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2024-10-19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共11篇)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篇1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的大政方针对通信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机遇,“十二五”期间,通信行业面临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机遇更多。近日,来自政府主管及监管部门、研究机构、协会、企业的业内外11名专家学者受邀开展“趋势对话”,就“抓住‘十二五’机遇加快通信业转型与发展,面对市场‘大变革’推动通信业融合与创新”的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尽管“十二五”建议和规划纲要中直接涉及通信业的论述比例并不多,但是,“十二五”期间转变生产方式的发展核心必将带来社会及经济运行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这些变革都需要通信信息网络的有力支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为信息化推进创造了更广阔的蓝海。“十二五”期间通信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通信业的转型创新任重道远。

亟待加强顶层设计

专家们指出,作为整个社会转型的支撑,通信业此轮的转型不光机会多,跨度也很大:网络要从集中计算走向云计算时代,应用要从单纯话音扩展到物联网时代,接入要从窄带迈入真正高速宽带的时代。专家们一致认为通信业要实现大跨度的创新,需要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战略、体制、标准等多方面推动通信业的创新转型。

在战略层面,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把宽带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数据显示,尽管“十一五”我国通信持续快速发展,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宽带普及率等一些关键指标方面的差距在逐步拉大。据统计,2004年~2010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宽带人口普及率差距由7%上升到16%,六年间扩大了2.3倍。宽带已经成为考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当前在我国,从政府到企业,“打造宽带化”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要实现“从窄带网、低速宽带网向以光网络为主速宽带网转换”的宏大目标不能单纯靠企业的单一行动。宽带是具有规模化发展、普遍性服务特点的一项社会化工程,专家们普遍认为,发展宽带有风险、有机遇、有责任,要化险为夷必须要靠规模化。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把发展宽带的共识变成积极的行动,真正将“宽带化”上升到一个明确的国家战略。专家们特别肯定了江苏落实宽带战略的案例。据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介绍,“宽带江苏”和“无线江苏”战略被写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后,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高度重视专门作出批示,并确立了“以奖代补”的宽带发展思路,对宽带发展得好的企业政府将给予奖励和补贴,此举从政策层面对宽带发展予以了明确支持,并通过奖励补贴的政策提升了企业发展宽带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投入的风险。专家指出将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不是简单地要投资要政策,而是“不要鱼要网”,要由国家统一主导,给予一定的政策、奖励和引导,政府、企业联起手来,加强跨部门的合作与规划,制定统一宽带发展目标和规划,解决当前宽带发展进小区难、下乡村难的问题,切实降低建设成本,实现规模化,给国家带来核心竞争力,给客户带来信息手段的改善,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发展的活力,全社会共享规模化的红利。

专家们还指出,要实现通信业“十二五”转型发展的宏大目标,还需要面对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建立融合的管理机制。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指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去年年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从决定加快推进至今,期间不过一年有余,但“三网融合”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的纠结之路。在当前发展宽带的过程中部门分割导致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体制的分割,要解决宽频时代带来的融合创新问题一定要探索建立融合的管理机制。他建议首先将工信部的工业管理职能简化并回归“国家经济发展改革委员会”,然后在广电总局、工信部三网融合框架基础上,组建“国家综合信息通信委员会”。只有调整监管机制,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地对待广电网和电信网,最终促进在竞争中融合发展。

专家们一致认为,通信业发展的重大变革之一是正处在从“人联网”向“物联网”的转变,这是一个大跨度的复杂而反复的过程,是一项革命性的社会化应用系统工程。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杨景、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等提出,今年五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的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培育市场需求,组织实施惠及民生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物联网的发展急需解决的正是社会化应用问题。武锁宁指出,人联网时代,人是通信的主体,这一主体是智能的,而物联网时代,万物是纷繁复杂的、非智能化的,因此要真正实现物联网的社会化应用,整体设计和标准的制定工程一定要先行。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进行全面战略部署,以整体思维统一规划关键技术和应用的标准与规范,以可扩展的动态规划和规范化的底层标准体系的建立,防止各自为政、难以互通带来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壁垒。尤其是物品的基础编码标准的规划,涉及范围广、类别繁杂,更要提早动手,使各行各业有规范可依、有标准可循,才能够真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之势。

全面推动系统创新

从企业层面,专家们指出要实现宏大目标的关键在于推动系统创新。中国电信业在2003年年底就提出了“转型”概念,但是纵观通信业转型的“八年抗战”,无论是运营业还是制造业,都还没有实现根本的突破。究其原因,专家普遍认为最主要的是系统创新不足。

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指出,创新不同于发明,发明是顿悟,是思维逻辑中断情况下产生的创新的思维的火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突发奇想,它的产生具有偶然性,中断于逻辑。而创新是系统化的思维,是把发明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人的需要,十分重视人的体验。就好比电梯和升降机。升降机是发明,而电梯是大规模应用的创新。升降机早就发明了,但它只是要做到把物品从底层提升到一个位置上,而电梯则是要载人,要考虑到人的需要以及运营的需求。人所需要的环境是安全的甚至是舒适的。升降机的发明只有解决了人对安全、舒适、集约运营的要求才能转化成电梯的实际应用。信息化应用天宽地阔,我们现在信息网络、宽带技术的建设,作为类似升降机的发明已经实现了,但是还未能实现宽带应用大发展,因为还要解决人对于喜闻乐见的内容、流畅的、人性化的使用体验的满足。当前通信业的创新发展不是原理创新不足,是系统创新不足。系统创新客观上要求产业链上各环节紧密地合作,而当年的CDMA和今天的TD发展相继遭遇的终端困局就从一个侧面暴露了产业链合作不紧密的问题。迄今为止,转型不成功正是由于产业链的合作不够完整。

值得深思的是,今天国际终端制造领域的佼佼者——苹果,依托其雄厚的资本和体验技术的优势,采取垂直封闭的方法,缔造了终端终极体验与应用商店模式完美结合的商业神话,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创新的现实典范。专家指出,当前针对苹果模式的风靡,整个业内涌现出“羡慕嫉妒恨”的不同情绪。专家们认为,羡慕是正常的,因苹果封闭垄断的思路而生恨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嫉妒的心态则大可不必,与其嫉妒不如研究一下苹果到底成功在什么地方。苹果成功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系统创新。依托通信网和无线接入技术的成熟,苹果围绕用户体验实现了两个创新,打造了集中智慧的平台和提供智慧服务的平台。一个是用户界面也就是终端领域的创新,实现了智能终端近乎完美的体验;另一个是打造了应用商店,以开放的心态让所有的应用有机会进入到这个平台,同时又以封闭的标准将所有应用都固定为苹果标准的格式,用户只需学习一次使用的过程就能够掌握所有的程序。学习苹果,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打破垄断壁垒创造开放平台的过程中,保留其系统创新的优势。

专家们一致认为下一代信息应用一定是一个系统创新的过程,苹果只是做了基于个人终端的系统创新,而信息化辐射面很广,各个领域都有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实现系统创新,开创全新的新局面。专家们呼吁整个产业链,从利润关系、买卖关系、供求关系尽快转变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并指出系统创新需要垂直,将来信息化应用要面向企业、行业、大众各个层面,需要强有力的盟主主导紧密地合作,对于中国来讲,运营企业在中间起主导作用,运营企业一定要按照业务创新提出的要素在产业链中打造类似一个企业一样的紧密合作的机制,唯有这样的创新才能推进转型战略实现根本性突破。

面对“十二五”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的信息化广阔蓝海,通信业发展机遇良多,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实施的难度。通信业要想充分把握“十二五”发展机遇,实现群体突破,需要上下结合,抓好落实。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还要在各领域将顶层设计的规范和思路落到实处;从企业层面,首先需要针对新形势明确全方位系统创新的发展思路,并将系统创新贯彻落实到企业运营中各个环节中。唯此,通信业才能真正面向蓝海扬帆远航。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篇2

智慧城市践行:顶层设计与基础覆盖并重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顶层设计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热词。谈智慧城市,便不可不谈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顶层设计并非新词,在工程学里它是一个常用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兴通讯全球公共事业行业总监孙开宇就此表示,所谓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就是从城市建设的全局出发,给出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及路线图和方法论,包括组织架构规划、业务架构规划、绩效架构规划、信息架构规划、技术架构规划以及评估考核体系等等。

