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灸(精选10篇)
中药配合针灸 篇1
月经周期出现异常者, 称之为“月经不调”。临床上称月经先期为“经早”, 月经后期为“经迟”, 月经先后不定为“经乱”。在治疗上应结合经量、经质、经色的变异, 综合分析, 明辨虚实寒热, 分型治疗。本人利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 疗效比单纯运用中药或单纯运用针灸要显著得多, 现综述如下。
月经先期:临床上分外偏实热者, 偏虚热者以及偏气虚三种。
实热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 量多, 色深红或紫, 质黏稠, 舌质红苔黄, 脉数。中药以清经汤主之, 方用丹皮10g、熟地10g、白芍10g、青蒿6g、茯苓6g、黄柏15g、地骨皮15g、黄连6g。针取关远、血海、太冲、曲池, 针用泻法。
虚热型:临床表现经来先期, 量少或量多, 色红, 质稠伴两颧潮红, 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药以两地汤主之, 方用:地骨皮15g、生地30g、白芍15g、元参30g、阿胶10g、麦冬15g。针取关元、血海、三阴交, 平补平泻手法。
气虚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 经量增多, 色淡、质稀, 神疲肢倦, 舌质淡、脉细弱, 中药取归脾汤加减:人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30g、熟地10g、阿胶10g、灸甘草15g。针取脾俞、足三里、血海、关远, 针用补法。
2 月经后期:临床上分血寒、血虚、血瘀气滞三型。
血寒形;临床表现经迟, 色暗, 有虚寒症状, 方用温经摄血汤:白芍30g、熟地30g、川芎15g、肉桂3g、白术15g、五味子3 g、续断9g、柴胡9g。针灸方面针三阴交、气海、气穴, 灸归来、天枢。
血虚型:临床表现面色苍白, 头晕、心悸、经期延后, 量少色淡红质清稀等血虚症状, 方用人参营养汤加减, 人参10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山茱萸9g、枸杞15g、甘草3g。针取三阴交、足三里针用补法, 灸气海, 脾俞、膈俞。
血瘀气滞型:经期延后, 量少, 色暗红或有小块, 小腹作胀, 舌淡苔薄脉弦。中药方用过期饮: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15g、赤芍10g、木香9g、木通9g、香附9g、莪术6g、肉桂5g。针取关元、气海、三阴交、针用泻法。
3 月经先后不定期:多以肝郁肾虚引起月经先后不定, 方用定经汤:当归30g、白芍30g、熟地15g、菟丝子30g、茯苓12g、淮山药12g、柴胡6g、荆芥6g。针灸方面取关元、三阴交、肾俞用补法, 取太冲用泻法。
临床上治疗月经不调, 最好嘱咐患者在月经来潮前1个星期开始来治疗, 连续3天, 如此坚持3个月, 疗效满意, 再加上平时身体、饮食调养, 多数患者月经周期都能趋于正常。
中药配合针灸 篇2
关键词 针灸 中药内服 周围性面瘫
面瘫也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相当于中医的“口僻”、“吊线风”,俗称“口眼歪斜”。一般认为其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外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根据病情处于不同阶段分为急性期(发病7天内),静止期(发病8~15天),恢复期(15天以后),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中医古典医籍《灵枢》记载:“卒口僻,急者目不合”,“口眼斜”为本病特征。其致病因素多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导致气血阻滞,经脉失养而发病[1];西医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2]。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且发病前大多数患者有外感风寒史。笔者采用以针刺为主配合中医艾条灸及内服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面瘫初起,不超过2周的容易治愈。病程越久治愈的机会愈少。病程过久的则形成倒错现象,看不出哪一侧是病侧,更觉难治。对初诊病人作下关试验,可知预后良否。其方法比较简便,即在患侧下关穴针刺,按正常穴位刺入而不能深刺者为阴证(-),能达到应刺的深度为阳症(+)易愈。不能深入的原因是因为上下颌骨有炎症导致领骨错位阻碍针不得入。还有双侧面瘫,面部肌肉弛缓,无表情,不能瞬目运动,全面部皮肤变形,就像戴假面具一样。双侧面瘫很少见,针灸治疗面瘫的甩针挂钩疗法效果较好。其法用六寸长针1支,从患侧颊车下方进针,先深后浅,能看见针在皮下前进以针尖上对口角至唇边为度,然后把针向一个方向旋捻,左手轻压针体部,隔腮看见针尖接近口吻时稍微用力拉针柄,则面皮皱成深纹数条,一拉一松,拉十余次让患者自己手捏针柄,初起的数次可愈。病程久的也有一定的效果。长针在皮肤表皮下刺入,沿皮横刺,难度较大,须经过反复练习,针到一定部位即停止前进而旋捻针柄,针尖挂住以后手提针柄向上提十余次,一提一松,然后留20分钟起针。以上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彭静山先生的甩針挂钩疗法。
资料与方法
共治疗80例,其中61例为门诊病人,19例住院病人,男42例,女38例。发病年龄特点:5~10岁占4例,11~19岁占17例,20~40岁占32例,40岁以上者27例。由此可见本病好发年龄段为20~40岁;病程最短者为1天,病程最长者为半年。
面瘫治疗原则:面瘫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留有面瘫后遗症)。治疗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⑴针刺治疗:取穴位采用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以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患病1周内为急性期,不宜强刺激,宜多针浅刺透穴并留针,1周以后行脉冲电针治疗。
取穴:主穴,①太阳、阳白;②地仓、颊车。
配穴:①下关、颧髎、翳风、合谷;②牵正、承浆、四白、外关。
治疗方法:合谷外关可取双侧,其余穴位取患侧,主穴使用长城牌KWD-2型全功能脉冲治疗仪,用疏密波治疗,每次40分钟;配学留针40分钟,1次/日,7次为1个疗程;两组穴位可以交替选用。然后行甩针挂钩疗法,不留针。
⑵艾条灸治疗方法:在针刺治疗留针时和电针治疗后的都可以采用艾条灸治疗,采用温针灸的方法,每次每个穴位灸2分钟左右,每个穴位患者感觉到热力顺针灸针下传即可。灸法在治疗中起到温通经络、行气和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并可以提高疗效。
