的泌乳量、补授乳量及乳房充盈度评分进行对比。

1.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治愈:治疗后泌乳量显著增加, 无需其他代乳品, 母乳完全满足婴儿喂养的日常需求,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泌乳量增加较为明显, 日常哺乳仍需辅用少量代乳品才可满足日常的哺乳需求,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泌乳量未见增加, 仅能提供少量的母乳进行喂养, 哺乳时仍需依靠代乳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并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产妇治疗前后泌乳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前的泌乳量及补授乳量无显著差异 (P>0.05) , 两组治疗后, 泌乳量及补授乳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但中药穴位按摩组的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穴位按摩组 (P<0.05) (表1) 。

2.2分析两组产妇治疗后的整体疗效

两组的显效及有效人数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中药穴位按摩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按摩组 (P<0.05) (表2) 。

3讨论

及时纠正产后缺乳, 对于产妇及新生儿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穴位按摩主要通过刺激乳腺相应的穴位来达到疏通乳腺管道的目的, 有助于产妇增加泌乳量。中药在妇科疾病临床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积攒了丰富、成熟而多样的临床治疗经验, 中药在解决产后缺乳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产后乳汁缺乏多系体虚, 气血不足, 肝郁气滞, 乳汁运行受阻所致。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大致可分为气血两虚及肝郁气滞两型。我院采用的通乳丹组方中的王不留行是公认的下乳消痈老药方, 对于治疗产后缺乳有良效。通乳丹源于《傅青主女科》, 为治疗产后膨闷, 乳汁不通, 乳汁分泌少或无的良方, 本组资料证实,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对于产后缺乳具有显著的疗效, 且疗效远优于单纯穴位按摩,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疗法应用于产后缺乳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将我院产科产后缺乳的产妇分为中药穴位按摩组 (n=60) 与穴位按摩组 (n=60) , 对比两组产妇的泌乳量、补授乳量及乳房充盈度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 泌乳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补授乳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且中药穴位按摩组的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穴位按摩组 (P<0.05) ;中药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穴位按摩组 (P<0.05) 。结论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对于产后缺乳具有显著的疗效, 且疗效远优于单纯穴位按摩。

关键词:中药,穴位,按摩,产后缺乳,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珏华.对产后缺乳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J].求医问药, 2012, 18 (6) :189.

[2]许国姣.中药催乳方治疗护理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13, 11 (3) :165-166.

[3]戴翔, 董晓红, 杜正容.产后乳房按摩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32 (21) :145-146.

[4]倪开冰.产后缺乳的护理[J].医药前沿, 2012, 36 (28) :137-138.

联合中药 篇9

【关键词】中药;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甲氨蝶呤

【中国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39-02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以往大多数均因急诊而手术,近年来由于B超、绒毛膜粗性腺激素(HCG)检查及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使80%异位妊娠患者在未破裂前能得到确诊, 从而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院采取中药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一 临床资料及方法

1 临床资料:本院自2008~2011年共收治48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均符合药物治疗条件,且自愿同意保守治疗或迫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所有病例均满足以下条件:无药物治疗禁忌症;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异位妊娠包块直径≤4cm;血β- HCG≤2000IU/ L ;无明显内出血现象;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24 例,年龄18~39 岁,平均(27. 8 ±3. 5) 岁。其中有停经史者21 例;阴道流血史者19 例;腹痛史者18 例。对照组24例,年龄19~41岁,平均(28. 4 ±3. 8) 岁。其中有停经史者20 例;阴道流血史者22 例;腹痛史者17 例。2 组在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1)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mg/( kg.D), 单次肌肉注射, 一次为一疗程, 用药后第4、7日分别测血β-hCG, 如果治疗后4~7日血β- hCG 下降< 15%, 则重复剂量治疗。观察组在应用甲氨蝶呤同时, 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方剂为:当归12 g、赤芍15 g、黄芪10 g,桃仁5 g、三棱5g、莪术5 g、丹参20 g、天花粉10 g、海藻10 g、浙贝10 g、 银花15 g、厚朴5 g每日一剂, 水煎服, 2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应用B超和血β- hCG 检测进行严密监测, 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药物毒副反应。(2)B超监测 每周1次, 有原始心管博动者每日1 次,直至原始心管博动消失。观察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 如果异位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 腹腔内出现无回声暗区或子宫直肠陷凹处可见液性暗区影像(3) 血β- hCG的监测 动态监测血β- hCG, 每周测2次, 直至血β- hCG< 5 u /L。(4) 保守治疗3个月后行输卵管碘油造影, 了解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

