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教育(共12篇)
中医针灸教育 篇1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笔者从事中医教育工作已有多年, 对中医药文化认同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深刻的体会。
1 中医药学根植于传统文化, 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个性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第一章总则中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知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发生、发展起来的, 融合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参与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 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在基本理论、认知方法、医药实践、医学伦理等诸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征。如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重
层, 并且这种合作也是在不平等、不协调的氛围中进行的。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大学的教育学院和中小学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一方面, 要打破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两种不同教育机构互不相通的教师教育模式, 两者要以教师培养与培训为结合点加强合作。另一方面, 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要深入到中小学实践中, 同时也要为中小学教师走进大学提供机会, 通过讲座等方式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将丰富的实践信息带入大学, 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4.4教师教育改革应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同步进行
中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而且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基地。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式改革。这种改革往往不能触及中小学发展需要, 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学发展中的问题, 也不能调动中小学师生参与、支持的热情。而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 在教师教育改革中, 应深入实地考察中小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使改革措施发挥实效。
视整体、恒动和天人相应的生命观;要求医生“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傍人事”的自然—社会—形神医学模式;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诞生的大医精诚和医者仁术伦理规范;以中和思想认知生命活动, 以中和思想指导临床诊治的思维模式;依赖经验传承、个体感悟的学术思想;以追求实效为目标, 务实与求旧并存的治学理念等。这些与现代医学迥异的文化特征就是中医的内在精神与思想基础。
2 中医药文化认同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
如果一位中医对中医药文化没有深刻理解, 不能在内心认同并归属这个文化体系, 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是学习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前提。
中医人才培养过去以师承学习为主, 自学为辅,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 但因学习时间相对较长而能更深刻地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现代院校培养模式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培养了大量各种层次的中医人才, 但由于种种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既不是职前师范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职进修, 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和成长模式。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的一些成就, 拓宽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视野。在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成功经验的同时, 应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教情、学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谷峥霖, 傅淳.美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 :51-54.
[2]苏智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C]//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田宝军, 王德林.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教师培训模式述评[J].教育纵横谈, 2002 (10) :58-61.
[4]亨利·西斯克.工业管理与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5]张塔娜.我国学者对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11) :70-75.蒉
原因, 中医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很难对等。特别是近年来, 受就业不景气、远期经济收益相对较低、大众认同感不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许多中医师对自己从事的中医事业没有足够信心, 事业感、成就感不强, 对中医的实际疗效无客观正确的认识, 有些人甚至摒弃中医而完全西医化, 严重影响了中医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 使真正的中医人才呈现萎缩的现实。
要改变这一严峻的现实, 就得从中医教育着手, 并且必须从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开始,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3 中医教育中实现中医药文化认同的举措
3.1 开展针对性入学教育, 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
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模式, 确立学习目标和成长目标。我国的基础教育以西方现代教育体制为主, 在这种体制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不能适应中医学习的需要, 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医之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缺乏系统性, 对中医药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 中医院校的入学教育应以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三大核心为主线, 向新生讲述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以及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的特色与优势[1], 使其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除参观医史、校史馆、图书馆外, 可带领学生进入各实验室、附属医院各科室, 了解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和特色, 中药饮片和主要剂型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并可由学生会组织欢迎新生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晚会, 组织观赏专题影视剧, 在开学典礼上诵读医学生誓词和大医精诚等, 让新生近距离地感受中医药文化, 让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3.2 进行课程改革, 加强学生对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医学院校课程及课程文化的主旨内涵应深刻体现医学的精神文化, 并指向医学本质——不仅是作为智力上的科学, 而且是有着深刻而明显人文印记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2]。中医学发轫于中国传统文化, 无论是基本理论、思维方法还是诊疗的行为模式, 无不与传统文化同源。中医药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受易、道、儒、释、文、史、哲等不同文化体系的渗透与滋养, 形成了中医药学文化鲜明的特征。中医院校在开设课程时, 应考虑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强经典学习, 增加中医相关经典课程的课时,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和学术讨论, 并严格考核制度;另一方面, 在公共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课程, 如易经、儒学、古汉语文学、史学等科目。在强化医学经典的基础上, 教师应教会学生以唯物主义史观学习《易经》, 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文、史、哲、逻辑学融合, 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与思考思辨能力[3]。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的同时, 学习传统文化, 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 建立中医药学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医疗行为模式, 具备中医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人。
3.3 改革教学实践, 认识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一样也是实践科学, 学生必须经过长时间严格而规范的实践训练才能适应临床工作。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以《黄帝内经》为其代表著作, 以家庭为其主要的诊疗空间和护理手段, 以师徒授受为其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 集诊断、医疗、司药等于一身, 一医多能的诊疗模式[4], 注重个体体验和经验传承, 注重心法和顿悟, 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特征。开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在具备扎实理论和经典研习的基础上, 在实际临证、解决疑难病证之时, 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因此, 有必要加强实训、见习和实习环节。 (1) 增加时间。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特别是中医内科的实习时间。 (2) 改变方式。重新考察、探讨太医院的教习模式, 阶段学习结束后, 在门诊和病房安排见习, 参师襄诊, 强调案例教学, 加强教学查房, 弘扬与推广策论的撰写[5]。如此, 学生既体验到中医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又能很快适应中医的工作方式, 形成心理定位。 (3) 尝试师承学习模式。让愿意深入学习中医的优秀学生拜师学艺, 传承名师学术思想和经验, 更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中医药文化修养和治学态度, 让中医药文化重塑学生的精神气质。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本质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反映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和精神品格, 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选择性、渗透性和持久性, 而且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甚至可能持续终身,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应突出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特色, 可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校园主体建筑和景观设计尽量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 打造和谐的、与自然统一的校园环境, 以中医名家塑像、中草药花园、中医药文化墙等形式突出学校文化特征。
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 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团体, 举办中医药文化艺术活动, 将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制度化, 定期邀请中医药著名专家和学者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 与学生进行包括学术问题在内的中医药文化交流, 以公寓文化为载体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等。从不同方面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改变自身思维模式和精神面貌, 认知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并认同中医药文化, 为其职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 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人才培养最为严峻。对中医药文化认识不足, 不能从内心认同并归属这个文化体系, 就很难树立职业理想, 更不可能热爱这个职业。只有从中医教育这个源头着手, 在中医院校学生中建立起中医药文化认同感, 提升中医药人才文化素养, 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谭欣.不可忽视中医文化入学教育[N].中国中医药报, 2012-06-07.
[2]刘向莉.论医学院校课程文化的内涵及重塑[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4) :40-42.
[3]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 2007, 48 (1) :18-19.
[4]王莹莹, 杨金生.传承文化, 创新医术[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4) :68-69.
[5]王永炎, 张华敏, 王燕平.回归学术本位培育中医创新人才[J].中医杂志, 2011, 52 (24) :2071-2074.
中医针灸教育 篇2
中医院校 研究生教育 素质培养
人类跨入21世纪之后,世界将是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要求我们培养的中医药人才必须具有高素质,并富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中医院校的研究生今后将是各级医疗机构、教学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使命,因此,对中医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1 自学及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训练
研究生在掌握应有知识的同时,还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课程和课题论文外,还应通过广泛阅读中医期刊、古今医籍、科技消息,以及聆听专业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获取有益的信息,了解最新医学发展动向,尽快提高自己的医学实践能力。
一般而言,自学能力包括3个方面: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即独立阅读医学专著,上网检索、查阅文献资料,以技能训练为中介,提高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效果的最优化[1]。②筛选知识的能力。当今医学信息浩如烟海,全世界每年约有200多万篇医学论文发表在2.2万多种生物医学杂志上[2]。所以,这就要具有浓缩、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③吸取知识的能力。即消化、吸收、储存信息的能力,把未知变为已知,变“知其然”为“知其所以然”。培养自学的习惯,接受他人及名老中医的经验,增长才干和发展创造力,有了自学能力,才能在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海洋中自由地捕捉信息和涉猎知识,探索医学的奥秘。
1.2 综合能力训练
观察、判断能力是指细致地感知事物,辨别相似现象和发现新异现象,并将此观察结果或资料信息经过综合处理,作出科学判断的能力;分析是人们在思维中把某件事物分割成几个组份或区分一个物件的个别特性;而综合则是把各种事物或现象的个别部分或个别特征在思维中联合或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中医院校的研究生应该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学位课程的内容、阅读过的文献资料、实践中观察到的各种医学现象以及课题研究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鉴别、推理、提炼,从中得出新的认识、规律和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归纳出中医诊疗技术的新方案。总之,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未来的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3 创新能力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在高度完美的科学想象活动中,对原来的或目前的印象、认识、概念、学说或结论等发生怀疑,经重新联想和一系列探索研究,产生新异的认识,建立新的观念或学说的能力。没有大胆的求异思维,没有对以往理论、方法的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有新的创造性突破。中医院校的研究生在学习中,要提倡凡事多思、敢于求异,尤其对于古医籍的研究和学习,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敢于提出质疑和创新,既尊重科学,又不被传统观念和现成知识所束缚,对权威不迷信,对未知的领域有强烈的探索愿望,对一切习以为常的现象和问题,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钻研和探索。总之,发展创造性思维,对当代中医院校研究生学习中外医学知识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建立创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教学思路
2.1 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
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除了在学校内完成半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外,其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都是在医院内完成的。因此,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指导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工作基础,是制定培养计划的关键。一般而言,可先让研究生在临床工作3个月左右,熟悉临床工作后发掘兴趣点、查阅文献,看能否找到新的课题研究点。在这一阶段,导师不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发表评论和看法;同时,可以通过临床工作了解每个研究生的特点,为下一步课题的选择奠定基础。对于有一定科研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积极鼓励其大胆创新、探索新领域、申报新课题,不必局限于导师的研究方向。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对科室的科研方向制定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对于临床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研究生,考虑其实验室工作基础较弱,建议选择应用基础类的研究项目或者纯粹临床研究,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工作乐趣,也为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3]。
2.2 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及产业结构升级,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其创新精神和潜能。创新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从事科学研究并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之一。具备高创造力是现代人尤其是研究生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将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3 积极探索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中医药已经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认可,充分发挥中医药对外教育的优势,以适应中医药更广泛走向世界的需要,就要求加快培养一批既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能够从事中医药对外合作的高层次、外向型人才。基于此,我们要在专业外语班的师资培训、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注重积累丰富的经验,以创新精神,大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丹琳,毛定安,王秀英.七年制医学生文献检索现状的调查和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1):67-68.
