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药物(共7篇)
针灸配合药物 篇1
急性单纯性胃炎系多种内外部因素引起的急性广泛性胃黏膜急性炎症, 是临床常见多发性胃部疾病, 由于多伴有肠道炎症, 故又称急性胃肠炎[1]。急性单纯性胃炎病因多样, 目前主要由感染、胆汁反流、外邪犯胃等所致。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来对症治疗, 但存在副作用。本文探讨了针灸、拔罐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可行性及效果,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单一西医治疗综合效果更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肠胃科收治的112例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 均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 排除阑尾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脾胰腺疾患以及孕妇、哺乳期孕妇。其中男62例, 女50例;年龄23~65岁, 平均 (41.2±3.4) 岁;病程3~48h, 平均 (7.0±1.6) h。全部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疼痛等, 其中水样腹泻78例, 明显发热23例, 脱水11例。依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行西药抗生素注射液肌注治疗的对照组52例和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拔罐治疗的观察组6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急性单纯性胃炎诊断标准[2]
发病迅速, 进食后数分钟至24h内发病;症状表现为典型的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厌食等, 腹泻, 粪便呈水样;或伴有发热, 上腹或脐周有轻压痛, 肠鸣音亢进等。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针灸、拔罐配合药物疗法[3]: (1) 针灸治疗, 仰卧位取足三里 (双) 、内关 (双) 、上巨虚、下巨虚、公孙 (双) 、太冲 (双) 等六穴, 保持无菌状态下操作, 28号针1.8寸长短不锈钢毫针迅速刺入患者皮下, 刺入深度1~1.5寸左右, 用提插捻转手法使局部产生酸麻胀感, 之后留针20~30min后起针。每日1次, 5次后休息1天。也可采用电针灸拔罐疗法, 原理及操作方法大致相同; (2) 拔罐治疗, 取患者大椎穴、足太阳膀胱经两侧背俞穴、双侧脾俞、胃俞、大肠俞、肝俞、胆俞揉罐重点刺激。患者取侧卧位, 用真空抽气负压罐, 于上述穴位拔罐10~15min, 起罐休息3~5min后, 再次重复操作, 隔日1次; (3) 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主要选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杀菌消炎。本文选用石家庄一药厂生产的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100mL) , 于当日静滴200mL (2瓶) , 2瓶间加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 加入2.0g维生素C静滴。一般不用抗菌药, 对严重腹泻者可适量应用。对照组仅单用药物治疗, 方法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腹痛、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 腹泻次数明显减少, 12h内症状基本消失, 大便恢复正常。显效:腹痛、呕吐等症状基本减轻, 腹泻次数基本减少, 12h内症状基本消失, 大便趋于正常。有效: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均有所减轻改善, 48h内症状明显减轻, 大便稀薄。无效:48h内症状无明显改变, 腹痛、呕吐、腹泻反而加重, 继续转入急诊室抢救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
依据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 行针灸、拔罐联合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单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P<0.05) 。如表1所示。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治疗见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60例患者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均在针灸、拔罐治疗30min内有所缓解, 其中34例于输液初期配合针灸拔罐, 30min后剧烈腹痛症状明显减轻, 仅2例在输液治疗2h后症状仍未改善, 腹痛持续, 继续加用针灸拔罐治疗, 症状才有所转好。而对照组大部分患者在输液1~2h后症状有所缓解, 但停止输液后7例复发, 有腹痛、头晕、呕吐等症状出现。
3 讨论
急性单纯性胃炎病证若见上腹不适, 或感“烧灼”, 食后饱胀作痛, 食欲减退, 嗳气, 舌苔黄厚, 脉弦滑, 常伴生肠道化生, 故亦称胃肠炎。其辨证为中焦湿热蕴滞郁结、肝胃不和, 脾失健运, 也可认为是急性单纯性胃炎之病因[4]。从中医针灸角度来治疗各种急慢性胃炎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也由此衍生出成熟的、系统的治疗、调理方法。本文在对胃炎患者行针灸治疗时, 选足三里、内关、上巨虚、下巨虚、公孙、太冲等6个关键穴位, 中医穴位说认为,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所入为合”及“下合穴”, 上巨虚属大肠经“下合穴”, “合治内腑”理论提示可起止腹泻、缓腹痛之效;内关指向心包经之络穴;公孙为脾经络穴, 通冲脉, 阴维脉与冲脉合于心胸胃, 故有攻心胸胃疾患之理。拔罐之效, 在于脾俞、胃俞、大肠俞、肝俞、胆俞之“俞”穴, 系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穴位, 而以上穴位合用能暖胃止痛, 消积止泻, 降逆止吐之功[5]。中医学相关案例和大量临床实践已证实, 针灸并用拔罐止痛、止血效果明显, 同时可避免西药造成的副作用。
