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针灸三通法(精选3篇)
贺氏针灸三通法 篇1
3治疗时间及疗程
3.1“强通法”中风急性期常用百会、四神聪、曲泽、委中三棱针放血, 一般连续使用2周, 每周5次。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治疗舌强语謇的金津、玉液放血以及治疗肢体麻木的十二井放血等,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 每周1~2次。
3.2“温通法”主要治疗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患者。多与“微通法”联合使用, 每周5次, 1个月为1疗程, 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 可进行若干疗程的治疗。
3.3“微通法”是一切针法的基础之法。可单独使用或与“强通法”、“温通法”联合使用。适用于中风急性期至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各证型治疗。通常每周5次, 1个月为1疗程, 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 可行若干疗程的治疗。
4关键技术环节
4.1主穴强通法用穴:百会、四神聪、曲泽、委中三棱针放血 (仅用于急性期) ;微通法、温通法用穴:双侧曲池、天枢、合谷、丰隆、太冲以及四神聪、中脘。
4.2配穴
4.2.1失语通里、照海、哑门。
4.2.2头面五官眩晕:实证四神聪放血 (可用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 挟虚灸神庭;头痛:合谷、太冲;视物成双:臂臑穴;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天突、内关穴;牙关紧闭:下关、地仓、颊车穴;舌强语謇或伸舌歪斜:金津、玉液放血 (可用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舌体萎缩或卷缩:风府、风池、哑门;流涎:丝竹空穴。
4.2.3肢体上肢不遂:条口穴;下肢不遂:环跳穴;足内收:绝骨、丘墟穴;强痉:火针局部取穴;颤抖难自止:少海、条口、合谷、太冲穴;麻木:十二井放血 (可用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
4.2.4二便大便秘结:支沟、丰隆、天枢穴;小便窿闭:关元、气海穴;二便自遗:灸神阙穴。
4.3针刺手法急性期百会、四神聪、金津、玉液、十二井穴放血均采用三棱针速刺法, 曲泽、委中采用三棱针缓刺法;余穴用毫针刺, 平补平泻, 留针30min。恢复期诸穴以火针点刺, 再行毫针留针治疗。火针疗法诸穴用细火针, 快针施用经穴刺法, 再行毫针刺, 平补平泻, 留针3 0 m i n。
4.4“强通法”关键技术环节
4.4.1百会、四神聪、十二井放血法针具为三棱针, 速刺法, 即点刺法。先在针刺部位揉捏推按, 使局部充血, 左手拇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 从捏起的上端刺入, 点刺即可, 迅速刺入皮下0.5~1分, 立即出针, 挤压针孔周围, 使血液流出数滴即可, 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此法用于井穴、十宣穴及耳尖等末梢部位, 面部穴位放血也多用速刺法。
4.4.2曲泽、委中放血法针具为三棱针, 缓刺法。用橡皮止血带系在所刺部位的上端或下端, 施术者右手拇食中三指持三棱针, 对准穴位或静脉努起处, 徐徐刺入0.5~1分深, 然后将针缓缓退出, 血即随针流出。停止放血时, 将橡皮止血带解开, 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 血即可自止。适用于浅表静脉放血, 如肘窝、腘窝等部位放血最宜此法。
4.4.3金津、玉液放血法针具为三棱针。令患者舌上翻, 多数患者舌体僵硬不能配合, 施术者左手用消毒纱布将舌尖捏住, 尽量提拉上翻, 暴露舌系带两侧静脉, 右手拇、食、中三指持三棱针, 对准静脉努起处, 刺入0.5~1分深, 血即随针退而流出, 用冷水漱口。
4.4.4出血量的确定放血后如发现血色暗红, 不予特殊压迫止血, 令其淤血流尽血色逐渐转为鲜红时出血自止;如放血后即发现血色鲜红, 一般情况下穴位点刺出血, 3~5滴即可, 予以压迫止血。
4.5“温通法”关键技术环节
4.5.1火针的选择中风恢复期可根据患者体质强弱、体形胖瘦等因素选择细火针或中粗火针 (本研究考虑中风患者多系老人, 仅选择细火针进行研究) 。细火针的直径为0.5m m, 主要用于下列几种情况: (1) 面部的穴位, 由于面部神经、血管比较丰富, 痛觉敏感, 使用细火针可减少痛苦, 不易留瘢痕。 (2) 肌肉较薄部位, 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 均宜用细火针。中粗火针直径为0.8 mm, 除用于上述部位外, 还用于四肢、躯干、压痛点和病灶周围。
