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经验总结

2024-07-01

针灸临床经验总结(共6篇)

针灸临床经验总结 篇1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总结

或许针灸是个小专业,各网站包括爱爱医上关于针灸学的中级考试的资料相当少,本人刚刚考完了2009年的考试,愿意发到网站上跟诸位要考针灸的朋友共享考试经验: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复习要点、考试技巧及各科考试比例

注意:试题完全出自题库,随机抽取,没有所谓重点非重点的区别。所以千万不要押重点。

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在2009年5月16日考试的部分题目(考试当晚连夜回忆出来的,还有很多记不住了),奉献给针灸专业的同胞们,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第一场:总体评价:难度偏难

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22%、内经3%、伤寒3%、金匮3%、温病3%、中药学33%、方剂学33%。(以上为大概比例)复发的基本特点:

1.轻粉的散剂剂量? 2.连朴饮主治: 3.三仁汤主治:

4.三仁汤和甘露消毒丹都含有的药物是: 5.肺其华在?

6.五脏的生理特点?考察内经原文 7.非疠气致病特点的是?

8.下列药物苦寒有毒的是:选项有甘遂、芫花等 9.既能祛风湿又能清湿热的药物是: 10.砂仁、豆蔻的共同功效?

11.既能利尿清淋又能清肺止咳的是? 12.温脾汤和黄龙汤都有的药物是? 13.《脉要精微论》中:胸中之府指的是? 14.温热类温病阴虚火炽型所选方剂? 15.血虚之寒疝方剂?

第二场:总体评价:难。因为西医基础太差,我在考前连看了三晚上西医诊断学,结果我认为重点的一个没考,考的我都仔细看,郁闷。相关知识:中医诊断学25~35%、诊断学基础(原名为西医诊断学)25~35%、医古文5~10%、传染病学5~10%、医学心理学5~10%、医学伦理学5~10%、卫生法规5~10%。诊断学基础

1.发热伴眼结膜充血的是: 2.满月面容见于: 3.面具面容见于: 4.左心功能不全的体位:

5.语颤增强见于:备选有胸腔积液、气胸、压迫性肺不张 6.奥-弗杂音见于: 7.格-斯杂音见于: 8.板状腹见于: 9.轻度脾肿大见于:

10.中度脾肿大见于:选项有败血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疟疾、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化 11.白细胞减少见于: 12.血红蛋白病的红细胞改变: 13.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改变: 14.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 15.肺纹理主要指: 传染病学:

1.甲肝的潜伏期: 2.丙肝的潜伏期:

3.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是: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除抗菌治疗外应重点做的治疗: 5.伤寒常见并发症: 6.菌痢常见并发症: 7.不属于隔离种类的是: 医学心理学:

1.考察临床心理学概念: 2.以情胜情是什么心理学? 3.考察知觉的恒常性含义:

4.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是: 5.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什么应激源? 6.A型性格易得什么病?

7.精神易兴奋、易疲劳见于什么类型神经症? 8.系统脱敏法见于什么疗法? 医学论理学:

1.考察医学道德协调作用的含义: 2.考察医学道德约束作用的含义: 3.生命神圣论的非积极意义? 4.医学人道主义的根本思想? 5.中医四诊的基本道德要求: 6.考察医学道德评价的含义: 7.考察医德修养的含义: 卫生法规:

1.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文件是: 2.卫生法所涉及的民事责任以何为主要形式? 3.什么机构可以增加甲类传染病? 4.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5.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答案:肺结核 6.医务人员发生医疗事故时应首先向谁报告? 7.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方针?

8.国家发展中医药的原则:选项有遵循继承和发扬相结合、遵循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正确答案是后者,太BT了 医古文: 中医诊断学:

1.主气滞血瘀、痰食内停、伤精血少的是何脉? 2.用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是:选项触、摸、按 3.饥不欲食见于:

第三场-专业知识:经络、腧穴、刺灸法专业知识。作为针灸专业的学生,这场很简单。

第四场-实践技能:考试针灸治疗学的内容,全部为病例题,跟书上完全一样,既考选穴、还考选经。注意一定要跟书上完全一致。举例说:头痛:外感头痛主穴为列缺、风池、百会、太阳;内伤实证用百会、头维、风池;虚证用百会、风池、足三里(基本跟临床不搭边,所以临床医生一定要重视)。题型:基本上都是单选题,除了第3场有5个多选题,每个也是1分。分数:每门都是100分,要求每门都及格

以下总结留给后来者。

一、考试内容。

考四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技能。

共需复习功课: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医古文、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西医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分组为:

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医古文、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医学伦理学)

相关专业知识(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医学心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西医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专业知识(中医内科学)专业实践技能(中医内科学)方剂和医学伦理好像二场都有考。

二、复习材料 五版、七版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中级考试复习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基础知识题库》(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以上为个人觉得最佳资料。题库里我同事说有原题。

人民军医网上题库(16套1600题)最大的问题是答案有错,做了会晕。(军事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内科题库可以参考,可以打基础,但貌似没原题。

三、复习重点

重中之重:中医内科学(二场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占200分,不仅要知道主要证型、治法、方剂。其变化转归等也要知道,一句话把书看烂。将来也要用的。)

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医古文、中医诊断学、医学心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西医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

一般掌握: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分不多,大概十分左右,且都是常见内容。当然考过试后,欲使中医登堂入室则要另下功夫。)

四、考场注意

每场100道题,全是单选,分成二部分,做完第一部分后,如进入第二部分则不可后退回第一部分。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五、考后查分

要二个月左右,2009年据说是七月十三日十六时。2010年似是七月二十八日二十二时。

针灸临床经验总结 篇2

月经先期:临床上分外偏实热者, 偏虚热者以及偏气虚三种。

实热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 量多, 色深红或紫, 质黏稠, 舌质红苔黄, 脉数。中药以清经汤主之, 方用丹皮10g、熟地10g、白芍10g、青蒿6g、茯苓6g、黄柏15g、地骨皮15g、黄连6g。针取关远、血海、太冲、曲池, 针用泻法。

虚热型:临床表现经来先期, 量少或量多, 色红, 质稠伴两颧潮红, 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药以两地汤主之, 方用:地骨皮15g、生地30g、白芍15g、元参30g、阿胶10g、麦冬15g。针取关元、血海、三阴交, 平补平泻手法。

气虚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 经量增多, 色淡、质稀, 神疲肢倦, 舌质淡、脉细弱, 中药取归脾汤加减:人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30g、熟地10g、阿胶10g、灸甘草15g。针取脾俞、足三里、血海、关远, 针用补法。