顶层设计还需落地方案

从这一角度来说,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的成败十分关键。智慧城市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站在高端对智慧产业的全局进行规划,才能有效避免分散投资、各自为政、无序堆砌、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不过,顶层设计并非万能。顶层设计并不提供具体细微的落地和交付方案,再好的概念,若不能变成现实,就成了空谈。对此,孙开宇指出:“顶层设计为智慧城市提供指引,基础设施、资源则是城市进行智慧建设的资本。

夯实基础覆盖是顶层设计落地的关键

确实,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做支撑,智慧城市的构建就成为空有理念,缺乏实际基础的“空中楼阁”。这对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尤为如此。

智慧城市的概念源于欧美,它的提出更多地是从欧美国家的情况出发,中西方城市在软硬件环境上大不相同,特别是欧美国家已经走过工业化时代,不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在中国,基础覆盖尚处于初期阶段,夯实基础覆盖既是顶层设计落地的关键,也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石。

孙开宇表示,“智慧城市本身是科学技术及城市基础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设智慧城市必须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其中,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成熟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城市信息广泛的自动采集,有线、无线高速宽带无缝网络覆盖,高性能海量信息处理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兴”模型:智慧城市全方位的基础覆盖

《中兴智慧城市专题》

智慧城市“兴”模型

孙开宇还指出,单一的方案容易造成片面化的建设误区,智慧城市需要全面的落地覆盖方案,才能更好地进行统筹建设。在这方面,中兴采用一个“兴”模型来阐述智慧城市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大应用、12个子系统,涵盖智慧城市社会功能的方方面面。

根据中兴通讯的理解,一个城市由六大要素组成:位于下层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位于上层和普通市民关系密切的民生、经济、安全,通过中间的城市管理进行高效协同和服务,构成统一的有机体,形成和谐的城市综合体。

这六大要素的关系用一个恰当的中国汉字来形容就是“兴”。“兴”在汉语里意味“兴旺”“旺盛”,通过统筹城市六大要素协调发展,服务于市民和企业,促进城市兴旺。

《中兴智慧城市专题》

孙开宇表示,从城市的“兴”字架构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需要做到,打好基础,经营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来保民生、维稳定、促发展。为了实现这三个基本城市功能,中兴智慧城市方案由12个子系统共同构成,如下图所示。

智慧城市的三大应用、12个子系统全景图

这12个子系统分别兼顾城市功能中的某一个方面,在智慧城市的统一平台上,实现城市管理方面的质的飞跃与提升,为智慧城市落地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基于基础覆盖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

孙开宇最后介绍,中兴通讯承建的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建设项目是北京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基础覆盖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北京TD-LTE无线政务网使用1.4GHz(1447MHz-1467MHz)频段,共20M带宽,1500个基站,覆盖北京市城区及重点郊区,中兴承建该TD-LTE专网95%以上的区域。该网络是国内首个大规模自主知识产权TD-LTE无线政务网、全国无线政务网建设的样板,以TD-LTE实现无线覆盖,CPE做为物联网设备数据汇聚,通过LTE/EPC网络访问应用业务,网络服务于多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分摊成本。

2013年春节期间北京利用这张无线政务网开展了烟花爆竹实施高清视频监控,实施效果良好,赢得了北京市政府的极大肯定,也为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兴智慧城市专题》

孙开宇表示,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满足北京市各级政府及相关委办局在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 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同时还将承载北京市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市政市容、能源环境、公共安全等民生、应急、城市管理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

目前中兴通讯的TD-LTE无线政务物联专网解决方案已经在北京、天津、郑州等地获得规模应用,全国多个地市也在积极推动TD-LTE技术在专网上的应用。TD-LTE无线专网建设将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覆盖打好基础,同时带动整个TD-LTE产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企业网D1net 《中兴智慧城市专题》

亦待顶层推动 篇3

顶层设计非常关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被不少官员和学者看作是近年来针对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工作的成功顶层设计。因为它不是少数人的闭门造车,而是经过了广泛的调研,凝聚了多方的智慧和意志。

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没有顶层设计是不行的。

有人进而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将进入深水区,必须通过明确、统一、科学的顶层设计来集聚人心,推动改革进程。

当然,从近年来的职业教育实践来看,仅仅有顶层设计也是不够的。

职业教育的有些问题说了许多年,仍然处于研究和讨论中;有些问题虽然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没有实质性突破。这种状况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顶层推动。没人去推动实施,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难以实现。没有高层次的协调和推动,这种顶层设计以及基层探索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以“中高职协调发展”为例。当初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由教育部两个可分别管理,从上到下亦分而治之,体制不顺广遭业内外诟病。自从中高职归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一个部门管理后,尽管许多省的教育部门仍然归属两个处室管理,但是“协调发展”已经不再成为一个问题,教育战线上上下下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做好职业教育两个层次的“衔接”。

体制不顺方面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例证,这就是教育部门所管理的职业教育和人社部门所管理的技工教育的整合。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曾作为议题进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职业教育座谈会上。据说高层也有表态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顶层在管理方面仍然依循惯例,不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呼声所动。因此,基层在这方面的探索也就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顶层推动有待加强,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教育部在2012年5月份召开了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会议,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要求各省出台并落实职业教育生均培养成本标准。在这次会上,只有8个省拿出了方案。后经多次督促,许多省也难有行动。“难有行动”的本质是,由于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的顶层针对此标准意见不一,迟迟没有相关政策出台,各地也就没有了“尚方宝剑”。导致的结果是,一些人所寄望的自下而上推动这项工作的良好愿望就暂时变成了泡影。

当然,我们呼吁加强顶层推动,也绝非忽视或否定基层的改革实践,二者的良性互动才是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顶层推动体现的是国家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比较容易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信心,增强职业教育战线攻坚克难的勇气。顶层有决心、有行动,基层的实践才更有劲头,上下齐动,才能形成职业教育前进的合力。

论智慧城市与顶层设计 篇4

关键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云计算,物联网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环境污染、出行拥堵、就医难等城市病逐渐显现。传统手段和管理方法难以从根本上缓解这些问题,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智能化手段,深入感知城市、调整产业布局、加强各部门沟通,对逐步解决城市病将有重大意义。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但均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亟需先进的顶层设计方法来规范建设者,从业务架构角度重新规范产业布局,从信息架构角度梳理各行业信息流向,从系统架构角度规划城市级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从技术架构角度制定相关的标准,为实现智慧城市奠定技术基础。

本文针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整理智慧城市与顶层设计的概念和特征基础上,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展示了如何利用顶层设计的思想和技术来建设智慧城市。

1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智慧高效推进城市的规划制定、建设过程、管理模式、服务定位、发展蓝图等各方面工作,通过构建全面的信息化应用体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居民。其本质是适应新时代特点的城市管理与发展的生态系统。

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信息采集迅速,充分利用物联网、RFID等技术,快速获取各类城市数据,及时感知城市状态;第二,信息资源高度共享,通过搭建城市级的信息共享平台,打破现有的行政条块化分割,保障智慧城市各应用之间资源的顺畅流动;第三,信息高度感知,基于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价值工程、特征识别等手段,智慧城市对信息的理解更加智能;第四,应用成体系,面向政府、企业和居民三类主体,建成承载于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好、服务质量高的应用体系。

2 顶层设计概念及其特征

设计是一种有目标性和计划性的创作。顶层设计本意指从高层开始的总体设想,对应于系统工程学领域的自顶向下设计。IBM研究员尼克劳斯·沃斯提出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而治之”的原则进行大型程序的设计,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自顶向下将复杂问题逐步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可以再进一步分解,直到问题简单到可以很容易地解决。20世纪70年代,沃斯与同事哈兰·米尔斯共同提出自顶向下设计的概念,随后西方国家将“顶层设计”应用于军事和社会学等方面,甚至将其作为政府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法。

在当今时代的中国,自“顶层设计”概念在“十二五”规划中出现之后,温总理在多个场合分别提到“顶层设计”,包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随后,该词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对其理解各有偏差。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顶层设计”是工程学上的一个概念,综合考虑项目各阶段和各因素,溯本求源,运筹帷幄,在顶层角度求解问题;顶层设计是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表述,诸如,要建设一项大系统工程,需要理解一致、行动协调、结构同构、信息共享、技术标准化等,高屋建瓴,对大工程的各阶段与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顶层设计”都提出需要从全局和顶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本质上,顶层设计代表的是一种方法论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顶层为核心,顶层设计是自顶而下展开的设计方法,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是核心,决定着底层;二是有机联系性,设计对象各要素紧紧围绕着顶层确定的核心理念,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可发挥出“1+1>2”的整体效能;三是可用性,顶层设计归根结底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本质是一种方法论,而切实解决问题是检验与衡量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顶层设计一定是可用的,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智慧城市与顶层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3.1 区别

