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配合

2024-07-25

护理配合(共12篇)

护理配合 篇1

麻醉学是医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手术麻醉的应用对于术中消除患者的疼痛、手术效果的好坏、时间长短及手术质量, 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 麻醉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

1 麻醉前的护理配合

1.1 核对并记录手术资料

患者入手术室后, 巡回护士要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资料,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历号、手术名称及部位等情况, 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并将相关资料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确保及时、准确。

1.2 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手术部位决定静脉穿刺的部位, 尽量避开手术部位。如果是上肢、胸腹部手术, 则选择下肢静脉;如果是下肢手术, 则选择上肢静脉。除局麻手术外, 均使用18G、20G的套管针, 必要时连接输液三通, 便于术中给药。妥善固定, 以防摆体位时松脱。

2 麻醉中的护理配合

2.1 根据麻醉方式和术式, 合理摆放患者体位,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

2.1.1 气管插管全麻时, 患者应取平卧位, 去枕, 头向后仰, 肩部抬高。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准备好用品, 如插管用物、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急救药品等, 必要时协助麻醉医生面罩给氧。

2.1.2 椎管内麻醉时, 患者应取侧卧位, 即患者背部靠近手术床边缘, 头尽量前屈, 双腿弯曲, 双手抱住屈膝, 使背部尽量向后弓, 显露椎间隙。护士站在患者腹侧, 协助固定穿刺部位, 告诉患者穿刺时稍有疼痛和不适感, 属正常现象;不能咳嗽, 控制不住时要先告知麻醉医生;更不能随意移动身体, 以免损伤神经或断针。同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呼吸、脉搏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医生。

2.1.3 局麻时患者神志清醒, 更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巡回护士应态度和蔼, 适时与患者交谈, 分散其注意力, 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要给予合理的解释。必要时为患者按摩受压部位, 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 使手术顺利完成。

2.2 注意患者保暖

手术越大, 手术时间越长, 麻醉药的用量越大, 输液量也越多, 患者体温降低的可能性和降低的幅度就越大。所以, 我们应注意患者术中保暖。首先, 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半小时, 将手术间的空调调至24℃~26℃;等待麻醉期间, 应加盖毛毯, 并在手术床上加垫电热毯, 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电热毯温度。其次, 静脉输注的液体予以加温, 有体腔冲洗时, 应将无菌生理盐水加热至35~40℃再使用, 以防体热散失。

3 麻醉的术后护理

3.1 全麻的术后护理

3.1.1 全麻术后药物不能很快吸收, 亦或术中应用量过大, 会导致患者延缓苏醒。将患者取去枕平卧位, 置入口咽或鼻咽导管, 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 应取头低位, 并将头偏向一侧, 呕吐物可以从口角流出或吸除, 要注意口腔护理。

3.1.2 按医嘱给予麻醉拮抗剂, 使患者尽早苏醒, 协助排痰, 可减少肺部并发症。使用电热毯, 加盖毛毯, 为患者保暖。

3.1.3 及时有效的进行吸氧, 改善呼吸状态, 密切观察循环状态, 除测量血压、脉搏外, 还要观察口唇、指端色泽, 以判断是否缺氧。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根据病情掌握输血、输液的速度和量。

3.1.4 因全麻对体温调节中枢有影响, 所以患者体温常随环境温度变化, 特别是小儿和老年患者表现明显, 手术后应给予保温并防止高热。

3.2 椎管内麻醉的术后护理[1]

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注意循环系统的变化, 监测血压、脉搏并做好记录, 对于麻醉平面较高的患者, 还需注意观察呼吸。

3.2.1 麻醉作用尚未消失前, 应取平卧位, 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也应避免突然变换体位而引起的血压变化。

3.2.2 术后应去枕平卧6 h, 防止脑脊液外溢, 避免头痛;静脉补液也可减少术后头痛。

3.2.3 术后如有恶心、呕吐症状, 可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症状可以缓解。还要注意防止麻醉穿刺点的感染。

由此可见, 手术结束并不等于麻醉结束, 麻药仍需作用一段时间, 护士需要详细观察病情, 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技术, 才能保证护理质量, 使麻醉顺利, 手术成功。

摘要:目的 解除手术患者紧张、恐惧的心里, 使患者配合麻醉医生, 达到取得良好麻醉效果的目的。方法 护理人员针对麻醉前、麻醉中及术后的不同护理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相应的护理配合, 使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 是麻醉顺利、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麻醉,患者,护理配合

参考文献

[1]张新萍, 郭海平.药学监护与临床.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6, 16 (10) :469.

护理配合 篇2

【摘要】目的 总结新生儿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新生儿手术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术前注意查对,手术过程中严格各项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尽力缩减手术时间是确保手术安全完成的保证。

【关键词】新生儿;手术;护理

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解剖、生理与病理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宜能力及对手手术打击的耐[1]受力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要求很高,必须细心、科学、合理。

现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新生儿手术进行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新生儿手术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出生日龄3~28 d,体重1500~3300g。食管裂孔疝1例,食道闭锁1例,胎粪性腹膜炎1例,肠套叠5例,先天性幽门肥厚13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0例,先天性背部巨大脑脊膜膨出2例,肛门阴道漏5例,先天性消化道漏2例。13例患儿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11例合并肺炎;2例合并两种以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最长4 h短1.5 h。麻醉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合并吸入复合麻醉。 2护理方法 2.1术前准备

2.1.1开放两路静脉,留置胃管、尿管,手术床备电热毯,备吸痰器,插管用具,给氧装备,安放体束缚带和夹板,手术用的各类无菌包。

2.1.2手术用物准备

应先了解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和手术部位及患儿发育情况准备,小儿器械要尽可能符合小儿脏器大小及解剖组织学特点,尽可能选择精巧器械,要有特制小儿麻醉设备、辅料的尺寸也应根据年龄特征大小和患儿具体情况及手术部位选择。2.2术中护理 2.2.1体位的摆放

新生儿体重小,再加上手术时间长,所以体位的摆放很重要,既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又要注意循环系统功能不受影响,还要充分暴露手术野。不论何种体位都要患儿舒服,在骨头和关节处我们有特制的四头绷带固定,以免手术中体位变动。2.2.2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手术一般都插管全麻,呼吸机或手动控制呼吸。由于辅料大,患儿一般在被完全覆盖,所以患儿胸口或背部常固定一个听诊器,随时听诊双肺。术中用过的器械及时收回,以免过多压在患儿身上,影响患儿呼吸。2.2.3输液观察

[2]新生儿液体要求比较准确,一般用微量泵泵入,根据患儿血压和出入量,随时调整速度。液体必须通畅,一般选择头皮或四肢静脉。小儿穿刺部位手术铺单后被覆盖,必须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外漏及阻塞,并给予弹力绷带固定,确保静脉畅通,手术顺利。

