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拔罐

2024-05-21

针刺拔罐(通用6篇)

针刺拔罐 篇1

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疾病。笔者近几年来采取针刺放血拔罐治疗痤疮10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4例患者中, 男39例, 女65例;年龄最小14岁, 最大35岁;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8年。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2.1.1 局部取穴

根据痤疮发生的部位不同, 选取不同的局部穴位, 如面部取攒竹、迎香、印堂、太阳、颊车等;胸部取膻中、中府、气户、云门等;背部取风门、陶道、肩井、天宗等。

2.1.2 辩证取穴

肺经风热型:取大椎、肺俞;脾胃湿热型:取足三里、丰隆、合谷;冲任失调型:取肾俞、三阴交、太冲、血海、气海。

2.2 放血拔罐

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肝俞、三焦俞、肾俞、灵台、大椎、委中等穴处, 每次取2~3个穴位, 轮流选用, 局部常规消毒后, 用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 挤出瘀血10余滴, 再拔火罐10~15 min, 使其出血1~2 ml, 起罐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净出血。上述方法1次/d, 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2~3 d, 继续下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皮肤损害消退, 自觉症状消失;好转:自觉症状减轻, 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4 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结果, 本组104例中, 治愈90例 (占86.5%) , 好转13例 (占12.5%) , 无效1例 (占1%) , 总有效率99%。

5 典型病例

王某, 女, 21岁, 2008年7月8日初诊。主诉:面部痤疮1年, 伴瘙痒。查:頬部及前额布满黑白头粉刺, 舌质红, 脉滑。诊断:痤疮。采用上法治疗一个疗程后痤疮减少一半, 二个疗程后, 痤疮尽消, 面现光泽, 为巩固疗效, 继续治疗一个疗程, 随访1年未复发。

6 讨论

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等范畴, 由于肺经风热熏蒸于皮肤;或脾胃湿热外犯皮肤;或冲任失调所致。笔者采用局部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 调整肺、脾、胃、肝等脏腑功能, 加之三棱针放血拔罐起到清热、活血、祛瘀, 使经络疏通, 气血通畅, 因而痤疮可愈。女性患者常可与月经不调有密切关系, 一般在经前1周治疗, 效果更好。

针刺拔罐 篇2

1.1 一般资料

174例患者均为在三甲医院经过专科医师明确诊断为面部痤疮者, 男性78例, 女性96例;年龄16~38岁;81例为油性皮肤;90例为外用或口服各种药物无效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 在治疗过程中, 均嘱病人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1.2 方法

大椎穴针刺拔罐组 (Ⅰ组) :患者趴在椅背上或桌子上, 充分暴露后颈部大椎穴位置, 常规消毒后, 毫针刺入大椎穴, 针尖向下, 使针感下传, 然后用大号火罐拔于大椎穴10~20min,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背部阳性点挑治组 (Ⅱ组) :患者趴在椅背上或桌子上, 充分暴露背部后, 在胸椎1~7棘突旁开5cm以内找阳性点 (灰白色、棕色、暗红色、褐色的针帽大小的压之不退色之丘疹或压痛点) , 常规消毒后, 用尖端带钩的三棱针将皮肤挑破, 然后钩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 闪罐, 拔出少量血, 消毒纱布覆盖后, 胶布固定。每次挑2点, 每周2次, 1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为原痤疮消失, 无新生痤疮。好转为原痤疮部分消失, 偶有新生痤疮。无效为无明显变化者。

2组统计学比较P<0.05, 即2种治疗方法有效率之差别有显著意义。

1.4 典型病例

刘某, 女性, 18岁, 待业, 因面部痤疮两年余就诊。查面颊及前额布满红色丘疹, 部分丘疹有脓头。在三甲医院经过专科医师明确诊断为面部痤疮, 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影响就业面试, 很苦恼。用背部阳性点挑治治疗, 一次治疗后即无无新生痤疮出现, 原痤疮逐渐干瘪。4 次治疗后痤疮基本消退、有轻微色素沉着。复治两次痊愈。随访1年无复出。

