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设计

2024-05-29

分析与设计(共12篇)

分析与设计 篇1

一、引言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教育竞争的制高点和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 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 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解放军四总部对军队院校的现代化教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院校要重视网络课程建设, 积极开展网上教学”。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是实施现代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背景, 充分利用“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通用平台, 建设开发了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课程。

二、网络课程总体设计

《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军械工程学院本科生、国防生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学员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 对培养学员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装备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该网络课程构建分三步走:第一步:对“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平台进行分析研究, 以便在教材库、素材库和试题库资源的准备和上传时能够与系统要求匹配;第二步:进行《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课程总体设计;第三步:进行各类资源的制作、收集、整理、上传和配置。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本课程共50学时、12章、25讲, 建立课程章讲目录, 添加各章节的知识点, 配置教学公告、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参考资料等课程信息, 筹划准备网络教材、电子教案、电子讲义、素材资源、习题试题等。最终实现教师课前备课、教学实施、课后答疑和考试的全过程教学;学员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和考试的全过程学习。

1. 网络课程框架设计。

框架设计是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 如果框架设计没有规划好, 就会影响整个网络课程的后续建设, 甚至可能全部推倒重来。比如知识点就非常重要, 后面的试题、习题等的添加及使用都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 所以框架设计阶段要进行充分地分析和论证。网络课程的章、讲、知识点的分配表内容较多, 这里省略不讲。

2. 基本信息配置。

(1) 章讲目录配置。根据框架设计的思路, 具体配置章讲目录, 方法是进入虚拟教室之后, 点击“配置教室”菜单中的“章讲目录”选项, 进入章讲目录配置

浅谈新疆锡伯族的舞蹈

张婷

(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新疆伊犁835000)

摘要:新疆锡伯族舞蹈是锡伯族发展的结晶, 也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奇葩, 我们应该大力挖掘研究和保护它。面对民间舞蹈大量消失的现状, 民间舞蹈的挖掘和记录的目的除了是要记录一种文化形态和一种情感之美以外, 更重要的是为了记载和见证一种珍贵的历史精神, 以保持民间舞蹈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

关键词:锡伯族;贝伦舞;特点;民间舞蹈

中图分类号:J722.22文献标志码:A

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 且具有悠界面, 完成12章25讲配置。通过目录操作选项, 自左至右的按钮作用分别为增加章节点、增加讲节点、删除节点、上移节点、下移节点。通过章讲节点编辑, 可以设置章讲名称, 是否允许访客浏览本章讲教材等。 (2) 知识点配置。知识点配置方法是进入虚拟教室之后, 点击“配置教室”菜单中的“知识点”选项, 进入知识点配置界面。首先添加所有知识点到课程中, 然后在目录中选中一个章讲, 选择本章讲中要配置的知识点, 单击右向箭头, 配置到本章讲中。如果需要取消本章讲中已配置的知识点, 首先选择知识点, 然后单击左向箭头。 (3) 课程信息配置。完成章讲目录配置后, 进行课程信息的配置, 方法是点击“配置教室”菜单中的“课程简介”选项, 进入配置课程与章讲要求配置界面。配置教学公告、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参考资料、教员简介等课程信息。在编辑区录入具体内容, 最后点击“提交”选项完成配置。由于教学系统提供的教室风格图标与本课内容不太相符, 所以设计了具有弹药鲜明特色风格的图标。

三、网络教材制作

网络教材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存储与传播教与学信息的现代教材类型, 具有严谨的逻辑, 按知识体系组织的教学内容, 是电子版的教科书。采用Dreamweaver软件设计应用制作了25讲的网络教材。

1. 前期文字、公式、图片处理。

网络教材是以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为蓝本, 针对每讲知识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设计。大量文字录入编辑;几百个公式的录入, 并处理为图片格式以便于在网页中编辑;数百幅图片处理, 将原来的黑白图添加颜色, 使其在网页浏览中更加美观和直观。这些都是制作网络教材的基础性工作。

2教材风格、功能设计。每讲的网页可以划分为五个区域:头部区域、与其他各讲链接区域、本章内容链接区域、教材内容区域、底部区域。考虑到打开网络教材, 要使学员了解课程名称, 哪个系和教研室开出的课程, 体现弹药特色, 专门设计了网页头部。为了方便的浏览其他各讲网络教材, 专门设计链接栏, 并标出本章本讲位置, 本章链接区域列出了主要知识模块,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直接点击浏览。主体内容按知识模块划分, 设计有标题, 并可选择回到首页。底部区域标明了网络教材制作单位, 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等信息。

四、网络课程素材资源和试题建设

1. 动画。

运用Photoshop、Flash、3DMAX等软件, 设计制作了100多个复杂结构动作的动画, 提高授课的活泼性,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29-0281-03

久历史的古老国家。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的机电, 造就了使学员在枯燥的理论面前不会手足无措, 能够把握住学习的重点内容, 简单易懂。

2. 视频。

搜集整理了大量与《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相关的视频材料, 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克服原理教学的枯燥无味, 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很大。

3. 图片。

通过搜集大量的相关图片来扩充素材资源, 以此加深学员对所讲授内容的直观印象, 使理论和现实得到更好的结合。同时将大量扫描图片以及一些破损图片进行了优化处理, 做好上色修补工作, 更加增添了图片的观赏性。已经上传500余幅图片, 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还将继续扩充。

4. 文本。

搜集大量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材料, 这些文本材料可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拓宽学员的知识面。

5. 试题。

根据各章节知识点准备一定数量的习题或试题。每一个知识点要有几道填空、选择、判断、简答或问答等试题, 为下一步给各个章节配置试题做好了准备, 同时也为以后的出卷、组卷做好了准备。准备了相关章节以及知识点的试题共计500余道题目, 以便于学员进行自测和练习中使用。

6. 网络课程资源配置。

要配置的课程资源包括前面上载的教材类资源、素材类资源, 将其配置好以后可以在课堂教学、适时教学和学员自学时使用。方法如下: (1) 进入配置教室并选择“教室资源”; (2) 选择要配置的讲; (3) 选择配置项目:网络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或相关资源; (4) 点击教材库、从教材库目录中选择要配置的项目; (5) 将欲配置的教材资源托入上面的白框内即可。

五、结语

网络课程为学员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网络课程既要重视建设, 更要重视应用, 注意与课堂教学的协调配合。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力度, 不断丰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使《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课程进一步完善, 形成适应全课程、全过程的系统教学基本模式, 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服务。此外, 进一步形成课上课下紧密融合、校内校外紧密结合、院校部队紧密配合的教学思路, 扩大交流, 加强协作, 积极开展校际间网上教学和区域性联合教学, 提高网络课程的利用率和教学效果。

摘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是实施现代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通用平台, 建设开发《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课程, 包括网络课程总体设计, 网络教材制作和动画、视频、图片、文本等素材资源和试题建设等, 与课堂教学相互协调补充, 为学员提供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使学员的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上教学,弹药系统,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杨丽嘉, 傅世雄, 周毅, 等.关于网络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23) :44-47.