2.2.4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新生儿安静时心率110~114次/分,血压60-70/40-50mmHg,血容量为体重的10%。小儿心率的变化是判断术中失血量的指标,术中失血﹥10%时,患儿心率即出现变化。若心率增快表示出于代偿期,过快表示出于失代偿期,必要时可以输血补充血容量。2.2.5注意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对外界的温度变化不以适应,到手术室后又脱离保温箱,所以注意保暖,防止手术后肺炎。手术间温度在24~26C,湿度在50~60%,进行各种操作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术中体腔内冲洗洗液必须是温盐水。保温毯温度保持在28~32C,因为保温毯是是持续恒温,保持患儿体温不降低。2.2.6心里护理

患儿对手术室有陌生感、恐惧感。要求我们从至始至终都要关心、爱护、要发扬母爱的温柔,减少哭闹,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待患儿呼吸,循环稳定后,送回病房。途中用婴儿保温转运车,备氧气、插管用具等。将患儿头偏向一侧,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保证患儿的安全,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3结果

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4讨论

4.1提高手术室人员业务素质

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护士娴熟的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专业医学护理知识和技巧以及急救知识,更强调对疾病系统认识,还应掌握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器械、设备使用和管理。手术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常常会出现波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趁着果断地救护和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手术室护士必的素质。4.2注意事项

新生儿长相相似,一定要身份核对,腕带识别。小儿皮肤比较娇嫩,易损伤,在静脉穿刺和体位固定时,一定要动作轻柔,防止人为损失。电极板要贴好,皮肤不能与金属接触,防止灼伤。

4.3尽力缩短手术时间

[5][4]

[3]小儿对手术的应激性较差,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所以护士要非常熟悉手术步骤和解剖层次,配合时思想要高度集中,传递无误,要有预见性的做好服务。巡回护士在协助麻醉师、摆放体位、建立静脉通道也要做到动作迅速、敏捷。5小结

由于小儿发病特点与成人不同,多以急症和直接威胁生命的先天性疾病入院手术,病情变化快,手术的危险性也较大,在手术配合上绝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护理工作是手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手术过程中严格各项规程,对基础护理技术技艺求精,特别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进展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做到镇静,分秒必争,尽量避免各项意外发生。参考文献

儿童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88-01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组织器官的构造和功能,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对疾病和外界刺激反应也有显著的差别。儿童手术护理配合既有与成人手术常规护理的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现将手术室配合儿童外科手术40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年9月~2008年8月间,我院手术室共配合儿外科手术40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皮肤囊肿切除术11例,腹股沟斜疝9例,阑尾炎8例,睾丸鞘膜积液4例,肠套叠4例,斜视行矫正术4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护士应熟悉儿童的心理特点,术前熟悉病情,了解手术过程。于术前一日访视患者,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及有关情况,与其沟通以增加熟悉感,并尽量解除父母的疑虑,密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缩短手术婴幼儿与母亲分离时间。护士要有亲切的言语,耐心、细致的护理,使患儿有一温暖、安全、踏实感,从而渡过手术。

2.2术前准备:准备好手术中所用物品,如抢救药品、氧气、吸引器、电刀、吸痰管等。由于儿童组织和器官较细嫩,手术野较小,应选择较精细的血管钳和手术刀、剪,腹部手术选择较窄的腹腔拉钩,各种造瘘管,引流管应选细而质地较柔性能优良的乳胶管,以防止损伤体腔脏器。调节手术间的湿温度,因儿童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手术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4~26℃,湿度在55%~60%,以防止术中散热过多而体温下降,影响呼吸功能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2.3呼吸道通畅护理:儿童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术前禁食4~6h,婴儿禁止喂奶4h,术前2h禁止喂水。常规准备吸引器并调试好,使其压力维持在10kPa,儿童鼻腔、咽喉狭小,黏膜柔软、纤细,但血供丰富,纤毛运动较差,所以易受感染,也易引起阻塞,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4循環系统的观察:时刻注意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对于失血较多的手术,应术前备血,做到及时输血,防止休克。儿童一般出血量>10%易发生心力衰竭,导致休克。一般1岁以上儿童收缩压低于85mmHg,脉压<30mmHg为轻度休克,收缩压60~85mmHg为中度休克,低于60mmHg为重度休克。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1]。

2.5严格查对制度:患儿进入手术室要严格查对制度,检查患儿所住科室、姓名、床号、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是否完善,详细询问术前用药、皮试,配合及皮肤准备情况,禁食时间及胃肠减压情况,以防禁食不好而发生麻醉中呕吐窒息。

2.6出人量的观察:术中注意观察尿量以及颜色的变化,准确掌握患儿的情况。应测定每小时尿量,正常尿量为1~2ml/(kg•h)。儿童尿量>20ml/h,婴儿尿量>10ml/h,提示肾功能正常。精确计算失血量:新生儿血容量为体重10%,2~3岁为8%,出血量>10%易导致心力衰竭,一个新生儿出血30ml占血容量的10%,所以在儿童手术时必须精确计算失血量,做到及时输血,防止休克。估计失血比较多的儿童手术,应在切皮肤之前备好血[1]。

2.7儿童手术体位的放置:体位的放置既要保证手术野充分暴露,维持原位不移动,又能使病人感觉舒适,不影响呼吸循环的正常活动。儿童皮肤柔嫩,所以血压表术带不要过紧,里面放好衬垫,不压伤患儿。固定好患儿的体位。因儿童皮肤细嫩,又躁动不安,不易配合,因此固定体位时约束带应松紧适宜,尽量固定牢固一些,局部要衬棉垫,避免挤压伤,并注意保持呼吸通畅。儿童不舒适或感觉难受不善于表达,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全靠医护人员的感觉给以舒适的体位。

2.8术中配合:操作应轻柔,由于小儿组织较嫩,器官较小,操作必须轻柔细致,器械要轻拿轻放,切勿粗暴,用过的器械要及时收回,以免过重的器械压在患儿身上影响呼吸及循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由于小儿各种调节技能尚不完善,对疾病,麻醉及手术的耐受较差,所以手术时间不宜过长。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对术中用物特别是特殊用物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影响手术的进程。洗手护士要思维集中,动作敏捷,尽量简化手术步骤。巡回护士在进行各项工作时要技术娴熟,行动迅速,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以缩短手术时间。

2.9儿童术中输液、输血的管理:穿刺部位的选择,根据年龄及手术部位决定穿刺部位。头颈部手术,应尽量把输液放在下肢足背静脉。胸腹部、下肢手术选上肢静脉,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好选头皮静脉。输液针的选择,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静脉粗细以及手术的大小而定。输液速度的调节,输血一般以等量输血为原则,即出多少补多少,输液要求输入量尽量准确,速度以每小时7~10ml/kg为宜。静脉输液的观察,术中止血护士要经常观察外渗、外漏或阻塞。静脉通路是抢救输液、输血、给药的重要途径,所以一定要保持通畅的输液途径。