2讨论

面部痤疮的患者常伴有面部潮红, 大便干燥, 夜寐欠佳, 舌红苔黄, 脉弦等热证, 多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助火之品,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热症, 五脏有热均可上熏颜面, 火邪之邪郁滞腐蚀血肉而至面部痤疮。故在治疗上以邪热为主。大椎穴属督脉, 位于背部极上, 背为阳, 大椎穴为阳中之阳, 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穴, 是人体阳气聚会之所。故大椎穴有宣泄阳气, 调和卫阳, 清里达表的作用。大椎穴针刺拔罐可清其阳邪, 泻其郁热, 而达治疗目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内外相通, 表里相应, 彼此协调, 相互为用的整体, 刺激机体的某部分或某个部位时, 均可引起相应的全身反应, 即所谓的“有诸于内, 必行诸于外, 触其外, 必牵其内”。当人体内脏有病时, 通过经络在皮肤相应处出现异常点 (阳性点) , 针挑这些异常点可以改变内在病理变化, 据这一原理, 挑断病根, 放尽恶血, 除去邪热, 疏通血脉而达到治疗面部痤疮的目的, 故其疗效更为确切显著。

摘要:目的观察大椎穴针刺拔罐、背部阳性点挑治的临床疗效对照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74例在三甲医院经过专科医师明确诊断为面部痤疮的患者分为2组, 每组87例。其中, 大椎穴针刺拔罐组予毫针刺入大椎穴, 针尖向下, 使针感下传, 然后用大号火罐拔于大椎穴10~20min, 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背部阳性点挑治组在胸椎1~7棘突旁开5cm以内找阳性点, 常规消毒后, 用尖端带钩的三棱针将皮肤挑破, 然后钩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 闪罐, 拔出少量血, 消毒纱布覆盖后, 胶布固定。每次挑2点, 每周2次, 10次为1疗程。结果大椎穴针刺拔罐组总有效率约84%, 背部阳性点挑治组总有效率约92% (P<0.05) 说明背部阳性点挑治面部痤疮疗效更好。

针刺拔罐 篇3

根据秩和检验,双侧近似P=0.008<0.05,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根据秩和检验,两组VAS评分比较P=0.011<0.05,两组间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和皮肤科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带状疱疹诊断标准[1]:(1)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病程在5d内;(2)年龄在18岁以上;(3)排除心、肝、肾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4)非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者;(5)排除相应药物过敏史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针刺拔罐加温和灸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0~81岁,平均58.7岁;病程最短2d,最长14d。病灶在头面部者1例,在颈、胸、背、上肢者11例,腰、腹部者13例,臀、腿部者5例。中药治疗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80岁,平均59.1岁;病程最短1d,最长12d。病灶在头面部者1例,在颈、胸、背、上肢者13例,腰、腹部者12例,臀、腿部者4例。以上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 疗效标准

