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

2024-08-24

中药质量(精选12篇)

中药质量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房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药房质量管理状况, 总结影响中药质量的相关因素, 探讨其改善措施。结果 2 398份中药制剂中共发生176份不合理事件, 其中关键因素为中药原材料, 共存在不合理事件71份占40.3%;决定因素为处方配伍, 共发生不合理事件52份占29.5%;主要因素分别为质量检验、储存保管与人员素质。结论 中药房需在各环节中均保证合理的控制措施, 减少质量下降与用药不当的不良事件, 才能充分保证中医药治疗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中药是我国传承千年的医学文化, 主要通过处方配伍对疾病起到疾病预防与治疗的作用, 伴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进步, 当前中药在临床中的重要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占据了重要地位[1]。由于中药材的特殊性, 在购置、储备及应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质量下降等问题, 影响到用药疗效[2]。本文通过对我院中药房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总结, 分析中药材质量影响因素以及合理的改善措施, 旨在为病患提供更佳的用药保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中药房2012年6月—2014年6月所配伍的2 398份中药制剂, 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质量影响的相关因素, 行针对性措施分析。

1.2 方法

详细记录该阶段的中药质量不合理事件, 并统计相应的影响因素, 通过中药房档案建立来归纳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 再采用统计学软件划分为关键性、决定性与主要性因素类别。

2 结果

本文中2 398份中药制剂中不合理事件共176份, 其中关键因素为中药原材料, 共存在不合理事件71份占40.3%;决定因素为处方配伍, 共发生不合理事件52份占29.5%;主要因素分别为质量检验、储存保管与人员素质。见表1。

3 讨论

3.1 中药房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我院中药房内2 398份中药制剂的质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 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处方配伍、质量检验、储存保管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其中关键性因素为中药原材料, 在不合理事件中约占40.3%。药品采购与品种选择中均会由于规范性不足而引发中药质量下降, 特别是采购对象的资质不全情况是中药质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而处方配伍是中药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中29.5%的不合理事件均为该种情况。多由于中药房工作人员的配伍处理不当而引发, 使得药物作用降低, 无法满足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之需要。中药房中储存保管与质量检验均属养护措施, 由于药品缺乏定期检查, 药房储存环境欠缺也会对中药质量形成不当影响。另外, 中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心理素质也会影响到中药质量管理, 上述3项因素在研究中也均有发生。

3.2 中药房质量管理的改善措施分析

3.2.1 原材料

(1) 中药采购:严格把控中药材的采购过程, 积极主动检查供货商资质, 院内针对采购流程开展密切监督, 避免采购过程中存在偏差, 为中药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2) 中药品种选择:依据国家中药材标准进行选择, 严格监督药品品种, 防止发生药品错放、混淆等相关问题[3], 抑制中药间的毒性作用。

3.2.2 处方配伍

中药房配伍过程中均需严格遵循处方、调配、复核等具体流程, 特别需要关注中药材的同名异物等情况[4], 确保药品配伍的合理剂量, 在调配过程中反复进行复查与审方, 杜绝调配不合理情况的发生。

3.2.3 质量管理

中药房内的质量检验管理措施是确保中药制剂良好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中药入库阶段进行严密的核对审查, 保证药品类、数量、日期等情况的准确性, 并在药品保养阶段定期复查药品的日期与质量, 保证药品质量无误, 促进不良情况的降低。

3.2.4 储存保管

在中药房内创造良好的储存环境, 在确保环境干燥、整洁、通风的同时严防霉变与虫蛀等相关问题[5]。定期开展药品养护措施, 并依据不同药品的特性给予个体化保护处理。

3.2.5 人员管理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督促依据操作规范完成日常工作, 提高中药师的责任意识。在发生用药不合理情况后给予一定的惩处, 防止由于工作倦怠而引发药品质量降低等事件。

综上所述, 中药房的中药质量管理不但与医院的工作质量存在密切关联, 也会影响到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中药房需在各环节中均保证合理的控制措施, 减少质量下降与用药不当等不良事件, 才能充分保证中医药治疗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梅.中药制药过程中GMP管理体系建设[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 (12) :2-3.

[2]文乾映, 龙芳, 杨华, 等.中药质量控制中一测多评法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 2014, 25 (23) :2185-2188.

[3]蔡女煌.影响中药质量十大因素的初步探讨[J].海峡药学, 2014, 26 (3) :43-44.

[4]王国强, 房吉祥, 马艳芹, 等.影响中药饮片质量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 2012, 14 (12) :56-58.

[5]昌华刚.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北方药学, 2012, 9 (12) :60.

中药质量 篇2

中医药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 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 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第六条 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 人员要求

第七条 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医院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八条 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 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 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

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 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第三章 采购

第十二条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第十三条 医院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四条 医院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 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第十六条 医院应当定期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第四章 验收

第十七条 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第十八条 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

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第十九条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中药饮片检验室、标本室,并能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饮片常规检验方法。

第二十条 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封存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章 保管

第二十一条 中药饮片仓库应当有与使用量相适应的面积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

第二十二条 中药饮片出入库应当有完整记录。中药饮片出库前,应当严格进行检查核对,不合格的不得出库使用。

第二十三条 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上报本单位领导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章 调剂与临方炮制

第二十四条 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量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第二十五条 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第二十六条 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

得错斗、串斗。

第二十七条 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八条 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第二十九条 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应当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剂复核工作,复核率应当达到100%。

第三十条 医院应当定期对中药饮片调剂质量进行抽查并记录检查结果。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5%以内。

第三十一条 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第三十二条 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克。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第七章 煎煮

第三十五条 医院开展中药饮片煎煮服务,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及设备,卫生状况良好,具有通风、调温、冷藏等设施。

第三十六条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煎煮的工作制度、操作

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

第三十七条 中药饮片煎煮液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当无毒、卫生、不易破损,并符合有关规定。

中药配方质量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中医;配方质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10-01

在中药零售经营行业中,配方质量一直被人们忽视了。当前,由于中药配方质量极低,致使中药疗效没有得到根本保证。故出现了,‘医对、方准、药不灵的不正常现象。本文针对2164剂中药的配方质量,分别从八个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合格的就有202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93.53%,合格的仅140剂,占调查总剂数的6.47%。故揭示了中药配方质量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阔拓了提高中药配方质量的思路。本文系笔者利用中药房管理、外出进修学习和随访,随机对2164剂中药配方质量进行了分类综合分析。现将调查与分析结果分述如下。

