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住宅

2024-08-31

新型住宅(共10篇)

新型住宅 篇1

“像造汽车一祥建房子”,让住宅也可以工业化地批量生产,是目前我国居住建筑发展建设的大势所趋。如何实现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从专业角度而言,新型住宅工业化有哪些可行性解决方案?在建筑体系、设计、技水方面又需要进行哪些创新?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东卫先生。

1 住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

城市住宅:当前,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居住建筑领域,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进程。在您看来,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意义何在?

刘东卫:我国早在建国之后的大面积城市复兴、住宅重建中就开始实施建筑工业化,而真正开始不再仅将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认识到建筑工业化的可持续建设理念,是在“十二五”期间。与此同时,逐步扩张了建筑产业链,明确了我国当代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跨时代使命。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大力加强民生科技”,并“强化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创新,促进城市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在居住建筑领域中更应通过住宅产业化发展创新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我国建筑需求量巨大且住宅建设发展迅速,建筑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生产建造方式的转型升级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课题,传统建筑业正值促进建筑生产建设方式转型与发展的有利时机。而从世界范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历程来看,自20世纪以来住宅工业化发展都是以先进的工业化技术转型和革新为基础,通过采用新型工业化生产建造方式,实现了建设发展从数量阶段到质量阶段的剧变。由此可见,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促进我国建筑产业化整体提升。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坚定不移地促进建筑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

住宅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本要求。转型升级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建筑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当前,我国传统建筑业模式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手工作业多、工业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工人工作条件差、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建造过程造成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和人力物力浪费。在当代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下,要促进我国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变我国建筑业现状,必须要摆脱传统模式路径的依赖和束缚,寻求以住宅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新型住宅工业化发展路径。

2 新型住宅工业化的技术优势

城市住宅:何谓住宅工业化?有哪些特征?新型住宅工业化又“新”在何处?

刘东卫:所谓工业化,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定义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①生产的连续性,即需要稳定的流程,在建筑工程中意味着现场作业的全面组织化;②生产物的标准化,要把特定的作业从现场转移到工厂生产,在工厂里完成建筑物的大部分生产活动;③全部生产工艺的各个阶段的统一或集约密集化;④工程的高度组织化;⑤要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劳动;⑥与生产活动一体化的研究和实验。

住宅工业化生产就是用“工业性”的方法建造住宅,这种“工业性”与“制造业”基本相同,就是把已经在一般工业领域里建立起来的生产及管理的方式、方法等“引进并应用”在居住建筑领域里。住宅工业化生产是世界发达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西方发达国家采用住宅建筑通用体系与住宅部品的集成化生产达到住宅生产工业化。反观我国,由于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不够,相关建筑产业化的建筑体系与部品技术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明显滞后,存在技术标准不全面、部品之间缺乏接口协调、没有与住宅工业化相配套的国家推行标准与住宅体系等问题,阻碍了住宅生产工业化进程,造成住宅普遍存在质量问题。

因此,新型工业化住宅的提出,区别于我国建国初期的工业化住宅,即是形成符合当代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基于工业化建筑通用体系,实现既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更能从根本上提高居住综合性能的成品住宅。通过加快研发攻关我国新型工业化住宅的建筑通用体系及其集成技术,既可扭转粗放生产模式,又能极大地解决居住品质问题,将使我国住宅建设发生根本性转变。

城市住宅:目前哪种通用的技术体系适合我国新型住宅工业化?

刘东卫:首先,应对通用体系加以说明。任何建筑都可以使用的子体系称作子体系的通用化,将通用化子体系集成构成的总体系称为通用体系,对应通用体系的是专用体系。那么,在我国当前量大面广的住宅建设中,应大力创建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通用体系,这也将成为当前我国建设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攻关目标。基于此体系,将有效突破传统生产建设模式,促进建筑产业的技术转型升级,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国际上住宅发展与建设经验表明,研发与建立新型住宅工业化的建筑通用体系,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可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目前,SI住宅体系及其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住宅产业现代化和新型住宅工业化通用体系与生产技术研发方向。SI住宅体系是指住宅的支撑体S(Skeleton)和填充体I(Infill)完全分离的住宅体系,是为了实现住宅长寿化各种尝试中的基本理念。具有耐久性的支撑体是SI住宅体系的基础前提,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的填充体是SI住宅体系的发展途径。SI住宅体系在提高结构主体和内装部品性能、设备管线维护更新、套内空间灵活可变三个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采用SI住宅体系将在住宅全生命期内同步提升住宅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我国应当大力推行采用支撑体和填充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并构建建筑支撑体和填充体的新型住宅工业化通用体系。

具体而言,构建新型住宅工业化的建筑通用体系,通过其建筑支撑体和填充体两部分构成来协调相应的尺寸或模块的模数体系。以建筑填充体整合住宅内装部品体系,住宅部品的集成进一步使住宅生产达到工业化。住宅建筑填充体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考虑了工业化的生产措施,通过结构主体系统和住宅部品体系的应用,可在使用工业化成套部品基础上建造多样化住宅,是一种住宅工业化内装建造与设计的建筑通用体系。采用新型内装工业化的住宅建筑填充体技术解决方案,有五方面优势:①保障质量,部品在工厂制作,且工地现场采用干式作业,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②减少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大量人工和管理费用,大大缩短开发周期,综合效益明显,从而降低住宅生产成本;③节能环保,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施工现场大部分为干法施工,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等污染大为减少;④便于维护,降低了后期的运营维护难度,为部品更新变化创造了可能,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⑤集成部品,可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通用部品,并有效解决施工生产的尺寸误差和模数接口问题。

3 示范工程中的设计要点

城市住宅:您是否能以某示范工程为例,谈谈新型住宅工业化需要注重哪些设计要点?

刘东卫:2012年5月18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日本国日中建筑住宅产业协议会签署了《中日住宅示范项目建设合作意向书》,就促进中日两国在住宅建设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开发示范项目等达成一致意见,并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的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设计研发工作。“中国百年住宅”示范工程的基本目标是,针对我国住宅粗放型建设模式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课题,借鉴国外先进体系,通过中国百年住宅示范工程攻关新型住宅工业化关键技术,最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技术发展水平的住宅建造技术体系,促进新型居住性能优良和长期耐久的高品质住宅升级,带动开发建设企业的支撑技术转型,引领住宅产业化发展。

中国百年住宅,以提高住宅建筑全生命期的长久价值为理念,以新型住宅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与集成技术为基础,力求通过建设产业化、实现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和绿色低碳化的目标,建设以长久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空间。

上海绿地南翔·中国百年住宅示范工程11号楼为20层,90m2以下中小套型。工程以长寿化可持续建设为目标,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既考虑到降低地球环境负荷和资源消耗,又要满足不同居住者居住需求和生活方式、便于后期管理和更新改造。采用支撑体S与填充体Ⅰ分离体系,具有高耐久性的支撑体和灵活性与适应性的填充体,整体提高了住宅的居住性能和质量。

1)主体标准化设计

支撑体大空间化。

提供大空间结构体系,尽可能减少套内承重墙体,为套型多样性选择和建筑全生命期内的变化创造条件。通过前期设计阶段对结构体系整体设计考虑,有效提高后期施工效率,合理控制建设成本,减少现浇量,减少施工难度,保证施工质量与内装模数接口。

楼栋形体规整化。

合理控制楼栋体形系数,减少开口凹槽,减少墙体凹凸,满足楼栋对于节能、节地、节材要求。规整化的楼栋既可以提高套内空间使用率,也可以相应提高居住舒适度。

楼栋构成集约化。

套型模块与公共交通核心模块组合成不同单元楼栋,结构简明、布局清晰。楼栋公共空间集中管井管线等设施,易于管理和维修。卫浴等功能部分可作为独立模块置入不同套型中,为工业化建造提供条件。

2)空间适应性设计

套型系列化与多样化。

楼栋套型按使用空间面积分大、中、小三个类型的系列套型。套型设计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结构及居住人口的情况,在同一套型内可实现多种套型变换。基于环境行为学,套内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人体尺度,在满足安全性和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提高套内空间的宜居性。

空间可变性与灵活性。

套型设计从建筑全生命期角度出发,套型宜采用大空间可变性高的结构体系,提高内部空间的灵活性与可变性,方便用户今后的改造。套型内部空间采用可实现空间灵活分割的轻质隔墙体系,满足不同用户对于空间的多样化需求。

空间集约化与开放化。

充分利用空间集中化的特点,尽可能减少相互关联性强的使用空间之间的阻隔,采用LDK—体化功能空间,以开敞的形式使起居、餐室和厨房融为一体,每一部分相对独立又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以饮食生活习惯的“制作一就餐一交流”行为互动为目的,形成互动空间,优化了视觉感受,也有利于家庭成员在厨房与起居室之间的快乐交流。