4.5.2施术前向患者耐心解释火针不痛的道理和疗效, 消除顾虑, 使其有信心接受治疗。指导患者采取适当体位, 使针刺局部充分暴露, 便于操作。选择体位以耐久舒服、不易疲劳为宜。一般有五种: (1) 仰卧位:适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前面的施术部位; (2) 俯卧位:适用于项背腰及四肢后面的施术部位; (3) 侧卧位:适用于偏头、侧胸及人体侧面的施术部位; (4) 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部位; (5) 俯卧坐位:适用于项肩及腰以上的施术部位等。
4.5.3施术中操作时注意三要点, 即“红”、“准”、“快”。掌握了这三点, 也就掌握了火针疗法的技巧。所谓“红”是指趁针体烧至通红时, 迅速刺入穴位或部位。这样火针穿透力强, 阻力小, 能缩短进针时间, 减少患者痛苦。另一方面针体通红时施术, 刺激最强, 疗效最好。所谓“准”指进针要准, 因火针进针后不能再变动, 即使针刺不准确也不能再调整。因此, 针刺前可在要针刺的部位做个“十”字标志, 有助于准确进针。“快”指进针要快, 动作快可使患者不受或少受痛苦, 而要做到这点, 平时必须练好基本功, 主要是指力和腕力, 再加上全身的气力, 将这些气力共同作用于针端, 可达到进针准确、快速敏捷的目的。此外, 还应注意烧针时火源应靠近施术部位。
4.5.4施术后针刺后做好医嘱, 如针后针孔出现红点伴瘙痒, 不能搔抓等。
五、注意事项
1“微通法”
1.1体质虚弱者, 刺激不宜过强, 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1.2月经周期不正常者, 为调经可于经期针刺。
1.3小儿不宜留针。
1.4避开血管针刺, 防止出血。
1.5防止刺伤重要脏器。 (1) 针刺眼区腧穴, 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 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 以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2) 背部第11胸椎两侧、侧胸 (腋中线) 第8肋间, 前胸第6肋间以上的腧穴, 禁止直刺、深刺, 以免损伤内脏。对患有肺气肿的患者操作更要小心谨慎, 防止诱发气胸。 (3) 对患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尿潴留的患者, 针刺上、下腹部时, 应注意角度和深度。 (4) 项部及脊柱的腧穴要注意深度, 如患者出现触电样感觉并向四肢放射, 乃针刺过深之故, 应立即出针, 切忌继续捻转。
2“温通法”
2.1注意安全, 防止烧伤。
2.2体质虚弱者, 应采取卧位。
2.3面部应用火针需慎重。为避免留瘢痕, 宜选用细火针浅刺。
2.4针刺后, 须向患者交代如下内容。 (1) 针后当天针孔可能会发红, 或有小红点高出皮肤, 甚至部分患者有发痒现象, 均属正常反应, 不必担心。针孔属于轻度小烧伤, 一般不需处理, 数天后可自行消失。 (2) 当针孔瘙痒时, 不要用指甲搔抓, 否则红点范围扩大, 影响下次治疗。 (3) 火针治疗后注意卫生, 当天禁止沐浴, 以防针孔感染。
2.5火针治疗期间禁房事, 忌食生冷食物。
3“强通法”
针刺的手法不宜过重, 否则会因刺激过重而发生晕针现象。操作时还应注意严格消毒。
六、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晕针
患者体质虚弱, 或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体位不当等情况下易发生晕针。表现为面白汗出, 头晕目眩, 心悸欲呕,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处理:卧床, 轻者饮白开水, 重者则需针刺人中、中冲等穴, 再针或灸百会、足三里穴, 可使其苏醒。
2滞针
当针刺部位皮肤、肌肉过于紧张, 针下紧涩, 不能继续提插捻转。处理:再留针片刻, 或以手指轻轻按摩穴位四周, 待肌肉放松后, 小幅度捻转出针, 切勿硬拔, 以防意外折针。
3弯针
进针时, 指力不匀, 用力过猛, 或强烈针感引起肌肉急骤收缩, 或患者体位的移动导致弯针。处理:顺弯曲方向缓缓拔出, 若体位不正则应先矫正体位而后出针。
4折针
针体弯曲, 针柄松动损坏, 或进针用力过猛, 针刺过深, 加上体位的移动均可导致折针。处理:让患者保持原来体位, 断端外露的可用镊子、止血钳等拔出, 断端在内的可用力按压肌肉, 将针顶出皮肤, 然后拔针, 不得已时再行外科手术。
5血肿
出针后若皮肤呈青紫色或肿起, 为误伤血管皮下出血所致, 宜在局部轻轻揉按, 即可消失。
6刺中动脉
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压迫止血。
7后遗感
出针后局部遗留酸重不适的感觉, 甚或影响局部肢体的活动, 为针刺手法过重所致。轻者可局部进行按摩, 重者除循按外, 还可以用灸法。 (注:循按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循行径路, 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按压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973.
[2]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55.
