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问题

2024-10-20

配合问题(共12篇)

配合问题 篇1

随着我国经济腾飞, 铝合金门窗行业的不断发展, 门窗产品日新月异, 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型材作为铝门窗产品的主要材料, 其几何尺寸精度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日常门窗设计过程中, 往往强调型材生产的精度, 而忽视了型材设计及门窗加工工艺调整对门窗型材配合的影响。下面针对铝合金角码及压线在门窗制作中的配合问题进行浅析。

一、角码与型材内腔的配合问题

目前, 我国铝合金门窗带腔框、扇型材45°角连接时多数采用组角方式 (也叫角码组装) , 即组角机挤破铝型材底面使之与角码凹槽相结合的方式。组角工艺对角码厚度 (如图1所示A尺寸) 、角码纵向尺寸 (如图1所示B尺寸) 、型腔横向尺寸 (如图2所示C尺寸) 及型腔纵向尺寸 (如图2所示D尺寸) 有严格要求。在保证角码强度及组角工艺合理性的前提下, 往往决定框扇组装后拼角平整度的是角码与型材内腔的横向装配间隙 (如图3所示E尺寸) 和纵向装配间隙 (如图2所示F尺寸) 及角码设计的合理性。具体分析如下:

1. 角码与型材内腔的横向装配间隙

(1) 组角质量的好坏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如型材的结构设计、型材的挤出精度、型材的后加工精度及组角工艺合理性等。组角时, 组角刀以角码凹槽的角度为入刀角度, 以适度的压力对型腔壁厚进行撞击, 使之破坏后卡进角码凹槽中并咬紧。目前, 市场上大部分角码与型材内腔的装配间隙为0.1~0.3mm, 要求角码插进型材内腔后一点都不能松动, 其实这是对组角工艺的一种误解。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 只要横向装配间隙 (E)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均能保证组角的可靠性、稳定性。

(2) 配合间隙过小增加了型材挤压的难度。型材挤压属于热加工, 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角码或型材内腔, 把装配间隙控制在0.1~0.3mm是非常困难的。根据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2008要求, 如图1、图2所示的常规角码厚度尺寸A及型材内腔尺寸C的公差范围如下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 即使公差要求按超高精级控制, 也难以保证0.1~0.3mm的配合间隙要求。

(3) 组角过程中, 我们必须在连接处及角码和型材的间隙处填充组角胶, 适当的配合间隙有利于组角胶在型腔内流动, 保证填充的效果, 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密封问题, 更有利于提高连接的可靠性。相反, 如果配合间隙过小, 组角胶根本无法在型腔内流动, 无法将角码与型腔间的间隙填充, 只能在对接面处产生作用, 密封性及连接强度均无法保证。

2. 角码与型材内腔的纵向装配间隙

角码与型腔的纵向装配间隙 (F) 在保证组角可靠性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适的间隙不仅有利于角码插入型腔内, 又可防止角码在型腔内发生纵向移动而影响组角的质量。在日常门窗加工过程中, 企业往往忽略了对此间隙进行有效的控制, 装配间隙过大严重影响组角的质量。为此, 建议通过提高角码的后加工精度, 保证角码与型腔的纵向装配间隙不大于0.2mm。

3. 角码设计的合理性

角码设计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组角的质量。在角码设计过程中, 我们除了要保证角码与型腔的装配间隙, 还必须特别注意角码凹槽的细化设计。

(1) 凹槽斜边的角度 (如图3所示的∝角) , 由于角码设计长期缺乏规范性管理, 现时市场上使用的角码形式多种多样, 所采用的∝角也各不相同, 通常在40°~60°之间, 以45°和60°为多。∝角决定了组角刀的入刀角度, 如果角度不合适, 将影响组角的稳定性, 甚至无法组角。为了保证组角的可操作性及可靠性, 建议将角码的∝角统一设计为60°。

(2) 建议采用双凹槽设计, 如图4所示。双凹槽角码采用前后双刀同时组角, 有利于提高组角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特别适用于尺寸规格大、承重大的窗框或窗扇组角。

二、压线配合问题

在铝合金门窗的日常生产过程中, 经常令门窗加工企业头痛的就是压线的装配问题。部分压线装配时而松时而紧, 在生产过程中难以控制, 究其根源在于:

1. 压线自身设计问题

现时常规压线的装配如图5所示, 由于压线设计为“几”字形状, 两卡脚尺寸跨度大, 导致压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 装配尺寸难以控制;同时, 压线设计的卡紧量有限, 通常只有0.4mm左右, 容易弹出。

2. 压线型材的加工精度问题

型材挤压属于热加工, 压线型材为易变形型材, 根据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2008要求, 如图5所示的装配尺寸允许偏差为±066mm (高精级) , 即使所有尺寸控制在公差范围内, 也难以保证压线的装配。当压线收口时, 压线容易松动, 无法卡紧玻璃;当压线张口时, 由于压线弹性大、卡紧量小, 压线容易自行弹出, 如图6所示。

3. 表面处理对压线装配的影响

现时铝型材最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为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氟碳喷漆。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对压线装配的影响各有不同, 其中粉末喷涂影响最大 (因为粉未喷涂容易在压线卡位产生积粉) , 因此需根据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来预留装配间隙 (如图7所示H尺寸) 。阳极氧化及电泳涂漆装配间隙小, 粉末喷涂及氟碳喷漆装配间隙大。

在实际生产及运用过程中, 我们总结出如图7所示压线配合形式, 相对较好地减少了压线的配合问题, 现提供给大家参考。

(1) 卡脚位预留凹槽, 能有效地防止压线进行粉末喷涂处理时产生积粉, 有利于压线的装配。

(2) 压线的装配间隙 (H) 一般按0.2mm设计 (基材) , 使用者根据不同表面处理涂层厚度对压线装配的影响, 对装配间隙作适量的调整。

综上所述, 合理的型材设计及门窗加工工艺, 可以有效地减少铝合金角码及压线在门窗制作中的配合问题。

配合问题 篇2

越广泛, 已到了跨行业、跨学科、互相渗透的非常广

泛的领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牵涉到几个方面的内

容: 一要保证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和所要求的其他

性能和耐久性;二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的工作

性;三是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

计算各种材料用量;四是对上述设计的结果进行试

配、调整, 使之达到工程的要求;五是达到上述要求的同时, 设法降低成本。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石4 种材料组成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解决种材料的用量和3 个比例, 即水灰比、砂率、胶骨

比(胶凝体与骨料的比例)。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较深入的了解, 认为混凝土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配合比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应充分;②区分数理统计及非数

理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不同;③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应

注重经济效益。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应充分

在配合比设计前, 设计人员要做好下列工作:

a.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 重

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 以考虑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

b.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 便于决定所用水

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

c.了解施工工艺, 如输送、浇筑的措施, 使用机

械化的程度, 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 便

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

d.了解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

力。

根据这些资料合理地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 进

行配合比设计。区分数理统计及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

度的不同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000),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 cu, 0≥f cu, k+ 1.645R, ⋯⋯⋯⋯(1)

