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契配合

2024-10-20

默契配合(共4篇)

默契配合 篇1

完整的、和谐的艺术的效果取决于舞台美术与灯光的准确、统一的表现形式的追求。反映出布景、灯光等设计者在艺术上的修养, 在技术上的表现能力。灯光是专业很强的门类艺术, 灯光是舞台美术表现空间造型的基础。在现代戏剧中, 舞台灯光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对一台舞台布景而言, 如里没有灯光的投射, 也就失去了造型意义。因此, 舞美创作要充分考虑灯光因素。将造型因素与灯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灯光的塑型效果不仅可以强调人物的表演、环境的气氛、季节的转换、而且还有助于情绪感染, 引导观众产生联想, 不过舞台灯光必须依附在人物和景物上, 才能体现艺术感染力, 所以说灯光离不开景否则无用武之地, 反之景也离不开光否则景便黯然无色。

淮剧《张四姐下凡》舞美设计由我创作, 这台戏曾为团里创造了极大的财富, 这台戏演到哪里哪里便轰动起来, 观众都夸舞美既真实又漂亮, 其实舞美的成功是我与灯光设计的默契配合的成果。该剧是描写一位善良、美貌的天仙与凡人相爱的故事。当时接到剧本时对我来说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挑战, 因为之前已进行过两稿设计, 于是我反复阅读、分析推敲剧本、这出戏是神话戏, 舞台舞美必须要把神仙的“仙境”凸显出来, 把特定的场景表现得亦真亦幻, 这于灯光色调变化处理是密不可分的, 在进行舞美设计时我与灯光设计共同商讨、不断地反复推敲、共同确定了舞美、灯光设计方案, 在排练中又不断地推敲改进, 紧扣主题, 使舞美与灯光较好的包融于剧本的立意之中, 让观众觉得充满着好奇神奇、绚丽而又有美感, 有一种身置仙境的感觉, 恰如其分地营造了对剧情的环境氛围的渲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把美感、艺术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该剧刚拉开大幕, 便使观众坠入迷人的仙境中去。通过灯光的处理, 晨雾中的仙山被铺上蓝光、绿光后若虚若实, 飘渺的云雾淡淡地染上蓝光、紫光, 更增添上仙境色彩, 翩跹在云雾中的仙女们在烟雾缭绕下若隐若现, 仙池里波光鳞鳞、美不胜收, 形成了特有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点明了剧情发生的环境的特征, 特定的环境场景给出了剧情人物的特定身份。这些手段场景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自然地向特定的场景里想象, 使其很快地就自然地进入了舞台画面给他们所营造的犹如身临其境的环境氛围中, 他们的情绪也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了好奇和期待, 这样一个开场处理为剧情的展开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场描述张四姐与凡人崔文瑞在水边相遇产生了爱情, 这一场戏的灯光设计倒是费了些时间, 开始为了剧情的需要导演要求尽量表现出夜间气氛, 于是便把灯光处理得很暗, 结果舞台沉浸在夜雾蒙蒙之中, 我当时提出这样处理虽然把夜色表现出来了但是演员的面部表情不太清楚, 景也无法凸出来, 诚然为了剧情需要环境适当暗一点这是应该的, 这是一种表现自然生活的反映。然而舞台上的真绝对不能和自然生活中的真浑淆起来, 舞台真实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假定形象, 是一种想象的存在, 不可能和逼真的生活一样的, 所以即使表现漆黑的夜晚也应该让观众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 这样我和灯光设计说服了导演, 于是把面光加强些最后演员的面部表情是出来了, 结果问题又出来了, 画得很漂亮的山水景却一点都不漂亮黯然无光, 干巴巴地呆在人物背后更无一丝夜景气氛。我又和灯光设计进行了研究, 最后在全部景片上铺上一层有明暗的浅蓝、深蓝、紫色的柔光, 并使布景的边缘隐藏在黑暗的空间中, 然后再以明度强的淡蓝照亮表演区这效果便出来了。第七场的灯光与景配合的也很成功, 剧情是芙蓉花仙被树妖囚禁在山洞里, 我们把整个舞台处理在绿色的冷光之中, 阴森恐怖的气氛把每个观众的思绪和注意力代入舞台画面中去犹如身临其境、毛骨悚然, 当书生秋林与众花仙赶来打败了树妖, 救下花仙后, 陡然旭日东升使满台沐浴在金黄色的色调之中, 把观众的思绪情结又带到充满欢乐一片谐和充满希望的情景氛围之中。