急性单纯性胃炎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差异显著, 常有一些病症可能由于体内细菌、病毒所致, 引起胃黏膜破损, 使病情恶化, 此时抑菌消毒, 增强消化道内黏膜防御作用至关重要。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同时还能起到对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抑制作用, 增强对消化道黏膜覆盖保护能力及其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6], 配合使用维生素C起解毒、保护细胞、保护肝脏、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针灸、拔罐发挥中医止痛、止泻之效, 西药抗菌消炎、补液止泻作用, 两种疗法互相配合可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 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从本组资料来看, 行针灸、拔罐配合药物疗法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P<0.05) , 经针灸、拔罐治疗30min后, 大部分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 再行输液2h左右症状基本消失, 仅2例治疗无效, 其余均无复发, 未再出现腹泻, 大便也趋于正常。以上情况说明, 较单用西药治疗, 虽见效快, 但复发率高, 而且抗生素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毒副作用, 反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综合效果突出, 患者依从性好, 治疗相对更彻底。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单纯性胃炎应用针灸拔罐配合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12例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 对照组单用西药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拔罐等疗法治疗, 参考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大部分患者在针灸、拔罐30min内症状缓解, 对照组多在输液1h后见效, 但停药后复发率高。结论:针灸拔罐对急性单纯性胃炎有止痛、止吐、止泻之效, 配合西药抗菌消炎, 补液止泻, 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可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考虑各种急、慢性胃炎的治疗。
关键词:针灸,拔罐,中西医,急性单纯性胃炎,疗效
参考文献
[1]林旭, 刘勇, 马明文.针灸拔罐配合药物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12) :671-673.
[2]杨秋汇, 吕福全.针药结合拔罐治疗嗜酸性胃肠炎3例报告[J].黑龙江中医药, 2012, 4 (14) :69-71.
[3]何爽, 骆钧梵, 陈竞芬.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 2011, 9 (3) :179-181.
[4]张永祥.嗜酸性粒细胞性消化道疾病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6 (9) :148-150.
[5]张海峰.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胃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2, 4 (10) :107-110.
[6]曹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针灸配合药物 篇2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 男18例, 女14例, 年龄23~55岁, 平均44.5岁。发病均为单侧, 其中左侧19例, 右侧23例。从起病到就诊时间1d~1.5个月, 1周以内25例, 1周以上7例。所有病例均有一侧耳痛、疱疹及面瘫。32例中, 眩晕19例, 4例出现同侧咽痛、咽部疱疹, 9例蹬骨肌反射未引出, 肌电图提示侧面神经受累6例。春秋两季发病26例, 6例发病于冬季。
1.2 诊断要点
(1) 发病急, 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N内达到高峰; (2) 大部分患者有风寒感冒病史; (3) 典型表现为耳痛、外耳疱疹、周围性面瘫三联征, 可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内耳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颈抵抗、锥体束征及脑脊液和电生理的改变。
1.3 针刺方法
疏风通络, 取手足阳明经为主, 取穴为地仓、颊车、翳风、合谷、太冲、牵正、风池。目闭不合加申脉, 照海。伴眩晕、耳鸣、耳聋加侠溪。急性期宜浅刺, 不行针t恢复期透刺, 每隔5min行针1次, 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留针30min, 并配合灸法。每日10点, 每6天为1个疗程, 休息1d, 再行下1个疗程, 治疗期间注意保暖。
1.4 药物治疗
针对其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制剂无环鸟苷以抑制DNA复制过程, 用量为5~8mg/kg, 静滴7d由于病毒感染面神经在骨管内水肿, 故早期应用大剂量类固醇激素, 如强的~260mg/d, 口服7d, 以后递减。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 等;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肝、肾功能。
1.5 疗效标准
(1) 治愈:完全恢复正常; (2) 基本治愈:面部外观及肌肉功能基本恢复, 但肌力略弱, 外耳道疱疹消失, 无明显耳痛, 主观感觉满意; (3) 好转:面痈程度虽减轻, 但面部外观及肌肉功能还较差, 外耳道疱疹基本消失, 少数可遗留耳痛, 主观感觉不满意; (4) 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6个疗程后, 3 2例中, 治愈7例, 基本治愈1 3例, 好转8例, 无效4例, 治愈率为23%, 基本治愈率为40%.好转率为25%, 总有效率为8 8%。