智慧城市与顶层设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本质和服务对象上。

智慧城市本质上是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传感、知识工程、数据挖掘等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统筹各行业业务应用系统、规范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城市建设、管理与发展的生态系统;顶层设计代表的是一种系统论思想和全局观念,是一种方法论,是用于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整体规划的一种途径或手段。

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是市民、政府和企业三类主体,着力于对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善;顶层设计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建设者,帮助建设者从全局的视角,为解决某一核心目标和理念,统筹规划建设任务的各阶段、各层级、各因素,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高的使用价值,保质保量地实现既定目标。

3.2 联系

智慧城市与顶层设计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主要表现在:

第一: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的关键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或体系工程,如果不经过顶层设计,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避免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局面,并且建成的成果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为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烟囱”,信息难以有效共享与流动。因此,建设智慧城市,需要从全局角度,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与规划,从整体上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具体而言,可以将整个城市看做一个巨型的企业,一方面设立城市的IO(首席信息官),CIO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政府、企业和市民认可的工作机构,统一对各级政府、各区企业、各地市民进行C业务架构、信息架构、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城市共性技术体制,搭建公共的信息平台,统一和规范城市各部门、各区县的软件、接口和标准体系,提高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共享水平,推进政府、企业和市民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分享。

第二、智慧城市是展现顶层设计效能的舞台

经过近些年党中央和各大企业的宣传与引导,“顶层设计”的概念深入人心,中国需要顶层设计、城市需要顶层设计、企业需要顶层设计,军工武器装备需要顶层设计,但如何应用顶层设计、如何发挥顶层设计的效能,一直缺乏有效的展示平台,借助于智慧城市发展的良好契机,充分展示顶层设计的效能,建立应用顶层设计的典范,必将推定顶层设计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4 利用顶层设计方法论建设智慧城市

利用顶层设计方法论建设智慧城市,是从顶层的视角,设计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对智慧城市架构的各方面、各参与人员、各限制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统筹规划,力争达到基础设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与管理模式之间的统筹与协调,顺利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本章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如何利用顶层设计来建设智慧城市。

1) 体制机制保障力促成合力。

2) 云平台创新资源管控模式。

3) 基础设施铸智慧城市根基。

4) 以先进技术支撑信息挖掘。

4.1 体制机制保障力促成合力

城市的体制机制可为智慧城市的创建提供根本的保障,只有完备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智慧城市建设周期长、涉及政府部门多、企业门类广,对市民的影响巨大。在建设过程中,各利益团体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关系与利益,实现多方的共赢,无疑是智慧城市有序进行首先需解决的问题。

而在政府、企业和市民三类主体中,政府无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者,理应承担起实现共赢的责任。在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牵头部门各有不同,发改委、经信委、旅游局都因为各城市的特点担当着智慧城市的领头羊。为改善这一状况,建议政府从国家层面,统一设立智慧城市的主管部门,并赋予其统筹智慧城市人、事、财、物的权力,创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达到基础设施、科学技术、产业布局和管理模式之间的有序和谐,共同促进与发展。

4.2 云平台创新资源管控模式

各大智慧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总体架构,经过分析与归纳,其整体架构包括:“感、传、知、用”四层,如图1所示。

1)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的信息采集端,主要利用物联网和传感技术,在管线、道路、车辆、商品、家电等城市基础设施上架设传感器、射频识别读写器和音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城市基础信息,为上层提供数据支持。

2) 网络层: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网络、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移动公网和互联网等。作为上下层之间数据传输的通道。

3) 支撑层:主要基于云计算、云存储等先进的技术,将物理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虚拟为可动态调配和更高可靠性的逻辑资源池,并在此运行环境上,搭建基础信息服务、信息接入、信息整合、信息目录、信息交换和信息空间等公共服务,为上层提供服务支撑。

4) 应用层:包括电子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安防、智慧生态、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社区、智慧物流和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直接服务于政府、企业和个人。

从图1的总体架构图中可以得知,支撑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基于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搭建的云平台完全有能力服务于支撑层。智慧城市涉及面广,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数据,为充分利用好历史数据,需要保存这些数据,无疑其量级是海量的,传统的计算与存储模式难以适应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的需要,云平台创新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管控模式,可以根据负载和需要合理地分配资源,保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各类智慧应用。

4.3 基础设施铸智慧城市根基

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基,涉及的基础设施主要有:

1) 感知层基础设施:主要指部署在管线、道路、车辆、商品、家电等城市基础设施上的传感器、射频识别读写器和音视频采集设备,为更全面的感知城市提供基础数据。

2) 网络层基础设施:主要指各类网络通信设施,既包括互联网、3G、4G、LTE、Wi-Fi、超宽带等数据网,也包括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为采集到的城市基础信息向上层传递与汇聚提供了更顺畅的通路。

3) 支撑层基础设施:既包括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施,也包括云计算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软件,软硬件的有机整合为智慧城市提供按需扩展的计算、分析、存储能力和高效统一的公共服务。

4.4 以先进技术支撑信息挖掘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跨行业的创新工作,众多先进的通信、计算、存储等IT新技术均被广泛使用,如图2所示。

“智慧城市”专业领域虚实结合,既包括顶层设计、战略研究等横向专业,又包含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泛在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感知等纵向专业。

“智慧城市”专业领域通用与专有结合,既涉及城市绩效、整体规划、信息化建设等通用领域,又涉及交通、医疗、社区、教育等专有领域。

为了更好服务于政府、企业与个人,信息的挖掘日益重要,以上关键技术都围绕着信息挖掘为核心,均作为实现挖掘目标的支撑。

正是这众多的先进技术,有效支撑了对智慧城市更透彻的感知。

5 结束语

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 篇5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缩小入学机会区域差距

高校扩招15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6万人,增幅超过6.4倍,多数省份高考录取率超过80%,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能上学”转变为要“上好学”。为此,国家及时将高等教育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移至提升办学质量上来。招生计划管理是稳定办学规模、优化专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意见》充分发挥招生计划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牛鼻子”作用,大力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促进教育机会的结果公平,这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意见》要求增加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以及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提高这些区域的高考录取率,并要求高校严格执行国家编定的招生计划,部属高校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实质公平。同时,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缩小中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距。

(二)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招生录取机制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以往国家对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提法相对笼统宽泛,操作措施不够具体。这次《意见》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改革创新,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最引人瞩目的是,改进录取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这项改革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我国多数省份在高招录取中设置了本科提前批、本一批、本二批、本三批、高职(专科)批等招生批次,每个批次还要实行征求志愿,有些高校从提前批到本一批、本二批甚至高职(专科)批都有招生计划。这种设置既不利于考生填报志愿,也给高校增加招生负担,取消招生批次设置是改革的必然趋势。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今年福建省高校招生“一档多投”录取模式取得圆满成功,受到教育部的充分认可,明年将继续扩大“一档多投”改革试点范围。《意见》另一个重大的改革是,要求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在招生前要公布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这意味着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实现了实质性挂钩,这有利于扭转中学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实实在在地推行素质教育。另外,《意见》对受社会争议的高考加分和高校自主招生作出了较大力度的规范与调整,要求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要求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招生,2015年起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三)明确考试科目和内容,促进全面发展与科学选才

考试科目与内容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议的热点,也是建国以来高考领域改革最为频繁、反复最多的项目。考试科目改革从全科高考到分大类高考,从“3+X”到“3+文综/理综”,名目繁多,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成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难点。《意见》站在健康育人与科学选才的高度,要求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各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不分文理科和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改革,有利于克服文理偏科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业特长,也更有助于高校选拔有专业特长和专业潜质的人才。这项改革剑指时弊,措施得力,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

(四)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健全中学教育评价制度

高校招生对高中教育发挥着强大的“指挥棒”作用,现有的高校招生制度不断强化了分数至上的理念,高考总分几乎是高校选拔新生的唯一依据,这是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很好地区别对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中学教育的评价功能和高考对高校招生的选拔功能,结果是高考取代了学业水平考试,有的省份取消了学业水平考试,有的则名存实亡。《意见》重拾学业水平考试对高中学生学业学习的检验与评价功能,统一要求各省均要建立或完善覆盖国家规定所有学习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为了避免旧弊复发,《意见》充分发挥高考对高中教育的导向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地位与作用,将其与语文、数学、外语高考成绩实行硬挂钩,学业水平考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对高中教育的评价功能,有力推动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五)增加统一命题省份,完善分省命题制度