2.10术后护理:手术完毕,护送患儿回病房,并向病房护士交待手术情况,术中患儿病情变化情况,手术中用药,输血、输液情况及麻醉后注意事项,交接各种引流管等,并向患儿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和血压。早期镇静,以减少吻合口的水肿,以增加回流量。严格控制液体量,注意保暖。

3小结

胸腔穿刺术的护理配合与护理 篇4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积液,脓胸,胸腔穿刺术,护理

胸腔穿刺术是自胸腔内抽取积液或积气的操作。胸腔穿刺术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诊疗技术操作, 也是医护配合完成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胸腔积液性质不明, 抽取积液检查, 协助病因诊断;胸腔内大量积液或气胸, 排除积液或积气, 以缓解压迫症状, 避免胸膜粘连增厚;脓胸抽脓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1]。胸腔穿刺术易导致胸膜变态反应、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影响穿刺成功率。我科2009年2月—2009年8月对进行胸腔穿刺术的28例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8例病人为2009年2月—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 其中男16例, 女12例;年龄16岁~76岁 (56.6岁±12.53岁) ;自发性气胸8例, 诊断性穿刺12例, 胸腔积液穿刺抽胸腔积液7例, 脓胸抽脓灌洗治疗1例。28例病人均符合胸腔穿刺术适应证。

1.2 操作方法

抽液时病人反坐在靠背椅上, 面向椅背, 椅背上放一薄枕, 双手平放在椅背薄枕上, 头部伏于前臂上, 病重者可用半坐式, 病人上肢弯曲, 手置头后, 露出穿刺部位, 抽气时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常规消毒皮肤, 抽吸麻醉药行局部麻醉, 术者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 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部麻醉处沿下位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胸壁直达胸膜。连接注射器, 在他人协助下抽取胸腔积液或气体穿刺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脏层胸膜, 并注意保持密闭, 防止发生气胸。术毕拔出穿刺针, 再次消毒穿刺点后覆盖无菌敷料, 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盖上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 嘱病人卧床休息。

1.3 结果

28例病人在医护密切配合下行胸腔穿刺术, 并在最短时间内一次穿刺成功, 胸腔穿刺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护理评估

首先了解病人病情, 评估病人精神及意识状态, 穿刺前应询问病人进食情况。临床实践证明, 空腹穿刺比进食后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病人处于饥饿状态, 容易造成心悸等不适[2]。评估病人有无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严重肺结核、肺气肿等禁忌证[3]。监测病人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情况, 了解凝血时间。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保持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 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病人对穿刺过程不了解, 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因此, 在穿刺前1 d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病人行胸腔穿刺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并指导病人如何配合及如何以非言语方式表达其需要。并向病人及家属讲明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病人的恐惧心理, 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良好配合。胸腔穿刺术属于有创性操作, 术前应确认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1.2 术前物品及药品准备

备好氧气、各种抢救药品及物品、心电监护仪等。胸腔穿刺包针栓接有胶管的胸腔穿刺针、5mL和50 mL注射器各2支、7号和9号针头、血管钳、孔巾、纱布。药物包括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肝素。无菌手套l副、消毒物品1套、胶布和敷贴、无菌试管、量杯、载玻片。另外, 治疗气胸者还需准备气胸箱。

2.1.3 病人的准备

操作前根据需要给病人行胸部X线检查或胸腔B超定位检查, 指导病人练习穿刺体位, 并告知病人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穿刺体位, 不要随意活动, 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以免损伤胸膜或肺组织, 必要时给予镇咳药。注意穿刺部位皮肤的清洁, 询问病人既往是否用过利多卡因、有无过敏史, 必要时做好普鲁卡因皮试。

2.2 术中配合

调节室温, 避免病人着凉, 屏风遮挡病人, 协助病人摆好体位, 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 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麻醉深达壁层胸膜, 麻醉后等1 min~2 min再开始抽液, 进针要在肋骨上缘, 防止损伤肺、心脏等。穿刺及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可握住病人的手, 进行非语言安慰。同时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防止病人过度紧张而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现病人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心悸、出冷汗、阵发性咳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 协助病人平卧, 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 mL~0.5 mL。每次放液抽气均不能过多、过快。防止抽吸过多、过快使胸腔内压骤然下降, 发生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障碍、纵隔移位等意外。胸腔抽液首次不超过6 00 mL, 以后每次不超过1 000 mL。如胸腔穿刺是为了明确诊断, 抽液50 mL~100 mL置入无菌试管送检, 如治疗需要, 抽液及抽气后可注射药物。每次分离注射器前应将穿刺针尾端的橡皮管及时夹闭, 避免气体进入。气胸病人抽气治疗时, 当穿刺针进入胸腔有气体逸出时, 将针头尾端橡皮管与气胸箱的抽气孔连接, 打开抽气开关, 利用其左右的液体流动将胸腔内气体抽出与病人胸腔连接的导管必须与气胸箱抽气孔连接, 否则不但抽不出胸腔内的气体, 反而将气体注入胸腔内。操作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晕、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汗、刺激性干咳, 甚至晕倒等胸膜反应。每次分离注射器前应将穿刺针尾端的橡皮管及时夹闭, 避免气体进入。

2.3 术后护理

穿刺完毕后即以指压迫穿刺点3 min~5 min, 随后涂上聚维酮碘 (碘伏) , 用无菌纱布覆盖, 蝶形胶布固定;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 嘱其卧床休息3 h~4 h, 24 h后方可洗澡, 以免穿刺部位感染。鼓励病人深呼吸, 促进肺膨胀。记录穿刺的时间、抽液及抽气的量、胸腔积液的颜色以及病人在术中的状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穿刺部位如有无红、肿、热、痛、体温升高、渗血、渗液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4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4.1 胸膜反应

多见于精神紧张的病人, 一旦发现病人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胸闷、胸壁剧痛等, 或连续咳嗽、气促及咳泡沫痰等征象, 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将病人平卧或置于仰卧头低位, 给予对症处理, 多数情况下可自行缓解。如果病人症状仍不缓解可给予0.1%肾上腺素0.3 mL~0.5 mL皮下注射。如病人有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及血压下降等血管迷走神经兴奋的表现, 可采用阿托品0.5 mg~1.0 mg肌肉注射。

2.4.2 复张性肺水肿

严重胸腔积液的病人经大量抽液后, 肺组织迅速复张导致单侧肺水肿, 多发生于肺复张后l h内, 最迟不超过24 h。表现为抽液后立即出现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烦躁不安、眩晕及心悸等, 继之咳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有时伴有发热、恶心或呕吐,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昏迷。体格检查可发现病侧肺野布满湿啰音、呼吸频率加快、心动过速等。应立即给氧纠正低氧血症, 湿化瓶内用50%乙醇去泡沫。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补充液体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等。

3 体会

胸腔穿刺术在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大多数病人对其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及认识, 一时难以接受。通过对胸腔穿刺的病人实施认知、心理、评估及行为等护理干预, 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术中疼痛,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在术前应对病人做好护理评估, 了解病人的病情, 做好心理护理;准备好术前物品及药物, 并根据需要给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及抢救准备;熟悉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以及每个医师的操作特点;术中沉着冷静, 反应敏捷, 密切监测病情, 准确迅速及时配合医师, 是穿刺成功的保证, 也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对胸腔穿刺病人实施护理, 责任护士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 能够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而且需反复多次为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让病人真正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病人对诊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

[2]郑海英.胸腔穿刺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2 (17) :6.