2 月经后期:临床上分血寒、血虚、血瘀气滞三型。

血寒形;临床表现经迟, 色暗, 有虚寒症状, 方用温经摄血汤:白芍30g、熟地30g、川芎15g、肉桂3g、白术15g、五味子3 g、续断9g、柴胡9g。针灸方面针三阴交、气海、气穴, 灸归来、天枢。

血虚型:临床表现面色苍白, 头晕、心悸、经期延后, 量少色淡红质清稀等血虚症状, 方用人参营养汤加减, 人参10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山茱萸9g、枸杞15g、甘草3g。针取三阴交、足三里针用补法, 灸气海, 脾俞、膈俞。

血瘀气滞型:经期延后, 量少, 色暗红或有小块, 小腹作胀, 舌淡苔薄脉弦。中药方用过期饮: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15g、赤芍10g、木香9g、木通9g、香附9g、莪术6g、肉桂5g。针取关元、气海、三阴交、针用泻法。

3 月经先后不定期:多以肝郁肾虚引起月经先后不定, 方用定经汤:当归30g、白芍30g、熟地15g、菟丝子30g、茯苓12g、淮山药12g、柴胡6g、荆芥6g。针灸方面取关元、三阴交、肾俞用补法, 取太冲用泻法。

高度总结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经验 篇3

相信每一位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都不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过。由此可见,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难度足以让考生皱紧眉头。怎样顺利通过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这是每一位考生都迫切需要知道的。作为一名经历了三次考试才过关的过来人,我要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经验。

第一、首先认识到现实的严酷性,从思想上高度紧张起来。

执业医师考试,作为国家卫生行业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执业考试是卫生界的最重要的考试,是每位临床、护理、药学等人员必须参加和通过的,国家医考中心在面对每年几十万的毕业生的时候,肯定会树立严肃、严谨、严格的考风肯定会增加考试难度,打造执业考试的品牌,这种品牌,看看国家司法考试,看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就能预测将来执业医师考试的难度!那,不可避免,考试的难度,会年年增加!无须质疑!看近3年的分数线就能见端倪!2004年54万考生报考,41万参加笔试,17万通过笔试,笔试合格率为39%,实际最后过关率为31.5%.到2005年,全国参加笔试的人数为66万,过关20万,按实际报考人数计算,过关率仅为30.3%.2006年报考人数继续攀升,2006年猛涨了25分!通过率继续下降28%的事实不容争辩。被淘汰的考生越积越多,其中还不包括被技能淘汰的,过关越来越困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执业考试,必须一搏!

第二、要有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和好的学习方法。

复习准备时间和做一个时间安排表。去年我也是实践技能以后开始复习笔试的。从实际的淘汰率反映,医师资格考试给考生感觉是选拔性考试,但从考核目标与整体要求,仍属于水平性考试范畴,即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的占有量,这是与选拔性考试的本质区别。通过水平性考试,要求考生对考试内容掌握到一定程度并具备足够的应试能力。而实践证明,应试能力可以通过熟悉考试题型与一定的考试技巧得到提升。也就是说,考生可以从7月份开始准备笔试,到9月份,十几门课程靠三两个月突击取得好成绩,我认为不现实。所以要有所取舍,学科比例。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公共科目、基础科目、临床科目的比例分配为8%、17%、75%,其中内、外、妇、儿的比例大致为28%、26%、12%、9%.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每年丢分率较高往往是基础和公共科目,考生切不可弃之不顾。当然对实在不容易在短期内掌握的个别科目,倒不如放弃,如生物化学、免疫学、精神病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方法科学了,一切迎韧而解。对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来说,最大障碍莫过于记忆力差的问题了,怎样克服年龄大、工作忙、记忆力差的矛盾,提高学习和识记效果呢?我认为应当在“科学”二字上好好动脑筋,提高记忆的科学性。

1、求理解。

俗话说,欲记准,先要懂。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记忆效果就越好。因此,考生对于所学知识要搞清弄懂,特别是对那些重点、难点内容更是要耐心琢磨,反复品味,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国外有人曾作过研究:对于一

个成年人来说,一篇百字文,在搞清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基本语意后,大概15~20分钟就可以把它记住了,如果盲目机械记忆,则要近1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2、勤复习。

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同遗记忆作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最好武器就是复习,要使复习取得好效果就必须注意:及时复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头一天,甚至发生在最初的几小时、几分钟(头一天有可能遗忘所记材料的一半),以后速度逐渐减慢。及时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等遗忘殆尽后再“回锅”,就事倍功半了。强化记忆:艾宾浩斯的研究还证实,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阿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进一步巩固强化,使学习、记忆的程序达到150%,将会使记忆的痕迹得到强化,昕记内容经久不忘,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过度学习”效应。重点强化错题,避免屡错不改。

2、巧记忆。

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可分散难点,学练结合;自我回忆,尝试再现;抓住特征,展开联想;记住主要公式,进行类推;赋予机械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等。

3、多动笔。

“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手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对于那些重点、难点又不容易记住的内容更是要多动笔。这比单纯地口诵目记效果要好得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抓重点。

立足于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抓“牛鼻子”。起“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5、善归纳。

针灸临床教研室 大讨论 篇4

针对科室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以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为主线,以强化质量意识、明确质量建设责任、理清质量建设思路为宗旨的《针灸治疗学》教学方法,引导教研室教职员工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具体工作,推进教育教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和谐发展。

针对在《针灸治疗学》教学方法上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研讨,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讨论在工作中如何增强为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服务的意识,如何转变工作作风,如何积极主动地工作、如何思考本职工作,形成若干新的理念和共识,最终在系内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撰写综述报告。

由科主任组织老师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明确讨论内容、主题和目标要求。①如何加强基础教学工作。②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③教研室在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④教师在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⑤在院院融合理念下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⑥影响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因素有哪些。现状分析

《针灸治疗学》是从《针灸学》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在开设本课程的初期,其教学方式仍沿循传统的教学模式。针灸治疗学课时为108学时,实践课为36学时,大部分时间为课堂讲授,仅有极少时间用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根据附院学生近几年临床实习及在监考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虽说考试成绩优良,一旦接触临床,遇到病人就无从下手,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高分低能现象严重,说明教学与临床相脱离,教学与针灸自身规律相脱离,为此,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先从针灸科的专病—十种病进行教学改革。以十种病之一的中风病为例分析.“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新疆地区的人们养成了较为独特的生活习俗,人们多喜食高盐、高脂食物,是中风的高发区,多呈现为痰瘀互阻、脾肾两虚型。因此,中风病的防治也是一项重要课题,现代医学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以溶栓再灌注、控制脑水肿主要治疗原则,但预后很不乐观,在存活患者中残疾率较高,仅30%可完全恢复工作。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针灸治疗作用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针灸疗法治疗中风有其独到之处,以体针、头针应用比较广泛,体针在“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指导下应用比较广泛,其它诸如耳针、腹针、芒针透刺等均有应用。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我科已形成了一整套治疗新疆地区中风病的以针灸为主的有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案,为选择针灸科的专病—中风病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好的临床基础