[2]胡斌杰, 王方林.网络课程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 (23) :262-263.

分析与设计 篇2

下周一(11月26日)中午12点之前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收齐各班纸质版本作业,周二收齐交给任课老师。

请注意论文封面、格式以及老师强调的论文重点,打印并装订好交给班长或学习委员。考试题目:(任选其一)

设计一个银行存取款管理信息系统。

要求具有下面的功能:①储户凭身份证在银行开户,银行账户中保存储户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并保存储户每笔存取款业务数据。②储户存款时,需提交存折/卡号,由业务员在银行账户及存折/卡上登记存款信息。③储户取款时,还需提交密码,以确认身份,在验证取款合法性后,更新银行账户。④统计员每日统计存、取款情况,形成日存取款汇总表,提供给信贷管理部作为信贷主要依据。

设计一个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要求具有下面的功能:①车间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料,库长根据用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②库工收到已批准的领料单后,首先查阅库存账,若有货,则通知车间前来领取所需物料,并登记用料流水账;否则将缺货通知采购人员。③采购人员根据缺货通知,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则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就临时申请补充订货。④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订货单位发出提货通知。采购人员收到提货通知单后,就可办理入库手续。接着是库工验收入库,并通知车间领料。⑤此外,仓库库工还要依据库存账和用料流水账定期生成库存报表,呈送有关部门。

考核内容:

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具体考核的内容是:

1、编写信息系统可行性报告。

2、编写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绘制数据流图。

3、编写信息系统设计报告,绘制功能结构层次图,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硬件和软件设计。

评分标准:

1、编写信息系统可行性报告。(20分)

2、编写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绘制数据流图。(30分)

3、编写信息系统设计报告,绘制功能结构层次图。(20分)

4、数据库设计(10分)

5、界面设计。(10分)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与分析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

作业作为教师检验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不仅要注重形式,还需要重视对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旨在突出化学学科的实践特性,强化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

一、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主要是将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已有经验作为基础,处理障碍与基础性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作业难度在学生经验范围之内,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另外,作业的难易程度要适度,过于简单,不存在障碍,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够得出结论,难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由此,初中化学基础性作业设计需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主要围绕已学知识,设计与学生已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相关,并能够进行适当思考才能够得出答案的基础性作业。

如在布置“物质组成表示方法”教学内容相关作业时,可以提出: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这些问题既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难易程度又符合学生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教学成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拓展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设计目标主要是重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力,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拓展性化学作业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化学作业的主要形式,其不仅涉及基础知识,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

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主要坚持多样化、新颖性原则,将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关注热点话题,吸引学生,通过综合性问题,多种解题思路,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如磁悬浮列车作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其核心技术涉及到化学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话题,设计作业题目: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主要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 价,YmOn化学式 。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适当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

三、探究性作业

1.坚持与时俱进

在化学作业中要渗透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热情。另外,还需要坚持因人而异原则,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赋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进行选择,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

例如: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偏向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相反,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化学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成绩。

2.要紧密联系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实践活动,加强作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能够开发智力,提高综合能力。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

例如:化学式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物质,让学生了解到虽然化学式很难,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根据上文所述,化学作业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在巩固和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明确新课改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作业形式及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从而推动初中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宝康,张于君.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布置的功能与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8(3):259-261.

[2]李光人.关于重点中学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接轨的探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20(5):12-14.

逻辑分析仪的设计与分析 篇4

逻辑分析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触发识别、数据获取、数据存贮、数据显示。数字系统产生的数据流往往是很长的, 为了捕获和显示感兴趣的内容, 首先要有触发识别电路去寻找触发字或触发事件。一旦找到, 就产生触发信号去控制存贮和显示, 触发信号也可以由外部输入。

为了获取多路数据, 逻辑分析仪都具有多路数据采集探头, 各路输入信号与设定的门限电平进行比较, 判为0、1两种状态后存入输入寄存器。逻辑分析仪的数据采集是在时钟作用下按节拍进行的。视用途不同, 时钟信号可以由外部输入, 也可由逻辑分析仪内的内时钟发生器产生。

2 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

2.1 Y偏转板

如果将示波器显示屏比作图画的纸, 那么由X、Y偏转板构成的偏转系统就相当于握笔的手。X、Y偏转板的控制有如下情况:

如果两对偏转板上都不加任何电压, 则亮点出现在中心位置, 不产生任何偏移;如果在Y偏转板上加一个随时间变化的8路逻辑信号, 而在X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即ux=0, 则电子束受Y偏转板电场力控制在垂直方向上随被测信号的变化而偏转, 其亮点轨迹是一条直线, ;如果将Y、X偏转板信号对换, 使uy=0, 其亮点轨迹为一条水平线;为了真实的显示uy的波形, 必须在Y偏转板加uy信号的同时, 在X偏转板上加一个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电压才行, 此电压采用锯齿波电压。电子束在uy和ux的共同作用下, 荧光屏上就可以显示出uy的波形。

2.2 扫描

理想的锯齿波电压是随时间线性变化的, 即ux=K1;K1为常数, 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若将此ux电压加在X偏转板上, 荧光屏上的亮点在水平方向作等速移动距离x正比于时间t, K为比例系数即亮点移动速度。这样, X轴就变成了时间轴, 称此为“时间基线”。

当ux电压达到最大值Um时, 亮点偏移最大, 然后从该点迅速返回起始点, 再开始第二次周期的变化。如此反复, 在荧光屏上显示一条水平亮线。

3 总体方案

本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 全部控制电路由两片Altera公司的CPLD实现, 系统总体分两大模块:数字信号发生器模块 (用来调试) 和逻辑分析仪模块。

3.1 数字信号发生器

在这里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 型号为EPM7128SLC84-15 (2500门) , 根据存储响应法将所需的预置逻辑信号存入CPLD内部存储器中, 利用状态机模块使其输出八路循环移位逻辑信号。EPM7128外部采用40MHz晶振, 经过内部分频器分频实现100Hz脉冲输出。分频比为40MHz/100Hz=4×105。

3.2 逻辑分析仪模块

以10万门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EP1K100QC208-3) 为核心, 把8路信号实时存入CPLD片内先入先出的存储缓存区, 当缓存区满后, 新的数据将覆盖旧的数据。通过逻辑控制模块分别设置单、三级触发字, 选择单级、三级触发方式。根据选择的触发方式, CPLD片内存储缓存区的数据与触发字相比较。当两者完全相同时, 把存储缓冲区的八路每路90bit逻辑信号存入CPLD内部的FIFO RAM存储器中。再经显示模块取出送示波器进行显示。否则, 触发字将继续与8路信号进行比较, 直到两者完全相等为止。