3)部品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的整体卫生间。

采用模块化的整体卫生间便于施工建造。使用干湿分离式整体卫浴系统,按照人的行为习惯和使用流线设计,彼此分离,干湿分区,互不干扰。在套型设计时,充分合理考虑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盥洗室作为浴室的前室空间,便于淋浴前后更衣和换洗衣服。厕室即马桶间可单独设置或者与浴室空间合并。整体浴室是新型住宅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离式卫浴空间实现了干湿分区,大大提高了模数精度,节约了墙面空间面积。

模块化的集成厨房。

集成厨房是新型住宅工业化适应性内装部品中最直接展现工业化工艺水准的部分。所有柜体均采用环保型板材一次切割成型,提高拼缝处的精细化设计,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上吊柜边缝交界处采用树脂材质收边条,抗腐蚀能力强且不易开裂。优选高质量合页、龙头、壁柜内置分隔等五金构件,减少了居住者二次选购。

模块化的系统收纳。

模块化的系统收纳,便于施工建造。收纳空间合理布局,按照居住者的动线轨迹,设置收纳空间。玄关、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卧室等都有相对应的收纳空间。最大限度地合理设置收纳,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满足了住户的基本使用需要,力求做到就近收纳、分类储藏,最大化收纳空间。

4)部品与集成技术应用

绿地南翔·中国百年住宅示范工程建筑填充体样板间,吸取了国际前沿理念和住宅发展与建设经验,探索研发住宅先导技术,突出体现当代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对传统住宅产业的更新改造,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传播最前沿的干式内装技术,实现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的攻关落地。项目产业化技术建设实施取得大批技术成果,取得四方面重大技术进步:第一,创建了我国新型住宅工业化的内装部品构架;第二,进行了设计标准化、体系通用化、部品工厂化和建造装配化的完整住宅产业转型升级;第三,系统实施到设计、生产、施工、维护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第四是研发应用了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绿色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部品与工业化集成技术。绿地南翔·中国百年住宅示范工程全面提高了住宅建筑全生命期的长久品质,为我国新时期可持续住宅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新型住宅 篇2

摘要:

绿色住宅不只是指绿化,更应遵循“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建材的选用是绿色住宅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从绿色住宅建设的需求出发,详细论述了多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如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等。

关键词:绿色住宅;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生态

绿色住宅是根据住宅建筑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综合运用多种现代科学手段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绿色住宅的建造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在这种形势下,住宅建筑材料将面临着一次挑战和革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传统建筑材料势必会被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所取代。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上生成的新兴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和其他建筑节能材料等。

一、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建筑物能量的损耗约50%来自墙体。墙体材料改革是绿色住宅实现建筑节能及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墙体材料如烧结实心粘土砖消耗大量粘土及能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是相对于粘土砖、钢筋混凝土等传统墙体材料而言的,通常泛指除粘土制品以外的具有节土、节能、利废、有较好物理学性能的墙体材料。

1、由传统材料经过改良生产的各类混凝土砌块、多孔模数空心砖等,这类新型材料保温、绝热性能较好,而且节省能源。

2、由工业废渣料制成的各类新型墙体材料,如利用炉渣、石膏、煤矿石粉、煤灰石等制成的粉煤灰砌块、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粉煤灰水泥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有利于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既可以包括土地资源,又大大降低了工业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3、市场上出现了各类型复合墙体板材。如石膏板、水泥板、复合板等。这些板材通常具有轻质高强、防火隔声性能好、施工方便、易于改造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住宅面积利用系数、减少住宅建造过程中的能耗,提高住宅的经济性。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有利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符合绿色住宅的建设要求。因此,要适应绿色住宅的建设需要,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与提高住宅建筑性能和改善建筑功能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的发展各种新型墙体材料,从而达到节能、环保、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综合目的。

二、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保温隔热材料是一种减缓由传导、对流、辐射产生的热流速率的材料或复合材料。用于住宅建设的保温隔热材料种类非常多,根据其在维护结构的使用部位不同,可分为内、外保温隔热材料;根据其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板块状保温隔热材料和浆体状保温隔热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其中,矿物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和泡沫塑料等是较为常用的建筑隔热保温材料。在绿色住宅建设中推广各类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对于推动节能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环境、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在建筑中常使用的外墙保温主要有外保温、内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等方法。由于内保温会多占用使用面积,“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容易引起开裂,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及居民的二次装修,所以外墙保温运用很广泛并且日趋成熟。外墙保温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应用。近年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泡沫塑料类保温隔热材料所占比例逐年增长;矿物纤维类保温隔热材料的产量增长较快,但其所占比例基本维持不变;硬质类保温隔热材料制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三、新型建筑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是相对石油沥青油毡及辅助材料等传统建筑防水材料而言的,其“新”字一般来说具有两层意思:一是材料“新”,二是施工方法“新”,它不仅具有基本的防水功能,还具有其他如保温、去污等功能,而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概括起来,新型建筑防水材料主要包括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密封材料和聚乙烯双面复合防水卷材等。

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高聚物的改性沥青为涂盖材料,以玻璃粘、黄麻布、聚酯毡为胎体所制成的卷材,它克服了普通沥青油毡的不足,具有高温不流淌、低温不脆裂、拉伸强度高、延伸率较大等优异特性,是我国今后大力发展和推广的防水卷材之一。

2、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以水泥和丙烯酸等(乳液或其他类)水性聚合物为主原料,加入其他外加剂制得的双组份水性建筑防水涂料。两组份在现场搅拌成均匀、细腻浆料,涂刷或喷涂于基体表面,固化后形成柔韧、高强的防水涂膜。这种涂料既有水泥类胶凝材料高强度、易与潮湿基面粘结的性能,又兼有聚合物涂膜弹性大、防水性好的优点,尤其是以水作为载体,克服了沥青、焦油、有机溶剂型防水材料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弊端,是一种无毒无害、施工简便的新型绿色环保防水材料。它不仅适用于各种防水工程,还可用于修补、界面处理、混凝土防护、装饰、结构密封等工程。

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是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两者的共混体为基料,加入适当化学助剂和填充料等经过塑炼、挤压成型、硫化、定型等工序加工而成,具有抗拉强度高、断裂伸长率大、抗撕裂强度高、耐热、耐低温性能好等特点,是高档次防水卷材,也是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的新型防水卷材。

4、防水密封材料 又称嵌缝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各种接缝或裂缝的嵌填以保持水密性。防水密封材料应具有较大的塑性和粘贴性,应是以接缝或裂缝拉压等位移变形,保持水密性。主要包括带状、条状、卷状等定性密封材料和液状、膏状等不定性密封材料。

5、聚乙烯双面复合防水卷材

聚乙烯双面复合防水卷材是以低密度线性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两面复合化学纤维无纺布,并经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它具有较好的综合技术性能,如抗拉强度高、抗透气能力大、低温柔性好,适应温度范围宽,抗老化能力强,有较好的气密性,耐酸碱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新建房屋或旧房维修较好的新材料。

四、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装饰装修材料是建筑材料的一部分,与其他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属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比较抽象,难以用数量衡量,其生命力在于它的多样性。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是在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的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

在绿色住宅的建设中,对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要体现以下原则:其生产所用的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应大量使用尾矿、废渣等废弃物;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在产品配置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可循环或回收再生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建筑环保材料。

五、其他建筑节能材料

1、智能建筑材料

智能建筑材料是指模仿生命系统,能感知环境变化,并及时改变自身的性能参数,做出能与变化后的环境相适应的复合材料。仿生命感觉和自我调节是智能建筑材料的重要特征。

2、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最洁净、最理想的能源。太阳能利用是绿色住宅建设的重要内容,除了传统的光-热转换, 用光电转换材料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将太阳能电池与建筑材料构件融为一体, 体现太阳能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可以预见, 采用光能转换技术与建筑的屋顶、外墙、窗户等结合集结成复合产品, 很可能成为本世纪一类重要的新型建材制品, 既可作为建筑的制品,又可以进行太阳能发电, 将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纳米技术的应用

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可作为新型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纳米和微胶囊化的相变材料。纳米在光催化作用下,能杀死病毒,消除VOC 和无机有害气体,能在不通入室外新风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同时,微胶囊相变材料通过相变,物质的分子结构迅速地发生转变,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吸热或放热,在外界温度变化时能有效地保持室内热环境的稳定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五、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日趋加大,城市功能日益集中和强化,需要建造高层建筑,以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和行政、金融、商贸、文化等部门的办公空间,因此要求结构建筑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目标仍然是开发高强度钢材和高强混凝土,同时探索将碳纤维及其他纤维材料与混凝土聚合物等复合制造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到目前为止,普通建筑物的寿命一般设定在50~100年。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日趋大型化、综合化,例如超高层建筑,大型水利设施、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维修困难,因此对其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随着人类对地下、海洋等苛刻环境的开发,也要求高耐久性的材料。目前,主要的开发目标有高耐久性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防锈钢筋、陶瓷质外壁胎面材料、合成树脂涂料、防虫蛀材料、耐低温材料,以及在地下、海洋、高温等苛刻环境下能长久保持性能的材料。

