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精选12篇)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1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到80%, 并且在广大的农村, 大多数人从事着收益低微而剩余有限的农村劳作。和城市迅猛发展相对比, 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明显滞后。农民不但收入低, 而且面临着疾病、养老这样的风险。自1998年以来, 国家把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 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于如何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仍然缺乏完备的思路和法律政策。农民健康问题, 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保障需求。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下, 如何缩小城乡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差距, 成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重要问题。因而我们有必要实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化, 加快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规定:“人人有权享受其本人及家属康乐所需之生活程度, 举凡衣、食、住、医药及必要之社会服务均在内;且于失业、患病、残疾、寡居、衰老或因不可抗力之事故致有他种丧失生活能力之情形时, 有权享有保障。”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根本价值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很好地集结了社会公正、效率和人道等基本的价值准则。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无一不是立法先行、法律护航。社会保障法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现和正常运作的关键。因而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法制的战略性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
目前, 占我国人口近70%的农民严重缺乏卫生医疗服务保障, 而这一情况在西部贫困地区更为严重, 因为随着我国城乡医疗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和服务费用的不断上涨, 广大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在逐步下降。据卫生部统计, 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 其中政府卫生投587.2亿元 (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15.6%) ;而且, 全国卫生费用的支出也不合理, 大部分用在了城市, 用于农村的有92.5亿元, 仅占政府卫生投入的15.9%。另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 中国在卫生费用负担的公平性方面, 排在191个成员中的第188位;中国卫生系统的总体绩效评估在全球191个国家中也后居144位。由于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减少, 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没能得到改善, 农民防病治病就完全只能掏腰包。一旦患上大病重病, 他们就不得不倾其所有, 或向亲戚朋友东挪西借。所以, 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 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2. 影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内因。
(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且存在地区差异。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等多方面原因, 农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 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医疗保障的模式和保障水平。因此, 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就不得不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 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高, 地方经济实力较强, 依靠地方政府和社区集体经济就可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机制。而对于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广大西部地区, 医疗卫生资匮乏, 加之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很弱, 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绝非易事。
(2) 农民的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中国农村的文化观念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家庭或家族自助、不求“外人”的观念, 团队意识淡薄。他们重视伦理宗法, 这就使得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互助共济”更多的是以血缘、情缘和地缘为基础。加上迷信心理严重, 很多农民认为患病是自己运气不好, 而不去求医看病或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这一点在年长的人身上表现更为严重。
(3) 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认识有限。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医学知识有限, 对疾病风险的认识存在着差距。农民自身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看问题只看眼前利益, 因此他们更关注能解决基本生活的诸如扶贫与灾害救助等保障项目, 而对于医疗保障没有明确地认识。同时, 由于允许自愿参与, 这也导致合作医疗面临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合作医疗的积极参与者, 往往都是家庭经济困难的人, 这就造成合作医疗资金数量有限, 合作医疗难以发挥预期效果。农民既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者, 又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主体, 缺少农民的参加,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失去任何意义。
3. 影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外因。
(1) 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上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上的缺失。从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来看, 通常是个人、集体 (或企业) 、国家各投入一部分, 并且国家的投入应占最大的比例。当前我国财政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投入严重不足是造成整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政投入缓慢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适应, 投入总额不但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 反而下降, 而且这一点有限的资金还常常被挪作他用。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 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现象非常严重。从国家的投资看, 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只相当于城市的1/8, 农村人均国家社会保障投资仅为城市1/30。
(2) 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低。主要体现在层次低下、范围狭小, 覆盖失衡、项目不全、社会化程度不高、保障标准欠科学。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不足50%, 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更是低于20%。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 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加上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监管力度不够。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 各保障项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3) 农村医疗保障模式陈旧落后。我国现行的保障模式, 主要是现收现付和略有节余。现收现付模式不能适应中国正在进行的显著的人口年龄结构变迁, 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继续运用现收现付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模式, 乡镇企业所承担的巨大的社会保障职能必然会成为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同时现收现付模式会增大农村居民对于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 增大他们的储蓄倾向。
(4) 农村医疗保障缺乏完备的法律框架。尽管宪法对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国家提供的物质帮助权作了明确的规定, 而且在一些法规中也有一些关于社会保障或有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内容, 但整个社会保障还处于较低层次, 这在管理上就缺乏宏观指导和协调。综观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立法, 虽然数量庞大, 但都是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甚至更低层次的行政性文件出现的, 至今未有一部专门性的法律。这些层次较低、多带有“暂行”字样的法规根本不能使社会保障立法形成体系。这种立法严重滞后的状况与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同时也与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相冲突。
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关乎国计民生, 对于这样的内容仅由行政机关以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形式对其加以规范实属不当。由于立法条件往往尚不成熟, 而现实问题又有立法必要, 权宜之计就是许多本应由国家立法机关行使的立法权最终为国家行政机关所行使, 其结果是造成行政立法的过度繁荣。在农村医疗保障方面, 立法情况更是如此, 如2002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2003年1月10日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等, 都还是完全停留在行政法规、规章的层面上。这种立法层次低的法规、规章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首先是立法的随意性大。从立法程序上看, 一个法律的出台必须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严格的制定程序。程序上的审慎就有助于法律本身质量的提高。而低层次的立法由于没有高层次的立法在程序上的严格要求, 故往往随意性较大, 变动频繁, 缺乏作为法律应有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其次是规范性不强。较低层次的法律规范对于条文的钻研往往不够精细, 表达不够周延和准确, 难以准确地表达立法本意。再次是较低层次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也相对较低, 约束力较差。因此, 它也难以达到有效规范人们行为的目的, 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所以, 我国应当尽早制定《社会保障法》, 将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立法纳入其中, 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享有医疗保障权利。
另外在我国的立法中, 受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路的影响, 使得法律条文过于简略抽象, 运用起来缺乏可操作性, 实践中不得不通过司法解释来弥补, 甚至司法解释的条文数和字数均超过法律本身。同时由于法律条文规定得简略、笼统, 也就为法律的执行者留下了过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使执法者有可能根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来决定有关事项, 容易造成执法上的不统一和偏差。立法上的简略和不严密, 就有可能为执法腐败、司法腐败留下可乘之机。
从我国已制定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的篇幅来看, 其条文和字数都很有限, 这种条文的简略势必导致内容的不确定和适用时的困难。采用这一立法思路尚无可厚非, 但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今天, 立法也有大量国外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提下, 仍采用这一模式就值得商榷了。所以, 制定规范详细的法律, 在我国并不是立法技术问题, 而是立法思路问题。我们可以在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 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的条款纳入农村社会保障范畴之中, 打破原有的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路, 制定出一部详细、方便适用、质量较高社会保障法律是可行的。
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对策
虽然, 我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各种问题, 有内因有外因, 但是有问题就必须要面对和解决, 特别是农民这样一个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的群体, 政府更不应该去回避。
1. 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
建立并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没有法律的支撑和保护是不行的。从世界范围来看, 关于社会保障的立法主要包括两种:分散立法模式和综合立法模式。二者各有利弊, 关键还是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立法接近空白的情况下, 应当首先制定出《社会保障法》, 作为基本法律来确定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立法方向、目标等。在这个前提之下, 逐步对各类社会保障结合其各自的特点来给与普遍的法律保护。就农村医疗保障来说, 就应当制定《农村医疗保障法》。这样的分散逐个立法虽然成本较高, 但是由于各类不同的社会保障有着不同的目的和特点, 因而更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
立法需要解决很多本质的和制度的问题。从本质上看, 需要解决立法的目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问题。我国目前城乡发展还不平衡, 农村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还处在改革探索之中。对此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念认为应当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 实行城乡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 当然医疗保障也不例外。在城乡二元的结构下, 不仅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而且使得本来就有限的社会资源被过多的配置到了城市, 这样农村的公共卫生体系就显得更为薄弱。不仅看病要去距离较远的大城市, 而且当低收入的农民面对一个统一以城市标准制定的医疗费用时还存在看不起病的情况。笔者认为医疗保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 而更多的要保护经济能力相对更弱的农村居民。因而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在立法时我们要设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作为立法目标。
在设计立法具体制度的时候, 我们应当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具有实用性, 覆盖广、互助共济的制度方案来。不仅要有单独制定《农村医疗保障法》, 同时还要建立完善其他配套的法律规范。比如在《刑法》中对于贪污、挪用医保基金的非法行为追究其刑事责任。
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应当坚持国家支持的原则, 从农村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以保障农民基本医疗为目标,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 与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相配套, 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与农民个人投入、农村社区经济、企业、慈善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的捐助相结合, 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建设步伐, 争取早日实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与城市接轨, 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2. 加强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职权作用。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 与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分不开的。在构建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过程中, 国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起主导作用。
首先, 要理清管理主体的关系。在我国, 合作医疗制度的主管工作由卫生部掌握, 而农村中的职工性农民群体医疗保障问题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管理主体上的混乱, 导致我国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和管理上, 无所适从, 而且容易造成农村本来就少的医疗卫生资源和管理资源的浪费。因而,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 就要明确管理主体之间相互的职责, 加强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其他部位相关政策的联合立法。