1调查项目

1.1虫蛀、生霉变质与灰渣在中药零售配方行业中,由于个别中药存放时间过长、加工时灰渣未除尽,或存储方法不当,或防尘设施较差等,致使中药生霉变质、灰渣或虫蛀等现象。如山药、蝉蜕、天花粉、猫爪草、等等。

1.2混淆品、伪劣品、混杂药由于中药品种的复杂性,或由于某些中药品种的短缺,而用混淆品、伪劣品替代正品应用的现象并不少见。在中药配方部门中,由于格斗内药物装得太多或取药时不慎,常有将药物弄混杂的现象,又未经过处理而供配方。

1.3称量称量是中药配方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称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特别是贵重药,个别配方人员在一剂中药中,贵重药少称,低价药多称,以其每剂总重量不变欺骗患者。这种情况在个体行医卖药者中多见。另外,在一方多剂时,称量误差更离奇了。由于有的患者是慢性病,需要一方服多剂时,多大数配方人员总是将一味中药称其总量,然后再随意估计分成单剂量,而不是用总量递减法来分成单剂量。致使同一处方中的单剂量间总量相差20克以上,更多的单剂量间总量相差达50克左右。

1.4需要另包的药物按医嘱要求,凡是需要先煎、后下、包煎、冲服、毒剧药等均应另包。如矿石类药物石膏、龙骨,有毒药类川乌、草乌,花粉类如蒲黄,灰包类如马勃,川贝另包冲服等。这些药物都是应该另包的,如未另包的其配方质量是不合格的。

1.5药物计数药物计数,是指处方中多少种药。所配方药物数是否与处方药物数相同,配方时常见有漏配现象。

1.6实配药物的准确性这类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处方本来应该注明实配药物,但又没有注明,这使配方工作人员不知所措,这与处方医生有关。如处方是牛膝、豆蔻、大黄,应配川牛膝还是怀牛膝?应配白豆蔻、草豆蔻、还是红豆蔻?是配生大黄还是熟大黄?这类情况应该与处方医生联系在作处理。另一种情况是配方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和不负责任。如处方是首乌,应配制首乌,却配的是生首乌。二者功效大不相同,如果调配出现错误,在临床上就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1.7是否药物都按规范进行了加工炮制在配方中常见有未加工合格的药物用于配方。如款冬花、瓜蒌壳应蜜制,而用的却是生品。

1.8需要在中药配方过程中临时加工的药物处理如金樱子、栀子、酸枣仁等等应冲碎。矿石类应粉碎,三七、川贝母冲细等。有的药物根本没有作临时加工就发给患者了。这势必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而降低了中药的临床疗效。

2调查方法与结果

2.1调查方法是按以上各项逐步进行被调查配方都是在准备发给患者前随机进行。每剂总量超过±5%作不合格计,一剂中有以上8种情况之一,或一剂中有以上多种情况的作一剂不合格计。

2.2分类综合分析结果通过2164剂中药配方质量,有2024剂不合格,有140剂合格,分别占调查总剂数的93.53%和6.47%。分类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2.2.1虫蛀、生霉与灰渣不合格16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7.57%,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8.10%。

2.2.2混淆品、伪劣品、混杂药不合格98剂,占调查总剂数的4.84%,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4.53%。

2.2.3称量不合格1290剂,占调查总剂数的59.61%,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63.73%

2.2.4需要另包药物处理不合格8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3.88%,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4.15%。

2.2.5药物计数不合格9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4.39%,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4.64%。

2.2.6实配药物的准确性不合格76剂,占调查总剂数的3.51%,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3.75%。

2.2.7是否药物都按规范进行了加工炮制不合格3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1.57%,占调查总剂数的1.68%。

2.2.8需要配方临时小加工的药物处理不合格16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7.58%,占调查总剂数的8.10%。

3讨论

通过中药配方质量调查,从以上综合分析结果来看,以上原因的形成由来已久。其主要原因是某些单位和个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或中药配方人员缺乏专业基础知识,更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这几方面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振兴中医必须首先振兴中药,建议有关部门,应把中药配方质量工作作为发展、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配导工程来抓。在中药店(房)设立配方质量监督员,该监督员应由老中药师,或有相当工作年限,或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人员担任。建立健全中药配方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不合格的配方坚决不准发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医对、方准、药不灵的现象。我们的中医药事业才能够得到振兴和发展。

中药材质量对中药临床疗效的影响 篇4

1 药材品种

药材品种不同, 所产生的临床疗效不同。常常有药材为源不同所含化学成份不同, 疗效不同, 但却叫同一药名而当同一种中药使用者。例如白头翁有十几种的不同植物来源, 其正品应为毛莨科, 其中含皂甙类成份, 临床对阿米巴痢疾有效, 而其它科及种作白头翁者则无此作用。另外中药材中同物异名的现象也很多, 如中药七叶一枝花, 草河车, 它们均为百合科植物的重要根茎。再有不同品种化学成份含量差异也很大, 如黄芩中黄酮含量相差可达2~3倍。所以必须加强中药品种鉴定, 选用药材的正品, 以保证中药临床药理作用于的发挥。

2 药用部位

同一植物因为不同部位不仅会同一成分的含量有差异, 而且可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份, 从而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如麻黄茎中含有麻黄碱及挥发油, 用于平喘发汗, 而根中主含伪麻碱, 却有利尿止汗功能。荷叶、荷梗等含少量生物碱及多种黄酮, 可清热理气, 而藕节主含鞣质、天冬酰胺等, 可消淤止血。

3 药材的采收

药材的适时采收是十分重要的, 因中药中化学成份受季节及气候的影响很大。如草麻黄在春天其体内的生物碱含量低, 到了夏天含量达到最高峰, 随后又明显降低。中草药中的化学成份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无规律性, 所以中药的采收多根据传统经验, 可根据药材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消失规律进行采收。如根茎类, 一般在秋后春前, 即地上枝叶开始枯萎到翌年刚发芽时采收, 这时药材生长相对静止, 营养物质贮藏丰富, 药材质量好。但也有例外, 如柴胡, 在春天采收好, 半夏在夏天采收好。

4 药材生长年限

一般而言, 中药材的含量会随生长年限而增高, 但不一定成直线关系, 有时还会逐年下降, 如5 0年生的峨嵋野连与几年生的峨嵋野连中的小蘖碱的百分含量相差无几。人参中皂甙含量也是如此。

5 药材产地

同一品种的中药, 在不同的地区生长, 由于自然条件不同, 其有效成份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如山西黄芪与山东黄芪虽缘相近, 但它们在药物作用强度上有显著差异。一般情况, 中药中挥发油含量越向南越高, 蛋白质越向北越高。