治愈:患处疼痛消失,疱疹消退,皮损结痂;显效:患处疼痛明显减轻,疱疹消平,红斑色退;有效:患处疼痛减轻,疱疹变小,红斑色减;无效:患处疼痛不减,红斑水疱依旧,甚至加重。止痛效果测定:使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0分为优,1~3分为良,4~6分为中,≥7分为差,治疗前疼痛强度为10分。有效率等于优加良。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局部围针:患灶局部常规消毒,根据病灶部位以起病处为尾,向前延伸为头,在距疱疹头部和尾部半寸处各刺一针,然后按每针相距0.5~1.0寸在疱疹区边缘正常皮肤处进针(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针刺密度,疼痛重者增加针刺密)。进针时针尖指向病灶中心点以15°角刺入,刺入0.5~1.5寸后行小幅度捻转手法,不提插,至患灶局部有轻微的酸胀感为度,留针30min。出针时缓慢捻转而出,不闭针孔。辨证取穴:针刺双侧足三里、肺俞、心俞。疱疹发于腰以上者加曲池,腰背者加取太冲、阴交,颈项、面、手臂者加取合谷、后溪;腰以下者加阳陵泉;肝经郁热者加行间;脾虚湿蕴加阴陵泉、脾俞;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支沟;阴虚不足取劳宫、太溪、复溜。局部拔罐:出针后在病灶处拔火罐,疱疹呈带状分布者,从头部起向尾部依次拔罐(若皮损位于面部,则不拔罐),留罐5~10min,以局部皮肤充血发紫为佳,较大疱疹用针点刺并以消毒干棉球压迫放水,再用干净纱布吸干,暴露创面,不用包扎。局部艾灸:针刺后,用清艾条温和灸病灶局部20min,疱疹密集部重灸,并沿疱疹同侧夹脊穴上下灸15min,至病灶及周围皮肤潮红、患者感觉舒适、温热无痛为度。1次/天,5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d,2个疗程内统计疗效。对照组:疱疹发于头面颈部的以普济消毒饮为主加减;发于胸胁腰背的,以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丸为主加减;发于外阴、下肢的以龙胆泻肝汤为主加减。肝火旺加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湿热加萆、生滑石、虎杖;气血不足加党参、当归、生黄芪;气滞血瘀加丹参、延胡索、桃仁、红花;脾胃偏寒加淮山、茯苓、大枣。根据皮损部位使用引经药:疱疹发于头面颈部则用菊花、白芷、桔梗;发于胸胁腰背的则用柴胡、郁金、瓜蒌;发于外阴、下肢的则用牛膝、木瓜。配合应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营养神经的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2 结果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疱”、“火带疮”。本病多因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又复感火热时邪,以致火毒郁于皮肤或温热蕴搏于肌肤,营卫壅滞而发;也有因气滞血瘀或阴虚火旺日久,郁火外发而成。围刺属于多针刺法,类似于《灵枢·官针》的傍针刺、齐刺、扬刺等刺法。皮损局部阿是穴围刺可疏通局部经气,调和气血,引邪发散。带状疱疹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体内,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发病。足三里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经的下合穴;肺俞、心俞均为足太阳经背腧穴,外邪首先侵袭太阳经,且肺主皮毛,“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以三穴为主针刺可补益气血,提高抵抗力,驱散邪毒,泻火止痛。现代研究显示针刺穴位可通过激发体内内啡肽的释放,阻断痛觉冲动的产生、传递和感知而止痛,还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康复,促进机体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内分泌机能[2,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疮疡初起如粟,若麻痒欣痛者,即毒盛也。七日以前,形热未成,不论阴阳,俱先当灸之。轻者使毒气随火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彻内外,实良法也”。针对疱疹和同侧夹脊穴的温和灸,加以局部拔罐,共奏行气活血,引邪外出,通络止痛之功,起到促进皮损结痂,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结果表明,针刺拔罐加温和灸的疗法,与中药西药结合相比,对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和疼痛消失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对机体免疫力有多大调节作用等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1.

[2]Wu JQ.Acupoint injection treated32cases post herpetic nowralgia[J].Zhongguo Zhen]iu,2002,22(3):l58.

针刺拔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均来自笔者社区服务站。按首次就诊次序编号,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6例, 年龄23~66岁, 平均 (44.5±2.3) 岁, 病程1个月~1年, 平均 (5.5±0.2) 个月;对照组男22例, 女15例;年龄22~65岁, 平均 (43.6±2.2) 岁, 病程2个月~1年, 平均 (6.5±0.3) 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拟定: (1) 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 (2) 多发于老年人, 好发于两肩胛之间, 尤以体力劳动者多见; (3) 颈背部酸痛, 肌肉僵硬发板, 有沉重感, 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 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 (4) 颈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 背部肌肉僵硬, 沿骶棘肌行走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改变, 腰背功能活动大多正常; (5) 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征。

1.3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 脊柱的器质性病变, 如胸椎结核、强直性关节炎等; (3) 不愿合作者。