其次, 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的农村医疗保障责任。在政府系统内,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处于模糊状态, 已经影响到社会保障的运行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涉及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 究竟其支持方式和力度是如何的, 是涉及到税费改革及中央与地方财权划分等复杂的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承担的农村医疗保障责任划分, 首先要坚持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原则。中央政府主要是宏观调控, 平衡地区间的医疗保障状况, 地方政府则是解决好当地的医疗保障问题。其次, 要完善分税制, 从根本上分清两者的财政支付关系。这也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承担的农村医疗保障责任, 确定各自的主要承担农村医疗保障项目的基础。最后, 以法律形式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范, 并不必然意味着需要因此制定一部单独关于责任划分的法律, 可以融入到规范社会保障方面的综合和相对综合的法律, 在实现形式上可以灵活。
3. 加快农村医疗体制改革。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推行, 由政府主导。但是具体的医疗保障的服务, 却由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保障制度属于公共品的范畴, 具有非市场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在我国有关农村医疗保障的医疗机构, 很难界定它是否是市场主体。因为一方面它要维护医院的收支平衡, 另一方面却要提供公共性服务, 这就让它对农村医疗保障的费用的控制缺乏利益驱动。政府要推动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必须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首先, 实行医药分开, 减少医疗机构谋取自身利益的渠道。其次, 鼓励多种医疗机构的协调发展。要合理评定农村医疗机构技术等级、按技术等级进行医疗机构的职能定位、按等级确定医疗设备与人员的配备水平、按等级确定医疗诊治收费水平, 实行医疗和医药分业管理、区分门诊和住院医生等等。最后, 要建立医疗项目的严格审查机制。对医疗费用的补偿标准、医疗器械的适用费用标准进行统一规定, 增加医疗体系的透明度、公平公正性, 以确保医疗保障的社会效用最大化。
4. 依法保障农村医疗保障资金。
对于农村医疗保障资金, 采取“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扶助为辅, 政府适当支持”的原则, 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和创新, 保证农民、集体和政府的筹资渠道的畅通。在法律关系中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但在社会保障制度中,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在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中, 政府和企业承担的义务大, 而个人承担义务较小。因此在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 强调要对权利和义务重新安排, 把个人义务提到较高水平。但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权利和义务不可能在个人层次上统一, 只能在社会层次上达到基本平衡。尽管现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筹措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政府、集体、个人共担的轮廓, 但这个轮廓还不十分清晰, 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主体各方的积极性。政府与乡村集体的责任划分不清, 客观上制约并限制了集体可以分担的农村医疗保障责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不清, 形成了中央政府压力日益增加并被强化, 地方政府多半缺位的格局。因此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政府必须更加重视农村的医疗保障, 增加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支出使政府投资向农村倾斜;在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中, 各级地方政府每年要从财政上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于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仍然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合作医疗所需的资金, 主要来源于农户、县乡政府、中央财政。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 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 农村企业也不发达, 筹集合作医疗资金的更加困难。随着地方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有条件的地方还要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国家部分的补助标准。对于农村“五保户”参保的个人部分可由民政部门解决, 对农村贫困户、特困户的个人部分, 可由地方财政负担, 这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经济实力发展较快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给予本地的合作医疗制度予扶持, 鼓励乡镇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以此壮大合作医疗, 逐步增强其实力, 扩大受惠覆盖面。
但在目前情况下, 过多强调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上的投入是不现实的, 它只能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弱化农民个人筹资, 调动不起各方参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因此, 农民个人出资仍是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筹措的主要形式, 我们可考虑将以前的农业税转化为农民缴纳社会保障税, 征收后专户储蓄, 专用于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 并且可以积累使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重新征收社会保障方面的税收, 农民在心理上易于接受;健全了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缩小了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不但可以全面实施, 而且还可以节约新税收征收成本。
三、结语
农村医疗保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仅仅依靠立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应该说,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以合作医疗制度为基本的多层次、多需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的发展势必与农村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进程息息相关。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是广大农民的共同呼唤, 它既关乎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 也关乎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工业与农业共同进步的大事, 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
摘要: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以合作医疗制度为基本的多层次、多需求的系统工程。因而有必要实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化, 加快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立法,行政
参考文献
[1].张桂林, 彭润金等著.七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2].朱晓超.农村医保风雨飘摇.财经, 2002 (8)
[3].杜中杰, 杨树明.农村医疗保障出路何在.人民法院报, 2000.12.6
[4].顾涛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997 (11)
[5].饶江红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南昌大学学报》 (人社版) , 2003 (6)
[6].方青.从“集体保障”到“社会保障”——中国农村社会保障1949—2000.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2 (1)
[7].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组试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农村经济, 1996 (7)
[8].余卫明.社会保障立法模式探讨.法学, 2003 (5)
[9].欧阳仁根.试论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财贸研究, 2002 (3)
[10].许兵.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职能比较研究.政法论丛, 2004 (4)
[11].杨方方.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责任划分的几点看法.经济体制改革, 2003 (3)
[12].吴佩旆.关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思考.计划与市场探索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2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政〔〕68号)和《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方案》(皖卫财〔2016〕22号)文件精神,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保障相互衔接的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体系,落实“三保障一兜底”政策措施,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保障对象
保障对象为扶贫办确认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人口)。与脱贫对象退出机制相衔接,实行动态管理。保障对象享受保障待遇时间与基本医保保障年度一致。
二、保障政策
(一)资助参保
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自起由财政给予全额补贴,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全额代缴。由区民政局会同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区城乡居民医保中心落实。
(二)基本医保
1.门诊补偿
(1)普通门诊。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免起付线,在年度限额内实际补偿比提高至70%(不含一般诊疗费)。年度补偿限额等提高至普通人口的2倍。
(2)常见慢性病门诊。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免起付线,在年度限额内按病种实际补偿比提高至75%。
(3)特殊慢性病门诊。贫困人口在省内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免起付线,按照就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政策执行。原基本医保个别病种较高补偿待遇政策继续执行。
2.住院补偿
(1)起付线。贫困人口在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及区级医疗机构、市级医疗机构、省级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分别降至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符合基本医保免起付线人群继续免起付线;年度内特殊慢性病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多次住院的只计一次起付线。
(2)补偿比例。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区级医疗机构、市级医疗机构、省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合规医药费用,分别按照80%、70%、65%和60%比例进行保底补偿。特殊慢性病住院治疗以及按照要求逐级转诊的,保底补偿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
(3)封顶线。住院(含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年度累计封顶线30万元。大病保险及目录内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补偿不列入年度封顶线计算基数。
3.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
贫困人口患目录内重大疾病,在市级、省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实行按病种付费,补偿比提高到70%。按照要求实行逐级转诊的,补偿比再提高5个百分点。省、市级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定点医院、定点病种、费用定额、特殊病例、结算流程等规定与基本医保保持一致。
(三)大病保险
省内住院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0.5万元,各段补偿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起付线至5万元、5万元至10万元、10万元至20万元、20万元以上各段合规费用补偿比例分别为60%、70%、80%、90%。大病保险制度的其他规定继续执行。
(四)医疗救助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按年度住院合规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的10%给予补助。补助金额不得超过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偿后剩余的合规费用。
(五)政府兜底
贫困人口在省内医疗机构发生的限额内门诊费用、住院(含特殊慢性病门诊)合规费用纳入政府兜底保障范围。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补偿后,贫困人口在省内区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0.3万元、0.5万元、1.0万元。年度内个人自付合规费用累计超过个人自付封顶额时,超过部分的合规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个人自付限额按照贫困人口就诊最高级别医疗机构确定。为进一步减轻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负担,经区政府研究决定,个人自付0.3万元、0.5万元、1.0万元费用中合规医药费用再按照50%的比例进行报补。
(六)其它规定
慢性病及重大疾病范围按照《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保障指导目录》执行。享受综合医疗保障政策的贫困人口就医转诊,应执行《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分级诊疗办法》的规定。
本实施方案未涉及内容继续执行普通人口基本医保及大病保险相关政策。纳入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住院及特殊慢性病门诊(本方案已有规定的除外),全部纳入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政府兜底保障范围。
因贫困人口及其家属个人行为导致的过度医疗而发生的医药费用由患者自付;因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施治、用药等导致的过度医疗而发生的医药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以上费用均不纳入综合医疗保障范围。
贫困患者年度内各项医疗保障的`补偿金额,累计不得超过其年度内医药总费用(包括限额内门诊和住院费用)。
三、资金管理
(一)资金来源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资金分别来源于城乡居民基本基本医保基金、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基金、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以及健康脱贫医疗专项补助资金。
(二)资金结算
1.贫困人口医药费用“一站式”结算。
贫困人口出院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合规医药费用通过综合医保“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即时结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以及个人自付费用。贫困人口只需交纳个人自付费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政府兜底资金由医疗机构垫付。
贫困人口在非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合规医药费用,回参保地的医保管理经办机构通过“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结算。个人只需承担自付费用,其他费用由医保管理经办机构垫付。
2.机构垫付医保费用定期结算
医疗机构每月末将垫付的费用及相关票据分类汇总后,连同汇款账号信息统一送达至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管理经办机构。医保管理经办机构通知大病保险承办机构及民政部门取回医疗机构以及本机构垫付款的相关票据。各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在完成审核后5个工作日内向医疗机构或医保管理经办机构支付垫付款。发票、出院小结、结算单等原始票据由各医保管理经办机构保存,大病保险承办部门及民政部门以机构每月垫付资金汇总表及结算单复印件为结算依据。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经办机构、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尽快制定细化实施方案,确保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按要求实施。
(二)加强宣传。各经办机构、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广泛宣传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方案,准确解读综合医疗保障相关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引导贫困人口科学合理就医,及时公开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管理。各部门、各医保基金管理经办机构要加强对贫困人口医药费用的审核与监管。各定点医疗机构应根据执业范围以及自身医疗服务能力,引导贫困人口合理就医,进行合理施治,严控不合理检查检验、药品、耗材等费用。
本实施方案自月9日起执行。
该实施方案与中共阜阳市颍州区委办公室、颍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颍州区产业精准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等十二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的通知(阜州办〔2016〕11号)中不符的内容条款按照本实施方案执行
相关阅读
11月8日,省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将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项新举措有哪些背景?城乡居民看病报销将有哪些实惠?