在大空间建筑中“第五代建材”膜材料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它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涂层与基材按照所需的厚度、宽度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粘合而成。现在它可以发挥极大承载力,构筑灵活大空间,并且具有自然生态美外观。

大深度地下空间是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广泛开发利用的领域,随着地球表面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类除了向高空发展外,大深度地下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空间。与超高层建筑相比,地下空间结构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具有保温、隔热、防风等特点,可以节省建筑能耗。为实现大深度地下空间建设,需要开发能适应地下环境要求的药剂材料、生物材料、土壤改良剂、水之净化剂等。

海洋建筑与陆地建筑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差别,为了实现海洋空间的利用,建造海洋建筑,必须开发适合于海洋条件的建筑材料。海水中的盐分、氯离子、硫酸根等侵蚀作用,使材料很容易被腐蚀而破坏;海水波浪不同地往复作用,对建筑物构成冲击、磨耗和疲劳荷载作用;海洋建筑还要经常受到台风、海啸等严酷的气候条件的作用;建筑在海滩、近海等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其沉降现象也很明显。这些严酷苛刻的环境下工作的海洋建筑物所用的材料,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而冲击性、耐疲劳性、耐磨耗等力学性能,同时还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为实现这些性能,要求开发以下新型材料。如涂膜金属板材、耐腐蚀金属、水泥基复合增强材料、地基强化材料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需要开发研究环保型建筑材料。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可生产水泥、砌块等材料;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墙体板材;利用废弃的玻璃生产贴面材料等;既可以减少固体废渣的堆存量,减轻环境污染,又可节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对环保和地球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免烧水泥可以节省水泥生产所消耗的能量。高流态、自密实免振混凝土、在施工中不需要振捣,既可节省施工能耗,以能减轻噪音。

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密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国外和国内利用纳米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材料,目前主要是纳米Ti02催化生态建材。利用纳米的氧化分解能力和超薪水作用可制成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态建筑材料,包括空气净化建材、抗菌灭菌建材、除臭和表面自洁建材等。随着人类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材料也被人们重视和研发,所谓智能化材料,即材料本身具有自我诊断和预告破坏、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这类材料当内部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时,能将材料的内部状况,例如位移、变形、开裂等情况反映出来,以便在破坏前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智能化材料能够根据内部的承载能力及外部作用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例如吸湿放湿材料,可根据环境的温度自动吸收或放出水分,能保持环境温度平衡;自动调光玻璃,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调整进光量,满足室内的采光和健康性要求。智能化材料还具有类似于生物的自我生长,新陈代谢的功能,对破坏或受到伤害的部位进行自我修复。当建筑物解体的时候,材料本身还可重复使用,减少建筑垃圾。这类材料的研究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自我诊断、预告破坏和自我调节等功能已有初步成果。

生态建筑材料也研究之中,它的科学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仍在研究确定阶段。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也仍在研究确定之中。其主要特征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

随着城市道路、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人行路、停车场、广场、住宅庭院与小区内道路的建设量也逐年被建筑物和灰色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使城市地面缺乏透水性,雨水不能及时还原到地下,严重影响城市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同时,由于这种路面缺乏透气性,对城市空间的温度也有一定影响,多孔的路面材料能吸收交通噪音,减轻交通噪音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路面材料, 将雨水导入地下,调节土壤湿度,有利于植物生长,雨天不积水,提高行车、行走舒适性和安全性。除此之外,彩色路面、柔性路面等各种多彩多姿的路面材料,可增加道路环境美观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

六、结语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绿色住宅建设的必然选择。新型建筑材料代表了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绿色住宅发展的需要,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现代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速度较快,其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型、高质量的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被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汪洋,新型建筑材料在绿色住宅中的应用,国外建材科技[J],2008,10

2、龙惟定,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姜宏斌,浅谈复合外墙体在北方地区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7,7

4、郭玉娟,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智能材料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3

5、吴国荣、郭青媛、王长富,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本土化景观的表达[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0

6、杨静.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7、刘之洋,王连广.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8、赵鸿铁.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9、张光磊.新型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新型住宅 篇3

关键词: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性能

1引言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近年来在欧美、澳洲、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作三层以下别墅、公寓及其它民用房屋。其结构源于传统的木结构房屋,从住宅产业化、环保、抗震防灾、加速房屋建造周期等因素考虑,轻钢结构房屋住宅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如今大力推行的钢结构住宅中,不少都开始引进这类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正在编制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标准“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总体来讲,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结构体系仍在起步和发展阶段。

2 结构体系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作为承重体系应用于住宅建筑中,适用三层以下的独立或联排住宅,墙体立柱间距400~600 mm,上、下导轨与楼面之间设有抗剪连接件。它与同样截面积的热轧型钢相比,可提高截面力学特性指标。用冷弯薄壁型钢作承重骨架,用较少钢材可取得较大的承载力。构件强度高、自重轻,且截面尺寸小,有利抗震和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组合墙体是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主要构件,型钢墙体骨架、外墙结构面板和内墙板;墙体骨架由上、下导轨和立柱,均通过自攻螺钉连接而成。边立柱下端设有抗拔锚栓连接件。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横向荷载主要来源于建筑物外表面风压力的水平分量和水平地震作用。在低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中,侧向力抵抗体系由屋面、楼面和墙体组成,即整个房屋各组合体均参与横向荷载的传递。横向荷载路径为:作用在外墙墙面上的风荷载与作用于整体房屋结构上的地震荷载通过屋面板和楼面板传给与荷载平行的墙体,最后由墙体传给基础。

3 关键技术问题

冷弯薄壁型钢是由屈服强度345 MPa以上、厚度2mm 以下的高强超薄钢板作新材料加工成型的。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设计规范》仅适用于承重构件板材厚度2mm以上的 Q235及Q345钢材,对强度更高且厚度在2mm以下的结构设计尚无条文可依。

1)结构抗风。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结构的表面风荷载体系基本可采用 GB 50009—20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标准。轻型钢结构屋面的体型比较复杂,《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中建议,对于轻钢结构的复杂体型房屋屋面,其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照分区的规定确定,纵风向时屋顶(R)部分的风载体形系数取—0.8,其余部分应按 GB50009—2006 标准采用。对承重外墙体,横向风荷载可按 GB 50009—2006标准规定的风荷载取用;对承重内墙体,横向风荷载可取室内房间气压差(可参照澳大利亚规范可取0.2 kPa)。承重墙体的墙体面板、支撑和墙体立柱通过螺钉连接形成共同受力的组合体,墙体立柱不仅承受由屋盖桁架和楼盖梁等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还承受垂直于墙面传来的风荷载引起的弯矩,其受力形式为压弯构件,应按压弯构件的相关规定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2)结构抗震。考虑其型钢板材高强度、低延性的特点,推广应用时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个关键性问题。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式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还较少,主要采取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现还没有关于冷弯薄壁型钢整体结构公认的抗震设计方法,没建立精确完善的分析模型。正在编制的《低层冷弯薄壁型钢建筑结构技术规程》基于国内完成的足尺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提出了水平荷载效应的分析方法。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参考“盒子”式结构的分析,在建筑结构的2个主方向分别计算水平荷载的作用。地震作用下抗剪组合墙体的水平侧向刚度由试验荷载—转角滞回曲线的骨架曲线确定,多遇地震作用下抗剪组合墙体的水平侧向弹性变形限值取为1/300层高。结构抗震性能与结构布置的规则性有很大关系,住宅钢结构常见的布置不规则,主要是平面不规则。这样地震时易损坏,所以应尽量使结构布置符合规则性。

4 建筑问题

1)建筑性能。如今人们首先会关注结构的安全性,即是否坚固、是否足以阻挡外人入侵和自身财物的安全等。此外,轻型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其隔声效果较传统的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差。①隔热保温。该型钢房屋的保温、隔热应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各类建筑的节能设计,必须根据当地具体的气候条件,地区的经济、技术和建筑结构与构造的实际情况。外墙保温隔热可采用在墙体空腔中填充纤维类保温材料或在墙体外铺设硬质板状保温材料的方式。保温材料宽度应等于或略大于轻钢龙骨间距,厚度不宜小于轻钢龙骨高度。屋面保温隔热可采用保温材料沿坡屋面斜铺或在顶层吊顶上方平铺的方法。②防腐蚀、防潮。该型钢房屋的防潮设计,主要防止空气渗透、雨水渗透、水蒸气渗透及不良冷凝结露等造成的建筑物内部的不良水气积累,以确保建筑物达到预期的耐久年限,并提高内部的空气质量。外墙及屋顶的外覆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耐久性、适用性以及防火性能。在外覆材料内侧及结构覆面板材外侧,应设置防潮层,其物理性能、防水性能和水蒸气渗透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轻钢住宅的骨架由薄壁构件组成,构件采用镀锌或镀铝锌薄钢板,防锈性能好,减少结构维修护理费用。③防火。按照防火规范,即使是低层住宅结构体系,也要求耐火极限达到 2.5 h 以上,而轻型钢结构房屋的耐火极限只有 1.5 h。所以为满足耐火极限的要求,采用防火涂料、发泡防火漆或外包防火板等措施,也有加厚墙体石膏板达到延长耐火极限的。

