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

2024-09-08

中药内服(精选10篇)

中药内服 篇1

猪的湿疹是猪养殖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对30例湿疹猪, 用小柴胡汤内服, 并用中药外洗, 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临床症状

患猪背部、腹部及颈部反复红肿并糜烂, 奇痒难忍, 时好时发, 患猪常用背部, 颈部靠墙或食槽摩擦, 精神烦燥, 午后症状加重;舌质红, 舌苔薄黄。

2 治疗措施

2.1 内服方剂

柴胡、黄芩、金银花、防风、白鲜皮各20g、桔枝、蝉蜕丹皮、当归、半夏各15g, 黄芩40g, 大枣5枚, 甘草6g, 粉末灌服, 1剂/d。

2.2 外洗方剂

大黄、黄连、黄芩、地肤子、蛇床子、百部各35g, 1剂/d, 水煎后冲洗患处。

3 治疗结果

以此方法治疗的20例患猪, 皮肤恢复正常, 用药少则3d, 多则10d。1个月内无复发者18例, 占90%;1例治愈后20d内复发, 再按上法治愈。

4 小结

湿疹病为邪郁肌, 营卫万和, 故投以小柴胡汤和解之。和解之法, 不单指和解表里, 还包括调和营卫, 调和脏腑。防风、蝉蜕可消风止痒, 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白鲜皮止痒杂虫, 当归则养血祛风, 配以中药外用清洗, 可达清热解毒, 浊腐生肌的作用, 故内外合治可达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药烫疗、内服巧治膝痛 篇2

膝部疼痛、走路及上下楼不便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经久难愈。中医认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属“痹证”范畴,为风寒湿三种邪气侵袭机体,循经走络,流注关节,阻遏气血所致,也与肝肾亏虚,抵御外邪功能减退有关。采用中药外用与内服的方法治疗膝痛症,能促使新陈代谢旺盛,局部血流增快,显著改善膝关节局部组织营养,促进无菌性炎癥的吸收,使患肢功能恢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1.中药烫疗:红花、钻地风、宣木瓜、乳香、没药各10克,香樟木、苏木各50克,老紫草、伸筋草、千年健、桂枝、路路通各15克。将上药打成碎块状,装在条形布袋内,袋口扎紧,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及少量米酒,在锅中文火煮沸8~10分钟,取出后趁热熏烫患膝及其周围,以局部温热潮红、稍有汗出为度,并施以轻拍法,使热量更易透入肌肤。热疗的温度应以自己能忍受为限,要防止发生烫伤和晕厥,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因皮肤知觉迟钝更需注意。治疗中配合活动膝关节。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每剂药可用7~10天。连续烫疗1~2个月。

2.中药内服:羌活、姜黄、桃仁、元胡、杜仲各10克,黄芪、骨碎补各15克,红花8克,白芍、熟地各20克,狗脊12克。疼痛明显者加细辛3克、皂刺10克;局部肿胀者加泽泻、五加皮各10克;局部红、肿、热者加蒲公英、地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以上疗法对病程在两年以内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病患者疗效较好。(江苏 高洪生)

中药内服治疗便秘的研究进展 篇3

便秘的治疗方法很多, 有内服中西药、中医针灸、按摩、穴位贴敷、灌肠冲洗以及栓剂纳肛等, 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则考虑西医外科手术治疗。目前由于西医治疗便秘的药物极易产生依赖或耐受, 并且外科手术方法不易被患者接受, 而且手术治疗的长期疗效并不理想[2], 因而中医中药治疗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目前对于中药内服治疗便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兹就现有的文献, 综述如下。