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行高考分省命题制度,现在全国已有一半省市实行分省命题。这项制度对促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分散大规模统一考试风险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也出现分省命题质量不稳定、命题成本过高等问题。为此,社会要求恢复实行国家统一命题的呼声时有出现。显然,国家统一命题在命题专家选聘、命题质量控制、命题组织管理等方面,都要比分省命题更有优势。《意见》积极回应这一问题,要求在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加强命题能力立意的基础上,加强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这是这次改革的又一个亮点,意味着质量保障被放在了高考命题首要的位置。

(六)探索学分互认转换制度,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的组成部分,以往的制度设计突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而对内部关联性重视不够,导致了三者形成相对割裂的局面,对人民群众自主、灵活、多样化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造成障碍。《意见》从高等教育全局发展的高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打通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联系通道,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有利于增加人们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推进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

总之,《意见》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突出,攻守兼备。既有全局顶层规划,又突出重点难点;既确保公平公正,又强调科学选才;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既重视传承,又勇于创新。《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向“攻坚区”和“深水区”发起了总攻,标志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始了新的征途。(罗立祝作者系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考试学博士)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篇6

一、以人为本 生态为基 智慧发展

生态为本的实质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物多样性、生态链;其源头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绿色发展;师法自然, 修复生态。

智慧发展, 首先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建设智能城市;进而实行新的工业革命、产业革命, 高效、低耗、减排, 可持续发展;发扬中华优良传统, 天人合一, 融合协调, 集成创新, 总体规划, 顶层设计, 智慧发展, 建设“智慧生态城乡”, 筑造美丽中国。

城市的主体不是建筑, 而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城市发展融合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因素, 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城市需要“天蓝、地绿、水清”, 有生态机制, 使城市的生态形象与生态功能相统一、相协调;还有自己的特性、风格和传统。

城市发展的总体架构涵盖城乡的所有方面:人、财、物、天、空、地、工、农、商、学、警, 涉及地面、空中和地下, 实体与虚拟;感知他们, 分析他们, 顺应他们, 调节他们, 影响他们。

二、需求分析 时代呼唤智慧生态城市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发展的资源约束趋紧,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严重, 危及人民生存, 民族延续;节约资源、修复生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成为紧迫任务。

当今世界,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 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国成为网络大国, 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稳增长的同时, 推动发展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 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遵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的“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提高智能化水平, 增强历史文化魅力, 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要求;我们倡导建设“智慧生态城市”。

传统城市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 染型经济 , 通过对自然 资源的获取 、产品加工、消耗废弃的利用模式与生产方式获得发展。而智慧生态城市发展绿色经济, 城市经济活动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形成融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智慧生态城市不是简单地智慧城市加生态城市 (农村) , 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三、总体统筹 规划智慧生态城市

智慧生态城市层次分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和智能生态城乡;涵盖政府、企业、社会、社区 村和家庭, 生产、生活和生态。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 强化政府引导, 完善政策机制, 培育规范市场, 着力加强技术创新, 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释放市场潜在需求, 形成新的增长点。

四、顶层设计 智慧协调城乡发展

智慧城市重在应用, 生态城市重在基础;目前有关方面抓的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顶层设计仅是城市发展的中层设计。城乡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 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 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促进融合发展, 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精准管理水平, 完善设备折旧等政策, 增强产业竞争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遵循发展规律, 积极稳妥推进, 着力提升质量。

智慧生态城市 (乡) 建设智慧生态工程, 涉及众多产业和方面。“智慧生态工程”是信息化支撑的生态工程, 师法自然, 修复生态;改善水循环、气成分、土组成, 如“雨水渗灌地下工程”等。雨水本是宝贵的资源, 尤其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目前城乡许多雨水没有渗入补充地下水反而在地表泛滥成灾, 并在泛滥过程中被污染, 实在最为不利。治理城市雨洪泛滥的最佳方案显然不是只考虑建设更强的排水管网体系, 而是设法把雨水收集和存储起来利用或渗补地下水 (存储在地下备用) 才是最合理的对策, 是真正的智慧生态工程。

实行区域联防联控,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强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工程。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五、抓信息化 带动四化同步发展

城市的发展需求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通信业与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信息化成为真正的一把手工程!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积极发展信息资源市场, 发展物联网, 强化信息获取与智能处理;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 全面支撑政务部门履行职责, 满足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各项目标的需求,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促进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配置和安全运转。合理使用信息资源, 促进节能降耗减排,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推进城镇智慧化发展, 建设美丽城镇。

我国信息化行业先行, 城市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纵强横弱, 信息孤岛多, 数据交换难, 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成本高, 效率低;缺乏科学、务实的总体框架和适合不同类型城镇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信息化的高投入与应用系统建设低效益的矛盾突出,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信息化的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 建设一个数据规范、互惠互利、共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 实现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对城市各类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满足城市各类业务和行业发展对公共信息交换与服务的需求。

以企业、民众和政府为主体, 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应用信息通讯技术,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整合业务应用系统, 提升信息交流和共享水平, 支撑生产、生活和生态活动,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整合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资源, 按照 " 一数一源 " 原则, 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信息服务。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活动中积极促进信息消费;启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促进生产领域的信息消费。

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设备效率, 优化、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降低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冲击;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附加值。信息化支撑科技创新, 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超前部署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以电子商务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制度, 形成安全可信, 规范有序的网络商务环境, 全面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篇7

顶层设计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 首先是顶层决定性, 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 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 因此顶层决定底层, 高端决定低端;其次是整体关联性, 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最后是实际可操作性, 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表述简洁明确, 设计成果具备实践可行性, 因此顶层设计成果应是可实施、可执行的。

一、中国顶层设计目前存在的十大问题

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甚或一个国家, 都需要制定自身的发展目标, 进行所谓的顶层设计。从圆通制科学工作原理角度分析, 目前我国顶层设计存在以下十类问题: (1) 中国存在哪些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的问题; (2) 中国进行顶层设计的基本工作思路; (3) 中国进行顶层设计的基本工作方法; (4) 中国进行顶层设计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5) 中国顶层设计解决问题希望达成的主要结果; (6) 中国顶层设计要由谁来进行设计; (7) 中国顶层设计要在什么时间进行; (8) 中国基于顶层设计的问题在什么范围执行; (9) 中国顶层设计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10) 中国顶层设计的核心流程如何进行规范。

二、顶层设计本身是一项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圆通制科学工作模式, 为我国开展顶层设计提供了系统、完善的工作平台, 能够对顶层设计的工作项目, 进行分解、整理、归纳, 把各级主题的各个要素、环节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尽可能整合一切资源, 为工作目标的制定提供最科学的规划和应对之道。

1. 顶层设计工作方案。

决策层应当负责制定顶层设计工作方案, 即根据工作目标编制工作方案, 提出所需要的顶层设计工作目录和工作标准。工作方案是实现工作目标的“规划图”, 顶层设计工作方案主要是针对全国一个阶段明确的工作目标。中国顶层工作方案应当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组织制定, 各种参谋部门、咨询机构协助编制。

2. 顶层设计工作计划。

顶层设计需要有明确的时间表, 国务院应当担负起依据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制定顶层项目设计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为了实现工作目标, 依据工作方案, 具体安排所需要的工作标准。

顶层的工作计划包括按时间安排的工作计划或按项目安排的工作计划;时间安排的工作计划可进一步分解为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 确保工作任务量化和工作任务分配。

3. 顶层设计工作平台。

今天, 我国面对的“顶层设计”问题, 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下而上的“摸着石头过河”, 而是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我国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充分使用现代科学成就, 特别是圆通制工作平台这一脑力劳动成果。圆通制工作平台既是脑力劳动者工作的生产车间和显化的生产流水线, 也是圆通制工作标准的具体应用。是圆通制工作平台中展现工作任务与工作要素的安排, 是实现工作目标的“施工图”;为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例可参的样板, 形成章法有度、责任明确、运转高效、反应灵敏、评价有尺的工作范式, 是圆通制科学工作原理的客观体现和综合运用, 是顶层设计最为科学有效的工作平台。

三、圆通制科学工作平台对解决中国顶层设计问题的作用

圆通制工作平台能够支撑编制完成一项顶层设计、工作方案及工作计划, 这些编制本身是一项工作, 并应符合工作目标编制工作标准;能够支撑编制完成一项工作标准。圆通制工作平台以标准模式全方位展现工作全貌, 既是平面的表现模式, 也具有多维空间表现模式, 因此圆通制工作平台具有量化考评所需的一切要素。