3.3 显示模块

在本系统设计中Ty采用64KHz输出32位逻辑信号, 既Tx需产生同步信号为2KHz。根据示波器的显示原理, 当X轴扫描完九次后停止输出, 同时, 在Y轴上加一个锯齿波信号。这样配合后, 在示波器上出现一条时间标志线, 只要改变X轴的电压值, 则时间标志线可左右移动。欲对8个被测输入通道同时进行测试, 必须能够显示8条水平扫描线, 因此在Y轴迭加一个8阶梯电位, 控制各被测通道位置, 从上到下为Q0~Q7;X轴输入叠加16阶梯电位, 则每个数据通道在每个水平方向上显示16个状态。这样, 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就可以出现几个被测输入通道的逻辑时间状态波形。

4 硬件与软件

本系统主要应用的现场都是交流电, 因此我们需要把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压12V和5V输出。常用的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LM7805、7812、7912。此外还需要相应的数字信号发生器电路和信号采集电路, 可分别使用EPM7128SLC84-15和X9511W型数字式电位器等器件实现。

本系统由两块CPLD作为控制核心, 数字信号发生器模块由CP输入40MHz时钟, 将8路预置字sig输入SIG模块, 得到时钟信号和8路循环移位逻辑信号序列 (Q0~Q7) 。逻辑分析仪逻辑分析仪以ALTERA公司10万门的EP1K100QC208-3为核心完成设计功能, 用VHDL语言编程。

摘要:逻辑分析仪是用于分析数字系统的逻辑关系和计算机软、硬件强有力的工具, 是数据领域测试仪器中最有效、最有代表性的仪器。本系统以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 为控制核心, VHDL语言为设计工具, 利用CPLD逻辑性强的优势, 综合CPLD、常规数字和模拟电路技术完成信号源和逻辑分析仪。可以实现始端触发和终端触发, 并可根据触发方式分别显示触发前、后所保存的逻辑状态, 并显示触发点位置和时间标志线移位与显示的智能仪器。

关键词:逻辑分析仪,CPLD,VHDL

参考文献

[1]卢毅, 赖杰.VHDL与数字电路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康华光, 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振红.VHDL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实践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在FLEX10K器件中实现RAM功能[J].电子工程专辑, 1998.

分析与设计 篇5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设计

1.问题引入

回顾已经学过的门电路、编码器、译码器等逻辑电路,引导学生总结这一类电路的特点,由此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2.提出重点难点

重点: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难点:组合电路的实际应用。

3.教学内容

组合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与步骤 组合电路分析实例

组合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与步骤 组合电路设计实例

常用组合集成电路IC简介

4.教学组织

先提问:如果我们在实际中遇到一些逻辑问题,应该如何来用所学的数电知识实现呢? 通过例1,从一个简单的实际逻辑问题入手,和学生一起逐步完成组合逻辑电路的各个设计步骤

例1:某设备有开关A、B、C,要求仅在开关A接通的条件下,开关B才能接通,开关C仅在开关B接通的条件下才能接通。违反这一规程,则发出报警信号,设计一个由与非门组成的能实现这一功能的报警控制电路。

从以上的设计过程中归纳出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四步法

1. 分析要求 2. 列真值表 3. 化简 4. 画逻辑图

通过引导学生对加法器的设计,进一步加深对组合电路设计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利用该方法设计实际电路的能力

介绍一些常用的组合集成电路,可作为资料以便学生了解和查阅 总结四步法是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中的最普遍的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作业应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5.小结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是:任何时刻输出信号仅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信号的取值组合,而与电路原来所处的状态无关。符合这个特点的电路是非常多的,在本章不可能一一列举。重要的是必须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的两种分析方法已在本章

数字逻辑电路

器、多路选择器等组合电路的分析,具体地应用了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篇6

关键词:教学目标;表述模式;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31-02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1]。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是放在其它环节之前的,对整个教学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在备课时,教师对教学目标重视程度不够、目标定位不准、行为动词理解不透、表述模糊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作者充分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因此从教学目标的含义、表述方法及编写时应避免的问题三个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提高教师的目标设计水平,从而扎实推进有效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目标概述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分层次的,而在每一个层次中,又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时,一定要做到三维的有机融合,不可有所偏废。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常根据目标领域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述模式。

1.行为目标表述模式

这种模式多用于知识及能力领域的目标表述,它包括ABCD四大要素,故又称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例如: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能在20分钟内,完成flash动画中河流效果的制作,要求动画效果自然,没有跳帧的情况。

A C BD

A:对象的表述

对象指的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因为教学目标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所以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B:行为的表述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注意要选用恰当的、具有可观察特点的行为动词。

C:条件的表述

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即说明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应在哪种情况下评价。条件包括下列因素: 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设备因素;信息因素;时间因素等。

D:标准的表述

标准是行为完成质量可被接受的最低程度的衡量依据。对行为标准做出具体描述,是为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量的特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

行为目标表述模式避免了用传统方法表述目标的含糊性,目标编写清晰、具体和明确,便于观察和测量,但这种模式也有不足:①过分重视行为化,只强调了行为结果,而未注意内在的心理过程;②对“条件”的描述有时过于繁琐,并且“标准”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难以把握;③在提高教学的规范性的同时,容易限制课堂教学的自由性和创造性。

2.内外结合的表述模式

格朗伦(N.E.Gronlund)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提出先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表述学习目标,以反映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例子,从而使这些内在心理变化可以观察和测量。用这种方法陈述的学习目标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一般学习目标, 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变化,第二部分为具体学习目标, 列出具体行为样例, 即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内外结合的表述模式,不是把重点放在特定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认知灵活性、理智探索和高级心理过程上。所以,如果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力的改变能反映到学生的行为中来,用 ABCD 法 描述是非常适合的,但有些变化却不能反映到行为中来, 对于这一部分变化就可以采用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来描述。

3.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模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且这些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通过学生自主活动, 在与师生平等交流的会话、探究和意义建构中发展[2]。因此, 艾思纳( E.W.Eisner) 提出了表现性目标。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 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三、编写时易出现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是教师。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目标的表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表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2)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

在这个意义上,诸如 “学生应受到观察的训练”改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在观看各种画风的图片时,应能将微风、狂风、台风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显然“将微风、狂风、台风分别标记出来 ”表达了具体的教学活动效果。

(3)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

如“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抽象动词,由于含义较广,各人均可从不同角度理解,所以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避免使用。

(4)教学目标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多重目标,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灵活性。

当今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要求。 所谓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进程中,教学付出与“达标”效果的比。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明确并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是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也是教师通向有效教学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58.