1 中药内治

1.1 辨证论治

李氏等[3]以芍药甘草汤治疗氯丙嗪致便秘52例, 结果远期效果明显优于采用非中药治疗的对照组。黎氏[4]以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56例, 结果56例中治愈33例 (占58.9%) , 好转18例 (占32.1%) , 无效5例 (8.9%) , 有效率为91.1%。教氏等[5]以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便秘22例, 结果22例中治愈14例, 好转7例, 无效1例。侯氏等[6]以自拟润肠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34例, 结果治愈24例 (70.6%) , 好转8例 (23.5%) , 总有效率达94.1%, 取得满意疗效。贾氏等[7]以白术生地汤加味治疗美施康定所致便秘, 结果显效22例 (68.75%) , 有效6例 (18.75%) , 无效4例 (12.5%) , 总有效率为87.5%。于氏[8]以益气润肠汤治疗功能性便秘60例,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 对照组为76, 27%, 2组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杨氏[9]以滋肾清肝汤治疗难治性慢性功能性便秘120例, 结果所有患者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 显效89例 (74.17%) , 有效22例 (18.3%) , 无效9例 (7.5%) ;总有效率为92.5%。经观察本组病例停药15~30天大便又干结者仅8例, 0.5~1年内复发的患者26例, 且干结程度较前明显减轻, 经原方加减治疗仍有效。黄氏[10]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脾虚气弱型便秘48例, 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高氏[11]以复方生脉散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结果临床痊愈60例, 显效16例, 有效4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 (95%CI=95.2%~100.0%) 。辛氏等[12]以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 并进行了疗效对比, 方法: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 并以口服果导片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疗效差异, 结果增液承气汤加味组临床疗效优于果导片对照组。曹氏[13]以益气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 将98例老年性便秘患者经随机抽样分为中药汤剂治疗组和西药果导对照组, 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通过临床观察, 结果证明不管是治疗效果, 还是减少不良反应, 治疗组都优于对照组。谭氏[14]以培本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方法:采用自拟培本通便汤加减治疗40例患者;结果总有效率95%。范氏[15]以济川煎加减治疗肾阳虚型便秘40例, 方法:选择8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济川煎加减方, 对照组40例用酚酞片、甲氧氯普胺, 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总有效率80%, 两组比较, 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周氏等[16]以补肾润肠通便汤 (肉苁蓉15g, 火麻仁15g, 生地15g, 麦冬10g, 当归10g, 枳壳10g, 大腹皮10g, 川牛膝10g, 甘草5g) , 水煎服, 1剂/d, 分2次服, 治疗48例习惯性便秘老年患者;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8例, 显效10例, 有效11例, 总有效率为90.6%, 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 显效4例, 有效5例, 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专方治疗

王氏等[17]运用阿胶润肠散治疗便秘200例, 结果200例中痊愈178例, 占89%;好转19例, 占9.5%;无效3例, 占1.5%;总有效率98.5%。张氏[18]运用张东岳经验方培元丹治疗便秘62例, 结果治愈40例, 好转17例, 无效5例, 有效率占91.9%。于氏[19]采用双功调肠丸治疗便秘, 方法:对79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 对照组30例, 治疗组49例服用自制中成药双功调肠丸, 1次1包, 3次/d;对照组30例患者用常规导泻片治疗便秘, 7d为1疗程, 4个疗程后观察用药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 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吴氏等[20]采用“益气养阴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26例, 结果治疗组26例中, 痊愈2例, 显效22例, 有效2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7例中, 痊愈1例, 显效1例, 有效3例, 无效22例, 总有效率18.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1.3 单方、验方治疗

徐氏等[21]重用生白术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18例, 结果所有患者按上述方法服药后均在第2-3天排便, 首次排便后每天均有1~2次成型大便。2例结肠黑变者中的l例复查结肠黑变消失, 另1例未查, 而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 有效率100%。

2 结语

综上所述, 中药内服治疗便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应用前景广阔。辨证分型治疗本病是中医的特点, 但临床观察较多, 基础实验研究较少。便秘虽属肠道病变, 其症状也较单纯, 但成因却很复杂。便秘的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除了疾病和药物外, 还与性别、社会经济地位、职业、受教育程度、种族、精神因素、生活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等有关。故便秘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通便, 应包括恢复正常的结肠转运和排空, 调节粪便质地, 解除便秘引起的不适, 建立正常的排便规律和排便行为以及去除病因等。要达到上述目的并非仅用泻药能够解决, 需要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类型, 综合治疗[22]。

摘要:便秘发病原因很复杂, 治疗时需要根据病情轻重、病因和类型, 进行综合治疗。其中, 中药内服治疗便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应用前景广阔。