圆通制工作平台具有多种使用模式,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全景式工作模式。

全景式工作模式是根据一项工作要求, 对该项工作涉及的全部工作要素, 在圆通制工作平台上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安排, 所有相关工作团队和工作人员, 都能通过工作平台, 在规定的时间内, 根据工作流程节点要求, 整合工作资源, 完成工作内容, 是团体作战, 强调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的一种工作模式。

2. 直线式工作模式。

直线式工作模式满足全景式工作模式中对工作流程和时间顺序要求严格的工作项目, 工作任务的创建者必须按照工作流程顺序、时间顺序, 安排所要参与的工作部门及相关人员、并根据工作流程和时间排列需要的工作资料。直线式工作模式中工作者是一步接一步安排完成工作, 即完成上一个流程节点工作资料才能传递到下一个流程节点接续进行工作, 依次类推直到工作全部完成。

3. 循环式工作模式。

循环式工作模式是工作者在完成一项工作过程中, 根据工作标准履行工作流程环节, 并允许后续环节根据需要返回前一环节重新补充或修正, 工作者直接在圆通制工作平台上对原工作流程规定内容进行处理的工作模式。循环式工作模式的核心是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要求严格, 允许工作者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不断重复工作流程, 直到工作任务完成。

4. 嵌入式工作模式。

嵌入式工作模式又称分层次工作模式, 为将完成一项工作事件的流程环节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 某个流程环节比较复杂而又由独立工作部门完成, 将该项工作流程不独立成工作事件, 仅将该流程作为一个嵌入的子流程对待, 按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任务后, 将结果返回主流程, 再继续进行下一工作流程的工作模式。嵌入式工作模式适应大型工作项目或大型事件处理, 将工作项目分成若干子项或分支, 不同工作团队完成不同子项, 每个子项是一个相对独立整体。

5. 条件式工作模式。

条件式工作模式是在一个空白的圆通制工作平台上, 按照领导要求或工作实际条件, 对工作流程和资料、完成时间及工作人员、单位部门、工作地点等进行特别安排, 工作者按照特殊安排完成任务的工作模式。

条件式工作模式的核心是创建人放弃使用工作标准, 或者根本不具备相关工作标准要求的条件, 需要根据上级领导或工作实际具备的条件、特殊要求等完成该项工作流程及其他工作要素编排。

四、总结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篇8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进行计量分析与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 (CNKI) 的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它是目前国内期刊覆盖面最广的检索数据库之一, 用于检索中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根据该数据库文献收录情况和本篇文章的研究数据需要, 我们按检索“主题”这种比较直接、直观的方式进行检索, 以“主题=改革顶层设计”为检索式, 文献类别选择“期刊”文献 (知网期刊来源类别:全部期刊、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 , 时间范围为数据库收录的2001年至2015年 (检索时间为2015年3月25日) 。

“改革顶层设计”主题下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为469篇。经过逐条查验与去重等工作, 筛选出来值得分析与研究的文献数据为463篇。其中, 从文献发表的先后顺序来看, 文献中收录最早的一篇来自审倩2006年发表于《内蒙古气象》2006年04期第13页的文章《自治区气象局再进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顶层设计》, 文章指出要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在总结内蒙古气象局新兴业务运行以来经验的基础上, 再次对各轨道、各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从文献发表的年度分布来看, 2006年1篇, 2008年1篇, 2009年1篇, 2010年3篇, 2011年60篇, 2012年85篇, 2013年123篇, 2014年166篇, 2015年 (截止到3月25日) 23篇。如图1“改革顶层设计”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图所示, 从整体数据和图表虚线趋势线上来看, 该领域研究文献在2011年呈现激增的趋势, 从一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后来每年几十篇的增长速度, 主要是2011年在制定国家发展“十二五规划”时提出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首次正式把顶层设计概念应用于改革领域, 以及后来国家领导讲话、中央文件等多次提到有关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 这才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 2011年之前只是零星学术探讨和摸索。

另一方面, 从检索到的学科领域 (知网所提供的划分学科) 分布来看, 文献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企业经济、财政与税收、农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表1) 。相对高产的作者有王长江 (5) 、夏斌 (4) 、张占斌 (4) 、秦德君 (4) 、董立人 (3) 、迟福林 (2) 、高尚全 (2) 等, 从中看出这些学者文章数量差距不大, “改革顶层设计”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主题, 研究文章400多篇比较分散, 最高产的作者也就有5篇文章。从这些高产学者所在的机构来看, 主要集中在中国人民大学 (14) 、国家行政学院 (12) 、中共中央党校 (9) 、武汉大学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4) 等国内较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 不过差距依然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机构略占优势, 这些比单一学者更有以机构为主的聚类特征。值得关注的是, 从这些文献的基金资助情况来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2)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1) 等, 相对于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 这些资助面比较广, 多以国家社科基金为主, 每年还有所增长。不过省市基金资助较少, 力度也亟待提高, 希望未来改革的顶层设计研究能渗透到国内外学者科研的方方面面, 引起各部门足够重视。

二、“改革顶层设计”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

1. 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软件

科学知识图谱是当前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和工具。它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 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 属于科学计量学研究范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的科学计量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可视化处理软件, 可绘制科学知识图谱, 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信息, 显示学科领域中出现的交叉学科的复杂现象, 对学科领域的演进脉络和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和预测, 从而获得较为详尽的前沿科学信息分析结果。这些信息分析的结果将有助于科学家有效地了解和预测前沿科技研究动态, 在复杂的科研信息中开辟新的未知领域, 提供快速独立科学判断的客观依据。2004年, 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Chaomei Chen博士基于引文分析理论将其范围进行了扩展, 开发了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Cite 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近年来, 已经成为国际科学计量学界和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中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软件工具。通过科学知识图谱, 从多视角分时、动态地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主题转换与研究前沿的演进。

将有关研究主题所下载的文献数据, 借助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 选取文献题录中的主题词, 运用关键路径 (pathfinder) 算法及最小生成树 (minimum spanningtrees) 算法。

对科学文献引文共引网络的路径进行分析和处理, 并通过显示高频主题词, 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主题词在一篇文章中所占的篇幅虽然不大, 但却是文章的核心与精髓, 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因此, 对文章的主题词进行分析, 频次高的主题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2.“改革顶层设计”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

运用知识图谱软件对这些文献数据计量分析, 以1年为单位, 设置“Time Scaling”的值为1, 将2006-2015年的时间分为9段。Node Types (节点类型) 选择的是Keywords (关键词) , 数学算法和Pruning (修剪) 选取的是Minimum Spanning Trees (最小生成树) 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根据学科发展特点, 从文章主题的关键词角度分析了“改革顶层设计”相关期刊研究文献, 形象地展示了改革的顶层设计这一领域研究的历史及出现的研究前沿、热点、趋势和一些动向。

将下载的数据进行去重筛选等清洗工作后, 使用Cite 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改革顶层设计”相关期刊研究文献2006—2015年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Minimum Spanning Trees) (如图2) 。

由图2可见, 设定的阈值为5 (篇) 以上, 每一节点显示的关键词均为含有此主题的期刊文章数量的集合, 文章越多, 节点越大, 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文章之间共引的联系, 节点年轮般的颜色表示文章发表的年份颜色, 节点之间连线的颜色亦如此, 其中深粉色的圆圈表明中心性强、影响力大的核心关键词。可见含有“顶层设计”关键词的节点最大, 如图所示, 最大的年轮, 最外侧由深粉色圆圈包裹, 中心性最强, 年轮最大, 横跨时间年度最多。由于“顶层设计”这一关键词的Font Size相比于其他关键词的Size太大, 故选择点击“顶层设计”关键词节点, 不显示“顶层设计”四个超大的字体, 而选择显示这一节点涉及到的研究文献数量 (346) , 同时其他关键词节点Font Size的显示不受此影响。经查和点击可知相关贡献关键词文章数量为346篇, 总共463篇, 占比74.7%以上。其他节点年轮大关键词还有“全面深化改革” (163篇) 总体规划 (37篇) 体制改革 (篇) “经济体制” (篇) “国企改革” (21篇) “制度改革” (15篇) “十七届五中全会” (15篇) “中国改革” (25篇) “部门利益” (15篇) “经济发展方式” (13篇) 等关键节点, 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规划、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带有粉红色节点的关键词中心性较强, 值得研究关注。