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β- HCG 下降明显;并连续3 次阴性;B超检测异位妊娠包块缩小或无增大;生命体征正常。无效: 血β-HCG持续不降或上升;异位妊娠包块增大。如治疗期间妊娠囊破裂或流产引起腹腔内出血、血压下降、Hb下降,均为失败,改行手术治疗。

4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22例治愈,2 例在治疗过程中因异位妊娠破裂而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對照组治愈14例, 失败10例全部转为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给予输卵管碘油造影, 观察组有15例示输卵管通畅,输卵管通畅率达62.5%。对照组有8例示输卵管通畅, 输卵管通畅率达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2.2 两组血β-hCG下降的时间及包快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1:观察组血β-hCG下降的时间为(18. 1 ±11. 5) d ,包块消失时间为(25. 5 ±10. 5) d ,而对照组分别为(31.5 ±12. 3) d、、(39. 5 ±12. 1) d, 两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 < 0.05)

注:观察组为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患者,对照组为单纯甲氨蝶呤治疗患者;P < 0.05

2.3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中,有胃肠道反应者3例,无口腔溃疡及白细胞计数降低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分别依次为8例、1例、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两组均无肝功能损伤者。两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 < 0.05)。副反应均未给予特殊治疗,一般停药1周后均恢复正常。

三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 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致死率也居高不下,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 但因此会减少以后妊娠的机会,因此及时采取保守治疗, 既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又能提高治疗后输卵管复通率。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 它能干扰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抑制和杀灭异位妊娠的滋养细胞,是国内外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药物[2],但单纯使用甲氨蝶呤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包快吸收慢、疗程较长[3]。根据中医理论,本病属于血瘀少腹,不通则痛的实证,治疗原则以活血化淤、消坚散结为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具有对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的作用[4]。活血化瘀是我国仅有的中医治疗法,能帮助腹腔内血块及妊娠产物吸收,早日恢复输卵管通畅,提高宫内妊娠率[5]。中药方剂中桃仁、丹参、三棱、莪术活血化淤, 可使局部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改善循环状况,促进腹腔淋巴管吸收血浆蛋白;天花粉可使绒毛广泛变性坏死,降低HCG水平;海藻、浙贝软坚散结,不但能抗血液凝固, 还能增强腹腔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对盆腹腔内血肿包块吸收有一定意义;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促输卵管通畅。当归、黄芪补充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散结、补气、通络之功,通过以上临床资料验证,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有利于包快吸收,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治愈率达到91.6%,输卵管通畅率%达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 0. 05)。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标本兼治,协同互补,不仅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而且提高了输卵管的复通率,对以后生育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限度,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9

[2]郎景和 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 31: 490~ 491

[3]朱亚飞 日忠士 罗新等 甲氨蝶呤单次肌注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重复用药问题及对策【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4):312-315

[4]王筠默主编. 中药药理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9

联合中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寻常痤疮均为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科门诊患者, 男19例, 女89例, 年龄16岁~38岁, 病程半个月~10年。以粉刺、丘疹性为主51例, 以脓疮性为主43例, 以囊肿与结节性为主14例。其中化妆品引起26例, 月经不调32例, 精神过度紧张、焦虑13例, 临床中三种类型常同时出现。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0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类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药物

(1) 中药祛痤面膜粉:白芷、黄芩、黄连、大黄、皂刺、浙贝、桔梗、丹参等量烘干粉碎成细末备用。 (2) 痤疮肠:枇杷叶、白芷、菊花、茵陈、牛蒡子、赤勺、黄柏各15 g, 黄连10 g, 桑白皮、连翘各25 g, 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 g.辨证加减:血淤痰凝, 皮损以囊肿结节为主, 加浙贝、牡蛎、夏枯草;热毒炽盛, 皮损以脓疮为主, 加蒲公英、地丁、白茅根;皮脂溢出多加苡仁、生山楂;月经不调, 经前加重加益母草、柴胡;大便秘结加大黄;紧张、焦虑加酸枣仁、远志。