今后,看病报销,不再分城里人、乡下人,只要按规定参保缴费就能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益。11月8日,山西省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将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为啥要“并轨”
当前,我国有三种不同的医疗保险模式并行。具体是,城镇地区的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地区的非从业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地区的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医疗保险模式之间具有明显的差距,并由人社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两个系统管理。
其中,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为例,虽然均是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因管理部门不同,就医报销、目录等各不相同,享受待遇也有较大差别。
为此,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整合两种医保制度。我省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是对国家要求的落实。
有专家表示,城乡居民医保的“两保合一”可以看成是“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和三大医保整合的第一步。该政策的落实也意味着民众就医报销将不分城市和农村。
缴费待遇“六统一”
如何“并轨”?首先,我省将整合机构人员。其中,将卫生计生部门承担的新农合管理职能及人社部门承担的城镇居民医保管理职能合并,统一由人社部门承担。移交、整合期间,相关政策暂不作调整,参保缴费、就医报销等不会中断。
其次,要整合完善原有的城镇居民医保信息系统和新农合信息系统,建成集中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参保人员在统筹地区范围内就医购药持社保卡直接结算。
最后,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将实现“六统一”,即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将除职工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人群纳入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覆盖范围。
个人缴费不低于150元
整合后该如何缴费?20,全省城乡居民统一筹资标准,人均个人缴费不低于150元。对符合条件的参保资助对象个人缴费部分,通过城乡医疗救助等渠道予以资助。新生儿按规定办理参保手续,自出生之日起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 实践 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长期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从1949年新中国建国到2009年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经了多次变迁,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1)建国初期,农村主要以低廉的自费医疗方式为主,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障制度。(2)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合作医疗方式开始在部分农村出现,但推广的面积十分有限,农民所享受的医疗待遇也很少,到50年代末期,合作医疗得到国家卫生部的肯定并得到一定范围的推广,1965年之后在农村迅速推广,并占据主导地位。(3)1981年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合作医疗逐渐瓦解,除了少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合作医疗发展较好的地区以外,广大农民重新回到自费医疗模式。(4)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试图在农村重新恢复合作医疗制度,这种努力在1997年达到高潮,但是效果并不显著。(5)直到2003年,在政府推动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逐步展开试点工作,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新阶段开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医疗环境虽说得到很大改变,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依然较为缓慢。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就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的情况来说,2000年之前,施集镇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农民对于医疗保障认识很少,也没有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直到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在施集开始实施,2007年得以正式落实,目前已经开始普及,优越性也逐步体现出来,在37200名居民中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已达到了92%。
二、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形式
自2003年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开始在广大农村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以来,这项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1.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合作形式
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合作形式主要有合药不合医、合医不合药、合医又合药等几种形式。其中合药不合医,是指医疗费用全部自费,药费按比例减免,合作医疗资金主要用于支付药费减免款;合医不合药,是指部分或全部免除医疗费,而药费全部自理,合作医疗资金主要用于支付乡村医生的报酬、预防保健服务费用及办公费用等;合医又合药,是指医疗费用及药费均按比例减免,合作医疗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医药费减免款项、乡村医生报酬等。
施集镇目前采取的是合医又合药形式。按照有关规定,农民每年只需上交20元,国家将补贴120元,且当发生大病住院时国家将承担80%的费用,剩下的20%由农民自己支付。这一比例相对以往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农民从中得到了很大实惠。但从施集镇实施的情况看,还有国家资金资源管理不规范、医疗补贴没有得到及时的保障和落实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运作模式
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探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合作医疗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村办乡管。合作医疗站(点)仍由村委会筹建,合作医疗经费由集体与个人共同筹集,但享受的范围与标准由村、乡协商制定,经费由乡卫生院或乡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按村核算,经费超支由各村自负。(2)村办村管。即合作医疗站(点)自行筹建,并由村委会管理,其经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提留)和本村群众共同承担,实施对象限于本村居民,个人享受合作医疗的范围与标准均由村制定,这也是过去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3)乡村联办。合作医疗站(点)由乡、村共建,合作医疗经费除村集体提留和个人供款外,乡级政权还补助一部分,经费由乡统一管理,乡和村分成核算,提留和报销比例由乡、村协商确定,享受的范围与标准由乡级政权统一制定。
施集镇最初实施的是村办乡管模式,但从2007年开始,改革试行了国办乡管模式,即由国家分配资金给予补贴,滁州市南谯区卫生局领导、施集镇政府和镇卫生所统筹管理。这样的模式一方面适应了落后地区的客观实际情况,能满足当前社会和农民的需要,但也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
3.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方式
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方式主要采取“按服务付费”的后付制,即村民先看病,然后凭病历和发票到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报销。“按服务付费”既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严重缺陷,如助长了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生过度提供服务及过度用药等现象,尤其是报销手续的繁琐给农民造成很大不便,甚至产生一些误会。
我们在采访施集镇医院院长时,他跟我们详细介绍了有关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模式和报销手段等问题。按照程序,生病住院的农民在出院后需携带户口本,就诊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及复印件到相关部门进行报销,这对于农民来说,手续过于麻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并且政府的资金有限,在报销时不能立即把资金补偿给农民,需把相关的材料传到上级,由南谯区卫生局审核,审核通过后再由财政局把资金拨发给政府,再传至农民手中,这样来来回回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不了解报销程序的农民甚至会理解为政府故意拖欠报销经费,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当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通过不断努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当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基金筹资困难,国家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基层合作医疗制度逐渐流于形式或自行解体,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和农业收入机制的转变,彻底打击了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基金筹资基础。而当前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同样面临中这一棘手问题。
首先,国家的财政支持不足。据中国统计年鉴载,“政府卫生支出2000年为39.4%,且主要集中在城镇,占80%的中国农民只消费不到20%的卫生服务”。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191个成员国进行的医疗卫生评价中,中国排在较后的位置上。从1999年开始正式实行的社会保障改革,至今已10895万人受益,其中近65%都是在城镇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而我国农村医疗保险享有率仅为12%。
其次,农民缴费的能力和意愿缺乏。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模式是政府补贴80%,剩余20%由农民自己交付,而在施集镇走访调查的过程中,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45%左右的农民认为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一般,10%的农民认为不好,保障制度并不完善,而在这55%的人中,有35%的人觉得政府给予的报销的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个人承担的过多。另外,随着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可以承受的缴费标准也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施集镇便有40%的农民表示只能承担50元以下的缴费标准。由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缴费能力和意愿的不同显然冲击了基金筹资的基础。
再者,在基金筹资困难的同时,由于制度的缺陷和某些个人素质的低下等原因,国家有限的资源投入却又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据施集镇医院和南谯区卫生局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近些年来,医疗卫生部门的“三假”现象,即“假姓名”,“假生病”,“假住院”,是屡禁不止,造成了国家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政府将打击“三假”现象的任务下达到乡镇医院,让其分担资源浪费的风险,但这样做势必影响了乡镇医院的正常工作,不仅不能及时高效地为农民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而且抑制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2.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2009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每千人口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医生数和护师护士总数分别增加了33•3%、67%和311•3%,可是农村人口从上述增长中享受的好处极为有限。医术较高的医务人员多聚集在县以上的大医院,而村里的卫生人员多半是30年前只受过短期培训的赤脚医生或是他们的子女,由于缺少专门训练而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而乡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的物质条件则更差,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竟然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因此,除了常见的小病症外,村级卫生人员多半是建议患者转诊,既贻误了病情,又要支出更多的费用。即便乡镇一级的医院的软硬件条件也十分有限,医疗卫生水平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据施集镇医院院长介绍,在新型合作医疗实施之初,不少农民参加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就是因为他们医院无法为农民提供满意的服务,使很多农民逐渐对合作医疗失去信心,转而采取了消极慢待的态度,再加上合作医疗报销手续繁琐的原因,一些农民生小病宁愿到个体医生那里随便抓点便宜药,生大病则直接进县市医院,经济条件困难的农民则是只能在家硬扛,本应成为农村医疗主体的乡镇医院却成了“旁观者”,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设施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稳定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对合作医疗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合作医疗从国家政策变成了地方政策,这就使得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国家政策的“强制性”威力,主动性大大下降,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再者,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强制性“合作医疗”项目,这一政策又与国家扶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因而加大了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难度。
尽管在改革的过程中,适度的政策调整不可避免,但经常性的特别是大幅度的政策变动却让有关执行机构无所适从,也使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目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信心明显不足。
4.农民缺乏认识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水平也有限,这使得许多农民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农村医疗保障到底是什么,包含着什么内容,也不清楚参保后自己可以享有什么医疗补偿。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虽然近几年这些情况得到好转,有80%以上的农民为自愿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但他们仍然不了解自己可以享受哪些医疗待遇。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让农民认识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会给其自身带来切实的好处,也没有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是国家对于农民医疗卫生的补贴,是一项益国益民的民生政策;第二,不少农民常年在外打工,使得医疗保障最基本的工作无法得到落实。很多在外务工的农民对于医疗保障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觉得自己不在本地,即使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也没有用处,这样就使得他们两头落空,处于无保护状态;第三,学校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卫生知识的教育,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学校没有接受到医疗保障知识的基本教育,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缺乏这方面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走访近几年生过大病住院的农户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虽已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但是觉得报销的金额十分有限。期间,他们还特别提到了住院时必须缴纳100元的“门槛费”,市级以上的医院必须缴纳200元,但是这笔费用保险中却不予报销,这让农民十分不满。但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施集镇医院院长了解到,这实际上是老百姓认识存在的误区,所谓的“门槛费”其实是医院的规定的“起付费”,这笔费用相当与农民给医院的“定金”,最终医药费用会把这部分钱扣除,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医院的风险,有效地预防“假住院”的现象,同时也可为农民省去不必要的麻烦。类似于“门槛费”这类缺乏认识或认识存在误区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农民对合作医疗认识的不足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总之,通过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成效十分明显,农民从中得到了很多实惠,是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思路和途径,但在实践中这一制度的实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急需有关部门着力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邹文开:《农村新型医疗保障政策研究》,湖南出版社2008年版
2.魏常友、郑小华、阎正民:《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华卫生事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3.刘艳利:《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4
一、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泰州市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2003年, 省政府、市政府分别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意见》, 并积极开展试点。各级政府均将新农合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加以推进。经过多年的新农合制度的运行, 泰州市的参合率逐年提高, 由2004年的70.96%提高到2010年的99.57%, 筹资标准由当年的人均30元提高到2010年人均不低于150元, 补偿范围从单纯大病住院扩大到门诊住院统筹补偿, 补偿方式从一年一报发展为在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 最高补偿金额从不足5000元提高到2010年的8万元。通过实施新农合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下几个紧迫性问题:
1. 有病及时诊治, 防止“小病拖成大病”。
新农合制度实施前, 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障,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许多农民是“小病拖, 大病挨, 得了重病才往医院抬”, 举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 农民看病得到了报销, 农村居民医疗消费需求得到释放, 原来不想看或不敢看的病现在因为能报销敢看了, 有病能及时治疗, 有效地防止小病拖成大病。2004年, 泰州市新农合住院率仅为1.99, 2010年截止目前住院率为5.29%, 增长了1.66倍。新农合的实施, 帮助农民有效克服了“小病不看, 大病硬拖”的现象。
2. 减轻农民负担, 缓解“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
随着筹资标准的增长, 我市新农合实际补偿比逐年提高, 补偿比由2004年15.26%提高到目前的43.55%。2010年截止三季度末泰州市累计补偿32397.98万元 (其中住院补偿29866.67万元, 门诊补偿1609.192万元, 分娩定额补偿676.625万元, 特种大病补偿242.7471万元) 。受益面为23.92%, 住院实际补偿比为43.55%, 有效减轻了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同时, 我市根据省新农合实施意见的要求, 在泰兴市开展依托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的试点, 进一步探索建立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补偿办法, 减轻农村居民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在姜堰市开展“综合支付方式”改革的试点、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使参合人员得到最大的实惠。
3. 实施医疗救助, 提高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