3 讨论
耳带状疱疹又称Hunt综合征,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 1907年由J RamsayHunt最先报道[1], 而近几年来文献所报道的病例数逐年有所增加。它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该病毒具有亲神经特性, 主要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 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 病毒即被激活, 激活的带状疱疹病毒沿神经轴突到达神经所支配区域, 并在该处黏膜细胞内或淋巴组织中继续大量繁殖, 可引起多发性脑神经病损, 主要表现为面神经麻痹, 其次为听神经或三叉神经损害, 少数病人还可伴发病毒性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2]。西医治疗主要针对其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制剂、激素和神经营养药。其中, 无环鸟苷属抗疱疹病毒剂, 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干扰单纯疱疹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 抑制病毒DNA的复制, 能改善耳痛症状、促进疱疹愈合, 有利于面瘫恢复[3], 激素可促进神经水肿的吸收, 而神经营养药则加速受损神经的修复。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中风”范畴, 由于脉络空虚, 风邪乘虚侵入面部阳明经、少阳经脉, 致气血瘀阻、脉络不通、经筋失养而成面瘫;痰浊中阻使清阳不升, 浊阳不降, 则发眩晕、耳鸣、耳聋, 是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祛邪扶正兼顾, 采用针灸治疗效果确切, 早期针刺宜引邪外出, 后期宜补益正气, 促进康复。根据本痫临床病理特点以及中医辨证论治, 采用针灸与药物结合治疗该病, 可使症状得到缓解乃至消除,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摘要:耳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性颅神经炎症, 又叫Hunt综合征。笔者采用针灸与药物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针灸,药物治疗,疱疹
参考文献
[1]何永照, 姜泗长.耳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424~426.
[2]蒋雨平.临床神经疾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167~l70.
针灸配合药物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到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 男性31例, 女性29例;年龄介于12~76岁;病程最短1 d, 最长7 d;患者起病突然, 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面部肌肉板滞、麻、瘫痪, 不能蹙额皱眉, 鼓腮动作, 口角歪向健侧, 漱口漏水, 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在病侧齿颊之间, 病侧额纹, 鼻唇沟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迎风流泪, 部分患者唾液分泌减少, 或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症状。
1.2 诊断标准:
病前常有受凉受风史, 少数患者发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多发病突然, 患侧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向健侧、皱眉、闭眼、提唇、鼓颊障碍, 必需与能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腮腺炎、腮腺囊肿、大脑半球肿瘤、脑血管意外等) 。依据八版《内科学》。
1.3 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总的病因是正气不足、阴阳失调、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 气血痹阻, 面部经筋失于濡养, 以至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在临床治疗时还要对不同时期、不同病情进行具体的辨证, 进而选穴配伍, 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 急性面神经麻痹的面神经处于炎症、水肿阶段, 此期, 为了尽快消除炎症、水肿,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面神经的损害, 根据病情, 应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积极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强的松片, 30 mg/d, 1次/天;甲钴胺成人500微克/次, 每周3次;将0.5 g利巴韦林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100 mg维生素B1, 3次/天;中药治疗, 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0 g、白僵蚕10 g、全蝎6 g、白芷10 g、防风10 g。
针灸治疗。取穴及配穴。①取穴:攒竹、丝竹空、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颧髎、迎香、下关、翳风、合谷, 以上诸穴除合谷取健侧, 余穴均取患侧。②配穴:随症配穴, 人中沟歪斜取水沟, 用雀啄法, 以患者双目有泪为度。鼻唇沟平坦者加上迎香, 味觉消失、舌麻者, 加廉泉, 迎风流泪、目赤着配睛明穴, 素体虚弱加温针足三里, 曲池。③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皮肤选用75%的酒精, 常规消毒后, 取0.3 mm×50 mm毫针, 用指切法进针, 针刺各穴得气候, 每10 min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次, 留针30 min。尽量不用电针或少量电刺激。