6 药材的贮藏

《中药煎药室质量控制制度》 篇5

为加强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中药煎药质量:

1、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远离各种污染源。

2、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

3、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

4、煎药室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

5、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6、煎药室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

7、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检查内容

1、环境卫生程度

2、煎药用水

3、代煎药品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每剂药品煎煮2次

5、药品煎煮时间

6、根据方剂功能和药物功效确定

7、先煎后下等特殊要求按医嘱操作

8、药渣煎透度(无糊状快、无白心、无硬心)

9、内服药与外用药标识区分

10、煎出药液量与方剂剂数相符分装剂量准确

11、煎药室专人负责

12、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煎药室工作制度及中药煎煮操作规程

13、工作人员领取待煎药品时核对处方分类记录

14、工作人员发放中药汤剂时复核并签收

15、急煎汤剂在2小时内完成并发放复核签收

医护人员意见:

合格

不合格

备注

END

中药质量 篇6

然而中草药和西药一样也应有有效期限。中草药在储存管理的过程中会因为外部环境而发生质变。也有影响中草药质变的因素,如日光、空气、湿度、温度、时间及微生物等。日光中有一些紫外线对药品变化起催化作用,能加速中草药中的有效化学成分氧化、分解等。空气中对中草药品影响比较大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易使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氧化而导致中草药变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被中草药吸收就会导致其碳酸化而使药材变质。再者,湿度的变化也会影响中草药的质量。湿度太大就会使中草药发生霉变,湿度太小也不行,这样会导致中草药风化,加之这几种影响往往会同时产生,储存时间太长的中草药极可能发生药性改变。中草药不像白酒贮藏越久越醇,变质中草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毒害作用,霉变药材还能危及人的生命。由于中草药非常特殊,为植物的根、干、果实、枝叶,动物的肢体和器官等,本身就粗糙,要确认其霉变与变质比较困难。因此,在保证中药药材有良好的储存环境的前提下,还要做到勤更换库存货。但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中药药材的保质期限,这使得很多药店把中草药当成不变质、不过期的特殊产品来销售。但从药理学的角度讲,变质或存放时间太长的中草药的药性会有变化,很可能本来可治病的药就变成了“毒药”。

据中药《药性赋》载:“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枳壳、陈皮、半夏、麻黄、茱萸、狼毒这六味中药宜陈久贮存后再用,但是,“陈久”并非等于越陈越好。若将上述六种中药放置数年或数十年,其气味减少,甚至没有了气和味,功效也随之减少或消失。按照中医理论,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在气和味,六陈药之气均很强烈,有刺激性,服用时容易发生副作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副作用,故须先放置一段时间,让药气逐渐挥发一部分,至“稍和”为度,并不是无期限放置,否则,就会失去功效。如陈皮,其所含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和祛风下气的作用,可使痰液容易咯出,这与其功能主治相一致。陈皮以色泽鲜艳、含油量大、香气浓郁者为佳,储存温度应不超过20℃。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陈皮久贮后,其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含量大减。

如当归、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时间一长极易“走油”;薄荷、藿香、紫苏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储存过久后香气散发影响质量,降低疗效;人参存放1年以上,有效成分丢失20%~30%;大黄存放5年以上,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就会全部失效;矿物药中,虽然龙骨、灵磁石、硝石等矿物药的分子式较为稳定,但长期存放仍会对药效产生影响,一般保存期不应超过10年。

中成药有丸、散、膏、丹之别。中成药和西药一样都有明确的保质期,并且在药品说明书上被清楚标明。传统方法生产的中成药保质期可以适当延长,如有些中药丸剂外裹金箔,再以蜡封,有效成分流失时间较慢,但保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0年;丹剂因经过了化学方法提炼,杂质显著减少,性质较为稳定,保存时间可达15年;散剂是中药饮片研磨而成的颗粒,膏剂富含营养、水分,它们的保存时间均不应超过2年。现代方法生产的片剂、胶囊、糖衣片、水剂、糖浆等中成药保存满5年就不能再服用了。而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其保质期应按照西药执行,通常不应超过3年。

中药丸剂主要可分为蜜丸和水泛丸。蜜丸外观一般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水泛丸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宜密封贮藏并置阴凉干燥处。如果久贮或保存不当的话,容易出现霉变、受潮等问题,其表面就会变得粘连,部分有皱缩,无光泽形成色差,还会有异味。个人加工的丸剂保存时间较短,最好采用瓶装或将其密封在塑料袋内,宜放在冰箱里冷藏,可保存半年左右,若是室温下保存则只有3个月左右。

片剂如首乌片、人参鹿茸片等,久贮后如果出现裂片、变色、色斑,或有黏性、发霉等情况,不应服用。实际上,片剂保存期相对较长,若未打开包装,可达两年。最忌讳的就是打开包装后不及时服用。包装打开后,应按剂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服完,不可将未服完的药片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服用。

液体制剂(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等)如川贝止咳露等,在购买和服用前应先检查有无松盖、瓶盖变形等问题,若有则不要购买或服用。此外,当出现沉淀物时,如果药品说明书标明本品有轻摇易散的沉淀,则没有问题可服用。若未标明且沉淀物成结块最好不要服用。

颗粒剂如感冒清热颗粒等,出现颗粒结块、粘连在一起,或生虫,就表示可能已经变质了、药效降低或已无药效。颗粒剂小包装打开后与空气接触面非常大,应立即服用。此外,乳剂出现分层、胶囊剂凝结成固体,均提示已变质,不宜服用。

中药质量 篇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七条: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实际, 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中医药类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按照中药现代化建设需要而做出相应的改革, 这就要求中医药院校加强中药类本科专业“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的建设。根据中医药类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按以下方案构建高等院校中药类专业本科生“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块。

1 修订教学计划, 强化专业沟通

整合优势学科的师资资源, 修订中药类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修订构建课题研究所涉及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选定或编写合适的教材。

打破四个专业由各自的专业教研室相对独立承担课程的教学模式壁垒, 整合优势学科的师资资源;同时修订中药类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修订构建“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模块所涉及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选定或编写适合的教材。克服传统学科教学相对孤立的教学模式弊端, 做到学科内容与现代中药控制管理技术相关联。充分调动学生对中药质量控制管理学习的积极性。解决本科培养中中药质量控制管理模块建设中涉及的系列课程包括培养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选用或编写等一系列问题。