分析与设计 篇7

1现有形势下农村公路的现状分析

根据多年研究发现,农村公路未完善建设的面积占绝大部分,而且多分布于各个区域,所以需要严格的设计方案来规划详细的步骤和分配任务。施工工程人员需要考虑人口、交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究进行分配和施行的任务、进度等,而且建筑艺术化需要体现出民族和乡村的地方特色。随着农村公路建设面积越来越大,范围也逐渐广泛,就必须对建设工程的详细内容进行有效地统筹规划,来达到服务人民、有益大众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最好能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推测,以达到充分利用公路、有效推进发展的目的。但是这项内容很难在施工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和挖掘出来,因为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有待改善,一些长时间存在的公路设施和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安全问题,从而阻碍社会的经济进步。

2农村公路建设分析概括

农村公路的建设面积广泛、涉猎区域错综复杂,不同地域之间的地形和地貌差别也很大,所以在建设时应该考虑全面,综合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既要合理的利用资源又不破坏原始的生态环境,以达到降低成本、保护土地等目的,公路建设也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1合理选择建设路线。在当前公路设计过程中,要想尽一切办法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吻合。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旧路,合理选择路线,发挥出它们的好处和优点,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耕地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2.2规划安全设施。农村公路建设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了解人民需求所在,充分考虑实际使用功能,明确公路服务性,重点构建安全性,同时要结合交通运输量和技术革新情况来进一步完善公路的安全设施。

2.3合理选择荷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载重汽车也增加了很多,就导致了严重的超载现象,给农村公路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我们就需要在当前的设计中,注重设计的荷载等级和荷载标准。

3农村公路的设计要点

3.1路面结构的设计。当路面是以旧沥青为基础的时候,并且有着严重的裂缝,就需要进行挖掘处理,而且还需要将玻璃纤维格栅铺设在沥青补块上。如果是存在较大的深陷情况,则需要明确情况发生原因,而且要进行重新挖掘处理,同时要计算代表弯沉值,之后依据弹性层状理论进行加铺补强厚度。如果是旧碎石路面的设计,我们需要重新改建的时候,需要打碎旧路,并且要进一步的掺灰处理,让其作为底基层,之后再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加铺补强层。

3.2路基的设计。要明确其路基设计的高度,对纵面利用和平面利用进行多方面考虑分析,进一步的完善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当路基处于塘堰密布和沟壑交错的水网区域的时候,就需要增加路基的设计高度。如果是处于软基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运用塑料排水板、抛石挤淤、换填等办法来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是新建的公路,要尽力的防止大填大挖,来避免发生水土的流失,还要设计专门的弃土堆和取土坑,来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3.3路线线形的设计。路线线形的设计包括纵断面和平面线形的设计。第一种控制量一般包括桥梁、相交道路和城镇等桥梁,这些设计的高程要满足桥下通航净空和设计洪水频率对泄洪断面的要求,对那些平面交叉的道路要求要合适的衔接,对那些立体相交的道路要符合行车净空要求;如果路线要穿越乡镇,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环境问题,还要考虑老路路面的结构,如果是一般的路段,它的纵断面的设计要符合路面结构的补强设计,尽力不要挖掘老路。第二种对于平面线形的设计来说,如果是顺直的路段,可以利用比较高的指标,并且能够使得道路在进行改造后拥有比较完美的行车条件;如果是一些比较困难的路段,需要在明确满足的技术指标,对老路进行有效使用,只能是当老路地形差或者受到地物地形等因素限制无法解决的时候,要考虑设计时改线的问题。

3.4公路交叉设计和沿线设施。如果是公路存在交叉口,一般是利用平面交叉口,明确交叉口视线的良好性。另一方面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对交叉路口进行提前铺设,并且要确保行人出入口应该要达到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带来许多便利。在农村公路设计过程中要更多的体现人的利益,不但需要确保其安全性,还需要给大众带去便利。

3.5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当使用平面线形设计公路的时候,如果地质地形较为复杂,我们在保护安全的基础之上可以降低平纵指标,合理的降低窄路基的宽度。进一步确定新旧路的填料技术和路基接茬方式的要求。如果是路堤加宽要利用矮挡墙的时候,则是需要正确验算在压实过程中所产生的倾覆推力。在加长涵洞的时候,要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衔接。如果路基的情况比较好,可以直接实施基层或底基层,在石质路上可以直接将其作为水泥来稳定基层,来减少对公路的损坏,更可以改进农村公路的排水措施。

结束语

通过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深入分析,不断探索,进而发现了许多建设中施工人员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或多或少的细节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结构体系,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设计搭建出一套适合农村公路现状的方案,要从路线、路面结构、路基设计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求最大可能性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发展进程。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体制逐渐完善,国民GDP总值也在逐年增高。为了优化经济体系,国务院首先颁布整顿农业经济的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比重中农业经济所占的地位之重要。各层组织机构也都开始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构也都推上日程。农村经济体系中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主要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进行祥细的研究,着重考究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环节,希望可以为建设行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系,公路建设,设计要点,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寿永.浅谈农村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8):62-63.

[2]何亚琪.农村地区公路设计的要点及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5):203,199.

[3]程海维.农村公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J].交通科技,2013(5):83-85.

分析与设计 篇8

1 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1.1 公园景观的设计的“以人文本”理念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元素是人, 因此在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加持“以人文本”的理念, 公园景观的设计和建设, 不仅要满足大众对健康的要求, 还要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 必要的娱乐设施和健身设施要考虑到, 增加园林景观饭放松人们精神和发泄情绪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个性化的设计, 可以在林下设计供人玩乐的空间和供人们休息的长廊, 给大众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在大众意识的基础进行公园景观的加工和升华, 能够使大众置身公园之中呈现自由自在和情感放松的状态。总而言之, “以人为本”的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就是再设计过程中关注人的主体中心, 各项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 从而充分发挥公园景观的作用, 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

1.2 公园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当代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保护, 而公园作为社会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环保生态的理念, 从而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使人们更加的亲近自然, 并且更加的关注和热爱自然, 从而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另一个方面通过生态理念的运用, 有利于促进公园景观建设的稳定持续发展, 体现公园景观的生态效益。为了充分的提高公园景观中的生态理念, 就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 公园景观建设的功能要得到重视, 例如公园景观的吸尘和温度调节功能;其次, 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植物的选择要得到重视, 例如可以选择白皮松和毛白杨等树种, 有利于净化城市的空气,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 促进空气质量的提高。最后, 注重公园内部小生态环境的构建, 例如, 可以在公园内部设计一个人工湖景观, 并且在人工湖内养殖鱼类和种植植物, 丰富人工湖的景观设计, 从而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就得以构建, 增加了公园的灵气和活力, 满足人们对公园景观的较高要求。

1.3 公园景观设计的效益理念

公园建设的效益理念对公园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公园景观建设的科学性、经济性极为重要。在效益理念的引导下, 公园景观设计更注重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发挥。例如在公园植物种植设计中就不会以单纯的景观为基础致使景观建设的“中看不中用”, 不但要将公园景观的“看点”表现出来还要兼顾其各种效益的发挥。同时能更好的将公园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结合起来有效的进行整合、利用, 以合理地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 有利于公园建设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 公园景观设计元素分析