临床直观教学:针对本课程的特点,使用先临床教学。具体方法:(1)示教病例由教师事先选择中风病人, 为确保学生能看得仔细,便于教学双方的提问和解答,将5名学生编为一组,由临床带教老师示范,从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和针灸施治。让学生直接面对中风患者,通过望、闻、问、切对此疾病有感性认识;(2)由带教老师讲解中风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展及我科结合新疆地域、气候、饮食特点,制定的针灸、中药内服、拔罐、TDP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3)介绍霍迎春主任医师在总结的“治督益脑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针灸特色疗法;(4)对于上肢恢复较慢的中风病人,演示采用纳络酮穴注手三里配合针刺治疗此病,也使学生对于中医理论中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理论有感性的认识。通过临床教学,使学生尽早了解、熟悉中风病的诊断及针灸治疗方法。带教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具体疾病进行理、法、方、穴的分析和处理,使学生了解临床思维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1)让学生从临床回到课堂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并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重点讲解中风病的治疗,学会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对中风病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为临床实践作好准备。(2)有目的地将课堂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说出亲身感受,这样既可巩固、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感受,加强和巩固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同行听课,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与笔试测试进行效果评价。

加强教学见习、集体备课、随堂听课为重点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并检查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

组织学习交流,汇报各自讨论改进的情况,并安排典型个人和教研室发言。通过三大讨论,使每位老师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落实教育教学质量责任制,形成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全面推进教育质量建设,促进学院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自治区中医院针灸临床教研室

针灸学重点总结 篇5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361穴)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特定穴 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a、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

b、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络穴:十五络穴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c、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d、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共有12个。募穴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e、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d、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e、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f、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定违法、简便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度,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头面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3第七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3

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18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9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9 胸腹胁肋部: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9

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

两乳头之间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缘端(章门)12 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3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 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9

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12 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內上踝上缘18

胫骨内侧踝下方至内踝间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

腘横纹至外踝间16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11: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外形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

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中府(募穴)在胸前壁外上方,签证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1咳嗽,气喘,胸满 2肩背痛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

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 2.肘臂挛痛3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孔最(郄穴)尺泽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1.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2.肘臂挛痛

直刺0.5-1寸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2.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疾患 向上斜刺0.5-0.8寸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横侧纹桡侧,桡A的桡侧凹陷中 1.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

2.无脉症

3腕臂痛

避开桡动脉 直刺0.3-0.5寸

鱼际(荥穴)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咳嗽、咳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 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手阳明大肠经20:起于食指桡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

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井穴)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2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二间(荥穴)微握拳,当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前凹陷中 1鼻衄、齿痛等五官疾患2热病 直刺0.2-0.3寸

合谷(原穴)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病: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2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3.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直刺0.5-1寸,手半握拳,孕妇禁

阳溪(经穴)腕侧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长伸肌健之间的凹陷中 1手腕痛2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直刺0.5-0.8寸

偏历(络穴)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1耳鸣、鼻衄等五官疾患2手臂酸痛3腹部胀满4水肿 直刺或斜刺0.5-0.8寸

手三里 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1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疾病2腹痛、腹泻3齿痛,颊痛 直刺0.8-1.2寸

曲池(合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1.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2.热病

3.高血压

4.、癫狂5.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6.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7.癮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病 直刺0.5-1寸

肘髎 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肘臂部疼痛、麻木、挛急等局部病症 直刺0.5-1寸

臂臑 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1肩臂疼痛不遂、颈项拘挛等肩、颈项病证2瘰疠3目疾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肩髃 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1.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系病证

2.瘾疹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肩周炎宜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1.鼻塞,鼽衄,口歪等局部病证

2.胆道蛔虫症 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足阳明胃经45:起于鼻旁,沿着鼻外侧下行,入上齿,环绕口唇,交汇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形部分循行于胸腹第2侧线,抵腹股沟处,下循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2趾外侧端;分支从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承泣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1.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

2.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和大幅度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防出血,细针,如有出血先冷敷再热敷,禁灸 地仓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面局部病证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透刺 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平刺0.5-1寸

缺盆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等肺系及局部病症2瘰疬

直刺或斜刺0.3-0.5寸

乳中 在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梁门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或禁,不宜大幅度提插 天枢(大肠募穴)脐中旁开2寸

1.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 2.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直刺1-1.5寸,孕妇不可灸

水道 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小腹胀满2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性疾患3痛经,不等妇科疾病4疝气

直刺 l~1.5寸

归来 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小腹痛,疝气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病

直刺 l~l.5寸。

伏兔 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腰痛、膝冷,下肢痿痹及下肢病证2疝气3脚气。直刺 l~2寸

梁丘(郄穴)屈膝,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1.急性胃病

2.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3乳痈、乳痛等乳疾 直刺1~1.2寸

犊鼻 外膝眼

屈膝,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向后内斜刺0.5-1寸

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1.胃肠病证: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2下肢痿痹3.癫狂等神志病证,强壮保健要穴(温灸)

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在犊鼻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

4.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5虚劳诸 1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痢疾等肠胃病证2下肢痿痹 直刺 l~2寸

下巨虚(小肠经下合穴)上巨虚穴下3寸

1腹痛,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证2乳痈3下肢痿痹。直刺l~1.5寸

丰隆(络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1.头痛、眩晕2.癫狂3.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4.下肢痿痹5腹胀、便秘 直刺1-1.5寸

内庭(荥穴)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1.五官热性病证:齿痛、咽喉肿痛、鼻衄

2.热病

3.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 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井穴)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1.实热性五官病:鼻衄、齿痛、咽喉肿痛

2.热病3多梦、癫狂等神志病患 浅刺0.1寸

足太阴脾经21: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髁上8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3侧线,经锁骨下,至于腋下大包穴 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隐白(井穴)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月经过多、崩漏 等妇科病

2.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3.癫狂、多梦

4.惊风

5.腹满、暴泄 浅刺0.1寸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1.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3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直刺0.6~1.2寸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1.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经、带、产、胎)3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4心悸、失眠、高血压 5.下肢瘘痹