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 篇2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毫针,三棱针,火针,针刺疗法,分期治疗
周围性面瘫多由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其起病急骤, 患者发病前无任何明显诱因、无任何自觉症状, 常在晨起盥洗时发现, 或者自己并无感觉而被他人首先发现, 往往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该病是针灸科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虽治疗方法较多, 但难以规范, 疗效不一。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学术传承人刘慧林主任医师曾在该院进行贺氏三通法推广, 期间跟从刘主任学习贺氏针灸。其中周围性面瘫由于临床比较常见, 现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病例8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病例均来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 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 对照组40例, 并依据病程分为四个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发病1~7 d, 第二阶段发病8~15 d, 第三阶段发病16~30 d, 第四阶段发病31 d~3个月, 每组每个阶段1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最小为9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 (41.63±18.90) 岁, 病程最短3 d, 最长78 d, 平均病程 (24.18±22.81) d;对照组男24例, 女16例, 年龄最小为15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 (47.95±14.48) 岁, 病程最短5 d, 最长65 d, 平均病程 (23.03±20.61) d。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发病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第5版[1]。 (1) 发病急骤; (2) 患侧表情肌瘫痪, 表现为眼裂增大, 闭目不全, 怕光流泪, 额纹消失, 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歪斜, 鼓腮漏气; (3) 可伴有听觉障碍, 患侧舌味觉减退或消失, 耳后疼痛, 耳鸣等。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病程3个月以内的面瘫患者。
1.4 排除标准
(1) 因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外伤、耳源性、腮腺疾病等原因造成的面瘫; (2) 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第一阶段 (发病1~7 d) 局部取穴:阳白、牵正、翳风、下关、四白、太阳、印堂、颧髎、颊车、地仓;循经远端选穴:合谷、内庭。风寒证者加风池;风热证者加曲池、外关;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三阴交。手法:以平补平泻法取牵正穴、翳风穴45°斜刺1.0~1.5寸, 针尖部约为茎乳孔部, 余穴用浅刺、毛刺法;远端穴位用泻法。留针30 min, 配合TDP照射 (全称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仙鹤牌, CQ-10型) , 急性期可耳背或耳尖、大椎、翳风、牵正等点刺放血, 1次/d, 每次选1个穴, 3穴交替使用。嘱患者每日以热毛巾热敷面部1次, 约10 min, 然后用手指掌面轻柔, 由患侧面部上额至口角、下颌至耳前30次, 并尽早对着镜子进行主动肌力训练如皱眉、闭目、鼓腮、露齿、耸鼻等。
第二阶段 (发病8~15 d) 取穴:牵正、翳风、攒竹、丝竹空、地仓透颊车、颧髎、下关、阳白透鱼腰、四白、合谷。局部配穴: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加睛明浅刺不捻转;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上唇功能障碍加口禾髎。手法:主穴取牵正、翳风, 刺法同前, 以强刺激提插泻法。余穴针刺由浅变深, 用深刺、透刺法, 期间加TDP照射治疗。嘱继续热敷及有重点的进行主动肌力训练, 如眼睑闭合不全者, 加强皱眉、闭目训练。
第三阶段 (发病16~30 d) 以补气养血为主, 佐以祛风通络, 针刺亦由深变浅, 主穴牵正、翳风宜用捻转补法, 余穴按常规针刺手法即可, 并用TDP照射。嘱坚持热敷及有重点的进行主动肌力训练。
第四阶段 (发病31 d~3个月) 此期宜温经通络、补气益血, 联合火针与毫针针刺患侧面部诸穴。手法:用细火针, 烧至红赤, 疾刺疾出, 每次选取3~5个穴, 阳白、太阳、鱼腰等穴浅刺, 深度约0.1~0.3寸, 出针后速以干棉球按压, 后以毫针针刺面部各穴, 火针每周2次, 毫针1次/d, 远端配合足三里, 取双侧足三里穴直刺1.0~1.5寸, 患者得气后, 将药用灸条取2 cm左右, 插入针柄, 然后点燃施灸。艾条烧完后, 去除残留的灰烬, 取出针。嘱继续坚持热敷及有重点的进行主动肌力训练。
2.2 对照组
采用患侧面部毫针刺法, 穴同上, 初期针法轻浅, 中后期稍强刺激, 远端配合健侧合谷。同时嘱患者每日进行热敷及面肌功能训练, 方法同观察组。2组均留针30 min, 每周5次治疗, 直至治愈, 未痊愈者, 观察时间为3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面部肌群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面部肌群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但皱眉、闭目、露齿、鼓腮指标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面部肌群运动功能有所好转, 但以上指标均未恢复正常;无效:经3个月治疗后病情无改善。
3.2 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计算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的年龄、病程及疗效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痊愈率比较采用配对资料χ2检验以[n (%) ]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如表1所示。