(1) 中药学与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专业修订生药学、药用植物学和中药资源化学的教学大纲及课件, 选定或者编制中药资源化学课程教材,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中药材栽培标准GAP管理的内容, 培养能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 发展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药材种植的中药资源开发人才。②

(2) 药物制剂本科专业修订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车间与设备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课件, 以为培养精通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人才作为评价标准。

(3)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修订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课件, 在中药提取、浓缩、层析、萃取、结晶、过滤、干燥等过程单元操作教学内容中增加GEP标准制定和培训内容。并且修订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及课件, 加强GMP课程与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的衔接。

(4) 中药类本科专业修订药品营销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课件,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GSP管理规范实践内容。

2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的平台建设

搭建依托于技能实验中心、药用植物园、模拟药厂和模拟药房的校内教学模块平台;同时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③在中药企业作GMP管理设计的实战训练。解决在实践学习中药栽培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生产过程的在线控制、中间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时一系列关于校企平台建设的关键问题。

(1) 校内资源优化利用, 教学模块的校内平台建设。④搭建依托于技能实验中心、药用植物园、模拟药厂和模拟药房的校内教学模块平台。修订这三大平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使药用植物园与GAP标准训练课程、模拟药厂与GMP标准训练课程、模拟药房与GSP标准训练课程有机结合。

(2) 加强对外交流, 拓宽企业平台。开展校企联合, 在中药材种植园基地开展GAP实训, 在中药饮片厂、中药提取车间、中药制剂车间有效地开展GEP、GMP标准建立和管理的实际应用型训练。⑤

3 课程体系与平台有机结合, 并及时修订, 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价系统

经多方配合教学模块整体运行, 并及时应对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提出相应的修正案。使该课题研究成果更适应本科教学的培养模式, 并建立该模块的运行评价系统。

(1) 药用植物园与GAP标准训练课程、模拟药厂与GMP标准训练课程、模拟药房与GSP标准训练课程有机的结合。将已修订教学计划的课程在教学模块的平台上试运行。如生药学、药用植物学和中药资源化学的中药材栽培标准GAP管理的内容在药用植物园中实践, 同时开设中药栽培基地GAP实训;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车间与设备设计、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等课程在模拟药厂的制剂车间开展GMP管理实践, GSP药品销售管理标准在模拟药房中培训。同时可以在企业平台的中药制剂车间开展GMP实训。

(2) 针对“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在校内外平台上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及时提出, 并经课题研究专家组反复讨论和调研后及时作出修正案。从而保证基于“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的顺利运行。

(3) 在教学模块顺利运行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的教学成果评价指标系统。在中药现代化建设对于中药质量控制管理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 紧扣中医药行业需求, 建立多维的中药质量管理模块课程体系平台运作机制, 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的应用创新能力。同时有效利用学校现有资源, 使药用植物园与GAP标准训练课程、模拟药厂与GMP标准训练课程、模拟药房与GSP标准训练课程有机结合。增强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和运作, 增加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和了解, 增加学生的就业渠道和提高学生就业率, 同时帮助企业选择人才、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在健全的高等院校中药类专业本科生“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下, 培养出一批中药质量控管理技术带头人、高级生产管理和经营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从而补充中药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 以“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为核心,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实验中心、药用植物园、模拟药厂和模拟药房等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使各中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适应医药工业发展的培养模式。构建中药类本科专业“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是中药类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改革。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必须坚持以医药事业发展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质量为核心, 强化实践意识和特色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要紧密围绕中医药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摘要:为了使中医药高等教育与中医药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相适应, 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和中药资源等中药类专业必须在“中药质量控管理”课程体系的教学方面做出相应改革。针对中药类的四个本科专业, 在构建“中药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方面改革研究。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药类专业,质量控制管理,课程体系

注释

11鲁曼霞, 刘向前.中药专业大学生应如何为职业生涯做准备[J].药学教育, 2010.26 (5) :37-39.

22 王红霞, 郑岩, 陈随清.中药鉴定学和药用植物学课程评价机制探讨[J].药学教育, 2014.30 (6) :49-51.

33 代国忠, 刘爱华, 蒋晓曙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24 (3) :117-118.

44 刘李, 缪明星, 刘晓东等.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研究[J].药学教育, 2014.30 (6) :62-65.

谈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篇8

1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制剂必须在处方和原料固定、制备工艺稳定的条件下才可以拟定相应的质量标准[2], 用于质量标准研究的试样必须是中试以上的产品, 避免将实验室的制法作为研究, 中药制剂的试验并不是简单地将实验室药品试验进行机械的放大, 受到规模生产的条件和影响, 实验室所得到的产品是没有办法替代的。

2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药品介绍基本项目

2.1药品的名称[3]

药品的名称是药品标准化过程中所必需进行的一项基本工作, 中药制剂在进行命名的过程中, 必须要结合药物的功能主治, 结合制剂剂型加以综合考虑, 在命名的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简短、科学, 避免出现药物名称和主治功能不符合的情况, 以及药物名称出现混同现象, 从而印象药物的使用。

2.2处方

中药制剂在进行药物使用的过程中, 和西药相同, 也需要有相应的药物种类和药物剂量, 对于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处方一定要准确的列出处方中所包括的全部药味和用量, 需要保密的处方在制剂申报中加以注明, 处方用量要严格按照一千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标准, 在药味排序的过程中, 也要严格按照君臣等顺序进行排列。

2.3中药制剂的制法

制法和质量之间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在质量标准中必须将工艺研究成型后的制法一一列出, 将中药制剂的制法过程全部列明[4]。

2.4性状

性状主要就是对中药制剂的药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的鉴别, 比如很多片剂或者是药丸剂量的药物进行包衣的[5], 那么就需要对片剂或者是药丸剂量的药物的形状进行准确的描述, 而一些药物比如胶囊等就必须对其塑料壳内部的药物性状进行检测和鉴别。

2.5药物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包括很多方面, 比如对于中药制剂的成分鉴别、原材料是否存在、纯度等, 当然还需要进行一些物理化学反应鉴别、光谱鉴别、色泽鉴别等, 在鉴别过程中, 灵敏度要高, 重现性也要好。比如比较常见的理化鉴别, 这种鉴别就是对中药制剂的成分进行鉴别, 通过这种方式的鉴别能够准确的判断中药制剂中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浓度、纯度等, 在鉴别过程中, 由于中药制剂的鉴别容易受到一些其他成分的干扰, 比如口服液用化学反应进行鉴别的过程中, 就会受到口服液色泽本身的影响, 那么就会对鉴别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化学反应或者是物理反应鉴别的过程中, 尽量选择在原材料阶段进行鉴别, 通过初期的一些化学反应鉴别来判断其中所包含的化学成分类别。