新农合制度虽然解决了目前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但对于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对农村中的重特大病患者, 光靠新农合制度是无法缓解的。为此, 泰州市政府大力实施医疗救助制度, 我市的低保、五保和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参加新农合, 其参合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全额支付。随着《泰州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救助政策的实施, 不但保证贫困人口都能参加合作医疗, 而且对生大病重病、新农合报销后个人承担费用较高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医疗救助。为进一步简化手续, 方便办理医疗救助, 部分市区已实现了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的同步结算, 提高医疗救助工作效率, 让贫困人口及时获得医疗救助。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于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于广大农村居民的需求相比而言, 仍有一些差距, 具体表现在:
1、补偿标准偏低
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 我市的补偿比虽然有所提高, 但由于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提高和次均住院费用的上涨, 农村居民的医药费支出未得到有效降低, 主要原因是我市的筹资标准偏低, 部分市区执行的是全国最低限标准。筹资标准和泰州市财政的配套补助标准位列苏中地区的最低水平, 导致少数市区乡镇政策补偿比不足60%, 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政策补偿比不足40%, 参合人员的实际补偿比不足45%, 农村居民自付的医药费仍然较高。
2、管理体制紊乱
我市四市两区新农合经办机构除泰兴、姜堰仍隶属于卫生局外, 其余全部纳入人社局进行管理。由于主管部门的不统一, 新农合政策及相关制度的实施在四市两区难以统一, 管理体制难以理顺。上级文件的出台和相关措施的落实难以统一步骤。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重复参保的现象。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在校学生的重复参保, 根据要求, 农村在校学生应以户籍所在地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农合, 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又将在城区上学的农村学生纳入了学生医保的范围, 造成了部分人员既参加了新农合也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如2009年, 兴化市共有5653名人员既参加兴化新农合, 又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其中含5434名农村小学生) 。以上情况, 既增加了各级政府配套资金的重复投入, 同时, 相关政策规定重复参保的人员无法多重享受医药费补偿, 也增加了部分参合人员的负担。另外, 由于部分地区主管部门的不同, 政策的不统一, 部分参合人员既享受了医保补偿, 也享受了新农合补偿, 既违反了文件的要求, 也影响了我市新农合基金的合理使用。
3、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与要求有差距
市区各新农合经办机构根据省编办要求核定编制, 配备了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经费全部由各市区财政全额拨款, 但经办机构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部分县市无医药专业人员, 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诊疗行为以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 部分市区镇级经办机构既无专职的新农合工作人员, 又无工作经费, 基层大量的新农合工作由卫生院 (医院) 工作人员兼职承担, 人员流动性大, 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三、对策及建议
1、建立新农合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 提高保障水平。
根据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我市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需求和医药费用自然增长的实际, 建议:我市每年的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应达到当地农民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3%, 其中个人筹资不超过标准的30%, 各级政府财政配套补助不低于70%。加大我市市级财政对新农合的支持力度, 不低于同等地区其他地级市的水平。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等偏上, 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196.72元, 2010年筹资标准只占农民纯收入的1.83%。随着农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 参合人员对医疗的需求不断提高, 我市应建立稳定的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 每年根据要求及时下达筹资标准, 既可提高补偿标准, 也可避免每年由于筹资标准出台较晚, 导致新农合补偿方案滞后, 影响参合人员补偿的及时性, 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2、实施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 提高管理水平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要求: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救助之间的衔接, 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并逐步整合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为改变我市新农合经办机构由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的现状, 建议理顺市级、县级、镇级经办机构的关系, 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既要保证人人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又要防止重复参保、重复补偿、重复资源、重复管理。推动我市各项制度平稳、协调发展, 提高我市医疗保障的管理水平。
3、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
新农合工作是政府关注民生的一件好事, 为能把好事做好做实, 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 建议由市政府统一规定在各县级经办机构配备人员的标准和要求。由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 在各镇配备专职的新农合结报人员, 进行新农合的补偿结报和一定的监管工作, 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做到“有人办事, 有钱办事”,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参合人员及时享受新农合的补偿, 进一步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篇5
内容提要]: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由政府通过制度设计与维护、基金筹集与管理、卫生维护调控与监督的,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医疗保障制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建设也逐渐完善,但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确显得相对缓慢,由其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突出。我国有将近9亿农民,而这么庞大的人口看病问题却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这将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瓶颈。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力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虽然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落后,但通过各级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同时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兴起,从1955年起,合作医疗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迅速建立,“到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截止1980年,全国9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但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取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集体经济成分的减少,合作医疗出现了严重滑坡;到1985年,实行合作医疗农村基层单位从90%(生产大队)锐减到5%(行政村)。
1997年1月,国务院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年3月,卫生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若干意见》。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在1998年出现了小小的高潮,“全国农村居民12.56%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6.5%的居民得到了合作医疗的保障”。但是,“城市居民自费医疗比重仍占44.13%,农村居民自费比重高达87.44%。”1998年之后,合作医疗又一次步入低迷状态。
2003年以来,随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国务院在转发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到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2007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的关键一年。经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07年开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目前,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有所上涨,但还不能解决昂贵的医疗费用,农村的医疗条件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村医疗条件问题。我国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从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相当一部分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医疗知识,导致不必要的医疗事故。2002年,全国报告新发的肺结核患者58万多例,80%在农村。农村地区多发的血吸虫病、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这些地方病多发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患病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妨碍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农村医疗保障的费用问题。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医药费用飞速上涨和疾病谱的改变,农民以家庭来应付疾病风险已显得力不从心。据1998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87.4%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由于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医药费,37%的患病农民平均住院费用达1532元。据国家统计局年抽样调查,当年我国33.5%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6个省(自治区)的农民纯收入不足1500元,农民一旦生病住院,一年所有的收入还不够。局部地区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达50%,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之一。现在的农村医疗保障费用都是由政府出纳,而单靠政府财政确实有点勉强,现在的医疗费用又却不断上涨。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瓶颈。
第三、医疗保障体系的管理问题。政府很难明确居民的医疗情况,这样一来,有些人需要医疗保障却没能得到相应的保健,而有些暂不需要的却得到了过多的保健服务,这其中难免有因利谋私现象。所以政府管理机关的人员需要进行监督,这就要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关,不但可以鉴别医疗保障问题,还可以辨别是否有违规现象。而如何成立这个监督机构又是一个问题。政府要筹集资金,然后用掉这些这些资金,筹集了多少,用掉了多少,用到哪了?就算用到点上了,但如果效果不理想,大众舆论会怀疑是资金被私吞了。正是存在这些问题,政府要将仅筹集的资金用到医疗保障事业这需要监督。总之,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管理缺陷,不能单靠政府来管理。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模式
根据上述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缺陷,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合作医疗为民办公助最基本的模式,同时应适当进行改革。现阶段的农村医疗合作主要有民办性和公助性两个特点: 民办性。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缴纳一定的保健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来自集体经济,源于集体经济的公益金;医生和卫生人员的劳动报酬由集体经济支付;医疗卫生器材、设备的提供由社队财务支出和拨款。公助性。政府利用其资金积累优势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包括公社和生产大队医疗机构的农村卫生网络,政府拥有所有的医疗机构;医疗基金一般有生产队、公社、县政府及相关机构管理;对地方病预防的资助;培养农村医生等。所以对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民办方面:要体现自主性,坚持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为辅,政府适当支持(建立之初,集体、国家的支持、投入可适度加大)的基本原则。过去,对农村医疗保障缺乏信心的一种观念是:农村经济力量薄弱,难以使农民承担缴费义务,这实际是一大误区。农村医疗筹资的关键是对农民进行组织和引导,目前西部地区农民实际具有迫切的医疗保障的需求,而且经济负担能力并不大,通过引导和宣传(一些地方通过实例现身说法),易于形成正确的保障观念和保障意识,也能够做到民办为主、自主缴纳。第二、公助方面:一是在体制上要确立健全的农村医疗管理机制、理顺关系;二是在资金的资助上,既要满足特殊对象和公共卫生的资金需求,同时维持对农村合作医疗长期、稳定地投入;三是农村药品供给、流通的管理,对药价实行市场指导,宏观调控;最后,抓好农村卫生保健,搞好疾病预防,提高农村的综合服务水平。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改革模式可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 飞狐论文网 http://
模式一:福利-风险型。小病合作医疗,大病住院统筹医疗,既保大病也保小病,曾一度被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模式二:风险型。大病住院合作医疗,即保大病不保小病。这是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模式三:小病合作医疗,即保小病不保大病。
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初始实行第二种大病住院合作医疗,以后时机成熟,过渡到既保小病又保大病的福利-风险型的合作医疗,较为适宜。这种模式既照顾西部农民的缴费能力,又对西部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还不丰厚的实际有所考虑:通过积累有限的资金,解决重大疾病对农民生存的威胁,可使因病致贫的现象迅速减少,使农村合作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经费的改革
从一些已实施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看,大多以乡或村为单位实行统筹,参加人数有限,一旦出现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情形,就可能使筹集的资金入不敷出,难以达到保障的目的。同时,由于乡村统筹经营成本比较大,自己筹集、自己支配、缺乏监督,很难保证资金不被挪作他用。有关专家认为,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缴费有限,加大缴费人口基数,实行市、县级统筹;条件成熟时过渡到省级统筹,能较快、较多地筹集到资金,则更切合实际。以利于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来源得到保障。
五、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体系的改革。
第一、要确定救助对象。应包括:农村“三无”人员(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人员)和其他特殊救济对象中的患病者,如:因自然灾害而致伤病的农村灾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在个人患重大疾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和有关其他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有困难的人员等;以及伤残军人、孤老复员军人和孤老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中的病患者。
第二、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采取多种灵活的救助措施,如医疗减免、临时救济、专项补助、医疗救助基金、慈善救助等;建立经申请到由有关组织审核、审批等一套规范的程序来保障落实。
六、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改革。
第一、应尽快出台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具体法规,以指导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建立政府、单位、个人三者参与并分担责任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一层次是政府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障;第二层次是商业性的医疗保险;第三层次是医疗社会救助。根据这种要求和安排,国家首先应专门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以规范农村医疗的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保险站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保健站医生的选拔方法及职责等。
第二、加强农村的其他卫生立法,为构建城乡和谐、完整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法治基础。目前,农村卫生工作的立法存在层次普遍偏低、缺乏基本法律;地方法规较多,颁布时间较长,许多内容已不合时宜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应尽快对农村卫生立法进行归类、整理、修订、增删与完善,为整个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立法建设打下法治基础。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6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1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不理解
由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和优越性宣传不够,造成部分农民大多心存疑虑,不清楚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与义务,对报销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只要参加,无论到哪儿看病、看什么病、用什么药,都得报销,对看病、用药补助有范围、有限制的规定不理解,担心合作医疗基金被挪用,担心医疗费用升高得不到实惠。还有人对此次合作医疗试点抱怀疑态度,原因在于过去的农村合作医疗反反复复,大多都不了了之。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农民家庭医疗保障意识不强,甚至有些农民还怕交了钱不得病、钱被别人使用了,心理上极度不平衡。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临床用药管理是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执行的。农民认为,一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未被列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这样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此外,一些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治療问题比较突出,处方药物和检查项目超出基本药物目录和规定检查的项目过多,既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加大了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
2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农村乡镇级的卫生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水平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差,部分乡镇卫生院有病房无设备,而且病房的条件极差,稍有严重的病情就需到省、市医院就诊。而根据合作医疗规定,到省、市级医院就诊报销的比例较低。例如河南省安阳县马家、都里等乡镇卫生院,均是1996年县卫校毕业生担当主力军,他们对一些高难度临床项目不能开展,导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必须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
3交费方式不够灵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多,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个人缴费方式实行集中交费,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因错过交费期而无法享受来年的合作医疗待遇。
4报销手续繁琐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普遍反映,目前医药费报销手续繁琐,而且交费容易报销难。从票据上报、审批到取款需要很长时间,加大了农民交通费用的开支,尤其是对偏远地方的农民更是存在诸多不便。