⑶内服中药治疗:①基础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30g,桂枝15g,生姜15g,大枣10g,赤芍、川芎、当归各12g,地龙、僵蚕、白附子、钩藤各15g,白芷10g。②随症加减:兼风寒者加荆芥、防风、羌活各10g;兼目赤迎风流泪者加蝉蜕、菊花各10g;挟热者加银花、黄芩各10g,气血瘀阻者加桃仁、红花各10g,鸡血藤30g;气虚久病者加党参30g、大枣15g,兼面颊及耳后乳突痛者可加白芍、延胡索、茯苓各10g。③方法:水煎服,每2日1剂,3次/日,每次150ml,另取全蝎、蜈蚣、水蛭各6g,共同研磨分6等份分次吞服。患侧面肌稍能活动,应尽早开始功能训练和康复治疗,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辅以面肌按摩。治疗期间避免感受风寒,尤其患侧耳根部,要加强防护;防止眼部感染,可用眼镜,配合眼药水点眼,每日2~3次;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少烟酒;宜清淡忌辛辣食物,富营养饮食;面部可作按摩和热敷。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患侧面部无板滞疼痛及麻木感,能作皱眉、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眼睑能完全闭合,说笑时面部表情自然,口角无歪斜;②有效:患眼基本能闭合,无迎风流泪,无卡饭漏水等症状,面部无不适感,在鼓腮说笑时口角轻微歪斜;③无效:经治疗后仍感面部板滞不适,口角歪斜较明显,患眼露睛流泪。
结 果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临床观察 篇3
腰腿痛病因复杂, 有先天性的, 有创伤引起的, 有身体机能退变造成的, 还有一些内脏疾病也可表现为腰腿痛, 近年来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也可引起腰腿痛。损伤如骨折、脱位、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退变如骨质疏松, 腰椎管狭窄等;炎症如脊柱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神经炎、脊髓炎、尿路结石等;还有个别肿瘤也同样会引起腰腿痛。所以腰腿痛虽然不是大病, 但需引起重视。其各阶段表现也有差异, 在临床治疗时, 应从整体把握, 重视疾病间的相关性。此外更应该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 “证同治亦同, 证异治亦异”, 是非常重要的。腰腿痛的基本治则是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中医目前治疗腰腿痛有诸多方法, 近年来除了采用传统的口服汤药和体针外, 还采用了电针、耳针、水针、穴位埋线、小针刀、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5例患者, 男60例, 女105例, 年龄30岁~60岁, 病程3个月~2年。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
取穴以通络止痛为原则。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为治疗大法, 取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肾腧、大肠腧、膀胱腧、环跳、秩边、足三里、阳陵泉、绝谷为主穴交替使用, 取患侧, 相对固定[1]。原发性病例取三阴交、秩边、京骨、大钟、委中、阳陵泉、风市;继发性病例取L2~5华陀夹脊[2]。急性腰扭伤远道取穴比局部取穴重要, 可选的穴位有合谷、落枕、中渚、八邪、孔最、后溪、腰痛穴、悬钟穴。对坐骨神经痛, 根性的配肾腧、大肠腧、L3~5夹脊, 干性的足太阳型配殷门、委中、承山, 足少阳型配阳陵泉、绝骨。属寒湿盛者, 加丰隆、阴陵泉, 并可用艾条灸或温针;气滞血瘀加太冲、肝腧, 局部加火罐, 时间为10 min~15 min。体虚加关元、气海、足三里, 取患侧, 相对固定。手法:针刺加用电针治疗仪, 采用连续波或疏密波, 刺激强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宜, 每日1次, 每次20 min~40 min, 10 d为1个疗程。
1.2.2 内服中药
基础方药如下:熟地12 g、地龙15 g、续断15 g、杜仲20 g、川牛膝20 g、桃仁12 g、狗脊15 g、甘草6 g。寒甚者加附子、肉桂;痛甚者加乳香、川乌, 疼痛游走不定者加威灵仙、全蝎;瘀者加三七、桃仁、红花;兼气血虚者加党参、黄芪、鸡血藤、当归;肝肾亏虚者加淫羊藿、桑寄生、枸杞、锁阳、巴戟天。服法:每日1剂, 1 d 2次, 水煎服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优: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 功能完全恢复;良:腰腿痛症状消失, 但劳累后仍有疼痛, 功能部分恢复;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 优116例, 占70.30%;良40例, 占24.24%;无效9例, 占5.46%。
3 讨论
腰腿痛的机制不外乎是感受外邪, 肾虚精亏, 腰失所养而导致。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感受外邪的分类有寒湿腰痛, 瘀血腰痛, 以及湿热腰痛;内伤分类主要是肾阴虚和肾阳虚, 所以作为医者一定要牢记, 做到因人而异, 辨证论治, 对证下药, 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醒广大患者, 得了病不可怕, 关键是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锻炼, 即可很快恢复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5例腰腿痛患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经3个疗程的治疗, 优116例, 占70.30%;良40例, 占24.24%;无效9例, 占5.46%。结论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腰腿痛,中医治疗,针灸,中药
参考文献
[1]孙国杰.在阿尔及利亚用针刺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257例临床观察报告[J].湖北中医杂志, 1979, 13 (1) :56.
中药配合针灸 篇4
方法:采用浮针疗法配合针灸及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
结果:治愈37例,好转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6%。