与此同时, 我们还通过Timeline (时间线) 方式呈现关键词贡献的科学知识图谱, 主题词分析选择软件中的Time zone来呈现共现。如图3“改革顶层设计”研究的关键词共现Time Zone图谱 (2012—2015年) 。

同理我们运用不同于Minimum Span-ning Trees (最小生成树) 算法的Pathfinder (路径探索) 算法。同样最大年轮节点环“顶层设计”由于Font Size过大, 会影响其他关键词呈现, 我们在这里不予显示, 但是可以看到最大年轮节点环, 外边有表示中心性强的粉色圆圈环绕即为“顶层设计”关键词节点。以此绘制出来的知识图谱关键词贡献网络, 也是基本一致的。主要关键词的名称与强度、中心性、持续的时间等, 两种算法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强度、持续的时间长短、历史演变沿革等诸多方面, 对“改革顶层设计”的期刊文献研究给予一个比较直观、客观的分析。如图4“改革顶层设计”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Pathfinder) (2006—2015年) 。

从高频次共现关键词来看, “顶层设计”“体制改革”等关键词从2006年开始零星涉及和研究到的文献, 一直到2010年都是个位数, 很少的数量。2011年开始激增, 逐年成倍上涨, 相关研究的各种关键词和热点多了起来。从历史上来看, 2010年底开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二五规划”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等多项会议、中央政策性文件、领导人与学界都提出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 全面深入改革。原来在工程学、系统学领域的“顶层设计”成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领域的新名词。因此, 2011年起, 有关“改革顶层设计”的研究文献激增,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规划”“经济体制改革”“十七届五中全会”“三个有利于”“社会体制改革”等诸多关键词可知, 有关改革顶层设计期刊研究文献成为关注的热点。

由关键词“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可知, 有关顶层设计是从高层自上而下, 战略性、系统性的研究文献不少, 顶层设计的整体性、规划性是研究热点;由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可知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对于顶层设计的研究与关注集中在全方位的体制改革和深化改革上, 再由“人民群众”“公立医院改革”“国企改革”“社会管理”“养老保险”等有关传统行业, 医疗、国企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顶层设计引起学界的关注与研究;从“十七届五中全会”“领导小组”“中国改革”“治理能力”可知有关顶层设计的提出和推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管理部门、高层来进行的, 而由具体的很多关键词, 比如“三个有利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可知, 有不少学者把邓小平早期与习近平近期的提倡与呼吁看作是“改革顶层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 还有从“人社”“国企改革”“协同性”“改革动力”的关键词研究可知, 顶层设计需要国家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 协同推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 相信有关“改革顶层设计”的研究热点还会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深入。

三、总结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篇9

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十一五”时期从无到有、 从有到多、从多到散的过程,“十二五”时期面临系统整合,优化IT架构,提升IT价值的新阶段。 虽然各企业均在不同程度开展或持续进行信息化规划的编制和完善, 但是信息化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矛盾仍然日益突出,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信息系统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为此,有必要建立以顶层设计为先导的信息化规划体系的总体架构,突出强化信息化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并在基于企业架构(EA) 的基础上梳理搭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框架体系,指导和管控企业信息化技术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治理架构的全面建设。

1顶层设计必要性

1.1 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国外企业进行对标和分析,宏观来看,国内企业距离国际一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信息化在变革管理体制、创新业务模式、引领战略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上不够深刻; 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较弱,难以适应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迫切需要;信息化与企业战略决策、主要业务、集团管控等方面的融合度不深,无法满足企业跨越式的发展需求等。 微观来看,笔者所在企业通过开展“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中期回顾, 发现信息化规划对影响企业全局性、 整体性的内容阐述不够明确,所属单位较多依据自身理解来开展信息化工作;信息化规划欠缺从业务的视角来梳理系统边界以及从组织的维度加以明确; 对跨组织、跨业务领域的大型、综合型应用系统的技术架构定义不够清晰,一些需跨业务协同的信息化项目均较大程度滞后于既定规划目标。

然而,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是孤立的、个体的,而是相互关联、具有一定共性的,需要予以通盘考虑和协同解决,并且,由于每次规划的投入和影响面相对有限,仅从局部去梳理思路和解决问题,往往治标不治本,以前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信息化规划与具体项目实施之间始终缺乏整体架构的有效指导。

1.2 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建设伴随着企业复杂、动态、快速的发展进程,有着其自身不可避免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发展规律,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环境、管理和技术3 方面:

(1)在国家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信息化产业政策新要求的大环境下,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为艰巨,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2)大型企业产业结构较为复杂,业务板块多,管理层级细, 且各子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信息化管理策略和侧重点也存在差异,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领域的资源和管理存在被摊薄的风险。

(3)信息技术有可能对业务不断发展和频繁变化的快速响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尤其是当信息管理部门自身意识不到位或有所欠缺时,就有可能造成信息化对业务的影响力打折扣。

1.3 外部环境必要性的分析

为了合理应对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需要从企业整体视角进行系统性思考。这也使得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成为现代企业把握新形势、落实新要求的重要工作和任务:

(1)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是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客观要求。 2012 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通过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处理好局部与全局、重点应用与整体推进、单向应用与发挥整体职能的作用的关系,实现信息化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是国际一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财富500 强95%以上的国外企业建设了企业架构(EA)并孕育了完善的IT治理体系,在其基础上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中层设计、底层设计已成为该类企业的工作常态,信息系统建设正由单一业务系统向整体解决方案、由低端的系统集成向高端的应用集成发展。

2顶层设计做什么

2.1 顶层设计的含义与意义

“顶层设计” 一词最早源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 该名词在2010 年10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出现后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顶层设计代表的是一种系统论思想和全局观念,其主要特征包括:①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②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③实际可操作性,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表述简洁明确,设计成果具备实践可行性,因此顶层设计成果应是可实施、可操作的[1]。

信息化顶层设计贯穿了战略到业务、 业务到信息的全过程: 首先,信息化顶层设计支撑企业战略落地,加强包括业务之间、业务与信息化之间、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性,解决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不高、系统集成度不够高和数据不够共享的问题;其次,信息化顶层设计把控信息化建设方向, 提升信息化建设合理性,解决应用边界不清晰、 管控依据不足和技术平台不够统一等问题; 最后,信息化顶层设计促进管理提升,通过企业架构管控体系,建立持续性的管理机制,保障公司信息化建设稳定、长效地向目标迈进。

2.2 顶层设计与规划的区别

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规划多以业务战略为导向,按照从业务部门获得需求、根据需求制订计划、根据计划安排项目三部曲开展工作,通常以局部范围的关注居多,较侧重于战略层面,属于 “强顶层,弱设计”;对于需要统一协调的方面,难以全面顾及,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

对于信息化顶层设计而言,既重视战略层面,也重视战术层面,着重强调“设计”,通常是以设计者的视角对整体理念具象化。 因此,信息化顶层设计并非是对已有规划简单地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思考在当前环境下如何更好地予以改进,重在对企业架构的梳理和建模,实现信息化与业务的同步发展。

2.3 顶层设计的研究方法论

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的概念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到现在已近30 年的发展。企业架构可分为业务架构和IT架构,其中,业务架构是把企业的业务战略转化为日常运作的渠道,业务战略决定业务架构,它包括业务的运营模式、流程体系、组织结构、地域分布等内容;IT架构是指导IT投资和设计决策的IT框架,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蓝图,包括数据结构、 应用结构和技术结构3 部分[2]。

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必然离不开构建企业架构(EA)这一先决条件。 但需要澄清的是企业架构(EA)不等于企业架构(EA)框架。 EA的涵盖范围要远远大于EA框架,而EA框架仅仅是梳理EA思路的方法体系。 国际上已经有几个EA总体架构的框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主要包括TOGAF、Zachman、DoDAF等。 当前, 世界范围内应用TOGAF框架进行EA设计的企业或组织最多。 因此,企业如需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建议可选择TOGAF作为EA设计的框架,并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裁剪后应用。

3顶层设计的具体步骤

3.1 企业顶层设计总体思路

基于企业架构(EA)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全局角度审视与信息化相关的业务、技术和应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业务流程和功能的影响[3]。 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1)管控关系的梳理:①梳理业务与IT的协调关系,业务部门主导业务管理需求、IT部门负责技术实现的需求;②梳理IT之间的协调关系,同一类业务领域有多个不同的IT系统重叠、不同类业务领域有不同的IT系统。 因此,信息化顶层设计开展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做到业务与IT的协调、IT内部的有序化。