2 结果
60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经10~20 d针灸配合药物联合治疗, 48例痊愈, 9例好转, 3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5.0%。
3 讨论
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歪向一侧位主要表现, 该病发病急速, 以青壮年发病为主。关于面神经麻痹的记载、论述, 最早见于《灵枢•经筋》篇“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即言此病, 后世历代医家也对此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即治疗等做了大量的论述, 对此病的认识可谓历史悠久。
中医学认为, 本病的发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 致使局部阳明经、少阳经、经络受损、气血痹阻、面部经筋失于濡养, 以至肌肉纵缓不收所致。
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原因, 不外乎风、痰、虚、瘀血四项:①正气虚损。面神经麻痹多由人体正气不足, 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手足阳明经脉, 导致风痰夹瘀。流窜经络, 阳明络脉壅滞不利、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而致, 口眼歪斜。气主温煦、属阳主动、血主濡润、属阴主静。②风气内盛。风有内风、外风之分, 外风即六淫之风, 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客于面部阳明之脉, 使气血运行失常, 脉络失荣, 而诱发本病。③痰浊内阻。痰之为病, 无处不有, 素体亏虚, 痰饮内伏, 风邪而入侵, 与痰搏结;或情致抑郁, 气郁扰痰, 致使风袭痰动或痰动生风, 风痰互结, 流窜经络, 上扰面部, 阳明络脉, 塞滞不利, 脉络失荣, 亦可发生口眼㖞僻。④气滞血瘀。精神抑郁, 情致不畅或思虑不遂, 或情绪郁闷, 或目睹不快之事, 致肝气郁结, 阳明络脉不和或风痰入络, 气机不畅, 气阻则血瘀, 瘀血阻络, 气血运行不畅, 痰瘀互结, 阳明络脉失却气血温养, 则面肌僵硬麻木, 口眼歪斜。
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 最早记载当属《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曰:“足之阳明, 手之太阴, 筋急则口目为僻, 因此急则不能卒视, 治皆如右方也。”明确指出面神经麻痹属于经筋病, 针刺治疗当局部取穴, 采用火针快刺快出, 且治疗不拘泥于次数, 直至病好为止。从取穴方面来看,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在《内经》面部局部取穴的基础上, 又进一步发展了配合循经远端取穴的治疗方法。从治疗上看, 《玉龙歌》记载;“口眼㖞斜嗟, 地仓妙六连
颊车, 㖞左泻右依师正, 㖞右泻左莫令斜。”指出了针灸治疗面瘫当以泻法为主。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主遵循“以痛为输”的局部取穴法, 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为辅。补泻手法应遵循《灵枢•经脉》中“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的原则, 治疗方法众多[1,2,3,4,5,6,7,8,9,10,11,12]。本文观察表明, 针刺配合药物联合治疗60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48例痊愈, 9例好转, 3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5.0%, 疗效较为可靠, 值得推广应用。
针灸配合药物 篇4
月经先期:临床上分外偏实热者, 偏虚热者以及偏气虚三种。
实热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 量多, 色深红或紫, 质黏稠, 舌质红苔黄, 脉数。中药以清经汤主之, 方用丹皮10g、熟地10g、白芍10g、青蒿6g、茯苓6g、黄柏15g、地骨皮15g、黄连6g。针取关远、血海、太冲、曲池, 针用泻法。
虚热型:临床表现经来先期, 量少或量多, 色红, 质稠伴两颧潮红, 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药以两地汤主之, 方用:地骨皮15g、生地30g、白芍15g、元参30g、阿胶10g、麦冬15g。针取关元、血海、三阴交, 平补平泻手法。
气虚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 经量增多, 色淡、质稀, 神疲肢倦, 舌质淡、脉细弱, 中药取归脾汤加减:人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30g、熟地10g、阿胶10g、灸甘草15g。针取脾俞、足三里、血海、关远, 针用补法。
2 月经后期:临床上分血寒、血虚、血瘀气滞三型。
血寒形;临床表现经迟, 色暗, 有虚寒症状, 方用温经摄血汤:白芍30g、熟地30g、川芎15g、肉桂3g、白术15g、五味子3 g、续断9g、柴胡9g。针灸方面针三阴交、气海、气穴, 灸归来、天枢。
血虚型:临床表现面色苍白, 头晕、心悸、经期延后, 量少色淡红质清稀等血虚症状, 方用人参营养汤加减, 人参10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山茱萸9g、枸杞15g、甘草3g。针取三阴交、足三里针用补法, 灸气海, 脾俞、膈俞。
血瘀气滞型:经期延后, 量少, 色暗红或有小块, 小腹作胀, 舌淡苔薄脉弦。中药方用过期饮: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15g、赤芍10g、木香9g、木通9g、香附9g、莪术6g、肉桂5g。针取关元、气海、三阴交、针用泻法。
3 月经先后不定期:多以肝郁肾虚引起月经先后不定, 方用定经汤:当归30g、白芍30g、熟地15g、菟丝子30g、茯苓12g、淮山药12g、柴胡6g、荆芥6g。针灸方面取关元、三阴交、肾俞用补法, 取太冲用泻法。