ERCP及EST手术护理配合 篇5

摘要:目的 探讨ERCP及EST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47例ERCP手术配合过程,总结其中配合要点。结果 247例手术中手术成功232例,成功率93.9%。结论 ERCP及EST是治疗胆管及胰管手术的重要方法,护士熟悉配合程序及各种配合技巧,可缩短操作时间和提高操作成功率。

关键词:ERCP;EST;护理配合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是诊断和治疗胆管疾病简单易行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回复快、住院时间短、可重复性、治疗肯定等优点[1]。同时ERCP是具有高风险、技术操作要求高,除需操作熟练的医师还要有受过专训练的内镜护士密切配合。我院在2013年全年共开展此类手术247例,其中成功232例。现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47例,其中男102例,女145例,年龄56~84岁,平均65岁。247例中胆总管结石146例,胆管癌伴胆总管结石14例,梗阻性胆管炎62例,胆道蛔虫2例,胰腺肿瘤18例,胆管结石并发胰腺炎5例。

1.2方法 患者先取左侧卧位,将十二肠镜经上消化道到达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患者改俯卧位,经活检孔道插入三腔乳头切开刀及导丝,在X线显影下导丝达到胆管或胰管,注入造影剂碘普罗胺或欧乃派克进行显影从而直接观察胰腺胆囊、胆管、肝管有无病变。根据显影情况进行治疗,方法有①通过放置鼻胆管和内支架,达到胆管或胰管引流;②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③十二指肠乳头及胆道狭窄段扩张术及内镜下球型或柱状气囊扩张;④利用取石篮结石及胆泥取出术。

2护理配合2.1术前护理

2.1.1仪器准备 术前备好显示器十二指肠镜、三腔乳头切开刀、亲水斑马导丝、球形气囊、柱状扩张气囊、压力注射器等,根据情况准备不同规格的内支架、鼻胆引流管、取石网篮,备好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监护仪,还应备好抢救药品,碘伏、造影剂,肾上腺素、654-

2、杜冷丁等。

2.1.2患者准备 术前禁食、禁水12 h,行碘过敏试验,避免佩戴首饰、穿金属纽扣的衣服、穿着不宜太厚,有假牙应取出,术晨穿手术衣,排空大小便。指导患者适应俯卧位,以鼻吸气,口腔缓慢呼出。术前30min遵医嘱肌注654-

2、杜冷丁,安定等。术前10min口服达克罗宁胶浆一支。

2.2术中护理

2.2.1进镜配合 术中患者先取侧卧位,将十二肠镜经上消化道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协助患者俯卧位,部分患者会出现不配合症状如:躁动,恶心,屏气,手拔内镜或口圈脱出,咬住内镜等,应暂停操作,告知患者放松,给予心里指导,并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坠床。术中出现胃肠道反应较大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追加抑制肠蠕动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2.2操作配合 当术者将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开口处时,护士应根据乳头的形态、大小选择乳头切开刀的型号,对于特小的乳头,一般选择前端较细的造影管,对于开较大的乳头,可直接送入乳头切开刀。将已准备好的造影导管(或乳头切开刀)交于术者,注意勿打折,导管送出内镜前端后,用稀释好的造影剂将导管充满,术者将导管插入胆管后,护士在X线监视下可缓慢推注造影剂进行造影,如胰管显影则停止推药,并尽可能将胰管内造影剂吸出,以免胰管内压力过高导致胰腺炎,如胆管显影,药量可适当加大,使胆管显影更充分。发现结石后,在X线监视下,护士左手持导管尾部Y形接头.右手拇指和示指采用“捻线”的方法送人导丝,并根据术者的要求不断调整导丝的位置,直至送达合适位置[2]。此时注意观察显示屏导丝位置情况,防止导丝脱落在乳头外。再次确认导丝在胆管内后,医师选择好切开位置,切开点通常选择在11~12点方向[3]。护士将高频电导线与电切刀接好,轻轻收紧切开钢丝,根据结石大小,切开长度为0.5~1cm,选择电流凝、切指数为35w。切开时,护士一定要注意手中切开刀钢丝的松紧度,慢慢增加力度,太松将切开无力,太紧将立即形成大切口,会引起出血、穿孔等。切开成功后将网篮交于术者,在x线监视下术者将网篮送过结石后,将取石网篮张开,上、下抖动网篮,将结石抓取入网篮中,然后慢慢收紧网篮,将结石从胆管内拉出至十二指肠后,松开取石篮,使结石从网篮中脱出,掉入十二指肠。对于结石较大需碎石者,可送人碎石篮,然后进行碎石,将结石与碎石篮一起拉至乳头外,对于细小的结石.可用气囊导管插到结石的上方,然后充气清扫结石。探查胆总管结石取尽后,均放置鼻胆管引流,即沿引导丝插入鼻胆管,并送达合适部位,在X线监视下保持鼻胆管位置不变,逐步退出内镜,将鼻胆管末端用导尿管自鼻孔引出并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保持通畅[4]。

3体会

3.1 ERCP治疗时患者神志清楚,操作时患者紧盯屏幕会引起精神紧张,呼吸急促、肠蠕动加快,从而影响操作,我们耐心与患者做好沟通,教其放松技巧,避免过度紧张。同时熟悉配合程序及各种配合技巧,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和提高操作成功率。

3.2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患者用柱状扩张球囊扩张时,压力应缓慢逐步加大,注意观察患者反应,以免撕裂乳头。术前周密的准备工作是内镜治疗的前提,术中密切观察,同医生熟练的配合是ERCP治疗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篇6

关键词:超声造影 声诺维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2-02

声诺维作为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在超声造影中广泛应用,能明显提高血流回波率和信噪比。下面对我科应用声诺维超声造影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自2009年6月—2012年5月共183例肝脏疾病患者,男121例,女62例,年龄23岁—72岁,造影前常规超声无法明确诊断。

1.2 仪器和方法。采用Sequoia-51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4C1探头。Bracco公司生产的造影剂声诺维,本品为白色冻干粉末,每瓶含量25mg,可释放六氟化硫气体微泡59mg。六氟化硫为一种惰性无毒气体随呼出的气体排出。使用前用5ml生理盐水溶解振荡混匀。肝脏超声造影剂量为2.4ml经上肢静脉2-3秒快速注射,继而用5ml生理盐水冲管。造影前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数目及回声特点,然后使用造影技术重点观察病灶及邻近区域的灌注及回声强度变化。