2)建筑造价问题。轻型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与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较,钢结构体系总体造价较高、综合经济效益高,整体性能优于其它结构体系,目前主要还是面对中、高收入阶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开发刚起步,尚在摸索之中。随着构件的标准化、工程化的进程,单位面积的造价有望低于或等于砖混结构。

3)多层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冷弯薄壁型钢房屋体系采用的墙体构造,对承受和传递三层以下的住宅或公寓等房屋的水平荷载是可行的,但对 5~6 层是否可行,还是值得研究的。多层以下轻钢房屋体系的结构形式,最主要差别是抗侧力结构不同。房屋层数越多,作用的水平荷载越大,房屋的抗侧力结构要求越高。冷弯薄壁型钢房屋体系的墙体上、下是不连续的,各层楼板将墙体分成各层自身的墙体段,为了传递屋面、各层楼面传来的水平荷载,并由墙体一层层传至基础,在各层不连续墙体之间设置专门的附加连接件,使上、下不连续的墙体连接成整体。这是房屋结构体系由低层改为多层后,安全可靠与否的关键。

5 结束语

为加速推进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的推广应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大面积建立样本房,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市场推广,使人们感受新型住宅的优势,转变观念。②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并经过研究适应中国地区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体系和生产流水线,生产出质量轻、截面特性好的构件,在国内大规模推广。③积极开展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各部分构件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吸收国外轻钢结构体系技术改进和发展经验,提高国内钢结构建筑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沈祖炎,李元齐.高强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报告.

[2]周天华,石宇,何保康,等.冷弯型钢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3—88.

[3]郭鹏,何保康,廖芳芳,等.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及传力路径分析[J].工业建筑,2007(增刊):1215—1219.

水城华府建设新型节能环保住宅 篇4

山东聊建金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金柱·水城华府项目, 根据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建设要点要求, 依靠科技进步, 把先进适用的成套技术加以集成, 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项目建设单位结合聊城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地方材料供应的状况, 选择成套技术进行科技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实现了住宅质量的全面提高。在聊城地区甚至山东鲁西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带动了聊城市住宅技术转向成套技术的优化、集成、推广和应用。

金柱·水城华府项目结合应用了住宅成套技术8大体系60余项内容, 以确保水城华府住宅的科技含量和成套技术水平高于普通住宅产品, 使住宅的综合性能全面提高, 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节能的建筑与结构体系

(一)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金柱·水城华府项目在工程中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克服了传统结构体系中凸柱给装修布置带来的不便, 形成大开间、大跨度, 完全做到主卧、主厅不露梁, 从而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 在结构上也弥补了传统纯框架结构的不足。

(二) 加气砼砌块围护结构和隔断结构体系

加气混凝土作为传统墙体材料的替代品, 具有质轻、保温、隔热、环保、利废等优点。小区建筑外墙和分户墙采用240mm厚加气砼砌块, 分室墙采用200mm厚加气砼砌块。

厨房及卫生间隔墙采用易拆型塑钢轻质隔断。塑钢轻质隔断具有无化学污染和安全性优良的优点, 而且质地轻, 隔音性能良好, 实用性及经济性很强。

节能与新能源利用

(一) 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和屋面保温隔热技术

建筑外墙采用EPS钢丝网架板现浇砼外墙外保温系统和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利用新技术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高水平的保温隔热, 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与其他建筑节能技术相比较, 外墙外保温不会产生“热桥”、“冷桥”现象, 具有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采用加气砼砌块新型材料, 既能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治理环境污染、不破坏耕地, 又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屋面采用聚苯乙烯保温板新型材料。聚苯乙烯保温板具有导热系数低, 吸水率低, 隔热效果显著, 容重小 (约18kg/m2) 等优点, 在大大减轻了屋面自重的同时, 拥有良好的耐久性。

(二) 塑钢中空玻璃窗

外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窗, 开启方式为内平开式;采用三元乙丙密封条, 增加了密闭性, 减少了热传导, 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采用了中空玻璃, 不但阻止了冬季热量外传导, 还阻止了夏天向内传热和热辐射, 是当前国内隔热保温性能较好的玻璃。整个窗户气密性满足空气渗透性能等级4级要求。

(三) 钢质防火安全门

小区住宅进户门全部采用1000mm宽保温、隔热钢质防火安全门, 洞口宽度考虑了较大家具的搬运。该门具有保温、防火、密闭、隔音、防盗等多种功能。

(四) 地热低温辐射采暖及水源热泵系统技术

项目采用水源热泵技术保证小区内居民的冬季采暖, 仅需花费水源热泵技术供热系统的循环泵和热泵机组的电耗即可, 系统因而节约了大量常规能源。水源热泵采暖节能量为1434.3吨标准煤/年, CO2减排量3729.2吨/年, S02减排量12.2吨/年, 氮氧化物10.6吨/年。

项目采用地面辐射供暖。辐射供暖地面的温度高于空间温度, 使人有“足热头寒”的舒适感, 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并且减少上部空间向外的无益热损失。由于辐射供暖主要是以辐射散热为主, 室内空气流动较小, 避免了灰尘的飞扬, 有利于室内环境清洁。

(五) 卫生间模块化排水节水装置

采用卫生间模块化排水节水装置, 能够节约生活用水总量的30%以上, 并减少等量排污。本技术产品由排水集水装置、提升水泵、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水处理过滤消毒装置四部分组成。排水集水装置取代传统卫生间中的排水横管, 通过可选择地漏, 收集、贮存洗衣机和浴盆、洗手盆等卫生洁具的排水, 经过过滤和消毒后, 由提升水泵打入座便器水箱备冲洗使用,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和提升水泵联动。该技术采用“集成模块化”和“分质分级排水节水”的设计思想, 以国家发明专利“厨卫给排水横支系统分离汇水装置”为核心技术, 开发了“卫生间模块化排水节水装置”产品及配套部件, 形成了一种新型排水节水系统及其施工安装方法。

(六) 节能型灯具及节能型变压器的应用

项目公共照明大部分采用节能灯具, 在住宅的公共通道, 走廊, 地下车库均采用延时开关, 减少无用电耗。

项目采用S11型节能变压器, 具有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 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七) 节水型卫生洁具及节水龙头的应用

住宅全部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 冲洗分为大小便冲水量分开设置。由于洁具关闭严密, 每次冲水量少而且干净, 卫生。

住宅全部采用节水龙头, 能够快速开启关闭, 密封性强, 节水效果显著。

(八) 太阳能光电转换照明技术

太阳能照明就是将太阳能辐射转换成电能, 再将它应用到照明系统。太阳能光电转换照明技术的应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是绝对的环保。对于安全方面, 太阳能照明的工作电压只有12V~24V, 对人体没有危害性。

小区道路的照明采用太阳能光电路灯, 功率为35.2KW。在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下, 白天太阳电池组件向蓄电池组充电, 晚上蓄电池组提供电力给照明灯具。同时具备光控、时控、温度补偿及防雷、反极性保护等功能。

经计算太阳能光电灯全年可节电137678KW, 折合标准煤16.93吨/年, CO2减排量44吨/年, SO2减排量143.9Kg/年, 氮氧化物125.3Kg/年。可再生能源占建筑物供热总能耗的85%。

先进的住宅厨卫体系

(一) 厨房、卫生间整体标准化技术

按照统一协调模数的原则, 优化参数, 确定厨房、卫生间定性设计, 实施管线接口定位;合理考虑厨房、卫生间电器设备的配置、电源插座。

(二) 厨房、卫生间一次性装修到位

厨房及卫生间地面和墙面采用优质环保面砖 (无放射性) 铺设完成, 横竖缝对直, 观感效果好。通风管道安装到位, 管线封闭不外漏、厨房洗、切、炊设备、地柜、吊柜和抽油烟机安装到位。浴室配套设施齐全。

(三) 地面防漏技术

厨房及卫生间采用纳米高强弹性防水涂料防水层, 防水效果好且施工简单。

周到完善的住宅管网体系

(一) 电气多回路配线技术

根据近几年的技术发展和家用电器设备的增加, 管线考虑集中排放, 暗线敷设、照明回路和家用电器回路分开配置。户内空调、照明、厨房电热设备、插座、弱电、卫生间电热设备等采用多回路, 互不干扰。每户用电回路不少于6路。

(二) 管道集中暗设系统技术

小区住宅内的给排水等管道全部集中设置在竖立的管道井内, 卫生间的水平管道设置在结构层之上的素砼内, 管道井大小适中、利于检修和后期改造, 解决了长期以来穿楼板和开墙洞的问题。

(三) PP-R给水管

小区住宅给水系统采用PP-R (无规共聚聚丙烯) 管材、管件系列产品。P P-R材料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 不溶于水, 具有生物惰性,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 在高温下使用不会使水产生不良的器官感受, 完全能达到食品卫生标准。且PP-R材料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因而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