结论:浮针配合针灸及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浮针针灸中药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6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維环破裂后髓核向方突出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症状。按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害的程度可分为3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法,非手术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约有80%~90%的患者经非手术疗法治疗后可收到良好效果,只有不超过10%的LIDP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循证医学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和推拿是治疗LIDP的有效方法,但其疗程长,治愈率较低。根据浮针理论,运用浮针疗法能克服以上不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起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自2011年5月~2012年4月,笔者用浮针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下是对治疗该病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来源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胶州市铺集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78例中,男28例,女50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长者22年,最短者10天,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突出或膨出。其中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中3、4腰椎突出或膨出的12例,4、5腰椎突出的38例,5骶1突出的28例。
2治疗方法
2.1浮针治疗。①取6号1次性浮针针具1~2个备用。②令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病痛范围内明确最痛点做标记,用力要由轻而重,搜寻范围由大而小,循序渐进。③确定进针点:在距离最痛点周围约6cm处为进针点。④将进针部位常规消毒,医者手指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取出浮针,右手持针,左手固定进针点皮肤,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25°角刺入,用力要适中,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略达肌层即可,然后右手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稍稍提起,使针尖勿深入。运针时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在整个进针过程中,右手感觉松软易进,病人没有酸麻痛胀感。否则就是针刺太深或太浅。⑤当针体完全进入皮下,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持针座,使针体做扇形扫散运动[2]。⑥留针15min,抽出针芯,用胶布固定软管座,使留于皮下的软套管不致脱落,针眼处用输液贴或消毒棉球敷盖,以防感染。
上述方法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2.2针灸治疗。
采用夹脊穴深刺加电针治疗[3],穴位常规消毒,取1.5寸毫针垂直进针至椎板后,遂改变针尖方向,向上下关节突内侧间隙方向缓进针,待患者产生向下放射感时停止进针,并把针身略上提,然后接电针仪,选择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min。
上述方法15日为1疗程。
2.3中药。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腰腿痛”范畴,由于外力伤及筋骨或肝肾气血不足,致瘀血内阻,气血运行失调或风寒外邪侵袭,客于经脉肌腠之中,阻滞气血经络,致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用自拟方:黄芪30克,当归15克,炒白芍20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牛膝15克,红花15克,川断15克,骨碎补12克,伸筋草12克,肉桂9克,木瓜15克,千年健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上方结合临床随证加减。功用:温补肝肾、强筋壮骨、益气活血、通络止痛,15日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疗效标准按胡有谷主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4]和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本组78例,治愈:病症体征消失,直腿抬高在70°以上,可恢复原工作的37例,占55.8%;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可参加工作的36例,占39.5%;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参加工作的5例,占4.7%,总有效率为93.6%。
4讨论
浮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皮部理论、近治原理、以痛为腧理论相关。要是因在皮下针刺,与皮肤的关系很密切,“肺合皮毛”且“肺朝百脉”,故从皮肤入手的治疗能促使经脉气血运行,将体内的病邪从皮肤驱除。皮肤是人体的门户,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路径,故浮针作用于皮下可疏通三条经脉经气,行气活血而止痛(此三条经脉包括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其相表里的足少阴肾经)。其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特别是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对于中长期治疗效果而言,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相同,但在短期止痛效果方面,浮针疗法较传统针灸疗法优,往往针入痛止。根据以上临床观察,浮针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副作用,对于痛点固定的患者尤为适宜。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样,多采取舒筋通络、通经止痛、补益肝肾的治疗原则,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是由于针刺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松解粘连,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增强肌肉的兴奋性,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