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 可以利用的设计元素有很多, 尽可能的利用客观存在的建景元素, 设计过程中, 还可以增加特殊设计元素的融入。在建设公园景观过程总, 还要将自然景观和文化和艺术文明较好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增加公园景观的文化艺术色彩, 更能够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 当人们置身公园之中, 能够感受到强大的文化艺术魅力。第一, 自然元素的利用。自然元素包含地形因素、植物因素等在公园景观设计中, 有效的利用自然元素不仅能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达成浑然天成的效果还能增强景观的观赏、游览功能更好的体现公园景观设计的经济性、生态性。例如, 利用自然河道进行公园湖泊设计使公园的水有了“活源”更能突出公园水景的灵性。又如, 公园建设场地有一高地要平整此高地费时、费力, 结合其客观的自然地貌将其设计成假山。景观设计对自然元素分析、利用对提高公园景观设计质量、价值等极为关键。第二, 植物元素。公园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使公园植物结构具有层次感、立体感, 丰富公园景观的形式。另一方面, 公园植物设计要因地制宜避免外来植物的大量引进而增加后期的管理投入影响公园建设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资源进行景观设计, 使公园植物元素能够更好的体现地域特点、景观价值。第三, 公园设计中的水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画龙点睛”之笔, 对于水元素的设计利用, 从点、线、面的结合入手增添公园景观的情趣、雅致。例如喷泉设计、渠道设计等, 在假山上设计喷泉、流水, 会改变假山干燥的面貌会使其变的莹润而充满生机。再如在公园内适当设计过水沟渠使人在行进间能享受到水的清凉, 会增加公园景观的赏心、灵动之感。第四, 声元素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声音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声音带给人的情感体会。例如流水之音可使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清新舒畅之感。风铃之音可使人体会到一种幽静、古朴之感。这些声音的加入使公园景观更具情感色彩能更好的激发游园人的情感意识使其获得更多的情感抒发、情感体验感受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和个人情致的培养及提升。

3 结论

总而言之, 在现代的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 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设计理念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通过公园景观呈现出来的设计理念, 充分的体现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在设计公园景观的过程中, 会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 包括文化、艺术和生态等, 不仅能够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 还能够提高公园景观的艺术文化色彩, 使其更具感染力, 更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 郝文渊, 周鹏.西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 2014 (6) .

[2]田培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初探[J].大众文艺, 2014 (2) .

[3]董春, 陈祖建, 王列.城市老公园改造老年人活动空间规划设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紫外光刻光源设计与分析 篇9

光栅位移传感器[1]是主要用于数控机床的长度测量工具。数字微镜[2]具有成像精确、光效率高、数字掩膜[3]等优点, 可以作为光刻系统中的核心器件。由于DMD芯片对紫外光具有较强的反射性[4], 因此设计了一种使用波长为405nm的LED进行照明的紫外光刻光源, 应用于线位移光栅刻划。

2 光路设计

紫外光刻光源主要由光路部分和机械结构部分两大部分组成。

2.1 光路部分

光路部分的设计要求为: (1) 光斑大小14mm×10mm, 且光斑均匀; (2) 发光半角小于4°。

由于发光半角要求较小, 如果LED芯片发出的光直接由光学系统出射, 光线近似于平行光, LED芯片内的金属丝线将会投影到照明面上, 严重影响照度的均匀性。因此考虑将LED发出的光通过耦合透镜耦合到光纤中, 采用光纤匀光, 再经过准直透镜, 实现小角度均匀照明, 可以提高照明均匀性。

紫外光刻光源的光路部分主要由紫外LED、耦合透镜组、快门、光纤、准直透镜等组成, 如图1所示。芯片参数:波长405nm, 光功率600mW。

快门安装在光纤和耦合透镜组之间用来控制光线的通断, 完成光刻过程中的照明和曝光。光刻开始时快门打开, LED发出的光线通过耦合透镜组后, 穿过快门进入光纤进行匀光, 匀光后经过准直透镜对DMD芯片进行照明。曝光的时候快门关闭, 光线无法对DMD芯片进行照明。

2.2 光源机械结构设计

紫外光刻光源的机械结构主要对光路部分进行支撑, 在设计光源机械结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注意事项有: (1) 散热设计:LED芯片长时间工作容易发热, 降低发光效率, 并且降低其使用寿命。 (2) 快门设计:快门垂直于光轴插入光路, 其外形和安装位置受制于其它零部件的尺寸、空间位置约束;快门运动时还要尽量降低振动, 减少对光路中其它部件的影响。 (3) 位置调节设计:LED芯片本身存在制造误差, 此误差会使耦合透镜组、LED芯片之间的距离与设计的理论距离值存在偏差。

如图2所示, 机械结构主要由散热器、镜头组件、准直透镜组件、快门组件、绝缘板、底板等组成。

底板作为安装基准, 各组成部分均安装在底板上。镜头组件固定在散热器上。快门组件固定在底板上, 快门由镜头组件上的C形开口插入光路, 且不与镜头组件接触。准直透镜组件安装在底板上, 与镜头组件通过光纤连接在一起。绝缘板采用聚甲醛制成, 聚甲醛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机械加工性能强、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 并且其绝缘性可以将散热器、镜头组件与底板绝缘。光源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1.散热器2.镜筒一3.导向螺钉4.差动螺母5.镜筒二6.镜筒三7.光纤8.编码器9.电机压盖10.电机11.电机座12.底板13.调节垫14.快门15.紧定螺钉16.耦合透镜组17.LED芯片18.绝缘板

作为光源的LED芯片17长时间工作容易发热, 针对此问题设计了散热器1, 并在IED芯片17和散热器1接触面之间涂导热硅胶, 使两个面紧密接触达到最好的散热效果。

快门组件由快门14、电机10、编码器8、电机压盖9、电机座11、调节垫13等组成。电机压盖9和电机座11对电机10进行夹持, 快门14固定在电机10轴上。通过修整调节垫13, 可以使快门14与镜筒三的C形切口的端面保持平行。快门14的运动由电机10、编码器8进行闭环控制。

快门的开关依靠转动运动来实现, 其产生的机械冲击较小, 因此设计的快门结构如图4所示, 将其按90°角

度间隔分成通光区域和遮光区域。工作时快门14沿同一方向转动, 在照明状态下, 快门14转到通光区域;在曝光状态下快门14转到遮光区域。

为了使快门14的尺寸和转动惯量最小, 将快门组件自下向上安装于镜头组件正下方。

LED17与镜头组件分别安装在散热器上。在装调时除了要求耦合透镜组16与LED芯片17同轴外, 同时由于LED芯片17自身存在的制造误差, 导致其与耦合透镜组16之间的空气间隔需要经过调节才能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 设计了具有差动螺母调节机构的镜头组件。由于快门组件自下向上安装于镜头组件正下方, 因此在调节耦合透镜组16和LED芯片17之间距离的时候应该保证耦合透镜组16只沿光轴直线移动, 而不能转动。

镜头组件由耦合透镜组16、镜筒一、导向螺钉、差动螺母、镜筒二、镜筒三、光纤7、紧定螺钉15及固定螺栓组成。镜筒一、导向螺钉3、差动螺母4、镜筒三、紧定螺钉15组成差动位移调节机构。镜筒二和镜筒三固定在一起组成镜筒, 此镜筒在导向螺钉3的限位下只能沿镜筒一的轴线移动。耦合透镜组16安装在镜筒内。差动螺母4与镜筒三之间的螺纹为M34×0.5, 差动螺母4与镜筒一间的螺纹为M44×0.75。转动差动螺母4一周, 可以使其向左移动0.75mm, 同时差动螺母4带动镜筒三向右移动0.5mm, 所以镜头组件相当于整体向右移动0.75-0.5=0.25mm, 即镜头组件向LED芯片17移动了0.25mm。如果在差动螺母4外表面上等分50格刻度, 相当于每转1格调节量为0.25÷50=0.005mm。在装配时, 先将透镜组镜头组件预装在距离理论位置±0.1mm处, 调节差动螺母机构, 以达到最佳照明效果, 最后将紧定螺钉15拧紧, 保持此位置不变。