1.4 治疗方法

1.4.1 观察组

(1) 针刺。取穴:阿是穴 (压痛点) 为主, 及曲垣、天宗, 秉风、大杼。操作:患者俯卧位, 将针刺的穴位处常规消毒, 每次取2~3个阿是穴, 45°向肩胛内方向斜刺, 行针至有酸麻胀痛感;曲垣斜刺1寸, 天宗直刺0.5寸, 秉风斜刺1寸, 大杼直刺1寸, 皆行针至患者有酸麻胀痛感, 留针30 min, 期间10 min行针一次, 每日一次, 10次为一疗程, 间隔2 d进行下一疗程, 治疗两疗程。 (2) 拔罐。阿是穴取针后不要按压针孔, 然后在其针孔处拔火罐并留罐。每次拔2~3个火罐, 留罐10 min, 每日一次, 10次为一疗程, 间隔2 d进行下一个疗程, 治疗两疗程。 (3) 拇指弹拨。取罐后, 使术者站在患者的健侧, 双手拇指触摸到肩胛骨内侧缘条索状结节时深按于治疗部位, 其余四指置于相应的位置, 以助力将其向肩胛骨内的方向弹拨, 直至有明显的酸麻胀痛感。结束时在其使术部位轻快的揉摩, 以缓解其弹拨所致的疼痛反应。每日一次, 每次10 min, 10次为一疗程, 间隔2 d进行下一疗程, 治疗两疗程。

1.4.2对照组

采用单纯的针刺方法, 针刺取穴、针法、时间、疗程同观察组。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活动自如, 局部无压痛, 无条索状物, 能参与正常工作, 随访半年内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 活动基本正常, 局部压痛减轻或基本消失, 条索状物明显减少。无效:和治疗前相比, 各方面均无改善。总有效=治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两疗程治疗后,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

3 讨论

背肌筋膜炎是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袁长津等[2]认为, 肌筋膜炎属中医“痹证”范畴, 痹证的基本病因病机如《素问·痹论》所称:“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若患者长期保持单一姿势, 加之受凉、受湿等原因, 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 注于经络, 留于肌肉、筋骨, 气血痹阻经络, 使局部经络不通, 气滞血瘀,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治疗宜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散寒。针刺阿是穴可直达病所, 消散局部瘀滞的气血, 使经络通畅, 气血流通则背部疼痛减轻或消除。曲垣、天宗、秉风、大杼属于近部取穴, 按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旨在疏散风寒, 疏通经络, 调畅气血, 以达通则不痛之目的。拔火罐具有祛风散寒、祛湿除邪、温通经络、疏通血脉, 并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而拇指弹拨可使痉挛的肌肉及筋膜松解、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理顺颈背部的肌纤维, 从而改善背肌的营养, 达到活血消肿、舒筋祛瘀、解痉止痛的目的[3]。

现代医学认为, 背肌筋膜炎多与职业性劳动、长期在某种不良体位工作、肌肉失衡和负荷不对称, 以及与寒冷、潮湿、病毒感染、外伤、疲劳有关。肌筋膜原发病灶成为刺激源, 引起不正常的冲动, 使神经纤维在肌筋膜出口处, 受到牵拉压迫, 引起肌肉紧张而导致肌肉力量的平衡失调, 受累肌肉可因损伤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纤维性粘连。肌纤维组织损伤区可持续不断地发出冲动引起继发性疼痛、结节和条索状物。肌筋膜炎目前比较成熟的学说是“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4], 针刺可以激发神经元的活动, 从而释放出5-羟色胺、内源性鸦片样物质、乙酰胆碱等神经介质, 加强了针刺的镇痛作用。拔罐可以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 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火罐的温热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加速新陈代谢, 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因此, 拔罐疗法具有止痛、消炎、消肿等作用。

综上所述, 针刺、拔罐与拇指弹拨治疗背肌筋膜炎, 疗效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拔罐与拇指弹拨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来本社区服务站就诊的74例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拔罐、拇指弹拨的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 对照组总有效率78.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刺、拔罐与拇指弹拨治疗背肌筋膜炎, 疗效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刺,拔罐,拇指弹拨,背肌筋膜炎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1-202.