中药内服 篇4

【关键词】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51-0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早衰[1]。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殊,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不孕及围绝经期症状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为探讨治疗卵巢早衰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90例卵巢早衰患者给予口服中药配合腹部敷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8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5.8±1.6)岁,闭经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4年;对照组平均年龄(36.2±1.5)岁,闭经时间最短6.5个月,最长6年。两组患者年龄及闭经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及《中医妇科学》制定,患者年龄18~40岁,均符合卵巢早衰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月经停闭,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血FSH和LH持续在40IU/L,E2 常低于50~70pmol/L。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配合腹部外敷中药治疗。口服中药:归肾丸[2]加味,菟丝子20g,熟地30g,杜仲12g,山茱萸15g,当归12g,茯苓30g,山药30g,枸杞子15g,潮热汗出加黄柏10g、知母10g,地骨皮10g;失眠多梦加珍珠母15g;腰膝酸软加续断20g,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外敷药物:当归50g,菟丝子50g,透骨草,桂枝15g,红花15g,木香15g。外敷方法:将已配好的药袋喷适量的水,将药袋于微波中蒸30min,取出后稍冷,热敷患者下腹部20~30min,每日1次,共敷6个月。对照组患者:首先用黄体酮10mg,每日肌注1次,连续5d,停药3~7d,月经来潮,月经第5天口服倍美力0.625mg/d,连用21d,最后10d同时给予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次,停药1周后重复给药,共治疗6个月。

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制订。治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内分泌检查(FSH、LH、E2)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停止治疗后有月经,但月经周期长(>40d以上),月经量少,内分泌检查(FSH、LH、E2)较前改善;无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改善,停止治疗后无月经,内分泌检查(FSH、LH、E2)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用口服中药配合腹部敷药治疗;对照组用西医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测定血清性激素三项E2、FSH、L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中药配合腹部外敷治疗卵巢早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51-0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早衰[1]。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殊,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不孕及围绝经期症状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为探讨治疗卵巢早衰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90例卵巢早衰患者给予口服中药配合腹部敷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8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5.8±1.6)岁,闭经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4年;对照组平均年龄(36.2±1.5)岁,闭经时间最短6.5个月,最长6年。两组患者年龄及闭经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及《中医妇科学》制定,患者年龄18~40岁,均符合卵巢早衰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月经停闭,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血FSH和LH持续在40IU/L,E2 常低于50~70pmol/L。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配合腹部外敷中药治疗。口服中药:归肾丸[2]加味,菟丝子20g,熟地30g,杜仲12g,山茱萸15g,当归12g,茯苓30g,山药30g,枸杞子15g,潮热汗出加黄柏10g、知母10g,地骨皮10g;失眠多梦加珍珠母15g;腰膝酸软加续断20g,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外敷药物:当归50g,菟丝子50g,透骨草,桂枝15g,红花15g,木香15g。外敷方法:将已配好的药袋喷适量的水,将药袋于微波中蒸30min,取出后稍冷,热敷患者下腹部20~30min,每日1次,共敷6个月。对照组患者:首先用黄体酮10mg,每日肌注1次,连续5d,停药3~7d,月经来潮,月经第5天口服倍美力0.625mg/d,连用21d,最后10d同时给予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次,停药1周后重复给药,共治疗6个月。

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制订。治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内分泌检查(FSH、LH、E2)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停止治疗后有月经,但月经周期长(>40d以上),月经量少,内分泌检查(FSH、LH、E2)较前改善;无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改善,停止治疗后无月经,内分泌检查(FSH、LH、E2)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用口服中药配合腹部敷药治疗;对照组用西医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测定血清性激素三项E2、FSH、L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中药配合腹部外敷治疗卵巢早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51-0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早衰[1]。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殊,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不孕及围绝经期症状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为探讨治疗卵巢早衰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90例卵巢早衰患者给予口服中药配合腹部敷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80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5.8±1.6)岁,闭经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4年;对照组平均年龄(36.2±1.5)岁,闭经时间最短6.5个月,最长6年。两组患者年龄及闭经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及《中医妇科学》制定,患者年龄18~40岁,均符合卵巢早衰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月经停闭,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血FSH和LH持续在40IU/L,E2 常低于50~70pmol/L。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配合腹部外敷中药治疗。口服中药:归肾丸[2]加味,菟丝子20g,熟地30g,杜仲12g,山茱萸15g,当归12g,茯苓30g,山药30g,枸杞子15g,潮热汗出加黄柏10g、知母10g,地骨皮10g;失眠多梦加珍珠母15g;腰膝酸软加续断20g,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外敷药物:当归50g,菟丝子50g,透骨草,桂枝15g,红花15g,木香15g。外敷方法:将已配好的药袋喷适量的水,将药袋于微波中蒸30min,取出后稍冷,热敷患者下腹部20~30min,每日1次,共敷6个月。对照组患者:首先用黄体酮10mg,每日肌注1次,连续5d,停药3~7d,月经来潮,月经第5天口服倍美力0.625mg/d,连用21d,最后10d同时给予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次,停药1周后重复给药,共治疗6个月。