3 结语

本文对DMD用紫外光刻光源的光路部分和机械结构部分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使用散热器和导热硅胶解决LED芯片的散热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进行闭环角度控制的转动机械快门, 完成照明和曝光过程的切换;同时采用差动螺母机构, 调节光源达到最佳照明效果。

摘要: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以数字微镜为核心器件的光刻系统中的紫外光刻光源。提出了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散热、快门、位置调节等事项, 并针对性的对光源进行了详细设计。

关键词:紫外光刻光源,散热,快门,位置调节

参考文献

[1]陈庆樟.光栅位移传感器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J].机床与液压, 2008, 36 (8) :216.

[2]严伟, 等.基于DMD的步进式无掩模数字曝光方法及装置[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8 (165) :14-16.

[3]饶玉芬.无掩膜光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 2010.

船舶舱室通风设计与分析 篇10

随着船舶制造及航运业的发展, 从人性化角度出发, 人们越来越重视船上人员的工作及生活条件;从船舶的经济性考虑, 动力设备的工作环境也至关重要。不管是人员还是机器设备的正常工作都需要考虑合理的通风。因此, 在船舶的设计过程中, 通风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全船通风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具体舱室的通风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则和公约的要求, 提供充足的空气量, 为船上人员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1 船舶通风设计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 船舶通风设计思路非常多, 不同设计者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也不尽相同, 同时对不同类型的船舶, 针对船东的不同要求, 其设计理念也存在很大差别。

首先, 应详细分析和总结各规范、规则、公约对船舶通风的要求, 并将其作为设计依据。其次, 应仔细研究有关船舶通风设计的理论。船舶通风设计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 每个参数的选择都要有据可依, 每个设备的布置都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这样才能在保证船舶安全运行的基础上, 提高船舶运行效率, 为船上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船舶通风设计在满足规范、规则及公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还应根据通风设计的相关理论和设计方法, 进一步做通风的计算和分析, 为各种设备选取和布置提供合理的依据, 给各种机器设备提供一个高效的运行环境, 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全船通风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合理的风机和风管尺寸, 合理布置风管位置, 以便满足各舱室的通风要求。

2 通风量的确定

确定通风量时应针对不同的舱室, 按每小时换气次数进行计算:

式中, qv为通风量 (m3/h) ;n为换气次数 (次/h) ;v为通风舱室容积 (m3) 。

一般舱室要求的通风方式和换气次数如表1所示。

3 船舶舱室通风设计

3.1 通风设计要点

3.1.1 卫生间 (浴室和厕所)

采用机械抽风。抽风口应布置在天花板上或靠近天花板的壁上, 进风通常是从相邻房间或走道经门下风栅或壁上开口进入, 有时也可以从空调系统送一定量的空气。

注: (1) MS为机械通风 (包括空调送风) , ME为机械通风, N为自然通风; (2) 一般货舱不包括冷藏货舱及装载指定动物或水果的货舱; (3) ISO07547规定, 客厅、餐厅MS=ME。

抽风应直接通到外界大气, 不能用于再循环。按国际劳工组织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的要求, 还需与其他处所的通风系统分开。风机不应安装在浴室和厕所内, 厕所的抽风系统最好能安装活性炭过滤器。

3.1.2 病室 (医务室)

病室应有机械送风和机械抽风。送风可以用止回风闸隔离来自空调系统的送风, 也可以是单独的系统并应为全新风。

病室及其厕所的抽风应直接单独排至外界大气, 不得用于再循环。抽风量应大于送风量以保持一定的负压。并应设一可调节风量的空气平衡开口通至外界大气, 绝不允许将空气平衡开口装在门上或内走道壁上。

3.1.3 洗衣室、烘衣室和烫衣室

货船上的洗衣室和烘衣室采用机械抽风, 送风可为空调送风也可从走道或外界自然进风。客船上的洗衣室通风系统为低压系统。空气预热到13℃, 送风经顶上风栅或扩散器分配。抽风口布置在有散热及散湿的上方。洗衣室的抽风口设空气过滤器。抽风应直接单独排至外界大气, 不能用于再循环。

滚筒式烘衣机的排风量至少为烘衣室抽风量的20%。如果洗衣室离露天甲板很近, 可直接经自然排风管排至外界大气。

3.1.4 沙龙、餐厅、休息室、放映室、阅览室、迪斯科舞厅

客船上的这类房间采用低压通风系统, 而船员小餐厅和休息室及货船上的这类房间采用高压通风系统, 其送风量与抽风量相同。

3.1.5 厨房及有烹调设备的配餐间

厨房设机械抽风和机械送风, 系统应与其他处所的通风系统分开, 抽风量应大于送风量。送风管和抽风管应安装风闸来平衡风量。炉灶上方应设吸风罩, 吸风罩的风管应安装便于清洁的油脂滤器, 在风管下端设防火风闸。抽风应直接排至外界大气。

3.1.6 蓄电池室

蓄电池室应设有效的通风。进风口位于房间的底部, 吸风口位于房间的顶部, 对角布置, 使新风流经所有的蓄电池组, 避免易爆气体混合物的积聚。

蓄电池室自然通风风管的截面积可按表2查取。

注:IN为蓄电池充电额定电流。

3.1.7 油漆间、灯具间

油漆间和灯具间的通风系统至少应有10次/h的换气次数, 通风系统应是独立的系统, 不能接到其他处所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布置应使比空气重的气体和比空气轻的气体能排掉。

油漆间和灯具间容积较小时, 可采用自然通风。而当容积较大或在这些房间内装有CO2灭火设施时, 应提供机械抽风系统。

3.1.8 CO2站室

CO2站室应有合适的通风, 换气次数为5~10次/h。抽风系统应是独立的系统, 即排风直接排至大气, 不连到其他通风系统。

抽风口的布置应考虑与自然进风口错开, 在房间的顶部和靠近地板处应有抽风口。风管经过起居处所时必须气密。

3.1.9 制冷机室

制冷剂气体比空气重时, 抽风口直接布置在房间地板上面。送风和抽风都不应与起居处所的通风系统连在一起。制冷机室抽风管系应气密, 防止气体渗漏到其他房间。通风换气次数应达30次/h。