6.阴虚诸证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地机(郄穴)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1.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2.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3水肿、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阴陵泉(合穴)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1.脾不运化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2膝痛 直刺1-2寸

血海 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月经病 2.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直刺1-1.5寸

大横 脐中旁开4寸

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直刺 l-2寸

大包(脾之大络)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1.气喘 2.胸胁痛

3.全身疼痛

4.疝气

5.四肢无力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手少阴心经9: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极泉 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1心痛、心悸等心疾2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伤等痛证3瘰疬4腋臭5上肢针麻用穴 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少海(合穴)屈肘,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曲池相对)

1.心痛、癔病等心病、神志病 2.肘臂挛痛、臂麻手颤

3.头项痛、胸胁部痛

4.瘰疬 直刺0.5-1寸

通里(络穴)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1.心悸,怔忡等心病

2.舌强不语、暴喑

3.腕臂痛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神门(输穴;原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太渊相对)

1.心与神志病证: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2高血压3.胸胁痛 直刺0.3-0.5寸

少府(荥穴)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1.心悸,胸痛等心胸病 2.阴痒、阴痛

3.痈疡

4.小指挛痛 直刺0.3-0.5寸

手太阳小肠经19: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下行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线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至于目内眦 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少泽(井穴)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乳痈,乳汁少等乳疾

2.昏迷、热病等急症、热证

3.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孕妇慎用

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微握拳,在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赤白肉际 1.头痛项强、腰背痛及手指、肘臂挛痛等痛证

2.耳聋,目赤 3.癫狂痫

4.疟疾 直刺0.5-1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阳谷(经穴)腕背横纹尺寸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1颈颔肿、臂外侧痛、腕痛等痛证2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3热病4癫狂病 直刺0.3-0.5寸

养老(郄穴)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1.目视不明

2.肩、背、肘、臂酸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

小海(合穴)屈肘,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间凹陷处 1.肘臂疼痛、麻木

2.癫痫 直刺0.3-0.5寸

肩贞 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1肩臂疼痛,上肢不遂2瘰疬 直刺1-1.5寸,不宜向胸侧深刺

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骨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1.肩胛疼痛、肩背损伤等局部病证

2..气喘 直刺或斜刺0.5-1寸 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肩中俞 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1咳嗽,气喘2肩背疼痛 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呈凹陷处 1.耳疾:耳鸣,耳聋,聤耳等 2.齿痛

张口,直刺1-1.5寸 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足太阳膀胱经67:起于目内眦,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分支至耳上角;主干经脉从头顶向下到枕部,循行于脊柱两侧,经过腰背臀部,入内属膀胱络肾,向下贯臀,止腘窝;枕部分支向下循行于背腰部主干经线外侧,至腘窝部相合后循行与小腿后侧,经过外髁之后,前行止于小趾外侧端

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睛明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1.目疾: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眩,近视,夜盲,色盲2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

3.心悸,怔忡 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缓、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禁灸 攒竹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1.头痛、眉棱骨痛 2.眼睑闰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目部病证 3.呃逆 向眉中或眼眶内缘平或斜刺0.5-0.8寸,禁灸

承光 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即五处穴后1.5寸 1头痛,目眩2鼻塞3热病平刺0.3-0.5寸

玉枕 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约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 1头项痛,目痛2鼻塞平刺0.3-0.5寸

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1.后头痛、项痛、肩背腰痛等痹证 2.鼻塞 3.。癫狂痫

4.热病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

大杼(八会穴之骨会)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咳嗽2项强,肩背痛 斜刺0.5-0.8寸 不宜深刺

风门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外感病证2.项强、胸背痛 斜刺0.5-0.8寸

肺俞(肺背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

2.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斜刺0.5-0.8寸

厥阴俞(心包之背俞穴)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心痛,心悸2咳嗽,胸闷3呕吐 斜刺0.5-0.8寸

心俞(心之背俞穴)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心与神志病变: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 2.咳嗽,吐血

3.盗汗,遗精 斜刺0.5-0.8寸

膈俞(八会穴之血会)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之证

2.贫血 3.潮热,盗汗

4.癮疹,皮肤瘙痒5血瘀诸证 斜刺0.5-0.8寸

肝俞(肝之背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胁痛、黄疸等肝胆病证 2.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

3.癫狂痫 4.脊背痛 斜刺0.5-0.8寸

胆俞(胆之背俞穴)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病证 2.肺痨,潮热 斜刺0.5-0.8寸

脾俞(脾之背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腑病证2背痛 斜刺0.5-0.8寸

胃俞(胃之背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斜刺0.5-0.8寸

肾俞(肾之背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2遗尿,阳痿,遗精,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3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直刺0.5-1寸

膀胱俞(膀胱之背俞穴)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 1.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证 2.腰骶痛

3.腹泻、便秘 直或斜刺0.8-1.2寸

次髎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1.妇科病证: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等

2.小便不利 3.遗精 4.疝气

5.腰骶痛、下肢痿痹 直刺1-1.5寸

承扶 臀横纹的中点

1腰、骶、臀、股部疼痛2痔疾 直刺1-2寸

萎阳(三焦下合穴)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1腹满,小便不利2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直刺1-1.5寸

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

3.遗尿,小便不利 4.丹毒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膏肓 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1咳嗽,气喘,肺痨等肺之虚损证2肩胛痛3健忘,遗精,盗汗等虚劳诸侯 斜刺0.5-0.8寸

志室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1.遗精,阳痿等肾虚病证

2.小便不利,水肿

3.腰脊强痛 斜刺0.5-0.8寸

秩边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1.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小便不利

3.便秘,痔疾

4.阴痛 直刺1.5-2寸

承山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1.腰腿拘急、疼痛

2.痔疾,便秘 直刺1-2寸,不宜强刺激

昆仑(经穴)外踝尖与跟腱间凹陷处

1.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

2.癫痫

3.滞产 直刺0.5-0.8寸,孕禁,经期慎用

申脉(八脉交会穴,通阳蹻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1.头痛,眩晕

2.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

3.腰腿酸痛 直刺0.3-0.5寸

至阴(井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胎位不正,滞产

2.头痛,目痛

3.鼻塞,鼻衄 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足少阴肾经27: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之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腘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另有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至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胸。

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涌泉(井穴)足趾跖屈,约当足底(去趾)前1/3处凹陷处 1.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等急症及神志疾病 2头痛,头昏,失眠,目眩3.咳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