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制订。治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内分泌检查(FSH、LH、E2)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停止治疗后有月经,但月经周期长(>40d以上),月经量少,内分泌检查(FSH、LH、E2)较前改善;无效:夫妻性生活及生殖器官萎缩情况得到改善,停止治疗后无月经,内分泌检查(FSH、LH、E2)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药内服 篇5

关键词:中药水蛭,内服,情志护理

水蛭, 别名鼓、马蜞、蚂蟥、水马帖等, 水蛭味苦咸而腥, 性微寒, 主入肝、膀胱两经。《本草纲目》记载, 水蛭“逐恶血、瘀血, 破血遐积聚, 治折伤坠扑蓄血有功。”张锡纯云:“水蛭味咸, 故善入血分, 为其原为噬血之物, 故善破血。”中医学记载其主要功效为破血逐瘀、通经、利水道。现代医学认为用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确有良效, 其有效成分水蛭素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1]。我院张经生主任应用水蛭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疗103例病人在情志护理的干预下均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中药水蛭不同剂型的观察, 有情志护理的干预, 其疗效各有不同, 设对照组观察。张主任应用水蛭多以生水蛭粉吞服法, 取生用者, 乃取水蛭破血逐瘀之力, 若经加热炮制, 其功效大减, 几无活血散瘀之力, 但由于生水蛭腥味甚浓, 入煎剂往往令人作呕, 故每用生水蛭粉装入胶囊口服, 可防腥味伤胃。现将中药水蛭内服的临床情志护理的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3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3例, 男63例, 女40例, 年龄45~69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沟通能力、病情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服药时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服药时进行关心体贴、言语开导、移情易性、以情胜情、顺情从意等情志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关心体贴:对病人的情志护理应从环境和心理两方面着手。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己”, 善于体贴患者的疾苦, 满腔热情地对待病人, 全面关心病人, 同情体谅病人, 取得病人的信任。护理人员要因人制宜, 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做好耐心细致的情志护理。

言语开导:通过正面的说理疏导, 可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开导其消除不良心理因素, 丢掉思想包袱,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移情易性:在护理工作中, 主要是指将病人精神的注意力, 从疾病转移到其他方面, 消除或改变病人的某些不良情绪、习惯或错误认识, 使其能恢复正常心态或习惯。

以情胜情:是以中医五行相克的理论为依据而创立的独特的情志护理方法。即有意识地采用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 达到淡化、真正消除不良情志, 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护理方法。

顺情从意:是指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 以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病人在患病的过程中, 情绪多有反常, 对此, 先顺其情, 后从其意, 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

1.3 疗效观察指标

显效:内服生水蛭时有情志护理干预, 无恶心、呕吐, 胃脘部无不适。

有效:内服生水蛭时有情志护理干预, 恶心, 无呕吐, 头晕, 胃脘部无不适。

无效:内服生水蛭时有情志护理干预, 恶心, 呕吐, 头晕, 胃脘部不适。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对有情志护理的干预疗效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体会

随着护理学科不断发展, 情志护理已逐渐受到关注, 情志, 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 是脏腑功能的生理状态。情志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 注意观察、了解病人的情志变化, 掌握其心理状态, 设法防止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使病人处于治疗中的最佳心理状态, 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情志的表达, 属正常范围, 并不致病。只有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 才能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 导致疾病的发生。情志病因, 主要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情志的表达, 各有其特征, 且与内脏有一定的连属关系。所以, 识别各情志的特征、变化, 对于临床诊断和护理, 都有重要的意义。遵循传统方法和经验, 制作出不同的药物剂型, 进行治疗, 同时药物必须通过正确的给药途径和使用方法, 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中药水蛭研粉末入胶囊吞服且情志护理干预, 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假如情志护理不当, 就会影响药物疗效, 所以, 情志护理是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水蛭的毒副作用尤为重要, 水蛭是否有毒, 古今记载不一, 现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中药学》将其定为“小毒”[2], 而且破瘀血, 消积水不伤阴, 故常在各科临床中配伍使用。但有医家认为, 水蛭如用量不当, 也会产生毒性。水蛭的中毒量为15~30g, 中毒潜伏期约为1~4h, 中毒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子宫出血, 严重时引起胃肠出血、剧烈腹痛、血尿、昏迷等, 所以要密切观察内服水蛭时的临床反应及副作用。

在实施情志护理干预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 对于护理学术的发展, 还具有未来的意义。中医护理学术和技能, 具有独特性、优势性, 将引起国际间护理学术的日益重视, 对发展整个护理医学作出贡献。水蛭药源丰富, 药理作用肯定,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3]。

目前世界上对水蛭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已发现的成分, 如水蛭素, 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三期临床试验, 即将开发新药, 并继续从各种水蛭中探索新成分。通过对中药水蛭内服的临床情志护理的几个方面的观察, 能减少病人的痛苦, 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郝艳丽, 刘蓉.水蛭素的给药途径及相关剂型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6 (8) :595-598.