中药:黄芪、肉桂补气升阳,温通经脉;当归、红花、白芍、伸筋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制川乌、制草乌祛风湿、散寒;川断、骨碎补、木瓜、制狗脊补肝肾,强筋壮骨,活络;牛膝、千年健强筋壮骨,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奏补肝肾、强筋骨、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参考文献
[1]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629-646
[2]符仲华.浮针疗法速治软组织伤痛[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3~36;2003:122~124
[3]张倩如,程建东等.夹脊穴深刺加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预后判断.中国针灸,2004,24(4):226
中药配合针灸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4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为发病1~7 d内入院, 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全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标准[4];②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并排除有严重心肝肾并发症患者。
1.2 一般资料 45例为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入住我院患者。所有病例按入院顺序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重要配合针灸组45例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43~78岁, 平均60.7岁。对照组32例中男20例, 女12例, 年龄41~81岁, 平均60.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 病程, 和伴发疾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3 治疗与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即降颅压, 溶栓, 抗凝营养神经, 改善脑循环等常用甘露醇 (用法用量视病情而定) , 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 ml, 1次/d) , 肠溶阿司匹林 (100 mg, 1次/d) , 胞二磷胆碱 (0.5 g, 1次/d) 等合并有高血压病, 高血脂, 高血糖等则配合降压降脂降糖治疗, 使患者血糖基本恢复正常, 血压使其低于160/100 mm Hg, 以15天为1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灸和中药治疗。
①针灸处方:上肢取肩髃, 曲池, 手三里, 外关, 合谷, 下肢取环跳, 风市, 委中, 阳陵泉, 足三里, 绝骨, 若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可加百会, 人中, 承浆, 上关, 地仓透颊车, 阳白透鱼腰, 平补平泻手法;②中药选用益气活血以补阳还五汤加味组成药用黄芪60 g, 赤芍10 g, 川芎10 g, 地龙15 g, 桃仁6 g, 红花10 g, 归尾15 g, 三七10 g, 山桂10 g, 水煎服1剂/1d。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 分为基本痊愈: 神经功能缺损减少91%~100%, 病残程度0级;显效, 神经功能缺损减少46%~90%, 病残程度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8%~45%, 病残程度4~6级;无效: 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7%以下, 病残程度7级。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出力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讨论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病”范畴, 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是气虚血瘀, 是由于气虚推动血液运行无力, 以致血行迟滞瘀阻脑窍所致。而恢复期脑梗死因瘀阻日久耗伤正气, 气虚尤甚, 故此期治疗重在益气活血, 补阳还五汤为益气活血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剂。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以促血行, 归尾养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 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七、山楂活血化瘀, 地龙祛瘀通络。诸药合用气旺血行瘀祛络通则其病可愈。
取穴中合谷、曲池、足三里为阳明经穴,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古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阳明经穴可调气血以营养肢体与三阴交、委中、风市、环跳阳、陵泉等穴相配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头面部诸穴可舒筋通络, 有助于消除症状施以泻, 虚实症均可应用。在治疗中注意一般在强直性瘫痪多用写法, 在持缓性瘫痪中多用补法。
本病易留有后遗症, 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本病先防不可忽视《证治汇补·预防中风》篇说:“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 乃中风先兆, 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 远房帏调情志”认为年逾四旬以后阴气自半, 气血渐衰。如有中风先兆应在本病发病前加强防治, 一旦发病大多难以治疗, 且易留有后遗症, 往往不能短期恢复或完全恢复且有复中的可能。因此应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针灸,脑血栓
参考文献
[1]段富津.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99-225.