[2] 王 健.谈在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必要性[J].中医教育,20xx,25(3):36-38.
“新中医”出路:教育与革新 篇3
“……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鲁迅进N市的K学堂(南京矿务学堂),是1898年的事,这时已经有《化学卫生论》这样的教材。他随便地写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这句话,说明“中医”最晚在1922年已经是一个常用词了。“中医”这个词的诞生,是汉语的一种应激反应,它是被动的,一度也被知识精英认为是“落后”的,但不管如何,这个词的创造,某种程度上保存了中国传统医学。
从斗争到边缘
如今,中医西医已经和谐相处,大型的医院大都设有中医科。在医院坐诊的中医,身穿白大褂,带着听诊器,偶尔也会看病人的各种检查单,这是他们的前辈们所不能想象的。很少有人会想起,历史上中医与西医曾经有激烈的矛盾,而不是现在偶尔泛起的网络论证。
1912年9月20日,秋季的北京是个晴天。民国才刚刚开始,前清遗老们过着体面闲适的退隐生活。他们喝酒、看戏,和以往一样。其中,前清翰林院侍讲恽毓鼎选择的是行医、卖字,不失雅淡。这天,恽毓鼎来到了西灯市口,这里的医学研究会全体会员正静静等着他的到来。三时,恽毓鼎登台演讲,题目是“中国古圣贤之医学,实能兼西学之长”。恽毓鼎自信地表示,中国医学不但六经气化之说详细分明,确有依据,而且生理解剖、实验化学,医经中都有详细的功用说明。“吾辈如能以西人研究科学、心理学、算学之心思眼光,研究《内》《难》、长沙《千金书》,必能契古圣人之心源,发前人所未发,中国医学将有大放光明之一日。”据恽毓鼎本人的回忆,他的演讲博得了热烈的掌声,让人感到中医复兴也许指日可待。
时隔不到一年,恽毓鼎发现自己的乐观越来越如浮萍般找不到根基了。到了1913年的夏天,他已深感中医地位岌岌可危,开始声泪俱下地控诉政府庇护西医的“罪恶”了。这样,6月12日的日记中,他痛心疾首地写道:“教育、内务两部,务扬西医而抑中医,甘心为白人孝子顺孙。一班恶魔降生世界,造劫杀人,天心毋乃太忍呼?”写完,他热泪满眶。
庆幸的是,1917年恽毓鼎就去世了,如果他再活10年,他将更加伤心。此后的10年,中医西医的争论愈演愈烈,鲁迅指责西医为骗子,其实不过是精英的流行口号而已。某种程度上说,恽毓鼎是敏锐的,他感觉到西医正在得到政府的扶植,这是毫无疑问的。西医由于其在防疫方面的优势,和政府的公共卫生事业紧密结合。孙中山本人是学西方医学出身,蒋介石也很欣赏西医,在要求进步的精英那里,西医是西方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医则属于应该被“革命”的古代糟粕。
1929年,这种争吵终于发展为一场要求“废止”中医的运动。家庭诊所的一体化构造,师徒单线的私密性传授,主要凭经验的治疗模式和草药配置程序,在中国社会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如今看来,处处阻碍着西医向中国乡村渗透进发的步伐。当时的局面是,在大城市,西医已经成为人们看病的主要选择,而在广大农村,乡村的中医们仍日夜地忙碌着。
1929年,西医余岩提出的“废止中医案”把中西医从思想到行动的交锋直接推向了前台,变成了一场有关中医生死的决斗。这次“废止中医案”事件虽然发生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但最终却改变了中医在整个传统医疗体系中的位置。西医获得了“政治正确性”,而中医则处于守势,并最终被边缘化。
以当时中国的政治格局,国民政府并没有全国推广现代卫生事业的能力和机会,但是,中医被边缘化,却在人们的观念中实实在在地发生着,甚至在解放区,中医也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49年初,华北平山县回舍镇来了一个政府派遣的防疫医疗队,回舍镇是一个有八百多户人家的大镇,一共有七位本地医生,里面有两名西医,只在小医务所里当过看护和司药,而五名中医也大都只在药店里当过学徒,能背诵一些汤头歌诀。可以说,这是中国广大农村医疗水平的真实写照。
一进镇,防疫队长刘芳龄就提出和镇上的医生一起诊病。一般的中医都表示出了兴趣,只有一位读书较多的老中医不大感兴趣,开座谈会常打瞌睡。还有一位西医说:“西医那一套我还不知道?也不过是阿司匹林、皮纳米洞?”这时,正好一位本村的西医正害肺炎,他们都判断不出什么病,看到病人脸色发青,鼻翼翕动,都觉得是没法救了。刘队长就给他们讲解说这是肺炎,用盘尼西林治疗后,很快就会好的。于是大家都要求刘队长讲解肺炎的诊断方法,在讲这个诊断法的时候,那位平时打瞌睡的老先生也掏出本子来做笔记了。
这个场景有十足的隐喻意义。请记住,这个故事中的刘队长,是“队长”,不排除他受过更多的西医培训,但此时他的身份是行政性的,代表着政府推广现代卫生(防疫)的力量,他的手段当然是西医的,但是最终他征服了乡村的全部医生,尤其是那位老中医,因为老中医可以说代表的是基层的中医传统。刘队长依靠的是肺炎的标准治疗流程,用的是全球统一的治疗方式(盘尼西林),这正是“西医等于现代”的意思。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公信力而不是医术本身,这种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在农村取得了广泛的信任,从此播下了“现代医学的种子”,可以想见,那位当地的老先生,此后的生意想必会越来越惨淡。
到了1956年,中国政府开始认识到,传统医学(中医)仍然是有价值的,这一年,政府成立了四所中医学院,中医从边缘进入到了“保护”的阶段。但是在观念中一旦被边缘,要复兴就很难了。
nlc202309030602
教育:从秘传到中医学院
裘笑梅(1910~2001),浙江杭州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治疗及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专擅妇科,著有《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编》等。她是中国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1980年就已被评为主任中医师。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教育现代化的里程。
裘笑梅18岁从杭州弘道女子中学高中部毕业后,择拜杭州智果寺名僧医清华为师,开始学习中医。在决定是否收她为徒的时候,老师考问三个月前要她研读的四本医书的内容,分别是《医学新悟》(1732年)《频湖脉学》(李时珍著,1564年)《药性总赋》(15世纪)《汤头歌诀》(1694年),这四本流传在15至 18世纪的医书是明清时期的医学入门读本。从书名也可以看出,这些书中有很多顺口溜式的口诀,方便背诵,裘笑梅才能够用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记一个大概。裘笑梅通过了测验,随后她在老师门下学习了5年。那期间,她白天抄写药方和担任助手,晚上则研读老师指定的医书,这种学习方式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相结合的,有时候也带有秘传的性质。23岁时,她终于继承其师成为一名坐堂医师。和西医相比,中医的师承更为重要,师傅只有在对弟子极度信任的情况下,才会倾囊相授,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很多著名老中医,都只会把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上世纪30年代,差不多和湘雅医院成为国立医院的同时,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尝试推行了中医的标准化。1935年,经部、省、市三级考核,裘笑梅以名列榜首的成绩通过考试,成为杭州第一位领有中医证书及开业执照的女中医师。1949年后,裘老响应政府号召,1951年,与史沛棠、叶熙春等老医师一同应聘进入杭州市中医门诊部,并且在1956年进入刚建成的浙江省中医院。她临床上钻研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自创新方四十余个,对“母儿ABO血型不合”“染色体错位”“不孕症”等妇科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治疗,被人称为“华夏奇指,人间观音”。
很明显,血型和染色体,都属于现代医学的概念。裘笑梅没有抗拒这些西方科学,而且还能熟练学习,并能提出一些创新疗法。1956年,也就是裘笑梅进入杭州中医院的这一年,国家成立了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分别设在广州、上海、成都和北京,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进入了“211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这些高等院校的建立,目的就是大量培养中医药人才,打破过去那种秘传的传承方式,中医人才得以进入批量生产。但是,这些学校就其吸引力而言,仍然不如协和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这些以讲授“西医”为主的医学院,这些医学院有着复杂而完备的教育、分科体系,而中医学院,则更像是一个新生事物。最困难的,似乎仍然是标准化问题。
一直到了2015年,作为一种探索,成都中医药大学才正式启动了中医类专业大学生“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像考英语四六级那样,将中医经典知识分三、四、六级进行考核,考试内容则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始,在毕业前要通过六级才能拿到相应的学分,顺利毕业。”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飞说,实行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只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正式开展“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可以期待,未来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来考量中医学院的学子。
可以说,直到如今,中医教育的现代化都仍在继续之中。医学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学问,在大量看中医的病人仍然偏信独门药方的情况下,“批量生产”的中医医师,要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有很长的路要走。
种“痘”得“痘”:天花的启示
天花传入中国的年代,一般推测为公元4至5世纪之间。天花在汉族人口之间,从一种外来的、影响所有人的病毒,经过七八百年的时间,渐渐演化为主要威胁儿童生命的病毒,到了明清时代,这个演化过程已经稳定下来,汉族成人多在幼童时期就出过痘,因此成人很少有感染天花而死亡的。
人类对这个自古以来即严重威胁生命的传染病的对抗,到了18世纪末期(1796)琴纳所发展的牛痘接种法普及化以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一些西方的疾病及医学史家来说,牛痘接种法是20世纪西方医学大发展之前,唯一一种真正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的医学发明。然而,虽然人痘和牛痘接种法对预防天花有效,但是基本上18、19世纪的医学专家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等到牛痘法施行了二百多年的1947年,人类才能透过电子显微镜首次目睹天花病毒的面貌,才完全揭开这个古老之谜。
中国人率先发明了人痘接种的办法。清朝时,人们普遍相信宋真宗时峨眉山神人传授种痘法的传说,而《湖州府志》记载明崇祯时代的胡璞是人痘种法的创始人。不管怎样,人痘法在明朝的隆庆、万历之间就已经开始在长江下游一代实施了。我们可以从明末以来的文集中,找到种人痘的蛛丝马迹。明末江西名医喻昌在他所著的《寓意草》中,提到一个叫顾惕明的人,他的两个孩子种痘后因调理不妥而夭折。到了清朝,人们更积极地种痘来抵抗天花,尤其是康熙时期。满人对种痘的重视,当然主要是基于他们本身不适应天花病毒,因此康熙独排众议,请民间痘医为皇室来种痘,无形中提高了种痘的医学地位。
中国人的种痘法在1700年时已经由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介绍给当时西方科学界的领导性机构——伦敦皇家学会,但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应。而早在17世纪下半期的土耳其,已有专门为人种痘的老妇,这个技术很有可能来自中国。1716年一个在康斯坦丁居住过的意大利人写了一份有关人痘接种法的报告,并在皇家学会宣读,但是医学界的反应仍是冷漠中带着怀疑。要到英国驻土耳其大使之妻蒙塔古在1717至1718年大力为这项技术宣传后,种痘才慢慢地在欧洲普及,并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人痘法传入欧洲的初期,不但医学界对它的有效性感到怀疑,而且在宗教方面,人工种痘又有蓄意“反抗上帝旨意”之嫌,就像中国人曾经认为的天花是“天生天杀”之事一样。18世纪初,人痘法传入西欧,但是要到半个世纪后,全部的西欧国家才先后承认这项技术。因此,有学者认为,1796年琴纳成功地发展牛痘法,不仅在生物学意义上而且在社会学意义上,都是中国人痘法的延续和发展,而不是一种革新,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正好已经接受了种痘本身,对牛痘也就不再排斥了。