针灸配合药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面瘫患者80例, 其中男42例, 女38例, 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 (32.5±11.6) 岁, 病程2 d~6个月, 平均病程 (2.5±1.0) 个月;病变部位:左侧39例, 右侧41例;疾病类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3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五官科制定的面神经麻痹等真的标准[3];经相关临床特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 研究组男22例, 女18例, 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 (32.5±11.7) 岁, 病程2 d~6个月, 平均病程 (2.5±1.1) 个月;病变部位:左侧20例, 右侧20例;疾病类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6例,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14例;对照组男20例, 女20例, 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 (32.4±11.7) 岁, 病程2 d~6个月, 平均病程 (2.6±1.1) 个月;病变部位:左侧19例, 右侧21例, 疾病类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4例,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16例;所有患者均排除面部过敏、外伤、精神疾患、重要脏器疾病, 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病变部位、平均病程、平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进行针灸与穴位按摩联合治疗, 针灸法:局部取穴:合谷、翳风、下关、颊车、地仓、阳白。随证配穴:偏头痛取风池或完骨;听觉障碍取听会;流涎、口歪取地仓透刺颧髎、颊车;无力耸眉目取迎香透睛明;流泪取四白、承泣、睛明;无法皱眉取攒竹;未出现额纹上部取阳白透头临泣;无法完全闭合眼部取阳白透鱼腰;颌唇沟歪斜加承浆;鼻唇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变浅加迎香;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穴位、针具, 选用1.5~2.0寸30号毫针, 进行平补平泻手法, 风热证进行泻法, 风寒证进行补法, 得气后30 min, 1次/d, 1周为1个治疗周期, 间隔1 d, 治疗4个周期。穴位按摩法:患者取平卧位, 操作者一手将头部固定, 另一手在颜面部予以指掌摩揉法3~5次, 后用拇指的大鱼际肌及掌面由额正中线向外侧至两侧太阳穴, 向前下掌揉颊部、下颌, 手法需轻柔, 2~3 min/次;在承浆、地仓、迎香、阳白、太阳等主穴进行中指点按, 3 min/次。并指导患者进行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对照组:仅进行针灸疗法, 取穴及操作方法同研究组。两组均治疗4周, 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1.3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4]
显效:无其他后遗症, 无口眼歪斜, 临床体征、症状全部消失;有效:仍出现轻度口眼歪斜, 临床体征症状部分消失, 面部肌力、表情肌部分恢复;无效:出现不可逆后遗症, 临床体征、症状无变化, 面部肌力、表情肌功能无变化。临床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FNFI正常:100分;轻度麻痹:76~99分;中度麻痹:51~75分;中重度麻痹:26~50分;重度麻痹:1~25分;完全麻痹: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的评估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临床面部神经评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NFI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两组比较, aP<0.05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指出, 面瘫为面部经络侵入风寒之邪, 引发面肌瘫痪, 大部分为单侧发病, 极少数为双侧发病, 多发于20~40岁男性患者, 面瘫发病无显著季节性[5]。主要源于卫外不固、络脉空虚、正气不足引发少阳、阳明经络侵入风热、风寒之邪, 损伤面部脉络, 气血痹阻, 经脉失养、纵缓不收[6]。大部分患者多在晨起漱口、洗脸中出现面颊单侧动作障碍, 口部歪斜;面部患侧表情肌全部瘫痪, 出现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无法闭眼, 皱眉等。面瘫可应用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 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目前, 对面瘫多进行针灸及穴位按摩和功能锻炼等治疗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7]。
本研究对面瘫患者进行针灸与穴位按摩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FNFI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龙华[8]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主穴攒竹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分布于额神经内侧支, 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 深层穿出神经干从茎乳突, 补有耳大神经, 地仓为足阳明胃经, 主穴可治疗面颊肿大、麻木, 口眼歪斜, 同时配合穴位按摩和功能锻炼, 缓解面部神经麻痹症状, 效果确切[9,10]。
综上所述, 面瘫进行针灸与穴位按摩联合治疗,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临床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永哲.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10) :173-174.