2.6检查鉴别

对于药材的整个制药过程中可能混入的杂质进行鉴别, 为了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从而对其进行限量检查。

2.7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在含量测定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对测定指标进行选择和确定, 必须有效地结合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剂型, 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一些比较贵重、有毒性的药物成分含量进行鉴别, 在检测的过程中, 如果不能够直接对所选择的药物含量进行测定, 那么就需要通过检测其内在的含量指标进行测定, 如果在成品测定的过程中, 出现的干扰大而没有办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测定时, 那么就需要对与所检测的药品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进行测定, 从而使得检测结果可靠, 能够真实地反映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通过对一些比较贵重、有毒性的药物成分含量进行鉴别, 那么在测定的过程中,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含量测定方法, 从而达到有效检测的目的。

2.8药品的用法用量和规格

药品在成型的过程中, 对于其单位药品的规格以重量来计算, 那么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 对于其用法用量就需要相应的定义, 比如成人、儿童的用量规定等, 当让也包括一些过敏反应、服用禁忌等。

2.9使用期限和储藏

中药制剂规定了相应的有效期限, 在不同的环境、气候等条件下所规定的有效期限不同。药品储藏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会在中药制剂的药品说明书加以详细说明。

3中药颗粒剂的研究新进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学医疗技术也不断取得进步, 那么对于当前的中药制剂的分析发展来说,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其综合分析技术更加地先进合理, 能够对中药制剂实施系统、全面地研究,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现代化模式, 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中医药的发展, 将我国中华民族的中医药事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4结束语

要想使得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能够达到既定的可控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那么在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必须要遵循同步进行的原则, 使得质量标准和原料控制能够实现同步, 样品的质量标准检测和制定有着代表性, 能够满足规模生产的需要。通过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地规范中医药鉴别技术和方法, 从而使得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更加的完善。

摘要:中药制剂具有成分复杂、整体治疗性的特点, 由于其成分复杂, 因此给中药的质量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中药制剂其实就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将中药材料作为原料药, 按照既定的处方和工艺进行加工而成的治病药品。下面本文就通过对当前重要制剂的质量标准、药品的鉴定进行分析介绍, 进一步探讨中药制剂的研究方向和新进展。

关键词:浅谈,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段立爽, 赵志勇, 杨文.浅析中药制剂质量标准[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 14 (03) :255-257.

[2]周爱珍, 董晓烨, 尹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现代化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07) :1457-1459.

[3]李堃, 杨香杰, 王勇.关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01) :418.

[4]梁小银, 陈少旭, 吴垠.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J].中国药房, 2014, 25 (03) :280-283.

中药质量 篇9

1、中药饮片识记课程的设置背景

21 世纪的专业技术人才既要有一定理论知识, 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中药人才, 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往以强调理论为主的中药学授课的培养模式, 学生仅通过老师的多媒体课件看药材的原植物形态及饮片形态, 缺少对中药的直观认识, 以至于对理论的记忆也不够扎实, 而且学生普遍反映学了5 年中医却连中药都不认识。这样造成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综合素质欠佳, 在当今强调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里, 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一个真正平等的位置, 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而不可相互替代的。

2、中药饮片识记课程的现状

近年来我们学校中药学教师和学校领导越来越认识到饮片识记在中药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 为医学类专业学生中增设了中药饮片识记课, 而且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计划中, 每学期学校出资购进中药饮片, 一小部分用于饮片识记课讲授使用, 其余发到学生手中用于学生日常看、摸、闻、尝的需要。课程进展顺利, 且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期末的饮片识记考核中90% 以上的学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而且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规模更大、药物品种齐全、功能完善的中药饮片标本馆。

二、中药饮片识记课程的设置对中药学教学的质量影响分析

现在很多学校都积极建设中药饮片的标本馆, 通过搭建良好的平台,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将知识转化在实践中的能力。此课程的设置为中药学整体教学带来的了推动力量, 也给我我们一定的启发, 我们必须要转变教育模式, 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理论、实践都要牢牢掌握, 为日后学生行医济世打下基础。

1、中药饮片识记教学课程的设置顺应了中药学教学的发展

(1) 我们培养学生的不仅仅是其对理论的掌握度, 是在实际中对知识运用和理解, 学习医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以医术治愈他人, 所以学生的学习要多方面发展, 具有综合能力。中药饮片识记课程的设置, 可以弥补学生只懂理论的学习缺陷, 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感性、有实际意义的课程, 不仅提高了专业课的学习质量,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其有良好的动手能力, 能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去记忆。 (2) 中药饮片的类型、药用、特质, 这些仅仅靠教师的口述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的, 所以我们积极开展此课程, 是教学更加的直观, 为学生日后的临床用药打下基础, 而且对学生来说, 这对今后的从业是十分有益的。 (3) 在每学期的课程中, 都会有中药饮片对学生进行发放, 使学生亲手触摸、亲自感受、由于其亲身接触, 对于中药饮片的知识就会印象深刻, 并主动对其特性予以分析, 为接下来的中药学课程奠定基础, 有利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 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度也会提高。

2、中药饮片识记课程可以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 丰富课业内容

中药学的学习内容杂、任务重, 课业负担很大, 通过中药饮片课程, 可以帮助学生舒缓压力, 还可以对知识进行巩固。可以定期的根据所学的中药饮片知识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辩论、摄影展、由老师带领进入药材基地, 了解中药饮片的生生产和药用特点, 通过自我知识的开拓, 实现学习热情的提升, 这样的课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说、敢说、肯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的巩固, 还能在相互交流中树立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的优秀精神。

3、中药饮片识记教学是锻炼和培养中药教学、科研人才的平台

中药饮片识记教学主要由讲授中药学的教师实施, 这就要求他们除了掌握中药学课程知识外, 还要系统学习相关的中药鉴定学知识, 日常工作也要多关注并学习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 药用植物的来源、科属等。总之, 这要求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不断更新知识, 锻炼和提高中药饮片识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及相应的管理水平, 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创造便捷条件。因此中药饮片识记教学的实践过程, 也是一个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过程。

4、中药饮片教学还起着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的窗口的作用

中药饮片识记教学不仅要面向学校, 当中药标本馆建设成熟后还要面向社会。中医中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其厚重的知识、独特的治疗方法、突出的治疗效果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肯定, 也被国外的朋友所接受。我们也欢迎兄弟学校教师学生、同行业人士、国际友人和学者来到我校中药饮片标本馆参观、学习并进行学术交流。较好地发挥对外交流的“窗口”作用, 实现中药资源的共享, 成为宣传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 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科学文化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中药饮片课程的未来发展