[2]刘桂梅.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体会.中国中医急症, 2006, 15 (3) :311.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69-279.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3.
中药配合针灸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男62例, 女28例;年龄20-64岁, 平均41.3岁;病程2个月至七年, 平均3.2年。其中根丛性坐骨神经痛64例, 干性坐骨神经痛26例;椎间盘突出58例, 合并椎管狭窄4例, 局部炎症12例, 梨状肌综合征8例, 糖尿病4例, 其他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 对照组4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经过X光、CT、MRI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1.2 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 排除标准:严重腰椎间盘脱出手术适应证, 腰椎结核, 椎管内肿瘤, 腰椎骨折后骨性椎管狭窄, 孕妇。
1.3 治疗方法与疗效标准:
1.3.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常规给予针灸治疗。主穴:大肠腧、腰夹脊、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配穴:腰痛为主 加肾俞 、腰阳关;臀髋部疼痛为主 加关元俞、承扶;大腿前外侧疼痛麻木 加风市、伏兔;小腿前外侧疼痛麻木 加阳陵泉、悬钟、昆仑;下肢后内侧疼痛 加承山、次髎。
患者取俯卧位, 严格皮肤消毒, 进针得气后, 尤其在环跳穴提插捻转使患者感到针感向下肢放散 (急性期患者用弹刮法替代) ;留针30 min, 1次/d, 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 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灸法:留针同时, 选用艾条, 将一端点燃, 对腰部诸穴及环跳穴、委中穴轮流施灸以温热不灼为度, 每次15 min。
治疗组在针炙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 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独活15 g, 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当归、白芍、熟地黄各10 g, 细辛6 g, 甘草6 g;临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随症加减。
1.3.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治愈:腰腿痛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 能恢复原工作。显效:腰腿痛减轻, 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治疗后疼痛、麻木明显减轻, 无活动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 结果
2组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症”, “腰腿痛”的范畴。《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载“肾气不足, 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 虚则受于风冷, 风冷与真气交争, 故腰脚痛。”中医认为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肾气不足、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或因腰部内挫、劳损、外伤, 损伤腰部筋脉致局部气血瘀滞;或久居湿地、汗出当风、风寒湿邪入侵、痹阻腰腿部、经络闭塞, “不通则痛”、从而产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临床上坐骨神经痛多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即由邻近组织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椎体、椎间盘或椎管内病变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以及糖尿病等引起。可见, 对坐骨神经痛病因的认识,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 正虚是发病的根本, 外邪、劳损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该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只是标。因此治疗上既要止痛治标, 也要扶正祛邪治本。
针灸是中医治疗腰腿疼痛传统方法。针法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特定腧穴, 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 扶正祛邪, 使淤阻的经络通畅, 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灸法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 改变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 使肌肉、韧带等组织松弛, 减轻疼痛。针法、灸法合用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的水肿及周围组织粘连, 缓解肌肉韧带的痉挛减轻疼痛、麻木, 达到“通则不痛”。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观察到针灸的作用更多偏重于缓解疼痛, 在短期内补肝肾, 益气血的扶正固本功能不足, 而针药结合相得益彰。
独活寄生汤源自《备急千金要方》, 以祛风湿, 止痹痛, 补肝肾, 益气血为主要功效;主治痹症日久, 肝肾两亏, 气血不足, 痰瘀交结, 寒湿凝滞, 闭阻经络而见腰腿冷痛, 酸重无力, 屈伸不利, 或麻木不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独活寄生汤有抗炎, 镇痛作用, 镇痛作用优于哌替啶, 抗炎作用也极其显著, 强度优于阿司匹林[3]。并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调节免疫平衡, 扩张血管, 改善循环的作用[4]。方中独活即为君药又为引经药, 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 与细辛共用温经止痛疏通经络, 配防风、秦艽祛风湿而舒筋;桑寄生配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熟地、赤芍、川芎、当归和营养血;党参、茯苓、肉桂、甘草益气扶脾;诸药合用达到驱邪扶正, 标本兼顾的目的。临床观察显示:针灸与中药配合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未发现药物过敏及中毒现象。
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 方法简单, 疗效确定, 无毒副作用, 在一般条件的医院都可以开展;针灸的穴位易于掌握, 中药在主方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辨证加减, 并且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体现真正的标本同治。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2.
[2]吴少祯, 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
[3]莫新明.独活寄生汤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中草药, 1992, 23 (3) :133-135.