[2]杨丽.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中药内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间的黄褐斑患者84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 分为观察组42例, 对照组42例。上述患者均为女性患者, 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1~52岁, 平均年龄为 (37.3±3.6) 岁, 病程为3个月至18年, 平均病程为 (6.9±2.1) 年;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3~54岁, 平均年龄为 (36.5±3.2) 岁, 病程为2个月至17年, 平均病程为 (7.2±2.3) 年。所有患者均排除消化系统、心血管疾病, 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美容治疗:对患者进行面部穴位按摩, 并让患者热敷中药面膜。中药面膜是由川芎、桃仁、当归等药物经研磨后制备而成, 每次热敷半小时, 5次/周, 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组患者在上述美容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治疗。其中医处方如下:薄荷、白芍、当归、白术、丹参、白茯苓和香附各10g, 川芍、红花各5g, 用水煎服, 每日1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上表可以明显地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黄褐斑为色素沉着斑斑块, 形状不规则性。其发病因素很多, 例如内分泌失调、遗传、皮肤过敏等。该病症不单单会对患者的面部带来影响, 还会让患者出现月经失调、失眠等症状, 部分患者由于黄褐斑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过大等, 这将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3]。从治疗现状来看, 该病症并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4]。在西医治疗中主要是采用维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 患者的黑色素细胞活性将会受到抑制, 这样就能够控制黑色素的分泌。另外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 它可以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并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5]。但是从西医治疗效果来看, 其疗效并不显著[6]。

从中医角度来看黄褐斑主要是因为气血不足、肾虚、肝功能受阻所导致的, 并且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也与黄褐斑存在着一定的关系[7]。在我院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了中药内服配合美容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美容治疗主要以面部穴位按摩以及热敷面膜为主。通过美容治疗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从而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以此来缓解黄褐斑的生成。内服中药主要由薄荷、白芍、当归、白术等药物构成, 其中白术可以益气健脾;薄荷能够清热解毒;白芍能活血化瘀, 并且可以维持正常的肝脏功能;当归具有活血、养血的效用;白芷具有滋养肌肤、调和气血的功效;白茯苓能够让人体的脂褐质合成得到有效的抑制;红花可以养血敛阴、润肤清斑。

在实际治疗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美容治疗黄褐斑, 其治疗有效率为95.24%。综上, 中药内服配合美容治疗黄褐斑有着良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对中药内服配合美容治疗黄褐斑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间的黄褐斑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42例, 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采用美容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美容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疗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4%,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美容治疗黄褐斑有着良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内服,黄褐斑,美容治疗

参考文献

[1]李莉.中药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 22 (2) :131-132.

[2]于豪, 侯爱凤.中药面膜配合口服汤药治疗黄褐斑90例[J].中国社区医师, 2006, 22 (18) :178-179.

[3]邹米红.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41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2 (5) :334.

[4]李清玲.中药外用与内服结合治疗黄褐斑[J].四川中医.2010, 24 (10) :72-73.

[5]王仑, 汪春英, 曾同祥.肤健面膜散治疗黄褐斑46例临床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 2006, 3 (4) :297-298.

[6]胡志飞, 李勤, 陈永华.中药辨证内服结合祛斑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50例[J].现代中医药, 2007, 27 (2) :131-132.

中药内服 篇7

中医药疗法, 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 祖国医学称为之乳癖。西医学称之为乳腺增生症, 即综合乳痈症、乳腺结构不良症、乳腺纤维增生症、乳腺病、乳腺囊肿等临床多种病症的统称[1]。本病是乳房部常见的肿瘤性疾病, 好发于乳房外上方, 一般多为单发, 也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 呈卵圆形, 小的如樱桃, 大的如梅李、鸡卵, 表面光滑, 质地坚实, 皮核不相亲, 推之活动边界清楚, 皮色如常, 多无痛感, 也不溃破, 可能数年无变化。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 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肿块的10%。本人临床30多年的经验总结认为, 气郁、痰瘀互结为乳癖病变的必然趋势。而疏肝解郁,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为治疗乳癖的理想途径。故其采用逍遥散内服及中药外敷, 治疗乳癖6 0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经临床检查, 排除肿瘤及乳房恶性循环性病变。经中医辩证属气郁、痰瘀互结者。年龄在16~24岁。未婚者50例, 已婚者1 0例, 均无生育史, 病程在此3个月~1年。其主要症状:乳中肿块, 如鸡卵大小, 表面光滑, 推可移动, 在月经前3~4 d疼痛加重, 肿块增大, 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有时乳头溢出黄绿色、棕色的血性液体, 伴有心烦易怒, 失眠梦多, 情绪急躁, 乳房胀痛, 舌苔薄白, 脉弦滑。X线摄片可显示边界清楚、质地均匀, 密度一致的肿块, 肿块周围常有脂肪带明显相隔。