牛痘法在欧洲成功实施之后不到10年,在1805年3、4月间就由商人经澳门传入广州,最早的推动者为广东人邱禧与郑崇谦。很快,热心的人就成立了“牛痘局”来进行推广,牛痘术很快经广州传递到全中国。和人痘技术在欧洲的情况类似,牛痘最初首先被精英阶层接受,然后很快地普及到一般民众。由于中国人已经普遍接受了种痘的观念,牛痘的传播并不存在观念的障碍,人们更多考量的是它是否更便宜、安全。
人痘(从中国到欧洲)和牛痘(从欧洲到中国)的“旅行”,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医学的革新是不分国界的,但是,一项新技术的传播,往往会遭遇到观念的抵制。中国人能够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种痘这样的技术,说明中国传统医学是有生命力的,我们不需要拒绝西方的新观念、新技术。有人认为,中医的现代化,要抛弃西医的观念和方法,这是彻底的井底之见。
本文参考《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
中医针灸教育 篇4
1 中医药院校中医医德教育现状分析
医德作为中医医术的一部分, 不仅代表医生的道德水准, 也是衡量其专业水平的重要依据。但医德教育在中医药院校未得到足够重视, 中医医德教育更鲜有涉及。
1.1 医德教育学时偏少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1 年5—8 月对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5 所中医院校医德教育的调查表明, 医德教育课时为18~36 课时, 没有专门的中医医德课程[1], 继续教育阶段也没有医德教育要求。
1.2 医德实践教育匮乏
长期以来, 医德教育重规范、轻情感, 重灌输、轻训练, 忽视道德选择和价值澄清能力培养, 忽视德育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 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医德教育内容往往是预设的、静态的、抽象的, 多是以条条框框的知识逻辑体系呈现出来, 抽离于其所产生的丰富的、有意义的经验背景[2]。学生只是被动听课、考试, 没有在医学实践中体会、理解, 随着课程的结束, 医德教育也就结束了。
1.3 教育理念缺乏针对性, 教育内容缺乏专门性
被调查的5 所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均使用现代医学伦理学教材, 没有中医医德专门教材。74.7%的学生认为所在院校医德教育没有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医学伦理学》教材第一章是“医学的道德传统”, 也仅在第一节讲解中国医学的道德传统[3]。从笔者查阅的几本医学伦理学教材来看, 涉及我国传统医德的内容都比较少, 大多是介绍我国传统医德的概念、发展和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优秀医德传统等,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4 医德教育手段与考核方法有待完善
医德教育手段单一、落后。河南中医药大学的调查显示, 学生对医德教育模式的满意度:29.2%的学生不满意, 60.5%的学生认为“一般, 可以接受”[3]。
医德教育考核方法一般为课堂考试, 学生把重点背下来就行了, 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查, 学生对医德与其职业生涯关系的认识还停留在课本、考试层面。
2 德术并重是中医的本质
医德是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医学品德和应遵守的医学道德规范。中医医德就是在中医这种独特的医学模式背景下, 医务人员所应持有的观念、态度、行为准则和规范[3]。
中医“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医学的科学价值与道德价值应相统一, 即医德高尚与医术高超是不可分割的。崇高的医德存在于对疾病的精心诊治之中, 对医学活动的科学评价本身就包含着道德评价, 对医学活动的道德评价也包含着科学评价, 而且对医德的认知先于医术, 即“先知儒理, 然后知医理”。故加强中医医德教育是深入掌握中医医术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升中医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 中西医结合开展中医药院校中医医德教育
3.1 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开展中医医德教育
古代医学技术的传授基本上以“师带徒”形式完成, 医生之间的经济利益并不存在密切联系, 同行竞争也不明显, 所以不需要制定医生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准则, 而是强调医生对自己的约束, 即“慎独”。中医传统医德规范与医术的传授杂糅在一起。《黄帝内经》中关于医德的论述是蕴藏在医术当中的, 所以德术无法明确分离, 追求医术的精湛必然有医德的精进, 所以医德多体现为医者自律, 医德规范的内容散见于医学经典的各个章节, 不够系统, 也不够独立[4]。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局限性, 使中医教育由“师带徒”转变为院校教育, 医生主要通过在校集中学习培养。医德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教育形式演变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独立课堂讲授、社会实践、考试等, 中医医德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被赋予新的内涵。
3.2 西方国家医德教育的启示
英美等国医学教育界非常注重医德教育, 认为医德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 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一种终身追求。美国医学院医德教育强调职业风格和从医行为, 即培养有教养的医生, 认为医学生不仅应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 还应接受广泛的包括医德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5]。以美国哈佛医学院为例, 其在医德教育实施方面的经验可为我们借鉴。
3.2.1 贯穿始终的医德教育 (1) 在校期间的医德教育。哈佛医学院设立医德教研室, 专门进行医德课程研究, 相关课程一直持续到学习结束, 如医患关系课程从第二学年开始一直贯穿4个学年。
(2) 医德继续教育机制。完成在校基础医学教育后, 大部分毕业生将到医疗机构完成毕业教育, 继续接受专门的医学教育, 并延续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
3.2.2 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医德教育课程美国医学院医德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 都十分注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医德教育课程包括医学伦理以及反映有历史渊源和重大意义的行为、同生物伦理学原则相一致的行为、基于当代社会规范和法律的行为、社区实践等。
学校医德教育只是美国医德教育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医德教育是在校外完成的。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促使学生参加校内外教学实践。为达到教学目的, 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包括学术研讨、课外阅读、论文写作甚至参与教学等。
3.2.3 医学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哈佛医学院医德教育每门课均有3~7 名教师参加, 教师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有些教师不仅是医德教育专家而且是医学专家, 他们均在不同学科领域有所成就。由于教师本身就是临床医生, 所以其授课能够针对临床实际问题, 有的放矢,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教师专业背景开设部分由自然和行为科学部门联合负责的医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由科学—社会跨学科合作项目支持与赞助。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完成跨学科项目, 既锻炼了科研能力, 又促进了医德及人文素养的提高[6]。
3.2.4 教育评价及奖励机制美国医德教育评价机制是把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起来。就评价方式而言, 除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外, 还有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
为奖励那些对医学道德发展做出贡献的学生, 提高医德教育的权威性, 美国医学院把医学生道德素养与奖学金评选挂钩, 于1998 年由美国医院协会成立了亨利·比车从医道德奖学金。美国医学院学会还设立了医学人文教育奖, 奖励在医学教育中关心学生的导师, 在临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生以及讲授伦理学、移情作用和为之提供服务的人[7]。
3.3 讨论
德术并重是中医的本质。由于传统中医医德产生的文化背景与今天的社会环境不同, 中医医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除西方医德教育与我国传统医德教育理念的共通之处, 如强调实践性、贯穿始终的医德教育、医学与人文并重外, 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应体现在中医医德中。因此, 对现代医德教育的研究与借鉴也成为中医医德教育在现代医学教育环境下发展的一部分[8]。
结合我国中医院校实际情况, 中医医德教育可以尝试现代医学教育模式, 将医德教育贯穿入学、实习以及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医医德教育的开展不应局限于课堂, 还应增加相应的实践环节。医德教育的方式应该多样化, 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师生互动、讨论等形式, 提高学生参与度。尝试由医学专家讲授中医医德课程, 建立适合中医医德的评价及奖励机制。
在现代医学背景下, 一方面要研究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医医德教育的理论根源, 提出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具体措施, 全面系统地开展医学生医德教育。
4 结语
借鉴西方医德教育经验, 发展中医医德教育, 赋予传统医德以新生命, 使其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并在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缓解医患关系、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及传承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韦妍.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2.
[2]刘兴来, 吴秀玲, 王坤.古代中医医德思想对现代医德教育的意义[J].生物技术世界, 2012, 54 (5) :122-123.
[3]侯艳.基于中医院校中国传统医德教育现状构建连续性大医德教育模式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4]周晓菲.中医医德伦理思想根源及其内涵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5]王昕, 黄蕾蕾.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 2014, 30 (1) :84-88.
[6]贺加, Diane Heestand.美国医学院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现状及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2 (6) :39-41.
[7]滕黎.英美两国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5) :2381-2385.
中医教育论文 篇5