2 护理

2.1 检查前。

2.1.1 環境准备。操作室在检查前环境清洁,1∶100施康消毒地面,开窗通风,减少不必要人员走动。

2.1.2 物品准备。声诺维一支(内含20G留置针和5ML注射器各一副)、生理盐水100ml、三通一个、5ML注射器一副、一次性留置针敷贴一张、常规抢救物品。

2.1.3 健康宣教。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新技术,病人对此不甚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紧张和焦虑。特别是在目前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年轻化,根据病人年龄和所处的社会角色不同给以解释和安慰[2]。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检查,操作中得以很好配合。

2.1.4 病人准备。嘱病人排空小便,在操作时勿讲话咳嗽随意改变体位。并指导病人进行呼吸配合。有重度肺高压、未控制的系统高血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禁忌使用声诺维。

2.2 检查中。

2.2.1 体位。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以能充分显示病灶部位为目的。通常以仰卧位和侧卧位为多。

2.2.2 建立静脉通路。选择相对粗直、无静脉瓣、有弹性、充盈度高、易于固定的静脉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通常以肘正中为佳。且穿刺左手为宜,利于造影中配合。穿刺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3]。穿刺成功后连接三通。

2.2.3 配药。严格按照声诺维流程图进行配液。①打开配液穿刺器盖子,顺时针旋转,将吸好5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到配液穿刺器上。②取下药瓶上的塑料弹盖。将药瓶滑进透明套管内并用劲压使瓶子固定在特定位置。③推动活塞杆将注射器内5ml生理盐水推入瓶中。④剧烈震荡20秒使瓶中药业混合均匀。⑤将整个系统倒置准备抽取所需声诺维入注射器中。制成的混悬液应在6小时内使用,在使用之前应振摇瓶子使微泡重新均匀分散,抽吸至注射器立即使用。

2.2.4 注射。把抽吸好的2.4ml声诺维连接在三通上与留置针相通在同一端,另一端5ml生理盐水注射器,听从超声医生口令,在3秒内护士立即将药液注入患者体内,随后将另一端5ml生理盐水快速推入。造影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有无外渗,嘱病人勿移动身体。

2.3 检查后。

2.3.1 不良反应观察。医生在观察显影效果同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注入药液后全身有无头痛、恶心、视觉模糊、背痛、胸痛、腹痛、皮疹红斑、全身虚弱,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灼热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以便做好相应对症处理。这183例病人中无一列不良反应发生。

2.3.2 病人处置。通常造影时间为5-10分钟,根据造影医生要求检查结束后方可拔除留置针,并在观察室休息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开。

2.3.3 用物处理。清理注射物品,整理操作室。

3 小结

护理在整个超声造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超声造是否成功。护士必须熟悉超声造影的检查程序,了解用药方法,正确配置药物。所以充分的检查准备,娴熟的穿刺技术,密切的操作中配合,严密的操作后观察,可以提高超声造影的诊断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确保超声造影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会萍,杜联芳,超声造影在转移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1):24-26

[2] 秦豫,健康教育在超声造影肝癌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配合,实用预防医学,2009,16(4):1305-1306

围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篇7

1 麻醉前的护理配合

1.1 心理护理

1.1.1麻醉前访视麻醉前1 d手术室巡回护士访视患者, 认真阅读病历, 了解病情, 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和特殊要求, 仔细查阅护理病案。进入病房后主动热情的向患者打招呼, 介绍自己是配合麻醉手术的护士。告诉患者预计什么时间手术和麻醉, 手术麻醉时会一直在你身边, 麻醉时有什么不适要及时告之。非全身麻醉患者教会联系的手语方法, 与患者亲切交谈, 逐步了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 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要使用的麻醉方式以及麻醉时的感觉和麻醉时配合方法, 使患者初步了解麻醉方法和过程, 做到心中有数,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消除或减轻患者对麻醉与手术产生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1.1.2 手术当日随从患者, 能行走患者搀扶入手术室, 不能行走、老人、小儿用平车推入手术室。患者路行和进入手术间后, 情绪高度紧张、恐惧。护士要以诚恳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谈, 转移注意力, 减轻紧张、恐惧, 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麻醉。

1.2 患者准备

麻醉前1 d访视患者, 嘱患者术前12 h开始禁食, 8 h开始禁水, 夜晚早睡觉必要时给予睡眠药。小儿患儿称体重并记录, 测生命体征了解全身状况。查阅各种检查、化验, 了解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准备情况。以备麻醉配合时特别关注。

1.3 手术室准备

1.3.1 手术环境的准备

人体温度的波动和体温调节中枢对外环境的耐受是有一定限度的, 并且在麻醉中也影响体温的调节[2], 因此, 必须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巡回护士在麻醉前1 h调节空调, 使温度保持在22~25℃, 湿度在50%~60%。

1.3.2 麻醉设备准备

备好麻醉器械消毒包;认真准备并详细检查麻醉机、气管插管用具、吸引器及监护仪等。按固定位置放好, 并保持其功能完好状态。

1.3.3 麻醉用药及抢救药准备

将麻醉用药盘和抢救药品车放在手术床旁。以便麻醉时或抢救危重患者时, 使用时得心应手, 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1.4 患者入手术室的复核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病历号、手术部位, 是否禁食、检查胃管、导尿管是否通畅、麻醉前用药、化验检查结果、输血准备、是否装有假牙、手术术野皮肤准备情况等。

2 麻醉中的护理配合

2.1 摆好麻醉体位

(1) 麻醉开始前, 手术室巡回护士与患者交谈, 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指导患者麻醉体位配合方法, 并协助麻醉师摆好体位, 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 (2) 在正常状态下, 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改变体位以适应其变化, 而麻醉后, 肌肉松弛, 神经麻痹, 机体失去自身调节能力, 因此, 麻醉生效后, 体位变化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变化, 手术医师误伤健康组织和器官, 所以, 麻醉生效后, 手术室巡回护士应用各种麻醉垫, 协助麻醉师安置好患者体位。以保持呼吸畅通, 维持正常循环系统;以显露视野, 保证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神经损伤或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

2.2严密监护病情变化

护士应熟练掌握监护仪使用方法、各项参数异常标准。密切配合麻醉师, 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报告麻醉医生, 随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

2.3 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液的配合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在摆好麻醉体位的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静脉通路。患者由于术前禁食、禁水, 加之麻醉后被阻滞部位或器官血管扩张, 创伤失血失液, 术前准备不充分, 都可以导致血容量不足, 而引起血压下降。尤其小儿患儿, 对体液的丢失耐受性更差, 极易休克。因此, 必须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静脉通畅, 遵麻醉师医嘱及时给药、补液、补血;当患者出现危症时能够及时给予抢救药品。所以, 护士平时要苦练基本功, 掌握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严格执行输血输液制度, 并严密观察输血输液不良反应。