5保障能力明显不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规定“只报住院费、不报门诊费”,而有些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地方病的农民,往往不需要住院但却需要经常在门诊治疗,持续不断地支付医疗费用,还有些特殊的治疗,如肿瘤患者放疗、化疗等,由于每次治疗实际发生费用远低于合作医疗补助起付标准而得不到补助。另外,虽然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有望提高,但与城镇职工的标准差距仍十分明显,与看病补偿比例、最高限额等方面的差距则更大。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针对新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1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让广大农民知晓政策。通过会议、标语、资料、典型事例、电视专栏等形式,使农民群众了解政策,不仅要在媒体上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内容,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村入户,广泛发动,做到人人明白,家喻户晓。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是要做耐心细致的宣讲和解释工作。对农民在选择医疗机构、药品、服务、报销标准等环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讲解,切忌不能断章取义。三是严格公示,通过监督管理机构与农民之间的联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
2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模式。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保障交费时间灵活的同时,避免故意“漏人”现象。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按参加入数实行定额补贴,并保证补贴额度逐年增加。三是取消病种设限,适当提高大病住院报销底线和上线的标准。四是推行农民大病救助制度,设立专项基金。
3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一是严格审批和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确保农民明白放心地使用他们对医疗机构及其服务的“选择权”和“控制权”。二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投资,为农民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防保体系。三是加强对农村卫生机构和人才的监管工作,逐步弱化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
4切实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广大农民的“保命钱”,管好、用好意义重大。离开了这个医疗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成为无源之水,基金管理不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县财政局要及时、按进度拨付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确保报销运转正常进行;县审计、监督等部门要定期进行合作医疗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反基金管理政策的行为;县民政、扶贫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人群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提供必要的帮助,形成完善的医疗救助制度:县卫生局、合作医疗办要进一步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办法。相关部门要按照既定政策,公开、公正、公平地做好农民住院报销补偿工作,杜绝优亲厚友现象的发生;加强调查研究,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分析,对补偿比例进行可行性论证,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杜绝基金透支或沉淀:加强稽核工作,严查重处弄虚作假行为及恶意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人和事。
5简化报销手续,实行医院垫付制度
能否及时、足额地领取补偿金,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的评价、认同和参与程度。首先,新农合更多地是采取农民出院后凭借医疗消费收据到指定单位(一般为新农合办公室)报销补偿金的形式,这种报销形式具有审核手续繁琐、等待时间较长等弊端。农民为获得补偿金,通常需要向乡(镇)、县(市)新农合管理部门申报,经过审核、复查等数道“工序”才能获得补偿金,既费时又费力,容易使农民产生抱怨心理。其次,在报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例如,有的农民在认识相关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就可以更加便捷、快速、足额地获得补偿金,而没有社会关系的农民只能“按部就班”,农民便会对新农合产生不利民、不公平的认知,对其推广和发展将会产生不良影响。所谓医院垫付制度就是患者在结算医疗费用时由医疗机构审核并垫付应给予
农民补偿的医疗费用,使农民能更加及时、便捷地得到资金补偿。它的具体程序是,在定点医院设立新农合结算窗口或在原窗口增加新农合报销程序,参保农民在当地规定的任何一家定点医院就诊,都可以直接在该医院所设的新农合结算窗口交纳自付费用,一次性结算清楚。这种报销制度主要有两点优势:一是简化了报销程序,为就医的农民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生活在地广人稀、交通设施不健全地区的农民。二是报销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使广大农民在报销面前人人平等,避免出现“因人而异”现象,使新农合的最后一个环节更加公正、透明和人性化。因此,实行医院垫付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广大农民享受新农合,增加透明度,方便农民监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信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后一定会得到不断完善。2009年4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必将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中牟联社心系下岗职工
中牟县农村信用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心系下岗职工,积极配合财政局、人劳局做好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自2005年以来,累计发放小额帖息贷款650笔,金额1550万元,帮助657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带动2000余人找到了新的工作。近日又投放50余笔,金额200万元。为把这项惠民之事办实、办好,联社开通下岗职工绿色通道,采用集中办贷、集中发放的办法,第一时间将贷款发放到下岗职工手中,争取早日让他们实现再就业梦想。(中牟联社刘金伟)新安县信访工作实行“源头化”管理
浅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 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村, 传染病和地方病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 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严重,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广大农村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因此, 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必须解决农民医疗保障制度问题, 才能保护农民的身体健康, 维护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稳定。因此研究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制, 在建国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中, 历经了多次变迁。
1.1 1949~1958年:
低廉的自费医疗方式为主。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并没有正式的医疗保障制度, 名义上, 广大农民都是自费医疗;但当时国家财政对医疗机构进行补贴, 并且严格控制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 大多数农民享受的基本上是一种低廉的自费医疗方式。同时部分农村开始出现由广大农民自发组建的“合医合防不合药”的合作医疗保健形式。这与我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经费不足,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分不开的, 与国家的农村支援城市, 在医疗保障上倾向城市和国家机关, 优先解决城市医疗保障的意识也紧密相关, 但低廉的医药收费水平也确保农民能够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1.2 1959~1980年:
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迅速推广并占主导地位。以1965年为界线, 可以细分成两个时期:1959年至1964年, 虽然合作医疗得到了中央和卫生部的肯定, 并加以推广, 由于种种原因, 并没有得到普及;1965年至1980年, 合作医疗在我国农村迅速普及, 并占主导地位, 与“保健站”及数量巨大的“赤脚医生”队伍一起, 成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三件法宝。
1.3 1981~1989年: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瓦解, 农民重回自费医疗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 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瓦解,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迅速衰落。这一阶段, 有少量的地区继续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大部分地区合作医疗制度濒于瓦解, 形同虚设, 农民又重新回到自费医疗阶段。
1.4 1990~2001年: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步恢复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我国政府试图恢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也进行了相关试点和研究工作, 虽然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有所上升, 但是农村自费医疗人群的比例仍然非常高,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仍然缺失, 农民面临的医疗困境甚至比改革前还要严重。
1.5 2001~2006年: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世纪90年代恢复合作医疗的努力失败后, 国家并没有放弃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而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适合中国农村现实状况的合作医疗方式。最终在2002年10月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3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农民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 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给予适当扶持, 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不低于人均10元, 中央财政每年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
2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2.1 制度变迁动因:
制度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预期收益的追求。20世纪50年代, 正是由于农民对合作医疗可能带来的医疗服务的憧憬, 才导致农民合作集资办保健站和随后合作医疗制度的正式确立。同样, 政府认识到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对农村医疗事业带来的利益, 才积极推广合作医疗制度, 并对其进行法律规范。农民和政府为了追求制度创新的收益, 共同促成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立和推广, 使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从自费医疗模式转变成合作医疗制度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框架来分析。在制度需求方面,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瓦解, 农民重新回到自费医疗方式下, 高昂的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 农民迫切希望能够摆脱自费医疗的困境, 享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 广大农民有对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有需求。另一方面, 对于我国政府来讲, “三农”问题成为困扰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居高不下, 不仅影响到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也严重影响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解决好农村医疗卫生问题, 提供适合的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安排, 给国家带来的收益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 政府1997年前后开始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恢复和重建工作, 2002年开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提出和推广, 这些都是政府为满足制度需求而供给新制度的表现。
2.2 制度变迁的方式:
政府发动的诱致性变迁。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 是连续的, 演进性的, 属于渐进式变迁。而20世纪60~70年代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的迅速普及,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对领袖人物的崇拜和敬畏, 从意识形态角度, 我们可以说, 这一时期, 特定的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政府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这一段时间内没有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呢?因为在当时的状况下, 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 相关的配套改革也逐步推进和完善, 经济发展才是政府工作的中心, 所以尽管政府在1985年已经了解到农村合作医疗瓦解的状况, 但并没有采取行动。
2.3 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
以“农民能否看得起病”为标准。交易费用涉及的范围很广, 不仅包括制度的设计成本, 还要包括信息搜寻成本、保证制度顺利推行所花费的成本等。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成本和收益是不固定的。因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或受损者是农民, 所以选取“农民能否看得起病”作为评价标准。那么,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由低廉的自费医疗方式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过程, 明显是一次有效的制度变迁。合作医疗推广之前, 广大农村面临“缺医少药”的局面, 而合作医疗在全国普及之后, 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广大农民无需支付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初级医疗保健服务, 农民的基本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绝大多数农民基本“看得起病”, 看病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这是一次有效的制度变迁。
合作医疗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迅速衰落,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失, 农民重新回到了自费医疗方式, 在这一阶段其实并没有新的制度安排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 政府试图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但是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 制度安排的推行并没有获得成功。大部分农民仍然不能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农民仍然背负沉重的医疗负担, 农民因病致贫的困境并没有得到缓解, 相应地, 制度变迁是无效率的。可以说, 2002年以来, 新型农村合作制度的推行正在积极地展开,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率也逐年上升, 制度变迁正在进行, 我们无法断言最终的结果会如何, 所以也无法评价其是否有效率。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来发展方向初探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的可行性探讨。
中央政府在全国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策, 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认为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时,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 即使在筹资和具体实施上有一定不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框架是统一的, 那么, 这种全国性的推广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姑且笼统地将农村地区分为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那么, 与国家所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匹配的, 应该就是中等收入的农村地区。对于高收入地区 (相对富裕地区) 的农民来说, 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层次较高, 可以提供更多的支付在医疗服务方面, 也许更倾向于选择参加商业保险或社会医疗保险;而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讲, 合作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医疗负担, 但是有限的资源并不能将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沿着这种思路, 即使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11年基本覆盖全国农民, 但是这一制度未必能够真正得到全国农民的认同和支持, 未必能够持久。对部分农民来讲,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每年交10~30元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 对他们的收入影响不大, 响应国家政策是容易做到的, 但是真正从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 享受到医疗保障, 这才是农民认同一项医疗保障制度, 并长久地支持下去的关键。所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全国农民”是可能的, 只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在推广和完善中, 其能否在农村保有持久的生命力, 能否稳定发展, 还无法做出推测。
3.2 医疗保险制度能否代替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除了合作医疗制度以外, 医疗保险制度也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供选择的模式, 那么现阶段我们能否用医疗保险制度来取代它呢?医疗保险制度涵盖两种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和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下面分别对这两种制度模式进行讨论。
社会医疗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筹集资金, 保证公民在遭受疾病风险时能够获得医疗服务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因此也遵循社会医疗保险的原则, 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补偿性。随着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社会医疗保险很可能是未来农村医疗保障的更好的选择。
商业医疗保险是指, 由商业保险公司主办、以营利为目的、以自愿参保为原则、以住院大病补偿等为主要特征的医疗保险模式。但是, 商业医疗保险的参加对象, 更多的是富裕地区的农民或者乡镇企业的职工, 对于一般收入或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来讲, 相对高昂的保险费用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同时, 商业医疗保险在运行中存在“逆向选择”问题, 它会排斥健康状况不良的人群, 如大病、重病患者等, 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农民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并且, 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 与政府的重视大病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相比, 农民受惠的程度相对较小, 补偿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 自愿性的商业医疗保险的实施, 最多只能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 不可能代替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综上所述, 不论是社会医疗保险还是商业医疗保险, 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安排下, 都不能代替合作医疗制度。在当前没有更好的制度安排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合作医疗仍不失为一种选择。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并且其本身也存在问题, 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和推行上, 政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 1991, 12.
