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共12篇)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篇1
2003年我国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实行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河南新乡是全国最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试点的城市, 本文以新乡为例, 对“新农合”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新农合”工作取得的成效
1、减轻了农民负担, 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筹资标准越来越高。2003~2005年为每人每年30元 (个人缴纳5元, 政府补贴25元) , 2005~2007年提高到每人每年50元 (个人缴纳10元, 政府补贴40元) , 2008年又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 (个人缴纳20元, 政府补贴80元) 。二是报销比例越来越高。2003年乡镇一级的报销比例仅有40%, 现在已达70%~80%, 封顶线由原来的一万元也提高到三万元。三是得到补助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参合人数的不断增多, 每年享受医疗补助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从开始之初到2007年底, 新乡共有832.661万人享受到新农合补助, 补助金额44, 738.11万元;2007年新乡人均补偿费用723.73元, 人均高出全省25.6%。而且80%的病人在乡、县两级就诊, 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一般病不出乡, 大病不出县”的预期目标, 农民在得到实惠的同时, 也享受了方便。
2、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实施新农合以后, 新乡通过实行报销比例“下高上低” (即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55%, 县级报销40%, 市及市以上报销30%) 和报销起付线“下低上高” (即在乡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报销起付线为80元, 县级医疗机构为400元, 市级医疗机构为800元, 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为1, 500元) , 这两项措施, 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参合农民看病就医的需要, 控制了医药费用, 而且较好地引导了农民就近就医,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促进了乡村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新农合”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偏低,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首先, 从筹资标准来讲, 新乡从2008年开始才刚刚提高到100元, 这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相比, 还有很大的距离。其次, 从补偿标准来讲, 农民在各级医院看病的补偿比大概是这样一种状况:乡级54%, 县级36.8%, 县以上为23.3%。不管在哪里看病, 也不管得的是什么病, 也不管看病花了多少钱, 通过“新农合”最终获得的补偿最多也只有3万元。由于补偿比例偏低, 一些农民在花钱数额有限的情况下情愿放弃“新农合”补偿, 而在得了大病、重病之后仍然会陷入贫困。
2、报销比例的设置不够科学。
按常规来讲, 医院的级别越高, 收费标准就越高;越是到大医院看病, 花得医药费也就越多;花得钱越多, 农民就越是需要帮助。对农民来说, 如果不是得了大病、迫不得已, 一般是不会到大医院看病的。一旦到市级以上的大医院看病, 肯定都是一些比较严重、比较难治、县乡医院治不了的大病、重病。然而, 现在设计的报销起付线标准和报销比例标准却是, 越往上起付标准越高、报销比例越低。这种制度设计只是照顾了县乡医院的利益, 却忽略了农民的利益。这和我们设计、推行“新农合”制度的初衷多少有点偏离, 不利于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3、某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自由。
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住院看病报销的起伏线标准“下低上高”和报销比例“下高上低”的做法使得一些农民, 不管县乡医院是否具备医治某些疾病的条件, 但为了多获得一点补偿, 即使自己内心不大情愿, 仍会选择留在县乡医院住院治疗;二是到县级以上医院住院看病, 必须在三天以内到县乡农合办履行一定手续, 不管情况多么紧急, 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 否则不予报销;三是一些地方要求危重病人必须在县乡医院住院3天以上才能转院治疗;四是一些普通的县乡医院为了自身利益, 不顾国家法律和病人安危, 把一些应当入住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医治的病人留在自己医院。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自由。
4、某些环节落实不到位, 运转不顺畅。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监管部门力量有限, 工作难度较大。由于人手少、经费紧张, 好多本来应该由自己承担的监管工作, 监管办不得不分摊下移到各医疗部门的服务窗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服务者与监管者的职责与身份, 从而降低了监管的力度与质量。 (2) 保险公司作为承办机构在有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监管部门和医疗部门反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电脑软件落后, 不能真正实现网络审核自动化, 难以适应“新农合”正常业务开展的需要;无法完成对一些资料的统计工作, 影响公示;经常掉线, 直接影响了直报工作。二是用于县乡医院服务窗口的报销周转金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 县乡两级医院为方便农民报销都设有专门的服务窗口, 报销所需资金由保险公司事先支付一定数量的周转金。而保险公司支付的周转金根本不够用, 无奈之下只能由医院垫付。长期这样, 医院感到难以承受。三是县乡医院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配置问题。按照责任划分, 县乡医院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应当由保险公司配备并承担有关费用。现在这一切却都落在了医院身上。尽管保险公司对这些工作人员每人每月给予200元的补助, 但远远不能弥补医院方面的损失。
三、完善“新农合”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为外出务工农民参合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让每一个农民都能真正享受“新农合”。
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参合问题,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常年筹资机制, 方便农民参合, 为外出务工人员参合提供便利;二是建立异地定点医院, 为外出务工人员看病就医提供方便。让他们不管在哪儿都能享受到“新农合”的好处。
2、提高标准, 完善政策。
(1) 提高筹资标准, 由目前的每人每年100元, 逐渐提高到200元, 甚至更多; (2) 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标准。现在大病住院动辄就是几万元、十几万元, 甚至几十万元, 最多三万元的补偿标准相对那些重大疾病病人巨额的医药费来讲实在是微不足道。只有不断提高补偿标准, 农民才有希望从疾病与贫困的窘境当中解脱出来; (3) 实行二次救助。具体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现有“新农合”补偿办法的基础上, 对一些重大疾病, 根据病种再确定一个补偿比例进行再补偿;二是把新农合和社会保险结合起来, 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 由保险公司再进行商业保险补偿。
3、改革完善政府财政对保险公司的付费方法, 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具体来讲,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改变目前根据新农合基金规模按比例付费的办法, 在认真核算保险公司承办“新农合”业务实际成本的基础上, 经过协商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相对固定的数目, 然后每年根据业务量变化和成本变化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这样做, 既可以保证保险公司的利益, 使他们有利可赚, 也能够为政府省钱, 让政府不多花冤枉钱; (2) 改变所有经费一次付清的付费方法, 实行两次付费法。也就是年初先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数额的经费, 剩余部分根据保险公司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年终结算, 工作不到位或者出现问题就扣除一定数量的经费。这样做, 不仅可以强化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监督制约力度, 而且可以督促保险公司自觉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办事的积极性。
4、强化监督管理, 保证每一项政策措施都真正落实到位。
首先, 针对当前监管部门人员紧张、条件较差的现状, 加强监管部门的机构建设, 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 保证他们的办公所需。这是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次, 还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监督检查工作。这是强化监督检查工作的保证。只有这样, 才能使监督检查工作真正实现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最后, 还要强化完善监督管理工作责任制, 不断增强监管部门的责任心与积极性。只有让监督者也接受监督, 监管部门才会主动工作、认真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最终保证所有政策贯彻到底、落实到位。
5、增加农民的参与度, 让农民真正满意。
“新农合”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 怎样才能真正办好, 怎样才算真正办好了, 农民最有发言权, 少了农民的参与肯定不行。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农民的参与, 而是农民的参与程度不够。今后应当尽量拓宽农民参与的渠道, 凡事多听一下农民的意见。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篇2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九亿的农村人口的健康问题,理应也必须成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实行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效地减轻了参合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我们总结工作,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中国
农村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涵义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能有效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农民医疗难的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医疗制度和各种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农民看大病支付不起费用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设立的一种新的制度,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制度是同步的,对于特困户、五保户,交不起合作医疗经费的,或者是自付医疗费用而无法承担的,国家实行医疗救助制度,给他们以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创立,为我国8亿农民治病就医提供了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
二. 我国新型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分析
1.宣传不够深入
农民的参与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成功的关键。但部分地区存在部分群众不积极参与,主要表现在: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乡联系不多甚至失去联系,不知道“新农合”政策和缴纳基金时间;还有部分偏远农户仍存在宣传工作“死角”,有些农民不愿参加“新农合”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不会得病,白交冤枉钱;还有部课程名称论文
分乡村干部对“新农合”政策抱着“完成任务”的思想,导致“新农合”宣传走过场、不深入。
2.资金来源
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合作医疗的资金应该是来源于农民个人的缴费以及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从各地的试点情况来看,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于选择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来讲,每年缴纳10元钱应该是可以承受的,农民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应该说是比较高的。但是,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是否能够及时到位,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这部分资金可能会及时划拨到农民的个人医疗账户,而对于那些经济基础比较差的市、县(区),情况可能就不容乐观。仅仅依靠农民个人缴纳的10元钱,在一些小病的治疗上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了重病、大病的患者,由于没有资金的保障,合作医疗制度就很难发挥分担风险、互助共济的功能。
3.覆盖范围
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2003)》中就明确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这样一个规定是充分考虑了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给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但是自愿的原则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在一个家庭中,人为地将老弱病残者与健康者分离,只选择让老弱病残者参加合作医疗;或者是有病的非常乐意参加合作医疗,而身体健康的则不愿意参加等。这些做法都违背了合作医疗制度的初衷——通过社会攻击的方式来解决农民的看病问题。可能在一些试点地区,由于各级政府的强力推行,而且广大农民也看到了合作医疗能给自己带来的切身利益,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从整体来说,我国的合作医疗还处在一个自发自愿的试点阶段,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没有把全体农民覆盖到制度范围以内。
4.服务提供和费用报销 课程名称论文
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在生病的时候需要到定点诊所或医院去接受服务,自由选择相对来说就非常小,这就使各级定点医院或诊所有了一个具有“垄断”色彩的位置。这些医院或诊所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就会缺少相应的经济竞争,在服务的态度和服务质量方面可能就会大打折扣。而农民在看病就医之后还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报销医疗费用,看病就医的医疗费用,特别是重病、大病的高额医疗费能否得到及时的报销也是现阶段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着一个严峻问题。
5.补偿机制不健全
目前有些县乡医院病人成倍增长,一方面反映老百姓就医观点大大转变,另一方面折射出医院追求效益、滥收病人入院的现象。而得了重大疾病到县级以上的医院治疗的人,外报医疗补偿费用形成三高三低,即总费用高、检查材料费用高、报销起付线太高、报销比例低、用药目录低、最高报销封顶线低。从住院人次和基金支出结构分析,说明新农合只解决了小病,而大病没有得到较高的补偿,农民因病致贫现象依然严重。
6.配套改革慢,迟滞原因多
实施“新农合”应由政府牵头,卫生、财政、农业等部门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卫生部门在唱“独角”,其他部门积极性不高,督促检查力度不够。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也没有真正建立,农民患大病和特困家庭仅靠合作医疗补助难以根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无法彻底解决。城乡之间、乡镇之间药价混乱;县、乡、村药价虚高,恶性竞争等都不同程度的对定点医疗机构产生影响。
三、完善“新农合”对策和建议
1.要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广泛动员,持续宣传。熟悉“新农合”的政策、作用和意义是广大农民参加“新农合”前提和基础,开展“新农合”,宣传要到位。
(1)宣传不仅面向农民,还要面向涉及“新农合”的领导、工作人课程名称论文
员和医务人员。
(2)宣传方式上注意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走村进户把道理讲清;把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相结合,从而增强农民自觉参合的主动性。
(3)要帮助农民消除参加新农合的顾虑,增强农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各定点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对群众应该知道的报销程序、转诊程序、报销比例、不报销的诊疗项目、不报销的药品要进行公示,给群众一个明白交代,接受群众监督;还要通过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因病致贫现象和参合后得以缓解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这样才可以使“新农合”制度深入人心,不断为农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2.要改进基金征收办法,做好配套服务
在新农合基金征收过程中,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多征求农民意见,改进征收方法,在征收时间上可以实行常年征收,还可以在乡镇设立惠农窗口,开办新农合基金征收服务大厅,做到随到随收,确保参合率。
3.要理顺体制,加强对新农合的监管
要落实乡镇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要强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取信于民。要建立健全新农合管理组织、参合者和医疗单位三方制约机制,实行管办分离,规范运作,监管到位,县级新农合办要集中精力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违纪查处力度,做到定期与不定期到乡镇医院检查。乡镇新农合办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和收费许可项目,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现象,杜绝住院基金不合理支出,做好查房制度,验明身份,制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引导参合农民就近就医,提高门诊使用率。
课程名称论文