PP-R管道具有良好的耐热、保温性能, 而且安装、连接简便可靠。

(四) PEX管材

PEX管即为交联聚乙烯管。”交联*是聚乙烯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聚乙烯的线型大分子结构经交联后, 变成了三维网状结构的PEX, 从而大大提高了聚乙烯的耐热性和抗蠕变能力, 同时其耐老化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明度等均有明显提高, 交联度越高, 这些性能的提高越为明显。同时继承了聚乙烯管材固有的耐化学腐蚀性和柔韧性。

卓越的耐热耐寒性, 优秀的耐低温韧性使PEX管材成为常见塑料管中最为理想的管材之一。且经过检测与推断, PEX管可在70'C条件下连续使用50年。

(五) UPVC塑料排水管

PVC-U (硬聚氯乙烯) 建筑排水管材、管件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 加入适当助剂, 经挤出和注塑成型, 主要用于小区建筑排水系统。

PVC-U管材、管件耐腐蚀, 抗冲强度高, 流体阻力小, 较同口径铸铁管流量提高30%, 耐老化, 使用寿命可长达50年, 且安装方便, 综合造价低。

先进的住宅智能化

(一) 三表IC卡管理系统

小区水、电、天然气采用IC卡计量, 用户每次只需将IC卡插入表中, 按一下读取键, 所购买的数量立即存入表中, 使用时会自动扣除。当余量不足时, 计量表会发出提示音, 此时用户可持卡到相关部门充值, 根据需求量决定购买数量。一户一表, 先买后用, 免去了入户抄表打扰住户、收费难的弊端。

(二) 周边防越报警系统

小区围墙上装有主动红外报警探头和磁感应电缆, 采用智能化技术, 可避免树叶、小动物穿越围墙对报警探头的影响, 又可保证对大动物或人非法翻越围墙行为立即报警。

(三)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在小区围墙及园区内安装不留任何监控死角的低照度摄像机, 由技术防范辅助人工防范, 实时记录小区各区域动向情况。当有意外发生时, 可以留下影像记录, 供事后调查使用。

(四)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采用动态和实时再现巡更系统, 园区住宅楼单元区等各个要害地点及部门设有专门的巡更确认仪, 构成园区内全方位全天候的巡更网络, 并实时记录整个园区各组保安人员的巡逻动态。

(五) 可视对讲与门控系统

单元门智能锁与可视对讲系统连用, 构成方便的单元门智能管理系统。住户进单元门时, 使用园区卡即可通过可视对讲系统与房主进行对话, 必要的情况下, 房主可遥控开启单元门的电控锁。

(六) 家庭安全防范报警子系统

家庭安全防范报警子系统由报警探测器、报警主机和接警中心构成。报警探测器包括烟雾探测器、紧急按钮和燃气泄漏探测器等。

(七) 家庭现代通讯系统

为满足小区居民的现代化通讯需求, 小区建立园区电话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及宽带网络系统, 高速接入本地骨干IP网, 具有独立的网络计费系统。小区与外界具有100M以上的数据专线连接, 提供许可居民访问的小区WEB站点。

(八) 地下车库现代管理成套技术

小区地下停车场采用计算机管理。业主入住时向物业管理部门购买或租用停车位, 并办理相应手续。车主驾车进出时, 使用登记过的园区卡, 经识别器确认后挡车杆自动开启, 允许车辆进入停车场。

停车场的计算机终端可方便调出登记过的车牌, 以防车辆被盗。

居住区环境及其保障技术

(一) 水压保障技术

小区采用常压、中压、高压供水方式供水, 高压用于6层以上住宅供水。

采用变频调速装置的水泵加压设备, 应用先进的微机技术和数字式低噪音变频调速器, 以及低速节能型水泵, 可通过用户用水量的变化, 通过微机和变频器来自动控制水泵的转速和台数, 是供水网的压力保持预先设定的工作压力恒定不变。它还具有完善的自检及故障诊断功能给出故障显示信息, 运行安全可靠, 无需专人值班, 节省人力;与常压泵相比, 更节约电能。

(二) 居民区生活污水处理回收技术

生活污水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 把经过处理的污水回用于小区的道路清洗、绿化的喷灌、夏季的喷水降温等, 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区内采用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该系统通过营造自然生态环境, 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很高的去除率, 自理后的水回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以及满足其他生活杂用。

(三) 微生物有机废弃物生化处理技术

采用微生物有机废弃物生化处理技术, 既减轻环卫运输总量, 又可变垃圾为宝, 将居民生活垃圾转变成有机肥料再次利用;另一方面则可大大改善城区及周围环境, 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优化城市环境, 构筑绿色生态社区。

现代化的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一) 新型防水材料施工技术

小区屋面及地下挡土墙采用防水涂料及高分子卷材相结合的方法, 大大增加了建筑物的防水年限。

(二)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

以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称之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它兼具承重、围护功能, 且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和耐侵蚀要求。随着混凝土工业化、商品化生产和与其配套的先进运输及浇捣设备的发展, 它已成为地下防水工程首选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

(三) 泵送混凝土技术

以砼泵车替代传统的砼传送设备, 自动化程度高, 施工速度快, 施工现场易于管理, 产品质量稳定。

(四) HRB400新Ⅲ级钢筋、冷轧带肋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新型Ⅲ级钢筋及冷轧带肋钢筋应用设计强度分别为360Upa和340Npa, 质量稳定, 机械力学性能优越, 强价比优于I、Ⅱ级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由于与砼有很高的粘结锚固强度, 减少了构件端部的锚固长度, 一般仅为光面钢丝的1/3左右。由于粘结锚固性能好, 缩短了放张时间, 避免了端部主筋滑移产生拔出剪切破坏。

(五) 通缝补强抹灰技术

施工中砌体与梁、柱结合部位钉双面钢丝网、纤维网, 避免抹灰层空鼓, 裂缝脱落。

(六) 砼裂缝控制技术

施工中合理降低砼中的砂率, 降低砼坍落度, 并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工艺等措施, 大大减少砼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

(七) 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水城华府项目施工中, 外墙脚手架全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操作层满铺竹胶模板;内脚手架采用工具式里脚手架, 具有拆装灵活, 操作合理, 搬运方便, 能多次周转使用的特点。

新型住宅 篇5

桥北乡党委书记 韩卫军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十七大《报告》强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针对“三农”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一是农业农村基础依然薄弱;二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三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五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2006年以来,新乡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方面积极探索。提出了以建设新型社区为抓手,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构建产业城镇互动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探索出一条以不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桥北乡位于平原新区南部,与省会郑州一河之隔,107国道穿境而过,做为新区连接郑州的“桥头堡”,承担着“新区三年出形象”的重要任务,全乡3万居民,21个行政村,总面积70.4

地流转和商铺开发”,由开发商将7000多亩耕地规模经营,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同时可到土地经营公司打工,沿107国道两侧500米范围内开发组团式商铺,让有实力的农民和客商来经营;小张庄“亲水河畔”社区采用“特色风情和土地流转”来安置农民,把节约的土地建设为“台湾风情村”、“蝴蝶兰”花卉基地;大张庄“桥北中心”社区把节约的土地建设“当代文化艺术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展馆”、“黄河农家乐”、“河南特产展销区”等来促进农民就业;季庄“银河社区” 把节约土地通过浙江商会企业组团建设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区来安置农民。

3、破解“拆迁难”问题的有效举措不足。农民在拆迁中“怕吃亏、怕不均、盼公平、求公开”心里极强,拆迁办法的不统一,补偿标准的难统一,村情民情的差异和个别群众的攀比、盲从,“当光棍、得便宜”等陋习的阻挠、要挟等都在时刻考验着拆迁的和谐性。

4、并村选址的艰难抉择;建房质量好坏的监管;盖楼房腾地多农民被动抵制大;建平房代价高政府整村推进难到位等问题的博弈也在挑战着政府与村民服务合作的底线。

5、合并村庄改为社区后基层组织重组、村委会改制,也在刺激着村干部、宗族、家族各种矛盾最敏感的神经。

经验体会:

1、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实践,也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用外卖1平方的价钱给农民建3平方的安置房”的做法值得学用。

新型住宅 篇6

我国用于建筑能耗已达总能耗的35%~40%。建筑能耗中包括两部分:即建筑和建筑材料能耗和居民生活耗能, 建筑和建材是耗能大户, 居民生活耗能主要所建房屋要求在夏天能隔热, 冬天能保温。目前国家已严禁在农村烧制砖瓦, 对所建房屋必需达到规定的节能标准、因此, 提出“大力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 是十分正确和适时的。

