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2024-08-17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精选8篇)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篇1

中风后约80%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在患侧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痉挛。痉挛的肢体阻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 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抑制痉挛、降低运动障碍、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首要任务。针刺在治疗痉挛方面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成为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 现代康复训练可以加速脑的侧支循环, 促进大脑皮层的可塑性发展。基于此, 本试验根据交互抑制的理论为基础[1]采用针刺拮抗肌侧的穴位并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与单纯康复训练疗法进行临床观察, 通过对2组疗效的对比, 以期探索出一种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将试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来源均为 (长春中医药大学神经内科) 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的住院患者, 临床诊断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起草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 及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版) 的西医诊断标准[3], 并经头CT或MRI证实。临床患者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Ashworth痉挛评定级>0级, 并且≤Ⅲ级的病历为纳入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20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54.26岁;对照组男23例, 女7例, 平均年龄56.26岁。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治疗取穴

针刺拮抗肌侧的穴位, 上肢穴位为曲池、外关、合谷、清冷渊、手三里。下肢取穴为殷门、委中、承筋、三阴交、太冲。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将平针快速刺入穴位, 得气后每穴行较强的提插捻转手法1min。进针动作柔和, 快速刺入皮下, 根据肌肉丰厚度提插幅度1~3cm, 频率为60次/分, 捻转角度为 (180°±10°) , 频率为60次/分, 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 出针快速。于针刺开始及中间各行针1次。

1.2.2 现代康复训练

由我院专业康复师指导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使痉挛的肌肉得到充分的牵拉、床上训练法缓解躯干痉挛提高稳定性训练及下肢痉挛的抑制训练、坐位训练法及从坐位到立位训练法、步行训练法、上肢功能训练法等等综合康复治疗.

1.3 疗效性观测指标

(1) 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 (2)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3) Barthel指数 (the Barthel index) 积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于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Bathel指数评分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前后痉挛分级 (Ashworth) 比较见表3。

注: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经t检验, 2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注:两组Bathel指数评分比较经t检验, 2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见表3。

注:两组Ashworth分级比较经秩和检验,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2组治疗后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较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中风后, 由于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 使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作用失衡, 造成下级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 从而产生痉挛[4]。中风偏瘫后出现的肢体痉挛是中风常见的后遗症, 临床表现为异常的运动模式, 肌肉的痉挛,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中医将肢体痉挛归属痉病范畴, 主要病机是气血壅滞、筋脉失养、阴虚血少;或脏腑热邪炽盛、邪扰神明。针刺人体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的作用, 古时曾有“用药攻其内, 针石攻其外”之说。现代医学证明针灸通过对穴位的刺激, 可直接扩张血管, 增加缺血区氧和血液的供应, 改善血流变学, 加速清除自由基, 减轻对脑细胞的损害, 还可有效的防止和减轻误用废用综合征等[5]。针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上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促进了新的运动传导通路的形成, 但是要想该通路的正常运行, 还有赖于正确的运动模式的输入。

科学研究证实, 康复运动训练可以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 促进病灶周围组织及健侧脑细胞重组和代偿, 并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性[6]。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在适当的环境中具有可塑性。可塑性有赖于传入刺激的存在, 康复训练是根据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 利用中枢神经细胞重组达到预防病理性的协同运动模式和误用及废用综合症产生的重要治疗方法。即反复持续的康复训练, 采用卧、坐、站、走正常的运动发展程序, 刺激各个运动通路的神经元, 保持正常兴奋和抑制过程, 增加肌力、缓解痉挛, 降低运动障碍, 抑制异常模式, 使之早期获得随意、协调和分离的正常运动模式[7]。通过本试验疗效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两种方法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均有效, 两组治疗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 治疗组在痉挛程度改善上较之对照组效果为好, 并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 说明针刺联合现代康复疗法的综合应用, 可减轻肢体的痉挛程度, 促进痉挛肢体肌力的增加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对脑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本试验方法即重视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 又吸收了现代康复医学的有效康复技术, 取中西医之所长, 通过临床验证肯定了其疗效。因此将针刺与现代康复二者相结合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戴红.人体运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23.

[2]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3 (1) :55-56.

[3]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0-33.

[4]陈新, 陈越峰, 茅敏, 等.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3 (1) :27-29.

[5]王永炎, 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23.

[6]张红智, 汪涛, 张云云, 等.脑卒中恢复期干预措施研究近况[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9, 6 (3) :241-245.