式中: f cu, 0——混凝土配制强度,M Pa;

f cu, 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 Pa;

R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 Pa。

施工单位自己的历年统计资料确定, 无历史资

料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 5020440.1 =

5.9M Pa, 这就正好对应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规程》(JGJ 55—2000)中“3.0.2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 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1.⋯⋯;2.C30 级及其以上强 度等级的混凝土, 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在实际 工程中, 由于结构部位的不同, 往往要求不同的评定 方法, 但很多单位仅按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导致实际试配强度均达不到设计要求。对于一般单位而言, 在一个工程中通常只有混凝土 配合比, 加之管理不到位, 也往往用于要求非数理统 计的工程部位, 结果只能出现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 求的后果。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

3.1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用水量

在实际生产中, 操作者为方便施工, 往往追求较 大的坍落度, 擅自增加用水量而不管强度是否能达 到要求;再加上现场质检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对水灰 比缺少严格的控制等原因, 均使混凝土实际用水量 大于理论用水量, 从而导致砼强度的降低。

防治措施: 加大质检抽查力度, 控制操作者不得

随意增加用水量;若发现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差, 操作 者应及时向试验员反馈实际情况, 经试验员现场查 找原因、分析情况后采取相应对策, 并按试验员的指 令调整配合比;现场质检人员也应按规范要求经常 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动态信息, 及时进行调整, 确保混 凝土按要求进行施工。

3.2 调整施工配合比时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砂、石 的实际含水量

经到现场检查和了解, 有部分试验人员没有按

规定要求准确测量, 而是采用目测法来估计砂、石的 实际含水量, 这样做会导致施工配合比不准确。防治措施: 砂、石中若含泥量超标, 应在混凝土 浇筑前3 d冲洗完毕, 并应在施工前按规范要求取样 并准确测量砂、石的实际含水量, 调整施工配合比以 从用水量中扣除含水量, 补回砂、石量, 严禁边冲洗 边拌制混凝土。

3.3 砂、石材料应准确计量

不少施工单位在生产时, 第一车砂、石用磅称一 下, 随后就采用在小推车上画线的办法来控制重量, 从而导致了砂、石材料的用量偏差。

防治措施: 有条件的单位尽量采用混凝土拌和

楼, 利用电脑准确计量;若实在没有, 应不怕麻烦, 坚

持每车过磅, 以控制材料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经济效益

不少施工单位在配合比设计时纯粹是为了达到

设计强度, 按规范要求或以往经验进行一组配合比 设计, 试配后强度达到要求就算完成了;若达不到要 求, 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水泥用量, 很少有人从材料 调配、经济效益、混凝土工作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水泥用量过多, 往往导致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和 徐变增大, 而且也相应增加了施工成本。

防治措施: 在规范要求允许的条件下, 试验室应

配制不同的配合比, 从经济、工作性能、质量等方面 综合考虑择优选用, 并应针对不同施工部位、不同评 定方法给予适当调整, 尽量避免凡是同一强度均使 用一个配合比的做法。试验室还应收集每次配合比 及施工情况的详细数据, 并注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 以便得出本试验室的水灰比、用水量、砂率、水泥用量范围及R 数值, 日积月累,(下转第30 页)·28·山西交通科技3 期

片石进行施工, 对于片石要求采用边长大于15 cm 的材料, 对超过30 cm 的大片石要进行破碎, 采用人 工码砌的方法, 把片石的小面和尖角向下, 大面向 上, 要求厚度必须达到30 cm 以上, 待摆平之后, 采 用50 t振动碾进行强振压5 遍以上, 等到片石碾压平整和无下沉之后, 在片石上面用砂卵石进行嵌缝, 整平后, 再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平整, 然后分层碾 压砂砾, 砂砾的压实厚度不超过30 cm , 按每层 25 cm 厚度进行控制。

按试铺的松铺系数进行放线控制, 碾压过程中

严格控制含水量和平整度, 最后用灌砂法检查压实 度,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有些特别软的局部不良地 段, 干压片石后出现了翻浆、出水现象, 及时采用了 局部挖除和增加片石厚度的办法。软地基路段施工 逐段进行, 一段一段向前延伸, 每段长度不小于

200 m , 直到彻底处理完毕, 对于大新高速公路8、9、10标段的软基处理, 我们进行了彻底根治, 并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 在路基的施工中, 10标段的路基工程被 评为全大新高速公路的样板工程。在2002 年的路面 基层施工之前, 我们对2001 年的路基标高的沉降进 行了观测, 发现下沉量基本为0 mm —2 mm 之内。对于桥头路堤和低路堤的袋装砂井和钻孔压浆 的施工, 由于是请专业队伍施工, 此处不再详述。通过软地基施工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使我们体

会到, 在高等级公路的施工中, 首先要对原设计和实 2003 年第际施工现场进行认真调查, 并进行科学的验证, 提出 可靠的数据, 象大新高速公路K70+ 000—K97+ 000 之间的软地基处理, 经过省交通厅和设计院的有关 专家在我们申报的资料基础上, 下决心进行了合理 变更设计, 并进行了科学施工, 使工程达到了优良标 准。

(上接第28 页)就能成为一个很可观、很宝贵的参考 资料, 对以后的施工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当 然, 这些事情的实际操作是比较枯燥无味的, 短期效 益是不明显的, 应选派工作责任心较强, 业务水平较 高的人员去组织或收集, 最重要的是单位领导及项 目经理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结束语

配合问题 篇3

关键词:法警;执行工作;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法院的权威性越来越被民众认可。法警作为法院的一部分,担负着保障法院案件审理和配合法院案件执行的工作。法院的审执职能更成为法律权威性、法院司法公正的象征。法警作为人民警察的分支,有权力和能力对法院判决结果的实现配合强制执行。但是,社会情况的复杂的,尤其是在民事案件中,执行工作非常难做。如何走出执行难的困局,就要依靠法警的执法能力。法警配合执行工作要积极的和执行法官通力合作,齐力解决遇到的问题,采用强制力手段,保证判决结果的实现。

一、对法警在配合执行工作中地位确定

法院对案件判决之后,案件本身并没有完全结束,接下来的判决结果生效后,整个案件才真正的完成。因此,判决结果的执行是法院审判工作的庭外延展,同样属于法院的工作范围。法警的执行力是国家法律给予的权利,是法警的职能所在。法警要运用执行能力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止,保证法院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审判部门的权威性得到保障。

根据我国宪法等制度的规定,法官享有多案件的审判和执行权力,在案件的审理判决过程中有主导作用。法警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是协作功能,协同执法人员对有意抗法的当当事人采用强制手段,保证判决生效,在执法过程中并不是执行工作的主体,其配合执行工作的行为要受到执法人员的指令。法警的工作带有强制性,有权对阻碍审判活动的行为做出强制措施加以消除。在法院的审判过程中,法警可以对当时人的财产和人身自由采取强制手段,这种工作方式是他人无法代替的,是其工作的重要特征。国家赋予法警的权力不能滥用,在行使过程中要受到法律的监督和管制,在配合案件的执行中不能有逾越其权力范围的行为。