[2]段庆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 (1949~1999) [J].宁夏社会科学, 2001 (1) .
[3]顾昕, 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社会学研究, 2004 (5) .
[4]韩留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创新及政府调控[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
[5]李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J].学习与探索, 2005 (6) .
[6]李卫平, 石光, 赵琨.我国农村医疗保健的历史、现状和问题[J].管理世界, 2003 (4)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8
1.1 需求方面
1.1.1 需求的不稳定性
医疗保健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医疗机构作为患者的“代理人”和“参谋”, 对服务的种类、数量、方式等应该作出选择, 由于医患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缺陷, 医生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诱导需求, 存在着医患双方“激励不相容”的可能性, 导致服务提供者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患者利益的市场失灵现象, 政府必须干预。首先, 农村居民基本健康卫生具有很大的外部性, 基本医疗保障尤其是公共卫生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医疗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严重的市场失灵。其次,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往往产生于疾病。由于人的生、老、病、死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随意性, 很难预测消费者具体的患病时间、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和需要卫生服务的类型与数量, 因而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是不确定的。
1.1.2 医疗服务需求具有被动性
由于消费者信息缺乏, 不具备医疗卫生专业知识, 因而在卫生服务选择上, 消费者要想了解相关患病信息只有向医生咨询, 而医生恰恰是出售这种商品的人, 作为患者代理人, 他们为病人选择服务处于主动地位。在医疗服务消费过程中患者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医生为他们所选择和提供的服务。此外, 消费者到医疗机构就诊, 往往带有求助心理, 对医生形成一种依赖, 希望通过医生所提供的服务来维护和增进健康。消费者很难像消费其他商品那样, 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数量和种类事先做出正确判断, 因而带有盲目性、被动性、求助性。
1.1.3 价格缺乏弹性
根据一项对中国城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 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价格弹性大于高收入人群, 也就是说低收入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容易受到支付价格的影响, 农民的看病、买药决策取决于收入水平。由于医疗服务基本不存在替代品, 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在寻求医疗服务时所需支付的成本并不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根据决定价格弹性的因素, 我们可以发现:卫生服务是必需品, 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弹性很小, 医疗服务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对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在“经济人”假设下, 医疗服务的供给者 (医院和医生) 会倾向于抬高价格, 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1.2 供给方面
1.2.1 供给价格增长速度加快
80%左右的农村居民就医看病完全由个人出资, 而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不断上升, 远远超过农民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 医疗卫生支出成为农村居民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数众多的贫困农民陷入了无钱看病、吃药的困境。
1.2.2 供给市场透明度不高
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医生很可能利用作为患者代理人的身份, 违背患者的利益, 诱导患者进行不必要或过度的医疗消费。二是患者的康复程度也是不确定的, 在给定的医疗服务体制下, 医生会为追求医院和自身经济收益而提供不必要的医疗服务。三是农村卫生服务供给也存在着垄断性。医疗卫生服务具有严格的准入原则和较高的壁垒, 因而, 医疗卫生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供方垄断市场。在中国农村, 罗默法则即“只要床位被创造出来, 就一定会有人来利用它”体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公共财政支出垄断性则更为突出, 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覆盖并垄断了农村医疗卫生市场, 三级卫生网络利用其垄断势力来使其利润最大化。
1.3 制度保障方面
1.3.1 医疗改革政策对医药市场的消极影响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和商业化改革, 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药品生产与流通走向全面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 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从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 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从以追求公益目标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目标, 不仅非公有制的医疗机构如此, 公立医疗服务机构乃至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也是如此, 导致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不仅影响到国民的健康, 而且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形成消极预期, 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1.3.2 政府医疗政策制定的偏差
经济体制改革对传统的医疗卫生体制特别是医疗保障体制产生了严重冲击, 而政府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没有形成明确的体制调整和事业发展思路, 而是被动地修修补补、维持局面。即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提上议事日程, 但在改革的目标设定上存在明显偏差, 而且更多的是服从于其他体制改革的需要, 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为一种工具性政策, 忽视了其服务公众基本健康权利的重要性。
1.3.3 政府部门的管制局限性
政府决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种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在进行宏观管理和市场管制过程中, 政府部门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公众利益的倾向, 甚至为了保护当地GDP和财政收入, 与药品生产企业合谋, 制定“虚高价格”。
1.3.4 服务与需求脱节
政府通常运用市场准入、财政补贴及价格管制的方式管理农村医疗服务市场, 但政府的管制不仅未能降低医疗卫生价格, 反而使医疗价格居高不下。原因在于卫生职能部门和医疗服务机构以垄断形式运作, 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往往会漠视病人的要求和需要, 只能提供低质量与低效率的服务。如政府为克服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短期行为和恶性竞争造成的卫生资源浪费,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但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卫生服务的供给和实际需求相脱节, 出现卫生资源配置的低效、混乱、短期行为以及结构性失衡, 并且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中, 缺少提高效率和改进服务质量的激励与压力。
2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2.1 扩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干预范围
要根据公共财政支出原理, 重新界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范围和提供方式。对农村卫生产品进行分类, 根据重要性和优先级筛选出国家最低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根据国家最低保障、地区保障和基本医疗等不同服务内容的划分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在具体实施时, 按权利和义务对等、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 明确各级政府、集体和个人各自的责任, 合理分担卫生服务成本。
2.2 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
加大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比例, 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争取在每年的公共预算中, 公共卫生支出有所增长, 用3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世界银行要求的最低标准, 再用5~10年的时间达到中等水平。同时在今后的财政预算中, 政府用好税收等各项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 建立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使用监督机制。同时要改变卫生投入的结构失衡问题, 政府卫生投入向基层医疗机构转变, 由补贴医疗机构逐渐向补贴患者转变, 由补贴城市向补贴农村转移, 提高农村卫生资金的运行效率。
2.3 协调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 明确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主体
现阶段中央和省级高端财政应重点支持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和农村大病合作医疗体系建设, 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中, 中央政府稳定的财政支出是新制度成功推广的关键。基层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 负责管理和协调好本地区的农村卫生服务, 承担本地区疾病控制、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的职责, 保证农民享有最基本的初级医疗卫生保障, 并尽可能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2.4 完善政府职能, 制定与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相配套的改革措施
首先, 要完善政府职能。制定有利于农村和农民的公共卫生政策,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行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建立合理的卫生服务收费政策、制定有效政策, 克服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其次, 在农村施行与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规范农村药品流通体制和医疗机构管理体制, 加大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完善和改革农村宏观经济制度。
摘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脆弱性和存在的制度约束,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障,脆弱性,制度约束
参考文献
[1]张文兵.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3) :40-47.