4.大便难,小便不利 5.奔豚气

6.足心热 直刺0.5-0.8寸,临床灸法或药物贴敷

然谷(荥穴)内髁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处

1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疾病2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3咯血,咽喉肿痛4,消渴5腹泻6小儿脐风,口噤

直刺0.5-0.8寸

太溪(输穴;原穴)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1.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 2.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 3.咳嗽,气喘,咳血,胸痛等肺部疾患

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5.月经不调 6.腰脊痛,下肢厥冷 直刺0.5-0.8寸

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蹻脉)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1.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 2.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3.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4.小便频数,癃闭

直刺0.5-0.8寸

复溜(经穴)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前缘

1.水肿,汗证(多汗或无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疾患2腹胀,腹泻等胃肠疾患

3.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直刺0.5-1寸

阴谷(合穴)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1癫狂2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等泌尿生殖系疾患3膝骨内侧痛 直刺1-1.5寸

神封 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1咳嗽,气喘,胸胁支满等胸肺疾患2呕吐,不嗜食3乳痈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俞府 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咳嗽,气喘,胸痛等胸肺疾患

斜刺或平刺0.5-0.8寸

手厥阴心包经9: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联络三焦;外行支从胸中出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面的中间部,入掌止于中指端;掌中分支止于无名指末端

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天池 乳头外1寸,当第4肋间隙

1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等肺心疾病2瘰疬3乳痈

斜刺或平刺0.3-0.5寸 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曲泽(合穴)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1.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

2.胃痛,呕吐,呕血等热性胃疾 3.暑热病

4.肘臂挛痛 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间使(经穴)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心悸等心疾

2.胃痛,呕吐等热性胃病 3.热病,疟疾

4.癫狂痫 直刺0.5-1寸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

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

2.中风

3.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

4.眩晕证,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

5.肘臂挛痛 直刺0.5-1寸

大陵(输穴,原穴)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心悸胸胁满痛

2.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

3.喜笑悲怒、癫狂痫等神志疾患

4.臂、手挛痛 直刺0.3-0.5寸

劳宫(荥穴)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 1.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

2.心痛、烦闷、癫狂痫等神志病

3.口疮,口臭

4.鹅掌风 直刺0.3-0.5寸

中冲(井穴)中指尖端中央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少阳三焦经23:起于无名指末端,沿手背第4、5掌骨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内及耳前后、面颊、目外眦等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 主治:头、耳、目、颊、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关冲(井穴)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等头面五官病证

2.热病、中暑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阳池(原穴)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1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五官疾病 2腕痛,肩臂痛3消渴,口干 直刺0.3-0.5寸

外关(络穴;入脉交会穴,通阳维脉)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热病

2.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3.瘰疬 4.胁肋痛

5.上肢痿痹不遂 直刺0.5-1寸

支沟(经穴)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便秘 2.耳鸣,耳聋

3.暴喑 4.瘰疬

5.胁肋疼痛

6.热病 直刺0.5-1寸

三阳络 腕背横纹上4寸,支沟穴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1暴喑,耳聋,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病证2 手臂痛

直刺0.5-1寸

天井(合穴)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处

1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等痛证2耳聋3瘰疬,瘿气,4癫痫。

直刺0.5-1寸

肩髎 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 肩臂挛痛不遂 直刺1-1.5寸

*肩三针 肩髎 肩髃 肩贞

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凹陷中

1.耳鸣,耳聋等耳疾

2.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

3.瘰疬 直刺0.5-1寸

角孙 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1项强,头痛2目赤肿痛,目翳3齿痛,颊肿

平刺0.3-0.5寸

耳门 耳屏上切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2齿痛,颈颔痛 直刺0.5-1寸

丝竹空 眉梢凹陷中

1.癫痫

2.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闰动等头目病证

3.齿痛平刺0.3-0.5寸

足少阳胆经44: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瞳子髎 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1.头痛

2.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2齿痛,口眼喎斜

直刺0.5-0.8寸

曲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直上,平角孙穴 头痛连齿,颊颔肿,口噤等头面病证

平刺0.5-0.8寸

完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1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齿痛,口歪等头项五官病证2癫痫平刺0.5-0.8寸

阳白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1前头痛2目痛,视物模糊,眼睑润动等目疾

平刺0.5-0.8寸

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1.癫痫,中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2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颈项强痛4头痛、耳鸣,耳聋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肩井 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1.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

2.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

3.瘰疬 直刺0.5-0.8寸,慎不可深刺,孕禁

日月(胆之募穴)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1.黄疸,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

2.呕吐,吞酸,呃逆等肝胆犯胃病证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

环跳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 1.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等腰腿疾患

2.风疹 直刺2-3寸

风市 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

1.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等下肢疾患

2.遍身瘙痒 直刺1-1.5寸

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1.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 2.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3.小儿惊风 直刺l-1.5寸

阳交(阳维脉郄穴)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后缘

1胸胁胀满疼痛2惊狂,癫疾等神志疾病3瘈疭4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外丘(郄穴)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前缘 1胸胁胀满2下肢痿痹3癫狂

直刺0.5-0.8寸

光明(络穴)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处

1目痛,夜盲,近视,目花等目疾2胸乳胀痛3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1.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

2.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足窍阴(井穴)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实热病证

2.胸胁痛,足跗肿痛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足厥阴肝经14: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3.大敦(井穴)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疝气,少腹痛2.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3.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

4.癫痫,善寐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行间(荥穴)足背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1.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头目病证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3阴中痛,疝气4.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

5.胸胁满痛 直刺0.5-0.8寸

太冲(输穴;原穴)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1.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 3.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4.癃闭,遗尿

5.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直刺0.5-0.8寸

曲泉(合穴)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处

1小便不利2遗精,阳痿3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等妇科疾病4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直刺1-1.5寸

章门(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第11肋游离端下际

1.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

2.胁痛,黄疸,痞块(肝脏肿大)等肝脾病证 直刺0.8-1寸

期门(肝之募穴)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1.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

2.奔豚气

3.乳痈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 奇经八脉:

督脉28: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证 长强(络穴)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1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等肠腑病证2癫狂痫3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靠近尾骨前面斜刺0.8-1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直肠 腰俞 正当骶管裂孔处

1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等肠腑病证2月经不调、经闭等月经病3腰脊强痛,下肢痿痹4痫证 向上斜刺0.5-1寸

腰阳关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

3.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向上斜刺0.5-1寸,多灸

命门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3.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

4.小腹冷痛,腹泻 向上斜刺0.5-1寸,多灸

悬枢 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腰脊强痛2腹胀、腹痛、完谷不化、腹泻、痢疾等胃肠疾患 向上斜刺0.5-1寸