二、法警在配合执行工作中的问题表现

1.协调不畅导致执行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对案件的执行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执行工作要有配合案件审理的执行员来进行,但是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法警都配合其中。法警在执行工作中的地位往往被忽视,执法员和法警在进行执行工作之前,很少对案件的执行措施、执行强度等进行交流,导致法警对将要面临的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执行现场容易造成场面失控局面。

2.警务管理不到位

警务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对执行现场的控制和执行财务的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法警警务管理的不到位,导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在对财务管理中不进行规范的登记造册,出现查封物遗失或被转移的现象。

3.思想上配合执行工作认识不够

有些法警对自己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任务在工作中只是配角作用,从思想上放松了对执法工作难度的认识,从而在执行现场疏于防范,没有做好执法员的保护工作,导致执法工作受到当事人的恶意阻挠,使执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另外,法警在执行工作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执法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还要通过对案件进行分析,对维护执法现场的秩序和提供警务保障做好充足的预备措施。

4.采用的强制手段缺乏规范性

国家法律赋予了法警的强制执行权力,但是在進行执行过程中,这一权力不能被滥用。在很多执行案件中,当事人因为情绪激动或是对审理有意见,出现一些过激行为,阻碍了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法警就要对当时人采取强制手段,例如限制被执行人的自由或是采用警械器具限制其行为等,执行强制手段的应有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并没有按照法律程序继续,容易形成司法执法有失公正的不良影响,严重的会激化和被执行人之间的关系。

三、解决法警执行过程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强和执行部门的协调工作,做好保障措施

由于法警配合执行工作的从属地位,就要求法警部门主动和执行人员进行沟通协商,并对执行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设,帮助执行员进行工作保障准备,以便应对出现的问题。随着执行案件数量的增长,法警配合的案件越来越大,案件的复杂性越来越大,用暴力抗击法律制裁的事件也在逐年上升,法警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为执行人员提供可行的执行方案,为执行工作提供保障。

2.以司法为民为工作前提,实现文明执法

公正的执法行为能够体现我国法律法规的为民精神。文明执法是对法警的工作要求,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的精神面貌。法警在配合执行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仪容仪表,通过警服的震慑作用,对被执行人实现心理影响,从而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配合执行过程中,要注意行为规范,要讲究工作方式和方法,不能有盛气凌人的工作态度。

3.根据执行案件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执行策略

法警在配合执行员进行执行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执行策略。对于法律观念淡薄的被执行人,可以为其进行法律宣传,多采用舒服教育的策略;而对于知法犯法、无理取闹、不听警告的被执行人,就要采取强硬措施,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保证执行工作的开展。

四、结论

总之,新时期的执法环境越来越复杂,法警为了适应执行工作的需要,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为民众服务的理念,不断的需求提升执行工作能力的措施,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训练,完善法警部门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司法执行工作的顺开展。

参考文献:

[1]龙渝南.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权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5):56-57.

[2]徐昕.田璐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J].法治论坛,2011,(6):78-79.

[3]石时态.民事执行权配置研究[J].湘潭大学,2010,(10):34-36.

作者简介:

市政给排水设计专业配合问题分析 篇4

1 给排水设计过程分析

市政给排水工程属于市政公用工程, 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前期工作与工程设计两部分, 前期工程主要包含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及及可行性压研究;工程设计包含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在初步设计阶段, 需要结合说明书将图纸详细说明, 在理论上将各个环节清晰表述。这个阶段也是各个专业交叉最密集的阶段, 需要各专业人员频繁协调, 提前做好一切预想和困难准备, 以防施工阶段出现实际问题造成反复施工影响进度。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开始超脱理论向实际深化。例如给排水设备的尺寸、重量, 建筑墙体上的预留孔洞参数等细小问题需要各专业人员参考各专业角度共同确定下来。总之, 在施工之前的各个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多专业角度考虑问题进行设计, 力争在前期解决专业配合问题, 将整个设计做到科学合理、高效优质, 为接下来的施工做好铺垫。

2 给排水设计与道路工程专业的配合

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中, 给排水工程和道路工程的专业配合必不可少。二者专业不同, 具有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道路工程专业看重道路设计, 甚至将给排水工程看做二次道路设计, 以道路来主导给排水管道设计, 在水力计算方面产生漏洞。而给排水工程更侧重水量的供给和排放, 根据水文气候和当地水供给的实际需要单方面考虑。无论哪个专业单独主导设计, 均会由于考虑不全面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 如图1所示, 必须进行给排水工程和道路工程的学科交叉, 实现学科融合才能对给排水工程设计提出最优的方案。

实际上,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 也存在着道路优先、排水在后的设计顺序。先完成市政道路的平面图和横断图, 再根据道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的走线, 不失为一种简便高效的设计思路。

3 给排水设计与建筑专业的配合

在设计初期, 建筑专业应当提供尽量准确详尽的平面条件给各专业工程设计人员, 并对所涉及的建筑提出一定的文字要求作为基本框架。给排水专业人员根据这些内容, 结合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和业主方的设计委托书, 对方案进行专业化的优化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 给排水和建筑专业人员应主动、积极沟通配合, 形成以给排水设计为主, 建筑设计配套的大方向不断优化方案。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本专业与建筑专业方面的冲突, 并对疏漏之处进行弥补, 避免了传统设计过程中的消极等待和机械性工作, 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

如图2, 为某污水产的给排水设计施工图。在对建筑单体进行给排水设计施工时, 应注意地下室及设备用房的管线铺设。生产、生活和供水设备用房等尽量布置在整体建筑的中心位置或水负荷中心地带。精简管线, 减少铺设长度, 降低造价。在建筑物±0.00以上空间的配合中, 建筑的平面应为排水立管留有适当位置。排出管出墙后应避免外露, 冬季室外可结冰出, 还应考虑室外管道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冰冻线以下0.15m。另外, 在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物防火分区的确定问题上, 应与给排水专业设计人员配合, 根据“高规”和“低规”相关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4 给排水设计与结构专业的配合

地基处理专业对于给排水设计的辅助主要体现在工程地基状况不良时, 就需要建设特殊结构的地基。如遇见湿陷性黄土地基需要处理时, 应在外围设置检漏管、沟渠等防水措施进行湿陷消除。针对不同级别的湿陷情况, 也有对应的级别的防水措施。

机电专业在建筑物各管道布置繁杂时能起到很大作用。在大型建筑物管线的施工设计中, 除了给排水管线, 复杂的通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供暖系统等将采用大量的管线, 必须对这些管线进行汇总和整理才能不影响建筑美观, 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也对未来的管线调整提供方便。另外, 在强电、弱电控制方面, 电气专业也对给排水的设计有很大帮助。其一, 弱电控制中, 给排水电动阀门、消防电动设备等都需要电气专业人员科学设计, 并设置旁路预防失效。其二, 强电控制中, 污水泵等大型给排水设备需要更为专业的电气控制, 防治失效致使给排水设施瘫痪。

5 总结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结合多专业多角度的学科交叉设计, 需要多专业人员在不同细节给予专业支撑, 这也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下工程建设的大趋势。市政工程建设中, 这种学科交叉才开始逐渐渗透, 需要相关专业人员更加努力, 协同发展, 达到科学、高效、合理建设市政工程的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程建设的广度深度也不断增加, 各领域均面临学科交叉的挑战。市政工程也是如此, 在市政排水工程领域, 主专业给排水工程已开始与道路工程专业、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相融汇, 多角度优化设计。本文简述工程问题分析, 并主要介绍给排水设计与以上三个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市政工程,专业配合,学科交叉

参考文献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建设部九五重点教材) [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赵顺全.建筑设计中给排水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J].青海科技, 2009 (3) :49-50.