[7]刘少妮.综合康复训练用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疾病康复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5) :65-67.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篇2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比较两组盆底肌收缩力、生活质量及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分级升高幅度和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可改善其盆底肌肌力,降低并发症,提高性生活质量。

【关键词】 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产后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064-0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盆底肌肉损伤、结构紊乱等造成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器官脱垂、性功能下降等[1],妊娠和分娩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给妇女带来了身体及心理伤害[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女性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促进产后盆底肌康复,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是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生物反馈技术是国内外常用的盆底肌康复方式之一,具有临床疗效明确、创伤小等特点[3]。笔者对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技术进行干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我院产科经阴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产后感染性疾病;合并产科并发症;治疗不能配合者。按照分娩日期单复数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年龄24~32岁,平均(23.1±5.9)岁;孕周37~40周,平均(39.1±9.2)周;胎儿重量2490~3900g,平均(3310±1041)g。对照组年龄25~33岁,平均(24.3±6.0)岁;孕周37~40周,平均(38.2±6.2)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胎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于产后8周开始给予盆底康复训练,主要方法[2-3]:①腹肌训练,产妇仰卧位,双臂上举过头,深吸气后缓慢呼气,同时双臂配合至身体两侧,一天2次,每次10min;②桥式运动,产妇仰卧位,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双足放于床面,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深吸气时尽可能的提臀,使躯干不接触床面,呼气时缓慢的恢复原来的姿势,一天3次,每次10min;③转体训练,嘱产妇取膝跪位,双膝分开,肘伸直,将双手平放床上,躯干向左、右侧转体,一天3次,每次l0min。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批准文号:粤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6077号,广州凡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一般先刺激3~5min,肌肉收缩10~15次,休息10min后再刺激,如此反复4次,达到总共收缩40~60次。

1.3 疗效评价

1.3.1 盆底肌力测定 所有入选对象均于治疗后3月门诊随访,按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肌力共分为5级。0级:肌肉无收缩;1级:肌肉颤动;2级:肌肉不完全收缩;3级:肌肉完全收缩,无对抗阻力;4级:肌肉完全收缩,轻微对抗;5级:肌肉完全收缩,持续对抗。若手测会阴肌力≥3级则判定为有效[2]。

1.3.2 两组生活质量评价 治疗3月后,对所有产妇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进行问卷调查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完全自理、有些困难、需要帮助、全靠别人帮助),每个项目4分,总分20分为日程生活功能障碍[3]。

1.3.3 随访 治疗3月后,门诊或电话随访询问产妇有无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是否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收缩力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分级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观察组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生活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几率越来越高,国内约为30%~40%左右,该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而妊娠及分娩是其常见的发病因素之一[4-5]。有研究资料显示,女性在分娩、怀孕时胎儿的重量会对盆底及会阴部韧带、结缔组织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但这种损害起初临床表现轻微,不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随着女性怀孕次数的增加、年龄的增加,临床症状越来越明显[6-7]。早期盆底肌肉损害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康复训练,会导致尿失禁、盆底组织器官脱垂、性生活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对产后妇女进行系统和规范的盆底康复训练临床意义重大。

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开始了规范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通常是在产后42天左右就开始盆底肌肉功能训练,这种方法可更好的预防各种并发症,如直肠、子宫脱垂、性功能下降等[8-10],并采用“评估-治疗-评估“的康复模式。其训练程序是:首先对受试者的盆底肌肉功能进行全面评价,随后开始盆底功能康复,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盆底肌肉生物反馈训练、可视化的Kegel训练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训练完成后再次对盆底肌肉功能进行评价,前后对比效果。这种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使尿道、阴道、肛门肌肉得到收缩,同时还可以促使膀胱肌肉收缩,兴奋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使膀胱收缩功能下降,扩张膀胱容积,出院后让患者在家继续坚持训练及自我锻炼,促进盆底肌恢复,使阴道恢复紧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水平[11]。本研究结果提示,经过系统的盆底康复训练后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分级显著升高,生活质量提升。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13]。

为了使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效果更有效,国外更多采用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方法治疗。电刺激可以快速的使损伤的肌肉得到恢复,增加肌肉的弹性,使阴道收缩力增强,提高性生活质量。电刺激还能够兴奋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使膀胱收缩功能下降,扩张膀胱容积,更好的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在规范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同时,给予产妇生物电刺激治疗,临床疗效较好[14-16]。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分级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产后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曲坚,张晓薇.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4):304-306.

[2] 王建英,滕淑萍,曾小娥,等.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8(8):970-971.

[3] 黄利川,叶丽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的疗效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5(1):54-55.

[4] 梁荣丽,杨友好,欧阳小平.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脏器脱垂3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12):87-89.

[5] 林忠,赵军玲,张政昌,等.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调查[J].中国妇产临床杂志,2012,13(5):342-344.

[6] 刘南保.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6例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0):1426-1427.

[7] 蒋红,吴艳.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近期疗效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2):147.