中枢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黄疸2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等脾胃病证3腰背疼痛 向上斜刺0.5-1寸

至阳 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疾病2咳嗽,气喘3腰背疼痛,脊强 向上斜刺0.5-1寸

身柱 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向平

1身热,头痛,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2惊厥、癫狂痫等神志病证3脊背强痛4疔疮发背 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2.骨蒸潮热3.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

4.项强,脊痛

5.风疹,痤疮

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 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

1.暴暗,舌缓不语

2.癫狂痫,癔病等神志病证

3.头痛,颈项强痛

向下颌方向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府 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上l寸

1.癫狂,中风,癔病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2头痛,颈项强痛,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 向下颌方向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耳尖连线交点处

1.痴呆,中风,失语,失眠,瘈疭,健忘,癫狂痫证,癔病等神志病证2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3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灸 神庭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1.癫狂痫,失眠,惊悸

2.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 2.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平刺0.5-0.8寸 素髎 鼻尖正中

1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证2鼻渊、鼻衄等鼻病 斜向上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1.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急救要穴之一2癔病,癫狂痫,急慢性惊风等神志病

3.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4.闪挫腰痛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按掐

任脉24: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

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中极(膀胱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1.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

2.遗精,阳痿,不育等男性病证3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直刺1-1.5寸。孕慎

关元(小肠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1.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

2.少腹疼痛,疝气3.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4.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5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6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慎

气海(肓之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1.虚脱,形体羸瘦,脏器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

2.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

3。小便不利,遗尿

4.疝气,遗精,阳痿5.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慎用 神阙 脐窝中央

1.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

2.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 3.水肿,小便不利 一般不针,艾灸或艾炷隔盐灸

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前正中线,脐上4寸,脐与胸剑联合连线中点

1.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

2.黄疸

3.癫狂,脏燥 直刺1~1.5寸

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 1.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

2.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平刺0.3-0.5寸

天突 胸骨上窝中央

1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暗等肺系病证2瘿气,梅核气,噎膈等气机不畅病证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

承浆 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1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等口部病证2癫狂3暴暗 斜刺0.3-0.5寸 常用奇穴

四神聪 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1.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

2.目疾平刺0.3-0.5寸

印堂 额部,两眉中间

1.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

2.头痛,眩晕

3.鼻衄,鼻渊

4.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太阳 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 1.头痛

2.目疾

3.面瘫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耳尖 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1头痛

2.目疾 3咽喉肿痛 直刺0.1-0.2寸

球后 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目疾

轻压眼球向上,向眶下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提插

金津、玉液 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1口疮,舍强,舍肿2呕吐,消渴 点刺出血

牵正 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口疮 向前斜刺0.5-0.8寸 安眠 在项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1失眠,头痛,眩晕2心悸3癫狂 直刺0.8-1.2寸

子宫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妇科疾病 直刺0.8-1.2寸

三角灸 以患者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于该穴 疝气,腹痛

艾炷灸5-7壮

定喘 背上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1.哮喘,咳嗽

2.肩背痛,落枕 直刺0.5-0.8寸

夹脊 背腰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 上胸部治上肢和心肺疾病 下胸部治胃肠疾病

腰部治腰、腹和下肢疾病

斜刺0.3-0.5寸,或梅花针叩刺

腰眼 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中 1.腰痛

2.虚劳

3.月经不调,带下 直刺1-1.5寸

二白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一穴,一臂两穴,左右共4穴 1痔疾,脱肛2前臂痛,胸胁痛 直刺0.5-0.8寸

腰痛点 在手背侧,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 急性腰扭伤

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

八邪 手背侧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1.手背肿痛,手指麻木

2.烦热,目痛3.毒蛇咬伤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四缝 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一手共4穴,左右共8 1小儿疳积2百日咳

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黏液

十宣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共10穴 1.昏迷

2.癫痫

3.高热,咽喉肿痛

4.手指麻木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鹤顶 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直刺0.8-1寸

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内外膝眼

1.膝痛,腿痛

2.脚气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

胆囊 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1.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

2.下肢痿痹 直刺1-2寸 阑尾 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 1.急慢性阑尾炎

2.消化不良

3.下肢痿痹 直刺1.5-2寸

八风 在足背侧,第1至第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足4穴,左右共8穴 1足跗肿痛,趾痛2毒蛇咬伤3脚气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毫针构造: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部分

毫针规格:以针身的长度和直径区分 n寸*25=z 毫米 号数越大,直径约小

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消毒:1高压蒸汽灭菌法:98~147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2药物浸泡消毒法:75%的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3煮沸消毒法:沸水中15~20分钟

进针法:1单手进针: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尤其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2双手进针:1)指切进针 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 适宜于长针进针。3)舒张进针: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4)提捏进针: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3针管进针: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针刺的角度:a直刺:适宜于人体大部分腧穴。b斜刺:45° 适宜于肌肉浅薄处货内有重要脏器,或者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c平刺:15° 适宜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行针手法:

1)基本手法:提插法和捻转法2)辅助手法:促使得气和加强针A循法: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B弹法:催气、行气C刮法:针刺不得气的时用之可激发经气,若已得气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D摇法: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一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的方向传导。E飞法: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F震颤法: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1)得气的表现:患者感觉酸、困、麻、胀、热、凉、触电、蚁行等和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2)意义:与疗效的关系、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与补泻手法的关系 毫针补泻的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

1)基本补泻:A、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2)其他补泻:

A、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进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C、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D、开阖补泻:出针时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E、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 透天凉

留针目的: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

晕针: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弯针: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

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

断针或称折针: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处理: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侧,使断针暴露于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血肿: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血肿。

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预防

灸法: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散瘀消肿、防病保健

灸法的种类:艾灸: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瘢痕灸 无瘢痕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 温针灸 灯火灸 天灸 拔罐法

1、火吸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2水吸法3抽气吸法

2、拔罐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

三棱针法 刺破人体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操作方法: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皮肤针法

皮肤针扣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治防疾病的目的 电针法 头针

额中线: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额旁1线: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等。额旁2线: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

额旁3线: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

顶中线:头顶部,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耳针:将耳廓分为12个区

*耳针的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选穴,按脏腑辩证选穴,按经络辩证选穴,按西医学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第六章 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一、补虚泻实 *《灵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则补之 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陷下则灸之 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2盛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实则泻之 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写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菀陈则除之 “菀”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菀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3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 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二、清热温寒 *《灵枢》: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热则疾之 即指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寒则留之 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