关键词:学徒制教育模式;中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文字记载以来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并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应用。但是,目前由于医学模式、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应用型人才显得十分匮乏,人才培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1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1.1中医特色不显著从目前高等学府的中医课程设置来看,发现涉及到中医经典著作的课程较少,其课程学时也有相应的缩减;从教师的教学内容来看,对经典著作的教学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致使学生理解不够,临床实践能力差,中医特色不显著。
1.2临床实践教学缺乏临床实践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
能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实施,发现理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巩固理论知识。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之一,从其形成开始,学习的途径就已经是跟从医家进行实践操作,积累临床经验。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各医学院校虽然也提倡加大实践教学学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实训室相应的设备不完善,尤其是实践模拟设备不足,缺少对应的病种,学生往往在实训课上走马观花,课后对设备的利用率低,达不到实训的真正目的。二是教学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对临床教学环节不够重视,临床教师的精力主要在医疗工作上,加之中医专业学生大量扩招,使得医疗教学资源满足不了所有的学生;再者,实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处于盲目的状态,无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实习时间,更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中来,大部分时间用于病例的书写及对化验单的粘贴。这些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大大下降,学生毕业后不会看病,培养的中医人才质量呈现下坡的趋势。
1.3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低下
从医学生的特点来看,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分析其原因:首先,学生对获取医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新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较薄弱[1];其次,由于中医诊断疾病往往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临床思维,过于重视既往临床病案,知识更新不及时,难以与时俱进,导致学生往往看重知识的继承,而缺乏其创新;再者,由于目前主要的临床实践形式采用“大组实习”、“一对多”的方式,学生失去了对实践的正确认识及投入的主动性,加之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学生踏上考研之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忽略了对中医的创新。
2中医人才培养应用学徒制教育模式的优势
中医作为一种医学职业教育,在其人才培养中,也不例外,单凭靠学校的基础教育那是远远体现不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其中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需要后人去传承、总结及发展,因此,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亦有其特殊性,从古至今,纵观历代中医医家的成才之路发现,培育中医人才、促进中医的发展,最有效的教育模式仍是学徒教育。学徒制是由经历丰富的教师担任师傅的角色,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进行一定时间的共同工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学到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素养,并具备独立思考、操作的能力[2]。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其疗效是判断中医学科学的关键所在,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底线,也是中医药能够发展的根本所在[3]。通过学徒制的形式,学生跟从老师(师傅)学习,不仅领悟到其临床诊疗思维,而且学生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学习中医临床技能。该教育模式通过手把手指导学生难易不等的中医临床技能,如各种推拿手法、针刺各种补泻手法等,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中医技能,也加强了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和做融为一体。此外,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而且也能使学生领悟到如何进行医患交流,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更近距离的接触患者,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病人的痛苦,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3新生代中医人才培养中学徒制的实施方式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医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其关键是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的能力[4]。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使其能在各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但是在中医人才培养中不能机械地强调学徒制的传统形式。中医学专业需要利用本身的优势,把学徒制教育形式充分有效地融入到人才的培养中,高效地培养出应用型医学人才。
3.1校内学徒制与校外学徒制相结合
医学实践教学往往由学校实践和医院实践两部分组成,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校内学徒制与校外学徒制交叉结合”的教学方式。校内学徒制由学校的专业教师担任师傅,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相关的中医技能培养;而校外学徒制则由医院的临床医生任师傅,在医院实践基地进行临床实践。两种方式交叉结合,不仅可以弥补临床带教老师的不足,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都有教师的指导、考核,确保学生准确全方面的掌握中医实践技能,也满足了中医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规范要求。
3.2现实学徒制与虚拟学徒制相结合
现实学徒制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有实际的操作环境和具体的患者;而虚拟学徒制是指除了有教师的指导之外,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设备模拟实训的条件进行实践操作。当今由于计算机网络、传感、光电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研发了不少仪器设备能够模拟多种病种,各种中医技能手法,如推拿手法,由特定的传感装置接收,并传入计算机系统,形成人机环境,实现技能的规范操作。虚拟技术所营造的实践环境能给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培养学生实践需要的技能,提升今后进入临床的心理素质,虽说不是真实的医疗场所,却胜似医疗环境。虚拟学徒制不仅可以缓解有限的实践场所,而且能够替代师傅部分的职责,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3“师-生”学徒制与“生-生”学徒制相结合
传统的学徒制是教师带学生手把手教,一对一学,即“师-生”学徒制,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临床教师,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医院无疑是个大问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用伯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习技能快,技能水平高的优秀学生,并给他们足够的训练量,使其迅速成长为“小教师”,参与到培养学生的队伍中来,形成学生带学生的学徒方式,即“生-生”学徒制。这种学徒制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一些技术要领,也可以让教师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解决其它的难点问题,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学生教学生,被教者在情感上容易接受,从而能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实践技能。同时学生之间还能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式学习。
4实施学徒制需注意的问题
学徒制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一是实施学徒制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并不是所有的带教老师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全部传授给学生,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有所保留,而且它还受许多因素制约,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执意地摒弃学徒制,当然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愿意担任这份工作,愿意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在实施学徒制时尽可能挑选有多年临床经验且资深的教师担任师傅,被选中的每位教师不仅要全过程地传授中医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等方面加以正确地引导,使之成为一名全面的合格的医生。二是学徒制的性质决定了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担任师傅,而目前临床上的教师远远少于医学生的数量,若仍然采取传统的一对一学徒模式,恐怕从数量上远远不够。因此,可将传统的一对一学徒模式改革为多对多的学徒模式,该模式可以克服一对一学徒模式传授知识面小、周期相对较长的缺点,同时还可以加强医院内部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样一来,形成一个学生可以拥有多个老师,一个老师也可以教多个学生的局面,扩大了知识的范围。
总之,学徒制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正因为该制度在医疗实践中实行“传、帮、带”,在中医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徒制度之所以具有此般生命力,不仅因为社会经济的需求,也因为它本身是一种适应于人的发展要求和学习需求的教育模式[5]。学徒制重视实践经验的传授,能够化解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当代医学生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困境,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中医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志强,林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xx,20(3):63-64.