[2]杨文选, 杨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重视农民的参与意愿[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8) :26-30.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9
1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现状
1.1 医药费与农民收入比较分析。
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制度,迅速上升的医药费用是患病农民就医的经济障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以盐城市亭湖区为例,2006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1.9%,而医疗费却增长了34.8%。亭湖区的医疗费和医药费的攀升也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5.7%,而医疗费却长了47.34%,医疗费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农民收入的增幅,也大大超过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医药费用的迅速上涨,使得许多患病农民因经济困难应住院而未住院,应就诊而未就诊,因病负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大有人在。
1.2 政府投入状况分析。
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投入的比重在1995年至2007年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农村卫生投入比重由12.4%下降至6.59%,社会卫生投入由6.73%降至3.26%。此外,政府拨款主要用于医疗,而公共卫生相对较少,对农村的就更少,农村公共卫生逐渐削弱。在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构成中,人员经费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而业务和公务费、公共卫生项目补助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很多公共卫生机构只能通过有偿服务进行创收。
1.3 各种医疗保障形式在我国农村的实施情况分析。
1.3.1 社会医疗保险空白,主要针对的是城镇企业的职工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作为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被排除在制度安排之外。因此可以说,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基本上是一个空白。
1.3.2 商业医疗保险艰难,商业医疗保险是盈利性和自愿参加的,为了保证利润的获得,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在选择投保人的时候往往会把那些年老体弱、身体状况不好的人排除在外,而这部分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却是最迫切的。
2 农村医疗保障缺失原因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农村卫生政策缺陷和政府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酿成的。在城乡还存在巨大差异的现状下,由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城乡社会保障结构必然和只能是二元的,旧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促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崩溃,新的二元经济结构从“行政主导型”演变为“市场主导型”,造成了农民生活的边缘化,严重脱离城市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势。同时由于国家对合作医疗的宏观决策不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各级政府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市场作用,过分追求经济增长率、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等指标,而涉及民众福祉有关的社会指标却被淡化,把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卫生事务也推向市场,国家对合作医疗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合作医疗制度的曲折变动。特别是制定政策的政治利益造成有关合作医疗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如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务院、农业部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减轻农民负担条例”中把“合作医疗”项目视为“乱交费”项目不允许征收,这一政策进一步促使合作医疗走向衰亡。又由于合作医疗制度本身的缺陷,政策制定者未考虑农民这一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得大多数农民对合作医疗不信任,参加意愿不强。加上集体组织经济力量的弱化、基层组织与管理者对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下降,以及农村医疗卫生环境的变化等等,都加剧了合作医疗走向衰亡。
据有关研究或有关部门公布或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6倍,如此之大的城乡差距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巨大的收入差距事实上已经使得城市和农村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这样一个断裂的社会中,医疗市场却是统一的。医药和医疗价格是依据城市的标准制订的,实际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1/6的农村居民要按照以城市为标准形成的价格支付医疗费用。断裂的社会与统一的医疗市场的并存,不仅使农民看不起病,而且也使任何在农村建立医疗社会保障的措施失去可能。
3 农村医疗保障政策面临的机遇和应采取的对策
3.1 明确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的职责。
中国国情决定着卫生资源投入重点应该是广大农村。同时,医药卫生领域的特殊性,决定着政府必须保持应有的投入和干预,要在政策上、制度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责,不能完全将卫生服务推向市场,同时应加大农村卫生投入的力度,逐步重新构建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遏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保障民众享受医疗服务的可得性、可及性和公平性。国际上许多经验表明,卫生服务的效益与政府是否切实履行其职责是分不开的。如作为世界上市场经济最为成熟的美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此造成卫生投入居全球最高(2001年医疗费用支出占当年GDP的15%),却有近4000万人没有任何健康保障。与此相反,德国政府在保证必要的卫生投入的同时切实履行政府的职责,采取相应的政府干预措施,以占GDP11%的医疗卫生支出为99%以上的民众提供了医疗保障。
3.2 建立良好且稳定的筹资体系。
要建立良好且稳定的筹资体系,才能保障合作医疗的持续发展。各级财政支持是保证合作医疗制度正常运转的关键,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多方筹资体系。但是由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能一步到位,政府也不可能将一切都包下来,需要保障对象采取一定的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措施。所以,农村医疗保障的资金筹集方式应以个人积累为主,国家扶持为补充。
3.2.1 开征社会保障税。
政府通过税收和强制性社会保障等筹款筹集资金,用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税,通过地方的健康保险组织补贴一部分保费,刺激农民参加健康保险,逐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3.2.2 建立合作医疗基金。
由中央政府补助一部分资金,地方政府补助一部分资金,然后农民自己筹措一部分资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农民的合作医疗基金,用于农民的大病医疗。
3.2.3 其它形式。
政府可以考虑通过调整税收的使用方向、发行彩票、降低医疗的管理成本等方式,为农村合作医疗筹集资金。总之,就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筹资机制。
3.3 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管理的监督目前医疗服务质量和药品高价是导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为此首先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独立的监督管理部门,如药品价格监督管理机制、医疗服务监督部门、医疗基金管理机制等。药品价格监督管理机构主要实现药品价格部门与新药审批部门的一体化管理,建立由企业、政府、医疗各代表共同参与价格听证制度、联合定价的方式,形成相互信息沟通机制和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对医疗卫生执业进行独立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生处方进行检查、审核,对不规范行为者给予一定的处分,从而规范和约束医生的行为。医疗基金管理机构主要随时检查和监督基金使用情况,加强对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督和审计,定期向村民公布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使农民有一定的参与者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制度,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从而约束成本。
参考文献
[1]王琦, 胡志, 鲁超.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1 (18) :596-570.
[2]石光等译.David A Kingding, MD, PhD.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1, 2.
[3]任保平.中国社会保障模式[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147-148.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10
(一) 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法律上的价值取向
社会保障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的功能性是其所强调的, 社会稳定、社会的公正和社会的补偿三者结合为一体。其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社会的公正。目前世界大环境给予我们启示,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我国的经济政策起到促进作用, 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 使我国的劳动力得到最有效的保障。我国农村新型医疗保障体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有很多, 其中的公平与效率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农民的医疗得到有效的保障是我国保障的宗旨之一。同时, 社会投资主要适用于保护广大农民的健康, 农民取得收入需要靠其充分的劳动, 农民发挥其劳动生产效率要以拥有健康的体魄为前提的。公平与效率两者可以有效地起到互助的作用
(二) 我国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原则
其一, 保障最基本人权原则。生存权和健康权可以说是人权最主要的两个基石, 这两项是作为每个农民作为农民和公民所必然要享受到的权利, 要是农民得到比较完善医疗保障农村医疗保障法必不可少, 农村医疗保障法必须将其规定到其中。其二, 起点低, 共同保障的原则。现在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发展所预期的要求, 农民的经济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现阶段的农村医疗保障总水平还比较低是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国情所决定的。其三,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制度, 是制度就需要相关法律给予特定的保障。比较贫困的农民有的时候即使是在自愿的前提下仍然没有足够的钱加入医疗保险, 其中最贫困的农民是需要帮助的重中之重, 他们参加医疗保险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不能够参与保险。然而社会保障制度一大原则就是保护弱势群体, 进行一般性保护。其四, 权利义务相辅相成的原则。现在我国的城市和广大农村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国民经济发达程度也远远没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央财政大力度的投入到农村医疗当中不是很现实, 农村如果要享受权利, 就必须要付出必要的劳动, 农村医疗保障事业才能够蒸蒸日上。
(三)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法律体系
我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比较完善的社会立法是必不可少的。综合的全方位的立法模式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适合我国的, 可以充分发挥基本法的基石作用。作为基本法如何发挥其基石作用, 统帅的功能必须发挥出来, 使社会保障法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到有力的解决, 立法部门应从大局整体的角度去考虑, 《社会保障法》这个最基本的法律从根本上得到完善。从立法学角度来看, 母法与子法之间必须有一个先后顺序, 母法必须发挥其基本法的作用, 规定基本的目标、方向和原则, 在这个大前提下对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大力的保障与保护。如果只从农村医疗保障单个方面出发, 《农村医疗保障法》的基本内容还应该包括: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的保障对象、立法的保障的范围, 以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制定了《农村医疗保障法》以后, 还需要建立一些法律体系与之相配套和协调。
二、依法强化中央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中的职能
中外经验表明, 每个政府在再分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广大的农民予以保护, 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 使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所带来的便利, 不然不但影响到了农民就医的主动性, 同时也会使农民失去参加的主动性。现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地增大, 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些, 农村合作医疗需要更多资金,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入财政对社会保证的支出法定化, 财政每年都应该对社会保障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 并且这种比例应该按照比例逐年提高。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村医疗服务的规范, 加强对农村医药品的法律监督和监管。加强对农村药品的监管力度, 是农村药品能够准确的, 安全的发放到农民手中去。要建立安全的监管体制, 必须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同时定期向社会公布农村医保基金的具体收支, 使广大农民能够有效地了解资金的用途, 也使政府能够进行比较全方位的监督。
三、依法规范农村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
在我国现行的资金筹集方面坚持以个人缴纳与集体和政府相合的原则, 是广大农民、集体、政府都能够有比较充裕的资金来源, 从而进行更广范围的联系与合作。使有经济实力的乡镇企业能够在自愿的前提下对当地的合作医疗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样可以使农村合作医疗这个方式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使其覆盖面不断扩大, 基金的渠道也更加多元, 这样稳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够使合作医疗长期持久地发展下去。
摘要: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对策, 重点从完善我国农村新型医疗制度的几点立法建议、依法强化中央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中的职能、依法规范农村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等方面做了论述。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研究 篇11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提供了医疗保障。这项新政策已经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泾西村实行了5年之久。村民积极参与并通过这项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疗负担,但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 新农合;泾西村;重大疾病
一、背景和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策略举措,而农村“上学难”、“看病难”,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尤为突出。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占总人口60%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5%的公共卫生资源。了解当前农村医疗状况以及农民朋友对新农合政策实施的想法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对于行政村和卫生所的情况,我们采用深入访谈的方式,根据访谈大纲,对村委会干部以及卫生所负责人进行录音采访。该村重疾患者主要罹患的是癌症,病患家属对病人的病情是严格保密的。对于大病的患者家庭,主要通过卫生所健康档案以及和邻居的访谈侧面了解大体的情况,其余被访者采用偶遇抽样的方式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以此了解现代苏南地区农村现状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落实情况。具体分析家庭架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医疗保险状况侧面了解村民对村服务站的评价、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情况。