表1提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相同。痊愈率分别为62.5%和50.0%,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470, P<0.01) , 说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提示:从上可看出观察组及对照组在第一阶段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第二阶段,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t=4.871, P<0.01;对照组t=4.645, P<0.01)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90, P<0.01;t=2.735, P<0.05;t=3.382, P<0.01;t=2.224, P<0.05) , 观察组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多因感受风寒、感染病毒或自主功能功能紊乱等引起面神经血管痉挛, 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 从而产生疼痛及功能障碍, 因此充血水肿是其主要的神经变性[2]。中医认为该病多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 风邪乘虚而侵及面部经络, 致经络不畅, 久则经脉失养, 筋肉约束不能, 出现口眼歪斜, 故治疗应以温经通络、活血通痹为主[3]。
面瘫急性期多指第一阶段, 即发病1~7 d, 是否能够针刺, 目前认识不一, 有学者[4]认为早期及时针刺浅刺干预治疗, 即予“微通法”治疗, 能够引邪外出、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症发病率。贺普仁教授在实践中认为面瘫急性期, 辨证属实证、热证者, 可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以“强通”法宣通泻实;辨证属虚证或虚实夹杂、或虚实不明显者, 可采用毫针平和刺激, 以“微通”法微通阳气[5]。原因可能是针刺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水肿, 减少神经损害程度, 缩短恢复时间。该研究结果也表明, 第一阶段治疗平均时间为8.6 d, 而第三阶段平均治疗时间长达21.7 d, 可看出早期干预的优越性, 而后遗症期治疗完全恢复的机率很小[6]。
面瘫恢复期, 包括第二、第三阶段, 即发病8~30 d, 正气逐渐恢复, 邪气得到有效遏制, 此期正邪势力相当, 病情处于稳定状态, 治疗以祛邪为主[7]。此时第二阶段多采用“微通法”中的强刺激手法, 如采用透穴法, 及对牵正、地仓、翳风等重要穴位以强刺激提插泻法。因透穴针法的应用具有更强的刺激效果, 沿经络走行的针感可以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神经兴奋性, 起到舒缓病患肌肉的效果[8]。第三阶段中病人基本恢复面部功能, 此时邪气已衰, 正气尚弱, 故以针刺补法治疗为主, 以培补元气, 扶正以驱邪。
面瘫后遗症期多指第四阶段, 即发病一个月之后, 该期情况比较复杂, 此期患者口眼歪斜未痊愈, 出现面部肌肉板滞、麻木, 阴雨天加重, 或额纹平坦, 局部肌肉萎缩, 或舌黯, 舌底静脉曲张, 辨证上多属虚寒证, 临症常施以火针以鼓舞正气、激发经气[9], 因火针有针有热, 集中了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优势, 可借助针力与火力, 通过刺激人体腧穴腠理, 助邪外出。故也有学者认为此期邪气已衰, 正气亦虚, 正邪相恋, 若以毫针, 功效则微;若以三棱针, 只能刺络驱邪而不能温经助阳, 故施以温针或艾灸, 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 这和贺普仁教授在后遗症期重用温通法的理念是一致的。
李勇华等[10]将88例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四期, 予辨证分期治疗, 总有效率94.32%, 说明在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面神经恢复有明显的疗效。沈永勤[11]针对30例老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取综合针刺方法分期治疗, 结果临床有效率100%。揭示老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分期综合针刺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这些都与我们得出的结论一致, 证明分期治疗的优越性, 但上述两例均无设置对照组, 故缺乏严谨性, 需更科学、严格的设计。故对贺氏三通法制定系统化、科学化操作及疗效评价标准很有必要性, 并且根据面瘫的不同时期及邪正关系, 采用不同的手法, 对进针角度及刺入深度和疗程制定标准, 提供科学有效的临床指南[12]。
综上所述, 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面瘫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且能在各阶段治疗中缩短治疗时间, 对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明显提高, 应继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4.
[2]熊继发.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 2011, 21 (1) :51-53.
[3]焦召华, 李岩, 姜婧, 等.火针双侧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37例[J].针灸临床杂志, 2013, 19 (1) :36-38.
[4]徐永亦, 刘宏飞.浅刺法治疗周围型面瘫急性期58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 (3) :302-305.
[5]马琴, 刘红.贺氏针灸“三通法"在面瘫辨治中的分期运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8) :82.
[6]蔡宏华.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2) :33-34.
[7]徐涵斌, 宋南昌, 何勇.分期论治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15, 24 (2) :24-25.
[8]滕素利.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浅析[J].中国医药临床杂志, 2015, 7 (28) :22-23.
[9]龚新宇, 代铁柱.火针治疗周围型面瘫证属风寒痹阻型78例[J].中国中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7) :231.