四、*三因制宜 是指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选穴原则 是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而提出的。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对证对症选穴。

*表里经配穴法 是以脏腑、经脉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

*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 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经脉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 穴名 公孙 内关 主治 冲脉病证 阴维脉病证

相配合主治 心胸胃疾病 原穴 太渊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冲 太溪

络穴 列缺 内关 通里 公孙 蠡沟 大钟

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原穴 合谷 阳池 腕骨 冲阳 丘墟 京骨

络穴 偏历 外关 支正 丰隆 光明 飞扬 后溪 申脉 足临泣 外关 列缺 照海 督脉病证 阳跷脉病证 带脉病证 阳维脉病证 任脉病证 阴跷脉病证

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病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疾病 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八会穴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这八个穴位虽然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募穴 是指分布于胸腹部,脏腑经气聚结处的穴位,共有十二个穴位。募穴有治疗腑实证的作用。*俞穴 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俞募穴临床上把病变脏腑的腧、募穴配运使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称为俞募配穴法。经脉交会穴

*三阴交 所属经足太阴经,交会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 *大椎 所属经督脉,交会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 *风池 所属经足少阳经,交会经阳维脉

*头维 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足少阴经、阳维脉 *迎香 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手少阳经 第七章 治疗各论

头痛:

外感头痛:祛风通络,止痛。督、足少阳、手太阴 主穴:列缺、太阳、百会、风池

配穴:阳明头痛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热配曲池、大椎点刺出血,风寒配风门拔罐或艾灸,风湿配阴陵泉 余穴泻法

方义: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内伤头痛

实证:疏通经络,清利头窍。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头维

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收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虚证: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悬钟 风池平补平泻,余穴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外感头痛 落枕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

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关,背痛加天宗 泻法

方义:外劳宫是经验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疏通颈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漏肩风

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

配穴:手太阳经证加后溪,手阳明经证加合谷,手少阳经证加外关,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补法)余穴泻法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 腰痛

治法:活血通经。阿是穴、足太阳经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配穴:寒湿配腰阳关,瘀血者配膈俞,肾虚者配肾俞、命门、志室 主穴泻法,寒湿灸法,瘀血刺络拔罐,肾虚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方义:阿是穴、大肠俞疏通气血,通经止痛,委中疏调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湿和瘀血 痹证

治法:通痹止痛。阿是穴、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泻法或平补平泻。寒痹、湿痹灸法,大椎、曲池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 中风

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手厥阴、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泻法,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方义:内关调理心神,疏通气血,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中脏腑:醒脑开窍,启闭固脱。手厥阴、督脉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泻,强刺激,关元、气海艾灸,神阙隔盐灸

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调和阴阳,加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灸之可辅助元阳,神阙、气海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眩晕

实证:平肝化痰,定眩。督、足少阳经、手足厥阴 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肝阳上亢加行间、太溪、侠溪,痰湿中阻加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 操作:泻法

方义:风池、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清利脑窍定眩 虚证:益气养血,定眩。督、足少阳经、相应背俞穴 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加悬钟、太溪、三阴交 操作:风池平补平泻,肝、肾俞、足三里等补法

方义: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疏调头部气血,百会升提气血,二穴配合充养脑髓,缓急治标 面瘫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配穴: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操作: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恢复期灸法,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肢体远端足三里补法,合谷、昆仑平补平泻,余穴泻法 方义:面部腧穴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恢复期,足三里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不寐

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督 主穴:照海、申脉、四神聪、神门、印堂、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配心俞、脾俞、太溪、水泉,心胆气虚配心俞、丘墟、内关,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太白、公孙、内关

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平补平泻,对重者,四神聪留针过夜,照海补,申脉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印堂调理脑神,二穴相配安神利眠,四神聪、安眠镇静安神,照海、申脉蹻脉,主睡眠 哮喘:实:祛邪肃肺,化痰平喘。手太阴、相应背俞 主穴:列缺、肺俞、膻中、尺泽、定喘

配穴: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痰热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天突 泻法,风寒可灸,定喘刺络拔罐

方义: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尺泽肃肺化痰,降逆平喘,膻中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肺俞宣肺祛痰,定喘平喘 虚:补益肺肾,止哮平喘。相应背俞、手太阴、足少阴 主穴:肺俞、肾俞、膏肓、太渊、定喘、太溪、足三里 配穴: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阴谷、关元 定喘刺络拔罐,余穴补

方义:肺俞、膏肓针灸并用,补肺气,肾俞补纳肾气,太渊、太溪补肺肾之气,足三里调和胃气,定喘平喘之效穴 月经不调:(1)经早:清热调经。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太冲或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腰骶疼痛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平补平泻,血海泻,配穴虚补实泻,气虚加灸或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功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调冲任之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2)经迟: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加子宫,虚实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毫针补法,灸,归来泻,配穴虚补实泻,灸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足阳明经,调理气血而调经(3)经乱: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胸胁胀痛配膻中、内关,肝郁配期门、太冲,肾虚加肾俞、太溪 操作:肝俞泻,余主穴补,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疏肝理气 痛经:实证:行气散寒,通经止痛。足太阴、任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凝配归来、地机,气滞配太冲,腹胀配天枢、气穴,胁痛加阳陵泉、光明,胸闷加内关 泻法,寒甚灸

方义:三阴交通经止痛,中极调冲任之气,散寒,次髎治痛经经验穴 虚:调补气血,温养冲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 补法加灸法

方义: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温暖下焦,温养冲任 崩漏:实证: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任脉、足太阴 主穴:关元、隐白、三阴交、公孙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蛇串疮: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 *以治疗肝、胆、脾三经为主

配穴:肝经郁火加行间、大敦、阳陵泉,脾经湿热加血海、隐白、内庭

操作:泻,疱疹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中央沿皮平刺,拔火罐,大敦、隐白三棱针点刺 方义:阿是穴*围针刺或点刺拔罐,引火毒外出,夹脊穴泻火解毒,通络止痛 乳痈:疏肝和胃,清热散结。*足阳明、足厥阴 主穴:足三里、梁丘、期门、内关、肩井

配穴:肝郁加太冲,胃热配内庭,火毒加厉兑、大敦 操作:泻,期门、肩井不得针刺过深

方义:乳痈为病,多胃热、肝郁,足三里、梁丘清泻阳明胃热,期门疏通厥阴肝郁,内关宽胸理气,加期门疏泄厥阴壅滞,肩井乳痈经验穴

扭伤:祛瘀消肿,舒筋通络。受伤部局部腧穴

主穴:腰部: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膝部:阿是穴、膝阳关、梁丘、膝眼,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醪、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池、阳溪、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