[8] 柯茹,汪杨,夏俊霞.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2):7-8.

[9] 薛竹,郑颖.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23-7825.

[10] 邓晓云,于雅,吴秀娜,等.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恢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393-2395.

[11] 王莲萍,阚影,王芳,等.1270 例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29-31.

[12] Ahlund S,Nordgren B,Wilander E L,et al. Is home-base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birth in primiparous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3,92(8):909-915.

[13] 葛玉琴.盆底康复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21):488-489.

[14] Hilde G,Staer-Jensen J,Siafarikas F,et al.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Obstet Gynecol,2013,122(6):1231-1238.

[15] 徐烨,王加,蒙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康复效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7):230-233.

[16] 李夏影.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183-184.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合并中重度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8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3],男51例,女31例;年龄(57.5±6.5)岁;病程(24±3.0)d。CT示脑出血38例,脑梗死44例,其中大脑半球损伤45例,脑干损伤37例;患者均意识清楚,能配合检查,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为主症,锥体束征阳性,洼田试验[4]评价>3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方法

1.2.1 针刺方法

治疗组对中重度假性球麻痹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开始针刺。针刺治疗取夹廉泉、翳风穴,平补平泻,留针20 min,每日1次;金津、玉液穴点刺放血,隔日1次。

1.2.2 康复训练

训练可分为不用食物、针对功能障碍的间接训练(基础训练)和使用食物同时并用体位、食物形态等补偿手段的直接训练(摄食训练)。间接训练如:(1)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训练(口唇闭锁、下颌开张、舌部运动);(2)颈部放松;(3)寒冷刺激法;(4)构音训练;(5)呼吸训练;(6)咳嗽训练;(7)门德尔松(Mendelsohn)手法;(8)吞咽模式训练等。直接训练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1)食物形态;(2)摄食姿势;(3)选用餐具;(4)一口量;(5)定速;(6)吞咽的意识化;(7)摄食训练阶段性推进法注意事项;(8)咽部残留食块去除法(空吞咽、交替吞咽、点头吞咽、侧方吞咽)等。以上训练方法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用。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法,对照组只行鼻饲治疗。2组患者同时应用溶栓、扩血管及营养脑细胞药物。

1.3 检测指标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用洼田试验进行评定:患者按常规饮水,观察饮水过程并记录时间,1次喝完,无呛咳为1分;≥2次喝完,无呛咳计2分;1次喝完,有呛咳计3分;≥2次喝完,有呛咳计4分;多次发生呛咳,不能将水喝完计5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0 d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t1、P1为各组配对检验值,t2、P2为2组比较检验值。

2 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可以分为假性球麻痹和真性球麻痹。真性球麻痹为下位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病位在脑干,治疗效果欠佳。假性球麻痹患者因一侧皮质脑干束功能完好或虽有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但下级运动神经元反射通路正常,能够维持正常的吞咽反射,故疗效较好。

本文结果显示脑干损伤的预后比大脑半球损伤差。有研究表明,对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刺可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当中的吞咽中枢对于吞咽反射的控制作用,协调吞咽诸肌的运动;而对于真性球麻痹障碍,针刺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促使损伤的周围神经恢复,从而起到治疗效应[5]。本文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后,患者洼田试验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康复训练中采用的咽部冷刺激使触发的吞咽反射区域变得敏感,有效强化吞咽反射,然后做吞咽动作,患者通过刺激提高对摄食、吞咽的注意力;声门闭锁训练是强化软腭的肌力,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6、7]。针刺以疏通局部经气,调整气血为主,夹廉泉局部取穴,深刺舌根部,可激发舌部经气,以疏经开窍,对构音障碍、吞咽发呛能迅速缓解;翳风穴位于耳后,深部有舌咽神经,直刺近2寸,对神经有激发作用,可调整吞咽功能;金津、玉液穴点刺放血,可疏通局部经气,另刺络放血可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及氧的供应而改善脑组织功能。本文所取的穴位对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所致的真性麻痹或是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害导致的痉挛性麻痹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治疗作用[8、9]。金津、玉液穴点刺放血是本组腧穴治疗最主要的步骤,刺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舌后坠以及舌的活动度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腧穴均为局部取穴,对于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具有取穴方便,疗效明确的特点。少数舌后坠明显,伸舌不能的患者见效较慢,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多,疗效逐渐显著。

针刺疗法是康复训练功效的有力互补,康复训练使针灸治疗作用更加完善[10],联合针刺和康复训练对治疗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Lawrence ES,Coshall C,Dundas R,et al.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acute stroke impairment s and disability in a multiethnic population[J].Stroke,2001,32(6):1279~1284