中药配合针灸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就诊80例胃脘痛患者, 年龄22~65岁, 男45例, 女35例, 经检查明确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21例, 慢性胃炎14例, 消化性肠溃疡7例, 消化不良11例, 胃痉挛11例, 其他13例。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诊断标准, 若患者突然觉得胃脘部位出现疼痛症状, 且伴有一定程度的恶心、痞闷、暖气、嘈杂、胀满、泛酸以及呕吐等症状, 中医辨证为肝胃气滞、寒邪犯胃、胃热炽盛型。若患者消化道出现穿孔、癌变以及其他比较严重的症状, 以及4周内没有进行10次治疗患者均排出本次研究之外。
1.2 方法
对照组内服四逆散加味:柴胡9g、白芍9g、枳实9g、郁金9g、佛手9g, 栀子6g, 党参10g、砂仁3g、炙甘草9g。1剂/天, 划分为早晚2次服用。表现为口淡喜热饮, 小便清长, 伴眩晕, 疲乏, 肢冷麻痹, 症见面色苍白, 神疲气短, 舌淡白, 脉弦紧等患者选用小健中汤加味, 黄芪15g, 党参15g, 桂枝12g, 炙甘草9g, 生姜9g、大枣9g、当归9g, 水煎服, 1剂/天, 划分为早晚服用, 150m L/次。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内服中药的基础上, 对患者穴位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选用的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0.25mm×40, 直刺1~1.5寸, 得气后行捻转补泻, 再进行90°的捻转。为患者行针的频率为每分钟60次, 每次进行30s, 每10min左右就进行一次, 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 10次为一疗程。取穴:肝胃气滞、寒邪犯胃、胃热炽盛、食滞胃肠、瘀阻胃络等证型属实证, 宜散寒止痛、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取上脘、中脘、下脘、梁门、内关、梁丘、足三里、太冲;脾胃气虚、脾肾阳虚等证型属虚证, 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止痛, 取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寒邪犯胃、脾胃气虚、脾肾阳虚等证型脾俞、胃俞用温针灸。
另根据患者情况配合食补, 白玉簪12g、白及12g, 枪刀菜9g, 珍珠七6g, 鼠曲草6g。研磨成末, 纱布包先入锅, 大火煮30min, 药汁收存;米粥2开后入药汁再放入大枣、桂圆肉、核桃仁、花生、芝麻等。早晚分别服用1次。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疗效标准, 若患者胃脘部位的疼痛症状或其他临床表现均完全消失, 经过胃镜检查也显示为正常, 则判定为治愈;若患者胃脘部位的疼痛症状或其他临床表现有所缓解, 疼痛次数下降, 经过胃镜检查显示为好转, 则判定为好转;若患者的疼痛症状及其他临床表现没有任何改善, 经过胃镜检查, 也没有发现变化, 则判定为未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 疗效比较用Radit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 Radit分析, RA=0.5750, RB=0.4250, 标准组R=0.5000, χ2=2.3238, P=0.02014 (表1) 。
3 讨论
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为胃脘痛。胃脘痛多由心理郁结、暴饮暴食、过度劳累以及身体受寒等因素所致。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 虚实寒热均有, 肝胃气滞、寒邪犯胃、胃热炽盛等均为该病常见类型[1]。
针灸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 根据肝胃气滞、寒邪犯胃、胃热炽盛、食滞胃肠、瘀阻胃络等不同证型, 在理气、和胃、止痛的基础上, 分别采用行气、温中、散寒、清热、消积、化淤等相应治法, 故取上脘、中脘、下脘、梁门、内关、梁丘、足三里、太冲;脾胃气虚、脾肾阳虚等证型属虚证, 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止痛, 取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2]。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 通于少阳经, 少阳乃气机之枢纽, 针灸内关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 有宽胸理气和胃的功效;中脘为腑之会穴, 胃之募穴, 中脘、梁门、上脘均位于胃脘, 可疏理中焦气机、和胃健脾;足三里是胃之下合穴, “合治内腑”, 可升清降浊, 有调节脾胃之功能;脾俞、胃俞为脾胃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有健脾, 和胃作用, 是治疗脾胃气虚型胃脘痛的主要穴位;梁丘是胃经的郄穴, 主治急证、痛证, 胃脘痛属实者首选;太冲是肝经的原穴, 有疏理肝气、疏通气机、止痛的作用;针灸诸穴, 共凑健脾和胃, 调畅气机, 止痛之功[3,4]。
白玉簪, 味淡, 性寒, 有清热解毒之功能, 能治溃疡;枪刀菜, 性温无毒, 可疗胃脘痛, 鼠曲草味甘性平, 补中益气, 三药合奏标本同治之功。中药辨证治疗配合针灸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 疗程短, 无不良反应, 内服药与膳食合理搭配有助于患者腑脏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刺穴对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就诊8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联合针灸刺穴, 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中药内服并分别辅助食疗, 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 显效14例, 进步7例, 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8例, 显效12例, 进步14例, 无效6例, Ridit分析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刺穴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脘痛,针灸刺穴,中药内服
参考文献
[1]张耀平, 李德应.食疗配合三针六穴埋线法治疗胃脘痛90例[J].陕西中医, 2008, 11 (29) :1522-1524.