1.2.2 方法

治疗组先用洗面奶洁面部后, 紫外线离子喷雾机喷面消毒5 min, 洗必泰液消毒, 用暗疮针将丘疹、黑头、粉刺、脓疮疹、囊肿、结节内的脓液、脂栓排除, 洗必泰液消毒。倒冷膜粉 (医用石膏) 100 g加祛痤面膜粉30 g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涂在面部, 敷面30 min左右剥去, 清水洗净, 外用痤疮膏 (红霉素15 g、维生素B610 g、过氧化苯甲酰25 g、冰片5 g加入500 g基质) , 每周治疗1次, 严重者4 d~5 d治疗1次, 4次为1个疗程。痤疮汤每日1剂, 水煎早晚分服。嘱患者少食辛辣、肥甘之品, 多吃蔬菜、水果, 放松压力, 保持心情愉快,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勿滥用化妆品。对照组:口服痤疮汤, 外涂痤疮膏, 早晚各1次, 疗程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粉刺、丘疹、结节及囊肿消退, 无新疹出现, 少数留色素斑;显效为粉刺、丘疹、结节及囊肿消退50%~75%;进步为皮损消退40%~50%, 囊肿及结节有一定程度缩小, 但仍有波动感;无效为皮损消退不足40%, 其间有新疹出现。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5例, 治愈率为51.5%, 其中第1疗程治愈22例, 第2疗程治愈13例, 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治愈5例, 治愈率为12.5%, 其中第1疗程治愈2例, 第2疗程治愈3例, 总有效率为65.0%.具体结果见表1.

χ2=9.81, P<0.01,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在治疗2周后出现面部干燥, 轻微脱屑, 可耐受, 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未中断治疗;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主要发生于颜面、胸背部等处, 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1]。其发病机制复杂, 主要与雄性激素作用及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炎症及宿主的免疫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 皮脂腺合成和皮脂排泄增多, 毛囊漏斗部角化增殖, 导致毛孔堵塞, 形成脂栓即粉刺。毛囊内寄生的痤疮丙酸杆菌分解淤滞的皮脂, 产生游离脂肪酸, 刺激毛囊引起炎症, 使毛囊壁损伤破裂, 粉刺内容物进入真皮, 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另有研究显示[2], 紧张、焦虑可加重面部痤疮皮损, 其机制或与焦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刺激而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分泌旺盛, 因而肾上腺产生入血的雄激素[ (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 , 游离睾酮 (FT) ]合成加速而调节皮脂生成, 促使皮损加重。因此, 将抗雄激素药物、抗生素及祛脂等西药治疗作为痤疮的常规治疗手段, 但由于西药有一定副作用, 不宜长期使用, 患者不易接受, 所以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或“面疮”, 本病的病因为身体阳盛, 复加饮食辛辣, 肥甘厚味, 郁久化生湿热, 蕴于肺胃, 复感风邪, 亦有月经不调, 情志不畅, 淤滞化热而发病。中医辨证施治, 疗效较缓慢, 我们联合中药面膜外敷, 使药物直达病所, 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清洁作用。痤疮患者毛囊内有多量的皮脂淤积及痤疮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生长, 这些物质又很难通过一般清洗方法将其排出体外, 应用离子喷雾器喷雾, 可使面部血液循环加快, 毛孔扩张, 蒸汽软化了毛孔中的污垢、黑头等, 利于清除。 (2) 消炎杀菌。离子喷雾器喷雾产生热蒸汽、紫外光、臭氧具有消炎杀菌作用。 (3) 面膜的综合治疗作用。方中白芷芳香通窍, 外用敷面可渗入肺胃之浮络, 以祛风泻火, 清热排脓。另据现代药理研究[3], 黄芩、黄连、大黄、桔梗、丹参等药物均具有抗菌、解毒作用, 能抑制皮肤细菌生长, 并能改善循环, 减少渗出, 调节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方中皂刺、浙贝具有较强的软坚清热散结作用, 利用上膜后的密封和发热刺激面部血液循环, 加快了皮肤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 配合内服痤疮汤, 辨证施治, 调理肺胃湿热, 内外兼治, 相辅相成。

痤疮汤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 临床疗效明显, 治愈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损广泛者尤其适用, 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 可使治疗、美容兼顾, 无副作用,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痤疮汤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68例采用痤疮汤联合中药面膜治疗, 对照组40例仅口服痤疮汤治疗, 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7%和65.0%,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结论 痤疮汤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痤疮,痤疮汤,中药面膜,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米学俊, 顾有守, 沈丽玉.实用皮肤性病治疗学[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325.

[2]杨志波, 赖火龙, 许斌.考试所致焦虑状态对高三学生痤疮患者面部皮损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 22 (11) :682-683.

上一篇:肝脏CT下一篇:大学物理实验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