4、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推进“新农合”工作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由卫生、财政、农业、食品药监、物价、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部门要协调共进,互相配合,如卫生部门做好新农合的医疗服务;财政部门负责中央、省、县三级新农合配套经费落实;民政部门负责特困户、五保户农民的参合资金交纳等,从而在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高效、精干、统一的工作机构。此外,各地党政一把手都要把新农合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亲自协调,务求实效。
四、结束语
浅议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政策与措施.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人民、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农民来说,“看病难”的问题成了他们主要担忧的问题。它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各地区安定和谐的氛围,成为了引发各类社会问题的“导火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而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也是更好的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必要手段。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也是国家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更好的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前提,是了解我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只有充分了解它“缺”在哪里,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措施,以推动该制度不断向前发展。那么,目前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究竟存在哪些缺陷和问题呢?.一、.农村医疗保障立法滞后;二、农村医疗保障法律监督与实施机制薄弱;三、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缺乏;四、农村医疗保障认识上的偏差;五、农村医疗保障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针对上述发现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问题,特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措施:
1.加快关于农村医疗保障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专门性法律的规定。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一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与此相关的其他专门性法规的立法也比较落后。立法机关应当积极完善相关法律,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社会保障法》,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够真正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才能够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此外,针对医疗保障问题的特殊性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增强其强制性与适用性。通过法律、政策与行政手段来共同规范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更好的为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2.完善農村医疗保障法律监督与实施机制,努力做到透明化、法制化。加大对于医疗保障基金筹措和运作的监督,防止出现资金管理混乱,个别地方违规投资和违法使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制定惩治措施,严厉打击各种突出的挪用、挤占、截留、或浪费医疗保险基金的行为。
3.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政府应当将恢复与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心化为实际行动,加大国家财政对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投入,使该制度有足够的财力去实施推行。
4.加大关于农村医疗保障的宣传力度。建立专门的农村医疗保障信息普及站点,通过发放宣传册等途径使农民跟多的了解到该制度,提高他们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对国家的政策建立十足的信心。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篇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各地试点实施以来, 推行的速度较快。据国家卫生部2004年6月30日统计, 全国已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310个县 (市) 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 实际参合农村居民6899万人, 参合率为72.60%。全国共筹集资金30.21亿元, 其中, 各级财政补助为15.01亿元, 农村居民个人缴费10.88亿元, 集体和社会赞助4.32亿元。已有4194万人次的医药费用得到报销, 报销金额为13.94亿元, 占筹资总额的46.14%, 其中住院医药费用平均有27.25%得到报销。
政策目标是正确的, 政策实施阶段是明确的, 制度试点初始阶段的情况也是较好的。那么, 这是不是意味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的发展也会走上正轨, 而不会出现春办秋黄、大起大落的现象呢?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困难。
按照规定,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通过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补助, 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农民的资助标准人均不低于10元, 农民群众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合作医疗, 个人缴费额人均不得低于10元。其问题是, 中央财政的资金到位后能否持久。
2.2 农村医疗服务资源匮乏
2.2.1 卫生费用分配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差距。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 根据统计, 200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5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 而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 仅占政府投入的15.9%。当年, 城镇人口约为3.97亿, 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30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农村人口为8.66亿, 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0.7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 前者是后者的13倍。
2.2.2 农村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
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表明, 我国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 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6%, 大专学历人员17.1%, 中专学历人员59.5%, 高中以下学历人员21.8%, 以上数据反映出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奇缺, 卫生人员素质低。
城乡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农村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 增加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顾虑和成本, 进而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2.2.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由于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健全, 依靠增加医疗需求和提高药品售价赢得经济效益成了医院的通常做法。医疗费用的提高, 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也阻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顺利开展。现行制度中, 卫生部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它既要代表需求方购买卫生服务, 又一定程度上代表医疗服务提供者, 而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和医疗保障部门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卫生行政部门要调节和平衡卫生服务供给者和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者的利益, 实现适度保障难度很大。同时, 中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手段落后, 加之农民处于分散状态, 缺乏监督意识和能力, 使得合作医疗保险的监督机构难以发挥作用, 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实施。
2.2.4 宣传措施不到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件新鲜事, 起报点、最高补偿限额、报销比例、转诊程序等对于农民来说都是新鲜词, 农民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目的、意义和相关规定。因此, 好多农民都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该政策。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几点建议
3.1 加强政府支持。
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过程中, , 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可以说, 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根本和前提。
3.1.1 确定合理的筹资水平。
筹资水平的确定是政府和广大农村居民双方经过考虑与估计, 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财政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并由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提出较为适当的筹资标准。在政府补贴和自付积累金的确定上, 两者之和要足以支付保险补偿金;在农村居民支付能力强的地区, 政府少补贴一点, 在农村居民支付能力弱的地区, 政府多补贴一点。
3.1.2 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筹资方式选择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筹资效率和筹资成本的大小。如果政府对不同参保人群的收费标准不一样的话, 不妨采用分工征缴方式, 如政府对个人, 教委对学生, 等等。如果各类人群的筹资方式是一样的, 那么, 各类人群都可以由一个征缴主体来管理。
3.2 改革农村卫生人员培养模式, 强化继续教育制度。
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还是人才。根据我国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 人才匮乏的现状, 一是要定向培养适用人才, 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国家可以安排专项资金委托高等医学院校定向为农村培养全科医生, 或由学校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或合同书, 学生全部定向分配到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二是要强化继续教育制度, 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目前我国各地农村医生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医学知识素质、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等与全科医生的标准还相差较远。要加强对在职的乡村医生采取多种途径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 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医学学历教育。
3.3 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
政府部门应当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并制订出合理的宣传方案, 然后, 通过各种宣传媒体, 加强对维护农村居民健康权益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要以教会农村居民如何正确地分析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利弊为出发点, 根据不同健康状况下农村居民的心理开展工作;要实事求是, 避免夸大或是只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点;要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而不要简单地灌输事实, 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强加给农民。
3.4 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监督和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一个职能机构, 应该对各级医院用药物的比例统筹疾病在各级医院花费的的总费用应有一个严格的控制.规范药品售价降低医疗费用控制医疗成本。
搞好合作医疗, 有利于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缓解农村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现象;有利于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是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的初级阶段, 虽然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 但我们只要提高对合作医疗的认识, 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 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用事实来打消农民心中的疑惑与困惑, 相信这项为农民服务的政策必将深入民心,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向前发展。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医疗保障服务在城市和农村人口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平, 约占中国总人口15%的城市人口享用着2/3的医疗保障服务, 而约占85%的农村人口却只享用不到1/3的医疗保障服务.为此应做到:加大政府政策倾斜力度;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注意防范医方和患方的道德风险;建立解决农村医疗人才缺乏的长效机制等。因此, 中国政府在2002年下半年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以改变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低的现状。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篇5
农村医疗保险体系还得不到广大农民的认同。据调查中农民反映,每人每年交纳30元,这个资金农民都能接受,但在门诊看病1年仅能报销200元医药费,且报销标准为超过30元按比例报销,很多医疗费用都不在报销范围之列。我国现行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而真正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这样看来,参合农民受益面小。
问题
1部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不高,基金难以征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合作医疗政策缺乏了解、认识。一是对参加合作医疗表现积极的一般都是经常有人生病的家庭和今年享受了医疗补偿的家庭及其邻居。二是农民思想上依然存有侥幸的心理,壮年群体参合费收缴将会是一大难题,如一村民说他只交老人孩子的参合费,而不交自己的,究其原因是他本人身强力壮不生病,怕交了钱而不得病,钱被别人使用,心理上不平衡。三是对具体的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了解很少,存在模糊认识。只知道交纳了合作医疗基金,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和报销程序,在不是定点的医院看了病却无法报销;四是部分农户的医疗保险意识不强,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医疗消费观念尚未建立,部分农户对政策不理解,仍处于等待观望状态。
2.参保期限制了新生婴儿的享受,在参合费收缴后出生的婴儿因没有交今年的参合费就意味着新生儿出生的第一年得不到大病医疗保障,而新生儿患病的概率是比较高的,有的孩子生病住院就没有无法报账。
3.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不高,自费药用得过多。有农户反映,医生在开处方前首先就问是否参加了“新农合”,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一个处方将会多5至10元,他们认为医院是在做生意,不愿再交明年的参合费了。有的医院不按规定正确使用自费药品,而使用大量“新农合”范围外的药。
4.门诊报销范围窄、比例低,定点单位过少,住院报销门槛太高。
5.市外就医报销手续繁杂。台州市外就医报销手续繁杂,不方便外出务工农民及时就近就医,给重病、大病患者造成困难。
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目前在新农合政策宣传方面还存在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内容不全,宣传效果不佳,政策解释不到位等问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要抓住宣传对象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必须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在村宣传栏上举办特刊、组织医务人员进村给农民检查身体、举办“新农合”知识竞赛等,让农民真正吃透理解上级政策。
2.完善参合基金筹资渠道与专项管理制度。通过行政命令由驻村干部逐年逐户上门收缴资金,可能在基层出现梗阻现象,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失去生命力。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目标,一些地方对部分筹资困难户往往采取先垫资后筹资的办法,许多村组干部对此苦不堪言,他们表示,如果再没有妥善的筹资方法,又必须去完成相应的指标,他们也会由抵触到反对,使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无法开展。应相对降低农民筹资标准,增加省、市政府的补助标准,才有利于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农民的“救命钱”,且数额巨大,一旦出现问题,不仅砸了合作医疗的牌子,更会伤了群众感情,毁了政府形象。为此,要建立合作医疗基金收、管、存分离和封闭运行的管理体制,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保证了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