[3]王丽娟, 徐月.关于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0) .

[4]任正元, 余武, 郑爽.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9) .

配合问题 篇5

关于成本控制部在预算和在配合经营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建议成本控制部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公司所有部门的职能重新调配,预算部从市场部分离出来成立的单独的成本控制部。主要承担公司招投标项目的投标预算工作、公司部分项目的结算工作、工程的成本预测及初期的风险控制、公司内部的各种合同、材料评审的日常管理和完成集团公司的各类成本控制表格的报送。在部门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成本控制部也在随着公司一起发展成熟。现部门的人员结构、管理程序已初具雏形。但随着公司招投标量的不断增加和中标量的不断增加,成本控制部在招投标预算和结算工作以及在与市场营销部的配合上都不断的暴露出了问题。其实市场部作为前期的市场营销与成本控制部在后期的成本经营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就这次经营会议机会我部门经过深刻反思,把我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联的问题暴露出来且做针对性的分析:

1、部门人员结构问题。我们的公司是一个年轻的公司,我们的部门更是一个稚嫩的部门,我们的部门男性少,女性多;经验丰富的少,年轻没有现场经验的多。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非常无奈的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整个成本控制部20余人,人数众多但作战能力太弱,特别是当兵能力弱。

配合问题 篇6

普通水泥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质包括新拌混泥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变形和耐久性。选择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首先因地制宜选好粗、细骨料,了解拌合水和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并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条件和使用环境,选好水泥品种及标号(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辅以减水剂和掺合料。

1、 选择适宜的原材料

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混合材、外加剂和砂石集料等。现在,各地的碎石生产厂家比较多,材质却品目繁多,选择材料时既要考虑就地取材,又要考虑质地优良,适应工程要求。尽量选择含泥量低、针片状少、吸水率低、压碎值小的碎石和细度模数在2.6-2.8含泥量小于2%的中砂。优质的砂石料可以在要求同等强度下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选择适宜的混凝土配合比

要正确处理保证工程质量与节约水泥的关系,使混凝土具有适宜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充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的要求,同时还要通过试验优化设计,达到较优的经济效果。

3、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这四个方面的含义。优质的新拌混凝土应该具有:满足运送和浇捣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力作用离析的凝聚性;不产生分层、泌水的稳定性和易于浇捣致密的密实性。

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主要有:组成材料的质量及其用量;环境条件及时间等两个方面。现在主要谈谈组成材料的影响。

① 水泥特性的影响。水泥的品种、细度、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量等会影响需水量。通常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比矿渣和火山灰水泥的工作性好。适当提高水泥的细度可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粘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

② 集料特性的影响。集料的最大粒径增大,可使集料的总表面积减少,拌和物的工作性也随之改善。此外,具有良好级配的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较好的工作性。

③ 集浆比的影响。集浆比就是单位混凝土拌和物中集料绝对体积与水泥浆绝对体积之比。水泥浆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包裹集料的表面,以减少集料颗粒间的摩擦力,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水灰比保持不变,水泥浆越多,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但水泥浆数量过多,集料含量相对减少,达到一定限度时,将会出现流浆现象,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反之,如果水泥浆数量过少,不足以填满集料的空隙和包裹集料表面,则混凝土拌合物的凝聚性变差,甚至产生崩塌现象。因此,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数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同时要考虑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尽量采用较大的集浆比,以节约水泥用量。

④ 水灰比的影响。水灰比较小则水泥浆较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亦变小;反之,水灰比较大,水泥浆较稀,混凝土拌合物虽然较大,但凝聚性和保水性却随之变差。在实际工作中,为增加拌合物的流动性而增加用水量时,必需保证水灰比不变,同时增加水泥用量。

⑤ 砂率的影響。当砂率过大时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增大,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就显得干稠,流动性小。当砂率过小时,虽然集料的表面积减少,但由于砂浆量不足,不能在粗集料的周围形成足够的砂浆层来起润滑作用,因而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因此,在不同的砂率中应有一个合理的砂率值。在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和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

⑥ 外加剂的影响。在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时,加入少量外加剂,可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情况下,改善拌合物的工作性,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混凝土的耐久性

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是今后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大致可分为组成材料的品种、质量、级配等内因与温度、湿度、约束钢筋等外因。减少收缩的措施:

4.1 正确设计密级配集料,并提高集浆比,使集料在混凝土中形成密实骨架;

4.2 采用弹性模量较高的岩石所轧制的集料;

4.3 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除了采用较低的单位用水量和低水灰比外重视水泥品种的选用;

4.4 正确选择外加剂,不掺加氯盐早强剂

5、 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5.1 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基本要求

5.1.1 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要求)的强度等级fcu·k和混凝土配制强度feu·o;

5.1.2 要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足够的坍落度、良好的和易性(可塑性、不易产生离析);

5.1.3 要满足工程使用环境及气候条件所要求的(抗渗、抗冻、耐腐蚀等)耐久性;

5.1.4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尽量节约水泥,合理使用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5.2 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5.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00中的有关条文设计。

5.2.2 配合比中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性质和耐久性起了决定作用,铁路工程必须遵照“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7的规定控制,其他工程应遵照相应的规范来选用。

5.3 设计混凝土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铁路部门多采用重量法计算。计算主要要确定下述各参数:

5.3.1 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fcu·k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5.3.2 确定水灰比(w/c)—须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水泥强度等级等方面同时考虑。

高压断路器与重合闸配合问题浅析 篇7

海南昌江核电厂升压站采用3/2 接线方式, 出线六回, 目前设计4条出线, 两条备用出线。 4 条出线是核李Ⅰ、Ⅱ到达李坊站, 核成Ⅰ、Ⅱ线到达大成站。 目前核电只投入至大成站的两条线路。 厂址距离大成站厂52.9km, 两条220k V输出线路, 各配有两套完整的光纤差动保护。 核电厂220k V主开关站断路器机构均使用江苏中兴创元高压电气有限公司提供的分相断路器, SF6 弹簧操作机构。 断路器独立设置南瑞继保的RCS-921NV型断路器失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 包含CZX-22G型操作箱, 重合闸配置在断路器保护上。 线路保护为南瑞继保的RCS-931B型超高压线路成套保护装置。 2014 年4 月12 日, 核成Ⅰ、Ⅱ线在进行与对侧大成站线路保护联调过程中, 当对侧大成站模拟单相瞬时故障, 大成站断路器能够重合而核电侧断路器不能重合, 就此做分析。

