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拔罐

2024-09-26

针灸拔罐(共6篇)

针灸拔罐 篇1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 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临床表现为簇集性水疱单侧带状排列, 沿神经分布但很少超过中线。带状疱疹是一种非传染性、病毒性皮肤病[1]。患处疼痛剧烈, 老年人还易遗留神经痛后遗症[2]。本研究采用针灸加拔罐佐治带状疱疹, 方法简单,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 均经皮肤科确诊, 发病部位在腰背部、胸腹部。最大面积可以前正中线过腋部至正中线两侧, 在这些部位上可出现多片簇集串状疱疹[3]。疱疹的形状是小米粒状或绿豆大小的透明丘疹, 其基底发红, 灼痛难忍。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40例, 男14例, 女26例;对照组40例, 男18例, 女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符合以下相关标准: (1) 皮损呈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 疱壁紧张, 基底色红, 常呈带状排列, 单侧分布。皮损严重者可有血疱、糜烂、坏死等改变; (2) 皮损出现前, 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烧灼感, 可伴有发热、疲乏无力, 全身不适; (3) 自觉疼痛明显, 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 或疱疹消退后遗留疼痛。

1.3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根据临床分型使用中药内服, 每日1剂, 水煎400 ml, 分2次口服, 同时配合西药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静脉滴注或口服, 并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 (2) 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先采用普通针刺相应胸、腰部夹脊穴, 在皮损周围进行围刺, 留针20 min。取针后在皮损处或疼痛处拔罐2~4个, 留罐30~60 min, 达到出水泡, 有黄水, 瘀血流出的程度, 然后取罐, 用针刺破水泡, 让水湿、瘀血排出体外, 把消毒棉及纱布盖在创面, 胶布固定。隔日治疗1次, 5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疹完全消退, 疼痛消失。显效:皮疹消退大于等于75%, 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小于50%, 疼痛无明显减轻。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后,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 (P<0.01) , 见表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1

3 讨论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感毒邪而发。临床以红斑水疱, 累累如串珠, 痛如火燎为特征。属中医“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等范畴。在本病初期、急性期和后期多出现神经痛症状, 老年患者一般留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而且自身有慢性病的患者疼痛更为严重。带状疱疹因其常呈簇集疱疹沿身体的一侧呈带状分布, 宛如蛇行, 缠腰胁而发, 故而名曰“带状疱疹”, 中医归为疮疡科, 有甑带疮、火带疮、蜘蛛疮、蛇窼疮之称, 中医对此病的认识, 最早的记载见于隋·曹元方《诸病源候论》:“甑带疮者缠腰生, 状如甑带, 因以为名”。明·王肯堂《疡医准绳》曰:“或问缠腰生疮, 累累如珠, 何如?曰是名火带, 亦缠腰火丹”[4]。其描述的临床症状及易发病的部位均相同, 本病特点在皮肤上出现簇集成群, 累累如串状疱疹, 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伴有神经痛而且疼痛非常剧烈, 病程也比较缠绵。本病多因风火之邪客于少阳、阳明经脉, 或因感染湿毒之气, 留滞于太阴、厥阴经络, 或因情志内伤, 肝胆火盛, 阻滞经络, 均可导致肌肤营卫壅滞, 发为疱疹[5]。在发病前有轻度发热、疲倦不适, 食欲不振, 口苦心烦, 先感到刺痛, 几天后起疱, 也有疼痛和水疱同时出现, 也有先起水疱, 而后疼痛的, 少数患者局部灼痛无皮疹, 几天后方出现疱疹 (这是本病与其他皮肤病的区别点) 。临床上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用止痛药往往难以奏效。所以治疗本病关键是解除患者疼痛之苦, 消除疱疹退后神经痛并发症的根本所在。运用针刺拔罐发泡佐治带状疱疹, 止痛快, 疗效好[6]。患者通常反映, 在一、二次治疗后疼痛就有明显减轻, 皮损结痂时间也明显缩短,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开始前与患者充分沟通, 预先告知患者拔罐后皮肤上可能出现水泡、流黄水、瘀血等,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该法见效快, 疗程短,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加拔罐佐治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发病部位在腰背、胸腹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试验组加用针灸加拔罐疗法,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 高于对照组的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针灸加拔罐佐治带状疱疹疗效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灸,拔罐

参考文献

[1]陈楚云, 钟振民, 李丽霞, 等.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与时程的关系[J].新中医, 2012, 44 (4) :92-95.