(2)工作目标的明确: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工作目标是在合理化业务架构、 保证战略落地的基础上, 通过信息化促进管理提升。 相关工作将按照TOGAF框架和标准搭建由定性考评指标与定量考评指标相结合的信息化总体架构, 并在总体框架的约束下,梳理企业战略、业务、KPI体系、信息系统间的逻辑关系,细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架构,规划数据管理体系,建立整合、 统一的IT治理体系。

(3)具体内容的设定:①建立通过EA思想来思考,梳理业务以及业务间的关系,根据实际业务能力推导业务架构;②以业务流程(端到端)为基础进行建模,裁剪并建立与自身战略目标相适应的EA框架和开发方法;③建立企业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 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 明确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和软硬件规范; ④分类分级明确信息系统建设要求以及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审批原则。

(4)工作价值的体现:①对业务部门的价值在于帮助业务部门按照业界最佳实践进行分解和梳理,并形成业务资产,优化部门的管理基础; ②对信息化部门的价值在于可以帮助信息管理部门从应用、数据、技术等层面进行梳理,形成IT资产,增强管理信息资产的能力,确保信息化始终面向业务价值;结合IT资产、 IT架构的自我剖析,有效降低信息成本并创造业务价值。

(5)切入点的选择:①信息化管控的强化:促进管理创新,建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IT的商业价值;②核心IT架构及复杂业务域再设计:重点梳理各业务主线管控的跨组织、 跨流程的业务条块,制订出以组织和人为核心,贯穿整个企业、 整个业务管理价值链的体系化的方案; ③信息化标准规范框架搭建:可以实现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平滑落地,从而指导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运转。

3.2 企业顶层设计实施策略

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工作流程可参考但不限于以下6 个可迭代阶段:基础阶段、预备阶段、设计阶段、输出阶段、解决方案阶段和汇报阶段,其间的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踏勘、汇报等工作形式将贯穿至各阶段。 由于信息化顶层设计存在建设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实施周期长、投资费用高等因素,建议在实施前先开展可研论证,组织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探讨、理解,自我诊断,深度思考信息化战略对企业战略的承接和支持,并与行业一流企业对标。 具体的实施策略根据项目规模、代价和风险考虑,可以分为:①全面铺开,类似ERP实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②选择代表性企业进行试点,如选择产业链重点环节的生产单位;③集团总部加二级单位试点,如集团管控类EA加专业运营类EA。

3.3 企业顶层设计工作思考

鉴于信息化顶层设计实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想做好该项工作,需要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做好资源保障:①认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项目开始前做好动员,统一认识,做好IT线和业务线的资产梳理,摸清家底才能组织干活;②数据建模是关键, 在收集巨量信息基础上,从不同的关注视角,以统一沟通的共同语言,自顶向下,分层次、分领域地进行数据建模;③KPI和企业架构的结合,注意KPI的K(关键)和指标的分层性和领域性,关注层级和领域KPI指标间的关联; ④项目组织架构和能力的培养:需公司高层的重视,各主营业务条线、IT人员的全程参与,建立大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和机制;⑤内外部顾问长周期工作,需要资金等大力支持,形成的成果还需阶段性评估和持续更新。

4结束语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篇10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为目标,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导向,以城镇化为最大的内需着力点,倡导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机制,着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切实提升民生福祉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模式。

顶层设计是对总体规划的具体化。规划是对愿景及其实现途径的描述。顶层设计可称为一个具体化的总体规划,也可称为对愿景及其实现途径具体化的描述。愿景及实现途径脱离不了现状基础,因此顶层设计包含现状基础的具体化、愿景的具体化、途径的具体化三个方面,但顶层设计并非对建设过程和建设细节的描述。

顶层设计的存在价值在于,为建设过程中前后建设内容的因果关联,建设对象中各个模块相互作用给出明确答案。单一的建设单元,并不需要顶层设计。而规划本身,特别是综合性规划,即无法明晰建设内容,也无法明确出建设计划,可实现的建设方案要素众多、关联复杂。为了理清建设对象、建设顺序、建设重点、建设成效,由此需要在建设初期开展顶层设计的工作。

因此,虽然顶层设计是规划的具体化工作,但不是现状基础、愿景、途径的各个要素的简单罗列形成散列集合,而是对这些散列集合的元素进行归纳综合及序化。

一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要智慧地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智慧。“智慧”,从不同角度存在相似但不相同的称述,但统一和明确的认知,“智慧”属于一个能力的描述词。智慧城市,使城市更有“智慧”,而不是城市叠加或应用了某套冠名“智慧”的系统。

城市更有“智慧”,使城市的发展、管理、运行更为有序,能更好的解决城市的已有矛盾,更好的应对新增矛盾,整体城市在人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城市与环境等诸多要素之间维持和谐统一、可持续化的发展态势。

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则围绕增强一个城市上述能力为目标开展。这是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感知城市”、“平安城市”最大的区别。

“数字城市”强调城市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各类手段、工具,提升城市的量化程度,进而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系统提升城市运转效率,而非直接面对城市发展能力提升的目标。

“平安城市”强调城市社会、民生的建设,重点解决个体与群体,人群与社会的矛盾>中突,着重在流动人口、治安巡防、突发性群体事件等方面的处理能力给予提升,这是一个具体能力的提升建设工作,并非一个城市综合发展能力提升的建设工作。

城市是承载社会主要人口居住的相对有限的空间区域。人群的密集,各类行为之间交错影响,城市的各个问题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因果关联。简单的从单方面入手,解决单方面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城市综合问题,同时也不能体现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的“智慧”。这是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地方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动力。

通过一系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体制机制的调整,使得城市现有的发展更为有序,解决城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是智慧城市建设所面对的工作内容。

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两个重要的特殊性,一是不单单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工作;二是不以实际建设内容完成度为评测标准,城市问题处理能力提升度来判断。

二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建设,复杂度远大于已有各类系统建设。其脱离不了顶层设计。但智慧城市的建设,并非“智慧”型系统的建设,如果错误地理解,就会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无本溯源,无据可判。

有些地方的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只是一系列“智慧”应用系统的堆砌,这必然会对地方政府的领导小组带来疑惑:首先是一系列“升级”版的智能系统,是否能有效解决现有城市问题?其次,这些系统建设对城市发展所起作用的因果关联如何梳理清楚?第三,如何确保这些系统面对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具备处理能力?

这些疑惑产生的原因是“顶层设计”的设计者错误地理解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智慧城市的建设,源于本地区的规划。是对本地区发展及管理能力规划的具体化工作。而非一系列信息化系统规划的具体化工作。此处的规划,区别传统的规划,更多的包含了对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愿景,包含了城市未来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愿景。

智慧城市的各个应用系统建设,需要使城市更为“智慧”,使发展更为跨越,使城市面对各类问题的响应及处理能力更为提高。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源于本地发展规划,测于城市发展及管理能力对比。

能力的提升,并非一个绝对的指标,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评定,是通过纵向与本地历史、横向与周边地区进行差异性对比所得。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首先是对城市发展及管理能力规划的具体化工作。此处的规划,在结合并统一区域、省市、中央的规划要求和指导方向下,更多以现状问题的展开为起点,对合理化城市运行愿景做描述。

因此,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首先包含一张基础框架图,该图描绘的是城市发展中各类现有问题的综合分析几应对策略内容。包含问题的分类,和问题之间的关联以及管理策略的应对联系。

通过一些简单具体明确的问题,进行展开,并综合整理。例如,我们的城市,现有路网的压力,是否能够支撑更多私人轿车,是否需要通过扩大公共交通能力,解决交通问题。这是一个发展方向的决策性问题。

再如我们的大型医院负载是否过饱和,社区诊所是否闲置?如何合理利用后者,缓解前者压力?这是一个资源合理化利用的问题。

再例如,若某个城市停电3小时,整体城市运转会出现什么问题?又若某城市对外公路阻塞7天,保障性物资运输会出现什么问题?再如封锁指定道路3小时,对城市市民出行会带来多大困扰?这是一个城市运转压力测试的问题,反向检测当前城市对各类不同程度问题应对能力的问题。

nlc202309022122

智慧城市体现在城市发展的有序,城市解决各类问题矛盾能力的提升。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基础是问题分析框图,而非系统建设框图。但光有前者并不能推进实际建设工作。系统建设框图,源于问题分析框图,并需要一张城市综合管理机理分布图(第二张图)。该图存在的价值在于连接了问题和建设系统之间的逻辑关联,对建设系统的评价给出了有效的测试方法。