1 事件分析

RCS-921NV型断路器失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重合闸由二种方式启动, 一是, 由线路保护跳闸启动重合闸, 二是, 由跳闸位置启动重合闸, 其逻辑框图如图1 所示。 当系统选择单相重合闸或综合重合闸方式时, 在单相故障时开放单相重合闸。当仅单相跳开, 即装置收到单相跳闸接点并当该接点返回时或者当单相TWJ动作且满足TWJ起动单重条件时, 起动单重时间。 若线路三跳或三相TWJ动作, 则不起动单重。当选择三重或综重方式时, 可选用检线路无压重合闸、检同期重合闸, 也可选用不检而直接重合闸方式。当选择停用方式时, 按照沟三闭重处理。

本次联调过程中, 重合闸方式选择为单重, 主要验证由线路保护跳闸启动重合闸。 在双侧电源输电线路上发生单相瞬时故障, 线路两侧保护动作跳开故障相, 经过重合闸延时, 两侧重合。 然而在试验中, 大成站模拟单相瞬时故障后, 核电站线路保护装置发出“ 单跳失败, 三跳” ( 线路开关按电网要求重合闸设置为“ 单重”方式) 报文, 单重失败, 三相跳闸。 对于此类现象, 经过多次试验, 结果都是一致的。

装置前期经过数次单体调试验证, 其功能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带开关试验全部正常。查看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中关于单跳失败三跳的逻辑, 发现只有在装置认为开关没有跳开的情况下, 才会发“ 单跳失败, 三跳”。 对于装置是怎么判断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 厂家给出了解释, 有两个判据, 电流消失或收到跳闸位置, 二者满足一个就行了。大成站模拟单相故障时, 本侧线路保护装置并未加电流量, 此时装置只能通过接收到的跳位信息来判断开关状态。 经验证, 联调单重试验过程中, 大成站模拟瞬时故障发生后, 线路保护装置并未接收到开关的跳位信息。

根据这一现象我们检查了开关的跳闸监视回路。 如图2 所示跳闸监视回路, 断路器分闸后, 开关辅助接点闭合, 跳位继电器TWJ励磁, 线路保护装置就能接收到开关跳位信息。 仔细检查该回路, 发现回路中有一个开关A相位置重动继电器 ( B、C相同样) , 其辅助接点接入到了GIS操作机构跳闸监视回路中。 在试验过程中, 该继电器发生了误动。

该重动继电器为双位置继电器, 通过检查该继电器电源回路可以看出, A、B、C三相位置重动继电器的I线圈正电源都是短接在一起的 ( II线圈同样) 。 因此当断路器处于不一致状态时, 该继电器双线圈能同时得电, 继电器不停抖动, 进而造成保护动作后保护装置未收到开关跳闸位置, 发“ 单跳失败, 三跳”的信号, 致使重合闸失败。

2 解决方案

分析查到问题所在, 我们把该回路进行了变更。经过试验, 发现重动继电器不再出现抖动, 开关跳闸正确, 重合成功。

3 结束语

重合闸装置是保证电网可靠供电的重要装置, 正常运行中, 不仅要求正确动作提高供电可靠性, 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而且还要求不得误动作对电网造成危害。 通过本文, 我们发现保护装置与开关就地控制部分的可靠连接也是保护正确动作的条件之一。单体调试都正确的情况下, 联调也会出现问题, 所以联调在现场调试中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Q/CSG10k V~500k 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五册:变电继电保护工程[S].

配合问题 篇8

1 建筑施工多专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各专业施工管理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些施工交叉问题, 那么下面我简单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多专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从而不断地优化建筑施工管理。

1.1 从施工技术质量方面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科技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建筑施工工艺也不断地提高和改善, 建筑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的出现, 使得建筑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人性化, 越来越智能化, 各个施工作业划分也越来越精细。各个施工作业之间一方面要确保自己的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质量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是一个连续的施工过程,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各个施工专业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交叉过程, 比如在主体施工过程中, 建筑安装工程就绪配合土建施工完成, 而在土建施工过程中, 要避免对安装工程的预埋管线造成破坏,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就需要做好交叉作业施工管理。一旦没有全面考虑到各项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和进度安排, 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返工、误工等问题, 因此, 一方面会延误了工期;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工程质量, 增加了投资, 给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1.2 从施工管理方面

当前建筑企业主要的施工形式是分包管理, 那么在进行专业分包划分时, 也很难实现名明确的划分, 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 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 经常会造成工序之间的退让, 那么最终就会造成施工工作的模糊, 导致两个施工单位之间都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完成。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 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 施工人员之间的责任不明确, 或者是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较差, 在施工过程中, 即使发现了一些问题, 也认为这不会影响整体的工程建造, 或者认为这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自己不需要操心, 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非常薄弱, 责任心也较差, 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施工专业之间协调配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施工过程中, 通常由于各个专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各有所长, 那么综合性技术人才缺乏, 因此对于各自的施工可以保证, 但是对于建筑整体的施工建造质量就不能够进行很好地施工管理和控制, 从而造成工序之间的施工管理混乱, 影响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控制。

2 加强建筑施工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在建筑施工各专业协调配合施工管理过程中, 首先, 各单位应该对于各个专业施工之间的配合加强认识, 对各个专业施工配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 对于施工人员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其次, 在进行责任划分时, 要明确的规定业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之间的责任, 并且要求其严格执行, 通过奖惩制度来实现职责的履行。最后,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做好相关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监督,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也做好相应的保管, 确保各自负责的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可以顺利完成。下面针对建筑施工专业在施工技术质量和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加强建筑施工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2.1 施工技术质量方面

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确保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图纸相吻合, 做好图纸审核工作;第二, 图纸审核的技术交底图样也是比较重要的工作, 可以不断地对图纸进行优化, 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 同时也可以避免后期的更改, 为各专业之间的交叉管理提供了安全保证。

2.2 管理协调方面

在管理协调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 业主和监理单位之间必须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统一, 方便日后的工作开展和实施有效地组织管理;第二, 在管理过程中, 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权责, 做好分工协作;第三, 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 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 提高员工的工作性,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 组织协调方面

在组织协调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低控制管理:第一, 建立健全的协调会议制度;第二, 对于工程的施工工作做好落实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第三, 做好资料的保管, 同时对于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流程, 相应负责人做好签字盖章处理, 在管理过程中要有理有据, 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人。

2.4 各细部工程协调施工管理

各个专业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配合作业, 注重结构外表、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而确保各细部工程协调施工管理。

3 结语

在建筑施工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施工过程中, 企业以及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加强重视, 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 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 从而不断地优化管理水平, 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建造技术的发展,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建筑建造过程中, 对于建筑建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各个专业分工也越来越明细, 那么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 各专业之间必须做好相应的协调配合管理, 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保证。下面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多专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从而加强建筑施工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浅论,建筑施工,各专业协调配合,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秦晋卫.谈建筑施工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问题[J].山西建筑, 2012, 38 (34) :284-285.