2 治疗方法

2.1 内服:“逍遥散”加减

桂枝15g、当归10g、茯苓15g、柴胡15g、丹皮15g、赤芍10g、桃仁15g、橘核10g、生牡蛎60g、香附12g、荔枝10g、夏枯草10g、浙贝15g、昆布15g、海藻15g、橘叶15g。冲任失调者将原方去丹皮、桃仁, 加益母草、仙灵脾、郁金、当归、丹参。腰酸乏力者加羊藿, 菟丝子。每日1剂, 煎汤内服。

2.2 外治: (自拟)

用法:打粉, 用白酒浸湿, 平铺于药纱布上, 敷于患外, 隔日更换1次, 1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10个疗程, 停药3个月观察疗效。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肿块消失或明显减少, 月经来潮前3~4d无疼痛, 肿块无增大, 乳头无液体溢出, 心烦易怒, 失眠梦多, 情绪急躁, 乳房胀痛等症状消失。好转:肿块较治疗前有减小, 月经来潮前3~4d疼痛减轻, 肿块无增大, 乳头无液体溢出, 心烦易怒, 失眠梦多, 情绪急躁, 乳房胀痛等症状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4 典型病案举例

陈某某, 女, 21岁, 已婚, 无生育, 2000年8月3日初诊, 每至月经来潮前4 d, 乳房胀痛, 伴心情烦躁、易怒, 遇事总感不顺心, 夜间失眠、梦多、易惊。用手可扪及乳房中有包块。症见:右侧可扪及3cm×3.5cm大小包块, 左侧可扪及4cm×3cm大小包块。推之可移动, 表面光滑, 压之疼痛。乳房部皮肤无红肿, 破溃。舌红, 苔薄白, 脉弦滑。X线摄片提示:乳房囊性瘤。辩证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型。

给予桂枝15g、当归10g、茯苓15g、柴胡15g、丹皮15g、赤芍10g、桃仁15g、橘核10g、生牡蛎60g、香附12g、荔枝10g、夏枯草10g、浙贝15g、昆布15g、海藻15g、橘叶15g。每日1剂, 煎汤内服, 1周为1个疗程。

大黄20g、芒硝20g、甲珠15g、冰片15g、细辛10g、红花12g、黄药子50g、五倍子50g、山慈姑50g、生牡蛎50g、白芥子50g、丝瓜络15g、路路通30g、王不留行30g、橘叶20g。打粉, 用白酒浸湿, 平铺于纱布上, 敷于患外, 隔日更换1次, 1周为1个疗程。

经治疗3个疗程, 病员病情明显缓解, 继续治疗7个疗程, 症状全部消失而痊愈, 随访3个月无复发。

5 分析

乳癖是指乳房部位出现形态、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 是乳房部常见的肿瘤性疾病, 其病因多为肝瘀痰凝、痰瘀互结于乳房所致故治宜疏郁、活血化瘀。本人采用逍遥散疏肝解郁, 加昆布、海藻散痰软坚;橘叶、丹皮、桃仁、橘核、生牡蛎、夏枯草、浙贝消肿散坚、活血散瘀、祛痰;赤芍、香附、荔枝核理气止痛;桂枝温经通阳。并辅以外用药以加强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消肿的功效, 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 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中药内服 篇8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年龄25~48岁, 平均年龄36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15年, 平均病程6年。

1.2 诊断标准

症状:下腹坠胀疼痛, 腰骶部酸痛, 常在劳累与性交后, 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 可伴有低热, 月经量与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 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 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发炎时, 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 压痛, 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扪及包块。