[2]李永锋, 闫照赞, 杨继川.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50例.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0) :256-257.
[3]姜利国.中药腧穴外敷结合针灸治疗面瘫61例临床分析.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z6) :702.
[4]罗根明.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78例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11) :169-170.
[5]刘申易, 蒲沁沁.探讨80例面瘫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国卫生产业, 2012, 3 (13) :166.
[6]李德芳, 高金星.针灸配合地塞米松治疗Bell面瘫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1, 18 (26) :97.
[7]王颖.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2010, 30 (1) :23-26.
[8]龙华.针灸按摩治疗面神经麻痹42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 (6) :52-53.
[9]刘君玲.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23) :57-58.
针灸配合药物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 女性17例;年龄58~79岁, 平均 (68.9±5.4) 岁;病程6~27天;其中左侧瘫痪患者12例, 右侧瘫痪患者16例, 双侧瘫痪的患者12例;肌力:0级患者5例, Ⅰ级患者18例, Ⅱ级患者17例。对照组男性24例, 女性16例;年龄54~79岁, 平均 (67.8±5.7) 岁;发病时间7~29天;其中左侧瘫痪患者13例, 右侧瘫痪患者14例, 双侧瘫痪患者13例;肌力:0级患者4例, Ⅰ级患者17例, Ⅱ级患者19例。两组患者神志均清楚, 均排除有精神病史、重症糖尿病、失语症、失忆症、视野缺损、智能障碍以及严重的心、脑、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疗法, 采取手法按摩训练与诱发分离等训练, 注重患者的主动参与, 具有针对性地给予运动治疗。患者取俯卧位, 采取滚、压及按等手法, 首先按摩患者的偏瘫肢体, 由远渐近, 以达到局部皮肤发热为标准, 缓解患者的肌肉以及关节等痉挛, 避免肌痉挛。对于恢复期的患者, 坚持独立训练, 首先从健侧卧位开始, 然后逐渐到患侧卧位;从需要别人协助到可以独立完成。之后进行平衡坐位训练, 坐到床边, 两腿下垂, 等到可以下地独立坐椅之后, 平衡站位, 进行迈步以及上下台阶等训练。在进行上下台阶训练的时候, 要遵循先上健腿, 先下患腿的原则。多鼓励患者及早进行自主运动, 恢复自理能力。与此同时, 多鼓励患者进行手部以及上肢训练, 多用健手带动患手一同进行洗脸、吃饭、更衣、刷牙等基本活动。在训练过程中, 尽量使用正确的姿势, 力量要平缓, 尽可能达到大幅度用力, 以达到轻度疼痛或者紧张为宜[2]。
在康复疗法的基础上, 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 取患者的三阴交、内关、人中。上肢取患者的大椎、肩髑、合谷、天宗、曲池、肩井等, 下肢取患者的环跳、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秩边、绝骨等, 每天1次, 每次留针时间为30min, 以患者感觉到胀、麻、酸等感觉的时候为宜。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治疗结束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神经系统大部分恢复或者是基本恢复, 可以扶拐行走或者是独立行走, 语言正常, 肌力达Ⅳ级, 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神经系统部分恢复, 上下肢功能好转, 下肢可以扶拐进行短距离行走, 语言可以表达意思;无效:神经系统没有改善, 临床症状无改变[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n (%) ]
3 讨论
中风是一种常见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发病快、病情发展快, 主要是由于患者气血内虚, 再加上嗜食厚味、忧思恼怒、烟酒、气候骤变、疲倦内伤等, 使得脏腑气血逆乱、阴阳失调, 直冲脑组织, 在形成血溢脑脉或者是脑脉痹阻同时, 多表现为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昏扑、偏身麻木、失语或者是言语蹇涩等, 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4]。
针灸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 增快患处脑组织的脑电波频率, 提高脑血流的图波幅度, 增强大脑皮质兴奋性[5]。本次研究中, 通过针刺患者的曲池和阳陵泉, 可以扩张脑血管, 加快血流速度, 进而改善患者的脑供血情况, 恢复脑病灶组织细胞。另外, 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还可以调节患者机体血清脂质类代谢情况, 有效降低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含量, 改善微循环。
从康复医学的角度来讲, 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当大脑出现病变后, 通过给予康复疗法, 可改变大脑功能和结构, 减轻因病变而造成的损伤, 在适当的条件下,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再生。所以, 康复疗法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 实现功能重组, 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在我国, 多数医院对于中风患者都是重治疗、轻康复, 影响患者的预后。实践证明, 康复疗法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所以,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 在病情稳定后的2~3天, 要及时给予康复疗法。但需要注意的是, 康复疗法是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和正确康复训练的指导之上, 不要过度或者是过急。在对患者进行康复疗法的同时, 给予患者针灸治疗, 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 避免致残,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疗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中风偏瘫,康复疗法