3.推行科学合理的农民参合补偿机制,更大限度让利于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付,建议将基金分为门诊补助基金、住院补助基金、大病二次补助基金、风险基金四个部分。制定了补大又补小、稳妥又积极的“个人家庭门诊账户+大病统筹+二次补偿”运行模式。即将农民缴纳的“小钱”建立家庭账户,用于门诊费用报销,增加参合农民受益机会,扩大受益面;将各级财政补助的“大钱”列入大病统筹基金,用于报销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年终根据基金结余情况,在留足风险金和健康体检金的前提下,对花费医药费超过一定数额的重大疾病患者,再给予一次补偿。
4.改善农村卫生基础条件,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要加强农村卫生设施设备建设,强化村级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二要建立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和建设一支与农村卫生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三要切实落实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加强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全面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四要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医药市场整顿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切实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是农村群众的迫切要求,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现实。
问题与解决方案
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医疗保险中个人所承担费用较高
农民是十分重视既得利益的群体,期望最少的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调查显示,农民期待能够报销70%~100%,然而,农民到荆州市市中心医院就医报销比例是30%~35%,到乡村医疗单位就医报销比例是70%~80%。由于乡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差,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长期得不到培训,业务骨干流失严重,很难满足农民就医需要。实际情况是农民一看病就往大医院跑,大医院就医条件好,但报销比例低,这种比例与期望的差距使农民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直接影响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2.2“供方诱导需求”现象突出
在目前医患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定点机构在给病人诊治时并不按对病人最有利的方式治疗,普遍存在开大处方,即多开药、开贵药,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现象严重,这加重了农民的就医负担,导致农民对医保不满[1]。
2.3缴费方式不够灵活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缴费实行集中缴费的方式,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因错过缴费期而无法享受翌年的合作医疗待遇。同时,还有一些外地的农民不能及时在迁入地交医保,这样在就医时引起一些麻烦。
2.4报销手续繁琐
从票据上报、审批到取款需要很长时间,农民往往需要在指定医院看病后,返回到用户所在乡镇地审批,审批通过后再返回指定医院报销,加大了农民的交通费用开支,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的农民更是存在诸多不便。
3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的对策
医疗保险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医疗保险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看病难、报销难的现状,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的基本措施。
3.1加大对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
一是政府应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机制,保证农村公共卫生费用不断增加。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投入要重点支持乡镇及村级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巩固和完善农村三级预防保健医疗网络建设。二是政府应积极鼓励各乡镇医院运用市场调节手段,注意吸引民间资本,采取合资入股、设备租赁等多种方式,改变医疗机构单一公有制的产权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和经济收益[2]。
3.2提高乡村医疗水平
一是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扶植和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院的行政联系,在村卫生所人员的资格确认、管理及专业能力培训等方面给予乡镇卫生院一定权力,这样既增加了村卫生室对乡镇卫生院的向心力,又提高了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在业务及药品采购方面应推动村医疗卫生所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互利合作,以提高农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应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对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或退休专家坐诊或寻找对口扶持单位进行交流,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四是为乡镇卫生室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并邀请专业人员教授村医正确使用和维修设备的方法,改变农村卫生所治病缺乏医疗设备的局面。
3.3大力普及各项卫生保健知识
一是在医保进行初期,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宣传活动,通过印制“医保政策管理解答”等宣传资料,并组织人员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乡镇每家每户,同时通过在各乡镇、集市、交通要道等重要位置悬挂宣传条幅,力争居民医保政策知晓率达到100%。二是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宣传活动期间和活动后期,工作人员向居民讲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新政策和报销流程,并耐心、细致地就社区居民提出的相关问题做出解答,让居民近距离了解城乡居民医保新政策,提高大家参保意识。三是定期组织市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到乡镇卫生院及预防保健站进行宣传和知识讲座,现场解答农民关心的医疗热点和难点问题,加深广大农民对卫生常识和保健知识的了解。
3.4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应进一步简化补偿手续,提高补偿比例,降低起保线,提高封顶线,使农民获得最大的实惠。同时,要降低起付门槛,扩大补偿范围,应将慢性病、住院分娩、人为事故等列入补偿范围。合理提高分级分段报销比例,实行二次补偿[3]。积极探索大额为主,兼顾小额的医疗费用补偿方式,尽可能做到,大病大补,小病小补,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问题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上的自愿原则与实际做法上的半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群关系 政府政策引导,农民自愿参加”,这是新农合的基本政策要求,但在动员、组织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时,各地各级政府官员将其作为政绩来体现,一些地方政府将农民“参合率”作为考核的目标之一,农民“参合率”指标级级下达,使得一部分基层从事这一工作的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和方法动员、甚至强制农民参加。有的乡镇为了达到完成“参合率”目标,甚至硬性规定,哪一个村完不成任务,就从哪个村的村干部工资中扣除。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采取种种手段来完成参合率,从而引发一些社会矛盾
2.2 管理成本太高
这主要体现在对农民参合收费成本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成本上。从收取“参合费”方面讲,一般每年农民自筹参合经费是在上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由村委会干部每家每户上门收取,以前每人10元钱还好一点,现在的每人30元,如遇到人口较多,但家境不太好的农户一时也交不起这些钱。在调查中乡镇干部和村委会干部反映,这四个月的基本工作就是收钱,有的农户一次没有两次,多的一户跑过十几次,才能将钱收到。有的只好村干部自掏腰包为其垫付。不少村干部反映,这种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干群矛盾,好事并没有办好。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村干部这种半强制性收费,意见很大。
这主要体现在对农民参合收费成本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成本上。从收取“参合费”方面讲,一般每年农民自筹参合经费是在上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由村委会干部每家每户上门收取,以前每人10元钱还好一点,现在的每人30元,如遇到人口较多,但家境不太好的农户一时也交不起这些钱。在调查中乡镇干部和村委会干部反映,这四个月的基本工作就是收钱,有的农户一次没有两次,多的一户跑过十几次,才能将钱收到。有的只好村干部自掏腰包为其垫付。不少村干部反映,这种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干群矛盾,好事并没有办好。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村干部这种半强制性收费,意见很大。
1.3 管理机构无编制,人员临时抽调,经费紧张,管理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据调查了解到目前为止,江西省所有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新农医中心,都是挂靠在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之下,由卫生局副职任主任,临时从各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管理机构。有的县连办公用房也是临时租借的。新农合制度已经由过去的试点到现在全面实施,试点县已经有六七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临时性机构,没有机构编制,没有干部职数。这种状况与其工作职责极不相称。我们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民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管理机构职责重大,其工作性质:政策性极强,专业性要求很高,事务性非常突出。因此在人员配置上要求很高,既要懂政策,又要有医、药、财会、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做大量如审核、审查、监管、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等事务性的工作。但现在由于属于临时机构,人员也属临时抽调,这显然不利于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加之经费紧张,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影响。
1.4 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
我国农村医保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保障覆盖面小,参保率低。目前,只有极少数地区单兵突进初步建立了覆盖面较广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其它大多数县区不同程度实施了医疗救助制度,但一般农民都没有受益。据初步测算,我国农民患病后应就诊而未就诊和应住院而未住院者均超过30%。贫困户中31%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5 保障功能差,保障水平低
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减轻了部分农民的医疗负担,解决了部分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但因为投入财力有限,住院医药费起付点相对较高,最高报销额相对较低,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患小病时得不到补偿,影响其参保的积极性,而在患大病家庭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时,又很难得到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和救助。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医疗保障制度对患病农民的保障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进程。
1.6 筹资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医疗保障筹资模式基本采取中央、省、县、乡镇四级财政共担的方式,从短期看,这一做法对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逐步引导农民增强参保意识,扩大农村医保覆盖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远看,这种福利模式的做法,往往容易使农民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建立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以自我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旦经济滑坡,就会面临瓦解的境地。
2.针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问题的建议
2.1 积极稳妥,逐步提高覆盖率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以及保障意识有较大差距,同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短期内让全体农民普遍参加进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以富裕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作为突破口,逐渐摸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如此试点实践,找到有关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般共性原则和规律性,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结合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的具体情况由点及面,逐步推广。
2.2 因地制宜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保障功能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部分地区农村开展了医疗和救助工作,但从总体上看,保障水平差,标准较低,没有做到应保尽保。今后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如合作医疗、医疗保险、村里或企业发展医疗补贴、大病统筹等形式。另外,要抓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让务实的农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
.3 规范运作,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在农村搞社会医疗保险,必须坚持“实帐户”,不能搞个人空帐。要不断强化医保基金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机制。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民主监督,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使农民真正受益。要切实完善制度,做好保值增值工作,条件成熟时可以在目前存银行和购买国债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投资领域,进一步提高盈利率。
2.4 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农村医保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行为包括:①舆论引导。利用下发文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民广泛宣传参加医保的好处,提高农民自我保健意识、互助共济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让农民自觉自愿参保。②健全网络。健全各级医保队伍,尤其是稳定县、乡、村三级业务经办机构及人员,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是开展农村医保工作的基础。③规范政策。已经实施医疗保障的地区要明确各级财政负担的比例,其目的除强化政府责任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资助能否及时足额到位。
2.5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同一乡镇村庄之间,同一村庄相邻农户之间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单一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所以,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以基本社会医疗保障为主体,乡村集体保障和家庭储蓄保障等并存的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在具体操作中也可以借鉴有些省市的先进经验。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篇6
关键词:新农合;社区合作医疗;社会保险属性;学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4-0011-06