[2]肖玮玮,陈建成.重拾师徒制,促进人才培养[J].商业文化,20xx,12:177-178.
[3]李艳红,毕立雄,张顺贞.对现代中医教育模式的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xx,33(3):60-61.
[4]谢雪姣,卓海燕,熊辉,等.大众化教育视野下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xx,P(34):143-144,147).
[5]欧阳斐.师徒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6(12):38-40
★ 大学生道德缺失教育案例
★ 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论文
★ 研讨中职院校美术教育论文
★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方式研讨论文
★ 教育的缺失与诗歌的边缘化倾向(网友来稿)
★ 几何纹样革新方式研讨论文
★ 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研讨论文
★ 数字化城市管理完善路径研讨论文
★ 电力系统变电所故障处理研讨相关论文
中医教育应当避免西医的思维误区 篇6
【关键词】西医;中医;思维误区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71-02
中医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医学,有着灵活思辨的思维方法,多样的治疗途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有成效的治疗效果,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传统中医思维所体现的整体性、人性化、回归自然等理念,仍然符合人类医疗卫生的要求。可是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西医的强烈冲击,中医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很多人误解甚至怀疑中医,更有甚者有人竟然以"不科学"为由提出取消中医。如今的社会,西医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人们到医院自然而然会找西医。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用西医的观点、思维方式去衡量中医。就是在中医院校,西医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广大师生,在研究中医问题时应用西医的思路,严重干扰了他们的中医思维,进而使他们对中医传统理论产生困惑和误解。
其实,只要认真加以研究,就不难发现,西医存在明显的思维误区,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那么,西医有哪些思维误区呢?
误区之一:迷信科学。
在当今这个时代,科学早已深入人心,简直就是真理化身,甚至出现了对科学的迷信。西医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以极快的速度汲取高科技的成果,充实到医疗领域。单从设备上说,从早期的听诊器发展到现在的CT、B超、核磁共振等等。这么多先进的仪器,上面还有看不懂的洋文符号,检测出的化验单令人眼花缭乱,让病人打心底里就不得不服。正是由于西医从高科技发展中,源源不断获得新的手段与工具,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有人深深地陷于对科学权威的迷信,简直就认为没有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科学医治不好的病。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医生动不动就给病人开化验单,让仪器来明察秋毫。先进的诊疗设备使临床医生看病变得简单轻松了,甚至免去了自身临床技能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这使得医生看病实际上成了机器看病。长此以往,人们不禁要问,离开了医疗设备,医生还会不会看病?这就助长了西医的惰性思维,还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即便出了医疗事故,还可以拿出检测数据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华丽的外表下,西医的发展其实就是科技的发展,其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它的理论水平还停留在一百年前。况且科学又不分中西,西医能用,传统医学一样可以用。凭什么说中医不科学?中医一样可以与时俱进。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疗效与现代化没有必然的关系。现在的医院设备先进,化验手段科学,却有许多疾病根本不知道病因。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已经很不舒服,可是在医院查来查去,各种费用花去了一大笔,结果是没病。有的人癌症被查出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那么在此之前怎么检查不出来?即便有的病治好了,却常常引来别的病。问题这么多,可是很多人对铁一般的事实视而不见,蛮不讲理地指责传统医学"不科学"。比如有人以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的证据为理由,就说针灸是"伪科学",这种霸道的行为,不只是无知而且恰恰是不科学的。且不说针灸在过去上千年的时间里有无数的临床经验,就是现在依然具有令人叹服的疗效,而且治疗速度绝不是西医能比得了的,穴位选准了立马就能见到效果。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经络现在找不到,不代表将来找不到,更不代表不存在。现在的所谓高科技其实是很不完美的,西医当然也是不完美的,完全没有必要迷信,也许若干年后人们看今天的所谓科学简直太原始了。
误区之二:把人不当人。
西医的思维定势是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尋找致病的根源,已经忘掉了人是有血有肉、有灵魂需要关怀的生命个体。在西医看来,人只是一些细胞、分子、原子的堆砌物,是病菌的承载体,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把人物化是错误的,医学无论怎样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人,只有以人为本的医学才有前途。
1.西医临床实际上把人当成了机器,医生则成了修理工。西医的发展曾经深受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早先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将机械论引入生物界,他将动物看作具有各种生理功能的自然机器,甚至提出人体本身也是一种"尘世间的机器"。后来的法国人拉美特利也持有相似的机械论观点,他写了一部著作,书名就叫《人是机器》,宣称"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甚至认为人与动物并无太大的差别,人只不过比动物"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发条"而已。这种把人理解为一部复杂机器的思路在西医临床简直随处可见,认为人体器官像机器零件一样,可以拆卸和更换。肝不好,换掉;扁桃体发炎,切除;肾坏了,移植……用简单的修理机器原理和办法治疗人的疾病,哪个零件有问题就换哪个零件,仅仅注重局部病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像胆发炎了或者结石,医生会建议病人做微创切除手术,认为这样效果好,可以预防再次复发。但是胆囊毕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不是可有可无的,切除后引起的消化不良、胆总管结石、结肠癌等后遗症更加严重也更为棘手,可怜的病人还得让他们处理善后,真是一日找西医,终身离不开医院。西医根本不考虑生命的整体性以及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虽然一定范围内能解决问题,但常常治标不治本,甚至带来顾此失彼的严重后果。
2.某种意义上,西医竟然把尸体当成了活人。作为西医的基础之一的解剖学,就是通过对各种尸体结构的研究,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大量精确的数据和资料,然后用来对照活人,简直就把尸体当成活人进行研究。现代先进的精密仪器和检查手段,使临床医生可以洞察人体的微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医生征服疾病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但解剖哪怕分析到了基因甚至原子的水平,还是认识不到生命的全部,没有多大的生命意义。医学要面对的毕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死人,更不是死的动物。尸体已经没有思维没有情感,心跳停止血液凝固,所有生命迹象完全消失,与活着的人有天壤之别。所以,解剖得来的数据,尽管看起来很完善很科学,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实的真相,决不是全部。
3.实验室里的动物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当成了人。我们使用的西药都是在实验室中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然后应用于临床,实验的对象主要是小白鼠,还有青蛙、兔子等等。表面上看,这样做非常严谨,非常科学。但仔细推敲,令人疑窦丛生,这样做不是把小白鼠等动物当做人看了吗?谁都知道动物和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动物的生理结构和人体不一样,动物的心理与人的七情六欲不一样,动物在实验室中跟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应该肯定动物实验是必要的,但不能由此推定实验得来的数据当然适用于人类。就算临床应用成功,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异,未必所有人都适用;还要考虑到动物寿命只有短短几年,谁能保证当前适用的药物在若干年后不会遗祸人间?如果一味相信动物实验的结果,那么造出来的药物实际上就是兽药。
在中医的视野里,所有人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体是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的有机整体。中医的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是真正把人当人看待的,实践证明,中医的整体论是一种先进的医学理念,值得西医借鉴。中医教育要秉承自身的优良传统,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努力避免西医的思维误区。
误区之三:对抗治疗。
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的思路差别很大。中医注重调节人体的内在生理动能为主,而西医坚持先找到疾病的原因然后将其直接消灭的思路。西医主要是针对外在的致病源进行治疗,这种指导思路明显狭隘,而且方法单一。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抗性,二是直接性。
1.在西医看来,治疗应当以疾病为中心和出发点,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直接消灭病菌或病毒来促使疾病治愈。于是对抗性疗法成为当前西医最常用的医疗方式,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确实效果显著,但另一方面由于对人体危害极大而屡遭诟病。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抗生素一直被认为是对付细菌的最佳武器之一,自发现以来一直是人类抗击病原微生物最强有力的化学药物,它的应用使许多疾病化险为夷。但不管抗生素的杀伤力是多么强大,治疗效果是多么立竿见影,细菌是不会坐以待毙的,因为生命总会寻找出路。一旦抗生素无法一举歼灭病菌时,通过基因突变、基因交换等方式,渐渐产生耐药细菌。抗生素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类将再次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由于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变异速度,于是一边医生加大用药剂量,另一边研究者忙着开发新药。一场抗生素和细菌耐药性的赛跑正在进行中。
对抗性疗法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滥用药物。我国已成为抗生素使用大国,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过46%。对患者来说,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既浪费了高额的药费,又起不到治疗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显示,全球病死者有1/3 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说白了,这些死者就是被西医连人带病一起消灭的,对抗性疗法真是后患无穷。
2. 西医在对付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时,往往只能采用直接对抗和杀灭的方法,这和中医也是大不相同。直接的方法简单快捷,但未必合适。比如两个点之间的直线只有一条,而曲线有无数条,这无数条的曲线总有适合我们要求的吧?《道德经》里早就提醒我们:"曲则全"。以治疗癌症为例,中医不会以杀灭癌细胞为目的,主要治疗思路就是通过改变癌细胞的生存环境,提高免疫力,使之无法发挥作用。中医的思路是间接的,符合自然规律。而西医对付癌症那一招人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就是直接杀灭,使用最多的就是化疗。但是化疗常"是非不明、"敌我不分",在杀伤癌症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细胞,破坏了病人的健康。西医治疗癌症的效果常常并不理想,甚至还加速了病人的死亡,更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惧。病人有时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精神崩溃。这种直接疗法能够让人在短期内很快见到效果,所以很受一些急功近利者的推崇。这种疗法最大的问题是快速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诱发其他的疾病。一病未了,一病又起,反正是离不开医院了。
3.西医思维方式最大的缺陷是一味强调外在的强力干预,而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其实只要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了,即便有病源存在,人也不会得病。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已经拥有了天然的自愈能力。人体拥有一个与生俱来、自主发挥作用的自愈系统,这个系统功能强大,完全可以维持肌体的健康。可以说真正的医生是我们自己,并非医生有多么高明,最终是人体自身战胜了疾病。医生的职责是尽可能利用、激发、调动人体的这种能力,而不是横加干涉。中医的扶正疗法恰恰符合这种精神,就是用药物或其他疗法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当然,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需要挽救生命的时候,中医西医做法相似,都采取直接干预的措施。西医就是对抗性治疗,效果显著,但不考虑后果;中医则提出祛邪的观点,辨证治疗,就是使用药物或其他疗法驱除病邪,同时还要考虑扶持正气,避免产生新的疾患。与西医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思路相比,中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做法,不管是在理论思维层面,还是在临床实践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中医针灸教育 篇7
1 中医药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 到处都有中医药文化的反映。在上古时期, 雷公医学问答、黄帝与岐伯等有关医学的传说就已经出现, 并且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创作了《内经》一书, 从而为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之, 中医药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本源具有一致性, 所以, 我国文化表现出儒医合一的独特之处, 许多文人都以“不作良相救国, 就作良医救民”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既反映出当时中医在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也表明中医药文化和政治文化具有互通之处。例如, 汉时的张仲景既是长沙的太守, 也是治病救人的中医, 而且他所编著的《伤寒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更是被人们称为千古医圣;汉代的华佗, 在年轻的时候就被举为孝廉, 后被征召到部队当中做官, 但是他拒绝就职, 而把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医学研究上, 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 被认为是中医史上的一代大家。唐代的孙思邈, 也曾多次拒绝隋唐两朝对自己的征召, 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医药事业, 并被世人称为药王。此外, 还有晋代的皇甫谧、元代的朱丹溪、明代的李时珍等著名中医药大家[2]。