[2]易思游.建筑施工各专业工种的协调与配合[J].陕西建筑, 2011 (4) :53-55.

浅谈给排水与建筑专业配合问题 篇9

1 执行国家规范、坚持会签制度

《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等等, 是建筑工程设计的法律。因此, 熟悉规范、执行规范是保证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

1.1 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及星级宾馆的工程设计, 往往时间紧, 难度大。

为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除每个设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外, 及时认真地会签图纸, 把矛盾处理在施工图成件之前是非常重要的。

1.2 掌握设计深度、搞好工种配合

根据《各专业之间互提资料深度的规定》的要求, 厨房、卫生间平面应放大样。但实际工作中, 往往缺少其大样图, 造成厨房、卫生间平面布置不妥、洁具布置不下等问题。因此, 建筑设计人员对厨房、卫生间应放大样, 使之合理并利于给排水专业的正常配合。

掌握好施工图设计进度, 确保其他工种的设计时间。在日常工作中, 如果建筑设计人员不能及时向有关专业提供建筑施工图, 将影响其他专业的正常工作时间, 影响工程设计质量。

当好龙头, 搞好协作。建筑工程施工图成件后, 发现配套工种设计图与建筑施工图不符。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 发现建筑 (结构) 施工已作修改, 而配套设计无相应变更。这除了有时是建设方在施工时自行让施工队变更 (不允许) 外, 就是工种配合的问题了, 即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应具体地正式通知有关设计人员, 使他们及时作相应的设计修改, 以免影响建设工期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 给水管道敷设

3.1 给水立管位于阳台上。

该种布设适于厨房、卫生间等靠近阳台的建筑, 立管位于阳台可以直接接到厨房卫生间, 管线可以灵活布置;设于外墙上。该种形式适于南方城市, 其具备管线灵活, 可有序布置, 但其会影响建筑美观, 且不便于维修, 同时管道长期被阳光照射易老化因此需做好防晒措施等。

3.2 给水立管位于管道井内。

该种形式一般用于北方地区, 可将立管设于上下对应的卫生间内, 之后用轻型、防腐、防燃等材料进行遮挡, 可与排水管道同设于一个管道井, 该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室美观, 且会占用一定室内面积, 同时施工、维修难度较大;设于厨房内。该种形式适于厨房空间较大时将立管布置在不影响交通和使用的角落。

3.3 给水横管敷设于楼板内。

应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前将管道敷设完成, 其可节省室内面积, 不影响室内美观, 但楼板混凝土施工前管道必须试压合格, 同时必须做好管道防腐。

3.4 给水横管敷设于建筑结构板上找平层内。

该种形式要求室内面层有一定厚度且横管管径较小, 一般采用在楼地面上开槽, 管线半嵌入管槽后用管卡固定;设于结构板下。一般敷设于板下阴角, 之后建筑专业对阴角进行装饰将其隐藏, 该种方式不破坏墙板, 管道安装方便, 但其若穿过客厅等房间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美观, 且其发生管道漏水或有凝结水时会对装修造成较大影响。

3.5 给水横管敷设于隔墙内。

一般采用砌墙过程中预留管槽或在墙体上剔出管槽, 敷设管道后将墙面恢复, 该种形式具有能保证室内美观的优点, 但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结构安全, 同时不易维修并对管材使用寿命有较高要求等[1]。

4 排水管道敷设

4.1 排水立管设于建筑外墙。

该种形式适于南方地区, 该种方法可减少室内排水噪音, 但立管上检查口设置会受到影响, 实际一般采取在屋顶通气管高出屋顶部分和底层各设置一个检查口的方式;设于管井内。适于住宅要求较高的情况, 排水立管也应设置检修口, 该形式会占用房间面积。

4.2 排水立管设于厨房、卫生间内。该种形式由于具备立管靠近排水点, 排水较直接, 排水横管安装方便等优点。

4.3 排水立管设于内厅或房角。

适于建筑外立面要求严格, 室内又无合适位置的情况下, 该种情况易在排水管道安装后采用装饰材料将其隐藏起来。

4.4 排水横管设于下层板顶。

老式住宅一般采用该种形式, 其可以通过下层吊顶将管道隐藏, 但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下层住户带来影响。

4.5 排水横管设于建筑外墙。该种形式适于后出水式。

5 对厨房、卫生间位置的要求

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平面设计上应注意竖向功能, 尽可能地做到:

5.1 上、下层建筑厨房、卫生间位置一致。

5.2 避免卫生间位于厨房上面, 当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 应采取防护措施。

5.3 厨房、卫生间等用水设备不得布置在变配电室、备用发电机房的上面。

5.4 要注意让排水立管留有适当位置。

目前在商品房住宅楼建筑平面设计中, 往往发现排水立管在贮藏间门洞处而需要错位。贮藏间层高一般为2.2米, 解决的办法为贮藏间的门洞位移120~180毫米即可。

5.5 地下室为人防, 上部尽可能不设卫生间等。如需设置, 底层地面与地下人防顶之间加一覆土层 (局部或整片) 以便敷管。

6 管道井的设置

在高层建筑中, 管道井位置的确定很重要。它将影响到建筑功能及给排水管道的走向, 不同专业的管道、风道的交叉, 建筑层高的增加。因此, 合理布设管道井, 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降低工程造价很有关系。

6.1 管道井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 用水分布情况, 采用适当分散的方式。

如公共卫生间, 可以利用大便器相对集中的墙角、柱角, 管道集中与此, 设不进入检修的管道井。

6.2 根据所汇合管道立管数量、大小、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确定管道井尺寸。

管道井需进入检修者, 一般不宜小于0.6米净宽的操作空间。在满足此挑拣的情况下, 管道井可根据管道的排列情况或利用建筑平面设计成其他形状。不需进入检修者, 砖墙砌筑包起来即可。排水立管检查口处应设检修门, 尺寸为160~200毫米。检修门中心距板面1.0米。

6.3 管道井应尽量靠建筑四周外墙布置。可缩短排水排出管的距离, 便于室外管道的进出连接。

6.4 要注意、控制水平排水管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 排水主立管一侧或二侧水平干管长度控制在20米以内为宜 (除建筑层较高, 水平排水管长度不受控制外) , 以便减少建筑高度, 又不至于管道井过多。