2治疗方法

2.1 中药内服法

中药基本方组成:红藤15g, 败酱草15g, 木香10g, 延胡索10g, 丹皮10g, 鸡血藤10g, 丹参15g, 生甘草4g。加味法:肾虚加桑寄生、续断;气虚加党参、黄芪;气滞明显加香附、枳壳;带下色黄有味, 湿热较重者加蒲公英、黄柏;腹痛重者加失笑散;腹冷者加干姜、茴香;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用法:每日1剂, 水煎3次, 前2次混合分早晚2次服用。

2.2 中药灌肠法

将第3次浓煎成100ml, 使温度保持在35~40℃, 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取左侧卧位, 臀部垫高30°, 将一次性导尿管润滑后缓缓插入肛门内, 深度为16~20cm, 以100ml无菌注射器接导尿管, 将药液缓慢推入, 注射完即将导管抽出, 以无菌纱布加压肛门以免药液外溢, 并保留4h以上。每晚保留灌肠1次, 10d为一疗程。在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禁食生冷辛辣, 刺激之品, 同时注意休息和保暖, 并进行心理疏导。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下腹及腰骶疼痛消失, 盆腔检查和理化检查正常, 局部体征消失;显效:治疗后下腹及腰骶疼痛消失, 盆腔检查和理化检查明显好转, 局部体征积分较治疗前积分降低≥70%, 盆腔包块较治疗前缩小≥70%;有效:治疗后下腹及腰骶疼痛减轻, 盆腔检查和理化检查有所改善, 局部体征积分较治疗前积分降低≥30%且<70%, 盆腔包块较治疗前缩小≥30%且<70%;无效:治疗后下腹及腰骶疼痛无改善或加重, 盆腔检查和理化检查无改善或有所加重。

3.2 治疗结果

60例中, 痊愈32例, 显效15例, 有效8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91.67%。

4讨论

慢性盆腔炎系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 经久不愈, 反复发作所致。本病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病程长、病情顽固、复发率高的特点。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消炎治疗, 但疗效并不理想, 长期应用还会引起毒副作用, 使肝、肾功能受损, 并引起体内菌群失调, 免疫力下降。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热入血室”、“腹痛”、“带下病”、“症瘕”、“不孕”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湿热之邪瘀结胞宫、胞络, 致冲、任、带脉功能失调, 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 故采用清热活血方内服及保留灌肠, 并在辨病结合辨证基础上, 灵活化裁, 标本兼治, 以收全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清热解毒药大多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 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抗病能力;部分活血化瘀药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其抗炎机理与促进炎症介质产生、降低血管通透性有关。而保留灌肠又可使这些药物通过直肠黏膜直接渗透, 具有吸收快, 显效速、药效高的优点。临床实践已证明,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有效缓解症状, 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

中药内服 篇9

本组124例中,均經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阻塞,其中完全性输卵管阻塞79例,不完全性输卵管阻塞45例。年龄24~30岁91例,>30岁33例,年龄最大39岁,平均28.1岁。病程1~5年109例,5年以上15例,最长10年。原发性不孕66例,继发性不孕58例。继发性不孕多由人流或产后感染所致,其中确诊为双侧附件炎20例,一侧附件炎16例,子宫内膜炎3例,慢性盆腔炎11例,重度宫颈糜烂5例,无明显炎症3例;原发性不孕66例,诊为双侧附件炎35例,一侧附件炎14例,慢性盆腔炎13例,卵巢囊肿2例,输卵管结核2例。

内服中药:疏通活血汤。方药组成:柴胡10g,赤芍15g,枳壳10g,川芎10g,香附15g,乳香10g,没药10g,川楝子10g,路路通10g,丹参30g,穿山甲15g,桃仁12g。加减用药:兼少腹灼热刺痛,带下色黄,加半枝莲、冬瓜仁、红藤、金银花;少腹冷痛、畏寒、舌质有瘀点,加吴茱萸、乌药、三棱、莪术;若伴有胸闷、乳房胀痛,加佛手、郁金、橘核;形体肥胖,痰涎多者,加半夏、浙贝、苍术;头晕神疲加党参、炙芪;如肾阴虚精血不足者在经后期(4~12天),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菟丝子、山药;偏阳虚加二仙汤、紫河车;排卵期加小茴香、泽兰、牛膝以温经通洛,促进排卵并有利于精卵结合而下达子宫着床;经前期(第16~21天)加巴戟天、川断、肉苁蓉温肾助阳之品,有利于健全黄体功能。如果双侧输卵管完全阻塞时则攻其不通,兼症暂可不顾。3个月为1疗程。