中医药的相关内容在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中也都有相应的体现。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关于扁鹊对其弟子子豹与子阳指导药熨、针灸等治疗虢太子厥的相关历史记载, 由此可以看出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对医学的教育。同时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 也有大量描写中医药文化的篇幅。由此可知, 曹雪芹对我国的中医理论具有极高的造诣, 其中关于疾病的相关描述十分专业。同时, 古代的诗歌创作也有很多体现, 从《诗经》、《楚辞》开始, 我国历代的诗歌创作中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中医药的内容。例如, 在唐、宋两代, 有大约百首诗歌是单纯为吟咏医药而作的, 其内容广泛、形象生动、无所不包, 独具情趣。而且《诗经》中关于药物的记录超过了20种, 记录中的这些药物到现在依旧是中药中十分常见的。孔平仲在《常父寄半夏》一诗中, 对诸子年幼无知, 看到半夏之后争而食之, 并引起轻度中毒的现象进行了描写。诗人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调向人们说明半夏是有毒的, 只有经过处理以后才可以食用的医学小常识。南宋词人辛弃疾也写了《定风波》, 其中嵌入了14位中药名, 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例如“山路风来草木香, 雨余凉意到胡床”一句中就嵌入了“木香”和“禹余粮”两种中药的名称, 情景交融, 令人叹为观止[3]。
综上可知, 中医药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我国中医学得以发展与传承的一个重要基石。从“笼中捉鸡、秀才学医”和“秀才学郎中、如同拾根葱”等相关谚语也可得知, 那些具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人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相关内容, 可以在中医方面取得更突出的成就。
2 我国中医药文化所面临的危机
虽然我国中医药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是在中医药的相关教学中却经常被忽略, 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忽视, 极大地影响到中医杰出工作者的培养。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 我国大学生当中, 只有大约7%的人知道《内经》, 而可以对这些经典名著进行诵读的人更是寥寥可数, 即使一些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也无法对四大经典进行通读。更令人悲哀的则是, 最能体现我国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学史与医古文两门课程现在已经成为医学专业中最冷门的, 在有的学校甚至已经被取消了。许多中医学学生只是在人云亦云地应付着各种考试。
另外, 由于长时间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大力冲击, 现在西医的一些科研标准已经成为衡量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准;而且在社会上还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 例如“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等论调[4]。许多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当前的中医危机, 而其实际上是文化的危机。因此, 中医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用中医药的相关文化来武装自己, 提高自身, 只有这样中医才有可能突破当前的困境。
3 加强中医药文化相关教育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相关教育对于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为中医学理论提供发展的基础, 有利于中医学学生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理解。
我国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历史典故等内容,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需要[5]。
此外, 借助于文化可以更好地向民众宣传中医的必要性,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并接受中医, 减少对于中医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张宗明, 申宁.加强中医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医学与社会, 2010, 23 (8) :97-98.
[2]黄学武, 高海利.在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5) :1272-1273.
[3]黄爱明, 马维平, 陈文, 等.中医文化在中医专业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5) :146-147.
[4]张宗明, 文庠.医文结合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传承创新人才——访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吴勉华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3 (3) :129-136.
中医高职教育方法探讨 篇8
1 中医高职教育与中医经典教育的关系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深厚, 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促进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医经典著作是我国的传承文化, 是中国文化的经过岁月的沉积而留下的经典。因此, 切实加强中医经典教育, 积极探讨以中医经典教育建设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极具现实意义。
2 现行中医高职教育经典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 中医人才的培养问题很多, 虽然中医药人员数量在增加, 但从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 中医药教育质量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原因与对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不够有关。近年来, 有学者以改变知识陈旧、内容重复、学科界线不清的弊端为因由, 提出取消经典著作的独立课程地位的观点, 这一观点忽视了中医学发展的自身规律。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是中医学生命力之所在, 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其源于经典而且是长期稳定不变的。也有学者提出经典医著的教材应该用现代语言表述经典医著中基本内容[1], 而将原文附其后供学生进一步钻研, 否则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笔者不否认用现代语言准确、完整地阐明医著的原意, 吸收现代研究的成果来充实教材的内容, 以更好地体现经典医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临床实践的指导有重要意义, 但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对其原文原汁原味的学习。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架构, 有别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经典的学习, 把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 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是形成中医理念、建立中医思维的必备环节。
3 中医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 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设置为中医学经典必修课程, 简称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 有着很强的理论性, 它们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 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是中医理论的基石, 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3.1 学习经典医著, 是帮助学生打牢中医理论功底的需要
《内经》标志中医的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 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 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学习经典医著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然要求, 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中医治学的根柢就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 经典可以示人以规矩准绳。清代医家徐灵胎认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 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 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中医要遵循中医自身理论体系发展的轨迹, 来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的内涵, 所以中医经典医著对于中医学生来说理所当然应该努力学习并切实掌握。
3.2 学习经典医著, 是提高学生临床辨治能力的需要
与现代中医教材的只言其常, 不言其变的机械性体例不同,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有着各自的辨证理论体系, 如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 贯穿于始终的是整体观和恒动观, 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辨证论治的规律。不仅理法方药一线贯通, 示人规矩, 而且有常有变, 常变结合, 从多层次、多角度上去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规律。与临床实际中的表里同病, 虚实并见, 寒热错杂, 阴阳混淆, 合病、并病, 以及误治、失治后的转变等纷繁复杂情况相符, 充分地体现了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灵活变通的辨证论治精髓, 弥补了目前统编教材的不足, 锻炼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4 经典教育方法
(1) 中医“四大经典”要作为广大中医学生的必修课, 学生不仅要弄懂经文含义, 还要会背诵一些重要的经文。 (2) 院校应成立中医读经会, 让广大中医学生对中医经典的阅读成为日常的功课。 (3) 学习经典必须强化“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一直是教育界人士批判的对象, 认为“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一味地放弃“死记硬背”的做法, 正是当今中医教学的一大失误。“死记硬背”更是中医经典学习最基本的方式。经典医著成书己久, 文字古奥难懂, 语义有丰富性模糊性等特点, 常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象。而现代学生在古文字方面的修养远不及古人, 因而对经典医著的理解存在不小的难度, 而且中医经典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几乎无必然的联系, 因此必须死记。关于经典学习的层次, 《内经》概括为“诵、解、别、明、彰”等五个字。诵为朗诵, 朗朗上口;解为解析, 细细品味;别为辨别, 不可烂从;明者, 识作者之意, 文章次序, 轻重粗细;彰者得其旨而融汇贯通, 举一反三, 验于天下。学习“死记硬背”, 不是否认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理解了当然有助于记忆。当然单纯以经解经, 以解释清原文内容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是远远不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教学则可采用病案讨论、床边教学等方式, 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领悟原著的精髓。在教学手段上也可充分吸收现代科技的方法, 如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刺激,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切都可加深记忆,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死记硬背”。
5 展 望
对中医经典的重视, 就是对中医理论的真正重视。只有让中医学生的教育建立在一个高起点上, 才有希望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才能使中医理论得到真正的创新。
参考文献
中医针灸教育 篇9
一、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中医院校的大部分专业在归类上归属理科范畴, 这于无形中在原本与人文科学紧密相关的中医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划分了明确的鸿沟, 不仅破坏了中医学科内部的知识结构, 而且误导师生忽略了对人文素质的重视。学生对传统中医专业缺乏感情, 学习难度增加, 加之中医目前较西医的相对弱势地位, 中医学生易专业思想波动, 产生“轻中重西”的想法, 严重影响了专业学习的质量, 削弱了专业学习的后劲, 在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长期以来, 中医教育并未真正落实中医自身对人文素质培养要求, 而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 忽视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人文素质提高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课和“第二课堂”。有关调查表明,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 远低于发达国家医学教学中人文课程所占总学时的比例 (如美、德20%, 英、日10%-15%) 。同时人文学科的任课教师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普遍在医学和人文科学交叉结合上存在不足, 教学过程中脱离中医实际, 缺乏中医人文专业特色, 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有些蕴藏着深厚的中医学术思想和理论的课程却被作为选修课, 中医学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作用未被发掘和利用, 学生文化底蕴不足, 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传统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涵着十分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髓。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 集医学、数学、农学、相学、天文之大成, 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其理论一方面来自对自然环境、健康和疾病的固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另一方面继承并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深刻指出:“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以此来阐释自然界变化, 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理病理机制及防病治病的原理, 成为中医哲学思想总纲。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吸收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新成果的过程。
