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顶层(精选3篇)
住宅顶层 篇1
今年9月11日, 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后面的故事将更为精彩。由此, 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事业也必将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住宅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顶层设计”。
与中国经济相类似, 我国住宅产业化“第一季”走的是各自为政的粗放式发展道路, 住宅产业化“第二季”必然会确立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增加效益、降低能耗、生态环保的目标, 这就需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顶层设计”。
深圳市作为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 在“顶层设计”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 确立按“政策、标准、示范”三个层次的目标布局整体推进产业化工作。政策, 即“顶层设计”, 成立了住宅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 由主管市领导挂帅, 各部门参与, 形成合力;并适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标准, 即建立住宅标准化标准体系, 积极参编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制定地方标准, 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示范, 即“底层落地”, 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 共有3家企业获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 25家市级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项目, 许多企业和项目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其次, 确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指导思想。政府积极制定产业规划、整合产业资源、扶持产业创新、提供产业需求;强调企业作为推进住宅产业化的主体地位,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强调住宅产业化工作要以市场化方式运作, 切实提高企业效益、降低成本;多年来坚持举办“市民看产业化”系列活动, 组织普通市民参观产业化项目, 亲身体会“生态节能环保”新生活, 并通过多种媒体广泛宣传, 让全体市民更多地了解产业化、支持产业化。
第三, 以保障性住房标准化设计为突破口。学习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以保障性住房作为推广住宅产业化的突破口, 特别是紧紧抓住保障性住房标准化设计课题, 以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和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为依托, 提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三大目标, 形成了“模数化与模块化设计、工业化设计、BIM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技术) 设计、精细化设计、绿色节能设计”等五大特色, 并通过多层次的模块组合方式, 可形成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产业化住宅整体解决方案。目前, 深圳市政府已确定在8个项目进行综合试点, 经过实际工程项目完善后, 具有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将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住宅产业化事业做出贡献。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 是要将原本分割成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环节, 重新按“五化”的要求连接成一个整体, 这是对建筑业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实现这一变革, 必须将“设计前移、管理前移、价值前移”, 其中标准化设计至少要发挥50%的作用, 必须对全产业链进行资源的全面整合, 对行业利益进行重组。为此, 深圳市积极培育集产品策划、规划、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住宅产业化集团, 整合全产业链资源, 提供住宅产业化整体解决方案。万科是深圳本土发展起来的全国性房地产公司, 是全国住宅产业化的先行者和旗帜, 万科的实践为全国产业化事业开辟了道路。中建国际是深圳本土发展起来的大型国有企业, 公司以在香港从事产业化住宅建设30多年的实际经验和国际一流水平的高质量, 结合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本土化的技术创新, 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工程质量的住宅产业化整体解决方案, 并已经应用到了国内多个产业化项目, 并将对国内住宅产业化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住宅产业化是对传统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 唯有通过创新, 寻找适合各地和各企业的发展道路。创新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 创新已经融入了深圳的血液之中。希望深圳的创新与实践能够给各地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更加期待国家层面能尽快出台住宅产业化的“顶层设计”。
住宅顶层 篇2
1 裂缝的类型和特征
(1)温度裂缝。住宅房屋温度裂缝主要产生于房屋顶层端部的两个开间,比较严重的次顶层上也会产生一定的裂缝。从墙体上看,纵墙体因长度较长,裂缝要比横墙的多;墙上所开洞口的面积越大,墙体产生的裂缝也越严重;从结构体形来看,主体长度越长,顶层墙体的开裂也越严重;结构主动体的刚度越小,顶层墙体开裂也越大。在顶层端部开间的裂缝主要成八字,如果屋面采用预制多孔板时,在圈梁顶、预制板下往往会产生水平裂缝;而如果是现浇屋面,则在圈梁与砌体之间产生水平裂缝,在门窗洞口四角也会产生一些斜缝和垂直裂缝。情况严重的,甚至在混凝土构造成柱顶部,也会产生水平裂缝和斜裂缝。
(2)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砼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天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墙裂缝较内墙严重。
住宅顶层墙体裂缝的防治研究 篇3
1 住宅顶层墙体裂缝的成因分析
裂缝从类型上可分为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 住宅顶层墙体裂缝的产生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1 住宅顶层保温体系面层存在设计缺陷
(1) 外墙内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缺陷。内保温是将保温体系置于外墙内侧从而使内、外墙体分处于两个温度场, 建筑物结构受热应力的影响而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使结构寿命缩短。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做内保温不仅比做外保温、甚至比不做保温时, 外墙与内部结构墙体的温差更大, 受外界各种作用力的影响更直接, 外墙更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