所以说一台剧目舞台舞美如果不考虑因素, 不与灯光谐调配合, 舞美创作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舞美和灯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门类, 两者是相互统一、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 灯光在舞美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而舞美也更好的使得灯光艺术效果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把舞台灯光比作一幅立体的油画, 那么光色就象是画家手中的颜料, 舞台美术大师斯沃博达曾经说过:“利用灯光代替颜料的布景, 这就是未来。”虽说这有点绝对, 但戏曲艺术是高度的综合艺术, 表现剧情发生的环境空间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它所用的表现手段是无比丰富多彩的。舞台舞美和灯光的结合, 使舞台完整、完美起来, 创造了很强的视觉效果传达于观众, 达到很强的观赏性, 并增强了舞台艺术体现的份量。

舞台艺术是对舞美和灯光的要求是以变换的景和变化的光来休现舞台艺术之美的, 以表现剧情发生的环境空间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并使光景随人物情感的转变而转换, 它们给戏曲艺术增添了不可估量的艺术魅力, 我们以后在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中要不提高自己的综合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要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互相密切配合, 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摘要:舞美和灯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门类, 两者是相互统一、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

关键词:舞美,必须,灯光,配合,完美

参考文献

[1]江泓.给金老师当助手——解读舞蹈诗〈妈祖〉的灯光设计[M].舞台美术家2001 (2) .

快乐Salsa,默契跟随 篇2

任何舞蹈,女士的角色一般都是“跟随”。但是,跟随不是简单、被动地任人摆布,而是巧妙地利用男士所传递过来的信号和力量,结合自身发力,达到默契配合的结果。

适度紧张

初学Salsa的人往往由于紧张而难以放松身体,从而导致身体的不协调。原本不熟练的舞步加上一个陌生的舞伴,女士们常常松紧颠倒:该放松的时候紧张、该紧张的时候放松。有一个例子可以清晰看到做Open时的推拉动作,这个动作的原理本应是:男士通过手传递给女士信号,女士应该立即将这一信号通过臂、肩、腰传递到脚,从而进行制动。此时,女士的身体应当是适度紧张的——以便迅速完成动作;手臂绝不能松软—一以便信号传递,否则,再有经验的男士也会无处着力。

领会信号

在跳Salsa的过程中,男士往往通过女士身体的这几个部位传递给女士信号和力量:手、肩、背、腰、胯。男士如果想让女士前进、旋转、停下时,一定会通过这几个部位给女士推、拉、挡、转等信号和力量。女士的工作其实非常简单,只需立即将这一力量通过身体的适度紧张传递到脚,使脚下的步伐能实时跟上男士的信号,即可欢快共舞。如果女士出现推手肩软、推背腰软等情况,不仅增加男士的负担,还会让女士的步伐看起来永远慢半拍,脚步蹒跚。

适度放松

小议编辑与记者之间的默契 篇3

产生一篇好的新闻, 不仅要编辑突出它的优点和热点, 更重要的是记者提供的新闻内容的价值, 只有记者和编辑之间配合得当才能相得益彰。编辑是一个静态的工作, 一切的编辑活动开始都要依赖于记者信息的供给, 在这个过程里, 记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记者需要站在编辑审编的高度来完成采访和写稿, 以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减轻编辑的工作, 提高报道信息的效率。这要求记者要掌握编辑的思维方式, 从编辑的角度去审视和写稿。为达到这种思维高度, 记者主要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高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

影响力、冲突性、重要性、时效性、新奇性、趣味性等都是新闻价值大小的衡量因素。且在编辑的具体编写过程中, 其稿件的长短与其新闻价值往往是成正比的, 因而记者通常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 需要考虑其是否具有与所想篇幅相当的价值, 以确定其大概篇幅, 对价值较低的新闻做长篇论述, 不仅浪费了记者的时间也加大了编辑的工作量。也就是说, 记者同志必须事先对整体新闻做出初步价值评估, 对于那些在影响力、重要性等方面都表现欠缺的新闻事件, 记者应该考虑舍弃报道, 这样也就免去了编辑工作后续的无谓操作。