中医认为“医乃仁术”, 对医学生的医德修养素有很高的要求, 以培养“大医精诚”为目标。历代中医大家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这既是中医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双重学科特性的要求, 也说明了学科间是相互融通的。没有深厚的人文积淀, 就不可能成为名医大家;没有人文作支撑, 就没有中医的蓬勃发展。中医学自身的人文属性决定了人文教育在中医教育中占基础性地位。
因而, 中医院校应根据现代教育学科融合和交叉的趋势, 在短期内无法大量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实际情况下, 加强在专业课程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完善中医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三、加强中医专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 切实转变观念, 明确知识结构调整目标
切实转变观念,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观, 共同树立在中医专业课程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理念, 使广大师生明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责任, 并使之深入人心。确立中医专业学科的人文属性定位, 改变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使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医学生中产生积极作用和明显效益。
(二) 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氛围
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融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举办人文讲座、名著导读、名画名曲欣赏、演讲、辩论赛、文艺汇演等,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文化修养, 为在专业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 注重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须依靠教师去实施, 中医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和学术造诣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专业教师自身要树立终生学习,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观念, 并积极与人文学科教师交流研究。
(四) 改进教学方法,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
在专业课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将人文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欣然接受。在各科中医课程中, 展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与独特疗效,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鼓励学生勇挑振兴中医的重担, 同时唤醒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如在中基等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中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 包括抽象思维和辨证思维等, 在《内经》讲授中加入文、史、哲方面知识, 让学生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 语言韵律的美感。在开展方式上, 可采取多媒体、讨论辩论、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 集社会功能、学术功能、审美功能于一体,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热点, 疏导思想困惑, 学好专业同时拓展学术视野, 夯实学术基础。在专业理论和实践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使学生耳闻目染, 思辩不断, 真正使人文内化为自身的人文修养。
摘要:加强在中医专业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医专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的人文素质, 改进教学方法是加强在中医专业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加强,中医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海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途径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
[2]傅进军.中医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
[3]李雁.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及比较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4]陈全功.黄帝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5.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与思考 篇10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育,现状,思考
中医属于我国传统医学, 发展中医不仅意味着医学技术能够得到传承, 而且也意味着能够促使我国医疗文化得到大力发扬。而中医护理在不断发展且弘扬其特色时, 也要注意将发展时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予以不断清除。只有消除短板, 跨越瓶颈, 中医护理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此就需要中医护理教育者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而在中医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将对此做出相关思考。
1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
1. 1 教师队伍基础知识欠缺
目前在我国中医护理教学中, 教师队伍主要由西医护士组成, 这就导致教师队伍欠缺中医基础知识, 同时对于辨证施护的了解较少。除此之外, 中医护理与推拿、针灸等学科存在内容重叠与交叉现象, 教学目标较为模糊, 这对于发扬与创新中医护理教学有较大阻碍。
1. 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诸多卫校中中医护理课多数是由中医、西医护理专业课以及中医基础课构成, 内容简单, 结构缺乏紧凑性与严谨性。例如, 在中医护理教学中会涉及到如何对诸多疾病开展诊断与辨证治疗, 但是却没有系统与规范性地阐述如何进行辨证施护。有些卫校也会教授传统中医疗法, 例如拔罐、推拿或者针灸等, 但是由于教授内容过于简略, 课时过少, 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掌握, 同时也无法在临床实践中灵活使用中医护理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1. 3 实践机会少
当前多数卫校在开展中医护理教学时普遍开设了实践课, 但是受到学校规模、资金的限制, 实验设备少、落后, 形成了以老师示范为主的实践课教学模式。且即使让学生自己操作, 也仅有少数学生有这样的机会, 课下就只能凭借记忆和书本内容来回顾操作流程, 这样势必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操作技能。
1. 4 教学手段落后且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卫校主要采取的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落后教学模式, 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 一味地灌输书本知识, 学生机械地听, 致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及创造性都被忽略。陶莹、姜安丽等学者认为, 学生其实对于中医护理有较大兴趣, 但是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与落后, 因此难以获得启发。此外, 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时, 主要采用笔试方式, 多为记忆性内容, 难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2 推进中医护理教育的思考
2. 1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师资总体水平
在选择带教老师时应该着重考虑其中医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护理操作技巧是否熟练以及是否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与责任心, 若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则不予以任用。同时, 构建中医基础理论的培训体系, 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沈翠珍等学者认为, 每一位在职护士都要接受100个学时的与中医护理知识有关的培训, 以促使带教者的综合能力获得显著提升。此外, 在评价中医护理教学质量时, 要采用双向或者多向评价法, 即学生与教师之间互评、教师之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内容为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度, 学生评价教师时则主要着重点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等。
2. 2 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
中医护理有其独特性, 兼具操作性与实践性, 因此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想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人才, 就需要使其多加实践, 平时多接触临床护理活动。同时, 还要强化对学生辨证施护能力的培养, 勤练习针灸、推拿等手法, 以提升操作水平及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2. 3 优化与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设置中医护理的课程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人为本, 结合市场实际需求, 结合中西医, 既强调整体, 又凸显中医特色, 可通过以下途径: 1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依循整体护理理念, 着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护理技能及理论知识, 强化对人文护理的学习; 2结合市场需求,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扩大就业市场, 强调中西医结合; 3促使中西医护理理念的快速融合, 同时还要保证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的融合、护理程序与辨证施护的融合、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的融合; 4优化中医护理的教材内容, 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对于每一个步骤的目的、所需物品、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操作流程、评分细则等均要编写完整, 促使学生的中医操作水平更加规范与系统, 在学习时也有条不紊, 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
2. 4 凸显中医特色, 并予以充分发扬
当前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护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时融入中医护理, 吸取西医的精华以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长, 提高临床效果, 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此外, 还可以应用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指导人们的健康生活、饮食调控, 拓宽中医的应用领域, 实现中西医护理的持续、和谐发展。
2. 5 优化教学方法与科学评价
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为主, 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方法, 使其多样化, 营造一个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如分析病例采用案例教学法; 生活中突发疾病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只有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变换教学方法, 课堂氛围才能够生动有趣, 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得到提升。此外, 考核要重视学生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同时还要测试其认知、学习、发现以及创造能力。可采用小组讨论、操作考核或者教师提问等方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中医护理教学存在诸多弊端, 本文通过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措施: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师资总体水平; 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 优化与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凸显中医特色, 并予以充分发扬; 优化教学方法与科学评价。希望通过上述措施能够为中医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帮助, 以更好地推动中医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汕珊, 张全英, 梁丽梅.依托传统医学优势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涉外护理人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 28 (11) :1486-1488.