[2]陈顺荣.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 2014:2.

[3]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刘冠军.针灸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5]黄国付, 张红星, 徐祖森, 等.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 (急性期) 疗效的比较[J].针刺研究, 2012, 37 (5) :403-408.

[6]孙泽军, 时万杰, 康振军.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10, 18 (10) :26.

针灸拔罐 篇2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90—02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6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l8-42岁,平均23岁。疗程1个月-1年,平均5个月。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部酸痛或胀痛,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腰腿部外形无变化。有的患者局部肌肉呈条索状紧张,功能活动轻度受限。在患者一侧或双侧竖脊肌及腿部腓肠肌处有压痛或僵硬感,腰部压痛点常位于骶髂后部,骶骨后面肌肉止点处或腰椎横突部。急性发作的病例各种症状均加重,同时肌肉痉挛或脊柱侧弯。62例患者中一部分曾服止痛药等治疗无好转,有44例病人进行了x线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1.2 治疗方法

1.2.1 推拿

手法治疗的原则是舒经活血,温经通络,益肾强腰,消肿止痛。患者俯卧于床上,嘱四肢肌肉放松,先用轻手法点、揉、挤、推、按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多次,然后用弹、拨、滚、压、摇相结合手法以解除局部肌肉痉挛、粘连。再采用斜搬手法:患者侧卧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曲放在左膝之上部,术者立于患侧之背侧,右手掌推住患者右髂骨之后外边,左手拉住患者肩前部,两手相反用力,旋转可听到下腰椎关节部作响。同法施于对侧,注意用力不宜过大,然后全身施以拍打,抖动等轻手法结束。推拿治疗一般20-30分钟一次,每天一次,7天一个疗程。

1.2.2 针刺法

选穴为命门、殷门、环跳、腰阳关、腰痛穴、委中、阳陵泉、承山、足三里、昆仑。以上穴位采用强刺激,运针1-2分钟,留针待拔罐,15分钟后起针,每天1次,7天1疗程。

1.2.3 拔罐

选命门、殷门、环跳、委中、承山、肾俞,在留针的基础上,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采用闪火法),保留20分钟,注意

观察局部皮肤变化,防止起水泡。每日1次,疗程同上。

1.3 疗效标准

(1)临床治愈:经治疗后各种症状消失,活动自如,能投入正常工作和训练;(2)显效:经过治疗,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腰腿部肌肉感觉轻松,疼痛持续时间缩短;(3)好转:仅有轻微酸胀不适,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 (4)无效:治疗期间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经治疗一个疗程,62例患者有51例痊愈(占82%);6例经治疗2个疗程显效(占10%);5例经过三个疗程治疗后好转(占8%);总有效率1OO%。无明显副作用。随访半年病情均保持稳定。

3 讨论

本病属中医的“痹症”,正如《索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舍而为痹也”。年老体虚元气虚弱、风寒湿邪侵入经络,导致局部气血阻滞;或因过度劳伤、气血凝滞不通,从而引起腰骶痹痛。推拿手法治疗,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可起到直接作用。推拿可收到疏通經络、活血化瘀、伸筋理筋、去除粘连、小关节复位、松肌解痉止痛的效果。另一方面,手法动态被动信号可通过穴位——经络——脏腑的传导途径,反射性地影响津液、气血、脏腑、脑髓以及情志等种种生理活动,起到全身性调节作用,从而增加免疫抗病能力,以达到阴阳平衡。加之针罐疗法相结合,佐以温散寒邪、疏通气血,则营卫流畅,邪风自去,关节通利,痹乃愈。三者结合治疗,相得益彰,故收到了明显的疗效。本法无不良反应,病人易接受,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针灸拔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 男29例, 女16例, 年龄最小22岁, 最大57岁, 病程6个月~5年。

1.2 诊断

按国际公认的1994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制定的CFS诊断标准。 (1) 主要症状:持续半年以上的疲劳, 活动量受限, 排除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 (2) 次要症状:与疲劳同时发生或继于疲劳之后出现以下症状, 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达半年以上, 低热, 咽痛, 颈部淋巴结肿痛, 全身肌肉软弱无力, 肌痛, 活动后持续疲劳达24 h, 头痛, 游走性关节痛, 神经精神症状如抑郁、睡眠障碍、头痛头昏等。 (3) 体温:体温37.5~38.5℃, 局限性咽炎, 颈部淋巴结肿大>1 cm。 (4) 排除精神病、药癖等。