2.4 保护患者

麻醉实施后, 患者由于全身或部分知觉已丧失, 肌肉松弛, 患者已失去自身保护能力。所以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师, 用床单将患者四肢固定, 防止术中或麻醉恢复时患者肢动造成不良后果;防止患者麻醉后坠床。

2.5 麻醉并发症护理配合

麻醉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术中可能导致并发症[3], 如麻醉过敏、血压降低、呼吸心跳骤停等。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 如心肺复苏术等;掌握各种抢救药物的特点及使用剂量、给药方法。当麻醉发生并发症时, 与麻醉师默契配合, 迅速的、分秒必争、紧张有序, 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避免延误时机。

3 麻醉手术后的护理配合

3.1 拔麻醉管护送患者的配合

手术完毕后, 在患者清醒状态下, 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师拔出各种麻醉导管, 清洁口鼻腔分泌物, 并观察病情变化。与麻醉师一同护送患者回病房。头应偏向一侧, 防止在途中发生呕吐引起窒息。保护好各种术后管道以免脱落。与麻醉师、病房护士一同将患者搬运在床上, 安置好术后麻醉体位;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3.2 术后随访

术后第1天, 每4小时访视患者1次。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发现麻醉后不良反应。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止痛泵效果。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以改进麻醉护理的新进配合。

4 体会

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 手术室护士麻醉前、麻醉中与麻醉后的密切配合, 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障。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期麻醉的配合中, 不仅要做好心理护理, 而且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不仅对各种监护仪、抢救设备使用熟练, 而且对麻醉药、抢救药的药理、给药方法、剂量也有很好掌握, 这样才能与麻醉师配合默契。只有良好的护理配合, 才能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性。

摘要:阐述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配合对手术和麻醉工作的重要意义。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与麻醉师密切配合详细阐述, 总结经验, 得出结论。与麻醉师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因此, 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期麻醉的配合中, 不仅要做好心理护理, 而且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不仅对各种监护仪、抢救设备使用熟练, 而且对麻醉药、抢救药的药理、给药方法 , 剂量也有很好掌握等。

关键词:围手术麻醉,护理,配合

参考文献

[1]詹玉梅, 马淑萍.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麻醉中的护理配合体会.北方药学, 2014, 11 (7) :151.

[2]程晓林.手术麻醉与护理配合.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0, 25 (3) :190.

小肠CT造影的护理配合 篇8

1 护理配合

1.1 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小肠CT造影的目的及必要性, 简单讲解小肠CT造影的程序, 告知患者小肠CT检查无痛苦、无创伤, 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使患者心情放松, 积极配合检查。

1.2 饮食 检查前1 d晚, 嘱患者进食少渣流质饮食稀粥, 第2 d早晨空腹, 由家属陪同检查。

1.3 碘过敏的筛查 CT室护士接待患者态度和蔼, 询问患者有无碘过敏史, 是否为过敏体质, 如无过敏史且非过敏体质,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 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肠道的准备 向患者讲解CT检查成功与否肠道准备是关键, 简单叙述肠道准备过程, 需饮水的量和时间, 希望患者配合。 (1) 遵医嘱将对比剂20 %甘露醇250 mL加水1 250 mL配成1 500 mL的溶液。嘱患者30 min匀速喝完。护士在无菌操作下选择血管, 留置静脉套管针。 (2) 上述溶液喝完后嘱患者再饮水500 mL且需10 min匀速喝完。 (3) 喝完后遵医嘱给予山莨菪碱 (654-2) 20 mg肌肉注射, 可减少肠蠕动引起的伪影。 (4) 再次嘱患者饮水500 mL, 10 min匀速喝完。 (5) 水饮完后, 立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躺于CT检查床上, 用高压注射器抽取静脉注射的对比剂碘佛醇100 mL并与已留置的套管针连接备用。向患者讲解注射对比剂碘佛醇时可能会出现周身发热、咽干、恶心等正常反应, 嘱患者不必紧张, 不要活动身体。教会患者吸气憋气动作, 嘱患者密切配合检查。 (6) 开始扫描。

2 护理体会

2.1 通过心理护理, 消除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在整个检查过程中通过与患者沟通, 给患者做解释工作, 让患者明白所作事项的目的及重要性, 得到患者主动配合。这是做好检查准备工作的先决条件[2]。

2.2 通过询问过敏史, 了解患者是否对碘过敏或是否为过敏体质。如为碘过敏或过敏体质, 不易接受CT造影检查, 以保证检查时的安全性。

2.3 检查前1 d晚进食少渣流质饮食, 以保证肠道清洁良好, 口服对比剂后肠腔能充分充盈扩张。

2.4 口服足够量的对比剂和液体连贯进入肠道非常重要。这样各段小肠管径才能达到充分充盈扩张。服用对比剂后, 正常小肠最佳充盈时间为:空肠5~15 min, 回肠10~20 min, 回盲部25 min左右, 小肠充盈时间一般45~60 min, 所以在患者口服对比剂时护士一定要掌握好量和时间。准备好肠道, 一切就绪后立即扫描, 不得拖延时间。

3 讨论

细致的心理护理、检查前的饮食指导、碘过敏的筛查、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肠道的准备、呼吸训练, 确保了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在排除患者有碘过敏史及过敏体质的情况下接受检查, 患者能够心情放松, 自觉配合, 肠道清洁, 对比剂充分充盈扩张肠管, 最终得到高质量的CT图像, 能提高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程英升, 朱月琦, 赵培荣, 等.小肠CT造影对比剂的优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4) :366-371.

鼻出血的急救配合及护理 篇9

1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病人,年龄10~68岁之间,发病季节以冬春季最多,气候寒冷干燥和上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的诱因。出血直接原因分局部和全身综合性等,其中因鼻炎、溃疡、鼻中隔、息肉及毛细血管瘤等局部原因引起的17人约占65.4%,高血压等全身因素9人约占34.6%(严重外伤等因素引起的鼻出血未统计在内)出血量500ml以上者3例。100-500ml者12例,100ml者11例,出血部位鼻腔前部位占60%,后部出血占40%,后部出血量较大26例经抢救护理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为14.8天。

2抢救配合及护理

2.1抢救配合:护士要迅速正确的准备好止血用品,如1%麻黄素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油沙条、明胶海棉和后鼻腔栓塞器械,吸引器、气管切开包、氧气等。病人如出现了休克症状采取平卧位,一般以出血病人采取半坐位以减轻头部静脉淤血和便于吐血和止血操作,防止悬雍垂水肿后坠引起呼吸困难;一般轻度出血时以面球浸1%麻黄素溶液从鼻孔塞入止血,半小时后观察止血效果。出血较多时宜用油沙条填塞。出血部位较深可采用后鼻孔填塞、一般24~48小时取出。在帮助医生进行止血的同时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正确估计出血量:临床上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痰杯容量+院外出血量估计;二是根据病人面色、体征来估计,如一般走着来就诊病人出血量一般在100-200ml以下,当病人面色苍白、口渴、无力时估计在500ml左右,当病人出虚汗、脉速无力、有休克征象者,失血者在500--1000ml之间。高血压病人在出血过程中下降或正常,说明患者已严重出血。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采取应急措施、吞咽反射不好的病人出血时,血液误吸入气管,易造成窒息,应注意观察随时准备气管插管。