[2]Smithard DG,O'Neill PA,Parks C,et al.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after acute stroke.Does Dysphasia Matter[J].Stroke,1996,27(7):1200~1204

[3]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福井介彦,藤田勉.脑卒中最前线——急性期かゎむるり-きび一[M].东京:医齿药出版社.1987,268

[5]张维,刘志顺,孙书臣.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机理探讨[J].中国针灸,2002,22(6):405

[6]方丽波,王拥军.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及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5):404~405

[7]毕家香,李泽云.运动再学习方案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J].中国康复,2004,19(1):36~37

[8]刘孔江,李继英,承颖言.针刺与康复训练在治疗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36

[9]罗卫平,黄红缨,谭吉林,等.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30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8):12~13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康复门诊患者, 共73 例。均符合 1995 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排除有严重并发症、意识及智力障碍而不能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肌张力评定采用修订的Ashworth 量表[2], 治疗前均在Ⅰ级以上 (包括Ⅰ级)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康复组与针刺加康复组。康复组36例, 男20例, 女16例;年龄 (62.4±5.6) 岁;病程 (4.24±0.89) 周。针刺加康复组37例, 男18例, 女19例;年龄 (58.1±6.2) 岁;病程 (4.78±1.22) 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针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采用0.26 mm×40mm针灸针垂直刺入内关穴, 得气后, 提插捻转手法, 捻针频率为60/min, 上下提插幅度为10 mm, 每次操作30 min, 每天2次, 治疗8周。康复训练方法:运用现代康复技术Bobath作业疗法抑制上肢痉挛、手指屈曲痉挛, 配合OT训练及手功能训练。每天2次康复训练, 上午、下午各1次, 每次30 min, 治疗8周。针刺加康复组联用上述两种方法, 康复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

1.3疗效评价

采用Ashworth量表分级评测治疗前后手部肌张力, 该量表从休息时的姿势、对被动运动的反应和联合反应3个方面评定肌张力。采用改良的Fugl-Meyer (FMA) 手功能评分评测治疗前后手功能, 共7项, 每项2分, 最高为14分。积分<5分为严重运动障碍;6分~9分为中度运动障碍;10分~13分为轻度运动障碍。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法、Ridit法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手部痉挛评价比较 (见表1)

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经Ridit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08, P<0.05) 。提示针刺内关穴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用康复训练能更好地缓解手部痉挛。

2.2 两组治疗前后手功能FMA评分比较 (见表2)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 P<0.01;与康复组治疗后比较, 2) P<0.01

3 讨 论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 为络穴, 又为八脉交会穴, 通阴维脉。内关穴沿本经上系于心包, 联络于心系。手厥阴心包经通过内关穴络于手少阳三焦经, 故内关穴可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主治表里两经的病证。《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 原气之别使也, 主通行原气, 经历于五脏六腑”。三焦之气导源于肾间动气, 输布全身, 调和内外, 宣导上下, 关系着脏腑气化功能。通过针刺内关穴, 既可达到启闭醒神作用, 又可补原气, 调节气机, 充分发挥针刺的双相调节作用, 在中风早期和后遗症期均可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把内关穴作为主穴来治疗中风病, 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说明内关穴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有独到的作用[3]。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针刺后依次经过皮肤、皮下组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旋前方肌;浅层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和前臂正中静脉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与其伴行的正中动脉经过, 并有骨间神经和骨间动脉分布。针刺后可涉及的组织有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干、骨间神经及相伴随动脉。

脑卒中后由于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 使α和γ运动神经元相互作用失衡, 造成γ运动神经元占优势, 下运动神经元功能过度释放, 出现肌肉痉挛或过度活跃[4]。康复训练时通过牵张可以短暂缓解屈肌力量, 缓解手部痉挛, 但缓解时间短暂而且不彻底。虽然经长时间训练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但若能有方法立刻充分缓解手部痉挛将对手部康复训练起到很好的帮助。前期研究发现针刺内关穴联合康复训练较单一康复训练能更好地缓解手痉挛, 提高手功能。尤其针刺后有即刻的缓解作用, 为手部的康复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5]。内关穴缓解手痉挛的即刻效应可能归结为针刺内关穴, 刺激了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使腱梭受到牵张而兴奋, 并且影响了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干、骨间神经的传导, 既阻断了脊髓神经γ运动神经元信号的传递, 又通过后角对脊髓前角的α和γ运动神经元进行反馈抑制, 从而缓解了手部痉挛。在规律的针刺内关穴联合康复训练后可以较好的缓解手部痉挛将会有助于上肢整体功能的恢复, 增进患者的信心, 减少神经功能的缺损。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王茂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0.