6.5 管道井隔烟:高层建筑高度≤100米, 每隔2~3层, 建筑高度>100米, 每层楼板处, 用耐火极限同楼板的不燃烧体作隔断。

7 其它

高层建筑设地下人防工程时, 为保证生活、消防、排水不穿人防地下室, 在人防地下室与首层地面±0.000之间加设0.5米左右的填充层。

高层建筑及小区粪便污水采用地埋式二级生化处理装置, 每小时处理1立方米污水, 其设备占地面积约为3~4平方米。

红线距建筑物外墙间要考虑各种设备管线的敷设位置及安装要求。化粪池或污水处理设施位置要考虑清运及检修通道。

在地区建筑结构的梁或承台上皮比室外地面低0.55米, 则室内排出管可避免与地梁的矛盾。

参考文献

配合问题 篇10

在如今不断改善的办公环境和不断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商业住宅的共同推动下, 空调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工业、民用、航空等各个领域, 越来越多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何使选用的空调系统起到最佳效果, 除了合理进行设计之外, 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空调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所以, 我们应该对空调的安装、调试及其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空调系统中空调安装以及调试技术, 分析了空调系统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协调配合问题, 讨论了如何加强对协调配合工作的管理。

1 空调安装与调试

1.1 空调设备安装

一般的空调系统安装过程都包含三个阶段:设备的验收阶段;普通设备安装阶段;制冷机组安装阶段。在设备验收阶段, 必须在驻地监理、业主代表、设备供应商以及工程安装承包商的代表共同见证下对设备进行开箱检验。项目的承包商须严格检查设备的包装、备件数量及外观、设备和配件的数量及外观, 以及随机文件等, 若如发现存在损伤或遗缺的现象, 需要当场提出。普通设备的安装包括空调安装以及消音器的安装等方面。空调器安装时, 要保证进出水管紧密连接, 凝结水管坡度要符合排水要求, 从而达到安装平正、平稳且牢固的效果, 并且要有有效的防震措施。同时要保证消音器安装方向正确。

1.2 空调系统试调

空调系统试调是指带空调冷负荷的调试, 它是由空调系统的承包商主持, 同时承包商还需对环控系统的所有的测定以及调试工作负责, 该工作是与全线设备联调一起进行的。空调系统调试是以各单系统调试合格为前提, 然后调试空调系统, 对空调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测定和调整, 环境状况主要包括管理用房和设备的湿度、温度以及气流速度、送风温度等方面。经过空调系统调试, 使空调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在空调系统试调过程中必须保证系统在带空调冷负荷的情况下, 能够连续运转8小时并且间歇运转72小时保证无故障。

2 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配合

在空调的安装以及调试阶段, 会遇到很多与电气安装之间配合的问题。配合问题能否有效的解决, 直接关系工程施工效果的好坏。因此, 在空调的安装、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核对电气安装方面的图纸,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沟通, 同时要综合进行排布,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以及工期的拖延。下面对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在冷冻机房中, 对设备进行布置时要做到排列整齐、操作维修方便以及流程合理, 尽可能地缩短各类管道的长度, 从而减小占地面积。

2) 对空调机组进行安装之前, 要避免设备发生碰撞变形甚至破损, 特别是要检查制冷剂的压力是否正常, 确保没有泄漏。就位时用衬垫把设备垫好。起吊空调机组的时候, 应将钢丝绳挂在空调机组规定的位置, 然后再进行起吊, 从而使得负荷能够均匀的分布。

3) 对冷却塔进行安装时, 要选择通风效果比较好的场所, 尽可能避免将其安装在粉尘飞扬或者是会有热量产生的场所的下风口。同时, 安装时要根据施工图纸的坐标位置对冷却塔进行就位, 并且应找平找正。

4) 空调安装、调试单位必须要向电气安装的有关单位提供电压、电流大小、电源容量、导线截面以及管径等信息。在对空调设备进行试运转之后, 还要对水量进行调整, 使得各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却塔的水量保持在均等的状态, 同时要保证各压力及温度正常。

5) 空调的室内吊顶送风口与回风口如果经常和感烟或感温探测器以及照明灯具等相碰撞时, 需要相关的各专业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协调解决。

6) 在吊顶内安装各种管道以及风管时, 较好的方式是将空调水管平行敷设安装在靠墙一侧, 并且留出足够保温的操作距离, 同时要合理安排与金属线槽和其他各专业管道的施工顺序。应及时到现场协调解决室内吊顶回风口与送风口同感烟或感温探测器以及照明灯具等的相撞问题。在走道吊顶内各专业管道集中处, 给排水管道、照明灯具、强弱电线槽、消防喷淋管道、感烟探头、风道风口、喷淋头等可能会经常发生碰撞, 因此, 在施工前就要采取措施避免各专业管道相碰。具体措施可以采取召开协调配合会议, 合理地安排好各专业管道通, 并且适当的留出余量。在铺设管道时, 其他管道必须首先以风管优先、无压管道优先, 并在其中穿插电线管道和有压管道。为了能够综合协调配合, 必须在现场对实际尺寸进行核实, 从而使得协调配合工作能够更加有保证。此外, 空调智能化是根据末端的出风温度的信号及末端启动数量的多少联动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开启多少。制冷机组本身具有自调能力在30%~120%的负荷下运转。空调智能化越高, 对配电的要求越高, 特别是弱电的信号传输要求高, 也越能起到节能效果, 减少人为操作有可能带来的负荷过大或过小而造成的不足或浪费。同时空调安装以及工艺制作的质量都应当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对各项工序都应当严格把关, 做好详细的记录。

3 加强协调配合管理的几点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 加强协调配合方面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 技术方面的协调配合。在技术的协调配合管理方面, 图纸会审和交底工作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环节。图纸会审时, 需把各个专业的交叉与协调配合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会审过程中, 进一步找出设计中所存在的技术等问题, 接着从图纸上给予解决。要切实做好工作, 让技术交底班组能够充分理解到设计的意图, 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有深入的了解, 以便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2) 管理方面的协调配合。要想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单从技术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它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 运用管理手段来减少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配合时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对空调安装、调试和电气安装的工序、设计的要求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这样才有可能对施工有一个统筹性的安排, 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有序到位。同时还需要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从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与此同时, 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奖惩制度, 这将会有效地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责任心。

3) 组织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专门的协调配合会议制度, 可以定期安排相关组织召开协调配合会议, 解决在施工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在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配合工作进展的过程中, 对于比较复杂的部分, 在施工之前可以召开专门的协调配合会议, 进一步明确各部分的施工顺序和相关责任。

4 结语

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对空调系统进行安装、调试, 处理好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找出合理的解决途径, 保证空调系统合理有效地运行, 使空调系统能够达到其最佳的效果。在具体的工作中, 要善于发现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保证整个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摘要:协调配合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配合尤为重要, 直接影响到整个空调系统的使用。文章阐述了在工程项目中空调安装以及调试的过程, 对空调安装、调试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加强协调配合管理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空调安装,调试,电气安装,配合,工程监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汪小文.浅谈通风与空调的安装技术及系统调试[J].建材发展导向, 2011 (11) .

[2]张学伟.浅谈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施工问题与方法[J].商情, 2011 (26) .

[3]苏向阳.中央空调系统及其安装调试——以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为例[J].科技与生活, 2011 (12) .

[4]刘胜.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及案例分析[J].广东科技, 2011 (8) .

[5]张远新.空调工程安装及系统调试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其处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2) .