引 言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建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建设理念,内涵之一便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这体现出未来5年我国政府将更加注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质与量,同时《十三五规划建议》还强调“十三五”期间要建立起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方面要致力于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可见作为保障我国7亿多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获得权的主体制度安排——新农合制度将会在接下来的5年里发生重要的改革、调整和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点到推广已10年有余,作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三支柱之一,新农合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着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障,改变了自1978年旧农合瓦解以来农民医疗保障的真空状态,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逐渐提高。诚然,我们在看到制度成效突显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关注新农合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以及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和整合等问题。通过研究我们会发现有关新农合的诸多问题中尤以制度属性界定为起点及首要关键。模糊的制度属性界定将直接影响今后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并导致制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是合作医疗,还是社会保险?是大病统筹还是门诊统筹?是自愿参保还是强制参保?如何防止重复参保?如何科学合理地定位“保基本”?如何实现城乡统筹范式下新农合的调整与完善等等。与以往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不同,本文通过学理分析,深入挖掘新农合制度的社会保险属性,指出现行的某些“合作性”的制度设计已经不利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新农合终向社会保险转变的发展建议。
一、合作医疗与社会保险制度概念辨析
社会保险和合作医疗是医疗保障的两种主要模式,此外还有以英国NHS为代表的国家保障模式、以美国管理式医疗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以及以新加坡保健储蓄账户(Medisave Account)为代表的自我储蓄模式。从学理上看,合作医疗与社会医疗保险存在很大区别:
1.合作医疗是民间主导的社区公共品,而社会医疗保险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公共品;前者强调社区互助共济,后者强调社会统筹。合作医疗通常以社区成员筹资为主,适当辅以政府补贴,形成医疗基金在社区成员的范围内进行互助共济以应对疾病风险,其管理机构和运营模式都具有居民自愿、合作、自治、自助、自主的特色[1]。而社会医疗保险讲求政府、雇主和雇员的三方筹资,以保险理论中的大数法则为基础形成医疗基金并在政府的主导下实现社会统筹,通常政府既是政策制定的主体,又是政策执行的主体。
2.关于统筹层次,典型的合作医疗是以社区为统筹层次,即合作医疗仅限社区内的居民参与和享受[2]。如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合作医疗以农村生产合作社为单位,由内部社员参加和受益,最大的合作社以乡为单位,通常是“村办村管”“村办乡管”“乡办乡管”等较低层次的统筹管理模式。而社会医疗保险在“大数法则”的指导下,通常统筹层次比较高。最低要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理想状态是省级统筹和全国统筹。
3.从保障内容和保障水平上看,典型的合作医疗是一种社区医疗筹资计划,属于小额保险计划[3],资金规模有限,一般重在保障初级医疗卫生服务。通常将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与医疗保障捆绑在一起,旨在推进落后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社会医疗保险因为具有相对比较高的统筹层次,覆盖范围广,所以医保基金规模比较大,保障内容以大病统筹为主并逐渐向门诊统筹延伸。一般而言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往往要高于合作医疗。
4.关于参与方式,合作医疗以自愿参加为主,而社会医疗保险通常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参保,以防止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
综上,合作医疗是通常以社区为统筹范围、以社区居民为参保对象,自愿参加的医疗保障项目。具有资金规模小、覆盖人群有限、重点保障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等特征,虽存在一些局限,但却是发展中国家以及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社区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的典范。从历史上看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典型的社区合作医疗模式,它是在农村合作社运动的基础上,依靠集体经济和个人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一种社区医疗互助保障制度,其实质是一种低水平的农村集体福利事业[3]。与社会医疗保险不同,合作医疗更像是一种集体医疗保障制度。传统合作医疗的成功离不开特定与复杂的历史因素的促成,即集体经济的扶持、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以及以赤脚医生为主力军的农村初级医疗卫生服务递送体系将合作医疗这项事业推向了顶峰。
二、新农合试点中的合作医疗定位
2003年我国开始新农合制度的试点,在相关文件中明确了制度的性质是“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传承和重建,仍然延用合作医疗的名称,缴费标准低并适当辅以集体和政府补贴,结合自愿性原则吸引农民参保。这使得新农合制度诞生之初便具有了明显的传统合作医疗的烙印,虽然为了突出不同,加入了“新型”的字眼,但是制度设计及制度试点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合作医疗定位,当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任何制度变迁都有其路径依赖的规律,这在新农合试点最初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1.新农合并未要求农民强制参保是出于特定的政策考量。我国自2000年开始试点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3年在全国推广农业税费改革。2006年1月1日,国家正式通过立法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一项传统税收。结合全面为农民“减负”和“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方向,自愿参保原则更能防止农村居民产生集资摊派感。此时的新农合制度在筹资机制上选择自愿原则也是在宏观政策背景下所做出的权衡。此外,自愿原则还与农民的参合意愿相关。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参加合作医疗者仅占51%,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仍占相当比例[4]。1978年后,合作医疗制度走过了一个愈加艰难的历程。各地农村多次尝试恢复重建,几经起落,由于缺乏稳定的筹资来源,春办秋黄的现象频繁多见。为了打破信任危机的瓶颈,新农合在筹资机制设计上采取自愿原则并强调政府财政扶持是为了赢取更多农民的制度认同和制度信任。
2.继续延用“合作医疗”的名称,是源于20世纪60-70年代传统合作医疗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普遍认同。但继续沿用合作医疗的名称是否就意味着要继续延续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这点并没有进行深刻的论证。相反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纷纷对新农合和传统农合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对新农合制度属性的思辨。“新时期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重塑不能简单地恢复当初的合作医疗。应该顺应已经变化的市场环境,构建与当前的市场经济改革大环境兼容的基本健康保障制度”[5]。“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成功依赖强大的政治动员、人民公社基层组织和计划经济下低成本的医疗递送体系。目前中国重建合作医疗制度的努力正处在十字路口。国家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在社区医疗筹资的框架中寻求制度的完善;二是逐步将合作医疗转型为国家福利,而社区只在服务递送方面扮演补充的角色”[3]。
可见,出于历史因素和制度惯性,新农合试点之初其制度设计难免是对传统合作医疗的复制和延续,但随着制度试点的推广和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农民医疗保障需求的变化,新农合制度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和完善——制度中某些合作医疗的属性在渐渐褪去,而社会保险属性却在愈发的凸显。
三、新农合的社会保险属性分析
虽然沿用合作医疗的提法有一定的历史考量和合理性,但是新农合却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险属性,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相比,制度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
(一)政府主导和财政扶持
政府主导突出体现在政府财政被定位为制度的主要筹资主体。新农合在2003年开始试点时首次明确强调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而进行大规模的财政投入,2014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已经达到320元。此外政府主导还体现在新农合的经办和管理机构上。2003年《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应设立专门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筛选和监督、药品和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的界定等工作。可见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不同,新农合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领导,由卫生部门主管,已经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公共品,与社会保险的政府主导原则相契合。
(二)大病统筹与门诊统筹
为防止因病致贫,新农合初始重在大病保障,其统筹基金主要用于住院费用和门诊大病的报销。与传统合作医疗注重初级预防保健不同,新农合旨在增强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随着筹资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大病统筹所带来的受益面窄和制度满意度低的问题,新农合又探索了家庭账户模式。根据多年试行情况,家庭账户存在基金的互济性差、补偿力度差以及基金沉淀等问题。为了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自2008年上半年开始探索大病统筹加门诊统筹的模式,扩大农民的受益面。所谓门诊统筹,即将参保人的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由医保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支付门诊费用。与家庭账户模式不同,门诊统筹改变了目前参合农民在门诊阶段由家庭账户基金支付或者由个人自费支付的做法,实现了门诊阶段的互助共济,进一步减轻就医压力。门诊统筹是对大病保障的发展和延伸。2012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可见新农合的保障定位已经不再是延续传统合作医疗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而是逐渐向多元化和高水平的大病统筹和门诊统筹过渡。
(三)准强制性参保
关于参保方式,各地新农合的实施方案大都要求自愿参保。虽然是自愿原则,但为了提高覆盖率,新农合在推进过程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准强制性或隐性强制[6]。首先,自愿参保不是以农民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团体筹资,家庭成员要么全部参保,要么全部不参保。当家庭成员的参保意愿被团体绑定之后,个人选择的空间已经被限制的很小了。其次,农民参保还受到了行政力量和社会动员的推动。为有效地推广新农合制度,实现制度积极稳步地上升,参合率经常与地方政绩相挂钩,因此各地政府大都采取了“硬性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指标、向乡村干部包干摊派、强迫乡镇干部代缴等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的做法”[1],以行政手段保证稳中有升的参合率。另外还运用社会动员的方法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村干部上门收缴等行政干预方法吸引农民参加新农合。农民参保不全是基于自身对医疗保险项目的需求,广覆盖中不乏“被参保”的现象。
(四)统筹层次
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主要指统一征缴、统一管理和使用医保基金的属地范围的高低,一般可分为全国、省、市级、县级甚至乡级等5个统筹层次。根据2003年《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新农合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在起步阶段也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目前,除安徽、广西、湖南等几个省的个别乡外,全国范围内的新农合基金基本上实行的是县级统筹模式[7]。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成熟发展,尤其是国务院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以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疾病风险理论和大数法则,随着统筹层次的提高和统筹人数的增加,疾病发生的频率愈加稳定,疾病损失的幅度愈加稳定,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待遇水平和提高医保基金的安全性。新农合突破了传统合作医疗的农村社区统筹,以县级统筹作为起点,逐步向市级统筹过渡,并结合医保城乡统筹的努力,力求构建起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制度。
(五)充足供给
最后,从保障目的角度分析,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目的是为了保证当时缺医少药的农村地区能有医疗服务的充足供给。保健站是生产合作社的一部分,赤脚医生和赤脚护士通过集体经济获得供养,为村民提供近乎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典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而新农合属于医疗费用补偿机制,具有社会医疗保险的内涵。与社区合作医疗不同,社会医疗保险是为了弥补参保人因疾病风险所带来的收入损失,保障方式是货币补贴或收入扶持,即对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或由疾病造成的收入损失进行一定的补偿。可见,新农合已经实现了从医疗服务递送体系到医疗费用补偿机制的转变。
综上,我们可以判断,虽然《意见》将新农合定位为“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制度”,但是新农合已经具有某些社会保险的内涵。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相比,已经更加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尽管仍坚持着“自愿原则”“集体扶持”低水平的保障等等,但新农合已经可以被视作社会医疗保险的一种初级形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大趋势,新农合的社会化程度会逐渐提高,并日渐发展成为一项覆盖7亿农民的成熟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四、发展方向:“合作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
通过学理分析我们会发现新农合制度已经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保险属性,但目前这项制度在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之间的模糊定位导致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例如新农合因循合作医疗自愿参保之原则,却在实践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部分农民参合意愿不高的现象,进而影响新农合筹资的可持续性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为应对这个问题,各地又在试点中探索出了以家庭为单位参保,以及村干部动员参保的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参合率,但细思这种准强制参保的做法已然偏离了合作医疗的自愿参保原则,即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新农合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迈进来实现的。又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下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变化,新农合摒弃了传统合作医疗“村级统筹”和只“保小病”的做法,逐渐提高到县市一级统筹,同时既有大病统筹又有家庭账户,并逐渐将家庭账户规范为门诊统筹。这些制度细节的调整使新农合制度逐渐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靠拢,而且在表现形式上逐渐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趋同,诚然这其中有国家和政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感召,但更多的也是新农合出于制度理性所作出的现实选择。可见问题的源头是新农合制度属性界定不清,而解决之道往往是以社会保险的原则重新规范制度。
总之,新农合正处在一个摇摆期,是困于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延续合作医疗的固有传统和固有理念,还是彻底转变为社会保险制度,这将影响新农合今后的制度走向。笔者认为新农合应逐渐蜕变为社会医疗保险。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取得举世的关注和巨大的成功,然而位移到现在的农村社会却不一定能再铸佳绩。纵观世界各国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或是将农村居民与普通国民一样纳入国民保险体系,或是为农村居民单独设立福利制度,无论何种做法均采用社会保险的模式。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我国仍将在医疗保障领域继续深化改革,重点之一即是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届时整合城乡基本医保将会被推上日程,政府也在努力酝酿制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和试点意见。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我们应抓住历史机遇,将新农合真正转变为农村居民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总体上讲,要构建起一个政府主导、农村居民强制参保的制度,资金来源上以农民年收入为基数,按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同时政府给予必要的财政扶持;改变以户籍所在地参保的做法,换以居住地参保;重点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实施大病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在制度设计上逐步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契合,以期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顺利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和整合。
具体而言,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制参保。经过10余年的试点推广,广大农村居民对新农合的制度信任度和制度认同感逐渐上升,参保自觉性提高。强制参保的时机基本成熟。