我们的中药饮片识记教学起步的时间不长, 还处于发展状态中, 在现有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积极购进更多的药用植物生态标本、动物标本以及一些常见的中药伪品。另外, 计划建设一个“模拟中药房”, 就是以仿真的形式在学校里开设一家“中药房”, 柜台、货架、药品、营业执照和药品广告, 与真正中药房没有区别, 学生到“模拟中药房”进行实践可以学习到中药从采购 (包括同一药物不同的等级标准及相应的价格) 到销售、管理各个环节的相关实践内容。为了更好吸收兄弟院校成熟的经验, 在一定时候, 派送1 到2 名教师到优秀中医院校取经、学习, 使中药饮片标本馆的建设逐步规范、完善, 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致力于培养的全面的人才, 医术的作用是治愈疾病, 减轻病患的痛苦,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 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在不断的学习中面对困难, 迎难而上, 将难点转化为动力, 掌握精湛的医术。中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 我们常说“中药治本”, 所以, 我们要积极的学习中医知识, 为更多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以仁心、仁爱、仁术愈他人。

参考文献

[1]李杨.中药饮片识记课的设置对中药学教学质量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1) .

[2]吴依娜, 李耿.实训教学在中医专业中药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 .

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探讨 篇10

1 找不到道地药材真迹

优质的道地药材是中医疗效的命脉和灵魂, 同时也是确保加工炮制质量的前提。如:河南的“怀药”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怀地黄, 东北的人参、鹿茸, 四川的川牛膝、川黄连等, 山西的党参, 甘肃的当归, 宁夏枸杞, 青海的大黄, 内蒙的黄芪, 新疆的大芸, 西藏的虫草, 云南的三七、广东的砂仁, 津柴胡, 苏薄荷等。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道地药材大减甚至见不到, 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大量药材的引种, 南药北种, 东药西种, 导致道地药材不地道, 多数药材变异, 药性和药效下降。据有关资料证明:根茎类药材防风、射干、黄芩、知母、丹参、牡丹皮、板蓝根、银柴胡等种植后切面呈肉质或角质样, 失去原有的药性;还有人工种植的柴胡根头单一, 香气微弱, 半夏品形体偏斜, 边生侧芽;西洋参国产的粗大皮松, 横纹少见, 略带辛燥刺喉感等。

2 采收加工时忽略了药品的药性和质量

药农和药商们受经济利益影响为了单纯的数量, 不按时令采收或采收时不顾药品的质量, 而且鲜货很少。比如茵陈过时就会变成艾蒿, 鲜芦根有退热除烦的快捷作用, 鱼腥草鲜用不仅用于病毒性感冒, 而且用于初期肺结核与肺痈均有较好的疗效, 鲜马齿苋治疗湿疹或湿热痢疾很有效, 鲜石佛、鲜地黄、鲜薄荷叶、鲜竹沥、鲜荷叶等都很少一见。另外, 甘草、黄芪采收过迟则完全木化, 粉性和甘味较弱, 山茱萸、五味子等不待成熟抢青采摘, 造成肉薄质劣, 槟榔、白芍、土茯苓浸泡过度或先切后洗使养分流失严重。有些药材采收后不经堆积“发汗”, 减弱不了药物本身的辛燥之性, 如独活、白术、丹参、厚朴、杜仲等;薄荷、荆芥、紫苏叶、厚朴等养护不当导致香气散失;牛膝、天冬、天麻、党参、枸杞子等不及时干燥, 造成焖坏腐败或糖化变质等。

3 加工炮制不当, 偷工减料, 掺杂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3.1 采收加工时夹带杂质

通常夹带较多的非药用部位等杂质, 以次充好, 增加重量。如:山萸肉带核, 金银花带枝叶, 酸枣仁与柏子仁带壳, 地骨皮与巴戟天带木心, 蒲公英与生地黄夹杂泥土, 西红花是全花柱, 细辛是全草, 皂角刺带茎枝, 萹蓄、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等加入一些与药材本身很像的杂草或茎, 不易挑选不易分辨, 钩藤茎多钩少, 沉香里面树脂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树脂。目前市场上还有如地龙、蚕衣、土鳖虫、鸡爪黄连、白花蛇舌草等药材本身就含有土, 一些商贩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添加土, 增加重量, 不顾质量, 还如茵陈一开袋尘土飞扬。

3.2 未按规范炮制或者炮制失当

常见的问题有: (1) 不洗不切, 特别是含有泥沙较多的草药类, 如蒲公英、茵陈、矮地草、墨旱莲等。 (2) 不炮不制, 不去心, 不炒, 如巴戟天、远志、仙茅、白芥子、莱菔子、苏子等。 (3) 不碾不捣, 调剂时需要临时加工的饮片, 如砂仁、白蔻仁、三七、酸枣仁、苍耳子等不捣不碾或交代患者自己加工甚至不交代。 (4) 炮制不及或者太过, 姜半夏味麻舌, 制远志具刺喉感, 制乳香与制麻黄未制生用, 焦栀子碳化, 谷芽麦芽出芽率低或未出芽, 桑螵蛸未蒸杀虫卵而使幼虫孵出乱跳。艾叶炭、当归炭、生地炭、荆芥炭等未制生用或让患者自制。 (5) 临床个体化的随方炮制缺失, 根据辨证论治对个别患者所需个别的炮制, 但中药房或中药店很少有小炮小制现象。如对消化不良的贫血患者需要用土炒当归, 清炒黄芪或米炒党参;妇人血崩要用当归炭, 对于火邪犯于上焦又有便秘患者则选用酒洗大黄效果更佳。

4 硫董问题

硫熏制黄芪、党参、当归等这样药材水分可达20%~30%, 而外表不发霉, 可延长保存期, 以次充好, 增加重量。硫熏制后产生的二氧化硫被称为中药材界的“三聚氰胺”, 国家严禁使用。又如陈皮、枸杞子、红花、金银花等农药残留较多, 所以我们要用眼看、鼻闻、口尝的方法认真鉴别。硫熏后的药材色泽鲜艳, 比本身颜色要浅, 有一股特殊酸味。有些饮片熏得很少, 闻不出来, 只有口尝才能感觉出来。硫熏过后的有一股酸酸的硫磺味, 不论量大量小都能尝到。