缺失了第二张图,仅有问题分析框图和建设系统框图,则会产生错误的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不需要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不需要体制机制的调整。由此导致,各类可量化、可计划、可形成方案的建设内容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整体目标脱节。这也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但他们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建设后的系统功能和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如何对接?如何有效的跨越式的提升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独立的一张“智慧”型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框图并不能给予说明,而建设的评测也无从展开。

三 我国智慧城市应从小地区做起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到综合建设问题。其成效也依赖各类系统的综合良好运转。简单的从某个方面进行建设,无法有效验证当期建设的成效及整体建设计划的合理性。

从一个大型城市全面铺开,在无法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导致城市的问题激化。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应该从区、城镇、城乡展开,既降低了整体系统的建设规模,也有利于与周边区域进行横向对比评测,可快速有效验证“智慧城市”这个创新性建设思路的具体实施方法的正确性。

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的建设,包含了极强的区域特性。每个城市具备自身的现状特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而区域内的试点建设,失败对整体区域的影响较小,成功则便于对区域内具备相似现状特点的周边地区有效推广,形成有点扩面的快速建设效果。

当前我国的发展,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包含内需扩大、共同富裕两个内容。简单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高端信息化的建设,只会强化一个错误的概念,智慧城市只有先从相对发达的大型都市开始。这会形成马太效应,大型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越发完善,欠发达地区越加落后,区域发展越发不平衡。广大劳动力无法在国内各地均衡发挥价值,内需扩大的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智慧,本身是一种能力的描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新农村的城乡跨越式发展,均可以体现当地政府决策的“智慧”,参与的企事业单位建设的“智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可以说是智慧的利用“智慧型”信息化系统,推进我国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特定地区工业化的建设工作。

错误的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内涵,则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然产生偏差,更对小区域,城乡的“智慧”建设带来阻碍。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不从小处开始,不从落后地区启动,也会增加这一创新性建设思路的实现难度。

四 小结

智慧城市的建设,强调能力的提升,依赖各类系统的综合和各类手段的协同,从小地区试点,从欠发达地区起步,更有利于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更有利于促进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舒缓,更有利于降低大型城市外来的各方面压力,更有利于缓解我国整体各类矛盾及问题的激化。

顶层设计,是对规划的具体化。智慧的城市,使城市的发展更有智慧。智慧体现在问题的解决能力,发展的和谐、统一、可持续性上。由此要求顶层设计除了系统建设框图外,还包含问题分析框图和管理机制分布图。而管理机制分布图作为顶层设计的一部分,也属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组成。

如今城市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安全隐患等问题,正在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汇聚之地,几千年来的人类智慧的光芒总会在城市交相辉映,我们一定能够寻找到有效的办法。

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篇11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综合体系,核心内容,资源共享,管理类别

0 引言

为保障水利信息化“统一技术架构、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保障良性运行”目标的实现,有效克服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项目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信息资源分散、开发利用效率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足等全局性问题,水利部于2003年正式发布《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系统阐明了水利信息化的需求、意义、目标与原则,明确了以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为核心的体系框架与主要建设内容。

但近年来的水利信息化实践表明,《规划》在协调各种水利信息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保障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等方面的可操作性仍待加强,需要从全行业信息化整体推进的角度进行必要的细化与补充。在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正式启动,经过1年多的艰苦努力,《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报告通过水利部组织的审查[1]。

本文就《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主要设计思路与核心内容作简要分析与讨论。

1 顶层设计的主要目的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目的是从国家水利现代化工作的全局审视水利信息化的自身定位,将信息化涉及的各方面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通过规范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模式来实现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目标,提出适应水利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推进与管理机制,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信息化,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依据《规划》中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以保障全国水利信息化科学协调推进为重点,构造相对完整的顶层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体系结构,为推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提供顶层规范、标准产品与依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对水利业务和政务进行综合分析与抽象,并遵照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构造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规范框架,明确水利业务系统与公共平台、保障环境及其它基础支撑体系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指导与协调水利信息资源建设、业务系统建设和运行支撑与安全系统建设的,技术架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与软件(数据)产品。

2 顶层设计体系与方法

“顶层设计”并非一般意义的“设计”,而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顶层技术规范、管理规程和标准化产品组成的成果体系,既包括设计成果生成与维护机制,也包括2者相融合的框架。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体系的构成成份如表1所示。

顶层设计的方法与内容,与设计的目标紧密关联[2]。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主要有以美、英、德3国为代表的电子政府顶层设计方法体系。3个国家在电子政府顶层体系架构(体系结构)的构建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各具特色,分别形成3种典型的体系结构风格[3]。

美国的顶层设计采用典型的“自上而下”模式,该模式的初衷就立足于全局,将数据与处理的高度集中作为基本目标。

英国采用典型的“自下而上”模式,该模式优先考虑的是底层数据交换和系统的互操作,从而增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快速决策能力,以承认既有资源格局为基础,将最大限度地保障各类资源自下而上的共享作为基本目标。

德国的顶层设计模式介于美、英之间,主要是对电子政务应用软件的技术标准、规范、开发过程、数据结构等进行系统化约定,从软件工程角度对电子政务的软件系统开发和应用进行规范。其顶层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规范数据和应用系统来实现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主要借鉴德国模式。在整个顶层框架设计时遵从自上而下的原则,在实现步骤设计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将2者结合的选择,一方面是考虑到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已非初始阶段,另一方面也与顶层设计的目标紧密相关。目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工程一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等重点工程已在各级水利部门建设,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顶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实际,不宜简单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已建系统实施重新切割。同时,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国家水利数据中心等系统工程还在酝酿之中,尚不具备“自下而上”的条件,只能采用2者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已建系统积累的信息化资源,逐步对已建系统进行整合完善,同时对在建和新建系统加强规范和引导。

3 顶层设计的管理细化

实践证明,在各业务系统分散组织建设的模式下,为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实现,需要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3大组成部分进一步细化为5个管理分类,综合体系如图1所示,5个管理分类如图2所示。

水利信息化5个管理分类具体如下:

(1)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由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政策、投资和人才队伍等要素构成,是支撑水利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

(2)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由水利信息网络、服务器与存贮、机房和基础支撑软件等组成。除硬件设施外,还包括所有商品化的基本支撑软件环境和工具,集中了所有除数据资源、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资源以外的其它可共享资源,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不应重复建设并实施资源共享的主要部分。

(3)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由信息采集和工程监控2部分组成。其分布面广,硬件与软件耦合度高,功能定位处于水利信息系统的信息获取端和工程管理决策执行端,是水利信息工程与水利实体工程间的接口,技术相对复杂,运行维护与应用均不同于其它系统,是水利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并形成不可代替和不应重复建设的共享资源。

(4)资源共享服务,由水利数据中心、门户和信息安全3部分内容组成。依托水利信息化保障、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实现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共享和信息的综合与主题化(产品化)服务,实现基于统一门户的信息发布与用户访问控制,并预留与行业外部的互连互通接口,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5)综合业务应用,近期由防汛抗旱指挥、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农村水利管理、水库移民管理和水利电子政务等多个业务应用内容组成,综合业务应用依托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功能个性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通过对5个管理分类的基本特征的总结与归纳(具体如表2所示),进一步阐明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表达的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关系。

4 顶层设计成果体系

顶层设计的成果主要由顶层设计体系和表示为技术标准规定、建管规定或公共平台软硬件产品等各项专项成果2个层次的内容共同构成。

顶层设计体系在宏观层次上细化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阐明各类水利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技术原则与架构,重点关注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的实现。

顶层设计各专项成果在顶层设计体系的规范与指导下,针对具体的信息化需求,进行公共平台、标准和指南层次或通用软硬件层次的设计。这些成果纳入顶层设计体系成果框架,综合形成解决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的完整技术方案。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成果按技术标准与指南、建设与管理规章和标准化公共平台硬件软件(数据)产品3个体系进行编码管理,并由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化主管单位负责组织维护,以保障顶层设计的继续发展。

5 结语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是领域(行业)信息化工作中的一项有益探索。在解决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等方面,具有极为特殊的技术意义和管理作用。

通过顶层设计,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3个部分进一步细化为5个管理分类,为“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5个“统一”)的实施提供了顶层框架、技术基础和管理依据。

作为水利信息系统的顶层抽象架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维护和持续更新的体系,以动态地适应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在今后的水利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有序、有效地进行顶层设计成果的维护,对确保水利信息化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水利部信息办.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R].北京:水利部信息办,2009.

[2]王映雪.顶层设计方法与实例[J].软件世界,2007,(11):75~77.

上一篇:常见不良下一篇:精神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