[2]余卫华, 符文彬, 战晓农, 等.电子艾灸仪和温和灸治疗胃脘痛的比较[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6 (34) :814-815.
[3]任婕, 杨万刚.针灸配合重要治疗胃脘痛[J].湖北中医杂志, 2001, 8 (23) :42-44.
中药配合针灸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急性期面瘫患者,患者均有发病突然、听觉障碍、鼻唇沟变浅、侧眼裂变大、口角歪斜以及额纹消失等症状,排除了其他原因造成面部神经麻痹的可能。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加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12~85岁,平均年龄(42.15±4.54)岁;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12~84岁,平均年龄(42.55±2.3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中药治疗,观察组在采取中药治疗的同时还进行针灸加刺络放血治疗。中药组方:全蝎、白附子以及僵蚕各20g。将这三味药放在一起研磨,平均分成30包,每天口服3包。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要结合毫针针刺治疗。选取穴位的原则是循经远端选穴位[1]。下关、攒竹、合谷、地仓、太冲、风池、阳百以及鱼腰为主穴位;人中、迎香、四白、承浆等为配穴位。刺法:选取直径为0.25mm,长度为25mm或40mm的毫针,浅刺与透刺相结合,一穴三针,于阳白、丝竹、攒竹、鱼腰穴位进行透刺;地仓透颊车,浅刺余穴[2]。以上穴位针刺完成后停留30min,加刺络放血治疗,分别选择耳尖、合谷穴位放血。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3]。
1.3 疗效标准
治愈:体征以及症状完全消失,同时露齿、闭眼以及鼓腮等动作正常;好转:体征以及症状基本消失,同时露齿、闭眼以及鼓腮等动作有所改善;无效:以上症状均未出现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n)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出现急性期面瘫与患者的遇冷刺激有关,面部神经血管限制以及面部神经水肿等导致面部神经压迫,影响反射性血管循环出现障碍最终引起局部的神经血管麻痹。在治疗当中选取正确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可以祛散风寒[4]。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穴位选择为循经远端选穴位[1]。下关、攒竹、合谷、地仓、太冲、风池、阳百以及鱼腰为主穴位;人中、迎香、四白、承浆等为配穴位。刺法:选取直径为0.25mm,长度为25mm或40mm的毫针,浅刺与透刺相结合,一穴三针,于阳白、丝竹、攒竹、鱼腰穴位进行透刺;地仓透颊车;与此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将20g全蝎、20g白附子以及20g僵蚕,放在一起进行研磨治疗,服用以上药物可以在短期内进行消毒、消肿化解内部淤血[5]。综上所述,中药配合针灸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期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楼志勇.温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53.
[2]梁修深.针灸配合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J].内科,2011,6(6):573-574.
[3]梁洁玲.刺络放血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65-66.