2.明确权利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农民参保缴费的同时国家各级财政要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基本上世界各国都对农民参保给予财政支持。财政补贴体现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也顺应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战略。
3.完善新农合补偿机制,将大病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为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拓宽制度的受益面,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在住院统筹之外还要积极落实门诊统筹。这也是进一步巩固新农合制度建设成果、增强新农合制度可持续的关键举措。
4.改变以户籍所在地参保的原则,实施按居住地或工作地参保的办法,旨在避免重复参保以及流动农民参保缴费易获得待遇难的情况,同时也是顺应“十三五”期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对流动人口的适应性之客观要求。
5.新农合向社会医疗保险转变也会对整合我国碎片化的医疗保险制度起到示范的作用。综观新农合今后的整体发展思路,短期看要尊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以及城乡经济社会二元差别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通过建立新农合筹资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统筹层次、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待遇水平等等举措不断缩小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制度差别;长期看,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逐渐合并城乡二元的医保制度为普惠性的国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五、结 论
基于新农合制度属性的学理分析,结合我国医保制度建设的路径和步伐,不论是出于医疗保险制度自身发展的规律,还是新医改方向的影响,亦或是新城镇化趋势下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性等等诸多因素,都要求新农合应逐渐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医疗保险转变。当然,转变并不是完全摒弃新农合的制度优势,而是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对制度的升华。此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对新农合的研究不应再困于合作医疗的旧有定式,而是应该放在社会医疗保险的视阈下以发展的眼光寻求解决之道。对现有问题的分析不仅要看到问题的表象更要看到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新农合本质上已经是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具有社会保险的制度要素,只是在某些方面还体现出它还是社会保险的一种初级形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统筹的发展和新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农合的社会化程度、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会越来越高,并逐渐实现城乡整合、国民一元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杨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需要反思[J].科学决策,2005(6):15-18.
[2] 吕惠琴.社区合作医疗对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6-38.
[3] 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5):1-18.
[4] 王保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卫生经济,2000(12):13-14.
[5] 朱俊生.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经济学解释——制度的均衡、非均衡、变革与制度供给[J].人口与经济,2009(5):77-83.
[6] 孙淑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自愿性与强制性[J].甘肃社会科学,2013(2):131-135.
[7] 李尧远,王礼力.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会科学版,2011(1):85-88.
[8] 郑功成.关于建设“质量医保”的几个着力点[J].中国医疗保险,2012(8):9-11.
[9] 王东进.阐述提升医保质量的核心内涵和本质特征[EB/OL].[2012-07-16].http://www.zgylbx.com/.
[10] 李珍,王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保险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8-13.
小议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篇7
一、我国农村现行养老模式
(一)家庭养老模式。
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二)土地养老模式。
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说土地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
(三)社会保险模式。
民政部提出了由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问题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保证。然而,不容否认的是,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先天不足”,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难题和困境。
(一)国家缺乏针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政策。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分为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和部分积累式3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政策扶持”的方针,实际上采用了完全积累制,政府不承担直接财力支持的责任。该制度基本上成为完全由农民个人储蓄的积累制,丧失了社会保险的互助共济的功能和意义。政府今后应该在政策调整与长期的财政支付安排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投入,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实施财政转移支付。
(二)个人账户产权不明晰,农民缺乏选择权。
个人养老账户属于农民个人所有,是“农保”制度的一个鲜明特征。参保农民对自己名下的账户资产理论上拥有绝对控制权和投资选择权。但实际的情况是,参保农民对账户资产的控制权极为有限。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在达到规定年龄之前,参保农民只有缴费的义务,并无实质的控制权力,也没有投资选择权。参保农民对其名下的账户资金只是“名义”上的拥有。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农民个人账户上的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对生活本不富裕的参保农民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也会挫伤他们参保的积极性。
(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渠道少,缴费率高,收缴难度大。
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渠道过少,只有农民自身和地方财政支持。就农民自身来说,农村养老保险是采取自愿的方式而非强制性实施。农民收入来源本来就少,受经济收入因素制约,投保率不尽如人意,这与“大数法则”的保险数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就地方财政支持而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目前是以县级为单位进行统筹,而大多数县级地方财政捉襟见肘。这就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费率偏高,实践中收缴难度大。
(四)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农村养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原来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已趋于瓦解;同时,农村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土地保障功能也呈减弱趋势。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很低。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离开土地保障来谈论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都是不现实或是不具备普遍意义的。
(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制建设落后。
农村养老基金是广大农民的保命钱,但是由于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制还不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资金来源和运营、支付标准、相关的责任、监督部门、救济途径等一系列问题等尚不明确,在农村还存在大量的违法挤占挪用农村养老基金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扶持力度。
社会化养老的主体是社会,是以社会运作的方式实现的。而能够代表社会、管理社会的主导者是政府。在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强调个人应承担义务是对的,但不能以此为理由推卸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缺少政府扶持是农民缺乏投保热情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目前集体补助过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应当考虑如何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鉴于目前我国政府财力有限,城乡差别还比较大,可以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根据当地维持村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设计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险标准,由中央政府财政来负担这一支出。不足部分可由地方财政来负担,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险所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型”,才能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二)赋予个人养老金账户更多的发展功能。
关键的是把农民的“名义”账户实体化,即强化农民对个人账户资金的控制权和选择权。为稳妥起见,个人账户的权限扩张应遵循渐进原则,并辅之以教育和培训农民的过程。此外,对资金投资取向,政府应有所规限,如仅限于发展生产、子女教育、疾病治疗等若干个事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事项,以确保农民养老保障目标的实现。
(三)发挥家庭养老优势,再造土地的保障能力。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这为家庭养老制度的实行和巩固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尽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农村家庭趋于小型化,家庭养老受到一定的威胁。从长远的观点看,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进步,养老方式必然将由家庭向社会过渡。但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原因,农民养老不可能完全依靠社会,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保障的主要形式,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政府可以从制度建设上鼓励农村家庭养老,例如给予税收政策的优惠和适当的收入补贴。农民的土地保障基本上属于非正规保障,发展农民的社会保障,必须把增强土地的保障能力与发展其他形式的保障结合起来,积极实现保障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家庭保障转变为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并举。有效盘活土地资产,实现土地增值,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土地保障功能的再造。
(四)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8
我国农村养老日益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 811万, 占总人口的6.96%, 其中农村老年人口为5, 938万, 占全国老龄总人口的67.4%。预计到2010年, 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8%。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 因而老龄化速度和程度长时期内仍将高于城镇。但是, 自建国以来, 由于重工轻农形成二元社会保障体制, 城市形成了以就业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则形成了以家庭保障为主集体保障为辅的较低层次的生活保障体系。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强化。在城市, 为了配合市场体制改革, 国家加紧了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而在农村, 则由于集体经济的解体, 原有的集体保障消失, 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农村的生活保障实际上演变为家庭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尤显突出。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 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加速, 城市化率提高,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 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模式显现出缺陷和弊端。家庭养老功能也明显弱化, 主要表现为:1、家庭结构的变化。由原来的多子多福的大家庭转为4-2-1或4-2-2的家庭结构。这类家庭的子女陆续进入婚育期,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表现越来越突出;2、家庭小型化养老功能弱于大家庭。1982年人口普查农村家庭户规模为4.43人, 1990年为3.96人, 2000年为3.44人;3、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甚至移居外地的越来越多, 导致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多, 老人的赡养问题难以保证。“父母在, 不远游”的古训已经没有约束力;4、观念的改变, 与传统养老密切相关的孝道逐渐淡化, 使部分人对长辈的孝顺意识减弱, 从而危及家庭养老功能。
3、土地收入和保障功能弱化。
虽然土地在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功能, 但因规模小、流动性差和产权不稳定, 难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征用大量的农业用地。我国基本上属于国家垄断土地的一级市场, 即在征地过程中, 通常是国家先把农民的土地征为国有, 再由国家或政府将使用权出让给非农用地单位。国家在征地过程中把价格压得很低, 出让价格却很高。作为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得到的补偿却很少。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征地收入分配的比例大致是:农民5~10%, 集体25~30%, 政府及其机构60~70%。因此, 许多被征地的农民因政府采用的单纯“货币补偿”政策而成为无地、无业、无保障的“三无”人员。
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需要。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权利是在1948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首次提出的, 《宣言》第22条规定, “所有公民, 作为社会成员之一, 都享有社会保障权。”在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第11条规定:“本盟约缔约国确认人人有权为自己和家人获得相当的生活标准, 其中包括得当的食物、衣物、住房, 并有权获得这方面的不断改善。签约国将采取合适步骤确保这个权利的实现。”
我国1954年第一部宪法在其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 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 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 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 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在1978年、1982年的宪法中, 也规定了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 并进一步详细规定了受保障的范围。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又加入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国际通行做法和国内外法规来看, 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权, 并不以他一定承担某种义务为前提, 只有他具有该政治共同体 (国家) 的成员资格并符合享有特定社会保障的条件 (如失业、疾病等) , 他就可以享有该权利。换言之, 应得权利是无条件的, 它既不取决于出身和社会地位, 也不取决于某些特定的行为举止方式。所以, 将享有社会保障定义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不是将其看作是对于公民的某种付出或贡献的报酬。
2、缩小社会差距的需要。
由于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不合理, 造成了目前严重的两极分化局面, 并且近年有逐步加剧的趋势。自2000年以来, 我国基尼系数开始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 并连续几年直线上升, 2005年、2006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分别达到0.4494、0.4601。世界上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 都曾出现过“发展风险期”, 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处于人均1, 000~3, 000美元时, 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矛盾最易激化的时期, 如果不能处理好两极分化的问题, 极易发生经济和社会的动荡, 这就是所谓的“拉美陷阱”。我国2006年度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 042美元, 说明我国正处于“拉美陷阱”期, 为避免陷入拉美国家的怪圈, 中央政府应很好地运用“均贫富”的思想来调节居民的收入分配, 其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最好的方法。而我国的现实是一方面城里人在享受着“福利陷阱”;另一方面农村绝大多数地区缺乏最基本的养老保险, 这一制度的缺失正在放大着贫富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的不公平程度。所以, 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维护社会的稳定上,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都是势在必行的。