[2]卢芳, 袁长津.袁长津教授治疗肌筋膜炎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 2005, 21 (6) :32.

[3]卫建华.背肌筋膜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20 (1) :65.

针刺拔罐 篇5

32例患者中男19例, 女13例;年龄最小38岁, 最大85岁;发病1~4天9例, 5~9天15例, 10~14天以上8例。本组患者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所采集, 经治疗后带状皮疹全部消退, 但患处疼痛不已, 有明显压痛。

2 治疗方法

(1) 刺血拔罐:常规消毒疱疹处皮肤, 术者左手舒张皮肤, 右于持消毒三棱针将疱疹处如豹纹般散刺出血后拔罐3分钟。 (2) 针刺:取患侧丘墟、阳陵泉, 配以疼痛相应水平线上的夹脊穴为主。穴位常规消毒后, 取28号1.5寸毫针, 丘墟穴直刺进针, 针尖指向照海穴方向, 针深1.2~1.5寸深, 施捻转泻法;阳陵泉穴进针深1.2寸, 得气后施以捻转泻法。夹脊穴从距棘突下旁开0.5寸处直刺, 进针约1~1.2寸, 施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 每10分钟行针1次, 每日针刺1次, 7次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2名患者经治后全部痊愈。经2次治愈者为6例, 经3次治愈者为9例, 经4次治愈者为11例, 经5次治愈者为6例。

4 体会

针刺拔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6例中男26例, 女20例;年龄21~70 (45.23±1.05) 岁;病程0.1~10 (5.02±1.26) 年。对照组46例中男25例, 女21例;年龄22~71 (46.31±0.95) 岁;病程0.2~10 (5.03±1.14) 年。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 均没有显著差异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针刺加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 给予治疗组患者除了上述的针刺加牵引治疗外, 还加以放血拔罐治疗。

1.3 疗效判定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颈、肩、臂疼痛与上肢麻木症状等均没有显著变化;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好的转变, 但是患者仍有颈、肩、臂疼痛与上肢麻木症状;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 但部分颈、肩、臂疼痛与上肢麻木症状仍有轻微不适;痊愈:治疗后患者的颈、肩、臂疼痛与上肢麻木症状完全消失。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患者的数据资料, 计量资料之间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 对照组为82.61%, 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P<0.05) , 具体见附表。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日益加重, 与之俱来的是逐渐增加的颈椎病, 该疾病较为常见, 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 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治疗患者的疾病。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特征以及患者的生理特征, 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法。通过本文研究表明, 针刺加牵引配合放血拔罐疗法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中的针刺加牵引方法的疗程为1w时间[1]。针刺就是指以患者的夹脊穴为主要穴位, 同时按照患者经脉的走向在出现麻木以及疼痛的部位配选合谷、外关以及曲池等穴位。与此同时, 加以牵引的方法, 重量为5~6kg, 每次牵引0.5h[2]。之后对患者实施放血拔罐治疗, 这种方法主要是选取适合患者的拔罐器, 在患者出现疾病的颈椎处实施拔罐治疗, 约5min之后将拔罐器去掉, 之后用三棱针 (常规消毒) 直刺患椎棘突两旁2cm左右, 刺进约1cm左右[3], 之后迅速将针拔掉再次实施拔罐, 约5min之后将拔罐器去掉, 将实施过常规消毒的纱布覆盖伤口, 实施包扎。对于出现显著疼痛的患者, 可对曲池等穴位实施上述的放血拔罐治疗方式, 一次为1个疗程。

经过本次研究表明, 实施针刺加牵引配合放血拔罐方法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 实施针刺加牵引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6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差异显著。因此, 针刺加牵引配合放血拔罐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智勇, 宋永伟, 李志强, 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证11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 2013, 15 (4) :145-146.

[2]俞国文.针刺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 2012, 21 (3) :1452-1453.

上一篇:柔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下一篇:农村小学教学的改革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