[3]Guo L, Shi XM, Xu JF.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method on stroke of different syndrome types[J].Chin J Clin Re-habilita, 2006, 8 (31) :157-159.

[4]马诚, 彭丽萍, 谢志强, 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26 (1) :50.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脑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患者资料60例, 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男17例, 女13例, 年龄40~75岁, 平均 (59±6) 岁, 脑出血10例, 脑梗死20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 女12例, 年龄43~75岁, 平均 (57±9) 岁, 脑出血8例, 脑梗死22例;两组患者病程均为2~12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CT或磁共振成像 (MIR) 证实; (2) 神志清楚, 有吞咽障碍; (3) 洼田饮水试验2~5级; (4) 年龄35~75岁。

1.3 排除标准

(1) 年龄在35岁以下或75岁以上,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 脑中风后重度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 (3) 对于针刺严重晕针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如控制血压、血糖等) 联合吞咽功能训练, 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4.1吞咽功能训练

由治疗师进行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训练、声带闭合训练、寒冷刺激训练、门德尔松手法等间接训练, 以及进行体位和摄食直接训练。

1.4.2 中药内服

自拟化痰通窍方加减, 基本方:瓜蒌20 g, 胆南星6 g, 石菖蒲10 g, 郁金10 g, 茯苓30 g, 党参10 g, 炒白术15 g, 莱菔子15 g, 车前子10 g, 防风6 g, 浙贝母10 g, 竹茹6 g, 莪术10 g。加水500 ml, 煎煮至200 ml, 1剂/d。

1.4.3 针刺

取穴:风府、风池、廉泉、夹廉泉、金津、玉液、合谷、通里。定位: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风池: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平风府穴;廉泉:在颈部, 前正中线上, 喉结上方, 舌骨上缘凹陷处;夹廉泉:位廉泉穴左右各旁开0.5寸;金津、玉液:舌卷起, 舌面下, 舌系带两旁之静脉上取穴, 左称金津, 右称玉液;合谷:在手背, 第1、2掌骨间, 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通里:腕横纹上1寸,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针刺方法:患者先取坐位, 针刺风府穴针尖朝向喉结方向进针1.0~1.2寸, 局部有酸胀感后施予平补平泻法30 s后起针, 然后令患者仰卧, 点刺金津、玉液, 让患者自然将舌伸出口外 (如舌不能伸者, 可由医者垫纱布固定舌体于口外) , 常规局部消毒, 用毫针点刺金津、玉液3~5次, 少量出血, 不留针。针刺风池穴针尖稍向内下方, 刺入1.0~1.5寸;通里穴直刺0.3~0.5寸;廉泉穴针尖向舌根方向直刺1.5~1.8寸;夹廉泉针尖向喉结方向进针1.2~1.5寸;合谷穴直刺0.5~1.0寸。以上各穴以局部有酸胀得气为宜。留针30 min。毫针规格:点刺金津、玉液时用0.30 mm的1.5寸毫针, 其余穴位均用直径为0.25 mm的1.5寸毫针。每周连续治疗5 d, 停2 d, 1次/d, 30 min/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作为疗效标准, 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 = (治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4周后,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脑中风后吞咽困难属于中医“中风”范畴, 与“喑痱”、“喉痹”相类似。病性本虚标实, 气虚为本, 痰浊为标。属于痰浊瘀阻窍络, 咽喉开闭失司而致。故治疗以化痰通窍为主, 兼以扶正益气。化痰通窍方中, 石菖蒲配郁金“辛苦而温, 芳香而散, 开心孔, 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本草从新》。胆南星“主中风, 麻痹, 除痰, 下气, 攻坚积, 消痈肿, 利咽膈《开宝本草》。车前子利水渗湿;茯苓健脾利湿;防风燥湿;莱菔子降气化痰;瓜蒌、浙贝母、竹茹清肺化痰利咽;莪术活血化瘀;党参、白术补气健脾。诸药共用, 有化痰开窍、利咽发声之功。

针刺取穴, 风池、风府有平肝熄风、豁痰利咽之功。《针灸大成》云:“风池主中风, 舌缓不语……咽喉肿痛。”廉泉穴可通利咽喉, 《针灸资生经》云:“廉泉主舌下肿难言, 舌纵缓。”现代研究证实, 针刺廉泉可以有效缓解咽喉肿痛, 舌肌麻痹等[2]。金津、玉液均主舌强、舌肿;通里为手少阴之别, 针刺亦有利咽开窍之功;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阳明经多气多血, 终在大脑, 可起到促进脑部及舌咽部气血运行的作用。诸穴相配, 共奏疏通经脉、利咽通窍的作用。

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可改善其吞咽功能, 早已得到了临床证实。现代医学认为[3], 通过吞咽和摄食训练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建立起新的运动投射区, 加速吞咽相关肌肉的恢复, 使吞咽功能得以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对于脑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患者, 采用中药、针刺、康复训练综合治疗, 其疗效明显, 且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Wang Y, Lim LL, Heller RF, et al.A prediction model of 1-year mortalit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3 (84) :1006-1011.