参考文献
[1]张海雁.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2) :1778-1779.
[2]陆岸英.早期针灸加康复训练对偏瘫后肢体功能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 2009, 2 (30) :28-29.
[3]梁冰, 郦忆文, 王敏华, 等.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 2010, 3 (3) :203-204.
[4]潘国庆, 罗清平, 刘密.浅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7 (3) :119-121.
针灸配合药物 篇7
关键词:颈椎病,牵引,推拿,针灸,疗效
颈椎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是由于颈椎出现退行性变而引起的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神经根、压迫颈部脊髓等,并引起相应症状的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为颈椎牵引、推拿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为了提高颈椎病的治疗率,我院在牵引、推拿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2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其中观察组男70例,女60例,年龄27~79岁,平均43.0±3.5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5±0.3年;颈型22例,神经根型13例,椎动脉型10例,交感神经型7例,脊髓型3例,混合型75例。对照组男67例,女63例,年龄28~78岁,平均42.5±2.3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3.7±0.7年;颈型20例,神经根型14例,椎动脉型12例,交感神经型9例,脊髓型2例,混合型7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牵引、推拿治疗:患者先取坐位行颈部牵引,牵引重量为3~10kg,以患者感觉有明显重量但耐受为宜。牵引方向方面,神经根型和脊髓型患者面向牵引锤,牵引角度以15~30°为宜;颈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患者背向牵引锤,牵引角度以0~10°为宜;混合型患者牵引方向及牵引角度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定,以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症状为重者参照神经根型牵引,以交感神经或椎动脉症状为重者参照颈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牵引。每次牵引约30min。牵引治疗结束后,患者取坐位,在颈肩部及头枕部行推拿治疗,每次15~20min。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患者俯卧位,胸下垫一软枕使肩部、颈椎部充分暴露,取风池、天柱、颈夹脊、大椎、百会、阿是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后溪、四神聪等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针灸针刺入穴位,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均以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共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存在部分功能障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73例,显效33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37例,有效30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76.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增生及颈椎间盘退变、突出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1]。中医学认为,颈椎病原因为元阴、元阳不足,筋骨之患迁延;或由于患者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濡养失调,复感风寒湿邪有关[2]。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可改善患者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力,促进脑脊液循环;纠正关节功能紊乱,有效缓解患者的枕项肩背部肌肉痉挛,减轻头枕部对颈椎的病理性牵拉,改善大脑及颈部供血;还可有效改善增生对颈部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症状。但仅采用牵引、推拿治疗对重症颈椎病疗效欠佳,因此需配合针灸治疗,以舒经通络、扶正祛邪,调节神经,舒张血管,更好地达到镇痛效果,更有效地消除麻胀、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且疗效较牵引、推拿治疗更巩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高于对照组的76.1%(P<0.05),可见牵引、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爽.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