中药结合针灸治胃瘫 篇9
胃癌及各种腹部疾病的病人在接受手术后,经常会发生胃肠动力紊乱综合征。可导致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称为“胃排空延迟症”,即“胃瘫”。腹部肿瘤特别是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结肠癌等术后最易发生“胃瘫”。
呕吐为“胃瘫”的主要表现,日夜均可发生,一天一至数次。呕吐物常为宿食,一般不含胆汁。上腹饱胀和疼痛亦多见。腹痛可为钝痛、绞痛或烧灼痛。呕吐后症状可以暂时获得缓解。急性患者可致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患者则可有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严重或长期呕吐者,因胃酸和钾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引起碱中毒,并致手足抽搐。
治疗胃潴留的常规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给予少渣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输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对症治疗,给予胃复安、吗丁啉等促进胃动力药物。
中医治疗,根据手术后胃瘫病人的病情虚实,胃潴留时的舌象、脉象进行辨证施治。针灸采用补泻手法,选取曲池、内关、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10余个腧穴,并配合电针予以一定强度的刺激。在此基础上,针对病人的不同症状,辨证的分为脾胃瘀滞、胃气上逆、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多种证型,调配不同中药进行口服,改善胃瘫症状。
张先生经过针灸和中药汤剂治疗半个多月,胃气逐渐通畅,病、呕、胀症状也明显改善,顺利拔除胃肠减压管。终于在术后1个月,重新品尝到久违的饭莱。
中药配合针灸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年龄15~46岁。其中, 青春期36例, 生育期32例, 更年期52例。患病时间14 d~2年。失血量多是200 ml, 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1.2 治疗方法
患者采取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针刺加艾灸, 通调冲任, 理气活血, 以任脉、肝、脾、肾经为主。气海、血海、三阴交穴为主。气海位置脐下1.5寸, 直刺1寸, 艾条灸10 min;血海直刺1.0~1.5寸, 艾条灸3~5 min, 活血祛瘀, 理气调经;三阴交直刺1~1.5寸, 艾条灸5~10 min;肾俞直刺1寸, 艾条灸5 min;脾俞斜刺0.5寸, 艾条灸5 min。中药治疗以滋肾补肾为主, 基本方药:熟地黄、丹皮、云苓、山茱萸、党参、黄芪、益母草、川断、杜仲、阿胶、贯众炭、甘草。加减:内热重去党参, 黄芪加知母、元参;小腹坠痛者加桃仁、元胡、香附;出血量多加乌贼骨、煅牡蛎、白芍收敛固涩;气虚下陷者重用党参、黄芪、升麻益气升提。水煎服每日1剂, 分早晚2次服用。
1.3 诊断标准
出血来自宫腔, 月经周期紊乱, 先后不定期, 经量过多或淋漓不断。平均流血量200 ml左右, 经期延长, 行经10 d以上, 但能自行停止, 月经过频, 月经周期少于20 d。月经淋漓不断, 无周期性, 经量多少不一, 无器质性病变, 经诊断性刮宫后仍未净者。其血色鲜红或淡红, 经质稠或略稀, 无血块或血块少, 有腹痛或不痛等症状。经检查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1.4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阴道出血停止, 症状消失, 血色素恢复正常;显效: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 症状改善;无效:服用1个月后阴道出血不能控制, 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总治愈率达93.3%, 见表1。
3 典型病例
患者, 38岁, G3P1C1。因经期劳累过度, 月经量多约200 ml, 经期延长9~12 d, 经多处治疗用药1年多, 收效甚微。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既往肌肉注射三合激素、甲睾酮片, 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 应用己烯雌酚、黄体酮等药物, 效果不佳。来诊时, 症见面色黄白, 两颧潮红, 心慌气短, 腰肌酸软无力, 小便黄量少, 大便干, 舌红无苔, 脉细无力。月经周期14~20 d, 流血时多时少, 色红, 持续30 d左右, 淋漓不断, 血色素7 g。证属肾虚气阴两伤, 热扰冲任而致, 给予针刺配合中药治疗。 (1) 针刺第1次:气海、三阴交、肾俞, 艾灸5~10 min。第2次:血海、脾俞、足三里, 艾灸5 min。第3次:气海、三阴交, 艾条灸5~15 min。每日1次针刺加艾灸。 (2) 中药:黄芪30 g, 当归15 g, 知母10 g, 枸杞15 g, 太子参15 g, 黄柏15 g, 丹皮15 g, 山药15 g, 贯众炭15 g, 山芋肉15 g, 首乌10 g。水煎服, 每日1剂, 连服6剂。加之嘱饮食调养后, 患者面色红润有光泽, 二便正常, 口干舌燥大减, 舌质正常。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 停针刺加艾灸, 中药按上方去知母、黄柏, 加川断10 g, 阿胶15 g, 炒杜仲15 g。连续服用3剂后, 经血已净。诸症全消, 血色素11 g, 随访8个月, 月经正常。
4 讨论
肾虚是致病之本, 肾之阴阳, 平衡协调维持机体的正常, 若肾气虚, 气阴两伤, 精血耗损, 而致冲任失调, 阴虚血热, 热迫经血。故经非时妄行或经过多, 淋漓不断。结合临床症状认为虚热兼夹者多, 针刺配合艾灸, 气海通调任脉, 温固下元;血海活血祛瘀, 理气调经;三阴交调和脾胃, 分利湿热;肾俞培补肾气、强健胺脊;足三里扶正培元。健脾和胃;脾俞健脾利湿, 和胃调中。相互配穴效果颇佳;阿胶、枸杞填精益髓;黄芪、太子参、川断、杜仲温阳益气, 调冲任脉;黄柏、贯众炭, 清虚热止血。诸药合用具有滋阴、益气固冲之功效。针灸加药相互协调, 具有改善内分泌失调的功效[2]。笔者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1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 经上方治疗后, 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晓智, 黎仲镒, 彭庆, 等.针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26例的随机对照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 (4)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