(二) 提高对稿件主题的判断能力;

同一个事件, 由不同的新闻媒体报道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是因为各个媒体侧重的事件主题不相同。所以为了能够更快地抓住读者的眼球, 从而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度, 记者在其编稿过程中, 就需要首先抓住事件的主题, 只有在确定其事件报道的主题之后, 才能在具体采访编辑过程中突出新闻的重点。而那些面面俱到的新闻稿件, 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 不仅不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反而导致稿件整体显得冗长无味。

(三) 提高文字编辑能力;

很多记者的稿件, 纯粹是文字信息的堆积, 没有鲜活的文艺气息。虽然这是对时事的报道, 不能加入过多的个人情绪, 但消息和材料汇编是有本质区别的, 表达方式还是需要高雅且通顺, 并且要多捕捉一点有趣味的内容, 选择好切入点, 增强稿件的可读性。

(四) 对信息来源要认真对待, 来源真实且清晰;

让编辑很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记者提供的稿件中对人物、地点、时间等信息的模糊叙述, 这些都为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作为一篇新闻报道, 需要报道的内容都是真实发生的, 人们对事件的人物等情况需要有足够的知情权, 例如有的记者稿件所写:“有关负责人发表讲话”却并未说明该负责人的姓名、职位。这种报道严重违反了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原则, 是记者需要特别注意的。

(五) 提高对版面效果的预先判断能力;

编辑在安排版面效果时, 特别注重文章的表达方式, 再好的新闻, 如果版面的表现形式太糟糕, 读者也会失去对其的阅读兴趣。所以, 记者在撰写稿件时, 要有清晰的版面意识, 对新闻内容作出合理的写作安排, 分清层次, 脉络清晰, 需要配图的文章要选择怎样的配图和图片放置大小的安排。这些看似都是编辑的工作, 但其实如果记者在写稿中就加入了对版面的预先判断设置, 稿件的质量和出稿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六)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向编辑职业素质要求看齐;

记者作为文字的第一轮加工者, 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对事件的访问、对稿子的撰写都要站在一个客观实在的角度, 用及时提供信息的热情对事情进行报道说明。有的记者为了写出稿子, 不注重事件的真实性、确定性等。前面我们都已谈到,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记者对自己有高要求, 才能写出高要求的稿子, 这不仅是自己职业道德的体现, 也让编辑的校对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和成果。

记者要牢记以上几点, 在采访撰稿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编辑思维, 自始至终用编辑的思维模式指导自己的新闻采访撰稿工作, 通篇考虑, 将采访、写稿、编稿、形式、版面的每一步都考虑到, 选好写作角度、突出报道主题、优化标题、使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运用精炼优美的文字等等, 写出的稿件长短合适、文字隽秀、形式多样, 看点也增多了, 与之前的只考虑采访写出的稿件截然不同, 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摘要:本文就传媒行业的记者与编辑两个职位间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从记者该怎样配合编辑的工作出发探讨发现其中的默契, 借此更好地提高记者和编辑在稿件采编方面的质量。

关键词:编辑,记者,新闻采编,默契

参考文献

[1]戴文葆.编辑工作基础.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0.

[2]陈有政.编辑实用百科全书.北京:书籍出版社, 1994.

[3]郑兴东.西方报纸编辑学.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王振铎.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9:59.

打造高性价比的默契课堂 篇4

课堂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遇、碰撞、触合。“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的吟诵唤醒另一棵树的歌唱。”在这样富有诗性的教育描述中,课堂乃至整个教育生活因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赖而减少分歧,并促成愉快的合作,形成并日渐加深彼此之间的默契,创造出生动和谐、曼妙会心的生命境界。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教学具有唤醒和鼓舞作用,给学生以信心,催其奋进,并使他的学习潜能得以激发和放大。事实上,基于师生相互信赖基础上的心灵默契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因为师生之间有默契,所以就算没有任何语言,彼此也能懂得这是一种更深层次、更有效度的双向激励。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人的任何行为都存在着利益考量的问题,课堂教学也不例外。“默契”投入的“教育成本”仅仅是微笑、鼓掌、抚摸等肢体性语言,甚至是“零投入”———完全依靠一方对另一方的适应而发生作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几可忽略不计;而它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除了即时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以外,它还具有发酵作用———教学默契可能会引发管理默契,即时默契可能会形成长时默契,一方感受到的默契可能会变成师生的双向默契。特级教师魏书生当年在中学执教时有时因为外出参加业务活动一两月无法直接给学生授课,但他的学生学习、生活井井有条,课业成绩在平行班中仍然名列前茅,这就是默契的效应———一种高性价比的课堂“正能量”在支撑和维系着一种良好状态的存在。默契是一种势能,默契关系中的老师就像星星,学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看见他,但学生知道,老师一直在那里,在自己的方寸之间,在用温暖而满含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