[10]李勇华.针灸分期治疗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 2015, 13 (3) :218-219.
[11]沈永勤.针刺分期治疗老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J].四川中医, 2009, 27 (5) :121.
贺氏针灸三通法 篇3
1 气机及气机失调
1.1 气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主导地位
精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中医学的“气”理论源于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结构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从精神到物质活动的原始动力,《难经·八难》曰:“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针灸医学是通过体表针刺及灸疗,对人体进行调整的养生、治病的方法,其根本原理是通过经络系统对人体相关功能的调整,显然调整的主要对象就是“气”和“血”。气血之间虽然关系密切,相互为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但气与血的形态不同,各自的阴阳属性不同,在生命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亦不相同。在针灸治疗中,确立了在广泛使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针法共同治病时,就确立了“气”在针灸治疗中的主导地位。针灸治病的特点与规律,都是在遵循气的运行规律,即“道”的前提下进行。所以注重更多的是“气”,如对脏腑功能的调整注重的是“气化”,对经络的调整注重的是“气机”,进针注重的是“得气”,行针注重的是“气至病所”。虽然在刺络中调整的是“血”,由于血能载气,最终调整的结果依然是“气”。所以“气”在针灸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气”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气”的生成及运行特点和规律有明确认识,才能在针灸临床中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1.2 气的运动如常是健康的保障
“气”的运动属性,既是其功能的表现,也是其存在的形式,气的运动称为气机。《灵枢·脉度》:“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天地万物“气”的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人处天地之间,人体“气”的运动形式亦是升降出入,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气”的运动变化就是气化。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变与化,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才能得到发挥。如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肾气的蒸腾气化,以及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等,无不在气机的变化中,发挥着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故南宋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诸气方论》中说:“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运转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在气机如常的前提下完成,也是人体阴阳调和的健康保障。当人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时,阴阳失衡,疾病就会发生。
1.3 气机失调状态下气滞的普遍性
根据中医理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果发生异常,称之为气机失调。周学海在《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中说:“升降出人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作者注:橐龠音驼跃,古代冶炼鼓风用的器具),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可以说气机的守常与失调,是人体生存与死亡,健康与患病的关键所在,是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纲领。
按照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分类,气机失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气逆:气逆是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常与肺、胃、肝的功能失调有关,在气逆状态下由于气机升多降少,致使“气”壅聚于上。如肝气逆,则会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若肺气逆,则会发生咳逆、气喘的症状;若胃气逆,则会发生恶心、呕吐或呃逆的症状,如《素间·宣明五气篇》云“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若宗气逆,则会出现“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灵枢·刺节真邪论》)的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是“气”的运行在此壅滞的表现,是气逆的病理过程导致的结果。由此可以认定,气逆的发生过程,实际也是在其上部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逆可以导致或实、或虚的气滞。
(2)气陷:气陷即是气机降多升少而中气下陷或上气不足的病理状态,主要与脾气不足最为密切。在气陷状态下,升清不足,就会导致水谷之精不能上达头目,头目失养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卷困等症状,如《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下陷,就会导致举升无力,脏腑器官位置相对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或脱肛等症状。不管是上气不足还是中气下陷,在病变部位,都会产生气虚,气运不畅的状态。由此可以认定,气陷的发生过程,也是人体气虚证候不断发展的过程,实际也是病变部位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陷可以导致虚性的气滞。
(3)气闭:气闭即是气的出入运行障碍,气机入多出少而闭塞清窍或阻塞气道,多由情志抑郁,或外邪、痰浊等阻滞气机出入所致。气闭的病理表现主要有郁于心胸,则闭塞清窍,可见昏厥;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四肢逆冷;外感六淫或痰浊内阻,则肺气郁闭,可见呼吸困难。这些症状都是气的运行受阻,闭塞于内的表现。由此可以认定,气闭的发展过程,也是气在体内不断积聚的过程,实际也是受阻部位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闭可以导致内部的气滞。