[2]方立波, 王拥军.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与治疗[J].中华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 (5) :404-405.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篇6

1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 并由脑部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证实;患者病程在15天以上, 发病后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 病情稳定, 伴有构音障碍但能理解指令;发病后急性期均经过神经科的基础治疗;经饮水试验评定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排除意识障碍者;原发食管疾病者;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大面积脑梗死或大量脑出血者;不能理解和服从指令者。

1.2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2007-03~2008-03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其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35~70岁, 平均6.5岁;平均病程 (42.6±7.3) 天;脑梗死23例, 脑出血7例;留置胃管27例;洼田氏饮水试验[3]1级0例, 2级3例, 3级10例, 4级11例, 5级6例。对照组30例, 其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36~68岁, 平均60.8岁;平均病程 (39.5±7.3) 天;脑梗死22例, 脑出血8例;留置胃管26例;洼氏饮水试验1级0例, 2级4例, 3级11例, 4级10例, 5级5例。2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治疗。

2.1 治疗组

给予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治疗: (1) 取穴:风府、哑门、天柱、治呛1 (风池穴直下1.5寸) 、廉泉, 外金津玉液 (廉泉旁开0.5寸) 、治呛2 (翳风下3寸后5分) 、人迎。 (2) 操作方法:病人取半仰卧位, 或俯伏坐位, 常规消毒, 哑门穴用28号1.5寸毫针向下刺0.5~1寸。天柱穴向内斜刺0.5~1寸。风池穴、治呛1穴向喉结方向刺入1.5寸。廉泉、外金津玉液穴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 治呛2穴用拇指压住同侧颈总动脉, 然后针沿指甲边刺入0.5~1寸, 用捻转提插手法, 平补平泻。每天1次, 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 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4]。康复训练: (1) 改善口面肌群运动训练:嘱患者进行皱眉、闭眼、鼓腮、叩齿、吹气、笑等表情动作训练和指尖扣击、冰块击打唇周围等增加肌张力, 改善唇闭合功能。 (2) 感觉刺激:用棉棒浸一下冷水后冷冻, 用棉棒长时间大范围地接触前弓、后腭弓、软腭、咽后壁及舌后部, 左右相同位置交替, 上下午各1次, 每次5~10分。 (3) 促进舌的运动训练:让病人舌向各个方向运动, 并用勺子或舌板给予压力。 (4) 声带的训练:病人反复咳嗽、清嗓子, 深吸一气憋住, 然后大声用力发音、呼气。 (5) 咀嚼训练:作咀嚼动作、空咀嚼和咀嚼口香糖。 (6) 治疗性进食:病人躯干与底面成45度或以上角度, 头稍前屈最安全, 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 有利于食块向舌根运送, 减少鼻腔反流及误吸。 (7) 食物的选择:最好用半流质或糊状食物, 如豆腐脑、酸奶、玉米面粥等, 提供更多味觉、嗅觉和视觉刺激, 给予冷的或酸食物。上述方法每天1次, 10天为1个疗程, 休息2天后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

2.2 对照组

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 (同上) 。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进食功能恢复正常, 呛咳全止, 随访半年无复发, 洼田氏咽水试验1级;显效:进食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能进食半流质饮食, 偶有呛咳, 洼田氏咽水试验2级;好转:进食功能有所恢复, 能进食流质饮食, 呛咳减轻, 洼田氏咽水试验3级;无效:治疗前后进食困难及呛咳症状无改变;洼田氏咽水试验4级以上。