[2]陈世钰.中医护理教育改革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 (10) :2589.
[3]陈祖琨, 夏丽荣, 张琳, 毕怀梅.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 (06) :56-59.
[4]陈四英.中医护理临床实习带教现状与对策[J].当代护士 (专科版) .2008, (11) :94-95.
[5]康美清.高职《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6) :88-89.
高等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探索 篇11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高等中医院校与国外高等医学院校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通识教育也逐渐取代之前的专业教育,为了解通识教育在各高等中医院校的实施状况,笔者特选取高等中医院校——河南中医学院进行探索。本文旨在了解通识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的实施现状,以便找出高等中医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中的问题,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 课程设置
课 题:本文系2014年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创新学习项目(CXXM[2014]22)、2014年河南中医学院科研苗圃工程项目(MP2014-106)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 赵明阳、李雪文、邓坤、王盈盈、李少寒。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方针中已显出通识教育的雏形。即:高等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通识教育在河南中医学院的目标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被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它与专业教育相区别,强调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教育,注重培养情操优美、见识通达、知识博雅的高素质学生。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还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
河南中医学院将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阐述为:传承优秀的中医传统文化,培养具有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切实明确判断的能力、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的各类中医药人才。
二、通识教育在河南中医学院的现状
1.显性课程中的通识教育
河南中医学院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持续推进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创新学习评价方法,加强实验课建设,自主设计实验课程,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在培育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通识教育的发展。
(1)课程设置情况。河南中医学院根据学校所属学科特点,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其中必修课指该专业必须修读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各类课程学分数所占的比例为:必修课70%,限定选修课约20%,任意选修课约10%。
(2)教学模式与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沟通、协作等能力,河南中医学院积极引入PBL教学理念与方法。学校积极实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改革,如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团队训练式教学、双语教学等。
(3)学习评价方法。河南中医学院在年终测评中实施专家评卷,在传统的卷宗式评价基础上加以创新,来引导教师命题方向和思路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对自己的规划和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设想。
(4)实验课程自主设计。河南中医学院在自主设计实验课程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导师队伍的建设,开展相关的主题讲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实验,使学生在“做”中准确把握科学的本质,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养成科学的人文素养。
2.隐性课程中的通识教育
积极健康的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河南中医学院重视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这一隐性平台,来推进通识教育的建设。
(1)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基地”。人文学科建设的扶持,药物植物园、标本图书馆的建设,中医药文化研究团队的建立,文化浓郁、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的构建等。
(2)实施“德育递进计划”。学校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服务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做好人生和职业生涯的规划。
(3)丰富学期、暑期实践。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送医下乡活动,并建立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利用这些实践课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社会联系。
(4)组织校内文化活动。各类学生组织(学生会、艺术团等)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条件。
3.成立通识教育研究中心
通识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河南中医学院为使通识教育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于2014年7月21日成立了由校长担任主任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并确立了中心章程。通识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河南中医学院的通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构建了科学的通识教育发展体系。
三、通识教育在河南中医学院的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
多数人认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是为了辅助专业的医学教育课程,忽视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有所提高的重要作用。
2.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高等中医院校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以科研成果为主,使得教师重研究而轻教学。由于通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短期内很难见成效,导致教师的积极性减弱。
3.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目前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一把抓”的现象,选修课程中关于概念性、常识性的课程较多,综合、贯通学科的课程较少,不同专业的总体课程设置规划也不合理。
四、通识教育在河南中医学院的发展对策
1.利用新媒体宣传通识教育
以讲座、微信平台、校园官方微博等形式向学生介绍通识教育的相关知识及与通识教育易混淆的专业教育。同时,也应要求学生在立足于传统文化、高等中医院校特色的基础上,去认识通识教育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改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
教师本身要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还要对某专业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能力的培训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是尤为关键的。学校在鼓励一流教师担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讲师的同时,还应提供到国内外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机会,实施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进行通识教育的研究。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推进通识教育的改革。
3.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1)学校应建立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跨学科综合课程模式,除人文教育之外,还要将科学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现代大学教育的全体,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在思想精髓方面的融合。
(2)在我们专业化过强的高等中医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还要不断拓宽校外实践教学交流平台,逐步建立和开展校际间的通识教育研究联盟,以达到在交流活动中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完善的目的。
(3)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训中接触实际,获得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实际知识,掌握实际的工作和专业技能,使通识教育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五、小结
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通识教育虽是高等中医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是高等中医院校教育的全部,我们只有使两者相辅相成、携手并进,才能实现我国高等中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向东,郭晶磊,王雨秾,文小平,陈德兴.方剂学PBL教学体会[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6).
[2]蔡映.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3]黄爱文.论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3).
[4]乐毅.首尔国立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5).
加强中医教育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篇12
1 临床用药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的崛起, 生活节奏的加快, 为满足人们简便、快捷治疗的要求, 中成药应运而生, 并在治疗疾病过程中, 发挥了中药的作用。但由于逐利机制, 中成药越来越多, 品种层出不穷, 临床使用较混乱[1]。尤其是目前临床医师比中医师开的中成药还要多, 但临床医师却很难完全正确地使用中成药。举例来说, 比如咳嗽, 《黄帝内经》认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咳嗽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如:风寒、风热、寒湿、脾虚、肾虚、肝火、肺虚等, 治疗咳嗽也是根据不同的个人, 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 开具不同的方剂。但是, 目前临床上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有很多种, 如清肺化痰颗粒、百部止咳糖浆、密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口服液、苏黄止咳颗粒、玄麦柑桔颗粒等等, 临床医师则很难分辨到底患者咳嗽应该用哪种中成药, 一般都是靠“经验”开药, 或者干脆多开几种, 同时吃, 反正吃不坏, 治不好也没关系, 大家都治不好。殊不知, 咳嗽用药在中医来讲, 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如果用药错误, 可能会加重症状, 或者变生其他的病变, 比如哮喘。如果患者的咳嗽是由于风寒所致, 此时再用寒凉药物的话 (目前市面上大多是寒凉止咳药) , 很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哮喘, 久治不愈[2]。
2 加强中医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对临床医师的中医教育非常必要, 医学生是未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后备力量, 他们绝大数将会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 将是药物治疗的决定者, 也是宣传和实行合理用药的主要技术力量;他们对合理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其次, 选择的医学生基本系统接受完了高等医学教育, 具有一定的医学和药学知识理论基础, 较普通大众理解和掌握干预内容能力强, 预期干预较好;再次, 医学生与从业医师比较, 临床经验较少, 没有自己用药习惯影响, 且无其他因素干扰, 较易接受干预, 是较好的干预对象;加强对医学生这一群体的合理用药意识和行为的宣教干预, 对提高医学生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知识水平与能力, 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3]。
3 措施
3.1 提高对中医药学的认识
首先要提高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认识,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 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世界各国都逐渐认识到中医的重要性, 并且都在研究中医。但在我国, 很多临床医学生却认为中医是伪科学, 瞧不起中医, 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人要求废除中医, 这是很不对的。当年胡适就是废除中医的领军人物, 他得了重病, 在西医判死刑的情况下, 请中医医治, 最后病治好了, 胡适说“中医很糊涂, 不科学, 但是能治病”。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 思考的角度不同。中医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个人得病, 从人的角度出发, 因此采有所谓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正气不足;而西医思考的是这个人得的是什么病, 从病的角度出发, 因此才有所谓的什么炎性反应、病毒、细菌等等。二者都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痛苦, 只不过殊途同归而已[4]。
3.2 加强中医课堂教育
目前临床医学生的中医课堂教育的课时是非常少的, 五年本科教育, 只有六十几个学时, 还没明白什么是中医, 课程结束了, 比较负责的、讲的好的中医教师可能让学生多明白一点, 但也只是一点而已, 有很多医学生甚至不能听课,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毕业后即使在临床, 也很少使用中医知识, 另一方面很多医学生面临的是考研、找工作, 哪里有时间来学什么中医。因此, 建议增加医学生的中医课程, 且在大学一入学就开课, 加强中医的初始教育。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教授给医学生多开中医学讲座, 提供较典型的临床病例, 尤其是一些临床医师请中医会诊的成功病例, 拓宽医学生的临床思路, 也可以为其将来临床的合理用药起到一定的作用。医学生只有提高中医学的知识, 提高合理运用中成药的水平, 才能在临床上更好地运用中成药为广大患者服务。
关键词:中医教育,合理用药,医学生
参考文献
[1] 徐小军.促进医学生合理用药处方行为宣教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 蔡帆, 张建华.从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方面探讨如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5, (4) :122-125, 146.
[3] 张增国.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史的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中医针灸教育】推荐阅读:
中医针灸推拿培训05-08
中医辨证配合针灸治疗07-07
中医针灸英文自荐信09-14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10-10
综合内科中医针灸半年工作总结09-13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07-26
中医能治失眠吗 针灸治失眠06-21
中医院针灸科2012年工作计划10-26
上高县中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十二五发展规划06-29
对中医教育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