3.1.1 0 干粮库

干粮库应保持通风。送风入库应扩散, 以避免空气以过高的速度直接吹到食品上而出现过分干燥。通常从空调系统送风, 自然排风或机械排风。

3.1.1 1 储藏室

航海储存室、餐具储藏室一般用空调, 其他储藏室如干食品和行李储藏室用机械通风。起居处所内一些很小 (面积小于2m2) 的储藏室, 一般利用其门上通风栅透气。

3.2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内外的风压差及温度差来实现的。对一般船舶舱室, 层高较低, 当舱内外温差不大时, 空气的密度相差很小, 一般可以不计。因而船舶自然通风的计算主要是根据风压来进行的。船上的大多数储藏室、乙炔间、焊接间等不设机械通风的舱室以及一些船的货舱采用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常用的通风装置有菌形通风筒、鹅颈式通风筒、带风雨密盖的百叶窗、烟斗式风帽等。通风装置的型式及布置位置不同, 外界风速对某些通风装置形成正压, 而对另一些通风装置形成负压。其风压越大、通风装置及管路阻力越小, 通风效果越好。

各种不同结构的通风装置通风效率和局部阻力系数是不同的, 即一定型式的通风装置有一定的通风效率。

4 结语

总之, 船舶舱室通风是动力装置设计中较为复杂而严谨的一个设计环节, 它不但关系到船上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还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及实用性,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满足船东的要求, 还要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轮机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

[2]本书编委会.船舶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3]费千.船舶辅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5

分析与设计 篇11

【关键词】成绩管理;试卷分析系统;设计;实现

一、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自考过程的成绩管理与试卷分析工作变得更加艰难,在高效率、高要求的标准下,成绩管理与试卷分析系统成为了解决自考教学管理工作难点的重要工具。

二、网络环境下教育考试档案馆信息服务的优势

1.教育考试档案信息存取主动灵活。在网络环境下,考生用户与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考生用户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依赖和两者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服务会逐渐减少。档案管理人员不再是被动地提供服务,而是主动地将档案信息存储、传递给考生用户。考生用户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灵活地采用音频、视频等方式随时随地获取网上特定的教育考试的档案信息,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2.教育考试档案信息管理高效智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给教育考试档案信息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它不仅能够解决档案馆馆藏数量不断膨胀带来的种种困难,还能改变档案馆传统的管理模式,促使档案管理从现今的以档案载体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档案信息管理为主的格局。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可以依托网络技术,借助计算机和各种现代化设备,实行网络化管理。教育考试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实现,使教育考试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这样既能使档案人员从日益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也能够实现教育考试档案的计算机排序、检索、借阅以及登记等智能化管理,教育考试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必将大大提高。3.教育考试档案信息利用方便快捷。网络环境下建立的计算机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将大大提高教育考试档案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

三、考籍档案电子化管理功能

1、日常的管理功能。自学考试考籍管理网络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统计、报表生成、查詢、打印课程合格证书等。因为这些项目转考、转专业、借考、免考、跨专业合并档案等均有论证性功能。致于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主要是统计在籍考生的人数、专业分布情况、考生的自然状况和统计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及自然状况并生成数据信息统计表,为考试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另外,日常管理中的查询功能。主要是对考生“电子档案”的各项信息随时调阅、查询,特别是在各省考办都使用统一的考籍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后,对考籍管理中经常出现的诸如转考、借考及跨地区考试的情况,在办理转籍手续时,只需由转出地向转入地考试部门发送一个E-MAIL即可完成,这便使转籍手续的办理更准确、便捷和及时。

2、毕业生管理功能。检索、生成各专业毕业生名单,经严格审查后打印并制定毕业证书。其主要功能有:(1)无论是按专业管理还是按课程管理,电子档案系统都能对考生所考的全部课程进行自动检索,反映各科成绩情况,同时自动生成某一专业的毕业生名单。(2)制定毕业证书即考生“头像”档案库中提取考生“相片”及考生身份证号码后,采用统一的带有激光防伪标志的正文空白证书底样,毕业证书即制成。(3)积极研发并运用计算机汉字自动识别系统,以对自学考试毕业生的考籍档案进行审查,尤其是在对“电子档案”中考生试卷的汉字笔迹进行有效识别后,能进一步提高自学考试毕业生审定工作的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

3、毕业生信息咨询功能。该功能是指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使自学考试管理部门和人才使用部门对自学考试毕业生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考籍管理中的“电子档案”一经建立,特别是自学考试毕业生档案信息库一经建立,就预示着它将产生重要的使用价值。由于计算机对所存储的每一个信息数据的检索,有着极为完整、准确、快速的功能,所以,它除了可随时为自学考试各管理环节提供所需要的指导性功能外,还可以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大量有关的自学考试毕业生信息,为他们录用自学考试毕业生提供大量的人才资源。这样,就可极大地扩大考籍档案的使用价值。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它作用更加明显。

四、对自学考试电子档案建设的思考

1、自学考试考生档案的数字化、传递网络化、存储海量化、服务自动化、信息共享化的巨大优势激发了自考界建设电子档案的热情。电子档案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巨额资金和高新技术作保证。在目前,自考界许多人都觉得建设数字档案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仅仅是资金不足,其实电子档案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除了存在资金不足的难题外,还有许多难题,其中既有技术因素,也有非技术因素。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逐步解决自学考试档案信息管理工程的数据压缩、数据组织、数据检索、海量信息存储与调配等技术和应用软件中存在的问题。2、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电子档案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考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另一方面是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对于后者它是今后电子档案建设的基础,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就成为电子档案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步骤。因此,从现在起就要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要对本地区各部门目前已经形成的应当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和了解并进行收集归档,还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以保证归档文件的真实、完整和有效。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就很容易使这些电子文件丢失或失真。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不仅为数字化档案建设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档案信息数字化的重复劳动。3、要求系统在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应急措施、数据的异地备份等硬备份管理策略。同时要在网络的基础建设、系统升级、人文策略、系统权限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档案电子数据的真实性、稳定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绩管理与试卷分析系统应用在自考工作中,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帮助自考办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动向,能够更好的对学生信息的进行录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方便地查询到自己的成绩。

参考文献

景观环境色彩分析与设计 篇12

一、景观环境色彩分析

要进行色彩的组合, 首先就要了解景观环境中有哪些色彩。归纳起来, 大约有如下表的种类:

分析景观环境色彩的组成, 它们有如下特点:一是自然色彩种类多而且易变化, 特别是其中植物的色彩, 一年中, 植物的干、叶、花的颜色都在变化, 而且每种植物有其不同的色彩及变化规律;而人工色彩相对稳定, 一般有固定的颜色。二是景观环境的基调色多是生物色彩, 如植物的色彩, 它在景观环境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非生物色彩与人工色彩点缀其间。三是自然色彩虽然易变, 但也有规律可循, 同时,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人工色彩, 达到与自然色彩的协调。