1.3 治疗方法

1.3.1 针刺法取穴:

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患者取仰卧位, 先刺内关, 直刺15~25 mm, 施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 施术1 min。治疗前7 d, 针刺水沟, 向鼻中隔斜刺10 mm, 雀啄手法, 致眼球湿润为度;7 d后改针百会、印堂、百会, 向后平刺15 mm, 刺印堂时捏起皮肤, 向下斜刺15 mm, 均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 捻针频率120转/min, 施术1 min。三阴交直刺15~30 mm, 施捻转提插补法, 施术1 min。得气后均留针20 min。每日针2次, 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治疗30 d后判断疗效。

1.3.2 拔罐法取穴:

大椎、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肾俞。患者取俯卧位, 露出背部皮肤, 皮肤作常规消毒后, 以穴位为中心, 用已消毒的针灸针反复进行针灸, 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待皮肤出现均匀微小的出血点时, 迅速用大号火罐拔罐, 留罐5~7 min, 每次出血量1~2 ml。用消毒的干棉球作局部清理, 再用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 每日1次, 每次选3穴交替进行。5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参照1993年《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制定的疗效标准。显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2/3, 计30例, 占66.6%;有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 计11例, 占24.4%;无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或无改善, 计4例, 占8.8%。总有效率为91.1%。

3 讨论

祖国医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虽无明确记载, 据临床表现属“虚劳”范畴。发病主要与肝、脾、肾有关, 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进而气血亏虚, 筋脉失养, 脉络空虚则易受外邪侵袭, 引发诸症。针刺法治疗是以祖国医学对脑神的认识及临床实践为基础, 结合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特点, 以及现代医学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因长期身心极度疲劳所致, 严重影响体力及精神活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属于亚健康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代医学对CFS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多数学者认为是人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劳累状态, 使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免疫功能异常, 导致机体各系统、多脏器功能紊乱。通过针刺以复苏人体脑窍及其连属组织的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 开发恢复其具有的主宰、传导、联络和支配的作用。取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以奏调神导气之效。拔罐是一种综合疗法, 脉络是由经脉分出的行于浅表的支脉, 《灵柩》称血络, 除具有经脉共有的作用外, 还有输送营卫气血、渗灌濡养周身的作用。张从正认为“出血者, 乃所以养血也”, 瘀血不去, 新血难生, 拔罐以祛瘀生新。督脉总督人体一身之阳, 大椎为督脉要穴, 诸阳之会, 故取大椎刺络拔罐以祛瘀生新, 使血出邪尽, 扶正祛邪;取至阳、心俞、肺俞、膈俞、命门、肝俞、肾俞拔罐, 能助阳以调整慢性衰弱性病侯, 补阴以濡养精血, 调节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虚劳”、“郁证”等范畴, 其主要病机为情志不遂、劳逸失度、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因素导致人体气血不足, 脏腑功能衰退, 经脉之气运行不畅, 阴阳平衡失调。本法采用以五脏俞加大椎穴治疗CFS。五脏俞是脏腑气血输注于背部的穴位, 故能调理脏腑功能起到滋补肝肾、补益气血、活血通络的作用, 大椎穴可清热凉血、利咽。故用针灸加拔罐放血疗法既能通经活络, 补益气血, 又能调节脏腑功能, 使气血平衡, 经气通畅, 以达扶正祛邪之效, 同时又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缓解疲劳, 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从而达到治疗CFS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倩.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3, 15 (16) :15.

针灸拔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肠胃科收治的112例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 均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 排除阑尾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脾胰腺疾患以及孕妇、哺乳期孕妇。其中男62例, 女50例;年龄23~65岁, 平均 (41.2±3.4) 岁;病程3~48h, 平均 (7.0±1.6) h。全部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疼痛等, 其中水样腹泻78例, 明显发热23例, 脱水11例。依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行西药抗生素注射液肌注治疗的对照组52例和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拔罐治疗的观察组6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急性单纯性胃炎诊断标准[2]