(2) 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从有利于结构稳定性方面来说, 外保温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外保温。但由于外保温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 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 因此对外墙外保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 置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20mm, 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 因此在得热量相同的情况下, 外保温抗裂防护层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下主体外墙温度变化速度提高8~30倍。因此, 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3) 内外保温混合做法的缺陷。该类做法往往是由于在施工中为了方便操作, 外保温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做外保温, 外保温施工操作不方便的部位做内保温, 结果造成整个建筑外墙内外保温混合使用。外保温做法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温度变化相对较小, 因而墙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温度场内, 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也相对较小;内保温做法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 室外温度波动较大, 因而墙体处于相对不稳定的温度场内, 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相对较大。经年温差使结构发生形变产生裂缝, 从而缩短整个建筑的寿命。
1.2 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和砖砌体的线胀缩系数相差大
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a1=10×10-6/℃和a2=5×10-6/℃。因而, 即使在相同温度下, 也会产生混凝土屋面相对于砖砌体的位移。由于砖砌体对混凝土现浇板梁位移的约束, 在砌体内部产生了剪应力和拉应力, 因结构端部的相对位移最大, 故端部产生的剪应力与拉应力也最大, 当该剪应力与拉应力大于砌体材料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时, 就产生了上述的温度裂缝。
1.3 砌体房屋的收缩变形
粘土砌体和混凝土砌体对含水率变化的反应不同。粘土砌块随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在含水率降低时砖不会收缩。即这种膨胀不会因为在大气温度中变干而收缩。砖中的含水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和烧制温度范围。当砖从窑中取出时尺寸最小, 然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当砖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开始膨胀, 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膨胀最大, 膨胀会以很低的速率持续几年, 砖的长期湿膨胀在0.0002和0.0009之间。
混凝土砌块是混凝土拌合物经浇注、振捣、养生而成。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逐渐失水而干缩, 砌干缩量因材料和成型质量而异, 并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在自然条件下, 成型28天后, 混凝土砌块收缩趋于稳定。混凝土砌块在含水饱和后的第二干缩, 稳定时间比成型硬化过程的第一干缩时间要短, 一般为15天左右。当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受到约束并且收缩引起的拉应力超过了块材的抗拉强度或块材与砂浆之间的抗弯强度, 会出现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不是结构裂缝, 但它们破坏了墙体外观。
1.4 建筑物的设缝长度过大
建筑物的长度即伸缩缝、沉降缝或控制缝间距与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沉降裂缝的产生有很大关系。按照欧美规范, 如英国规范规定, 对粘土砖砌体的控制间距为10~15m, 对混凝土砌块砌体一般不因大于6m;美国混凝土协会 (ACI) 规定, 无筋砌体的最大控制缝间距为12~18m, 配筋砌体的控制缝间距不超过30m, 这些都远远小于我国砌体规范的规定。这也是按我国砌体规范的温度缝和有关抗裂构造措施不能消除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1.5 施工不当
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欠佳也是墙体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灰缝砂浆不饱满、干砖上墙等都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2 顶层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防治顶层墙体裂缝是砌块建筑墙体裂缝的关键, 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2.1 增强屋面保温层的保温效果。
在屋顶隔热层设计中, 应适当加大隔热层厚度, 选择隔热性能好的隔热材料, 泡沫塑料-水泥砼屋面保温隔热层是综合泡沫塑料优良的绝热性能及水泥砼牢固耐久性而设计的。克服了现单纯水泥砼块隔热层夏季隔热效果差, 冬季热流失大的缺陷, 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好、受力均匀、牢固耐压、光洁美观、施工方便等优点。主要技术措施是利用泡沫塑料的绝热性能, 制成与各种需保温隔热的物相配套的泡沫塑料保温隔热块、盒、套、管, 用于建筑、生活领域, 对于标准较高的住宅, 还可采用双层隔热。
2.2 减小热胀冷缩系数差异。
比较简便的方法是顶层不采用砌块, 而采用多孔砖或其它粘土砖, 以此来减小墙体和屋顶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差异, 提高抗剪能力。
2.3 缩短建筑物的设缝长度。
在设计中尽可能缩短建筑物的设缝长度, 顶层墙体材料的选择也不能按常规设计 (如顶层墙体一般采用MU7.5砖砌体和M5混合砂浆砌筑) 。实际设计时, 在端部应采用MU10砖砌体和M10混合砂浆砌筑, 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对于结构长度较长, 顶层墙体开洞较大等其它不利因素较多时, 还可在墙体内每高500毫米设置Фb4@60×60的钢筋网片。
2.4 屋面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应尽量避开严寒和高温季节。
屋面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应尽量避开严寒和高温季节, 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 防止砖混结构圈梁和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偏低的通病。调查表明, 建筑完工后, 不住人与住人的住宅相比, 不住人建筑更加容易产生裂缝。因此施工完成后, 如不是马上交付使用的话, 最好在顶层每一户型内开一扇窗子通风, 以减小温度裂缝的产生。
2.5 减少砼的收缩和干缩对屋面板的影响。
减少砼的收缩和干缩对屋面板的影响, 施工中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同时在屋面板中部设置了后浇带, 大大降低了由于现浇砼收缩和干缩产生的内应力, 降低屋面现浇砼的收缩影响。
摘要:针对住宅顶层墙体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 总结出一些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减少裂缝的经验, 提出了控制顶层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关键词:住宅顶层,墙体裂缝,成因,防治
参考文献
[1]胡益民.现浇砼屋面住宅的顶层墙体裂缝控制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 2002 (6) .
[2]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