住房墙体的发展经过了草泥、砖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等阶段。目前, 在英、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木材产量较大的大洋洲国家, 不论是别墅房 (连体别墅房) 或公寓房, 不论是在农村或城市, 高达90%~95%的房屋早已淘汰能耗大的砖瓦, 几乎都采用木材框板墙体, 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建筑能耗, 改善了环境。我国解放初期就建了大量的砖结构, 砖混结构房, 这类房使用期一般为50年, 今后10~20年正是要对原有房屋修理和改建, 没有砖瓦供应, 采用空芯砖或砌块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需要, 又达不到墙体的节能标准, 目前国内采用砌块 (或空心砖) 中部填聚苯乙烯板或聚胺脂板不仅价格昂贵, 寿命短, 且这些板的原材料即为原油 (两吨原油只能生产1吨板材) , 建筑是节能了, 但国家总能耗并未减少。这种墙体, 在农村根本无法推广。另一种办法就是按照国外经验得采用轻体木板墙体, 遗憾的是我国是一个木材缺少的国家, 不可能在农村推广木板房, 出路在那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每年农作物秸秆和一年生植物纤维能制作人造板的有50种, 约在8亿吨以上, 取其1/20制作人造板材, 可获8000 m3板材, 折合原木1.5亿m3以上。几乎为我国年产原木数倍。农作物秸秆和一年生植物来自农村, 今年用完, 明年又长,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正好符合农房改造的实际。

利用农作物秸秆和一年生植物纤维制作人造板称为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板 (简称PRC板) , 这是山东省研制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的墙体材料。PRC板以木材或农作物秸秆 (如棉秆、玉米秆、麦草、高粱秆、麻秆、烟秆等) 为增强材料, 以水泥为粘合剂加上特种添加剂经冷压或热压成板。PRC板是介于水泥与木材之间的一种协调材料, 既有水泥的优点, 又有木材的特性, 既可替代秦砖汉瓦和木材, 可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内、外非承重墙, 顶棚板、地板、封檐板, 车船隔舱板和建筑模板等方面, 又可加工成各种标准的建筑部件和构件 (包括建筑节能屋面, 保温隔音墙体, 整体厨房和卫生间等) , 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厂房、仓库、板房和小康住宅等方面。发展这种新型墙体材料有以下优越性:

1.节能环保。PRC板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无甲醛、苯酚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产生, 属绿色建材, 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这种植物纤维水泥复合墙体 (或草泥生态墙体) , 其面板为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板, 芯层为植纤水泥发泡或草泥结构。该墙体不仅质轻、热导率低、节能效果突出, 而且可消耗固体废弃物、又能阻燃、施工方便。与24㎝粘土砖墙相比, 12㎝厚的PRC板, 可节能一倍左右。

2.有利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节约耕地, 保护环境。以山东为例, 山东省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6亿亩, 作物秸秆总量约为7000万吨, 综合利用的秸秆约占40%, 每年仍有近4000万吨秸秆被焚烧或废弃, 全国每年约有6亿吨以上的秸秆需处理, 秸秆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每建立一个生产规模100万m2生产厂, 用PRC板替代砖瓦, 每年可减少建筑用砖3200万块, 节约耕地30亩。用其替代装饰用材或密度板材, 每年可节省8000立方米木材。如果该项目在国内大量推广应用, 可节约大量的耕地和木材, 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

山东省利用PRC板建造房屋的技术已经成熟, 该技术1991年通过山东省科技厅和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产品已在山东建材学院实验楼, 山东建筑设计院加层工程、德州亚细亚工程和南京百利机械有限公司工程等得到推广应用, 使用效果良好。

1990年初用PRC板建造的济南大学二层楼实验房, 至今已满17年, 经过严寒、酷暑、雨雪的考验, 房屋材料表层不脱落、不产生新的裂纹, 强度和刚度降低值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至今完好并性能稳定。实验房已通过有关权威部门的中期鉴定和检测。PRC板已推广到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内蒙等七省。

目前, 山东硅酸盐学会等四个学会、山东大学等五所大学、莱钢集团等三大企业, 自发联合起来开展了农村生态节能住宅示范工程。已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刘店子乡沂自庄村, 以PRC板作为墙体和屋面材料, 建成三栋生态农村住宅。这种住宅利用几千年古老的草 (稻、麦草等) 泥 (土) 建材作芯材和PRC板为面板组成的墙体和屋面, 建造太阳能节能生态房, 既可全面利用太阳能, 又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这是一项以新型墙体为主的节能生态集成创新工程, 可为在农村推广廉价节能墙体提供样板。

植纤水泥复合板经过十多年造板和建房实践和改进, 原来出现的问题 (特别是墙体出现的裂纹问题) 业已解决, 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特别是在农村推广这种墙体, 更有其优越性。至于造价问题, 在房屋功能相同的条件下, 与砖混结构相差不多。因此, 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支持、作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 在农村中推广, 并建立相关的标准。

浅析新型住宅建筑工业化的优点 篇7

用机械化代替人工指用现代先进科技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或房屋的指定性产品即建筑工业化。指定性产品如房屋、房屋的构配件和建筑制品是建筑工业化的定型产品。施工机械化和建筑管理科学化使其成为体系标准进一步上升为工厂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工业化住宅是过去落后的、分散的手工业生产建造方式进行改造或采用现代化的科技, 以集中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代替的住宅。

近年来, 我国保障性住房大量建设, 住宅工业化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具体地区住宅工业化在保障性住宅应用中的研究很少。相对于北京、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 重庆市住宅工业化水平还很低, 而重庆市公租房的大规模建设为重庆市住宅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公租房和住宅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 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程度系数。影响度最大的前5个因素是:缺乏综合引导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的缺失;缺乏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产业链;缺乏住宅工业化技术标准规范;住宅工业化初期高建造成本。

对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技术支撑与经济政策进行积极研究, 探索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推进机制、政策措施, 顺势而为, 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住宅。只有实施工业化的建筑方法, 才能有效地实现真正的节能效果。

二、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

传统方式建造住宅施工是尘土漫天飞舞、泥浆遍地、手脚架如丛林遍布、轰鸣不绝的搅拌机、建筑工人大汗淋漓的工作景象。现代化提出的低碳环保新要求, 这些工作早已落伍。不标准的生产由于没有规则和体系, 很难在未来发挥重大作用, 改革才能使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的住宅产业化进程得以实施, 虽然世界经济不景气, 带来很大冲击, 但也是这次建筑业改革所蕴含的机遇所在, 只要在非标准化生产中合理布局就会带来很多生机, 形成标准化生产, 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又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国家政府为了保民生、扩内需、促增长, 拿大量金钱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实体经济的建设, 并要求房屋整体质量、成本控制、使用性能等方面全面提高。提高住宅性能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目标, 根据出台的各项政策, 国家应集中各种优势配合政策, 如科研、技术优势, 加强住宅技术保障、质量控制体系等认定体系和建筑环保节能、装修住宅一次性到位等技术经济、政策研究。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是工业化, 而如果国家带头建设有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 集中力量突破住宅标准化、工业化建筑体系进程, 有望提前完成国家给出的各项政策指标。

三、新型建筑工业化优点

新型建筑工业化可归纳为五个优点:

第一, 标准化的设计。建立标准化的单元是标准化设计的核心。其不同于早期标准化设计中仅是某一方面的标准图集或模数化设计。BIM技术的应用, 即受益于信息化的运用, 原有的局限性被其强大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能力突破, 更利于建立标准化的单元, 实现建造过程中的重复使用。

第二, 工厂化的生产。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环节。目前最为火热的“工厂化”, 其实主体结构的工厂化是根本的问题。传统施工方式中, 误差控制在公分级, 比如门窗, 每层尺寸各不相同是主体结构精度难以保证存在最大的问题;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的还是过度依赖一线农民工的人海战术;施工现场的诟病即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造成的材料浪费、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 不利于现场质量控制。而这些问题均可通过主体结构的工厂化生产得以解决, 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及装修部品的标准化。

第三, 装配化的施工。装配化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层面即其核心, 特别是管理层面, 工业化运行模式有别于传统形式。相比于目前层层分包的模式来说, 建筑工业化更提倡“EPC”模式, 即工程总承包模式, 通过EPC模式, 把技术固化下来, 形成集成技术, 实现全过程的资源优化。确切的说, 这是建筑工业化初级阶段主要倡导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体化模式, EPC实现了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 使项目设计更优化, 利于实现建造过程的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及效益最大化, 才能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保证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四, 一体化的装修。即从设计阶段开始, 与构件的生产、制作, 与装配化施工一体化来完成, 也就是实现与主体结构的一体化, 而不是毛坯房交工后再着手装修。

第五, 信息化管理。即建筑全过程的信息优化, 初始设计就建立信息模型, 之后各专业采用信息平台协同作业, 图纸在进入工厂后再次进行优化处理, 装配阶段也需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可以说,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集成各种优势并互补, 朝着建设逐步向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加上信息的开放性, 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并促使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信息共享资源, 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有效地避免各行业、各专业间不协调问题, 加速工期进程, 从而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脱节、部品与建造技术脱节等中间环节的问题, 提高效率并充分发挥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及优势。