发病迅速, 进食后数分钟至24h内发病;症状表现为典型的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厌食等, 腹泻, 粪便呈水样;或伴有发热, 上腹或脐周有轻压痛, 肠鸣音亢进等。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针灸、拔罐配合药物疗法[3]: (1) 针灸治疗, 仰卧位取足三里 (双) 、内关 (双) 、上巨虚、下巨虚、公孙 (双) 、太冲 (双) 等六穴, 保持无菌状态下操作, 28号针1.8寸长短不锈钢毫针迅速刺入患者皮下, 刺入深度1~1.5寸左右, 用提插捻转手法使局部产生酸麻胀感, 之后留针20~30min后起针。每日1次, 5次后休息1天。也可采用电针灸拔罐疗法, 原理及操作方法大致相同; (2) 拔罐治疗, 取患者大椎穴、足太阳膀胱经两侧背俞穴、双侧脾俞、胃俞、大肠俞、肝俞、胆俞揉罐重点刺激。患者取侧卧位, 用真空抽气负压罐, 于上述穴位拔罐10~15min, 起罐休息3~5min后, 再次重复操作, 隔日1次; (3) 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主要选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杀菌消炎。本文选用石家庄一药厂生产的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100mL) , 于当日静滴200mL (2瓶) , 2瓶间加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 加入2.0g维生素C静滴。一般不用抗菌药, 对严重腹泻者可适量应用。对照组仅单用药物治疗, 方法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腹痛、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 腹泻次数明显减少, 12h内症状基本消失, 大便恢复正常。显效:腹痛、呕吐等症状基本减轻, 腹泻次数基本减少, 12h内症状基本消失, 大便趋于正常。有效: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均有所减轻改善, 48h内症状明显减轻, 大便稀薄。无效:48h内症状无明显改变, 腹痛、呕吐、腹泻反而加重, 继续转入急诊室抢救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

依据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 行针灸、拔罐联合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单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P<0.05) 。如表1所示。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治疗见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60例患者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均在针灸、拔罐治疗30min内有所缓解, 其中34例于输液初期配合针灸拔罐, 30min后剧烈腹痛症状明显减轻, 仅2例在输液治疗2h后症状仍未改善, 腹痛持续, 继续加用针灸拔罐治疗, 症状才有所转好。而对照组大部分患者在输液1~2h后症状有所缓解, 但停止输液后7例复发, 有腹痛、头晕、呕吐等症状出现。

3 讨论

急性单纯性胃炎病证若见上腹不适, 或感“烧灼”, 食后饱胀作痛, 食欲减退, 嗳气, 舌苔黄厚, 脉弦滑, 常伴生肠道化生, 故亦称胃肠炎。其辨证为中焦湿热蕴滞郁结、肝胃不和, 脾失健运, 也可认为是急性单纯性胃炎之病因[4]。从中医针灸角度来治疗各种急慢性胃炎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也由此衍生出成熟的、系统的治疗、调理方法。本文在对胃炎患者行针灸治疗时, 选足三里、内关、上巨虚、下巨虚、公孙、太冲等6个关键穴位, 中医穴位说认为,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所入为合”及“下合穴”, 上巨虚属大肠经“下合穴”, “合治内腑”理论提示可起止腹泻、缓腹痛之效;内关指向心包经之络穴;公孙为脾经络穴, 通冲脉, 阴维脉与冲脉合于心胸胃, 故有攻心胸胃疾患之理。拔罐之效, 在于脾俞、胃俞、大肠俞、肝俞、胆俞之“俞”穴, 系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穴位, 而以上穴位合用能暖胃止痛, 消积止泻, 降逆止吐之功[5]。中医学相关案例和大量临床实践已证实, 针灸并用拔罐止痛、止血效果明显, 同时可避免西药造成的副作用。

急性单纯性胃炎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差异显著, 常有一些病症可能由于体内细菌、病毒所致, 引起胃黏膜破损, 使病情恶化, 此时抑菌消毒, 增强消化道内黏膜防御作用至关重要。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同时还能起到对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抑制作用, 增强对消化道黏膜覆盖保护能力及其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6], 配合使用维生素C起解毒、保护细胞、保护肝脏、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针灸、拔罐发挥中医止痛、止泻之效, 西药抗菌消炎、补液止泻作用, 两种疗法互相配合可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 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从本组资料来看, 行针灸、拔罐配合药物疗法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P<0.05) , 经针灸、拔罐治疗30min后, 大部分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 再行输液2h左右症状基本消失, 仅2例治疗无效, 其余均无复发, 未再出现腹泻, 大便也趋于正常。以上情况说明, 较单用西药治疗, 虽见效快, 但复发率高, 而且抗生素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毒副作用, 反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综合效果突出, 患者依从性好, 治疗相对更彻底。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单纯性胃炎应用针灸拔罐配合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12例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 对照组单用西药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拔罐等疗法治疗, 参考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大部分患者在针灸、拔罐30min内症状缓解, 对照组多在输液1h后见效, 但停药后复发率高。结论:针灸拔罐对急性单纯性胃炎有止痛、止吐、止泻之效, 配合西药抗菌消炎, 补液止泻, 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可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考虑各种急、慢性胃炎的治疗。