(4)气脱:气脱即是气不内守,大量外逸,气机出多入少而导致严重气虚不足的病理状态。气脱的表现为气的生理功能全面衰竭,面色苍白,汗出不止,闭目口张,脉微欲绝等危险症状。在此情况下气的运行已极其微弱,由此可以认定,气脱的发展过程,是体内气的量不断减少的过程,实际也是体内形成气机因虚而滞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气脱可以导致人体极度虚性的气滞。
(5)气滞:气滞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畅乃至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气机失调的各种病理状态中,气滞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状态。
中医理论体系是多病机理论。贺普仁国医大师在众多病因、病机理论中,用气机失调中的气滞理论作为“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学术思想,提出了“病多气滞”的论点,从“气滞”的角度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说明“气滞”理论在针灸临床的辨证与治疗中最具普遍和指导意义,也说明“气滞”理论最符合针灸医学的临床实际,因此有必要对“气滞”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1.4 气机郁滞的定义
气滞是气机郁滞的简称。气机郁滞是指气郁不越、流通不畅,甚至阻滞,从而导致相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其中既有气郁病理状态,也有气滞的病理状态,两个状态虽略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过程,但最终都导致相同的病理结果,所以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习惯上把两者联在一起称之为“气机郁滞”,简称为气滞。如《中医基础理论》教材[1]中把“气滞”定义为:“是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变化。”
气机郁滞的病理状态,从形成过程、产生部位和影响范围的角度分析,可分为宏观的气机郁滞和微观的气机郁滞。
2 宏观气机郁滞的病理形态
宏观气机郁滞是从脏腑、经络、官窍、四肢百骸层面分析人体气、血、津、液运动障碍的病理变化。由于气机郁滞是由气郁和气滞两种状态发展而成,因此也从这两种状态讨论。
2.1 气郁
“气郁”是指气机郁结而不得发越的病理状态。“郁”为积聚、郁浊困滞之意,气郁状态下,气机粘着不爽,行不到位而发生积聚。“气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气郁是指病机,为疾病发生过程中人体气血、脏腑功能郁滞不能畅通的病理状态。广义气郁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中医辞海》把气郁解释为:“基础理论名词。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一般多指肝气郁结。主要由于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2]”由此可知,气郁是气机运行发生粘滞障碍的病理反映,主要是由于七情太过,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情志内伤虽为引起气郁的病因,但本身脏气虚弱,常是诱发气郁的内在因素。《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丹溪心法·六郁》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狭义的气郁是特指郁证,即由情志怫郁导致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多与肝郁不舒有关,为气机郁闷或气分郁结所致的胸胁胀满的证候。肝脏属木,喜达恶郁,功主疏泄、调畅气机而保持情志条达,肝气郁抑则多现情志不舒的症候,如《素间·六元正纪大论》云:“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多由情志郁结、肝气不舒所致。
2.2 气滞
气滞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凝滞的病变。“滞”字本义,为水积留不通,引申理解为凡是不流通的、停留的、运行不畅的都可以称为滞。《说文解字》云“滞,凝也,从水”,在气滞的状态下,气的运行类比于水,发生了凝聚而难以流动;《辞海·滞》注为“不流通”,并引《淮南子·时则训》“流而不滞”为依据,阐述“滞”的本意。所以气滞的概念是“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郁滞的病变”[2];气机阻滞后,就会在气滞部位产生气的积聚而塞滞不通,在病变部位出现闷、胀、痛等症状。
综上可以说明,气郁、气滞最主要的病理特点是气的流通不畅,或郁而不散,或滞而不前。气郁和气滞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最终导致气积聚于病灶部位,形成局部的气机郁滞。气、血、津液在病灶部位积聚,从而引起脏腑气化阻滞,经络气运不通,脏腑、经络等器官生理功能减弱。从广义上讲,气机郁滞,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阻而不行的病理状态。
3 中医微观结构理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微观的生物学研究已在细胞或分子级别上开展,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医传统理论以人的整体为研究对像,并联系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对肉眼看不到但却实际存在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微观下气血津液的交换与迴流,《黄帝内经》及以后的古医籍中,都已有了较明确的记载,特别是“孙络渗灌”及玄府“宣通气液”的论述,对中医微观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1 微观的玄府通道
“玄府”一词最早源于《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即指体表的汗孔。汗水由玄府气化而出,其理玄微,故有玄微之府的含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玄府理论的内涵,提出了玄府在人体内“无物不有”的学说,把《内经》中狭义的玄府学说发展为广义的玄府理论[3]。
《素向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论》中说:“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玄府是极微极细的孔隙,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玄府应该是体内最微小的功能单位,也是体内数量最多和功能最强的组织器官。
玄府是类似汗孔样的有着气化功能的道路和门户,玄府的分布不只在体表,体内的微观结构中,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等都有玄府的结构。玄府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流通气液”[4],其它功能的实现,也要靠流通气液完成。