配穴:循经远取:腰部正中加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加手三里或三间 上下循经近取:膝内侧上取血海、下取阴陵泉

手足同名经取穴:踝腕对应,踝外昆仑、申脉处扭伤,手养老、阳谷 踝关节内上侧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肘手太阴尺泽穴找到压可用点 耳鸣耳聋:实:清肝泻火,疏通耳窍。手足少阳 主穴: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配穴:肝胆火盛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加外关、合谷泻 方义:主穴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虚:益肾养窍。足少阴、手太阳 主穴:太溪、照海、听宫

配穴:肾气不足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 补,肾气虚小艾柱灸患处

方义:太溪、照海补益肾精肾气,听宫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鼻渊:清热宣肺,通利鼻窍。手太阳、阳明 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

配穴:肺经风热配少商,湿热配曲池、阴陵泉 泻,少商点刺出血

方义:合谷、迎香调手阳明经气,清泻肺热,印堂散局部预热,列缺宣肺气,祛风邪,风池疏风利窍 咽喉肿痛:实热:清热利咽,消肿止痛。手太阴、手足阳明 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配风池、外关,肺胃实热加厉兑、鱼际泻 方义:少商点刺,清泻肺热(主穴),尺泽泻肺经实热,“实则泻子”,合谷、内庭泻阳明郁热,加关冲加强泻肺胃之热 阴虚:滋阴降火,养阴清热。足少阴 主穴:太溪、照海、鱼际

配穴:入夜发热配三阴交、复溜 鱼际泻,余穴补

方义:太溪、照海调经,鱼际利咽,清肺热 遗尿 健脾益气,温肾固摄

穴取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

方义:中极乃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为俞募相配,能振奋膀胱气化之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经之经气而止遗尿。

糖尿病临床用药时间经验总结 篇6

关键词:糖尿病,用药时间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1]。糖尿病易导致各种组织, 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或功能障碍[2]。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小, 大多<30岁, 起病突然;2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且肥胖者发病率高。目前, 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及胰岛素。

1 促胰岛素分泌剂:看筷子用药

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作用于分泌胰岛素的细胞, 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药物作用的受体,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达到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1.1 传统磺脲类促泌剂

格列苯脲 (优降糖、消渴丸) 、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 因其起效时间为30min, 故此类药物在餐前30min服用对餐后降糖效果最好, 一般2~3次/d。

1.2 非磺脲类促泌剂

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起效快, 故此类药物无须餐前30min服用, 于进餐前或进餐时口服均可, 不进餐不服药。

1.3 新一代长效磺脲类药物

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和第三代磺脲类药物, 作用时间较长, 起效较慢, 餐前服药, 无须餐前30min服用, 一般1次/d, 最好固定在每天同一时间口服, 以便达到最佳疗效, 同时应注意缓释片和控释片不能掰开服用, 除非有特别说明。

2 双胍类药物:餐后服用减轻不良反应

双胍类降糖药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葡萄糖来源, 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3]。双胍类药物是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一线药, 其药效与进餐关系不大, 空腹或餐前30min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 从而发挥最佳降糖效果。但由于双胍类药物易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 建议患者在餐后立即服药或餐中服药, 且以小剂量起用, 以便减轻不良反应, 2~3次/d。

3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拿起筷子就用药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均可使用, 也可与磺脲类, 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 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降低餐后血糖, 适宜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必须在餐前或餐时使用, 且在饮食成分中要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才能发挥作用[4]。建议患者进餐时与第1口食物嚼碎服用, 如果进餐完毕再用药, 则起不到降糖效果。

4 胰岛素增敏剂:吃药时间自由

胰岛素增敏剂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主要作用于细胞核内,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最好在每天同一时间服药。

5 胰岛素:种类差别大

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机体对糖的利用, 促进葡萄糖的酵解与氧化, 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和转化为脂肪, 并能抑制糖原异生和抑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使血糖迅速下降[5]。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糖。与口服降糖药物一样, 胰岛素的使用有时间要求, 常用的胰岛素包括短效胰岛素 (诺和灵R、优泌林R) 、速效胰岛素 (诺和锐) 、中效胰岛素 (诺和灵N、优泌林N) 和长效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主要作用于用餐时, 故应在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较长为30min, 要求在餐前30min到15min注射, 一般腹部皮下注射吸收较快, 可在餐前15min注射, 大腿皮下注射吸收较慢, 可在餐前30min注射。速效胰岛素是一种胰岛素类似物, 起效迅速, 可在餐前即刻注射, 若患者进餐时忘记用药, 亦可在进餐后15min内补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患者由短效胰岛素换为速效胰岛素后仍沿袭以往习惯, 注射后等15~30min进餐, 易发生低血糖。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与进餐无关, 患者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使用, 多建议患者睡前注射, 以便控制次日晨起的空腹血糖。临床上多数患者使用2次/d注射的胰岛素为预混胰岛素制剂, 如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配制的诺和灵30R, 诺和灵50R和优泌林70/30等, 应在早餐前30~15min皮下注射, <2次/d;利用速效胰岛素制成的预混制剂诺和锐30与优沁乐25可在餐前即刻注射, 2~3次/d。

6 小结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是社区医院常见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 可引发足病 (足部坏疽、截肢) 、肾病 (肾衰竭、尿毒症) 、眼病 (模糊不清、失明) 、脑病 (脑血管病变) 、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多种并发症, 故控制血糖对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6]。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功能相对较差, 且很多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肾功能衰减, 而口服降糖药物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使其毒性在患者体内大量蓄积, 再加上用药时间掌握不好, 易诱发低血糖。

综上所述, 社区糖尿病患者存在低血糖风险, 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 准确掌握使用降糖药物的时间, 提前预防, 以减少各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李玉香, 张玲, 罗再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3) :327-328.

[2] Khunti K, Damci T, Meneghini L, et al.Study of Once Daily Levemir (SOLVETM) :insights into the timing of insulin initiation in people with poor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J].Diabetes Obes Metab, 2012, 14 (7) :654-661.

[3] 刘卫东.老年糖尿病低血糖2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18) :2266-2267.

[4] Kratz F, Elsadek B.Clinical impact of serum proteins on drug delivery[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2, 161 (2) :429-445.

[5] Philis-Tsimikas A.An update on the use of insulin detemir, with a focus on type 2 diabetes (drug evaluation update) [J].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2008, 9 (12) :2181-2195.

上一篇:机械类应聘简历下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英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