三、文献综述
孙娟娟、黄高伟在《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足及其改善措施》一文中提出了“参合率”和“参与度”两个概念,前者是参加新农合的比率,后者是受惠人群占参与新农合人数的比率。当前高“参合率”与低“参与度”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就医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不对称。晓宁在《“新农合”仍有难题待破解》中指出了新农合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在《关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中同时提到了报销程序复杂的问题。
四、分析与发现
(一)行政村概述
1.基本情况
泾西村原先是由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来的,新泾西村占地1.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4000亩。全村外来常住人口9000多人,由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村委会无法统计出精确的数字。全村户籍人口数7000~7500。全村外来人员数量远远大于户籍人口数量。
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为约9500元,绝大多数村民是失地农民,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在私营企业中打工。泾西村没有任何村办的企业,但却零散分布数十家私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也具有很强流动性,企业生命周期均不超过五年。
2.生活状况及卫生设施
泾西村共1个卫生室,在过去的一年中,卫生室共接待了2450名大病患者,其中癌症和中风是主要的重疾。全村共69名贫困户,过去一年中贫困户获得的社会救助金额总额达21704元,现金结算。
在泾西村,村民的住宅分三种——公寓房、安居房和私宅。其中公寓房和安居房和普通城市住房完全相同。私房也不再是我们想象中的破房子,更加类似于中式的别墅。绝大多数村民使用自来水作为饮用水,极少数村民在使用自来水的同时会凿井取水。厕所多为完整下水道水冲式,抽水马桶居多,少数农户家里会使用粪尿收集式,生活垃圾被集中处理。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概述
锡山区锡北泾西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泾西村入口处,是锡山区人民医院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没多大区别。卫生服务站开办已有七年,占地面积275平方米,由锡山区人们医院统一管理,无独立药品采购和财务会计部门。尽管如此,医院有独立的观察、诊断、治疗和储药场所。卫生服务站共5名医务人员,均有中专以上学历和执业医师资格。每月卫生服务站均会有1~2次的培训,由锡山区人民医院主持。作为中西医结合的服务站,站内共西药200~300种,中药约100多种。服务站每天接待约30人。由于服务站并不设置独立的会计部门,药品器材又上级医院统一调拨。去年,服务站总收入70~80万,绝大部分来自药品收入。
全村6周岁以下儿童348人,1周岁以下67人。过去12个月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数有2480,占全村人口44%。服务站可为村民提供以下服务: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常见病诊断、计划生育、慢病管理和健康档案。医疗废物有上级医疗机构统一回收,看病全部登记,收费全部开立收据。
卫生服务站负责人仍指出,政府补助不足,政府规章制度繁琐,专业培训不足,上级配备药品种类少是障碍服务站发展的主要问题。该负责人还呼吁上级主管医院应该更加关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关政策
新农合政策覆盖整个锡山区,从2004年开始实行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锡山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99.68%,参加农民为21.54万人,基金总额为5445万元,人均筹资额252.79元。区镇二级财政共资助合作医疗资金达8765万元,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扶持1944万元,总计10709万元。报销农民456874人,全年住院结报18724人次,结报金额为4430.96万元;门诊结报437446人次,结报金额为893.16万元;专项救助704人,救助金额为123.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110元/年。
在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每次结报30%~40%。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持证残疾人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在患病住院后发生的医疗费用除按规定标准报销外,再给予可报销部分50%的救助。
对全村60岁以上老人分批开展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健康促进。锡山人民医院、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门诊免诊疗费、挂号费。对低保、低收入、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继续实施“五免五减半”的惠民医疗工程。新农合采用预付制,下无起付线,封顶线为32元(门诊)。
(四)村民对新农合的看法与意见
1.家庭结构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实施,多数家庭的家庭成员数很少,70后、80后、90后均为独生子女,妇女平均生育年龄为24.3岁。多数成年被访者学历多在中专以下,均为失地农民。没有土地,通常在农村私营企业打工,属于从事非农劳动的农民,被访者中无少数民族。
2.家庭经济和卫生状况
苏南农村村民既无外出打工的情况,也不再有承包的土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无锡作为轻工业基地,许多农民开始从事轻工业生产。农村家庭生活用房简直面积较城市居民要大得多,在150平方米以上,无自造房或城镇购房。农村居民住房通常有三种——农村私宅、安居房和商品房,后两者与城市公寓房相仿,只是安居房楼房间距大于商品房。
在这10户被访者中,无论是在私房还是安居房或商品房中居住,均使用自来水和抽水马桶。厨房中使用脱排油烟机通天然气,不再是以前的大灶台,其他生活方面和城市居民没有差异。卫生服务站在泾西村入口处,多数居民离服务站距离都较近,约1~2公里,步行不超过15分钟。
3.健康与新农合
首先,10名被访者个人目前健康状况均良好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尽管会罹患一些如感冒、胃病等轻微疾病,但都不会给个人情绪和家庭氛围造成影响。但其实很多被访者的亲属或本人曾经罹患重疾,只是本人并不知情或者患病亲属已经去世。
其次,10名被访者均为新农合自愿参合者,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消费都都到相应补偿。由于新农合采取预付制,每次诊疗只需50%的医疗费用并且可以报销不超过32元/次的门诊补偿,被访者均能方便获得报销。所有被访者对新农合报销比例选择了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定点医疗机构能够完全满足或比较满足一般医疗需求。被访者表示新农合减轻了医疗负担并愿意继续参加新农合。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两点:
第一,泾西村新农合参合比率比较高,新农合政策实行五年来,几乎所有的常住户籍人员参加了新农合,农民对新农合参与热情很高。
第二,尽管被访者对报销比例比较满意,但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那个反映的情况有些出入。服务站负责人出示了一张2009年贫困户补助计划名单,名单中69人全部是因为罹患重大疾病而成为贫困户,因病返贫十分突出。据了解,许多患者在患病前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由于医药费用急剧上升使得许多病患家庭入不敷出,成为贫困户。
4.对医疗机构的评价
由于都是乡里乡亲,被访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评价都比较高。他们觉得服务站医务人员态度较好,药品种类比较满意,药品安全性很好。一般小毛小病,村名都回去社区卫生服务站。类似胆囊炎等中等疾病,村民更多选择区级医院(锡山区人民医院),重大疾病时,村民选择市区三甲医院甚至去上海救治。
5.农户资金供求调查
教育、医疗和养老是农村居民三项重大的开支。无论子女处于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以上教育阶段,一年教育生活开支均超过5000元,老人养老等支出因人而异。一般在5000~8000左右,吸烟的老人开支会更大一些。
农村居民奉行既不借钱给被人,也不会问别人借钱的原则,绝大多数居民并没有重大的资金缺口。由于现在农村居民多住的是安居房,没有自建房子的需求。即使需要借入资金,一般只会和亲戚朋友借,绝对不向信用社或进行民间借贷。其实没有重大项目或者足值的抵押担保,信用社或者银行也不可能轻易借给并无信用评级的个人的。通常向亲戚朋友借或者借给亲戚朋友不会支付利息或索取利息,有时候会写借条。
居民手中的货币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多数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信用社离住所进的,银行存款的比例就会高些。农村居民由于对股票、基金等其他投资方式了解甚少以及缺乏专业知识,没有居民有任何投资手段。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一旦央行需要控制投资规模而降低银行存款利率,不可以降低农村信用社的利率。
五、总结
(一)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泾西村基本能代表江南地区农村的全貌
经济水平、生活保障上都到达了一定的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人民生活和习惯上已渐渐和城市居民没有了差别。泾西村人人都通上了自来水、天然气,水电气煤均已连通城市管道网络。并且家家都是用抽水马桶,住上了公寓房。无锡市城市规模的扩大,许多农村在渐渐消失,行政村变成了街道社区,村委会变成了居委会,卫生所变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先的农业也开始精细化、产业化。随着农村投资加大,在泾西村还出现了商业性的别墅。许多城市居民在郊区买了别墅,在周末或节假日前来度假。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无锡市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
(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在泾西村得到了极大拥护和推广
早在五年前,绝大多数村民就加入了新农合,并通过新农合减轻了医疗负担。尤其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交110元/年的保险费着实减轻了老年人的负担。新农合政策在泾西村实施地比较成功,村民报销手续也比较简便。
(三)尽管新农合得到广泛支持,但是生病是谁都不希望的
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防范小病,对于重大疾病的赔付力度依然是不够的。很多重疾家庭认为,新农合赔付相对于大病医疗开支实在是杯水车薪。因病返贫,使得很多重疾家庭成为贫困户,享受贫困补助。但这些远远不能补偿治疗疾病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以及因为疾病而丧失的劳动收入。许多村民参与新农合的原因是,有总比没有好。虽然要交110元/年的费用,但医疗费用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数十、数百倍。
参考文献
[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华夏出版社
[2]魏巧琴.人身保险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
[3]陈宝萍.对新农村合作医疗资源配置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4]张奇林.农村医疗保障:历史/现实与重构[J].中国软科学.2003(3)
[5]晓宁. “新农合”仍有难题待破解[J].协商论坛.2009年第六期
[6]孙娟娟,黄高伟.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足及其改善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7)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 篇12
关键词:社会质量,医疗保障,共同体社会
一、研究现状
1.社会质量研究的定义发展
1997年为平衡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失调状态, 欧盟相关学者在阿姆斯特丹会议上签署并通过了《社会质量阿姆斯特丹宣言》。《宣言》认为:“社会质量是指民众在提升他们的福祉和个人潜能的条件下, 能够参与社区的社会与经济生活的程度, 即社会关系的质量的提升与参与和个人发展的程度。”
2.社会质量理论的哲学阐释
社会质量理论以“可持续性的福利社会”作为追求目标, 具有明显的民生导向。体现了当代社会学家对于人类生活的全方位关注, 要将民众的生活从单纯的物质追求提高到对于生活幸福感的追求上来。在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达到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会质量理论是对社会福利政策的补充和完善, 是为了平衡经济政策和福利政策而形成的合乎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福利理论。它体现了人类在现代福利体系下的人文关怀。
3.社会质量的结构研究
关于社会质量的影响性因素方面, 欧洲学者着重考虑了三组因素即条件性因素、建构性因素、规范性因素。其中, 社会质量理论的核心要素是条件性因素。被认为是社会质量理论的开创者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 将社会质量理论的条件性因素解构为四个维度, 分别是“社会—经济安全”——即人们的获得良好的教育、医疗、社会服务、个人安全所依据的收入状况。“社会凝聚”——即共同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社会融入”——即关乎一个社会的平等,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 要求公民能够免于各种形式的社会排斥, 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社会赋权”——关注个人的社会行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促进个人获取信息、知识、经验的能力。
1999年至今, 基金会在欧盟和荷兰政府的支持下, 根据社会质量的4个维度, 进一步构建了详细的指标体系, 其中社会—经济保障维度发展到24个指标。社会凝聚发展到20个指标。社会包容维度发展到27个指标。社会赋权维度发展到24个指标。
二、中国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
1.中国社会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现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是“3+1”模式。“3”指的是中国从1998年开始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从2003年开始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从2007年开始启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群, 城镇非就业人群和农村人群。“1”指的是医疗救助制度, 就是为低保特困人群提供的免交医疗保费的医疗保障类别。三大医保制度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各级民众医疗过程中的资金补贴。这样一种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
2.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原因与方式
根据社会质量理论, “社会-经济安全” (社会—经济保障) ——即人们获得良好的教育、医疗、社会服务、个人安全所依据的收入状况。然而如何通过符合人本主义的价值理念为民众提供不具备制度阻碍的医疗服务, 这是当前社会医疗体系需要思考的。不可否认, 这种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民众的看病就医会有很大帮助作用, 但是由于三种保障制度由于从设计之初就存在住院、门诊、和大病保险方面的差异, 并且报销费用和报销药品名目会随着医院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导致群众对于这一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诟病。
为了达到扭转体制差别对待的阻碍, 国务院近期发布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核心在于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吴光女士说:“把城乡医保进行整合, 是为了适应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
整合方式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使得老百姓之前享受到的待遇不减少、不削减、不降低。在统筹方式上, 新农合将之前的县级统筹上升到市地级统筹, 有条件的地区实现省级统筹。使得异地就医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 降低医保制度的社会性排斥。另外, 两种医疗保险的报销名录也会本着就高不就低、就宽不就窄的原则, 扩大新农合医疗保险药品报销范围。使民众进一步感受到医疗卫生救助的普适性。
三、总结
社会质量理论强调民众公平的、自主的参与社会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降低来自政府、社会的排斥性作用。政府要作为民众融入社会生活的促进者。本次城乡医疗保险的整合对于民众享受无障碍医疗救助服务起到了关键作用。体现了社会质量理论在实际政策层面的对于民众切身体会社会团结力和向心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二元制城乡差距的消失不仅仅应该停留在户籍身份的确认问题上, 更应该强调民众所享受的公平的社会服务上。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是我国社会质量不断提高的缩影, 相信社会各方会为促进一个和谐、公正、健康、文明的社会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新锋.社会质量理论研究述评[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3, (2) :48.
[2]金桥.社会质量理论视野下的政治参与——兼论西方概念的本土化问题[J].社会科学, 2012, (8) :69-77.
[3]艾伦·沃克, 张海东.社会质量取向:连接亚洲与欧洲的桥梁[J].江海学刊, 2010, (4) :21-29.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思考】推荐阅读: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08-29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12-0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12-03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点思考12-16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05-15
农村医疗保障问题11-23
农村医疗保障研究管理10-17
关于农村医疗保障社会调查报告08-30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思考06-05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