结语

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技进步为核心, 以节地、节能、节材和环保为目标, 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功能质量、环境质量,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逐步完善住宅部件系列化开发、集约化生产、配套化供应的工业化体系。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以建筑业为主体, 建筑工业化受益最大的还是建筑业, 不是房地产, 建筑企业积极推进是正解。不过, 很多建筑企业还没认识到工法的重要作用, 只将其作为企业晋级的条件, 应尽快改变这一看法, 加强对工法的研究和运用, 使其成为工业化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新型住宅 篇8

1 材料及技术准备

制造新型轻钢龙骨构件的钢材材质:用于该建筑承重结构的冷弯薄壁型钢、轻型热轧型钢和钢板,采用GB/T 1700—1988《碳素结构钢》规定的Q235和GB/T 1591—199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规定的Q345钢材,承重结构的冷弯薄壁型钢的钢带或钢板的镀锌标准符合GB/T 2518—2004《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的规定;新型轻钢龙骨建筑所使用的连接件包括自攻螺钉、射钉、抽芯铆钉、普通螺栓和地脚螺栓等。在开始钢框架组装前,准备好切割与开孔机具、弯曲工具及紧固工具等合适的机具。

工艺按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及施工图编制,控制钢结构工程施工、制作工艺方法、加工安装设备和工艺装备,对构造复杂、要求精度高的结构进行必要的工艺试验。

2 住宅体系的制作安装

2.1 轻钢结构的现场制作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中所用的龙骨由镀锌冷弯高频焊接的轻型薄壁中空方管(矩型管)和三角形专用连接件构成,连接件沿钢管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连续布置。

梁(桁架梁)与单片钢桁架的结构相似,由2根中空矩形钢管与连续的专用连接件构成,即连接件沿钢管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连续布置(见图1)。桁架梁钢管的截面尺寸有40 mm×40 mm、40 mm×60 mm、40 mm×80 mm 3种,梁高为240~360 mm。

墙体由小型桥架(钢桁架)用自攻螺钉与导轨连接,钢桁架沿导轨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连续布置。该结构建筑墙体根据其位置可分外墙、内墙2大类;根据其是否承受外载,又可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2类。该结构建筑外墙做法为墙骨架加结构板材,填充隔热材料,内墙为墙骨架加石膏板或硅胶板;承重墙的外侧覆有结构板材和支撑,非承重墙外侧一般不需设置支撑。

楼板形式采用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通过栓钉将压型钢板固定在钢梁上,作为永久性模板,同时考虑压型钢板参与部分楼板受力。现浇混凝土层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厚度为50~80 mm。

2.2 轻钢住宅现场安装

轻钢结构住宅安装方式有2种,一种是完全现场安装;另一种是部分工厂组装及部分现场安装。

(1)基础施工。对于多层住宅而言,基础形式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地脚螺栓与轻钢骨架连接,地脚螺栓的直径不宜小于12 mm,螺杆下部带弯钩,螺杆在混凝土基础中埋置深度不得小于38 mm,在基础中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20mm。基础工程完成以后,在基础和钢结构的沿地龙骨之间先做好隔潮垫层,即先用2 mm的珍珠棉,然后铺设18 mm厚的OSB板或其它木质衬垫,以缓冲钢构件与混凝土的硬接触[3]。

(2)轻钢框架的安装。墙体骨架内的所有承重立柱,包括主要立柱和支撑立柱都应安装在龙骨体系内,立柱顶端与沿天、沿地龙骨腹板之间的最大间隙不能超过0.3 mm,立柱间距一般以400 mm为宜,立柱和轨骨之间用不短于14 mm的自攻螺丝连接。墙体转角处及门侧边一般需用龙骨做1个与墙体等宽的暗柱,墙体在直线长度大于20 m时,每10 m用100 mm宽、厚度不小于0.9 mm镀锌铁皮加大剪刀撑,剪刀撑处要设加劲地脚螺栓。龙骨骨架拼装可以在平面安装好后再安装就位,也可以直接立体拼装。墙体完成后的垂直度允许偏差3 mm,平整度允许偏差3 mm,轴线位移小于2 mm。连梁一般以6~8 m的固定长度运至现场,并在现场根据需要截断。这种体系对每幢住宅都需要详尽的设计,以便龙骨按正确的尺寸下料并就位。框架拼装好后,安装防风板、隔热层、隔潮层以及内层墙板。

在低层新型轻钢龙骨结构建筑中,在洞口处过梁的两端各设1片柱就能使方柱满足承载力的要求。通过计算发现,在多层建筑中,上述的做法若不能满足要求,可采取以下方法(见图2、图3)提高过梁处片柱的承载力。

(3)楼板和屋盖的安装。楼板安装方式为:楼面梁垂直搁置在下面的柱上,最大偏差不超过20 mm。在水平向龙骨全部铺设完毕后,开始在龙骨上铺设压型钢板,其铺设方向为垂直于楼面龙骨或次梁,短向相互间采用搭接,长向保证接头位置在梁或墙上。钢板铺设完毕后,用自攻螺丝与龙骨或梁固定,螺丝间距不大于600 mm,栓钉应与墙或梁结合牢固。在压型钢板上现浇轻质混凝土,浇注厚度一般为从最凹处起50~80mm。在楼面混凝土施工时,应同时预埋下层墙体所需的预埋螺栓和加劲螺栓。

在新型轻钢龙骨结构体系中,屋盖系统由屋架、结构面板、防水层、轻型屋面瓦(金属瓦或沥青瓦)组成[4]。屋面施工仍采用轻钢龙骨做屋架,屋架形式与木结构屋架的形式基本相同,由于其结构较轻,龙骨之间的连接较简单,操作更加方便,可按设计要求做成各种形式。屋面坡度一般采用1∶3或1∶4,屋架的间距以40 mm为宜。屋架上每隔60 mm横铺1条檩条,然后铺设屋面板。屋面板铺设之前,最好先铺设1层成品铝箔纸,用于阻挡紫外线并起到隔热作用,铝箔纸相互之间用铝箔胶带纸粘贴。檩条与屋架之间直接用螺丝固定,屋面板和檩条间通过压固件用螺丝固定,屋面板间相互叠压,屋脊和分水脊处用“人”形脊瓦。屋架或屋面梁应垂直支撑在下面的柱上,最小搁置长度为40 mm,屋架构件与柱形心的偏差小于20 mm。

3 结语

轻钢结构商品住宅在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设计和施工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而新型轻钢龙骨结构建筑比一般的钢结构建筑在施工方面又具有特殊的优势:(1)新型轻钢龙骨建筑很高的强度与质量性能比,基础处理形式简单;(2)新型轻钢龙骨结构建筑的构件全部工厂预制,提高了施工速度,相比传统建筑,建房时间可缩短3/4。

住宅产业化是我国住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轻钢结构在设计、施工技术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随着对轻钢结构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轻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必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摘要:多层轻钢结构住宅是一种全新的住宅结构形式,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相关技术资料。针对“无比”钢结构的这种特殊性,从材料及技术准备、住宅体系的制作安装等方面介绍了该种结构多层住宅的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轻钢结构,多层住宅,施工

参考文献

[1]赵欣.芬兰和英国的产业化钢结构住宅[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3,5(4):29-36.

[2]李登满.冷弯薄壁型无比钢建筑体系[J].建设科技,2005(18):46-47.

[3]陆国威,陈坚.新型轻钢龙骨结构多层住宅的施工技术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5,26(6):47-49.

新型住宅给排水节能技术与应用 篇9

一、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当前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均在0.2~0.4MPa之间, 可满足多 (高) 层建筑的下面三~五层的用水水压, 而现在城市住宅建筑基本都采用了二次加压, 采用分区给水, 在外网水压满足最不利用水器具的情况下, 底下几层采用外网压力直接供水, 可有效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对于高区给水可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这样可减少二次水质污染, 并充分对外网压力加以利用, 减少能耗和水量浪费。

二、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减少水量及加压能耗

通常住宅建筑的配水器具和卫生器具的节水性能对整个建筑的节水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如通常淋浴喷头每分钟喷水20L以上, 采用节水型喷头会降低一半, 只有9L/min左右, 可见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有很大的作用。在选择节水型配水器具和卫生器具时, 既要考察其使用性能和价格因素, 同时还应考察其节水性能。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是实现建筑节水节能的重要途径。

1、以充气水龙头和瓷芯节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 水压相同时, 节水龙头相对于普通水龙头的节水量为3%~50%, 尤其是在静压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大的地方安装使用节水龙头, 节水节能效果更佳。住宅建筑中厨房洗涤盆、沐浴水嘴和盥洗室的面盆龙头可使用节水龙头。

2、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冲水量≥11L的坐便器, 大大提高了用水量, 若使用冲水量≤6L的坐便器, 则可使住宅节水约14%。因而我国正在推广使用6L水箱节水型大便器, 为了提高节水节能效果, 应在保证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建议住户选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

3、采用光电控制式水龙头或延时自闭式水龙头的大便器、小便器水箱。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在出水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 可避免长流水现象。出水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但出水时间固定后, 不易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 比较适用使用性质相对单一的场所, 比如车站, 码头等地方。光电控制式水龙头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且不需要人触摸操作, 可用在多种场所, 但价格较高。目前。光电控制小便器已在一些公共建筑中安装使用。