外用方:消癥散。方药组成:透骨草200g,水蛭10g,虻虫10g,桂枝10g,土鳖虫15g,赤芍15g,丹皮15g,血竭6g,红花12g,归尾30g。上药研细为末,置于布袋内,蒸透后热敷小腹或少腹两侧。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1包药可连用5~7天。

疗效标准:①痊愈:经造影双侧输卵管已通畅或治疗中已孕。②好转:双侧或单侧输卵管部分通畅,阻力减少,少腹胀痛减轻。③无效:双侧输卵管仍不通。

结 果

1~3个疗程后,完全性输卵管阻塞79例中,治愈59例(74.7%)、好转12例(15.2%)、无效8例(10.1%,其中输卵管结核2例、卵巢囊肿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盆腔炎3例),不完全性输卵管阻塞患者45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93.5%。

讨 论

输卵管阻塞不通的原因,现代医学认为由炎症所致,因此患有输卵管炎症时,必须早期彻底治疗。在疏通输卵管的多种方式中,西医疗效常不理想。

中药内服 篇10

入选12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2008-06~2010-03门诊确诊患者[1], 其中男65例, 女55例;年龄8个月~18岁, 平均3.4岁:病程2天~3个月不等。皮疹数目6~98个, 平均18.56个。多数患儿内服过抗组胺药, 或外用过激素类制剂。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具有可比性 (P>0.05) 。

2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口服中药枳术赤豆饮:炒白术、炒枳壳、蝉衣、赤芍、防风各6g, 茯苓皮、冬瓜皮、赤小豆各12g, 荆芥3g。加减:湿热重者加白鲜皮10g、地肤子5g、苦参5g;血分有热者加生地10g, 紫草、牡丹皮各5g;风热甚者加金银花、连翘、僵蚕各5g;气虚加黄芪、党参各10g。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服。②黄蒲洁肤洗剂 (陕西省505药业有限公司产, 主要由白鲜皮、地肤子、苦参、黄柏、百部、黄连、蛇床子、地肤子、土茯苓、虎杖、蒲公英、丹参、冰片等16味中药组成) 外洗。用法:每10ml洗剂加90ml温水, 搅匀后外洗患处, 每天4次, 每次20分钟;洗后即将南通蛇药片研粉末, 加人食醋调成糊状外擦。对照组:口服氯苯那敏片, 0.35mg/kg分3次服, 外用新霉素氟轻松软膏 (广东省江门市恒健药业有限公司, 主要成分:硫酸新霉素、醋酸氟轻松、冰片) 。两组均7天为1疗程, 一般用药2个疗程。反复发作者可用药3~6个疗程。治疗期间避免食鱼虾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2个月作疗效判定。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为原有皮疹全部消退, 无瘙痒, 停药2个月内无新皮疹出现;显效为皮疹基本消退, 全身仅见数个米粒大红色丘疹, 无瘙痒, 停药2个月内未复发;有效为皮疹大部分消退, 有瘙痒, 停药2个月内有复发;无效为皮疹大部分未消退, 有瘙痒, 停药2个月内继续发作。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3.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4讨论

丘疹性荨麻疹又名“荨麻疹样苔藓”, 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 以春秋季多见, 属中医“土风疮”、“水疥”范畴, 多因小儿脾常不足, 气血未盛, 肌腠虚疏, 加之后天饮食失调, 过食腥味发物, 致使脾胃运化失调, 湿热郁阻肌肤。复因外感风邪、虫毒, 风湿热毒相搏所致。所以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健脾利湿、祛风清热、解毒止痒。

枳术赤豆饮[2]方中黄芪、党参、炒白术、炒枳壳、茯苓皮、冬瓜皮、赤小豆健脾渗湿祛风以固本;荆芥、防风、蝉衣祛风止痒;生地、紫草、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金银花、连翘、僵蚕清热解毒、消痛散结止痒;白鲜皮、地肤子、苦参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黄蒲洁肤洗剂方中黄柏、黄连、蒲公英、土茯苓、虎杖清热解毒燥湿;苦参、百部、蛇床子祛风杀虫止痒;白鲜皮、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冰片、丹参芳香辟秽、活血止痛、清热止痒。现代医学证明其有明显的抗炎抑菌、活血止痒、增强免疫功能之效。南通蛇药片由蜈蚣、半边莲、七叶一枝花等药物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内服加味枳术赤豆饮、外用黄蒲洁肤洗剂和南通蛇药片, 内外结合、标本兼顾, 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疗效好, 副作用小,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19.

上一篇:监管机构内控机制下一篇:安装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