5 存在假药

5.1 用非正品冒充正品

比如;半夏用水半夏、防风 (水防风) 、山药 (木薯) 、川贝母 (多为平贝幼小鳞茎或经切割繁殖的一年生浙贝母) 、浙贝母 (湖北贝母) 、山豆根 (大叶木兰) 、防己 (苦甘草) 、银柴胡 (为旱麦瓶草) 、柴胡 (黑柴胡) 、石菖蒲 (水菖蒲, 建菖蒲) 、当归 (欧当归) 、石斛 (石仙桃) 、栀子 (水栀子) 、木瓜 (瓜皮木瓜) 、乌梅 (山桃) 、青果 (西青果) 、皂角刺 (酸枣刺, 日本皂刺, 野皂刺) 、僵蚕 (死蚕) 、桔核 (芦柑, 胡柚等的果核) 、厚朴花 (山玉兰花) 、玫瑰花 (以月季花, 纯叶蔷薇冒充) 、木通 (关木通) 、沉香 (含杂木或喷洒香精) 、五味子 (南五味子) 等。其他常见的伪品还有如:牛蒡子、土茯苓、天花粉、秦艽、合欢花、白花蛇舌草、桑螵蛸、何首乌、枳实、吴茱萸、羚羊角、连翘等。所以, 我们平时购药时要谨慎, 认真辨别真伪。

5.2 相似的品种相互混淆

如:山银花与金银花, 通草与小通草, 桑寄生与槲寄生, 白花前胡与紫花前胡, 金钱草与广金钱草, 木香与土木香, 香加皮, 五加皮与地骨皮, 北豆根与山豆根, 人参与西洋参, 土贝母与平贝母等常混淆应用。

5.3 还有人为造假、掺假

如:高粱米加工后冒充薏苡仁, 用小米染色后加工伪造菟丝子, 将贝壳打磨后表面裹一层珠光制成假珍珠母等。通草掺滑石粉, 款冬花掺过多的花梗, 金银花掺过多花梗和叶子, 红花掺泥沙、无机盐, 菟丝子掺细砂粒, 鸡内金混入鸭内金, 三七粉掺黄豆粉, 僵蚕掺入死蚕, 虫体干瘪, 八角茴香水分含量过多, 僵蚕含土过多等。有些饮片干干净净, 看起来无任何异常, 闻起来也无味道, 但是尝起来有一股酸酸的白矾味, 小通草、酸枣仁、天花粉、金银花等, 常被加白矾增加重量, 加矾后的中药饮片一般很硬。小通草正品捏之可变形, 有弹性, 断面显银白光泽;但加矾后小通草质硬, 使劲捏不动, 无弹性, 色白但无光泽, 口尝无异味但增重了。正品金银花“有骨气”, 握之有顶手感, 但是骨气太强宁折不弯, 或一握就断使劲握成粉末, 舌头一舔酸涩酸涩的就掺白矾了。白芷、天花粉、白芍、白术、柴胡、胡黄连、川芎等常拌有硫酸镁来增重。

6 中药饮片还出现质量变异现象

随着季节的变化, 储存和养护不当, 中药饮片会出现不同的变异现象, 如生虫、霉变、风化、退色、气味散失、泛油等。生虫和霉变是中药饮片最主要的变异现象。

易生虫的药品有:赤茯苓、茯苓皮、槐角、神曲、桑螵蛸、仙茅、土大黄、地黄、瓜蒌、枸杞子、柏子仁等, 其主要是储存环境和温湿度不当引起虫害。易霉变的中药如:巴戟天、金果揽、胖大海、沙苑子、党参、怀牛膝、板蓝根、白芷、山药等, 霉变和包装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 包装用牛皮纸比塑料袋好, 吸湿性强, 透气性好, 不易霉变。

另外, 芒硝易风化, 花类药材易变色失效, 气味散失, 应控制温度, 妥善保管。果实类如:桃仁、杏仁、柏子仁、枸杞子、郁李仁、肉豆蔻、党参、太子参等, 保存不当易泛油, 产生一股特殊的油哈气味, 影响疗效。

中药房饮片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 篇11

【关键词】中药房;饮片质量;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94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071-02

近年来,人们不断加强对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认识,使得越来越多的中药开始应用到临床之中,为促进患者的治疗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在中药房管理中普遍存在饮片炮制不当、贮藏不当、掺假充次等质量问题,对饮片药效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中药房管理中的饮片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中药房存在的饮片质量问题

11炮制不当很多中药需经过炮制之后方可入药,而炮制的方法及程度均会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如果炮制得当,就能起到增效去毒之功效,否则就会使其药效下降,甚至造成毒副反应,损害用药者的身体健康。例如,生地黄性寒,放到容器内蒸至里润后可去寒转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但如果蒸制时间过短,药物尚未转温性,就会降低药物性能;血余炭如果没煅透,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止血功效,还会引发呕吐[1]。

12贮藏不当中药饮片对贮藏条件的要求较高,从药材产地、运送、加工到用药的整个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贮藏不当均可能导致药物变质。例如,杏仁如果保存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下,其中的水分、脂肪以及关键成分苦杏仁苷会缓慢流失,同时过氧化值、酸价等无用指标上升,导致杏仁的药用品质下降;同时,当前医院在采购中药时多为批量进药,但很多药物并不能及时流通出去,大量堆积在药房仓库之中,加之药库储藏卫生较差、贮藏设施简陋,久之就会引起药材变质,或者因为超出最佳使用时间而使药效减弱。在当前中药房存在的各类饮片质量问题,一部分是由企业管理不当所引起,一部分是人为所致,还有一些就是在药房保管期间出现的。例如,对于大黄、木香等未按要求进行清斗处理就盲目装投新药,极易造成生虫;铁皮枫斗未严格按规定进行低温贮存,容易产生霉斑。

13掺假充次由于中药饮片特殊的性质,其中极易掺杂假冒伪劣品种,不但降低了饮片原有的药效,还可能给用药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中药虽然具有各种奇特的治疗功效,但许多道地药材只有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栽培才能达到最佳药效,而近年来,部分药材种植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无视药材本身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对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进行随意的扩种,不但降低了药材的临床功效,而且给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部分药材对采摘环节有较多的讲究,但采摘人员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按照规范、合理的方式进行采摘,最终影响了药材的品质。例如,狗脊按要求应该先砂烫再去毛,但部分药材褪毛不彻底,容易对患者喉咙造成刺激,妨碍正常服用;部分企业在药材炮制前的净选工序不到位,导致药材中掺杂了少量石块、玻璃渣甚至铁钉等,这样不但会大大降低药物品质,也会给服药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2中药房加强饮片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注重科学调配首先,应加强采购计划,对本院近年来的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实施分类调查与统计,预测下年度每种药物的需求量,然后按照相应的药物目录来进行合理采购。同时,要注意加强市场货源的的跟踪和调研,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变化与季节性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制定长期稳定的采购计划,确保所购入的饮片既不积压也不脱销。另外,应对饮片有效期进行长期的统计管理,按照“先进先出”、“发陈出新”的管理要求来控制药物流通,确保库存的药物不压底、不过期。