三、安装减压装置, 减少超压出流

我国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限制了入户支管和给水配件的最大压力, 这只是为保护给水配件, 而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的角度考虑, 故压力要求对限制超压出流基本没有起作用。若管网设计中未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便可能造成水资源浪费。规范规定卫生器具的最佳使用水压宜为0.20MPa~0.30MPa, 此压力已处于超压出流状态。有研究表明, 当配水点处静水压力大于0.15MPa时, 会明显增大水龙头出水量。因此建议高层分区给水系统最低卫生器具水压超过0.15MPa时, 安装减压装置, 以减少超压出流。

四、改进热水循环系统

当前一些新型住宅建筑中使用了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这对建筑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要求较高。大量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如在刚刚开启热水装置时, 未能马上得到要求的使用温度的热水, 这部分水被放掉, 不仅造成了浪费, 而且给用户的用水带来了不便。此问题是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但其源头主要是热水循环系统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 如热水管网计算或布置不合理, 导致冷热水混合配水装置的进水压力存在较大差值, 如果冷水比热水压力大, 在调试水温过程中便需要放掉大量的冷水才能达到所需的温度;设计未考虑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平衡, 循环流量在靠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出现短流, 使远离加热设备的环路中水温下降。同一建筑采用各种循环方式的节水效果, 支管循环的效果较立管循环的好, 而后者效果又比干管循环好, 但它们的工程成本却是由高到低。所以住宅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 应结合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情况, 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 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 最大限度地降低无效冷水造成的浪费。

五、加强对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的新能源, 在住宅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按集热器形式可分为平板型、真空管型和热管型真空管几种, 后面两种的抗冻、耐压和耐冷热冲击能力都较好, 并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可全年使用, 故宜在住宅建筑中选用这两种形式。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时, 要注意与建筑和结构专业工作的配合:太阳能热水系统方案设计应与建筑方案设计同步进行, 共同确定系统管道走线方式, 管井位置、尺寸及构造方案;提供管道穿越屋面、外墙的具体定位, 由建筑专业预留防水套管;建筑专业应预留集热器施工安装、日常维护检修的通道、护拦, 并对安装集热器的部位采取建筑防水、保温构造、保护措施等;给排水专业提供热水器的安装位置与荷载, 由结构专业进行荷载计算, 预埋件计算和结构安全验算;给排水专业提供集热气形式和安装尺寸, 由结构专业确定安装预埋位置及预留孔洞位置。

六、结束语

总之, 在住宅建筑中合理采用节水节能技术, 降低建筑的水资源浪费及能耗,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给排水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高效的节水节能技术, 降低住宅建筑对水资源及能源的消耗。

参考文献

[1]刘慧敏、林荔:《新时期建筑室内给排水节能措施浅谈》,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第20期。

新型住宅 篇10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让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的住房群体。据统计,在“十二五”剩下的两年时间内,保障房每年建设资金需求约8000亿元,而每年工程建设资金缺口约3000多亿元。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地方政府不能作为借债的主体,必须由政府相应机构或公司,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各地城投公司和专门的保障房建设公司)通过贷款或发债等方式进行融资。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融得资金大多投入了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中,造成我国地方政府负债率逐年上升。

在2014年4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更进一步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并确定由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单独核算,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使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城市基础建设工程资金来源有后续保障。

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的内涵、特征与市场前景

(一)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内涵与特征

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是由国开行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单独核算,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向邮储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筹资,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放心保)机构等积极参与,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是国家创新政策性住房融资机制的首次尝试。

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具有的特征:1安全性。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是由国开行成立专门机构发行的,属于国家担保债券的一种,比市场上发行的公司债券具有更高的安全性。2专用性。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筹集的资金,专款专用,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不能用于其他用途。3收益性。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是国开行成立专门的部门作为发行主体,是次于国债的信用担保,其收益率会比国债的收益率要高一些。4集中性。住宅金融债券是由国开行集中发行的,而且有一定的发行规模限额。

(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市场前景

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据估计整个保障房工程建设资金需求累计约4.8万亿元。去年国务院又提出,从2013年到2017年推进1000万套棚户区改造,而棚户区改造整体建造资金约2.5万亿元,两项安居建设工程资金需求量之大前所未有。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渠道: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资金(10%的土地出让收入)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其余资金地方政府向国开行申请保障房或棚户区开发资金贷款来解决资金缺口。

据了解,国开行的保障房及棚户区改造贷款总规模已占同业半壁江山。据国开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国开行累计发放城镇化贷款约7万亿元,占人民币贷款累计发放的62% 。在2013年里,国开行共发放城镇化贷款9968亿元,接近该行当年人民币贷款发放的2/3 ;发放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1060亿元,同比增长36%。此次确定发行的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每年的发行规模估计会有千亿元,其市场前景广阔。

三、发展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的机遇

1.化解产能过剩、加速新型城镇化、稳定经济增长

发展住宅金融专项债券能够化解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加快城镇化建设,稳定经济增长水平。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正处于产能过剩时期,国家为了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主动调节经济结构,提出转变发展方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有所下降。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支持安居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消化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商品的积压,从而拉动投资消费,稳定经济增长水平。

发展住宅金融专项债券能够为安居建设工程提供可持续资金保障,从而加快安居工程的建设速度,加速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棚户区改造、保障住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巨大的资金需求量,如何保障工程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供给,决定着新型城镇化的成败。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改善居民的住房、教育和医疗具有重要影响,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让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进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拉动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终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2.降低地方债务增量压力和风险

住宅金融专项债券能够减少地方政府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缺口,降低地方债务增量压力和风险。全国多地的地方政府由于财政资金薄弱,使得各地安居工程的,建设资金面临巨大缺口。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地方债来融得资金建设保障房的比比皆是,使得地方债务余额不断上升,地方债务风险持续扩大。

这次所发行的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的发行量,据相关机构预测其发行量或超几千亿元规模,该专项债券的发行能够大大缓解地方政府为实现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面临的融资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为建设安居工程而发行的地方债增量压力得到缓解,地方政府新增融资压力的缓解,可以为其消化存量风险提供了空间。

3.降低安居工程建设成本

住宅金融专项债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安居工程建设成本。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保障房的租住者基本上都是中低收入人群,其性质决定了其建设方所获得利润会相对比较低。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是国家创新政策性住房融资机制的首次尝试,其发行主体是由国开行成立专门机构统一发行,本质上是属于国家信用支撑的专项债券,具有低风险的特征,由于该住宅金融专项债券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也与保障性建设工程、棚户区改造项目低利润的特点相匹配,从而降低了安居工程的建筑成本。

(二)发展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的挑战

1.可能会对现有债券供给有影响

每年的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若达到千亿元的体量时,市场中的债券发行量会骤然上升,容易造成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债券价格下跌,债券发行利率上升,使得债券融资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使得现有的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困难。

2.可能会对银行等机构投资者造成冲击

住宅金融债券的投资者通常是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住宅金融债券庞大的发行规模造成大量资金投入进去,会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出现紧缺,从而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支持。

四、发展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的建议

(一)制度顶层设计

国家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支持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发行。加快制定发行住宅金融债券的法律法规,使得住宅金融债券发行有法可依,并推出具体的发行运作细则,为发行住宅金融债券的落地实施提供具体指导,使得住宅金融债券发行后的短期效果和中长期效果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

(二)加强组织保障

由国开行成立专门机构,实行专业化管理,严格监管。并将国开行已发行的安居工程建设贷款也一并划入该事业部统一管理,其授信评审、会计核算体系以及绩效考核都单独进行,将住宅金融债券的每年发行规模预算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住宅金融债券的发行规模。

(三)实行税收优惠

住宅金融债券的投资收益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甚至减免税收的征收。每年所发行的住宅金融债券的规模估计有千亿的体量,为了住宅金融债券能够顺利的发行,国家税收政策应对投资的金融机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做出适度的税收优惠或者类似于国家已发行的铁路债券实行税收减半政策,以促进住宅金融债券的顺利发行。

(四)创新发行机制

应采用非公开定向发行(PPN)的方式,以消除对现有债券发行的冲击。非公开定向发行,面向邮储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筹资,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大型机构投资,以消除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发行对现有债券市场的冲击,同时也会有助于债券市场收益水平理性回归。

(五) 严格风险管控

加强住宅金融债券的投后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安居工程建设投资风险控制。住宅金融债券所募集资金在投资地方建设的安居工程前,要先对安居工程建设做各项科学性的评估,对项目的运作流程、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监控,才能保证项目顺利运营,使得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募集资金运营的可持续性。

(六)地方政府配套政策

【新型住宅】推荐阅读:

住宅空间07-15

住宅地价07-22

公共住宅05-13

住宅影响06-05

农村住宅06-10

康居住宅07-02

住宅楼板07-26

住宅供热08-07

住宅户型08-12

住宅照明08-18

上一篇:贺氏针灸三通法下一篇:三维装配仿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