3、促进以“孝”为主的伦理道德的回归。
为什么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利于促进传统伦理道德的回归呢?原因有两点:一是阿马蒂亚·森的增强受助人可行能力扩展的思想;二是我国古代的名句“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前者是阿马蒂亚·森在论述贫困问题时所使用的概念, 他认为贫困既是可行能力被剥夺的结果, 也是可行能力降低的原因。比如, 年老、疾病、残疾会降低获取收入的能力, 而收入能力的降低会使收入转化为可行能力变得更加困难。而后者语出《管子—牧民》, 管仲这段有关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很有现实意义, 也是本篇论述的以经济 (社会保障) 促进文明 (传统文化的回归) 发展的要旨所在。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基本目标——建立最低养老金制度。
为农民建立最低养老金方面, 在我国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北京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为: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国家规定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标准全市统一, 为每人每月280元。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市、区 (县) 财政共同筹集, 分别列入市、区 (县) 财政预算。第二十六条规定:市、区 (县) 财政部门应按劳动保障部门编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资金, 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北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建立了基础养老金, 由财政出资建立的基础养老金不需要个人缴费, 而由市区两级财政进行补贴。这一制度正是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弱势经济地位的补助, 改变了养老主要靠个人账户积累的办法, 使农民未来养老确实能够得到基本保障。
2、过渡目标——建立比照新农合筹资方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是政府、集体和个人按比例分摊新农合基金。实践证明, 这种筹资方式完全正确。据卫生部统计, 截至2007年9月30日, 全国新农合基金本年度已筹集353.26亿元, 其中,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到位82.05亿元 (中央财政实际拨付113.98亿元) , 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到位173.53亿元, 农民个人缴费94.12亿元 (含相关部门为救助对象参合缴费3.00亿元) , 其他渠道3.56亿元。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农民的个人缴费不到筹集基金总额的1/3。即使在经济很不发达的地区, 农民缴不起保费的情况也很少有。由此可见, 虽然新农合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它的筹资方式还是值得肯定的。
参照新农合筹资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如果按照这种筹资模式, 既能避免社会统筹部分缴费主体的缺失, 又使国家和农民的财政负担在可承受的范围, 同样会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也可能出现三年内使参保率达到80%以上的局面。目前, 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运行的农保模式, 大多采取的是类似的模式, 即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缴费, 运行效果比较良好。我们设计的筹资方案是: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当地农村平均收入的100%, 缴费比例为20%, 由财政和个人分别负担10%, 财政所缴部分进入社会统筹, 个人所缴部分记入个人账户, 其中财政负担部分分别由各级财政分摊;参保人所在集体有收入的可以自愿多缴纳, 多缴部分完全存入个人账户;退休待遇的领取标准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共同决定, 但最低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150%。
3、长远目标——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是我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长远目标, 尽管我国的养老保险事业面临着诸多困难, 比如统筹层次低、制度体系分割、社保基金管理等等,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农业从业人员的进一步减少, 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将逐步趋于成熟, 统一养老保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使我们国家真正实现人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篇9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阐述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指的是当劳动者由于年老体弱丧失了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的能力或者是由于到达了法律规定的退休年龄时, 有社会或国家按照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为保证这些劳动者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制定的社会保险制度。
这个内含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 社会养老保险所保障的是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 它是为老年人提供的长期的有所依靠的生活保障
(二) 如果想要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应该满足几个条件
受保障者应该完全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劳动者生活的主要社会内容不再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 因此, 在现实生活中, 国际上各个国家所确定的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待遇标准是根据法定年龄界定的。
(三) 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其保障目的方式是通过社会保险而实现的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因分析
(一)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存在问题
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 在保障农民晚年生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但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政府财政收入较少, 农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全部由农民自己缴纳, 加大了农民缴纳的负担, 同时农民收到自身收入的限制, 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致使到后期“旧农保”陷入停滞阶段。同样,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存在覆盖面较低的问题, 同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受传统观念和收入水平等影响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问题上也具有一定难度。
(二)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难题
1.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养老保险基金能否实现保值增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成功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并实施以来, 参保人数不断增加, 保险基金规模也将会越来越大, 但我国目前规定养老基金主的投资渠道主要是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有关部门的通行做法是存入银行。而近几年来, 不断走低的银行利率和国债收益率与持续升温的通货膨胀率, 使得养老基金保值增值难以实现, 甚至是出现缩水贬值的情况。
2.基金统筹层次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目前以县为单位实行统一管理, 设立专户, 专账专管, 专款专用, 基金运用空间小, 互济性不强, 养老保险基金难以实现有效管理与发展。县级统筹层次过低, 基金管理人才缺乏, 难以承担此项重任, 不利于基金的长期保值增值和监管。
3.新农保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衔接。2010年1月1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出台施行,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有利于农民工在城镇和乡村之间流动就业或间断性在城镇就业, 维护了参保人员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并对转入“新农保”作了说明, 但对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如何转入“新农保”, 参保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累积如何计入“新农保”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以及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吸引了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发展, 而农村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 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的出现, 以及土地流转和承包政策的实施, 释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这部分农村人口纷纷涌向城市, 寻求工作。这部分农民工的工作以灵活就业为主, 工作具有很强的临时性和流动性, 跨省市流动频繁, 但是我国目前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则实行各县级单位自行管理和统筹, 同时各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所实行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补贴政策也不尽相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确保农民的利益称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的一大障碍。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 积极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1.开展政策宣传, 提高参保意识。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仍处于低水平、低覆盖层次, 主要是一部分群众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度不够。特别是部分尚未达到60周岁要缴纳一定参保费用的群众, 不能正确区分新、老农村养老保险的区别, 认为现在的养老保险仍处于试点阶段, 对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和政策的不稳定, 使得他们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因此, 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中广泛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各种政策, 包括基础养老金的构成,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比例、每个档次在达到缴费年限后领取的数量比例、农民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收益等。增强农民自我保障意识, 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农保。各省、市、区、镇、乡政府还应广泛宣传《指导意见》以及个省市对于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定的各种政策, 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国家对于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和决心, 进一步认识到当前我国已经具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治基础、财政基础、群众基础, 从根本上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使广大农民自觉参保。
2.破除传统养老障碍意识。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农业大国, 土地养老一直是广大农村的一种养老方式, 土地多寡不仅仅是一个家族人丁兴旺的特征, 更是一个家庭财富的主要来源, 因此土地养老至今仍是广大农村一种重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土地被不断征用, 土地养老局限性凸显。为此政府应积极向农民灌输新的养老模式, 减少广大农村对土地的依赖, 尤其是仍在靠天吃饭的今天。同时, 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度实施, 四二一核心家庭的出现以及青年劳动力大量涌向城镇务工, 老年养老问题口益严峻。因此上到政府部门下到社区、街道办事处、村委等应积极灌输“人人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的意识, 通过提供实实在在的示范效果和更多相关信息, 促成人们传统养老观念的转变。形成以社会养老为主, 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等传统养老方式为辅的多层次养老体系。真正确保老年生活。
(二) 完善基金运营制度和监督体系
1.拓宽投资渠道确保基金增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国目前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主要是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 狭窄的投资渠道使得养老保险基金增值空间有限, 且高度依赖于银行存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并受通货膨胀影响。随着老龄化时代到来, 我们也有必要探索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和领域。可以投资与基金、债券等低风险的证券, 允许养老基金流入资本市场。同时, 可以尝试推行投资委托代理制, 充分利用投资公司的人才和技术, 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委托给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投资, 不仅可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 也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2.完善基金管理体制。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县级管理, 统筹层次较低, 同时县级管理机构不仅不具备资本市场投资主体资格, 同时存在着管理手段缺乏, 易受当地政府政府政策干扰等问题。因此, 我们应建立一个独立的农村养老基金托管机构, 集中管理和运作农村养老保险基金, 以省为单位, 这样不仅可以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统一运作和调度, 还可以提高统筹层次。对于市、县可以设立单独的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负责日常养老保险的收集、支付和基金收益分配。并将收集到的基金划转到省级农村养老基金托管机构。政府还应建立相应的基金运营监管机构, 对基金托管机构日常运营进行监管。形成基金收集分配、运营与监督三权分立格局, 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3.新、旧农村养老保险的衔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意味着老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废除。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参加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应将其老农保个人账户积累总额对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予以折算、补贴, 按新农保标准继续缴费, 实现新、老农保对接。对于已经参加老农保且年龄已超过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 应按照其原有账户继续领取, 并开始享受基础养老金。
四、结语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能力日益提升, 而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本身存在巨大的和不可修缮的缺陷,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因为它比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设计上更加合理与完备, 在执行中更加便捷与有效, 在结果上更加公平也更加体现效率, 并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终更加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而这一切的发展最终离不开政府在则政和政策上的保障与扶持。但是, 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来看, 其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摘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解决好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国家的社会是否能够实现公平, 是否能实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关键要看这个社会的社会保障是否有效的进行。当前, 我国在城镇居民的额养老保健的建设方面已经相对完善, 但是, 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本文主要是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养老保险,农村,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孟娣, 乔芬.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调查研究[J].河北企业.2013 (02) .