2.2病情的观察护理:病人经抢救止血成功后转入病房,给予一级护理,立即测量脉搏、血压、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准备输液应用止血药物治疗,严重休克患者,要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准备输血,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防止血块脱落或软腭水肿引起窒息。同时严密观察出血情况是否仍有溢血。嘱病人有血应随时吐出并估计血量,不要咽下以免导致大量呕吐引起虚脱。作好病人口腔护理,每天早晚两次并经常漱口,减少口臭,防止感染。对上后鼻腔栓塞的病人,因影响进食应记出入量,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营养。注意大便情况,防止大便干燥给高血压患者引起血压波动等一系列病情变化,大便干燥者给予润肠剂。

手术室麻醉与护理配合 篇10

1 麻醉前护理

病人进入手术单位后,手术室护士首先要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了解皮试结果、术前用药、禁饮食情况等。室内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40%~50%。向患者介绍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及所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对麻醉有初步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心情高度紧张、恐惧、焦虑的患者,护士要及时开导,减轻患者压力,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麻醉。

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麻醉操作过程中护士要守护在患者身边,必要时与之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紧张程度。麻醉操作完毕,帮助患者摆好手术体位,必要时适当约束。

2 术中护理

手术开始后,在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等情况下,患者意识并未完全丧失,此时要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喧哗,以免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影响医患关系。

手术室护士执行口头医嘱较多,要及时记录,认真核对。用过的安瓿和血袋要妥善保留,确认无误后,术毕弃之。

手术室护士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输血输液反应及感染的发生。手术开始后要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有意外情况发生时,护士要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大夫及麻醉师进行抢救。根据血压、脉搏、心率、术中出血量等随时调节输液速度,维持循环稳定。

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毕,麻醉终止,但病人受麻醉影响没有清除,为维持呼吸道通畅常将患者头侧向一侧以利于口鼻内分泌物排出,必要时行吸痰处理。继续密切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脉搏、尿量、引流管及伤口渗液等情况。移动病人时,要注意病人安全,防止气道梗阻和胃内容物溢出,以免误吸,导致窒息。护送病人回病房途中,要注意保暖。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介绍所施手术、麻醉方法、术中情况、需要继续检测项目等。交接清楚后才能离开。全麻患者在苏醒前还应注意患者瞳孔大小、意识状态等。

肺叶切除术护理配合体会 篇11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179-01

肺位于胸膜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肺质软而轻,呈海绵状,富有弹性。幼儿的肺呈淡红色;成年人为灰暗,甚至蓝黑色。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吸烟已被公认为是引起肺癌的最重要的致癌因素[1]。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36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病人,男26例,女5例;年龄26岁~74岁,平均48岁;其中吸烟者30例,右全肺切除3例,术式为右肺上叶切除术8例,左肺上叶切除术17例,左肺下叶切除8例,术后均未发生肺部并发症。

1.2 结果:在熟练护理配合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的并发症。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吸烟者应忌烟2周以上;术前行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测定。开胸器械包、胸肋小件、肺钳、手术衣、胸孔、双层大单、单极电刀线、长头电凝钩、胸管1~2根、6×14圆针、直线切割器TLc 75、闭合器TX30G、PW胶、明胶海绵。

2.2 手术配合:(1)体位与麻醉剂:侧卧位(健侧90°卧位),全身麻醉(双腔螺纹管)。(2)手术野皮肤消毒:用1%活力碘消毒皮肤3次,消毒范围为前后过腋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3)手术切口: 后外侧切口。(4)开胸探查:切开皮下、胸壁肌肉及肋间肌肉,麻醉师单肺通气后,经第5、第6肋间进入胸腔,用10×34号角针0号线分别固定吸引器管和高频电刀线在头侧。电刀逐层切开,电凝止血。分离肋骨骨膜,备骨蜡止血;切开胸膜,用2块湿止血垫保护切口,2块治疗巾铺置切口两侧,胸骨撑开器撑开第5、第6肋间,充分暴露手术野。(5)探查胸腔 探查肿块位置与血管及气管的关系,决定手术方式 用生理盐水给手术者湿手后,探查胸腔。及时更换开胸用手术器械,用肺叶钳牵开肺叶进行胸腔探查。(6)处理肺血管:剪开纵隔胸膜至肺门上方,游离结扎右上肺动脉、前分支。经叶间裂在下叶背段动脉上方处理上叶后动脉。游离并结扎肺上叶静脉,用长解剖剪剪开纵隔胸膜,电凝钩止血,带2-0丝线结扎右上肺动脉及上叶后动脉。用胆囊钳配合长弯血管钳游离肺上叶静脉,血管钳带0号丝线穿过血管,分别在血管的近、远端结扎剪断,用7×17圆针2-0线贯穿缝扎近端,0号丝线结扎远端。(7)处理上支气管:分离上支气管,切断并缝合 用长弯血管钳紧贴支气管后壁,电凝钩分离出上叶支气管,用TX30G夹闭和切缝支气管,移除肺叶至弯盘,1%活力碘棉球消毒残端支气管,近端用7×17圆针2-0线间断缝合加固[2]。(8)清扫淋巴结:依次清扫胸腔各组淋巴结,右侧肺癌清扫的区域包括最高纵隔淋巴结、上气管旁淋巴结、气管前后淋巴结、前纵隔淋巴结、下气管旁淋巴结、升主动脉旁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食管旁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以及局灶的肺门淋巴结、叶间淋巴结、叶淋巴结共12组淋巴结。分别用干纱布保留,按顺序摆放。(9)肺充气试验:用生理盐水500~600ml倒入胸腔,麻醉师鼓肺配合通气试验,检查是否漏气。(10)关胸 经第7、第8肋间中线和第2肋间各放置引流管1根。彻底止血,拉拢器闭合肋骨,逐层缝合肌层、皮下组织、皮肤。1%活力碘棉球消毒皮肤,用长弯血管钳插入引流管,用10×34号角针0号丝线固定。清点器械,10×28圆针0号双线间断缝合胸膜,用拉拢器闭合肋骨,连接胸腔引流瓶。10×28圆针0号线间断缝合肌层,再次清点器械,10×28圆针2-0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消毒皮肤,10×34号角针2-0丝线缝皮,消毒后包扎伤口。

3 讨论

术前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核查和手术部位标示核查流程。肺叶切除手术中单肺通气,巡回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保证充分供氧。肺部手术患者多有吸烟史,容易产生痰液,手术中准备1套吸痰专用吸引器,保持呼吸道通畅。肺叶与胸膜粘连渗血多者,需备热盐水及止血材料止血;缝扎血管和气管缝合时要求使用针小线粗的无损伤缝线,以防止针孔过大出血[3];若遇血管意外损伤,一般选用4-0~5-0聚丙烯无损伤缝线,如施支气管成形术则可采用3-0聚丙烯或可吸收缝线。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特别是晶体输注速度,防止肺水肿。观察体位受压部位,防止腋神经和臂丛神经受压。巡回护士标识水封瓶液体高度,放置位置距离胸腔超过60cm。在搬运患者过程中,必须夹闭胸管,避免引流瓶内液体倒流。双侧肺减容手术需要准备正中劈胸骨电锯,手术中使用的切割缝合器和钉仓属于高值耗材,使用前必须重复询问器材名称、型号和数量后,才能拆除包装。

参考文献

[1] 蒋耀光,周清华.现代肺癌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4229.