关键词:针灸,拔罐,中西医,急性单纯性胃炎,疗效

参考文献

[1]林旭, 刘勇, 马明文.针灸拔罐配合药物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12) :671-673.

[2]杨秋汇, 吕福全.针药结合拔罐治疗嗜酸性胃肠炎3例报告[J].黑龙江中医药, 2012, 4 (14) :69-71.

[3]何爽, 骆钧梵, 陈竞芬.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 2011, 9 (3) :179-181.

[4]张永祥.嗜酸性粒细胞性消化道疾病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6 (9) :148-150.

[5]张海峰.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胃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2, 4 (10) :107-110.

针灸拔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针灸临证手册》病人主诉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 或伴有乳房胀痛, 经量少不畅, 色紫黑有块, 块下痛减, 舌紫黯或有瘀点, 苔薄、白, 脉沉弦或涩。经B超及妇科检查, 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病人多为月经初潮后3年~5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以护理学院30名经期有以上症状的在校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19岁±3岁, 月经周期28 d±3 d, 经期为3 d~6 d, 经色、经量基本属上述情况。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嘱病人取仰卧位, 双腿伸直, 并放松身体和心情。针刺选穴:气海、太冲、地机、三阴交、足三里[2]。取毫针刺气海穴, 快速捻转, 以针感放射到阴部为佳。三阴交和足三里针刺后用平补平泻法, 并留针30 min[3], 出现的针感为酸、麻、胀、重感, 有时为一种, 有时几种同时存在。10 min行针1次, 针后拔罐10 min~15 min, 每天1次。选择在月经来潮前1周进行, 治疗3个疗程, 经期前1 d或2 d停止。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和安全, 针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病人有无晕针等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与此同时采用调经汤治疗。药物组成:川芎、艾叶、小茴香各15 g, 当归、丹参、甘草、胡索、木香各200 g, 香附、枳实、乳香没药各5 g水煎服。每次月经来潮前1周服4剂, 每天1剂, 连用3个月[4]。

1.2.2 疗效标准

痊愈:行经时疼痛消失;好转:行经时疼痛明显减轻, 无效:行经时疼痛无改变。

2 结果

连续3个疗程后病人主诉疼痛减轻, 痊愈10例, 好转18例, 无效2例, 有效率93.3%。

3 讨论

经期疼痛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女性的生活和工作, 西医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且副反应大, 而中医在治疗痛经方面有相当优势, 针灸治疗舒经活络, 活血化瘀, 调理肾和胞宫。其功效在临床上已得到充分证实, 同时配合调经汤药理气疏肝、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摘要:对30例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病人进行针灸、拔罐结合调经汤药治疗,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病人主诉疼痛减轻, 痊愈10例, 好转18例, 无效2例。

关键词:痛经,针灸,拔罐,汤药,气血瘀滞型

参考文献

[1]朱运喜, 刘文杰.实施用针罐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201-204.

[2]赵商勋, 金蓉.针灸治疗痛经的选穴与机理研究现状[J].针灸临床杂志, 2009 (1) :1.

[3]赵莉.原发性痛经针灸治疗概况[J].中医杂志, 2004 (7) :654-656.

针灸拔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入选病例均来自2011年12月—2013年9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率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 男21例, 女9例;年龄最小19岁, 最大75岁, 平均 (54.09±9.41) 岁;病程最短3.7年, 最长12.5年, 平均 (8.91±5.26) 年。对照组30例, 男22例, 女8例;年龄最小25岁, 最大72岁, 平均 (53.25±13.26) 岁;病程最短4年, 最长13年, 平均 (9.15±5.23) 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2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标准[2]。①曾有猝倒发作, 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颈部过伸或转动至某一方位时出现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脱离该方位时症状消失;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增生;④伴有交感神经症状;⑤排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排除椎动脉Ⅰ段和Ⅲ段供血不全, 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