老师,我想“配合”你 篇11

【思考一】何为“配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课堂上很明显是由老师与学生分工合作去完成教学任务的,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共同的任务”是什么?是教师这节课的成败荣辱还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提高?“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课标”显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从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可见课堂教学目标指向仍是学生。

【思考二】谁来“配合”?既然共同的任务、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学生的发展,那么课堂上他们是主角,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自主创新。教师要渗透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思想,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

【思考三】怎样“配合”?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替代学生学习。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愿意担当“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胜利者”,体会创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做到:

1.让学生有兴趣,享受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定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其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又恰恰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探究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占据绝对优势,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状态。审视平时的教学过程,我深深感受到学生充分扎实的预习,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指导和检查。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而是看成一种乐趣。例如教学《放飞蜻蜓》一课,学生根据课文准确了解蜻蜓的外形和身体各部分功能并表述出来还存在困难,因此熟读课文第10自然就段显得尤为必要,多花点时间读扎实后,学生的兴趣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2.让学生会合作,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机会,使学生的主动权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有独立活动的空间,使每个学生拥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并且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挖掘自身的潜能,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与同伴彼此促进。小组合作务实的前提是教师的正确指导。组长在合作学习的职责是引领但不能取代。合作学习时间的分配把握上,教师应明确学习流程,指点学习方法,并巡视指导。要重视合作之前的个体独立思考、探究,合作之前多花点时间准备,合作时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实现高效。

“老师,我想配合你!”这稚嫩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教师公开课前患得患失的普遍小志,学生渐渐成了配合者。其实公开课不是教师的个人展示,不需要学生去刻意配合,我们需要追寻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论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 篇12

关键词:土建施工,电气安装,配合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存在着专业空间的交叉作业, 包括土建、装修、电气安装、给排水、智能化弱电等。若专业之间的配合出现失误, 势必对多个工种的施工环境造成影响, 最终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 施工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而电气安装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项目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尤其是与土建施工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详细分析了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在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配合问题, 以期能够达到建筑工程投资、质量以及进度三统一的目的。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配合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 电气设计人员应该事先对土建设计提出电气技术要求, 例如电气设备和线路保护管的预埋, 以及开关柜的基础型钢预埋等, 这些电气要求必须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具体的反映。电气安装工人也应学会土建施工图纸的看法。

在土建项目施工之前, 电气安装人员应联合土建施工技术人员, 共同审核土建和电气施工图纸, 列出具体的交叉施工部分, 根据土建施工工期的相应计划, 确定准确配合交叉施工时间。电气安装人员还需了解包括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间连接方式等的土建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进度计划, 并仔细地校准预准备的电气安装方法是否能与土建施工项目相适应、配合, 最大程度地防止遗漏以及错误的发生。

施工前, 电气工人还必须做好充分的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例如备齐土建施工阶段中的零配件、预埋件和预埋管道, 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制作, 以及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

二、基础施工阶段的配合

在土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 不允许存在进户电缆穿墙管和预留预埋返工返修的可能性, 一旦必须返工, 土建做二次防水处理则难以保证其工程质量。因此, 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与土建施工的配合工作。一方面, 必须做好相应的预埋工作, 包括地面内配管的过墙孔、接地工程引线孔、电缆过墙保护管以及电信、光纤等进线管的预埋工作, 还包括光纤进线管、电话进线管、室外电话出线管、室外照明出线管以及接地测试板等的预埋工作。另一方面, 要格外注意基础固定件预埋与土建施工人员施工的配合度, 核对预留空洞及预埋钢管的轴线, 标高、位置、尺寸、数量等方面是否与图纸要求相一致。

三、结构工程施工阶段的配合

电管暗敷工作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序, 必须根据土建浇筑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顺序逐步进行。此阶段的配合主要包括: (1) 地面、楼板施工中的配合:混凝土地面浇制之前, 必须敷设好地面中的全部管线、室内接地线, 并完成开关箱、柜基础框架的安装, 做好地脚螺栓的预埋工作。其中, 接线盒和灯头盒在与模板相密合的同时, 内部还需塞牢纸团。 (2) 梁、柱结构施工中的配合:现场浇制的梁、柱、板中的电气工程全部按照暗配管方法施工, 在浇制混凝土之前做好穿线管、灯位盘以及开关盒等的安装工作。 (3) 墙体砌筑中的配合:配管时, 应根据柱子上标高线确定电器设备的安装位置, 电气管线水平或垂直布置。同一房间内的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必须严格一致。 (4) 混凝土浇制的配合:混凝土浇制前, 将接线盒和管子等安装固定于相应位置上, 一旦出现与钢筋网位置发生冲突的情况时, 可拨开影响安装的钢筋, 待安装好接线盒以及管子以后, 再适当调整钢筋的位置, 或在原来的位置上增绑一些附加钢筋。

四、装饰装修阶段的配合

虽然应在墙面装饰完成后才进行内线安装的全面施工, 但必须在墙面工程施工前完成一切有可能损害装饰层的工作。因此, 土建施工中的预埋预留配合工作, 暗配管路有无堵塞, 这些都必须事先认真核对, 以便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救。若有墙面装修的工程, 应该根据墙体龙骨的结构情况进行安装配合工作。装饰装修时, 首先装修固定主吊顶龙骨, 再按与主龙骨的最近直线距离敷设钢管, 并于主龙骨上敷设管线, 以及进行接线盒的安装工作。配置好钢管后穿入电缆电线。最后, 进行次龙骨和上面板的安装工作, 此时吊顶面板上需开孔, 留出接线盒。

五、智能电气施工阶段的配合

电气及消防电气的弱电线路和设备需要土建施工的密切配合, 在较长时间的调试下方能投入运行, 尤其是消防控制中心以及智能控制室等弱电设备。弱电线路的安装和线路敷设必须等到包括装饰在内的所有土建工程完工方可进行, 建筑项目后期施工时, 项目经理应优先考虑消防控制中心和智能控制室等的土建施工, 尽快完成防静电地板、吊顶以及内墙面粉刷, 以便及时进行弱电调试, 合理安排着项目的进行。而电梯工程也是一个重点部分, 电梯的各种机电设备、导轨和轿箱等都井道和预留空洞的位置和尺寸都已确定。高层建筑中电梯井道属于核心筒剪力墙结构, 所以土建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土建设计要求以及电梯设备要求保证测量、放线精确。

六、结语

建筑项目的工程施工实践表明, 土建工程的施工与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两者互相配合, 并且融入土建施工人员以及电气安装专业工作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对整个工程深入的了解, 方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安顺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与验收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92-94。

[1]《GB50254-96.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3]吴景荣:《论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之若干问题》, 《四川建材》, 2008, 34 (3) 。

[4]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5]班广生:《玻璃采光顶的漏水及防水》, 《建筑技术》, 2006 (7) :79-80。

[6]杨嗣信:《当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施工技术》, 2006 (5) :23-24。

[7]《GB50204220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上一篇:主动发展下一篇: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