[2]何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及其分类[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1) .
[3]郭铁, 熊英琪.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究——以肥东县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 (03) .
[4]周方遒.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相关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9 (06) .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10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本质属性和中国特色
长期以来, 中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年轻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 “空巢家庭”、“老年村”问题开始出现, 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 这对依靠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及国家救助的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 其可能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不容忽视。
中国农村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或者说,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遵循社会保险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运作的经验和做法, 同时, 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农村的特殊性, 建立富有特色、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
(一)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质属性
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保险, 必须坚持社会保险运作的一般规律。 (1) 非营利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非营利性保险, 它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以实施社会政策为目的, 不能以经济效益的高低来决定项目的取舍和保障水平的高低。如果其财务出现赤字影响运作, 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 (2) 强制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其缴费标准、待遇项目和保险金的给付标准等, 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统一规定。 (3) 普遍保障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农村居民具有普遍的保障责任。
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来看, 必须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 必须要与国情、国力相适应, 与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 统筹兼顾, 合理规划。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到统筹兼顾, 既要重视其普遍保障性, 又要考虑到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既要照顾重点, 又要兼顾到各地区的利益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这些规定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遵循的要求。
(二)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中国特色
中国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非常复杂, 农村情况千差万别, 决定了在中国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 符合中国的国情, 特别是要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总的来讲, 未来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广覆盖, 就是要应保尽保, 把所有农村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 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使广大农村居民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生活的更有尊严。保基本, 就是要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到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和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 不要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 保障水平不能过高, 要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水平起步, 逐步提高标准。可持续, 就是要求国家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和补助必须是长久的、持续的, 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
在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重大探索。中国疆域辽阔, 各地发展水平不一, 要实现农村社会养老全面覆盖, 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在中央确定的政策框架下坚持先行试点和农民自愿的原则, 因地制宜,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
(三)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2008年1月, 中央1号文件提出,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明确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鼓励各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08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 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目标模式和基本思路。
2009年2月, 中央1号文件要求, 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8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 部署在全国10%的县市先行试点, 十年内基本实现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随后, 2009年9月,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颁布。一场亘古未有的变革在全国广袤的农村展开。这是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2010年10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该法总结新农保试点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做法,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出了规定, 将其上升为国家法律。该法第20条规定,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第21条规定,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 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近两年来, 全国各地按照国发[2009]32号文件的要求,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 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0年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农业人口约1.8亿人。 (1) 以重庆为例,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城乡居民统筹考虑, 把农村居民、城镇没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 以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有困难的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覆盖范围。截至2010年底, 全市实际参保人数达到了770万, 包括城镇老年居民、城镇职工、农村居民。全市已有30个区县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试点面达到了75%, 比全国平均试点面超出了52个百分点。国家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而重庆将在2011年提前四年实现全覆盖, 确保全市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到不少于80元的养老保险金, 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2)
二、“养老不犯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是千百年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乃至工业化初期, 广大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子女和土地养老。在过去很长时间中, 限于国家的财力, 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也只能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前些年, 有些地方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已对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展了一些局部性的试点,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局部性的试点主要是在经济较发达、农村集体组织较有实力、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进行, 在其他地区难以推行。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是由国家财政来全额支付农民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这就可以使经济不发达乃至贫困地区的农民也能纳入新农保制度之中, 从而使全国农村居民都有了社会养老保障。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 再加一句“养老不犯愁”, 从而逐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 使他们老有所养。农民无后顾之忧, 就会敢于消费, 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2.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 建立新农保制度, 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 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 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3.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 建立新农保制度, 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首先, 它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其次, 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 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 从而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最后, 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 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从而形成文明的乡村风气与和睦的邻里、干群关系, 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简析
(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基本内容
1. 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2. 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 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 (市、区、旗) , 以后逐步扩大试点, 在全国普遍实施, 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3. 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4. 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 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 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 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 可给予适当鼓励, 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 (区、市) 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 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5. 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 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6. 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 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参保人死亡, 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 除政府补贴外, 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7. 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 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 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不用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8. 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 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与以自我储蓄为模式的“老农保”相比, 新农保的制度创新, 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 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制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 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 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归纳起来, 新农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
1. 基本性:
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从基础养老金的概念可以看出, 政府提供的是一种基本保障。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不会太高, 因为要达到广覆盖的目标, 在现有国情下, 只能是一种基本的保障, 这样才能保障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投入。这种保障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保障水平会稳步提升。
2. 公平性:
基础养老金标准相同。中央政府提出,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补助50%, 这样, 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 无论集体经济组织有无能力补助, 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由于新农保刚刚起步, 这样的规定能够较好地体现公平。不过, 未来新农保制度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生活标准来进行调整, 让各地农民享受到相同的生活水平。此外, 中国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但是农村居民养老一直处于制度缺失状态, 随着新农保制度的建立, 农民逐渐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这也体现了新农保的公平性。
3. 普惠性:
农民年满60岁均可享受。中央政府提出, 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 只要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 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就意味着过了这一年龄门槛, 不分天南地北, 不分男女, 农村老年人都可以直接享受到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体现了新农保的普惠性, 而这种普惠性可以使这项制度得以迅速建立起来。另外, 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有助于消除老年贫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 老年贫困问题愈加明显。为所有农村居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助于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难点及对策
建立新农保制度, 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能否顺利推进和完善这项制度, 取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取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 也取决于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新农保推进工作还面临大量棘手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 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增强。
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 对参保关心程度低, 存在观望心理。新农保是为农民谋福利的。一方面要加强宣传, 让农民充分理解参加新农保的好处, 使这项重大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参保缴费。对广大农民来说, 新农保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事物, 要允许他们有一个理解过程。试点时, 不能搞强迫命令, 不能片面追求参保率。另一方面要让农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养老保险要到未来才受益, 交了钱要到规定的年龄后才能领到养老金, 这个时间差往往会使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 只要他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 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个立竿见影的做法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 部分地区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不到位。
建立新农保制度, 关键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 地方政府对农民个人缴费的补助必须到位。国家财政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是实现“保基本”目标的基础。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是实现“广覆盖”目标的支撑。从农村当前情况看, 不少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没有多少能力对参保农民进行补助。部分农民个人缴费也有一定困难。由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民给予缴费补贴,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 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 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有利于帮助困难群众参保, 也有利于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3. 基金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 新农保基金管理环节多、在途时间长、金额大, 存在安全隐患。基金如何归集、应由哪一级集中管理、如何保值增值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切实加以解决。有关主管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农村养老保险财务制度, 明确农保基金的性质、基金管理的原则、账户、科目设置和记账方法, 统一相关票据。
4. 经办力量严重不足。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在制度运行初期已显现出难以满足经办业务的实际需要。对全国农保经办机构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 2 209个县级市中有1 26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占57.4%;29 378个乡镇中, 共有4 13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占14.1%。农保经办业务主要由县 (市、区、旗) 、乡 (镇) 和行政村三级经办, 而恰恰这三级经办机构力量十分薄弱。
5. 经办手段比较落后, 业务流程不统一。
不少地方经办工作还以手工操作为主, 经办成本高、效率低。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系统软件和网络建设规划。另外, 各地的新农保经办管理模式不统一, 操作流程差别较大, 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为此, 要加快农保信息系统建设。
摘要: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保险, 必须坚持社会保险运作的一般规律:非营利性、强制性、普遍保障性。同时, 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 特别是要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新农保推进工作还面临大量棘手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 2008-01-30.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N].新华社, 2008-10-19.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 2009-02-01.