3.2 结果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4体会

吞咽障碍是指正常的吞咽功能发生障碍, 主要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延髓麻痹和或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病人出现吞咽困难, 言语不清, 饮水呛咳, 病人可直接因误吸导致肺部感染, 或因摄人不足导致严重营养不良, 致病人病死率明显增高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祖国医学的理论认为, 督脉为阳脉之海, 六阳经皆直接或间接联系大脑;任脉为阴脉之海, 六阴经多交会于任脉, 而任脉与督脉相通, 所以六阴经间接联系于脑。所取风府、百会、哑门系督脉经穴, 督脉“上经风府, 人脑, 上巅”;廉泉属任脉, “至喉咙, 上颐”;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 “从巅人络脑, 还出别下项”;风池属足少阳胆经, “循颈, 至肩上却交出于手少阳之后”;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 “交出足少阳之后, 上项”;外金津玉液虽属经外奇穴, 但均在颈项部, 其周围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这两穴深层有舌神经、舌下神经的分布, 局部取穴, 有利于直接刺激咽喉部肌群, 调节神经功能, 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外金津玉液两穴能消除神经细胞的极化状态, 使神经细胞活跃, 改善颈部肌肉麻痹, 加速吞咽功能[5]。风池、人迎穴深层有椎动脉、椎静脉、颈内动脉等, 脑部血循环的改善是吞咽功能恢复的基础, 针刺这两穴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等血液供应, 降低外周阻力, 降低颈部软组织的紧张状态, 对增加脑组织血流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6]。故上述诸穴合用交通阴阳, 畅通脑络, 改善吞咽功能。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主要通过包括口面肌群的运动训练, 腭咽闭合训练, 体位与补偿技术来改善吞咽障碍, 其主要机制根据神经促通技术和神经元再塑原理, 口唇、面颊部、舌部的主动及被动运动, 可促进吞咽及构音器官血液循环, 改善咽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防止吞咽肌群萎缩, 提高其活动度和能力。增加吞咽肌的协调性, 刺激吞咽反射的产生使之增加吞咽功能。临床观察单独康复训练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提示康复训练也有其独到的作用。进行康复训练时环境要安静, 患者思想平静, 不急不躁。不要涉及其他不利情绪的话题、笑话等, 以免引起病人强哭强笑, 造成误咽误吸。让病人了解本病的特点, 帮助其克服病理心理状态, 鼓励病人积极主动配合, 不厌其烦地训练。以中西医结合手段综合治疗, 以期能达到最佳疗效。积极治疗吞咽障碍可明显改善吞咽功能, 摄取足够的营养, 减少脱水, 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为肢体、语言的综合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利于患者整体功能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7]。

本研究结果表明,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较单一的康复训练好。至于如何选择针刺的最佳穴位, 穴位的合理配伍, 针刺治疗的强度和周期等, 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地观察、研究和总结, 以进一步拓展针刺及康复训练疗法在诊治吞咽障碍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周维金.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 (9) :584.

[2]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5) :381.

[3]宋志香.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26 (10) :548.

[4]张惠利.针刺加中药治疗假性球麻痹201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 2000, 16 (3) :11.

[5]王强.颈项电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89例.辽宁中医杂志, 2001, 28 (10) :621.

[6]刘香华, 刘爱珍, 张学丽, 等.针刺治疗中风舌本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2000, 20 (6) :325.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的54例中风偏瘫患者,年龄34~8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62岁,其中左侧偏瘫20例,右侧偏瘫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岁,其中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后,治疗组采取针刺后溪、申脉配合康复训练和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和普通针刺治疗,平均治疗3个月。

1.2.1 治疗组

常规消毒后,针刺选穴:后溪、申脉,配合局部对症取穴,上肢取极泉、尺泽、合谷、肩骨禺、曲池、外关、通里;下肢取风市、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委中、三阴交、解溪、冲阳;口眼歪斜者取风池、颊车、地仓、水沟。留针20 min,1次/d,10次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 d。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取后溪穴用30号毫针,针尖紧靠第5掌骨掌侧缘向合谷方向透刺0.5~0.8寸,施强刺激的提插捻转泻法,以手指抽动及患者感觉酸、麻、胀、重、沉至整个手掌为度,留针20 min,每隔10 min行强刺激的提插捻转泻法1次,起针后不按针孔。取申脉用30号毫针,针尖向足尖方向平刺0.5~0.8寸,施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余穴常规刺法,施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10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配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主要采用Bobath技术,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等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为主动或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以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从近段关节向远端关节依次活动,髋、膝、踝、肩、肘、腕关节等,活动远端关节时近端关节必须固定,各关节在各个运动方向上都应训练,动作轻柔,防止疼痛,如Bobath举手训练;桥式运动,训练躯干及核心肌群肌力,不断提高下肢肌力及骨盆控制能力,同时促进下肢易化分离运动为独立步行做准备;体位转移训练:如床上翻身,卧坐转移,坐站转移,患肢负重及重心转移、平地步行,上下楼梯训练等,必要时可借助拐棍、助行器等。40 min/次,1次/d,10次1个疗程。

1.2.2 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并配合康复训练,方法同治疗组。

1.3 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选取Brunnstrom分期量表和ADL量表进行疗效观察,ADL评分良≥60分,中59~41分,差≤40分。每4个疗程评定1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4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上、下肢Brunnstrom分期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期和ADL评分比较(n)