1.3 纳入标准

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年龄18岁~75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其他型颈椎病患者;合并心血管、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近期有严重感染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精神病患者;对试验药物过敏者;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口服氟桂利嗪 (西比灵) 10mg, 1次/日。配合针灸、拔罐、艾熏疗法。针灸取穴:风池、大椎、肩井、天宗、颈夹脊穴、合谷、外关、阿是穴。毫针平补平泻法, 留针30min, 每隔10min行针1次。留针的同时, 用艾条艾熏颈夹脊穴, 每次30min, 每日1次。起针后, 在大椎穴及阿是穴拔火罐, 留罐15min, 不可时间过长, 以免皮肤起泡, 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3d。

1.5.2 试验组

在以上西药、针灸、拔罐的基础上, 用红外调温诊疗器艾熏替代传统艾熏。具体措施:留针的同时, 将艾条置于红外调温诊疗器上艾熏颈夹脊穴, 每次30min, 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3d。

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头晕、头痛、颈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颈肩部活动正常, 肌力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明显改善, 头晕明显减轻, 颈肩部活动仍有轻度不适;有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1.7 观察指标

10cm水平视觉模拟尺度表法 (VAS) 疼痛积分, 共10分。实验室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1.8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颈椎病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4]。血液流变学异常主要以血黏度增高为主。血黏度增高致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 血流量减少, 最终导致微循环障碍, 引发或加重病情。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 病位在清窍, 瘀血闭阻是其病机关键, 气血亏虚, 经脉失养, 因虚致瘀, 加之颈部劳损, 致局部气滞血瘀, 经脉不通, 气血不能濡养清窍而致眩晕, 颈部僵硬不适[5]。改善微循环,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调节血液流变学、活血化瘀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艾灸通过其温热刺激, 可起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散瘀、扶正生新的活血化瘀作用。唐照亮等[6]研究证明针灸治疗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 其作用途径与改善血流速度、血流形态、血管管径等多方面作用密切有关。艾灸具有改善人体微循环的作用[7], 能显著调整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相对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8,9]。灸疗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是多方位、多穴位调整机体免疫、微循环的绿色、健康、治病防病的有效方法。而目前中医上采用的艾熏方法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上方进行熏治, 此方法燃后的艾灰容易掉落在患者皮肤上而烫伤患者, 且艾条产生的温度和烟雾很容易消散在室内, 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另外每个艾条能够熏治的部位很小, 单灸单穴, 增加了医师的操作时间。

本研究所涉及的红外调温诊疗器是一种新型的艾熏装置 (见图1) , 将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相结合, 集艾疗、磁疗、红外治疗为一体, 具有通、平、排、补四大作用, 可发挥治病及预防的功能。它充分体现了中医内病外治的优势, 使传统的艾熏方法发生了质的飞跃, 是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此装置能调节温度, 亦可保持恒温, 增加熏治部位的范围, 多灸多穴, 节约了医师的操作时间, 而且其特置的隔灰网具有避免烫伤皮肤、操作简便安全的优点。综上所述, 红外调温诊疗器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且操作简便、安全, 不易烫伤。

摘要:目的 观察红外调温诊疗器艾熏配合针灸、拔罐综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率表法将60例符合颈椎病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试验组 (30例) 及对照组 (30例) 。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 (西比灵) 内服加针灸、拔罐、艾熏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红外调温诊疗器艾熏替代传统艾熏。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 观察期限为28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0cm水平视觉模拟尺度表法 (VAS) 积分及血流变学指标变化, 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 , 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红外调温诊疗器艾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艾熏疗法, 此方法可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且操作简便、安全。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红外调温诊疗器,血液流变学

参考文献

[1]李翔.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近况[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 :463-465.

[2]孙宇, 陈琪福.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1993, 31 (8) :472-47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36.

[4]宋敏, 李泽佳, 刘彦宏, 等.血液流变学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颈腰痛杂志, 2013, 34 (2) :164-167.

[5]王禹增, 王春祯, 李登禄, 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发病机制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4) :1644-1645.

[6]唐照亮, 宋小鸽, 王宁新, 等.艾灸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 23 (2) :25-27.

[7]邢燕玲, 游俊.中药内服配合艾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 2007, 29 (8) :14-15.

[8]苏李, 李亮, 杨金生, 等.艾灸对机体功能影响的现代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2) :101-103.

上一篇:滤波分解下一篇:深孔内圆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