[2] 曾 俊,任 辉.实用手术室护理学[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9.

[3] 宋红梅,周演玲,俞素云.68例胸腔镜手术配合[J].交通医学,2003,17(4):473.

鼻内镜手术3587例护理配合 篇12

1 临床资料

本组3587例,其中男2056例,女1531例;年龄8岁~84岁,平均年龄(26±4.1)岁;病程2.0年~10.0年,平均(2.0±0.7)年。所有患者均为经传统保守治疗2个月~3个月效果不佳者,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1997年海口标准[3]分型、分期如下:1型1期457例,1型2期1158例,1型3期745例;2型1期584例,2型2期358例,2型3期206例;3型79例。全部患者临床表现均有程度不等的鼻塞、脓涕、头闷胀感及记忆力减退,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716例、嗅觉改变1 129例、合并鼻中隔偏曲1 473例、腺样体增生肥大316例、鼻窦囊肿563例。

2 术前准备

2.1 患者准备

手术室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 d到病房访视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鼻内镜手术的特点、手术设备的先进性、手术适应征、手术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通过图片、视频、具体数据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科主任介绍及术后患者的亲身感受,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增加对手术的信心及安全感,使其能顺利接受手术。

2.2 手术设备

德国狼牌监视成像系统,手术电动刨削系统,有0°、30°、70°鼻内镜,鼻内镜全套手术器械、鼻中隔全套手术器械,常规上颌窦包和布料包。

2.3 填塞材料及药物

高膨胀止血海绵,生理盐水冲洗液,红霉素眼膏,2%利多卡因,0.1%盐酸肾上腺素,1%地卡因溶液。

3 手术操作及配合

3.1 手术操作方法

患者常规行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用0.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双侧鼻腔分别进行,收缩3次约15 min。在0°鼻内镜下,观察鼻腔结构,息肉的形态、大小、蒂部,钩突的形态,中鼻甲有无肥大及气化,中鼻道引流状况,下鼻甲形态,鼻中隔偏曲情况,腺样体有无肥大及分级等。按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息肉,切除肥大增生及息肉样变的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结合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CT扫描情况酌情开放前后组筛窦、额隐窝、蝶窦。对并发鼻中隔偏曲者,同时施以三线法鼻中隔矫正术,并发下鼻甲肥大者行黏膜下部分切除加骨折外折术;并发腺样体肥大者,于鼻窦手术完成后同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术毕行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鼻腔,对行鼻中隔矫正术者行4-0号可吸收线鼻中隔全层贯穿缝合。

3.2 手术配合

患者由巡回护士接入手术间,巡回护士、主管医师和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术前身份核查、确定手术部位。由巡回护士行术前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静脉通路,完成心电血氧检测的连接,协助麻醉医生行气管插管,协助麻醉医生牢固固定气管插管及牙垫,以避免妨碍手术医生操作及导管脱出。用头枕固定患者头部,连接摄像系统、鼻内镜切削动力系统,必要时备电凝系统,并确定其处于工作状态。准备各种手术用品,保证手术器械功能良好,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术中随时观察手术的出血量、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及手术进展情况,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补充所需物品。术毕待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和麻醉医生一起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与病房值班护士做好床前交接班。

3.3 结果

本组3 5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鼻内镜手术配合与护理技术操作熟练,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4 讨论

鼻内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新术式[4],相对于传统手术,具有多角度、视野清晰、微创性、保留正常黏膜的情况下能做到彻底清除病变及无颜面瘢痕等优点。鼻内镜及相关器械属于精细易损器械,护士应熟练掌握鼻内镜及相关器械的性能、保养及使用方法,保证器械的功能正常,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为顺利完成手术创造条件。

鼻内镜消毒方法,鼻内镜系统属精密光学仪器,不耐高温,不能进行高温灭菌。低温灭菌方法主要有环氧乙烷(EO)、甲醛灭菌、低温等离子体等,被先后应用于临床消毒,环氧乙烷对细菌(包括结核杆菌)、芽孢、真菌、立克次体及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均具有杀灭作用,属于广谱杀菌剂。其灭菌机制是与细菌蛋白质分子、酶、核酸中的氨基、羟基、羧基或巯基相结合,对菌体细胞的代谢产生不可逆的破坏,从而达到灭菌作用。其缺点是消毒周期长、有毒、易燃易爆、消毒成本高等,限制了临床应用。甲醛杀灭微生物的机制主要是烷基化作用,破坏微生物分子的活性,使其死亡,对细菌、芽孢都具有杀灭作用。其灭菌优点是安全、快速、经济、有效,缺点是甲醛亦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呼吸道有刺激性。低温等离子灭菌机制是活性自由基的作用,即等离子团中的过氧化氢基、羟基等活性物质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结合,破坏其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其优点是消毒速度快、不残留毒性物质、安全,目前广泛应用于腔镜手术的灭菌。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巡回护士必须严密观察手术的进程,与术者及时沟通,协助麻醉医师施行控制性低血压,保证较少的出血量,术野清晰,减少手术并发症。通过观察心电监护仪,实时了解患者的麻醉深度,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确定氧饱和度探头与患者紧密连接,掌握气管插管的深度,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麻醉医师及手术医生沟通,协助处理,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器械保养。鼻内镜手术结束后,由专人负责相关器械的清洗、保养、维护。清洗时与普通器械分开,避免相互碰撞损坏,将可拆卸的部件予以分离,钳、剪等用软刷刷洗,洗净后经2人查对无误,打包、登记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处理。鼻内镜属于贵重光学医疗设备,清洁时应将镜头洗净吹干后放入专用镜头套内,摄像头镜头用海绵包住,以免碰撞或落入灰尘杂质而损坏光学镜面[5]。护士无论在手术前后鼻内镜都要小心拿放,避免碰撞,不能成角折叠,防止光导纤维被折断,放置位置要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全身麻醉下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结论 加强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手术配合,护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红云,刘春岭,庞英慧.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4(23):45-46.

[2]张福英,段红玲.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8(15):23.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4]汪忠文.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177-178.

上一篇:体育文化创新发展分析下一篇:低碳经济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