二、景观环境色彩组合原则

色彩属于视觉艺术, 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应以满足视觉需求为原则。视觉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因子;同时, 它也有相对稳定的一面。 视觉需求相对稳定的一面是指人们的色彩观念常受到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 即这种观念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不易变更。色彩心理学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色彩观念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是由于多次欣赏了某些色彩, 神经通路在大脑皮层上日益加深, 便形成了牢固的暂时的神经联系而造成的, 这种审美无惊奇感, 但习惯欣赏的东西是从内心欢迎的, 故而产生愉快的感情。”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强调经学, 忽视科学, 以“中庸”、“中和”作为美的标准, 要求整齐划一的美, 不偏激, 不标新立异, 因此在色彩的选择上势必注重色彩的单纯、和谐及其内涵, 不求色彩、色度的丰富性, 即使有对比也是适可而止。所以, 虽然北方皇家园林也曾为了显示豪华、夸耀权威而饰朱粉金, 但总体来说, 中国古典园林仍以追求高雅、柔和、温润、质朴的色彩美感为目标。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凝聚成的, 时至今日影响仍很广泛。

在景观色彩的组合时, 我们也应注意到视觉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一特点, 以求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顺应时代要求。美国生理学家海巴·比伦从精神物理验证得知:“人能在自然界看到的颜色是有限的, 人对任何事物不断地接受, 就会产生腻的感觉, 使人疲劳乏味, 流行色之所以形成, 表面看有其人为的因素, 而内因是它符合人们生理平衡的需求。”即人们对色彩变化、对比色的需求, 以达到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平衡。景观环境色彩虽然不可能像流行色那样有规律地变化, 但其顺应时代需求的规律不可逆转, 社会发展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 现代色彩审美趋向于简洁、明快、醒目、亮丽, 因此明度较高、色度较低的颜色受到人们的欢迎。

所以, 在考虑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时, 我们应兼顾视觉需求的稳定性和时代性, 即在色彩协调统一的基础上, 做到局部色彩的活跃对比, 既不能呆板单调, 也不能过分刺激。同时, 注意时代审美倾向色彩的运用。

三、景观环境色彩组合方法

景观环境景观色彩组合大致有两种:一是类似色的组合。色轮上九十度以内的色彩相互组合, 这些色彩在明度、纯度上有所变化。如景观环境中树木和草坪, 不同种树木的不同纯度、明度的绿色组合就属于类似色的组合。这种色彩组合较素静、柔和, 但易造成单调感。二是对比色的组合。色轮上相距一百二十度的色彩组合形成对比色的组合。景观环境中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可形成对比色的组合。这种色彩组合给人的感觉鲜明、强烈, 往往可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但也要防止过分强烈, 造成跳跃、不统一感。

一般认为, 类似色的组合由于其调和性, 形成的视觉效果易于被人接受, 但这种色彩组合只能维持一般的适应感, 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 这是由于色彩组合的生动性、吸引力减少的原因。我们的眼睛有不断要求全光谱的视觉生理需求, 有补色关系的两种色彩在眼睛内可以达到安定平衡状态, 这也就是眼睛会产生视觉残像的原因。所以除了类似色的组合, 还应注意对比色的应用。

景观环境中植物的不同绿色度可形成类似色的配合, 植物的色彩与非生物的山石、水体等的色彩也可形成类似色的组合。同时, 植物本身叶色变化、花与叶的色彩又可形成对比色的组合。这些类似色与对比色都是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色彩的运用, 因此使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操纵它们, 只能有目的地加以利用。建筑、小品、铺装、人工照明等这些人为物的色彩我们可以直观地进行设色, 使它们的色彩与其他要素的色彩形成对比色的组合或类似色的组合。因此, 在色彩组合时, 我们常可利用人工物的色彩在景观中形成画龙点睛之笔, 如法国拉·维莱特公园中的“folly” (红色建筑) 就是一例, 耀眼的红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 给人以视觉刺激。总之, 色彩组合协调是我们的目标, 无论采用色彩对比还是色彩和谐, 一般而言, 设计时对二者都应考虑到, 做到“大调和、小对比”。

此外, 在景观环境景观色彩组合时, 还应考虑到:第一, 色彩与地域环境的关系。通常, 在炎热地区, 宜多采用白色、浅淡色、偏蓝偏绿的冷色, 这样给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相反, 在寒冷地区, 宜多用暖色, 如偏红、偏黄等色彩, 或者在中性色系中设局部暖色, 增加温暖感。第二, 设计景观色彩组合时, 应注意色彩数量以少为好, 并应有主调、配调之分。引用画论也许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五彩彰陈, 举一色为主, 而它色附之。”说明色彩组合不能群龙无首, 不能平均分配力量, 应有主次之分, 以免过分刺激或杂乱无章。第三, 利用带有某种色彩倾向的灰色, 如蓝灰、黄灰、米灰等色, 易于与其他色彩组合, 并辅助鲜明色彩, 烘托主题。同时, 城市中流光溢彩, 这种灰色以其安定、幽静、温柔的精神特性能满足人们要求安静、平和的心理, 因此, 可在建筑、小品、铺装等人工物饰色时使用。

四、景观环境中不同区域的色彩设计

景观环境中的功能区划, 大多是依使用对象或用途的不同来划分的, 由于不同的使用对象有不同的视觉需求, 不同的用途也需要不同的色彩来配合, 因此, 各功能区应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如按照使用对象不同, 景观环境中大多分为儿童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和老年人活动区。这些不同的年龄组有不同的审美偏爱。儿童一般好奇心强、色感较单纯, 喜爱一些单纯、鲜艳而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 因此儿童活动区宜使用明度高、纯度也高的红、黄、绿、蓝等色彩组合;此外, 由于儿童好动, 应注意形成暖色调。青少年大多性情强烈, 有朝气, 对色彩偏爱明快与活泼的组合, 因此, 青少年活动区可考虑明度高、中等纯度的暖色的运用, 色彩组合应注意对比色与类似色的组合兼而有之, 并能形成视线焦点。老年人喜静, 好回忆往事, 性情沉稳, 视觉需求中以视觉经验为主, 与流行色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以, 在景观的色彩组合上尤应注意类似色的运用, 以求得和谐的冷色调。但也应考虑暖色的点缀, 以免色彩组合过于平淡。

景观环境中的体育活动区色彩组合应与它的用途相协调。适应其特点, 宜选用活泼、单纯的中性色, 这样不仅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力, 又不失运动场活跃的氛围。虽然不同功能分区有不同的色彩组合要求, 但总体来说整个景观环境的色调应有统一感, 即在整体与各功能分区的关系上、各功能分区与各景点的关系上, 做到“大调和、小对比”。

色彩是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需要关注的要素之一, 在景观视觉效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影响人们的心理, 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探究色彩对人影响的同时, 有必要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实践之中, 然而这却是景观环境设计中常常忽视的地方。

摘要:环境景观设计工作者应从自然色和人工色的分析入手, 将配色美学应用于景观环境设计之中。即发挥景观环境中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的各自特点, 在不同景观环境中进行适宜的配色设计, 创造出景观环境的色彩美。

关键词:景观环境,色彩,类似色,对比色

参考文献

[1]郭廉夫, 张继华.色彩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杜, 1992.

[2]李嘉乐, 张文德.景观环境无俗情[C]∥中国首届风景景观环境美学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南京出版杜, 1994.

上一篇:数据调研下一篇:家长教学内容的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