《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说明脉中行血,血中藏神,“神”舍于脉中;《素问·六节脏象论》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谓“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借津以养也。是又因气之盈亏,而神为之累矣”,所以津液虽为水液,神也在其中。玄府流通气液的过程,同时也是神机运转的过程,神机的运转,实际也是调控气液流通的过程。
血液的渗灌,津液的流动,神机的运转是荣养人体组织,维持生命代谢的基本过程。由于玄府“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这些物质最终都须通过玄府才能进入器官组织发挥作用。所以玄府是气、津液、精神等生命物质出入的通道,同时也是人体器官组织内外联系的门户。在玄府气化作用下,各种营养物质以水液形式进入人体组织,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神机对玄府功能正常发挥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玄府开阖和周期是人体组织气化及功能发挥平衡稳定的关键因素。所以神机是玄府运行的重要条件,玄府是神机运转的重要场所。运行气机,流通津液,运转神机是玄府的根本功能。
3.2 络脉气血津液的玄府通道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的玄府结构:“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可以说分布堪广,但对人体极为重要的经络系统却未在其列。经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气血是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如环无端地运行。《灵枢·脉度》中说“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经络中的气血功能就是濡养人体的各个组织。所以经络系统一定会有气血运行通道,以完成内外气血交换的过程。
《医门法律·络脉论》云:“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经有十二,络亦有十二,络者兜络之义,即十二经之外城也。”又说:“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营气所主外廓,繇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方为卫气所主。”络脉有大小之分,除大络之外,还有系络、缠络等,最小的络在肌肉腧穴间的是孙络,营气所主;在体表皮毛间的是小络,卫气所主。这些微络体积虽小但数量众多,是营卫所主的部位。
《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指出了络脉具有渗灌血气濡养人体组织的功能。具备渗灌功能的络脉,应该是在肌肉腧穴之间营气所主的孙络。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血液在经络中运行,从孙络渗出络脉,与络外的津液化合为津液,以濡养机体脏腑肌腠等组织。
《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说明肌腠筋骨间的缝隙之中,津液可由孙络渗入于经络之中,与经络中运行的血液化合为血。
综上说明,孙络的渗灌是血液转化为气液,气液转化为血液的过程。孙络外部流动的气液,在功能上与广义的玄府功能,即“宣通气液”功能是一致的。周学海在《形色外诊简摩》中说“细络即玄府也”,因此可以认定,孙络的渗灌结构,可能是由比孙络更为细小的“细络”组成,细络便是玄府,在孙络中流动的是气血,在细络中流动的是气液,从孙络到细络流动液体形态上的改变,应该就是玄府气化功能的表现。细络与器官组织的“孔隙”有机联系,便形成了可以完成气血津液输布与迴流的微观玄府结构。
玄府通道的微观结构,在针灸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刺部位一般在经络或体表病位,不宜刺到器官本体。针灸治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经络的传导,传导的最终部位是经络的“尽头”,就是玄府通道,可以说玄府是针灸可以作用到的最远端,也是最重要的部位。机体的病理改变表现在玄府,针灸的刺激施治在玄府,有理由说,玄府的微观通道理论最适用于针灸医学,针灸治疗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疏通病变不通的玄府。
4 微观气机郁滞的病理形态
微观的气机郁滞,表现在玄府郁结不通。凡外邪侵袭、七情失调、饮食劳逸所伤、气血津液失养都会影响玄府功能的通利;玄府一旦失畅,必然导致气、血、津、液、精神的升降出入障碍。所以玄府病变,一般可归纳为“气失宣通,津液不布,血行瘀阻,神无所用”四类[5]。其中气失宣通而郁滞,是玄府闭塞所致的基本病变。
(1)玄府气郁:玄府是气机运行的通路,通道窄小,贵在通畅。气机郁滞后,首先是气的运行受阻,继而发生气的积聚。《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宛陈,马莳注为:“《素问·汤液醪醴论》有去宛陈莝,自水积言;本经首篇有宛陈则除之,自结血言;本篇此节有宛陈血不结者,指积气言。[6]”由此可知,“气宛陈”的结果就是在局部产生气的积聚,必然导致玄府开阖不利,引起疾病的发生,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说“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玄府气郁是微观通道的基本病机[7]。
(2)玄府水滞:玄府是津液运行的通道,若玄府开阖不利,津液停运,必然会导致玄府津液淤滞,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和输布,发生“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状态。《针灸聚英·卷一上·手太阳小肠经》说:“且水者气之子,气者水之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从而水湿内聚,发为痰饮或水肿等病证。
(3)玄府血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如果玄府气郁,导致气在玄府发生积聚,玄府络脉端血的运行即发生瘀滞;如果血在玄府络脉端的运行发生瘀滞,则会阻滞气的运行而发生气滞。
(4)玄府亏虚:玄府结构在生理状态下,既是气、津、液、精神运行的通道,也是气、津、液的缓存区。玄府内外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气、津、液,气旺方可运,津充方可行,气液运行充盈流畅,神机方可运转。任何原因引起的缓存区气虚津少,都会导致玄府空虚,引起玄府病变。从理论上说,玄府亏虚与相应的脏腑组织亏虚相互影响。整个脏腑组织器官亏虚一定导致相应玄府的亏虚,但局部的玄府亏虚,不一定导致整个脏腑组织器官的亏虚[7]。
5 微观与宏观气滞的关系
虽然气滞有微观与宏观之别,但其气血或气液运行发生阻滞的本质却是统一的。二者之间的区别只是阻滞的面积或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阻滞病变的大小而已。微观的气滞发生在微观的局部,部分玄府发生了开阖不利或闭塞不通的改变,影响面不大,人体感觉并不明显,还处在《素问·调经论》中所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的状态。虽然只是“微”病状态,但却是疾病的开始,正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云:“夫病之始生也,极精极微。”宏观气滞的形成,是微观玄府开阖不利或闭塞不通病理继续发展的结果。如果玄府大面积的病变,影响到局部宏观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形成宏观的郁滞病灶时,就会发生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的局面。