默契关系的“训练场”主要是课堂,“默契”来源于教师对学生日积月累的研究和训练。长期用心地观察、熟悉学生,教师就会看出学生内在的神韵来:他喜欢表达吗?他的反应是快而概括型的,还是慢而准确型的?他会及时调整思路吗?他善于倾听并能从同学的发言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吗?……只有知悉学生的特长和特点,教师才能知道什么样的“球”适合传给他,他的“球路”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当然,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心理关系为前提的———如果学生不愿和老师“传接球”,那么无论怎样的“好球”都失去了意义。所以尊重和无条件地接纳学生永远是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每一位学生都无一例外地渴望自尊以及他人的尊重,只有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才会抬起头来审视自己以往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开辟一条自我完善的新旅程,并充分挖掘、发挥自身的潜力。教师真正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搭准他们的脉搏,理解他们学习的甘苦,以“同理心”者的心态与学生共同关注和探讨某一问题,使得学生的情趣在被激活时产生认同效应,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尤其要善待所谓的“后进生”———他们只是潜能被各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善待一个“后进生”就是善待每个“后进生”,就是善待全体学生———好的心理场域应该谨防“一人向隅,满座不欢”的负面情绪的蝴蝶效应。要在“后进生”身上倾注更多的爱,善于通过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来对他们进行肯定和激励,让其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严格地说,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课堂的建设者。教师应该忘记师生间不是上下级关系,不是先知与后知、知多与知少的关系,而是带着一颗关爱之心真实地面对知识或艺术。高质量的“默契”形成于学生获得高峰体验的时候———此时他和老师共同探究、彼此辩难,重在寻求启示,提出问题,而不过分看重结论。不管是对于“后进生”还是“优秀生”,与之建立默契关系的实质都是满足其内心的期待,并以此促成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良性循环。有默契的师生,即使只说半句话,对方也能接上后半句;即使不说话,也能有会心的微笑;即使都在保持沉默,也可以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切尽在不言中。

关注课堂、关注教育世界中真实的问题,我们永远无法回避师生的状态问题。我们拥有很多教育测量的方法用以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但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最可信任的方法仍然是当事者自身的感受———师生的感受是很可贵的东西,上出一节好课,凭的是感受,而不是技巧,只有师生默契的课堂才有打动人心的、深刻持久的力量。我们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什么?创造一种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默契状态,创造一种心照不宣的无言的感动氛围———这是人成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当然,最好的默契不单是看教师在不在状态,也不单是看学生在不在状态,而要看师生互动是否在状态。“默契”是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没有无缘无故的默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要与学生一道,带着美好的人性期待摒弃“排斥”状态,超越“适应”状态,最终达成洋溢着生命温暖的“默契”状态。默契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但它能大幅度地提升教育的品质。我们常常看到、听到人们谈论他所受及的教育,谈论者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时候往往谈的都是关于“默契”的细节故事。感人心者,岂独一个“情”字。

能否与学生达成默契归根结底是教师学生观的问题。教育需要人与人的理解,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平等,而我们传统的“传道者”身份恰恰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教师总是被先行设定为知识乃至人格的优越者,理直气壮地对学生施加想象中的教育。当学生成了我们的“拯救”、“塑造”对象时,一方居高临下,一方居下仰高,人与人之间何以“默契”?默契不是华丽的词汇,也不是虚伪的语言,它是心与心的如影随形、爱与爱的花香鸟鸣、情与情的明眸善睐、思与思的洗耳恭听。惟有消解了身份隔膜,切身感受了成人世界对生命的珍视和器重,学生才会实质性地参与到教师作为“首席参与者”的教学过程之中,才会在课堂上“感悟”与对话“共舞”,“激情”与“理性”齐飞。

上一篇:能源产品下一篇:专门肌肉训练