[5]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Z].国发[2009]32号.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供给 篇11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公共产品;制度供给;交易费用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55-02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发达文明的重要标志。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和政府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农民是制度的需求者,政府则是制度建立的主导者和制度的主要供给者。相比于农民的需求而言,政府的意愿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轨迹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农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大部分群体自然也有权利享受社会的养老权利。据此,可以判定理想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符合公共产品的第一个属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它作为政府理应向全体农村人口提供的一项制度,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再者,个体享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会影响其他个体同时享用,这显然符合公共产品的第二属性——非竞争性。最后,这种制度的实施和推行不存在“谁付费,谁享用”,而是为所有农村人口共享,受益范围覆盖了全体农村人口。综上所述,理想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项目存在三种方式:(1)“个人统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由村、社区等集体组织筹集资金,运营基金、发放养老金的补充养老保险;(3)完全自愿参加、自己缴纳保费、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的商业养老保险。就这三种方式而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根据其账户组成分别分析,社会统筹账户部分应该是纯公共品,这部分账户的筹资完全由政府补贴,因此,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个人账户部分则是准公共品,这部分账户的资金是由政府和个人共同筹集,个人如不缴费则不能参与。集体(社区)补充性养老保险属于准公共品,它具有明显的俱乐部产品性质,属于这个集体的成员可以享用,而这个集体之外的人则不能享用。商业养老保险属于私人产品,它由个人完全缴纳保费,个人完全享受养老金,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我国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上述三种养老保险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物质基础。我国政府现在要做的是依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供给。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供给的最优模型分析
(一)模型假设
1.所研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理想的制度,是公共产品,其供给方是政府,不存在市场供给。
2.只有一个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且其效用函数已知。
3.已知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都为产量q的函数,即Pc=Pc(q),Tc=Tc(q),农民的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收益函数为Tr=Tr(q),所以,农民的利润函数为π=Tr(q)-Pc(q)-Tc(q)。
4.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供给,且价格相等。之所以作此假设,因为我国政府分为中央、省、市、县(市)、乡五级,而从财权划分,可粗略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每级政府既然存在,并通过税收等渠道获得财政收入就必须为本地区提供公共产品。而在实践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行)也特别强调了两级政府的概念,“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基于以上理由,本文在探讨最优供给模型中也是以政府分级为前提。
(二)存在交易费用前提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供给模型
在考虑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制度供给者的成本便发生了变化,除了原有的生产成本外,还附加了交易成本。我们仍然假设生产成本是制度供给量的函数,且与供给量成正比。但是承前所述,交易费用的多少决定于组织或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市场不确定性、小数目谈判及资产专用性。交易费用是资产专用性的增强而呈现出类似于指数函数式的增长趋势,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组织偏离最佳供给规模的程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组织单位交易费用递增,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字形变化。因此,对于组织对制度供给的边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交易费用。
假设:(1)全社会只有一个消费者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制度的供给主体为两级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3)需求者对制度的需求为Q,且其所愿意付出的成本为T;(4)制度的需求者可以通过谈判来表达其实际需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且交易谈判的顺序是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5)制度需求者愿意承受的交易费用为Ta;(6)制度供给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生产成本PC是制度供给量的正比例函数;而交易费用先降低再上升。
如图1所示,坐标横轴表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供给量Q,纵轴代表总成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生产成本曲线分别为PC1,PC2,两级政府的交易费用曲线则分别由TC1,TC2表示;C1,C2表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总成本。即:
C1=PC1+TC1
C2=PC2+TC2
存在交易费用时:
(1)根据前面一系列的假设可得,政府能够供给的制度规模为:
GC=α+β(T-TC1-PC1)
这显然小于交易费用为零时政府的供给量。此时,如果需求者为消费制度所愿意承受的最大交易费用Tα≥TC1,表明制度需求者可以接受这一交易费用,那么,中央政府提供全部的制度供给,且支配用于养老保险的全部资源,全社会养老保险供给量为G=GC=α+β(T-TC1-PC1);如果Tα≥TC1,则制度需求者不愿接受这一交易费用,转而进入与地方政府的谈判。
(2)需求者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会与地方政府进行谈判,两者之间的交易费用为T2。同上面所讨论的一样,如果此时地方政府制度供给的边际交易费用MTC2≥MTC1,那么此时仍然由中央政府供给制度,供给量为G=GC=α+β(T-TC1-PC1);如果地方政府的边际交易费用MTC2≤MTC1,那么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中央政府不再承担制度的供给,而全部交由地方政府供给,供给总量为G=GL=θ+ρ(T-TC2-PC2);其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竞争,最后的结果是中央政府降低制度供给的交易费用,使得两级政府的边际交易费用相等,此时,整个社会的制度供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中央政府的供给量为GC=α+β(T-TC1-PC1),地方政府的供给量为GL=θ+ρ(T-TC2-PC2)(T1,T2分别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制度提供而拥有的资源)。如果Tα≤TC2需求者愿意承担的交易费用,制度需求者不能接受这一交易费用,那么,如果社会中还存在下一级政府,那么将会由下一级政府供给制度,分析过程同上,如果社会在不存在其他制度供给者时,需求者不消费这样的制度为最优选择。
更进一步,如果各级政府供给制度的成本连续,则有无数条政府成本线,可以从中找出一条包络线。在包络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制度需求者能承受的交易费用一定的条件下,各级政府最优制度供给(见图2)。该图也表明了最优制度供给模式是由交易费用决定。
上述模型说明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才有各级政府进行农村养老保险的供给。此外,在确定各级政府的供给边界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边际交易费用,也决定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供给模式。
三、结论
引入交易费用这个概念对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供给边界进行了分析。从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入手,利用埃奇渥思盒装图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在交易费用为零且不存在资源的政策配置的条件下,两级政府的供给规模由供给曲线的斜率决定。
接着,剔除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除了交易费用,制度需求者可以接受的交易费用Ta对制度供给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制度需求者可以接受交易费用的条件下,政府制度的制度供给边际交易费用是决定各级政府供给的因素。另外还需特别说明的是,这些分析都是假设政府之间会像企业那样存在制度供给的竞争,而排除了合谋或利益博弈的状况。
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可能也可以解释现存于我国发达地区的较具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例如“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除了国家规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有较好的社区保障,即除了两级政府供给制度外,集体(社区)成为制度供给主体。我们不妨可以把集体(社区)看作第三级政府,那么,苏南模式之所以能得以开展,是因为制度需求者选择制度供给的主体时交易费用存在差异。苏南地区的县域经济极其发达,农村人口与中央甚至是省级政府进行制度交易的交易费用比较大,相反,由集体(社区)提供制度的交易费用较少,农民所得利益较大,所以,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是集体(社区)。
注释:
所谓俱乐部产品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等。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篇12
如今,新农合的实施已经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居民千家万户的健康问题,可以说我国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完善机制体制。
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在解放前1942年-1944年,在解放区因为伤寒等传染病肆虐,解放区政府委托当时的商业销售机构———大众合作社组织并建立了最初的合作医疗,这种以集体为单位的医疗保障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解放后在全国普及开来,尤其是1958年施行人民公社化后,合作医疗发展较快。然而好景不长,1961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及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导致刚刚起步的合作医疗不得不中止。
(二)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平均主义理念的推动下,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合作医疗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1968年下半年,毛主席就“乐园公社农村合作医疗”作了亲笔批示,“合作医疗好”,并指示卫生部“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全国绝大多数的生产大队都办起合作医疗,在1978年五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合作医疗也列入进去。到1980年全国约有90%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成为当时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解散集体经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合作医疗也随之消失殆尽了,到80年代末期,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剩5%。
这种农村无医疗保障制度的状态维持了近20年,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很多的时候一个家庭里有有一个重大疾病的家人,面临的就是倾家荡产。再加上,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医疗费用高涨,让农村居民苦不堪言。特别是2003年SARS的来袭,为了解决中国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我国政府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在2003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作用。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如今,新农合在我国已经达到了基本覆盖,有效的保障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医疗问题。
二、新农合的作用
(一)覆盖率高
新农合从2003年起在304个县试行,于2005年在全国普及,实施至今已经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农村居民,2014年的参合率已经达到了98.9%,参合人数7.36亿人。参合人数相比前几年有所下降的原因是因为部分城市统一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但是从整体看新农合的参合率却稳步地增长,说明我国的新农合的推广效果显著,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
(二)使用频率高
我国新农合补偿支出收益人次从2005年的1.22亿人次增长到2013年的19.42亿人次,增长了近16倍,说明不仅我国政府努力地完善新农合制度,并且我国的农村居民也确实有效地使用了新农合,达到了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三)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有所提高
通过2003-2014年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情况,我们可以得知随着人们对新农合的使用增加,医院对病床和卫生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在慢慢增大,可以说新农合的实施也强力带动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综上,我国新农合的覆盖率和使用率都在逐年提高,并且农村整体的医疗卫生需求度也在增长。并且,在2008年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在农村居民的出院构成原因里因经济问题而自己要求出院的比例由2003年的31.6%下降到2008年14.5%,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另外,因为经济原因应该住院却未住院比例与2周内患病未去就医的比例有也所降低。由此可见:随着2003年新农合的实施开始到2008年,农村居民对医疗费的负担能力有所增强。
三、新农合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费用分配欠缺公平性
建国以来,医疗保障制度空前发展,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但是,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农村陷入了无医疗保障制度的状态。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排名中,我国医疗卫生总体水平排在144位,卫生公平性排在188位,全世界倒数第四。虽然,时隔多年,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良好,情况有所变化。但是,根据《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体现,我国近五成(不包含外出务工者)的农村居民却只使用24.35%的医疗费用。而且近些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依然是以城市作为政策的中心,而这一点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缺乏公平性,也不利于改善城乡差距。
(二)新农合对门诊统筹分配过小
我国新农合为了快速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因此以解决大病住院的患者医疗费为主,对门诊的疾病预防与早期治疗补偿力度小。门诊家庭账户的利用率比起住院统筹要低很多,毕竟每年只有几十元作为门诊医疗费,吸引力不大,也会有这种可能,因为新农合对门诊的保障范围低,农村居民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体检,预防与早期治疗。这不利于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普遍过低
目前在乡村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卫生技术人员缺乏或者整体素质过低。会影响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的信心。我国提倡就近医治,所以对乡镇指定卫生院的起付线以及补偿比例都给予很大的优惠,但是许多乡镇卫生院与农村卫生所房屋设备简陋,药物种类不全,医疗技术差等难以保证农民的就医质量。一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去上级城镇医院医治,一方面路途遥远交通费,住宿费高昂并且往返时间较长,另一方面报销的比例较少,而且在外医治报销手续繁琐,这些都会防碍农民尽早医治。
(四)监管机制不健全
新农合基金的监管还不到位。近年来,尤其在一部分偏远地区,有组织地造假,通过虚造病例、虚列支出、重复报销等手段来骗取新农合基金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其原因一方面是医院内部管理混乱,另一方面也是新农合的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上农村居民对自己利益不善于维护,轻信别人将自己的医疗合作证借与他人。
四、新农合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建议增加对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投入
针对于医疗费用缺乏公平性这一点,首先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的保障投入,扩大新农合基金统筹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提高最高封顶线的金额,扩大可报销药品的范围,切实地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加对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对基层的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所房屋建设与医疗设备的投入。让农村居民能够就近医治,进而防止“久病不医治变成大病”的情况出现。
(二)扩大新农合门诊统筹
逐步扩大门诊统筹,一方面,扩大定点药店范围,不仅方便农村居民使用,也可以提高竞争意识,防止药店药价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并增加门诊报销药品种类,便民利民。另一方面,应将体检费用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范围内,逐渐增加农村居民对疾病的预防以及疾病的早期治疗的积极性,进而加快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三)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
一是加大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的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夯实业务知识基础。二是对于偏远地区采取提高薪资待遇,吸引优秀医疗技术人才,到农村医疗机构工作。三是加大对农村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四)强化新农合监管机制
为了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运行,防止不法分子套取新农合基金,必须要强化新农合的监管体制。一是加大对新农合管理违纪违规的单位与个人的处罚力度。对严重违纪违规的医疗机构实行取消定点单位,对违纪违规的医护人员吊销医师执照,并医疗保险监管人员的违纪行为给予重处。二是提高对监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意识,定期对监管人员培训专业知识。三是利用现代化设备建立医疗保险网络监控体系。
综上所述,我国的新农合制度从2003年试行,到2016年正式实施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已经有效地解决了大部分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问题。如今,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解决了城乡间在医疗方面的差别,而这也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相信在“十三五”期间,通过中央政府对于居民社会保障的完善,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B1).
[2]韩子荣.中国城乡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推荐阅读: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08-29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07-27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10-20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2-11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12-02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08-23
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05-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09-0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12-0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