22加强炮制调剂管理中药房采购的多数饮片都是已炮制好的,但也有一些是自行炮制。对于这部分自行炮制的饮片,必须按要求加强管理。一方面,负责炮制饮片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炮制知识且经验丰富,并严格依照相关炮制规范及流程进行准确操作,保证饮片的大小、长短、厚度等相统一,且煎制的火候需控制到位,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中药炮制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引进先进、成熟的炮制工艺及设备,实现饮片炮制的现代化、标准化。在调剂环节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加强审方,依据处方中所填写的年龄、体重、性别等患者基本信息,检查药物的用量、搭配、用法等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药物禁忌事项,如果发现疑点,必须找专业医师进行确认,其次是仔细配方,严格依据处方的药名、计量等进行逐个调配,并按照不同服用方法来进行分类包装,详细标注药物用法,令患者遵医嘱用药;再次,配方完成后,应认真核对,确认饮片的种类、规格、计量等符合处方要求,然后才能发药。

23加强贮藏管理中药饮片入库以后,要坚持分类摆放原则,同时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管理中予以严格的落实和执行。在饮片贮藏期间,应定期进行抽查检测,把握饮片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饮片霉变虫蛀等现象。一般而言,中药饮片的含水量应保持在9%~13%之间,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以70%以下为宜,温度以25℃以下为宜。对于树脂类、挥发类、高糖类等一些需要冷藏的饮片,其贮藏温度应控制在2~10℃之间,以防饮片发生霉变、生虫、变色等情况;其次,要加强药库的熏杀防护,尤其是多雨季节,要适当提高熏杀频率,如每月2到3次,这样可以对细菌、昆虫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如果是大型仓库,建议用硫磺进行熏蒸,同时结合不同饮片的具体特性辅以其他药物熏杀。此外,不同中药饮片对贮藏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如薄荷易散失气味,在保管过程中要尽量避光;芒硝易风化,需要在密封严实的棕色瓶中进行保管[2]。

24强化药库验收在药库验收环节中,一旦发现炮制不当、品质低下、掺假充次、霉变生虫或色泽气味变化严重的饮片,要严格按规定予以拒收;对于零售价格比较昂贵的中药饮片应坚持以包为单位进行称重,发现缺斤少两的要督促供货方进行补偿,同时将这类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对相应的供货商进行重点监控。此外,对于临床反馈的各类问题,要定期进行整理、汇总,交给医院的饮片质量管理小组作进一步处理,由小组对供货方的饮片质量进行科学的审核评估,进而协助医院采购部门对其采购方案和进货渠道进行调整,从根本上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

25应用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通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工艺制作而成,患者可以即冲即服。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计量准确、便于调剂、节省仓储、养护简单、不易霉坏等优势,中药房应该大力应用中药配方颗粒,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很多繁琐的工作,并且可以使药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26加强人才培训人才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采购员进行专业的药物采购培训,使之懂得如何挑选正确的进货渠道和厂家、如何辨别饮片的真假和优劣等;其次,对药剂人员实施饮片管理培训,使之掌握饮片调配、管理、养护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良饮片流入用药环节,同时可以督促相关药企加强质量管理,促进饮片市场的良性规范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既是中药房管理工作的重要要求,也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基本手段。在中药房管理中,要从炮制、贮藏、验收、装药等环节入手,同时灵活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处理方法,切实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充分发挥中药防病治病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石清芳.中药房中药饮片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9):125-126.

[2]熊有叶.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0(8):129-129.

中药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方法沿革 篇12

1 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方法考证

查阅古代本草专著及《彰明附子记》中对附子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按照本草成书年代整理,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古人对于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三国时期仅依靠颜色评价,南北朝时期新增了外观、重量、采收时间、主产地、产地加工等指标,五代时期新增了质地指标,宋代新增了栽培品、质地的指标,明代增加了干湿度的指标,清代增加了加工方法(盐腌)及道地性的指标。此外,古代本草对附子质量评价的描述,多针对的是附子药材本身;对附子产地加工和炮制品的评价较少,主要集中在对“盐腌”的质疑和反对;对于附子切片后质量评价更少。

2 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方法的现代沿革

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外观、质地、颜色、个数、重量、采收时间、出产地、加工方法(盐腌)、野生与栽培等方面,将上述评价指标的现代沿革逐一阐述,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目前主要是依靠附子(泥附子或盐附子)的道地性、大小(重量)等作为质量评价及确定商品等级的性状指标,而对附片(白附片或黑顺片)主要依靠道地性、片张大小、加工方法(胆巴是否漂净)、颜色等作为质量评价及确定商品等级的性状指标。

3 讨论

3.1 古代附子专属性优质特征分析

归纳起来,古代附子具有“蹲坐正节角少,质坚实,皮黑肌白或花白色,种一而子特生,重一两以上,八月上旬采,川产及野生”等特征,现代道地江油附子(泥附子)的性状质量标准是“呈圆锥形,长3~7cm,直径2~5cm。外皮灰黑色,断面横切面灰白色。顶端较宽,中央有凹陷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而坚实,断面可见小空隙及多角形环纹(形成层),内侧导管束小点排列不整齐”。可见,古今附子质量标准基本一致,说明古代附子质量标准的科学性。

3.2 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

针对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方法,如大小、颜色、气、味等性状指标,尽可能地能使其客观量化,如采用色彩色差计测定附子外表及断面颜色、采用电子舌技术测定附子的麻舌感等;同时应将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方法与现代评价方法(如附子中多种生物碱含量测定技术、附子毒性效价评价技术)等关联起来,方能全面系统地评价“最有用亦最难用”的中药附子,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明确古人对附子质量评价方法的演变情况,为附子的现代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本草文献溯源考证并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确定附子传统质量评价方法的沿革。结果:附子传统质量评价主要与外观、颜色、个数、重量、采收时间、出产地、加工方法(盐腌)、野生或栽培等指标有关。结论:应该将附子传统与现代的质量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并尽可能使传统质量评价方法客观量化,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上一篇:钻井隔水管下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