总之,郁滞病灶的形成的过程,一般是由微观到宏观不断积累扩散的过程。当郁滞病灶形成后,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处在气机郁滞状态。
6 气机郁滞的病灶特点
贺普仁教授提出的“病多气滞”学术思想中,“多”字在针灸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气滞病因的不同,部位的不同,病程长短的不同及患者体质的不同,郁滞病灶的临床表现亦不相同。所以郁滞病灶具有多种形态和特性。
6.1 郁滞病位的多发性
郁滞的部位具有多发性,体内气行之处,皆有可能是气机郁滞发生之所。既可能发生在脏腑,也可能发生在经络,或官窍、体表,可以说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气机郁滞病变。《灵枢·百病始生》说“气有定舍,因处为名”,同为郁滞,发生的部位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病名。如中风病郁滞于脑,胸痹病郁滞于心;郁滞于颈部者,有可能发生颈椎病,郁滞于肩部,有可能发生肩漏风等。
6.2 郁滞病位的多样性
郁滞病位的性质具有多样性。由于病因的多种多样,病程的短长不同,患者体质的强弱不一,皆可导致病位的千差万别。所以郁滞病位的性质也会千变万化,表现为病位的多样性。如外感病因,可能导致郁滞为实;内伤病因,可能导致郁滞为虚;体强患者,易生实性病灶;体虚患者,易生虚性病灶;寒邪侵身,有可能导致寒证郁滞,但如果郁久化热,就有可能转为热证郁滞等。
6.3 郁滞病位的多重性
郁滞的发生具有多重性,既可能是单一郁滞病灶,也可能是多重病灶。如患者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时,就有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郁滞病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个主要郁滞病灶引发多重郁滞病灶。如中风患者,主要郁滞病灶在脑,为主病位,同时还能导致患侧肢体产生次生的郁滞病灶,发生半身不遂的症状。在多重病灶的情况下,应以主病灶为中心,兼顾其他郁滞病灶的治疗方针;或者选取患者最痛苦、最影响生活质量的病灶部位先行治疗,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
7 疾病与气机郁滞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人体是否生病,在正邪两方面的博弈中,正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气的强弱及其运行的状态,不仅决定着发病与否,而且决定着疾病的轻重,虚实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转归。《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说明机体的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于气而发生。所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常,机体阴平阳秘,是人处于健康状态的基本保障。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调,而气机郁滞既是阴阳失调发生的原因,也是阴阳失调后的产物。百病始生皆因正虚邪盛而推,百病得中皆因气血郁滞而维,因此病灶部位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的终始状态。
针灸三通法“病多气滞”的学术思想,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根据,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学说为主要内容,结合针灸医学特点和临床实际,提出的纲领性学术理论。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气机郁滞与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正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指出的“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卷之二十八针灸下·杂法第九)。气机郁滞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另外气机郁滞作为病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等。所以说,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机,有郁滞必发疾病,有疾病必生郁滞,小郁滞小疾病,大郁滞大疾病,多郁滞多疾病,无郁滞无疾病。
摘要:针灸三通法是由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所创立,“病多气滞”是针灸三通法核心学术思想。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贺普仁国医大师总结出,运用气机升降出入辨证,最能揭示人体病理改变时气血运行的状态,最能表达针灸临床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在气机失调病变中,“气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病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气机郁滞既是发病的基础原因,也是治病的主要矛盾。针灸医学是以气学说为主导地位的临床医学,气机的通畅稳定,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针灸治疗最终达到的目的。笔者从针灸临床的实际出发,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气机郁滞病机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总结出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机。
关键词:针灸三通法,气机郁滞,气滞,气郁,孙络渗灌,玄府
参考文献
[1]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243.
[2]袁钟,图娅,彭泽邦,等.中医辞海(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612.
[3]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玄府概念诠释(三)——玄府的历史演变轨迹与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5-6.
[4]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玄府概念诠释(四)——玄府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0-12.
[5]王明杰.“玄府”论[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8(3):1-4.
[6]明·马莳//田代华校.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