注:治疗后两组上、下肢Brunnstrom分期及ADL评分比较,P<0.0

3 讨论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以通,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穴位,督脉属“阳脉之海”,阳跷脉是人行走之机要[2]。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小肠经穴位,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通督脉;申脉穴位于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主治腰腿酸痛、腰肌劳损、下肢瘫痪、头痛、眩晕、失眠等,通阳跷脉。两穴相合可通调阳气,疏通经络,主治头面、颈、肩、脊中、四肢等病症。配合局部取穴,诸穴合用可加快肢体功能恢复,再加上康复训练疗法训练,疗效更为显著,普通针刺加后溪、申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疗效佳,值得推广。

中风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数患者都会遗留瘫痪、言语不清等后遗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普通针刺加后溪、申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急性期后3个月内是最佳治疗时期,须及早治疗,应不断鼓励患者及家属保持积极情绪,坚持锻炼,配合医生治疗,会收到比较满意的康复效果。当然,在现代医学飞跃发展的今天,中医针灸在治疗中风方面仍须继续进一步努力研究,以使中医针灸在治疗中风方面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更好的为中风偏瘫患者服务,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针灸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7-219.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40~75岁,平均(59.65±9.87)岁,病程30~70 d,平均(50.15±5.47)d;病变部位:基底核48例,内囊26例,其他16例;病变性质:脑出血60例,脑梗死30例。纳入标准:(1)符合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卒中肢体痉挛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2)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发病时间<1个月。排除标准:(1)既往有运动障碍;(2)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肺内感染、肾功能障碍和严重精神病史患者;(3)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4)患有失语症、视野缺损或智能障碍等。按照随机对照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包括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调控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内科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运用现代康复技术,以抑制上肢痉挛、手指屈曲痉挛、下肢痉挛及距小腿(踝)关节背屈训练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强化个体化治理,并根据患者功能状态的改善状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法,训练时间为50 min/次,6次/周,连续治疗8周。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针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伸展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位,且患侧小腿下垫一床棉被,采用泻阴补阳法进行针刺。阴侧穴位选取极泉、尺泽、曲泽、少海、内关、血海和三阴交等,用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不留针;阳侧穴位选取膈会、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和阳陵泉丘墟等,用提插捻转补法,中等强刺激,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3]: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患者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以上患者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2)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进行痉挛程度的分级评定,采用表面肌电图的均方根值评测肱二头肌肌张力。上述所有观察指标均由同一个人操作[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足痉挛、肢体疼痛和眩晕耳鸣等中医证候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例(%)

a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FMA、BI、MAS和表面基电均方根值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MA、BI评分显著升高(P<0.05),MAS评分和表面基电均方根值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中国脑血管病患者高达700余万人,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现代生活、工作压力大,且普遍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增加有关。其中肢体痉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有8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后3周开始出现患肢痉挛,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引起疼痛、皮肤损伤和关节挛缩,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6]。采取哪种方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是脑卒中患者恢复的关键,已成为临床医生、患者和家属关注的热点之一。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筋脉失濡,阴阳失调[7]。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无论上肢还是下肢都同时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即一侧相对优势,呈拘急,一侧相对劣势,呈弛缓。因此,对肢体痉挛状态的缓解,拘急侧与弛缓侧适用不同的刺激手法。本研究中,笔者采用泻阴补阳法进行针刺,阴侧穴位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不留针;阳侧穴位采用提插捻转补法,中等强刺激,其方法与李作伟等[8]的研究相似。另外,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反射性地改善脑血流量,脑血流量的增加改善了脑细胞缺血和缺氧状况,起到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加快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好转[9]。所以,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

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表面基电均方根值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说明通过长时间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以对抗肌肉短缩和减少肌梭敏感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肌肉软组织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MA、BI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手足痉挛、肢体疼痛和眩晕耳鸣等中医证候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长时间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基本能够达到生活自理[11]。但对照组尚需要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应加强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但该项研究尚缺乏大样本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丽华.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3,34(16):3218-3219.

[2]陈瑛玲,陈立典.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康复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3,8(1):110-112.

[3]孙立满,刘东梅.复阴舒筋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J].吉林中医学,2015,35(9):921-922.

[4]冯晓东,刘飞来,郭青川,等.益阳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1):1063-1065.

[5]孙晓晖,汪韶洁,田小草,等.2013年青岛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5,21(9):672-674.

[6]崔利华,山磊,杨宇琦.首次脑卒中后6个月内肢体痉挛情况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2):1144-1146.

[7]杜奋飞.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29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4):244-246.

[8]李作伟,李平,李英艳,等.泻阴补阳合巨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8):1512-1514.

[9]李江涛,程希富,秦志红.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预后的积极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4):90-91.

[10]陈建伟,许红梅,陈晓琳,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01-203.

上一篇: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下一篇:多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